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观念范文

2024-08-06

文化价值观念范文(精选12篇)

文化价值观念 第1篇

1 当今经济环境下坚持诚信的原因

1.1 科学社会主义生产的有序性

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具有有序性, 也是我国发展的目标。它的有序性在于在有计划的经济运行下, 使需求和供给达到一定范围内的平衡。在这种平衡的基础上, 各个生产部门在分工、合作、交易中各尽所能, 在繁复的社会生产中都能各占其位。1992年十四大我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就是以供求关系配给资源。亚当斯密认为, “面包师傅烤面包不是为了做善事, 但客观上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市场利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根据社会的需求调节生产。但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批判资本家为追逐个人利益盲目扩大生产带来的产品过剩, 而科学社会主义以计划的经济为经济运行做辅导, 所以更加符合生产是以社会需求的满足为目的的标准, 体现供求的平衡。同时科学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是一个巨大的有秩序的转盘, 转盘里的每一个齿轮都继续正常运转, 社会因此才可能秩序稳定。

1.2 诚信观念在科学社会主义生产中的重要性

分工、合作、交易能够达到有序运转,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在于双方或者多方的诚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认为, 有一条心照不宣的条约:“无论谁拒绝服从公众的意志, 整个实体都会强迫他服从。”这里公众的意志作为社会契约的基础, 也就是每个个体都愿意维护的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利的约定。在约定没有被遵守时, 其他人会强迫他服从, 就要求个人在市场环境中自觉诚信。只有如此, 才不会破坏科学社会主义生产的有序性。

1.3 当今经济环境下诚信观念重要性

理论源于实际, 也指导现实, 当今偏离诚信观念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商业者为追逐最大利益偷工减料的行为, 不仅导致买方损失严重, 并且使商业者无法继续经营, 这些失败的教训都让我们必须反思诚信的必要性, 两会透露出的网络商业的光明前景, 又因为网络的虚拟性, 这块商业新领域更是使诚信的反思提上日程。2015年5月27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正视困难, 保持定力, 前景光明》中提到, 政府有可能有选择的打破刚性兑付, 从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 这样的政策让诚信作为第一观念在商业往来中必须相互履行。所以中国同样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下, 世界市场日益活跃, 诚信是在国内生存的必备条件, 也是中国复兴实现中国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条件。

2 利用传统文化的诚信思想改变诚信缺失现象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 为寻找归属感孩子会模仿自己的父母, 一个民族也是一样,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不仅有利于当今社会的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

2.1 儒家思想对于个人处世中诚信的要求

贯穿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 其中“信”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颜渊》中记载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是惑也。诚不以富, 亦以异。”孔子认为为人处世必须以忠信为主要的原则, 如果以感情用事, 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以理性经济人的身份, 坚持诚信原则, 创出金牌声誉才能促进个人和市场发展。

2.2 儒家思想对为政者诚信的要求

子贡问政治。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春秋诸侯争霸, 礼坏乐崩, 各国为了争雄, 对人民进行残暴统治, 奴隶主为争夺土地和人口的战争, 当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惩治战争带来的无辜伤亡, 孔子在此时提出推行自上而下的礼治, 推行用教化的方式让百姓知礼, 是对当时人治的进步。他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忠信, 也倡导君主忠信, 做事讲信用, 不能为所欲为, 用忠信来约束自己。当今社会政府的公信度直接影响民众的执行力, 建设政令畅通的社会, 诚信的观念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廉政诚信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政府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改革目标, 诚信观念的坚持必不可少, 而中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经济政治改革的发展必须触动文化改革的跟进, 而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文化, 改革的速度必然相对缓慢, 最好的方式就是正确思想观念的中国化。习主席提出“理论自信”, 只有创造真正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 才能做到理论自信。当下利用诚信观念也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 也是当今发展生产力, 发挥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最合适的道路。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至今, 经久不衰的重要精神保障, 其中诚信的思想更是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诚信的重要性, 并且利用传统文化来解决社会的现实诚信问题。

关键词:诚信,归属感,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常州: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 第2篇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咨询)自2004年重组以来,经过七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咨询企业,业务涉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冶金、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2010年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在国内排名第13位。七年间,企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七年里,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企业文化战略,不断继承创新、不断自我完善,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党建、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逐步积累、培育和丰富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下面,我就中铁咨询集团成立以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果和体会,以及在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与大家做个交流,共同探讨勘察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一、科学凝练企业文化内涵,合理制定企业文化战略。

无论是什么企业,只要企业在生存和发展,就一定有其自身的文化,区别只在于企业文化内涵不同和有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总结梳理。2004年,在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的基础上,吸收了北京铁路局、**铁路局、**铁路局的四家设计院,重组成立了中铁咨询。这五家成员企业都有着5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人员构成不同,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企业文化,但都未系统化地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集团成立之初,企业发展需要重新定位、组织结构面临调整,而所有这些的基础就是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需要尽快融合,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企业文化体系的梳理和构建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着手制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在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中,我们遵循传承历史、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原则,认真总结凝练各成员企业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提炼出共同的文化内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动员,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向广大员工宣传企业的形势任务,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全员参与到企业文化战略的编制过程中。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梳理,我们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整合五家企业的文化,强化集团的整体性,再就是要形成兼容并包的环境,能够吸纳来自不同企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求同存异。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必须以中铁咨询整体利益和总体发展战略为中心,对外以客户为本,对内以员工为本。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编制了企业文化战略,明确了中铁咨询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工程咨询服务,与客户共同铸就精品工程的企业使命,拥有精湛的技术、卓越的管理能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企业愿景;在继承各成员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凝练了铸就精品、奉献至诚的企业理念和治学唯新、敬业唯勤、协作唯诚、服务唯实的企业精神;针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特点,明确了诚信守誉拓市场、服务创新塑品牌的企业经营理念以及科技领先铸精品、服务优质创一流的质量理念;制定了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日常礼仪规范;制定了企业标识系统,编制了标识系统使用手册,加大宣传力度,塑造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之后,制定了详细的文化建设推进方案,分阶段、渐进式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促进企业文化从纸面落实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从口号、规章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作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建设和创新企业文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推动和示范是关键。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领导者刻意引导和培育的结果,是领导在决策、经营、管理的实际过程中示范和带动的结果。首先,转变员工的观念需要先转变领导的观念,使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创新上形成共识,使企业的价值观成为领导班子定方向、决大事、定政策的价值基础和行为依据。其次,领导的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对推动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和不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领导人员的文化,领导人员的行为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其事业心、责任心、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通过领导人员的权威和影响力,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价值观,使之明确化、系统化地传递给各级领导干部,再由各级领导干部将其规范化,传递至每一名员工。

因此,对于勘察设计企业这种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的企业来说,提高各级领导人员的意识和水平,是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关键所在。正如海尔的张瑞敏所言,作为企业的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上不仅要发挥设计师和规划师的作用,为企业制定合理、科学的企业文化战略和体系,还要担当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收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摆脱传统的勘察设计企业自我封闭、技术至上、粗放式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牢固树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经营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和精细化管理观念,培养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意识。

中铁咨询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人员的作用,带动全体员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中,集团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多个部门联动,分工明确,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和创新。同时,结合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了对领导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创新的意识。我们加强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外部调研、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强化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并让领导班子率先学习、倡导企业文化,率先推广、践行企业文化。去年,我们花大力气开展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先后组织了26次座谈会,了解广大的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所思所想,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组织了14个部门和单位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集中制度宣贯,并要求所有中层干部撰写履职体会并汇编印发,进行广泛交流。通过该活动,使中层干部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培养了中层干部团结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执行能力。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充满活力。

三、围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

企业文化实践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文化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不断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全员责任,提升品牌形象。

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是对企业所持的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中,要始终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体现出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做出有益的引导和规范。在宏观性、根本性的管理政策方面,要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以及所秉承的工作理念;在技术性、操作性的政策层面,要体现出企业对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客户关系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企业的文化理念,对全体干部职工在管理、经营、生产、服务方面进行行为上的规范,使之从被迫接收,到逐渐规范职务行为直至成为自觉行动,通过一言一行体现出企业价值取向。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实践者和建设者的作用。尤其是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绝大多数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减少强制灌输,提高全员参与、实践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中铁咨询注重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开展我为重点工程建设做贡献、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等主题活动,以及开办企业文化讲座、企业宣传人员培训班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今年以来,我们在全体技术人员中开展了争当优秀工程师系列活动,要求各单位围绕打造中铁咨询优秀工程师队伍这个主线,建设做到五个结合、抓好五个提升、争当五优工程师的三五工程。为此,我们全面开展了内外专家上大课、专业工程师上小课活动,安排党委常委及内外部专家分别围绕科技创新、轨道交通市场分析等内容集中讲大课;各基层单位开展工程师每人一课活动,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例,针对在项目前期方案、勘察设计、配合施工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讲授;一些基层单位还分层次、分专业、有重点地举行了系列技术专题讲座,并请集团内部专家现场进行点评。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使大家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抽象的事情,不是企业的面子工程,而是体现在企业的每个环节、个人的每项工作之中的,与个人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把纸面的理论和口号转变为自觉的职业行为。

在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工作。中铁咨询集团在注重内强素质、提升企业实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外塑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的工作。通过规范企业标识系统,规范员工行为,使企业树立统一的对外形象;在所设计的每项工程、每份文件、员工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出企业的特色;通过提倡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向业主充分展示自身实力;通过诚实守信、言出必行的经营文化建设,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工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急难险重问题,得到业主的信赖,提升企业的美誉度。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充分提升企业的实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而企业发展的成果又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不断创新,形成良好互动。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合力构建新型文化格局。

科技的进步总是和人的进步相随相伴,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是根本,才能给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科技可以在某一个阶段成为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但是更深层次的竞争应该是理念的创新,是强调以人为本,既强调生产者本身的人文因素,也要使产品和服务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满足越来越高的生产和消费的人性化需求。

随着勘察设计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和服务日益向建设的全过程延伸,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很大变化,业主和客户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并希望企业能对其提供一站式、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勘察设计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创新、更加注重服务。要善于把握市场脉搏,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技术储备,提供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客户要求的技术和服务。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技术人员自视甚高、唯技术论而导致的对客户的需求不重视、对客户的意见不听取的思想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服务业主意识,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文化,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前提下提供给客户多元化、多方位的技术和管理服务,最终达到回报股东、成就员工、造福社会的目的。

在对客户提供人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内部人才建设工作,做到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一方面倡导宽松、包容的用人环境,积极吸纳引进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打造人才锻炼平台、扩宽员工成长渠道,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中铁咨询成立以来的几年中,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广纳行业精英,先后引进调入各级各类人才近500人,充实了经营和生产队伍,完善了专业结构。同时,也营造包容、协作的文化氛围,使引进人员能快速融入企业之中,发挥各自特长,带动专业发展。我们也注重既有人员的培养和锻炼,实施了培养1名首席专家、2名突出贡献专家、20名学科带头人、60名拔尖人才的1226人才建设工程,拓宽了技术人员晋升的渠道,引导技术人员向专家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加大了对各个层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为其注册、深造和再学习提供便利;注重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项目给年轻人压担子,促使其全面锻炼、早日成才。通过一系列的工作,逐步树立起用事业、感情、待遇和环境用人、留人、激励人的管理理念,营造了人才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勘察设计单位还应该在内部倡导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组织。中铁咨询一直以来坚持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集团党委坚持两级中心组学习和各基层党支部的集体学习,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其次鼓励广大员工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周围的同事学习,树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外就是加强学习交流,促进成果共享,为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场地、时间和经费保证。除此而外,中铁咨询还成立了外语协会,建立网上英语学习交流平台,完善改进导师带徒制度,开展CAD制图、测量比赛等技术比武活动,组织创新创效和技术攻坚活动等,构建全员学习、竞相学习的良好环境。

此外,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普遍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要十分重视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缓解精神压力,注重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开展了多次心理方面的讲座,加大了对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力度并及时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建立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演进、逐渐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加以更新、充实和完善。

