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六步教学法

2024-05-20

课堂六步教学法(精选12篇)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1篇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项既易又难的工作, “教无定法”。“易”在历史是一门以人文为基础的学科, 在学习中难度不大, 只要努力识记注意方法即可。“难”在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 要教好历史, 学生理解, 考出高分, 则特别难。

鉴于笔者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具体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就如何搞好新历史课堂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偏远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 教学理念和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较落后, 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把历史课堂教学分成六个重要环节, 即“六步”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 让课堂教学更充实

“向45分钟要质量。”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不管什么课, 听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其他环节和学习效果, 培养“听课”能力对文科历史的学习尤为重要。只要认真利用课堂的45分钟, 基本不需要再用其他时间复习。历史课上, 笔者主要引导学生记忆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关键的历史事件、关键的时间、事件的简单经过。如讲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章中“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知识点, 就要求记忆“宗法制和分封制”关键词及其内容, 复习时就可以以该知识点为中心展开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当堂讲当堂记, 做到当堂消化。要求每位同学在每章中重点记关键事件以加深课堂印象, 培养学生听课能力。只要长期坚持, 就有效果。

二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让知识系统化

历史知识大部分是基础性的史实。历史事件是死的, 只有经过思考, 让学生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灵活掌握, 才能真正成为活的知识。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就是在教学中要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局、影响;就是要将课内外知识、国内外知识结合起来, 尤其是历史知识的横纵结合。在教学中, 注意引导分析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引导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局、影响之间的联系, 拓展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积累必要的人文历史社会知识。

三培养学生“识记”的能力, 让回忆更轻松

历史的教学中, 最基础的历史知识是需要“识记”的。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如历史事件就需重点记忆时间、地点、人物等特殊历史史实。识记能力的强弱, 决定了历史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我的做法主要是教会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记忆方法, 如谐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如“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 在记忆中可谐音为“幺舅、幺舅”;唐朝建立时间为618年, 在记忆中可谐音为“留一把”。用故事记忆法可在教学中讲一些小的历史故事, 把历史事件故事化, 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节中“哥伦布”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增加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笔耕不辍、知识常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使知识信息长期完整的保存。但“记笔记”的习惯需要培养。为了培养这种习惯, 我在课前给予提示, 课后定期检查和指导。培养“记笔记”的能力, 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手、脑相互协调, 使其在听课中“眼到、心到、手到”, 通过培养学生的“记笔记”能力, 提高45分钟的学习质量。笔记在系统的复习中还可以作为资料长期使用。

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让知识牢记

作业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反馈环节, 通过做作业,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我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除讲课外, 注意在课堂上留出时间, 每节课后的作业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要求每位同学自己认真思考, 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让课堂更和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中的“合作探究”体现了这一点。在笔者使用的人民版新教材中, 每章都有章节的小结, 在章节的小结时, 笔者有意把本章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来,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讨论, 辅助学生理解本课知识。如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设置探究讨论主题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 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大家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得出了认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救不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重担只能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无产阶级来完成。通过设置民主、平等的学习探究环境, 集中新颖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创造探究空间, 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最终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受到学生的欢迎。

诚然, 历史新课程刚起步, 新的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 新的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还需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只要注意学习方法的运用, 一定会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搞好历史教学的目的。

生命课堂四字六步教学法 第2篇

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执教者:善堂镇一中 张静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钱能使黑的变成白的,能使丑的变成美的,能使亲人反目成仇,能使仇人握手言和„„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还是让我们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一)督预示标

1、检查预习情况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著名的有长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字音字形

拮据(jié jū)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

皱纹(zhòu)牡蛎(mǔ lì)别墅(shù)诧异(chà)

褴褛(lán lǚ)阔绰(chuò)女婿(xù)嘟哝(dū nong)

2、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3)理解小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4)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二)自学梳理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2、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把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找出来。说说这些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4、找出文中对菲利普夫妇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三)小组答疑

待自主学习完成以后,各小组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完成以下程序:

1、让每个组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讲给其他同学听。

2、把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对照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推选好准备在全班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问题和同学。

(四)展示评价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提问和挑战。如果出现共性的且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适时点拨并采取鼓励性评价。1、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故事情节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

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2、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塑造的人物形象:

我(若瑟夫)

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克拉丽丝)于勒

菲利普夫妇的两个女儿及女婿

3、把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找出来。说说这些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

4、找出文中对菲利普夫妇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小结: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1、势利

2、冷酷无情,金钱至上

3、唯利是图

4、吝啬而又爱慕虚荣

(五)联系拓展 仿句练习

例: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丽。

仿写:钱可以买到_____,但买不到_____。

(六)总结导预

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主旨:

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第3篇

关键词: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执教水平,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达到学生成功学习,教师成功指导,师生共享成功课堂教学生活幸福之目的,笔者对成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同仁共勉。

一、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三段”即: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六步”即:展标、自学、助学、用学、测学、小结。“三要素”即:积极的期望要求、提供成功的机会和帮助、激励性评价。“二条线索”即:主线——学习线,副线——指导线“一个特点”即:“练中学”“学中教”。以上简称“36321”结构网络。

