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2024-07-27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1篇

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 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 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 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那么在历史教学中, 要达到一定深度, 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中, 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 唯有热爱历史, 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 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 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另外还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 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 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 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 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提到此, 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 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 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 还具有战略意义, 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思想不但受到教育, 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次, 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 如给同学朗读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 就使同学很受感动。

二、启发指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 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 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例如二战影响, 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 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 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 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是重点词, 应理解, 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 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 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当然, 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动脑子,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 当得不到结果时, 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看书, 找出问题来, 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 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我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 立刻有学生告诉他, 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 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么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同意了共产党的条件?社会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民主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掌握着武装力量。从而使学生理解, 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 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形成竞争机制, 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 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 在历史教学中, 创设讨论的情景, 开辟群众讨论, 鼓励学生争论, 教师及时点拨, 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 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 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 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 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 打败了才逃跑呢, 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 加之老师的点拨, 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 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 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 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 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 要先读懂材料, 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 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 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 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 通过看材料, 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 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 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 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如投影、电视等, 使学生见多识广, 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 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 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2篇

一、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应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如志向、想象力、意志力、兴趣等能给思维力的产生提供强大的动力。一个人的志向越高,他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就越大;想象力愈丰富,愈有利于构建知识的立体体系,愈有利于思维的扩展;意志力坚强的人,能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驾驭自己的情绪,并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兴趣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积极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看成教材与学生间的媒介,一定要大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保证每位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思维意识。这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首要环节。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就必须把问题引入课堂,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越高、迫切感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使学生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设问要注意启发性,要从各种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可依据《考试说明》的几种能力要求从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例如,要求比较问题: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点?要求综合归纳问题: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哪几次高潮?各有什么特点?要求推理说明的问题:中国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把中国民主革命引向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多运用直观教具和形象语言,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历史教学不能平铺直叙教材的内容,要多运用直观教具,如历史地图、课文插图、仿制的模型教具等,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开启思维的动机。比如讲述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可先引导同学们看课本插图,并要求同学们指出哪幅图反映英国必然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哪幅图能体现英国的侵略行为?哪幅图反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以图导谈,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叙事形象化,以帮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赤壁之战时,可利用苏轼《赤壁怀古》里面生动的词句对古战场赤壁进行渲染,简单色画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然后因势利导,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经过和历史作用,并假设关羽当时把曹操杀了,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讨论,既开阔了视野,又锻炼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辩能力。

另外,语言的准确运用,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也是培养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考试中出现审题能力差。概括能力不足,答案不简洁明了,条理不清楚、层次混乱等问题,主要是学生语言能力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下面几点:首先,老师应注意缩小师生间的语言差异,使老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趋于一致,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其次,要弄清教材中一些关键性语言,引导学生做定量思维。如铁农具、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广泛使用。出现、推广、广泛使用所表示的量是有着巨大差别的。再次,引导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进行思维,把所学的内容加工整理成自己的语言,往往能把厚书读薄,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过好语言关是培养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让学生多研究思维实例,吸取别人思维的经验长处。

