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访谈论文范文

2024-07-19

企业访谈论文范文(精选12篇)

企业访谈论文 第1篇

为表彰在2008年中国信息通信产业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推动和促进信息通信产业快速的发展, 我社将举行每年一届的“高端访谈”栏目的评选活动, 2008年我刊“高端访谈”栏目走进12家通信企业, 通过深入访谈报道把12家企业及其高层领导详实展现在读者面前。请投出您神圣的一票!

奖项设置:最受读者关注奖、杰出技术领军人物奖

投票方式:1.中国新通信 (技术) 网在线调查;2.邮寄;3.传真;4.邮件等方式反馈调查。

评选标准:各奖项通过网站在线调查和邮寄、传真、邮件投票票数最高为准。

投票截止时间:2009年2月20日, 于2009年3月5日在《中国新通信》3月刊杂志上公布获奖名单。

备注:符合我刊要求的投票人将获得我刊赠送的2009年精美杂志一份。

可通过以下任何一方式反馈:

联系人:黄韦燕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南滨河路27号贵都国际中心A座1710-1711室邮编:100055

企业访谈提纲(参考) 第2篇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是什么?

2、企业的特色、竞争和发展前景?

二、企业目前招聘情况

1、企业目前的岗位需求和看重的人才特质是什么?

2、企业的薪酬待遇如何?

3、企业内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员工培训怎样?

三、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体现在企业运营中?

2、员工对这样的企业文化认同度如何?

3、当员工的个性与企业文化产生不适应的时候,如何协调这种不适应?

四、企业产品技术

1、在产品/技术这一块有没有设立什么标准?是公司标准还是行业标准?是否上升到国家标准?

2、目前企业的产品/技术优势在哪里?

3、行业的产品/技术难关以及企业的产品/技术难关分别在哪里?

五、企业管理模式

1、介绍一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员工对这种管理模式的反应如何?

2、企业的人才流动情况和分析?

经销商访谈 第3篇

《成功营销》: 目前,大量的汽车销售企业将目标投向4S店后,一些市场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汽车市场4S店投资过热。您认为国内4S店投资过热吗?为什么?

何连义: 目前,车市“一窝蜂”上4S店的问题比较明显。很多商家都在运作,准备大搞4S店的建设。国内4S店投资是否过热,任何人说了都不算,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关键要看什么品牌的4S店,什么样的产品性价比、多大的市场保有量。

《成功营销》: 由于4S店的投资出现了“泡沫现象”,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又日趋理智,目前众多4S店并非所有都是赚钱的,甚至有人认为,汽车4S店有可能在3~5年后出现一次大规模的整合。对这一观点,您持何种态度?

何连义: 我不认为有泡沫现象,因为中国近期的汽车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就目前的情况,大规模的行业整合不可能马上到来。毕竟4S店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除了有厂家的支持外,4S店还有维修的支撑。但是3~5年之后汽车销售商之间的行业整合是在所难免的。

《成功营销》: 4S店主要由厂商为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众多的汽车经销商怎样生存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您认为汽车经销商应该如何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追求自己的差异化?

何连义: 我们目前的汽车销售主要是在走专业化的道路,让消费者感受到公司专业的氛围。与此同时,公司服务的高标准、规范化将是公司差异化发展的又一亮点。我认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同时也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在享受汽车经销商提供的一种服务。我们除了建立和完善现有的4S店之外,还要花大力气完善自己的连锁销售服务网络,让我们的顾客真正享受到最到位的售后服务。

《成功营销》: 有观点认为,国内的4S店存在着弱化的问题,一些4S店其实只能完成3S、2S的功能。您如何看待国内4S店功能弱化的问题?

何连义: 汽车厂商对于建4S店的标准和要求确实高,而且非常具体,全部是量化的。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别想过这个槛。对于相应的服务规范,各汽车厂家也做了要求,但对于规范的经销商来说,应该是不断强化4S职能,不过真正的4S店是有二手车销售的,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放开及汽车行业的发展,4S职能会更加完善的。

《成功营销》: 去年以来,4S店的地位受到其他业态的挑战,比如汽车超市、汽车大道等。您认为这种挑战是否会威胁到4S店的未来?您认为,汽车4S店的“软肋”在哪里?

何连义: 与4S店相比,汽车超市、买断经营等对4S店的未来肯定会有影响。由于4S店投入的成本很大,动则上千万,因此在城市中并不会很多。4S店经销模式被引入我国时间不长,尚无真正的市场自律组织,更无符合规范的统一服务标准,导致4S店的服务流于形式,不能完全满足顾客需求。很多4S店的维修人员技术单一,文化水平低,很难适应维修信息化、电子化的要求,应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方式快速提高整体技术水平;确立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从推荐、咨询、销售、保险、上牌、融资、装饰、保养、维修、二手车交易等过程提升服务水平,并将流程事先清晰告知消费者;树立信誉意识,让客户真正了解产品的优点、缺点,客户既买的知情,也买的放心。

《成功营销》: 在国外风行多年的4S店销售形式现在已经开始收缩。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4S店绝不像中国的4S店这样铺张,面积没这么大,人员没这么多,自然也不像中国4S店这样暴利。有消息称,欧州已经立法规定不准再建4S店,原因之一就是容易形成垄断销售。根据中国国情,您认为4S店的模式在中国的未来前景如何?

何连义: 4S在现阶段能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销售业不成熟,售后服务薄弱,购车人从非品牌4S渠道买车后,无法获得相应的服务和保障,这时,4S店多功能的优势便体现了出来。高档整洁的售车大厅和混乱无序的汽车卖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显然不同。

企业访谈论文 第4篇

一、研究现场的讨论焦点

1. 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就业市场富有经验的人才非常缺乏。企业人才与成人高校学生对接存在三种可行路径。第一,高校应该定向为培养企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高校开展企业教育,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方向。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尤其是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不能墨守成规,过多地强调传统的教育规则和自身以往学科。高校要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制定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课程计划,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育培养力度。第二,校企双方加强双边互动。高校面对企业开展的企业教育,高校与企业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或偏离,应该加强双边融合互动,企业教育培养的学员应该是为企业所用,企业教育的培养计划也应该来自企业,甚至企业教育的师资也可以适当来自企业。高校必须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实践、体验、考察、调研,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到高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或通识教育,教育机构与生产实践应该有机结合。第三,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企业教育创新平台。企业教育本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然而从温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温州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小、微企业,对某一类别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难以成规模,因此,应该把同一类型的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企业联盟。另外,企业教育还需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参与,搭建多方参与的教育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式。“温州大学企业联盟继续教育平台”便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2. 企业培训市场需求。

目前,高校以及培训教育机构提供的企业教育课程,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带有明显的学科中心色彩,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框架结构,“普教化”思想严重;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没有针对企业教育的特点来科学灵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忽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有些课程的专业性太强,课程内容对员工提高销售业绩、管理能力或操作技能没有显著的帮助;现有企业教育课程内容更新慢、案例陈旧、脱离实际,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相脱节。学校提供的企业教育课程不能匹配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对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员工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更倾向于直接招聘技术、管理及营销等人才。

3.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一方面,企业及企业员工个人更加注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更加重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企业培训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温州的小、微型企业居多,总体缺乏有机的联络与组织,加上企业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多样化等原因,使得温州的企业培训难上规模与层次,质量与效果有待提高。

4. 员工学习行为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接纳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到目前为止,注册登记的达300多万人,其中企业员工占85%,他们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新温州人,其文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温州城市的文明程度。虽然企业员工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企业文化环境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但其学习环境比较简陋,学习内容比较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形式要求灵活、机动,更希望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讲,企业员工对自己的学习总体比较自信,自我效能感指数较高,大多数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学习,这是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二、企业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 个人层面:

