绿色物流竞争力

2024-06-17

绿色物流竞争力(精选7篇)

绿色物流竞争力 第1篇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珠三角经济圈的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目前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定性研究, 即宏观研究;二是从各物流要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入手, 即微观研究。本文从宏观角度入手, 阐释了发展绿色物流对珠三角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生存环境

珠三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出口加工地区。国际间的制成品贸易大部分是通过集装箱运输完成, 珠三角很自然地成为中国集装箱进出口的主要地区。珠三角地区港口发展速度快, 运输条件不断完善, 2009年1月8日, 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和广东省政府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纲要提出到2012年, 珠江三角洲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达9亿吨, 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4700万标箱;珠三角地区的集装箱生成量及其运输市场规模相当巨大。珠三角已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 广深、广佛、佛开、深汕、江鹤、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将珠三角连为一体;铁路建成了衡广复线和广湛、广梅汕、广深、京九线, 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三纵一横省内网和三条出省通道, 交通十分便捷。同时, 珠三角一带的河流把华南地区重要的大港深圳港、广州港及其它数十个内河小港连成一片, 为珠三角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水上运输通道;通过西江还可将水上运输延伸至川、云、黔、桂等省。广州、深圳、珠海三大国际机场已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香港机场接手珠海机场运作, 使得航空港更显优势, 珠三角形成了辽阔的经济腹地。

珠三角依托上述便捷的交通网络, 大力打造物流产业。在物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极为重要,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 珠三角的物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国内的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发展, 对珠三角的绿色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长三角一带由于具有辐射内陆以及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 吸引许多跨国公司、台资企业落户, 因此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广东省的迫切任务。改善交通如今已成了珠三角的一项重要工作, 广珠铁路、沿海高速、城际轻轨等以及港珠澳大桥的动工相继落实。广东作为全国铁路较少的省份的历史可望结束, 而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为珠三角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际贸易在促进了珠三角国际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对珠三角国际物流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 随着关税壁垒逐渐削弱,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生态环境, 采取了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绿色壁垒”来限制别国的出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对外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其中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对珠三角国际物流的影响尤为显著, 成为珠三角发展国际物流的最大瓶颈。笔者认为, 加快绿色物流建设, 提高珠三角大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 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绿色度。如在运输环节方面,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降低各种运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比如, 日本的SHARP公司用电力驱动的叉车代替燃料驱动的叉车, 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且能够降低功率消耗。发展多式联运, 由于与公路运输相比, 铁路、水运、海运具有更低的噪声和能源消耗, 许多国外企业在物流系统中, 尽可能利用铁路、海运、水路运输或这几种运输方式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多式联运运输模式, 从美国运输企业实现绿色化的经验来看, 大量采取多式联运是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和制度推行物流绿色化的有效途径。产品的绿色设计、包装和标识。在包装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采用绿色包装技术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物流建设应该起自于产品设计阶段, 以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等技术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绩效, 在推动绿色物流建设上发挥先锋作用。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白色塑料的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过度的包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再生性包装由于容易回收的性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可以重复使用的集装箱也是绿色包装的例子。具体而言, 绿色包装泛指包装用料节省资源, 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 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为其他有用之材, 填埋时少占地而易于降解。

第二, 先进的物流技术,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 不仅能改造旧的运行方式, 也能摒弃旧的规则, 创造新的方式, 还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所以政府应支持和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 加强物流过程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 (EDI) 、条形码 (BC) 、企业资源计划 (ERP) 、全面质量管理 (T Q M) 、射频技术 (RF)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商务平台的建设, 加快构筑全省和区域性物流网络, 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 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发展绿色物流,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提高投资回报率, 从而使外来企业到珠三角投资有“甜头”。在珠三角发展绿色物流可以大量吸纳国内外投资, 从而形成珠三角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加珠三角经济总量。

科学的物流管理

论包装策略与绿色物流竞争力构建 第2篇

1 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设计,也就是在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考虑环保的因素,包括工艺设计、生活设计和简化设计三大类。

1.1 包装工艺设计。

例如塑料杯、塑料碟、塑料饭盒、包装物品的塑料袋等,是加热溶解塑料粒和加发泡剂、增塑剂吹压而成,它不利于环保。如果采用纸张或翻旧再生纸浆加上喷涂一层食用流动石蜡,最后用再生纸浆压制而成,一种环保的包装就生成了。实验证明,食用石蜡既能保鲜且用食用石蜡密封的食品可保鲜2年以上。

1.2 包装生活化、实用化。

例如若将外包装做成花篮、饰物等艺术造型,既丰富了产品的内涵,又可以使其作为家庭装饰物。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包装制成家庭可以利用的小容器。比如可以将饮料瓶设计成美观、耐用的水杯,饮料喝完后可以留着用来当水杯或盛放其它实物。