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为了让学生思维能力真正发展起来,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把历史教学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内活动。例如,看历史故事,听历史讲座,参加历史专题辩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研究一些思维实例,学习一些专家、学者的思维成果,填补课堂学习上的一些空白。这样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有助于解答一题多论的历史问题。不过,学生在吸收谒外营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注意科学吸收。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看法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不科学也不全面,不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唯物史观。因此,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历史理论知识,特别是与逻辑学、辩证法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达到去伪存真、辩证吸收的目的。第二,讲究质量,不盲目追求数量。研究思维实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思维实例应具有代表性,以共性看一般,往往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第三,注意思维的多棱性。思维的形式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等多种形式。一种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包括几种思维形式,只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不同思维方式在掌握历史知识中的不同作用,才能实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知识迁移,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初中学生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诸能力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它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里,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质疑探究、互动交流,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下面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些想法。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数处于13至15岁,而13至15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相互交错,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身心正发生着很大变化。从表面看,他们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这时的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他们开始对一些抽象材料感到兴趣,但对那些过于抽象、高深、与他们知识经验相距很远的材料感到困难;掌握概念时,常常带有具体性,依靠直观感性认识,用一些日常概念来理解科学概念。在历史课程学习时,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对于某个事件或现象时间顺序的感知逐步完善起来,开始能理解一些较大的时间单位,如“纪元”、“世纪”等,但概念把握不住,往往会把一段较长的时间感觉为较短的时间,把遥远的过去和现代之间的距离缩短。另外,他们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他们绝大多数喜爱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战争故事等),对于那些滑稽、有趣的事物或是他们所关心的、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更感兴趣些。举个小例子:在学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时,学生们会对“战”(即军功)的标准发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会问:如果杀了诸侯的军功和杀了普通士兵的军功是否相同?如果杀了很多人,人头怎么拿回来?又该如何计军功等等问题,类似的例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常遇到。由此不难看出,学生们虽然开始进行思考,但思维方向或是穷究细枝末节,流于琐碎肤浅;或是偏离主题,不能从大方向人手抓住问题的关键。他们往往出于个人喜好和自发的意识就事论事,还不能由具体事件提升一个层次分析较抽象的问题或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也不能把问题联系起来思考。这说明学生自觉思维水平还较低。

二、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可能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失去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无疑只有枯燥、乏味、厌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一个主题班会“历史课要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寻求自己的答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出学生们所述观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历史课就是讲述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国历史就是讲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一个朝代好比一个人的一生一样,从弱到强,最后到衰退。每个朝代不同就像你与爷爷、爸爸的人生不同一样,因为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历史课中所要告诉你们的。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让学生们的人生与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国现代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时,讲解“澳门回归”之前,通过播放学生所熟悉的《七子之歌》,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与积极思维中去。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思维载体,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节时,利用这一历史时期教学资料丰富的优势,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上课前一曲《松花江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历史课上,让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疑启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是关键的一环。不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配备哪些教学设施,最终都应设疑,才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古希腊科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那是不是说一节课问题越多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不是的。问题的提出不是很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应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开动脑筋,都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跳起来摘桃子,能力强的能摘到大桃子,能力弱的也能摘到小桃子,让他们都有所获。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善于启智,有时如果问题提出来后太难,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那么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分解成问题组,例如讲“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可变为如下问题组: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的出现?不杀蒋呢?4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又如在引导学生思考“三三制”的历史意义时,可做如下点拨、引导:1它是否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2它是否体现党派合作与民主协商的精神?3它是否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原则?4它是否体现精兵减政的政策?5它是否能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回答问题就全面,思维也就严密。

课堂教学中除了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质疑,养成他们在读书、接受知识时多问为什么的好习惯,然后才能使他们开动脑筋寻找答案,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顿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样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逐步达到会学的境界,正所谓“于无疑处寻疑,于有疑处解疑,化有疑为无疑”。

(三)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鼓励学生自信。自信是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我们的中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进取的勇气,教师也常常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压抑学生个性。长此下去,学生思维依赖性很大,求异思维得不到良好发展,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帮助学生,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自己亲自发现解决的,因此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后遇到问题时就有勇气独立思考,形成良性循环。有调查材料表明:世界著名人士的成长都是由于正确的教导和关注而充分发挥了他们能力的。可见,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传授知识要与问答讨论相结合。中国历史的教学内容上下五千年,丰厚博深,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一节课时间跨度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上千年。知识点多,知识的讲授就非常重要。长期以来,课堂上老师总是那么匆匆忙忙地讲授,学生总是那么囫囵吞枣地听讲。殊不知,不理解的记忆基本上等于无效记忆,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教学内容越多,越不能忽略学生的思维活动,越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培养。虽然,我们在上课时间之充裕,师生交流之频繁,问题讨论之细致等方面,不可与美、日等国相比,但对整册教材内容全局分析,合理分配后,教师精选一些关键问题在课上讨论回答还是应该可以实现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4篇

