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的责任

2024-06-26

服装设计师的责任(精选10篇)

服装设计师的责任 第1篇

一、制造商和销售商共同分担回收责任制模型

闭环供应链是前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结合形成一个闭环。所谓逆向供应链, 一般可理解为由产品消费终端作为起点, 向生产制造商方向的退货、残次商品和包装回收等经过直接再利用、维修、再制造、再循环或者废弃处理等逆向运作.前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形成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闭环系统。

设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 制造商和销售商分别决策和承担各自的产品回收责任和相应的回收成本;用回收产品再制造的产品与新原料制造的产品无差别。

制造商和销售商分散决策共同分担回收责任制可以看作为对二者都课以回收税, 由收税者承担回收责任并将回收的产品全部无偿返还给二者。制造商和分销商按责任比例缴税并获得回收品。若制造商和销售商各分担α和1-α比例回收责任, [3]对于制造商的某个批发价格w, 根据销售商的效益目标函数可获得对于批发价格w的最优市场销售价格ps*和最优订货量qs*。对于销售商制定的订货量qs*, 根据制造商的目标函数, 可以得到制造商制定的最优批发价格Ws*和销售商的实际最优订货量qD以及最终市场销售价格pD*。可以获得分散决策下制造商最终收益为

分销商的收益为

显然, 存在着二类特殊的情形:

(1) α=1, 即所有的回收费用由制造商承担, 制造商承担所有的回收费用, 并且拥有回收品控制权。

(2) α=0, 所有的回收责任完全由销售商承担, 回收的所有费用都由销售商来承担并且具有回收品控制权。

计算表明[2,3]供应链上的成员收益都随着自身所承担责任的比例增加而减少;不同的回收责任承担比例对于产品的批发量和市场销售价格均无影响。

二、优衣库回收旧服装案例研究

2001年10月, 优衣库 (UNIQLO) 第一次在日本国内对所有该公司出售的商品开展“全商品回收”活动。近年来, 把回收活动推广到韩国、英国、美国、法国, 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上海的优衣库门店。

1. 优衣库回收旧服装的操作

优衣库采用无偿回收销售的服装。要求在家洗涤后, 顾客自行把旧衣服送到门店。从2006年定期回收旧服装以来, 回收量逐年上升, 至2013年, 回收旧服装总数达到2897万件。

优衣库对回收服装采取再使用、材料再利用和能源化利用三种方式。回收后的服装有80%~90%经过分拣、消毒处理后, 捐赠给难民, 2%~6%被加工成绝热材料等, 完全不能使用的旧服装被用于焚烧发电。

2. 优衣库回收旧服装模式与影响

供应链管理研究证明供应链成员回收责任的分担比例变化并不影响供应链总收益, 回收的集中决策模式的总收益大于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总收益。优衣库在销售终端承担回收旧服装, 将回收决策和责任集中与一身, 形成了集中决策模式。

(1) 回收旧服装的成本

(2) 优衣库回收旧服装的引致效用

对于企业而言, 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制约条件是必须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在竞争充分的服装市场上, 优衣库几乎不可能采用直接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式转嫁回收费用。在供应链内, 要降低作业成本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合作;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的降低需要供应链成员合作、协调和激励机制。可见, 可变成本可以通过某种协调机制分摊给供应链成员。

优衣库以‘自有品牌服饰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控制了整个供应链, 决定了其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其它成员处于弱势地位, 不具备与主导者要价的能力。优衣库有能力利用自身优势对供应链实施影响, 并且在利益分配时, 可根据供应链上的成员贡献大小来分配商业资源, 提高成员的合作积极性。这样, 供应链的主导企业会对收旧服装所产生的费用分摊提出主导意见, 将费用分摊给供应链所有成员。优衣库回收旧服装印证了供应链中最接近客户的企业最具有权威并能够确定目标价格, 因此, 离消费者最近的销售商回收是最佳的决策。

由主导地位的终端服装销售商进行旧服装回收的模式以及内在的费用摊派方式导致供应链上的其它成员‘被迫’参与回收旧服装行动, 这就是此种回收模式的引致效用。

三、对我国废旧服装回收利用启示

废旧服装回收事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其重要性毋庸赘言。全社会应对此重视和积极参与。优衣库的案例对我们开展废旧服装回收利用有很好借鉴意义。本研究认为:

第一, 应当鼓励在供应链中起主导作用的服装零售企业, 开展旧服装回收利用, 通过在供应链中分摊成本方式促使供应链成员参与环境保护。逐步扩大参与回收利用废旧服装的企业数量。

第二, 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有必要通过立法形式, 落实废旧服装回收利用的责任, 规范对废旧服装的回收和利用。

第三, 回收旧服装要做出相应规定, 提交者必须承担提交清洁的旧服装义务, 不能把服装收集点作为旧服装的垃圾箱。从而提高回收效率, 减少回收服装后续过程的成本。

参考文献

[1]祖倚丹, 等.家庭废旧服装存放及处理的调查分析[J].生态经济, 2010

[2]邱若臻, 黄小原.闭环供应链结构问题研究进展[J].管理评论, 2007

[3]汪翼, 等.闭环供应链的回收责任分担决策[J].系统管理学报, 2009

[4]fast retailing, Fast retailing CSR report 2014[EB/OL].http://www.fastretailing.com/eng/csr/report/

[5]郭燕.基于环境责任的企业主导型旧服装回收模式研究[J].纺织导报, 2014 (1) :30-34

[6]桂良军, 等.供应链成本集成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未来的服装设计师 第2篇

先看我研制出的专供小朋友穿的“多功能”服装吧。(“专供小朋友穿的”这是最吸引小读者的语言,因而这是小读者最为关心的,这个提示语非常有用)这种衣服有三大特异功能:(“特异”就是奇特、特别,这个词强调了作者设计的服装功能不一般)第一,自动调温功能。这种衣服冬天能给小朋友供暖,夏天能为小朋友降温。穿上它冬暖夏凉,让你感觉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概括了适宜小朋友生活的需要,是最理想的温度条件,完美无比。再加上“四季如春”的打比方,让人回味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享受服装所带来的舒适)第二,自动变色功能。这种衣服能根据小朋友的需要而自動变换颜色,你想让它变什么颜色它就变什么颜色。(这“多功能”变色服装,比变色龙还厉害!变色龙只能根据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身体表面的颜色,而这件“多功能”服装则能根据小朋友需要而自动变色,刚才还绿色青蛙仔,转眼变成了红孩儿,多有趣呀)第三,自动保洁功能。这种衣服耐脏保洁,永远也不用洗,而且永远和新的一样。(小朋友好动,尤其是男孩子,经常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让妈妈妈洗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甚至少不了挨妈妈的批评,我们谁都想穿一件永远不用洗的衣服。)

再看我研制出的专供大人穿的“多功能”服装吧。这种衣服除了拥有和小朋友衣服一样的功能外,还具有超级携带功能,任何东西都能轻易放进衣服口袋里,且放进口袋后都能自动缩小,需要用时再从口袋中取出,这些东西又能自动恢复原样。(“超级携带功能”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愿望呀!“能自动缩小……又能自动恢复原样”,这有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或者像猪八戒耳朵眼里藏银子一样,有魔法的“口袋”,真有趣!)