企业员工应积极主动地获取有利的学习条件。加强学习,更多地接受企业教育,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层次,是企业员工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首先,员工要做好自我提升教育计划,确定发展目标。目前,企业总体在不断发展,员工受教育的程度明显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他们还需进行大力的教育与培训。从企业来讲,员工技术水平高,科技含量大,企业产品、企业的档次也就相对较高;从员工本身来讲,技术等级高、文化素质好,就能获得更高的报酬。所以,员工应该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从多方获取有利资源。其次,员工要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学习动力。有了自我提升计划和发展目标以后,更重要的是,要切实付诸行动。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员工年龄偏小,自我克制力较差,缺乏社会阅历,尤其是那些远离父母的外来务工青年,特别容易玩物丧志。提高学习动力有多种手段,如模范影响、结果诱导、自我加压等。对于青年企业员工来讲,塑造自我,就是打造未来,享受美好人生。

2. 企业层面:

确立多种保障机制、开展切实有效的企业教育。首先,积极制定针对企业员工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数企业为员工制定了鼓励学习的各种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员工学习的各种优良条件。正泰集团、环宇集团等都出台一系列完整、规范的激励员工学习的措施,将学习效果与职级、报酬挂钩。一些企业不仅从员工的学习结果进行奖励,如拿到学历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给予晋级工资等,同时还建立员工学习档案,建立学分记录卡,以督促其学习过程。其次,拓展渠道,开辟多种员工学习路子。企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处于优先地位,关键是人才。企业把员工队伍建设摆在首位,不能只停留在提供员工学习经费上,应积极、主动为员工开辟、创造教育、培训的众多途径和路子。企业可以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设立培训结构,聘请专业师资,从员工及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类别和层次,定期开展教育培训;企业可以与国内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构联系挂钩,派送员工去参加各类学历与非学历培训;企业也可以主动与高校等教育机构进行校企合作,制定各种类别的教育培训菜单,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

3. 政府层面:

应为企业员工学习提供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应该特别关注社会民生等诸多问题,为民众创造优良的休养生息环境,不断提高学习、生活、工作的条件。首先,不断完善配套机制,促进员工素质提升。政府应该有效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员工学习及企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实施对企业员工参加继续学习的优惠政策,补助资金应确保及时到位,配套补贴政策应该制度化、常规化。要支持中、青年企业员工自主创业,要进一步出台政策,减免创业者的税收等相关费用。同时,应优化学习流程,改善对企业员工的学习服务,并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保障政策,切实为企业员工学习与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其次,优化教育培训结构,改善员工学习条件。政府在大力倡导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同时,必须辅助以一整套相配套的系列措施:一是有规范、完善、充足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二是有条件合格的教育培训场所;三是有丰富的能胜任教育培训的师资储备。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常规化地开展企业员工在职继续教育,营造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皆学的良好氛围。最后,设立员工维权机构,保障员工学习权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推进维权工作,设立专门的企业员工维权机构,制定完整、配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企业员工学习的权益。同时还要依托政府相关的服务机构和企业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传,使他们全面了解自身该拥有的基本权利。另外,还要不断完善法律申诉、援助和处置等配套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4.

[2]梁驰,姜益琳.回顾与前瞻: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六十年历程启示[J].职教通讯,2011,(10):17.

[3]杜友坚,杨彬.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策略———以温州大学为例[J].成人教育,2012,(2):22-23.

[4]许峻桦.关于我国企业培训开发系统构建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28.

企业文化访谈内容 第5篇

一. 公司营销体系介绍

1.目前公司营销在项目开发中的介入分别在什么阶段,干什么活

答:连云港项目:在前期产品设计阶段开始介入,先期进行市场调研及客群定位,后期因考虑多项目管控,重点在于寻找优秀合作伙伴进行销售代理。目前二期项目大部分已取得预售许可证,营销体系主要在于销售管控、监督管理代理公司销售执行

常州玫瑰园项目:在前期规划方面进行介入。并寻找优秀合作伙伴进行全程战略合作。目前根据项目进度尚未进入产品阶段。因连云港项目原因后期尚未跟踪。2.目前对项目的货值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根据公司工程进度及领取预售许可证进度制定销售任务及价格体系,经项目公司总经理及房产公司审批后报财务及综管中心备档,根据销售周期及市场情况阶段性进行价格涨幅调控。根据异地项目回款需要及销售进度回款需要可单独调整,但不得低于前期销售均价。每次定价及调价需报批。

单项目时每月及每季度根据销售情况及回款进行项目存量货值盘点,分析项目销售成本及动因,计量业绩。根据工程进度及项目付款进度对销售计划及回款计划进行战略调整及人员配置调整

3.有销售计划和项目推盘计划么? 有,见附表。

回款的指标是如何定的,实际工作是如何加快应收款的回收的 回款指标根据当月销售计划数及上月结转数确定。制定相应措施以保证销售回款工作有序、有效完成: ⑴、签约前客户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工资流水账单、住房证明原件(首套、二套证明),借贷人身份证、收入证明(原件)、工资流水帐单等资料到客服部审核(征信须在签订合同前一日完成); ⑵、同); ⑶、⑷、签约当天客户须办结银行按揭贷款手续,贷款资料留存银行审批;

客户贷款审批通过后,客服专员告知营销部,营销部通知客户于贷款审批通过的次客户贷款资料准备齐全的到客服部补齐首付款并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手工合日至现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合同)。⑸、⑹、4.案场的销售管理情况介绍(人员配置,销售信息输入,客户动线设计)

我们的案场的管理架构为专案主管制度,不同与专案、组长制度,我们摒弃了原先的分组竞争机制,而是更加强调了团队的合作机制,主管从单纯的督促销售的岗位上解放出来,参与到对整个项目销售目标的管理中来,使得销售执行性得以更高效的贯彻。

人员配置如下:专案经理:朱强,现场主管:朱延芳,辅助主管:高磊,销售人员10名。信息录入,现场部分问责朱延芳,市场小区域内问责高磊,每日客户数据有专人按格式日记帐计入,每日报表除华燕版还有九龙要求的版本,每周有周报,每月有华燕、九龙月报各一份。

5.客户及会员管理体系介绍(蓄客期时间、客户信息采集、会员及积分管理)由于前期执行的“优惠政策”的销售模式,所以本项目基本没有进行开盘蓄水。客户的信息采集,一般通过,来人来电登记系统,客户定期回访系统两个渠道来获得。客户到现场网签《商品房买卖合同》当天交纳契税并办结房产抵押手续; 客服部催办房产抵押手续,领出《房地产抵押合同》至银行放款。会员、积分方面,由于九龙会的相关活动,一直没有开始,所以,就目前来说,为零。

6.目前有没有营销活动分析体系

自身没有营销活动分析体系,主要依赖代理公司提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营销活动分析体系主要依靠项目组自身的力量,体系架构相对简单,一般由销售一线的同事,采集原始数据,由高磊负责数据的系统化和表单化,再由项目组企宣部门的田经理、刘经理结合当下市场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遇到不确定部分项目组联合讨论,定期(每月)成书,交给九龙云天集团,并通过例会形式及时通报给现场一线同事。

学员代表访谈 第6篇

纪洪帅:大连铭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连铭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致力于石油化工产业的投资。经营范围:国内一般贸易、货物、技术进出口(法律、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经营)。辽宁省著名商标。随着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契机而重点打造的“铭源松木岛化工项目”的全面启动建设,铭源集团将发展成为石油化工生产、贸易、仓储中转及终端配送的大型民营石化企业,以化工生产项目和储罐码头为起点,通过伙伴式合作或直接投资于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和配套产业群,以优质项目为核心,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

在大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精心组织下,在各位专家教授的悉心传授下,此次厦大研修班,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宏观了解了台海两岸关系发展、同时还系统的学习了企业控制与风险管理、企业家素质与能力提升、传统文化等课程,使我在政策水平、自身修养和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了启发、拓展了思路。“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短短数天的学习虽然不长,但只要能坚持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必将能做强企业、服务社会。

专注做良心食品

丛培刚:大连金达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连金达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作为中国最早研制开发生产辣根(青芥辣)产品的企业,金达不仅填补了中国市场上的空白,更是开创了中国辣根制造业的起点。金达引进日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精选优质的辣根产地西洋山葵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精良配方,赢得客户信赖,成为国内辣根行业的领头羊,并逐渐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经过近20年的研发和不断创新,“金葵”品牌的辣根等系列产品深受中外客商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