中铁咨询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清晰、不断调整和丰富的过程。集团成立之初,由于原来各成员企业的综合勘察设计能力都比较薄弱,各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迅速形成较高生产能力、进行艰苦创业成为当时的重中之重。我们在企业文化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掉一层皮,吃两年苦,受三年累的创业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铁咨询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迅速形成了较强的综合勘察设计能力,业务规模也迅速扩大。在此过程中,我们对铸就精品、奉献至诚的企业理念从认识上、行动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企业文化特质。在企业发展取得初步成就之后,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铁路建设的投入,企业连续几年生产任务异常繁重,人力资源极度紧缺,集团领导班子坚定信心、加强组织,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奋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我们对这个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创新、务实、拼搏、包容的精神,正是这四种精神,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团结凝聚了企业员工。去年,在集团公司完成第一轮发展战略之际,我们总结回顾几年来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未来要重点打造企业的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并在创新、务实、拼搏、包容的基础上,凝练出了企业专业、务实、包容、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文化的总纲领和精神实质,既是对过去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寄望,体现了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特点。

在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之外,还应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活动之中,形成全员参与、联动共建的工作格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以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为出发点,都是在协调企业与外界、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在目标上互相协调,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在实践中互相促进。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企业文化、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培育和弘扬企业价值观;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三保一创(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创精品)主题活动,去年以来又扩充为三保三创,增加了创品牌、创效益,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开展了诸如党员工程师突击队、设计质量隐患排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党政工团组织齐抓共管,抓好各种有形无形的载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企业业绩、介绍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内加大信息交流力度,提供各类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既定的价值观,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写在书里、贴在墙上,更要融入心底,体现在每项工作之中,成为指导全体干部职工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的最终原则。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逐渐为广大职工所接收、认同并在工作中加以实践,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去年为例,中铁咨询多人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院被评为全国住建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公司共获得国家、省部和股份公司级奖64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在铁道部去年底的设计单位施工图考核评价中,在所有28家参建单位中排名第三。特别是去年底开展的吉图珲铁路设计会战,各单位、各专业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昼夜奋战2个月,完成了正常需要6个月的工作量,按期交付了360km客运专线的全部施工图,创造了中国铁路设计史上的最短工期纪录,也创造了精细组织、团结奉献、协作配合、敢打必胜的吉图珲精神,较好地诠释了中铁咨询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文化价值观念 第3篇

关键词:孟子 物价 等价 交换 价值 规律 民生 贡献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34-01

会计文化,是指以货币、实物、时间为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家庭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经济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预测、决策、记录、计算、控制、监督、分析、考察、评价、反馈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以会计工作人员遵循的法规、道德、诚信、操守、态度、修身、齐家、治国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 孟子的商品价值观念

(1)百工交易,以粟易械。“以粟易械器者,为不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1]农民用自己生产的多余的粮食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工匠也用自己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粮食,因为陶品、瓷品、铁制品、粮食等产品的生产浸透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这些心血和汗水就是商品的生产价值,人们为了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进行商品交换。孟子的百工交易,以粟易械的思想对战国时期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商品价值概念和商品交换的概念,以便人们自由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2)则贾相若,市贾不贰。“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1]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就可以使市场上商品的价值统一起来。因为,布匹丝绸长短不同,麻线丝絮分量不等,粟米谷物多少不等,鞋子大小尺寸不同,但价值尺度是一样。孟子的则贾相若,市贾不贰的思想对战国时期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战国时期就已普遍进行运用。

(3)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1]各种商品的品种质量虽然不相一致,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到万倍。为了使商品交换正常进行,就必须按照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商品交换。孟子的物之不齐、巨小同贾的思想对战国时期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

2 孟子商品价值观念对我国现阶段物价建设的现实意义

2.1 对部分重要商品及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对象

孟子的百工交易,以粟易械;则贾相若,市贾不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说明了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规律进行,对于我国现阶段对部分主要商品及服务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具有积极地进步地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08年国务院公报第24期上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2](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的出台是根据《价格法》第三十条规定作出的并经国务院批准的“实施办法”,其对象:一是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如: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液化石油气、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提价申报。二是对在当地市场交易量较大或者具有一定影响的批发企业和在当地市场销售量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或者具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超市和连锁商店,所经营的商品及服务,如:成品粮(面粉、籼米、粳米)、挂面、方便面,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调和油),猪肉、牛羊肉及其制品,鸡蛋,牛奶,液化石油气,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

2.2 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对于列入提价申报目录的经营者提高商品及服务价格时,应当在提价日之前的10个工作日向当地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供企业名称及近3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经营的主要产品、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纳税情况;提价的幅度,包括现行价格、拟调价格、提价幅度和提价总额;提价的理由,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等实际成本费用变化情况。当地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受理提价申报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告知经营者;价格主管部门在7个工作日后愈期不答复的,视同价格主管部门同意经营者申报内容。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当1次调高价在4%以上的;或10日内连续调高价格累计在6%以上的;或30日内连续调高价格累计在10%以上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凡列入调价备案名单的经营者应当在调价后24小时内将调价书面报告送达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2.3 对部分重要商品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意义

对于宏观层面而言,实行价格干预措施应当遵循经济规律,有利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有利于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价格总水平;限定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和流通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对于微观层面而言,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制定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方合法权益。

从百工交易,以粟易械;则贾相若,市贾不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孟子的商品价值观念对我国物价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可以看出孟子非物质文化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在学习、认识、分析与运用孟子商品价值规律时,要“认真探讨,严谨勾考”,[3]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坚持可持继性发展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战国]孟轲.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J].国务院公报,2008(24):6-8.

[3]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2.

民族价值观念对民族文化身份的影响 第4篇

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跨文化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也不同, 因而才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身份。中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 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顺从自然规律。万物皆一的整体观念使中国人习惯于整体具象思维, 在语言上求整体、重直觉。回答别人邀请时所说的“No, 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或“Thank you, I'll try to come.”具有双重性, 两种回答都使人感到模棱两可、无所适从, 这是由于中国人出于礼貌而做出的含蓄答复, 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截了当地说“Yes, please.”或“No, thank you.”。亦此亦彼的思维习惯使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呈曲线型, 谈话写文章时往往先绕圈子从侧面说明, 最后才切入主题。这是因在前、果在后的归纳式的篇章结构。另外, 请看“我于1979年5月1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这句话, 句子结构是先整体、后局部, 由大到小。句中时间位置说明中国人力求与自然节奏合拍, 服从时空顺序。

西方人崇尚“天人两分”, 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而且人处在支配与改造自然的地位。故西方人看问题以个体为基点, 重差别与对立, 习惯于解析抽象思维, 在语言上求精确。英语中, 多音字比汉语少得多, 动词有时态、语态和人称, 代词分主格和宾格, 汉语却没有这些变化。构词方面, “打鼓”、“打门”、“打毛衣”、“打渔”、“打酒”用的是同一个“打”字, 而英语则分别使用“beat”、“knock”、“knit”、“catch”、“buy”搭配不同对象。就句子结构而言, 英语为SV或SVO, 句子成份缺一不可。汉语可以说“太阳红”, 但英文只能讲“The sun is red.”, 其中“is”不能省, 不然句意不完整。由于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型, 说话写文章开门见山, 先主观评论, 然后分点展开, 进行客观陈述。它是果在前、因在后的演绎式的篇章结构。同时在个体优先的原则下, 英语时间、地点的大小顺序与汉语正相反, 是从小到大。

第二,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华民族重整体的天人合一、以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结构、维护等级身份的伦理观念及社会主义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求个人要融于群体中, 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此决定了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谦虚, 不求功利、大公无私。称呼语有“寒舍”、“小女”等如此贬低自己的自谦语及“贵府”、“令爱”等如此抬高别人的敬语。文章、工作汇报中经常出现“愚见”、“请赐教”、“这些成绩归功于同事们的大力支持”等词句。受到表扬时, 持否定态度或不正面接受, 如“不敢当”、“丑得像猪八戒”。请别人吃饭时, 即使准备了一桌丰盛可口的酒菜而且热情招待, 却说“没什么好酒”、“菜烧得不行”、“招待不周, 请包涵”。汉语也有表达先人后己、反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习语, 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

西方人重个体的天人两分, 认为人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 人们以自我为中心, 个人至高无上。因此西方人外向、好斗, 求独立、求功利, 私有观念强。“I” 在句中总是大写, individualism和egoism非贬义词, 表示归谁所有的词不能少, 如“I did my homework.”中的“my”不可缺少。施事句中, 为第一人称的受事者放在主要位置, 施事者次之。赞美别人或发表见解时常使用第一人称,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 比如说“I think this plan is practical”、“I like your shirt”。写文章或取得成就时无需谦虚一番, 邀请别人时常说“Come if you want.”, 尊重个人选择, 不强加于人。对别人的表扬持接受的态度, 并表示谢意。一方面是肯定自己的才能, 另一方面是对别人鉴赏能力的认可。这种回答在中国人看来是违反谦虚原则、不礼貌的。

第三, 稳定与变化。

在中国“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人之初, 性本善。人需回归自然, 保持本性。万物不变, 万变不离其宗。人们饱受动乱之苦, 乐于相安无事。仁爱思想、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 强调温和、渐进, 顺其自然。人们安居乐业, 知足常乐。由此看出中国人倾向于稳中求发展, 导致重过去、重传统。在中国, “传统”、“老”是褒义词, 鼓励人们发扬传统, 尊老敬老, 按常规办事。许多成语、习惯如“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等, 也折射出中国人所持的价值观念。

西方“天人两分”主张改造自然, 性本恶的观念促使人们变恶为善。开放的海洋文化造成变的可能性。万物皆变, 无物不变, 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可以说, 西方人追求变化, 好动有为。对于未来取向的西方人, “tradition”、“old”代表陈旧过时、不中用、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正因为对“老”有如此消极看法, 西方人不服老。若对西方老人说“您老, 请坐”, 或称其为“Old granny”或“Old Smith”, 会引起对方的不悦。变就要善于抓住机会, 勇于冒险, 勇于创新, 所以“机会主义”、“冒险主义”、“标新立异”在英语中具有积极含义, 如“I'll try.”成为美国人的口头禅。

第四, 权势与平等。

在中国, 倡导与环境适应的“天人合一”。严格的身份制、鲜明的尊卑长幼之分的宗法制, 强调爱有差等的仁义道德, 使凡事求和的中国人注重身份, 崇拜权威, 人际关系以权势取向为主。语言上, “君”与“臣”、“您”与“你”表示等级差别。“天地”、“夫妻”、“干群”、“好坏”按上下、尊卑、优劣排列, 表示敬重权势, 顺从权威。上下有别, 长者、专家、上级代表权威, 受人尊敬。汉语中的“家长”、“科学家”、“老领导”、“大哥”具有“长”、“家”、“老”、“大”等权势标志。为了加强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毛主席说”、“爱因斯坦讲”、“古人云”等在人们的文章和言谈中随处可见。称呼语中, 以头衔或职业称别人为“张经理”、“刘主任”、“李会计”, 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权势取向。这种现象在西方罕见, 但在中国不足为奇。

西方“天人两分”强调人人平等, 公民享有最高权威, 较为民主、平等的商业社会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与中国的亲属称谓相比, 西方家庭亲属中的长幼、内外、性别区分不明显, 人际关系通常采取平等取向。为了建立平等关系, 称任何人为“Mr/Miss”、“Sir/Madam”或“Dear”, 下辈对上辈、学生对老师可以直呼其名;上级对下级、父母对子女可以进行恭维、致谢、道歉。男女平等在语言上有所体现, 如“chairperson”、“hero”成为中性词;既有“chairman”, 也有“chairwoman”, “singer”男女皆指, 既指歌手又指歌唱家。

第五, 人伦与物质。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农业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讲礼仪、道德至上的思想行为准则, 以及主张人性善, 使中国人重人伦、轻物质, 讲究修身养性, 善于忍让、依赖和合作, 不求名利, 不求竞争。语言上, 句子以人做主语, 主动句、意义被动的句子比英语多。汉语讲意合, 为了语义可以牺牲句法, 以人治句, 如“他晕飞机”从语义逻辑上根本说不通。重人伦导致重关系, “关系”与“relation”的含义不完全对等, “他上面有关系”、“他是个关系户”中的“关系”是具体的一个人;英文“relation”在此是个空缺, 它表示抽象的概念。因为重关系和重人伦, 中国的亲戚朋友分远近亲疏, 人际关系属于情感型。中国人请客时不时地给客人夹菜、斟酒, 并不停地说“请多吃”、“请慢用”, 送客时说“走好”、“请慢走”。这种言语交际方式在西方人看来是关怀过多。

由上可知, 价值观念对语言的影响很大。正是由于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 才使得各民族有自己的传统特色、话语习惯。因此当我们明知道这些差异时但还是故意要去坚持它, 这就是凸显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策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以因时、因地灵活地采用, 可以达到彰显民族文化身份的效果。

