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中药范文

2024-06-27

合理使用中药范文(精选10篇)

合理使用中药 第1篇

关键词:中药,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方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中药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目前, 我国临床应用的中药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每种中药又含有许多成分, 作用机制复杂, 治疗中如果药物使用不合理, 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 还可能引起药源性疾病,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 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临床上使用中成药, 对于病情单纯的, 仅用一种即可。但由于中成药成分固定, 有时难以适应错综复杂, 数病相兼的病情, 需选择2种或2种以上的中成药配合使用, 就要注意药物联用时的配伍禁忌问题。

(1) 《中国药典》 (2005年出版, 一部) 中有不宜同用药的规定, “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物, 应属配伍禁忌, 原则上是禁止使用的。所以, 只有熟悉中成药制剂的处方组成, 才能避免发生此类配伍禁忌。

(2) 数种功效相似的中药联用, 因其各自的制剂组成中往往有一种或几种相同的药味, 联用时增加某一味或几味的剂量, 故在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增量”和药物中有毒成分的“叠加”以防机体受到损害。

(3) 对不同功效的药物联用, 应注意用药中的禁忌, 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4) 有些药物, 作用相似, 单一使用即有很好的效果, 若同时并用, 却可能产生拮抗作用。

2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 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广泛, 只在联用得当、合理, 可相互为用, 取长补短, 使疗效增强, 病程缩短, 减少毒副作用。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 剂量不适或用法不妥等, 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 毒副作用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 延误病情,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造成死亡。

(1) 西药大多成分单一, 针对性强, 起效迅速;中药大多成分复杂, 双向调节, 作用稳定持久。两者联用后, 能标本兼顾, 增强疗效。

(2) 人们在接受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 也会受到其各种毒副作用的损害, 西药尤为显著。而中西药合理联用却能使药物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减少毒副作用的损害。目前临床主要用于: (1) 减轻激素反馈抑制作用; (2) 防治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 (3) 防治化疗的毒副反应; (4) 防止一些药物在服用时产生胃肠或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3) 在中西药联用时, 要防止药理作用相加产生的毒副作用或配伍不当在疗效上产生的拮抗作用。

(4) 在使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时, 不能再使用同种成分的西药或随意加大该中成药的剂量, 避免重复用药或用药过量。和其他西药联用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以免降低药物疗效,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 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 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故对中药的耐受性也有不同, 主要表现在对药物成分的转化或 (和) 中和、排泄以及敏感性。

(1) 老年人处在身体衰老阶段, 形体衰老、气虚血亏, 机体各系统、器官的组织形态与生理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较壮年人减低1/3~1/2, 致使血液内药物浓度较一般壮年人为高, 药物半衰期亦较一般人明显延长, 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低, 中药成分特别是有毒成分被吸收后, 不能较快的被转化、排泄, 使损害机体的系数增大。因此, 要选择适合的用药剂量, 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尤其对体质较弱、病情较重的患者均不能随意加药。此外, 老年人由于生物功能的衰退, 常常使用一些滋补性的药物, 应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按需行补、不需不补的原则。

(2) 哺乳期患者应慎用中药。乳母服用某些中药后, 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 所以应该注意哪些药物能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儿。

(3) 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期, 脏腑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机体的药物代谢酶活性低, 肾脏排泄功能较差,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 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 用时应遵循: (1) 用药及时, 用量宜轻; (2) 宜用轻清之品; (3) 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4) 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5) 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4)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 具有诸多生理功能。当肾功能不全时,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就会受到影响。在药物治疗时, 凡必须用者应选用少数几种切实有效的药物, 或尽量采用对肾脏损害较小的药物来替代,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新的负担或更大的肾损害, 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肝脏是人体内进行解毒转化和代谢的最重要器官之一。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 对药物的破坏较慢, 药物作用加强或作用时间延长, 在治疗时, 要了解哪些中药或中成药容易引起肝损害, 凡必须用者应适当减少剂量, 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定期检查肝功能,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第2篇

方法对年3月~2010年7月随机抽取的我院857例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结果 临床中药咨询总人数为532人,总用药咨询率约为62.08%,其中患者咨询药物的用法用量者可以多达346人,约占40. 37% ; 而咨询中药的煎煮方法者有186人,约占服用中药病人的21. 70%。

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对于中药的用法用量以及煎煮方法并不十分清楚。

合理使用中药 第3篇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

中药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虽然见效比较慢,但是能够彻底根治疾病,因此,一直以来中医在人们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因为中药复方制剂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中医的经验并不丰富,都很多中草药的药理并不熟悉,很有可能会使患者中毒或者是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合理使用中药复方制剂的前提就是中医的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1.合理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必要性

中药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但中药使用随意性很大,基础研究薄弱,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面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社会日新月异,作为临床药师,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寻找中药使用的不规范之处,并及时予以纠正,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

中药复方制剂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照中医辨证论证的原则,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方剂。对于复方制剂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研究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而忽视对于由单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有效物质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复方有效成分及其量的变化与配伍、药效学之间内在联系方面的研究,就难以将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阐释清楚。复方制剂的有效物质基础不等于组成该复方各味药的有效物质基础的简单加和。例如,在加热水煎的过程中,组成复方制剂的各单味药所含的化学成分之间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导致这些成分量的变化或质的变化,而这种量的变化或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复方制剂的疗效。

中药还存在作用的两重性,如人参,小剂量的人参具有兴奋中枢的作用,而大剂量的人参却有抑制中枢的作用。那么何谓小剂量?何谓大剂量?用几克可以起兴奋作用?用几克可以起抑制作用?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又如当归,对子宫平滑肌呈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当归挥发油及阿魏酸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而当归的水溶性及脂溶性的非挥发性成分则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呢?这应该与子宫所处的状态有关,但相关的实验仅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尚未在人体实验中得到证实。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该比西药高。