“三段”“六步”之关系: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以成功的三个阶段为价值目标,以“六步”为教学流程,以学习线和指导线为策略,以成功教育“三要素”为循环节所构成的纵向深化、横向联系的结构网络。其特点是:“练中学、学中教”。“练中学、学中教”要求在备课时,要以“练”“学”为重点。备“练”主要是准备训练题;备“学”主要是提供学习方法;备“教”是备难点、疑点。以保证课堂训练有目标、学习有方法、教学有针对性。

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各步骤的操作运用

1.展标

课前拟好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适当、具体、易操作、可检测。上课通过多媒体或口述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和要求。

2.自学

“自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密接触教材,达到整体感知教材,把握教材,或者学会教材某一部分内容。“自学”并非放任自流,必须有计划、有目标、有时间保证、有自学指导。指导可展示,也可口述。但提纲必须告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巡视并指导个别学生,同时可以叫中差学生板演,最大限度暴露学生自学中的问题,针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教师头脑中进行二次备课,为“助学”做好准备。教师巡视过程中,应做到轻声慢步,不影响大部分学生自学,保持学习环境清静。自学中暴露的问题,教师要当做教学资源来利用。二次备课中要进行梳理,知识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情感态度问题都要有相应对策,保证“助学”针对性强,效果明显。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把专心读书、积极思考、认真书写、规范操作、及时矫正、准确识记等能力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逐步实现从“有师指导”到“无师自通”的飞跃。自学结束后,教师应通过学生举手、学生相互测查、师生口头交流等形式掌握全体学生的自学情况,并予以“多尺度”的激励性评价,让优、中、学困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

3.助学

“助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大部分学困生采用“师教生”的方法通过讲解、板演帮助。小部分学困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亦即“生教生”的方式帮助,使学优生和学困生都有成就感。“助学”中,易混淆的知识、难于识记的知识、开放性的问题等等,要通过纠错、辨析、归类等多种训练方式加以强化。“助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也要当作“资源”加以利用。暴露的问题越多,当堂解决得就越多,教学就越有价值。课堂也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学堂。“助学”后,优、中、差学生各有所获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都应给予积极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4.用学

“用学”即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运用中学习。“用学”的侧重点在“训练”。训练的内容有诸多层面,如听、说、读、写、算,又如,思维、技巧、准确性、敏捷性等。训练的目标根据需要确定。对于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而言,训练内容和目标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已明确表述。但在具体训练题中应由易到难,层次化、序列化、具体化确定目标,使每一道训练题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能力和方法,而且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用学”的过程必须在课时内完成。其形式是当堂作业。当堂作业必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独立做,再纠错、对改。

5.测学

“测学”就是测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测查教师指导效果。教师课前必须准备好测学题,题目要紧密联系当堂学习内容,难易适中,并保证在课内完成测评。

6.小结

学生谈收获或教师做评价、做小结。

7.反思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成功课堂的一个整体范式。可运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可用于一个单元教学,可用于一个课时教学,也可用于一个知识点教学。对各学科及不同课型而言,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新的个体范式。“三段六步”课堂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取舍。如,可上自学测学课、助学测学课、用学测学课等。教师要通过“入格—适格—出格”的过程,展现出“三段六步”课堂模式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潘子良.“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15(12).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4篇

“六步问题”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六步问题”教学法课堂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检测问题———课堂总结。

(一)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导入,激情引趣,引入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新课之前,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习目标,利用很短的时间为学生创设一种氛围,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具体做法有:

1. 复习引导法。

教师通过构建以学生已有知识为情境的问题或问题组,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转化,自然地引出本节所学内容。

2. 矛盾揭示法。

教师可利用隐含于教材中的矛盾因素或学生已有认知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急于探求的欲望进入新课。

3. 激趣引疑法。

疑是学习的开始,趣是学习持续的不竭的动力,如果问题的情境能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上,必然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探索问题的答案,激活思维、妙趣横生、气氛活跃,效果定佳。

4. 以“误”引“悟”法。

创设一些与学生认知结构不和谐或规律性变化中的某些特殊问题,使学生在思维的偏差中自我反省,产生顿悟。

5. 比较辨析法。

教学中,设计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或问题组,让学生在琢磨不透、无所适从中进入思维的亢奋状态,引导学生去质疑、辨析,帮助他们全面思考,澄清是非,深刻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为引入新课做好铺垫。

一堂课的开始尤为重要,创设的问题情境力争先声夺人,吸引学生,为整节课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这样就可以感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二)提出问题———在质疑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让课堂风声水起。

第一,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课标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所授内容提炼成几个重要问题,用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达标来统领整个教学内容。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抓住每个提问点提问,提问点要设在学生的兴趣点、重难点、发散点、能力点上。

2. 解读教材,深挖内涵,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就是将课程中的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等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调查、实验、合作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

3. 教师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抽象;指向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切入要小巧,不要漫无边际;要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查询、动口动手、积极动脑、展开讨论。

第二,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提高问题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提问,而且要引导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1.教师要认真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途径。提问方法一般可常用10个词:假如、列举、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组合、交流、类推。灵活运用这10种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问习惯的途径是:可在预习中质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对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作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或在讨论中提出,作为集体研究的内容;可在教师讲课中质疑,即引导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提出不理解、不认同的问题,通过师生双向交流解决问题;可在练习中质疑,即让学生在练习中,对问题设置、解题思路、作答过程,甚至对答案进行质疑。

