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传承范文

2024-07-15

思考与传承范文(精选12篇)

思考与传承 第1篇

一、木偶艺术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 木偶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重视灵魂信仰、膜拜部族图腾的原始社会, 其最早的形态的是神俑和玉琮。神俑玉琮本是原始社会的祭祀礼器, 经过尧舜时代的发展之后, 在夏商周时期正是分成神主以及丧俑两大类, 神主是祖先的象征, 丧俑是奴隶的象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到, 傀儡起源于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 基于祭祀基础的俑偶歌舞不断在历史的推动下向前行进, 在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及其丰富的形式以及表演风格, 一些风格沿用至今。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王朝摇摇欲坠, 逐渐消亡, 但是这一过程中, 木偶戏依然以封建时期的面貌遍布各地。在抗战期间曾一度衰落, 但是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又很快的发展起来。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木偶戏迎来了近代历史时期的鼎盛发展时期, 全国掀起一阵木偶戏狂潮, 新中国的成立, 将木偶戏纳入规范管理的范畴, 成立了相应的木偶剧团, 木偶戏还被拍成了电影进行放映, 这一体制的变革过程中, 木偶戏的演绎水平和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直到文革时期, 木偶艺术的发展一度进入低谷。木偶戏的新一轮发展高潮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的成立, 木偶艺术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与此同时, 在电影方面, 木偶戏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77年至1989年间, 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皮影电影作品, 如《阿凡提》《曹冲称象》等。在大家都觉得木偶艺术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 在20世纪末却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再次走向低谷。

二、当代木偶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欣赏水平的不断发展, 新一代年轻人的娱乐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 对传统文化热衷程度的不断削弱, 木偶市场的日渐萎靡, 让我们看到这一传统文化的危难处境, 加之许多木偶班并非专业的表演人员, 半农半艺, 无法对木偶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 我国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拯救措施, 筹划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使得木偶艺术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希望。

就当代的木偶艺术发展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改进后尚有提升空间, 对于今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 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一) 结合地方特色, 采取局域带动整体的发展模式

就我国的木偶艺术来讲, 其本身有着多元化的优势, 加上在流传过程中与地方民俗风格的融合, 形成了不同的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 木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个性的标签,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 融入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作为木偶艺术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渠道, 如成都的木偶戏, 在传承发展木偶艺术的过程中, 不仅将木偶的传统表现形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同时还融入进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精美的造型、细腻的表演以及委婉的音乐表达见长, 而且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 成都木偶戏不断从地方戏曲以及歌舞艺术中借鉴一些表现手法,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表演。与此同时, 成都木偶戏结合传统的川剧文化, 独创了吐火、变脸等表演绝活, 许多观众甚至国际友人千里迢迢来到四川, 仅为一睹成都木偶, 这便是融入地方特色后木偶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 专门人才培训机构的成立

木偶戏本身是一门对技术操作要求较高的表演形式, 传统的技艺传授模式通常是拜师学艺, 但是由于覆盖面较窄, 并且个人艺术造诣存在一定差距, 导致木偶艺术的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 因此, 要想促进木偶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专门性培养机构的成立是必不可少的, 以成都木偶皮影剧团为例, 自建国以来, 成都木偶戏的主要演出单位就是成都木偶皮影剧团, 其能取得良好的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云集了许多技艺精湛的表演艺术家, 并且通过一些专业的方式对表演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由此可见, 人才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木偶表演的质量, 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木偶戏的观看需求, 同时还是木偶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 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 要想实现木偶艺术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必须对其经营模式进行转变。首先应推动地方木偶剧院的发展, 加大对于艺术中心的建设力度, 定期为观众提供一些演出, 逐渐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并且喜欢上这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次将木偶艺术与地方旅游产业相结合, 相互推动发展, 通过旅游产业为木偶艺术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将木偶艺术纳入地方特色旅游中, 吸引游客, 增加收益;最后, 加大宣传力度, 进行招商引资。

木偶艺术的发展历经变迁, 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同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除了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之外, 还需要众多木偶艺术家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不仅在横向寻找到发展路径, 同时还要注重纵向个性的挖掘, 这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

参考文献

[1]李和明.川北大木偶戏传承发展的启示与探索[A].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南充市人民政府:, 2012:3.

[2]罗福林.浅谈我国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05:123-125.

[3]张莉.浅谈中国木偶艺术[J].大舞台, 2011, 07:37.

[4]杨刚.传统木偶艺术的境遇给予中国现代动画的启迪[J].艺术教育, 2011, 05:32-33.

思考与传承 第2篇

佛教音乐伴随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后,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而成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然而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日趋衰微。

一、佛教音乐在我围传承与发展中的兴衰融合

作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特色音乐,佛教音乐历经了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兴衰融合过程:佛教音乐最早由于印度的“梵呗”与中原的语言及音乐传统不适应而妨碍了传播,后来经僧人们不断摸索和实践,逐渐地熔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于一炉,形成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中国佛教音乐,并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一部分。

东晋时期佛教音乐正式确立了唱导制度,并对其目的、内容、形式、场合进行了规范。庐山慧远开创了以音乐为舟楫,广弘佛法的途径。佛教音乐发展到南北朝之后形成了说唱兼有、声文并茂的讲演艺术,并由此涌现了许多擅长佛教音乐的高僧。如道照、昙宗、慧琚等,他们“尤善唱导,出语成章”。由于他们的积极倡导和传播,梁朝佛法兴盛,红及一时,尤其是北魏笃信佛教,以致“梵呗屠音,连檐接响”,这一时期佛教音乐在各地传播且各有地方特色。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盛旺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包括佛教音乐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帝王和上层人士大都是佛教的信奉者,也是佛教事业的支持者和佛教文化的传播者。佛教音乐从寺院走向宫廷和民间,也为佛教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后,佛教音乐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明清以后,佛教音乐日益深入民间,许多佛曲用民间曲调演唱,受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日趋繁荣。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逐渐走向衰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音乐迎来复苏的春天,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佛教事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佛教音乐也迈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1986年,北京佛教音乐团冲破重重阻力,赴德国、法国、瑞士演出,这是中国古老的宗教音乐第一次走出国门,此后几年,北京智化寺音乐、五台山佛乐、拉卜楞寺佛乐也陆续走向世界。冬天,由北京佛乐团、五台山佛乐团、拉卜楞寺佛乐团、台湾佛光山梵呗赞颂团等宗教艺术家们联袂打造的中国佛乐精粹展演,首次亮相北京中山音乐堂,此次展演对佛教音乐走向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春天,中华佛教音乐团相继赴台湾、澳门、香港演出,并远赴美国洛杉机、旧金山和加拿大温哥华进行巡回演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精彩的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佛教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美神韵。

二、佛教音乐在传承与发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佛教音乐的恢复和发展来势很好,但绝不能因此乐观,要真正让佛乐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还存在不少问题。

1、人才缺乏。这是制约当前和今后佛教音乐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一些从事佛教音乐的僧众们大多年事已高,要从事大型的佛教演出已力不从心,而一些年轻的僧徒多受社会观念影响,功利意识较强,大多数佛教徒即使是一知半解,也是把它当作自我修行的“工具”,而不是作为传播佛法的“法门”。因此,无论在取材范围、演唱场合、欣赏对象以及创作意图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况且相当一部分佛教徒游离于全国各大寺庙,居无定所。由于后继乏人,从而限制了佛乐的发展。至于研究佛乐的专家教授和从事佛乐研究的专业机构更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天天生活在晨钟暮鼓中的僧人们对佛乐置若罔闻了,长此下去势必会加快佛教音乐的衰微。

2、重视不够。这一点非常重要,唐代佛教之所以空前隆盛,佛教音乐在创作、演唱上达到较高水平,这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人士的大力提倡与重视是分不开的。据了解,目前在我国佛教院校中除中国佛学院曾开设过佛乐课程外,其他佛学院几乎没有开设过该类课程,一些音乐院校更是无缘欣赏到佛乐的魅力,使得佛教音乐无法传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加上宣传不够,经费的严重不足,佛教部门无法拿出一直被佛教视为身外之物的“钱”来从事正常的佛乐研究;开发、创作乃至出版、发行和弘扬,佛教音乐只好处于韵在深山无人赏的境地。