摘要: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及文化归属的认同感。民族文化身份表征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形态, 它可以为一个民族提供稳定、连续的意义框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 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不同, 因而才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身份。可见, 价值观念对文化身份的影响不容小觑。

关键词:价值观,民族文化身份,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BOLTON, K.Chinese Englishes—A Socialinguistic 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GEERTZ, C.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文化价值观念 第5篇

——从文化视角来看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

摘要:本文以芒福德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为参照,从文化视角来看待景观空间的演变,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回溯和梳理,认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并分析这两者的巨大影响。

Abstract:

The paper views the transition of landscape and space based on a famous book by Lewis Murnford, through th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arrangement.Then it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personal value and life style are the original momentum for the transition of landscape and space, and analysis the huge impact of the two factors.关键词:

Key Words:

1.引言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代表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广博而深刻。芒福德认为,在城市成为人类的永久固定居住地之前,它只是一个聚会地点,进行一些神圣活动:所以,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尔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芒福德写道:“我只强调了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这个功能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以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但是城市又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在它还没有任何东西可容纳之前,它须首先吸引人群和各种组织,否则它就无生命可言。”这种吸引力就是城市的磁体功能,芒福德的论述反复切换于“容器”和“磁体”,无非想要强调这样两个要旨:封闭场所和相互作用。只有封闭的场所,才能使各种社会成分“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容器功能”和“磁体功能”才能充分地交流互动——文化的功能运作才更有效,“文化”才更“传统”,文化才更有生命力。现代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是否就此缺乏了“容器功能”和“磁体功能”“最大限度相互作用”的场所?也就缺乏了文化有效的功能运作的场所?好在解决上述疑惑的途径是明确的:芒福德的“容器—磁体”理论和观点。从认识论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容器—磁体的划分,是基于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划分。

2.生活方式——景观空间演变的物质基础

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物质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该物质基础又对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是否同样重要?刘易斯·芒福德很明确地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在城市发展的大部分历史阶段中(除了城市源起之时),它作为容器的功能都较其作为磁体的功能更重要。而对于城市容器而言,其中包含的生活又比容器本身更有意义。很明显,“生活”就是指生活方式,就是城市文化或者文化的物质层面。芒福德的观点很明确地强调了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容器(物质文化)功能运作研究的基础性地位。

芒福德将“容器—磁体”理论用于城市问题的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预测时,亦强调了容器功能之决定性,他指出,“不论多么大的一个城市容器,如果囿于自身的范围之内,想依靠在城墙之内实行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局部调整,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这最终将被证明是不可能的„„”。打破城墙的禁锢,城市从有形的“容器”走向无形的、开放的“容器”是否就解决了问题呢?当然不是。城市的本质仍在于其物质性,即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城市最重要的特征依旧在于:作为一个“容器”。既然是物质的“容器”,那么容量自然十分关键。于是

芒福德认为,“今天城市文化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增加城市这个容器的消化能力,同时又不让它变成非常庞大的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大团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增加城市容器的消化能力”,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就是增加城市容器包容多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某种能力;其二,就是增加城市容器包容某种生活方式的多种不同能力。

对于其一,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化,主要表现在于城市栖息地的文化分化和亚文化社区的形成。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空间的?简而言之,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城市空间格局的亚文化镶嵌。其二,城市容器包容某种业已经过“多重文化时空层叠整合”的生活方式的多种不同能力。城市容器的包容的能力或包容性怎样体现?

因为社会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所以它也包含着“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将文化视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和“习惯”的理解,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这一命题在“城市容器”中的内涵——城市生活方式的“能力”何在,城市生活方式的“习惯”何在——从而深刻领会城市地域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建立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些物质基础,如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的物质设备,包括“一防御的机关及一居住的体系”等等,即城市和住宅。构筑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的活动本身就是在创造“文化”。这种活动一方面包含着相应的技术条件,即所谓“能力”,这种能力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变中的体现,比如,用具、工具,地方建筑构造技术等等方面,已被城市规划专业广泛注意和研究。但是,同一技术发展条件是否就意味着相当的城市景观空间形态呢?当然不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而且一直被规划专业相对忽视的)因素,正是缘于社会生活方式的“习惯”。比如,前面所举拉萨八廓街的顺时针方向,非“能力”使然,“习惯”使然。而且恰恰是由于“习惯”而产生了空间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多样性——在现代城市景观空间演变中尤其明显:无所不能的“能力”是没有太多的地域特征可言,地域特征更多是源自“习惯”。所以缺一不可“能力”和“习惯”的才是生活方式的全部,这样形成的生活方式,才更具文化特色。泰勒的“能力”和“习惯”,实际上也是在概括生活方式的两个方面,帮助我们揭示了城市地域文化产生根源的方面之一:“能力”使城市景观空间只能“如此”,“习惯”使城市景观空间趋于“如此”。

能力使景观空间“只能”如此,从人的能力到文化的能力的发展演进,过程包含的更多的是“历史”;习惯使景观空间“趋于”如此,从仪式性习惯到行为惯性的发展演替,过程包含的更多的就是“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从仪式性习惯到行为惯性”并非其终结,从行为惯性到思维惯性,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习惯”蕴藏着更深的文化内涵。

3.价值观念——景观空间演变的精神动力

“文化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这一观点,不单单是人类学的认同,对于城市社会学中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亦是如此。因为价值观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所以具体而言,价值观在空间领域的功能就是评价和决策——系统研究该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领域的研究,首推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一书,该书是他在城市设计领域极为重要的著作,至今仍是美国许多学校的教科书。关于城市形态的问题,林奇在他的早期经典《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中已经开始讨论,基石是众所熟知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在《城市形态》中,林奇认识到城市过于复杂,甚至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是因为城市人口有着太多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对于城市的回应,都免不了要用好或坏的标准,于是他提出了价值标准这一概念,并试图找出实体环境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

价值标准就是一种价值观念。林奇认为:价值标准是一个在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素,无论这种决策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利人的或利己的,直言不讳的或暗示的。如果缺乏追求“更好”的热情,任何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未经检验的价值标准是非常危险的——这段浓缩于《城市形态》序言的三句话涉及到三个关键问题:价值标准和决策,追求“更好”的热情,价值标准的检验。

首先,来看价值标准作为决策不可避免的要素。价值标准影响决策,决策影响空间,因此价值标准通过决策影响景观空间的演变,如何影响?比如,原始宗教产生灵魂观,影响到生死观,灵魂观和生死观又影响“事死如事生”的决策,从而决策影响到墓地的形制、规模、格局——我们当然不必大惊小怪地“匪夷所思”;又如“人神合一“或“巫君合一”产生了君权神授、神权至上的价值标准,又影响到决策,凡君之寓所或神之寓所必竭尽奢华,从而决策又影响到宫殿和寺庙的形制、规模、格局等等。现在常常存在这样一个疑惑,我们的城市,究竟是“市长的”城市还是“市民的”城市?看来人们都很清楚谁在决策,并显然也知道“决策影响空间”,那么关键问题在于——而且只在于——用什么价值标准?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由于价值标准,是人们赋予形态的价值和思想,所以就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决策过程,具有累积性,即不论是好或坏,都会留给下一代和未来的居民。林奇主张,让空间的使用者决定空间的形式,这个高度分权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理想模式。正如他自己指出的,如果缺乏追求“更好”的热情,任何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如何追求“更好”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讨论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其实凯文·林奇对该问题未加深述便切入了他的“标准理论”,即如何检验价值标准。既然林奇的标准理论是“努力去尝试使其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的,那么不同文化,不同的价值标准各有其偏好的问题似乎应当予以深究——阿摩斯·拉普卜特补充了这部分内容。

其次,就来看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拉普卜特于2004年出版了他的新作《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该书是他自1969年发表《住屋形式与文化》至今,对“文化”所作的综述性结论。书名也由原先拟定的《人类学与建筑学》改为现在的《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更加突出著作的主旨,就是要使设计回应“文化”,亦即彰显文化的特质。拉普卜特该著作的前半部分——关于文化的要义,对本论文观点尤具启发。他将建成环境概念化为文化景观,认为人对景观的改变越多,景观的“文化”成分也就越大。针对文化景观的成因,他提出最佳途径就是“发展诠释性理论”——用规则(rule)来解释。在研究或解释之前,拉普卜特强调在他的研究中,文化的重要性先是作为一种假说而存在,研究是提供对于这种假说的验证。他提出,由于文化景观特性明显,在把握提示的情况下,很可能仅凭意象(image)就足以把它识别出来。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明显独立的决策是怎样形成如此清晰可辨的整体呢?最合理的答案是:人们是按照在理想环境中,理想人物的理想生活那种共有图式和观念进行选择(即改造景观)的,而这种图式正是文化。正如拉普卜特所指出的,文化景观不是经过通常所谓的“设计”得到的,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间无数个别决策的产物。若能把握提示,识别文化景观就会易如反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单凭意象就够了。然而文化景 观这种条理分明、清晰可辨的属性从何而来呢?在他看来,惟一(或至少最合理)的解释是文化景观显示出一种偏爱(preference),这种偏爱是群体所共有的,它以共同的理想与意象等为基础,并通过图式表达出来。这样,偏爱才得以指明选择的方向,并将祖祖辈辈在世代之间明显的个体行为结合成一个可供识别的整体。拉普卜特所说的“偏爱”就是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因为是群体所共有的;“偏爱指明选择的方向”,说明“偏爱”也具有决策功能,甚至是决策的基础——这样我们可以切回凯文·林奇的关于价值标准的检验的问题。

最后,来看城市形态的标准理论。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林奇认为,“正处在令人悲哀的状态之下”。究其原因,要么是过度关注社会经济方面,要么是过于沉醉于物质空间。同时,既使涉及到价值标准,也倾向应用那些没有争议的主流价值标准。也就是忽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只看到了自上而下的“具有强大作用的”价值标准,而忽视了“带有愿望性的”价值标准、“弱势的”价值标准、“隐性的”价值标准等等许多自下而上的价值标准。同时他认为,现有的很多所谓标准理论,用了过于一般性的描述,以至于脱离了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包含有文化、政治、经济和许多其他非正式特征的概念。„„更常见的是,这些指标只限于某种文化条件,并不包含所有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相关的城市形态特征。林奇

试图摆脱上述现状之不足,提出他的“努力去尝试使其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的五个基本指标和两个附加指标。

4小结

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存在互动,共同作用于景观空间的演变。生活方式是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精神动力,反过来又改变着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城市空间领域,价值观念往往通过理想、意象、图式、意义等表达,反映于景观空间,这些表达通过历史积淀“习惯”化、“传统”化,形成了特定的规范、准则、期望、规则等,反过来影响评价、决策,从而又影响生活方式。习惯固化为传统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专业理论看来,就意味着固化了一种人居环境模式,而该人居环境模式中无疑包含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① 刘易斯·芒福德[美]著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倪文彦,宋俊岭译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② 凯文·林奇[美]著 城市形态 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③ 拉普卜特[美]著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黄兰谷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儒学传统价值观念与民主 第6篇

问:儒学传统与民主的关系,是“五四”以来人们深切关心与热烈讨论的问题。您是新儒学的一员,从新儒学的立场,您对儒学与民主的关系看法如何?

答:儒家人文主义如何配合民主运动,并为民主运动做出积极贡献,是一个困扰着我和其他儒学研究学者的课题。这问题的提法,我已假设工业东亚国家,包括中国的民主运动,是值得争取的,因为民主运动象征东亚人民的政治成熟和“东亚知识分子群体批判性自我意识”的抬头。我全心全意地支持民主运动。不过,我也深切了解到这些社会所走的道路维艰,因为民主参与的要求和国家目标如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显然是相矛盾的。我个人高度主观的强烈愿望是即使找不到一条康庄大道的话,至少也能找到一条羊肠小径,让儒家人文主义在裂缝里能和民主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以便在东亚社会里创造出真正民主的条件。儒家人文主义这文化资源还正在影响东亚人民的政治行为、态度和信仰,而民主则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特征。

问:“在东亚社会里创造出真正民主的条件”,我觉得是十分深刻的深思熟虑的提法,比之于空喊民主要切实得多。如果不深刻考虑东亚社会的传统和社会特点,以为可以像西方一样,只要把两党制、国会、选举等等搬过来,就立刻会有民主,这实际是幻想。那么,东亚传统在现实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什么呢?

