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组织应用论文

2024-06-09

知识组织应用论文(精选9篇)

知识组织应用论文 第1篇

1. Ontology的起源和概念。

Ontology (本体) 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 是表述哲学理论的一个术语, 由希腊ontos (存在) 与logos (学说、言论) 派生而来。在西方哲学史中, 它被解释为“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言论”。可以这样理解,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Ontology是对客观世界的一个特定的分类体系, 这个体系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描述语言。

近一二十年来, Ontology也逐渐受到计算机科学科学界的关注, 从研究的情况可以看出, 把现实世界的某个应用领域抽象或概括成一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构造这个领域的本体, 会使计算机对该领域的知识的处理与组织大为方便。因此本体论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在知识工程、知识表示、信息检索、信息摘要、知识管理等领域。

在知识工程领域, Neches等人最早给出了对于Ontology的定义, 他认为, “一个Ontology定义了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 以及用于组合术语和关系以定义词汇的外延的规则。” (Neches R, 1991)

此后, 很多学者都对ontology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的学者Gruber指出, “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specification of a conceptualization” (Gruber, 1993) , 即“本体是概念化的一个明确的规范说明”, 几年后, 学者Borst对这个定义作了进一步的修改, 认为, “An ontology is a explicitly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shared conceptualization” (Borst, 1997) , 即“本体是对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这两个定义后来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对于本体的定义。

其中, “明确 (explicitly) ”是指所用的概念的类型及其约束都必须是明确定义的, “形式化 (formal) ”是指Ontology必须是计算机可读的, “conceptualization”是指通过抽象客观世界的概念而得到的一些概念模型, “共享 (shared) 则表示Ontology代表的是该领域所接受的共性知识, 是公认的概念集合。

2. Ontology的构成。

Ontology本身可以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表示思想和方法, 这种方法用本体的思想来分析该领域的概念集合, 而后将这些概念集合使用一定的表示方法进行组织。本体的研究方法认为, 本体表示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该领域存在着对象 (object) ;对象具有属性 (property or attribute) , 属性可以赋值 (value) ;对象可存在于不同关系 (relation) 之中;属性和关系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同的时刻会有不同的事件 (event) 发生;在某一时刻存在着某一特定的过程 (process) , 对象参与过程其中;领域及其对象处于不同的状态 (state) ;某一事件能对其它事件和状态产生影响 (effect) ;对象由部分 (part) 组成。

因此, 按照上述方法分析, 一个Ontology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该领域对象类的层次体系, 即不同对象之间存在着is-a、kind-of、part-of的关系。根据上面的特征, 这里的类就是上述对象经抽象加工后的集合。本体能够通过这个层次体系将该领域的概念组织成一个树形体系。 (2) 对象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取值范围。上面提到, 属性可以赋值, 因此属性的值存在取值范围的问题, 而属性及其取值范围是由具体的对象决定的, 并且这些属性可以根据对象间等级关系继承和改变。 (3) 对象之间除了层级关系之外的其他语义关系。对象除了属性之外, 还有相互之间的关系。除了一般的层次关系外, 对象间还可能存在很多种关系, 例如cause-by, result-in等等。语义关系广泛的存在于知识本体当中。 (4) 本体还包括一定的推理规则, 也就是所谓的公理 (axiom) , 这些公理代表永真的事实, 再用本体的语义关系进行逻辑推理时, 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Ontology的分类

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 可以将Ontology分为以下几类: (1) 领域本体 (Domain Ontology) :领域本体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可重用, 它们提供该特定领域的概念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提供该领域中发生的活动以及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原理等。对特定领域的本体研究和开发目前已涉及许多领域, 包括企业本体、医学概念本体、酶催化生物医学本体、陶瓷材料机械属性本体等等。 (2) 通用本体 (Generic Ontology) :它覆盖了若干个领域或者具有通用性, 通常也叫作核心本体 (Core Ontology) 。它包括的是关于世界的一般性知识和概念, 比如时间、空间、状态等等。因此, 通用本体可以跨学科领域使用。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本体当属CYC。 (3) 语言学本体 (Terminological Ontology) :语言学本体, 顾名思义是指关于语言、词汇等的本体。典型的实例有GUM (generalizeduppermodel) 和WordNet。Wordnet是基于心理语言规则的英文词典, 由Pronceton大学研制, 它以synsets为单位组织信息, 其中synsets是指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中可互换的同义词的集合。 (4) 知识表示本体 (Representational Ontology) :并不将其本身限定于任何特定领域, 这些Ontology规定实体的表示方式却不规定什么应该表示。一种众所周知的表示Ontology就是框架Ontology, 其中定义框架、槽、槽约束, 并允许以面向对象或基于框架的方式表达知识。 (5) 任务本体 (Task Ontology) 或应用本体 (Application Ontology) :这是为某一特定的应用而建立的本体。与上述本体所不同的是, 任务本体主要涉及动态知识, 而不是静态知识。比如, 在某图书馆建立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 可以建立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本体, 应用于该图书馆的信息表示与检索中。

除此之外, 还有人根据Ontology对概念意义说明的形式化程度对其进行了分类, 具体的将本体划分为以下几种: (1) 完全非形式化的 (highly informal) :完全采用自然语言表示的本体。 (2) 结构非形式化 (structred informal) :采用受限的或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表示, 以减少二义性。比如Enterprise ontology文字版本。 (3) 半形式化的 (half informal) :这是一种用人工定义的形式语言表达本体。比如Enterprise ontology的Ontolingua版本。 (4) 严格形式化的 (rigorously informal) :在这种本体中, 所有术语都具有形式化的语义, 并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包括一致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属性。比如:TOVE (T Oronto Virtual Enterprise) 。

三、知识本体与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的关系

知识本体作为一种知识组织工具, 与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叙词表, 分类法似乎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但是, 知识本体又不同于叙词表和分类法, 具体的讲, 知识本体与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有着以下的区别和联系: (1) 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中的术语均是规范的科学语言, 而Ontology中的概念、术语可以用自然语言和半自然语言来表达。这是两者在逻辑表达形式上的区别。 (2) 分类法、叙此表中确实反映了术语之间的一些语义关联, 但是Ontology包含的术语之间的关系更为丰富、深入、全面和细致, 也正是因为这些关系, 才使我们能够无需借助专业领域术语, 实现语义检索以及对领域知识的自然、半自然语言表达。 (3) 传统知识组织工具中, 知识点的组织分布一般是线性的、一维的, 而Ontology中的知识点、概念分布是网状的, 它不单纯是一张平面的网格, 而是一个在四维空间中伸缩动态的、跨时空的网状结构。 (4) Ontology是一个开放集成的体系, 它的底层知识库与概念集可以随着学科领域的更新和发展随时进行修正和更新, 在这一点上, 传统知识组织工具“望尘莫及”。 (5) 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相对稳定, 结构保守而单一, 不可能经常修订。而Ontology的结构应该是一个基于XML的开放体系, 可以被复用, 可以增加或减少枝节, 可以对每个枝节处进行修改和校验, 可以对原有的模式进行保存。而且, 将概念内容掏空后的框架skeleton又可以用作其它领域本体的框架。譬如, 花卉学本体一旦构建完成, 如果将其中的木本植物分类部分去掉, 就变成为“草本花卉本体”;如果将植物分类树的其它不属于观赏植物的部分添加完整, 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学本体;再将植物学本体推而广之, 添加上分类体系框架相同的微生物学和动物学的知识与术语词汇, 就会成为完整的宏观生物学本体。

四、Ontology对于知识组织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 Ontology对于知识组织而言, 可以作为一个较有效的组织工具。尤其是Ontology所建立起来的概念体系, 往往是进行知识组织的基础。它在思维、信息传播、组织和检索中都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 ontology对知识组织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Dagobert Soergel, 1999) : (1) 为各个领域以及领域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语义路径图, 因此可以在组织知识时提供方向性的指引或者作为一种参考工具。具体的, 包括以下几项具体的功能:1) 将概念和术语进行联系并提供定义;2) 在分类/本体的体系环境下对概念进行阐述与解释;3) 有助于跨学科、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概念、术语建立关联。 (2) 促进交流与学习。通过提供概念体系结构, 来帮助作者和读者;支持各种学习过程和培训资料的开发, 并可以激励学生去创造新的概念结构。 (3) 为研究项目和实施方案的设计提供概念基础:帮助研究者和实施人员了解该研究项目、政策、计划或实施方案的概念语境, 并将问题结构化;为更多类似的、长期性的研究及成果中所涉及的变量和指标提供一致的定义。 (4) 为各种活动提供分类指南:例如对疾病诊断的分类, 用来安排任务的员工技能分类表以及供顾客使用的商品分类表等。 (5) 支持情报检索:为终端用户检索 (end-user searching) 提供基于知识的支持 (例如, 目录树、搜索主题的指南性分类, 为了找到检索概念而对分层或概念图进行的浏览, 将用户提问术语映射为数据库中使用的标识符或是自由文本索引中使用的多种自然语言的表达式) ;支持等级式扩展检索;支持检索结果的结构化显示;为标引提供工具 (词表控制, 面向用户或问题的标引) 。

另外, 知识本体还可以为KBS (知识库系统) 提供概念基础;为软件系统中数据共享的定义和对象层次提供概念基础;可以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进行上述工作;可以作为单语、双语或多语种字典供人们使用, 并且可以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字典/知识库—对数据抽取和自动摘要/标引进行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理解。

从知识组织的角度来看, 知识本体的确比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更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组织与表达, 但是不管怎样, 其目的都是为了有助于信息检索和沟通, 因而如何将本体这一知识组织工具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 实现信息的智能化检索以及语义网络这一第三代网络系统, 将是知识组织专家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常春.Ontology在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背景[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 (6) .

