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角色范文

2024-06-15

学科角色范文(精选9篇)

学科角色 第1篇

一、教学内容的多重设计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 学生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 激发了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1.抓故事, 品文字, 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科普文姓“语”, 棉花姑娘最重要的角色自然就是“语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 主要抓手就是感觉阅读, 即素读。在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的梳理上,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棉花姑娘先邀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最后是谁自告奋勇地治好了她的病?其他的医生是给谁治病的?”无须引导, 学生在素读课文的过程中, 就能自然而然地说出答案, 完成对课文理解的任务。笔者把这几位“医生”的图片随机贴在黑板上, 并且在这些“医生”旁边简要地写下了它们不能或能够给棉花姑娘治病的理由。这样, 课文的内容、层次就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些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来的。因此,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清清楚楚的, 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文中的语言非常精练优美,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主动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可以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让学生练习说一说形容词ABAB的形式;在梳理了课文内容之后, 教师出示关键词“先……接着……然后……最后……”让学生练习用一段话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句话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式变换, 复习“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两个学过的重点句式。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可以学习的语言点, 丰富表达方式,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让棉花姑娘淋漓尽致地演绎好“语文”这个重要角色。

2.延拓展, 深文本, 实现科普读物的课内外结合

由于篇幅的限制, 科普文所介绍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适度的拓展是需要的。这样, 棉花姑娘的角色也就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前, 笔者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资料, 从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 摘抄、剪贴文字和图画, 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益鸟和益虫的知识。教学时, 笔者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 呈现另外一些益鸟和益虫的活动图片和视频。学完这课后, 笔者又组织学生阅读其他动物文章, 如《动物百科》《昆虫记》等, 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并通过故事会、知识问答等形式来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的适度拓展, 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亲身经历是最直观有效的教学。笔者还领着学生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草丛中去捕捉昆虫。学生很快找到了蜗牛、蝴蝶、蚯蚓和一些不知名的小生物, 并马上对这些昆虫的样子评头论足起来。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 学生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大量的阅读, 广泛地收集了其他益鸟和益虫的资料。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小报纷纷诞生, 有打印的电脑小报, 有亲笔手绘和复印的图画资料, 有工整誊抄的小报等。笔者让学生对自己的资料进行再一次整理, 此时既可以分享别人的资料, 也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别人。看着自己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 许多同学都非常得意。他们还在大人的辅导下, 开展亲子阅读, 精心制作了PPT。在汇报课上, 学生们解说得头头是道, 俨然一个个小老师的模样。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合作过程中,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了科学知识, 提高了综合能力, 有机地进行了学科的整合共融。棉花姑娘从校内到校外走了几个来回, 拥有了多重的角色身份。

二、教学方法的多重选择

在科普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须恰当合理之外, 还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知识, 轻松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1.重视读,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在朗读方面, 低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读正确、流利, 能够读出一定的语气。《棉花姑娘》一课是以童话体裁呈现的, 特别适合朗读训练。“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这些句子, 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重点词语,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己的练读感悟,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有不少语句感情色彩较浓,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读好对话的语气上, 尽量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

结尾一段的语言十分生动:“不久,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 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多么鲜活有趣的语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配乐的想象性朗读, 还可以把文中的“棉花姑娘”改成“我”进行移情朗读, 引导学生借此感受棉花姑娘大病痊愈的样子。入情入境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课文, 才可以读得更加有声有色。学生们手舞足蹈, 完全沉浸在角色里, 陶醉在文字里, 把自己当成棉花姑娘了。

2.巧妙说, 说出香香的杂烩味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便可以直接获得知识, 就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巧妙地把“说写”融进课堂, 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 进行个性化学习再创造, 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轻松穿行来回。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而且更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使科普文的阅读教学别具一番风味。

仿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说话, 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说话写话的兴趣。笔者让学生比较第2、3、4自然段的写法, 引导学生仿照棉花姑娘邀请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写法, 来写写她还会请其他哪些益鸟和益虫来帮忙。学生纷纷以螳螂、蜻蜓、猫头鹰等为例来仿说, 学以致用, 使科学知识与语文学习有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改变文中角色的人称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 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 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鉴于此, 笔者让学生把《棉花姑娘》改成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述, 说出自己由痛苦患病、到处求助、失望无助、得到帮助、重生微笑的变化过程。学生以第一人称———主人公的身份绘声绘色地复述了课文, 融理性的科学知识于绵柔的文字之中, 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故事性。

课本剧的演出是学生能力的转换延伸, 能够起到寓教于戏、以演促学、以美育情的作用。《棉花姑娘》非常适合编排成课本剧。笔者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自编自演, 他们分工合作, 分配角色, 制作道具, 设计动作, 精心排练, 华丽登场……这个语文活动非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他们在愉快的玩乐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 同时还增强了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浅谈班主任的多重角色定位学科论文 第2篇