2.教师扶助学生,提高其质疑能力。遇到基础差的学生在质疑时,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点拨、解决问题。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可“抛砖引玉,设疑置问”;当学生提的问题过少时,教师可“旁敲侧击,增补质疑”;当学生提的问题意思不明时,教师可“广开言路,相互补充”。

(三)解决问题———在问难中探究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疑难进行提炼和归纳,生成几个重要的问题,组织讨论,尝试解决。具体做法是:

1. 学生能叙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叙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思考过程”并通过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目的。例如,在数学上,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场等。

2. 学生能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操作、试验、比较、猜想,使学生借助表象中介逐步抽象出有关规律、法则、公式,从而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跳跃,不但获取知识,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例如,在讲授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时,可先组织学生练习读数,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操作规则,自己连接电路测出几个电流值和电压值。这样,学生兴趣高涨,效果更好。

3. 学生能发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对于有些教学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自学, 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去发现新问题, 并组织学生讨论, 发表意见, 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4. 教师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参与条件,要成为解决问题的引领者和组织者,要在关键之处发挥好主导作用。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和主体。

(2)适时点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剖析问题,根据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转换解题思路,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精讲: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些问题疑惑不解时,需要教师及时讲解,并适时设计讨论题,组织讨论,达到解惑的目的。

(4)正视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创造。无论问题得出怎样的结论,都是学生思考的成果,都应该尊重。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独立自主或合作探索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抓住教材和学生理解中的不确定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思维,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教师在必要时给予点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地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总结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问题———拓展知识,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

所谓总结问题,即教师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出现的易混知识、解题思路、知识偏差等进行有目的点拨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析的过程中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实际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通讲、对重点问题要精讲、对易混知识要举一反三地讲、对难点的知识要重讲、对已知已会的知识不讲。当然教师在点拨总结时要讲清知识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对学生要注意多赏识鼓励、少批评指责,否则会挫伤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对于书本以外的知识,在需要学生知道时,教师要适时适度的进行补充。这样,既能总结到位,又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知识,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五)检测问题———应用知识,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教师针对本节课提出的问题,精心设计练习题,坚持“重基础、精选题、有梯度、练规范”的原则。一要选好题,教师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易混点进行选题,深入题海多钻研几本资料,使每道题尽量覆盖面要广,达到一题多点。二要练规范,要求学生检测像考试一样,从审题、方法、符号、书写、步骤等方面进行规范训练。三要点拨,因为是学生刚学过的知识,可能遇到疑难,教师要在教室内不停巡视,捕捉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注意个性和共性问题。个性问题教师要提醒,共性问题要收集起来在黑板上讲。四要及时评价,教师对当堂检测的问题要及时评价,批改形式可灵活多样,教师可以先改做好的学生,并提出表扬,同时要求提前做好的学生改其他同学的。这样提前做好的学生学习劲头较足,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争胜心,而且培养了一批教师的课堂小助手。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到黑板上做,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互改,比较做题的正确率,并提出表扬。

(六)课堂总结———点睛升华,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一节课没有总结就好比写文章没有结尾,没有结尾的文章肯定不是一篇好文章。因此,课堂总结对于一节课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总结要画龙点睛、余音袅袅、条理清楚、形成体系。为此,我们实施的“六步问题”教学法的最后一步就是课堂总结。它可分为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总结收获,本节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最满意的是什么,不满意的是什么,今后上课要注意什么。这些要求学生都写在笔记本上,便于教师检查,搞好信息反馈;教师总结重点是根据本节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把知识归纳梳理,构建体系,使学生获得整体感知,掌握更多知识,但教师总结时切记重复罗嗦,重在精简、缜密,学生明白就好。

“六步问题”教学法的监控措施

(一)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每周一教研会上,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要做到“五研究”: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研究教学重难点、研究双基、研究教法学法、研究试题考点。教研会结束时,中心发言人汇报本周每节课教学问题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问题设计,即设计本节课的几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可分几个小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写清程序,特别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如,学生:练习、阅读、背诵、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请教教师;教师:演示、点拨、收集问题、指导学法等。

(二)实施过程监控

我们采取一听(听教师讲课)、二看(学生听讲、教师常规)、三检测(当堂检测、验收三率是否达标)、四座谈(与学生座谈、教师座谈)和每周三、周四听课日及校领导班子随堂推门听课的方式,检查教师“六步问题”教学法课堂实施情况。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引导、讲解、演示等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学质疑、活动探究、解决问题、检测反馈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开展达标活动

学校坚持在备、说课比赛,优质课竞赛,业务论坛等活动中,运用《马庄中心校“六步问题”教学课堂评价表》去矫正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灵活运用“六步问题”教学法的能力,促进教师钻研理论、教学相长、专业成长。

“六步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经过实践,我乡课堂教育教学出现了可喜变化。教师能有效地对教材挖掘整合,利用问题引领课堂,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收集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改革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变化,很多学生喜欢现在的课堂,乐于和教师交流,敢于提出问题,同时消除了学习的畏难情绪,树立了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决,使学生体验成功,分享喜悦,在内心里由衷地产生了对教师的敬仰、爱戴与信任,师生关系和谐。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溜号睡觉的现象没有了;课堂上学生不断地提问、交流、质疑、解答、讲解、纠错的现象多了,学生活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张扬自我的舞台。