1.3 包装简化。

过分包装超出了包装功能的实际需要,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垃圾数量,而且增加生产成本,引起商品价格提高,加重了顾客负担。制造商改进设计,尽量使用简单的包装,既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又能够树立企业环保的良好形象,可谓一举两得,对企业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2 选用绿色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对人体不造成危害的材料。绿色材料不仅仅是容易处理的纸质材料,还包括可降解的塑料、铝包装、可再生包装,甚至还有可食用包装。

2.1 可降解或分解。

为了解决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白色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研制开发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目前可降解的塑料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生物降解、光降解和水降解。另外各国开发塑料替代品也日益增多。例如以再生纸制成的包装,逐渐成为日用品包装的主导产品,形成一场以纸代塑料的热潮。

2.2 可重复使用。提高包装的复用率,如采用通用包装,减少包装物的回返现象;采用周转包装,使包装物能长

期使用;开展包装物的梯级利用,即一次使用后可直接转作他用或经简单处理后即可转作他用。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玻璃瓶,反复使用。瑞典等国家实行聚酯PET饮料瓶和PC奶瓶的重复使用达20次以上。

2.3 可再生。如聚酯瓶在回收之后,可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装容器。

2.4 可食用。

例如在日本,继开发出可食用的米纸后,人们又利用从贝壳类提取的脱乙酸壳多糖,制造出了一种可食用的包装纸,用这种纸包装快餐面、调味品等,可直接放火锅中烹调,不必将包装袋除去。近来,由美国农业科研局东部区域研究中心的乳品加工与研究小组负责人佩吉·托马苏拉和她的同事们共同开发了一种防水的可食用薄膜。他们将牛奶与生物燃料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水和甘油混合,产生了这种薄膜。该薄膜富有光泽,透明并且完全无害可食用。

3 绿色集装

3.1 采用包装模数化。

确定包装尺寸基础的是包装模数尺寸。为实现包装货物合理化而制定的包装尺寸的系数叫做包装模数。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这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便于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化若与仓库设施、运输设施模数化结合,将大大提高物品的运输和仓储效率。

3.2 实现包装大型化、集装化。

它有利于实现物品在运输、装卸、搬运、仓储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作业速度,减少单位包装物耗,节约包装材料和费用,提高安全系数。如我们通常可以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来实现包装大型化、集装化,提高一次性装载率。

4 绿色回收

包装回收是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的有效手段,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应该从污染形成的源头,上游产品生产到下游终端回收再生进行全过程预防和管理。不仅重视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清洁和污染处理,也要重视流通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还要重视消费及消费后的回收处理问题。包装回收得到各国普遍重视,目前美国20%的PET饮料瓶在循环利用。现在回收技术比较成熟的包装材料是玻璃、铝、纸等,回收率比较高,而塑料难于回收和再生利用。对于那些不能重复利用的包装,企业也应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主动建立回收体系,将无法降解和分解的包装回收,然后深埋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5 绿色包装文化

在绿色消费浪潮的推动下,人们在选购商品时不仅仅关心商品的质量、包装的精美而且关心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此时绿色标志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推力。另外,随着中国的入世,越来越多企业的产品开始走向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利用绿色标志来制造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给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广大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打击。因此,制造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和绿色标志,建设企业绿色包装文化,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走出国门的重要手段。

6 包装标准化

包装标准化是指在生产和流通加工过程中,对所有制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工艺、成分、性能等所进行统一规定的基本过程。包装标准化能够提高物品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中的流通效率。包装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包装相关标准、综合基础包装标准、包装专业基础标准和产品包装标准等四大类。通过规定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工艺、包装容器生活化等,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非绿色包装的使用,并避免废弃包装对环境的危害,打造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消除国际物流的技术性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佳平.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

论绿色包装推动绿色物流 第3篇

绿色包装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装都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所用的包装都是对环境无公害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其实质内涵也就是包装产品从原料的选择、加工、制造、使用直到回收和废弃处理的全过程均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我国包装产业的现状

我国包装行业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 现在毅然已经成为包装第二大国,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近些年来, 医药包装的发展更是越来越强劲。但我国包装业现有的发展水平已完全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国包装行业整体水平偏低, 几乎不具备研发能力, 大部分是靠国外的技术, 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我国目前包装产业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我国包装标程度偏低, 仅相当于国际标准率仅为50%左右。“标准内容不够完善;标准之间去缺乏调和、没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差”。

2.我国在世界包装界话语权很弱。

3.生产包装机械的厂家技术低, 对模具的精度和质量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包装模具行业标准化水平偏低。