人生,是一条路,也是一个舞台。它只能一个人走,却要完成多种身份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班主任要做擎天柱,也得通过多重角色撑起学生头顶的一片蓝天。

一、一个严厉的尊长

老师这一形象向来以和蔼、平易而深得人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时常有人告诉我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没有距离,应该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亲近学生。诚然,人性化的教育是应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心灵,但若要以牺牲严格的管理为代价,将得不偿失。过于淡化距离,容易导致这一不良的后果。现代开放型社会,老师这一形象本身所具有的严肃外衣早已不再有效。许多时候,学生会想尽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磨得老师的原谅,逃避自己的责任。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若时时以这样的讲情面去换取学生的近距离,最终只能陷入班级工作的恶性循环。

俗语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也许会一时感激一个心软的老师,或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说话的老师可以轻松蒙混过关,然而,他却会一辈子埋怨一个不够严厉的班主任。因为班主任身上所承担的重大的教育任务,绝大部分将转化为他以后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做人的方法与准则。获取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不是一种乞讨,而是用自身人格的魅力与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严谨态度去赢得。谁又能说严厉的处罚就不是一种关爱?试问为人父母者,有谁从未呵斥、告诫、处罚过自己的孩子?一贯严格的要求和偶尔严厉的处理,又有谁会怀疑不是为了孩子好呢?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心软是没用的,拉不下脸面也是没用的,这样只能教得学生也同样不能明辨是非。必须遵循一条公平的原则,一视同仁,该管则必管。我非常喜欢学生送给我的这一句赠言“您是一位船长,把好了船舵,带领着我们扬帆远航”,因为这是一个班主任应该尽到的责任,而若缺乏了“严厉”二字,它可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

严厉的班主任,严格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序的班级。如果违纪而不能找出主观原因承认错误,或者无改过倾向,或者一犯再犯,班主任若不严肃处理,校纪校规岂不成了儿戏?无疑是对被错误行为侵犯的受害者和未犯错误者的打击,这种姑息和软弱正是教育的巨大失败。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才能有效地避免班级学生思想的松懈、行为的散漫放任,避免集体班风与学风的涣散。

二、一个永恒的宽恕者

宽容,紧承严厉而来,矛盾吗?不。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班主任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也就是说,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他的转变与进步。

我曾是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踏上这方讲台的,我曾经认为每一个学生都该是自尊上进、自觉勤奋的。如今,在每一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时地接触到迟到的、上课睡觉的、不完成作业的实例,一桩桩一件件,说是对我一次次的打击绝不过分。然而,因着曾经美好的憧憬,我对每一个学生依然有着一份执着的期待,尽管有的在当时看来不过是一种幻想。这种思想,曾被我的学生称为单纯幼稚,然而正是这种单纯的期待换来了“满不在乎”的学生的悔过,赢得了几近于“顽固不化”的学生的转变。有句话叫“无条件地相信难以置信的事,才是真正的信任”,同样,无限次的原谅、永恒的宽恕,才是真正的宽容与理解。

老师的宽恕,是书山学海上温暖的阳光。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错,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时候,应该表现为一种永远宽恕的心态。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为了回避犯错后受到的严厉批评,必然停止错误行为,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错和应有的正确行为是什么,弄不好可能钻牛角尖,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因而有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过错,并留心其情绪变化,积极进行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误区。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能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

师生相处,是一种缘分,自有其情分在。事实证明,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班主任。就凭这一份牵挂,作为他们成长见证人的班主任,有何理由去为他们的少不更事而耿耿于怀呢?

三、一个特别的朋友

既为“朋友”,便不离善意的相处。所谓“特别”,便是比与学生同龄的朋友更成熟之意。

一个朋友,容易让学生亲近;一个特别的朋友,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有一次自习课,我在教室窗外静观纪律。学生不曾防备,我收到了一张字条,是一个男生写给一个女生的,其中有着真诚的心意,只是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当这个男同学来到办公室时,我感觉得到他的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班主任将会如何定义他的行为。我觉得,我如果是善意的,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伤害他。在这短短几十字的字条上,竟有多达十来个的错别字。我微笑着,只叫他先检查这张字条的错误。当他完成时,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了。我便以此为切入点,与他谈了谈我的观点:关于爱情与责任、关于人生与幸福。结束时,他带着释然的`微笑,对我说“谢谢”,我能感到他抖擞的精神。此后他的每次进步,无不让我回忆起这次谈话的成功。