如今,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有位佛家高僧曾说“食品行业能做良心食品、放心食品就是最好的慈善事业”。多年前,丛培刚就提出“做良心食品、放心食品”的经营原则。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生产优质的产品,坚守社会公德是自己的基本原则,金达承诺“金葵食品,真材实料,吃假一例,千元赔偿”的质量保证,秉承“诚信经营、良心品质、不断创新、超越顾客期望”的企业理念,实现健康发展之路。

大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研修活动以来,每一年都有主题、有特色,而且是越办越好,让我们从中受益很多。今年,我已经是连续三届参加高校研修班培训。这次厦大研修班的学习,内容更充实、形式更丰富,平台更广泛,课程设置更加科学、有针对性。既有宏观经济分析,也有高效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涉及知识面广泛。邀请的教授专家都是国内资深人物,让我们从宏观上认清国内国际形势,更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对我们帮助很大。

此外,搭建的各种平台,促进了企业之间直接对接与合作,企业与金融行业的合作。我们也呼吁,希望更多的政府部门和金融业关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个企业能长久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技术和管理,还要有科学的规划和企业定位,我们看到日本、美国等国外很多企业经营百年以上,主要在于对企业和行业的专一、专注,能把一个熟悉的领域做精、做透,国内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精神,更多企业盲目的追逐利润,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把慈善变成企业文化

李绪清:大连昌海全福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6年,李绪清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早日致富的决心,承包了小长山乡灰砣子900亩海区、巴蛸村8700亩海区,成立了大连昌海全福水产有限公司。从事鲍鱼、海参、扇贝、海胆的底播增殖、浮筏养殖、人工网箱养鱼。公司先后获得大连市“重合同守信誉企业”、“文明企业”等称号,并先后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农业产业部认证的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产地等。

富而思源,反哺社会。李绪清不仅是成闻名海岛的女企业家,更是无私地向社会播撒金子般的爱心使者,在各种慈善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2007年,李绪清先后共投资2700万元建设小长山岛养老中心,于2008年9月投入使用。养老中心规模宏大,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共有床位300张,无偿接收原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入住。 多年来,李绪清共累计为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800多万元。多年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这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厦大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培训学习,希望以后能持续举办下去,只要有机会我也将每年都积极参加。做企业不仅要看眼前,还要多向前看两年。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科学的管理团队,对企业未来发展和规划更有前瞻性、准确性,这样企业才能更有生命力。使企业实现五个做到:做大、做强、做好、做稳、做久。此外,回到企业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把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同时,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企业家个人提升、家庭和睦、员工提升、公司整体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五个提升,最终,企业实现走向世界。

通过这次培训,我很高兴看到很多年轻的新面孔,这种老中青三代一起培训学习的形式非常好,既能做到几代不同企业创业者、管理者互相交流学习,又能发挥优秀的第一代企业家“传帮带”的作用,使一些二代、甚至三代的企业管理者能更好的成长、发展。从而,实现大连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赵忠国:大连东南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2年,赵忠国学成回国,带回日本名村株式会社在大连建厂的项目,并被委以重任负责组建日本独资企业东南工业有限公司。在赵忠国带领下,2004年,东南工业以31600立方米的加工量跃居亚洲同行业前列。十年磨一剑,如今东南工业已由当初46名下岗职工组成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构造集成材加工领域里的“航母”。公司先后荣获了“中国社会公认信誉单位”、“中国优秀企业”等殊荣。赵忠国也由此历炼成一个深谙经营之道,独具商业慧眼的企业家,完成了由外资企业管理者到行业新领军者的嬗变。作为新一代海外学子創业的杰出代表,他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在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次厦大研修班的培训活动,为我们学员搭建了融资、交流、投资、宣传等多个合作的平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充实,既有项目对接、企业考察又有企业沙龙活动,使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碰撞出很多新观点,寻找到很多新商机。

永远走在市场前面的企业才会有生命力,不改革、不创新,企业就不会发展,而创新来源于企业家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我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行业信息,其实朋友就是企业家最大的财富。而经常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不仅能使我们提升政治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了解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这都对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访谈论文 第7篇

首创“城市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业态, 至今也不过百年历史, 但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势头, 却有目共睹。目前, 在欧美发达国家, 奥特莱斯每年的营业额十分巨大, 甚至超过其他三种零售业态 (Shopping Mall、Supermarket、Department Store) 的营业额总和。自2002年奥特莱斯进入中国以来, 全国新开奥特莱斯的数量与日俱增, 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 除少数奥特莱斯经营状况良好之外, 大部分的奥特莱斯经营者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怎样扎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怎样实现奥特莱斯的“本土化”?怎样让奥特莱斯为中国的消费者创造价值?这成为想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挥洒热情的奥特莱斯从业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罗总告诉记者, 他和他的团队分析了我国各地奥特莱斯在“本土化”过程中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之后, 提出了一个新模式——“城市奥特莱斯”。坐落在国权路39号的绿色米岚城市奥特莱斯, 2011年年底试营业, 今年9月15日正式营业, 至今已有一年, 在2万多平方米的营业场所商场里, 集聚了200多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服装、箱包、皮具等产品, 商场每月营业额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有时甚至高达60%。绿色米岚实现了“大品牌、小价格”——这一所有奥特莱斯经营者所宣称和追求的目标, 此举也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业已形成固定的消费群。据罗总介绍, 目前到绿色米岚广场购物的顾客人数在不断增加,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回头客的比例高达60%。罗总说, 不要以为在商场里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流, 就觉得生意清淡, 其实来购物的顾客大多目标明确, 瞄准了某个品牌的商品, 买完就走。例如, 某著名箱包品牌, 我们这里一个店一个月的销量相当于该品牌在五角场商圈内“万达”和“百联又一城”两个店加起来的总销量。实践证明, 城市奥特莱斯是克服奥特莱斯水土不服的一次有益尝试, 是奥特莱斯“本土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供应链再造, 渠道新建

绿色米岚城市奥特莱斯之所以能成功, 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罗总向记者娓娓道出绿色米岚的创新之处, 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供应链再造。在国际上, 奥特莱斯通常分为“经销制”和“买手制”两种。“经销制”因为有总代理、地区代理等层层中转分销环节, 导致奢侈品到消费者手中时已经比最初的价格增加了30%-40%。而绿色米岚城市奥特莱斯采用的是“买手制”模式。绿色米岚引入“买手制”, 着手供应链再造, 彻底去除经销商环节, 供应商全由买手构成, 直接由各个品牌的一级买手来商场开店。这样, 就大幅降低了奢侈品进入中国时的流通环节成本, 为让利消费者创造了更多空间。

二是渠道新建。绿色米岚城市奥特莱斯不选择传统百货, 也不进入传统超大规模购物中心 (Shopping Mall) , 而是入驻城市副中心, 依托自身强大的品牌资源和专业的管理团队, 激活周边的休眠商业地产, 有效减少商场的物业租金, 降低商场的运营成本, 进一步为让利消费者创造空间。

在供应链再造和渠道新建中, 核心是“买手制”模式。一般而言, 买手和大牌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合作关系。买手们能受邀直接参加一线奢侈品的订货会, 并且用现金买断的方式拿走最新的货品, 然后他们再通过自己的买手店把这些货品卖出去。与普通经销商可以享受一定的调换率和售后服务不同的是, 买手从大牌手中购入货品后不能退换货, 卖不出去只能自己吃进, 因此他们可以拿到比普通经销商更低的价格。生产商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库存, 过去靠国际倒爷, 但生产商实际上还是亏的, 损失很大。因此, 生产商现在更接受“买手制”, 既能赚足利润, 又没有售后服务和调换货物的风险, 也大幅降低了自身库存。