三、实施绿色包装的思路和策略

(一) 重视强化法制建设

在我们国家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需要人人遵守。绿色包装体系只有在健全完备的法律下才能得以顺利完成, 从而使企业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都是合法的, 且有法律依据的, 只有这样绿色包装才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中国在绿色包装立法方面发展还不完善,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扶持和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其产品, 当然还有一些企业生产了不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 针对这些企业要及时限期整顿,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绿色包装的健康发展。

(二) 增强绿色包装意识

目前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企业缺乏对绿色包装的认识, 鉴于绿色包装本身的优势, 因此作为企业本应加强对绿色包装的意识, 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有些企业误认为只要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错误的, 其实则不然, 他们应该考虑到这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要是有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就应该加以约束甚至惩罚。其实每个企业都应该了解到绿色包装的优势所在, 比如可以为企业降低能耗成本, 减少污染, 又能提高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 注重包装标志绿色化

以往人们购物非常重视商品的质量和商品的包装是否精美, 现在人们购物更多在意的是商品上面是否具有绿色标志及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目前我们国家的商品如果出口国外, 商品上达到绿色标志就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绿色标志的商品是无法出口国外的, 即使出口国外, 商品价格和税收上会处于劣势。

(四) 使用绿色化的包装材料

企业的包装材料要求不能造成资源浪费, 包装材料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如果想实现绿色包装, 必须选对绿色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国内外都十分关注。作为企业该如何确保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呢, 那么企业在选用绿色包装材料时尽量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和重复再用的包装材料, 避免那些伤害人体和环境的有毒材料, 能够做到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和可降解的材料。

(五) 在政策上进行扶持

政府应该对制造绿色包装的企业进行补贴和奖励, 对使用绿色包装的企业进行嘉奖, 最好能立法推动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对投身绿色包装产业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贷款, 税收, 项目审批等方面也要给予支持, 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制造土壤, 立法来扫平障碍,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企业愿意投身绿色包装事业。

四、实施绿色包装的困难

一是我国包装工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差, 缺乏相对应的包装工业领域人才, 资金的投入缺乏, 这些都造成我国现有阶段实施绿色包装的困难。

据数据统计, 我国现有大学开设包装专业的学校很少, 所以造成需求与供给的严重脱节, 技术人员的缺乏造成研发技术跟不上, 所以人才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这一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是我国对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律法规很不完善。30多年来, 我国环保、商检、等各部门一直致力于包装废弃物处理工作, 但到目前为止, 仍没有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出台。这种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实施绿色包装, 而这就会造成在生产上忽视绿色包装, 一旦将商品推向国际市场时就会发现我们的产品在包装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 国外一些不是绿色包装的商品也会因为我国法律的漏洞趁机进入我国, 进而造成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迫害。

五、绿色包装对绿色物流的推动

(一) 清洁生产绿色包装材料

环保生产涉及到开发和生产可降解甚至可以循环使用的绿色包装, 这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环保生产需要响应国家的号召, 节能减排, 减污降耗, 这就需要不断的研发出新的工艺。

(二) 增加环保绿色经济的需求

只有提升绿色包装的需求, 才能促进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 正所谓, 有市场才会有生产, 不断的满足生产需求才能不断的发展。这时可以以政府为主导, 从投资和需求入手, 逐步扩大绿色产业的发展。

(三) 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提倡绿色包装

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投身绿色产业, 也要鼓励广大的群众积极的参与绿色循环经济的消费。通过广泛的宣传, 为广大群众树立跟绿色经济相呼应的价值理念和消费理念, 让广大的群众积极和乐意的选择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从而促使商品包装绿色化, 最终推动市场朝循环经济方向转变。因为绿色包装的需求越来越大, 才会激发生产厂家改变原有的包装材料, 改为绿色包装, 因为这样才能迎合市场, 提升企业利润。以上可以看出政府对绿色经济进行有效的宣传, 才能使环保理念深入到广大的公众心中, 才能促使绿色经济的发展。

(四) 加强回收和循环使用

只有加强回收和循环使用, 才能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污染。循环经济要实行重奖重罚政策, 对污染企业实行重罚, 并且要强令企业进行治理, 而对那些对环保治理作出贡献的企业, 要进行奖励。目前中国的环保形势非常的严峻, 就是因为政府为了追求G D P, 而企业又失去社会责任感, 只求利润的最大化, 造成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乱世用重典, 必须要严厉处罚那些严重污染企业, 这样才能在源头上治理环境, 才能还我国一片蓝色天空, 一汪清澈河水。

参考文献

[1]林敬松, 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 2002 (05) .

[2]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

[3]邓全成.运输与包装北京[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盛忠谊.实现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 2005 (03) .

[5]李振福.物流包装文化和绿色包装[J].中国包装, 2004 (02) .

