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区范文

2024-06-23

小街区范文(精选11篇)

小街区 第1篇

面对美国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 1990年代由彼得·卡尔索普 (Peter Calthorpe) 和安德烈斯·杜安妮伊丽莎白·普拉赞伯克夫妇 (DPZ, Andres Duany and Elizabeth Plater-Zyberk) 等人倡导, 在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选择”、“解释”并“发展”了“密路网, 小街区”的规划模式, 他们倡导回归欧洲传统城镇的空间形式, 创建高密度的方格路网 (high-density gridiron street pattern) 和宜居的街道 (livable street) , 提倡紧凑型、小尺度、高密度、混合型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目前, 美国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州将新城市主义的城市原则纳入到地方发展策略中。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积极推广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念, 也是新城市主义实施效果的绝佳案例。

波特兰走在了生态城市的前沿, 成为城市规划的典范, “紧凑、宜居、可步行、宜人” (compact, alivable, walkable, human-scaled) 是波特兰市的主要特征 (图1) [1]。紧凑的城市形态也提高了其土地利用率, 一位居住在波特兰的新居民所占用的生活空间仅是一位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新居民的四分之一[2]。2009年11月《国家地理》封面故事将波特兰描述为“一座几乎样样称心的城市, 它亲切友善、交通边界, 具备可持续性, 可能是美国未来的一种模式。”2013年在美国房地产公司Moveto发布的全美十佳城市中, 波特兰位居第一, 是美国除了芝加哥外拥有LEED认证建筑最多的城市。[3]

图片来源:Photographs By Bruce Forster.Above Portland

波特兰紧邻北太平洋, 位于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州, 威拉米特河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 城市核心区面积为11.13km2。60米×60米 (200英尺×200英尺) 是波特兰经典的街区尺度, 在美国的大城市中也是最小的。波特兰路网密度为25km/km2, 街道面积占总用地的40%, 由街道与公共空间构成的开敞性用地占城市用地的50%。下面主要从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波特兰以“密路网, 小街区”为特征的空间规划模式的技术要点。

1 土地利用

1.1 街区尺度与街区开发

60米的街区尺度有利于土地的高强度开发, 容易形成紧凑、可步行、宜人的城市空间。但过小的街区尺度也会使街区开发缺乏弹性, 具体表现为两点:首先是街区通常会“满街区建设” (Full-block buildings) , 而建筑通常只有一个正立面和主入口, 难以顾全四条街道的街景。其次是难以满足现代大型建筑空间的需求, 如在外围边缘的学校、会展中心等要求街区规模较大。但这些大型街区仍然按照城市肌理留有供行人和自行车穿越的通道与城市步行系统连接, 如南礼堂街区 (SOUTH AUDITORIUM DISTRICT) (图2) 。[4]筑密度一般都在65%以上, 主要的街区开发模式如表1所示, 这些土地开发模式均是根据波特兰市里已建的街区总结得出。

波特兰在核心区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 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提高人口密度, 增强城市活力。其街区建

图片来源:City of Portland Bureau of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Design Central City VolumeⅠDiscussion Draft July[Z].2010.

1.2 土地的混合利用

波特兰按照“20分钟社区”概念进行土地混合开发, 并创建密集的自行车交通网络, 将人们日常行为活动出行距离控制在20分钟步行、自行车和公交出行范围距离以内, 以减少城市机动车交通量, 这些日常的行为活动包括上学、上班、购物、休闲、娱乐等 (图3) 。

1.3 建筑退线与贴线率

波特兰最大建筑退距 (Maximum Setbacks) 根据街区用地性质和街道属性来确定, 一般不超过6米。居住性质街区建筑退距为0-3米 (0-10英尺) , 但如街道为交通性强的道路时退距增大为3-6米, (10-20英尺) 。商业性质用地代码为CM (Mixed Commercial/Residential) 和CS (Storefront Commercial) 的街区建筑退距为3米 (10英尺) , 其他用地街区建筑均不需退让道路红线, 但对于交通性强的街道, 所有商业性质街区建筑需退让街道3米 (10英尺) [6]。

波特兰区划法中还规定, 在核心区临重要街道的街区建筑必须贴近街道建设, 建筑与街道红线的距离不大于3.7米 (12英尺) , 且临街建筑长度占街区红线边长的比不小于75%, 即贴线率至少为75%, 且计入贴线率的建筑街墙高度不小4.6米 (15英尺) [6]。

1.4 建筑高度控制

波特兰将建筑退距与建筑高度统一协调控制。以Sandy Boulevard街道两侧建筑高度的控制为例 (图4) , 区划法规定街道两侧最大建筑高度为19.8米 (65英尺) 。为使街道两侧建筑高度协调, 街道左侧建筑作出退台式处理, 离街道0-7.9米 (0-25英尺) 的范围内建筑高度限制为9.1米 (30英尺) , 离街道7.9-15.2米 (25-50英尺) 的范围内建筑高度限制为13.7米 (45英尺) 。除了基本的建筑高度控制以外, 波特兰还建立了容积率奖励机制, 部分区域的建筑容量和建筑高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这种区域主要指用于建立视廊的地带、历史街区和需要开放空间的地方。

图片来源:Bureau of Planning City of Portland.Portland Zoning Code.1991.

2 城市设计

2.1 形态设计

这里借鉴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城市意象中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来分析波特兰的城市形态。但为了能够更好的描述波特兰的城市形态特征, 笔者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分类和总结后, 得出用以描述波特兰城市形态设计的五个要素:边界、中心、廊道、片区、节点, 具体分析如下:

(1) 边界:除了那条著名的波特兰城市增长边界 (Urban Growth Boundary) 以外, 波特兰城市内还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 (图5) 。边界内的城市核心区路网密度最高, 街区尺度最小, 街区开发密度和开发强度最高, 建筑高度最高;边界外的地区路网密度相应减小, 街区尺度有所增大, 街区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急剧降低。这种城市发展边界, 旨在城市核心区的空间发展范围内实施填充式的、紧凑的、高强度的开发, 以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集中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并提高其服务效率。

图片来源:google maps

(2) 中心:主要的城市中心, 高强度开发区域集中在下城公共交通设施密集的地方 (Downtown) , 另外在河东岸的Lloyd district积极发展第二密度的中心 (图6) 。

图片来源:Photographs By Bruce Forster.Above Portland

(3) 廊道:沿着交通设施走廊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 形成“交通购物走廊” (Transit mall) , 这条“交通购物走廊”聚集了波特兰重要的商业、办公、居住建筑, 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岗位和40%的居住人口, 为了让这些人群能够方便的到达公共空间, 沿着交通走廊布置带型绿地公园, 带型的绿廊联系城市与外围的山体。除此之外, 主要的城市街道, 重要的步行、自行车林荫道也属于城市的廊道 (图7) 。

图片来源:City of Portland Bureau of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Design Central City VolumeⅠDiscussion Draft July[Z].2010.

(4) 片区:根据城市总体功能定位, 形成风格不同的多个片区, 每个片区内都塑造各自的特色。这些片区仍是以一类或两类功能为主的混合用地, 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容易的通过步行的方式到达公共交通站点、公园绿地和其他服务设施。

(5) 节点:由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场所构成主要的节点, 如可供市民休闲活动的先锋广场、可以吸引视线焦点的桥梁和地标建筑、又或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商场、咖啡厅等 (图8) 。

走在波特兰的城市核心区内, 可以清晰的感知自己所处的位置, 这与波特兰识别性强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有关。

2.2 公共空间

波特兰核心区公共空间占总建设用地的50%, 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公园等, 大部分公共空间步行不超过400米就可到达。街道面积占整个核心区面积的40%, 宜人的街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波特兰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质量。带型绿地公园由多个连续的绿地街区组成, 每个绿地街区东西向边长约30米 (100英尺, 即普通街区边长的一半) , 南北向边长约60米 (200英尺) 。这些绿地街区宽30米, 加上宽约40米的两侧街道空间组成一个宽约70米的空间 (1) , 与两旁20几层的建筑围合形成的开敞空间, 尺度较为宜人 (图9) 。另外, 还有一些单一的绿地街区。这种绿地形式尺度宜人、空间围合感较强、可达性好、使用率较高, 但有时难以满足大型市民活动对空间的需求。

2.3 街道空间

波特兰街道空间尺度宜人, 街道红线宽度较小, 行人容易穿越。沿街建筑立面统一、连续, 这与建筑退让和街墙高度的控制方式、交叉口道路红线不切角的设计方式有关。根据街道相邻街区的不同土地开发条件, 形成了不同的街墙高度和街道空间 (图10) 。

2.4 建筑布局

波特兰街区边长仅为60米, 建筑平行或垂直街道布局, 方正如印, 以尊重整体方格网的城市肌理。建筑密度较高甚至可达100%, 在高强度开发区域建筑通常填满街区布局, 在其他区域建筑沿着街区的四条边中的一条边、两条边或三条边布局, 形成半围合的空间, 街区内部难以形成院落空间。波特兰还将两个相邻街区之间的建筑连接, 以加强两个街区间的相互联系 (图11) [7]。另外, 所有建筑的正立面面向街道, 建筑与街道的几何关系要求协调统一。

图片来源:根据City of Portland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Elements of Vitality Results of The Downtown Plan绘制

3 结语

波特兰的城市规划经验和技术对采用“密路网, 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1) 在土地利用方面:缩小街区尺度,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确定合理的街区尺度, 应避免满街区建设;在步行出行距离范围内混合不同功能的土地开发, 创建功能混合的社区;减小建筑退距, 将建筑应贴近街道布局, 创建连续、统一的街墙;协调控制建筑退让与建筑高度, 避免高层建筑给较窄的街道空间带来压抑感。 (2) 在城市设计方面:利用边界、中心、廊道、片区和节点五个要素设计清晰、识别性强的城市形态, 组织带型绿地可提高公共空间的步行可达性和服务效率, 创建宜人的街道空间可提高街道空间的吸引力、鼓励步行出行。建筑平行或垂直街道布局, 建筑正立面和人行出入口面向主要的街道。

摘要:面对美国城市郊区的无序蔓延和城市中心的衰落, 在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选择”、“解释”、并“发展”了“密路网, 小街区”规划模式, 而波特兰是新城市主义思想与“密路网, 小街区”规划模式实践的绝佳案例。文章对波特兰规划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 从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两个方面总结归纳波特兰核心区城市规划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密路网, 小街区”,规划模式,俄勒冈州,波特兰

参考文献

[1]Photographs By Bruce Forster[J].Above Portland, 2010.

[2]Jeffrey Masek and Francis Lindsay.LandSat研究[D].马里兰州大学, 2000.

[3]http://style.sina.com.cn/des/design/2011-03-07/072274752_2.shtml.

[4]City of Portland Bureau of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Design Central City VolumeⅠDiscussion Draft July[Z].2010.

[5]City of Portland Bureau of Planning.Urban Design Assessment Central Portland Plan[Z].2008.

[6]Bureau of Planning City of Portland.Portland Zoning Code[S].1991.

街区案例研究 第2篇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2)项目位置

上下九商业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北城区中部,是广州三大传统商业中心之一,周边地段为广州西关老城区。东到人民路,西至大同路,北至永发新街-安良里-康王路-长寿西街-文昌南路-连登横巷一线,南至十三行路-杉木栏路-梯云路一线,用地范围约82公顷。3)项目背景

早在6世纪初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达摩高僧在此登岸传教时,上下九步行街一带已经成为商业聚集区,清末民初便已是巨商大贾聚居的地方,广州最早的金融、饮食、娱乐等城市文明都能在此找到源头。如今的上下九商业街包括上九路、下九路,全长1800米,有建于20世纪初的骑楼建筑238间,保存了相对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及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体现了悠久的商业文化、独特的岭南建筑文化、浓郁的西关民俗文化和独具粤式风味的饮食文化。

在广州迎亚运和2010年“一大变”的契机下,荔湾区提出以文化引领为导向,打造集传统与时尚、古典与现代、岭南乡土气息与国际大都市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综合区。4)现状概况

现状土地利用以居住功能为主,大部分居住街区沿街底商,上下九沿线立面经过多次整饬,价值较高。质量较差的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内。基地内主要的建筑类型有竹筒屋,骑楼,明字屋,西关大屋及局部现代建筑,竹筒屋所占比例最大。基地范围保留了大片广州传统民居和传统街道肌理,但由于近年城市发展更新,街区内出现很多插零新建建筑。5)项目定位

规划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具有浓郁西关风情,延续历史空间、生活氛围,保留历史景观及传统街巷肌理,汇聚多元化岭南特色商业文化精品街区。6)规划理念

(1)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收集详实充足的历史现状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对历史街区和特色商业步行骑楼街应注重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2)创新性原则

规划方案应突出新理念、应用新方法、体现新思路、富有新创意,强调规划的创新、个性和特色。为传统骑楼街业态与现状产业升级提出创新的思路和实际操作的办法。(3)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应注重区域城市景观与产业发展、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规划地区发展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4)延续岭南风貌特色

总体上把握传统街区的整体风貌,延续该地段特色浓郁的岭南城市与建筑文化,突出其中反映岭南特色的建筑及景观,对特定历史文化遗存要确定具体的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周围环境景观的控制管理要求,确保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在整治修复中要贯彻“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在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与整体风貌的协调,传承岭南特色。(5)复兴西关历史空间

挖掘与西关地域变迁关联密切的传统空间,体现西关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对特定的空间要素进行有恢复、美化、纪念,修补与延续城市记忆,重塑历史空间场景,延伸历史生活气息,在功能使用上寻找与现代生活的衔接点,演绎新型西关文化。

(6)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

寻找门户点,改造触媒点以及级激活触媒点(特色景观),设计时充分挖掘,最大化激活其对周边街区的价值,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德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7)制定城市设计导则框架

在街块划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街块的外部条件(包括上层次规划要求、现状条件和整体城市设计要素),提炼历史文化保护区、大观河历史河涌、上下九步行街、旅游观光路线四个主导性外部条件,分别从街区,道路景观,街巷,街块以及建筑更新设计等控制层面对基地内部各个元素的更新模式或空间形态提出不同的设计对策。7)规划策略及实施(1)交通策略

利用现有道路,通过交通管制建立内部单行交通中环线及小环线,缓解大环线及内部支路压力;通过小环路的调整还可进一步释放上下九路西段的步行空间,以适应未来商业品质升级需要。尊重旧城肌理,不增加或拓宽现状道路,重新梳理交通单元内单行道车行方向,使替代上下九交通量的环路(长寿路-宝华路-和平路-光复南路)距离更近,交通服务更便捷,交通环截流街区外围交通量,外来车辆进出街区进行限制(2)景观策略

恢复上下九南部的大观河,唤起西关水乡记忆和商业文化,重现一河两岸的西关传统商业氛围,水体要素的出现必将提升上下九街区的空间品质,吸引多元化的新型商业业态,促进街区品牌升级。大观河景观恢复计划可分为近期及远期,确保规划可操作性。近期可实施在人民南路—十八甫路区段,涉及难拆除建筑较少,并且与上下九距离关系适宜。(3)建筑拆建策略

建筑拆除策略—根据大观河景观恢复计划分远近实施建筑拆除,主要拆除的建筑为大观河河道上及两岸部分建筑风貌冲突且有特殊更新意图的建筑。各街块内部建筑风貌严重冲突或极端破败的建筑。如建筑质量评级为D级的建筑、建筑风貌评级为4类等。被拆除建筑的补偿可通过荔湾区旧城改造安置商品房资源解决。

新建建筑策略—大部分新建建筑在风貌上应与周边建筑及整体街区协调,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及平面形式,适应传统街区肌理,避免街区风貌再度破坏。少数新建建筑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和区位条件,可采用现代新式的建筑设计方法,体现多元文化与时代感,但必须在建筑体量与高度上与街区尺度协调。(4)上下九主要街道综合整治策略

■对西关传统风貌要素进行提炼,在上下九街道统一进行廊下空间的整治,统一廊下界面,铺地以及吊顶天花,对商铺的门进行传统风貌要素的提炼,并进行统一整治

■上下九主要街道重新铺装,恢复石板路。

■结合主要公共空间设置具有西关风情的雕塑小品,■统一了街道上的灯具,广告牌,座椅等城市家具。

■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发掘当地民居空间形态和历史符号应用于改造,用于上下九骑楼立面进行整体整饰。8)立面整治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框架