答: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那些导致东亚工业社会或新兴工业国家经济竞争能力高的制度和文化因素,似乎也正是为这些国家要完全民主化制造难题的原因。

要了解这问题,我想对中央政府、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几个领域提出我的看法:

在中央政府这层次上,宪法、选举和全民代表这些民主措施是现代政体的特征。不过,儒家基本思想则认为,政府在人民福利方面,应负全部责任。这种看法在东亚还深具说服力。换句话说,所有东亚国家都认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是进行最全面的管理。这种看法,与自由民主观念相矛盾。在自由民主观念里,政府是一种邪恶,但却是避不开的邪恶,政府统治范围越小越好。

因此,在后儒家国家和地区里,日本、台湾、南朝鲜、新加坡和——在某种程度而言——香港,其政府要不是万能,便是无所不在。即使在香港,政府建设公共住屋,发展公共交通系统,解决难民问题,清楚显示政府不仅在处理民事纠纷中扮演积极角色,也在发展整个社会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央政府在责任方面,应该在人民生活方面扮演最大的功能,这看法是建基于政治不是提供社会法治的契约架构,而是全面领导。反映在古典儒家经典内即是“养之、富之、教之”。

官吏不仅有统治功能,同时他们也被视为领袖、知识分子和教师。当然,中国王朝的兴亡取决于士和官的素质。同样的,现代国家也是一样,其成功与否常取决于领导集体的素质。

东亚政治文化的特色是强调政府领导层。政治权威主义和其负面现象,如等级和家长式统治,及其正面贡献如责任感,在几乎所有的东亚社会都很突出。一个政府是否有效和仁慈,通常是要看领导层是否能公正地使用权力,并为大家所接受。

日本的成功和“四小龙”转化成约翰逊(Chalmers Johnson)所说的发展的国家,专注财富和经济力量,可能与中央政府取得商人、知识分子、工人和全体人民的信任有关。不过,这种信任也有其代价,那代价便是统一规划的政治制度。

就算是在全面民主社会的日本,它基本上还是一党统治,在该党内有不同派系。不过,没有任何反对党有同样的势力。唯一不同的是过去几个月来在南朝鲜发生的局势。在那里,执政党现在是少数党。不过,反对党组成联盟反对中央政党的可能性很低。这种在垂直统治下的共同努力,使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和思想如公民社会的发展,更为困难。公民社会是指社会的势力超越中央政府所能动员的力量。

忠实反对党的概念,要在东亚包括日本在内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发展全面民主所需的政治多元化也很难在东亚工业国家中达成。日本明显的是例外,部分原因是它的历史经验;它曾经是处在美国制度完全统治下。麦克阿瑟本身虽然保守,却很奇怪地协助日本达成全面民主。不过,就算是在日本,执政党和官僚组织的关系非常紧密。它的政治领袖来自杰出的官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官僚与新加坡官僚一样,备受尊重。要加入官僚组织特别是外交部和国际贸易与工业部是极度困难的。许多日本官僚担心会为在野党工作。日本官僚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和不同政党工作的经验。他们从二战以来都是为执政党工作的。

问:东亚国家的文官体系,其基本成员来自学校,在中国以前是通过科举选拔的。现在,科举制度废除了,但学校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整个东亚国家,情况似乎都是如此。那么,这种教育制度及其抱有的目标、特点与民主的关系如何?

答:最近,我花了大约五至六星期的时间,在台湾大学教授一小型课程,以及一个由历史及哲学系开办的课程。

在七月一日,台湾举行联考。整个社会都投入这一事件中,家长、新闻媒介、总统以及内阁成员,都在谈论联考。

联考是由国家举办的考试,这种考试制度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以至现在的中国和南朝鲜都很普遍。

这种考试制度,使领导层通过中央政府的全国性行政机构发掘新血。这种做法,与英美的自由化教育制度比较,即使不是相互矛盾,也有很大的冲突。

换句话说,在工业化的东亚,这种考试制度也许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成果;给整个社会提供了某种行动准则,这与强调多个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多元化社会,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这种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根据这些社会的行为准则,上学读书广泛被认为是一种学习待人接物和人际关系的过程。

由于儒家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学习如何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发展个人的内心,以尽对个人、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责任,就成为教育的重大课题。这样的社会,我称之为信赖社会,即——由自我修养而达到群体互相信赖的社会。

正由于这样,责任意识在东亚社会十分普遍,而权利意识则相对薄弱,但民主机构只有在权利意识普遍高涨时才会发展起来。然而,权利意识与独立的司法制度的建立也是息息相关的。但独立的司法制度,经常是对立关系的产物,而不是对国家目标深信不移的产物。

从儒家思想的观点,推己及人并不是一种利他思想,而是对自我的一种整体看法,自我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中心,而这些关系则是群体团结的哲学基础。

这种自我观念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原动力,经常被误解为个人对群体的牺牲。然而,儒家察觉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换句话说,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而个人才华发挥时的真正斗争,是介于私欲与真我之间。如果个人能作出适当的牺牲,确保私欲不会显著地破坏群体精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可以减缓,而相互关系也可以加强。

领导层能够促使群众产生效忠共同目标或社会目标的意识。在这方面,不一定要有超凡的魅力,但必须赢得群体的尊敬和信赖。

然而,对这种理想化的儒家思想坚信不移,也必须付出代价。代价是,强调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将会使忠诚的反对派这一概念受到破坏。忠诚的反对派,是参与式民主社会里独立思考者的一种反映。对深受儒家伦理影响的人士来说,欣赏一个忠诚的反对派,并不是一件易事。

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高度政治化的管制机关,对于个人的身心发展可以比全面法制的管制机关为害更大。了解这个问题,不只对那些关注民主运动的人士十分重要,对研究儒家思想的学者也十分重要。

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高度政治化的管制机关,不只要求品行端正。在中国,一个象秦朝这样高度法制的社会,对个人尊严的气节尽力摧残,但也只是要品行合乎标准。你如果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行动,就绝不会被惩罚。例如,在法律的范围内,你可以有肮脏的思想,只要这些思想不会转变为不可被接受的行为,你就不必负任何责任。

然而,一个全面政治化的——我认为是歪曲的——儒家思想管制的机构之中,不只要求行为正确,也要求思想和信仰的纯洁。此外,如果领袖们对于人民行为的端正着了迷,他们甚至会要求人民连潜意识也要端正。

强调信用,在工业社会的地方统治中尤其显著。关于地方统治,儒家偏重自力更生,以邻里为基础,加上高度分散的保安组织。这种作法,在工业东亚十分普遍。

东亚的主要都市,相对来说都较安全。这些都市人口集中,但人民生活的节奏是由各个小型但自给自足的邻里社会的相互调动所形成的。

对于离经叛道的行动,主要威来自社会统一功能所产生的意识形态的压力。李浩在《没有律师的法律》一书中说,在中国,社会的安定不来自法律的约束,而在于群众和意识形态的压力。在日本,律师与工程师的比率是一对七。这正是为什么日本的生产力这么高。在美国,刚好相反,七个律师对一个工程师。而全世界的律师之中,至少是由四分之三是住在美国。美国正转变为一个高度法制的国度。我们现在已看到这种制度所产生的各种反面的结果,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东亚工业化社会的情况。

在东亚,法律专业,特别是判决民事纠纷的法律专业,仍然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领域。而当然,独立的司法制度还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

社会有关功能所产生的意识形态的压力,经常是主要的威慑,而心理上的犯罪与羞耻感,又经常比强制的力量来得强大。

当一个人成为人际关系层层网络中的一个部分,熟悉于各种社会与民族的习惯与情操时,他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感将大大加强。他的价值与尊严,将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他的原始的联系,转变为自我表现与自我发挥。

问:教育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从你的深刻观察,可以看出,这种价值观念在东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仍然是牢固地存在的,尽管它的内容与形式有极多变化,而这种价值观念与发展民主是很不协调的。我想许多要求民主的人,对这一点是根本没有想到的。那么家庭也是儒家传统的基本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与民主的关系如何?

答:在儒家传统中,家庭不只是基本的社会单位或联系,在许多时候,国家领导人,多数知识分子及一般人民都把国家当成是扩大了的家庭。这当然是中国人的传统遗产,也是儒家遗产。在正面意义上,这意味着对领导人的敬意。但负面结果是很难发展完全参与式的民主。民主是基于怀疑心理的基础上的。是基于人民怀疑领导人的信念上的。怀疑心理成为过去的演变至民主的一部分。人们都怀疑领导人的动机与意愿。但权威危机的问题目前也在台湾出现。执政的国民党与反对党之间并没有共通的语言。双边也没有相同的游戏规则。

因此东亚面对的危险就是一方面存在没有冲突,紧张或怀疑的快乐家庭典范,但要是这制度一瓦解,也就没有可以遵循的竞赛规则,使政治竞争变得实在凶猛。许多人心里都怀疑,是否能够发展一套新的竞赛规则,以使对立双方都能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以发展出一套民主。

我们目前在台湾看到的,是公众领域逐渐地被消解掉的情形。这个公众领域本来是一个铸造舆论的地方。通常大众传媒可以在发展这领域上扮演重大角色,但在台湾我们却看到公众领域被私有化,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那是新闻,我却不认为那是。如果你觉得很重要,我却觉得不重要。即使在大众传媒之间,也没有一套共通的协议。如果一家报纸觉得那是重要新闻,另一家就会设法破坏其重要性。我们都知道报纸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例如《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但至少他们能一致同意什么是重要以及什么不是。他们只是在实际处理新闻上有所不同。

从儒家的观点来看,家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不可解散的单位。人类社会的基本联系,譬如五种基本关系,被认真的看作是确定人类本质的标准。家庭在儒家的政治,社会及宗教观念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是儒家基本精神的自然成果,即儒家把参与社群生活当作是要我体现的出发点,同时,民主机制在某一方面,即使不是与家庭等自然人类单位直接对立,彼此也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只要当我们超越家庭结构或家庭术语,我们才能推展民主机制。假如我们从自由民主观念来看,认为国家是从家庭的扩大而来,这是对民主机制的一大误解。民主机构是基于它可超越家庭关系的能力而建立的。

因此,契约性与对立的关系,是民主的指导原则,这种契约性与对立的关系,和以讲求对基本家庭价值及家庭单位内的和谐、安宁与稳定,及基于互相信任的家庭关系是不协调的。从自由民主观点来看,冲突是件好事,如果没有冲突,没有个人权利、个人利益,契约关系及对立体系等观念,西方式的民主也就不会存在。

问:你的这一观察极富启发性,也极富挑战性,是值得所有真正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人认真思考的。切实研究这些问题,从中得出应有的答案,比空喊要胜过十倍、千倍、万倍。你的思考,至少使人们看到,在东亚发展民主意识有着内在的困难与矛盾。问题真是极其严峻。但儒家的价值观又由家庭而深化为个人与人际的关系,从这一角度观察,儒家或东亚传统与民主的关系如何?

答:儒家一向是把个人当作一套人际关系的中心,而不是一个个体。如果个人成为人际关系的中心,个人的责任就会比权利来得重要。要求受根深蒂固的儒家人文主义影响的东亚社会承认权利的存在是很困难的,虽然他们也没有责任的概念。打个比方,每当有人提起权利的问题,东亚社会的快速反应是:你是否已尽了你的责任?如果你还没证明自己是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你怎能要求享有权利?

在西方,权利被当成是不言而喻具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要求享有权利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我因了解自己的权利而要争取,这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这是一个冲突,而且是主要的冲突。我并不是说西方对权利意识的维护就一定强过东亚对责任意识的维护。没有讲求责任的权利,也可能变得非常具有破坏性。但我们察觉到一个冲突,而且是明显的冲突。

当然,西方所理解的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继承了某些不可分割的权利这种尊严的基础上。那些对社会完全无贡献的人——在美国就有很多——当他们组织起来要求享有权利时,他们的要求也会受注意。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福利制度在推行时出现问题,因为这福利制度可能成为一项经济灾难。但美国人,特别是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当他们组织起来要求享有权利时,他们能成为西方社会里一股有力的力量。

这使我想起最近和彼得·伯杰(Peter Berger)的一次谈话,他对西方自由民主的观念提出相当强烈和正确的论点。他说:没有“异化”,就没有自由。“异化”在他看来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个人必须感觉到他与社会有个距离,才能形成自由的感觉。在我看来,这与受儒家人文主义影响的东亚社会是存着相当大的对立的:“异化”必须被消除,因为它是社会迅速发展的负面产物。

即使在目前的中国大陆,也有相当激烈的辩论,某些学者如周扬就指出“异化”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应受正视的现实,他因而受到批评,这些人说:“异化是资本主义的观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以为‘异化’是实在的概念,它是一种我们已经克服的东西。”

但“异化”存在于知识分子、改革人物之间是相当明显的事实,而他们又拒绝承认它的存在。

不过,以彼得·伯杰的观点看来,“异化”不只是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且和国家与社会的强迫力量比较,它是促进个人自尊的一种更为有力的力量。

问:还有哪些传统而至今仍然被人们接受,习以为常的观念是和发展民主相对立的呢?

