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2024-07-22

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精选6篇)

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1篇

职业散打不是专业散打

职业散打这四个字近些年在主流媒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果在百度搜索一下,那出现的条目更是海了去了。但是说实话,大家对职业的具体含义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把“职业”这个词在本文中的含义说明一下,以便于接下来和读者准确明白地沟通。笔者认为国人说竞技体育里的“职业”概念主要来自或借鉴于国外的职业拳击、职业篮球等项目中的“职业”一词。照此理解,大家使用的“职业”概念更接近商业、市场的范畴。在国外,参与这些职业比赛的拳手、球员是以这个职业为生,拳手通过打拳、球员通过打球获得报酬,养活自己和家人。这种报酬是通过市场的交易行为获得的,而不是由政府或其它机构提供。市场和商业的内容是国外职业体育中“职业”概念里非常关键的内容。本文中笔者使用“职业”一词时所表达的也是这些内容,由此往外引申,全部由职业选手参加的比赛就可以称为职业比赛。这样的表述在国外(例如美国)是明白无误的,不会引起误解和混淆。但是国内很多时候用“职业”这个词时却并非如此清晰,比如本文将要谈的职业散打就是这样。

纵观国内各体育局系统内的散打运动员,他们从事的工作绝对够专一也够单一,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散打运动员是以散打为生(起码在体育局系统内的时间里),很多时候大家把这些运动员称为“职业”队员。但与国外职业运动员相比,情况又似乎完全不同,因为这些队员是靠政府财政部门出钱养起来的,和国外职业队员靠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行为获得报酬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外进行的职业比赛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国内体育局系统内的散打选手每年两次的官方比赛(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虽全部由职业或专业队员参加,但这样的比赛只能叫官方出钱进行的系统内排名赛或交流赛。笔者这里想强调的是,是不是职业比赛,关键的不是参赛的选手是否职业或业余,主要是看比赛参与的各方是否是以自愿交易的方式完成了比赛活动。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统一界定一下概念:散打职业化,或职业散打是指散打这种体育活动,从运动员训练、吃住、教练员的报酬、训练场馆的建立维护、比赛的策划和组织等全过程都是以商业形式完成的,是由参与的各方在自愿协商达成一系列合同约定并通过一系列交易行为来完成的,而不是由政府或公益部门投资来完成。简单点,发展职业散打,就是散打这种竞技体育活动的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

压力促使中国散打职业化

观察西方职业体育赛事,比如拳击以及日本K-1等职业赛事的兴衰历史,应该说职业体育的出现、发展、兴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当然这个自然过程中少不了参与主体的主动参与行为。国内的职业散打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国家在体育局系统内建立和保留散打队的最初目的应该是申奥。看看身边两个国家,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都成为了奥运项目,中国这个传统武术大国,国术博大精深,怎能没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奥运项目?

可以想象最初的政策制定者和操作者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强的民族情感在里面。笔者对中国散打了解不深,不知道散打是否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但是散打这个项目要想申奥成功好像困难很大,几乎可以说是希望甚微。拳击和摔跤早已是奥运项目,如果再加上踢腿踹腿就成为一个新的奥运项目,很难说服奥运委的那些官员们。多年申奥无果,国家每年还要用纳税人的钱支撑这么多机构人员的开销,于是关于官方散打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时不时会引发社会上的议论。

改革的呼声和当年日本K-1的火爆,肯定是“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横空出世的主要推动力。当年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应该是管理当局出手,企业出钱进行散打职业化的一次有力的尝试。但是众所周知,这种尝试很快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已经有过不少讨论。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市场不成熟。观察国外成功的职业体育不难发现。一项成功的职业体育项目的出现与繁荣,必须满足以下几点:其一,内生的社会需求,这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其二,利益驱动的或市场驱动的参与主体;其三,能促进该项目健康发展的制度及政策法规;其四,能持续盈利的成功商业模式。

激发内生需求促进职业散打腾飞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国内职业体育的内生需求在滋生,而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近一两年国内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开始举办搏击商业比赛就是最好的证明。改革开放以来,职业体育是目前国内市场化率最低的领域之一,几乎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这自然会引起投资人的关注。在搏击体育领域里,当年的K-1、2005年以来的美国UFC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向国人启发了一种前景光明的全新商业模式,极大刺激了各利益主体的逐利欲望。笨鸟先飞,聪明的投资者早下手。还不知道最终的蛋糕会是什么样,分切蛋糕的的各种刀具已高高举起。国外的职业拳击组织、当年的K-1、现在的UFC等都曾经或正在试探进入中国职业搏击领域,国内嗅觉灵敏的各参与主体和利益方,不仅是手里有资源的,甚至是有点想法、粘点边的也都试探着进入这个领域。国内这几年各种官方、非官方的大大小小搏击类赛事可以列举出一大筐来。