(1)以市政设施和环境设施的改善为基础,促进环境综合品质的实质提高与改善。

(2)通过街道家具、景观和灯光环境的更新,营造更加具有时代气息的环境氛围和商业氛围。

(3)对于沿街的骑楼,以尊重历史真实性为原则,去除多余的粉饰,通过安全诊断和技术改进提高历史建筑的健康程度,并恢复浓郁的历史气息。

(4)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非历史建筑进行界面、材料、色彩等方面的改善,强化不同街道的特色、在保持风貌和谐统-的前提下,丰富建筑和景观的多样性。9)立面整治的工作方法及示例(1)详细的实地调研及现代工具的运用

通过对上下九至龙津西路全段的详细调研和记录,调研包括建筑信息、街道公共设施的记录,并运用三维立体扫描仪对全街进行扫描。(2)调研数据资料的整理,建立分类库

对调研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并依据特征建立了建筑构件分类库,如门窗库、柱式库、镂空构件库、山花女儿墙库、地面铺装库等等。(3)立面修缮措施表在修缮中的应用和构件分类库在设计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还对沿街建筑按风貌和保存状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建筑保存状况对建筑立面细部提出了具体的修缮、整治的措施表。使得具体建筑均可按照措施表来进行修缮和整治。而需要更换或重新设计的部位,则根据建筑构件分类库进行更换或设计。

三维激光扫描生成的点云模型图

建筑细节建库

上下九项目的建筑整治措施表

沿街建筑及其维修措施表(局部)

上下九建筑修缮方案(局部)

广西梧州骑楼城保护与更新(一期工程)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2)项目位置

该项目是梧州市骑楼城的核心保护区,是现存骑楼最为集中的地段。西起小南路,东面一中山路为界,南临西江路,北背南环路。是梧州老城区中的老城。3)项目背景

梧州地处广西东部,由于凭借天然的水运优势,历史上商业贸易活动兴盛,曾有“小香港”之誉。梧州骑楼集中在梧州市的商业经济中心河东区。在此区域内,现存的骑楼街有二十二条,骑楼建筑沿街道的长度约6.2公里,占整个河东区街道长度的百分之六十。骑楼建筑的建筑面积有3 7.2万平方米,该骑楼城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骑楼建筑和骑楼街区、保持地域建筑风貌和空间形态.重现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获得旧城复兴。4)现状概况

梧州作为广西最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外来文化影响大,旧城的建筑呈现多样的格局,和一批标志性建筑物以及具有地方民族文化气氛的骑楼建筑类型。但基地扩展余地有限,基地内部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整个历史街区和骑楼由于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需求.导致这些街区交通混杂、居住质量下降。

梧州骑楼街整治后状况

5)项目定位

在保护、发展骑楼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下,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让历史的文脉在当代的生活中延伸,使之成为集商贸、居住、旅游体的多功能城区。开发、利用骑楼的建筑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一个集各时期、各风格、特征的骑楼建筑博物馆,使城区成为具有特色的建筑、城市景观。实行整体的保护、改造、调整,使之成为梧州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6)规划理念

(1)经济发展是梧州骑楼保护的基础,是梧州市骑楼城发展的动力 骑楼本身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寻找梧州骑楼保护和发展的平衡点,以骑楼商业街区结合旅游开发,房地产地产开发,重新激发河东区的城市活力。骑楼城采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运营,在核心保护区,保护控制性强;而在边沿地带,靠近高层的地块适当提高层数以保证一定的建筑面积。骑楼城的建设将彻底改善河东区的人居环境和商旅等条件,从而大幅提高周边地价,房价使得建筑升值。取得骑楼城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目标。(2)改善人居环境是梧州市骑楼城规划的基本理念

对梧州骑楼而言,改善人居环境与骑楼的保护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改善商业条件是梧州市骑楼城的规划目标,把梧州市骑楼城建成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为了彻底改善人居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疏减过多的人口。第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更新。第三、完善公共设施的建设。第四、尽量增加绿化。第五、改善建筑内部的居住环境,重点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及在功能上如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3)保持和发展骑楼城的活力,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其城市生活原有的形态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因此需要场所感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历史上的梧州骑楼就是比较紧凑的混合体:人们临江盖楼,下商上居,前铺后巷。梧州市骑楼城应维持商居混合的形态。除了城市建设的考虑,同时也是文化的延续。注意提倡紧凑、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混合使用的街区。目的是逐步摆脱过度依赖汽车的状况。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活品质和真正意义上的人居质量环境。(4)保护骑楼城的格局就是保护和发展灵活方便出行的交通途径

保持骑楼城的格局,就是要基本保存原有的路网和街道。梧州骑楼街已从步行街逐渐演变为人、车共行的道路系统。街道除了交通功能外,还起着一种交往的作用。为保持骑楼城空间格局的肌理,规划中保留原有的道路系统。梧州骑楼街较密的道路系统,是保留的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对系统进行整合,例如,合理地规定机动车的行驶方向、设置绿色公交系统、人力游览车系统等等。同时,在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机动车分时段通行、禁止乱摆乱卖占道。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有序、快捷、方便、安全并富有梧州骑楼特色的交通系统。

7)规划策略及实施(1)立面保护

立面保护包括骑楼建筑个体、街景、街区立面景观的综合性保护,以保留住它的环境风貌、空间形态和街区肌理。对骑楼建筑个体,城市街景以及整个骑楼街区总体景观和空间形态进行分级保护。在保护方法上强调保护整体的风貌,行政上规定保护区域,措施,采取逐步更新整治的方法,设计施工上争取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2)立面的改造

a.规划区周边主干道和步行街两侧采用仿欧式或混合式;

b.街区内部按某一地区的精品骑楼进行设计组合,以形成街区特色; c.原有装饰较少且无特殊价值的沿街建筑,原则上增加具有梧州当地特色的装饰:

d.骑楼街道不连续的,增加骑楼;

e.重要建筑物周边街道街区的骑楼风格相协调。f.尽可能有恢复街道,街区内原有老字号门面:

g.建设梧州骑楼博物馆:利用新西酒店的部分楼层面积或大南路嘉进康泰药房改建为骑楼博物馆,以全面介绍国内外骑楼建筑的历史与特色:

h.发掘梧州当地民居的空间形态、历史符号等应用于建筑改造。(3)环境保护与改造

沿街布置商业铺面,将商业引入街区,扩大营业面积,除商业外,规划布置娱乐,餐饮,休闲游览等多种设施,促进商业发展。

改造道路为步行街或单行道,减少车流量,强调慢行。周边地块布置大型地下停车场,营造一个连续的购物休闲场所,解决汽车交通与步行交通之间的矛盾。

吃出危房,保证每个组图拥有一块中心活动绿地,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折减为0.6,提高公共绿地面积比例,达到5.92%(4)基础设施的改造

合并小学,节省用地按居住小区的 要求,布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所门派出所公共厕所等。在利用原有管渠的前提下,对部分破损老化管道进行完善更新,逐步将lOkV架空线路全部改为电缆供电,并将配电变压器、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全部安装到高于洪水位的室内。公用电缆配电阿选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电缆截面按长远规划选型一次建成。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沟、排管、沟槽、直埋等方式相结合。8)保护与改造后的效果

梧州骑楼城一期工程历经两年的保护与改造建设,已焕然一新,无处不再现出昔日梧州百年商埠的风姿。一期工程启动后,经过不断地可持续性的保护与改造,至今已建成的“梧州骑楼博物馆”内的骑楼街道共22条,总长7公里,其中最长的达2530米。因其规模大、数量多、特色突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每当旅游高峰期,都在主要景点举行舞狮表演、美食节、月季花会等特色活动。越来越改善的旅游、商业环境为广东港澳地区等游客、商家进入提供了便利。骑楼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清,民国 功能性关键词: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宅院、传统街巷 2)项目位置

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位于成都市原老皇城片区,为青羊区所辖。区北以泡桐树街为界,南以金河路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为界,西以下同仁路西50至100米为界。3)项目背景

清朝初年满族士兵在成都驻防,重建并定居于少城。宽窄巷子便是少城的遗留部分,因此形成了“鱼脊式”的北方胡同街巷格局、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和建筑风貌。2003年—2008年,政府对宽窄巷子历史街

宽窄巷整治后状况

区进行了保护性改造,确定了以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街道为核心的保护区,大力保护和恢复了传统街巷格局和建筑风貌等物质文化。4)主要技术性指标

总投入:5.8亿元;用地面积:6.67hm2;总建筑面积61800m2 5)项目定位

2003年开始,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改造和一定的拆迁,重建,努力寻求历史街区与现代商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工艺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特色策展等旅游,休闲项目,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目前已经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6)规划理念(1)整体性保护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由街巷、庭院、建筑、装饰构件、园林绿化、其他历史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完整地将历史信息保护并展示出来,是“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全面保护。不仅保护物质环境要素,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节奏、场景、内容,以及街区的各项历史信息,避免保护工作流于“形式”,割裂了“精神”延续。(2)原真性保护

完整保留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3条传统街巷;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院落,整治和恢复遭到破坏的院落,使整个街区保持清末民初时期的院落形态。真实携带着历史遗存的大量信息,是保护区价值的载体和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的时空依据。要有相当比例的原有建筑和环境,才能称之为保护。(3)多样性保护

多类大门,清中河清末民居,民国及近代民居等形成的庭院及街巷。针对不同性质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采取不同措施予以切实有效地保护,并保护一定比例的居住人口,不宜全部商业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建设方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实施策略,而非整体搬迁统一建设的单一模式;最终有保留现状、回迁、合作建设、统规自建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了居民参与的原则。(4)城市原生性生态保护

保护区的绿化生态系统,它构成成都特有的空间形态,成为中国城市超前的生态平衡模式,尤其要加以保护。(5)可持续性保护

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应遵循“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居民参与、动态保护”的原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实施过程,虽然以动迁居民为主,但是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拆迁模式,不仅对搬迁居民实施优惠条件,还逐渐增加了多种居民参与的形式。944 户居民最终有110 户留在宽窄巷子,这其中有商人、政府公务人员、学者教授、艺术家、满族后裔等,最多的还是普通居民;而心甘情愿离开的人不仅彻底改善了居住条件,有的还

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留下的居民有的加入到合作建设、自我修缮的行列,也有的采用回迁的方式,这些都使得宽窄巷子保持了原有的生命活力。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建设方采用“条件成熟一个院落实施一个院落”的方法,循序渐进,小规模的进行修缮与建设;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宣传教育和提升认识的过程,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虽然这种做法政府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但这是对社会的一种尊重。(6)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整体规划层面,延续独特的街巷空间和历史痕迹,通过精心修复和合理改造内部结构功能,使之适应相待生活形态。同时创造现代商业氛围;建筑层面,在保护本区域的大背景前提下,适量的新民居和新建筑可以增强保护区的个性特征,并与原有建筑相得益彰。(7)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

保护区的原有建筑多已年久失修,如果进行保护性改造耗资巨大,很多不是和作为普通居住建筑,但保护性开发将极大提升地段周围的潜在价值,使得经济和文化产生互动价值。即使保护区的收益为零,但成都总体收益必将大大增加,这也是经营城市的成功。(8)明天与昨天相辉映

一方面要留住历史文脉,另一方面要面向新世纪的国际水准,使得保护区建筑的历史感和新内涵之间相映成趣,力争采用新材料,新手法,新风格的建筑和旧建筑相得益彰,使保护区充满活力与生命力。(9)旧建筑文化与新生活形态互动

在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建设物化环境和再生成都生活形态是并重与互动的。在实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同时,着力引进新的生活形态,吸引和培育如休闲,射击,展示,文物,艺术品拍卖,书店演艺,娱乐等各种文化商业,并特别注重其小型化,多样性,和商业性。历史街区的历史感和新生活形态的文化品位结合在一起,是确保保护区新生的重要原则(10)开发与运营管理相生

沿革选择引入项目,有导向性地选择客户,合理的定位,不单纯追求购买率,这确保保护区有一个好的开端,好的气氛和好的定位。7)规划策略及实施(1)修旧如旧,落架重修

按宽窄井箱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的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力求尽可能地保留古建筑,还原本真,而不是简单的仿古建筑。(2)策划为魂,保护制胜

邀请各方面专家成立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委会,梳理出“宽窄巷子,最成都”作为核心内行,成都生活精神以“成都生活标本”的形式在宽窄箱子中集中体现和延续。不仅仅是静态的保护和复原,更重要的是让宽窄巷子成为传统文化和生活精神的生长空间,传统精神复苏,觉醒的范例。因此形成了丰富并具有文化特色的业态组团、分别将三条巷子定位为“宽巷子老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中餐,茶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放在宽巷子,西餐,咖啡特色,现代艺术放在窄巷子;酒吧,夜店小吃城放在井巷子。不同片区的不同业态,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功能。其外,引进项目中,外资或国外著名品牌占到整个招商项目的10%,有力提升古老街区的开放,时尚,现代形象。(3)整合营销,精细运营

项目前期营销方面紧紧围绕“宽窄巷子,最成都”,“宽窄巷子成都生活精神家园”展开,在营销载体运用方面,搭建了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户外媒体和现场活动互动的综合平台。为确保项目后期运营,引入成都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进行招商规划和市场营销。(4)分级性实施

根据价值和现状调研,将保护区规划成几个不同区域和层次分别对待,分别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及外围保护协调区三个区域。在6.62公顷核心保护区的基础上规划了约23.7公顷的建设控制区,建控区主要是配合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广州荔枝湾涌及周边街区改造(一期工程)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明清,民国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2)项目位置

荔枝湾一期工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北部,珠江主航道以东,中山八路以南,黄沙大道以东,紧邻荔湾湖公园,是历史上广州老城区的最西端。3)项目背景

自秦汉起,荔枝湾区域即为官家荔园,至明清、民国,更成为私家园林和达官别墅聚集之地,园林楼阁荟萃,西关民居连片,水乡风情浓厚,美景深烙民心。

而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城区人口增加与建设强度增大,城区生活污水大量倒灌入河涌,涌内水质不断恶化,荔枝湾涌整治后状况

因此被迫以石板覆盖河涌为道路。2009年,在广州“中调”、“宜居城市”建设和“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下,借亚运建设,荔枝湾迎来复兴发展的契机——荔枝湾及周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面展开。工程的范围涵盖历史河涌及其周边社区,面积约为6.5公顷,其中包括长近800米历史河涌的恢复、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历史建筑修缮与改造,景观环境整治,园林建筑营造,光亮工程等建设。4)主要技术性指标

规划范围:约6.5公顷;拆除危破房面积:3.47万平方米;整治建筑面积:约10.63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3067平方米;河涌揭盖复涌长度:约800米

5)项目定位

本项目位于荔湾湖-逢源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内,周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龙津路骑楼街区、泮溪酒家、仁威庙、逢源大街西关大屋群、陈廉伯公馆、陈廉仲公馆、蒋光鼐故居、小画舫斋等历史遗存,再加上荔湾湖公园优美的环境,西关古玩街浓厚的商业氛围,周边丰厚的人文氛围沉淀,为项目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于浓厚的岭南文化,本案定位,应为具有历史怀旧氛围的现代时尚休闲区,其主要功能包括:文化展示、主题餐饮、精品销售、时尚体验这四方面。6)规划理念

坚持可持续性,地域性,首创性,艺术性及综合性的规划理念。沿用岭南园林与建筑设计手法,以水和历史为主题。

整体景观控制以河涌为主线,截污清淤,调水补水,恢复河涌;恢复河涌水上活动,再现西关小艇。将景区联系为整体;再通过分区,凸显各片区自身特色。

针对文保单位,经过细致考证,积极保护尽可能恢复原貌 针对历史建筑,尊重历史原貌,修复与改造并重

针对新建与改造非历史建筑,则完整和延续历史街区风貌,呼应文脉的新建及改造措施。

针对园林建筑,借鉴岭南园林建筑元素,因地制宜。7)规划策略及实施(1)恢复历史河涌风貌

构筑一条展示整个片区功能和特色的滨水纽带,并使之与荔湾湖建立起直接的景观联系。

(2)“起—承—转—合”建立完整又富有各具特色的景观序列

根据原有场地特征将基地分为四个景观空间序列:起、承、转、合。荔枝湾涌,蜿蜒曲折,仿似荔湾湖旁的游龙,东起逢源大街古玩城,中跨龙津路,过西关大屋群,最终汇入荔湾湖区,其势起、承、转、合,相得益彰。对四个不同的区域运用相宜的改造更新策略,达到历史保护、环境改善、文化振兴和产业提升的目的。

起——建设内容包括梁家祠整饰,东入口广场建设。

承——本分区建设内容主要为文塔广场建设、日杂仓改造(西关古玩城)、龙津桥建设、文塔对岸叠水景观、六合叠水、何香凝艺术中心、风水基建筑整饰。转——这是荔枝湾最具历史情结的部分,集中了陈廉伯公馆等多栋著名历史建筑,统称为荔湾博物馆群,为荔枝湾文化展现与传承的舞台。本区域建设内容以古建修复为主,包括龙津路骑楼街整饰、陈廉伯公馆整饰、逢源大街西关大屋群整饰、小画舫斋及小红楼修缮、德兴桥建设、公园南门戏台修建。