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第5篇

一、“三环六步”课堂模式内涵

三环:指自学、研学、固学三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六步:是将自学、研学、固学三个环节具体化为六个步骤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质疑点拨、归纳总结、达标检测。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学、研讨、质疑、总结、巩固;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自学、研讨、展示、总结、检测。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同步,构成课堂教学的六步。

自学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小组研讨 质疑点拨 归纳总结 达标检测

设法激趣导题 生自主学习研讨生疑

引导质疑 师生答疑

归纳知识 独立答题 反思学法

展示交流

研学 固学

明晰学习目标 师巡视指导 互助释疑

二、“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第一步:明确目标

目的:让学生总体把握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步骤:

1、设法激趣导题。

2、明晰学习目标。操作要领:

1、制订紧扣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准确制订出课时学习目标,做到具体、准确,充

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2、学习目标的制订要做到可操作、可检测。第二步:自主学习

目的: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去看书、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步骤:

1、生自主学习。

2、师巡视指导。操作要领:

(1)学生带着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独立自学课本,从中发现问题,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做上标记,有待交流解决。

(2)教师通过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提问、检查自学作业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第三步:小组研讨

目的:按照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进行独立自学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进行研讨,增强学生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步骤:

1、研讨生疑。

2、互助释疑。操作要领: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四人合作、交流、研讨,并生成新的问题,再研讨。

(2)教师通过巡视、倾听、质疑、询问、提问、上堂板演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搜集、整理学生研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疑难问题,引导全班学生互助研讨,教师为下一步精讲、点拨做好准备。第四步:质疑点拨

目的: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质疑、争论、辩解、分析、更正、补充等互动形式,形成班内全员参与、积极探究、氛围热烈的场面,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再次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步骤:

1、引导质疑。

2、师生答疑。操作要领:

1、学生质疑、答疑的过程是“兵教兵”的过程,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与不对,完整与不完整,对学生教得不对的,不完整的,教师要引导其它学生更正、补充。

2、教师引导的答疑、点拨内容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已掌握的,教师一律不再重复。

3、教师引导的答疑、点拨、更正、补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手做、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好习惯,所以,教师答疑、点拨、更正、补充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求异思维,迁

移延伸。

第五步:总结归纳

目的:师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总结学法。步骤:

1、归纳知识。

2、反思学法。操作要领:

1、通过完善教师板书,总结归纳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区别、联系及其规律。

2、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只作更正和补充。

第六步:检测达标

目的: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步骤:

1、独立答题。

2、展示交流。

浅议重新认识语文新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6篇

然而新课程改革又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打开了很大的空间。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

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课堂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叶圣陶先生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之中,不但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字词

字词积累是语文教学一个常抓不懈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

2.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包括:作者的有关情况、写作背景、同类作品等。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既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阅读文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有助于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二、确定目标,明确要求

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避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目标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学生确定。对于学生熟悉的体裁,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对学生提出的不适当的目标进行修改,或对目标进行整合。另一种是由教师确定。对于新体裁或含有新知识点的文章应由教师确定。

确定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即体现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2.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具体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含糊、笼统,应力求明确、具体。

3.目标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情况,对不同的班级要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即使是同一个班,目标的设定也要有层次性。

三、展示风采,检查预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应尊重学生,不要死板地去检查结果,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说、去做。此环节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教学《三峡》第一课时时,作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些什么?请赶快告诉大家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我知道了《三峡》的作者,我知道了三峡的位置,我领略了三峡的风光,我知道了生字的读音等。通过预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他们急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让所有学生对文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四、发现质疑,感知内容

古人去:“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

质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学生质疑。教师对于学生质疑既要鼓励,又要适时指导,必要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另一种是由教师质疑。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抓住关键性的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问题应具有逻辑性、启发性、趣味性,应步步深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五、探究交流,赏析语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们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探究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赏析语段是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对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涵咏、品味过程。因此,问题的设计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语段的研读为宜。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贯穿诵读

“读”是整个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文章的美点,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在读中品味、感悟、积累。

2.要有趣味性

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根据他们的喜好去设计问题。

3.要有深度、广度

赏析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品味美点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应切入主题、升华主题、这样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就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4.要有层次性、开放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阅历、个人喜好等各不相同,所以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层次性、开放性,使每位学生有事可干、有话可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设置拓展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拓展的角度有:

1.从作者的角度拓展。

2.从文章主题处拓展。

3.从写作技巧上拓展。

4.从故事情节或悬念处拓展。

5.从文本的情感价值处拓展。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7篇

关键词: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语文课堂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让自己做到更好。”十几年来,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也一直带着这条我心中的座右铭,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还是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于是,新课改牵动着我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魏书生说:“教师是干什么的?是扛活的。”“扛活”意味着“服务”,说明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为教与学找到了结合点,于是,我逐渐地更新了教学观念,放下架子,树立了服务的思想,把自己彻底变为“公仆”。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践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优化组合模式,它能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效益。下面,我将就“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谈一下自己的初浅体会。

一、充分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有准备之仗,才会赢得漂亮。学习也是如此,课前,我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做好新课的预习”。这个要求只是预习中具体的课前自主学习,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全册教材大预习。其次,进行单元预习,让学生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知识点以及学习目标。最后,课前小预习。通过“三层次”的大预习的系统训练,学生都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而且大部分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独立预习,并通过预习形成技能和养成习惯。