3、普及不广。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佛教音乐只能在与世隔绝的寺院庙堂以一种极为保守的方式传颂而未能走向社会,加上宣传普及不够,到今天佛乐已鲜为人知,不但老百姓对佛教音乐充满神秘感和陌生感,就连身处寺庙的部分僧众对佛乐也是知之甚少。

三、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佛教音乐不但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只有真正了解中国传统佛教音乐才能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全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重视继承与发掘,尤其是对古代保留下来的传统佛教音乐,如殿堂唱诵、智化寺音乐、五台山音乐、拉卜楞寺音乐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些佛乐要继承好、保护好,这是我国佛教音乐的主体和基础,也是佛教的原创和正统。但是,继承的目的不是抱残守缺,纯传统的佛教音乐传播范围是寺院庙堂,其传播者是佛教界人士,作为佛教弘法用的佛事音乐应当保持纯传统风格,而作为进入艺术领域的佛教音乐,要像其他音乐一样被大众接受还必须摆脱束缚,冲破陈规,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人们的需要,这才是佛教音乐发展和追求的永恒主题。

四、对发展我国佛教音乐的雨点建议

为了探讨佛教音乐,作者通过对我国一些著名的佛教圣地和大专院校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深感佛教音乐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佛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感到忧虑,并提出两点建议。

1、音乐院校应承担传承和发展佛教音乐的重任。学校是传授先进文化知识、传播人类社会文明的地方,老师与学生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有效载体。佛教音乐有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佛教是一种以道德信仰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人生观、生活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从佛教信仰延伸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把信仰、文化、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服务。佛教音乐不但能让他们在优美、柔和、恬静的氛围中,去掉烦恼,静心学习,更能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及美好世界观。

2、佛教音乐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佛教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具有“壮而不猛、凝而不滞、弱而不野、刚而不锐、清而不扰、浊而不蔽”的音乐品质,它是清凉世界的一缕清风,净土佛国的甘露清泉,使人心澄气静,荡秽涤尘。让佛教音乐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更好地超越不同信仰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宗教音乐融合,使其天籁之音更加神韵。社会各界尤其是宗教部门应十分重视对佛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音乐界的人士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与发展佛教音乐的责任。此外,佛教音乐是促进世界和平的有效载体,尤其是对促进大陆与台湾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徒用来表达佛教主张慈悲、包容、崇尚和平精神的声音,台湾地区佛教与大陆佛教同根同源,中国佛教音乐在台湾的传播历史悠久、影响最大、号召力最强,两岸佛教界、音乐界以及高校、民间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佛教音乐交流,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民族情感,从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

参考文献:

[1]李桂玲《台港澳宗教概况》 东方出版社

[2]潘显一冉昌光《宗教与文明》 四川人民出版社

校歌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第3篇

关键词: 校歌 传承 思考

1.引言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笔者深深觉得校歌就是学校的魂之所在,是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一所学校可以条件简陋,也可以规模很小,但是不能没有校歌,因为校歌能够蕴含校训校风,可以标树学校特色,可以焕发师生工作学习的激情,所以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图腾。国有国歌,校有校歌,校歌凝聚着办学者的心智,是学校优美文化、优秀传统和优良“三风”的高度凝练,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历届毕业的不管是如今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校友乃至刚刚迈出校门的毕业生,只要唱起校歌,他们总会充满深情,涌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情结。这是母校送给他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校歌将陪伴他们一生。

南通市跃龙桥小学是一所已有110建校历史的老校。1906年,有识之士孙沅先生受其尊师即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之委托,抱着智民强国的崇高信念,将昔日的庙宇改成学堂,自此教育圣火一脉相传,百年育人泽被桑梓。在张謇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孙校长呕心沥血,严谨治校,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勤诚朴”三字校训,并亲自创作了“他日为国争荣光”校歌。光阴荏苒,风雨沧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尽管校名变更了多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唯有不变的是校歌代代传唱到如今,它就像校园里那古老的银杏树一样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铭记在千万学子心中。

“城西濠水之流长,跃龙桥小学临其阳,吾辈兄弟姊妹大家来此读书堂,诚以敬业,朴以立方,守我校训勿相忘,及时努力树基础,他日为国争荣光”,57个字的歌词,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朗朗上口,体现了学校的地理文化、教育期望。在这短小精炼、脍炙人口的校歌的熏陶、激励中,形成了严谨淳朴的校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才俊学子,其中有著名戏剧家、北京人艺原院长欧阳山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克,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吴天石,著名书画家、原南通大学副校长沈启鹏,原南通日报党总书记、社长贾涛根,学校还诞生了奥运冠军陈若琳及多名中高考状元,更有在那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跃小的后人不管是执鞭于三尺讲台、耕耘于教育园地的老师,还是寒窗苦读、抱负远大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他日为国争荣光”的校歌中度过了幸福快乐的时光。

2.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

校歌是学校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好的校歌可以塑造校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激发师生爱校兴校情感,因此挖掘、保护、传承及弘扬校歌文化势在必行又刻不容缓。笔者以为在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要三不要”。

2.1敬畏校歌,不要随意篡改。校歌作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昨天连接今天、今天走向明天的纽带,是光照春夏秋冬永不褪色的太阳。因为往往一首好的校歌,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烙印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反映着时代精神和历史痕迹,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发挥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并让人一生都铭记在心。尽管有些校歌的歌词显得或直白或含蓄,或在今天看来显得“低调”即政治色彩不强,与时代的发展、与当今的有些提法有些差距,但这是历史的产物,是先人的初衷,是那个时代的追求,而且一代代口耳相传,已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如果“与时俱进,应时而变”,甚至把它改得“面目全非”,或许迎合了某个时期的教育主题,适应了时代的教育潮流,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对历史和前辈的不尊重,而且伤害了众多校友的感情。所以我们不能心血来潮而随意改动歌词,改变歌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对校歌还是要“因循守旧”,保证它的“原汁原味”,让校歌永远带上历史厚重、古朴的烙印,成为历届校友和在校师生永远的梦呓。

2.2传扬校歌,不要时断时续。毋庸置疑,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常常是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与乐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已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既然如此,我们不仅应该虔诚地敬畏,更有责任让校歌在学校薪火相传、“声声”不息,这样才能使校歌在激励学生发展、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在校歌的传承中,常常存在着时断时续的“冷热病”,即这一任校长重视就唱,下一任不重视就不唱;遇校庆、要表演就唱,没有重大活动就不唱,校歌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这样就使校歌的传承出现了脱节和“断链”,“形同虚设”的校歌难免会让师生生疏和淡忘,也发挥不了催人奋进的功效。所以,每一任校长都要义不容辞地把校歌作为学校文化的“接力棒”,完成承上启下的神圣使命,要年年唱,届届唱,不中断,不间断,真正把校歌作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继承学校光荣传统,实现以歌育人的有声载体,使其源远流长。如果在某一任上使校歌“失声”“失传”,那无疑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2.3唱好校歌,不要“有歌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近代新式学校出现以后,就有创作校歌的传统,目前从名校大校到乡村小学,大多都有自己的校歌,它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同时我们发现有些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校歌,但老师、学生却不知道,甚至根本不会唱,“有歌无声”原因何在?那是学校没有宣传、没有教唱、没有普及的结果,校歌便成了留在纸上、贴在墙上、放在橱窗里的“老古董”。笔者以为有校歌就要唱起来,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专业人士把校歌制作成伴奏带、多媒体视频,或把校歌制作成精美的彩绘活页,发给学生随身携带,尽可能让学生唱于口、记于心、化于行。一年级新生第一堂音乐课就要教唱,并对歌词进行解读,增强小朋友爱学校、爱学习的纯真情感;每周国旗讲话或大型集会全校师生唱,激发他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自豪感、责任感;六年级毕业典礼上唱,让毕业的同学们带走学校的记忆,留下学习生活的痕迹;每学期(学年)举行歌咏比赛可把校歌作为必唱之曲,这样通过多管齐下、多种形式,营造人人会唱、个个爱唱、大家乐唱校歌的氛围,从而激活“沉睡的学校文化资源”,学校会在不绝于耳的校歌声中更显得生机勃勃,师生也会在嘹亮悦耳的校歌声中精神状态得到更好的提振。