绿色物流竞争力 第4篇

钢铁工业曾经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无论产值、产品结构, 还是工业技术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21世纪, 钢铁仍然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钢铁行业一直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灰色行业, 在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时代潮流的当今时代, 钢铁企业如何转型, 如何制定企业营销策略, 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笔者将从钢铁企业基于绿色产品策略所带来的企业竞争力做出讨论。

一、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必要性

我国的钢铁工业自1979年后, 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产量增加了3倍, 199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 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钢铁粗钢产量世界第一的地位。然而从总量角度看, 我国的钢铁生产, 供求基本平衡, 但是从钢铁产品质量和结构角度看, 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 生产集中度, 专业化程度较低

中国现有钢铁企业800家左右, 但据2011年WBS世界钢铁协会统计, 年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只有宝钢、江苏沙钢、鞍钢、武钢、首钢、中国钢铁6家产钢企业[1];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只有34家企业, 总产量占不到全国的50%。而韩国浦项1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65%, 欧盟中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15国整个钢产量的74%[2]。我国钢铁企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这不利于实现产业规模化, 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国内很多钢铁生产企业, 都是“一锅出”。即一个企业, 钢管、钢板等全都生产, 专业分工不明确, 行业产业化程度低。而发达国家的钢铁集团, 大都实现了专业分工,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 钢铁产品质量较低, 利用率低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 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 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但是由于技术装备、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等能力的不足, 中国的钢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0%, 许多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 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3], 这就导致了国内钢材的利用率低、资源浪费。

由表1可看出, 国内钢铁行业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 但总体仍高于世界水平, 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表明, 我国的钢铁生产粗放, 能源资源消耗高, 利用率低, 不利于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据国家工业部门统计, 中国钢铁行业落后技术装备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 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 约占总能力的33%, 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技术只有67%[5];轧钢设备中, 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 并且中国钢铁企业研发投入低。这就导致了国内钢铁生产能源消耗率高、产业结构不均衡、传统产品过剩, 但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供求失衡。

(三) 钢铁强企业实施绿色产品策略的必要性

打造绿色钢铁企业, 已成为21世纪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绿色产品策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是钢铁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钢铁企业必须自觉、主动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 越来越体现在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不断追求上, 越来越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上。这种趋势对钢铁行业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资源、能源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钢铁工业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钢铁工业。

二、企业绿色产品策略和绿色竞争力理论

(一) 企业绿色产品策略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 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6]。绿色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 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

人类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就已经让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同时也是人类应该承受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淡水的枯竭、大气层的破坏、地球变暖等等生态及环保问题的加剧, 人们开始将生态观念及HSE即健康 (Health) 、安全 (Safety) 、环保 (Environment) 观念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人们的思维理念中。将企业生产与发展环境经营相结合, 实现企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市场趋势。

(二) 企业绿色竞争力理论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 其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发展度指绿色竞争力的直接目标是企业发展和盈利;协调度指企业与环境并进退;持续度指竞争力的长期优势地位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7]。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概括了企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竞争力的内涵, 同时符合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 成为企业发展新潮流的导航。

实现绿色竞争力的途径有很多, 如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等。绿色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疑是制胜关键。就钢铁行业来说, 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 产品策略也是营销策略组成的重中之重。因而, 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产品策略, 能促进企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对于培育并提升绿色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钢铁企业绿色产品策略

(一) 完善基础管理体系, 建立绿色产品战略指标体系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 建立绿色产品战略指标体系, 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并围绕战略指标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强化日常监控和管理。这是实现绿色产品策略的先行步骤。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能源介质折标煤系数, 要按国家和行业统计规范进行科学统计,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 实现企业能源定额管理制度等。

(二) 依靠技术进步, 开发绿色钢铁产品生产工艺

以技术进步优化工艺流程, 开发绿色钢铁产品生产工艺, 实现生产过程资源循环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 实施如从矿粉运输、扬尘抑制到高炉喷煤、连铸、连轧转炉煤气回收、高炉煤气余压发电和锅炉燃用高炉煤气等一批重大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 实现生产全过程各种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

(三) 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工艺,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积极开发先进的生产工艺, 借鉴国际钢铁清洁生产模式。如意大利钢铁生产模式:钢铁生产过程中轧制、退火、酸洗三个生产环节有效连接在一起,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能耗[8]。以绿色制造打造绿色钢铁产品,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型钢材以及环保型工艺产品。

(四) 综合利用能源, 提高能源二次利用率, 积极开发再生产品

淘汰落后生产力, 治理能源浪费的源头。提高能源的初次综合利用率, 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并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目前, 国内外钢铁界公认的、现在可以回收利用的二次能源量 (不包括副产煤气) 约占钢铁企业总用能的15%左右。新日铁已将这15%中的92%加以回收利用。宝钢二次能源利用率为77%, 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利用率在50%以下, 说明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潜力仍很大[9]。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如煤气、燃结余热等充分利用起来, 将大大提高企业产出效率和产品绿色价值量。

