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干部病房范文

2024-08-18

老年干部病房范文(精选11篇)

老年干部病房 第1篇

关键词:老年病房,护理提示单,护理质量

根据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 无重要脏器疾病的健康老人仅占20%~25%[1]。我科收治的病人以老年干部为主,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 在住院过程中对护理要求高。由于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工作量大, 给护理人员的压力加大。我科自行设计了护理提示单, 于2008年2月应用于临床, 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心理、生理整体护理, 使繁忙的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现报道如下。

1 护理提示单 (见表1)

2 使用方法

2.1 新建提示单

责任护士前1 d下班前填写新建提示单的日期, 填写两组晨间护理的责任人以及晨间护理的质控人, 根据当日病情填写次日责任护士需参与生活护理的病人床号、姓名。

2.2 提示记录时间

责任护士每日晨间床边交接班后根据病人情况作提示, 也可在护理活动中对病人病情动态随时作提示。

2.3 提示内容

2.3.1 身份提示

病人身份特殊, 有尊称者可作身份提示。

2.3.2 病情提示

①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要提示病情观察具体要点, 有管道者要作管道护理提示。②各种侵入性检查、操作或治疗提示, 如介入治疗、胃镜、肠镜、植入化疗泵、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管等。③有心理障碍、精神异常、行动障碍、自杀倾向者, 作防意外提示。④一般病情提示, 如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提示观察呕血、便血、腹痛情况, 声明休克情况,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以及止血药物使用情况;骨折术后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肢体制动、翻身方法等提示;烦躁病人肢体约束情况;使用热水袋或水袋者有护理提示等。

2.3.3 药物提示

①过敏性药物提示;②化疗药物提示;③胃肠内/外营养药液作用提示;④膀胱灌注用药提示;⑤大剂量利尿药物, 如甘露醇用药提示。

2.4 补充

责任护士在每天下班前根据当日病区病人情况, 填写二值重点查房病人的床号、姓名。

2.5 评价方法

护理质量评价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采用我院护理部设计的评分标准:《晨间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2008年修订) 》《特级、重病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2007年修订)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2007年修订) 》《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 护理质量评价由科内固定的质量检查小组按医院护理质量检查规定每月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价, 全部采用百分制, 得出结果。

3 效果 (见表2、表3)

表2显示, 2007年与2008年主要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临床护理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表3显示,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08年比2007年有所提高。

4 体会

4.1 完善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护理工作由于倒班因素的存在, 所以连续性相对较差[2]。责任护士通过护理提示单记录重点、要点, 值班护士只要看到提示单, 就可以知道当日工作重点, 有效地实施护理活动。值后夜的护士由于没有与责任护士直接交接班, 可通过护理提示单初步掌握当班的工作重点、要点, 为开展夜班工作做好准备。

4.2 提高了护理交接班质量

护理交接班是确保护理工作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关键环节[3]。护理提示单内容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责任护士与各班护士进行常规交接班后, 护士能根据提示的重点、要点, 对每一位病人的特殊情况心中有数, 巡房时目标明确, 主次分明, 观察到位。能更好地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动态、连续的整体护理, 工作有条理性, 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3 有利于进行护理质量全程控制

作为内部使用的提示单, 为护士长、二线值班护士对各层次护士护理质量及交接班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护士长每日早交班、下午交班前检查各班次提交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有利于护士长对各班次护理质量进行动态、全程控制, 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4]。二线值班护士可根据护理提示单的信息, 有效地进行夜间护理质量控制, 提醒护士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病情观察、护理。

4.4 有助于减少护理漏洞的发生, 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提示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警惕性, 从而防止差错的发生。临床上由于人员紧缺、工作繁忙、外界的干扰 (如上班接听电话等) 等情景因素即外归因[5]是发生护理差错常见的原因, 护理提示单放置在护士办公室醒目位置, 每位护士经过都能看到提示内容, 对护理行为有警示作用, 以防差错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婉利.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5 (4) :235.

[2]张秀红, 章静.提示牌宣教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 2007, 13 (6) :748.

[3]张爱玲, 朱海燕.护理交接班中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7) :79.

[4]李荆, 胡章云, 孙孝凤, 等.提示性交班本在骨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1) :39.

见习报告老年病房 第2篇

今天去了老年病房,见到了很多在里面养病的老人,其实去之前心里已经做到了准备,觉得老年科里面的病人肯定会让我再一次对生命感到悲观,以为里面的人都是濒临死亡边缘的人们,以为见到的又会是一堆呼吸机、吸痰机、心电监测仪……一切都让我的心在进入老年科之前开始紧了起来!

正式进入老年科,第一感觉就是很安静很安静,很干净很干净,没有一点忙忙碌碌的感觉,没有一点消毒水的味道,那安静的环境在这样的深夜让你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已经进入乡的家,装修的特别温馨,走在里面你会以为你是走在干净的居民住宅区!