[2]邓志鸿, 唐世渭, 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5) .

[3]赖茂生.Ontology与知识组织[C].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理论方法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11.

[4]李景, 钱平.叙词表与本体的区别与联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1) .

[5]阮明淑, 温达茂.Ontology应用于知识组织之初探[J].佛教图书馆馆讯, 2002, (12) .

[6]王昕.综述:本体的概念、方法和应用[EB/OL].http://www.prdm.net/papers/knowledge/Ontology%20overview.htm.

[7]夏祖奇.Ontology与信息检索[C].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理论方法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11.

[8]B.Chandrasekaran, John R.Josephson, V.Richard Benjamins.What are Ontologies, and Why do we need them.IEEE Intelligent Systems.January/February 1999.

[9]B.C.Vickery.Ontologie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3 (4) 1997, pp.277-286.

知识组织应用论文 第2篇

【论文摘 要】本文以明基(BenQ)集团在为例,分析了该集团如何通过知识的相互转移实现了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永不间断的累积,以此探讨知识管理对该集团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一、案例企业背景介绍

明基BenQ于在台湾创办,以“享受快乐科技”(Bring Enjoyment and Quality to Life,简称BenQ)为特有的品牌理念,致力于“运用不断创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来打造更自由、更富生产力、更简单易用,也更充满乐趣的使用体验,以帮助人们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与生活品位”。短短十年间,明基集团已在国际享有盛名,不仅是历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500强企业,更是全球前三大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制造商。它的经营范围广阔,横跨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科技领域,其中IT行业是其涉足最早最深的行业。但IT行业人员流动速度快,企业栽培多年的人才难以一辈子留为己有;而且该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高,因而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

二、案例企业的知识转化过程分析

(1)在职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对于在职员工而言,明基的知识管理系统如同企业内部的学习交流平台。企业员工只要通过明基的内部局域网即可登陆该系统,可以与其他部门职员在线交流。比如,一个初来乍到的员工就可以在该系统内找到明基的《入门指南》,这份资料能让新员工迅速了解企业的业务、人事、销售等运作状况,在最短的时间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胜任所在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分享前辈留下来的经验。如果员工不是本地人,他还可以在系统里找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甚至可以了解到马路对面的某家饭馆的鱼香肉丝饭不好吃。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知识管理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明基的员工的工作汇报都是以电子版本先上传至系统中的公司资料库,然后再经过系统转发给主管、经理。此时的知识管理系统犹如“中转站”,所有“路过”的资料都会作为企业无形资源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明基的管理者十分鼓励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他们不但会对主动上传资料的员工进行表扬,还会对提供重要信息资源的员工给予实际的奖励。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内个体知识的相互分享、相互学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实现企业内个体知识在经过创造、存取、整合、传播、利用等一系列显化管理,不断回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内,成为组织知识的一部分。

(2)离职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虽不同却又相互依赖。对企业而言,特别是技术创新型企业,人才是根本。企业可以通过雇佣的方式获得个体知识,却难以对其长期占用。首先是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管理。在明基眼中,专业人才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大脑,而集团每个部门在知识管理系统里都设有所属的子系统,凡在部门任职过的员工,他们工作期间的各种资料都会被存档,包括代码编程、实验报告、技术检测报告、产品参数、技术运用等。待新员工入职后,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对保存资料的学习快速接手工作。其次是加强研究合作,实现对新知识的获取。在项目攻关上,明基会安排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普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通过一段时间的零距离合作学习,前者掌握的核心技术会被其他员工习得以实现技术的分享。期间明基还会创造多种交流机会,如讨论会、项目定期展示、项目分期报告等。

三、案例企业实践的总结与启示

明基集团通过知识的相互转移成功实现了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永不间断的累积。总的来说,从明基集团知识管理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塑造竞赛中学习的企业文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如果无法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那么建设企业内部追求知识的氛围也就无从说起。这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专业的氛围一旦形成,可以为企业后面的计划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其次,要让知识管理成为习惯。知识管理的理念渗透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员工熟悉、习惯知识管理模式。尽管在管理员工时,企业都希望尽量的留住员工,但是事实上人员流动总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企业要对于员工可以采取人和脑袋分开管理,即员工每创造一个价值,都要求他把知识分享出来,等于把他的脑袋留住,然后再鼓励他创造更多的价值,鼓励他继续学习。

参 考 文 献

[1]顾基发,张玲玲.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主题地图及其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主题地图,知识组织,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我们对知识的管理和组织的技术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但是相应的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现有的知识类型已变得多种多样、存在方式相互迥异, 我们对知识的组织和建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复杂, 传统的主题词表和建立索引等方式在我们构建概念知识库时显得捉襟见肘, 人们需要更好的适应知识管理的新型知识组织方法。在这一背景之下, 主题地图应运而生。

一、主题地图的产生及其发展

主题地图的产生与发展与SGML和XML息息相关。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是由国际标准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 于1986年颁布的国际标准, 它具有跨平台、结构化、一致性、可重复使用等特性, 提供了一个制作电子文件的国际标准, 而且由于设计周详, 功能庞大, 很快便成为各界遵循的规范。后来, SGML创始人之一的Goldfarb为了能对时序型信息进行表达, 与Steve Newcomb合作, 试图研制一种无论在任何时间与空间, 对任何信息都能提供定位与链接服务的方法, 。这在1992年初步成型, 成为ISO 10744的正式标准——HyTime。其全名为Hypermedia/Time-based Structuring Language (基于超媒体/时间的结构化语言) , 能够用SGML的多媒体与超链接 (Hyperlinking) 功能来进行静态和动态信息呈现。HyTime开发之后, 由于太过复杂, 图形传播学会 (Graphic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简称GCA, 现改名为IDEAlliance) 便赞助了一项名为CapH (Conven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yTime) 的研究计划, 旨在研发一个比HyTime更容易理解与应用的集合, 由Newcomb与Michel Biezunski所主持。为了能对索引进行自动整合与处理, Newcomb提出一个可以记录内含于书后索引的知识架构, 称之为“主题导航地图 (Topic Navigation Maps) ”, 这就是“主题地图”的前身。这项工作于1996年移交给了ISO委员会, 并于2000年1月正式颁布为编号ISO 13250的主题地图标准 (ISO/IEC13250:2000Topic Maps) 。由于ISO 13250采用ISO 10744HyTime标准来定义主题地图的语法, 是一个SGML DTD (文档类型定义) , 因此又被称为HyTM (HyTime Topic Maps) 。但是, HyTM完成以后, 由于不是采用XML语法, 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TopicMaps.Org组织又着手制定了一个采用XML语法的新主题地图, 即XTM (XML Topic Maps Specification) , 2000年12月4日, XTM的初稿在华盛顿XML2000研讨会上被宣布。2001年3月2日, XTM第一版被正式颁布, 同年10月, XTM DTD被ISO13250 所采纳。2002年又由Topic Maps.org负责修订第二版 (ISO/IEC13250:2002) 。如今, XTM已经成为主题地图的主要语法形式, 并几乎为所有类型的主题地图工具所支持。