合——此段主要包括廊桥建设、至善桥建设与南入口叠石水景。(3)拆除违章建筑,营造绿化空间

规划首先进行的是沿河涌破旧建筑的拆除工程。在建筑抽疏的同时尽可能地营造绿色空间,以提高空间绿化质量(4)建筑更新——立面整饰与景观塑造

地块将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不同的立面整饰及景观塑造。(5)配套工程

地块改造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配套工程,其主要包括景观工程,以及灯光、监控等相关工程。景观工程主要是景观细节的提升,如广场小品、河堤、公园的植物配置,以及门、亭等样式的确定等;岭南文化、西关文化、绿色、活力是景观打造的主题。另外,灯光工程将对骑楼街、洋楼及河涌在夜间营造泛光的照明效果,展现河涌沿线“柔”和“流动”的景观氛围。

(6)触媒效应

以荔枝湾复涌为契机带动荔湾湖周边地块和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以线串点,联点成面,最终带动整个荔湾旧城的发展。8)保护更新后效果

重回荔枝湾,是过去与现在的情缘再续。尤其是水系的重现,触动到广州人心中的最深处,那是城市之根,记忆所系。历史河道经截污、揭盖、引水、整饬、理景,最终重回公众生活,荔湾湖水体的全面生物净化和水系循环不久将实现。河道沿岸的文物保护单位均经细致考证和积极保护,并尽可能按原貌修缮,历史建筑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及改造。荔枝湾复涌不但重塑荔湾城市形象,更标志着西关民俗文化复兴——百年泮塘龙舟得以原地重现,饮食、棋艺、粤剧、西关五宝、画舫等均渐渐重盛。

项目在2010年亚运召开前顺利完工。开放后的荔枝湾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每天接纳游客超5万,成为广州亚运环境整治亮点工程之一,并被誉为新羊城八景,同时体现了近年来广州旧城历史保护、更新开发、水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的决心与成果。5 上海田子坊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旧城中心区,传统居住区 2)项目位置

田子坊深藏于闹市中的泰康路210弄,属卢湾区打浦桥街道辖区内,南面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迄瑞金二路,是目前上海所剩不多的典型里弄建筑格局,原是20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群,由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六家工厂组成。3)项目背景

田子坊在上世纪30年代是一典型的弄堂工厂。19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厂房闲置。1998年开始,陈逸飞工作室、王劫音画家先后入驻“田子坊”,开始了田子坊新的发展;1999年,画家黄永玉为泰康路210再题名“田子坊”。黄老先生取其谐意,喻意艺术人士集聚地:2000年5月,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以盘活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创意产业为目标。对田子坊进行改造,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米,吸引多家企业。2004年11月田子坊首间石库门民居对外出租,2005年4月28日田子坊授牌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今,田子坊每天都有各类画展、书展、收藏展、摄影展、雕刻展、音乐沙龙、钢琴咖啡吧、时装发布会、中外歌舞表演、新潮的个人演唱会等举办,吸引众多热爱艺术的观众。4)主要规划理念

1)采用政府引导、居民自主、自下而上的创新机制 2)采用二元化的管理开发模式  土地获取方式

田子坊存在两种土地获取方式,一种是针对老厂房的土地,通过租赁方式获取,并通过泰康路艺术街管委会负责招商和市场监管;另一种旧式里弄则是一种居民自行出租原有公房给艺术家,擅自改变原有居住性质,就目前法理来说

田子坊整治后状况

合情但不合法。

 开发主体及其利益之争

总体看,田子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艺委会负责对田子坊的老厂房进行招商和监管工作,居民自发成立的管委会管理田子坊后弄的民居出租。早先的田子坊在房产商的眼中是该弃之的“敝帚”,政府也没有对其关注过,最初是源于艺术家发现了旧厂房的魅力,租下了其中的大空间用作创意设计之用,如今圈子坊规模和声誉日趋高涨与这些最初的开发者——第一批入住的艺术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田子坊这些艺术家的努力,引起了政府对田子坊的关注。政府开始对田子坊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扶持。4)营销模式:名人效应,口碑营销

田子坊模式中对名人效应运用的十分成功,早期名人效应的集聚不仅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入驻单位,保证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而且也扩展了田子坊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旅游开发创造口碑效应。5)借鉴之处

田子坊的开发模式为石库门的更新利用又创造了一种有别于新天地的新思路:田子坊的开发是一种自然生长的作坊式创意产业集聚地,通过对田子坊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发掘,充分发挥了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开创了一种历史保护和创意文化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新途径。

田子坊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同时具有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和城市居住功能。因地制宜的改善石库门居住条件,尽可能地留住原住民,通过保护居住空间来保护居住文化,在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留住了一部分居民,并且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把更多的商业收益用来改善居住条件,实现田子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田子坊模式中的关键所在。

通过田子坊的案例可以发现,除了把文化底蕴作为拓展的基础之外,城市居住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这一功能才能更真实的展现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田子坊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小规模渐迸式的城市更新方式主要通过空间环境改善,建筑功能置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营造出当地居民和艺术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小规模城市开发具有灵活高效性,因为旧城区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长期沉淀的产物,它容纳了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不同的街坊和社区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可分解复杂的旧城改造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效避免大规模改造带来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并且渐进式的改造避免了纯市场经济操控下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利于保障社会公平,也避免全部推倒重来带来的破坏,使原有城市肌理、空间形态、邻里和社区关系得以延续,是对城市文脉最好的保护。小规模、渐进式、多元化更新,提升地块土地价值,延续历史的文脉。创造出多样的文化氛围,并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居民自主、自下而上运作机制的道路。安徽屯溪老街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清末民初新旧建筑混杂商业街区 旧城中心 2)项目位置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旧城区中心华山和新安江之间,靠近新安江水运码头,是一条具有徽州传统建筑风貌的商业街市。3)项目背景

屯溪自古为皖南重要商埠,屯溪老街整治后状况

为皖南山区与浙赣边区茶、木、竹等产品的集散地,屯溪老街就是处于华山和新安江之间的一条具有徽州传统建筑风貌的商业街市。

明末清初,屯溪老街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清末,老街成了钱庄、茶号、银楼、药材、百货、绸布、典当、南北货、瓷器、黄烟、锡箔等行业齐全的繁荣市集。20 世纪40 年代前期,江浙一带官府商行多迁屯溪,使老街商业畸形发展,有“小上海”之称。1949 年后一直为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7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市政府即设在屯溪。

1979 年和1985 年清华大学会同屯溪市政府分别编制了屯溪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老街保护整治规划,明确提出了屯溪老街保护的“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指导思想,规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区。1993 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再次与当地规划部门合作,对老街的保护规划进行修订,探讨老街的更深层次的保护和发展方向。4)主要规划理念(1)坚持保护整治方针;

(2)整体保护与积极保护两项原则。

规划中强调了“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的规划指导思想,即不但要保护老街上的传统商业建筑和空间特色,还应包括老街周围地区传统城市风貌的控制,以及整个屯溪旧城区山水环境的协调,包括老街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继承和发展。

整体保护有两重含义即在内容上不仅要保护老街体形,还要保护其历史文化内涵,如传统经营特色,民俗民风等在空间上不仅要保护老街本身,还要保护毗邻两侧传统街区和徽州民居,以及屯溪老城山、水、城相融一体的景观环境,为此划定了三层保护范围。

积极保护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老街既然是历史地段,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一成不变,相反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使其保持活力,但又要保护其传统风貌不受破坏。二是鉴于中国国情,政府不可能对历史地段拿出资金进行补贴,只能调动沿街店户和居民积极性,在保护规划指导下,在政策扶持下,整治改善自己的经营环境。5)借鉴之处

(1)较好保护地保护了老街和毗邻街区,通过整治和更新,使环境质量有很大提高,风貌特色更为浓郁。由于它不是像仿古街那样突击建成,而是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增添,并精雕细刻,因此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2)保护促进了经济与旅游发展,而经济旅游发展反过来又加强了保护措施,达到了良性循环。商业在老街功能中比重逐年增加。老街商业构成主要成分由文房四宝,逐渐转向旅游商品。

(3)使保护老街的意识深入人心。在1993年第二次修订规划时进行的老街社会调查表明了当地居民对于老街保护措施的认同和支持。

(4)以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作为执行和贯彻老街保护更新的保证。这次规划建议老街保护必须要有一个权威领导机构和有力执行机构。其次,结合保护范围,制定了《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条例》讨论稿,共四章十八条,对保护方针、原则、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市政管理以及奖惩办法均作了明确规定。第三,还有一个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长期密切配合问题。这也是做好老街保护重要保证。(实施)广州恩宁路地块保护与更新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 2)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广州旧城区荔湾的中部,范围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西南至恩宁路。3)现状背景

恩宁路代表着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与龙津西路与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骑楼连接,成为全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周边分布着昌华大街,西关大屋,耀华大街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有着浓郁的岭南风情和西关文化特色,改造后将重

恩宁路改造方案

塑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区形象,成为广州未来的一张新名片。4)主要技术性指标

用地面积:11.37公顷;现状建筑数量:1352栋;总建筑面积:21.52平方米;现状容积率:1.89;建筑密度:67.6%;规划建筑密度:47%;规划容积率:1.29;规划绿地率:23.6% 5)现状概况(1)空间形态

基地内主要为高密度,并列式为特征的传统竹筒屋及其衍生物—骑楼。不足之处在于追求土地利用效益的模式导致了就成中心区域常见的高度集聚和过分拥挤现状,开敞空间和绿地严重不足,由于之前旧城改造的偏差,恩宁路原本连续的骑楼街道界面已经出现若干处的缺失。(2)街巷格局特色

恩宁路街区内遍布老街深巷子横街窄巷纵横交错,独具特色的麻石板路随处可见,保留完好,四通八达,街道的宽度尺度有利于居民间的交流街区的建筑采用组群形式布置(3)历史建筑特色

地块拥有众多的文物单位,文物史迹线索建筑和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其区域整体建筑布局也大量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广州西关商贸居住区的特点。6)文化特色

粤剧曲艺文化,武术医药文化,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以及传统居住文化是区内主要的文化特色。

区内有一条东西向贯穿用地的大地涌。旧时的大地涌与荔枝涌交汇,体现了历史上西关地区河网交织的城市形态。然而随着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已经变为道路,并逐渐变为一条容纳排放污水的臭涌。7)项目定位

具有浓郁西关风情,延续传统生活氛围,体验岭南民俗情景的精品消费街区;荔湾老城怀旧旅游的人文休憩中心。8)规划理念

(1)传承岭南建筑风貌,可持续发展与有机更新

保护该地段特色浓郁的岭南城市与建筑文化,保留并保护其中的文化及文物史迹线索建筑,骑楼,建筑艺术及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等。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在高呼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应兼顾该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机更新。

(2)延续西关城市记忆

新建筑必须与保留建筑以及街巷等历史风貌相协调,结合保留的大叔,石板路等环境要素恢复延伸历史生活气息,并在更新改造中体现并发扬具有西关风情的粤剧曲艺,中医武术及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塑历史空间场景,演绎新型西关文化。

(3)塑造多元精品街区

提炼本地文化特质,植入新型的休闲,文化与商业业态,并适度保留与改善原有居住空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质量,使街区保有持久活力,努力探求一种新旧建筑共存共生的经营理念与空间模式。(4)全区平衡,区域平衡

实施新旧区联动发展,改变以单个地块寻求经济平衡的思路,通过街区整体改造,新区地块与旧城地块的联动开发和区域范围内德土地开发运营来实现改造资金的平衡。

(5)“有保有放”—保护也是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树立“保护也是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采取“有保有放”的策略,以平衡保护要求,更新成本与城市发展等不一致的目标。既有重点保护区也有适当放宽控制幅度并适当提高开发强度的区域。(6)重视传统特色及生活氛围的延续

尽可能保持社会网络的完整性,坚持历史文脉保护与环境改善相结合,传承旧城文化,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9)规划策略及实施

(1)调整道路,提出慢行理念

在荔湾老城区外围利用现有道路形成的交通环路,通过环路实现与过江交通的转换。环内部为历史保护优先的交通政策区,组织单行系统,倡导慢行,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2)调整用地,混合使用

荔湾分区规划中恩宁路主要规划为居住用地,而本次更新规划保留部分居住用地外,基本保持原有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并新增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开敞空间以及若干商业和文化设施用地,使恩宁路地块变成一个以商业文化活动为主,兼容原有居住功能的综合性区域(3)制定建筑拆留对策,分级修缮保护建筑

根据改造政策,紫线范围以及文保部门的建议,制定现状建筑的拆留对策;根据现有建筑的建筑质量,保护价值,将现状保留建筑分为三类进行分级修缮保护。

(4)公共场地改造,“以人为本”地延续地方文脉,强调公共交往性 公共场地改造力求体现西关历史传统风貌的主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传统街巷空间,岭南园林及现代化小型景观绿地并与主体活动广场相结合,强化开敞空间公众可交往,可驻留的特征,延续地方文脉,再现人们记忆中富有魅力的传统生活模式。(5)河涌改造

近期打开河涌上面盖板,上放清水;远期截污清淤,改善水质,并保留河岸古树,以期回复河涌历史风貌,遵照传统肌理,修缮并重建大部分沿河建筑,延续传统商业活动。8 福州三坊七巷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清末民初 传统居住区 2)项目位置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这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南街以西,其中,“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总占地面积为39 hm2。

3)项目背景

三坊七巷整治后状况

自从晋、唐代起,三坊七巷便是贵族和土大夫们的聚居地,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现在的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由大量明清传统居住建筑按一定空间秩序组合而成的“有机体”,仍基本保留了较为完整街区的“街—坊—巷—弄”格局,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1992年,三坊七巷曾被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由长江实业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结果导致街区格局受到严重破坏。该工程在各级领导重视与有识之士的呼吁中仅实施了一期便停了下来。2005年,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被重新提上政府议程。福州市成立了“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并聘请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为领导小组的专家顾问。2006年,三坊七巷一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福州市专门成立了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理委员会,开始对三坊七巷进行全面保护和修复。4)主要规划理念(1)整体保护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强调的是保护整体风貌,重点在于构成街区景观中各种负载历史信息的遗产和反映景观特色的因素。包括道路骨架、空间骨架;自然环境特征、建筑群特征;建筑房屋、道路、桥梁、围墙、挡土墙、庭院、排水沟及古树名木在内的绿化体系等,都应该仔细研究鉴别予以保护,从而使历史景观风貌得以延续。同时,需要保护街区历史文化内涵,包括社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传统商业和手工业等方面,保持街区的历史环境氛围。(2)真实共存原则

历史街区往往经过几个历史阶段建设形成,包含不同时期的遗产与景观,根据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均应予以保护。对街区中明清和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遗产与景观,应该同样重视与正确对待。同时,应尊重与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及可读性,尽管有时街区风貌由于历史原因不完整或不协调,也决不能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处理,更不能为了追求街区面貌的纯粹性、统一性而拆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3)分级保护原则

根据价值评价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级别历史街区,不同级别街区的保护更新程度有所不同。价值较高街区实行从区段环境到历史文化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整体保护,保护为主,更新为辅。价值中等街区重点保护原有价值与特色的空间结构、景观和社会生活等主要特征,保护与更新相结合。一般历史街区则主要保护有价值与特色的空间结构、建筑、城市构件和社会生活等,在保护前提下,加大更新力度。对建筑的保护也是这样分级进行。(4)适度整治更新原则

街区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整治,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首先是景观的整治与修复。清理乱建、添建违章建筑,改善与街区风貌相冲突的建筑,适当恢复部分损坏的立面风格,适当整修老化破损的围墙、铺路、踏步等。其次是基础设施的整治与规划。规划配置街区给排水、暖气、煤气等设施,改善室内与室外的卫生、给排水、通风、供电等设施。小规模、分批分期地实施历史街区的整治,这样不但有利于做好细致的调查与规划,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且便于从容筹集资金,特别是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可以有时间精工细做,保存更多的历史信息。5)借鉴之处

(1)对文物及历史建筑单体的保护

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在普查过程中,利用勘测地形图与进行现场踏勘两种方式相结合,对古建筑的院落范围、占地面积、建筑格局、建筑特色、保存状况、人文历史、名人著述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得了坊巷内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价值评估的第一手资料,并编制了三坊七巷地理信息系统,从街坊整体到院落布局再到建筑细部,全面地记录了街巷和古建筑的地理信息,为规划编制、文物修缮设计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与实物影像资料。(2)对建筑群和历史街区的保护