我还研制出了一种应用型的“多功能”服装。它有几个按钮,按第一个按钮,衣服里面就会伸出一把雨伞。按第二个按钮,衣服的旁边就有两只翅膀,你想飞就飞。(有了翅膀能上天,“想飞就飞”,随心所欲)第三个按钮,衣服充满了气体,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中畅游。(充气的衣服能下水,让我们像鱼儿一样游泳,这是多么惬意)按第四个按钮,衣服会自动弹出美食来,在你眼前任你挑选。(服装里可能还隐藏一个皇家厨房,不然“美食”不会弹出来的)按第五个按钮,当你碰到难题时,它会帮助你解答。(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服装这时变成了智囊团,凸显了服装功能的奇特。)

呵呵,梦醒了!(照应了开头,回到现实)把我的梦想告诉你,怎么样,是不是很想试试我设计的“多功能”服装呢?我要为实现我的梦想而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梦想是美好的,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表现作者为实现美好梦想的决心)将来真正研制出更多的“多功能”服装,来供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穿。(这里点明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照应了开头。)

总评

我们的各种想象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因此写想象作文时,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并注意应该把你头脑中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绘出来。你看本文在想象未来的服装时,就善于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并把自己研制的“多功能”服装的功能具体描绘出来了!先介绍小朋友穿的“多功能”服装,接着介绍大人穿的“多功能”服装,再介绍应用型的“多功能”服装,条理非常清晰。其中小朋友穿的“多功能”服装最详细,具体介绍了它的三大特异功能。这也正是本文的最大亮点。在介绍“多功能”服装的每个段落时,作者都采用了“总分”的段落格式,具体描绘出每种“多功能”服装的奇特之处。让人读了,对这种“多功能”服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此外,小作者还注意运用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使得习作的语言更生动、形象,让人爱读。

(王栋祥)

服装设计师的责任 第3篇

服装在消费上也是高浪费高废弃模式。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穿着服饰越来越讲究,对款式色彩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速购买、快速更换、快速厌弃的消费方式越来越普遍。全家人每年抛弃不穿的衣服积累下来往往会有好多件,甚至一个大箱也装不下,有些可能只穿过一两次,甚至是买来后就不喜欢没穿过的,因没地方存放,就扔进垃圾箱。我们可以做个保守估算,按我国13亿人口,每人每年每季买一件衣服,衣服平均重量500克来考量,每年我国服装的销售量差不多50亿件以上,所用到的原料至少就要250万吨,一年丢弃不穿2件,每年产生的服装垃圾是25亿件,重量超过125万吨,还没考虑电力能源的浪费。

由此可知,我国每年在服装上的损耗浪费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干旱缺水,资源并不丰富,服装所需的所有原料如棉麻植物、动物皮毛、石油等自然资源,有不可再生的,有涉及物种保护和环境污染的,这不仅挥霍了国民财富,而且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浪费,我们有限的资源经不起这样的长期消耗,对我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作为纺织服装企业的成员,我们觉得自己有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减少这种浪费,文章通过从生产源头到消费末端等多个环节的分析,从服装的设计开始,把低碳环保观念贯穿在服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制造、运输、营销、使用、回收等过程,提出一些设想和商业运作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1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从生产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能耗

(1)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纺织印染设备。采用新技术低能耗的先进设备。

(2)尽可能多采用可再生资源可循环的绿色新型纤维材料,如竹纤维、豆类纤维、奶类纤维、天然彩棉等生产周期短、污染少、成本低的绿色资源,在原料上给节能低碳找到实施点。

(3)在印染过程中采用新型环保工艺技术和低污染染料助剂,减少水的消耗排放,增加水的循环利用。印染的能耗差不多占印染布的成本的一半,是纺织服装行业中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印染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如生物酶工艺,环保型前处理剂,后整理剂等新应用,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和废水废气的排放,印染效率也得到提高。

(4)在服装设计上渗透低碳环保的理念,设计上要有前瞻性、多功能性、混搭匹配性等考虑来确定面料和款式,做到简洁大方、不过度设计和过多装饰。

(5)提升面料的科技含量,如使用纳米技术,让衣服具有抗脏防渍耐皱易打理的性能,减少衣服的清洗熨烫次数。

(6)提高服装的整体质量,包括色牢度、脱线、p H值和甲醛含量,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

(7)和数据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对服装的消费趋势、销售市场、仓储物流等作出科学预估和安排,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流通的成本,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节约。

2 以增值服务为内容在市场营销上推广服装的低碳环保理念

除了在纺织服装生产源头上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外,在营销环节也要推行服装的低碳环保观念,改变服装销售企业只管卖出不管售后,重数量轻服务的思想。

现在餐饮行业对节约粮食的理念做得比较好,点菜员对食客乱点多点菜肴会进行指导和规劝。但服装零售业的从业人员由于销售业绩的考核等原因,不管销售对象是不是该服装的目标客户,都会极力诱导购买,消费者买回去后发现不适合就扔在一边,造成浪费。销售企业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和增值服务培训,如在销售门店和柜台中设立专职或兼职服饰指导师,辅导顾客如何搭配服饰,一衣多穿,新旧混搭,帮助顾客按照自己的喜好改制服装,让旧衣服重新焕发“新生命”,穿出时尚新效果,培养顾客利用现有衣服搭配的兴趣和乐趣,延长服装的利用率和使用频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服装公司也意识到服装高浪费和服装产业的要走环保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纷纷推出绿色节能活动。如H&M在它的连锁店点推出旧衣回收活动,顾客凭旧衣换取折扣,再次购买服装时可以优惠。李宁公司借鉴树木生长年轮的概念推出服装的“衣年轮”,用衣服的碳排放指数来确定衣服的使用年数,这些活动值得其他服装企业学习推广。