2.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可以说,其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一般而言,中医治疗疾病都是使用天然物质,比如动植物、矿物质等,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加工炮制,而且大部分都是使用复方应用方式,疗效都比较好,也正是因为如此,中药与西药相比,可能毒性更大,这一点早已得到了认可。临床实践中,经常会有中药不良反应被报道出来,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中毒,轻度的中毒患者会产生疼痛或者呕吐,而重度患者则会危及生命,基于此,有很多专家学者投入到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中。只是,因为我国的此类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还有很多中药的成分无法明确,而与单味药剂相比,复方制剂的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更加的困难,所以我国的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中药复方制剂与西药相比,有效成分过于复杂,因此无法确定,而药理毒理方面,中药复方制剂几乎没有明确,只有少数几种单味药可以明确,最为重要的中药复方制剂的适应症并不固定,多变性十分明显,除了上述几点外,中药付房租制剂的用法用量并不固定,有些情况是相同的病症,但是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有些不同的病症,但是治疗的方法却相同,标准难以固定,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就不良反应而言,中药复方制剂与西药相比,研究的难度之所以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中药复方制剂出现不良反应之后,症状比较隐蔽,而且没有丰富的临床资料作参考,因此研究人员无从下手。两者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即有效期。中药复方制剂通常情况下都没有固定的期限,而且还有很多药物质量都不能确保,而西药则会有明文的规定。

正是因为中药复方制剂有如此之多的难点,使其不良反应研究,难以得出具体的结论,通常情况下只能依靠,中医的经验,因时因地的使用中药,一旦错误的使用,很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應可能是慢性的,对人们的身体影响更大,所以中医一定要慎重选择中药,而中医学者则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以便为中药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提供更多的资料,为中医选药、用法用量等提供帮助。

3.合理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措施

医院药房是整个药品流通环节的终端,并不是专职的科研机构,不可能从事专业的基础研究工作。中医习惯用复方治病,其药味多,成分复杂,而每味药常常含量比较少,作用不够显著,以致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表现不明显,难以被发现、被确认。而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分析与化学制剂分析有很大区别,中药制剂成分干扰较多,含量又很低,波动较大,有些测定混合物的分析方法能很好地运用于化学药品的分析,却难以用于中药制剂的分析。另外,中药复方具有化学成分的高度复杂性和整体治疗性,只对复方中的几味中药的个别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难以保证整个复方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所以,对中药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建议采取下列方式:中药不良反应属于流行病学范畴,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是目前防控和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方法;从思想观念入手,加强宣传和引导,改变民众中药是安全无毒的观点。提醒群众不要长期用药,避免慢性蓄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慢性病人应注意调节药物品种,以防不良反应及损害;在医疗机构内部加强中医用药的教育,使医师们懂得中医用药不同于西药,讲究辨证和配伍,特别要注意配伍禁忌,把中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合理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减少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因为我国针对中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的研究比较少,即使是检测也比较少,因此对于中药复方制剂而言,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正是因为如此,更需要下功夫进行研究,以此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 [科]

【参考文献】

[1]王广民.关于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01).

[2]于佰凤,曹恒瑜.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改进[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03).

[3]胡娟,吴志生,黄美霞,庞文生.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思路[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03).

[4]李庆生,李静平,毛晓健,朱兆云,刘波,孙敏.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中的制剂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8(04).

试论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 第4篇

1 中药有毒无毒的内涵

有毒无毒, 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对有毒中药的认识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1.1 广义的有毒中药泛指一切中药或指药物的偏性。

1.1.1 泛指一切中药

古人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 最早见于《周礼·天官记》:“聚毒药以供医事”, 这里的“毒药”即是泛指所有的中药。直到明代仍有一些医家谓毒为药, 张景岳所谓的“药, 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 以能治病, 皆谓之毒”。“大凡可辟邪安正者, 均可称之为毒药”等, 皆是将防治疾病的所有中药称之为“毒药”。

1.1.2 指药物的偏性

《神农本草经》中将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谓之有毒;药性柔弱、作用缓和者谓之无毒。张介宾在《类经》中说:“药以治病, 以毒为能。所谓毒者, 因气味之偏也, 盖气味之偏, 药饵之属也, 所以祛人之邪气”。到了明代, 张景岳又明确指出:“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 是以气味之有偏也”。上述的毒就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胜之性。

1.2 狭义的有毒中药指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

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 皆能变乱, 与人为害, 亦能杀人”。张景岳也指出:“毒药, 谓药之峻利者”。历代本草书籍在具体的药物的性味项下, 均标明“大毒”、“小毒”、“无毒”等, 就是指这些药物所具有大小不等的毒性或不良反应。《中国药典》规定的有毒中药, 也是指狭义的有毒中药。

2 理性看待中药的毒性

2.1 中药毒性客观存在

中医学从不否认中药的毒性存在。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开始, 就把中药按毒性大小来分类, 历代修编的本草也沿用了这一方法。“纯中药, 无不良反应”的商业宣传, 既不客观, 亦不现实。

2.2 毒性是中药有效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毒性中药性猛力强, 起效甚捷。古往今来善用者比比皆是。医圣张仲景善用附子、乌头、巴豆之峻;药王孙思邈巧用水蛭之猛。近现代发掘和运用有毒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白血病、类风湿等疑难病也显示出卓越疗效, 可见毒药用之得当亦是良药。

2.3 中药毒性非同西药毒药

中药成分极其复杂, 各成分之间相互制约, 不能简单地从已知的一个或某些成分判断是否有毒。矿物类中药临床应用广泛, 如果以重金属含量超标来评判中药的毒性, 许多经方、验方将被禁止使用。