答:在儒家人文主义的影响下,道德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这也和西方民主观念相当不同。

道德与政治被当成是不可分割时的正面意义是,领袖必须成为值得模仿的领导者,领袖必须显示出自己道德正直。这和古典儒家中内圣外王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幸的是,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实际发生作用的,不是圣王思想,而是王圣思想,王圣与圣王思想是截然相反的。

圣王思想认为只有具高超道德尊严的人才有资格当政治领袖。王圣思想指的是一个通过权力斗争、叛乱或暴力而夺权的政治领袖在当政后,不要求民主的效忠,而是要求政治及道德上的效忠。这情况下出现的强硬控制手段,可以变得非常具破坏性思想、道德与政治领导成为三位一体,使这位过去在中国受到极度敬重的领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全体及中国人的身心,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我想如果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结合运作得当,何者为优先的观念应该是很清楚的,也就是道德为先政治其后。但如果情况刚好相反,就可能出现一种非常严峻的控制手段。

我较早时提到,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儒家控制体系,将比一个完全法家化的控制体系,对个人的身心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那是因为法家的控制体系只要求行为上保持正直,但被歪曲而政治化了的儒家控制体系不但要求个人保持行为正直,也要求态度上的正直、信仰的纯净,甚至无意识的力量。

另一个价值观是政治领导层的形式,即全面管理是值得推崇的。这种看法在台湾、南朝鲜及新加坡就很明显。当出现问题时,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求政府提供解决的答案。台湾最近出现自立救济运动。人们决定罢工,组织起来进行各种示威行动。他们要求中央政府,也就是立法院提供答案。另一个例子是台湾允许超过五十岁的人民访问中国大陆。当许多老兵了解到他们能去、却没有足够金钱时,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政府援助。政府答应了。因此,政府不但是无所不在,也被当作是全能的,只要人民相信政府是全能的,就很难发展民主,因为构成西方民主基础的怀疑心理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不是说怀疑心理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但个人面对中央政府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肯定是促使任何民主运动达致成功的要素。在台湾,目前形成的公民社会,却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执政党不但觉得自己并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它也自觉无法处理许多重要的课题。这对民主而言是个健康现象,因为人们不得不为自己负全部责任。经济阶层变得强大,大众传媒变得强大,知识界变得强大,各个公共组织及反对党也都变得强大。许多人相信如果反对党能取得多达百分之四十的选票,国民党将会变得更自由开放。这说明人民认为政府领导层是完全的领导层。这种看法和民主观念或怀疑心理是有些冲突的。

纵观以上所述,东方民主的发展是应考虑这些社会各别的文化状况。如果人们单视民主为大多数人民参与决策,而不把根深蒂固的文化条件考虑在内,那么,民主的发展很难进行。

民主的精确运行有赖人们对是非的判断,这与儒家传统的理论基础与常识难以融洽的配合。不过,还不是无法消解的分歧。如果你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互相冲突的领域和范畴相当多。我可从台湾与南朝鲜的民主运动看出,它们正进入不稳定的道路,进入动荡的局面。我相信新加坡的民主运动也会面对同样的课题。即使在日本,所有民主程序都必须经过一些调整。这类危险是不时存在的。不过,如果我们深切了解这些危险,我们可能走出一条具有儒家特色的民主道路!

《村子》:价值观念的重建 第7篇

一、南方传统价值的解体

在《村子》中, 福克纳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舒适安逸的乡村自然环境, 但是在弗莱姆·斯诺普斯到来后, 一切发生了变化。作为昔日贵族家庭的后裔, 福克纳对村子的变化在个人情感上难以接受, 对一个时代的结束, 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社会变革深感悲痛和遗憾。因此, 他刻画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奸诈狡猾的弗莱姆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并对其行径进行了批判。

在斯诺普斯三部曲中, 福克纳详细地描述了弗莱姆不择手段往上爬的过程。通过弗莱姆的故事, 福克纳无情地鞭笞了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毒害。虽然在弗莱姆到来之前老法国人湾并不是一个世外桃源, 在那里也经常发生一些耸人听闻的事, 但是村子里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氛围和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信任, 村子的首富威尔·瓦尔纳所经营的小商店支持村民赊账, 而且村民可以自己拿东西、自己找零。但是这样的情景在弗莱姆当上商店的收银员后就消失了, 他不断地挑战村子固有的秩序, 改变村民习惯的生活方式。首先, 弗莱姆制定了一套信用制度防止村民多次赊账;其次, 他在得势后改变了衣着习惯———“他不仅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还打着领带”, 在这之前, 整个村子只有威尔一人有领带。除此之外, 弗莱姆的到来还暴露了村民的弱点———目光短浅、自私、爱贪便宜。当拉特利夫警告他们:弗莱姆“正同时对付上层阶层收买底层人。不用多久, 他就会回头来找你们这些处于中间的普通白人”时, 村民们却说:“我们能做什么呢?……这不对。但是不关我们的事。”村民的漠然与其说是受到其经济地位的局限, 倒不如说是他们内心矛盾的体现, 一方面他们无法接受弗莱姆所作所为, 另一方面他们却希望像他那样平步青云。

弗莱姆不断地“蚕食传统农业社会价值观”, 福克纳曾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斯诺普斯的厌恶。1957年, 他说:“30年来我一直恨他们、嘲笑他们和害怕他们。”在创作《村子》之际, 他也说过:斯诺普斯是“一群混蛋, 他们以欺诈为生, 而且一天24小时从不间断”, “他们用欺骗的小伎俩和厚颜无耻的手段征服密西西比州杰弗逊镇这个县城。他们像霉菌爬满奶酪一样到处都是, 摧毁它的传统和这个地方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实际上, 使福克纳害怕的不仅仅是那群叫斯诺普斯的人, 而是他们的行为像病毒一样传遍整个南方。斯诺普斯是“园中之蛇”, 他们打乱了村子的生活节奏, 使整个村子变得喧嚣浮躁。斯诺普斯的行为其实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是南方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的反映, 这正是作者所害怕的、所不想见到的, 他希望南方能保持着传统的美德, 但是村民们内心的贪婪却在斯诺普斯的影响下不断被勾起。福克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大费笔墨大肆渲染弗莱姆的贪婪与狡诈, 也没有描述弗莱姆如何一步一步地踩着别人爬上去, 相反地, 他则通过对受害者反应的描写来衬托弗莱姆的狡猾, 正是他们的自私、软弱和爱贪小便宜的性格纵容了弗莱姆, 那些甚至是以反对弗莱姆为己任的人也由于自己的贪念帮助弗莱姆从村子进军到小镇。拉特利夫一直就自诩为道德的捍卫者, 但他最后也落入弗莱姆的圈套, 用其在小镇上的半家店和弗莱姆做交易, 使弗莱姆开始新一轮在小镇的吞噬。对于这些村民, 福克纳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悲痛失落之余, 他倾注了大量了感情, 用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白痴艾克·斯诺普斯和一头母牛的爱情, 这其实就是对现代人性堕落的讽刺和批判。人世间最美好、纯真的情感只能在白痴和动物的身上找到。

对南方固有的淳朴的乡土气息及传统美德的向往和眷恋是福克纳永远无法割舍的南方情结, 但是北方突袭而来的资本主义工商文明使福克纳看到了南方社会难以克服的弊病。故土的破败和传统价值的沦丧使福克纳处于两难的痛苦境地, 他的苦痛在《村子》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二、南方价值观念的重建

虽然福克纳对南方传统价值的解体感到失落, 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他在怀念南方光荣往昔的同时也表达出对人类的信任, 他坚信人类只是暂时迷失, 终有一天他们能拨开云雾见月明。而作家职责就是帮助人类重建优秀的传统价值, 这个思想在福克纳那篇著名的诺贝尔奖演说词中有明确的说明:

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写出这些东西。他的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 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 这些是人类昔日的荣耀。为此, 人类将永垂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必仅仅是人的记录, 他也可以是一个支柱, 一根栋梁, 使人永垂不朽, 流芳于世。

福克纳并不是信口开河, 而是在身体力行他所提到的作家的神圣职责。在写给朋友的信中, 福克纳也多次提到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写荣誉、真理、怜悯、体谅、耐心以及忍受悲伤、不幸、不公并且继续忍受的能力。我着眼于那些人, 他们遵循和坚持这些美德并非是想获得报酬而是因为它们是美德。”在他的作品中涌现出许多这样的人物, 他们为了维护人类的美德不断地努力和奉献着, 比如迪尔西、朱迪丝、契克、斯蒂文斯等等, 在《村子》里, 同样也有这么一批充满希望的村民。虽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村民也有不少的弱点, 他们自私、贪婪, 爱看热闹, 有时也缺乏同情心, 因此, 他们常常落入弗莱姆的圈套, 成为受害者, 但是他们不像弗莱姆那样失去人性。在福克纳看来, “一个人做坏事并不特别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否还具有人性。只要他还是一个人, 他就有可能变得好一点。一个人最坏的是失去人性。”在村民的身上, 读者能看到爱的光芒, 这是弗莱姆所缺少的。福克纳在《村子》中描述了3对村民的爱情, 他们的爱虽然很少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却通过行动来传递。这和弗莱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弗莱姆娶了瓦尔纳的女儿尤拉为妻, 但并不出于爱, 这场婚姻本身就是一个交易, 瓦尔纳为了保存家族名声 (尤拉未婚先孕) , 而弗莱姆为了往上爬。通过村民们对爱的追求和弗莱姆爱的缺失的对比, 福克纳传递了一个信息, 即心中有爱的村民定能够战胜无爱的弗莱姆, 这在《大宅》中得到印证, 弗莱姆最终被明克杀死。弗莱姆被杀象征着人性的胜利, 这也是福克纳完成南方价值重建的重要步骤。

除此之外, 福克纳还刻画了拉特利夫作为斯诺普斯主义的对抗力量。虽然拉特利夫被贪婪暂时蒙蔽了双眼成为一个受害者, 但是他和弗莱姆的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后两部曲中, 拉特利夫和斯蒂文斯一起构建了反斯诺普斯的联盟, 虽然他们的斗争并没有阻止弗莱姆往上爬的脚步, 但是他们这种自觉斗争不同流合污的行为为福克纳所称道。在福克纳看来, “重要的并不是他们取得多大成功, 而是他们能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保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取向, 能充分认识到斯诺普斯主义对人类的危害并自觉地与之斗争。往往不是辉煌的胜利, 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才真正反映出人性的伟大。”被福克纳称为“人类昔日的荣耀”的“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在拉特利夫身上都有体现, 同时他的坚持不懈和幽默风趣也塑造了他美好的性格, 这一切都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在创作拉特利夫这个人物时, 福克纳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把拉特利夫塑造成完人。拉特利夫身上的弱点正是反映出他作为人的特性, 同时也反映了福克纳对人自身力量的信任与肯定。在福克纳看来, 虽然南方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经济模式和传统价值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只要人们心中还保持着最质朴的情感, 人类的精神就会永垂不朽, 斯诺普斯们就无法为所欲为。

三、结束语

虽然《村子》的某些篇章带有些许悲观色彩, 但是从整体上看, 《村子》始终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福克纳用反衬的手法批判了斯诺普斯主义, 赞扬了人的精神。通过他的作品, 福克纳向读者展示了作家的精神和职责, 并探讨了人类走出现代精神荒原的途径, 那就是始终坚持人类最质朴的情感———爱、荣誉、怜悯、信任和牺牲的精神。

摘要:文章以《村子》为例讨论福克纳对南方价值体系重建的构想, 其相信只要人还保留并坚持人类最质朴的情感, 人类就会永垂不朽。

关键词:《村子》,南方,传统价值,解体,重建

参考文献

[1]、田中久男著;李淼译.福克纳小说中两个美国梦的追求者[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 .

[2]、Faulkner William.The Hamlet[M].Chatto&Windus, 1979.