2005年一2006年,福建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展了《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坊民居》课题研究,对三坊七巷的街区构成、利用现状、整体保护、更新利用、社会因素和对策等进行了详尽的探讨。2006年~2007年编制完成了《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2007年~2008年又编制完成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规划》,该规划受到了国家文物总局及多位全国知名古建筑专家的重视。2007年将三坊七巷文物保护规划升格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三坊七巷保护工作的内涵实现了质的飞跃,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均被纳入了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在《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增加了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注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突出福州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曲艺、传统工艺及民族活动的传承。将三坊七巷内保存完整的福州传统文化、民俗、工艺、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到与物质文化遗产同等的高度,将历史街区长期以来积淀的文化内涵与建筑本体有机结合,不仅注重对古建筑本体的保护,更注重保护古建筑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古建筑中所升华的人文精神。(4)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联系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边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突破了地理空间边界,是—个大的文化氛围。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相互交错,相互依托,有机结合,成为旧城的精神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于建筑之中,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建筑单体内涵的体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可割断。在对建筑本体与坊巷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与传承,将保护落实到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历史记忆和老字号上,尽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到物质遗产上。9 杭州河坊街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清末民初 商业街区 2)项目位置

河坊街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东至中河高架路,西至南山路清波门(距离西湖约200m),全长1350m,其中吴山广场以东路段约500m,是1999年以来杭州市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的重点区域。

3)项目背景

河坊街整治后状况

河坊街在南宋时,因街坊三面环河一一中河、涌会河(今惠民路)、运司河(今劳动路)而得名。清未民国期间,河坊街成为“地当四冲,百货所聚”的商业中心,形成民族商业与现代商业交相辉映的繁盛局面,成为当时杭州的“商业金三角”。民国初年,拓建后的河坊街成为汽车可达的马路,改变了坊巷格局,资金雄厚的店家借机改造店面,在街巷交叉口四周新建了一批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式西洋建筑。自1950年代以来,随着杭州市区的扩展、市中心的北移,作为以往城市中心区的河坊街一带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往昔的辉煌。到20世纪末,虽然格局犹存,但整体环境质量恶化严重。1990年代末,随着河坊街周边新火车站、吴山广场、城煌阁及历史博物馆、钱币博物馆的陆续建成,河坊街所处的吴山地区己成为杭州的旅游观光休闲中心之一,于是河坊街经历了从最初计划的拓宽改造到最后实施“抢救性保护”的过程。4)主要规划理念

(1)“原真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根据河坊街的区位、历史、现状及今后该区域的发展趋势,河坊街历史街区定性为:以清末民国初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以传统商业、药业文化,以及餐饮、茶文化为内涵,集旅游、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步行街区。为使街区恢复清末民国初的“原汁原味”,在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民间征集历史照片和物件材料的基础上,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依据每一幢建筑不同的建造年代、建筑风貌及建筑质量进行保护和整修。(2)“整体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河坊街内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国初所建,但街巷仍多承南宋格局而来。为全方位保护历史文化氛围、保持风貌的完整性,对道路路网、路幅宽度基本不作变动,保持原有肌理,对任意添加的、不符合历史文脉的建、构筑物等予以剥离,根据传统特色加以整饬。严格控制建筑高度,要求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有空透性和层次感,并强调街坊与城市山体的联系,使山景充分进入街景。通过对街区内不同层级开放空间的细致设计形成层次丰富的开放空间体系。(3)“人文性”与“现代化”相结合

河坊街保护整修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依据历史原貌和周边建筑特点、商业布局,在河坊街沿线设置了具有杭州传统特色和人性化尺度的街景小品,吸引人们驻留、观赏和休闲。对街区内部分非文物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增加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设备,上、下水等管道也一次埋设到位。在街区外围设置机动车道、自行车通道、停车场和公交车站,游人步行进出街区。针对历史上河坊街一带是火灾多发区的特点,在不破坏街巷空间尺度和风貌的前提下,安装现代化的消防设施。5)借鉴之处

(1)把握好着眼全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在规划范围上,要根据“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合理划定保护区范围(可统一命名为清河坊保护区);在空间格局上,利用街巷交叉口等空间界面和古井、牌坊等空间节点有重点地建设景观高潮区,将不同时期的多种文化浓缩串联,体现历代文化艺术;在功能要素上,要合理设置功能区块,构成风格迥异又十分协调的功能带(点),增加游客的选择,增强休闲性、观赏性;在交通联络上,保护区内设置老式敞车、轿子等旧时交通工具,保护区外集中设置停车场,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同步抓好入口节点、边角空间的城市设计。

(2)处理好保持原貌与推陈出新的关系

在具体保护整修过程中,针对不同建筑在尺度、形态和风貌方面的不同特点,一边研究,一边整修,突破大规模基建工程的施工模式,精雕细琢,在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内外空间、建筑装饰上体现原貌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对不属于文物保护范畴的部分木结构建筑,利用原有工艺、材料,根据原貌将建筑破落部分修复一新;对文物保护建筑的整修则应继续保持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识别性。(3)营建好集聚人气与创建特色的关系

以税收优惠等措施,强化对经营业主的引导和制约,尽量引进本地或外地货真价实的传统土特产品、特色小吃,除销售外,还可展示制作过程,让游客参与。印制旅游小册子、光盘,或以通俗简明的文字刻于商店铭牌或雕塑边上,使街区成为集购物、休闲及丰富知识于一体的“活”博物馆。另外,通过市场机制,邀请各类文艺团体,定期定时在街区广场、部分茶馆进行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使传统文化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有机融合,增强游览的吸引力和观赏性。(4)区分好商业开发与历史韵味的关系

尝试导入新的使用功能,重建新的生活形态,挖掘出深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魅力,使商业氛围与人文氛围有机统一,使历史文脉不只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方面,同时在生活方式、人文形态、业态功能方面也到延续和发展。运用“政府引导,市场介入,市民参与,自我完善,多管齐下”的保护整修模式,使街区成为融历史传统、文物保护、商业经营、传统民居、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5)分析好规划控制与更新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要突破“指标简单量化、条文标定”等一般规划控制模式,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合理性。在充分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划定重点保护区和环境风貌协调区,发掘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和空间景观,根据不同区域进行深度不

一、内容各异的城市设计,保留街区原有的韵味和精华。另一方面,加大规划管理力度,尝试“法定图则”管理方式,规范“保护、维修、改建或添建”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健全分期实施计划制度、过失追究制度等,并强化“专家指导组”等社会机构的监督、指导、协调作用,按设计方案拆除或整治已建成的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使规划控制指标、设计思想贯穿于更新保护及后续管理的整个过程。6)保护整修运作机制

(1)技术层面——专家把关审批

为确保河坊街保护整修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验证,杭州市组织专业力量开展现场调查,向全国招标征集保护设计方案,并公开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在工程筹备阶段就组织成立了清河坊管委会,建立了由园林、建筑、考古、规划设计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全程指导保护整修工作,对各类建筑提出明确的整修规程。同时,扩大施工单位的选择范围,由清河坊管委会邀请苏州、安徽、金华、东阳等地对古建筑修复有丰富经验的单位参加,并根据每幢房屋的历史沿革、形态和风格,通过投标确定不同的施工单位,以避免施工作业、建筑形态的雷同。在河坊街四拐角等重点区位进行样板房整修试点,重点修缮,重点保护。

(2)政策层面——有机疏减容量

河坊街历史上就是商业街区,其临街建筑在设计建造时一般为“前店后宅”、“上居下铺”,“商业”的比重考虑较多,而根据现状调查,在保护整修的500m街区范围内,共有居民1171户,企事业单位25家,一院多户的情况较多,人口密度极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杭州市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分门别类地拟定了人口疏解和保护整修政策:

对公有住宅房屋(包括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住宅)由清河坊管委会统一保护和整修,原使用人由清河坊管委会根据有关条例实行易地安置或货币安置;

对产权属私人所有的房屋或属单位的非住宅房屋,产权人要求自行保护和整修并且符合有关条件的,可由产权人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自行保护和整修,并与清河坊管委会签订保护和整修协议,明确整修时限、保养责任,原使用人由产权人按照有关政策进行补偿安置;

对除第二项规定外,街区内因规划需要保护整修的房屋,由清河坊管委会统一实施保护和整修,其产权人或使用人由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实行易地安置或货币安置,对因规划需要拆除的房屋,其产权人或使用人也按以上办法安置。(3)资金层面——市场机制运作

杭州市在借鉴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杭州房地产业等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了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紧密配合的河坊街保护复兴模式,即:确定河坊街整修保护的业主单位为上城区政府(具体操作单位为清河坊管委会),由市财政提供贴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街区周边已出让地块暂缓开发,规划范围内与历史文化保护无关的企事业单位一律外迁;沿街两侧商铺,经保护整修后实行公开招标或拍卖,所得资金用于平衡先期投入成本及街区的后续保护管理;通过招标或拍卖取得商铺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其经营活动应符合街区区块功能和业态布局要求。7)成效

河坊街保护整修工程于2000 年4月动工,2001年10月18日正式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开街仪式。河坊街一改过去破落萧瑟、嘈杂混乱的景象,成为粉墙黛瓦、飞檐雕窗、旗飘灯摇、热闹有序的传统商贸步行街区。在河坊街还恢复或引进了一批杭州城及外地的老字号特色店铺、艺术馆、博物馆,增添了展示传统生产、交易模式的独特风景线,对一些缺少文化内涵的店铺进行调整、清退,形成了餐饮文化、药文化、茶文化、古玩艺术、市井民俗、建筑古迹等六大特色。

自河坊街正式开街以来,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最多一天的客流量突破了30万人次,平均日人流量10万人次,已与吴山城隍阁、胡雪岩故居一道成为热点旅游线。据统计,河坊街保护整修先期投入资金约3亿元,其中约2亿元用于拆迁安置,动迁居民1156户、企事业单位25家。其中,货币安置476户,易地安置680户;自行投资修缮原地保留的有15 户;在河坊街两侧抢修保存建筑22542m2,占总建筑面积的90%。清河坊管委会从2000年10月-2001年4月,共组织了四次商铺拍卖,共拍卖铺面48间(温州等地的业主占77%),计9000m2,最高成交价达23.949万元/m2,共回收资金2.2亿元,加上周边土地出让金的返还,河坊街保护整修资金基本平衡。保护整修后的河坊街正式命名为“清河坊历史街区”,市政府还专门拟定实施了《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使街区后续保护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泉州市中山路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中小城镇、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 2)项目概况

泉州市中山路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之间,是泉州古城区主要的商业街。当年主持街区设计和施工的是一位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工程师。3)规划理念

泉州中山路的保护与整治的方式与探索:“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充分挖掘和寻找原有沿街建筑的典型特征及原创性特征,使之恢复其沿街建筑的历史风貌。整治工程完成后,广泛地受到群众、专家及政府各方的好评,1999年初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泉州时,赞誉中山路整治工程为“洗脸式”保护整治这一做法。

通过对传统肌理的继承,沿街建筑高度,以保持原来良好的建筑尺度,着力使其建筑风格与相连接的三个历史片区相协调,使其不但自身具有应有的特色,又在三个历史片区中发挥过渡及纽带的作用。着力增强商业气氛,为重现商业的繁荣提供良好的氛围。保护沿街树种、并补植修剪,使其形成拱形的绿色长

泉州中山路整治后状况

廊,改善并进一步美化、绿化环境。保护骑楼特色,并使其连续。通过整治骑楼游人通行地面,使游人在购物或逛街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使原有杂乱现象彻底改观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繁荣的商业街。

泉州中山路整治后状况

4)规划实施

历史街区的整治、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要在保护中达到整治的积极目的,公众的参与十分重要。在中山路的保护与整治中,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是市政府对此工作十分重视,在整治动员大会上,市政府领导亲自动员,让群众了解整治的作法和目的,做到家喻户晓。并成立整治指挥部、深人群众中,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倾听意见,并作现场答疑,召开各种形式群众座谈会,让广大居民了解中山路经过整治,不但能改变脏、乱、差的风貌,同时也保护中山路的传统风貌特色,使中山路重新焕发商机。会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变抵触为支持、并积极参与,且主动筹集一部分资金,参与整治工作。由于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予,使中山路整治资金更加充足,整治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旧城中心区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2)项目概况

东关历史街区历史上是众多的富商巨贾的居住地。历史上也有商业,但不算主流。时至今日,居住仍然是东关历史街区的重要功能。3)规划理念

历史性街道界面景观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根据上面对历史性街道界面景观的建构分析,保护工作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对硬性建构中含有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软性建构中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保护整体的风貌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整治后状况

保护构成街道外观形象的各个因素,包括房屋建筑、路面、河道、小桥、古树等。凡是历史上存在,能反映当时历史特色的,都应仔细研究鉴别,予以保护。在行政措施方面做好规划,划定保护区域,规定保护措施。(2)坚持长期与逐步整治结合的方法

以逐步恢复街道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的整旧更新,不可一蹴而就。施工前做好细致调查规划,设计施工中精工细做,保留尽量多的历史信息。(3)尽量保持原有的社会网络的稳定

慎重选择精而少的能最好反映历史景观的街道,保证资金投入最有价值的地方,进行严格有效、持久的管理和整治。(4)严格确定历史性街道的范围和数量

慎重选择精而少的能最好反映历史景观的街道,保证资金投入最有价值的地方,进行严格有效、持久的管理和整治。(5)坚持小规模的“有机更新”的改造模式

结合原有“住文化”,加强对传统居住形态的研究,创造出新的住宅改造模式,以保持原有社会网络的延续。4)规划实施(1)政策的引导

在规划方面.目前在扬州已形成城市总体规划、古城保护专项规划、历史街区控制性详规、民居改造规划等完整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2)实施的程序 a.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 在东关街历史街区更新的试点中.为扬州旧城改造提供智力支持的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将先进的公众参与的“社区行动计划”引入东关街历史街区更新试点中。在“社区行动计划”当中,老街区的居民是行动主体。也是整个更新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之一。为了使东关街居民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问题,除了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外.街区的居民还被要求参与发现街区中存在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街区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历

史街区的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钱由谁出也成为公众参与东关街历史街区更新的一个讨论项目。对于“谁来做”的回答,通过票选,大部分居民都选择“政府实施、社区监管、居民自觉”的方式。相应地,居民也愿意承担部分整治资金。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改造前后对比

东关街更新中实施阶段的公众参与在历史街区更新项目实施中,公众参与是配合项目顺利实施、监督项目合理进行的重要力量。就东关街更新而言,专家与居民一起就参加整治的民居制定了详细的改造规划,随后开始实施。不仅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与名城建设请来的专家以及监理人员对工程的实施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把关。居民们也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决策与监督。

b.扬州东关街后期维护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对历史街区进行长期有效的维护。既是对更新成果的一种保护。也是长效持续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发动公众参与历史街区管理。是值得东关街历史街区正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目前。东关街打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建。我们的家园我们管”的口号,在社区的组织下建立了文化流动站。鼓励居民们多学习,从而营造街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实行了责任到户的绿化养护机制,对居民门前的植物实施承包到户。北海市珠海路历史街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 2)项目概况

位于广西北海,于1927年,为适应北海发展需要,对“大街”进行拓宽,两边商铺统为骑楼建筑,因北海濒临盛产南珠的古代珠海而将此大街定名为“珠海路”。毗邻外沙岛,沿街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3)规划理念

面对许多地方出现的新兴的旅游活动和古老的住居文化相互冲突的局面,珠海路历史街区保护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不应仅仅从历史角度.更应从旅游发展角度去严肃地界定其范畴和属性,提出保护与更新的思路一应以民风民俗保护、景观保护为目的,完善和发展历史街区的主要特点,并通过用地结构调整、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街道空间与行为场所的认同和继承、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的改善等一系列猫旋,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1)合理利用土地

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理,既使土地具备较高的利用效益,又注意避免旧城区密度较高的弊病,适当地、合理地调整旧城区中一些不适宜的土地利用项目,引进多用途、大空间、小尺度的具有北海地方风格的建筑综合体以满足发展的需要。(2)优化产业配置

确定合理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使经济在协调中发展。从发展传统产

北海市珠海路整治后状况

业、旅游业和保护街区风貌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满足经济发展与街区保护并行不悖的要求。(3)保护传统文脉

用规划控制手段对旧街区进行治理和改造,发掘其特有的环境性格和场所精神,体现其商业街市文脉的潜在价值,再现传统的历史文化。(4)繁荣地区经济

注重街区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历史街区在获得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脉的保护。

(5)改善居住条件

建筑更新、用地调整、景观规划等手段,改善居住空间,提高环境质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把历史又化的再现与现实生活的创新结合起来,形成空问层次对比,增添城市的魅力。