二、主题地图的概念及特点

主题地图在ISO/IEC 13250中被定义为:“它是一套用来组织信息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最佳的信息导航”。简单的说, 主题地图类似于书本之后的主题索引, 在主题地图中, 它将所有可能的对象, 例如人、事、时、地、物等, 不论是具体存在的物质还是抽象的概念, 都称作是主题。从描述主题本身的属性开始, 进而组织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资源, 对这些资源进行定位, 最终将所有相关的主题, 依据彼此间的关系及相对于该关系的角色, 构建出一个信息主题地图。主题地图利用了网络浏览的特性, 可以直接连接到所需资料的所在之处, 却又不会跳出某一主题的信息组织架构。因此, 主题地图可以说是将主题、关联性及资源实体三者利用主题索引的概念及网络的特性加以结合。主题地图 (Topic Maps) 可代表特定主题概念体系 (例如主题词表) , 也可是一定资源集合主题内容的结构化表现 (例如百科全书主题索引或网站结构图) 。它独立于应用技术平台, 可描述所涉及的主题词汇、主题间关系以及主题与具体资源的链接, 可“标引”信息资源并建立相应索引或交叉参照, 还可链接复杂主题范围的分布式资源来建立虚拟知识体系, 可通过主题概念与资源的不同链接在同一资源体系上建立面向不同主题体系或不同用户的资源界面。由于主题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巨量的信息中找寻到所找的内容, 曾有人形象的将主题地图比作是信息领域的“GPS (资源定位系统) ”。它允许简单的有选择性的导航到所需信息, 可以定位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 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 主题地图实际上也就是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的一种基本技术。

三、主题地图的T.A.O架构

我们知道,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往往具有其自身的某些特征, 比如名称、位置、存在的特定范围以及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等, 这些事物在主题地图中的反映就是一组主题。这些主题同样也包含自身的特征集合, 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的名称, 主题所在的资源实体以及它与其他主题间的关联。一个主题地图就是一个由主题 (Topic) 、关联 (Association) 以及资源实体 (Occurrence) 组成的集合体。这就是主题地图的T.A.O架构。

(一) 主题。

在主题地图中, 知识的基本单元称为“主题”。这个词的来源是希腊语topos, 代表location和subject。从一般意义上讲, 主题可以是诸如人、实体、概念之类的任意事物, 例如, “书”、“姓名”、“计算机”都可以作为主题。主题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称为主题类型 (Topic types) 。在主题地图中, 每个主题都可以作为零个或更多主题类型 (Topic types) 的实例。例如, 主题 (topic) “中国”是主题类型 (topic types) 为“国家”的主题, “乌鲁木齐”则是类型为“城市”的主题, “人”则既是类型为“动物”的主题, 又是类型为“哺乳动物”的一个主题等等。换句话说, 主题类型表示的是一种典型的类型——实例 (Class-instance) 关系。

事实上, 在某一特定的应用中, 选择什么样的概念作为主题往往是由应用需要、信息特征以及主题地图的具体用途而决定的:在叙词表中, 主题可能是一些术语或者领域;在软件说明文件中, 它有可能是一些函数、变量、对象或者方法;在法律类的出版物中, 主题则有可能是法律法规、案件、概念或者审判员;而在技术文件中, 则有可能是组件、程序等。在主题地图标准中, 主题类型 (Topic types) 自身也被定义为主题, 如上面提到的“国家”、“城市”、“动物”、“哺乳动物”等类型, 它们本身也是主题。主题具有三个特征:它们是名称 (names) 、资源实体 (occurrences) 以及关联中所处的角色 (roles in associations) 。主题名称是为了便于指代而给主题赋予的一个“代号”。一般来说, 主题都具有明确的名称 (Topic names) 。一个主题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名称, 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上下文环境。而且主题名称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可以是正式名称, 也可以是象征性的 (符号) 名称, 甚至可以是昵称。主题地图标准并没有将所有可能的主题名称都罗列出来, 而是只是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意义和特殊用途的进行了规定。它们是基本名称 (base name ) 、显示名称 (display name) 和排序名称 (sort name ) 。其中基本名称是主题所必须的, 在某个范围内应该是惟一的, 如果两个主题具有相同的基本名称, 而且在同一个范围 (scope) 内, 它们两者就可以合并 (merged) 。而显示名称和排序名称则并不一定要有, 它们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但是, 也不是所有的主题都具有具体的主题名称的:比如“参见101页”这样一个互见, 它虽然也是对于一个主题的链接, 但是并不具有明确的名称。

(二) 资源实体。

一个主题可能会与一个或多个在某些方面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链接。这样的信息资源被称作该主题的资源实体。例如, 一个资源实体可以是对某一特定主题的专论, 或是百科全书中有关该主题的一篇文章;它也可以是关于该主题的一段图像或视频介绍, 甚至可以是简单提及该主题的一段文字。这些资源实体一般都是独立与主题地图文献之外的, 主题地图一般借助HyTime addressing或XPointer等系统支持的机制对资源实体进行定位。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 资源实体也是具有类型的, 例如上面所提到的“专论”、“文章”等等。鉴于此, 主题地图标准中设置了“资源实体角色 (Occurrence role) ”和“资源实体角色类型 (Occurrence role type) ”, 用来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实体进行区分。同主题类型一样, 资源实体类型本身也是主题。

(三) 关联。

前面介绍的“主题”、“主题类型”、“名称”、“资源实体”和“资源实体角色”等概念, 作为基本的信息组织的形式, 都与主题有关。它们使得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并生成简单的索引。但是, 主题地图中最有价值的, 是对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的一个元素——主题关联 (Topic Association) 。可以这样说, 主题关联是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之间关系的连接要素。

例如, “小仲马”与“茶花女”这两个主题间的关联就是“小仲马撰写了《茶花女》”。而“小仲马”与“大仲马”之间的关联则是“小仲马是大仲马的儿子”。正如主题、资源实体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样, 主题间的关联也具有不同的关系类型。例如, 刚才所提到的“父子关系”, “撰写关系”等等。显而易见, 如果主题A关联于主题B, 则主题B也必然关联于主题A, 这说明了关联自身所固有的多方向性。因此我们在创建关联时, 不能仅仅只满足于“A和B相互影响”这样的理解, 而应该更确切地知道谁影响着谁, 即谁是影响者, 谁是被影响者。

四、主题地图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由于知识组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更为容易的检索、建立以及共享知识, 而主题地图则是达成此目标的支持工具之一, 因此主题地图非常吻合Internet环境下知识组织的要求与趋势, 能够在知识组织服务领域寻求到广阔的用武之地。主题地图里的主题、关联、资源实体如同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 它们都是用来将特定的知识领域具体化的。也就是说, 抽象的知识经由主题地图这种呈现机制的描述与组织以后, 将可以形成一个犹如地理空间的地图, 具体的构建出一个知识地图 (knowledge map) 。使用者可以依据个人对于某一特定知识领域的认识与了解, 从他所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兴趣方向出发, 利用主题地图的引导, 清晰与快速地掌握整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地图。这样, 主题地图将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实现控制信息、浏览信息, 为知识管理创造出一套新的方法论。以主题地图构建起来的这一组织和呈现知识的结构化知识管理模式, 将会有利于知识的存储、获取和推导, 为知识的共享与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存在着异构的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 导致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困难。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办法之一是采用统一的信息交换格式。现有的XTM由于采用了XML, 因此具有自定义性质以及可扩展性等优势, 便于表达各种类型的数据, 可作为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中间件, 解决数据统一接口问题, 便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它可以用来构建数据集成的中间层, 将源数据转为集成数据, 简化集成系统的查询转换, 为用户提供多数据源提供统一的查询机制, 用统一的方式使用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各种各样的数据, 屏蔽各种数据源在结构、运行环境上的差异。可以这样说, 主题地图标准是被应用在建制网络资源的知识管理整合的技术。网络上经过筛选整理的网络资源及每个主题地图之间的连接, 可以建制整合的信息管理引擎, 从而集成网络各类信息资源。此外, 随着网上信息资源的内容以及应用速度的加快, 主题地图对于实现网络信息管理自动化也作用非浅。借助它这个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组织接口, 能够使使用者能快速掌握与轻松学习知识。通过建立有效的主题地图, 经由浏览器提供综合服务, 可以进行目录等信息的交换和自动更新, 实现自动分类处理。这对于增长速度很快的网络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而言, 无疑是一个福音。尽管对于主题地图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 主题地图目前的发展多限于小范围或特定主题的资源, 但是若回归到Topic Map的最终目的, 要将关于某主题的资源的关系都能够定义且呈现出来的话, 那么一个理想的Topic Map不应该只限制于某个主题或范围, 而是让每个使用Topic Map的使用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切入某个主题概念, 而去找到所需的相关知识, 这也是知识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黄晓斌.网络主题图的原理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 3