一、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大体包括掌握概念、比较对照、抽象概括、辩证分析等能力。

1. 掌握概念

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成人或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交给”他们,而是通过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掌握。学生对概念掌握的难度依次递增:具体实物———空间形式———数概念———社会性事物概念,多数的历史概念就属于后者。而且初一阶段,学生对那些用直观现象作支柱的概念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相反则比较困难。初一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不完全具备时,却要从最遥远陌生、最抽象难解的概念,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奴隶社会等学起,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教师重视不够或教学方法不当,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影响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果。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形成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概念。

个体掌握概念必须以对事物和感知及表象为基础,否则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掌握概念。具体直观的材料,正确的语言指导,都有助于缩短学生与概念的距离感。上述以浅显易懂的捕鱼为例,将艰深的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化解到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融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于教学中,抓住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契机,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揭示概念的特征,使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诚然,这些概念的掌握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可以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发展不断加以充实改造、逐步深化。如对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本质的认识,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水平。所以,初一时,让学生在所能理解的程度上初步形成、掌握历史概念,无疑会为日后的加深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2. 比较和对照

这是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要求学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中抽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深入了解事物的特点,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但对具体问题的比较分析往往由表层开始,教师要随时将学生回答中的精华提取出来,沿着既定方面深入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3. 抽象概括

概括是人们探索周围世界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思维过程,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可是初一的多数学生不论是阅读、听讲或看电视,往往都只抓一点或几点,从一个方面来评论事物。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但还不能从整体来思考、回答,多半只能抓住个别枝节发表感想,而对较抽象或复杂的材料,就常常有瞎猜乱碰的情况,历史课中更为常见。这是由于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还较低。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 辩证思维

初中的学习活动日益需要学生具有新的思维形式,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处理具体问题,即辩证思维。从总体上说,初一学生能初步掌握它,但由于他们缺乏对事物本质深入、辩证的了解,因而辩证思维水平不高;同时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思维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起了限制作用。所以他们虽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规律的各种形式,但只是良好的开始。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体会

1. 教师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师生相互间的问答是课堂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的必要途径。高质量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得以切实贯彻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问题要精心设计,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左右逢源,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也有向“最近发展区”延伸的可能。提问要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这种需要越强,思维积极性就越高;相反,将会受到一定影响。针对初一学生喜爱听故事、争强好胜,逐渐对需要动脑筋的材料感兴趣的特点,教师编写相应的教学方案,唤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根据要求学生掌握事实材料、组织分析材料或综合评价材料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此外,问题容量要大,教师多问些“你们怎么认为?”“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等,面向全体学生,以求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积极思考。还有,答案应容纳较大的思维空间,而不要仅仅回答“是”或“不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得当,有较高的驾驭教学的水平,及时调整“前进”方向,不致与教学目的有太大的偏离。

2. 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鼓励学生自信

自信是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我们的中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进取的勇气,教师也常常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压抑学生个性。长此下去,学生思维依赖性很大,求异思维得不到良好发展,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帮助学生,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自己亲自发现解决的,因此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后遇到问题时就有勇气独立思考,形成良性循环。有调查材料表明:世界著名人士的成长全是由于后来的教导和关注而发展了他们的能力的。可见,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 传授知识要与问答讨论相结合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5篇

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作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逆向思维、活化思维、潜在思维的能力。