北海市珠海路骑楼

4)规划实施

岛上街区,城市拼图 第3篇

厦门鼓浪屿和广州沙面岛,知道她们的人不少,一个天风海涛,琴声乐韵;一个三江汇聚,榕荫满地,将分处两地,滋长于不同自然和城际土壤的两个小岛街区相提并论,把玩赏析生长其土地上的建筑群体的共性和异趣,更别有一番情与味。

鼓浪屿:建筑与音乐的碰撞

选择接近黄昏的时候上岛,好让自己从容漫行。或许还能看到落日,残霞以及半瑟半红的夕阳照水。

总觉得,浪漫与黄昏的色彩有关,与海水和岛屿有关。

车到厦门渡口,隔岸就能看到鼓浪屿了。红屋顶和绿树丛,是鼓浪屿远景中的主角。近距离让人心生从容,并不急于立刻登临,倒更愿意隔岸在远处看岛上著名的八卦楼的红色顶尖,看各色游轮在陆岛间游弋,看水波荡漾中岛屿的媚态……当然,在凤凰树婆娑的浓荫下窥看鼓浪屿,是初夏的一种情致。

鼓浪屿是自然形成的海岛。宋以前尚无人烟。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1902年,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等13个国家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历史更迭,这个面积仅有1.87平方公里的海岛,除了自然禀赋的迤逦岸线和跌宕峰岩外,更多了历史的建筑和建筑的历史。

鸦片战争前,岛上的房屋与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制没有差别。即使现在,建筑西洋风浸润的岛上,只要悉心寻找,仍能找到二进,四进的本土民居建筑群。而密密麻麻的民居间,70%左右都是上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西式建筑。西风东渐的大氛围下,当地名人、富户纷纷聘请外国设计师,或套用现成图纸,或模仿周围建筑形式,建造出规模宏大,装饰艳丽,做工讲究的住宅。除了住宅,鼓浪屿也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

夕阳打在岛上,正是古建筑最为生辉的一刻。夕阳是神来的笔调,让一切都活跃光彩起来。旧建筑的静穆一旦被天空中的飞鸟和斜阳打破,容颜便如美人绽笑般活跃生动。晚风中立于缓坡上向岛屿的腹地放眼望去,鼓浪屿的建筑高低错落,掩映在葱郁林木之中,彼此之间十分协调,但各自的风格特征并非十分明确,很难论定哪个建筑属于哪种风格。

素来被称为“万国建筑”的鼓浪屿建筑群,混杂着英,美、日,德,法等各国建筑,风格多样,不过,建筑群中90%的房屋都是住宅。它们多为低层庭院式,一般选用当地石材或红砖,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布局合理,而且多采用圆拱回廊,清水红砖,红瓦屋面,并用柚木楼板,花砖铺地,用栏板铺以奇异别致的琉璃瓶花格,建筑的各个立面又常有精雕细刻的罗马式大型圆柱和结构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顶。

而鼓浪屿上的更多建筑,是“折中”风格。泉州路的“金瓜楼”便是典型代表,建于1922年的“金瓜楼”,得名于屋顶“金瓜”造型。“金瓜顶”属拜占庭风格,橙黄泛金,8条瓜棱明显,支撑穹顶。建筑外部装饰采用中国传统装饰工艺,建筑内部格局则中西结合,有中国传统的厢房,中厅和西洋壁炉,宽廊等,建筑门楼精巧独特。金瓜楼的门楼颇具特色,门楼分为两层,运用中国歇山式古建筑手法,重檐翘角,翘角飞卷春草与金瓜上一致,装潢有如城门一般,门穹蓝天高悬,足具气派,是鼓浪屿建筑中独具风采的门楼之一。鼓浪屿大多数建筑就是这样,深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影响,但又保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逼近日暮时分,抬眼再看金瓜楼夕阳下的金顶,此刻最心仪鹭乌在天空飞过的一瞬,心在这一瞬倏然如飞鹭般飞翔,顿然轻松裕如脱尘而去。再一群飞鹭划入天空,划入视线,心又再度起飞……让心徜徉,在黄昏的鹭岛白鹭飞过的刹间。此际的海岛,极为安静。不断涌入耳际的,是零星间断的钢琴声。和着琴音,满目建筑的轮廓,仿佛也在波动,仿佛渐渐将人带到从前,从前……

是的,和“万国”建筑几乎同期,西方音乐开始涌进鼓浪屿,与鼓浪屿优雅的人居环境相融合,日积月累地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如今,且不说鼓浪屿人均钢琴拥有率多少,也不说岛上孕育了多少个音乐世家,仅仅是这流动的音乐与凝固的音乐分别在耳际和视野里和鸣,交感,便是鼓浪屿足以傲世的独特情韵。

晚风渐起。在夏日柔软的海风中开始登临日光岩。日光岩,是在密密麻麻的民居间耸起的岩石,交叠而圆滑,缓缓上升。顺着台阶攀爬,在日光岩半腰,视线可以越过民居的屋顶和丛林树冠的遮挡,循着海浪的声音,看到大海。却原来,这么一片宁馨的人居之所,是这般悠闲地泡在海里……

沙面岛:建筑与大树的资格

沙面岛宁静得几乎要叫人把她彻底忘掉。

四面环水、绿荫环绕,这个只在东、西,北三面以小桥与陆地相通的小岛,她的内里倒殷实地藏着一地繁华。所谓“繁华”,是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竟然热闹扎堆地挤着150多座欧风建筑是与老房子相生相伴默无声息却汲天地雨露精华的150多株老树是平常日子里都能见到几簇婚纱新人的取景拍照是老房子里璀璨的灯火和琳琅新奇的物品或美食……

庸碌生活,与沙面无关。一河之隔,沙面岛外的东、西,北面,是热闹的西堤码头,黄沙水产市场和清平中药市场。但这尘嚣的喧腾,穿越不了河涌,穿越不了密林,更穿透不了这里独有的气息。

沙面岛是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填土筑基而成的人工岛。从那时开始,沙面岛的建筑便因为“租界”而显得迥异于广州城本土其他街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当时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职员以及外籍税务官和传教士。

这座水中之岛,似“空中楼阁”,悉数建筑尽是西式。弹丸之地的小岛,完全可以从容静赏,悉心分辨建筑的流派,仔细鉴赏建筑的品相。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折中主义,甚或是现代主义,沙面岛上的建筑群每一座均特征明晰,个性分明。

胜利宾馆,堪称今天沙面岛建筑群的地标了。无论昔今,这座建筑始终耀眼夺目。1920年,这座新落成的建筑是维多利亚大酒店,后来成为英国汇丰银行的办公楼。而现在,它又回复到建筑设计的初衷,成为广州最具建筑特色的酒店。新灯,彩旗,以及一个寓含“改天换地”意义的命名,使这座建筑流淌出穿越昔今的不同味道。然而,无论时间怎样流转,建筑本身仍然恪守着建筑师赋予它的与生俱来的风格:无论正面檐口还是门柱上,都装饰着三角形山花装饰,与底层的重块石互相呼应,屋顶沿街和转角部位建有穹窿顶阁楼亭,整座建筑从头到脚,依然流淌着古老沧桑的希腊建筑韵味。

像胜利宾馆这样的新古典风格建筑,沙面岛最为多见。而那种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方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的建筑,沙面岛不乏其例。标志非常明显,极易遇见的广东省外事办公室、沙面小学,沙面英国领事馆以及沙面英国亚细火油有限公司,都是观赏性非常强的折中主义建筑。

在建筑大观园一般的沙面岛,不能错过观看的建筑还有走马廊式的建筑。这类建筑乍一看,蛮像岭南骑楼样态的建筑。相似处在于,建筑外围设一圈或一段外廊,非常适合岭南这样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然而细看,马廊式的建筑立面是由连续的拱廊组合,形式简洁,线脚明朗而无其他装饰。这种形式是西方建筑传入东南亚,印度后,为落地而产生,也称为伊丽莎白式回廊。沙面大街48号,沙面南街2-10号,是这种建筑的一大看点。

寂静的沙面,是视觉热闹之地。恍惚问,总有身在异域的幻觉。然而,这片珠水孕育的小岛,毕竟还不是真正的空中楼阁。一段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她空间上的特殊景象,但割不断的是与这片小岛一衣带水的水土。榕树擎天,绿荫如盖,空中的气根和土中苍老庞大的根系,有很多都缠绕纠结在一起。160多株南国细叶古榕,毫无争议地繁衍在这片小岛,她们,才是小岛亘古不变的地标。

没有如滚珠般坠落玉盘的音乐,也没有混在本土样式的建筑,更没有天风与海浪作为庞大的衬景,与鼓浪屿建筑群的庞大和杂色相比,沙面岛更见纯粹和安静。

小街区 第4篇

关键词:街区生活,邻里关系,公众交往,街区的空间,路径与领域感

20世纪90年代以前, 中国城市的住宅区大多是开放的, 拿北京来说, 不仅传统胡同可以自由穿行, 许多小区也都是开放的。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社区—百万庄小区 (图1) 采用围合的邻里单元, 但是没有围墙, 而且直到20世纪80年代政府建设的大型住宅区仍然是开放的。至于那些基于特殊国情产生的封闭的大院 (机关大院、部队大院、大学等) , 其尺度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一个小镇的规模, 虽然对城市是隔绝的, 其内部相互之间却是开放的。比如在我当年的大学, 只要进入学校大门, 在这个小社会里是可以随便串到任何一个角落的, 从教授住宅前的小路到校长办公的小院, 没有任何阻拦。

而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新兴的地产开发, 新建的住宅小区绝大多数都用围墙和大门与外界隔绝起来, 某些以前建设的开放性小区也象征性地围上了铁栏杆, 我们的城市正在变成一座座相互割裂的孤岛, 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很多文章已经有深入的剖析, 这里不再论述。

针对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的弊端, 中央提出了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区的方针, 但关于如何建设开放式社区, 建设什么样的开放式社区, 目前还有不同的理解, 这就需要从其要解决的问题出发, 并吸取国外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我们的历史经验。

一、开放式社区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大院围墙社区带来的弊端, 解决的问题无外乎两点:一是技术层面的, 一是社会层面的。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目前被诟病较多的是城市交通、资源共享等问题, 密路网、窄街巷替代超大尺度街巷是解决城市交通毛细血管不畅、拥堵的良策, 而一旦街区尺度变小, 原来小区内的公共资源必然会面向道路对社会开放。对于纯技术问题, 以前也有一些尝试解决的手段。比如南方有些小区底层整体架空, 花园设在上层, 试图解决城市交通在底层的通畅, 但上部的住区仍然构成了超大社区;至于社区资源在物联网时代也会有全新形式的共享方式。但这些都不能解决社会精神层面的问题。大院儿的划分阻碍了社会的开放和交流, 不同的大院儿易形成不同的阶层。比如几十年前北京胡同里的人和大院儿里的人就是明显不同的人群, 不论从语言到行为都有不同的特征, 甚至分为不同帮派。举例来说, 我微信里中学群和小学群的同学都是住在相邻几条胡同的小伙伴, 大家至今都还能记得四十多年前其他同学的家庭成员和邻居、胡同里的那些景物和故事。这样的街区生活记忆与承载着乡愁乡恋的古老街巷一起, 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固的根基和灵魂, 几十年来伴随着它们在中国的消失, 我们的社会在精神上也无可挽回地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而生活在大院儿单元里的人们则很难有那种亲密的街区生活, 邻里关系淡漠, 交往消失, 人们自我意识往往强于公共意识。如今的封闭街区势必会加重这种分化趋势, 所以重塑街区生活、建设和谐社会应是开放街区的核心。

二、重构街区生活是开放式社区的本源

街区生活是开放式社区的灵魂, 世界各地那些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古城古镇至今仍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人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古老街区流连休闲, 而在冷冷清清的新城行色匆匆, 这样的景象非常普遍。国外许多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都在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城建设的失败并总结以往富有魅力的历史街区的特征, 新都市主义也提倡在现代的住区规划中力行传统城镇那些活力街区的要素。[1]在那些传统街巷中, 老人们白天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 晚上左邻右舍男人在一起喝茶打牌, 女人聚在一起聊家常干家活, 小孩子就在一旁踢毽玩耍, 在这样一个有很强领域感的有限的空间内形成邻里之间的互动, 陌生人的闯入很容易被识别。

这样的街区生活图景并不会因为在规划中把地块划小, 每个地块不设围墙就能自然产生 (图2) 。国外的许多案例都证明, 在城市建设中, 拆除那些传统街区, 建设若干高层住宅之后, 邻里关系消失, 居民公众意识淡漠, 犯罪率上升, 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国内许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小区也是这样, 出了单元楼就是四通八达的小区路, 在这样的开放式社区里居民缺乏安全感, 每家窗户都设置了如同监狱般的防护栏, 根本不能体现开放式社区的理想, 所以生活在这样的社区中的人们更向往有围墙的社区。

如今的社区开放如果塑造不好街区的空间与生活, 就重回以前的粗放模式, 在目前许多应景政策自我标榜的所谓开放式社区都能看到这样的影子。在新的住区建设中如何延续城市的街区精神, 重塑我们乡土的精神家园, 而非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解决城市问题, 需要我们向传统学习。那些历经岁月磨砺的生活空间承载着一个社会的文明与传统、和谐与秩序, 传统的魅力街巷至今仍然是我们的老师。

三、维系街区生活的空间体系

街区是城市生活的起居室, 开放式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塑造精神层面的街区生活。那么, 什么样的空间能产生有活力的街区生活呢?什么样的开放模式更适于我们的国情呢?我认为我们的开放街区应该有以下几个要素。

1. 路径

传统街巷大多是自然形成的, 它是链接着城镇重要节点的最便捷的路径, 即使是经过规划的城镇, 经过长期的岁月磨砺, 这些路径也最终演变成可达性最好的线路。在西方城镇它是串起教堂、市场、车站的步行网络 (图3) , 在中国的传统聚落则串起祠堂、庙宇、集市, 它使整个城镇构成了一个自然充满人性的有活力的街区网络。而大院儿街区将城市中这些本应是便捷的通路人为地加以改变, 比如我以前居住的大型社区中的许多人乘车要往东北方向走, 但小区只有西、南两个方向的出入口, 所以每天不得不绕行很远的路, 匆匆赶路的急切替代了闲庭漫步的愉悦。这样的路径即使有再漂亮的绿化景观, 也不符合人类活动特点, 是非人性化的, 很难激发街区活力。因此链接重要的生活场所的路径、实现可穿行城市的步行网络是构建活力街区的重要支点。不论在地块之间的城市道路还是地块内部的步行道路都应考虑这点。

2. 领域感和私密性

历史上的传统聚落都非常注重每家每户的私密性。私密性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它强调个人及家庭对所处环境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条件, 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我们发现, 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以南一直到中东、印度及中国, 这些历史悠久具有城市文明的国度的传统聚落大都是由院落式住宅组成 (图4) , 而街巷成为这些院落的公共领域, 这种分级很好地构建了私密与开放的关系。西方近代城市膨胀后则演化成以街区为单位的多户共享的公共院落组团, 比如巴塞罗那的围合式街区 (图5) , 就是扩大了的集中的地中海传统院落模式。中国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一些组团式围合小区也属于这种规划体系的延伸, 虽然有一点本土基因却是经西方演绎又传入的居住模式, 它把古代私人的院落转化为邻里院落的模式, 作为街道空间的下一个层级, 有适度规模社群的领域感, 许多现代的居住组团都在强调这种邻里的领域感 (图6)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传统住宅则多为独立式, 具有游牧民族跑马占地式的生活习俗或带有较强蛮族的历史特征, 转移到美国就产生了许多一楼一街区的密路网, 以及以独立式住宅为单位的单调社区, 所以美国人痛心疾首于他们的住区缺少欧洲传统小镇那样的魅力, 发展出新都市主义理论。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对街区的开放度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国外有的建筑师甚至不认为巴塞罗那老城那样的街区是开放式社区, 开放式街区一定要开放到每个楼座 (图7) 。[2]我们的社区开放一定要结合我们民族地域的特征, 要把握开放的“度”, 在什么层级开放、在什么层级私密, 在开放的同时保有领域感和私密性, 才能形成理想的开放式社区。