(五) 加大企业科研创新, 提高钢铁产品附加值, 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图1为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高炉炼铁生产流程简图。事实上中国大部分的钢铁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生产过程比较粗放。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钢铁企业要想实现产品“质”的飞跃, 必须加大创新力度, 增加科研投入。转变以往粗钢的主导产品方向, 掌握核心技术, 生产优质、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 “低投入、高产出”, 落实绿色产品策略, 实践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四、钢铁企业绿色产品策略带来的绿色竞争力

(一) 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表现

通过论述钢铁企业采取的绿色产品策略, 钢铁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具体表现为:

1. 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体系的升级和优化

如果把企业比做一座金字塔的话, 管理无疑是金字塔顶尖。良好有序高效的管理体系, 会给钢铁企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绿色管理体系的建立, 无疑为钢铁企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实现循环经济打下基础。

2. 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技术是核心, 创新是源泉。钢铁企业不断开发绿色技术, 研发绿色产品工艺, 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并且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强化企业特有优势, 打造真正的“中国创造”, 从而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3. 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履行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独特的无形资源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作为负责任的钢铁企业, 把企业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产品策略, 降低负面效应, 正是统一三大效益的表现。

4. 有利于能源资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

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钢铁企业传统生产模式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更导致了大量中能源资源的浪费。实施新型绿色产品策略的钢铁企业, 可以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和高效使用, 并且通过一次节约, 二次循环使用等技术, 降低污染。

(二) 总结

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产品策略, 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 也是钢铁行业从根本上改变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生产过程向集钢铁生产、能源转换、绿色生产循环于一体的新型绿色企业转变。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材料供给等价值活动所隐含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得绿色竞争力难以被一般的企业模仿, 从而使之具有持久性, 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品广受欢迎、绿色市场日益广阔的今天, 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中国钢铁企业必须致力于创新, 转变生产方式及产业结构, 将企业发展与环境效益相结合, 培育绿色竞争力, 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 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国际钢铁协会.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0 (中文版) .

[2]世界钢铁统计年鉴2008—2011.

[3]编委会.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解读与钢铁企业优化管理创新及持续发展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9.

[4]王维兴.科学评价中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与国内外对标[J].四川冶金, 2009, (4) .

[5]周维富.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 2005, (15) .

[6]百度百科网站http://baike.baidu.com/view/30781.htm

[7]价值中国网站http://www.chinavalue.net/

[8]Andrew Orme, 杨秋霜.不锈钢的轧制、退火、酸洗综合生产线[J].钢铁, 2004, (4) .

绿色物流:物流与环境共生的选择 第5篇

重要性

传统的物流方式忽略了环境问题。表现为运输线路的不合理, 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 加剧了废弃污染和噪音污染;不当的仓储保管, 致使一些易燃易爆物和化学危险品发生爆炸或泄漏, 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不好的商品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污染了环境;不科学的搬运操作既损坏了商品, 又造成了浪费;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 资源利用率低下, 浪费能源。同时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 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 造成废弃物污染。这些都对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恶化。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和谐, 就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发展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 发展绿色消费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发展绿色物流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 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

目前,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各国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我国对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所谓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 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实现集约资源;合理布局与规划运输路线, 提高车辆装载率, 使用清洁燃料, 节能减排, 实现绿色运输;合理布局和充分利用仓库, 最大化地利用仓储面积, 实现绿色仓储;避免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 提高其回收利用率, 实现绿色包装;开展专业集中加工, 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实现绿色流通加工;文明装卸, 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实现绿色卸载。

由此可见, 绿色物流是一种物流与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是对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实行绿色化, 其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 同时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由于绿色物流具有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作用。所以这种物流系统是以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而建立的一个环型的、循环的物流系统, 它使传统物流系统中物流末端的废旧物质能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 从而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 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处。

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

绿色物流是世界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和完善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体系, 对物流业的发展目标、物流设施和物流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绿色物流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 政府要通过大力宣传活动使全民树立起绿色物流的全新观念。绿色物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 是未来物流管理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所以政府要加大绿色物流的宣传, 对全民进行绿色教育, 倡导绿色消费, 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有关绿色法规, 懂得绿色物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物流, 使绿色观念深入人心。使企业明白如果实施绿色物流, 进行节能高效地生产, 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经营成本。如果绿色物流实施的好, 可以减少排污费、废弃物处理费的支付。物流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 更要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 企业的效益和良好的服务, 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的建立和发展, 国家就难以建立绿色经济。