在当前全面倡导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启发学生思维的三种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改变定势思维,启发逆向思维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思考问题往往沿着合乎习惯的传统方向正向“顺推”,逆向思维是一种常规思维的“背离”,即反其道而行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选择地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对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必修二《殖民扩张与掠夺》这课时,在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美进行殖民侵略所造成的影响时,学生对殖民侵略深恶痛绝。我提醒学生:深恶痛绝不能代表对殖民主义的完全评价,侵略的罪恶只能算一个方面。及时启发:如果殖民主义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他能轻易征服其他地区吗?当学生作否定性回答后,再提问:那么,殖民者强大的实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又逆向设问:这种以先进进攻落后,以强击弱,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学生此时恍然大悟:殖民主义可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等,也破坏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具有建设性作用。原来殖民主义具备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再如在讲选修一《戊戌变法》这课时,我假设了一个观点:“假如袁世凯不向荣禄告密,那么慈禧太后就不会发动政变,去囚禁光绪帝和逮捕、杀害维新派,即变法不致失败。”观点提出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最后,在他们争论的基础上,再及时诱导、总结: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注定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命运,袁世凯告密只是加速了变法失败的进程而已。恰当地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不失为教与学的好方法。

二、训练类比联想,促进活化思维

类比联想,就是通过联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问题连接起来加以类比,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受到新的启发,得出新的结论。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类比联想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同中求规律的处理,有助于活化知识、活化思维。如: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时代政治特征,请学生依此类比联想中国古代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改革,归纳出它们在时代背景上的共同特征,形成对改革必然性、规律性的认识。再如:英、法、美、俄四国同为19世纪中期的侵华国家,但它们在侵华的方式、目的和地位上却不尽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结果学生思考得出:是因其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再比如在对必修四“克伦威尔、拿破仑、华盛顿”进行比较评价时,我训练学生进行类比联想,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三条标准:①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③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这样进行类比联想处理,既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动态组合的能力。

三、培养超前意识,挖掘潜在思维

超前意识,大多数教师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超前意识方面加大力度,充分挖掘。例如复习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两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斗争目标和斗争结果的对比得出结论:①两次革命都是为开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②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第一个障碍——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的独立;内战扫除了第二个障碍——黑人奴隶制,使资产阶级单独掌握了全国统治权。学生对于美国内战后“资产阶级单独掌握了全国统治权”这种观点比较熟知,于是再深挖一步:实际上当时先进的人物已意识到一场大的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工业资本家认为现状不利于大工业的发展,必须迅速废除黑人奴隶制,而农业资本家却满足现状,死守奴隶制。双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接着回顾美国的历史:1860年以前,还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状态,1860—1890年美国通过工业革命,使产值上升9倍,到1880年,它已经是西方第二经济大国了,1890年跃居世界第一。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美国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的飞跃都跟黑人奴隶制的废除分不开。又如在讲“中国近代国防意识近代化”是中国实现国家近代化的一个要素时,可以启发学生:近代中国国防意识的产生,与主要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的侵华战争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战争,由局部到全面,即有陆路,又有海路以海路,进攻为主,使得一些中国人产生了国防危机感,从而也就产生了近代国防意识。如此经常训练,对学生潜在思维的挖掘定有帮助。

立足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6篇

一、 问题激活,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成灵动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问题意识是激发思维的火花。

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中,我们可知,到公元1000年前和1500年,中国的科技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约计71%和57%,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隋唐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领先世界?学生们带着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概括出唐太宗执政期间唐代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哪些社会因素会对科技带来影响。因为设计的问题符合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个性发展,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多向思维,相互合作交流,课堂被激活了。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懂得了科技发展的规律性因素,涉及政治和经济状况、中外交流、文化教育等诸多社会因素。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就使问题解决了一半。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分析公元1501~1840年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所占百分比的情况。这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落后于西欧国家造成的。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并进行合理的迁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师生合作,构建知识框架,为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对于这道材料题所涉及的内容,教科书的表述精简概括,学生要是单纯围绕教科书是很难进行深入思考的。因此,我在学生具备初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以隋唐为例,设计“为什么中国科技成就在这一时期能领先世界”这一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形成了隋唐时期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的繁荣、民族的融合、统治者开明的对外政策、科举制的实施、前朝文化积淀等等,这些都促使隋唐文化形成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体系。同样,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世界,也绝非偶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知道,从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对外关系、文化政策上得到答案。而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迈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中西方发展的差异一目了然。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结构化的历史知识能反映历史间的有机联系,能为思维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三、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现行的高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摆脱盲从,这是高考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重要表现。质疑,是思维活跃并具有独立性的表现,常常也是创新的开始。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不能以绝对权威自居,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为学生作出解答。对于这道材料题,有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时就提出问题来,“为什么中国的古代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远远不如西方大呢”,“为什么在唐朝时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繁荣昌盛会对科技产生影响呢”,“近代的科技的落后对我们今天有没有影响”,本人在旁边倾听他们的讨论,首先鼓励并肯定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对他们的讨论的结果加以指引,让他们不带着任何困惑,赋予学生自由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最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英国学者诺曼·道格拉斯说:“如果有人问我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这种人能看出什么是错误,并能找出弥补方法。”我认为,我们能为学生创设具有思维价值的历史课堂,我们就能培养出诺曼·道格拉斯所希望的这类人,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历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 南通市小海中学

