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调节蛋白范文

2024-06-14

血栓调节蛋白范文(精选5篇)

血栓调节蛋白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6年间我科累计做肝病病人血栓调节蛋白检测43例, 男24例, 女19例;年龄19~71岁, 平均44岁。其中急性甲型肝炎10例, 急性重症肝炎7例, 肝硬化代偿病人8例, 肝硬化失代偿病人6例, 肝癌病人12例, 均经影像和病理学检查确诊, 所有病例均无心、脑血管疾病, 无肝、肾疾病及其他血液学异常。

1.2 标本采集检测指标及方法

肝炎、肝硬化及Ⅲ期肝癌病人于治疗前, Ⅰ、Ⅱ期肝癌病人于术前和术后10d, 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1.8m L, 129mmol/L枸橼酸钠9∶1抗凝, 3000r/min离心10min, 分离血浆, 置-30℃冻存待测。T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 ,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 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肝炎及肝硬化病人血浆TM水平比较

对照组血浆TM为 (4.641±0.737) μg/L, 急性甲型肝炎组、急性重症肝炎组、肝硬化代偿组及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浆TM水平分别为 (5.392±0.648) 、 (12.875±1.034) 、 (10.336±0.988) 、 (17.224±1.735) μg/L, 急性甲型肝炎、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代偿及肝硬化失代偿各组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急性重症肝炎组明显高于急性甲型肝炎组, 肝硬化失代偿组高于代偿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F=389.19, q=3.08~45.77, P<0.05、0.01) 。

2.2 肝癌病人血浆TM水平比较

Ⅰ、Ⅱ、Ⅲ期肝癌病人治疗前血浆TM水平均有明显增高, 分别为 (7.309±1.900) 、 (8.909±1.286) 、 (11.139±0.614) μg/L, 各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F=55.64, q=6.959~17.544, P<0.05) ;Ⅰ、Ⅱ期病人术后10d血浆TM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 分别为 (4.868±0.220) 和 (4.900±0.932) μg/L,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t′=2.366、8.372, P<0.01) ;血浆TM水平与肝癌分期相关, Ⅰ、Ⅱ、Ⅲ期逐期增高 (F=55.64, q=4.099~17.544, P<0.05) 。

3 讨论

TM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 存在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内皮细胞表面。生理状态下可少量从内皮细胞表面水解脱落, 游离于血浆中。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则大量释放入血, 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之一。有研究显示, 在某些肿瘤和炎症性疾病, TM可在内皮细胞发生浸润和炎症等病理过程和损伤后被释放入血, 使血浆TM水平明显升高, 并且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1]。肝窦内皮细胞 (SEC) 是肝窦壁的主要细胞, 占肝脏非实质细胞的40%。正常时体外分离的SEC仅表达少量的TM, 而在肝坏死及肝再生结节毛细血管上TM的表达量明显增多。肝硬化病人血浆TM水平随Child分级而增加, 而不依赖于病因, Child A、B、C级病人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无肝硬化的病人。急性肝炎时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与再生, 不影响周围的血管, 因此血浆TM水平仅轻度升高。发展到重症期和肝硬化时, 肝细胞广泛坏死, 再生结节形成, 肝小叶结构改建和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 造成肝脏内血液循环紊乱, 表现为血管床缩小、闭塞和扭曲, 血管受到再生结节的挤压, 从而加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有关实体瘤病人血浆TM的变化国内罕见报道, LINDAHL等[2]研究显示, 结肠、直肠癌病人在发病初期血浆TM水平正常, 到疾病晚期则显著升高;而胰腺癌病人在发病初期血浆TM就升高, 疾病晚期升高更为显著, 表明血浆TM水平同肿瘤的进展呈正相关, 随病情的恶化, 其含量逐渐升高。肿瘤病人血浆TM除来自由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外, 也有可能为肿瘤病人体内大量的蛋白溶解酶裂解内皮细胞表面的TM, 使之脱落释放入血所致。肿瘤细胞自身所产生的TM释放入血, 也可能是肿瘤病人血浆TM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故血浆TM的检测可作为肿瘤病人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的有用的指标。

摘要:血栓调节蛋白是一种跨膜糖蛋白, 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它与凝血酶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二者结合后可大大激活抗凝血物质蛋白C的活性, 从而使蛋白C转化为活化的蛋白C, 在凝血和纤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栓调节蛋白作为凝血和纤溶的调节蛋白, 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它既可以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标志物, 又可以作为肝脏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肝病,血栓调节蛋白,测定

参考文献

[1]杨忠思, 管洪在, 田玉芹, 等.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浆TM、PC抗原和D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 2004, 19 (2) :124~126.