其次, 政府要制定国家绿色物流发展规划,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 还应把物流的绿色化也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 通过制定国家物流发展规划, 引导企业绿色物流的合理发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物流行业的宏观调控, 特别是在今天,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先进运输工具的广泛应用, 使得产品流通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 已成为全国性的流通。因此政府要在通盘考虑我国的地理条件、交通网布局、资源分布以及产品生产企业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 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布局, 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建立多功能、信息化、服务优质的配送体系。避免货物迂回运输, 减少车辆燃油消耗, 减少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促进我国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另外, 国家绿色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绿色物流的发展, 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应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通过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行政性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物流。

再次, 合理配置现有资源,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根据国家绿色物流发展规划进行改造, 提高其使用效率, 同时科学整合其规模、布局及功能, 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管理, 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 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在加大陆运、水运、航运、管道及城市配送等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 引进先进的设备, 利用先进的技术, 建设绿色物流发展的网络平台,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 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 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从而为绿色物流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第四, 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 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时候, 应根据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做好明确规范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等工作, 淘汰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 修订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 及时增补新的标准, 如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具标准、包装尺寸标准等, 协调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

第五, 加强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 培养绿色物流的专门人才。由于我国绿色物流提出的时间不长, 人们对其还比较陌生, 所以从事物流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才还比较少。因此, 要建立规范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机制的建立, 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总之, 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物流领域的专门人才。

浅议绿色物流中运输绿色化 第6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的高成本、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日益突出,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消耗更不容忽视。随着人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绿色物流运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加快物流环节的绿色化进程势在必行,其意义是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绿色物流的内涵包括:(1)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2)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3)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及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绿色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主要由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仓储构成。但其中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运输成本占了物流总成本中的40%~50%。运输也是物流系统影响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传统物流运输的弊端来就绿色物流系统中的绿色运输环节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 绿色运输的概念和途径

所谓绿色运输,指的是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绿色运输是绿色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运输环节对环境影响的特点,运输绿色化的关键原则就是降低运输工具的行驶总里程。围绕这一原则的绿色运输途径有多种:

(1)绿色运输方式,即结合其他几种运输方式,降低公路运输的比例。

(2)环保型运输工具,主要是针对货运汽车,采用节能型的或以清洁燃料为动力的汽车。

(3)绿色物流网络,即路程最短的、最合理的物流运输网络,以便减少无效运输。

(4)绿色货运组织模式,指的是城市货运体系中,通过组织模式的创新,降低货车出动次数、行驶里程、周转量等。

按照运输绿色化策略划分,绿色运输的构成可用图1所示:

2 传统运输的弊端

传统运输是相对现在绿色运输而言的,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它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2.1 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社会生产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在传统运输方式中,随着社会物流量的增加,运输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通过建设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来与之相适应,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或有经济价值的土地。

2.2 运输过程中耗用了大量的能源,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

按照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将能源分成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煤炭、石油类能源使用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污染型能源;水能、太阳能、沼气能属于清洁型能源。运输工具的驱动需要很多的能源,尽管可利用能源很多,但是由于技术成熟性及经济性等原因,除了铁路的电力牵引方式外,其他几种运输方式几乎完全依赖石油作为能源。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总量在地球上是有限的。由于运输工具中内燃机的广泛使用,运输产生了对外部环境污染的负效应。据研究报道,运输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制造者,空气中有67%的一氧化碳,42%的氮氧化合物和44%的悬浮物质都是运输产生的。

2.3 交通是最主要的噪声源

交通噪声来源是多方面的,如汽车的发动机、轮胎和喇叭,轮船、火车的汽笛,火车行驶与铁轨的磨擦声,飞机起降产生的巨大噪音。另外,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也会对附近的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和其它工作生活空间带来噪音污染。

2.4 交通运输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主要包括,汽车废旧壳体的大量堆积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废弃的油料经常渗入到土壤和水体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水质污染;物流空中运输,特别是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航空器的运行、设备的维修、燃料的加注、解冻和清洗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塑料品和船上垃圾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等。

2.5 交通事故频繁且后果严重

交通事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车辆相撞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运输危险品和有毒物质时因发生泄漏而造成的灾害。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公路运输发生的交通事故最频繁,几乎每天都有许多严重的事故发生,火车、飞机、轮船的灾难虽然发生的不频繁,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相当严重。近些年来,有害物质和危险品运输中发生泄漏的事件也越来越多,给人类安全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2.6 产生大量不合理运输

所谓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却没有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从当前运输行业来看,一是运输效率不高,空载或者装载不足、对流运输或重复运输等现象普遍存在,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从而提高了运营成本;二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统一调度和对各项信息实时监控,没有及时地对信息系统加以更新造成信息滞后。同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运输方式的选择比较单一,缺乏根据各自具有的比较优势及供给特征以及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利用综合运输来优化运输方式的观念。