班主任工作中不乏与学生的个别谈心与交流。这时,除了正面直接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更应该做一个良好的倾诉对象。现代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更习惯于张扬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并重视他们的发言,再进行对症的教育,显得犹为重要。在人际交谈中,当一方在侃侃而谈时,总是希望对方专心致志在聆听,当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就能建立自信。因此,班主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从神情上,注视的眼睛、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集中的注意力、随时作出积极反应的手势体态等,都能给予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在探讨话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给予学生现有思想诸多肯定的基础上将思考引向深入。这时,才显得比学生更稳重成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于情于理让学生心悦诚服。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异常复杂的时期。对班主任,他们有话可说,工作才有开展的可能,这需要班主任善解人意。有些话,只能对班主任说,因为班主任比父母开明,因为不是每一个朋友都能达到和班主任一样为自己计深远的高度。若能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工作便能够深入开展了。

学科角色 第3篇

一、教师是提示者

小学思品课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值得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式学习,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领悟道德观点,认同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提示者,多为学生发现问题搭设台阶。例如讲授《节约每一滴水》前,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先了解水、认识水,课中自由地说水,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水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处,但可能没有学生谈到水资源、水的利用等问题,这时教师就得设法提醒学生从多方面去探究。

二、教师是促进者

促进者,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新课程中,师生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教学《让诚信伴随着我》这一单元,教师要建立探究平台,让学生们走进社区,积极主动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公司老板与职员之间的诚信,商店店员与顾客之间的诚信,长辈与小辈之间的诚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诚信,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诚信等等。学生们在探究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对诚信的理解不很透彻,对探究的目标不很明确,探究的兴趣不很高等等,都需要老师去帮助、协调、激发、培养。

三、教师是引导者

学生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作为引导者,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同时,要求教师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教师在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时,也要注意学生们的探究动向。我在旁听《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发现一开始就有几个学生懒洋洋的,很不乐意与同学合作,觉得大家的事情与我无关,甚至认为这很无聊。这时教师就要设法引导他们,使其认识什么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的事情指的是哪些事,努力解开他们的症结。引导后,这几个学生很快就按自己的意愿与组长会合,听从组长的指挥,与伙伴们唧唧喳喳地商量着探究的主题、订计划。

四、教师是观察者和倾听者

由于教师的特殊地位,在很多时候,教师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阐述观点的,带着自己的主观倾向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更方便引领教学的方向。但是,我们也看到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或者教师只听到了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误解了学生的本意。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把“教师”称为“指导员”,“教师应教的少观察的多”,所以在探究式活动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和聆听者。

在旁听《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我发现执教教师能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其中“探究大舞台,组组展精彩”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学生们在舞台上神采飞扬,自信十足,表现优秀,体验深刻,把自己在探究中最精彩的片断向观众们展示。其中第六组“净化污水我第一”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分别讲述了体验与收获,讲到了污水对自然、对人民的危害,越讲越气,并生动描述了自己做实验的全过程,拿出了自己的发明创造“超级净水器”。它分为五个缸,第一个是“沉淀过滤缸”,水经过第一次沉淀过滤后进入第二个“沉淀过滤缸”,再进入第三个缸“净化过滤缸”、第四个缸“消毒过滤缸”,最后,洁净的水流入了营养池,这样净化的水就可以直接使用了。他们在沉淀缸里装了废物利用处理器,沉淀的垃圾等物质经过加工后,可制成化学肥料,免费为农民服务。他们的思想、创新精神,征服了所有的目光,掌声喝彩声汇成一片。

五、教师是设计者和提供者

探究式学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如探究情境的创设、探究资源的提供等。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做好了探究活动中的物质准备,适宜有效地创设了探究情境,学生才能进入情境中探究。探究的学习资源准备充分,学生才能深入发现和解决提出的问题。为了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教师还应精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的来源是多渠道、多方面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的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选择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保证探究的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提供有关的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搜集资料的手段、途径及处理信息的方法,让他们积累判断和识别信息价值的经验。

六、教师是参与者和合作者

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探究式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深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借助进行论证,教师可以参与角色的扮演,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学生参考。有了教师的合作与参与,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如教《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与学生们一起玩游戏,一起扮演自己喜爱的动物,带头讲有关动物的故事等等,设法架起探究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动物、了解动物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对动物的保护等等,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七、教师是学习者和欣赏者