充分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第7篇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能力

现行北京版教材很重视史料,以直接史料为多,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在教学中我注重原始资料的史料的应用,这些材料形式上独立于正文之外,实质上隐于正文之中,是教材内容或观点的出处,是教学不可忽略的部分。还有每节课的课外阅读,通过一个人物介绍、一个故事讲述、一篇文章分析、一首古诗文解读等方式,将历史中鲜活的历史事件展现出来。学生通过阅读,将记忆活动和想象活动交织在一起,记忆效果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更加容易和深刻。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影视史料,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随着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以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其次,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除严重违背史实的以外,也是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的资源。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史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如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战争场面、人物形象等,仅靠单一的讲述很难使学生有全面认识,将这些史料通过多媒体再现于大屏幕,能增强历史的真实性,生动地再现历史现象,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感官的敏捷性,催发思维活动,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的有关剪辑片断;讲“朝鲜战争”内容时,可播放资料片《抗美援朝战争》;讲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时可以播放《我的一九一九》的电影片段等。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了解战争过程及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使学生感到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在充分感知历史形象的同时,掌握有关知识和一些抽象的概念。

三、运用图表、数据等史料,培养提升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图表材料在现行教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图、图片、人像、漫画、表格、柱形图、曲线图、饼形图等多种类型的信息。因此,加强对此类材料的关注非常必要。历史图片的运用和解读相对文字史料而言,较为具体直观,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例如,在讲第二册第22课“初建社会主义”一课时,就可以出示1952年中、印、美主要工业人均产品产量比较图。

中国、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解读:从图表(图表略)中可以看出,中国1952年的人均钢、电产量落后于美国,美国人均钢产量是中国近260倍,美国的人均发电量是中国的近1400倍;就连此时的印度,其人均钢产量也是中国的一倍多,人均发电量是中国的近5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在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1952年,重工业还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就使学生理解这个时期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在使用史料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史料的选取要准确无误,最好不要转引;二是不要为了“用”史料而使用史料,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三是要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8篇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 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

1. 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

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 当时记住了, 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 一周复习一次, 一月重复一次, 考试前巩固一次。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2. 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

我传授一些, 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 时间跨古代近代两段, 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 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 康雍乾, 嘉道咸, 同光宣”, 押韵上口, 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

3. 引导学生记忆纲要。

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 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 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 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 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1. 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

2. 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 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

三、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考好历史, 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 或无从下手, 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 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 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

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 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 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 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 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

2. 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 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即注意人民性问题。

3. 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9篇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的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需要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要学生经历一番思考,又力所能及的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那些“似懂非懂”的东西,学生才会迫切想知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做到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后的学习拓展:“为什么在当时两个相隔万里,彼此隔绝文明中的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女子轻视的看法如此接近?”这个问题因为牵涉唯物史观,事物存在决定意识,学生很难理解。它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1)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处于什么社会?(2)原始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母系氏族社会为什么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4)在奴隶社会男人或女人谁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水平。