3 以转变消费观念为目的改变消费者对服装卖得多扔得快的消费方式

通过媒体报道、名人效应等多种方式,让广大消费者明白不是越贵的衣服越能提升自己的形象,不要因相互攀比炫耀而去买一些不适合自己形象、气质、体型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服装造成个人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提倡多穿对环境危害小、工艺节能的服装。

宣传旧衣回收和贡献爱心的社会活动,对不能穿了的衣服不要随意丢弃,清洁整理后可以捐献给其他需要的人,或者给服装回收公司。

4 以政策财政为导向鼓励纺织服装的回收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纺织服装业从生产到消费每个过程都会产生很多的废弃物,如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废纱,服装制作裁剪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库存次品退货、消费者所抛弃的衣服。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很早就意识到这些废弃物再回收再加工重复使用的经济价值,早在1948年就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国际回收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Recycling,BIR),BIR在2008年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说:每使用1千克废旧纺织物,就可降低3.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用水6000升,可减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农药。这个数据是非常让人吃惊和兴奋的。纺织服装废料实际上是可以成为第二原材料资源的。

通过分拣,把纺织纤维分类处理,利用科技手段把废料重组纺纱,BIR专家预计,若所有纺织纤维废料都回收,至少有一半废料可以再利用,50%以上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减轻了土地、空气、水的污染。

欧美发达国家的纺织品废料收集已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行业,纺织品回收不仅已成为商业化经济活动,而且还属于环境保护型生态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国家的纺织品回收刚起步,政府应该鼓励扶持,在政策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补助,在居民区设立回收箱、回收点,给出适当的回收价来鼓励企业和居民积极参与。

目前我们的服装业在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道路上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整个行业以及社会的支持参与和监督,这样才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民胜,李梅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梦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不关心潮流”的服装设计师 第4篇

作为苏州大学首届时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学生时代的马可对于服装设计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美女如云的时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有许多演出活动,经常课上到一半,就有人请假离开。然而,马可却仿佛和外界的喧哗绝缘一般,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练起了基本功。为了打好设计功底,她常常在服装设计展厅认真地研究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并且一一拍照后做成图册,再拿到宿舍去仔细研究。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制作饰品的设计作业,班上的女孩子基本都选择了用珠子来制作,唯独马可选择了用木片、竹片和麻绳来完成作品。结果,她制作的饰品色系搭配到位,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潜质。其实,只要与服装设计有关的,马可都会非常上心。比如一场服装秀上,除了服装设计本身外,她还会仔细观察舞台布置、灯光设计、妆容等。以至于到了后来,马可几乎成了老师眼里“问题”最多的学生,因为她总有那么多的“为什么”要和老师探讨研究。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大学时期“沉下心”来的钻研和学习,为马可的设计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马可成了一名“不关心潮流”的设计师。她不顾潮流,也不关注流行趋势,只坚持独特的设计概念,做自己的创意设计,却形成了特立独行的服装设计精神,很快就在服装设计界崭露头角。1994年,她的作品《秦俑》获得了第二届“兄弟杯”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金奖,这是当时中国举办的档次最高的服装设计大赛。当年23岁的马可至今仍是获得该奖金奖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

1995年,24岁的她又获得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并被日本《朝日新闻》评为“中国五佳”设计师。第二年,马可在广州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例外”,并担任艺术总监。2007年,35岁的马可作为中国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级时装周上开发布会的设计师,再次发布了她的个人品牌“无用”。2012年,“例外”首次登上伦敦时装周,在世界时尚高端峰会上展现有中国文化意涵的服装风格。

很多人羡慕马可年纪輕轻就功成名就,却很少有人知道她背后的付出。当年,为了准备参赛作品,她整个冬天都躲在湖南一个偏远的乡村里做《秦俑》成品。那套系列用到的面料,包括皮、麻和木头,全是手工完成的。一年之后,她的手上仍然可以看到全是大茧子,而且因为要腌皮和染色,手完全变了颜色并且都是裂口。当时,村里人虽然不知道这个姑娘整天在捣鼓什么,却直言“从没有见过这么能吃苦的女孩子”。的确,马可在设计上极为专注甚至有些苛刻。有一次,一位朋友去看她,她和朋友打完招呼后转身就和打版师讨论起了服装设计的细节,结果竟从上午一直讨论到了下午1点才结束。当她看到完美的设计版型展现在眼前时,才想起了身边一直饿着肚子等待自己的朋友。

即便有了名气,马可本人却一直相当低调。她一心埋头做自己的品牌,几乎很少在媒体上露面,甚至“例外”品牌举办庆典,她也是经常缺席。在服装设计师们纷纷把自己打扮得生怕人家看不出是设计师的今天,马可经常穿着一件带帽子的休闲衫和一条宽松的休闲裤,简简单单得像个学生。

随着马可的事业突飞猛进,她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法国等地拿奖拿到手软,还曾获得2009年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等荣誉。知名导演贾樟柯曾为她拍摄纪录片《无用》,后来该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纪录片最佳影片奖。

有人称“一夜成名”的马可是“中国范儿”的缔造者,这个不善言辞、敏感羞涩且带着几分执拗倔强的女子,却称自己“会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声名财富不过是镜花水月”。不事张扬的她如今低调依旧,就像她自己曾说过的:“沉下去,才能浮上来。”

服装设计师的责任 第5篇

一、科学合理的卖场定位是“名片”成功的前提

服装卖场定位就是服装企业的销售部门或商家要充分合理地分析自己所销售的服装服饰品牌构成、档次、形象、销售模式等内在因素, 同时还要认真地准确地分析卖场的档次、卖场所处的商业环境、顾客群体的构成, 以及同一卖场的其他商品的类型特征等。要做到这些因素与自己的销售的服装特点、风格和营销策略相适合。常言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服装卖场定位不仅包括服装自身的风格定位, 还包括强势消费目标顾客群的定位。如销售对象是白领阶层还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是大学生还是普通市民等等。如果只是一味地考虑卖场环境的良好、客流量大等外在因素而不能科学的、合理的与自身品牌特征、价位等相称的服装卖场选址、定位和设计等, 必将事与愿违。服装卖场定位应符合专业人士所说的“三适合”——与商品适合、与顾客适合、与条件适合。