二、激情导入,是课堂教学良好的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会激起学习的热情,所以对每节课导入,我都会花费一番心思,精心设计,去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情境的创设,会让学生感动,会撞击他们的心灵,进而激发学生去了解,去目睹,这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每节课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开始。

三、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潜能

魏书生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选其一的话,我宁愿要找真理的能力。”这无疑说明了培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这种方法。例如,我在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我就大胆放手,把课堂的实践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自悟感动的原因。有时我也被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所感动,这无疑也真诚地告诫我们每一位教师,相信孩子们吧!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会撑起一片蓝天。

四、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要求学会的指导没学会的。生生合作达成群体互动,体现团队的力量。首先,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个体学习向群体合作发展;其次,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活动;再次,合作讨论时要明确问题、内容等。绝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或“商标”,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灵活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合作的效果。

五、“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巧妙运用投影、图片和多媒体等展示教学内容。具体步骤是首先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探究,合作探究学习可在同桌间或小组间进行,完成学习目标,对疑难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最后自主测评,达到以测促学,以评促练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采用了下列程序进行教学:1.激趣引入,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开展自学;3.学生自学、质疑,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检查自学效果;5.通过检测发现的倾向性问题,集中加以点拨、归纳总结;6.布置预习作业。

当然,实施“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学为本的原则,应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

六、“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感悟与收获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第一,“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地位。第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极大地带动激励学生进步,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学生多了、主动发言的学生多了、动笔练习和动手操作的学生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教师则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和促进者。学生主动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已初步养成,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有了明显转变,课堂结构得到了优化,教学效果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8篇

原则:“三变”、“五让”, 即:变注进式为启发式;变学生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课堂上能让学生问的让学生问;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一般情况下, 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首先在备课上, 要做到四个结合: (1) 与课标、教材、学情等相结合 (2) 与画知识树相结合 (3) 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4) 要和学科组“主备主讲”集体备课相结合。

其次就教学环节而言, 我主张“六步”式教学方法, 即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导进新课

温故而知新。可以通过提问、处理作业等方式复习, 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导入, 或者直接通过视频、图片、实物、访谈或时政等激情导入,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积极性, 要求简捷、明快, 时间以5分钟以内为宜。

必修一《经济生活》我注重以实物导入, 在讲授1-2-1《影响价格的因素》时, 正值秋季葡萄大量上市, 我提了一串鲜艳的葡萄走进教室, 设置问题:1.现在的葡萄价格是多钱?2.过年时的价格是多钱?我补充远在咸阳市的葡萄价格是一斤2.5-4元, 为什么同样的葡萄, 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地方价格不同?必修二《政治生活》, 我开展了由学生主讲的课前三分钟时政讲评活动, 一学期一般分为自主演讲、针对训练和综合评比三个阶段, 效果显著。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我侧重以成语故事的视频导入。

二、自主学习:课标导学, 提纲引领

出示课标要求, 结合板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快速浏览正文以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切忌学生看书漫无目的, 信马由缰。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此刻教师可板书提纲, 并来回检查学生的阅读效率。如果是基础比较好的班级, 可以让学生自己边看书边列提纲。

三、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同伴互助

在学生自学质疑的基础上, 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疑点, 引发学生研讨, 针对课本的课堂探究、名言或者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一般把全班同学划分3-4组为宜, 每组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教师可来回检查讨论效果, 并加入讨论。注意克服流于形式, 时间一般在8分钟左右。

我在讲授必修三《文化生活》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 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 其中第一组结合课堂探究二:要求学生列举中西方及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 并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节日;第二组结合课堂探究三:概括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和保护的方式;第三组结合课堂探究四:我用视频先后播放了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星星索》、德国民歌《Mein Vaterwarein Wandersmann》、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要求学生探讨不同的民族为什么有不同的民歌?

四、交流点拨:精讲互动, 解难释疑

在各组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点拨、精讲等途径, 指导学生分析与归纳。侧重深入理解重点内容, 侧重知其所以然。教师要注意知识的衔接、纠错、组织、设问, 以精讲为原则, 追求课堂效益最大化, 坚持“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此环节的教学, 必须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时间一般也为15分钟左右, 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有机穿插进行。

五、建构拓展: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 照应目标, 在此基础上, 要对本课知识进行拓展提升, 指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不失时机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或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或者结合实际现象分析, 或者动手实践, 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一般在5分钟左右。

六、巩固深化:达标测评, 迁移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

提倡作业分层布置。要求既要巩固所学知识, 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一般作业量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为宜。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9篇

1. 观念变“旧”为“新”

观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原动力。对于有多年教学工作经历、已经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和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的教师, 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了, 就应该用新的、发展的眼光去“拨开云雾见太阳”, 认识其实质。我们推行的“四环六步”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 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坚持“集体研讨、还时于生、小组合作、自主整合”的原则, 奠定了课改的基调。从学生的自学预习到合作、探究、展示、反馈, 整个课堂都以学生为主体, 主张人人参与, 个个展示、处处张扬个性, 将学生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它真正实践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

2. 教学管理变“破”为“立”