众所周知, 国人对西方的奢侈品有着超乎寻常的爱好。据统计, 2011年中国人在海外花费近500亿美元购买奢侈品, 其中有400亿美元是在国外的奥特莱斯消费的。因此, 有人呼吁尽快降低关税, 把这近500亿美金的消费额留在国内。对此, 罗总认为,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是要有创新的商业模式, 而不能依靠降低关税。关税不是主要原因, 而且降关税对我国的冲击很大, 不是良策。

罗总指出, 绿色米岚敢于承诺“绿色米岚的价格比香港还便宜”, 并不是空讲, 也不是大话, 而是有底气, 有依据的。罗总介绍说, 绿色米岚承诺大牌低价的支撑有两点:第一, 买断经营。绿色米岚的各国的一级买手们直接从奢侈品原产地厂家拿货, 其买手店买入的货品价格本身就很低, 这一点决定了其店铺的商品售价可以很低;第二, 引入的商品按照奥特莱斯模式经营, 是商品原价的1-5折, 关税成本也降低了不少。所以, 尽管没有降低关税, 但在价格方面我们还是“牛”得起来, “大品牌, 小价格”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熟悉奥特莱斯的人都知道, 奥特莱斯经营者最伤脑筋的一个问题是断码, 这给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增加了不少麻烦。对此, 罗总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 绿色米岚的解决办法, 就是开集合店、多品牌集合店。由于商场面积相对较小, 但在市区开出2万平方米的商场也实属不易, 所以我们不可能像青浦百联奥特莱斯那样开单品店, 而只能开集合店, 在一个单店内集合多个品牌, 因为每个品牌都可能存在断码的情况, 不同品牌的断码商品集合在一起也就大大降低了断码的几率, 因为某个品牌的断码可以由其他品牌来代替, 这就弥补了奥特莱斯的缺点, 当消费者进店选购时, 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模式复制, 稳步推进

罗总在谈到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时, 信心满满地说,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 我们整个运作团队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首先, 绿色米岚追求“真品、真心、真价”的服务理念已深入消费者内心。真正的大牌, 是真品 (全部是进口货) ;真正的小价格, 是真价;真正的服务好, 是真情。这个服务理念已经在商场的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良好印象。第二, 城市奥特莱斯能提高周边商圈的品位, 提升周边商圈的产品档次, 完善周边商圈的功能, 与周边商圈内的其他业态起到互补作用。此外, 它还能发挥鲶鱼效应, 促使商圈内经营中高档商品的企业继续往上走;拉动商圈内经营中低档次商品的企业努力往上赶。对此, 杨浦区政府的领导认为, 绿色米岚广场的存在, 对五角场商圈的发展, 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罗总指出, 实践证明:城市奥特莱斯这一创新的商业模式是有巨大潜力的, 且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基于这些成功经验, 罗总向记者描述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第一, 立足上海, 开设更多的城市奥特莱斯, 扩大城市奥特莱斯的“鲶鱼效应”范围。目前, 公司管理运作团队正在与徐家汇等商圈的有关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已经就合作方式等谈妥了合作框架。我们自我加压, 把城市奥特莱斯进一步往市区推进, 相信自己依靠自身商场的商品、价格、服务的吸引力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我们坚信模式制胜。

第二, 放眼长三角, 远望全国, 把城市奥特莱斯的模式推广到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其他城市。目前, 长三角的一些地方政府及企业正在与我们公司进行商谈合作事宜。我们计划先在长三角开出若干家城市奥特莱斯, 扩大规模, 然后再把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 如武汉、西安等这样的内地城市。

第三, 申请建立保税仓库, 并有望建成全国首家奢侈品保税仓库。利用保税仓库的有关规定, 进一步降低商场的经营成本。建立保税仓库, 为让利消费者、把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扩大内需而不断努力, 为实现公司的愿景——“奢华众享”而奋斗。

企业访谈论文 第8篇

记者:汪先生,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受到投资对象国投资政策一定程度的影响。请问, 这些年来, 各国的投资政策有哪些变化呢?

汪巍:2003年之前, 每年全球各国出台的投资政策中, 约有90%的政策是促进投资自由化的, 但到了2010年, 却有约30%的政策变成了是进一步规范管理外商投资的。2013年上半年出台的新政策中, 这样规范管理的政策占比大约是27%~28%, 包括对原有鼓励投资领域进行限制, 或收紧审批政策等。

各个新兴市场近来也举起了投资保护大旗。如2009年, 印度政府修订了相关法规, 限制外国企业在国防、通讯、航空等领域的参与程度;2010年, 澳大利亚议会通过立法, 收紧对国外投资及可转换债券的管理, 这是自澳大利亚规定15%的持股上限以来的又一次规制行动。投资对象国投资政策的这些变化, 加剧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 也加大了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投资风险的难度。

记者:在对外投资时, 税务的风险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相应的税务问题涉及交易的安排、资金融通、投资架构等方面, 在很多时候税务问题可能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汪先生, 请您谈谈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和影响, 如何规避税务风险。

汪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税收管理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缺乏对投资目的国的税收制度及税收征管制度的全面了解, 从而增加了税收风险。海外投资通常可能存在的重大税务风险主要是三方面: (1) 在投资架构安排实施过程中, 由于东道国、母国等各方的税务处理差异而导致的对所得双重征税的风险; (2) 由于东道国税制和税务管理带来的流转税和其他税务成本不确定性和变动风险; (3) 由于东道国及母国的税收监管带来的税务检查、调整以及由此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风险。

规避税务风险要针对税务风险的各种形式, 从以下方面加强自身管理建设, 在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多方协助下, 完善税务管理体系。 (1) 了解并合理使用所得税抵免制度, 避免双重征税;掌握双边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 如税收饶让的适用等。 (2) 通过投资架构和交易安排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 合理的投资架构和交易安排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是可以通过设立一定的海外投资架构, 考虑通过中间持股公司进行投资并参与运营, 从而降低整体税负。二是可以通过供应链安排、交易安排等, 合理进行功能风险分配, 运用包括贸易、服务、融资等方式在内的转让定价安排降低企业整体税负等。在这些安排中, 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 包括企业应在当地设立子公司, 还是设立分公司?如果要设立子公司, 是直接投资设立, 还是通过中间持股公司间接投资设立?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税务角度仔细衡量得失。比如, 目前香港的利得税税率是16.5%, 低于中国大陆的25%所得税税率, 同时也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并且香港不对股息征税, 也没有资本利得税, 因此很多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利用香港公司进行投资, 取得股息和利润可以暂时免税, 同时香港公司还可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国际贸易等运营活动, 中资企业可考虑“借船出海”。三是通过建立有效的税务管理体系来管理风险。如对外承包工程的税务风险贯穿于项目招投标阶段、商业谈判阶段、启动阶段和运营阶段。在商业谈判阶段由谁作为签约主体、总分包合同如何签订?启动阶段和运营阶段应由母公司在当地直接运作还是通过中间控股公司的名义运作等问题, 均与税务息息相关, 所以税务的影响贯穿项目的全过程。

从企业角度看, 对海外投资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际税务风险管理和税务筹划, 可以起到降低税务风险、控制整体税负、提升海外投资回报的作用。

记者: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情况来看, 政治风险带来的影响最严重, 造成的损失也最大。汪先生,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如何规避政治风险呢?

汪巍:规避政治风险要采取正确的跨国经营策略, 从源头上降低政治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如在海外资源开发行业, 中国企业参与之前, 首先要确定参与形式, 面临股权安排和非股权安排两种策略的选择。在股权安排中, 又有直接投资和迂回投资, 即通过自己持股的第三国公司到东道国投资之分, 股权比例也有全资、合资两种。一般说来, 在法制相对完备、社会安定、与我国无重大政治冲突的发达国家, 可以选择股权安排, 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利。法制越完备、与我国政治冲突越少, 就越宜考虑采取直接投资形式;只要企业财力足以支持, 股权比例也越高越好。相反, 在法制不完备、社会不安定或与我国存在潜在重大政治冲突的国家, 我国企业应优先选择非股权安排。东道国法制越不完备、社会越不安定、与我国潜在政治摩擦越多, 我国企业越应当采取非股权安排或迂回投资方式, 持股比例也越低越好。

记者:对中资企业来讲, 海外并购有利于获取现成的销售渠道, 规避欧美反倾销、配额限制等贸易壁垒, 利用国外优质高效劳动力等。近些年来, 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越来越多。海外并购会有哪些风险, 又如何规避呢?