探究式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和自我学习的要求,进行探究式活动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很多问题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其实在探索型活动中,教师很多的教育灵感、教育思路都来源于学生。发现学生的发现并加以扩展引导,是深入开展探究式活动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探究式学习不仅重视探究结果,更注重探究的过程。如在《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有个学生这样描述他探究时的情形:早上,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位叔叔丢垃圾舍不得多走几步,隔得老远就像运动员一样,做一个准备动作后,抛出一个很漂亮的弧线,垃圾也享受着空中旅行的快乐,在风中有的像降落伞似的飘飘摇摇,天女散花般撒落在小区的空地上,有的确实也落在垃圾堆的附近,唉,这种景致真的太“美妙”了!不到5分钟,我又看见一个叔叔提着垃圾,我急忙跑过去:“叔叔,让我……”话都还没说完他却抛出去了。我说:“叔叔,你这样不行哟,你看到处都是垃圾,多不卫生哦。”他却说:“我出了垃圾费。等一会就有人来搞卫生啦。”“小区是大家的,不是某个人的,我们要共同注意才是。不然,蚊蝇孳生,病菌蔓延,还会有登革热……”叔叔只好点了点头。老师站在讲台前静静地听,不停地点头微笑,与同学一起鼓掌。在探究中,学生们很勇敢,人生观、道德观已成雏形,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扮演好欣赏者的角色,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考和发现,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究热情。

八、教师是评价者

在良好、平等的氛围中,教师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应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进一步地学习。托兰斯认为:“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批评和挑剔学生的独特想法,使其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探究创新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随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对回答错误或通过探究得出错误结论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他们发生错误的原因,允许他们再思考再实践。一个民主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时,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的探究结果。

探究式活动,无论是作为一种课程样式,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加拿大有位学者形象地把教师比作一把钥匙,实际上教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本身成为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以上简要阐述了在探究式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应该说教师角色的表现是多样的,但是归根到底应该是以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我们从自身角色的转变开始实现育人的目标吧。

多学科视域中的教师角色冲突 第4篇

一、不同学科对教师角色冲突的解释

1. 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有学者在谈到教师角色冲突时, 便强调了“心理矛盾”、“强压怒火”、“平心静气” (3) 等关键词。在心理学家曾琦看来, “当面对需要在两种角色之间做出选择的突发事件时, 如果教师不能保持理智和冷静, 或者转化不及时, 就会出现角色冲突” (4) 。心理学强调从“研究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5) 的角度, 凸显教师角色冲突的心理机制。

其次从教师角色冲突类型看, 我国有论者于1985年就提出了两种类型, 即“自视志高与社会舆论的冲突”, 以及“自卑、自暴自弃和角色行为的冲突”。 (6) 有人从教育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角度提出四种类型:角色的自我冲突、“表率”与常人的冲突、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工作负荷和自身价值的冲突。 (7)

最后从成因看, 至少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一“心理障碍论” (自在1985, 刘岸英, 2002) , 如惰性心理、逆反心理、观望心理等 (8) ;其二“成就动机受阻论” (周晓晔, 2004) , 如培养学生的成就挫折、学术提高上的挫折等 (9) ;其三“内外原因说” (曾琦, 2004) , 如社会的素质期待、形象期待、职责期待及教师个性特点的差异等 (10) ;最后是“矛盾说” (金忠明, 2006) , 如赞誉与现实的背离、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等 (11) 。各种矛盾在教师内心不断撞击、激荡, “不易在对立中找到统一” (12) , 让教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难以应付。

2. 教育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

多数教育学者都意识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学校的功能亦随之复杂化和多样化。他们大多认同, 教师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角色扮演者同时处于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地位, 并要进行相互矛盾的扮演时而引起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 (13) 。

就其类型而言, 有论者从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换角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第二类是角色之间的冲突。 (14) 另有论者依据基础教育改革时期教师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指出:一是不同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二是“完人”与“自然人”的角色冲突;三是角色转变引发的角色冲突;四是高的职业评价与低的社会地位引发的角色冲突;五是角色职责要求与个人成就引发的角色冲突。 (15) 另外, 在成因方面, 周鹏生认为, 其外在原因源于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教师职业声望与其实际待遇形成反差;政策制度与教师实际能力不符。其内在原因则与教师职业特点有关:教师角色呈现多样化、教师形象理想化、教师训练专业化程度。 (16) 周晓晔等主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加快, 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半幼稚、半成熟) 导致中学教师体验着难以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压力;应试的沉重压力挥之难去。 (17) 王俊明则概括了四大成因: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想化要求、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师自身的局限性。 (18)

3.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

人们普遍认为, 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如有论者指出, 教师角色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角色间的对立要求。 (19) 还有论者认为, 是指教师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所承担的各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 使教师个体感到左右为难, 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20)

就教师角色冲突类型而言, 在西方, 有论者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冲突上, 即“教师角色和扮演这种角色的情景所固有的”冲突, 并提出了可能的六种冲突类型。 (21) 对此, 国内学者亦有诸多论述。张人杰先生在授课时亦将其分为“本人的角色系统之内的冲突”与“不同角色地位占有者之间的冲突”。 (22)

至于其社会成因, 美国社会学家R.K.墨顿指出, 社会的整体性越差, 个人就越容易因各种社会角色互不相容而陷于困难的境地。 (23) 在我国, 有论者认为, 影响角色冲突的因素有个人的社会地位、人格特质以及群体压力、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规范等。 (24)