[3]、肖明翰.威廉.福克纳:骚动的灵魂[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4]、Meriwether James.Essays, Speeches and Public Letters[M].The Modern Library, 2004.

文化价值观念 第8篇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角, 他自身的隐性价值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本次课程改革很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培训, 包括了教师的学生价值观、知识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所以, 研究教师的隐性价值观念以及如何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隐性价值观念对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支配作用

从内容上看, 教师的价值观是一个观念系统, 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系统。在这里我把知识理解为人在后天所获得的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整合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因此, 知识也就包含价值观念。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知识是可以言说、能够表达清楚的, 而隐性的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现出来的, 也是教师意识不到的东西。

对教师来说, 教师在从教之前, 甚至在接受师范教育之前, 从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受教育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隐性的价值观念知识对其教育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 或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 但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但它会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 教师在师范院校和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时, 以前形成的隐性的价值观知识及其相应的心理期待会影响他们对所教的知识及其价值观的理解, 并把这种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隐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因为, 学生在这里有他自己的体验和理解, 这种体会和理解将成为他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先在性的内隐认知机制。如果忽视教师的隐性价值观, 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科学地去理解教师的价值观念系统及其作用, 也不能够找到转变教师价值观念的更有效的途径。

二、教师隐性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不利影响

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 从而影响

筅四川内江师范学院陈理宣

学生的价值观念。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他们的直觉、判断, 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教师的知识体系是由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两部分组成的。后者所构成的隐性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内隐的信念系统同样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特殊性, 他的职业与他的价值系统具有很高的关联度, 这就需要他的隐性价值意识与他的显性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程度更高, 否则将会使学生的隐性价值意识与显性价值观出现矛盾, 从而抵消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 我们主要担心的是他们的隐性价值意识中不正确的、肤浅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因素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1. 无意识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 不少老师也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授新的课程内容, 但是, 他们灵活运用的程度,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表现出一些没有变化的受隐性价值意识支配的无意识行为。比如, 在教学中讲授某些知识的时候, 讲话的声调、重音、节奏、表情等能够表现老师对待其所讲的这些知识的隐性价值观。再比如,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提问的方式, 对学生回答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态度等能够表现出教师的隐性价值观。这些涉及到隐性的价值观内容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 都是植根于他们的隐性价值观念的。虽然教学的方法、内容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都有变化, 但是, 如果他们隐性的价值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思、批判, 就会在很多方面以非常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

2. 习惯性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隐性价值观知识, 尤其是隐性的程序性知识的存在, 使教师一些行为自动地进行。这就得到了一个可能, 即使教师能够意识到已有的一些显性知识是错误的, 过时的, 不合理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习惯性地自动陷入到隐性价值观念的这个误区中, 然而当时对其却没有任何意识。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教师说, 仔细想起来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 但是, 到时候就是不知不觉地这样做了。也有不少教师

觹该文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FEB050680

已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的显性的价值观念有些过时、陈旧, 但是, 他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总是以其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来行为。比如, 教师知道调皮学生不一定就不是好学生, 其内隐的价值观就是听话的学生和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学生是好学生, 于是, 对调皮学生就会产生出自内心的讨厌感。

三、教师隐性价值观念的显性化与改善

教师隐性价值观知识的存在使教师在接触新的价值观念的时候, 往往会无意识地运用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其进行重组和改造。所以, 如果原有的隐性价值观知识没有得到澄清, 教师就有可能在意识层面接受新理念的同时, 行为上却无意识地进行歪曲和抵制, 甚至在接受新价值观的时候进行改造歪曲。所以, 在引导教师接受新的价值观的同时, 应当帮助教师认识新旧价值观念的本质区别以及操作上的差异, 触动和解释教师的隐性价值观念。特别是缄默程序性价值观知识这个盲点。否则, 他们就会习惯性地进行新瓶装旧酒的改造。

1. 重视对隐性价值意识的反思、批判与改善

每一个人都有隐性的价值意识, 这是不可否认的。隐性价值意识对别人产生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自己觉察不到, 他人也觉察不到, 只有当产生了与这种价值意识相关的严重的不良后果之后, 我们反思什么的时候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实际上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老师的隐性价值意识时刻都在影响学生, 而且这种影响还不能被意识到。因此, 我们都应该重视自身的隐性的价值意识反思、批判和改善。

2. 对自己的需要、价值意识进行自由联想

隐性的价值意识是一种潜意识的价值取向, 多来自于本能的需要、长期积累和习惯养成, 当一个人处于清醒的意识状态, 很难觉察出来。一般情况下, 我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理性支配的, 自己不存在内心的矛盾, 实际上, 有很多行为都是受自己内隐的价值意识支配, 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左右为难的价值选择和习惯性的价值行为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虽然受隐性的价值意识支配, 但是我们自己却觉察不到。只有当我们处于轻松、自由, 无拘无束的状态下, 才会自由浮现出来。如果我们不抓住, 可能就一闪而过。因此, 教师在轻松自由的情况下, 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交互关系等进行自由联想。

3. 开展对话, 寻找自己情绪化和习惯化言行的内在价值观因素

开展对话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自我对话, 一种是主体间对话。

自我对话是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 通过对话来找出自己的隐性价值意识, 让隐性的价值意识显性化, 并与显性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对照, 分析是否有矛盾, 是否有缺陷等。隐性的价值意识, 往往自己很难觉察, 一般通过自己的情绪化言行或习惯性的言行表现出来。情绪化的表现是隐性的价值意识与显性的价值观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出现, 习惯性的表现一般是隐性价值意识已经成为自动化的操作行为, 自己已经意识不到价值观的明显的支配作用了。开展自我对话, 就是针对情绪化和习惯化的言行, 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等。

主体间对话, 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坚决克服那种满堂灌的习惯, 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真诚、自由的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过程中, 双方都不是固守着教材知识, 而是尽力挖掘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正是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隐性的价值观念、认知立场观点和模式才能伴随着他的具体见解显现出来, 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 在与学生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来认识自己,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正、批判或利用。

教师对自己隐性价值观念的觉察、认识、梳理、分析和批判, 并不是一个纯理性的思维过程。首先需要教师对于自我价值系统调整变革有热情, 以及自我觉察、自我提升的强烈愿望。其次, 还需要教师敢于直面自己的勇气, 能够正确看待自己隐性价值观中的不健康、不正确的、消极的因素。第三, 隐性价值观的变革与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方面, 个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隐性价值观念是大量的, 有些隐性价值观念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才有机会触动它, 个体也才有可能觉察到它;另一方面, 隐性价值观的变革是一个内因学习过程, 在人的整个一生中, 都需要不断学习, 都需要我们在不断觉察和清理旧的隐性价值观的同时, 新的隐性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滋生和获得。因此,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时刻保持自我觉察的意识和敏感性, 有效地认识自我、解读自我, 进而调整自我, 提升自我, 使自己的价值观念保持与时俱进, 不断获得重生。

参考文献

[1]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刘民慧等译.广州:珠海出版社, 1998.

[2]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

当前电视广告传播的价值观念探析 第9篇

一、当前我国电视广告传播导致的价值观念问题及原因

(一) 电视广告传播导致的价值观念问题

当前形势下, 我国一些电视广告并没有发挥本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起到的宣传和促进的作用, 导致了一系列社会价值观念问题:

首先, 导致了消费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由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媒体之间相互竞争, 电视广告业的无序竞争给一些广告主以可乘之机, 他们在纯粹追求商业利益下, 无视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并没有发挥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的正面导向作用, 制作的广告主题单一, 内容低劣, 思想沉旧, 倡导拜金主义和物质消费至上, 无视广大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 钝化人们的审美能力, 使公众的精神世界日益贫困化。目前许多电视广告崇洋媚外, 倡导一些庸俗的社会文化, 奉行拜物主义, 例如:一些减肥瘦身产品一味地倡导其瘦身的效果, 不要节食, 不要运动, 就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没有正确引导健康的消费理念。有些商家利用明星效应, 违背诚信, 向消费者推荐减肥产品或美容护肤产品, 但这些产品在使用上并不能如电视广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效, 人们的审美心理也日益被这些庸俗的广告内容侵蚀, 导致全社会的审美能力减弱。

(二) 电视广告传播导致价值观念问题的原因

第一, 媒体缺乏行业自律。由于近年来媒体竞争的加剧, 许多媒体为了生存和竞争, 对电视广告的审核力度有所减弱, 一些低俗、宣扬不良社会文化的商品广告也被允许进入电视媒体, 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因此, 导致了我国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负面的价值观念效应。

第二, 商家的道德意识淡薄。许多不良的商家仅以商业利益为上, 道德意识非常淡薄, 其产品的电视广告不仅违背诚信, 欺骗消费者, 而且宣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是对整个社会意识有害的, 并渐渐地侵蚀消费者的审美意识。

第三, 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媒体监管部门对媒体传播的监管不力也是当前我国电视广告带来社会价值观念负面效应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如何对电视广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

(一) 倡导电视广告传播积极的人生信念和健康的生活

理念

电视广告的力量不仅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推销商品, 而且可以对社会价值观念进行正面引导, 对于我国当前的电视广告媒体来说, 要使其倡导积极的人生信念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从而使其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例如:我国知名的蒙牛集团其关于乳制品电视广告就在倡导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希望大众注意健康营养, 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从而投身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二) 加强对电视广告的监管, 加强媒体行业自律

要想充分发挥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导向作用, 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 给予其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方面, 相关媒体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 在监管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媒体监管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媒体电视广告从法律法规上对其约束, 要求媒体对其认真审核, 如果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电视广告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不光要对相关企业进行警告或处罚, 而且要处罚准许其广告传播的媒体。另一方面, 媒体要加强行业自律, 对电视广告包含的社会价值, 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准确的判断, 对于一些带有庸俗的社会文化, 倡导低俗的价值观念的电视广告要坚决不允许其传播, 在整个行业中要倡导一种正确发挥电视广告正面社会导向作用的行业精神。

(三) 正确引导儿童的道德认知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是社会的未来, 儿童的健康成长, 是社会长期和谐进步的保证。因此, 我国电视广告必须正确引导儿童的道德认知, 尤其在一些儿童电视广告中, 必须弱化产品的商业性, 更多的突出对儿童道德认知的正面引导, 突出对儿童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 儿童电视广告应该更多地与电视公益广告相结合, 把电视公益广告中倡导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价值理念通过广告的形式传递给孩子, 例如:如一直被大众津津乐道的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 讲述母亲下岗以后, 艰难谋生, 孩子放学以后帮妈妈做家务事, 给妈妈洗脚。洗脚, 这一生活中的细小事情, 在电视屏幕前被放大, 从中折射的是母子间的亲情。■

参考文献

[1]赵元蔚、鞠惠冰.透视后现代广告形象[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01, (07) :89-90

[2]陈宝琼.从广告的特性看广告的真实性[J]中国广告, 1995, (04) :93-95

文化价值观念 第10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设信息化电厂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 电力市场改革的关键是电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以电力产品安全可靠、低成本和优质服务为核心, 实现“节能、环保、可靠、安全”4个重点;其次,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 电厂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 需要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特别是加强专业化的软/硬件系统的建设;再次, 采用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已经是电厂提高运行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同时也是国电集团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目标[1]。

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双辽电厂) 一方面积极争取竞价上网售电, 增加售电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 不断找出挖潜增效的新路子、新方法, 通过建设专业化系统做到优化运行和节能降耗, 不断降低能量损失和成本消耗, 以弥补煤价、电价的波动而引起企业效益的变动, 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内、外部需求

双辽电厂的信息化建设时间较早, 建立了包括SIS、统计、计划、燃料、物资等多个系统;另外铺建了覆盖全厂的通信网络, 采购了一大批控制系统接口设备和服务器设备。双辽电厂还是国电集团NOSA (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ssociation) 安健环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 在积极推进NOSA建设的同时, 电厂决策层也意识到生产过程监督和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性。本项目的目的是为国电集团争创一流发电厂的目标尽一份力, 在提高各类计划考核指标、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同信息化电厂建设的思想相呼应, 在促进电力企业的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到自身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希望基于电力生产所面临的新问题和生产管理过程的需求, 立足现有系统整体规划, 对现有系统和整体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构。

1.2 国内SIS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在电厂节能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方面, 美、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 涌现出许多商品化的计算机辅助监测与经济性诊断系统。国内开展此类技术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 大量的科研工作集中在以常规热力计算为中心的系统研究和应用上, 也取得了许多技术成果, 但与国外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性能试验和经济性分析等产品为例, 其主要表现在:计算模型模式化, 分析过程缺乏整体架构,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多参数综合分析、系统间耦合诊断应用较少, 缺乏知识化分析和挖掘等。