[2].吴江宁, 田海燕.基于主题地图的文献组织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 2007, 3

[3].韩永青.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 2008, 6

商品知识竞赛组织方案 第4篇

2012年10月

1.0 活动主题:

了解商品知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2.0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知识竞赛,提升员工对于商品知识的认知以及员工的业务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形式的竞赛,增加员工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提升员工对于公司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0 活动对象:全体公司员工

4.0 主办部门:总经办

5.0 比赛时间:2012年10月24日(周五,15:00~17:30)

6.0 活动地点:公司总部

7.0 竞赛纪律:

各队答题时,其余参赛队伍请保持安静,不要做出提醒、误导、吵闹等行为。当出现影响到他人答题的行为时,竞赛组委员出示黄色警告牌一次,当再次发生时,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8.0 竞赛规则:

8.1 每3人组成一支参赛队伍,组建6支参赛队伍(零售部2组;大客户销售部

1组;电子商务部与客服1组;市场部1组;财务、人事行政、物流部组成1组),每个参赛队伍都有100分的基础分,每队都有四张道具卡,分别是“同舟共济”、“移花接木”、“信口开河”、“场外支援”。道具卡可以在比赛的任何环节使用,每张卡只能用一次。

 “同舟共济”就是持卡队可以选择在场观众来联合答题,答对,小组得分,答题观众获礼品一份;答错观众没有礼品,持卡队不得分,如遇扣分题则

扣除相应的分数。

 “移花接木”是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把本题转给其他队答。

 “信口开河”是在选手回答某一问题时使用此卡,若答对分数翻倍。如果遇

到相应的扣分题目的话,则将扣掉双倍分数。

 “场外支援”是选手在回答某一题时使用此卡,可以在接通后30S内给场外

(不包括现场观众)任意一人打电话求救,并得到答案,答对小组得分,答错不得分,如遇扣分题则扣除相应的分数。

8.2 本次比赛共有7个环节,分别是:“先声夺人”、“步步为营”、“展我风采”、“眼急手快”、“时来运转”、“心心相印”、“当机立断”。

8.2.1 必答题——“先声夺人”

 按参赛队伍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题组,现场抽签获得抽题顺序,以每队

抽到的题组进行答题。

 题型设计:每套题有6道题,每队依队员次序进行回答,每人回答2道/

5题。

 答题规则:在回答必答题时,可由队内其他队员补充答案,答对时,参

赛队伍得20分,回答不出或答错不得分,如遇扣分题则扣除相应分数。 个人成绩计算方法:答对题者奖励20分,回答不出或答错不得分,如

遇扣分题则扣除相应分数。队友补充答对的,奖励10分,回答不出或答错不得分。

 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5秒内答题有效。 预计用时=6*6*(读题15S+答题15S)=1080S=18分钟 8.2.2 是非题——“步步为营”

 按参赛队伍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题组,现场抽签获得抽题顺序,以每队

抽到的题组进行答题。

 题型设计:题目全为判断题,每轮每队各回答5个问题。 答题规则:依据各组的序号由前至后答题,每队选代表答题。 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5秒内答题有效。

 评分标准: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或弃权不加分也不扣分。答对题目的参赛者,每题给予10分奖励,并计入个人成绩,答错者不得分。 预计用时=6*5*(读题15S+答题15S)=900S=15分钟 8.2.3 观众题——“展我风采”

 为了活跃赛场气氛,在比赛过程中,由主持人根据实际情况出题,观众

举手答题,答对者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 准备5道题,穿插提问现场观众,主持人读题并指定一名观众回答,15S

内答题有效。

 预计用时=5*(读题15S+答题15S)=150S=3分钟 8.2.4 抢答题——“眼急手快”

 共15道题,每题20分,答对者奖励20分,个人奖励10分,答错将扣

除相应的分数。

 每道题在主持人念完题目,宣布“开始”后,各队开始抢答,最先按下

抢答器的队伍获得答题权。在念完题目之前,抢先按抢答器的队伍,视为犯规,取消本题的答题权。

 预计用时=15*(读题15S+答题15S)=450S=8分钟 8.2.5 幸运题——“时来运转”:

 分数最低的参赛队伍,在备用题中抽取一道,在主持人宣读题目前,选

择现场一名观众代替答题。

 时间限制:被选中的参赛队伍,在30秒内所答题目有效。

 评分标准:回单正确时,本队得50分,回答错误或不会回答的,其他

队伍各加20分。回答正确的观众可得到一份精美礼物,回答错误或不会回答的,没有礼物。 预计用时1分钟

8.2.6 心灵感应题——“心心相印”

 “心心相应”取其寓意,每组出两名队员,一人按提示图片做动作或描

述,但不能说出图片中的文字、字母或单词,由另一人猜商品名称。 每组5道题,共6组,每队限时90秒钟内猜出正确答案。在时间限制

内答对的为有效分数,每题20分,答错不得分。 预计用时=6*90S=450S=8分钟 8.2.7 冲锋题——“当机立断”

 题型设计:以多选题为主,题目分值设置为20分、40分、60分三种。 答题规则:每队自由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并由每对代表回答题目。每队派一名队员答题,答题正确或错误按相应的分值加分或减分。个人成绩奖励或扣除相应的分数。

 时间限制:主持人读题后15秒内答题有效,超时作答错处理。 预计用时=6*(读题15S+答题15S)=180S=3分钟

9.0 比赛流程:

9.1 主持人开场(5分钟)9.2 总经理致辞(5分钟)9.3 先声夺人(18分钟)9.4 步步为营(15分钟)9.5 展我风采(3分钟)9.6 眼急手快(8分钟)9.7 时来运转(1分钟)9.8 心心相印(8分钟)9.9 当机立断(3分钟)9.10 10.0

总经理现场颁奖(8分钟)

理论共计74分钟,全场竞赛用时不超过120分钟

活动奖励:

团体奖励:按参赛队伍的最终得分,根据分数高低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团体一等奖: 一名奖杯及奖品组内每人均可获得 团体二等奖: 一名奖杯及奖品组内每人均可获得 团体三等奖: 一名奖杯及奖品组内每人均可获得 10.2个人奖:根据选手比赛得分高低,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一等奖 一名奖杯及奖品

10.1二等奖 二名奖杯及奖品 三等奖 三名奖杯及奖品

11.0

注意事项: 队员。

11.2 各参赛队员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比赛结果,各队如果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则以评委的评判为准。

11.3 各队要文明比赛,不得在比赛场上发表任何与比赛无关的言语,否则按轻重予

以警告或取消参赛资格。11.4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12.0

费用预算:

13.0

试题范围

11.1 参赛过程中,各参赛队员不得携带任何与比赛相关的资料入场,中途不得更换

公司目前所经营的所有的商品,包括原产国、产地/区、商品品种及特点、商品售价、商标特点等。

必答题:6组×6道=36道 是非题:6组×5道=30道 观众题:5道 抢答题:15题 幸运题:6题

心灵感应题:6组×5道=30道 冲锋题:20分题:6道14.0

40分题:6道60分题:6道

共计140题

信息可视化在知识组织领域中的应用 第5篇

对繁杂的抽象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探索的努力, 促进了信息可视化这一崭新科学领域的出现。用图形图像方式来展示信息特征, 可以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帮助人们更快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 并可以便捷地进行信息空间的导航, 快速地检索信息。因此, 用图形图像方式来展示信息特征, 可以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帮助人们更快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 并可以便捷地进行信息空间的导航, 快速地检索信息。可视化便是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 并成为当今信息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

所谓信息可视化, 是将非物理的抽象数据用可视的形式表示出来, 以便分析数据、发现信息的本质规律和制定决策。信息可视化的任务在于搜索、发现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中隐藏的模式, 其对象主要是非物理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没有集合属性的抽象信息, 其核心问题是寻找表示信息的可视化表达, 理解信息的知识表示。信息可视化通过对信息的感知将其信息表达化成知识, 它实际上是研究人与计算机表示的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技术, 表现为人与计算机信息之间的一种可视化界面。

2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组织的联系

知识组织的基本概念是“知识”。从可呈现角度来讲, 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这里主要指后者。简单说, 知识是抽象化、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 关联是知识的本质属性。所谓知识组织, 就是在信息组织的基础上, 研究知识的获取、描述、整理、表达、控制、共享等整个知识组织过程的理论与方法, 知识组织的精髓在于对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进行揭示和组织, 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表达和知识共享是知识组织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基础是知识组织体系。知识组织体系是对资源内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与组织的机制作为对资源内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与组织机制的知识组织体系, 即是指实现知识组织的内在方式和途径, 它既指知识组织的过程, 也指调控知识组织的方法和手段。