血栓调节蛋白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86例, 男性51例, 女性35例, 年龄20~72岁, 平均 (50.73±12.56) 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9例, 梗阻性肾病8例, 糖尿病肾病12例, 成人型多囊肾6例, 尿酸性肾病2例, 高血压肾损害12例, 狼疮性肾炎4例,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2例, 髓质海绵肾病1例。按照慢性肾脏疾病 (CKD) 分期标准划分为肾功能正常组 (GFR≥90m L/min) 42例和肾功能不全组 (GFR<89m L/min) 44例。以上两组再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分成两组, I组为无心脑血管疾病, Ⅱ组为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均根据其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冠脉造影或CT、MRI等影像学改变确诊。正常对照组60例, 男性30例, 女性30例, 均经体检排除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 *P<0.05;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注:Ⅱ组与Ⅰ组比较, *P<0.05;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1.2 研究方法

1.2.1 TM的测定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mL后置于3.8%的枸橼酸钠溶液抗凝试管中混匀, 立即以3000r/min, 离心10min, 分离血浆, 尽量去除血小板, 于-20C°保存备用。TM的测定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

1.2.2 生化指标的测定

取血检测TM的同时测定尿素氮、肌酐 (Scr)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血糖、尿酸。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 偏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 应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TM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肾脏病患者TM的变化, 见表1。

2.2 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TM的变化

经心脏多普勒超声、头颅CT、X线胸片、ECG及体检发现, 42例肾功能正常组中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仅有4例, 而44例肾功能不全组中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者30例, 发病率68.1%, 且伴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TM较不伴并发症患者明显升高, P<0.05, 见表2。

2.3 TM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单变量相关分析表明, TM与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TC、LDL呈正相关 (r分别为0.41、0.23、0.32、0.19、0.21, P<0.05) , 而TM与年龄、TG、HDL无相关性。将86例患者作为一个整体, 以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HDL、Scr、TM作为自变量, 以合并心血管并发症作为因变量 (有-0, 无-1)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TM、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血肌酐分别与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3 讨论

血栓调节蛋白 (TM) 是内皮细胞表面一种具有抗凝活性的糖蛋白, 广泛分布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内, 尤以肺、肾及胎盘组织中为多。正常生理情况下, 内皮细胞不分泌和释放TM, TM由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与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相关。Blann等认为血栓调节蛋白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金标准。

肾脏的血管非常丰富, 内皮细胞构成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屏障, 因此任何对肾小球的损伤都直接或间接地损伤内皮细胞, 导致TM升高。86例慢性肾脏病中, 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的TM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这也充分证实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参与了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肾功能不全组的TM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 且TM值与血Scr成正相关。在肾功能受损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 (GFR) 的下降, TM从肾脏滤过减少, 从而引起血浆TM升高, 因此血浆TM水平与肾功能有一定关系。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患病率、死亡率在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血管内皮损伤或功能紊乱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TM升高被认为是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的标志。研究显示, 4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患者中有30例合并了心脑血管并发症, 发病率为68.1%。肾功能正常组中, 有4例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无论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还是肾功能正常组, 合并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TM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者。将86例患者作为一个整体, 以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TM作为自变量, 以合并心血管并发症作为因变量 (有-0, 无-1)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TM、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血肌酐分别与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这进一步说明TM在心脑血管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M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以下变化有关:TM作为凝血酶受体与凝血酶有高度亲和力, 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及纤溶系统, 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同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内皮细胞暴露于白细胞弹性硬蛋白酶, 在弹性硬蛋白酶的作用下, 可溶性TM片断增加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展。有研究表明, 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始发事件, 使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因素都可能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反过来, 心脑血管并发症又会促进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 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 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升高, 血栓调节蛋白与慢性肾脏病伴心脑血管并发相关。因此, 尽早采取降低血管内皮损伤或功能紊乱的有效治疗方法对预防或减轻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对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栓调节蛋白 (TM) 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2006年至2008年期间住院的8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 按照CKD分期标准划分为肾功能正常组 (GFR≥90mL/min) 42例和肾功能不全组 (GFR≥89mL/min) 44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均根据其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冠脉造影或CT、MRI等影像学改变。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血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栓调节蛋白。结果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组TM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 (P<0.05) , 伴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Tm水平较不伴并发症患者明显升高 (P<0.05) 。将86例患者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血栓调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和血肌酐分别与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功能不全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升高, 血栓调节蛋白与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血栓调节蛋白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为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0日于我院门诊就诊的OSAHS患者,OSAHS诊断符合2003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白天、睡前及晨起后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并排除心、脑、肾及肝脏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选择40例OSAHS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2.8±4.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6±2.8)kg/m2。健康对照组为该时段我院体检中心的查体人员40例,自述及家人证实无打鼾、无夜间憋气,晨起无头痛、乏力及困倦等症状,并排除心、脑、肾及肝脏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4.2±4.8)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6.9±2.6)kg/m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多导睡眠监测