3.结语

关于安化山歌传承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第4篇

关键词:新化山歌传承,调查,思考

安化位于湖南省中北部, 资水中游, 与涟源、宁乡、新化毗邻, 古有“梅山蛮地”之称。安化在历史上一直不服王化, 徭人长期反抗天子的武力镇压, 被称作“化外顽民”。徭人长期生活在苦难中, 又为民族的生存守住这片土地, 与天子抗衡, 以致能够保留这独特的民族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 直至宋熙宁年间, 天子改用和平政策, 在梅山地区建立新化、 安化两县, 取名新化, 谓“王化之一新也”, 取名安化, 意即要“安于德化”。安化深受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梅山文化影响, 安化山歌腔调丰富, 异彩纷呈。

一、安化山歌的社会价值

山歌是劳动人民对朴素情感的抒发与表白的民歌, 是广大人民情感的载体, 也是研究一个民族、地区社会历史、民族迁移、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的重要佐证。安化山歌题材广泛, 内容庞杂, 内涵情真意切, 具有纯朴的情感和大胆的比喻, 歌词内容多为劳动群众酸甜苦辣的生活及喜闻乐见的故事。安化山歌作为梅山山歌重要的一支, 有着悠久的历史, 由于早年的文字典籍记载很少且历史久远, 已无法进行确切考证。因此, 研究安化山歌更能追寻安化徭人的社会生活历程及体现劳苦大众的智慧才思。同时, 安化山歌采用的纯地方方言, 语言独特、风格鲜明、内容丰富、旋律多样, 具有浓郁的农间乡土气息。

二、安化山歌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中电视、网络、音像等娱乐方式的冲击, 安化山歌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冲击。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化山歌, 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改变。安化山歌是在相对较封闭的山区环境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深居山区的年轻人受外面大千世界的诱惑, 走出了山区, 走向大城市, 他们在接触到外面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后, 觉得家乡的山歌没有外面通俗歌曲那么劲爆, 对家乡山歌也就逐渐淡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安化山歌也逐渐在人民的脑海中消失。

(二) 思想观念的改变。随着传承人年龄的老化, 安化山歌的传承后续乏力。经济的快速发展, 表现出各种不利的因素让人们, 特别是年轻人深感不安, 他们对山歌没有太多的兴趣, 无法继承安化山歌的传唱。同时, 作为山歌创作主线的爱情观也慢慢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人们在爱情与婚姻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与选择, 山歌的内容与形式也仅停留在过去。

(三) 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安化山歌是在人民的日常劳作、在社会的各种节日及宗教祭祀活动等多种情况下产生的。安化地处山区, 生产条件比较落后, 人们往往可以通过唱山歌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情感, 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但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得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山歌这种唯一的方式来释放心中的情感, 而是借用更多更现代的设备来进行娱乐或表达。

(四) 继承者们的减少。任何一种文化的流传都需要一种载体的存在, 安化山歌的流传需要继承者们对这种文化的不断发扬。随着经济的发展, 身居深山的安化人们也受现实社会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选择去大都市谋生, 对家乡的情况了解的越来越少, 以致于慢慢淡忘, 对安化山歌更是了解甚微或根本就没听过。地方大学也没有对地方传统山歌和乐器予以重视, 所教的大多是西方乐器, 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处于忽视状态。

三、安化山歌传承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 开发民间组织, 顺应时代潮流。安化山歌作为一种古老文化, 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安化人民耕田时唱, 插秧时唱, 狩猎打渔时唱, 宗教祭祀时唱, 歌词也是随手拈来, 表达当时的情景或心境, 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这种地方语言虽然很容易学会, 但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退。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可以建立山歌开发民间组织, 改变山民们自发组织活动的状况, 科学地引导他们顺应时代潮流。

(二) 加大山歌培养力度。将安化山歌与当地的教育联系起来, 把山歌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挑选出来, 引入当地中小学课堂, 精选好学生苗子对他们进行系统教学, 将山歌传承从娃娃抓起。同时, 地方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 可适当融入本土音乐元素, 通过开展一系列民间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深入当地采风、搜集资料, 创作地方特色歌曲, 形成以地方高校为中心, 附带周边音乐文化兴起的体系。

(三) 加大宣传力度, 创办山歌艺术团。随着以资江沿岸为线的茶马古道体验休闲游、雪峰湖山水生态游、蚩尤故里神秘文化游等旅游新格局的开发, 安化山歌可以借助这些平台, 大力组织山歌宣传活动, 创办山歌艺术团, 经常性地组织赶歌会, 打造出安化山歌品牌。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民俗风情举行山歌赛事或巡回演出, 使安化山歌能有组织地有声有色地传承下去。

家族企业传承的一些思考 第5篇

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前一段时间均瑶集团的家族接班,海鑫集团面临突发事件的传承问题等等,都成为媒体追踪热议的焦点。这些现象的讨论,随着胡润家族企业“长寿榜”揭示出中国企业无一家上榜而变得更为“热闹”。尽管有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改朝换代等原因可以解释企业成长而不长寿,但笔者认为,不能不承认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根”元素导致了我国家族企业传承中出现了一些核心问题。这些原因包括:“传子不传贤”,子女均分财富等封建余毒,也有国人的文化理念中的“家天下”观念血统观念。

那么,家族企业的传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国外的家族企业传承就一定好过国内吗?事实上也未必尽然。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以后还在经营。

目前,我国的家族企业面临的是更加困难的境地。一方面,我国的家族企业本身发展历史短暂,外部市场、法律等宏观条件有诸多限制,还有职业经理人的任用体制尚未成熟等客观阻碍;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过去三十年的发展,跨越了大多数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各种沧桑巨变在第一代创业者心中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而他们的下一代几乎又都是在他们的悉心呵护精心培养并接受了大量西方的教育下长大的。下一代几乎没有接受过风雨历练。两代人生活背景的极大反差必定导致两代人价值观、生活方式乃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在家族企业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是否有可以传承之人(子女的意愿必须考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后,才是第二个问题,如何传承。

对于第一个问题,必须考虑的是子女是否有可以传承之人。早在罗马时代,当时就国家体制的争论一直就很激烈。由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高卢战争的巨大胜利,凯撒赢得了罗马帝国的心。当时的贵族中就有人拥戴凯撒做罗马的皇帝-奥古斯都。但被凯撒回绝。凯撒的理由是:“我知道我能够做皇帝,但我不知道我的儿子是否想我一样优秀,我更不知道我的后代中的第几代是个混蛋并且由这个这个不肖子孙将罗马引向衰亡”。由此,凯撒(虽然是一个独裁者并最终被元老院所谋杀)拒绝了皇位并维持了罗马的共和政体,从而从体制上保证了罗马的繁荣得以持续。第二个例子是唐太宗传为唐高宗李治。李治生性好清静,不喜欢政治。但机缘巧合,最终基础了唐代的大统。不幸的是,在李治治下,武则天成功的改变了“唐”和“李”两个大唐的基础。这一定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继承人的意愿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许是在挑选企业继承人选时的正确角度。

解决企业传承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传承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企业的传承是有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一:财富的继承,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传递;第三: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而完整的解决家族企业传承的问题,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考量。

第一种传承是财富的传承。如果家族中没有适当的企业传承的人选也不必强求,将财富传下去也很好,下一代有了上辈留下的财富不仅可以衣食无忧,还有了创造自己事业的经济基础。第一代企业家在打算退休的时候可以将现有的企业全部或大部分出售,或并入其他企业,或上市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性公司。将所得的财富通过基金会、信托、家族资产组合等方式传给下一代。例如,洛克菲勒财团在老洛克菲勒的安排下,成立了若干基金会,对后代的生活,教育等给以了稳定的支持。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财富继承的安排范本,并为福特,摩根等家族企业所仿效。当然,这个解决方案需要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和税务安排体系,这还有待于我国法制系统的进一步健全。