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 大部分教师都喜欢“严”字当头, 制定一系列的纪律、条款约束学生, 重结果、重分数, 轻过程、轻能力培养, 这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新课改有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的“四环六步”教学改革在班级教学管理中, 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既要“破”除过去的条条框框, 又要“立”字当头,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 重在引导, 建立自主学习的系列管理机制, 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质”、有“合”无“作”、参与度不高, 团结、创新精神不强的现象。在具体教学中要科学建组合理分工;突出主体, 均衡发展;学会关注, 共同创新;精选内容, 重点探究。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合作研讨、团结互助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用身边的典型感染学生和引导学生。特别是对“第三世界”的学生更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句话, 我认为说得很好:“学生是一朵花, 你关爱他, 他就旺盛;你忽视他, 他就枯萎;你践踏他, 他就死亡。”懂得了这些, 相信在教师的关爱和关注下, 学生都会快乐地学习, 健康地成长。

3. 教育变“单”为“全”

以前, 单一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工作事倍功半, 新课改后, 若不改变这种模式, 它将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因此我们要变单一教育为全方位的教育。如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联盟, 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的协作,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和社会的合作等等, 特别是与家长的沟通, 已经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为我实施教育的一个法宝。因为学生毕竟是家庭中长大的,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深, 若学校要求学生这样做, 而家长却要求学生那样做, 甚至背道而驰, 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将会事倍功半, 甚至微乎其微。从学生来说, 有些问题出在学生身上, 但病根很可能就在家长身上, 家长的问题解决了, 学生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4. 距离变“有”为“无”

新课改, 教师不再是主宰者, 一定要排除那种高高在上, 认为自己就比学生高人一等的思想意识, 而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甚至是零距离。我们的课改就应自觉地融入到学生之中, 想学生所想, 乐学生所乐, 以民主的思想, 真诚的语言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样才能赢得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我们应用人格培养人格, 用真诚呼唤真诚。听听孩子的童言, 贴贴孩子的面颊, 摸摸孩子的额头, 握握孩子的小手, “用童心与童心对话, 用童真和童真交流”, 和孩子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这些虽然是轻微的举动, 但却使孩子享受了教育的幸福。在学校, 同学们大扫除, 我也有自己的任务;黑板上的名言, 也有我负责的几日;课间跳大绳, 我是其中一分子。天长日久, 和孩子学习在一起, 游戏在一起, 那么教师的品格就会变成学生的人格, 做到润物无声。

5. 课堂变“严”为“活”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10篇

关键词: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魅力舞台

新课程改革, 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新英语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观念、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因此, 我校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并开展了以“激扬学生的生命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宗旨的“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研究。“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包括“创设问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提升—当堂检测—总结感悟”。本文将根据“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对PEP Book6 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 A Let’s learn进行分词教学, 并就如何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行分析。

一、创设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课就先给学生来个“Let’s do”———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 B, 学生兴奋地模仿起动物的动作来,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为下面模仿动物的动作而做好铺垫。

在“先学后教, 六步教学法”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之后, 我特别注重设置情景来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教学, 这一来会比单纯地提问题来得更自然。因此, 我会在课件上出示一张广州长隆动物园的照片时, 说:“Today, I want to go to Changlong Zoo . Do you want to go to Changlong Zoo with me?”学生也会迫不及待地抢答:“Yes!”“OK, Let’s go to Changlong Zoo now .Let’s go !”我语气激昂地回应学生。这时动用课件里的动态小火车带我们去到动物的生活基地, 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 我说:“Wow ! Many animals .They are so cute .But I don’t know“What are the animals doing?”Do you know?”学生摇摇头说:“No!”我急忙追问:“Do you want to know?”学生连忙点头说:“Yes!”“OK ! Let’s listen carefully and look at the animals.”我做出认真听和看的手势说。

利用设置去长隆动物园这一情景, 创设出新课问题:“What are the animals doing?”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还能提高学习效果, 也为自主学习找出目标和方向。

二、自主探究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是学生先自学, 教师后点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因此, 在这环节我设计了4个部分让学生自学: (1) Listen to the new words care-fully. (for twice) (2) Listen and repeat in a low voice. (3) Listen and repeat loudly. (4) Read by yourself, mark where you can’t read and ask your partner or me .虽然“自主探究”环节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 但它让学生先自学, 对自己不太明白或不太会读的新单词做上标记, 学生大胆地根据语音常识等进行发音, 根据图片猜测其意思, 在后面的环节教师进行指导、纠正, 将学生的发音跟正确的发音进行对比。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为小组合作做好初步的知识与情感的准备。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 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到8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小组活动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 是小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方式之一。

在这一环节里,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解决问题, 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通过这样的环节, 不但有助于照顾后进生, 同时也是突出重点难点的关键, 并为下一步的展示提升做好铺垫。

四、展示提升

展示提升环节, 我设计了以上5个部分教学, 让学生对刚才自学和小组合作讨论解疑的知识进行汇报展示。在小组汇报展示时, 应鼓励全员参与, 主动参与, 小组长要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 力争做到人人有任务, 人人有机会锻炼, 人人能得到提高。同时, 小组汇报展示时, 避免班级思维处于“冷冻”状态, 其他小组成员易成看客的现象, 因此要求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 深入思考并作出中肯的评价。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 所有的结论都是经过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过程里得出的,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就是通过课堂练习的布置,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训练, 消化为操作能力, 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能当堂达到学习的目标, 及时反馈信息, 做到“堂堂清”。对比以往的课后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的效果更加显著。课堂练习的设计需要典型、适度、适量、低起点、多层次等, 可以活动、游戏的方式进行检测, 应特别在听、说、读、写各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设计。