国内职业散打正迎来一个巨大的机遇期。内生的需求在快速增长,消费市场也在各种无序力量的作用下不断发育。正所谓好事成双,恰在此时国家开始调整发展模式,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无疑放大、倍增了竞技体育(包括职业散打)的发展空间。大的格局正在变化,变化还在进行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职业散打或自由搏击的各主要参与主体、利益方,怎样为自己布局,怎样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颇为引人关注。尤其是在职业散打这个产业链里,掌握重要资源的是国家武管中心。笔者读过有关部门出台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但是具体到每个项目,并没有细则出台,谈到体育主管部门时主要是强调要加快从“办体育”向“管体育”的转变。

2012年2月25日,散打国家队在西安高调成立。国家体育总局和陕西省政府的领导还出席了成立仪式。国家武管中心主任高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后只有散打国家队可以代表国家与国外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赛。这应该看作是对前一段过度随意地以“中国vs某国”冠名赛事行为的一种规范和警示,强化管理之意极其明显。

强化管理无可厚非,只有良好的体育管理措施才能避免市场乱象频生,保证中国职业散打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保证运动员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前一段时间,林书豪在NBA“一夜成名”让笔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作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一名运动员,他虽然先后被勇士队、休斯敦火箭队裁掉,在去年12月28日签约纽约尼克斯队之后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郁闷期,但是良好的职业体系不仅让他保持了很好的训练水平,更通过各种手段树立了许多可以让林书豪坚持的榜样,对阵篮网一役命运之神终于垂青了这个坚持梦想的小伙,而与此同时一切的商业行为再次风起云涌,“林疯狂”成了NBA新的符号,小人物成就大梦想,又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第2篇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部著作,分析了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形成与其科学的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形成的内在逻辑一致性,认为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脱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获得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

作 者:黄声波 刘年喜 作者单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南,株洲,41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年,卷(期):2(5)分类号:A811.63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社会实践观 唯物史观

美国人的年轻观 第3篇

近两年,我在美国的乡村和城市分别生活了一段时间。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脸有皱纹、肥肥胖胖、大腹便便的老年人。然而,除了行动迟缓外,他们的面部表情是欢乐的,语言动作是风趣而幽默的。在新泽西州达威尔镇,93岁的瑟兹拉老太太,每天开着名车在她儿子的公司按时上下班。她对我说:“只要您心里不长皱纹,您就会有年轻人一样的心态!”

美国老年人乐观风趣,是他们年轻的秘笈之一。而全社会对老年人的一视同仁,更让他们自立自信。美国大多用人单位,觉得老年人诚实有经验,用着放心可靠。所以,在招聘时年龄要求只有年满18岁的下限,却没有上限,哪怕你是80岁的老人,只要你愿意做,而且能做得很好,用人单位就会爽快地聘任你。我看到,美国的许多商场、超市,七、八十岁的老人与年轻人比肩而立,一样可以当收银员。在美国的国内航线上,我看到,空中服务员不像中国那样,是清一色年轻漂亮而苗条的“空姐”,而是五大三粗、壮壮实实的“空嫂”、“空婶”、“空大娘”!我还发现,美国的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不少是年迈者。康州诺沃克市电视台新闻主持已年逾八旬,但观众对他的节目非常感兴趣,评价说:他成熟有经验,说话可靠,令人信服。

美国人普遍认为,70岁以上才算进入老年人行列。有近一半的80岁老人心理上还不认为自己是老年人;即使他已病倒在床,也不认为自己是因为年老体弱而病倒的。

人性相通,观念有异。国有国情,各有侧重。我们强调“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勃勃,年轻有为,虎虎生威。年轻是个宝,处处闪光耀。而对年长者,偏见颇多。请别对年龄太过敏感了!请多给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多的阳光和自信,让他们生活得更加乐观而年轻!

《战国策》中士人的鬼神观 第4篇

关键词:鬼神观念,祖先崇拜,百家争鸣

“鬼”在《说文》中的解释是“人所归为鬼”,[1]P434“神”是“天神引出万物也”[1]P164对于鬼和神的关系问题,王景琳在他的《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中说“鬼的性质在根本上与神没有两样,就是说:鬼也是神。”[2]P6本文是把鬼神看成一个偏义复词,重视的是鬼的方面,笼统地说是鬼神观念。而《战国策》虽是一部描写战国时士人言行的著作,但其中有些材料提到了鬼神问题。本文拟从这些材料出发,以管窥豹,从当时士人对鬼神观念的看法,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影响和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战国策》和那个时代。