第二种传承,即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权的转移。也是企业继承中最为困难的方式。这需要几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企业管理运营体系,并形成公司内部的有效监督机制。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的过程中,只是在做人事安排,寻找合适的人,而忽视了这些人事安排的基础-老一代经营者在与不在的区别,足以导致非制度化的经营管理系统发生重大的偏差。另一个误区是在人事安排中寻找“诸葛亮”式的人才,这基本上不可能。原因在于诸葛亮时代价值取向基本确定,而今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单靠人的忠诚已经很难确保企业的传承了。因而,管理体系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构建体系的工作中,需要企业现有的经营者花大力气在这方面多做工作;通过聘请外部的咨询顾问机构帮助企业建立体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次,需要考虑好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认同感差异。大多数继承者都受过比较完善的教育,并且较大比例的继承者有西方教育背景。在回到家族企业后,往往发现文化认同上的显著差别。这些差别要么导致不愿意接班,要么导致即使勉强接班也很难适应企业环境,达不到良好的愿望。对于这方面的冲突与差异,老一代企业经营者需要仔细考虑文化融入的问题。具体的方式包括:让继承者从企业外部开始第一份职业,而后逐步从自家公司的基层做起,通过轮岗等逐步培育继承者的。通过不同的环境和岗位,逐步建立文化认同感。第三,妥善安排家族中的其他势力。特别是一同创业而形成的家族股权。将家族内部可能形成的争执,通过公司治理层面加以解决。尽力避免家族之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第四:缓移交。新老传承过程中,老一代企业家很有必要做好“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移交过快,很容易导致企业过渡期间的动荡,这对继任者没有任何好处。第五:尽量避免“分家”。很多企业在后续人选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将企业分解成若干“财产”,这样的分拆与封建社会中的分家貌似而质不同。分家中有形的财产分解,可以解决的是财富的分配问题;而对完整企业的分解,则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完整性被破坏,进而对企业的后续经营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这会严重的破坏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

思考与传承 第6篇

关键词:汶川特大地震;羌医羌药;羌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羌族药山

羌族医药文化是羌族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基于长期实践而积累的族群特色文化,包括丰富诊疗经验、独特制药用药方法,也包括羌族对人体构成、生命规律、病因病理和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特别认识、特有观念和特色理论。这些极具特色的羌医羌药知识是羌人世代相传的维护生命健康、延续族部生存的宝贵财富,凝聚着羌族人民的无穷智慧。散见于民间的羌族医药经验以及高原、亚高原药物资源都是羌族区域经济发展中可挖掘利用的潜在优势,如何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医药资源,保护和传承羌族医药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羌族聚居区的生态环境是羌族医药文化传承的基石

独特是因为少见,比较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艰难地理条件的区域其人口分布就少,人少于是那里环境被人所见就少,那里的地理就可被描述为独特。独特的生态环境能孕育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中上游流域与龙门山脉断裂带的羌族聚居区,地形地貌别具特点,造就了独特的地理奇观和绚丽的羌族文化。

(一) 聚居区险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羌族文化

羌族聚居区主要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带的岷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林区之一,是汇集了湖泊、湿地、雪山冰川、森林草甸、峡谷河流以及高原草场、温泉瀑布等风光景物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特殊的生态环境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多彩的羌族文化。“峭崖险要的寨前耸立着巍峨笔挺的羌碉,坡地跌宕的林边修建有庄严静穆的庙观,山屏保守的休闲描绘出精美绝伦的羌绣,高原宽广的气度舞动起舒展奔放的锅庄,冰雪洁白的纯朴酿造了热情好客的咂酒,大湖长河的柔情吹响了千年等待的羌笛”[1]。当然,植被茂密、雨晴交替、草药资源丰富的自然也造就了神秘的羌族医药文化。

(二) 生态环境对羌族聚居区医药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羌族聚居区的天文地理条件都比较复杂,加上交通落后对外交流少等原因形成羌族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山域高原及草甸经济文化特点。川西地区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且山谷海拔差常在1000~5000千米或以上,气温多变特别是日昼差异大,垂直性气候变化造就了亚热带、温带、暖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以及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形成。山势险恶导致难于采伐的原因在客观上保护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珍稀动物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水獭、獐、鹿、豹和麝等,又如中药材川贝、虫草、松茸、鹿茸、麝香、雪莲、川军、天麻和党参等等。羌族同胞利用地区天赋独厚的资源优势,农牧、养殖和采集等多生产方式并举以维持族群生存和经济发展,原生药材和牛羊肉等输入内地维系了互市贸易兴旺的同时也形成了特色的交流文化,促进了族群间依存融合。

(三) 生态环境与羌族医药文化传承的关系

地形地貌、气温气候与交通条件是相互影响的,其多变性更令地理自然环境显得复杂。交通闭塞的盾牌使羌族历史上保持相对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和文化,但这一桎梏也造成了羌族地区多方面的长期落后。羌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大自然的依赖使之养成了对大自然的崇拜,传统观念里就有自觉地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制度和习俗。羌人以“万物有灵”为思想核心的自然原始宗教把“白石神”视为至高灵物,常在村寨的“神树林”中建有白石神塔(纳萨),祭祀树神、山神和天神,制定族约(习惯法)保护神树林不被开采滥用(如砍伐、放牧、采药和打猎等),并形成了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的议话坪制度、祭山会制度、封山会制度和开山会制度。而且,在传统节日“基勒俄聚”中也要对后辈进行包括保护环境宣教在内的“讲规矩”活动。羌族这种具有前瞻性的保护性利用自然资源对医药、狩猎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羌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羌医药文化的影响

多种原因影响着羌族聚居区的空间生态环境,进一步影响着地域自然物质资源储备、羌人的生活生产条件以及羌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羌地的生态环境所出现的恶化撼动了羌族医药文化生存的环境基础,羌医药的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应该借鉴国外生态补偿的经验,在国家日渐提倡“依法治国”背景下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让生态平衡与开发建设之间的问题协调解决,使羌族医药文化依然是镶嵌在川西大地的璀璨明珠。

(一)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医药文化的打击

羌族聚居区主要位于岷江中上游处于龙门山隆起的褶皱带和青藏高原两大地质构造体系的交界地带,这里的地形结构、生态环境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极大的破坏,大量的山体塌陷滑坡、地表土壤松动,失去涵养水源、防风、固土的功能,并且植被分布也较之地震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羌药大量减少[2]。地震也给大规模种植的川乌、川芎、黄连、黄檗、杜仲、厚朴和附子等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表明,羌族地区目前多数药材资源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比如冬虫夏草、川贝母、佛手参、羌活、大黄、石斛、重楼、天麻等药材产量存在逐年下滑的状况。现实也表明羌族地区药材生态系统近年来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例如,近年来麝香资源年平均产量比上世纪中期减少了八成以上,野生冬虫夏草的产量不足20年前的10%,川贝母产量在5年内减少了几乎一半,于是这些药材价格就经常出现几何倍数的飙升。

(二)森林植被的过度利用对羌族医药文化的冲击

nlc202309020701

传统羌药的存在与兴盛依赖羌族地区药材资源及其生长的森林植被,羌族医药文化发展又依赖药材资源的采集与利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曾经的“大跃进”、“三线建设”,乃至后来的市场经济起步的各项建设,川西北的天然林被规模性的砍伐。当然,更早历史里,岷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就被视为漂送木材的来源。由于羌族地区森林资源被过度的开发利用,羌医药文化也由兴旺走向衰弱。羌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学会就地取材,运用身边生物来处理身体健康问题,并将这些药物采集和保存、辨识和归类,逐渐形成一定的医药文化。当地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人有啥病,地有啥药”,意思是一个地方的人患有的疾病,在这个地方就会找得到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要是该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法则失去了正常效应,这个说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其它环境开发因素给羌族医药文化带来的冲突

部分药农和药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掠夺式采挖,致使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面临濒危的境地,如冬虫夏草、松茸、川赤芍、羌活、水母雪莲花、川贝母等,这些珍贵的药材产量逐年下降,价格却不断抬升,大规模、掠夺性采挖的势头有增无减[3]。水电开发对岷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和水环境、水生和陆生生态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河床的水压分布,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遭到破坏。过度性开发使得当地温湿度失调、气候改变、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流域内药材资源的趋于枯竭,有些种类以至于濒临灭绝之境地。

三、“非遗”保护视野里关于羌族医药文化传承的思考

劳动创造促进大脑的进化而产生思维意识、文化精神及历史文明,使人类超越其它动物种属而成为这地球上的主宰者,所以人类的生存与延续既需要自然生态环境也需要人文生态环境。两种环境的和谐共存是人类开发与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也是羌族医药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一)羌族医药文化的价值应得到充分的发掘与认识