二、不同学科视角的实质与互济

上述在“分与合中”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探究, 昭示着一个不变的道理, 即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人们的认识往往首先是层面性的“一孔之见”, 这就有了对同一问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正如魏镛在《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各种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 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罢了。如心理学家是从人类的思想 (即头脑) 去研究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文化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生活方式去研究人等。 (25) 对于教师角色冲突问题的研究亦然, 各学科要在“通融互济”的原则下凸显自己的学科性格。

学科角色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学科教师 教学管理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94-01

一、初中班主任的职责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管理着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物质生活要精心地关心和照顾,还要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健康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解和管理,一个班级的日常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只有班主任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班级才能正常的运作,学生才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学习。初中阶段不同于其它阶段,学生的身体上以及心理上变化较大,容易出现青春期叛逆问题,因此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做好一个管理者的工作,还要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诸多的事情放在一起给初中班主任老师带来了很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把握好细节、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很好地了解,才能切实地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二、初中班主任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这个角色与传统的角色有些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下,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有主见的个体,因此班主任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要想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就必须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思想、喜好,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班级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开展工作。班主任不仅仅是管理者是教师,还要与学生做朋友,新时代的初中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相处、根据学生的特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控能力,要善于与学生一起学习成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辅助于有效的指导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完善。面对新时代的学生特立独行的新特点,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从而保障管理的效果。

三、教师与管理者角色转换

(一)划分工作时间

为了促进初中班主任角色之间的转换,就要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地划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两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班主任来说,教学任务以及管理任务都是比较繁重的,因此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两种角色的转换是很必要的。

以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以及《背影》课程为例,老师可以将上课时间用红笔标出来,这是一定的不可以改变的“死时间”,不可以随便地挪动,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课前的时间划分出来,并固定出一段时间来备课《背影》;然后,合理地规划出学生的自习时间,初中生的自习时间也就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时间,需要其进行监督,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定时地去关注和了解学生的自习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后还要对班级以及学生管理时间进行划分,尽管老师的精力以及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学生和班级进行实时地监督和管理,但是老师还是要抽出一些时间根据学生的表现找其单独的谈话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思想等等,还可以通过向其他任课老师的咨询来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

(二)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

班主任无论作为哪一科的任课教师,都要在课堂上专心地授课,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师,忘记自己的班主任身份,放下班主任应有的姿态,用平常心来教学,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任课老师还要尽可能地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做朋友,保持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语文老师虽然作为班主任,但是在语文课堂上,班主任就是语文老师的身份,只需要讲授《背影》这节课文知识,将朱自清描述的父爱思想及文章中的相关的字、词知识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掌握《背景》的具体内容,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只是老师,这是在课堂当下应该扮演的角色。然而在上完语文课之后,恢复班主任角色的时候就要有班主任的样子,要给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威严,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促进学生安分守己,因此两种角色有着不一样的任务就有着不一样的性质,同样给学生的感觉也不一样,老师需要亲和、与学生互动,而班主任在亲和的同时还要有威严,只有掌握不同角色的具体特点才能将不同的角色扮演好,如果把班主任的角色带入到教学中,那么就会给课堂上学习的学生营造一种紧张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老师只有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自身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信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老师要把握好角色之间的关系,才能在课堂上成为一个好老师,在课下做一个有威严的班主任,内外兼修才能做好班主任和老师的双重工作。

(三)分割课堂、课外教育

班主任的工作是被分为两部分的,即课堂上的一部分和课外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语文的教育工作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具有固定性,在课堂上出现的时候,学生很明确地知道这是自己的老师,作为一名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因此在课堂上只尽到一个老师应有责任就行了,千万不要把班级管理的事情带入到课堂中来,不仅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从而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担负起关心学生的重要责任,此时就变成了思想老师或者是心理老师,在课外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在学校里老师可以通过开班会或者是谈心会等形式来了解学生,或者是单独谈话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开导,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以及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新媒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学生的生活以及心理动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科角色 第6篇

我国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实践以来,至今已有17年历史。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的研究发现,现在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学科馆员的角色都由以往的单纯图书管理的角色过渡到了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管理的角色上来了,其自身的管理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web2.0普及与发展,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诠释,但笔者认为,传统的作为文献资源的发展者的角色是学科馆员角色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有新的诠释,不断完善与发展。

2.PDA模式对学科馆员的新要求

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即读者决策采购,是指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由图书馆以一定的标准或参数确定购入文献的资源建设新模式。PDA模式是图书采访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学科馆员作为文献资源的发展者,作为图书采访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其工作理念及工作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与其适应。