知识组织体系是伴随着数字资源的知识组织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从知识组织与信息可视化两者的关系来看, 知识组织实现了知识单元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络化, 而信息可视化在人和信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知识收集、知识提炼、知识存储和知识应用4个阶段。知识形态之间的转化, 需要一种视觉化模型来表达和呈现。随着知识量的增加, 如何呈现知识成了信息利用的瓶颈。因此, 把信息可视化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知识组织中将是必然的选择。

3 信息可视化工具在知识组织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地表达和利用知识组织, 信息可视化的相关工具和方法被应用到知识组织的研究和管理中, 这类工具主要有概念图、主题地图可视化、本体可视化等。

3.1 概念图

概念图是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 (J.D.Novak) 博士根据奥苏贝尔 (David P.Ausubel) 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它是利用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和组织结构化知识的一种可视化, 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 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 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概念图支持并实现了有意义学习理论 (Meaningfu Learning Theory) 和建构主义模式 (Constructivism model) 。诺瓦克教授提出的概念图构建准则包括以下4个步骤: (1) 概念选取:列出关于某个主题的所有重要概念; (2) 概念分类:分为广度结构和深度结构, 广度结构根据概念间关联性强弱将概念划分为不同的分支, 深度结构将不同分支中的概念按照概念的宽窄由上至下排列; (3) 定位中心概念, 连接概念:首先, 获取中心主题概念, 作为整个概念图的根节点, 然后, 从中心节点出发连接每个分支的中心节点, 形成概念图的第二层, 并注明连接词, 继续上述过程, 直至连接完所有概念; (4) 连接交叉概念:仔细研究概念图中的各个概念, 看它们是否存在交叉关系, 若存在, 连接交叉关系, 并注明连接词。概念图的构建过程即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利用概念图可以沉淀隐性知识。而概念图的构建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可以将学习中涉及到的资源链接到概念图, 实现知识结构与相关资源的整合。同时, 概念图表示的知识结构遵循人类的认知和学习过程, 因此可以利用概念图导航人们检索所需知识, 也就是说, 我们还可以利用概念图聚合显性知识。

3.2 主题图

主题图则侧重以可视化方式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由主题、关联和呈现3个核心概念组成的主题图数据模型来描述主题、主题间的关联性以及主题与资源实体之间的关系, 并联结与其相关的资源。主题图是利用XMT标记语言表达数据模型的, XTM定义了XML用描述和标记主题图的方式, 可开放地标记、存储和传输主题图数据。通过主题图可以展现资源的知识结构。主题通过关联相联系, 通过呈现指向相应的信息资源。主题地图可视化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轻松识别相关结构。因此, 主题地图可视化包括两类要求:表现要求 (Representation Requirements) 和导航要求 (Navigation Requirements) 。好的表现形式帮助用户定位感兴趣的位置, 有效的导航机制帮助用户快速查看所需信息。表现机制不仅给用户提供主题地图的总览, 而且提供不同细节层次的多比例缩放机制, 用户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主题地图, 同时可以聚焦主题地图的各个层次细节。总览提供了主题地图的主要特征, 用户一眼可以发现主题地图的主要特性。用户首先要了解主题地图有哪些概念及总体特征。这些信息应体现在表现机制上以帮助用户区分不同的主题地图。

3.3 本体

本体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也是目前知识组织的常用方法。本体起源于哲学领域, 其定义为“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说明”。概念模型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抽象所建立的模型, 该模型确定了这些事物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而形式化是指所建立的模型是机器可读的。本体通过领域知识的逻辑抽象而构筑起体现概念及关系的概念系统, 是面向领域的通用概念模型, 通过构建领域本体可以规范化组织这一领域的共享知识。基于本体的知识整合的主要功能表现: (1) 本体的构建为实现资源一体化的知识整合奠定基础。基于本体的知识整合可应用于网络资源、异构资源系统及信息门户的资源整合等多种领域, 其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即是在资源集合的上层构建一个反映资源知识结构的本体概念模型。如果针对不同领域的信息集合建立起相应的领域本体,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不同本体的语义映射实现异构资源和系统之间的语义联系, 即可将各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本体资源联系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 人类所拥有的资源就呈现出具有完整结构、规范有序的知识地图。 (2) 本体的构建使得领域知识可以重用和共享。共享是本体的重要特征, 即指本体概念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由于本体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 所以如果一个组织构建了专业领域本体, 如法学本体、经济学本体等, 其他组织可以共享和复用。基于本体的资源整合能够真正实现领域知识的共知、共识和共享。 (3) 在本体的支撑下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实现知识检索是本体的重要应用之一。本体作为领域知识的语义模型, 其主要功能体现在知识组织和知识检索两方面。知识检索是知识组织的逆过程。实现基于概念语义的知识检索, 必须有赖于知识组织体系的支撑。只有以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体系为基础, 以领域本体的概念模型作为资源元数据的规范描述标准, 才能真正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

参考文献

[1]赵刚, 崔军.信息可视化初探[J].晋图学刊, 2007 (2) .

[2]李纲, 郑重.信息可视化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 2008 (7) .

[3]马文峰, 杜小勇.关于知识组织体系的若干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2) .

[4]周宁, 张会平, 陈勇跃.信息可视化与知识组织[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6 (7) .

[5]张会平, 周宁, 陈勇跃.概念图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 2007 (10) .

知识组织应用论文 第6篇

知识组织概念是1929年英国著名分类法专家布利斯 (H.E.Bliss) 最早提出的。知识组织是传统主题分析、内容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分类法、标题表、叙词表等标引工具的延伸。知识组织是知识管理的前提, 是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基础。对知识的编码和有序化决定了知识是否可获得, 对知识的有效组织, 决定知识的传播、储存、应用、共享是否可行。互联网上, 雅虎 (Yahoo) 、谷歌 (Google) 、百度等搜索引擎在知识信息采集、处理和更新的速度、海量检索、即查即得等方面的表现, 使传统检索方法和工具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知识组织系统是对人类知识结构进行表达和组织的语义工具的统称, 既包括传统图书馆环境下建立在文献单元基础上的分类法、主题表、叙词表等, 也包括数字网络时代建立在概念单元上的本体和可视化的主题图、知识地图、主题网关等。知识组织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很多学者对其类型、概念、网络化描述、构建、可视化、互操作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传统图书馆知识组织概述

1. 主题词表, 也称叙词表, 是图书馆的两大知识组织工具之一。

主题词表是一个词汇控制工具, 用于将文献、标引员和用户的自然语言转换为受控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是词表的基本构成单位。词表是为文献的标引和检索服务的, 从表达某一特定事物的一个同义词集合中选择一个作为标引和检索的规范用词, 称为正式主题词, 简称主题词。主题词表的主要功能是以一种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即主题词) 作为文献主题标识和查找依据的检索方法, 充当用户的自然语言和文献的标引语言间的转换工具。

2.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 广泛地用于文献标引、图书排架、目录组织和检索服务。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也离不开分类, 几乎所有重要的搜索引擎都提供分类浏览的途径。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 (1) 按照学科、专业集中文献; (2) 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 提供从知识分类检索文献的途径; (3) 以分类号作为文献主题的概念标识; (4) 主要用等级结构直接显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 并按学科体系进行系统排列; (5) 分类法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稳定, 不随着信息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 是组织和驾驭海量信息的有效手段。

3. 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的结合。

分类法和主题词表卖关节是重要的知识组织工具, 都以主题概念作为基本构造成分, 都是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描述和表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建立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知识组织工具, 已成为知识组织工具的一种发展趋势。

4. 主题标引。

文献主题的标引需要理解文献的主题内容, 并选用专题词表中规范的主题词表来表达文献主题。这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劳动过程。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还不能达到进行文献内容自动标引的水平。文献的主题标引还依赖于图书馆员的人工劳动。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

数字时代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 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可以说, 数字图书馆是运行在互联网上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特征是数字化信息, 结构特征是不论其资源组织或用户利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分布式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存取, 并具有个性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特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数字图书馆正在从基于信息的处理和简单的人机界面逐步向基于知识的处理和广泛的机器之间的理解发展, 从而使人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更大范围地拓展智力活动的能力, 在所有需要交流、传播、存储和利用知识的领域, 包括电子商务、教育、远程医疗等, 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元数据是数字图书馆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它的生产和管理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1. 词义元数据。