1.3 双辽电厂节能分析系统开发规划

在长期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过程中, 我们发现在降低供电煤耗、提高设备可用系数、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电厂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分析国内外热力系统分析和经济性诊断系统, 我们将本系统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开发远程工况监视与信息平台系统、分层分布式结构的诊断系统与自主闭环诊断系统等, 构造大型工况数据库和经济性诊断数据库、集成化的和系统化的分析和决策系统、可行与可信的生产过程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2 系统介绍

2.1 系统架构

硬件系统方面, 在设计时采用国际标准协议, 既兼顾了技术上的成熟性, 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利用1 000 Mbit/s的冗余以太高速网络作为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的媒体, 核心交换机和各底层控制系统接口机用光纤连接。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部分均采用独立的工业级双光纤冗余环网, 通信速度为1 000 Mbit/s。所有的服务器都直接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 其他客户终端通过部门级交换机和主干网络相连接 (见图1) 。

软件系统方面, 基于软件工厂的开发思想, 建立了可配置、可视化的分层的应用软件平台, 包括:数据库平台、性能计算平台、组态管理平台、发布管理平台等4个主要的软件平台。各平台之间、平台的各类功能之间实现数据与功能的耦合控制, 杜绝信息孤岛的产生。各平台具有通用组态和自定义配置的功能, 同时提供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以便进行二次开发[2]。

2.2 系统的技术路线

传统的节能分析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分析的基准是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平衡, 追求热效率最大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节能分析要以“能量价值分析”为基础, 分析的基准是发电厂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实现能价增值, 追求效益和利润最大化, 这是与传统节能分析最根本的区别。从“能量价值理论”[3,4]看, 能量在转换过程中虽然可用能逐步降低, 但能量的价值却逐步增加, 相同的能量之间, 热能的能价大于煤的能价, 而电能的能价大于热能能价。“能量价值分析”方法是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按能量价值的大小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经济指标。按此原理推导出“综合成本煤耗率”的计算公式, 代替常规供电煤耗率进行节能分析计算, 克服了传统热力学分析方法的局限, 把热力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电厂技术经济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可成为发电厂降低成本和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综合利用计算机的综合运算能力和数据仓库技术, 开发研制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开放式、远程、智能的监控、诊断与分析系统, 以技术手段提供火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减少非计划停机, 帮助运行人员分析报警信息, 优化人机交互, 提高运行人员利用信息的效率, 进而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节能分析系统是集火电厂运行监视、运行经济性分析、可靠性诊断、综合成本优化于一体的火电厂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 它以火电厂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 基于先进的能量价值理论, 研究电厂主热力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水平, 将各个系统的运行数据互相作为性能分析的依据, 形成层次性和环路式的诊断结构, 在此基础上对全厂的能量形式进行综合评估, 最终实现整个能量系统的节能与增效的最优化。

节能分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2.3.1 生产监视门户系统

该系统形成生产管理透视门户, 使得全厂各个专业的生产信息在发布平台一目了然, 极大地方便了电厂领导和管理人员对生产情况的把握, 健全了用户和权限机制, 提供不同用户的导航功能, 能够针对关注页面进行灵活的定制。目前, 生产监视门户系统已经成为全厂开展生产监视和运行分析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 (见图2) , 它集成了双辽电厂远程DCS、TDM、脱硫、RTU等多个控制系统, 形成了数据、图形、趋势、文字/短信息报警等综合功能体系。

2.3.2 统计考核系统

该系统在实时/历史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平台软件, 统一对实时经济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指标。同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为进行可靠性查询和统计以及进行班组考核提供数据依据, 为优化检修和运行提供操作指导。该功能涵盖了SIS中报表统计、设备可靠性统计、参数超限报警、指标考核、发电考核等具体功能模块, 也成为开展生产管理和分析必不可少的工具箱。

2.3.3 综合运行优化指导系统

该系统以火电厂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大量的实时过程数据为基础, 进行全厂性的性能计算和能损分析, 研究机、炉、电、热等主要系统和设备的特性。性能计算采用基于国标、ASME标准的计算模型, 能损指标计算及评价采用基于等效焓降法、循环函数法等最新理论, 同时基于“能量价值理论”进行全厂性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分析。运行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况优化、负荷优化、燃烧优化、吹灰优化、循环水系统优化等, 建立专门的指标综合优化策略, 采用动态寻优的方法, 寻求改善运行的合理手段。实践证明, 通过运行工况优化调整可以较大地提高设备健康状况和经济性水平, 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2.3.4 能量审计和成本分析系统

以经济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为基础, 建立火电厂能量平衡体系, 针对煤、油、水、电、热等不同能量形式分别进行计量和审计, 形成全厂能流图及能量价值的图形化显示, 查清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和消耗水平, 找出节能潜力所在并确定火电厂节能方向。为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并重点进行“能量价值分析”, 得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发电成本能价” (见图3) 。

以此为依据, 通过设备性能状态分析和各系统运行参数分析, 将各类能损折合为能耗成本的形式, 以反映成本损耗的成因。

3 结语

随着发电企业的目标向效益最大化方向转变, 以及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为本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双辽电厂节能分析系统可以为发电企业提供从底层控制系统、中间层的实时系统到高层决策支持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 依据自身技术优势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信息 化电厂建设规划[Z]. 北京:中国国电集团 公司, 2007.

[2] 邵建波, 田恒奎, 翟晓东. 厂级监控信息 系统在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的应用[J]. 电力信息化, 2009, 7 (1) : 79-82.

[3] 陈国年. 发电厂能量价值分析原理及应 用[J]. 江苏电机工程, 2002 (12) : 1-4.

[4] 曹炳元, 陈国年. 基于能价分析与数理统 计基础的火电厂运行综合指标评价办法 与实践[J]. 华东电力, 2004 (3) : 56-58.

[5] 曹文亮, 高建强, 王兵树, 等. 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电 力, 2002 (9) : 59-62.

文化价值观念 第11篇

一、教师隐性价值观念对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支配作用

从内容上看,教师的价值观是一个观念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系统。在这里我把知识理解为人在后天所获得的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整合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因此,知识也就包含价值观念。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知识是可以言说、能够表达清楚的,而隐性的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现出来的,也是教师意识不到的东西。

对教师来说,教师在从教之前,甚至在接受师范教育之前,从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受教育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隐性的价值观念知识对其教育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或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但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它会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教师在师范院校和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时,以前形成的隐性的价值观知识及其相应的心理期待会影响他们对所教的知识及其价值观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隐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因为,学生在这里有他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这种体会和理解将成为他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先在性的内隐认知机制。如果忽视教师的隐性价值观,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科学地去理解教师的价值观念系统及其作用,也不能够找到转变教师价值观念的更有效的途径。

二、教师隐性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不利影响

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他们的直觉、判断,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教师的知识体系是由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两部分组成的。后者所构成的隐性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内隐的信念系统同样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特殊性,他的职业与他的价值系统具有很高的关联度,这就需要他的隐性价值意识与他的显性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程度更高,否则将会使学生的隐性价值意识与显性价值观出现矛盾,从而抵消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主要担心的是他们的隐性价值意识中不正确的、肤浅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因素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1.无意识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不少老师也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教授新的课程内容,但是,他们灵活运用的程度,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表现出一些没有变化的受隐性价值意识支配的无意识行为。比如,在教学中讲授某些知识的时候,讲话的声调、重音、节奏、表情等能够表现老师对待其所讲的这些知识的隐性价值观。再比如,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回答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态度等能够表现出教师的隐性价值观。这些涉及到隐性的价值观内容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都是植根于他们的隐性价值观念的。虽然教学的方法、内容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都有变化,但是,如果他们隐性的价值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思、批判,就会在很多方面以非常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

2.习惯性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隐性价值观知识,尤其是隐性的程序性知识的存在,使教师一些行为自动地进行。这就得到了一个可能,即使教师能够意识到已有的一些显性知识是错误的,过时的,不合理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性地自动陷入到隐性价值观念的这个误区中,然而当时对其却没有任何意识。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教师说,仔细想起来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是,到时候就是不知不觉地这样做了。也有不少教师已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的显性的价值观念有些过时、陈旧,但是,他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总是以其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来行为。比如,教师知道调皮学生不一定就不是好学生,其内隐的价值观就是听话的学生和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学生是好学生,于是,对调皮学生就会产生出自内心的讨厌感。

三、教师隐性价值观念的显性化与改善

教师隐性价值观知识的存在使教师在接触新的价值观念的时候,往往会无意识地运用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其进行重组和改造。所以,如果原有的隐性价值观知识没有得到澄清,教师就有可能在意识层面接受新理念的同时,行为上却无意识地进行歪曲和抵制,甚至在接受新价值观的时候进行改造歪曲。所以,在引导教师接受新的价值观的同时,应当帮助教师认识新旧价值观念的本质区别以及操作上的差异,触动和解释教师的隐性价值观念。特别是缄默程序性价值观知识这个盲点。否则,他们就会习惯性地进行新瓶装旧酒的改造。

1.重视对隐性价值意识的反思、批判与改善

每一个人都有隐性的价值意识,这是不可否认的。隐性价值意识对别人产生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自己觉察不到,他人也觉察不到,只有当产生了与这种价值意识相关的严重的不良后果之后,我们反思什么的时候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实际上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老师的隐性价值意识时刻都在影响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不能被意识到。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自身的隐性的价值意识反思、批判和改善。

2.对自己的需要、价值意识进行自由联想

隐性的价值意识是一种潜意识的价值取向,多来自于本能的需要、长期积累和习惯养成,当一个人处于清醒的意识状态,很难觉察出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理性支配的,自己不存在内心的矛盾,实际上,有很多行为都是受自己内隐的价值意识支配,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左右为难的价值选择和习惯性的价值行为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虽然受隐性的价值意识支配,但是我们自己却觉察不到。只有当我们处于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才会自由浮现出来。如果我们不抓住,可能就一闪而过。因此,教师在轻松自由的情况下,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交互关系等进行自由联想。

3.开展对话,寻找自己情绪化和习惯化言行的内在价值观因素

开展对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我对话,一种是主体间对话。

自我对话是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通过对话来找出自己的隐性价值意识,让隐性的价值意识显性化,并与显性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对照,分析是否有矛盾,是否有缺陷等。隐性的价值意识,往往自己很难觉察,一般通过自己的情绪化言行或习惯性的言行表现出来。情绪化的表现是隐性的价值意识与显性的价值观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出现,习惯性的表现一般是隐性价值意识已经成为自动化的操作行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价值观的明显的支配作用了。开展自我对话,就是针对情绪化和习惯化的言行,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等。

主体间对话,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决克服那种满堂灌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真诚、自由的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双方都不是固守着教材知识,而是尽力挖掘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正是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教师隐性的价值观念、认知立场观点和模式才能伴随着他的具体见解显现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在与学生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来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正、批判或利用。

教师对自己隐性价值观念的觉察、认识、梳理、分析和批判,并不是一个纯理性的思维过程。首先需要教师对于自我价值系统调整变革有热情,以及自我觉察、自我提升的强烈愿望。其次,还需要教师敢于直面自己的勇气,能够正确看待自己隐性价值观中的不健康、不正确的、消极的因素。第三,隐性价值观的变革与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方面,个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隐性价值观念是大量的,有些隐性价值观念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才有机会触动它,个体也才有可能觉察到它;另一方面,隐性价值观的变革是一个内因学习过程,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学习,都需要我们在不断觉察和清理旧的隐性价值观的同时,新的隐性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滋生和获得。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时刻保持自我觉察的意识和敏感性,有效地认识自我、解读自我,进而调整自我,提升自我,使自己的价值观念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获得重生。

参考文献

[1] 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刘民慧等译.广州:珠海出版社,1998.

[2]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02).