生命的存在、健康的生活及群体发展是医药文化体现其价值意义的根本。中华民族各族部繁衍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要不断地与疾病作斗争、提高自身免疫力。长期积累下来的这些感性经验,逐渐被理性总结、整理形成了保健、养生、预防、治疗与康复等方面的医药卫生的系统知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医药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医药文明、积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医药宝库,而这其中就有各族群医药实践的贡献。羌族医药文化精髓同样是优秀的中华民族医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羌医思想、意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宗教、艺术等文化领域中,同羌族人家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羌医羌药不仅为维系羌民自身生存延续及传承发展做出贡献,还在攻克疑难杂症方面屡建奇功,例如羌医骨伤传统用药与技法,都是得到验证的羌族医药文化中的宝贵财产,值得进一步去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

(二)抓住灾后生态重建契机,重塑“西川药山”声誉

川西北岷江流域有着羌族特色的丰富医药资源,这一优势前提是发展羌地经济的有利因素,也是传扬中华传统医药优秀文化的基础。“药材好,药才好”。羌族聚居区地势海拔高、阳光紫外线指数大以及氧分压小等特点的自然环境,使道地药材的动植物具备天生的抗缺氧、耐高寒等生物特性,体现出药物活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抗疲劳效果好的特点。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地方医药文化,这些是自然与人文的共同遗产,不能因为生态环境出现困难而被舍弃。尽管生态环境的恢复可能需要经年数世,但不可颠覆的羌族医药传统文化的拯救工作要做到根本就停不下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唤起当地民众保护羌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自觉意识,合理高效地利用社会各方资源,以灾后生态恢复、再造流域植被生态为契机,重建传统羌药生长的天然及人工基地,重塑“西川药山(西羌药山)”的美好声誉。

(三)羌族医药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汶川5.12特大地震导致羌族医药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导致羌族医药科研、诊疗机构严重倒塌坍废,也导致相关的历史文物、绝版图书、祖传经典及科研成果等大量损失,还使一些羌族传统文化和羌族医药的传承人如世家医师、民间药农、释比道公和家族耆老等伤亡,很多具有羌族特色的诊疗技术因传承人的离去而失传。现在参与羌族医药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专业人员数量稀少,研究深度广度也有限,加上羌医药本身应用范围的局限性,传承遇到瓶颈,有出现断层的危险。由于羌药资源与产业化发展的矛盾、产业总量不成规模、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品牌、市场接轨不足、消费市场培育不够、市场推广力度弱、产品剂型单一以及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羌族医药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情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注意,各种跟羌医药研究、应用的组织、机构纷纷成立或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建设。跟羌医药研究有关的组织机构(含学校和社会团体)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羌学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羌学研究院羌医药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羌学学会羌医药研究中心(阿坝师专)、阿坝师专藏羌医药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羌学中心、阿坝州羌学学会羌医药研究所、阿坝州羌医药学会和茂县羌医药研究所,应用羌医药进行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单位主要有汶川县威州镇羌族骨伤科医院和成都市金牛区新二村诊所羌医骨科。

开展羌族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摸清文化家底,针对重点地区、文化传承重点人员进行保护。川西北岷江中上游地区是除了已经淹没于历史的河湟地区以外的唯一完好保留了羌族文化特点的羌人聚居区,这是对羌族文化聚合的地域范围界定,它有利于理清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与内容,明确保护方向及重点特色。普查羌医药代表传承人并分情况推荐为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加以保护,给予生产生活上的照顾,支持传习、创收活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文化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把时间精力投入到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中去。第二,推动保护平台、保护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扩大羌族医药文化的宣传。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留存羌族医药文化的内涵,系统整理各项史料,抢救羌族医药文化与用品,起动羌医药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术机构或个人的科研力量——政府应加大力度资助研究者进行课题立项、出版专著、发表论文以及举办学术讲座或研讨会等。建立以地方高校阿坝师专(西川大学<筹>)为学术中心,联络各地羌族文化单位或个人,广泛开展交流与协作,以四川省羌学学会为依托建立羌族医药研究所的常务理事会。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保护羌族医药文化,茂县卫生局组织了包括一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老中医在内的调查团队,在充分查阅资料、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掘整理羌族医药文化各方面资料,会同中央教育电视台最终完成了反映羌医羌药的十三集电视记录片“尔玛之光”,使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第三,通过申报非遗项目、市场化产业化保护和传承羌族医药文化。全球化给了民族医药更大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融合、碰撞和同质趋变的问题,申报非遗项目的重要意义就是要让世人来了解、分享羌族文化,让文化藏于民间,让保护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文化产业化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医药文化在市场中生存,引入节能高效、绿色健康等发展模式,打造品牌、开发资源。以羌族医药文化为名片,树立文化生态意识,加强资源保护,建设生态基地。尊重市场,把握机遇,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实施绿色羌族医药开发计划[4]。

nlc202309020702

在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大体上存在有着家族世袭、师傅授艺、民间经验口口传播等传承模式,从实践上看虽有优势但各有不足,如前二者都限制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而后者又易受外界影响且知识不具系统性。传承模式的限制使许多有价值的医药文化知识因保守而失传,并且传承内容也不够全面、详细和完整,甚至夹杂不科学内容。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应该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网络、书刊以及学术交流平台进行传承、传播,让羌族医药文化发扬光大。另外,还应利用阿坝师专(西川大学<筹>)在学科、地域和文献资源收集利用等方面的优势,以“羌族文献数据库医药文化子库” 的形式建立并完善高质量、全方位且特色鲜明的羌族医药文化档案,记录口述录制的、地方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保护和传承羌族医药活态文化。

结语

我们讨论保护和传承羌族医药的传统文化,是为了从中挖掘有用的成分为发展大众健康事业所用,并且提出有效方法保护其中一些目前还看不到价值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又很可能重新体现其价值的部分——这些部分由于多种原因面临着消亡的境地。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强调保护所有的传统文化而牺牲族群中“人”的发展,放弃现代文明而固守原地踏步的思维习惯和社会模式会导致族群整体的继续落后[5];也不能仅仅是为追求族群文化的差异性特色而强调民族的身份认定,这样会导向民粹主义的路子而阻止社会文明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覃荣周.岷羌随笔[DB/OL].零壹华网洛阳市中京区论坛: http:// luoyangzhongjing.chiefnation.01hua.wang/lyszjq.php?tid=201310260122264297291, 2013-10-26.

[2] 张丹, 孟凡, 范刚, 等. 岷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与羌族医药可持续协调发展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2):34-37.

[3] 唐静雯, 杨超, 李漩,等. 汶川川大地震对羌族医药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5):5-7.

[4] 程玲俐. 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市场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144-148.

[5] 马戎.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6-18.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2013年度课题(编号QXJ1301);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编号09SA003);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重点课题(编号ASA13-17);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藏羌医药研究所资助项目。

思考与传承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共经历了三次住房建设的热潮。第一次是1985年前后土房变瓦房,第二次是1995年前后瓦房变楼房, 第三次是2003年至今,特别是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 楼房已经向绿色宜居转变。三次建房的热潮实现了农村住宅由生存型、生活型逐步向生态型的过渡。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量村镇步入城市化进程,新的集中居住区如雨后春笋,同时,原有的乡村聚落内部也发生着解体和重构。由于长期以来采用农民自建房为主的模式,在非专业、随意、粗放型的传统建造模式影响下,新农村住宅建设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建设管理薄弱、规划布局不合理、地域特色不明显、功能分区不科学、材料使用不规范、施工技术落后等问题。

本项目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南郊,是在宅基地上对原有老房子进行翻建,设计师对当地传统民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吸纳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空间理论对建筑进行了创新。

2农村宅居文化

2.1居室文化

本地区传统农村住宅几乎都是坐北朝南, 南北通透,进深较小,适应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进深在6.3米左右。居室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空间结构,南优于北,东优于西,一般长辈住东边,晚辈住西边。传统的农村家庭户由于人口较多,几代同堂,兄弟姐妹较多,居住条件简陋,卧室承担了接待、 团聚、个人起居、学习等复合功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村人口的减少,卧室的复合功能正在向单一的就寝功能转变,卧室空间逐渐变小。另外, 住宅空间也由原来的单层空间向二或三层空间发展,一层的卧室主要以老人房、客房为主, 主卧室则安排在二层或三层,这样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