传统的图书馆中的知识资源称为文献, 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网络知识资源称为“资源”。元数据是Web时代对标引记录的称呼。为了解决Web资源利用的问题, Web社区采用图书馆的方法对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标引, 以用于Web资源的集成、交换和发现。为了强调元数据对资源语义 (内容特征) 的标引, 把元数据称为语义元数据。Web社区的理想是利用元数据机制, 精确地描述Web资源的语义, 使Web数据从机器可读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最终使Web的职能从信息和服务的载体转化为具有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的知识网络。

2.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

无论是数字图书馆, 还是传统图书馆, 它们的服务目标是共同的, 就是为广大的用户提供高效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但是数字在以下三个方面与传统图书馆有同: (1) 管理对象数字化。数字图书馆所管理的对象不是静态的纸质文献而是数字化的、海量的、动态的、分布的网络信息资源。 (2) 服务对象复杂化。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育水平, 而且数量巨大, 远比传统图书馆相对稳定的读者复杂。 (3) 服务环境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用户分布在整个互联网, 存取和服务是网络的、分布的。而传统图书馆有固定的馆舍和物理设备, 是集中式的。

三、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遇到的问题

起源于并应用于传统图书馆的知识组织工具———分类法与主题词表, 在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资源服务时, 遇到如下问题急待解决: (1) 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内容上, 它们都是规范化的、严格受控的, 编制和修订都要依靠有关专家。相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更新和变化, 词汇和结构滞后, 难于自动更新。 (2) 无论是综合化的还是专业性的, 它们都希望能全面覆盖所针对的领域, 而大多数的网络信息资源, 都有自己的收藏特色, 面向特定的领域, 服务于特定的用户。通用的分类法和词表缺乏对所应用资源的针对性。 (3) 它们是面向图书馆员, 体系和规则都较为复杂, 数字图书馆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 而且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在类型和受教育程度上参差不齐。体系庞大、结构复杂的分类和主题词表难于被普通用户所掌握。 (4) 他们都侧重于对文献的标识和组织, 对检索服务的应用要求考虑得较少。 (5) 分类法的一大功能是藏书排架, 数字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电子资源, 分类法排架这一功能在数字图书馆中已经丧失。

四、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

1. 知识本体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作用。

从知识管理与知识组织理论来看, 知识本体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资源库领域知识的规范描述;提供描述型元数据有关语义描述的知识地图;提供元数据映射方案, 集成到数字图书馆体系中的元数据服务中, 成为协议的一部分;提供智能代理与信息环境之间基于语义的理解机制;跨平台、跨系统之间的通信中介;分布环境下查询请求的语义理解、自动分发;提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SCW) 的能力;用于数字图书馆中的数据挖掘。

2. 数字时代图书馆组织模式。

目前数字图书馆实际可行的知识组织模式是用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组织。它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个结构简明的知识分类体系, 通过该知识分类系统, 实现对信息知识领域的宏观控制;一个智能化的控制词表, 实现对作者语言与用户语言的控制和转换;建立分类体系与控制词表的系统联系, 将标引语言进而也将作者语言和用户语言纳入分类体系, 来实现自然语言检索。

3. 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 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可以通过知识组织中共同的元素和功能来考虑, 一般来讲, 知识组织工具中的词表、类表都含有标识 (labels, 包括语词和类号) 、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知识组织系统所支持的功能主要包括:描述, 受控的标识集, 用以描述事物;定义, 标识的意义;翻译, 等价表达形式之间的匹配;导航, 在一个有组织的表达结构中的连接。除此之外, 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都保持自身的特点, 大多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管理模式, 为特定目的而设计, 所以, 每个知识组织系统都有一个总体结构、范围、目的, 这一点对诠释其知识内容十分重要。

知识组织是过去、现代、未来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永恒的主题, 知识组织的研究和发展正在向多元化方面发展。Web2.0的兴起, 使得网络信息环境更加多元化、社会化、人性化。在这样一个越来越丰富的网络信息环境中, 数字时代图书馆更需要知识组织的支持。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数字图书馆中信息组织需求, 对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进行创新, 创建可应用于数字环境下、服务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数字网络知识组织系统。

摘要:知识组织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分类法、标题表、叙词表等标引工具的延伸。本文概述了传统图书馆知识组织, 分析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 对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数字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军.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系统——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Linda Hill, Ph.D等.在数字图书馆结构中融入知识组织系统[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 (1) .

知识组织应用论文 第7篇

一、组织知识场及其结构维度

日本学者伊丹敬之提出组织中场的概念及管理理论, 其认为组织中的场是参加组织的成员在“主题、规则、载体、愿望”4项基本要素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性基础上, 可以保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密度较高的信息、知识相互作用持续地发生的组合状态。即组织中的场是一种状态, 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及空间范畴中, 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相互作用、相互沟通, 交流信息或知识的情景状态。我国学者安海忠、刘宁、韩伯棠则分析了企业组织中知识能力符合上述4项基本要求, 具有场态特性。芮明杰在研究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时建立了知识场模型, 认为高技术企业环境下的知识传播受到弥漫其中的知识影响力的作用, 知识载体客观存在着知识影响力, 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而被广泛接受和引用的是Nonaka有关知识场的理论, 他将“知识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及场所。换句话来说, “场”是知识以“含意流” (stream o meaning) 形式不断涌现的现象学上的时空 (Bohm, 1996) (见图1) 。

Nonaka认为, 人们很容易将“场”想象为如同会议室般的物理空间, 但也应该将“场”理解为特定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场”可以存在于个体、工作小组、项目团队、非正式团体、临时会议、虚拟空间之中以及与顾客面对面接触之时。“场”是参与者共享情境, 并通过互动创造新的含意的存在场所。“场”与其说是一种组织形式, 不如说是对含意创造进行组织的方式。“场”具有两种基本意义:实体性的特定的空间;表明场的有机性, 即是充满意义和秩序的空间, 这个意义通过功能表现出来, 每个场对位于其中的具有一定性质的事物都能产生相应的作用。这种作用正体现了“场”效应的存在。因此, 构成组织中的知识场有6个维度, 且缺一不可———主题、知识资产、规则、载体、愿望、技术。

知识场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多种 (有形或无形) 情景迭加、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和支持而形成的动态的知识状态。在这知识状态中,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正受情景的影响而不停的进行着转移、交换、共享和创造以及应用, 新知识连续或间断的产生并被合理性证明后转化为某种价值。因此, 知识场是进行知识创造和创新的场所。在知识创造过程中, 知识场的生成和再生成为个人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螺旋式上升提供了能量和场所, 并决定了知识创造的特性。知识场更是一个时空的连接, 并超越时空, 具有一种此时此地的品质。知识场是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体, 知识场强调场内各个组成要素的互动, 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不断变化的性质特征。

知识场本质上是一种介质, 其主要作用在于在受知识场特征的影响和驱动, 产生组织所期望的知识创新行为和绩效。因此, 本文提出了“知识场特征集”概念, 并探索特征集的构成。

二、知识场特征集

(一) 强度特征

它主要是指组织中构成知识场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 尤其是知识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力。知识元之间相互关系越密切、互补性越强、协同性越高, 则知识场越强。决定知识场场强的变量是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知识距离。企业员工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缩短彼此间的空间距离, 有利于提高双方的知识转移效率进而推动员工的知识创造。

(二) 能量特征

它指构成知识场的要素协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力属性, 它决定了组织中知识的获取、筛选、融合、扩散、共享与创造的知识创新动态过程, 同时也是组织知识存量和流量的集中体现。组织中的知识存量和流量越大且其中偶合越紧, 能量越大。能量来自于知识存量的激活和知识流量。知识存量是指特定时点某个组织系统的知识总量, 是依附于组织系统内部人员、设备和组织结构制度或文件中的所有知识的总和, 是员工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实践中知识的积累, 是个人和组织“学习”的结果。它反映了组织系统生产知识的能力和潜力, 体现了组织系统的竞争能力。知识存量可以反映一个组织知识资源的总量、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 以及知识生产状况和知识创新的潜力, 也是测度知识产出的起点。

而知识流量是指某一阶段内流入和流出组织的知识资源的数量。知识流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其实质是动态知识的数量。对某一系统而言, 流入系统的知识称为知识流入;流出系统的知识称为知识流出;知识流入和知识流出统称为知识流量。知识存量是知识的静态表征, 是某一系统在特定时点的知识储备水平;知识流量是知识的动态表征, 是某一系统在特定时段的知识流动总量, 反映知识扩散的速度和水平。没有知识的静态积累, 组织系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没有知识的动态激活, 就不能体现知识存在和应用的价值, 而知识存量和流量的互动过程正是组织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