二、实用美观的卖场设计是“名片”成功的主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人们所接受的全部信息当中, 有83%源于视觉, 11%来自听觉。因此可以把视觉影响看作是一种诱因, 它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促使顾客产生购买动机。无论顾客是否真的购买了服装服饰品, 这种影响都会给之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使之成为潜在的消费者。服装是时尚性、流行性极强的物质载体, 而对美的追求和拥有是每个顾客所期待的。服装卖场大到整个卖场, 小到一个展柜, 甚至一个衣架的造型、风格特征都应有较高的设计含量和艺术审美价值, 并能充分体现时尚。服装卖场展示设计就要充分运用以上原理, 借助形象化的设计语言, 对服装品牌及企业文化加以阐述和说明, 从而实现与顾客的沟通, 以此向顾客传达产品信息、服务理念和品牌文化, 并达到促进服装销售、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服装卖场空间可以根据服装品牌销售空间的构成、面积的大小、形体的状态等加以规划和布局, 要从实际需求与视觉心理, 以及不同空间关系间组合的特点等方面加以统筹考虑。对于服装卖场空间来说, 一般分为视觉空间、心理空间和人机功能空间等几个方面。服装卖场的视觉空间应讲究开阔感, 通透的空间容易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为了增加这种感觉, 可利用照明和壁镜等设备来实现;心理空间是指观众对服装卖场空间的心理体验是放松还是紧张;人机功能空间也叫生理空间, 要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行设计, 使消费者自如地观看与选择服装产品空间布局, 是服装企业零售终端展示设计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仅可以提高服装卖场有效面积的使用水平和营业设施的利有率, 还能为顾客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 使顾客获得购物之外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某种满足。当然, 在很多情况下, 服装卖场空间是包含于公共空间之中的, 如大的服装商场、商厦。因此必须对公共空间进行一定的隔断处理, 从而营造出一定的卖场空间归属感。在进行服装品牌的卖场设计时, 卖场的设计者应充分利用展板、衣架、服装模特架等物体进行开放式外围布置, 以利用封闭性原则使消费者形成完整的视觉空间感。在进行空间界定时, 一般可采用明示的手法, 如护栏、隔断、展台等, 还可以采用暗示的手法, 如地面色彩与吊顶造型, 灯光局部照射等手法。

服装卖场空间的具体布局一般包括:卖场的门面、壁面、柱面、橱窗, 以及组合于其中的展示台, 陈列架、储藏柜、展示模特等等。服装卖场的墙壁是卖场布置的主要部分, 壁面既是空间的分隔面, 又是顾客视线的终点, 是整个卖场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区, 应放置整个卖场该季需推出的主打产品, 也可以是品牌定位或传达品牌应季风格特征的主题概念的布局。此外, 应该充分利用壁面的高度和面积, 挂放醒目的服装产品, 使顾客的视线集中于此。壁面中的正面也是卖场的正面, 在规划时更应该重点考虑, 其要旨是:开阔、通畅, 尽量面向主通道, 让顾客一眼就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服装展架、展台是由人为设置的空间结构组成, 因为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常常成为视觉中心和营造气氛的“主角”, 所以不能不重视。由于它不属于建筑结构, 所以在使用时可以十分灵活, 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决定其设置的位置和形式。在设计与摆放使用时, 应该注意之高度, 方便顾客拿取服装, 也就是说必须是人性化的设计。

服装卖场的服装陈列和服装本身一样吸引消费者。将服装进行科学合理而艺术化地分类陈列摆放, 能给顾客的顺利选购和卖场有效管理等带来方便;还有, 在卖场里做一些必要的装饰衬托, 艺术化地强化服装的主题, 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卖场的服装展示形式应是多样的、立体的、艺术化的。另外, 服装卖场里配以高雅合适的音乐, 温馨和谐灯光, 主题鲜明的影像等都能更加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提升卖场的品位, 增强品牌的可信度。卖场橱窗更是介绍和宣传服装产品的极佳广告形式。运用主打产品, 通过布景、道具和背景装饰, 配以合适的灯光、色彩及文字说明等而形成的卖场橱窗会无声地向顾客讲述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三、体贴入微的卖场服务是“名片”成功的关键

服装卖场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卖场的灵魂, 它决定了服装卖场的整体质量。上档次的服装卖场应从服务人员的外在形象、穿着打扮、举止言谈, 以及文化修养、审美道德等各个方面进行要求, 并使之具有很高的服务水平。店员整齐统一的着装, 甚至全部穿戴所销售的品牌服饰, 能给顾客步入卖场就产生较高的信誉度和亲和力, 并让消费者留下卖场管理规范、制度严谨等积极印象。另外, 穿戴所销售的品牌服饰的卖场服务人员本身, 是卖场及销售服装的形象大使, 是最直接的品牌广告。当然, 卖场工作人员的着装风格必须与卖场的环境、所销售的服装品牌个性相一致。另外, 服务人员在给顾客提供服务的始终都应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地与顾客交流, 是介绍商品, 让消费者了解品牌、比较和评价商品, 进而主动的接受服装产品。而不是推销、强迫顾客。卖场的服务人员通过合理地借助语言、包括有效的肢体语言表达对顾客的真诚、关怀和理解, 包容顾客的挑剔甚至和批评等。不管顾客最终实现消费与否, 真正让消费者在步入卖场的那一时刻开始, 心情始终是愉悦的, 并真正感受到在消费商品同时更是在享受服务。

四、结束语

服装卖场是服装品牌进行的二次装饰和销售, 这种包装更多地体现在对服装以外因素的把握上, 近几年, 服装品牌的竞争由产品升级到买场的竞争, 在给消费者带来体验的同时, 扩大了商家的利润, 良好的卖场氛围无疑会增加消费者试衣的机会, 同时也增加了购买的机会。服装卖场的设计是艺术性和功能性更是商业性的结合, 是服装企业商品的扩展和延伸, 是服装品牌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服装卖场设计和服装品牌一样成为人们生活品位, 身份地位的象征, 是服装企业“无字的名片”。

参考文献

[1]马大力 徐 军:服装展示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年

[2]李建军:论视觉形象[J].装饰, 2006, (2)

[3]李喻军:现代展示艺术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4]金贵成:销售空间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

[5]吕 辉:论空间展示的魅力[J].装饰装修, 2006, (2)

服装设计师的责任 第6篇

作为一名舞者, 舞台服装是重中之重, 而舞台服装的美丑与否, 都设计到服装设计的方法。着手设计的最初程序是动手绘图, 设计方法是在服装设计中是重要至极的, 掌握服装的设计方法更是重中之重。