汪巍: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以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和融资风险为主。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等都会造成并购项目实现不了预定的盈利目标。另外, 中方投资者往往需要通过贷款筹集资金, 在融资及偿还币种的选择方面, 如果选择不当, 在还款期内汇率大幅变化, 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 有吸收并购项目的技术能力和融资能力, 注重并购质量而非并购规模。

记者:为了更好地规避海外投资风险, 中国企业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注意哪些问题呢?

汪巍:海外投资风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因此, 规避海外投资风险需做的工作和注意的问题很多, 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劳务输出策略的调整。对于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企业来说, 劳务输出策略的调整是值得关注的。在利比亚大撤离中, 虽然中国政府耗资巨大, 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但低端劳务的大量输出是不争的事实。在投资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时, 中资企业应注重劳务输出策略的调整, 加大中高端劳务的输出力度。低端劳务输出的后果是争夺当地就业岗位、安全风险增加等, 而中高端劳务输出不仅可以改变中国企业难以融入当地市场的情况, 还可以增加当地劳工的使用比例, 增加就业岗位, 这必定是受到东道国欢迎的妥善之举。

第二, 加强信息、保险及金融支持等公共服务。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 对投资目的地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有关部门应在信息渠道、信息内容、信息种类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而保险工具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也日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从目前海外市场的开拓现状来看, 中国政府提供的诸如出口信用保险、工程险、优惠贷款、银团贷款等各式金融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总体来看,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不强、重视不足的情况, 甚至在工程承包领域出现了很多保险不能覆盖项目价值的情况 (如只在国内保险公司投保、在国外索赔遭遇障碍等) 。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还需更加灵活、巧妙地运作“资金链”。

第三, 对于海外买地, 可先到海外如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注册, 换个国籍身份, 要低调, 要在海外当地设厂过程中促进当地就业, 把加工业尽量放到当地, 为当地建学校、修路等, 改善民生。

第四, 以国际市场为基础进行布局, 生产销售、物流配送及供应链管理都应当以国际市场为基准展开。中国企业不应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模式照搬到国外, 或者在海外投资时单纯进行投资收益评估, 而忽略了企业品牌建设和技术优势的开拓。中国企业应当转换思路, 通过海外投资, 将企业的重心由生产过程转移到研发和销售领域, 这一过程将是企业实现向跨国企业转变的重要环节。

第五, 注重投资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在对外来投资反应较为敏感的东道国, 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 (特别是资源、能源类的海外投资) 中, 投资或合作形式可灵活多样, 不必绝对以获得股权或控股权为最高目标, 此时可以视情放弃股权之要求, 代之以获取资源、能源的稳定供应权益即可, 以减少东道国的民族抵触情绪等所带来的风险。

同时, 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可以视情开展多边合作包括与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合作,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风险, 同时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经验。中海油公司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前不久在乌干达联手购买的油气资源项目就是典型的范例, 此项目遭到乌干达国内相关人士的反对, 一度通过国会中止交易, 但交易最终达成, 中海油与道达尔公司的斡旋和公关功不可没。和法国公司的合作避免了中国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也充分利用了法国企业的运作能力, 使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获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

第六, 投资海外的企业时, 要考虑国内外的整合, 不要只收购品牌, 只要品牌不会促进技术上升、竞争力上升、业绩上升。对于大型的海外企业,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抱团方式联合并购, 也可以国内先重组成大企业后, 并购海外企业, 充分利用制造、技术、设计等方面的资源整合。

第七, 应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地区或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很大拉动作用的行业, 考虑投资项目;要反复向咨询公司咨询, 但是国外咨询公司仅仅从当地出发, 并不了解中国企业的处境, 所以, 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必要咨询中国本土的对外投资研究专家,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好选国内的海外投资研究专家和海外的咨询公司共同担任经济顾问。这样, 两边意见兼听则明。

第八, 对海外投资对象国宏观经济及货币、税收、投资管理政策和法规变化从专业角度, 设计风险应对方案;对目标项目的法律风险进行调查分析, 规避资源国、合作方的法律连带责任;对目标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安全环保、投资政策、法律环境、财税和汇率等综合评估, 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记者:您对中国企业规避海外投资风险的良策, 会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规避海外投资风险的能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将越来越成熟, 经验越来越丰富, 海外投资一定会取得更大收益和效果。

企业访谈论文 第9篇

赵凤梧: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呢?政府的有关文件有权威规范的解释, 2007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一项制度安排,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从运行机制看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为所有进入市场的主体, 包括企业和个人都要建立信用记录。二是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可以便捷地为全社会共享。加快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正是通过建立完善信用记录和传播机制, 在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 把道德的力量、行政的力量、司法的力量, 与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 以有效地解决各类社会信用活动中的信用信息不对称, 惩戒失信, 褒扬守信, 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目的。

记者: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我国企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讲, 我国企业的发展, 一直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体系的发展成长壮大的。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的发展, 应当说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赋予了新的内涵。请问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赵凤梧:我认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特别是企业信用的建设和加强, 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下, 信用开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通行证。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的推进, 信用已是企业道德规范的体现, 只有守信才会真正给企业带来利益并与日俱增, 失信就会面临利益损失甚至被清出市场的惩罚。建立信用已成为每一个依法经营的企业立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用开始真正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带有刚性的通行证。

第二, 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下, 信用开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实践证明开展信用交易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因为, 企业开展信用交易, 这里的“信用”从根本上来讲可以说是“智力的财富”, 是“新的生产力”, 是“革新的融资工具”, 是“可以预支未来收入用于今天购买、消费的期票”, 企业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适度投放信用、扩张信用必然会拉动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信用同资金、技术、人才一样, 对企业都已成为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资源。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企业要发展一定要建立信用并学会善于经营信用, 充分发挥信用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 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下, 信用管理开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国内企业成功实施信用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 企业开展信用交易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信用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 可以为企业在已有资本之外提供额外的资金、商品和服务, 大大促进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 使企业凭借信用创造更多的财富。但问题是如何做到合理地使用信用, 解决好在信用交易中如何规避风险, 化解风险, 如何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安全运作。随着我国信用经济的成长, 及我国经济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信用交易中大量呆坏帐的出现, 及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清楚地说明实施信用交易一定要加强信用管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记者: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在全国范围进入推进实施阶段。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包括建立企业信用、个人信用、行业信用、政府信用等, 是覆盖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企业、个人、社团、政府等各类主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 由全社会共同参与, 从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工作。在您的发言中提到, 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的作用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请您谈谈发挥行业社团的作用, 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些具体看法和意见。

赵凤梧: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只有将政府和公共部门的信用管理与服务体系, 信用服务机构的经营服务信用体系, 企业、个人自主建立的信用体系, 行业社团建立的同业信用体系有效地结合起来, 才会形成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才会真正使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在维护市场秩序, 发展信用经济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 可以说建立行业信用体系不仅是构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最重要的组成之一, 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 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 具有重要作用。”我认为发挥行业社团作用, 建立行业信用体系, 不仅在于建立行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在于建立行业信用体系也是新时期行业社团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同时, 大力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也是发挥社团职能作用, 在新时期提升社团地位和作用的重要途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团, 作为行业市场主体自愿依法建立的社团组织, 最根本的任务是做好为会员企业的服务。只有真正能够代表维护会员企业利益, 通过服务促进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社团才会有生命力, 才会有生存的条件和价值。当前, 随着我国步入信用经济时代,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已成为企业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所在。行业社团通过推进建立行业信用体系, 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不仅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 而且正是代表反映了企业在新时期的根本利益。可以讲, 加快建立行业信用体系, 既是新时期行业社团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 也是行业社团在新时期的使命所在。

目前,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一些社会团体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 在相关专业机构提供的理论、专业、技术支持下, 在推进行业信用建设中, 积极组织开展了企业诚信评价。实践证明, 科学规范地实施企业诚信评价, 确是促进企业信用建设, 加快建立行业信用体系的一个好办法, 并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 通过组织开展诚信评价, 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也大大增强了社团组织在会员中的凝聚力、权威性, 提升了社团组织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扩大了行业及社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记者:充分发挥社团作用, 加强信用管理, 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需要从哪些地方着手, 做哪些具体工作呢?