(三) 效率特征

知识场效率特征是指知识场中各要素尤其是知识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的成效。效率特征既体现知识场强度和能量发挥作用的有效性, 更体现了其他特征协同作用的结果。

(四) 非均衡特征

组织内部同层次和不同层次员工之间的知识存在差异, 也即知识元存在异质性, 且知识元和相关要素的分布也不均匀, 因此, 组织内部知识场就必然呈现非对称性和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特征对于内部知识的转移和扩散具有诱导作用, 同时对知识创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 位势特征

由于组织内部知识状态的非对称性和非均衡性, 导致组织知识场密度不均匀, 场强大小也不均匀且具有强的动态性, 正是这种不均匀, 使得复杂组织内部存在着知识场位势, 位势的存在就必然存在位势差, 正因为位势差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组织内知识获取、选择、融化、创新和共享等行为的产生, 从而大大提升组织知识创新的绩效。

(六) 弥漫特征

知识场不仅在组织中存在和扩散, 同时可能渗透组织边界向外部环境蔓延, 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外益。

(七) 开放特征

任何企业组织无时无刻都在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知识和能量交换, 在任何时候封闭组织是不存在的, 企业只有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换, 才能促进组织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同时提高知识流量, 这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创新行为以及顾客价值的创造非常重要。这也体现组织知识场开放性和动态性。

(八) 动态系统特征

知识场是由其构成要素的各子系统在企业战略意图和知识管理机制的作用下, 实现协同作用的表征, 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依存性和协作性, 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协同效应。它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不断演化的系统, 具有极强的动态性。

(九) 自组织特征

场内强度和能量存在涨落现象, 组织的知识资产成为系统中的慢变量, 由于系统自身根据内外部环境的需求进行自调节, 而使知识场在不断的接近均衡的过程中动态运行。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在于组成知识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 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相干效应和协同作用, 并通过这种作用产生出结构和功能有序的系统。这种协同运动意味着系统新的有序状态的出现, 在宏观上表现出知识场的自组织现象。知识场中自组织的产生和演化都是由竞争与协同共同决定的。

三、知识场效应及其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所谓知识场是一种状态, 它既存在于组织之中, 又不完全等同于正式组织的运行规范, 它是通过一种隐含于组织行为中的机理发挥作用的, 因而, 所谓知识场效应是指由组织内部知识场构成维度之间相互作用和偶合而产生的, 透过知识场特征的相互作用而促使知识场形成有利于知识获取、选择、转移、共享、运用和创新及价值转化过程的聚集效应。知识场效应是知识场特征相互作用和耦合的集中表现。知识场效应不仅与构成知识场的基本要素和知识场特征有密切关系, 同时与组织规模和产业特征有关。而知识场特征与组织知识资产、经营规模和范围、组织的人力资源、硬件设备、设施、资本投入、技术研发能力、产量、销售收入、市场营销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管理水平等要素相关。因此, 组织知识资产和规模越大, 组织知识存量和流量越大, 知识场特征越明显, 其知识场效应越强。如在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由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几乎都是知识员工, 企业的生产投入主要是知识, 尤其是创新知识, 因此, 在知识型的组织中, 其知识场无论是在强度, 还是能量, 乃至于其他特征都要比其他类型的组织更加明显和强烈。

知识场效应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结果是必将体现为组织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以及创新知识的运用和价值转化, 组织知识创新惯例的形成以及创新型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气氛的增强。

组织内部知识场效应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组织员工, 尤其是知识员工, 他们作为知识场中的知识元, 必定与知识场效应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根据知识场效应对组织中知识员工的影响差异, 可分产生两种结果:心理协同效应和行为协同效应。心理协同效应是指在组织知识场效应的作用和影响下, 员工之间在创新意图、动机和愿望方面产生共鸣、认知模式趋于一致, 而形成从心理上产生认知趋同。而行为协同效应是指在组织知识场效应的作用和影响下, 员工之间在工作和行为上趋于协调一致、密切配合而行为上趋于协同。

心理协同效应与行为协同效应存在因果关系, 心理协同效应是行为协同效应的前提和起因, 而行为协同效应是心理协同效应的结果。这两种协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 促进了知识创新行为的产生和创新绩效的形成。另一方面, 心理协同效应与行为协同效应会受到知识创新过程的反作用和影响, 尤其是知识的转移和共享过程会直接或间接的强化这两种效应, 形成良性的互动过程, 这是组织知识创新成功的关键。

四、对实践的启示

任何组织内部都存在知识场, 只是知识场特征集不同而已。因此, 不同组织内部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场效应, 对组织知识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所产生的心理协同效应和行为协同效应对于知识创新过程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 企业在了解和掌握内部知识场特征的同时, 要尽可能的利用好知识场效应, 以便促进和提升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和绩效。

参考文献

[1]、 (日) 竹内弘高, 野中郁次郎著;李萌译.知识创造的螺旋[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知识组织应用论文 第8篇

关键词:个人知识,组织知识,相互转换

1 个人知识组织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对企业知识的管理是为了提高绩效而创造、获取、使用的过程, 而企业员工自身的知识是对于这个过程的促进和加强。个人知识从自身、局部直到整体的渗入, 将个人知识逐渐转变为组织知识, 过程中还需要在将知识共享给其他个体, 其他个体也将知识融合后进行再创造并用于公司的运作, 组织将这些个体知识精炼后融入组织知识库中, 提供给整个企业内部使用, 使得个人的知识在不断实践中融入组织知识, 组织知识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发展。员工个体的知识与组织知识融入转化中, 个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能力、获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也在过程一并与组织能力转化。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是不断、持续的, 这整个过程就是个人知识向组织转化的过程。

2 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

实施个人知识组织化之前, 我们要明白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的差别。个人知识虽然与组织知识有一定的差别, 但个人知识不仅是自身的也是集体所有的, 个人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需要在组织环境下进行, 这个过程中, 组织知识会在个人知识运作中产生、发展和转化, 所以, 个人知识是和组织知识共有的, 但是组织知识会将个体知识进行整理合并到企业的管理中, 实现整个知识体系的价值增长, 最终为企业带来发展。

3 个人知识组织化的转化机制

个人知识不会主动与其他组织或个体发生转移, 个人知识有着隐性和显性的区别, 主要是隐性知识导致了传播困难和不易编译的特点, 我们可以使用日本学者提出的模型来剖析个人知识组织化过程中的机理。员工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隐性知识转移互换的时候, 主要是靠贯彻、模仿和思考来学习其他个体的知识;其次, 知识的传播主体将自身的知识、实践经验等隐性知识进行整理后, 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 使得其知识能让其他员工个体进行学习;再次, 组织知识与个人知识互相转化的过程是将综合成个体知识体系的显性知识与员工分享、学习, 员工再将学习到的显性知识转变为自身新的隐性知识。在这几个过程中, 便实现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互相融合、转化。

个人知识组织化需要组织的知识共享平台, 组织知识共享平台是个人知识组织化的今本要求, 通过组织知识的共享, 员工才能够与其他组织和个体的知识进行融合, 完成知识的同化, 最终使得个人知识组织化。

4 促使个人知识组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4.1 配置相应的知识管理职能模式

作为一项知识管理的工程, 企业组织需要为这项工程配备完善的组织模式和人力资源, 并且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 设定相应的职位分配职责。并且人力资源部门要为整个知识管理工程做好服务向导和服务工作。

4.2 改善工作设计

组织需要变革工作方式, 特别是在管理过于规范和集权的组织结构下, 可以设置专门的管理团队来改善工作, 团队通过指导个人所遇到的问题和苦难进行工作上交流、传递专业知识, 使得整个团队能够同时成长。办公室的布置设计也应该加大密度, 这样便于员工之间的交流, 更好的分享知识。

4.3 组织文化氛围营造

个人知识体系在成长过程中与组织文化息息相关, 若要推行知识管理的变革, 要注意塑造适合管理的知识管理模式, 即需要建立能够共享知识并尊重知识的组织文化。不但要加强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 还要加强共享知识的方式多样建设, 激励员工积极进行个体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建立乐于分享的文化。建立起乐于分享的文化, 员工会将分享意见和观点看作是很正常的事情, 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同时对这些行为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 促使员工在其认为恰当的时机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且, 在这种氛围中, 员工之间不仅乐于分享, 还会主动地去学习他建立鼓励学习的文化。学习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组织应该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 积极塑造学习型个人, 不仅有利于提高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效果, 也对提升员工个人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 如果组织文化是鼓励多元化、鼓励员工提出不同意见, 能够包容员工的错误, 那么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 主动实践创新项目, 并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而组织也能够包容员工的异议和尝试带来的错误, 鼓励他们在探索中学习成长, 这样组织才能成为一个创新型组织。