因此, 在这环节我设计了三项检测题: (1) Listen to the song and do.听一首简单的英语歌———Walking, Walking并做动作。歌词是这样的:Walking,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Hop, hop, hop, hop, hop, hop. Running, running, running.Now, let’s stop.Up and down... 学生们听着歌曲随即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这项练习是检测学生对动作单词“听”的能力。 (2) 口头说出动词的现在分词。这一项由小组讨论得出构成现在分词的三种形式, 如:walking—walking, write—writing, run—running...这是训练学生“说”的一项小组合作练习。 (3) Writing (看图, 回答问题) 。让学生写出现在进行时的结构, 如:What’s the rabbit doing?It is jumping.这项无疑就是针对学生“写”方面的训练了。

当堂检测题的设计, 要遵循“由浅入深, 螺旋上升”的原则, 也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六、总结感悟

课堂总结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绝对不能忽视。课堂总结的功能远远不止于以往在教学中匆忙地读读板书的重点内容, 其实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一堂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帮助学生记忆、理解, 分辨重难点。

因此, 我会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 然后叫个别学生来总结, 他们不但说出了本节课学到的重点单词、句型和现在分词构成的三种形式, 还说出了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保护动物等情感教育方面的内容。

总之, “总结感悟”不但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引导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和感悟, 提炼出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还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提升、放射拓展。

七、小结

课堂六步教学法 第11篇

【关键词】 “六步三段两分支”;三角形中位线;变式练习

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根据新型智育理论(该理论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为核心),吸取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的优点,在《智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式[1],如图1.

该模式示意图中间一列代表学生的学习过程,左右两侧表示针对学习过程所采取的教学步骤.其中“六步”是指:不论哪类知识,其完整的学习过程都经过图1的6个步骤,同时也就相应地有6个教学步骤.“三段”是学习和教学的6个步骤可概括为3段:1至4步为第1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理解;第5步为第2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巩固和转化;第6步为第3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提取和运用.“两分支”是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前4步相同,从第5步开始出现分支,右边一支表示程序性知识的变式练习和迁移,左边一支表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提取.

该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该模式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按照该模式中的各阶段和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对于数学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宜采用模式中的1至4步及左侧的5、6步,而对于程序性知识应采用1至4步及右侧的5、6步.该模式能清楚地解释基本课型的结构,有利于我们依据该模式来设计课的构成、顺序和时间分配,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僵硬的模式束缚,强调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三角形中位线”一节为例探究该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引起学生注意与告知教学目标,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呈现精心组织的新信息,阐明新旧知识的联系.

1.1 引起学生注意与告知教学目标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与预期.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注意是信息进入人脑的门户,没有注意,不可能产生有意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注意的方法很多,可通过设计悬念、类比联想、实验演示、使用教具等方法引发注意.教学目标可以根据需要调至合适时候再告知,不一定非要在此步中告知.

教学设计 小亮要想测量一个人工湖(见后面的图10)最宽的地方的长度,如何测量呢?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然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等学完本节课的知识后就知道如何解决了.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注意.

1.2 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激活原有知识.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回忆与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否则学生只能机械的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决定有意义学习出现的唯一最重要条件是学生原有知识的性质,包括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其认知结构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准备,以及原有知识是否巩固等.教师可通过复习、提问、操作或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回忆起原有知识[2].

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说说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激活原有知识,同时为后续探索和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作铺垫,因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1.3 呈现精心组织的新信息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知觉.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感受新知识的信息刺激,使新知识能被学生有选择地感知.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新知识性质的不同,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教师呈现例证,教师对概念的言语界定,学生动手操作等形式.教师如能合理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则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知觉效果[3].

教学设计 1.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画一个三角形并把它剪下来.请大家尝试:剪一刀将三角形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并将它们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你能做到吗?(然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拼接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2.图2中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同学们能不能给三角形中位线下个定义?(学生叙述或在教师指导下叙述三角形中位线定义.)

3.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呢?请看图3,在△ABC中,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试猜想DE和BC的关系并证明,可以小组讨论.

4.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学生叙述或在教师指导下叙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索和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一步作铺垫.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既得到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接受了新信息,又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认识.

1.4 阐明新旧知识的联系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讲明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知识进入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的适当部位,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图式同化新知识,使原有图式不断重新建构.例如在学习概念时,要知道新概念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即不仅要记住新概念的定义,还要明确它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并列概念,明确它在概念网络中的地位.

教学设计 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有何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比会很容易发现它们共同点:都与中点有关,不同点:中位线的两个端点都是中点,中线的一个端点是中点,另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同化了中位线新知识,让中位线知识进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适当部位,避免了学生以后混淆中位线和中线这两个概念,加深了对中位线概念的认识.