3 绿色运输的改进策略

由于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及公众,因此我们的改进策略可以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来加以说明。

3.1 政府层面

各级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在推广和实施绿色物流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物流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特征,绿色物流的实施不是仅靠某个企业或在某个地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靠企业的道德和责任就能主动实现的。它需要政府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支持。因此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3.1.1 实施环境立法,制定绿色物流运输标准

环境立法就是通过明确的环境控制标准和方法条款来约束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绿色物流是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而自发实现的,因此,对绿色物流进行法律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政府可考虑制定《空气污染法》和《噪音污染法》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从而减少污染,改善我们的环境质量。绿色物流运输标准包括下面两个内容:(1)最低排放标准。主要包括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标准和噪声标准,其中,尾气排放最低标准须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制订;噪声标准包括运输工具的噪声标准和装卸机械的噪音标准。(2)交通工具技术标准。包括速度标准、安全标准、设备规格、使用的燃料标准等。

3.1.2 实施“奖”“惩”并举制度

“奖”主要是对较好地实施了绿色物流的企业进行“绿色补贴”政策或是税收优惠。从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的角度来看,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对资源环境的维护,为地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相应地企业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与成本,但是这种代价和成本在市场条件下是难以得到补偿的。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种补偿机制,对这种行为予以补偿。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政策。补贴的方式包括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

“惩”主要是对没有很好的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实行排污收费。排污收费属于一种经济刺激的手段。排污收费的宗旨在于消除由污染损害造成的私人价格与社会有效价格之间的差别,通过成本的调整使私人价格接近社会价格。在没有排污收费的情况下,企业没有任何削减污染的经济激励,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驱使企业必然采取零削减,污染排放水平高;但是,如果对污染排放收费,企业就产生了对污染削减的经济刺激。因为企业可能因削减污染而减少交费。

3.1.3 实施强有力的行政管理

政府对绿色运输的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发生源管理、交通流管理和交通量管理等三个方面。发生源管理主要措施包括根据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及车辆进行管理,禁止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以及对车辆的噪声进行规制,比如在一定时间段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实行限鸣禁鸣措施,以降低噪声污染度。交通流管理即是通过建立环状道路,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行交通管制的高度自动化来减少交通堵塞,以提高配送效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建设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都将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交通工具在途时间,从而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目的。交通量管理即通过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备车辆运输向社会化运输体系转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最终实现高效率的物流。

3.2 企业层面

专业物流企业对运输、包装、仓储等物流作业环节的绿色化负有责任和义务,处于供应链上核心地位。企业层面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3.2.1 切实树立起绿色物流的理念,积极配合政府的管理

专业物流企业要切实树立起绿色物流的理念,认识到绿色运输首先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赢取公众信任,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对运输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极大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过程的环境风险成本,从而为企业拓展了利润空间;再次,企业通过绿色运输还可以降低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专业物流企业要积极配合政府的管理,遵守政府制定的关于物流运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响应政府的引导,不断致力于运输设备的升级换代,以期在造成最低负面效应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企业和社会效益。

3.2.2 推进运输设备改进

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进运输设备的改进或改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发展替代能源。在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使用替代能源不仅能起到降低能耗和污染的作用,而且能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及配送效率。目前的替代能源主要有:煤油混合料和煤油水混合料,乳化燃料,太阳能,电能等。(2)研制使用更清洁能源、更节能的发动机。在运输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柴油和汽油发动机,不仅油耗大、尾气重,而且噪声也高。目前一种可行的方式就是将发动机改进为电动的,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染,更有效地利用能源。(3)开发尾气净化技术。由于运输工具特别是汽车运行严重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因而也给净化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限制。在净化处理上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安装防污染处理设备和采取开发新型发动机。

3.2.3 大力优化运输方式

优化运输方式包括三个方面:(1)选择灵活的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经济性在距离上有一定的合理范围,即经济运距。一般来讲,长距离运输时水运要优于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又优于公路运输,空运则是最不经济的。(2)提高车辆装载效率,减少空载现象。其次是要实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的配送。(3)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建立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为驾驶员及时提供天气状况、道路通行情况,以及提供电子地图优选路径;建立车辆调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对所属车辆进行调度,对路线上的车辆实行监控。

3.3 公众层面

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也是绿色物流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公众的环保意识能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并对绿色物流的实施起到监督的作用。因此,公众首先要树立起绿色物流的概念,要认识到绿色物流给环境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日常的消费活动中要将企业是否实行了绿色物流来作为对企业的运输服务或运输产品认可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只要全民都树立起了绿色物流的消费概念,那么将极大的促进企业将其运输过程绿色化的进程。从而有效降低物流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物流绿色化必须坚持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上充分贯彻绿色理念,而物流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能创造利润价值的环节,因此,实现物流运输绿色化是实现物流全过程绿色化的关键环节和有效切入口,只要我们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本文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等三个层面来实施运输方式的绿色化改进,那么就一定能很快提升我国物流绿色化水平,并创造出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双赢的格局。