2.2堂屋文化

本地传统住宅的堂屋(或称厅堂)在平面布局上居于中心位置,是农村住宅的核心,是人们生活起居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堂屋是集对外和内部公共活动于一体的室内功能空间,堂屋位于住宅朝向最好的方位,大门居中布置, 以适应各种活动的需要。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往日低矮的平房已逐步被错落有致的楼房所取代,但农村住宅的堂屋依然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功能空间。在面积较大的楼房中农村住宅堂屋的功能划分为:一层为堂屋,作为对外接待等公共活动空间,主要用作家庭聚会和邻里交流;二层为起居厅,作为家庭内部的公共活动空间,一般不对外开放。

2.3宅院文化

住宅院落的内向性格局是民族文化和心理特质在建筑上的表现。以院为中心的空间模式促使居住者更关注于院落内部的一片天地,院的存在也使得住宅的大部分问题在其内部得到解决,例如光线、空气、风景,这种内向性的空间也带来了安全感和对私密保护的满足。农村住宅的庭院是农村优美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的延伸,也是户外活动(如晾晒谷物、衣被,贮存农具、谷物等)和邻里交往的场所。农村住宅的庭院有前院、后院、侧院和天井内庭之分,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居住形态,构成了极富情趣的宅院文化。以院为中心,住宅围合成一个向心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空间体系。

3农村住宅的设计原则

3.1经济性(节约性)

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如何合理、经济地进行建房,并保障住房质量和人身安全,是农村建房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农村住宅在长期的建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大多依靠传统经验,缺乏对空间、体型、 建材等方面的研究,造成建筑体型系数过大、 窗墙面积比过大、门窗构件的气密性差、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等问题,导致住宅能源浪费严重,舒适性也较差。农村住宅建设应运用现代文明成果,响应国家“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要求,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工业化、标准化的同时兼顾地方传统施工工艺,尽量使用清洁型能源,立足于就地取材,合理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地域性(乡土性)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质朴、典雅的地方材料结合传统做法体现了农村住宅浓郁的乡土风貌和生活气息。不同地区的农村住宅各具特色,这些地域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住宅的建筑风格上(如徽州细腻典雅的粉墙黛瓦), 同时也体现在空间布局(如山西厚重严整的院落布局),以及结构体系(如云贵渝轻盈灵动的吊脚楼)等多个方面。这些住宅的地域性特色体现出当地居民的审美倾向、生活习性以及传统智慧,应在新建住宅中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切忌照搬照抄城市别墅的处理手法,造成历史文脉的断层,使人难以产生心理的共鸣,以及缺少归属感, 不可让同质化的现代建筑冲淡浓郁的地域风情,应保留质朴醇厚的乡土气息。

3.3复合性(双重性)

农村居民从事着农业生产及各种副业、 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这些生产不少都需要利用住宅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农村住宅的功能既具有生活和生产的双重性,也具有多代同堂的复合性。农村住宅需要考虑农民对其农产品进行加工、储藏,以及农具存放的使用空间。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农民生活习惯的差异,需对庭、院、居室功能的复合性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生活方式, 建造适应农民生活的需求居住空间。另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已从传统农业中剥离出来,开始从事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农宅逐步演变成农家旅馆,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设计建造要具有前瞻性,能够契合游客的餐饮及居住的需求, 如增加独立卫生间设施等等。

3.4多样性(差异性)

由于农村地域环境、文化风俗、经济条件、 家庭结构、人口组成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对住宅设计也有多种多样的要求。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对于住宅空间的要求,包括面积的要求、 质量的要求,以及设施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如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家庭,主要依靠种植粮食、 果木、蔬菜等产业为主,对储藏空间有比较大的需求;以发展观光农业、家庭农庄为主的农户, 对满足餐饮和住宿的生活设施有较大的需求。 总之,在农村住宅设计中,要注重符合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习惯和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

3.5适应性(持续性)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农村住宅具有实用性、 灵活性和可改性,既满足当下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如近期作为存放农具和粮食的储藏室,日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可以成为停放汽车的车库。又如当下满足自住需求的住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人口的转移,空置的农村住宅则可以改造成家庭旅馆,满足农村发展观光农业的需求。这就要求农村住宅在建造之初就考虑到将来改造的可行性,尽量使用非承重墙。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农村住宅建设的自主性特征及不断完善的可行性,以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一次性完成。

3.6整体性(统一性)

农村住宅功能不断的趋于完善,由简单的正房、厢房和院子之分向多功能舒适性乡居住宅转变,出现了起居室、卧室(主、次)、 老人房、书房、厨房、餐厅、活动室、卫生间、 储藏室、汽车库等各种不同功能用房的细分空间。空间的联系也由原来比较松散的格局,越来越趋向于整体化布局。随着农村能源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大灶(火塘)已逐步被燃气的灶具所替代,厨房空间逐步变小,不再是独立于正房,处于偏于一隅的厢房内,而是与整个住房融为一体,空间也更为紧凑。所以,新农村住宅建设要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布置、组织各功能空间,合理分配户内各空间的面积,做到公私分离、居寝分离、食寝分离、动静分区、 洁污分区等,提高居住舒适性。

4项目设计构思

本设计是对原有老宅的翻建,原有老宅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物资匮乏, 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建筑屋架用料较小, 经过长期风霜雨雪的侵袭,房屋已破旧不堪, 成为危房,急需翻建。在设计之前,我们对扬州农村现有的传统民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提炼出集中极具代表性的空间格局。在传承原有乡村住宅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是现代乡村住宅必须发展的方向。本设计并不是还原一个代表性的民居院落,而是要汲取传统民居特有的气质,挖掘其中的内涵,同时, 也要贴近农村居民现有的生产、生活需求, 造出既有传统风味,又具时代感的农村建筑。

4.1传统格局

本地区农村传统住宅几乎都是由正房和厢房两部分组成, 平面呈L型或者U型布局, 在有院落的情况下,房屋和院子构成较为封闭的口字型。正房由三间组成,成对称布局, 中间一间是堂屋,两侧是卧室。堂屋前后开门,南侧是双开门,北侧是单开门,南北通透, 卧室也是前后开窗,只不过北侧的窗户较小。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来说,夏天室内能够获得良好的通风,室内比较凉快,但冬天较冷, 室内舒适度较差。厢房有一厢和两厢之分, 一厢的格局中厢房内一般布置大锅灶(见图1)。两厢的情况下,一侧的厢房内布置大锅灶,另一侧则作为生产用房(在人多的家庭, 还能作为卧室使用)。正房和厢房通过院落等室外空间来联系,因为这对于传统的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无论进入正房或者厢房都比较直接。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出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大部分农民从传统的农业中分离出来,不再把土地作为唯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房子主要作为生活空间兼做生产空间, 正房和厢房的主次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空间格局就显得不太合理。为了使新时期的农民住宅能适应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同时能获得有效合理的使用空间,需要对房屋的格局进行优化和调整。本设计期望对新农村住宅的改善和优化做出有益的尝试。

4.2功能布局

据了解,最初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是农村典型的L型格局,正房加东厢房, 没有院子,上世纪70年代,由于家庭成员的增多,又增加了一间西厢房和院子,形成典型的农村口字型格局(见图2)。

而如今,子女都已在城市安家立业,老宅平时只有老人居住,以及作为逢年过节聚会的场所,这是现在农村普遍的现象。在跟业主商量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意见,即恢复原有的空间格局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它已不能满足如今生活的需求,如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而且厨房的卫生条件也达不到现有的要求等。原有的住宅是一层平房,也不能满足现有农村审美和节约用地的需求。业主要求有3间卧室,每间卧室配有独立的卫生间;有独立的活动室,保留传统的厅堂,在节假日可以有足够的交流和活动的空间;房间之间要互相远离,避免干扰;新房子在节约用地的情况下,要增加楼层空间;另外,新房子一定要体现出原有住宅的空间特质, 结构简单,简洁明快,便于农村施工队伍施工,并有效地控制建筑成本。