二、注重培养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历史,分析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不会分析问题,就会表现为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东拉西扯、不切要害。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如果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而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用现在的“打破大锅饭”反对用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做法当然是不对的。其次,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生产力和人民的立场上。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前苏联牺牲波兰的利益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该否定。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应加以否定,而他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该肯定。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历史材料要看出处、提示语、时间、地点、类别,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要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不能草率答题。如,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指出:“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其实是强调英国、法国革命的重大影响。

三、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根据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好奇、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敢想和敢于创新的特点,在教学中大力鼓励学生多思勤想,大胆质疑,提倡敢于探索、不断创新,对敢于质疑和善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生,或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创见的学生要大力表扬。这样才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勇于求异,从而培养良好的求异思维的探索品质。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教师可启发学生讨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没有巨大的进步作用?”等问题,指导学生对现有的结论进行逆向思维,发表不同的意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避免思维僵化,敢于创新。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产生质变的时候,发散就变成创造。高中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一定的看法。如教材中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列举了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介绍这三种观点的文字,分析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不同评价,提倡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四、在阅读讨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在讲授原高中古代史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教材,要求学生结合阅读的内容分析:由于生产力提高的影响,氏族公社末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经过哪几项大的变化最后走向解体的?学生在启发诱导下,通过分析、综合,认识了经历过的四次大变化,由此发展了思维能力,并激发了求知欲。在阅读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颇有裨益。通过开展讨论辩论,学生不仅谈论对问题的见解,而且阐述自己之所以这样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讨论,学生活跃思维、发散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10篇

一、转换视角创新法

所谓转换视角创新法, 指的是打破思维定势, 变换问题的视角, 从而得出新知识、新解释、新观点, 实现创新。例如, 可以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要重视史观渗透, 重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 甚至提出质疑, 通过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进行问题分析的示范,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 运用多元史观分析罗斯福新政:传统的革命史观认为罗斯福新政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但是如果教师运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则可以得出新的结论。现代化史观认为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 调整了美国经济模式;文明史观认为其开创了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 即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生态史观认为其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等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社会史观认为其应对和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等。

由此可见, 转换视角创新法, 可以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实质上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 运用新的史观, 去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得出新观点, 实现创新。

二、比较创新法

所谓比较创新法, 指的是把两个形似而神不似, 或有许多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值得比较的问题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时, 可以设计一个比较题: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二者在原因、内容以及过程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不同的是, 苏俄新经济政策最终夭折,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对这两者的比较, 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搞得更好。两次改革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 都是从农业领域开始, 都经历了一个摸索、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本国国情的相结合在探索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同样遇到了有关市场和计划的问题, 但二者处理的结果却不同。新经济政策尽管采取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市场, 但由于没有解决好市场和计划的问题, 市场未能在苏俄取得合法的地位。随着苏联的工业化进行, 市场逐步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取代。而中国在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对有的问题进一步作了明确: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主要集中的经济领域, 未进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但在上世纪80年代及时的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改革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各环节的相互配合, 它应当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创新认识。

喜欢并善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纵横比较, 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是高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这在历史教学中的素材是非常多的。

三、综合创新法

所谓综合创新法, 指的是教学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渗透与综合, 拓宽学生思维, 从而得到新知识、新观点, 实现创新的方法。历史知识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 只要历史教师善于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 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与整合, 创新就并非难事。