老师给我们分好了组,跟着老师一起准备进入病房,我按要求戴上了口罩,准备迎接充满伤感和紧张的病房。进入病房的一瞬间,我不得不说我愣住了,干净的病房,温馨的环境,床上的人专注的看着电视,床边的家人在一边看着,就像是一幅普通的家庭生活图。陪侍阿姨看见老师进去后热情的和老师打招呼,聊天中才知道住着的是一位医科大的老院长,已经94岁高龄了,我们准备就在那和阿姨聊几句,谁知道就在这时候,睡在床上的老人掀开被子对我们挥手打招呼,所有的人都感到很惊讶很幸会,老人看我们的眼神是那么亲切,仿佛站在他眼前的还是那些曾经他精心教育的孩子们。阿姨为老人捂了捂被子,老人用了捋了捋头发,阿姨笑问老人是真美还是臭美,老人害羞的说臭美,呵呵,这一刻大家都笑了,刚来时候的紧张早就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老人的乐观也感染我们。离开病房的时候,老人

又掀开被子和我们挥手告别,仿佛还是一群刚刚请教完他的学生离开时候那样轻松。

出来以后又去了很多病房,老人们都没有想象中那种住在医院的压抑,有的都是乐观和开朗,老师说自爱老年科是一个互相学习的护理,她们为老人做的大多都是日常的护理和聊天,而老人们教给她们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老年干部病房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收、危重、病情复杂、手术的患者;少见、疑难杂症的患者;接受新开展项目、新药物治疗的患者;特殊检查、治疗前后的患者;有安全隐患的患者等。

1.2 查房形式

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组织, 每日在医护人员大交班后进行, 每次15~20 min。

1.3 参加人员

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主持, 参加查房人员有:夜班护士、执行护士, 辅助护士、助理护士。

1.4 查房的目的

1.4.1 个案学习

选择诊断明确, 临床接触少, 典型的病例进行学习。了解该病种 (疾病) 的原因、一般治疗、护理知识。护士可通过网络、音像、书籍等途径, 将科技期刊中最新护理研究成果与动向, 利用晨间查房的形式进行讲解[1]。

1.4.2 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质量控制

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病情发展、护理需求, 动态地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调整护理措施, 满足患者的住院要求。责任护士检查专科治疗护理执行情况, 检查夜班护士夜班工作, 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晨间护理质量是否到位, 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出。将患者新近检查报告、化验报告进行解读, 了解患者病情动态, 对执行护士提出专科护理要点、观察要点, 提示辅助护士实施基础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使各层次护士各司其职, 学习、积累护理经验, 培养专业技能。

1.4.3 加强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根据查房时抽查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掌握情况, 集体进行评价、修改、完善, 通过集体讨论, 人人心中有数, 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2]。

1.5 实施方法

责任护士每日提前15 min上班, 首先检查夜班护士治疗完成情况, 翻看夜班护理记录, 了解当日分管患者检查、治疗的安排。其次, 巡房查看前一天新收、手术、重病或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夜间睡眠、治疗、护理等情况,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同时检查夜间护理措施及晨间护理实施情况。另外, 责任护士前一天当班遇到有典型、疑难、少见报道, 在查房中进行现场学习。评价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讲评护理行为中的问题和不足, 对以后的护理工作给予指导[3]。查房过程中注意适当提问, 并注重启发护士的临床思维, 必要时组织进一步的学习讨论[4]。查房过程中, 护士长可以根据责任护士的汇报, 提出指导意见, 进行总结。查房记录由执行护士负责。

2 结果

2.1 晨间业务查房成绩对比

晨间业务查房逐渐形成每日护理工作内容之一, 查房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 查房质量逐步提高。责任护士通过业务查房拓宽了知识面, 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判断问题及归纳表达的能力, 查房组织能力也有所提高见表1。

2.2 主要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比较

加强病房管理, 保证护理质量, 维持临床护理质量在较高水平。统计2007年与2008年主要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年平均水平) , 显示维持在较高水平。见表2。

2.3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比较2007年与2008年出院患者年平均满意度、调查表上患者点名表扬和书面表扬的次数及表扬信的份数, 结果显示, 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见表3。

3 讨论

3.1 通过开展晨间业务查房, 提高了责任护士的职业能力

责任护士在查房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在现有的知识层面上, 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培养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通过组织护理查房, 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同时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4], 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和学习能力, 提高了业务素质。

3.2 浓厚了学习气氛,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晨间业务查房以疾病护理为主, 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临床实用性强。由于晨间业务查房要求护士每天要向护士长报告患者的健康情况, 护士长也要针对患者或护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护士进行提问, 实际上是以工作要求去促进护士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使护士真正觉得学有所用, 学无止境[5]。对于轮科、新晋护士, 在这种“学习-复习-学习”的过程中, 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护理查房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 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 全面考核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6]。

3.3 明确护理要点, 提高观察能力, 保证护理质量

晨间业务查房对患者所实施的护理活动进行集中讨论, 汇集护理意见, 实现资源共享, 不断积累护理经验, 为护理新的理论和观点提供可靠依据, 使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逐渐呈现。同时, 通过查房使护士对患者情况全面掌握, 对护理观察要点心中有数, 提高了前瞻性发现问题的能力, 掌握了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主动权[7]。另外, 护士长作为整个护理查房的质控者, 能对护理措施作补充、修正、建议等, 确保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 保证了护理质量。

3.4 提高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 提高了护理记录内涵

通过晨间业务查房, 护士除掌握病情护理要点外, 还能根据责任护士对检查、化验报告的解读, 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病情动态的了解, 护理记录除常规病情记录外, 还应对专科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记录, 使记录内容重点突出, 专科性强。

3.5 有助于加强护理管理, 提高患者满意度

晨间业务查房对责任护士来说, 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并大胆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提出改正措施, 体现了责任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 同时护士长对临床工作有指导和质控, 使工作有序, 病区护理质量提高, 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志敏, 迟凤玉, 李惠敏.优化护理查房方法的实践[J].天津护理, 2007, 15 (4) :220.