在考虑到诸多因素之后,本设计延续上世纪50年代的空间意向,房屋采用L型空间加院落的格局;在厅堂和正房西侧的一间卧室上部增加二层空间,形成一室一厅带卫生间, 适合年轻人居住;楼梯放在厅堂里,加强上下楼层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个小巧的共享空间, 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把厨房安排在房屋的东北角,取消原有的大锅灶,改用煤气灶,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增加独立餐厅,跟厨房紧密相连,使餐厅从传统的厅堂复合空间中解放出来,满足现代人对餐厅模式的需求;在原有厢房的位置上设计一间配有卫生间的老人房, 光线和通风良好,老人进出方便,适合老人居住。厅堂东侧的房间用作家庭活动及健身用房, 根据需要也可作为客房,西侧作为儿童用房, 带有独立的卫生间。这样的空间格局基本满足现有的三代同堂的需求。

本设计最大的一个亮点是在北侧和东侧各增加了一个院落,院子里可以栽花种菜, 使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风景,院子里种的菜也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增加院落最大的好处是使每个房间的窗户都朝院子开放,形成传统民居内向型的空间格局,在农村人口稀少,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增强了老年人的安全感。

4.3建筑造型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背景下,农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农村住宅建筑面积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关注建筑本身的美感,以及建筑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师立足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 外檐沟与平屋面一次整浇成型,平屋面上加盖木屋架和灰瓦屋面。这样处理施工简便易行,比较适合农村当下的施工水平,也适合本地区的气候特征,瓦屋面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在建筑形态上,四坡顶的瓦屋面与传统的建筑形态相近,也改变了传统的双坡屋面无组织排水的状况。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 建筑局部二层,立面高低错落,富有层次感, 跟周边的竹林和树木融为一体。建筑开间和进深接近传统的建筑尺度,比例和谐统一。 鉴于业主对房屋投资和利用效率的考虑,现有外墙为水泥砂浆抹面,跟灰瓦屋面也能很好的融合,今后若需改为外墙涂料或面砖, 则建议业主采用青灰涂料或面砖,这样可以保持整个村庄建筑色彩基调的统一性(见图3)。

5结语

通过本次设计,发现新农村住宅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施工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 建材能耗较高不节能环保,建筑空间浪费等等,若要改变现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更新的内在活力;(2)专业人员参与农村住宅建设,通过技术革新以及合理化的设计指导,改善农村居住环境;(3)提高施工队伍的建造水平,通过施工的规范操作, 减少随意性,保障安全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思考与传承 第8篇

一、南阳民间美术的分布情况和现状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是豫鄂陕三省交界处, 地理上属于中国南北分水岭的交汇处, 文化上, 深受中原河洛文化、荆楚文化、陕秦文化的影响, 有着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交叉并荣的魅力。南阳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分布情况主要在广大的豫西南农村地区, 而保护现状则是喜忧参半。本文旨在阐明宛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和研究当地民间美术的造型和审美特点, 从造型的变化、题材表现、内容的区别、装饰图案的多样、材料及加工制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民间美术的产生源于人民的最朴实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 并因审美的需要而继续发展。民间美术有约定俗成, 世代相传的特点, 但同时, 民间美术也有着相当的随意性, 具有因为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或者审美情趣转移, 而自生自灭的一种特点。民间美术与当地的各种风土民俗紧密相连, 是最为原汁原味的朴素的民间文化产物。南阳民间美术种类众多, 传统的南阳民间美术作品有:南阳传统玉雕、南阳烙花、南阳根艺、南阳剪纸、南阳手工绣品、桐柏皮影等等。这些艺术品虽干姿百态、争奇斗艳, 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 由于身处中原腹地, 以及南北分水岭和东西咽喉的关系, 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较多, 使得南阳民间美术具有很多的兼容并包性;但同时南阳盆地的独特地理以及人文因素, 却又保证了南阳民间美术的独立性。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古老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它那粗放舒展的线条、夸张浪漫的造型与深受汉文化、三国文化影响的南阳盆地人民的气质和审美情趣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其二, 南阳民间美术, 至今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民间性, 仍然是在民间土生土长, 分散自由制作, 就算是已经逐渐成为产业化的传统玉雕等等, 依然走的是传统的师徒传帮带的形式。因此大多数作品不受任何限制, 千姿百态。传统民间美术作品较之形式化、程式化、商业化的工艺品, 显得尤为浪漫、粗放、自然、强烈。

民间美术是我国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我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域的民间美术都有其个性特色, 它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美术立足于本土, 适应当地民间民俗习惯,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深入挖掘富有南阳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 有利于系统研究和发扬特色南阳民间文化, 进一步弘扬、保护南阳民间手工艺术, 丰富广大南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二、增强保护意识和不断发展意识, 发现不足, 培养民间美术继承人

民间美术的创作主题是民间艺人, 或者是普通的劳动人民群众。它的表现形式是完全自由的。传统的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情感真实、自然的流露, 所以在造型上, 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 而是一种主观想象的集中展示。而正是由于这种主观的随意性, 导致在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之时, 需要更加的系统化。

民间美术作品的产生有其自由性, 但正是由于这种自由性, 使得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很多的难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造成了民间文化的一步步萎缩。很多民间艺人因为生存的压力转行改作其他, 农村地区中青年劳动力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南阳是人口大市, 也是劳动力输出大市。中青年是农村文化发展传承的主体, 他们大量流向城市, 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 造成了农村文化传统的断裂;而民间文化也因为缺乏这些农村中坚力量的参与, 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发展的生机[1]。

在长期的中小学教育中, 忽视了对于特色地方传统美术的教育, 使广大青少年已经很少有接触这些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的机会。民间美术以及更为宽泛的民间传统文化, 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也逐渐丧失, 对于传统的民间文化很多人是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青少年更多的为网络文化所吸引, 在关注现代文明的同时, 缺少了对于周围特色地域文化的了解, 在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 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美术所拥有的生存空间正在进一步地萎缩。

许多地方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基层文化机构, 已经逐步发现了民间传统美术保护的重要性。很多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了有关民间美术的课程, 基层的文化管理部门也开始研究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大量的美术专业毕业生, 特别是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能够满足部分社会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理论性人才的需要。但是, 我们在看到高等院校对于民间美术教育贡献的同时, 也要看到不足。由于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研究起步普遍较晚, 学校培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甚至部分院校仍处于摸索阶段, 因此, 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理论性人才, 动手能力方面, 与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人, 还有很大的差距。实践能力不强是一个影响地方高等院校培养民间美术人才的一个瓶颈。很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 不一定能够直接从事民间美术研究。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未来的中小学老师, 也只是能通过自身努力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本土民间美术的审美, 课外通过同学们的努力, 对民间美术起到推广普及的作用, 而真正民间美术制作的手工艺人技艺上的传承, 却是目前民间美术人才培养所缺失的。而这些已经不是某几所高等院校能力范围所能解决的了。

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仍然需要相应的政策以及经济上的扶植, 这对提高技艺自身和促进技艺传承都有好处。同时, 在民间美术保护过程中, 应该对传统民间美术艺人进行再教育与培训, 使其从理论层面了解自身掌握的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 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地方高校或基层文化部门, 通过现代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影像记录, 更好地记载、传播传统民间美术, 使其拥有更大的展示平台。以南阳为例,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全国本科院校中, 第一个创办了玉雕专业,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非常喜欢玉雕这种传统的且仍然富有勃勃生机的民间美术形式, 而民间艺人也非常希望其作品能够被系统化整理, 能把自己毕生所学, 通过高等教育课堂传承下去。民间美术是本土地域特色艺术, 民间美术人才体现的将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民族历史底蕴。

三、加大应用开发和利用力度,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服务

南阳民间美术与南阳盆地当地人民生活紧密相连, 被劳动人民欣赏和使用, 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欣赏和研究南阳民间美术, 不仅是对乡土艺术的享受, 可以从中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染, 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地区古代历史、文化传统及风情民俗的了解, 对理解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 对现在的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充实都会有所启迪。民间美术虽然很通俗, 很普及, 却蕴藏着许多有益的知识和深厚的哲理;它虽处在社会底层, 却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传统民间美术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民间文化的研究非常活跃, 究其原由, 则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必然。面对全球化的霸权, 各民族的文化全部都身陷危难, 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消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而各民族自身的精神传承依靠的正是自己独有的文化[2]。