2.1全面的知识结构。PDA模式下,学科馆员协助采访工作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一是需要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采访学等专业知识。二需要熟悉对口学院学科专业设置、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所对应的基本专业文献。三是需要具备图书的出版发行行业基本知识,包括主要图书供应商基本情况、各出版社的出版重点和优势、特色出版项目等。只有具备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学科馆员才能在开展PDA工作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图书采购质量。

2.2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PDA模式的整个实施过程,学科馆员都要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具有较强的调查统计能力。2.2.1了解本馆藏书,结合本馆电子数据库所涵盖的内容,合理调整各类书籍采购比例。2.2.2调查本校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2.2.3在实施PDA项目的过程中,对书籍的利用情况进行跟踪,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四、项目完成后,还要对参与项目的读者类型、读者满意度及电子书利用率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估。

2.3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PDA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图书馆、读者、供应商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需要学科馆员与多方进行沟通,协调多方利益。学科馆员是图书馆、读者、供应商三方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中间桥梁,在PDA项目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因此,在PDA实施过程中学科馆员要注意协调图书馆各个部门之间、教师、学生以及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各个环节的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协调解决。

3.PDA模式下学科馆员角色新阐释

3.1 PDA采购系统的构建者。在PDA项目引进之初,对采购系统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学科馆员从以下几方面参与把关。3.1.1选择合作书商。PDA项目对书商的资质、信用有很高的要求,书商的实力直接影响到馆藏质量,不同供应商在触发机制、支付方式、系统平台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学校要根据自己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行的选择,如:学科专业,学生水平、学校经费等。3.1.2设置预设文档。预设文档可以使图书馆对图书进行初步选择,从而保证了在给读者适度选择权的同时,又不至于失去控制。学科的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要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对所采购的书籍进行严格删选。3.1.3对读者的权限进行适当的划分:不同层次的读者受学历水平、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对图书种类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因此,这就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在工作共要根据不同种类读者的不同特点,通过单次借阅数量、借阅图书总价等方面进行权限设定。

3.2 PDA实施过程的沟通协调者。PDA项目不仅仅涉及到图书馆、数据商、还关联到各个学校、各出版社、教师、学生等相关群体。在项目的实施中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学科馆员与各个关联群体进行协商沟通,协调多方利益。3.2.1通过与数据商进行沟通。在该项目实施之初,负责该项目的馆员就需要不断的与数据商就所要实施项目的价格、权利、义务等相关事项进行沟通。在该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馆员应及时将所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数据商,如出现问题,馆员应积极联系数据商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的解决。3.2.2多与读者进行沟通。在工作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与读者进行交流,掌握不同类别读者的需求,定期的对OPAC内的书籍进行更新。对读者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相关的讲座、培训让读者了解OPAC系统的基本情况及操作方法,同时向读者介绍系统更新的进展情况。3.2.3与馆内其他部门进行沟通。PDA项目涉及到图书馆多个业务流程,需要采访、流通、咨询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在PDA实施过程中,学科馆员要注意协调项目组跟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使项目顺利进行。

3.3 PDA实施效果的评估者。PDA项目的评估可以通过用户评价、流通数据、经费利用等指标进行,而很多图书馆都是采用收集馆员意见或直接采取馆员评价的方式,来对PDA项目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估。通过让学科馆员直接参与PDA项目的评估,可以使项目成员们全面的了解项目,对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标准进行相关的修改,鼓励学科馆员参与到项目中来。

参考文献

[1]张丹.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中馆员的角色定位及职业前景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4,(2):86—88.

[2]廖利香/电子书PDA模式下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广场,2015,(2):146—148.

学科角色 第7篇

一、政治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摆正政治学科在教学中的位置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做到防止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能过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语数外学科在高考中的主体作用, 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也与当前高考模式的要求或者学校的教学要求相悖。另一方面, 也不能听之任之, 认为只要抓好几个尖子生或者几个能达到本科指标的学生就行了, 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轻视。而教师本人也会不积极思考、创新教学, 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 政治教师只有摆正位置,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二、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危机意识、“瓶颈意识”和“匹配意识”

可以结合政治课上学习的主次矛盾哲学道理来分析这个问题。语数外可以看做是学习中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处于支配地位, 因此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学生而言, 重点是提高语数外成绩这毋庸置疑, 只有提高了语数外成绩, 才能考上自己的理想高校。但是, 主次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条件下, 主次矛盾可能相互转化。因此要统筹兼顾, 在重视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对于学生来讲, 在抓好语数外的同时, 绝对不能忽视选修课的作用。如果重视不够, 选修课没能学好, 最后同样会影响自己被高校录取。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分层意识,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的同时, 高三学生的目标当然是要考取理想的大学。那么自己的目标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是一流的名牌高校, 还是一般的本科学校呢。这个目标的制定要实事求是, 目标是自己跳一跳能够达到的, 既不能好高骛远, 也不能妄自菲薄。学生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 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该是比要求要高一两个层次, 否则, 到最后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政治教师要与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团结协作