[2]公丽萍.护理查房在整理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7.13 (24) :87.

[3]李海霞.每日评价护理查房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1 (3) :437.

[4]方海云, 周彩梅, 熊洁, 等.规范化晨间业务查房在深化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1B) :58.

[5]李敏, 孔雁荣.护理查房对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7, 21 (23) :2788.

[6]郝玉玲, 方秀新.整体护理查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415.

老年干部病房 第4篇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陪护人员跌倒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陪护人员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对高危人群实施超前管理, 以预防为主, 安全教育为辅。结果 提高陪护人员预防跌倒依从性, 防范措施到位, 防止和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重视陪护人员护理安全教育管理, 准确评估陪护人员跌倒危险因素, 有的放矢地采取防范措施, 陪护人员跌倒不良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陪护人员;跌倒;原因;对策

由于住院患者的老龄化和陪护人员的老龄化, 陪护人员在医院偶发跌倒不良事件, 给陪护人员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家庭负担, 降低了他们生活质量,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有的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严重的影响医疗秩序。做好陪护人员防跌倒安全教育管理势在必行。

1 临床资料

本院干部病房1月~6月收治住院患者1518人, 陪护人员75~85岁占6%(老伴照护), 60~74岁占15%, 其余年龄占陪护人员占 79%, 20陪护人员发生跌倒3人, 年龄均在70岁以上, 其中发生晕厥跌倒1人;1人如厕改变体位过快跌倒和1人在走廊滑倒, 3人均无大碍。20至今未发生陪护人员跌倒不良事件。

2 跌倒原因分析

2. 1 个体因素 陪护人员年龄偏大, 视力减退、反应迟钝, 判断能力差, 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平衡能力降低, 步态不稳, 有的是多病共存, 服用降压药、降糖药, 会影响平衡能力, 再加上不服老的心理, 过高估计自己的活动能力, 容易发生跌倒;患者反复长时间住院, 24 h陪护得不到充分休息, 造成过度疲劳, 体力透支。

2. 2 环境因素和自身防护 地面潮湿有水、灯光晦暗、地面有障碍物、没穿防滑鞋等。

2. 3 护理人员因素 忽视陪护人员护理安全教育。

3 护理管理对策

3. 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 实行不安全隐患超前管理, 防范措施到位, 杜绝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发生跌倒不良事件要积极采取挽救措施, 组织大家进行讨论, 分析跌倒原因, 制定整改措施, 跟踪管理, 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3. 2 营造人性化就医环境, 保证患者和陪护人员人身安全 病房规范化管理, 物品放置规范、有序, 地面平整、清洁干燥防滑、无杂物, 病床设有护栏, 床旁设有呼叫器, 床头小灯, 每个病房墙上都有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传板和挂小心跌倒提示牌;走廊、卫生间设有扶手, 盥洗间有防滑垫, 墙上均有防跌倒标识。室内设有长条纱发, 提供护理人员休息用, 给陪护人员创造良好的护理休息环境; 病区光线照明充足, 保洁员擦走廊、卫生间、盥洗间地面时, 多个有防滑倒提示牌摆放, 以警示人们注意防止滑倒。

3. 3 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意识, 提高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的依从性患者入院, 除对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外, 对陪护人员尤其是高龄、有头晕、跌倒史、行动不便、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高危人群高度重视, 实施超前管理, 对陪护人员也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 各班经常检查预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 如是否穿防滑鞋, 床挡、扶手使用情况、改变体位是否缓慢、有无过度疲劳者、头晕、身体不适等, 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 提高陪护人员防止跌倒的依从性, 从而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3. 4 陪护人员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加强锻炼, 提高自身抗跌到能力。

4 小结

老年干部病房 第5篇

【关键词】护理差错;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大,对护士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的疾苦和生命安危。因此,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护理差错,势在必行,下面将差错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报告如下:

1 护士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

1.1 护理工作制度不全面

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是规范护士行为,减少护理差错的重要手段。医院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常常是全院统一标准,而忽略各护理单元的自身特点。

1.2 违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少数护士由于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至延误抢救时机而发生的护理差错。

1.3 护士责任心不强

由于对护理差错的危害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对工作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粗心大意。

1.4 配制不足,工作繁忙

护理人员配制1978年卫生部定为病床与护士之比为1:0.4,医护士比为1:2。[1]目前医院均未达到标准,由于配制不足导致工作繁忙,容易产生差错。

1.5 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

新护士多,经常更替,缺乏临床工作经验,技术操作不够准确、熟练,动手操作机会多,发生差错的概率相对高。

1.6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对一些日常医疗行为或与其相关行为可能引发的纠纷认识不足,重治疗,轻文件书写 ,造成被动局面。

1.7 服务意识不强

科室低年资护士多,年龄基本为80、90后,相对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都缺乏,处理问题能力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术未能很好的掌握,导致有些护理做得不细致,易导致护理差错。

1.8 药物不安全隐患

新药更换快,名称多,近似药的使用说明不够明确,常用名、通用名易混淆。药物间配伍禁忌无从查找,易出现不良反应,导致差错。

1.9 护士带教不严

未严格执行放手不放眼,护生单独操作,新上岗护士业务不熟,对不懂的事又不愿问或不懂装懂,易导致差错。

1.10 管理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配制不足,导致护士长忙于代具体班而疏于管理,从而导致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的盲区,只重视结果(终末质量)而忽略了过程(要素及环节质量)从而导致差错。