舞台服装, 顾名思义, 指的是舞台艺术表演时, 演员所穿的服装。而舞台艺术包含的门类很广泛, 主要有戏剧、曲艺、杂技、魔术、小品、音乐、舞蹈等等。因此, 舞台服装的范围要大得多, 其特点也不像戏剧服装那样相对单一、集中, 其主要区别在于:戏剧服装是角色 (剧中人物) 的服装, 而舞台服装则既有角色服装, 也有演员 (非剧中人物) 服装。舞台服装设计就是指为演员在舞台表演场所穿着的服饰进行的艺术设计, 目的是为了娱乐人们的生活和进行艺术欣赏。它具有塑造角色外部形象, 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作用。舞台服装设计要充分注意舞台服装的特点, 并予以艺术化的概括和创造性的创意。

作为舞台服装设计的根本属性, 舞台性的原则便成为了在进行舞台服装设计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舞台不同颜色、型号的灯光的照射, 舞台服装可以在颜色、亮度、视觉感应等方面呈现出变异性的特征。比如说, 当舞台灯光照射较为暗淡时, 舞台服装的颜色将会变得浓重, 反之当使用强光照射时, 舞台服装的颜色将会变得浅显等。此外, 舞台服装对于增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服装颜色与整体演出内容、服装整体舞台表现力的协调性。例如, 颜色的搭配不能过于单一, 红色的主体服装上可搭配有白色的飘带等。设计者应将牢牢把握住五彩缤纷的理念, 将舞台服装颜色设计上的“变异”与“协调”两大理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舞台服装的设计源于生活, 在生活的基础上融汇了艺术的元素。因此我们可以将舞台服装设计称之为艺术化的生活服装, 艺术性便是舞台服装设计的又一特点。同时, 在设计民族舞台服装上还应根据演出题材的要求, 重点突出民族特色、个性。比如舞蹈《酥油飘香》, 就突出了壮族服装的特点;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服装就突出了傣族民族服装的紧身、细腰、短袖的特点;还有朝鲜舞蹈《长袖舞》, 突出朝鲜族女性服装长裙短衣与男性服装肥裤的特点。

中国地大域广, 所谓“五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 故而艺术具有地域性差别及特点。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 东北二人转的火热幽默, 都提现了鲜明又强烈的地域化特色。舞台服装设计也要懂得这个道理, 在地域性上狠下功夫, 通过地域性充分体现其艺术化特征。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 如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服装设计, 男子群舞演员的皮帽皮袍与女子独舞演员的鲜红色服装, 就极富东北农村服装的特点。再如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女子穿的各色旗袍则充分显示出上海滩上的东方神韵。

舞台之上是人在演绎, 每个人都有不同性格与角色, 舞台服装的设计也是其角色演绎的一部分, 以艺术化、舞台化的舞台服装来增强观众的视觉、语言感官。因此舞台服装的设计要突出演员的角色特点和性格特点, 要使服装为人物性格服务, 为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服务, 充分体现“人是衣, 马是鞍”的美学精神, 又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舞台服装设计与生活服装设计都以人为设计主体, 但是舞台服装和生活服装在对于人的活动形式的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两者的设计要求也存在着差异性。往往在开台演出前, 演员的服装与化妆是最早给观众带来评判标准的元素, 直接影响着舞台表演的成功性。舞台服装设计与生活服装设计的区别主要有几下几点:在舞台服装的设计上, 应有针对性的结合演出题材的风格进行颜色和款式上的提炼, 重点表现美观、气氛等艺术性;而生活服装设计则重视实用性和舒适性。舞台服装是表现舞台风格的一种媒介, 有利于强烈视觉美感的创造。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革, 人们的思维与意识形态正在逐步的发生着变化, 艺术美感日益深入到人们的价值理念中, 促使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日益强烈, 从而更多的促进了国际艺术的交流与发展。舞台艺术作为审美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既丰富了人们的事业, 有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在舞台艺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更不能忽视舞台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舞台服装设计在提升舞台表现力、满足人们视觉感官需求的同时, 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也逐步被人们所发掘, 它是一个时代艺术发展的标志, 我们需要将它更好的完善, 更好的加以诠释, 让它更好的指导实践, 从而为我国舞台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添砖加瓦。

摘要:舞台艺术是运用人体的动作去抒发情感的表演艺术, 在舞台上表演中, 为了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 舞台服饰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舞台服装是舞台表演艺术的灵魂。要呈现出好的舞台表演, 舞台服装的设计便成为服装设计师考虑的重点, 在设计舞台服装时, 服装设计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舞台服装设计, 需要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舞台表演高度结合起来, 兼顾艺术和设计, 让服装设计方法吸取舞台艺术精华, 展示出它的重要作用;让舞台艺术依托服装设计方法, 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浅析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与服装的关系 第7篇

关键词:面料,再造设计

随着服装产业的成熟, 设计师在迅速变化的流行趋势和特定的产品技术要求面前, 必须具备更高以及的设计能力, 尤其是很多新型面料的不断出现, 更像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挑战, 仅仅以现有的原始面料为设计载体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面料再造设计概念应运而生。

面料再造设计就是以面料的原始特性为出发点和切入点, 通过传统或全新的设计方法和造型手段对面料的纹样、肌理、色彩元素进行再创造的一种二次设计活动。设计师应以现有的知识技能和个人审美为设计依据, 进行观察、研究、提取、分析, 讲面料的纤维结构、色彩构成、表面肌理进行再次设计创造, 改变材料原有特性和结构, 形成全新的表面肌理和艺术审美趣味, 从而激发设计师对服装的设计灵感与创造能力。

早期的服装设计只是停留在款式和色彩的创新上, 比如服装的外在廓形和零部件的轮回变化、服装装饰图案的加法减法等等, 这样就使得服装设计风格相似, 难以有很大视觉创新和突破。同样设计师们对面料的理解只是在上面停留在印制一些绚丽的色彩或者抽象图案的层面上。实际上服装面料中肌理效果的变化手段不仅限与材料本身, 完全可以对材料重新组合造型。将各种材料按照新的距离、层次、疏密排列, 则会呈现不同的丰富肌理效果。

现代的面料再造设计是将不同肌理的面料、辅料通过艺术创新手法拼接在一起, 赋予面料全新的艺术语言, 使服装设计更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 也是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的重要设计手段。所以国内外几乎所有的服装设计师都把设计的重点放在了面料二次艺术创造上, 这点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惊艳、独特的服装视觉效果。

设计师们利用各种叠加, 反复或者褶皱压印甚至破坏的方式让手中的面料先声夺人, 不断创新,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丰富与拓展了新的服装设计思路, 似乎变得更有艺术性和研究性。为了达到理想的塑造效果, 现代设计师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原始面料, 通过对视觉空间的探讨与研究, 对面料的材质和肌理进行二次设计研究, 以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诠释对服装设计概念的理解。