赵凤梧: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发展市场经济,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创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和交替, 使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 也使我国的社团建设迎来了最好的历史发展期。伴随着体制改革深入, 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 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团体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迅速上升, 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 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加强信用管理, 建设行业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搞好这项工作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信用管理, 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 一定要始终把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坚持核心是以人为本, 一定要在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始终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本, 提高人员素质为本,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人才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定要按照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 促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 实现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各关联方, 统筹整体与个体、行业与社会、当前与长远,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其次大力推进会员企业信用建设, 夯实行业信用建设根基。主要是做好四项工作。第一, 深入开展诚信教育, 弘扬诚实守信的行业风尚。第二, 引导企业充分运用资源, 探索开展信用交易。第三, 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第四, 积极促进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信用管理专业人才。

再次, 按照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 整体推进行业信用建设。主要是做好两项工作。

第一, 建立行业信用建设制度, 逐步完善行业信用体系。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为重点, 加快建立会员单位的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做好会员单位信用信息的采集、更新、整理、披露和使用, 逐步建立完善行业信用信息征集体系;制定行业信用标准和行规行约, 开展会员诚信评价, 实行业内信用分类管理和个性化的信用管理服务;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 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形成提升守信社会公信力和失信社会联合惩戒的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信用管理教育培训、咨询服务, 促进行业信用制度建设, 增强行业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 以会员单位诚信评价为重点, 带动行业信用建设有序推进。开展企业诚信评价, 达到企业诚信评价的目的, 关键是科学界定企业诚信评价的功能定位, 科学制定实施评价的办法。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成立的企业诚信评价课题组,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按照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 企业诚信评价的功能定位应当既包括企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诺言, 遵法守规, “诚”的情况;也包括企业凭借信用从事经济活动实践成约, 履约尽责, “信”的情况, 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诚信状况。因此, 企业诚信评价既不同于由政府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 进行的侧重反映企业遵法守规状况的信用等级评定;也不同于为企业寻求信贷从事商务活动由专业机构进行的信贷评级和资信评级。因而, 企业诚信评价的做法既要体现功能定位的要求, 又要有自身的特色。对此, 信工委企业诚信评价课题组提出了六个要点:一是企业诚信评价的开展要以相关技术产品为支持, 运用相关专业技术产品进行评价。二是企业诚信评价的评价报告要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三是诚信评价的结果只具有达标性, 不具有选拔性。四是企业诚信评价的组织应当是行业社团组织。五是企业诚信评价的流程主要由申报、初审、评价、公示、审定这些基本环节组成。六是企业诚信评价的质量保障,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

企业访谈论文 第10篇

张耀辉: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 总体上看, 小企业更有创新动力, 大企业更有创新能力。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张耀辉:企业创新行为有两种。一种是过程创新, 一种是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主要是通过工艺创新降低成本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企业完全没有利润, 但如果能够通过过程创新获得成本降低, 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全部成本下降收益。因此,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小企业更具创新动力。

相比较而言, 大企业通过过程创新所得到的利润不如竞争性市场中的小企业通过过程创新得到的利润多, 因此, 小企业会有足够的动力进行过程创新。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下, 尽管大企业也会有过程创新的动力, 但相比小企业来说, 其动力较低。

产品创新是新的产品进入市场, 使老的产品被新的产品所替代, 例如彩色电视代替黑白电视, MP3代替随身听等。产品创新会使企业得到创造性发展, 创造性发展会使市场扩大, 人们从一种需求扩大到多种需求, 使市场变得更加丰富。市场扩大意义更大, 产品创新带来的创造性发展会使大企业变得更加强大, 不仅会在原来的市场中保持垄断地位, 还会挤入新市场, 成为新市场的垄断者。熊彼特正是看到大企业的这样行为才做出大企业具备研发动力的结论。

记者:为什么大企业会有产品创新的动力呢?

张耀辉:这是因为产品创新有效率效应。效率效应是企业不断改进技术、不断创新产品、不断扩大需求和不断增加利润的现象。企业效率越高, 那么它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 利润会更加丰厚, 成长会更加迅速, 企业会得到成长。高效率的企业产生高效率的动力, 只有企业保持高效率, 这个企业的垄断地位才能够保持住。

效率效应的实现需要大企业将研发成果用于商业活动, 并推动产业创新, 产业向市场势力和利润增加的方向发展。这正是熊彼特所认识到的大企业有利于创新的根据。

记者:大企业和小企业在企业创新能力上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呢?

张耀辉: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 风险投资制度为创新活动提供了融资的可能。但风险资本一般不会倾向于小企业。

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 风险投资者对一个优秀的创意可能会十分有兴趣, 但前提是必须让风险投资者了解创意, 而它却是创意者赖以发展的根本, 一般会要求风险投资商签订一个保密协定, 但它难形成具有约束作用的合约。很多风险投资者不愿意在保密协定上签字, 因此, 小企业与风险投资者谈判经常存在困难。风险投资者愿意在小企业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市场探索、克服了市场需求的惰性、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时进行投资, 此前的创新资本小企业必须通过自筹来解决, 这往往是小企业创新的难题。

大企业在此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大企业可集中资本进行技术研发, 在克服资金方面比较容易;大企业拥有较大的内部资金调配的融通能力, 以及较强的外部融资信用基础, 所以, 研发性投入所需要的自有资金是容易得到的。大企业还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大企业可以通过生产与销售规模迅速扩张来摊销创新成本, 通过规模经营迅速收回创新投入, 使创新风险得以控制。因此, 大企业经常是根本性创新的投入者。

记者:如果创新的确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 那么还用政府去推动吗?为什么还有很多企业并不热衷于创新?仅仅从创新本身的收益去分析可能还不够, 企业一定正在面临着多种选择, 即创新之外的其他行动的可能性。张耀辉教授, 您能对影响企业创新的策略选择进行一些简要分析吗?

张耀辉:影响企业创新的策略选择主要有4种。第一是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溢出是指外部可以免费获得利益的现象, 例如首先研发的企业开拓出市场、确定技术方向, 对外部企业来说, 这些都为企业节约成本提供了外部条件。溢出对垄断企业来说, 已构成一种潜在的成本, “搭便车”的新进入企业在吸收越来越多的溢出后将变成垄断企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虽然存在溢出效应的影响, 但是由于垄断企业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 它依然是有利可图的。如果垄断企业能意识到溢出效应的存在, 新进入企业也能意识到溢出效应的存在, 因而, 他们把溢出效应视为垄断企业和新进入企业之间策略性竞争的内生现象:过大的溢出效应会使开发者不进行投入, 而会吸引外部企业的跟随和模仿;相反, 不进行开发, 也不存在溢出效应, 则会诱使其他企业进行开发。那么随着溢出效益的增大, 原有企业的期望利润会不断减少, 创新动力也会不断下降, 这可能存在着一个临界点, 当溢出效应为某一值时, 原有企业期望利润为零, 它会成为原有企业是否存在创新动力的分水岭。

第二是兼并与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 原有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又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这容易打消原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原有企业怎样才能摆脱, 技术溢出给企业创新行为带来的冲击呢?这是原有企业进行并购的最直接动机。通过收购与兼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转移, 既充分利用了企业的技术资源, 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又减少了竞争对手, 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技术溢出效应诱发了企业间购并行为,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所谓的技术竞赛。尽管大量文献认为研发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 但如果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在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占全部成本的比重不断上升, 形成企业间相互攀比的竞赛局面, 而这种竞赛的结果使技术更新速度过快, 或者企业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回收研发投资, 研发投入就是不经济的。存在溢出效应的企业的并购行为可以避免这种过度研发投入, 它也意味着, 当存在着研发的外溢效应时, 外部企业会进行研发, 那些能够从不确定的研发中成功地走出来的企业被收购, 相当于帮助企业克服创新的不确定性, 从而为自己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