3. 低层高密度

人类自古就生活在低层高密度的聚落中, 中外许多如今已经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古镇名城, 都是在2~5层的建筑高度下实现了超过1甚至2以上的容积率。考虑到比较小的道路面积, 这些古城的综合容积率普遍在2以上。比如中国的丽江古城、喀什古城、欧洲与中东那些著名的中世纪古城, 都是以低层高密度的聚落形态构成了宜人和谐并充满魅力的住区。低层高密度社区利于实现有限定空间的街区并产生街区的活力, 它宜人的尺度和家的可识别性令其具有归属感, 温馨的氛围利于形成社区的领域感, 方便邻里交往、建立和谐社区。同时低层住宅良好的接地性, 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能够亲近自然, 实现绿色生态的居住理念, 况且低层住宅在建造、技术、防灾等都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人口密度接近中国的欧洲早就提倡低层高密度社区, 实践中这种类型的住宅占绝对主导, 在理论上强调的邻里关系及社区的场所精神也有很多的实践, 但目前中国的规范对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规定却无法产生低层高密度社区, 这是需要改变的。

4. 街区的空间环境

街区生活的产生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 还在于其载体的空间环境与质量。什么样的空间能产生街区生活?目前那些兵营式、行列式住宅, 或齐刷刷、令人恐惧的高层社区仅仅因为不设围墙或把路网加密就能产生街区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纵观那些历史与现实的魅力街巷, 大都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有限定边界和良好尺度的空间, 这些街巷空间大多数是以中低层建筑为背景的街巷空间, 舒适近人的街巷尺度易于人们在此处停留;二是在一些节点和角落形成广场增加街巷的“阻力”以进一步提供人们聚集的场所, 有围合的界面是效果最好的街区空间;三是营造混合的街巷功能, 沿着街区的路径有各种各样方便本地住民的商业及活动场所, 这样的街巷才能形成有活力的社区客厅。

结语

开放式社区并不是简单地拆除围墙解决交通问题就能实现的, 而是一系列社会生活与场所的重构, 在规划建设中如果不重视这一点, 就会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原点。因此我们提倡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 在新的住区规划中建设好既提供便利又满足私密性和安全感的心理需求且充满活力的开放街区, 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开放和谐有序并充满活力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盖兹.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M].张振虹, 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朗诗国际街区 第5篇

朗诗国际街区与国际一线品牌(德国西门子、美国科勒、德国柏丽、瑞士乔治费歇尔、瑞士吉博力等)深度合作,打造高标准的精装生活,部分房源更豪华增配中央吸尘系统、食物垃圾处理系统、电动遮阳卷帘等。另外,为了尊重和满足部分客户的个性化装修需求,朗诗还开创了领先市场的不绑定装修房源,提供包括家居品牌、颜色、款式等多种可供选择的标准。

室内“恒温”环境系统

室内“恒湿”环境系统

室内“恒氧”环境系统

室内声环境控制系统

室内光环境控制系统

高效节能外保温系统

高效节能门窗系统

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中央生活热水系统

南京朗诗国际街区

朗诗.国际街区是朗诗置业在河西奥体板块开发的一个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米的高科技“健康、舒适、节能”住宅项目,占地240亩左右,位于河西新城中央商务轴与商业轴的交汇处,毗邻地铁1、2号线换乘站,交通十分便利。地块西沿庐山路(原经四东路),北靠河西大街(原纬九路),其东侧、南侧分别为规划道路,西侧为向阳河。项目周边凭借新城规划优势,配套齐全;建筑类型以小高层为主,定位国际化街区式住宅,力求营造开放私密并蓄的社区文化。

朗诗.国际街区整合国际领先的建筑科技,改变传统住宅观念和生活方式,创造最舒适的环境,彻底告别严寒酷暑和黄梅天,超前20年进入未来生活。

十大建筑科技系统

1、地源热泵技术系统

采用埋设垂直管、水平管或向地表水抛设管路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浅层常温土壤提取能量,供室内使用。冬季将地热能传递转移到需要采暖的建筑物内,夏季将建筑物内的热量通过热泵机组传递散失到地表浅层中。

与其他形式的冷暖设备相比,节能非常明显;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取用的能源更广泛,并且解决矿物燃料迅速枯竭以及消耗矿物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

2、混凝土顶棚辐射制冷制热系统

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楼板中的均布水管,依靠常温水为冷热媒来进行制冷制热。夏季送水温度为20℃左右,回水温度为26℃左右;冬季送水温度28℃左右,回水温度为20℃左右,温差加热或制冷混凝土楼板,再通过楼板以辐射方式进行传热,调节室内温度。

该系统温度分布均匀,室内没有机械转动部件,辐射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小,没有吹风感且空气洁净,安静无噪声且不占用室内空间。

3、健康全新风系统

经过除尘、消毒、除湿等多级处理的新鲜空气,以略低于室内的温度并以小于0.2米/秒的速度,从地面踢脚或窗下送出,无噪声,无吹风感。

由于送风层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会沿着整个地板面蔓延开来形成一个“新风湖”,通过人体和室内各种其它热源加热,连同人口中呼出的废气一起缓慢上升,通过设在上部的排风口有组织排放。室内空气清新怡人,品质极好。

4、外墙系统

住宅的主体结构以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在其外侧设置高密度保温板,再留出空气对流层,设置开放式的干挂外墙。中间流动空气层能带走保温板上的凝结水,有效保证保温材料的长期干燥,维护其保温性能持续有效。空气层加上干挂的外墙,夏季起到了很好的遮阳隔热作用,也有效地防止雨水的侵入。

5、外窗系统

窗户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窗,有效地阻隔室外的冷热。窗框和窗洞的结合空隙也采取阻热设计,隔绝这些细微之处的热传导。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加LOW-E涂层,可以内外双向阻热,冬天室内的热出不去,冷进不来,夏天室外的热进不来,室内的冷也出不去。

6、外遮阳系统 窗外安装铝合金外遮阳卷帘,其遮阳率最高可达80%,不仅可以遮挡直射辐射,还可以遮挡漫射辐射,从而降低室内制冷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

7、屋顶地面系统

屋顶设置较厚的保温层,女儿墙部分也严密包裹,并且把隔热层延伸到地面冻土层以下,形成闭合的保温隔热体系,全方位阻隔能量流失。

8、隔噪隔声系统

外墙系统、外窗系统和楼板均采用隔音构造措施,有效阻隔外界及楼层间的噪声,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

9、排水噪声处理系统

系统采用后排水卫生设备,在本层把污、废水排入管井中的主管道,有效的解决排水噪声的影响。

10、吸尘排污系统

活化街区的海派经验 第6篇

《上海弄堂工厂的死与生》在这方面做了总结,以弄堂工厂为活化街区的对象,钩沉索引,映照古今,在概括上海的经验上做了有益的陈述。两位作者的职业是建筑设计师,看待街区活化的视野更专业,所得出活化老街区的原则和思路简洁且到位。

作者生长于上海弄堂,在弄堂小学读书,对弄堂工厂相当熟悉,对弄堂所产生的海派社区也有深刻的体认。上海弄堂这样的老街区,与广州城中村相比,都有什么异同?读者若是对城市底层人群的所在有一个横向比较,可以得出更多阅读感受。比如街区活化这一中心议题,作者认为:“街区再生是物质空间、人文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共同再生体……避免僵化的分区,改变以往靠用地性质单一和过度管制实现的视觉和谐与功能有效的思维模式,街区既要维持原有社会空间形态,也要适当新旧并存”。

弄堂工厂的街区工、商、居混合相处,夹杂着社会分层,是独具特色的海派移民社区。就像广州城中村一样,法定保护的街区或建筑极少,作者要求扩大保护范围,延续历史文化,尊重历史街区的再生意义。再生而不是推倒踏平,是街区活化的物质基础。

在弄堂工厂历史街区的再生策略上,作者发扬了建筑师的眼光,纯粹从专业角度看待问题,值得一并推介,这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概略是:构建平民化社区,多样化混合业态,高密度特征的延续,小尺度肌理的把握。在这些再生策略里,平民化社区被首先提出来,这对于商业开发的谋利冲动与行政干预的政绩冲动而言,都是真知灼见。作者提出的具体思路是重构邻里关系、创造社区交往空间。为此,要尊重社区整体,谨慎调整街区内部功能结构,与处理好多样业态的协调,成了活化历史街区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外来的形态侵占原有社区,有可能驱逐原住民,彻底摧毁历史街区。这个反面典型出现在广州猎德村改建上,原有的村落形态不复存在,而上海要做得好很多。

在陈述中,作者对延续弄堂工厂街区的高密度特征上,贡献了相当醒目的观点。“延续原有街区的高密度特征是延续原有街区文化多样性和空间肌理的一大保证,也使得街区的区位价值最大化利用”。作者还将社区的高密度与过度拥挤做了区分。建筑师作者发挥的另一个书写特长,是细致描绘了历史街区活化的小尺度肌理。“总弄为整个里弄居民所共享……支弄相当于新住宅楼的前道,承担了家务、起居、休憩和观望等多种日常行为”,总弄与支弄的交叉组合,更是作者倾心的弄堂细节。

就个人兴趣而言,对本书中弄堂工厂的历史部分,不甚满意。最好的写史当然要见人见事,写出历史况味,而作者对弄堂史的阐释不能让人得出这个印象。不过,作者的专业背景弥补了这个不足,一旦涉及到街区活化的建筑要领时,笔力就变得恰当起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从来都是挑战,法律紧缺、社团皆无、经验匮乏。本书田子坊、同乐坊里弄重生的介绍部分,都认为“平民街区的再生需要更多民间力量的介入”,需要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完成。可见在历史街区的活化上,作者的立场支持了全书论述。

《上海弄堂工厂的死与生》

左琰、安延清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5月1日版

《上海弄堂工厂的死与生》以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形式为研究对象,从当时的社会条件入手,研究弄堂工厂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其历史价值和作用做出客观的分析,并以田子坊和同乐坊等同类开发项目为例,探索出一条适合弄堂工厂再生的开发和改造模式。

世界让我们乐观的事

约翰·布罗克曼 著 黄姗姗 译

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每年新年发起的年度讨论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每年都会有超过100位顶尖级思考者将自己的个人见解发表在网站上,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著名大学教授以及知名媒体人等。“什么令你对身处的世界充满乐观?”是2007年的年度问题。从哲学到科学,从对于宇宙的预知到对于人类自身的认知,这些前沿思想者的回答代表了他们对于世界存在状态的个性化思考。

传说我城 一O三

戴秀慧 编

香港MCCM2012年7月版

《传说我城 一O三》征集了103个故事,98个讲古人边讲边记着我城的人和事。城市的角落中,日常经历附着回忆与想象,一些香港人将自己经历过和记挂着的香港,娓娓道来。里面的回忆和想象,不单拼凑出一个多面向的城市图像,一件事或一个场景的联想也许并没有完整的起承转合,但就如生活,表面零碎的痕迹拼凑着一个轮廓分明的城市图像。多走一步,多翻一页,又像认识了这个身处的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多一点。

己卯以来杂稿

李楯 著

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网络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自80年代起,从事法学、社会学与发展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当代中国问题、法律职业和司法改革。这本法学随笔集内容涉及:法律和司法制度评论,时政评论,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纵论,圆明园听证会、环境保护及公共参与评说等等。全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这十年来的轨迹,凸现了其对于转型社会的思索,同时折射了社会这十年的进程。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阿富汗】法齐娅·库菲 著 章忠建 译

中信出版社2012年6月版

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现居住在喀布尔,育有两女。由于库菲每一次走出家门充满危险,她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告诉女儿,如果她不在了,女儿们要怎样面对生活。

冰雪纪行:赫尔佐格的慕尼黑-巴黎日记

Werner Herzog 著 钱俊宇 译

漫游者文化2012年4月版

1974年冬季,电影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接到一通巴黎打来的电话,他的导师、朋友萝特·艾斯娜重病。赫尔佐格挂下电话后抓了一件夹克、一个指南针、一个帆布袋和少许必需品上路,从家乡慕尼黑前往巴黎,他相信只要能成功走到那个远方的城市,朋友就能活下去。这本书记载了这段为期三个星期的旅程,记录了他在极寒与孤寂下的疯狂呓语、过去电影与旅行中的感思、白雪乡间景致,以及回忆,如电影中的人物“拥抱疯狂,走在世界的边缘。”

给樱桃以性别

【英】珍妮特·温特森 著 邹鹏 译

新星出版社 2012年7月版

“我们穿着盔甲行走在人世间,总能感到我们所爱的人,近在咫尺却又无法触及。”珍妮特·温特森是当代最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她的特立独行和性取向,也成为英国文坛最耀眼的作家。在这本书中,她讲述了十二位跳舞公主的故事,十二位公主,十二个温特森,以分身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童话、寓言的写作方式为她探讨异性、同性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大的容器,这部小说被誉为是一部呼吁男女两性关系和解的小说,更是女权主义小说中具代表性的杰作。

《第一百个客人》

郝文才 著 【德】朱里安诺 绘

汕头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小街区 第7篇

一、夫子庙街区文化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缺乏精品购物项目,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交通及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商品的交换与流通显得格外便捷与迅速, 各类特色商品的信息, 从产品造型、包装设计到生产工艺和宣传销售方式也随着交换与流通显得如出一辙。夫子庙特色商品, 如明代就闻名遐迩的南京咸水鸭、板鸭。如今, 销售的咸水鸭与板鸭, 口味一致, 品牌单一。几乎所有销售鸭类商品的店铺, 在商品种类、产品包装、宣传销售方式上都相同, 产品同质化严重[1]。

(二) 小吃种类良莠不齐, 缺乏秦淮特色。

在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内发现羊肉串、关东煮等小吃挂上了“夫子庙特色小吃”的招牌, 而传统的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夫子庙特色小吃, 含金量逐渐下降, 不再具有原先的独特美味。具有秦淮特色的夫子庙小吃逐渐流失, 使夫子庙小吃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三) 娱乐项目单一, 文化内涵不突出。

据笔者统计, 55.7%的游客认为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内娱乐项目单一。南京是著名的文化古都, 夫子庙的文化旅游资源无可比拟, 应该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而相关部门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

(四) 街区文化宣传不到位, 游客参与度不高。

夫子庙街区文化资源丰富, 尤其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其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而儒家文化的宣传和开发相对滞后。调查发现游客很少进大成殿、贡院内参观, 同时, 游客对历史文化街区举办的文化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5]。

二、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策略

(一) 挖掘街区文化内涵, 打造特有品牌。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最初以儒家文化为代表, 在随后的发展中, 又衍生出了独特的秦淮文化。夫子庙景区内零散分布着各个景点, 可以将各个景点整合, 串联成线, 形成以儒家文化和秦淮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景点[3]。同时, 通过开设国学讲堂、建设基础文化设施等方式宣扬夫子庙文化。在国学讲堂里, 讲述相关名人故事, 如秦淮八艳, 游客可以在吃特色夫子糕点, 品特色茶的过程中深化对夫子庙的人文故事的印象;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 可以突出各项设施的文化特色, 如在靠背等醒目位置刻上如孔子, 孟子, 荀子等富有代表性的儒家人物的图案和简介, 通过以上手段打造特有品牌。

(二) 整合夫子庙小吃资源, 重塑秦淮特色美食形象。

在规范夫子庙小吃种类方面, 因依靠政府的力量。地方政府可以作出一个严格的规定, 列出夫子庙小吃的种类, 禁止如关东煮, 羊肉串等小吃挂上夫子庙小吃的名号。在打造秦淮特色美食方面, 应重点打造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秦淮八绝[2]。在质量保证的同时, 对就餐场所内的环境、摆台及器皿、服务人员的服饰样式等, 要有详细规定, 同时要求每一道小吃送到客人面前后, 服务员都能用标准普通话介绍该小吃的历史典故, 以这种方式着力打造秦淮特色美食, 使得夫子庙小吃扬名海内外。

(三) 增设娱乐活动项目, 突显文化内涵。

在夫子庙街区可以多增加娱乐项目, 除夫子庙每年都会举办的民俗活动外, 还可以增加其他特色旅游项目, 如定期开展有关夫子庙历史的戏曲或话剧表演;诗词听写比赛;茶馆评书活动;秦淮特色手工艺品等等。其中秦淮特色手工艺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征集, 并向相关作者发出邀请, 随后在夫子庙街区成立专门的秦淮手工艺品协会, 定期开办展览, 向游客宣传秦淮的手工艺品。通过这些互动娱乐项目, 突显文化内涵。

(四) 宣传街区文化, 调动游客参与的积极性。

历史街区, 除自身保护和开发方面要加强外, 宣传街区文化也很重要。做好街区文化宣传, 一方面, 可以加强城市政府之间的沟通, 在各大城市地铁, 火车站, 汽车站处放映LED广告。另一方面, 加强街区内部宣传, 通过招募志愿者, 对他们进行培训。志愿者与游客的直接接触, 不仅有利于街区文化的宣传, 而且可以了解游客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娱乐项目。