1.11 患者因素

患者多,周转快,转床、挂床现象频繁或由于患者年老体弱,无家属陪伴,听力不佳,也易导致差错的发生。

2 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护理工作的发展和需要和专科特点,及时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2.2 把好各项制度落实关

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培养护士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随意简化操作规程,不存在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2.3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护理人员树立极端负责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培养护士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慎独”修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每个护士认识到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将是事故的苗头,将给患者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2.4 合理排班

护士长应选择一定数量具有适当工作工作能力的人员承担适当的护理工作,团结协作,新老搭配,强弱搭配,责任心强和平时工作较粗心的护士进行搭配。

2.5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鼓励全科护士积极参加各种不同形势的继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每月组织护士进行科内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特别是加强新入科护士的带教,科室要严格按带教计划讲课、带教、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上岗。

2.6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同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促使其在工作中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自我約束,既能保护患者的权益也能保护自身的权益[3]。重视护理病历的书写,保证护理病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重视举证时护理行为无过失、无因果关系的资料。

2.7 创新服务模式[2],超越患者期望值

医疗市场竞争不单纯是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的较量,更注重的是服务细节。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遵循道德规范,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文化背景、高度的警觉性、娴熟的技能,提供超越患者的期望值的护理服务。

2.8 建立新药新知本

科室建立有专科特色的新药新知本,责成安全管理员定期更新,并作为新入科、新上岗护士的必修科目。

2.9 建立健全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网

护理部成立三级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开展质量督导。一级质控为病区护士长及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自查、自控、自纠。二级质控为科护士长及病区护士长,每月不定期抽查。三级质控为护理部及科护士长,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夜查相结合的方式。科室对各级质控问题及时组织分析、全面讨论、总结,制定完善、可行的整改措施,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工作中类似差错及其它差错。

2.10加强对带教护生的管理教育

科室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技术全面的老师带教,要求带教老师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护生的护理行为要在带教老师的严格监督和指导下进行。护生在没有护士的指导下出现的差错,带教老师须承担主要责任。

总之,对医疗护理事故、差错的防范和处理是医院医疗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体现医院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把环节质量控制好,确保护理安全,保证患者安全,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青枝.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

[2] 祁标,王辉.加强细节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J].吉林医学,2007,28(12)

老年干部病房 第6篇

1 临床资料

2010年2-11月, 选择150名老年患者为护理对象, 男89例 (59.3%) , 女61例 (40.6%) , 年龄60~69岁51例, 70~79岁72例, 80及80岁以上27例。

2 管理方法

2.1 患者安全管理

2.1.1 患者入院评估 (1) 一般健康状况:如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史、生活自理能力[1]。 (2) 心理状况: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3) 护理安全状况:制定安全评估表, 内容包括患者一般状态、疾病诊断、治疗措施、既往史、精神状态、现存危机程度、潜在危机程度、陪护知识掌握情况等10个项目, 危险指数分成3级, 患者安全评分>9分为A级, 4~9分为B级, <4分为C级。分数越高危险级[2]。

2.1.2 高危机程度患者床头悬挂跌倒风险警示标识, 指导患者、家属、陪护预防跌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且向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防跌倒健康知识宣教, 使患者及家属不仅从思想上也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并提高防范意识。同时签署防跌倒双签同意书, 同时列为交班的内容, 班班交接。加强基础护理, 协助沐浴、进餐、床上洗头及二便护理。加强肌肉功能锻炼, 增加巡视次数, 做好安全护理, 协助患者床下活动。

2.1.3 构建安全住院环境患者入院时介绍病区环境及病房安全设施, 病房过道保持通畅, 不可堆积杂物, 病房内设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行走造成障碍, 不得不使用接线板时, 接线板放在适宜的地方, 确保行人道通畅无障碍物, 病室、浴室灯光需明亮, 地板保持干燥, 患者拖鞋必须防滑, 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 每班检查床档是否稳定, 患者座椅、床脚刹车是否完好, 把患者需要的物品放置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给予患者合身的衣物, 地面潮湿时有防滑倒的警示牌。

2.2 健全护理工作制度, 规范护理职业行为

2.2.1 实行护理双核对制度护理人员处理医嘱、加药、发药、治疗等, 均由2名护士进行全程核对 (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 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2.2 实行护理责任制度每名护士负责6~8例患者, 从入院至出院全部由责任护士负责, 优点是责任护士掌握患者的全部诊疗计划, 增加诊疗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2.2.3 实行双人值班制护士在工作中既相互配合, 又起到相互监督的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2.4 根据病房的工作量, 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每天进行工作量统计, 由专人负责, 工作量增高超负荷时向护理部申请人员配备, 在特殊时间段如晨间5~7时, 晚间6~8时增加人员配备。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降低护理风险,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3]。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估与沟通方面的培训, 特别是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 有计划地设计培训内容, 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监查与指导。提高评估与沟通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使护理人员能把握时机进行交流、沟通、宣教, 采取疏通、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 充分体现个体化。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