第三是干中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根据大量产业的实证研究发现, 一般现有市场的领先者不会是下一代产品的领先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呢?根本的问题在于它们过多地沉迷于旧技术。可是企业为什么会沉迷于旧技术呢?原因并非来自旧技术本身, 而是来自于由旧技术带来的影响。这就是干中学。大量数据证明, 企业的产量积累表明了企业在技术基本不改变的条件下, 通过重复可能提高效率, 这被称为干中学效应。所谓干中学是指企业内的人群对技术的熟悉程度、专业化程度、相互默契配合程度、制度完善程度随着重复而不断改进, 从而体现在成本不断降低上。广义的干中学表现为很多方面, 如创新的经验、市场开拓的经验, 但是最为简单的干中学是从生产重复中建立起来的经验积累。干中学更深刻的含义在于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学习推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将经历经验化和知识化, 由企业内部共享, 使企业成本优势更加明显。这是企业的主动学习效应。如果企业主动学习效应不需要投入更多, 而得到的成本优势增加更明显时, 企业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内部产量积累而不是创新。

第四是组织与策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企业会经常面临创新、产量积累、规模效应、进入退出等多重选择, 创新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如果企业能够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 企业的创新动力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企业内部组织与策略对创新有着重要的激励或限制作用, 一些好的企业往往建立了有利于激励创新行为的内部组织, 并通过组织将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相反, 如果企业以市场协调或者产量扩张作为策略选择方向, 所形成的企业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需要, 这种组织对创新而言会形成限制。企业组织还会影响到企业内部资源分配, 一个缺少创新倾向的企业, 不会对研发有足够投入, 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创新率。

记者:推进研发的科技产业政策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鼓励科技创新, 促进技术进步, 协调产、学、研激励企业创新等方面, 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张教授, 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的科技产业政策。

张耀辉:科技产业政策是指推动创新的政策, 包括财税金融政策, 以政府采购政策为中心的产业支持政策, 引进、消化、吸收的产业政策以及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

一是财税金融政策。财税金融科技产业政策是针对企业创新行为以利益激励方式制定的政策。企业创新活动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 创新的外溢效应又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福利, 创新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弥补创新不确定性给企业造成的行障碍, 即通过为企业提供利益帮助企业克服创新的不确定性及其损失, 成为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国现行财税科技产业政策主要以税收政策为主, 补贴政策主要与金融政策结合。1994年和2000年进行税收体制调整时, 加强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内容, 主要包括: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鼓励研究开发投入的政策、鼓励投资的税收政策、鼓励技术投备更新改造及技术引进的税收政策和支持科技体制改革的税收政策等。金融政策除了具有补贴性质以外, 还兼有支持创新企业解决资金能力不足和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通常在国际上采取的推进高新企业的金融政策包括研发金融支持政策, 创新产业化的贴息贷款政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基金等。

二是以政府采购政策为中心的产业支持政策。政府采购是扶持民族产业、推进创新与实施特定目标的重要政策, 主要有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创新产品政策和制度;加强预算控制, 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 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 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政府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 应当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方式, 面向全社会确定研究开发机构;发挥国防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

三是引进、消化、吸收的产业政策。引进、消化、吸收是形成创新产业化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中也突出了这一内容, 是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 对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实施审批制, 对引进技术工作实施咨询和评估制;定期调整鼓励引进技术目录, 以引进目录方式引导市场;限制盲目、重复引进;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四是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科技创新平台是近年来各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也成为政府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加以阐述。主要内容有: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加强企业和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平台的开放共享。

除上述政策外, 还有科技人才政策、教育与科技普及咨询政策等。

记者:企业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您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 对企业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企业创新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创新型企业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亚东访谈 第11篇

张亚东:这本书中的照片是在一次旅行中完成的,一个月时间内我去了几个不同的国家。我觉得一次旅行正如人的一生一样,也像浓缩了一个生命的电影——我们来了又得走。我觉得旅行给我的感觉就是让我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我可能用了20年的努力买了一个房子,用了10年的努力买一部车子,但是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其实这些东西到头来都不会是您的。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必要那么较劲,可以更轻松一点。

大可:有一句话叫“人生若初见”,它的意思就是初见可能是最美的一瞬间,摄影圈也有“决定性瞬间”的说法。在您看来,这个初见,是否是最美的一个瞬间?

张亚东:我书里拍的照片都是走哪儿算哪儿,不是我刻意去拍摄,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因为我是做音乐的,实际上拍照片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兴趣,一个爱好,所以我并不把自己的书当成艺术,这只是我生活里的一些非常普通的瞬间而已。所以对我来说是没有刻意的,非常随意。我觉得对于一个爱好者来说,拍照就是躲在相机后面,用眼睛去看更多,去看每一个人,结果在看其他人的时候,事实上都看见了自己。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待自己,我会有更多的思考,我觉得这样非常有趣。

大可:您的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拍照时都很顺利吗?您是怎样跟他们沟通的?

张亚东:我比较喜欢拍人,我觉得人的表情瞬息万变,而且通过拍摄其他人更容易看见自己。在国外,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先跟被摄者打招呼,征求同意后再拍,绝大多数人都乐意配合;而在国内往往不行,很多被摄者对镜头有敌意。

大可:请谈谈《初见即别离》一书封面上这个小孩的故事?

张亚东:当时在美国旧金山一个海滩边,突然看见这个男孩,他与弟弟两个人正在海滩边上玩耍。他看起来就像中东那边的人,长得特别像我看过的一个叫《暴雨将至》电影里面的一个男孩。我对这个孩子非常好奇,非常有亲切感,因为我非常喜欢那部电影。这个孩子未来会开启一个怎样的人生?我觉得不可想象,我愿意他有一个很美好的未来。

大可:那张照片的风格很特殊,当时用的是什么镜头?

张亚东:这本书里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奥林巴斯E-P3拍摄完成的,封面上的这张照片用的是一款视频监控镜头,我通过转接环,将这个很便宜的25mm f/1.4镜头接到E-P3相机上。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特别棒的镜头,它能产生恰到好处的暗角,而其中心清晰、四周模糊的效果更令我着迷。

大可:哪种相机更符合您随身携带、随机拍摄的要求?您为什么在很多相机里面看中了奥林巴斯E-P3?

张亚东:这也许源于我喜欢蓝色的东西,而不喜欢红色,我从E-P2开始使用奥林巴斯PEN系列相机,E-P3一上市我就买了。我觉得PEN系列相机的外形很好,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设计。同时,这个机型的像质也很好,对于我的旅行摄影来说足够用了。另外,E-P3的超大显示屏在手动调焦的时候非常方便,因为我通常是不用自动功能的。

大可:您也拍摄过电影作品,都是在镜头背后,拍照片和拍电影有哪些差异?

张亚东:我非常喜欢电影,不过,电影的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安排的,所以在那个过程中您很难做到特别自然。从拍电影以后我变得喜欢看别人,比如说我会看您穿了什么,您手中的笔是怎么拿的。

大可:您曾经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过微电影,是否也会去用奥林巴斯微型单电相机去拍一部短片?

企业访谈论文 第12篇

记者:一般来说, 在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企业必须先有相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才能在逆境中争生存, 求发展。请问,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我国企业应当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面对呢?