三、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模式

(一) “以娱促游”模式。

所谓“以娱促游”模式是指在夫子庙多举办些娱乐项目, 以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大力继承和发扬夫子庙的民俗, 夫子庙的民俗活动主要有夫子庙的灯会, 夫子庙祭孔老夫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局的上演。夫子庙灯会, 又称秦淮灯会或金陵灯会, 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 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大型灯彩展览会, 在其中可以穿插有奖猜灯谜、“天灯祈福”活动让游客写下新春祝福, 放飞天灯, 为新年许下美好的愿望;祭孔活动, 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进一步彰显天下文枢之地的重要地位,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礼仪, 逐步将南京夫子庙打造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儒学文化传承基地和文化交流窗口, 游客在活动中穿着祭孔的服装, 欣赏经编排好的乐舞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局的上演, 表现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 其中再穿插黄梅戏、苏州评弹和小型杂技、魔术表演。除了民俗活动外, 在其余时间里, 可以多增加特色旅游项目, 如定期开展有关夫子庙历史的戏曲或话剧表演;联合有关中学进行诗词听写比赛;定期进行茶馆评书活动, 设定几处手制秦淮特色民间手工艺品点等等, 通过这些项目传承夫子庙特色文化, 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模式。

(二) “以食促游”模式。

所谓“以食促游”模式, 就是在夫子庙街区内着力打造美食文化, 以美食吸引各地游客, 从而促进夫子庙街区发展的一种模式。总体设想是在原本小吃一条街的基础上, 进行环境的改善和小吃街的扩张, 在传承特色美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是小吃店的环境在整洁干净的基础上, 在总体的氛围营造方面, 可以融合夫子庙文化元素, 如复古的桌椅碗筷, 服务人员身着行事方便的古装, 以此渲染气氛, 让游客进入的不仅是享受美食的地方, 而是一种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二是小吃品种方面, 蒋有记锅贴、唐记臭豆腐、黄勤记凉粉等老字号夫子庙小吃必不可少, 在这些传统民间小吃的基础上进行口感或外观的创新, 令游客眼前一亮。三是可以开展一些美食节活动, 挂上每一种美食的宣传图, 附加烹饪流程与食物发展演变的历史, 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美食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美食的认识, 在品尝中再一次加深对夫子庙传统美食的感知。

参考文献

[1] .王颖.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江苏商论, 2012, 8

[2] .张岚.城市旅游街区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

[3] .章建豪.南京夫子庙及其周边地区景观文化网络的构建[J].规划师, 2008, 1

[4] .王丽璐.打造品牌文化社区——以夫子庙为个案[J].改革与开放, 2007, 5

小街区 第8篇

城市特色商业街区简称特色街区, 是具有商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特质, 休闲游憩与商业和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地段。其概念源自20世纪中期美国的BLOCK社区规划理念, 是街区形式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内涵上的进一步延伸。近年来, 国内以杭州、上海、成都、南京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十分注重发展特色街区, 特色街区在转变城市产业结构, 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索了8街区的实质是指有游吸引物的性质, 服务于商业和旅游活动是特同时, 学术界对特色街区理论研究也日趋重视。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 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对各城市特色街区发展状况的具体介绍, 如刘晓鹰、陆诤岚、陈理、徐经罡、项园园等;从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等视角对特色街区进行研究, 如许洁、方志达、邵龙、姜乃煊等;对特色街区文脉与经济关系进行探讨, 如陈理、侯正华、谢文博等;对特色街区管理模式与保护整治进行研究, 如康新宇、吴鹏、刘智毅等。笔者于2009年参与成都市青羊区特色街区战略性规划,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 游憩功能在特色街区建设开发中具有重大意义, 而视野所及未见相关研究。本文即从游憩功能重要性的基础出发, 对特色街区游憩功能与文化、商业性的结合与相互促进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二、特色街区游憩功能营造的重要性

成功的特色街区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非常注重游憩功能的营造, 将游憩规划贯穿于商贸、旅游、购物、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的各个环节, 成为统领全局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 游憩功能的规划营造是特色街区建设的前提性任务, 是特色街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1、游憩功能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游憩是市民最重要的休闲形式之一。早在1933年, 国际建筑协会 (C.I.M.) 雅典会议制定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明确指出, 城市的四大功能包括: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特色街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 天然具有为市民提供游憩服务的义务。

2、游憩功能满足城市旅游者旅游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 城市作为区域旅游中心的地位日益加强, 旅游者逐渐把城市作为旅游的中心目的地。特色街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其游憩功能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 发展城市旅游业至关重要。

3、发展游憩功能提升特色街区商业水平。

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街区开放式的、包容的复合空间结构, 能够吸引会展、节庆、公益、文体等诸多经济社会活动在街区内举办, 不断提升街区聚集人气的能力, 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消费环境的舒适度, 从而推动商业发展。

4、精心营造游憩环境传承城市文脉。

特色街区所提供的游憩环境、游憩设施、游憩氛围, 为大众市民文化提供了空间和场所, 容纳各种广场文化演出、各类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展示市民特色文化, 起到传承城市文脉的目的。

三、特色街区游憩功能规划中应注意的要点

1、游憩功能与文化功能的有机结合。

游憩功能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 游憩成为文化的载体, 用文化提升游憩的品质, 游憩得到了满足, 文化得到了弘扬。以宽窄巷子为例, 该街区以老成都精致生活为主题, 突出“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定位, 营造“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 将地域性人文特色, 包括建筑、文化标识、商业形态以及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所展现的历史底蕴, 在游憩中自然表达, 同时游憩功能的规划也紧紧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事项进行设计, 使该街区散发出独特文化魅力, 引人入胜。

2、游憩功能与商业业态的相互促进。

产生商业价值是特色街区的主要功能之一。游憩功能与商业业态的有机结合, 对二者都会产生促进作用。首先要实现适当的步行化。研究表明, 步行化能有效地促进零售业的增长:一是步行能够增加超过40%的人流;二是人们不用担心车辆影响安全, 闲适的漫步能够促进的消费。其次要用游憩功能对第三产业中多种业态进行整合, 发展商业设施的内部游憩功能, 如商业建筑内部中庭和建筑前的小广场等新的游憩空间类型, 既合理利用了资源, 又使商业业态与街区环境更加融合,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

3、适度扩展游憩活动种类。

特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游憩空间, 目前所提供的游憩功能比较有限, 以自给性游憩为主, 如观光等。应大力发展各类购物性游憩、娱乐性游憩和文化性游憩, 在产业布局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增加公共性游憩和商业性游憩的供给, 如音乐厅、艺术馆、运动场、游泳池、俱乐部等等。既能提高特色街区的品质品味, 又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使特色街区真正成为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休闲游憩场所。

4、有效设置游憩节点、动线。

节点的功能在于游客们可在此放松休息, 经营者们可进行功能转换。特色街区游憩节点的设置要符合商业要求、要富于弹性、预留适当空间。动线设计即合理设置路线以及业态分布, 避免“人在街上走, 不往店里去”、“一楼挤, 二楼空”的情况。以锦里为例, 街区由一条主干道深入, 以戏台广场为节点, 广场内有画漫画、掏耳朵的民间艺人供游人驻足观看。广场向前设置店铺和体现三国古蜀文化的民俗记忆墙、宋代石刻长廊等休闲区, 节点及动线设置合理, 利于人气的聚集。街道的宽度也很重要。适宜的街宽将对聚集人流起到关键作用。“宽街无闹市”, 街宽要根据街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锦里街道宽度最宽处6米, 平均宽度3-4米, 从第三区戏台开始设约2米宽街, 使人步行在街上有繁华热闹之感。宽窄巷子步行街长约400米, 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 窄巷子宽度多为4米, 适度的街宽利于人气的聚集。

5、加快完善游憩配套设施。

城市游憩设施系统一般分为两级:社区级游憩设施主要为居民服务, 大部分游憩设施是公益性的;城区级游憩设施则兼为市民和外来游客服务, 以商业化经营为主。特色街区同时满足市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 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当前, 多数特色街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环境拥挤, 停车困难, 阻碍了街区协调发展。旅游标识、导游图、指示牌等不规范不易懂。街区内的厕所、垃圾桶等, 往往也有所欠缺。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总之, 特色街区的迅速发展, 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大力发展特色街区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游憩功能是特色街区的基本功能, 是特色街区吸引人气的基础, 应统筹思考合理规划, 在提升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同时,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促进街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罡, 何然伟.城市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街区的保留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02) .

[2]刘旭.城市特色街区建设与发展探析[J].红旗文稿, 2008, (08) .

[3]王海.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实例分析——以成都琴台路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小街区 第9篇

窑湾是湘潭地区最古老的区域, 位于湘潭市河西旧城的西端。东起石嘴垴, 西至木材公司, 与杨梅洲隔水相望, 全长950多m, 街区内传统民居保存较完整。虽经历了历史上自然与人工的损毁, 至今旧貌犹存, 留下宅地、墓冢、碑坊、寺庙等许多纪念性建筑。但街区物质环境破旧, 建筑不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同时街区功能单一, 缺乏活力及产业支撑。如何在更重视和倡导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当今, 延续城市历史特色, 突出地域特点、复兴历史街区活力, 增加街区商业多样性, 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 既体现了本土传统文化, 又展现了现代时尚生活。当前, 如上海新天地和成都锦里等, 都成为了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和现代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

一、案例分析

1. 上海新天地——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标杆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购物区, 以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为基础改造而成, 已成为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点。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 两者新旧结合, 交相辉映。南里以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建筑为主, 包括以购物、娱乐、休闲为主的现代购物中心, 及少量石库门建筑。南里进驻了各有特色的商户, 为各地消费者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 结合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和装潢设计和时尚设计, 拥有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同时四周邻接精致典雅的名店及餐厅酒吧, 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国际元素与文化特点。

新天地的盈利模式为“商业先行”, 即在开发时序上率先开发商业, 再启动住宅的开发和销售, 这种模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过商业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地价与住宅价格。如地价从1999年的每m28 000~10 000元, 到2004年的每m220 000元;房价从之前的7 000元到商圈成熟后的40 000元, 这也是开发商主要的盈利方式。

2. 成都锦里——全国特色商业街的典范

锦里的总体定位为文化、商业与地产的融合, 以体验式、休闲式、互动式的旅游方式打造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

锦里的经营构成中94%为成都本地经营者, 经营品牌的89%为成都自创品牌及民间工艺, 经营产品中有82%是成都本地产品, 这也是锦里“错位经营”的生命力源泉及核心竞争力。但锦里实际盈利的还是餐饮及休闲业, 民间工艺文化品等只是锦里的形象亮点。锦里初期实行的是强势定向招商, 这样既避免了内部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 也提升了锦里抱团对外的竞争力。

锦里的经营管理模式采用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的方式, 形成了统一规范的管理形式。既体现了服务的品质, 也提升了街区的品牌效应。在租金的测算上以上级营业额的15%~20%收取, 使管理公司与商家捆绑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通过市场的鞭策来提升街区品质。

二、窑湾经验借鉴

通过以上分析, 窑湾在开发模式上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借鉴。

1. 开发形式——古今合璧, 新旧结合

窑湾在开发模式上可结合历史街区新建集写字楼、会所、酒店或服务式公寓于一身的综合商业中心, 通过现代高端商业服务来带动历史街区发展, 使整个地块形成既具有多元化与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 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休闲街。这样通过新的城市触媒带动街区活力, 并通过历史街区氛围的营造与品牌的树立提升周边地块价值, 以实现资金的回收与盈利。

2. 规划定位——步步深入, 层层提高

窑湾的定位可根据项目的开发, 逐步定位。首先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疏通与文化底蕴的挖掘, 与城市新触媒的建立, 定位为餐饮休闲的综合商业会所, 锁定客户为本地的中高端群体。通过其会议休闲活动, 带动餐饮休闲, 树立品牌。然后再定位为湘潭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都市旅游点, 客户群体可扩展到到达湘潭的游客, 进而带动整个商圈的人气与氛围。

3. 业态布局——体现本土性与唯一性

窑湾历史商业氛围浓厚, 现状餐饮业发展较红火, 可把特色餐饮业作为主力业态。并通过本土的民间工艺体现湘潭文化, 树立窑湾自己的商标品牌, 成为湘潭的形象亮点。在招商上学习锦里模式, 实现错位经营。另外, 在坚持特色文化的同时, 加入少量异质化元素, 把现代元素融入其中, 烘托古文化。并通过文化产品现场制作、体验式营销来拉动人气, 营造成功的商业氛围。

4. 经营模式——分散经营、统一管理

为树立湘潭城市名片、形成高品质的传统商业街区, 可通过低租金形式吸引优质租户, 进行分散经营。并通过统一管理, 注重服务质量, 提升街区品质。

三、结语

新天地和锦里的核心成功因素都是通过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的独特的商业风格, 并通过准确定位, 锁定目标群体。以高端的服务, 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窑湾也应根据现状实际, 打造自己的独特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成功的商业开发模式及成都锦里的成功经营的分析, 针对窑湾的实际情况, 提出窑湾的商业模式应为传统商业街加现代时尚的商业中心模式。在产业经营上以本土化为主, 保证产业的唯一性。并通过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的方式来提升街区品质。

关键词:商业开发,上海新天地,成都锦里,窑湾

参考文献

[1]周向频, 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5) .

[2]奥宸地产 (集团) 有限公司.瑞安「天地」模式探讨[Z].

小街区 第10篇

(一) 研究背景

2010年, 北京市正式确定以建设“世界城市”作为其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 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有重要的影响力。 (1)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 北京市的发展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 第三步是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 (2)

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都, 如何使得历史街区在保持其原真性的同时, 借力于“世界城市”建设的契机得到革新与发展, 成为北京市的一大挑战。什刹海是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区域, 无论是文化变迁还是产业发展, 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笔者以什刹海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产业发展条件和现状的分析, 指出了其产业现状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在未来发展中应当进行的调整给出了合理建议。

(二) 什刹海街区产业发展区位条件

什刹海街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 东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 与东城区相邻;西至新街口南、北大街、西四北大街, 与新街口街道相连;南起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门大街, 与西长安街街道相接;北至德胜门东、西大街, 与德胜街道接壤。包括前海、后海、西海3海, 街道面积5.80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34hm2。辖区25个社区居委会, 共有居民42826户, 常住人口105131人。 (3)

(三) 什刹海街区产业变迁

什刹海街区的产业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鼎盛期、动荡期和复兴期几个阶段。

其产业的形成期是在金元两代, 什刹海作为漕运终点, 是京都最大的商业繁华区, 产业结构以农耕为主, 漕运贸易繁荣;明中叶至清初是产业发展期, 什刹海成为游览风景之地, 产业结构中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旅游业十分兴盛;清中叶至晚清, 什刹海产业达到鼎盛, 既聚集了众多贵族园囿, 又作为市民游览地, 商业鼎盛, 皇家作坊集中, 旅游业繁荣;由于战乱, 什刹海于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了动荡期, 政府、单位大量进驻, 府邸园林被占用, 水面被埋, 建筑风格也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解放后的什刹海以发展工业为主, 商业萧条;改革开放以来, 什刹海迎来了复兴期, 水面得到恢复, 部分四合院、胡同被拆迁, 建筑形式变得多样, 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规划重整, 商业复苏, 旅游业和酒吧等餐饮业得到发展 (4) 。

二、什刹海街区产业发展现状

(一) 什刹海街区产业结构现状

根据《西城区2009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什刹海街区的产业现状如下:

截至2009年, 什刹海街区共有单位2386个, 其中单产业单位2175个 (91.16%) , 多产业单位211个。主营业务收入2911814万元, 资产总额23064939万元。

从产业的隶属关系看, 无隶属单位最多 (1963个, 82.27%) , 但其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仅占全街区的2.50%和10.76%。资产总额最大的为市属单位 (89.09%, 单位数103个) , 中央直属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份额最大 (71.46%, 87.76%, 单位数160个) 。

从经济类型看, 私营经济单位数量最多 (1160个, 48.62%) , 但其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仅占0.50%和5.86%。股份制经济资产总额最大 (89.58%, 单位数531个) , 国有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份额最大 (73.07%, 87.02%, 单位数234个) 。

从国民经济行业上看, 2386个单位遍布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单位数仅为2个) 。其中, 第二产业单位88个, 主要包括建筑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单位2296个, 相对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占第三产业总数的31.7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47%) 及住宿和餐饮业 (10.10%) 。其他的还有房地产业、文体娱乐业、居民服务业等, 但数量都较少。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主营业务收入额最大 (占第三产业总量的81.38%) , 其次为金融业 (7.18%) 、住宿和餐饮业 (3.86%) 。因此, 什刹海街区目前的支柱产业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与金融业。