2.4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培训, 使护理人员掌握安全护理知识, 从而规避护理风险, 如糖尿病患者外出时要注意防止低血糖晕厥, 空腹检查时不宜等待过长时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防范因体位性低血压而造成的跌倒。发生便秘时及时处理, 以免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

2.5 护理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 成立质控小组, 设置护理质控专员, 每日按照既定的标准检查、监督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 定期点评护理质量, 分析原因, 定期讨论, 采取持续性改进措施。并将评测的结果列入科室工作的考核项目。

3 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本组住院患者未发生坠床、导管脱落、烫伤等不良事件。9例院外带入压疮有2例治愈, 7例好转。患者对遵医行为有良好的表现, 能够按医嘱按时服药、进食及功能锻炼。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减轻, 患者满意度呈明显上升。

4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并且常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 加上免疫功能下降、自理能力降低或自理缺陷等因素, 更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本病房护理不良事件以压疮、烫伤、坠床、跌倒、输液外渗及漏服药物多见, 由此可见加强护理管理尤为重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从客观上也反映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健全护理工作制度, 规范护理职业行为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屏障。正确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 并协助满足其需求, 也是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职责[4]。加强安全管理, 构建安全的住院环境, 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层层把关, 责任到人, 定期讨论分析并持续改进, 实行双人核对, 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真正按患者需求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5]。

参考文献

[1]于卫华, 余梅戎, 敏芝, 等.151例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4) :326-327.

[2]肖爱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预防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28 (2) :142-143.

[3]丽进, 黄营梅, 力燕, 等.呼吸内科护理工作量与人力配备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5) :29-31.

[4]宋明萍, 王静.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3, 6 (7) :64.

老年病房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的思考 第7篇

1 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老年病房现代护理管理的基础

开展以人性化整体护理为宗旨, 以病人为中心,是现代化护理服务的新理念[1]。结合实际,通过组织全体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举办整体护理知识讲座,到其他医院参观学习等形式, 加强学习,充实知识,使全体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新概念、护理程序、护理诊断、护理病例书写、护理心理学、法学以及如何与老年病人沟通等语言技巧方面有一个深刻认识。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开展整体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发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老年病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护理观念的转变,为病人顺利实施整体化护理,以系统论的理论和观点为指导,从多角度多层面满足老年病人的需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 完善和建立护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各项护理任务完成的前提

护理规章制度包括: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物品药品器械管理制度、卫生宣教制度、饮食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监控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压疮预报登记制度、新业务、新技术管理制度和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抢救物品管理制度等。按计划由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每月一次护理查房,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工作会议,总结本月护理工作情况并制订下月护理工作计划,不断加强护理管理的建设,每月对各种规章制度、护理管理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落实进行交流、沟通及评价。

建立各班护士工作流程、各种操作流程、出入院流程及各种老年病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流程等,明确护理工作内容及程序,规范护理行为,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确,管理有序,进一步提高护理整体服务质量。重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护理风险预案、护理应急预案,如停电、火警、化学伤害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患者自杀、失踪、跌倒、坠床、摔倒、差错事故等安全防范预案,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3 提高护理质量,满足老年病人需求

老年病人年老多病,病情变化快,针对老年病科高龄病人多、危重病人多、卧床病人多、抢救病人多、特护病人多,护理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进行科学、正确、全面的评估,是实现老年病房现代护理管理的关键。我们每月一次护理质量检查,分析存在问题及反馈整改措施等。建立人人参与护理质控的工作模式,加强了每位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意识,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做到护理质量标准化,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结合医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如整体护理质量考核、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抓管理制度落实的同时,把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从环节质量入手,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各病区公示责任护士姓名,明确服务宗旨,设立意见本,随时接受病人的监督,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主动为病人服务[2]。根据老年病人的不同文化,不同习惯和不同需求以及病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让老年病人更多的了解自我保健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

4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首先,作为护士长要在观念、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加强自身素质和工作起点,用榜样作用领导全体护士开展工作;其次,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对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培养,针对每个人的特长,定期召开护理新技术、新操作等的学习和交流,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接诊时一个微笑,入院时一声问候,住院时一份热情,病区中一盆鲜花,出院时一声祝福,以缓解老年患者的紧张心理,使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一种温馨的亲切感。另外根据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及训练目标,每季度按计划对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鼓励各级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开阔眼界,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技巧。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将现代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与老年病科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减少了褥疮、老年跌倒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做好老年病人的预见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康复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曼玲,孙丽波.在整体护理中充分发挥三级护理管理体系[J].护理管理,2002,37(9):679-681.

干部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方法探讨 第8篇

1 调查对象

1.1 被调查的患者

我科请陪护的患者2009年1~12月共231人次, 男性157例, 女性74例, 年龄71~92岁, 平均81岁。其中, 脑梗塞108例, 老年性痴呆30例, 椎基底供血不足50例, 帕金森18例, 癫痫25例。

1.2 被调查的陪护

由于我院早已规范陪护的管理, 上班统一着装, 因此, 90%是医院管理的陪护, 10%是患者自己带入。其中, 男性1人, 女性17人, 年龄31~58岁, 平均年龄46.1岁;高中文化程度3人, 初中文化程度7人, 小学文化程度5人, 文盲3人。