一:战国时期士人的鬼神观

(一)从材料本身来分析

《战国策》中提到鬼神的材料有:《齐策一·楚将伐齐》鲁君曰:“子以齐、楚为孰胜哉?”对曰:“鬼且不知也”[3]P321;《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值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3]P358;《楚策三·苏秦之楚》(苏秦)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之如鬼,王者难得见如天帝”[3]P553;《宋卫策·宋康王之时章》“威服天下鬼神”[3]P1219材料一中的“鬼且不知也”说明对于齐楚交战谁能胜利这件事,就是鬼也是不知道的,这反映了在张丐的思想中鬼并不是全知全能的。材料二说明孟尝君对鬼存有怀疑,他也不知道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第三则材料更明确地说:“谒者难得见之如鬼,王者难得见之如天帝”,直接说明了鬼神说法的不可验证,这也导致了对鬼神的怀疑。第四条材料说人能“威服”天下鬼神,人的力量是比鬼神还要强大的,而要作为一种信仰的存在,被信仰的力量是要比信仰者强大得多的,或者是信仰者永远都不能企及。所以,这四条材料只是泛泛地提到了鬼神,并没有具体描述鬼神的外貌、性格等特征。因此,鬼神在当时士人心中并不是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的,因为信仰是不需要验证的,无论它存在与否,人们都是会相信的。

(二)从当时士人对死亡的看法来分析

段德智在《死亡哲学·绪论》里说:“‘死亡’这是一个与人类同龄的谜,是人类已经猜了几千年并且还将继续猜下去的谜。”[4]P1《战国策》中的士人也不得不去猜这个谜,但他们的谜底是什么呢?《魏策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3]P882载:“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其乐忘死”是说楚王享乐过度时就像是忘记了人还会死一样,也即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楚王是认识到人是会死的。而对死亡的看法记得最为明确的是“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3]P781和“事之必至者,死也。”[3]P394这两条材料。因此,《战国策》中的士人们已经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和死后的不可复生。而如果他们相信有鬼神的话,他们就会想到死后的生活。但《秦策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里却记:“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3]P148这个“死后无知”更进一步说明了鬼神信仰的淡薄,因为死后无知,自然死后也就没有鬼神的存在了。

(三)从占卜的方面来分析

《礼记·曲礼上》说:“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5]P93因此,当时卜筮时是应该相信鬼神的。而《东周策·赵取周之祭地》载:“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3]P36这条材料中赵之太卜对占卜的内容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而定的,并且,连占卜这种极其庄重的事情都可以拿做祟来自由解释,当时士人对鬼神的怀疑自是可见一斑。《战国策》中另两条“襄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3]P90、“公孙衍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3]P310可说明占卜在当时已经日常生活化了(在集市里可以占卜),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随意占卜(数策占兆)。因此,占卜已经沦为一种工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解释,占卜的内容当然也不再具有神圣性了,人们对占卜的内容之一的鬼神思想自然也不看重了。

二: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

(一)鬼神观念产生的原因:祖先崇拜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活动的重要性。而祭祀的对象最初可能是自然界的神灵和祖先,也就是说我国的原始先民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心理。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祖先崇拜的民族,正如卡西尔在《人论》里引用德·格鲁特对中国宗教的看法时所说:“我们不能不把对双亲和祖宗的崇拜看成是中国人宗教和社会生活的核心的核心。”[6]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在祭祀时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祭祀时把和死者有关系的人立为尸以代表死者,尸一般由祭祀的先人的孙子来充当。《礼记·曲礼上》说:“《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尸,子不可以为父尸。”[5 P74祭祀时,由巫来进行人和祖先(尸)的沟通。后来,人们对祭祀不再很看重了,巫的地位也下降了。而尸的问题,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里说:“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7]P585他还在《卷十四·相设》里说:“而春秋以后,不闻有尸之事。”[7]P660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祖先当成了一种想象的存在即鬼神了。之后,鬼神又人格化并与现实人的神灵相互作用而同时存在。因此,历时地看,在长期的集体无意识中,慢慢地由祖先崇拜演变出了鬼神观念。

(二)战国时期鬼神信仰缺失的原因

顾德融、朱顺龙在《春秋史》里说:“值春秋时,由于经济、政治时势的变化,在一些士大夫思想中开始出现不很崇信鬼神的观念。”[8]P480这也可在生活于春秋末年的孔子的《论语》里得到验证,他说:“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乱力怪神”等。而孔子在《论语》里喜欢说一些具体可操作性的东西,是疾虚妄的,不会说一些他不知道的东西。另外,他是我国第一个大教育家,开创了兴办私学之风,他的学说塑造了后世士人的思想品格。而在春秋之后紧邻的战国时代的士人不能不受其影响。因此,战国时士人不仅继承了孔子对鬼神的怀疑态度,而且对鬼神问题的看法可能更激烈,进而否定鬼神的存在了。