通过走访调查对支柱产业进行进一步了解发现, 什刹海的批发零售业经营对象多样, 除少数经营传统手工艺品之外, 多为皮革制品、现代抽象艺术品、生活用品等;而餐饮业涉及中西正餐 (35%) 、小吃 (20%) 、酒吧 (20%) 、快餐 (19%) 、咖啡馆 (4%) 、茶馆 (2%) 等;另外, 约66%的单位场地为租用。同时, 什刹海客流受节假日与周末影响较大, 旅客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3小时。 (5)

(二) 什刹海街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发展定位不明, 异域文化衍生产业入侵严重。

笔者于2010年10月在什刹海街区与北京市部分街道进行了社会调查, 就市民对于胡同产业现状的看法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调查显示, 社会各界对于什刹海发展现状并不满意, 认为目前的商业模式使其失去传统文化韵味的达到53.59%。

文化的“多元化”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经历的阶段, 在全球化冲击下, 什刹海街区的文化构成由较为单一的本土京味儿文化发展成为传统文化、异域文化、新兴时尚文化并存的局面。文化的变迁集中体现为什刹海街区经济版图的改变。酒吧、咖啡厅、水上游、西餐厅等商业形式兴盛, 民俗店面数量却越来越少, 部分店面的风格甚至变得非中非西, 不伦不类。毫无文化特色的零售市场使什刹海的魅力大打折扣, 过量的酒吧会使什刹海的传统特色扭曲。

2. 当地居民参与度低、受益少。

什刹海街区目前的资源分配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矛盾, 居民并没有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福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第二, 产业发展中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较低。周边商家和人力车夫等业态的经营者多是外地人员, 周围商业给居民提供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较小 (表1) 。第三, 调查还发现, 什刹海本地居民几乎没有到酒吧中消费。 (4)

3. 产业布局不合理, 发展后劲不足。

开发现状显示, 什刹海街区沿西海、后海、前海一圈的环水带上发展过快, 纵深方向特别是胡同内部却几乎无人问津。超过85%的产业分布在占街区总面积不足35%的环水带上, 这是非常不平衡的。同时, 每一次的改造也集中在沿海一带上。这造成了什刹海街区产业发展外表“华丽”, 内部却明显欠缺的现状, 文化魅力的展示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这也间接造成了什刹海街区产业后劲不足、游客消费额低、停留时间短的现状。

4. 产业发展氛围差, 环境混乱。

街区的环境状况较为混乱。这不仅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也不利于吸引商户并为既有商户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环境的混乱首先体现在交通状况中。据明《永乐大典》所辑《析津志》载:胡同是平行排列在两条南北走向的街之间的通道, 是小的街巷。胡同宽六步 (约合九点三米) , 两条胡同的间距五十步 (约合七十七米) 。 (6) 这说明, 胡同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交通媒介存在, 这也是胡同文化的根基与胡同真正魅力所在。然而什刹海街区的现状是, 其一, 由于居住空间不足, 胡同住户在私自扩建的过程中占用了一部分胡同空间, 而频繁进行的小规模修缮工程也使得道路不通的情况不断发生;其二, 越来越多的轿车、工具车开入了胡同, 又占用了一部分胡同空间;其三,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游人以及人力车、观景自行车为胡同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四, 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 始终有因施工或是运送货物占用胡同空间的情况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 胡同的交通功能逐渐减弱, 甚至给市民和游人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南锣鼓巷, 经常会发生寸步难行的状况。

其次, 什刹海街区的卫生状况也并不乐观。在进行走访的过程中, 笔者多次遇到由于租住四合院的外地商户不注重环境保护导致下水道堵塞反水的情况;而整个街区作为开放式景区, 公厕、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的设置也很不完善;另外很多商户, 特别是酒吧, 不注重景区环境的保护, 为了经营需要破坏了什刹海的环境条件。

其三, 胡同、四合院等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力度不足。这些十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是什刹海景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始终没能有较大进展。

5. 产业结构零散, 缺乏引导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 什刹海街区的产业结构较为零散。无隶属的个体经营者数量占街区单位总数的82.27%, 但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仅占全街区的2.50%和10.76%;私营经济单位数量占全街区的48.62%, 但是其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仅占全街区的0.50%和5.86%。这说明, 什刹海街区的产业发展较为散漫, 资源利用率较低, 产业链过于简单, 缺乏整合以及统一的引导和管理。

三、什刹海街区产业规划

(一) 产业规划原则

作为历史街区, 什刹海的产业发展应当体现出鲜明的特色。首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 要使其在现代化城市氛围中醒目却不突兀;第三, 和谐宜居才是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由此, 在对历史街区产业规划时, 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它不仅针对什刹海街区, 对于各历史街区均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1. 民族性。

只有守住了民族性, 才能谈世界性。毋庸置疑,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 深厚的底蕴应当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优势, 历史文化古迹应当成为北京市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辐射全世界的文化标志。在进行产业规划的过程中, 要在保护好历史文化古迹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优势, 让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世界面前充分展现, 打造具有“京味儿”的民族性鲜明的世界城市。

2. 整体性。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整体性是系统最一般的特征。什刹海街区整体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整体性原则的实质是系统整体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7) 具体而言, 整体性原则可以分解为以下三点:首先, 产业结构必须服从于街区文化整体感观;其次, 产业结构必须与文化要素协调, 最优方案为产业结构能参考、利用或借鉴其文化要素;最后, 要充分利用什刹海街区周边交通的有利条件, 尽可能实现什刹海街区与周边街区的共赢, 同时要充分发挥什刹海街区的比较优势。

3. 协调性。

“和谐”是“世界城市”的一大特色, 什刹海街区的产业需要保证三点:首先要协调本土产业与新兴产业, 达到中西文化完美融合;其次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促进生态、经济“双丰收”;第三协调游人、商户与居民三方利益, 实现宜居目标。

(二) 什刹海街区产业规划建议

在各项原则的指导下, 为实现什刹海街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长足发展, 有必要从三大方面入手:一是明确定位;二是加强政府积极干预;三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1.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定位能够最大化利用什刹海的各种优势, 在尽可能满足各方利益的同时兼顾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并为街区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与目标。

从区位条件来看, 什刹海街区紧邻故宫博物院、景山和北海公园。发展“世界城市”将会带来更多的游客, 这是什刹海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什刹海应集中发展旅游业, 但要集中体现与周边景区相比的特色之处, 营造出一个让游人信步游赏的休闲式景区。

从文化构成来看, 什刹海街区是京味民俗文化的集成地, 既包括部分宫廷文化如恭王府等, 又融入平民百姓的寻常生活气息;同时近年来, 什刹海文化融入了现代元素。因而什刹海的文化应当是古今、中外文化的高度融合, 其产业也应当兼顾传统的茶馆、宫廷饭馆、手工艺品店与现代酒吧、咖啡厅等, 尤其要注重其文化魅力在产业中的体现。

从历史建筑与景区构成来看, 什刹海街区拥有中心水域与大量极具保护价值的胡同和四合院。胡同和四合院的完美组合代表着北京人的哲学, 天人合一的布局有疏有密、有虚有实、静中有动。 (6) 在产业规划的过程中, 一方面, 既要保护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 又要充分利用它们的历史魅力;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景区的布局特色, 建设以水体为中心、以胡同为放射轴线、以四合院为网点、产业均匀遍布其中的产业布局结构, 使游人能够于街区的每一处感受到什刹海独特的魅力。

从街区功能来看, 什刹海街区的主要功能是居民社区, 产业发展的前提是为居民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由此必须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必须的产业, 如零售、微型超市等, 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能对居民造成过大的噪音、卫生及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综合而言, 作为旅游景区、居民社区、行人街区“三区合一”的开放式景区, (8) 什刹海的产业定位应确定为以放松休闲为基本格调、建设传统与新兴产业高度融合、整体布局与产业个体充满文化魅力的宜居宜游的景区。

2. 加强规划引导, 加强产业特色, 整合产业资源。

什刹海街区的产业发展, 离不开政府的综合管理。政府的积极干预, 首先体现在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通过对需要扶持的主导产业采取倾斜政策, 可以有效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 (7) , 进而推动什刹海特色文化产业;其次在于通过对资源的宏观整合, 引导民间资源流向, 促进产业集团化发展, 以此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规模经济, 并借助于品牌效应将什刹海推向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9)

3. 综合进行环境整治, 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什刹海街区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针对性解决交通矛盾。通畅便捷的交通环境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 对交通进行科学设计和规范控制, 是十分必要的。为发展旅游业, 有必要对什刹海街区的交通进行严格的管制。通过与周围公交、地铁设施的充分协调之后, 为游客和当地居民选定固定的机动车行驶路线和停车点, 为三轮车夫与观光自行车开辟专门的游览路线和通道, 为游人和市民提供足够的交通空间。

(2) 加强卫生管理, 适当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由于选择什刹海的游客多以休闲为目的, 清洁宜人的环境成为吸引游人的基础。从水面、街道广场到胡同深处, 只有保证清洁的环境才能让游人有长时间停留和消费的意愿。卫生管理的工作需要游人、居民和商户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与商户签订卫生保护的条约, 避免其经营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要对游人进行保护环境的提示,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三要在居民中进行宣传, 号召并鼓励居民通过志愿服务或抵偿服务等参与到什刹海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第四应当增加垃圾桶、公厕等环卫设施, 为商户和游人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

(3) 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胡同和四合院是什刹海街区最具价值的要素, 也是其发展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 对胡同的整治和对四合院的保护修缮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应当对现有的胡同和四合院现状进行专业的摸底调查, 由专家团队对其保护价值进行评估, 对其修缮方式进行设计, 并为每一条胡同、每一个四合院设计名片, (10) 建立起胡同和四合院的数据库, 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其进行修缮。这样不仅有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 更为多方面、多形式地向游人展示什刹海的魅力提供了条件和思路。

四、小结

“世界城市”的建设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这无疑也是历史街区进行产业改革的重大机遇。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 合理开发以什刹海街区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展现了北京古城独特的历史韵味, 同时又彰显了北京古城巨大的包容性。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引导, 历史街区不仅能成为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 同时也能在经济、环保等方面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贡献更大的力量。这些历史街区, 是北京城的宝贵财富, 也将在“世界城市”中发挥出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名词解释.北京市政府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3]西城区人民政府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什刹海街道概况[EB/OL]. (20100409) [20101220].http://www.bjxch.gov.cn/pub/xch_zhuzhan/zfxxgk/d22926.htm

[4]谌丽, 张文忠.历史街区地方文化的变迁与重塑[J].地理科学进展, 2010 (6) :649~656

[5]洪虹.数据考验“什刹海”[J].数据.2008 (12) :34~35

[6]杨浩.北京胡同的历史与未来[J].城市住宅.2009 (07) :87~88

[7]郑建文.从唯物辩证法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J].品牌 (理论月刊) , 2010 (7) :16~22

[8]李晶.什刹海开放式景区旅游监测统计的研究[OL].[20090730].http://www.xc.bjstats.gov.cn/web/bxsi/kjlt/15474.htm

[9]西城区旅游局.关于什刹海统计的指标分析[OL].[20080201].http://www.bjta.gov.cn/lyzl/dybg/05qxlyjdybg/164568_17.htm

话题街区 第11篇

小小娘子军

业余女子单人和业余女子六人组是本次比赛的新增项目, 女子项目的加入广受业余俱乐部的欢迎, 包括来自佛山市的俊泳舞蹈艺术中心。该俱乐部有20多位小选手, 基本上都是参加女子项目的女孩, 俨然一个小小娘子军队伍。比赛当天, 他们早上5点从深圳市200公里以外的佛山市搭乘大巴出发, 这是他们第二次参加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 去年只参加了12岁以下组的比赛, 今年增加了8岁以下组和10岁以下组两个年龄组的比赛, 还获得了4个组别的冠军, 一天的比赛结束后, 满载而归。

俱乐部的创办者叫顾小雁, 二十年前开始学习体育舞蹈, 有8年的选手生涯, 获过最好的成绩就是全国壮年A组拉丁舞亚军。2年多前开始开办自己的俱乐部, 在深圳骏艺艺术学校念书的女儿邓泳君几乎每个周末都回佛山和顾小燕一起给孩子教课, 虽然女儿只有17岁, 但她的一个眼神就能让顽皮的小孩“收敛”起来。在陪小孩参加了一天的比赛后, 邓泳君也投入了第二天B组拉丁舞的比赛当中。

忙碌得人要飞起来了

“忙碌得人要飞起来了。”唐婧说道。唐婧是安徽省芜湖市体育舞蹈协会代表队的一位带队老师, 她和代表队中来自芜湖市繁昌唐婧舞蹈艺术学校的小选手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他们也参加过北京、上海、徐州、黄山等不少省市的地方性比赛, 但从没感觉到赛程节奏这么紧张。“其他地方小朋友的实力很强, 欣赏的同时也‘亚历山大’。”

虽然只有30出头, 但唐婧和爱人创办的唐婧舞蹈艺术学校即将迎来15岁的生日。这是芜湖市繁昌县第一所体育舞蹈培训学校, 现在家住芜湖市的唐婧每天都要往返于市区和繁昌县城之间, 为了参加全国锦标赛, 每天还要加班加点集训, “看着小朋友每天的进步, 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坐在老师一旁的小选手腾青和陈昕看着老师, 乖巧地微笑着。腾青和陈昕告诉记者, 比赛前老师还组织他们到毗邻深圳的香港迪士尼游玩, 开心极了。

早做功课有备而来

佛山市禅舞培训中心作为经营了18年的老牌俱乐部, 从1995年就开始参加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 在组织参赛方面经验丰富、硕果累累。今年该俱乐部有90人参加70个组别的比赛, 比赛在11月底, 他们在10月底就早早地把所有的报名、住宿、交通、吃饭安排妥当。比赛期间, 带队老师也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小选手们被分成3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主要带队老师和两个管理老师, 一个负责检录, 一个负责看成绩, 一个负责看小孩, 即便是现场人多, 带队老师“铁三角”也能稳稳地镇住。

全国锦标赛高手如云、竞争激烈, 俱乐部的大小学员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氛围, 锦标赛成为他们一年来最期待的比赛。赛前一个月, 平时在不同班级的参赛的小伙伴们集中到一起训练, 看着其他班的小朋友舞姿优美、劲头十足, 很多小朋友都暗下决心, 赶超小伙伴。

学会当好观众, 才懂得做好选手

每次比赛都会发现一些造型特别的小正太和小萝莉, 来自泉州朱·幼玲体育舞蹈俱乐部的王凯航就是其中一个。王凯航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可爱麻花小辫, 根据老师朱逊强介绍, 他从很小到俱乐部时就留着麻花小辫, 对小辫钟爱有加的他说, 只要不违规, 他就会一直留下去。这位小正太不仅发型酷, 舞蹈也了得, 拉丁舞、标准舞都进了几个组别决赛。

“学会当好观众, 才懂得做好选手。”这是朱逊强常告诉学生的话。每次小孩比赛结束后不是匆匆离开, 而是坐到观众席中欣赏其他选手, 尤其是高组别选手的比赛。A组和职业组是必看的, 老师会给小朋友们分析场上选手的风格和特点, 他们好在哪里, 不好在哪里, 久而久之, 小精灵们对舞蹈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不过看到成人女选手在做性感妩媚的动作时, 老师也会提醒女孩们, 早熟有风险, 模仿需谨慎。

当拿冠军成为习惯

比赛第二日晚场除了竞争激烈的专业院校组别的比拼, 少儿组的孩子也是主角。其中湖南省株洲市东方艺校的孩子尤为突出, 在少儿一组A级赛决赛就有一半是该校的学生, 当晚4个少儿组, 有3个组别的冠军被收入囊中, 尽管今年少儿组人数多, 竞争激烈, 像少儿二组B级赛拉丁就有60多对的小选手。

为何“东方艺校”能拿到这么好的成绩?业余青少年教学万事不离“规范”二字。统一标准、自成体系是该校教学的特点, 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 “东方艺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材, 他们的教材可以细化到初级班4个月32节课, 每节课教什么, 每个动作怎么教, 教多长时间, 怎么念口诀, 他们把教学变成流水作业线。

统一队服同一信念

中国大地的幅员辽阔, 通过一次比赛就能体会到。即使已经降温, 深圳的气温还是十多度, 河南却已经是零度低温, 因有去年到成都参加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突遇孩子生病的前车之鉴, 开封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彭辉训练基地这次尤其注意由于两地温差大而可能造成孩子的不适应。

比赛前, “彭辉”也做了非常详尽的准备, 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统一的队服, 一来便于在人群中识别, 二来增加了孩子们在集体中的凝聚力。

上一篇:区域经济差异下一篇:电工项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