郑海航:对于你的问题我认为, 企业首先要树立应变的哲学思维。众所周知,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基本上摆脱了一个极端贫穷的面貌。目前从GDP上讲, 我国居于世界第三, 甚至可以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 拥有相当的话语权。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带来很多的不适应。当前社会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区矛盾、城乡矛盾、社会各个阶层都存在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是粗放增长的, 我国的钢铁消耗、水泥消耗在世界上是占比最大的, 没有一个国家钢铁的消耗占全世界的40%以上, 也没有一个国家水泥的消耗占全世界的60%以上, 这样的粗放增长的经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粗放增长不可以再持续下去。面对这样的新问题,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在我看来, 科学发展观是应运而生的平衡观、协调观和可持续观。而且更是一个应变、转型观。即便全球经济复苏, 进入经济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我国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 也要树立应变哲学, 要从政治、社会、经济、管理进行应变转型。

简单地讲, 政府转型就要从全能型向有限型、服务型和法治型转变。从社会转型来讲, 概括起来就是由效率为中心的社会向更加重视公平的和谐社会转型。而从经济来讲的话, 即应该由过去粗放增长的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而且今后还要向重视消费拉动这个模式改变, 经济投资也应从过去单纯地靠政府的财政投资向民间投资转变, 这些都是思维上最应具备的根本改变。

除上述之外, 企业还有一项重大的转变, 就是管理要转型, 转型的目的就是要应变。管理学里面有一个“蜕变理论”。这个理论是我1979年在社科院第一届研究生的时候听一个日本著名教授提出的。不过他后来解释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企业家提出的。他给我们讲到日本帝人公司, 这个企业开始生产天然丝, 很赚钱。后来社会上出现了人造丝, 他没有抓住机会, 帝人一度陷入低谷, 接着出现了合成纤维, 这个时候该企业果断地抓住机遇, 最后重振雄风。由于它成了纺织业的大哥大, 所以帝人公司就觉得企业就像蝉一样要蜕变, 即日后提出的“蜕变理论”。

我认为我国企业家应该用这样一个蜕变理论和蜕变思想, 在非常敏感的时期, 关注环境的变化, 还要超前预测环境的变化。1998年的时候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时, 我们的企业有点独善其身的意味, 因为那时我国的开放度还不够大。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此, 我国企业必须树立应变的哲学思维, 实现应变转型。

记者: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后, 企业还必须要进行新的战略定位, 要进行新的决策, 要以变应变, 先求得生存再推动发展。而且还应有前瞻性的思维, 以进取的姿态发现机遇利用机遇, 最终超越自我, 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请问, 企业进行新的战略定位, 进行新的决策应当从哪里入手抓起呢?

郑海航:我认为, 对于企业来讲, 要马上进行自我“诊断”, 发现问题的根源、关键之所在。比如说, 首先看一下自己的产品结构是否妥当, 哪些可以盈利, 如不盈利要如何调整。接下来看与自己衔接的市场结构是不是合适, 自己是不是兼顾了国内和国外的市场。而且关于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都要重新自我审视。

除上述以外, 企业还应做到的就是“危”中寻“机”。在形势变化当中要善于捕捉信息, 要时刻把握信息背后的一切相关联的资源, 在逆境当中努力培养有利的因素, 把挑战变作机遇。去年中央提出保增长, 扩内需, 刺激经济复苏。中央的投资不是孤零零地投, 而是要跟国内外大的企业配套形成一个产业链。这其中一部分资金作为修建铁路、公路、城乡电网、提供灾后重建, 以及其他生态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修路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工程, 城乡电网建设使用的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变压器一直到电线杆等很多电气配件器材都是小企业做的。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 要抓住的话, 这都是有利的机遇。所以我们的企业不管大小都要对国内外大事, 对党中央的决策等具备敏感的反应, 面对机遇时要果断、及时, 就能及时调整企业定位, 进行战略决策, 就有了战略目标的起点。所以, 企业家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市场, 发现寻找其中的商机并迅速抓住机遇。

记者: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到企业战略、组织规模、市场营销、精细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您认为企业在应变转型中应该抓住那些关键点呢?

郑海航:我认为企业的应变转型要抓住三个关键点。第一, 要按照日益变化的市场和自身的实力重新审视企业发展的战略和产品定位, 不管自己涉足高端或低端市场, 一定都要量力而行。本来是适合低端市场的企业, 但却要一味地追求高端市场, 这个时候企业就很难再生存下去。所以企业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重新进行战略和产品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 重新调整企业规模, 使自身规模和实力相匹配。过去讲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 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但是过去是经济繁荣期, 很多企业头脑发热, 一旦创业成功就开始过度地扩张, 这样做必然导致资本实力和企业规模的失衡, 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变得脆弱, 一旦遇到环境变化, 资金链的断裂等问题, 就会导致企业落入低谷甚至破产。根据统计, 凡是过度扩张的企业, 凡是不相关多元化扩张的企业成功很少, 失败率在80%以上。

第三, 是要回归主业,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经营成风, 那么在进入新时代以后, 出现了一个新的迹象就是同多元化相对应的叫回归化, 即不管企业的大小, 都应该抓住自己最核心的业务。把你的主业, 而且是主业里面的核心业务牢牢地做大做强, 然后把自己的普通业务承包出去, 这个叫“归核化”。一个多元化的大企业, 只要及时地进行“瘦身”, 进而实行“归核化”, 不管遇到什么风险, 企业也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比如说海尔, 它那三个台阶走得很稳, 并且由一元相关做到多元经营。开始它做冰箱做了8年, 做出了品牌, 锻炼了队伍, 形成了鲜明的企业文化。接下来再做空调, 再做电视, 洗衣机等家电都很成功。还有包括联想和新希望集团等等, 他们都用自身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些经营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在后金融危机下要收缩战线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使优势产业集团做强做大, 抵御风险。

记者:您对企业应变转型的入手和关键点都作了很好的讲述, 您可以再从企业的技术优势、传统优势、企业文化等方面具体的应变转型策略谈谈看法吗?

郑海航:我认为, 企业要做到把重视技术优势和重视传统优势相结合, 这样才能再造一个竞争优势。最近两年中央强调自主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这点是非常正确的。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必须有自己的“绝招”, 要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说格兰仕, 尽管它的产量很猛, 出口量增长也很大, 占到全国出口的70%左右, 但是它的利润却很少, 基本上才有0.05%的利润, 关键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因为原先磁控管掌握在洋老板那里, 自己没有技术, 以至于做完之后利润很低。如今掌握这个技术以后, 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值, 而且还可以往东南亚及其他不具备此条件的国家转让。企业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我国的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的情况下, 如果再不发挥你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竞争力。所以我的基本看法是, 要响应中央的号召, 要重视自主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而且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两者进行匹配。

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以后, 就要注重增加自身的技术含量。意大利在欧洲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产业环境稍微差一些, 可以说是发达国家中的落后国家, 但是我们到北京的高档商店看到大量的高档服装有很大一部分是意大利的, 或者是在我国南方企业用意大利的品牌来生产, 为什么?因为意大利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上技术产业。所以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 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强调劳动密集型优势的同时, 更要在此基础上增加技术含量, 两者关系相辅相成。

企业应变转型还要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丰田的老总有一个名言就是“干毛巾也要拧出水来”就是对精细管理最好的解释。繁荣时期, 优势企业和落后企业的比较就是利润的多和少, 但在后金融危机下就成了企业的生死博弈, 优势企业生存, 劣势企业就会被淘汰。所以在这个时候通过企业的精细管理, 特别是要在生产经营流程管理、现金流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三点上做足文章。我认为这三点是精细管理中最出效益的三个方面。

后金融危机下, 在应变转型中, 怎么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凝聚职工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 要不要裁员, 要不要给员工减薪, 或者两者必选一的时候应选哪个。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说首先应该按照我们东方的文化, 就是更重视感情, 特别是培育企业文化更注意凝聚人心。后金融危机下不仅对企业而且对职工来说都是最关键的时候, 讲白了就是你保住了职工的饭碗, 有良心的职工会感激你一辈子的。我的看法是危机关头, 恰好是凝聚企业人心、培育企业文化、培育员工的忠诚心的最好时机。就是宁降薪不裁员, 即使降薪也要从高官开始, 其次才是员工。而且要在降薪大会上讲为什么必须要降薪, 怎么样共度难关等。我觉得在最困难的时候万众一心, 在危机过后这些员工肯定会坚定地跟着这样的企业领导。跟着这个企业, 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将是最宝贵的财富。

上一篇:高中音乐鉴赏论文下一篇: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