监测前嘱受试者1周内不服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采用澳大利亚Compumedics公司制造的ESeries EEG/PSD 32通道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按国际标准方法同步记录脑电图、眼动图、颏肌肌电图、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鼾声以及体位等,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总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低通气总时间、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以及氧减指数等监测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分析,最后结果经人工校正后得出。

1.2.2 TM、v WF检测方法

OSAHS患者于PSG监测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2 m L,对照组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 L,分离血浆,70℃低温冰箱保存。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TM、v WF水平,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要求进行。

1.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TM、v WF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OSAHS是发生于睡眠过程中的特殊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引起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和反复微觉醒,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OSAHS可以引起多器官的损害,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OSAHS已经成为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OSAHS患者体内存在一系列血管血栓形成的高危险因素,易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非OSAS患者的10.3倍,重度OSAHS患者50%患有冠心病[4,5]。因此血栓形成在OSAH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血栓的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由于损伤、活化或代谢而释放出某些产物(分子标志物),并且在血栓形成之前己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故通过监测有关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就有可能识别血栓前状态并及时加以处理,防止血栓的形成。

OSAHS患者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OSAHS患者睡眠呼吸障碍过程中反复出现氧饱和度锐减和再氧合,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启动氧化应激,导致氧化应激作用增强,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影响内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亲和力增加,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失调[6]。内皮细胞损伤后,其表面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2(ICAM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P选择素和E选择素增加,ICAM1,I-CAM2和VCAM1这三种黏附蛋白均可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等过程,而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为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受体,从而介导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中性粒细胞通过黏附分子、黏附蛋白黏附在内皮细胞上,使其在微血管中积滞,并通过释放溶酶体酶、组胺、白三烯类物质和活性氧等损伤内皮细胞及血管壁,有利于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栓形成[7]。

血栓调节蛋白((TM)是由5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糖蛋白,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等合成释放[8],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内皮细胞上[9]。血管内皮细胞上的TM是凝血酶的受体,二者以1∶1或1∶2形成复合物,产生抗凝作用[10]。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时TM便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血浆TM水平升高,游离的凝血酶增多,TM的抗凝作用减弱,造成了促凝血作用,有利于血栓的形成[11]。近年来已把TM作为血管内皮损伤和破坏的一个新的标志物。实验人员检测到OS-AHS患者血浆TM明显升高,表明OSAHS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抗凝作用的减弱,与REMKOVA[12]等的研究一致。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是一种多聚糖蛋白,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产生且储存于内皮细胞的Weibel Palade小体,其主要生物功能是在血管损伤处介导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并在血液循环中起到一种Ⅷ因子载体蛋白的作用。v WF只在血管内皮受损部位受凝血酶的刺激后由内皮细胞释放入血,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淤滞,凝血功能增强。血浆v WF水平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程度及作为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13]。实验人员检测到OSAHS患者血浆v WF明显升高,表明OSAHS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凝血功能增强,与PEP-PARD[14]等的研究一致。