2.4 中药毒性可以通过炮制配伍来克制减轻或消除

几千年来, 我国祖先运用浸煮、蒸、晒、炒、炮、炙等简单工艺, 来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 经现代技术测试, 这些方法确有减轻毒性、增强药效的作用。甘草解百毒, 姜汁浸半夏、乌头减其毒性, 以及药性方面的相杀、相畏的运用, 达到了只取其效、不受其害的目的, 这正是中医药的独到之处。

3 合理使用有毒中药

3.1 规范的加工炮制

有毒中药经过炮制能降低或消除毒性, 故规范的炮制是安全用药的关键。如马钱子含有毒成分木鳖碱和马钱子碱, 通过砂烫高温处理后, 上述成分即被破坏或挥发, 使之含量降低至安全范围内[1]。因此, 凡规定炮制的有毒中药一律应依法炮制, 禁用生品内服。

3.2 正确的煎服方法

有毒中药的煎服方法很有讲究, 很多经过先煎、久煎其毒性成分挥发或分解, 而有效成分依然保留。如附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煎煮过程中, 剧毒的乌头碱容易被水解成毒性较小乃至微毒的苯甲酸乌头胺和乌头胺。附子久煎后能降低毒性, 而对其药理作用并无影响, 所以一般入汤剂应先煎30~60min[2]。而朱砂不宜入汤剂, 因为高温下可使朱砂中硫化汞分解, 毒性增加[2]。服用有毒中药的方法同样重要。通常从小量开始, 逐渐加量, 如《金匮要略》就乌头桂枝汤的服法指出:“初服二合, 不知, 即服三合, 又不知, 复加至五合”。有些有毒中药有其特殊的服用方法, 如朱砂不能用铝匙送服等[3]。

3.3 严格限制剂量

有毒中药安全范围窄, 常用量小, 易中毒。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 从剂量、给药时间上严格控制总剂量。另外, 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 不可随意超量使用。需长期用药的, 必须注意有无蓄积性, 病情缓解即停药, 防止蓄积中毒。

3.4 合理配伍

通过合理配伍可以降低或消除毒性, 如半夏多配伍生姜以制其毒, 甘遂、大戟、芫花常配甘温的大枣降低毒性。若配伍不合理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如应用黎芦时加入细辛或木香则增加毒性。

3.5辨证准确

辨证是中医用药的灵魂。“良医用药虽峻猛亦可活人, 庸医用药虽温补亦可杀人。”这是历代医家口耳相传的古训。不同的病证, 选用不同药物治疗, 有的放矢, 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如吴茱英适用于里寒证, 若用于热证或阴虚火旺之证则能助火伤阴。体弱多病者, 不宜投作用强烈的有毒之品, 经期妇女不宜用攻下破血之峻烈之品。

3.6

选择适当剂型“药性有宜丸者, 宜散者, 宜水煎者, ……并随药性, 不得违越。”丸剂在体内吸收较慢, 可缓其毒;散剂作用较快, 但易控制剂量。临床上可视病情的轻重缓急, 改汤剂为丸、散剂, 以缓和某些毒性反应, 达到去毒减毒的目的。

3.7

得当应用“以毒攻毒”有毒中药药性峻猛强烈, 功专效捷, 力挽沉病, 攻克顽疾, 运用得当, 可获奇效。现代研究表明, 在治疗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方面, 有毒中药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特别是毒性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明显, 如张亭栋教授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等。

总之, 中药的毒性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 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 只有熟悉中药的毒性, 辨证用药, 严谨配伍, 规范炮制, 掌握用药剂量, 合理煎服, 才能做到明其利而用之, 知其弊而制之,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疗效, 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8:76.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238, 384.

浅谈中药的合理用药 第5篇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50-1

1中药剂量

医生处方,医院制剂,工业生产的中成药绝大部分为中药复方,其主要来源为传统的古方(或有所加减)、民间验方、祖传秘方等,其中各味药的用量都有一个即定的标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用量的增长,地道药源枯竭,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到种植,以及替代用药等,使中药中的药用成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如地道人参中有效成份皂甙含量为引种人参的30~40倍),有效成份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方剂的药效和疗效。因此中药”身份证”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即根据中药的产地、其中所含有效成份一种或几种的含量指标,建立档案处方。制剂时根据此档案科学用量,才能使中药制剂达到应有的疗效。

2中药煎煮

中药汤剂在临床用于急症时,疗效仅次于静脉给药,在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滋补等时,是西药(即化学制剂)无法替代的,中药煎煮的好坏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煎药方法应重视的诸多问题外,如今中药煎煮机和药液包装设备被广泛应用,中药煎煮机改变了传统的炉火,砂锅煎煮中药的方法,采用自动压力罐煎煮,之后直接进行无菌灌装,更加卫生、便捷。但中药材煎煮火候很重要,煎煮机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需要先煎、后下、烊化等才能达到药效的药材,不适宜使用煎煮机。

3中药服用

正确服用中药,能使其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1大多数中药一日剂量分2~3次服,成药3次/d,使之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一般汤药宜饭前服用或空腹服用,滋补药如人参蜂王浆,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宜饭前服,以利充分吸收。

3.2消食导滞的健胃剂如健胃丸等宜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

3.3根据病情适时服药,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等应睡前服,以利镇静安眠,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即时服用。

4中药毒副作用

人们普通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有些医生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患者超量服用;如今越来越多中药不良反应病例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提醒我们不可轻视中药的毒副作用。

5中药与西药

5.1与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了极大的优点。①协同增效: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疗肌无力疗效较好。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②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的芍药甘草汤等与解痉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不良反应。