一方面, 政治教师不能片面宣传选修课的重要性, 而导致一个班级的教师之间出现不团结的现象。另一方面, 要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合作, 共同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共同重视各门学科的教学。因为, 一方面,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 教师是班级的核心和主导, 班级班风学风的形成需要各门学科教师的共同配合。各门学科教师不能为了自己的学科而挤掉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甚至为了强调本学科而贬低其他学科。另一方面, 如果在选修课堂上学生萎靡不振、思想懈怠, 这种学习风气必然会影响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也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科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该是一个共同体, 各门任课教师要齐心协力, 和班主任齐抓共管, 抓好课堂纪律,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才能共同进步。

四、提高学生的思想重视程度关键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个好的教师只有依靠自身的教学魅力、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才能牢牢抓住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弦”。很难想象, 一个不能很好驾驭课堂, 没有高尚的人格, 对学生没有爱心的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因此, 要想提高政治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 引起学生的重视, 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学科角色 第8篇

一、学科教师的职责

(一) 学科教师的教学职责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 学科教师的首要任务即:积极服从校领导安排的教学任务。学科教师需秉着对学生成绩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知识的传授, 并且要在授课之前对所要传授知识进行认真备课, 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解读, 研究出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充分吃透教材, 为学生树立认真负责的好榜样, 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作为学科教师, 其职责的重点即:传授知识, 认真教学, 有利于学生成绩的稳步发展, 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二) 班主任的职责

班主任在班级中处于班级家长、掌舵者和决策者的地位。相比于学科教师, 班主任的职责趋向教育和管理。即:对学生的性格发展、道德思想、人身安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做出及时的发现、教育、疏导。例如在班级举行的运动会中, 班主任需对班级人数进行认真清点, 班级的备用品进行认真核对, 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 统计住宿人员名单, 回家人数以及学生的家庭住址甚至是回家路线。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疏导, 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所以, 班主任的职责全方位并且多元化, 作为学生的领导者, 班主任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

二、学科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一) 班主任角色的重新定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对班主任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班主任一改传统的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学管理, 学生也不再是对教师的要求和说辞的言听计从者, 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班主任作为学科教师在对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同时深入的了解学生, 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科成绩、身体情况等, 若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厌烦、烦躁等现象, 教师在对学生的观察中把角色转换, 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在进行成绩关心的同时把角色重新定位, 学生不仅是学习者同时是独立的个体, 需教师的生活关心以及心理疏导等。班主任同时作为管理者, 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对班级学生具有管理的作用, 但在管理过程中同时作为学科教师, 可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对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淡化转而向学科教师升级。例如:在上英语课的过程中, 班主任作为英语的学科教师, 但是会在不自觉中对班级近况进行说教导致忘记同时作为英语教师的角色, 因此, 教师只需在上课前熟悉教材, 把英语课上好。在单独的管理时间, 例如班会, 在进行班主任角色的应用。把握教人和育人的时间分配, 有助于两者间角色的转换。

(二)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力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教师与管理者之间角色转换的重要条件。学生作为家庭的纽带, 是祖国的花朵, 是家长的希望, 更是学校教书育人成果的有效说明。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成绩了解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在校表现,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细心观察即可详细了解, 但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生活性格以及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方式方法未能在校园进行详细的了解。学生的身体近况、思想的细微变化以及心里的想法, 家长在家中即可了解。班主任作为管理者与家长进行定时有效的沟通, 联合学生家长共同探讨班级的管理策略、学生的教育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 即对班主任角色的升级。班主任同时作为学科教师, 在校园课堂的教学中应以教学为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教师可将模块化的时间进行教学, 对学生是进步的机会, 管理的工作与家长共同探讨, 形成教育合力的效果。因此,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对管理者角色进行升级同时把作为学科教师的时间发挥到极致。有利于班主任在学科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本文详细述说了高中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科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角色转换。首先述说了学科教师以及班主任的职责, 通过述说班主任在学科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对角色的重新定位、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式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 得出了班主任作为学科教师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结果。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 教师以身作则, 实现作为学科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角色有效转换, 未来教育事业会在教师的与时俱进中和教师的努力中逐渐走向辉煌。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中教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实现多样化,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 同时是教学的研究主体, 是学生的学习导向。为了把握好教师在管理者与教师角色合理转化的目的, 通过对新课改的研究、对班主任教师的采访的方法得出了在高中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角色转换之间是知识传播到学生人身心理疏导的转变过程的结果。因此, 高中班主任如何实现管理者与学科教师的角色准换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高中班主任与学科教师间的角色转换进行探讨,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者,学科教师,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昊雯.高中班主任如何转换管理者与学科教师的角色[J].考试周刊, 2014, 93:187-188.