服装面料再造是一项创意性强的面料设计环节.准确地说是将立体构成的概念实施于服装面料的二度创造, 构成原理中强调单形元素的设计和组合方式。因此, 只要将设计资料 (面料和辅料) 分解成为元素或是设某一资料为元素, 灵活运用构成原理中的重复、分割、渐变、回转、透迭重合的手法。哪怕是单一的设计资料, 同样可以得到具有形式美感的构成形式。

一般来说, 设计师可以根据原始面料其自身就具有风格感和视觉效果, 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以及造型资料的排列顺序、距离、疏密的不同, 使原始面料获得全新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不同质感的原始面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一般对于硬质面料, 着重其表面的光滑与粗糙、凹凸的肌理处理, 可以用金属、线材、亮片、铆钉等辅料在硬质挺括的材料上面做半立体浮雕式的触觉肌理效果, 而对于质地柔软的面料表现则侧重于通过将原始折叠、抽褶、重叠、堆积等造型手法将面料原有的自然形态改变, 变得更加飘逸、柔软、动感并富有层次。

几乎所有的服装设计师都在运用“色彩、面料、款式”这三大服装语言来创新设计。在这种情势下, 不少外国品牌设计师拿起了“面料改造”的武器, 在面料的改造上创出自己的个性风格。进行面料再造设计应该以面料研究为基础, 通过对外界各种事物的艺术审美与加工提炼, 对面料进行二次开发设计, 并且以实际的动手操作以及精湛的工艺手段为前提, 使服装材料的再次设计成为服装设计的主要手段和必备技能之一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也是很多选手从服装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的必要手段之一, 很多参赛服装犹如服装工艺品般精美绝伦, 带给人非同一般的视觉感受和心灵碰撞, 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通过面料再造为主要的设计语言, 将原本普通的服装通过面料外观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现今, 几乎所有的服装设计专业都增加了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这门专业学科, 通过学生在课堂的专题实训以及课外的实训练习, 有效的推动了学生对服装面料的深层次理解与运用。通过专业老师的启发式教学, 学生通过了解不同面料的性能及特点, 大胆尝试将各种不同面料进行组合创新, 并且在创新过程中通过对大量面料的了解与认知, 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面料运筹帷幄的设计能力, 有效的推动了面料的设计与发展, 为日后的服装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料再造设计为现代的服装设计艺术提供更加宽阔的设计空间以及努力的方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面料的再造设计就是未来服装设计的趋势所在。它已经成为了了服装设计领域的最具有说服力的设计语言之一, 服装材料的二次创新设计必须采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精益求精的工艺手段进行设计再造, 为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服装设计艺术提供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

众所周知, 在国内外每一个高级定制秀场几乎所有的顶级服装设计大师都在用面料再造设计这一创新手法, 表达自己的服装理念及流行个性。已故的设计天才亚历山大·麦克奎恩就是能给人惊喜的设计师, 尤其是他的女装, 设计非常精致, 充满魔力, 情趣盎然, 女性味十足。他用那些很难剪裁的面料通过他的多次设计之后, 却能表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坏男孩有他异乎常人的梦想, 他的想象力像是被施了魔法, 充满了神奇色彩。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以创意性设计为主流, 通过强调面料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位来提升面料的附加值, 经过二次设计的面料和服装外观独一无二、独特新颖。增加服装的品位和内涵, 丰富的面料再造设计广泛应用于时装、高级成衣、高级定制服装等。高级法国女装品牌迪奥, 总是能够将女性独特的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低调暗沉的黑色经设计师的手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颜色, 迪奥的时装华丽, 晚装豪华、奢侈, 总让人们屏息凝神, 惊诧不已。

论服装材料的运用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第8篇

关键词:服装材料,发展,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对服装的观念也渐渐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简单地把衣服作为驱寒保暖的工具, 而是作为一种展现自己个性, 表达自己生活方式, 向外界展现自我的一种表现手段。而服装设计也逐渐地变成了一种文化, 一种艺术, 因此我们在挑选服装时, 更是在享受着一场审美盛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样式个性新颖上, 也更多的对服装材料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待服装穿起来既要有型, 又要健康舒适。要想设计出既款式新颖靓丽, 又穿起来健康舒适的服装, 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服装材料的基本知识, 清楚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选择之间的密切联系, 然后根据服装的机能选用恰当的服装材料, 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塑形性体现服装的造型设计, 从而使服装材质与服装造型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这既是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也是服装设计师技巧训练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一。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载体, 是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是服装设计最基本的因素, 它是构成服装最主要的物质材料之一, 它包含了质地、纹样与色彩等方面, 最能体现服装的主体特征。服装的款式要通过服装材料来表现, 才能创造出美好的视觉效果, 因此我们说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服装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服装设计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 我们对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地掌握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其对服装的影响, 从而合理地选择、灵活地应用各种服装材料, 合理地采用造型方法和表现技巧, 真正地做到因材施艺, 做到设计与材料的完美结合。

一、服装材料简介

1. 服装材料的内容组成

服装材料可以分为织物和非织物两种, 而织物又可以分为有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三种类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现在又出现了新型的纺织纤维, 如天然彩棉、莱赛尔、天丝及竹碳纤维等新型材料;非织造材料主要包括皮革制品以及其他金属、塑料等材料。此外服装材料还包括辅料, 如里料、衬料、垫料等。

2. 服装材料的性能

一般来说服装材料主要包括以下的基本性能: (1) 吸湿性能。良好的吸湿性能可以使人穿着时感到舒适, 及时吸附人体排出的汗液, 调节体温。 (2) 保温性能。纤维纺织品中所含的静止空气越多, 保温性能就越强。 (3) 弹性和强度。通常天然纤维的弹性较好, 但恢复原状的能力较弱。而合成纤维恢复原状的能力很强。 (4) 透气性能。透气性能的强弱, 取决于材料组织的密度、厚度及其表面形状。 (5) 柔软性能。柔软性能与纤维的粗细、质地的软硬直接有关。

3. 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服装材料的艺术出现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 服装材料呈现再创造趋势, 还会向着复合功能的方向发展, 材料向着自然和环保的趋势发展。服装材料的更新不断推动着服装的新进程, 服装行业已进入以材取胜的年代。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 对服装的评价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 服装的外观审美性; (2) 服装的安全舒适性; (3) 服装的易管理性; (4) 服装的耐用和经济性; (5) 服装的流行。