总之,OSAH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凝血功能增强,这些改变在OSAHS心、脑血管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15,16],鼻持续气道正压(n CPAP)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n CPAP治疗可能有助于逆转这些病理改变。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OSAHS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血浆TM、vWF水平。结果 OSAH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浆TM(451.19±48.41)v(s301.40±31.15)明显升高(P<0.05)、血浆vWF(631.40±21.76)v(s430.00±21.05)明显升高(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浆TM、vWF水平明显升高,提示OSAH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及抗凝作用的减弱。

血栓调节蛋白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T2DM组125例 (男65例, 女60例) , 均为我院2005至2007年住院及门诊患者, 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平均年龄 (50±9.2) 岁, 无严重感染, 肝肾功能异常, DM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正常对照组55例 (男30例, 女25例) , 为同期健康查体者, 平均年龄 (51±8.1) 岁, FPG及2hPG均正常。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 测量并记录临床资料。 (2) 标本采集:所有检测对象均过夜禁食12 h, 于晨起抽取肘静脉血10ml, 其中2mL立即加入预冷的EDTA抗凝管中, 置冰水浴中保存 (为避免红细胞代谢释放HCY) , 1h内在4℃分离血浆, 置于-70℃低温保存待测HCY;另取2.7mL静脉血于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3mL的试管中混匀, 分离血浆置于-7 0℃低温保存待测P T M。所剩静脉血用于检测FPG (空腹血糖) 、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TC (胆固醇) 、TG (三酰甘油脂) 、F A (叶酸) 及V i t B1 2。 (3) 检测方法:血浆H C Y和PTM的测定采用ELISA法 (HCY试剂盒为挪威Axis公司产品, PTM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TC、TG及FPG;HbA1c采用乳胶免疫抑制凝集法测定;FA及VitB12测定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4) IMT检测:应用美国生产的HP550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10 MHz。首先取平卧位, 头部偏向检查对侧, 充分暴露颈部。取颈总动脉远端,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叉下方1.0 cm处测定颈总动脉IMT。

1.3 实验数据处理

所用数据以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学直线相关分析处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所有统计用SPSS11.5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T2DM组和NC组的血浆HCY、PTM水平及IMT值

表1显示, T2DM组血浆HCY、PTM水平及IMT值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对照组比较vs control, *P<0.01

2.2 相关分析

HCY与PTM正相关 (r=0.714, P<0.01) , 与FA和VitB12负相关 (r=-0.683、-0.715, P<0.01) , 与FPG、HbA1c、TC和TG无相关性 (r=0.135、0.108、0.084, 0.113 P>0.05) 。

2.3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在2型D M患者中, 以I M T作为应变量, H C Y、T C、T G、H D L-C、L D L-C、F B G、P T M、B M I、收缩压、舒张压、年龄作为变量, 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变量, 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HCY、PTM、收缩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85、0.316、0.289, 均P<0.05。

3 讨论

大血管病变是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研究采用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判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 而临床发生心肌梗死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往往已十分严重, 采用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能发现轻、中度的早期病变。近年发展起来的非创伤性超声诊断方法为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工具, 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

HCY是在细胞内由蛋氨酸脱甲基而生成的含硫氨酸, 它通过产生超氧化物及过氧化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改变凝血因子功能, 引起血管壁巨噬细胞反应, 造成血管壁脂肪堆积。Ozmen等[4]认为高HCY血症可能参与了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血栓调节蛋白 (thrombomodulin, TM) 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位于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 具有介导蛋白C (PC) 活化调节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功能。PTM可能是膜型TM代谢所产生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症时受酶解而脱落下来的完整TM的胞膜外部分, 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敏感指标[5]。

本研究结果显示: (1) T2DM患者血浆HCY和PTM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HCY与FA和VitB12负相关。原因可能是,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异常导致维生素代谢紊乱, 进而引起患者血浆FA、VitB12水平的降低是诱发血浆HCY水平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6]。又由于持续高血糖, 在糖基化终产物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T M大量脱落形成高浓度P T M。 (2) T 2 D M组患者血浆H C Y和P T M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性氨基酸, 表明血浆H C Y水平与T 2 D 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是T 2 D M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提示T2DM患者体内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推测血浆中高浓度PTM意味着膜型TM减少, 可进一步导致由凝血酶TM复合物激活而下调激活蛋白C (APC) , 结果诱导凝血机制受抑制。HCY与PTM正相关, 高HCY血症可通过以下途径致血管损伤而使PTM水平升高:高HCY血症可削弱血管内皮细胞NO的生物活性, 导致内皮损害;HCY自身氧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超氧化自由基, 损伤血管内皮;HCY能加强低密度脂蛋白的自身氧化, 而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能影响NO的合成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 导致内皮功能的进一步受损;HCY破坏了机体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 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 血黏度增高同时破坏了血管内皮细胞。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H C Y、P T M及收缩压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中以HCY水平影响程度最大。