5.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不合理联用西药,会产生各种问题,或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或产生络合物,妨碍吸收;或产生毒性,引起疾病乃至危及生命。①降低药物疗效: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中含有肼类等功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既会产生螯合效应,生成异烟肼与钙镁铁的螫合物,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作用,从而降低疗效。酸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如氨茶碱、胃舒平、乳酸钠、碳酸氢钠等联用,因与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后,会降解或失去疗效;②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含有机酸类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同服后易在肾小管中析山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乃至尿闭、肾功能衰竭。含氰苷的中药如杏仁、桃仁、枇杷叶等,不宜长期与镇咳类的西药如咳必清等联用。因氰苷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咳必清等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受抑制。

6小结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必须按照《国家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中药的疗效与西药的一个区别是对病体的整体调节,这个调节显然涉及免疫系统,借鉴西医免疫学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助于弄清楚这个问题,中西医、中西药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双赢。合理用药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后获得的效益与承担的风险后所做的最佳选择,即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水平,也使药品费用更为合理。合理用药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医务工作者,即医师正确选用药品,护士正确给药,药师正确调剂并向患者解释药品的用法;二是患者是否依从指导,正确合理。

浅谈中药代用品的合理使用 第6篇

1 中药代用品形成的原因

1.1 历史原因。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 加上兵燹战乱, 南北相隔, 药材运输困难重重, 各地方就慢慢形成一个地域, 或一个地区习用品, 并延袭至今, 如以南沙参 (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 代北沙参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 。

1.2 正品药材供不应求。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越来越重视, 一些药材需求增大, 或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减产, 正品地道药材供不应求, 一些代用品应运而生, 如以平贝母 (百合科植物平贝母) 代川贝母 (同科植物川贝母,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 。

1.3 珍稀濒危药材的缺乏。

由于人为的滥采滥捕, 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一部分珍稀动植物已到濒危状态, 造成正品稀少, 价格昂贵只能用代用品代替, 如水牛角代犀角, 狗骨代虎骨等。

1.4 中药品种繁多。

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资源丰富, 可药用的品种多不胜数, 如《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就达1892种。且多数品种都有炮制品, 如大黄有生大黄, 酒大黄, 熟大黄, 醋大黄, 大黄炭之分。一家医药部门难以备齐, 一些品种只能根据各自条件和使用习惯, 医生用代用品代之, 如炮姜代姜炭。

2 中药代用品的几种常见情况

2.1 以正品代正品。

两者均为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 由于功效相同或非常相近, 临床上常互相代用, 如委陵菜 (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全草) 代白头翁 (毛艮科植物白头翁的根) 。

2.2 以习用品代正品。

习用品, 又称地区习惯用药, 在一个或多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有多年药用历史的品种, 或为省级药品 (药材) 标准收载的品种, 或为省级卫生行政机关批准使用品种[1]。《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年版收载有16种习用品, 如广升麻 (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 , 广留行 (桑科植物薜荔的成熟假果) 等。

2.3 以混淆品代正品。

混淆品, 是与正品同科同属或化学成份相类似, 但尚末研究清楚是否与正品同等药用的品种, 或为另一法定药, 或尚末经省级卫生行政机关批准使用的品种[1]。如药材公司以水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 代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已成事实。

2.4 其它代用品。

包括炮制品互代, 如炮姜代姜炭;人工品代天然品, 如人工竹黄代天竹黄;非药用部位代药用部位, 如徐长卿以全草代根与根茎等。

3 正确使用代用品的几点建议

3.1 使用代用品必须经医生准许。

所谓代用品, 只能是在特殊条件下, 当正品缺货无法获得时, 经医生在处方中更换其它药效相同或非常近似的品种以代之, 则称之为代用品。因此药剂人员应注意与医生沟通, 建议使用适当的代用品, 使医生知情用药, 合理用药。

3.2 选择代用品以功效为先, 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代用品功效应与正品相同或非常近似, 这是首要条件。但还要注意它们主治、用量和毒性的区别。如用于尿路结石, 可用广金钱 (豆科植物广金钱的地上部分) 代金钱草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 ;而用于肝胆结石, 则不宜代用。又如五加皮 (五加皮科植物细柱五加) 常用量是4.5~9g, 刺五加 (五加皮科植物刺五加) 为9~27g, 而香加皮 (萝摩科植物杠柳) 是3~6g, 有毒, 临床上应区别代用。

3.3 使用代用品应有根据。

要以现代科学客观指标为依据, 选择生物基原、化学成份、药理作用相近代用品, 如光皮木瓜 (贴梗海棠) 与木瓜同为蔷薇科, 可考虑代用。或选择本地区习用品, 如以伞房花耳草 (茜草科植物广蛇舌草) 代同科植物白花蛇舌草。但对于混淆品, 应在医生知情并更改处方后谨慎使用。

3.4 地方应加强对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和鼓励中药栽培, 使正品的药源充足。

对于进口药材和珍稀濒临药材则要鼓励研制, 积极找寻和发展代用品, 如人工培育牛黄的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牛黄的需求。

总之, 中药尽可能用正品, 不宜随便使用代用品, 只有在特殊条件下经医生认可, 并更改处方后使用, 使代用品在方剂中仍能发挥被代中药的功效。因此, 对待中药代用品的原则应该是"功效为先, 合理合法"。

参考文献

住院病历使用中药注射剂合理性分析 第7篇

关键词:住院病历,中药注射剂,合理性分析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给人体的溶液、乳浊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注射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医院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不仅影响疗效, 而且增加药品不良反应, 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我院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水平, 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笔者对医院2012年1~12月出院病历随机抽查, 进行中药注射剂合理性用药分析, 以了解医院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1~12月住院病历, 每个临床科室、每个季度平均抽取30份以上病历, 共计3190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 、《新编药物学》 (17版) 、药品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及《宁夏基本医疗保险目录》[2~5], 对其中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类型、不合格病历数等进行分类和统计。