2 知识的巩固与转化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知识的巩固与转化.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此阶段开始分化,掌握的新知识一部分作为陈述性知识继续贮存于原有命题网络中;另一部分通过各种变式练习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复习,对学生的记忆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常用的策略有精加工、谐音法、词头记忆法等.对于程序性知识,教师一个任务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巩固新知识,另一个任务是要使学生完成由陈述性知识向学习技能的转变,常用的策略有启发式提问、变式练习等.通过启发式提问,促进学生建立新知识内部的联系;通过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情境中训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对学习的控制逐渐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3 知识的提取与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知识的提取与应用,即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对于陈述性知识,重要任务是与遗忘作斗争,克服遗忘的常用的策略有:复习、重复、反馈.复习可以是间隔复习,可以采用游戏、竞争或应用情境等形式进行;反馈可以采用矫正性反馈,即当堂提问,若回答错误,则当堂给予矫正[2].对于程序性知识,重要任务是新知识的迁移,常用的策略是进行独立练习.在进行独立练习时教师要注意三点:一是确定何时由有指导的练习过渡到独立练习,当学生自信而又流畅地进行练习而不是犹豫不决地进行练习时,就可以过渡到独立练习了;二是安排独立练习的形式,独立练习题可以是变式练习题,防止学生将相关的技能理解成只能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的倾向;三是给予反馈,如果课堂教学时间够用,可以当堂反馈,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教学设计

1.同学们知道如何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吗?

2.小亮要想测量一个人工湖最宽的地方的长度,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如图10,在湖边的岸上任意选一点C,连接AC,BC,取AC的中点E,取BC的中点F,连接EF,量得EF=20米,则湖宽AB等于多少米,为什么?

2.如图11,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要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应添加的条件是( ).

3.如图12,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G分别是AB,CD,AC的中点.

4.如图13,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且BN⊥AN,垂足为N,连接MN,AB=5,BC=10,MN=2,求△ABC的周长.

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变化多样、紧扣新知识的特点.通过对这些练习题的解答,考查了学生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反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作准备.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高中政治“三查六步”打造卓越课堂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卓越,课堂

打造卓越课堂是重庆市教委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推出的课程改革方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校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团队在三年多的“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基础上, 深入研究, 精心提炼, 成功推出了以突显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三查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全力打造卓越课堂。

一、对“三查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 我们坚持运用“三查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组织精干力量认真编写了新课程实验校本教材“361教学模式”学教案思想政治必修1-4。运用方法如下:

1.“三查”:一是课前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二是课中查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三是课尾查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此“三查”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三大问题。在政治学教案中, 每课每框均设计了预习案和探究案两大部分。预习案分为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学习重难点、教材助读、归纳小结、预习自测、我的困惑等六个部分;探究案分为质疑探究、拓展提升、当堂检测、错题集四个部分。通常情况下, “一查”为教材助读和预习自测两个模块, 在上课前2分钟内完成;“二查”为质疑探究时学生的小组合作情况;“三查”为当堂检测部分。教学中, 我们充分发挥了学教案的各项功能, 严格执行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 教材助读部分是按教材知识体系设计的一些填空题, 预习自测是一些最基本的选择题, 质疑探究主要针对的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 拓展提升是对教材中涉及到的课外知识的解读, 当堂检测是针对教材重难点设计的一些稍有难度的选择题或问答题。通过“三查”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预习和学习效果, 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六步”:即“导、学、探、展、点、测”六个课堂教学的步骤或课堂教学流程。所谓“导”, 就是新课导入;“学”就是自主学习;“探”就是合作探究;“展”就是交流展示;“点”就是点评点拨;“测”就是达标检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六个步骤, 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流程, 在学生独学、对学、群学中追求卓越高效,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打造卓越课堂。

(1) 新课导入:高中政治学科最贴近生活, 对新课导入的设计很有帮助。通常情况下, 我们均可以创设出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情景, 以故事、问题、焦点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 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期待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课前的自主学习, 即预习;二是质疑探究之前的教材自学和问题自学。通常情况下, 政治学科的质疑探究每节课2-3个为宜, 过少则很难解决问题, 过多则学生受不了, 课堂也完不成。每个质疑探究之前都必须让学生先独自分析问题、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尝试着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

(3) 合作探究: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对学, 二是群学。对学就是以两个同学为单位相互探讨,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的滥竽充数。对学结束后就是群学, 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的探究, 并形成问题答案, 准备展示。

(4) 交流展示:就是将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答案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各小组派出成员到黑板上写出答案;二是直接在小组座位上起立发言。前者适用于问题简单, 文字不多的情况, 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如果问题过难, 争论性大, 表述的文字较多, 则最好采用后一种方式, 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

(5) 点评点拨:一般情况下,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点评能力, 加之政治学科的问题一般也容易上手。所以, 在具体操作中,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先学生点评, 后老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 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也加深了学生印象, 以最好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6) 达标检测:此环节为课堂的最后一步, 通常情况下, 我们都以学教案上面的问题为主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当然, 如果在备课中还有更好的检测题目,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替换某些试题或增加试题均可。

二、“三查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

(一)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冲击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冲击, 虽然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 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准确地讲是新课改的最大成果。此前, 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课堂教学活动中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主体, 也可以说是教师一言堂, 学生当配角。从我校推进“三查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来看, 沉淀在教师心灵深处的那些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受到了最强烈地冲击, 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二) 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下一篇:电厂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