三: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一)产生了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战国策》中士人心中鬼神信仰的缺失使他们心中没了可敬畏的东西,不讲善恶、法律、道德,只是肆无忌惮的追名逐利。他们撕破了忠、义、信等温情脉脉的面纱,赤裸裸地展示了他们对名利的追求,因此产生了一种崇尚名利、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熊宪光先生在他的《战国策研究和选译》对重利有详细的阐述。[9]P1-31如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家看到父母妻子嫂子理都不理自己时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位者乎?”而其说赵国成功被封后,其嫂“前倨而后卑。”苏秦问其故,其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另一方面,与这种追名逐利的思想相对应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懈的创新进取精神。傅剑平在其《纵横家与中国文化》中说:“纵横家拥有敢于创新进取和开拓的精神。”[10]P307确实,苏秦的“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想必感动和激励了不少古之士人。

(二)促进了百家争鸣

对于战国时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已经有很多论述,但大多只是从外部环境上来分析。百家争鸣为什么没有在春秋和战国以后形成,而恰恰是在战国时形成的呢,战国时鬼神信仰的缺失而造成的思想空前解放也应该算是它的一个内因吧。《战国策》中的士人在追求名利的同时,有些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如苏秦之类让人佩服;但也有许多士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相互倾轧,如张仪之流比比皆是。而他们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伤害别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流行,势必会在社会上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而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弊端纷纷著书立说,企图改变这种现状,如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从性善和性恶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希望士人们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另外,战国时的这种思想解放还使得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因而出现了许多具有异质和反叛性的声音,如苏秦说:“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信如尾声高,则不过不欺人耳;廉如鲍焦、史,则不过不窃人之财耳。”[3]P1122这种无所顾忌的言个人之所想言对战国时诸子百家争鸣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王景琳著.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M]北京:三联书店。1996.

[3]何建章注译.战国策注释(全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段德智著.死亡哲学[M]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1994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全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7][清]顾炎武著[清]黄如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上册)1990

[8]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熊宪光著.战国策研究和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5篇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西方人本主义辨析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存在于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中,是具体的、历史的.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与价值,但二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理论实质却存在本质不同.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观,认清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郭小丹 GUO Xiao-dan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3(5)分类号:BOB5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

万杰人的从医观 第6篇

诊断准确实现“质”的飞跃

诊断准确是医院的生命线,这是万杰一直坚守的堡垒。“誤诊是对病患最大的不尊重,万杰绝对不能出现。”这是孙启玉对万杰医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硬性要求,为了达到并保持“零誤诊、零失誤”,万杰从不吝啬于科技设备的更新与人才队伍的培养。从伽马刀到PET(派特)到质子治疗系统,最先进的肿瘤治疗设备及影像诊断设备全部聚至麾下,特别是在7年前斥资4000万美元引入的世界上用于临床的第四台质子治疗系统,更是使我国的肿瘤治疗迈入了质子治疗的新时代。

质子治疗是如今世界最先进的治疗肿瘤方法,和传统放疗相比,在提高肿瘤照射水平,提高局部控制率,有效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优势显著,大大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然而,质子治疗系统作为现代高端技术的集成,也堪称医疗设备的巨无霸。重达两百多吨的回旋加速器;数十米传输通道;一毫米以内的目标准确值。由于一台质子治疗系统投资数以亿计,机房建造周期及设备安装调试时间较长,一般公立医院很难有如此手笔。而这正是万杰的机会。

2004年12月20日,万杰质子治疗系统正式在医院投入临床使用,中国也因此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拥有商业运作的质子治疗系统的国家。淄博万杰肿瘤医院,正式作为中国质子治疗“里程碑”傲然于中国大地。

心怀慈善用心做事

“时刻保持一颗慈善心。”这是孙启玉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你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人人都可以做慈善。”孙启玉如是说。

2010年,由淄博市红十字会、万杰集团、岜山集团和淄博市红十字万杰肿瘤医院联合举办的淄博市红十字万杰肿瘤医院揭牌暨“温暖淄博•感恩亲情”肿瘤患者免费救助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为秉承关爱精神,希望用先进医疗技术为肿瘤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救助项目启动以来,已有65名困难家庭的肿瘤患者受益,减免医疗费用达100万元。

“本次救助活动是针对淄博市肿瘤患者的一次实实在在的救助,医院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将不计成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精确的治疗。”孙启玉说。万杰肿瘤医院针对贫困患者开设的10元病房,多年来方便了无数患者,赢得了千金不换的民心。据卫生部门日前公布的调研结果,万杰肿瘤医院的群众满意度为百分之百。2011年,医院又推出一系列新的诊疗优惠政策,向家乡人民书写出万杰的慈善志向。

上一篇:世界货币体系发展下一篇:多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