2 结果

在3190份病历中, 使用中药注射剂有2046份, 使用率为64.1%, 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有287份, 不合理使用率为14.0%, 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主要反映在诊断与用药不符、无指征用药、超剂量使用药物、疗程过长或过短、联合应用不合理等方面。见表1。

3 讨论

3.1 诊断与用药不符

主要表现为擅自超功能主治及适应证用药, 例如: (1) 入院诊断:过敏性鼻炎, 使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丹红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 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型) 的防治, 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中医证候。研究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有效,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2]。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丹红注射液只限制心脑血管病发作期[3]。 (2) 背部软组织损伤,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医嘱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患者步入病房, 辅助检查CT:颅脑平扫未见明显性改变。 (3)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嘱中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该药适应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药理毒理:本品能增加冠脉流量, 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侧支循环及局部供血;改善缺氧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缩小实验动物缺血心肌梗死面积, 在一定剂量下亦能增强心肌收缩力[4]。 (4)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内感染, 左侧颈动脉硬化。医嘱中使用葛根素600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该药适应证: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梗死, 视网膜动, 静脉阻塞, 突发性耳聋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糖尿病等。

3.2 无指征用药

例如: (1) 患者, 男, 47岁, 入院诊断:右膝、右肩挫伤, 右小腿裂伤。住院医嘱中使用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2) 患者, 男, 38岁, 入院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手术治疗。手术切口1/甲。术前医嘱: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3) 胃部多发胃溃疡, 萎缩性胃炎患者。住院医嘱中使用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注射用血塞通0.6g静脉滴注, 每天1次。 (4) 慢性湿疹, 甲癣患者。住院医嘱使用血塞通0.4g静脉滴注, 每天1次。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 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5]。

3.3 疗程过长或过短

例如: (1) 患者, 女, 77岁, 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级,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冠心病。住院医嘱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2d;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2d;注射用血塞通0.4g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6d, 注射用血塞通疗程为15d为1个疗程, 停药1~3d后可进行第二疗程。 (2) 席汉综合征患者, 高脂血症患者。住院医嘱应用参麦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3d;注射用血塞通0.4g, 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3d。参麦注射剂用量用法:静脉滴注, 每次10~60ml (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 或遵医嘱。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0~15d为1个疗程。 (3) 患者, 男, 88岁, 胃癌术后并膀胱转移, 冠心病。住院医嘱使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 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18d。在舒血宁说明书中未说明治疗疗程, 但是该患者属于高龄患者, 肝肾功能减退等应控制疗程, 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5]。

3.4 超剂量使用药物

例如: (1) 患者, 75岁, 入院诊断:眩晕综合征, 急性胃炎。病历医嘱应用葛根素0.6g静脉滴注, 每天1次。葛根素药品说明书中,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每次0.2~0.4g, 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0~20d为1个疗程, 可连接使用2~3个疗程。超过65岁的老年人连接使用总剂量不超过5g。 (2) 入院诊断:胸痛原因待查, 冠心病, 高血压3级 (极高危) 。住院病历医嘱:血塞通600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注射用血塞通用量用法:临用前加专用溶剂使其溶解, 静脉滴注, 每天1次, 每次200~400mg, 以5%~10%葡萄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应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5]。

3.5 不合理联用

例如: (1) 患者, 男, 76岁, 入院诊断: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 高血压病。住院医嘱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血塞通0.6g静脉滴注, 每天1次;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该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针是有适应证的, 但2种药品选择1种即可。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与适应证缺乏准确性。 (2) 患者, 女, 59岁, 入院诊断:左侧乳腺癌复发。住院医嘱使用康艾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2种药品处方成分有所不同, 功能主治也基本相同, 功能主治:益气扶正。谨慎联合用药, 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 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5]。

综上所述, 出现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院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为西医临床医师所使用。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精华所在, 西医临床医师很难掌握辨证施治的技巧, 使用中药注射剂往往不是辨证施治而是“辨病施治”。首先, 不辨证施治是西医临床医师超功能主治使用中药注射剂主要原因。其次, 部分临床医师认为中药注射剂安全、不良反应较少, 是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合理原因之一。再次, 临床医师未分清中药注射剂与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注射剂, 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注射用葛根素、苦参碱注射液等[6], 属于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注射剂, 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不能用辨证施治理论来使用, 应以药理作用使用, 是无指征使用中药注射原因所在。另外, 有些患者依从性差, 存在陈旧的思想观点, 住院必须静脉输液, 是中药注射剂使用偏高原因之一。针对上述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可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现象出现: (1) 医院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 建立完善考核制度, 加大处方、医嘱点评力度, 与临床医师年终考评挂钩, 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2) 加强临床药学和用药信息服务, 因临床医师分科比较详细, 工作量较大, 不可能掌握所有药物信息;这就需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 发现不合理医嘱及时通知临床医师修改, 面对面沟通。临床药学室可根据每个临床科室的特点进行药学培训, 及时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正确药学信息。 (3) 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对患者宣传, 特别是老年人, 通过糖尿病、高血压沙龙及药物咨询来宣传, 增加患者依从性, 通过上述措施会减少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问题发生。

随着医院HS系统正在建立之中, 院领导及管理部门的重视, 处方、住院医嘱点评制度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我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更好地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附录13.

[2] 陈礼刚.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及对CRP的影响[M].武汉:湖北中医学院, 2008:25-26.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Z].2011:121.

[4]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91.

[5] 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S].卫医政发[2008]71号.