[2]李莹.高中班主任应如何转换管理者与学科教师的角色[J].考试周刊, 2015, 38:185.

学科角色 第9篇

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教书, 教学任务一定要完全按照教学要求做。教师要始终将学生学习大量知识作为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有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由于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影响最大的是教师专业知识, 如果课堂中教师没有充分分析教材内容,也就不会将重点和难点进行清晰地讲解,让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混乱,获取知识就很少。所以,教师要对业务知识进行深入钻研,要时刻扩大知识面,时时刻刻在教材中增添新的知识点,还要对学生特色进行发掘,进而更新教材。很多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在其建造的教育平台, 最重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发掘自身潜能。所以,高中教师不能局限为传授学生知识,更要进行教育理念和思想传达,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高中班主任的职责

学校要求高中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实际工作中,教育和管理这两项工作是不够的,班主任在做好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同时,还是道德行为的示范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正确引导学生,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管理好。班主任充当的角色很多,所以自身要有强硬条件。班主任的工作是达到细致务实,这么简单的道理在生活学习中真正实行起来有一定难度。拿晨读来讲,很多学校要求班主任晨读时就到达岗位,这种要求在高三时候最严格,班主任的责任感就会达到最高点,对晨读时候的气氛、学生在日常上课时间的出勤情况、教室内学习环境等逐一检查。如果发现晨读现场的气氛不好就要求学委带头朗读,对上课时间少或缺课率高的学生要调查原因,并且和家长取得联系,说明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对不合格的教室环境询问组长并重新打扫等。早上时间其实可以做事情很多,班主任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的纪律进行督察, 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或总结昨天班级的情况。这些细微小事需要班主任逐一做到位,这样才可以对班级进行更好地管理。

3.实现管理者与学科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

完全胜任班主任工作并不简单,要求班主任持续学习知识,从而对自己专业熟悉对其他了解。即班主任影响力和教育力对学生而言,程度大小是决定和学生沟通是否流畅和到位。班主任可以不断调换和学生的沟通方法和谋略,并且付诸实践和分析,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逐步把这种喜爱变为对学科的喜爱, 进而对知识和真理求真产生喜爱。班主任要侧重和学生的交流程度,和学生进行多样化交流,通过写日记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生活,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合格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更要严格管理学生其他方面。如辅导作业和问题的时候,班主任要仔细严谨,因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要求严厉的时候自身要做到, 但不能忽略学生的生活,在思想上尽可能和学生交流。新的师生关系和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情不一样,之间最好有朋友之间的感觉,试着做学生的知心姐姐或哥哥,和学生多谈论内心想法,这样可以快速直接地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中的消极情绪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营造温馨轻松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班级中感受温暖和温馨。班主任在指导和关心学生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知识, 如政治课堂上班主任可以先隐藏教师的权威感,有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关爱的感受。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同时,可以监督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进度和情况,尤其班主任教授的学科,使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进程中的问题,最终直接带动学科教学进展,达到教学目的。

4.班主任角色的重新定位

现在的新课改正在进行中,班主任位置有了重新定位。班主任已经不是传统的命令者, 对学生来讲不是只能被动地听从接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班主任不可以用传统方式的命令法管理班级,一定要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要了解和掌握班级的一些隐蔽现象,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班级工作。班主任在做学生教师的同时是学生的朋友,尽量和学生参与同样活动项目,为学生良好成长构建条件,用最合适的方法帮助和指导学生, 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思想和完美个性。新课改后, 教学活动要注意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样式,为让学生有更宽广的社会实践和体验,就要有时间活动课程,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对学习小组进行组织活动。除了这些,班主任要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开阔的平台。在传统意义中,班主任通常将自己的班级当做一个单位, 这个单位全权由自己统筹和负责,管理界限主要就是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但是新课改理念要求班主任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家庭中间的重要桥梁,及时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探索班级日常管理方式,目的是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5.结 语

新世纪下,无论对教师教学还是对班主任管理,新的教育理念都对班主任提出高标准的工作要求, 班主任只能持续增长自己的教学知识,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摆脱现在已有模式, 这样才能具有与时代同步的思维以审视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到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步展开。

参考文献

[1]钟祖玲.浅谈班主任的爱[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37-41.

[2]温香花.小议班主任的“严”“爱”“恒”[J].新课程学习(下),2011(07):18-29.

[3]丁洪伟.浅谈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中小学电教(下),2011(11):2-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科角色】相关文章: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05-12

电影角色05-09

重要角色05-12

角色实现05-16

职业角色05-18

角色体验05-22

扮演角色05-27

网络角色05-30

角色行动06-02

角色作用06-07

上一篇: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下一篇:民俗旅游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