总之, 高H C Y血症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 血浆PTM的异常表达表明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T2DM患者HCY, PTM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 又血浆HCY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 可有助于监测、判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 、血栓调节蛋白 (plasma thrombomodulin, PTM) 的关系。方法测定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组及55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栓调节蛋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声测定) 。结果T2DM组血浆HCY、PTM水平及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HCY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HCY、PTM及收缩压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 可有助于监测、判断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栓调节蛋白,内膜-中层厚度

参考文献

[1]朱麟钱, 尤巧英, 李成江, 等.C反应蛋白与2型搪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 21:320-321.

[2]郭清华, 陆菊明, 秦海红, 等.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210:32-36.

[3]张爱华, 付梅林, 黄丽红, 等.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13:108110.

[4]Ozmen B, Ozmen D, Turgan N, et al.Associato between homcysteinemia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 type2diabetes mellitus[J].Ann Clin Lab Sci, 2002, 32:279286.

[5]芦兴国, 付国胜, 黄连生, 等.原发性高血压PTM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 14:305-306.

血栓调节蛋白 第5篇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前体蛋白,血栓

笔者选择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测定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的浓度(Tp P),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目的在于探讨血栓前体蛋白指标在心脑疾病防治中的意义,为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82例冠心病患者(男50例,女32例),经心肌酶检查及动态心电图确诊;脑血管病变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经头颅CT检查及多普勒检查确诊。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人群210例(男102例,女108例)。使用东亚血凝仪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和北京艾普公司提供的酶标仪。

1.2 检测方法

空腹静息状态下抽静脉血,经枸橼酸钠抗凝,3000 r/min离心10 min,立即检测PT、APTT和Fg,然后分离收集血浆置于-5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v WF、DDimer、t PA、PAI、Tp P。

1.3 观察指标

通过测定正常人与心、脑疾病患者的PT、APTT和Fg、v WF、PAI、t PA、DDimer、Tp P的浓度,以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来评价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血管病组和脑血管病组中,Fg、vWF、PAI、tPA、DDimer、TpP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除tPA减少之外),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见表2。

2.3 各项指标在血栓前状态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各有不同。其中血栓前体蛋白敏感度和阳性率、特异性更优于其他指标。见表3。

3 讨论

血栓前状态是指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激活、抗凝血和纤溶系统有关因子发生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凝血增强,纤溶、抗凝功能减弱,血液粘度增高,有血栓形成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或者形成少量血栓正处于溶解状态。

以往检测血栓形成的指标一般有PT和APTT,但这些指标对诊断血栓前状态没有特异性[1]。

PAI和t PA是纤溶系统中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t-PA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流中的微小血栓及时溶解,而PAI通过抑制t-PA的作用而抑制纤溶系统作用,两者的生理平衡对维持血流通畅十分重要[2]。

v WF是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聚体糖蛋白,储存在内皮细胞Weibel Palade小体中,通过特异的血小板膜受体街道血小板与内皮下层的黏附,被认为是反映内皮损伤的敏感标志物[3]。

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imer增高反映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多[4]。本实验中心脑疾病组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说明D-Dimer的检测对判断血栓前状态具有一定作用[5]。

Tp P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其水平升高提示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Tp P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因此检测血浆中的Tp P,对明确人体内血栓形成情况比其他指标更具临床意义[6]。

综上所述,Tp P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结合常规项目,增加此类项目来过筛血栓性疾病,防止梗死发生或者梗死面积的继续扩大,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308-312.

[2]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孙坚,胡伸江,王国彬,等.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改变[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8):477-478.

[4]赵建荣,黄宇玮,茆亦一,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5-6.

[5]张金玉.腔隙性脑梗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的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3):229-231.

上一篇:二元化市场下一篇:网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