2 管理方法与质量控制

2.1 全科护士统一思想, 人人参与陪护的管理

(1) 明确责任, 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护士应完成的职责。陪护是协助护士完成此项工作的补充力量, 护士对陪护起到指导、检查、督察、协助的作用, 并非全推给陪护。 (2) 责任落实到人, 每位护士分管一定床位数的病人, 陪护的工作质量与管床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挂钩, 提高护士的自觉管理的主动性, 严抓陪护工作质量[2]。 (3) 认真评估新病人, 观察病情变化时做到有预见性, 提高风险意识, 指导陪护工作。

2.2 持续改进陪护工作质量

随着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对患者各个方面的不断细化, 要求不断提高, 对陪护的工作要求在护理管理方面日益凸显。 (1) 要求陪护夜间统一使用医院提供的行军床, 不能拼桌椅、搭板凳架床。晚间8点发放, 晨间6点收回。 (2) 陪护午睡不能拼桌椅、睡沙发, 由午间值班护士统一管理。 (3) 陪护中心人员每天下午到病房了解陪护工作情况, 及时处理问题, 反馈意见。

2.3 合理的教育内容

2.3.1 加强陪护管理, 宣传一般公共卫生知识。如:不随便串病房, 不在病房吸烟等。重点讲解保持病室内安静、清洁、整齐对患者的重要性, 不能乱堆乱挂。

2.3.2 加强消毒隔离知识的宣教, 指导勤洗手、注意卫生, 防止交叉感染。

2.3.3 讲解疾病知识与正确的护理方法。如: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偏瘫患者的运动处方, 教会陪护帮助患者按摩、活动肢体,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的重要性等。

2.3.4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预防各种不利健康的因素发生。如:防止患者跌伤、坠床, 对躁动需要约束肢体的患者, 应解释其目的重要性, 以免陪护不理解, 将约束带解开而造成不能自我控制的患者将各管道扯脱等危险[3]。对陪护人员进行预防跌倒知识宣教, 要注重实际需要, 实施重点内容培训, 有选择地对陪护人员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认识跌倒的危险性, 知道什么样的病人容易发生跌倒, 引发跌倒的药物因素, 引发跌倒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发生跌倒后的一般急救措施等。教育方法: (1) 由责任护士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做示范, 教给陪护一些必要的预防跌倒知识。如何谓“三步式”起床法, 如何正确使用助步器等。 (2) 悬挂图片以及板报宣传预防跌倒的常识。板报要多配一些插图, 以便陪护者能理解并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 (3) 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座谈, 让陪护者提出陪伴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困难, 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4]。

2.4 提倡风险管理在陪护中的应用

(1) 提高陪护的法律意识, 强调不能随意离开患者, 特别是认知障碍的患者, 防止发生意外。 (2) 杜绝不安全隐患。如:卫生间的地面不能过湿, 以防滑倒;做好开水间的管理, 成为每日交接班的内容, 防止干烧。 (3) 及时与陪护中心联系。如:陪护不符合要求尽早换人, 直接与工资挂钩。

2.5 对陪护的人文关怀

由于陪护大多数是外地人, 因此长时间不能照顾家人。陪护的负面心理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起居, 进而降低工作质量。因此, 应给予正面引导。压力过大的陪护者可以适当地进行换岗、轮休;指导如何正确处理患者及家属的关系;心理疏导等方法来进行调节, 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充分地满足病人的需求[5]。

3 小结

陪护作为医院特殊的一个群体, 不但能满足病人对陪护的需求, 提供24小时的持续服务, 而且解决了病人家属因工作繁忙及陪伴病人造成的体力不支、过度劳累等问题。但是, 如何做好陪护的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只有人人参与规范陪护管理,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保证, 从而使病房管理秩序化、规范化, 才能提高病人对医院管理的满意率。这一年来, 通过规范管理, 病人安全性提高, 无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陪护人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为持续开展病人贴心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探讨干部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方法, 为病房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规范管理、卫生宣教、提高法律意识等方法来提高陪护的工作质量。通过干预, 陪护的工作质量提高了, 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陪护管理, 能使病房管理秩序化、规范化, 提高病人对医院管理的满意率。

关键词:干部病房,陪护,管理

参考文献

[1]鲍鹤玫, 杨滢, 唐永红, 严锦.传染病医院对陪护的管理对策[J].现代护理, 2008, (01) .

[2]李萍.神经内科病房陪护的管理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 3 (20) .

[3]龚龙飞, 阮国锋, 高琪.神经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33) .

[4]张小兰, 霍春暖, 张雅静.对陪护人员就老年脑血管病病人跌倒认知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07, 16.

老年干部病房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3年9月 ~2014年7月收住神志清楚, 语言沟通能力正常的老年病患者196例, 年龄65~85岁, 平均年龄73岁, 男102例, 女94例。

1.2 方法

对照组按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试验组除按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 实施“3H”护理模式。