二、服装设计的特点及其与服装材料的关系

1. 服装设计的特点

现代社会生活不断发展, 与其息息相关的服装也随之千变万化。通过总结归纳, 我们可以找到服装设计的一些共同点: (1) 装饰日趋简化; (2) 色彩富于浓郁的装饰效果; (3) 强调服装设计中的意境和情调, (4) 巧妙地应用材料质感。

2. 服装材料和服装设计的关系

服装材料作为服装设计的第一语言, 二者有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材料是服装设计的表现工具, 服装设计师必须依靠各种材料来实现自己的构想, 正如雕塑家需要大理石, 木工需要木材一样。良好的造型与结构设想需要通过相适应的材料材质和色彩才能得到完美体现。另一方面当代服装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服装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 服装思潮的变化推动了服装材料的创新。

三、服装材料的运用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 服装材料是服装造型设计的根本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三大基本要素:材料、色彩和造型。其中材料是一切设计的根本, 因为它包含了色彩、质地、纹样等方面的因素。首先材料是服装造型的物质基础, 有了设计方案之后就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其次材料还是主导服装设计思维的主要因素, 往往新颖别致的材料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作激情和灵感。

2. 服装材料可以促成服装造型风格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服装设计就是风格的设计, 服装风格的体现需要有相应的材料来支持。由于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特征与性能, 因此面料的特征对服装风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面料的塑形性对服装的整体造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面料的弹性、坚实、挺括、飘逸如何, 都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最终造型效果。材料的材质美感构成在设计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因为面料的材质也可以表现出服装的风格。

做好高职院校系教学秘书工作的想法

文/高阳

摘要:高职院校系教学秘书是学院一线教学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在学院一线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在系级教学管理中找到秘书的位置, 提自身高素质能力, 这对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秘书;素质能力;沟通

高职院校系教学秘书是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中最基层的执行者, 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点, 更是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学秘书是教务处、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 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重要渠道, 平时工作量大, 工作事务繁琐。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就系教学秘书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坚持与时俱进, 工作敢于创新

1.主动服务意识要增强

争取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超前服务的转变;从搞好事务服务为主向注重超前服务的转变;从搞好事务服务为主向注重大局服务的转变;从完成具体事项向加强综合协调的转变;从单纯办公、办事, 向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决策部署落实的转变;从忙于事务, 向深入调查研究, 发挥参谋作用的转变;对本系工作要有预见性, 提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2.紧张状态下开展工作要有序

教学秘书的工作时时都是紧张的, 无论是常规教学工作, 还是中期、末期检查, 突击任务一来就更紧张。因此, 必须要科学规范各项工作, 先重后轻, 先紧后松, 做到有分有合, 统筹兼顾。

3. 在工作方法上要创新

自觉做到换位思考, 善于站在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加快办公自动化, 信息网络化, 管理科学化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在繁忙中求准确。忙中有错是人之常事, 但系部工作不允许出差错。这就要求工作从全局出发, 对局部的偏差随时调整, 在忙乱中确保工作的准确。

二、系教学秘书的素质能力

1.心态平和

教学秘书工作繁、重、紧、杂, 在默默无闻地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作贡献。而他们永远是背后的奉献者, 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不像任课老师能有很好的立项科研成果, 不像辅导员组织一次学生活动, 就能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做的似乎都是日常小事, 而一旦出事却都是大事。他们的地位、身份等方面与教师、科研人员有着一定的差距, 来自各方面的原因, 造成教学秘书心理或多或少的不平衡。

随着当今在服装消费方面的个性化, 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新颖, 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衣服的时候要满足众多的口味。如今市场上那么多的服装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要归功于服装材料的开发, 因此要想实现服装设计的多样化就必须依赖服装材料的再创造, 因为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 必须对服装材料的原有结构和性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同时还得掌握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以及服装材料的加工方法, 进而对服装材料进行恰当地改变和创造, 从而创造出完美的

面对工作中的不理想, 教学秘书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 提高心理素质, 加强对秘书工作的认识, 树立光荣感与自豪感, 胸襟开阔、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把自己工作中的不顺心挂在嘴边, 写在脸上。向领导、老师、学生和你身边的人展示灿烂的笑容, 用微笑带走心理的烦恼, 感染身边的每个人。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得微笑, 保持心态平和。

2.善于沟通交往

教学活动不是一个系就能独立完成的, 需要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教学秘书要与学院教务处、学工办及其他职能部门保持沟通, 保证信息畅通, 进行信息反馈。学会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协调院与系以及系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建立起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融洽关系, 特别是与本系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将本系的通知, 如上交教学文件、科研申报、考试安排、监考阅卷等事宜及时地传达给任课教师, 将老师的想法意见适时恰当地反馈到系里;将系里的课程安排、考试安排等各种通知及时地告知学生;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 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反映给系里。

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秘书的沟通。沟通过程中教学秘书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 充分考虑对方的特点和需要, 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 注意谈话的艺术, 灵活应变, 热情机智。同时教学秘书要善于交往, 营造一个与同事和谐相处, 与学生和平共处的舒畅的工作环境。善于协调各种关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学积极性。

总之, 高职院校系教学秘书应该具有充分的工作热情, 拥有广博的知识, 勤恳踏实的工作精神, 平和的心态, 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 才能更加出色地做好教学秘书工作。

参考文献:

[1]纪东.周恩来总理教我做秘书[J].秘书之友, 2009 (2) .

[2]华润兰.论系级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J].高教理论与实践,

[3]房德康.浅谈新时期高校院系办公室主任工作[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9 (4) .

[4]李欣.秘书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设计。因此重视服装材料的创造是服装设计创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姜宇冰, 司国红, 孟祥玉.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纺织, 2012 (01) .

[2]张岸芬.不同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纺织科技, 1999 (04) .