合理使用中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处方1100张,该处方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岁,平均体重为12.5kg。

1.2 研究方法

依据《新编药物学》[3]及相关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儿童药物使用剂量均值,计算门诊患儿用药的约定日剂量(DDD),同时依据公式DDDs=总用药量/药品DDD值,计算DDDs并进行序列编排。用药合理性的判断依据药物利用指数DUI (DUI=DDDs/用药天数),其中合理:DUI<1,不合理:DUI≥1。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次研究选取的1100张门诊处方中,有427张应用有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38.82%。

其中使用排序前四位的中药注射制剂依次为痰热清、热毒宁、炎琥宁、喜炎平(见表1)。

2.2

中药注射剂使用方式方面,427张门诊处方中有高达65.32%的处方采用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均显著高于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使用率(均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的1100张门诊处方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为38.82%(427张),提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频率较高。依据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使用率排序分别位于第1、2位的痰热清、热毒宁两种中药注射剂的DUI均大于1,提示在我院门诊处方在中药注射剂使用率较高的同时,亦存在使用剂量偏大的情况。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过于频繁、药量过大,不但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造成药物浪费,同时亦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治疗经济负担。虽然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随着使用率、使用剂量的增加,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此类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确切对症用药,并且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从而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增加药物的利用率,切实做到合理用药。

在使用方式方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院门诊的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频率较高,达到65.32%,显著高于其他使用方式(P<0.05)。当前临床所用中药注射剂多为单方或复方中药提取而成,药物成分通常较为复杂,无论是中药注射剂之间的联合使用,还是与抗生素等西药的联用,均可发生配伍变化,这些配伍变化有的可引起治疗效果的降低,有的则可能产生毒副反应,产生有毒物质,造成治疗不良反应。加之中药注射剂本身即可引起特定的不良反应,则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必须进行联合应用时,应在两种治疗药物之间使用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对输液器进行冲洗。另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注射剂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使用率亦较高,糖皮质激素在针对小儿哮喘的辅助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因此联合应用通常疗效较好。但激素可导致小儿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甚至胃溃疡等并发症,同时对机体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于病情的治疗不利,因此在与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控制药量及用药频率,防止出现并发症或病情加重等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处方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医院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医生对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剂量、方法及使用禁忌等方面知识的认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进行使用,同时切实落实使用后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步骤,以保证在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使用安全性。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制剂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在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门诊处方1100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有427张应用有中药注射剂, 使用率为38.82%。其中使用排序前4位的中药注射制剂依次为痰热清、热毒宁、炎琥宁、喜炎平;使用方式方面, 427张门诊处方中有高达65.32%的处方采用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均显著高于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使用率 (均P<0.05) 。结论 我院应进一步提高医生对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认识, 切实落实不良反应的监测, 以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屠锡得, 张均寿, 朱家壁, 药剂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74.

[2]徐艳萍, 王新.2007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 2009, 19 (1) :40-41.

合理使用中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2011年4月病区病历资料, 从中随机抽取1618份病历, 统计出相关问题, 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从2012年8月病区病历中抽取2668份病历, 统计相关问题。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调查方法

设计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调查表, 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诊断、中药注射剂品种、用法用量、溶媒、使用时间、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 将病历逐份填写, 样本覆盖临床各个科室。对干预前后情况做对照研究。

1.3 评价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中成药临床指导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制订评价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的具体评价指标及合理性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包括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溶媒使用品种、溶媒用量、用药疗程、适应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根据合理性评价标准对干预前后各个评价指标的进行合理性判断, 并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性使用评价标准见表1。

1.4 干预措施

(1) 制订并发布《江苏省中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手册》, 将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的组成、溶媒、常用量及注意事项汇总成册。 (2) 就已发现的各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如每月在医院办公网公布各个病区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的病历。 (3) 医务处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4)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讲座, 讲解有关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使用剂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及不良反应等知识。 (5) 重视中药注射剂ADR/药物不良事件 (ADE) 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每周2次去各个病区搜集不良反应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信息。 (6) 由临床药师定期对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 及时将结果通过《药事通讯》刊登发放给医护人员并提交医院领导、医务科, 由以上部门反馈给临床科室, 并提出改进措施。 (7) 每月统计临床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 实行临床使用动态监测, 重点监控使用量相对集中及增长幅度较大 (>30%) 的单个品种, 针对涨幅较大的品种进行病例调研, 不合理比例较高的品种暂停使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情况对比

2.1.1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统计干预前2011年4月病历1618份, 其中有859份使用中药注射剂, 使用率为53.10%。干预后2012年8月出院病历2668份, 其中有1303份使用中药注射剂, 使用率为48.84%。经统计学分析, 干预前后,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7.28, P<0.01) 。

2.1.2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以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859例为干预前组, 以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303例为干预后组, 两组的年龄、性别情况见表2。

2.2 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使用对比分析

对干预前859份病历共计使用中药注射剂1186频次和干预后1303份病历共计使用中药注射剂2334频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 除用药时间符合规定外, 其余均存在超适应证用药、溶媒未按说明书规定使用、单次用药剂量偏大、儿童用药等问题, 干预前组还有中药注射剂与维生素、氯化钾等配伍使用的情况。经临床药师干预后, 清除了中药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现象, 且超适应证用药、未使用足够量溶媒稀释药物、儿童用药问题三项比干预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单次用药剂量偏大项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未使用说明书规定溶媒比率较干预前略有下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分类统计见表3。

2.3 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干预前不良反应发生率多达20例, 经过临床药师的努力, 对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合理性等问题的改善后, 干预后不良反应降至8例,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4。提示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了73.82%。同时发现这28例不良反应中, 24例未依据说明书使用相应的溶媒进行稀释, 还有2例单次用药剂量偏大, 使得中药注射剂浓度偏大, 共计92.86%。可见, 中药注射剂浓度过高或未使用说明书规定溶媒是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注:与干预前组比较, *P<0.05, **P<0.01