1) 宾馆式 (H otel) 礼仪服务。借鉴星级宾馆的服务模式, 以微笑接待患者, 以真诚感动患者, 对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对患者从住院到出院作为一个连续性、整体性的服务过程。患者入院时, 由门诊电话通知病房, 责任护士推轮椅亲自前往迎接, 陪同、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住院制度,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对患者有了更多了解, 为以后有效地护理患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家庭式 (H om e) 温馨服务。病房采用家庭式布置, 内设电视、冰箱、空调、沙发、卫生间。责任护士主动到床边与患者交谈, 了解患者家庭结构、成员状况及经济负担, 积极做好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 允许家人陪护, 使患者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职务选择合适的尊称, 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安排患者的生活起居。逢节日或患者生日, 医护人员为患者送上贺卡及生日蛋糕, 或在电视上为患者点送歌曲, 让患者有居家的感觉, 得到像在家一样的尊重和爱护。3) 医院 (H ospital) 个性化护理服务。对不同病情、不同需求的患者,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由于老年病人病程长、恢复慢, 患者大多有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 由于患者有活动不便或受限, 往往会产生无用和失落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责任护士在做基础护理和操作治疗时, 积极和患者沟通, 了解其内心需求, 全面掌握患者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分析, 确定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 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另外, 要求护士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 减轻病人痛苦,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增加患者对责任护士的信任度, 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4) 评价标准。a.完全依从, 完全接受医生和护士制定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完全遵医嘱服药, 配合完成完整治疗过程。b.部分依从, 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但在治疗过程中, 选择性用药, 选用自己认为疗效好的药物。c.不依从,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配合, 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用药。5)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 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 S) 对两组老年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3H”护理模式, 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很大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3H”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 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生理, 心理, 社会的完整性、连续性的综合性护理。该模式能进一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减少护患纠纷。“3H”护理为患者提供了主动, 周到, 细致, 个性化的贴心护理服务, 责任护士上班时间完全在病房, 这有利于和患者的沟通, 为患者做基础护理和技术操作的同时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并为患者提供与该疾病相关的健康信息, 让患者有一个健康的观念,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责任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积极做好心理疏导, 消除各种不良因素, 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患者有需求也可第一时间找到责任护士, 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根据患者反馈的意见, 积极改变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缩短了护患间距离, 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 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用药依从性改善方面, 有的患者患病已久, 自以为对自己的病情很了解, 不看检验结果, 不遵医嘱服药, 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 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 服药次数。有的老年病患者从报纸和电视养生节目中, 看到与自己病情有关的保健药品, 随意购买和服用。住院期间用药依从性差, 影响疾病好转和康复。“3H”护理让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在分管的患者床边, 对患者关注的更多, 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潜在的问题, 有效减少意外发生, 取的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H”“护理为患者营造了一种温馨、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让患者像在家一样身心愉悦。患者出院时, 责任护士做好出院指导, 并送上病区联系卡, 出院后一周内, 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电话回访, 将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庭。真正达到了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由于全新的工作模式、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融洽的护患关系, 激发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 调动了积极性, 提高了护理质量。

摘要:当今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 老年人的疾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3H”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 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的完整性、连续性的综合性护理。

关键词:“3H”护理模式,老年病房,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巨海燕."3H"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老年干部病房 第10篇

【关键词】老年;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1.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26-01

中心静脉置管做为诊疗的辅助手段既可以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帮助诊断,又可以用来输入液体、药物、营养液帮助治疗,和其他介入性的诊疗手段一样,中心靜脉置管也有它的并发症,比如,感染、血肿、机械性损伤等,我们称之为不良事件,虽然不良事件不等同于医疗事故,但是不良事件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有可能引发医患纠纷,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高低也反应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那么这些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我院通过对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行中静脉置管产生不良事件的55位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2例中心静脉置管案例中,男性176例,女性10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93岁,平均年龄79岁,最长留置时间53天,最短留置时间3天,平均留置时间21天,经颈内静脉置管1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73例,股静脉置管20例,神志不清案例43例,神志清醒案例239例,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脂肪乳等营养液案例79例,未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脂肪乳等营养液案例203例,穿刺时由于血管条件不好反复穿刺者22例。

1.2 方法 1.2.1 中心静脉穿刺 依据患者病情需要与医嘱行中心静脉穿刺并置管,穿刺前评估患者肌肤情况与血管情况,穿刺部位肌肤完整、无破损、无感染,血管弹性好、无静脉炎、无凝血障碍。穿刺前认真消毒皮肤,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缓温柔以防对血管及周围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穿刺后固定好管道,确认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打结、弯曲、移位或脱出,记录好穿刺时间、日期。神志不清、不能配合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约束。1.2.2 中心静脉置管后护理 每次测中心静脉压之后,用生理盐水将留置导管内的血液全部冲洗回流入心房;每次输液之前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确认通畅后方可输入,输液完毕用肝素稀释液3~4ml(内含肝素700~1000U)采用正压封管法封管;每天消毒更换穿刺点敷料以及全套输液装置,并消毒导管各连接处,更换敷料时注意检查穿刺点周围肌肤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能予以配合的患者讲解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讲清注意事项。1.2.3 拔管 拔管时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打开输液器开关,拔出导管后,为防止出现局部血肿按压穿刺点5~10min,按压后穿刺点周围用凡士林纱布做敷料或者涂眼膏后用无菌敷贴粘好,拔管后均做细菌培养。

2 结果

282例案例中,不良事件共55例,感染8例(包括穿刺点感染6例,与导管相关的静脉炎2例),血栓形成14例,血肿6例,血胸2例,气胸3例,空气栓塞1例,心包填塞1例,管源性心率失常6例,导管堵塞12例,导管脱出和移位2例,其它案例无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3.1 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感染与老年患者活动量小、反复穿刺、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无菌操作原则执行不严谨、导管留置期间消毒换药不彻底、患者不配合导致穿刺点敷贴潮湿等因素有关;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是附着在导管内壁的血栓脱落所致,这和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亦有一定的关系;血肿则是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粗暴、穿刺过深、加之老年人的血管脆性增加,损伤周围动脉等原因造成的;血气胸大多是由于穿刺路径不当形成的;空气栓塞主要是由于穿刺体位不当、置入装置落后、更换液体或封管时进入空气等原因引起的;心包填塞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是死亡率高达78%,其形成是由于导管过硬或者插入过深导致的;管源性心脏病可能是由导管插入过深或导管尖端我位于心房口处。