例如《鸦片战争》的一个教学案例:教师把学生分成历史、地理、政治、语文、数学五个小组, 确定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 指导他们分别去搜集资料。然后,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探究, 完成相关发言。历史小组讲述了鸦片战争所经过路线的古战场, 如广州虎门炮台、厦门战役、镇江海战、大沽炮台等, 再现历史风云, 使学生去触摸历史, 形成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地理小组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地形、海战的特点, 并讨论为什么英中两国远隔重洋在没有大量汽船, 只有帆船的时代来到中国?为什么会选择夏天进攻中国, 冬天退出天津?这些讨论增长了学生对季风知识的了解。数学小组查找此时中英两国进出口产品的数据, 如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香料、棉花、瓷器, 英国出口中国中国的呢绒、布匹、鸦片等, 感受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背景下两国的差距, 加深落后可能被挨打的紧迫意识, 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意识。语文组搜集了大量有关的诗歌和“百家讲坛”内容, 如清朝陈澧的《炮子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喻大华的《道光与鸦片战争》的“百家讲坛”等内容,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陶冶了情操。政治小组从唯物辩证的观点出发, 介绍了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的性质和影响, 重点讨论了如下问题:如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贸易的战争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没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让中国不如到了近代化吗?等等。这样的辩论, 让学生理解了战争的性质, 认识到了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应该以阶级观点取代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这样就很好地发挥了学科综合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学科综合的知识去设计教学, 既可以凸显历史的多面丰富性, 又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发散创新法

教师可以选择学术前沿的, 或还没有定论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点, 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 可以得出合乎情理的不同的解释、观点、看法或评价的知识点,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论证, 以打破思维定势, 突破各种思想束缚, 发表自己的见解, 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讲授辛亥革命的结果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展开讨论;对于五口通商的评价问题, 学术界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是划至1919年“五四”运动, 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如冷战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还是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 或者其它等等, 使学生在自主讨论、自主学习中, 获得新知识、新想法, 从而实现创新。

中学传统的教学比较注意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的关注相对较少, 而发散创新法则是一种帮助学生有效地打破常规思维, 不落巢臼、另辟蹊径的方式。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0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思考各种历史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训练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资料、分析史料并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历史学习方面的能力,学会自主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1. 用丰富生动的材料激发

教师可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各种丰富生动的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由于学生所接触到的史实大多数是以史料的形式存在的,教师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就要尽量运用鲜明而生动的材料来尽可能真实地解释历史的本来面貌,让学生不再觉得历史枯燥,而是更主动地投入历史的学习中去。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的时候,可以从其他课程中选取一些和历史有关、能够作为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授两汉历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理解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原因和动力,然后再鼓励学生阅读《史记》,并从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教师在选用史料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丰富生动以外,引用史料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表达,既要科学严谨也要注意文才,同时还要通俗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讲授三国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给学生讲述《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但是要注意区别演义文学加工的部分,同时也要避免讲晦涩难懂的词汇,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

2. 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选择语

言文字类的历史材料以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具,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历史遗迹,让学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如果无法举行更加多的课外活动,教师则可以采用模型、地图展示等方法,还可以将有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投影仪来展现文物照片、影视纪录片的资料等。例如在学习秦王朝的历史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长城等的形象,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秦朝的军事、经济实力。

教师在教授历史的时候,也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美术、音乐等学科联系起来,用触类旁通的方法给学生展现一些美术、音乐等的作品,让学生能够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例如在学习宋朝历史的时候给学生看《清明上河图》,能够让他们对宋朝人们的生活情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对历史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1.让学生掌握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除了形象思维以外,逻辑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让他们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突破文字材料的限制,深入挖掘历史中的逻辑关系,找到各种材料深层次的关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儒家学说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纵向联系,通过对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的理论分析来研究儒家学派思想的演变过程,了解儒家学说是如何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思想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儒家学说为切入点,联系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封建集权制度等内容,分析儒家思想对它们形成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严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两个不同的历史素材进行对比。例如在学习到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雅典和斯巴达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方面有什么异同,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教师要注意指点学生寻找正确的参照系,同时也要注意更加全面地进行比较,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进行多角度比较,从而得出更加正确的结论,深入了解历史的本质。