注:ADR/ADE: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与干预前组比较, **P<0.01

3 讨论

3.1 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效果评价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增多,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面临的一个难题。特别对于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更为重要。因此,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8]71号令) 中相关要求, 结合我院中药注射剂干预前调查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临床药师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现象进行了针对性干预, 并对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使用率较干预前降低, 用药病历的比例由53.10%降至48.84% (P<0.01) 。在合理性评价方面, 干预前后用药时间均达标;在按适应证使用、用法用量、溶媒用量、儿童用药等问题上干预后的不合理病历比例明显减少 (P<0.05或P<0.01) ;与西药配伍的现象在干预后消失, 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干预后溶媒选择不当病历比例略有下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规定溶媒为葡萄糖注射液, 例如注射用血栓通规定使用10%葡萄糖 (GS) , 红花注射液需使用5%、10%GS等, 但是如果患者为糖尿病患者, 临床医生会选择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或者转化糖注射液替代葡萄糖, 由于说明书上并未有这些溶媒的信息, 其配伍稳定性等无据可查, 因此评判时纳为不合理。建议对于糖尿病患者换用可以使用0.9%氯化钠为溶媒的中药注射剂或者暂不用中药注射剂, 这个问题是医院药学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2 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中药材成分的复杂性导致了中药注射剂成分的多样性, 即使由一味中药材组成的中药注射剂, 其化学成分也多达几十种, 且中药注射剂的提取纯化困难, 这些都导致了中药注射剂某些指标的不可控性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因此临床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应规范, 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操作[4,5]。

3.2.1 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溶媒使用

对于注射液, 如果未按说明书要求选择溶媒, 若外观发现明显变化, 这种情况容易被医护人员发现, 立即停药不致造成损害。若外观变化细微不易察觉, 则易被忽视, 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ADR/ADE[6]。中药注射剂对p H有一定要求, 不同种类的稀释剂有不同的p H值, 中药注射剂如与不合p H值要求的稀释剂配伍使用, 可能发生多种物质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药效, 或产生沉淀或不溶性微粒, 甚至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7]。例如复方丹参注射液, 说明书规定用5%GS作为溶媒, 如果使用0.9%氯化钠, 葡萄糖氯化钠等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 超过《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 可能由于复方丹参注射液采用“水提醇沉法”生产, 其中的鞣质等杂质不能完全除去, 这些杂质与p H不适宜的溶媒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并形成新的微粒[8]。

3.2.2 严格遵守说明书用法用量

中药注射剂原料复杂, 有些中药注射剂中含有的某些成分毒性较大, 加大剂量很可能诱发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因此不应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的用量。且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可直接导致输液不溶性微粒增加, 使发生血管栓塞等不良反事件的可能性增加[9,10]。因此, 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用量使用。

3.2.3 儿童慎用中药注射剂

儿童生理功能未发育完全, 对药物耐受性均较成人低, 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如果使用中药注射剂应该根据年龄调整。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儿童使用中成药应该按照年龄选择合适剂量, <3岁的儿童应使用成人剂量的1/4;3~5岁儿童, 应使用成人剂量的1/3;5~10岁儿童, 应使用成人剂量的1/2;>10岁的与成人剂量相差不大。

3.2.4 严格遵守说明书功能主治使用

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 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11]。”本次调查分析中, 出现中药注射剂未按说明书批准的适应证使用的情况。例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 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肿瘤患者等属于超适应证给药;炎琥宁粉针剂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为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用于治疗腹泻属于超适应证给药;葛根素注射液说明书显示对于脑出血倾向患者慎用, 临床上用于脑出血患者属于超适应证给药;1岁小儿支气管炎给予丹参注射液, 属于超适应证给药。因此,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应辨证施治, 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3.2.5 中药注射剂严禁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本次调查发现有将氯化钾、维生素C等加入中药注射剂中配伍使用。维生素C本身是一种强还原性药物, 易被其他药物氧化, 更容易导致一些药物还原后药效丧失, 甚至出现毒性反应。例如, 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C配伍后, 不仅丹参注射液颜色加深, 而且其有效成分含量降至30%以下。因为丹参酮为醌式结构, 遇酚羟基可使颜色加深。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为烯醇-酮互变异构, 具有酚羟基的性质。两者配伍, 可使丹参注射液颜色加深。因此建议使用中药注射液时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 单独使用, 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12,13]。

3.3 有效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药注射剂干预前后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临床药师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对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中药注射剂由于自身成分复杂、提取纯化工艺难度大, 较易引起不良反应, 但是临床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中药注射剂ADR反应的另一主要因素[14]。本次调查中92.86%的不良反应就是由于临床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干预后,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了73.82%。因此, 临床药师从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等方面进行监管, 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次调查中使用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1) 制订本医疗机构内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手册及全院的药品说明书系统, 并随时更新, 方便临床查询第一手资料。 (2) 定期发布院内药物警戒信息。 (3) 定期汇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有助于及时了解老问题处理情况, 并发现新问题。 (4) 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的收集工作, 临床药师每周2次去各个病区收集不良反应, 负责与病区沟通协调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反馈等[15,16,17,18]。

通过这次合理使用干预研究, 在严格按照适应证用药、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溶媒用量、严禁向中药注射剂中添加其他西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并降低了相应ADR的发生。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与医生对中药注射剂的认识、患者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误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9,20]。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培训、医嘱审核、全院分析汇总上报及患者的用药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不但维护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医务工作者规避了医疗风险, 促进了临床中药注射剂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

摘要:目的 对比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 考察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859例 (2011年4月病历) , 记为干预前组, 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计1303例 (2012年8月病历) , 记为干预组。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干预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为53.10%, 干预后为48.84%,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7.28, P<0.01) 。干预后, 在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用量、配伍等方面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73.82%。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 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的安全使用。