3.2 依据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详细耐心的讲解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讲解配合穿刺的体位;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进行解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熟练掌握穿刺部位的解剖及体表特征,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的概率,减少护士非必要的工作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时刻谨记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做好留置导管的护理工作,消毒换药工作做到彻底到位;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每天查房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患者穿刺口周围皮肤情况及留置导管的通畅度,制定巡视制度,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综上所述,老年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后产生的不良事件多与护理工作有关,其中不乏老年人自身的原因:人随着时间的增长,视力下降、听力降低、理解力降低、精力有限得等等,这就更需要护理工作者耐心、细心、精心的护理,所以加强护理管理,不断完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对减少和避免老年病房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庞永慧,茅传兰,陈振兰,等.中心静脉置管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803~1805.

沟通技巧在干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第11篇

1 沟通在干部病房护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是实现护理计划优化的需要, 是护患相互了解的桥梁, 是护士获取患者信息, 作出护理决策的需要。实际上, 护理决策的过程就是与患者交流的过程, 决策需要沟通, 执行也需要沟通。因此, 护理的行为过程, 贯穿于沟通的行为过程中, 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沟通。从笔者多年的工作情况看, 每时每刻都有与患者沟通的机会, 护理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沟通这一重要的环节。在干疗科, 护理对象多数是离退休老干部, 护患间的沟通显得敏感而重要。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 一方面有对所管理人员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习惯, 另一方面又有一种退下来所带来的失落感, 所以在沟通过程中, 技巧显得格外重要。

2 护患沟通的基本步骤

2.1 了解沟通对象的特点

干疗科住院患者90%为离退休干部, 其特点大多涉及社会角色的改变、收入减少、离开热爱的工作和熟悉的环境、晚年丧偶、子女成家立业、亲友离世、体弱多病、受过良好教育等方面, 自尊心强是突出特点。这些特点带来的问题是患者有失落、孤独、寂寞、恐惧、焦虑心情[1], 所以在沟通过程中要照顾到这些情绪。

2.2 沟通模式的选择

根据干部病房中患者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选择共同与型护患关系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在护理过程中, 护患双方具有大致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 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和实施。患者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配合。要与患者商定护理, 体现出尊重患者的权利及之间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双向作用, 这能很快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性, 使其把自己看成是战胜疾病的主体,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3 沟通技巧的运用

根据患者个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层次及沟通类型并不断调整, 克服影响沟通的因素, 使沟通的效率不断提高。

3 干部病房护患沟通的主要技巧

3.1 倾听

在倾听患者说话时一定要全神贯注, 不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或急着作出判断。可采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的信息给予回应。仔细体会患者的弦外之音, 有些资力高的患者往往不会直接表达真正的要求, 所以应了解并确认沟通过程中患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3.2 提问

一般采用激励性提问和征求意见性提问为主。这两种提问能促进、鼓励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注意提问的语气、语调、语式, 老干部患者对这些都很敏感。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

3.3 触摸

是一种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在不适用语言表示关怀的情况下, 可用适当触摸来加强共同作用。适当触摸能表达关心、理解和支持, 并能起到治疗作用, 特别是对老年患者, 能起积极影响。

3.4 反应

对患者发出的信息要给予及时的反应, 让患者充分体会到你对他的重视和对他观点的认可, 患者才会显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正确选用有关表达情绪情感的词汇, 表示出同情、关心, 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3.5 沉默

适当的运用沉默, 可以给患者思考的时间, 也给自己观察患者和调整自己的机会, 尤其患者在悲伤、焦虑时会感受到护士在认真地听、用心体会他的心情, 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患者在发脾气时, 沉没可以缓解气氛。

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沟通效果的关键

在护理工作中, 一些护理人员认为搞好护患关系是为了让患者少投诉自己少挑剔自己的不足, 这是不对的。要认识到沟通是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 减轻患者心身痛苦, 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 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 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患者在干部病房, 希望获得尊重, 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 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敏感。

护患沟通是多方面的, 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和进行的。比如输液、量血压、床前交接班、病房巡查等, 患者主要是通过瞬间感受护理质量的好坏。在这个过程中, 语言和语气是最重要的有时候, 一句鼓励的话, 可以使患者转忧为喜, 精神倍增, 病情立见起色;相反, 一句泄气的话, 也可以使患者抑郁焦虑, 卧床不起, 甚至不治而亡。

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 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 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 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

在沟通过程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自身素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情绪, 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护理水平和沟通技巧, 让患者信任你;二是真诚的态度。真诚对待患者, 适当表达感情, 让患者有温暖和得到支持的感觉, 患者接受了护士, 才会打开心门;三是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 以患者为主体, 关心、体贴他们, 保护他们的隐私, 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四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与患者沟通前, 要明确沟通的目的, 围绕每次沟通的主题, 有针对性,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五是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好保密性, 非语言行为的适度性、协调性[2]。

参考文献

[1]曹枫林.护理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8-39.

上一篇:情感的表达下一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