2.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除了联系和比较以外,分析、综合、归纳等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联系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不要用笼统、空洞的话语来进行总结,而要用丰富的史实来支持自己的理论。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将历史放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要透过现象挖掘到历史的本质。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仅仅关注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而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史实;不仅要了解商鞅所颁布的各种经济政策,更要了解商鞅在军事和加强集权统治等方面所制定的策略,同时还要了解商鞅的成长背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具体史实的情况下进行正确地归纳总结,以得到客观的历史结论。例如在学习垄断组织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美国、德国等国公司的某产品产量占据该国总产量多少等数据资料,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出垄断的特点,理解垄断是如何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的,然后再补充更多的资料,让学生对垄断组织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历史思维能力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史料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重新组织材料,对不同观点进行判断的能力,并且能够将从史料中得到的结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让学生掌握这样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求新求变,不能够采用灌输式的方法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相反,要让学生开动脑筋,以材料为中心,通过有限的史料来进行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焚书坑儒”的内容时,可以启发学生思索一个问题:秦王朝为什么在焚书的时候并不销毁医药、种树等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书籍?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秦王朝对人们思想上的控制。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秦朝过渡到西汉初期中,询问学生在西汉初年是用哪一种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之后为什么经历了焚书坑儒的事件,儒家思想还是会慢慢兴起?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活跃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掌握理性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够渐渐养成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得更好,促进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更快速而有效地学习历史,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蒋红梅.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祖国(建设版),2014(9).

[2]方小娟.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4).

[3]李香梅.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16).

新课改下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2009年我省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历史能力的培养,即历史思维能力、史学理论能力和逻辑严谨的准备表达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当代高中生应具备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过去、理解现在、把握未来,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知识的高中生来说,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了,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思辨能力。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虽然历史主要讲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但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孤立存在的,前必有因,后必有果。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分析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它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何指导意义,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因此,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既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使历史感和现实感科学地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例如:讲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就此我联想到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提到此,学生热烈讨论,结果得出新颖的结论: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

其次,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材料,提高学生兴趣。如我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家邻居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如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录音、录像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如:2009年陆川导演拍摄的《南京!南京!》,再现了我们民族一段最痛的历史,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时有许多历史教师组织学生看了这个影片。学生看了之后也是反响强烈,写了许多对南京大屠杀的评论感受。这不但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促使学生去思考那一段历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怎样防止将来再发生这样的事?这实际上就训练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思辨能力,而且学生是自觉地从内心去思维思辨。另外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如讲辛亥革命失败原因,通过鲁迅的文章《阿Q正传》说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没有深入民众,辛亥革命没有动员发动群众,从而加深了对资产阶级局限性的理解。

再次,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主动探究者。在这种要求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了历史课堂。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加强学生与人协作的能力。这也是当今社会衡量人才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是相当有益的。如在活动探究课《我看“商鞅变法”》中,设计了这样—个辩题。正方辩题: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商鞅失败了。反方辩题: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也成功了。在辩论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如有的学生在肯定商鞅变法成功的同时,也看到了商鞅变法不足的一面。有位学生这样说:商鞅变法中规定“弃农经商而贫穷的,连家属罚作奴婢”,会使许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但有的学生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条政策是很正确的。谁能看得那么远?只要它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好处,就应该坚决执行;当发现有缺陷时,再改正过来也不迟。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像商鞅所说的那样:‘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这样在思维碰撞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在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对整体进程进行引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应该发掘他们的优点、给予适时的鼓励,并引导小组成员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既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思辨能力,也可从学案导学的编写上入手。在新课改之下,积极倡导学案导学的运用,让学生有目标有步骤地去自主学习。在学案导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思维。这样学生既能增长历史知识,又能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思辨能力;学案导学的编写较繁琐,我们可采取备课组内集体备课的方式,教师集体讨论设置学生的思考问题,提高学案导学的编写质量,设置出真正能训练提高学生历史思维思辨能力的思考题。

以上所感,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完善,在以后历史教学中应努力学习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科研所.创新教育参考资料,1999.11.

[2]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6,10),2000,(10).

[3]天津:历史教学,2000,(8).

上一篇:影响思路下一篇:发展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