合理使用中药 第10篇

1 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

1.1 药症不对应

中药注射剂是根据中医理论主方的, 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 尤其应按辨证施治的用药原则, 严格区别中医药学中的功能与西药的药理作用的概念, 严格区分中医学中主治与西医适应证的概念, 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 不经辨证地盲目用药[1]。在基层医疗机构, “发热用清开灵针, 感染用双黄连粉针”似乎已成为固定用药。这种未经辨证盲目用药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感冒而言, 中医分为风寒风热, 要辨证用药, 而西医是不经辨证统一用药, 并且在基层通常是西医医师在使用中药注射剂, 他们往往只通过说明书确定适应证, 这就大大增加了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如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注明“用于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 临床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黄疸”一个症状就认为符合茵栀黄注射液的用药指征, 结果造成患儿出现发热、精神差[2]。再如, 醒脑静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都可治疗脑梗死, 但前者适用于火热型, 而后者适用于虚寒型, 不能不加辨证地只按说明书上的病名随便使用。否则, 会使虚寒型脑梗死患者“雪上加霜”, 而使火热型脑梗死患者“火上加油”。中药注射剂在药性上存在差别, 因此, 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 只有对证用药, 才能做到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1.2 配伍不当

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复杂, 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pH、色泽、沉淀等变化;配伍用药有可能提高疗效, 但配伍不当不仅不能提高疗效, 反而会导致药效降低, 甚至毒性增加,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卫曦等[3]研究了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的变化, 选择的品种大多是基层常用的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结果发现茵栀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 (冻干) 、注射用双黄连 (冻干) 与葡萄糖溶液的配伍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 微粒数增加超过《中国药典》2005 版规定, 有的甚至析出大量黄棕色条状或块状微粒。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常有这样的配伍, 在高血压预防中就常用丹参注射液和其他注射液配伍。张坤等[4]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用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剂配伍后, 溶液中微粒数明显增加。2006年发生的“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中报道的222例严重不良反应病历中, 绝大部分病例有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应用史[5]。配伍不当还包括选择的溶媒不合适。基层医师通常根据自己的用药习惯选择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无根据药物选择溶媒的意识, 这也大大增加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基层常用的双黄连注射剂与10%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微粒增加较多;与林格溶液配伍, 不溶性微粒增加较多, 这可能是钙离子与双黄连的某些成分 (如鞭质、蛋白质、昔类等) 产生不溶性物质所致, 应用时选择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的溶媒比较合适[6]。

1.3 超剂量使用

由于受中药安全、不良反应小这种不科学的观点的影响, 有些基层医务工作者认为中药注射剂很安全, 并且有效成分含量少, 适当加量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反而会提高疗效。殊不知中药注射剂常加入一定量的吐温-80作为增溶剂, 当用药剂量加大时, 吐温-80也随着增加, 而它能引起RBL-2H3细胞脱颗粒, 释放较多的组胺, 引起过敏反应[7]。目前在基层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也很普遍。许莉[8]报道57 例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有21例是超量使用病例。临床经常出现超剂量使用的品种有丹红注射液、生麦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 有的品种还会出现2倍超剂量使用[9]。

1.4 配药操作不规范

基层医院尤其是诊所医疗条件简陋, 通常无专门的配药操作间, 医务工作者配药使用的容器和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 人为带入不溶性颗粒或者操作不规范致使药物稀释与溶解不充分, 而导致微粒增加继而引起输液反应。

1.5 未了解过敏史

基层医务工作者对以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都很重视, 严格按照用药规范, 询问过敏史, 做皮试试验。而他们对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不够了解, 往往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直接针对病情给药。对于基层常用的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等, 临床应用时要先做皮试。

1.6 缺乏用药监护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一般为用药30min内及结束用药后1h, 在此期间, 需要密切监护。而基层诊所通常只有1名医师, 只要输上液就不再过问, 患者也无不良反应的意识。在流行性感冒高发时基层诊所人满为患, 几乎无空余床位, 有些患者甚至选择在家里输液, 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就可能错过补救时间。在患者集中时, 基层医师还经常出现患者之间药物输错的现象, 这也是常见医疗事故的一种。

2 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策略

2.1 坚持辨证论治

加强西医师的中医药理论学习, 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不能单纯根据个人经验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因为单纯依靠症状及西医理论进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将增大ADR发生的风险[10], 医师要根据每种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组成、功能主治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症候,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 合理使用。基层医师重点学习中医的寒症与热症的辨证论治, 把患者的主诉与中医的望诊结合起来, 正确辨证, 合理用药。

2.2 避免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卫生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11]: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 谨慎联合用药, 如确需联合用药, 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2.3 全面询问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前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并作记录, 对于有过敏史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重使用。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尤其注意同时在多家诊所就诊, 一定要问清楚患者最近的用药情况。

2.4 关注不良反应报道

基层医师通常是经验丰富, 但知识水平偏低, 不主动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当地权威医院及卫生部门应当经常收集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及报道, 结合基层常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整理, 定期向基层医师宣传或培训, 以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

2.5 其他

基层医师必须选择从正规的渠道获取药物, 以保证药品质量。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储存条件, 在注射前仔细检查药液, 一旦发现容器漏气、破裂、药液沉淀、变色、浑浊等现象, 禁止使用;保持清洁的配药及用药环境;选择合适的溶媒;严格控制滴注速度, 不宜过快, 冬季要控制合适的温度;加强用药监护, 在给药前30min密切观察, 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旦有不适症状, 应立即停药, 严重者应给与适当的急救。在注射完毕后, 观察30min, 以防迟发型不良反应的发生;坚持按疗程用药, 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中药无毒无害的观点。

上一篇:母猪产后厌食症下一篇:美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