职业教育定位:观念反思与价值重树 第12篇

职业教育思潮紧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而演进。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在欧洲兴起了以开办劳作学校为特征的“劳作教育思潮”, 成为1世纪末20 世纪初职业教育的主流思潮。 其理论核心为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 (Gerog Kerschenstein-er) 的劳作教育理论, 以此改造传统基础教育, 以培养国家需要的既忠诚又有用的公民。[1]

20 世纪上半叶, 以约翰·杜威 (John Dewey) 为代表的“职普整合教育思潮”流行美国, 反对学校形态的职业专门教育, 提倡普通中小学应加强职业教育, 形成了新的职业教育观。 杜威的这种“整合教育观”强调了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 具有基础性和主体性, 应给人以广阔的教育和智慧根基, 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创造精神。[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三次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 也把职业教育带进了大发展时期, 相继形成了“学校本位”和“多元化职业教育两大职业教育思潮。 “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思潮以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 (T.Balogh) 为代表, 认为教育应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提倡政府应大力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 并在普通学校课程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 以此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 为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多元化职业教育”的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学家福斯特 (P.J.Foster) , 主张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和出发点, 职业教育应走多元发展的道路, 提倡企业本位的、合作以及社会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

到20 世纪60 年代,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盛行于欧美, 影响全球, 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职业与继续教育模式、国际劳动组织的模块技能培训模式为典型。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强调以全面分析职业岗位的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岗位从业能力为原则来制定培养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强调企业的参与, 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而非知识水平。

进入到20 世纪70 年代, 受当代科学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形势变革的影响,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终身职业教育”思潮兴起, 成为20 世纪以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潮。 终身职业教育突破了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 提倡以人为本位、以素质为本位, 认为职业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是封闭式的终结性的教育, 而是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互贯通的、开放性、全纳性教育, 旨在培养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对职业教育价值本质的再审视

回顾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潮, 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已经由“知识本位教育”转变为“能力本位教育”继而发展到“人本位教育”, 在价值取向上兼具理想性和实践性, 特别是终生职业教育观的提出, 在教育对象上把社会全员纳入了教育视野, 在教育内容上由知识生产延伸到知识应用、由显性知识扩展至隐性知识, 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性、终结性变为开放性、终身性, 在教育目的上更是追求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英国学者约翰·菲尔德 (John Field) 认为终身学习会产生新的教育秩序, 因为终身学习具有不确定性。[3]这种不确定性势必要求对职业教育内涵、职业教育价值及其本质进行不断审视, 反思与重树职业教育价值。

1、职业教育价值的界定

马克思指出, 价值是“人们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的属性;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4]价值作为人的活动的动因, 主要是形成价值理想, 通过需要和利益, 形成价值观念, 推动人的活动。 ”[5-7]因此, 价值产生于人的需要和利益, 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职业教育价值中的客体是指职业教育系统, 而主体则可包括一定社会阶段和情境中的社会团体、个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职业教育通过对各种社会职业和岗位需要的人进行教育和培训, 满足受教育者获得相关职业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需要, 满足受教育者的求职、就业、提升的需要。

2、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

有关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 教育史上基本有需要论、属性论和关系论三种主流理论。 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论, 其核心问题都离不开教育价值的客体对教育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 南海认为, “就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而言, 其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其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集约高效的社会化功能和提升社会成员主体或自由度的功能或属性”。[8]职业教育价值从属于教育价值, 但是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有利于主体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这种本质还体现于它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之中。 职业教育在提高个人的知识、能力、技能等素质方面的价值以及在指导个人就业、择业、创业和终身继续教育方面的价值, 是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 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则是指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另一主体的社会之价值, 即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是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分层等各方面的价值。 由此, 笔者以为职业教育价值的核心在于其本体价值, 在于提供职业和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对个人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价值, 教育性应该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应有取向, 职业教育应该为全民的整体发展提供一个终生学习的机会, 应是人的整体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既然教育性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属性, 职业教育理应是以知识和能力培养与发展为中心,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以货币价值的实现程度为评价标准, 导致了社会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上出现不少问题, 存在着矛盾性、不统一性。

1、本体价值沦落

本体价值是基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在职业教育这一客体的价值进行设定和预期的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或意向。 所以, 它往往是动态的、复杂的, 并深受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价值导向、文化背景等的影响, 具有历史性。 长期以来, 其职业性特点明显强于教育性特征, 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的功能被遮蔽。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就业为目的或者说以今后能找到“好”工作为主要学习动机, 表现为更热衷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而轻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 职业院校的教学也更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表现为就业导向性。 这种以就业为目的的工具性重于教育性、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失衡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一个结果: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技能上不及学徒制学习下的学徒, 在知识和素养上不及普通教育背景下的学生, 最终因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而导致职业发展潜力不大, 以致职业教育本体价值沦落。

2、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出现职业教育本体价值沦落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在职业教育取向上存在偏差, 在职业教育价值的理想性与实践性的选择上、在社会本位取向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取舍上不统一, 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或行为实践上的失重。

(1) 理想性与实践性不统一。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 (即其教育属性) 所决定的。 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有目的的培养理想的人的实践活动, 职业教育是培养未来企业和社会需要的理想的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活动。 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决定了在职业教育活动开展之前, 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就会对职业教育充满期盼、 憧憬和向往, 体现了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总会指向未来, 具有理想性。 同时,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 使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 从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方法都要面向实践、指向职业, 满足受教育者职业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因此, 职业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要兼顾理想性与实践性。 但现实中, 职业教育在理想性和实践性的选择上经常摇摆不定, 学界关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职业性和教育性问题也争论不休。 现实中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侧重其价值取向的实践性, 强调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一面:在教育对象上没有把全体社会成员纳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视野;在教育内容上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工具性作用;在教育目的上也不是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而是以就业为目标。

(2)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不统一。 职业教育价值突出表现为职业教育这一客体对价值主体的社会和个体的需要之满足、作用及意义。 职业教育价值个人本位取向则体现于职业教育对培养“本真的我”的人的价值与作用, 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们开始从关注职业教育价值的社会效益转向对个体发展的关注。 但是, 在实践中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依然非常明显, 直接表现为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实用性”、“职业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道德观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被弱视。[9]因此, 职业教育要兼顾社会效益和学生的兴趣, 兼顾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均衡发展。

3、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是职业教育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一种价值关系。 从个人主体角度来讲,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指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选择程度和认可程度, 即他们在选择职业教育和培训上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从社会主体角度看,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指政府、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参与程度和认可程度。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可以表现在与职业教育直接相关的另一个体的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 也即职业教育给从业人员自身所带来的物质及心理的满足程度。

但是, 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虽然经历了大发展阶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可职业教育的实际地位还是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首先, 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没有吸引力。 一方面, 在“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 职业教育甚至沦为“次等教育”、“贫民教育”, 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 在可以选择普通高中的前提下家长和学生不会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在可以选择普通高等教育的情况下, 也绝不会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在可以选择国外读预科的情况下, 仍不会选择国内的高职教育。 在职在岗人员也通常会选择普通高等院校而不是高职院校作为其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构。 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在我国只有中专、大专层次, 职业教育表现出“终结性”的特征, 受教育者获得继续学习和资格提升的机会较小, 这种终结性的职业教育制度也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沦为学生和家长最无奈的选择。

其次, 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看,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和参与度还是不够。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 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但是地方管理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够, 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不够有力, 比如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奖学金政策等等。 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 能够主动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参与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及专业建设、主动吸收职业院校师生挂职或顶岗实习的企业不多。 校企之间缺少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职业教育对行业协会及学术团体没有服务作用, 缺乏吸引力。

再次, 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不高也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一个反映。 在我国, 与普通教育序列院校的教师相比, 职业教育序列的教师或培训者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相对较低, 表现为国家缺少详细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择标准、职业教育教师的地位与其所从事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声望关联性不大、职业教育教师和培训者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初始与继续培训等等。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可以从职业教育教师与培训者的社会地位中得到反映, 反过来, 职业教育教师与培训者的职业吸引力也能确保职业教育机构招聘到优秀教师,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四、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与价值重树

1、当代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与深入改革, 每个社会组织和每个个人的生存境域相比农业经济时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人构成了挑战, 社会分层细化, 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要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 同时,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也为个体的自主自由学习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把学习有意识地、 自觉地、自由地落实到个体生活中, 让学习成为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 这些都对当今的中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的标准。 可是当今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职业地位、工作环境和经济地位等等都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而也决定了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高技术、创新型的时代, 要求劳动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提升原有技能, 掌握新技能, 以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和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10]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 无论是中专层次还是大专层次, 都要求重树职业教育价值, 通过职业教育价值的重树改变大众的职业教育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2、重树职业教育价值,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当代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在规模上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相对普通教育, 其吸引力还是相当不足, 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 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原因, 只有通过改进现有的职业教育制度、组织、秩序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出发重树职业教育价值, 平衡职业教育的内在和外在价值、兼顾其实践性与理想性,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发展职业教育, 才能改变大众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发挥职业教育在人的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1) 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缺乏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是职业教育质量问题, 它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内部原因。 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有些职业院校没有转变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模式, 片面强调知识教学, 轻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还有些职业院校则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掌握, 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观摩过不少教师的课堂, 发现即使在同一学校这两种片面都同时存在, 有些教师还是整堂课一个人讲到底, 有些教师则是布置给学生几个工作任务然后就让学生自顾操作。 课堂教学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场所, 这种片面强调知识或者片面重视技能掌握的教学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成长失衡。 职业院校应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全方位、全过程地管理和服务教育教学。

(2) 树立终身职业教育观念, 深化职业教育系统内部改革。 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层次偏低问题, 也就是职业教育的制度问题。 在我国, 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 继续升学的机会极小。 这也成为职业教育缺乏社会吸引力的最重要外部因素。 所以, 从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层面, 应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界线, 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之间的衔接, 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打造更大空间;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国家、地方、社会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改革招生办法, 树立和实践终身职业教育观念, 把职业教育纳入终身教育视野, 为职业教育学生创造更多升学机会, 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和吸引力。

(3) 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提高职业教育地位。 职业教育之于社会观念中的地位, 直接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度与认可度。 我国长期的社会观念中, 一直存在着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重仕轻技的传统思想。 人们首先在主观上就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 认为就读职业院校没面子, 是无法入读普通教育的次级选择。 因此, 国家应该发挥其在社会观念塑造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一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等措施来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比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力度, 严格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改变师资招聘重学历轻工作经验现状, 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专门的考核和职称评定机制, 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改变企业以学历为标准的用人观念等等。 通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提升职业教育地位。

3、重树职业教育价值, 保障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教育问题往往聚焦于教育价值问题的选取。 同理, 对职业教育问题的争论的最大聚焦点亦是职业教育价值问题。 只有当知识的价值领域与社会及个人的认知行为领域相吻合时, 教育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和认可。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 知识的价值领域除了提供认知行为领域中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之外, 更多的应该是职业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

在职业教育行为上, 要追求职业教育的理想性与实践性的平衡, 在强调职业教育工具性价值的同时, 不应失去其教育性本质, 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训练又要重视知识和素质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原则上, 应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目标, 而不应以就业为目的, 还原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 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培养人的什么技能”的问题, 更要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因为这才是 “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才能在根本上推进和保障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因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就应该是这种知识和能力并重、 资格和素质并行的 “职业人”, 重视人的文化素养和多元发展需要, 满足社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

4、重树职业教育价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顾明远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生产者的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 而且指所有人的体魄、智力、精神、兴趣、爱好、人格等的各种能力得到圆满的发展, 也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11]由此, 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完整的发展, 是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要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圆满发展, 只有依靠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 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种类型, 要改变目前职业教育机构重就业、轻育人, 重职前教育、轻职后培训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取向的选取上, 应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原则, 把人真正的作为社会主体培养, 从而让职业教育真正为人所用、为社会所用, 实现职业教育在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上的平衡。正如凯兴斯坦纳所言,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使得他能够顺应内心的召唤, 去从事适合他的天性的工作。 职业教育的意义远远不止职业教育本身, 它对于青年融入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12]

摘要: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历史,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程, 经历了由不成体系到自成体系、由教育思想的依附到独立、由价值取向的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由终结性职业教育到终身职业教育等的更替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为目标的面向经济、服务地方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扩充和伸展了职业教育范围。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孕育与起步、探索与实践、地位确立与大力发展等阶段后, 突显了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问题进行理性反思, 在社会转型发展中对职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定位,价值取向,反思,重树

参考文献

[1]蒋莉.职业教育主要思潮简述[J].成人教育, 2006, (03) .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334.

[3]John Field.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New Educational Order[M].London:Trentham Books Limited, 2006.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139, 326.

[5]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271-274.

[6]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07) .

[7]娄立志.转引自马君, 周志刚.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J].教育与职业, 2009, (21) .

[8]南海.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07) .

[9]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471.

[10][11]顾明远.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6) .

上一篇:户籍制度下一篇:云南江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