营造信任与尊重的文化。组织内的员工只有愿意参与合作并不担心彼此竞争的情况下, 知识才会比较容易发生转移。另外, 组织应该进行充分的授权, 实行自主管理, 满足知识型员工受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尊重员工个人人格, 在这样的环境中, 员工就会把组织的信任当作动力, 加强互动和交流, 并愿意奉献自己的知识。

4.4 整合相关的人力资源信息

建立组织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整合组织的有关信息, 尤其是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信息资讯、原理原则、可供参考或借鉴的管理流程典范及案例;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商务服务内容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机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内部信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制度规范、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内部经验智慧。

4.5 建立相应的激励体系

个体知识源进行隐性知识转移需要发生大量的成本, 因此个体有通过转移隐性知识获取收益的需要, 在得不到奖励和补偿的情况下, 个体一般不愿意将知识转移给他人或转出自己所在的团队。基于此种原因, 组织有必要对员工实施一定的激励, 这种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通常体现在组织的薪酬体系设计上, 为了实现知识管理的目的, 组织可以设计基于知识、技能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一方面强调员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激发员工的学习激情。

除了物质激励以外, 还要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因为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这种内在动机正是个体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精神激励, 提高员工在发生知识转移和分享方面的成就感。

结束语

论档案知识组织的方法 第9篇

一、建立档案知识库

从档案中获取的知识经过编码, 集中存放在一个资料库中, 让具有档案知识需求的用户利用, 这个资料库就是档案知识库。知识库建设系统是将档案信息数据层的知识点利用知识挖掘工具加以分析, 发现知识单元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对其进行分类组织, 装入知识库, 同时配以描述、结构和管理元数据的过程。关于档案知识库的功能, 有学者认为知识库不仅是一个资源库, 还应包括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功能、知识存储和检索功能、知识分析功能、新知识的产生和反馈功能、用户行为分析跟踪功能等, 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 档案知识库主要是档案知识资源的一个存储库, 至于档案知识的检索、分析、反馈等功能可在档案知识管理系统中进行设计与实现。

建立档案知识库可以通过人工方式直接从档案原件、档案数据库中提取所需知识, 或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寻所需知识, 然后再将获取的知识组织进档案知识库, 但是人工操作方式费时费力, 效率较低。建立档案知识库主要还应高度重视应用相关信息技术, 利用知识组织技术自动发现和获取海量档案数字资源蕴含的知识单元, 并将获取的档案知识组织进档案知识库。关于档案知识库的技术实现, 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已建成的档案数据库系统中,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利用知识挖掘和相关信息技术, 完成从档案数据库系统向知识库系统的转换;二是建立统一的知识库模型, 直接从知识表示着手, 选择相应的推理机制, 实现一个统一的知识库系统[1]26。

档案知识库的内容, 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较完备的档案知识资源:可从档案实体、已建成的档案数据库中获取;另外, 档案知识库还应注重收录相关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的隐性知识, 通过把隐性知识显性化, 将其纳入知识库, 这些隐性知识将为知识库提供大量背景知识, 便于揭示知识库中各类知识单元间的内在联系性, 为知识库提供大量相关的背景知识。档案知识库初步建成以后, 还要对其进行维护, 撇去技术因素不谈, 首先要组织数据库并使其有效, 要保证知识库中知识的精确和精练, 并不断地获取知识并将之融入知识库, 同时去掉那些不重要的和过时的信息, 不断吸引用户, 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档案知识服务[2]15。

二、开发档案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一种帮助用户查找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 从形式上看, 知识地图的形态多种多样, 可以是一个导航或者目录, 但不是知识集合本身。知识地图以可视化图形等格式告诉用户在哪里或怎样可以找到所需知识。达文波特指出, “一张知识地图———不管它是一张真正的地图、知识‘黄页’还是结构巧妙的数据库———是知识的向导, 但不包含知识”。

档案资源是一种丰富的知识源, 完全可以运用知识地图工具来进行管理。档案知识地图就是用来帮助档案用户知道在哪儿能够找到所需要的档案知识及相关隐性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档案知识地图指向的知识源应包含已经固化于一定载体上的档案文件、档案数据库, 还包括与这些档案或档案的形成单位关系紧密且知识丰富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也就是说, 档案知识地图须同时对档案中蕴含的显性知识和相关隐性知识进行导航, 另外, 档案知识地图还应关注不同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

目前, 知识地图已在知识管理领域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其应用成果也颇为显著, 但档案界对于档案知识地图的理论探讨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而关于实际应用的研究更是鲜有论及。由于知识地图在管理知识方面的显著作用, 应该在档案知识管理中积极运用知识地图工具, 它将起到多方面的作用。第一, 有助于促进档案知识共享。传统档案管理强调的是档案实体的有序化, 无法对档案实体中记录的知识进行揭示, 尽管可以通过建立档案知识库的方式, 将档案中蕴含的知识提取到知识库中, 但是现代社会产生了海量档案, 如果要对所有档案都建立档案知识库, 穷尽其中的知识, 这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要花费的时间都是不可估量的, 这时可以考虑开发档案知识地图, 通过建立档案知识索引的方式, 将一定主题与分散保存在不同部门、类别的相关档案源建立关联, 实现对档案知识快速定位的目标, 可有效促进档案知识共享。第二, 有助推动档案知识创新。由于档案知识地图明确了蕴含在档案中的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档案知识之间新的联系, 进而识别出新的知识。同时, 档案知识共享带来的交流行为本身也会因知识的碰撞而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从而推动组织的知识创新。第三, 有助于促进组织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应用。从档案中提取并存入知识库进行管理的显性知识是比较有限的, 组织的大量知识是隐藏于员工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可以从档案中发现隐性知识线索, 如某个主题知识与组织内某位专家、员工或部门等有密切关系, 将其收入到档案知识地图中, 这样相当于获得了一份如何利用组织隐性知识的指南, 从而为充分、有效地利用组织的隐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 有助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把一定主题的知识与组织员工相联系, 档案知识地图起到了记录员工的知识储备与技能特长的作用, 从中可以有效判断员工的重要性程度, 防止组织重要人才的流失, 还可通过档案知识地图判断某岗位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技能的新员工等。因此, 建立档案知识地图具有辅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三、建立档案知识门户

档案知识门户是基于Web架构的能够整合档案信息、知识与系统, 并能提供档案知识资源单一访问入口和进行档案知识管理的综合应用系统。档案知识门户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档案信息门户, 它是为档案用户提供方便及时的信息访问与支持的单点存取软件系统。档案知识门户所整合的“知识”不仅包括档案文件、档案数据库、有关政策方针等显性知识, 而且包括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相关隐性知识。为了充分实现知识管理功能, 档案知识门户应具备以下功能。第一, 档案信息集成。档案知识门户可实现对各种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 这些信息可以多种数据格式保存, 分布在不同的档案资源库中。档案知识门户还可实现各种档案知识管理工具的整合与应用, 建立综合的档案知识管理平台和单一的访问接口。第二, 档案内容管理。档案知识门户利用目录、索引等管理档案数据, 利用元数据来定义档案信息类型;能够对档案文件内容进行分析、分类与存储, 并能让档案管理者和档案用户都可以了解、查询并利用组织的档案知识资源, 实现对档案文件的内容管理。第三, 个性化管理。档案知识门户可以为不同角色的档案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支持用户修改他们自己的界面与指定其行为, 并利用这种信息为档案用户动态传递一些特殊内容, 以便向档案用户建议完成工作所需的相关的档案信息。第四, 隐性知识挖掘。档案知识门户具有各种交流、通信工具, 如电子邮件、讨论组、聊天工具、即时通信等, 档案用户和档案工作者可利用这些工具对档案知识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组织业务等问题进行讨论, 酝酿及时实用的解决办法或创新思维。通过在档案知识门户上安装跟踪软件, 可分析表达出来的、看起来分散而孤立的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挖掘隐性知识, 积累隐性知识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应解.档案知识组织初探[J].档案学通讯, 2008 (2) .

上一篇:教师的领导力下一篇:高校物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