探讨服装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9篇

服装面料的选择

服装材料是由服装面料和辅料两个部分组成的,辅料包括纽扣、花边、衬料等。人们为了达到不同的穿着效果以及舒适度所选择的服装面料也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面料有着不同的特点及使用性能。服装的款式造型需要依靠服装面料的薄厚轻重、舒适度、柔软度等特性来选择,在通过人为的面料再造以及不同的服装工艺来达到设计师想要达到的服装总体效果,所以一件成功的服装,面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服装面料种类及其性能

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其透气性好,吸湿性好,穿着舒适,是实用性强的大众化面料,不足是易缩、易皱、外观不太美观,在穿着时要经常熨烫。一般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

麻布: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般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其特点是质地坚硬韧、粗犷硬挺、凉爽舒适、吸湿性好,是理想的夏季服装面料,缺点是穿着时不是很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丝绸:是纺织品中的高档品种。主要指由桑蚕丝、柞蚕丝、人造丝、合成纤维长丝为主要原料的织品。一般用来作女士服装或者婚纱礼服类的服装。它具有薄轻、柔软、富有光泽、高雅、华丽、穿着舒适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它易生折皱、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

呢绒:又叫毛料,是以羊毛、兔毛、骆驼毛、毛型化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织品,一般以羊毛为主,它是一年四季的高档服装面料,通常用来做礼服、西服、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它具有弹性好、抗皱、挺括、耐穿耐磨、保暖性强、舒适美观、色泽纯正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不足在于洗涤比较困难,不大适用于夏装。

化纤:纯化纤织物是由纯化学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化纤面料以其牢度大、弹性好、挺括、耐磨耐洗、易保管收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足在于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它适用于各类服装,但总体来讲档次不高。

针织面料:是由一根或若干根纱线连续地沿着纬向或经向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成的。

裘皮和皮革:动物的皮毛。皮革是经过去毛处理过的,而裘皮是连毛带皮的。裘皮一般用于冬装和装饰,皮革可作为主面料使用。皮革优点是防风能力强,缺点透气性差。裘皮优点是轻盈保暖,雍容华贵,缺点是价格昂贵,贮藏、护理方面要求较高,不宜普及。

混纺面料: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它的优点在于它具备了棉、麻、丝、毛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很受欢迎。

服装面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在我国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下,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品质要求,还对服装的个性化以及美感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服装面料具体应用在服装设计中时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舒适感。服装的款式,尺寸大小以及弹力程度要符合人体,要能满足人体的运动趋势,而且在服装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时,要保证布料的保暖性、透气性,从而满足人体保健卫生机能。第二,外观要有美感。主要体现在服装的款式、颜色、透明度、光泽以及对面料的后加工方面。第三,安全性以及特殊保护。很多面料可以防水、防火等,从而服装面料的不断开发也适应了时代的潮流。第四,耐用性。在服装的穿着方面,衣服的面料应耐拉伸、耐磨损、耐热耐光等,人体活动的关节部位是磨损最严重的地方,应具有耐磨性,而各个部位的缝纫处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服装不但要有美感,更重要的要有实用价值,既要保护身体又要达到装饰的效果。

服装面料的再造

服装面料的再造是对面料的第二次设计,使面料不仅仅局限于同一个颜色的平面布料,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对面料进行后加工,进行印染,还可以对面料进行镂空、撕裂、磨砂处理或是通过缝珠、刺绣以及多层面料堆积或是加衬使之变得立体等,这些都是面料再造的方法,不同的再造方法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镂空可以给人以轻盈、新颖、别具一格的视感觉,多层堆积可以给人厚重感和立体感,撕裂的方法给人一种残缺的美感,而印染可以通过颜色的交错组合给人视觉上的美感。总的来说,面料的再造有许多种,只要是设计师能够想到的,就都能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面料再造是服装设计的创新手段,在服装设计中,对服装面料进行的改造处理,增加了服装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使面料再造艺术在服装中充分的体现。

总结

随着服装工业的迅速发展,服装面料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选择服装的首要因素,如何将服装面料准确应用在服装的设计中是每个服装设计师的必修课,面料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整体效果和穿着舒适度,如何巧妙的运用面料来提升服装的使用性能和审美价值是每个服装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服装设计师的责任 第10篇

在宁波市职成教研室组织的服装专业教师微课堂比赛中, 笔者有幸学习了多位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 其中较为精彩的微课, 无一不体现了求活、求新的特点。在此就以微课“服装人体的面部比例”教学设计为例, 谈谈服装设计教学要如何求活、求新。

“服装人体的面部比例”这个知识点选自《服装设计基础》教材的第三章, 授课对象为职高一年级的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练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人体面部五官的绘制, 对美术绘画功底薄弱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 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画出的人物, 往往因难以掌握好五官比例, 而出现所绘人物面目全非、难以入目的情况,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常常大受打击。而这一知识点又是章节的重点与难点, 是今后学习服装效果图的基础, 因此, 学生对面部五官比例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灵“活”整合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因此, 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钻研和整理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微课“服装人体的面部比例”从面部五官比例位置这个知识点出发, 通过人物美与丑的对比, 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在专业绘画中的重要性, 引出面部五官比例—三庭五眼的教学内容, 但又在教材基础上, 增加了眼睛与嘴的细节比例知识, 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详尽、充实, 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收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以小见大, 服装设计教学要想教师教得“活”, 学生学得“活”, 离不开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灵活整合。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要钻研教材, 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和改造, 所谓“活水要思源”, 照本宣科只会是一池“死水”。而微课“服装人体的面部比例”在整合教材过程中, 抓住了教材中教学内容的数理化部分, 同时将其归纳为五官比例口诀:长三宽五中轴线, 对称耳朵与眉眼;三分中庭与下庭, 眼嘴登上三分线。这样, 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

二、“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我们想引领学生到哪里, 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现在到底在哪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 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出发, 确定恰当、新颖的教学方式, 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微课“服装人体的面部比例”立足学生的学情, 打破传统专业授课方式—教师示范、学生临摹练习的形式, 引入贴纸游戏, 通过游戏活动来掌握面部五官的比例关系, 这样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概率大大提升,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够较为轻松地体验到成功,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了专业技能, 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及专业审美能力的形成。

三、以信息技术为切口, 推进服装设计教学的信息化

服装教学要求“活”、求“新”, 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比如微课, 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充分利用各种软件和网络等通信技术,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处于一种真实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 对于“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思维能力的学习也更易于实现,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 教师彼此的教学观念、风格等也得到了迁移和提升,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业水平。在微课“服装人体的面部比例”教学设计中, 充分运用了PPT、flash、视频等软件的直观性, 大大提高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效果。通过网络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 发挥了微课的作用, 着眼小处,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变化, 创建了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融合教育与信息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 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也必将产生全新的变化, 但灵活与创新始终是服装设计教学的突破口, 教学方法的问题, 主要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关键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 (1) 整合教材, 抓住教学内容的精华。 (2) 从学生兴趣出发, 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完成一节好课的有效切入口。 (3) 完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各项信息与通信资源。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 相信我们的服装设计教学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课堂教学也会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林俊.研读教材: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J].广西教育, 2006 (7) .

上一篇:央视网络春晚下一篇:邮件合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