摘要:当前,物流业在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绿色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整个绿色物流的效果,但其中运输是整个绿色物流各环节中占用时间最长成本最大的环节。因此,首先分析物流中传统运输的种种弊端,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给出了一些开展物流运输绿色化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物流,绿色物流,绿色运输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孙秋菊,郭兴宽.环境保护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履榕.绿色物流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

绿色物流初探 第7篇

在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物流量增大, 物流服务要求高, 导致交通公害、环境污染、能源过量消耗等问题使社会环境迅速恶化, 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综合物流系统, 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同时传统物流只是关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 现代物流将这一过程延伸到从消费到再生产的流通, 因此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 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

(一) 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

传统物流为“正向物流”, 只重视从资源开采到消费需求, 而忽视废旧物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所形成的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替代、产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它是一种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 以实现回收和适当处理为目的的物流活动, 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转化, 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二) 绿色物流是共生型物流

绿色物流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求得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存,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形成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

(三) 绿色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

绿色物流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强调对资源的节约。通过整合现有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自由浪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不仅应关注对流通、制造的成本, 还应包括在物流环节产生的成本, 通过利用市场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三、建立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生产和消费中介的物流, 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世界大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物流的作用日益重要, 绿色浪潮惠及的不仅仅是生产、营销和消费, 物流的绿色化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的发展, 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 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 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 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的建立, 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 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 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 都依赖于绿色物流。可以说没有绿色物流, 就没有人类的休闲自在。

对企业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企业未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选择, 它能够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拓展其利润空间。

四、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 都应强化物流管理, 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 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牢固树立绿色物流的思想观念和运作观念

消费者不仅是绿色物流的倡导者, 而且是绿色物流的督导者。首先消费者要树立绿色物流的理念;如果人人都了解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人都有环保意识, 搞好绿色物流将指日可待。其次要倡导绿色物流的行为;为了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 人们不仅要求本身要实行绿色消费, 而且要通过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

(二) 政府要采取措施全面引导, 使物流企业绿色化顺利进行

要大力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提高我国物流管理水平。政府对物流体制的管制集中体现在发生源管制、交通量管制和交通流管制等3个方面。发生源管制主要是对废气及废弃物排放进行管制, 根据对车辆排放有害气体的限制来对车种进行管制, 鼓励使用符合管制标准的车辆, 制订低公害车的普及标准以及对车辆噪音等进行管制。交通量管制主要是对运输合理化进行指导, 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等。交通流管制主要是建设环状道路, 促进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 加强交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建设等。

(三) 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企业是绿色物流的主要实施者, 物流绿色化归根到底就是物流企业营运的绿色化, 广大企业应加强绿色经营意识。

1、树立全局绿色物流意识。

企业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 加强绿色意识, 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协同起来, 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 建立起绿色供应商、绿色生产商、绿色批发商、绿色零售商和绿色消费者在内的绿色物流系统。

2、选择绿色运输策略。

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 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燃油污染, 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 缩短运输路线, 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同时还要注重对运输车辆的养护, 使用清洁燃料, 减少能耗及尾气排放。实施绿色运输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开展共同配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 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 缓解交通, 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 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 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 (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 可以简化配送环节, 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 减少运输车量, 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废气和噪声污染, 是有旺盛生命力的现代物流方式。

3、提倡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设计简易包装, 减少一次性包装;在流通过程中, 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比如:包装模数化、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实施绿色包装, 可以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有效控制资源消耗, 避免环境污染。

4、实施绿色流通加工管理。

流通加工是指为完善使用价值和降低物流成本, 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 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

5、发展废弃物物流。

21世纪的物流运作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而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 对其所形成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 减少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压力。通过在各大城市建立维修、回收两者兼有的废旧物回收中心, 以方便废旧物资源的回收利用, 对回收物品的处理, 总的原则是循环再利用, 充分挖掘废旧物内涵的用途, 不能用的也要回收其能源, 这大大缓解废旧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6、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 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因此, 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 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各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和训练计划, 努力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还可以通过调动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的积极性, 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使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能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基础, 提升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绿色物流竞争力】相关文章:

现代物流绿色物流08-05

绿色物流措施06-29

企业绿色物流07-16

绿色物流开通07-19

绿色物流体系08-24

绿色物流快递08-14

绿色物流论文题目04-10

绿色物流发展论文05-05

绿色物流论文范文05-13

辽宁省绿色物流06-19

上一篇:经典广告下一篇: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