南阳盆地文化艺术资源丰富,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发展南阳民间美术, 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个性风采, 充分展现出本土地域民俗艺术特征, 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繁荣文化艺术市场, 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一方面, 可以将地方民间美术优势转化为工艺产品优势, 提高审美价值;另一方面, 也可以借助于旅游事业的繁荣, 将蕴藏丰富的地方美术资源进一步推向市场, 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宣传地方民间美术, 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 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发展和魅力不减的主要依托与地方经济繁荣的一个支撑。

摘要:民间美术是我国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我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域的民间美术都有其个性特色, 它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美术立足于本土, 适应当地民间民俗习惯,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深入挖掘富有南阳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 有利于系统研究和发扬特色南阳民间文化, 进一步弘扬、保护南阳民间手工艺术, 丰富广大南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炎.南阳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J].美与时代, 2009 (01) 下:37页

苦水下二调初步调查与传承思考 第9篇

1 永登苦水地区简介

1.1 苦水地理位置与历史概述

永登县苦水镇位于永登县东南部, 距兰州50多km, 庄浪河下游, 古丝绸之要冲。苦水镇, 以境内有苦水得名。据乾隆《甘肃通志》载:“其地产硝, 水味稍苦得名”。苦水镇南北长约18km, 东西宽约29km, 总面积454.5km2。“苦水堡, 以驿站为据点, 大明洪武十二年 (1380) 筑造。”此地盛产玫瑰, 如今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玫瑰之乡”。

苦水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第一古驿。临黄河之波涛, 扼丝路之咽喉, 两侧山势险峻, 一川沃野, 物阜民殷, 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早在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年) , 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开辟河西, “北却匈奴, 西逐诸羌, 乃渡河湟, 筑令居塞。”苦水是霍去病将军踏上河西大道的第一站。“苦水作为河西走廊的南部门户, 过黄河出西域的要塞, 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 也曾是东西文化交流, 商贸流通, 军旅住息, 丝绸运输的重要交通要塞。在元末明初以前, 永登县苦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主要是羌族”。后来回族, 汉族迁入, 主要是明朝初期, 陕西、南京、天津的汉民迁入本地。因此, 苦水这片土地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历史沉淀, 是西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

1.2 苦水民间艺术现状

苦水镇是永登县的文化之乡, 人文荟萃, 人杰地灵, 是中原文化、马家窑文化、农耕文化相互交融、映承发展的发祥地, 文化底蕴深厚, 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源远流长, 世代传承, 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被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沃土”。

永登县苦水镇现共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其中,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高高跷和苦水太平鼓, 这两个项目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民间艺术。苦水高高跷在苦水境内已有近500多年的历史, 是全国最高的高跷。2009年6月, 应邀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荣获“太阳神鸟”最高金奖。苦水太平鼓是大型的民间舞蹈, 主要有高鼓、中鼓、低鼓三种打法, 套路完美, 舞姿刚劲, 粗狂豪放, 特色鲜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苦水下二调、木偶戏、“二月二”龙抬头社火、铁芯子。其中苦水下二调已经传唱了400多年, 是具有苦水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戏曲, 但这种民间艺术缺乏专业人员的挖掘整理, 面临失传。

2 苦水下二调

2.1 下二调的历史渊源

下二调, 在旧社会叫调弦, 也叫啰啰腔。20世纪80年代经过永登县文化馆同志的整理、挖掘, 将原名“调弦”更名为“下二调”, 是根据较秦腔用G调演唱, 苦水下二调用E调演唱, 而得名。此曲调别处没有, 故全名叫“苦水下二调”。在折子戏, 木偶、皮影中都有配以下二调演唱。

根据当地的老人们讲的, 王、苗姓家谱记载的, 明朝洪武初就有陕西、山西等地的人来定居苦水街, 以后又有各姓人来定居。各地来的人把各地的文化不断带来, 相传, 明末清初时, 秦腔、木偶、调弦或先或后传入苦水及周边地区, 先在民间院落、喜庆宴会上娱乐唱唱, 并参加丧事凭吊, 庙宇敬神还愿, 以后经过艺人加工形成戏剧化唱腔, 与秦腔在晚上穿插演出, 所以人们把秦腔与弦调称为一对姐妹花, 传到现在, 下二调成为苦水地区特有的民间戏曲。

过去, 苦水地区民间文化活动兴盛。在大小庙会上都有戏班演出, 祭祀各位神灵。在大型庙会上唱大戏, 在各村庄、家庭还家原, 给土地等方神还愿, 唱木偶、皮影。“苦水每年唱大戏有四五处, 唱木偶皮影有几十处, 前半年在苦水唱, 后半年出乡唱。”下二调在民国到解放初期达到鼎盛, 当时人们的生活单调, 娱乐生活基本就是看戏, 吃过晚饭乡亲们坐在一起看戏, 晚上看到一半时, 观众开始打盹, 有人就喊:“班长们, 调个弦啥!”一开始下二调, 观众精神振作起来, 可见苦水人民对下二调的喜爱程度。

2.2 下二调的表演形式与音乐特点

苦水下二调表演形式丰富, 主要演唱大型历史折子戏, 及皮影、木偶戏。下二调表演形式起初是“念曲子”, 后来发展为“曲子戏”。 “‘念曲子’不需专设舞台, 不用化妆, 似戏曲清唱。‘曲子戏’要化妆, 唱、念、做、打并重, 还要有齐全的服饰、道具和复杂的文武场进行伴奏, 并且在舞台上演出”。民国以前苦水下二调主要在戏曲中场休息时演唱 (演唱时演员化妆比较简单, 对演出服装要求不高, 以唱为主。) , 或者下二调与秦腔穿插演唱, 用秦腔唱前半段戏, 用下二调唱后半段戏。民国以后苦水下二调逐步发展为单独演绎一出完整戏剧, 成为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戏曲艺术:一要上台, 二要化妆, 三是唱、做、念、打齐全。角色有生、旦、末、丑的行当, 乐队有文场、武场之分, 文场主要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扬琴、笛子, 低胡等。武场主要乐器有小锣、板鼓、梆子、牙子、铜铃, 四叶瓦等。其中打击乐器四叶瓦和铜铃是苦水下二调武场特有乐器, 是保留了“念曲子”用的四页瓦、碰铃。四叶瓦即用主板四块, 长约十二公分, 一手两块, 瓦子背靠背, 双手摇打。铜铃使用时节奏型简单, 多为一拍一空。下二调的主要剧目有:《香山寺还愿》、《二进宫》、《华庭相会》、《放饭》、《斩秦英》、《黑虎坐台》、《游龟山》、《花田游春》等近二十部历史传统剧目, 还有下二调歌曲《玫瑰之乡花更红》, 如图1~2所示。

苦水下二调曲调悦耳动听, 文雅流畅, 既可高亢激昂, 缠绵悱恻, 又有自己特有的深沉抒情, 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如倾如诉, 甚是感人。它唱腔音色优美柔和, 嘹亮, 要求演员用真嗓音演唱, 唱腔有“欢音腔”和“苦音腔”之分。“欢音腔”多表现欢乐喜悦、激昂豪放等方面的情绪。“苦音腔”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楚、哀怨愤懑等方面的情绪。板路有尖板、慢板、二六板、滚白, 阴司板等。下二调大部分是用E调演唱, 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7声调式。在唱段落板处皆有较短的帮腔 (即由在场所有演出人员伴唱, 或与演员合唱, 帮腔唱词一般是“咿”、“呀”、“啊”。) , 使得乐曲朗朗上口, 听起来流畅悦耳, 场面气氛活跃热闹, 如图3所示。

2.3 下二调发展现状

民间艺术的大多数从艺人员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 而且大多数艺人都不识谱, 所以下二调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 由师傅逐句教唱。传统的苦水下二调传承关系多为亲戚, 如父亲传给子女、叔传侄等。演唱苦水下二调老艺人有王培德父子、王增邦、王琐久、苗兰亭、苗高墉、施基昌等, 表演技艺高, 都有戏箱, 是清末民国时期知名艺人, 现代传承人张贤德, 邓富生等均已故去。如今胡学文和王晓英二人是主要传承人。

面对苦水下二调濒临失传的困境, 永登县政府与当地老艺人, 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努力改变困境。《香山寺还愿》是现在苦水下二调的代表性折子戏, 在八十年代中期, 永登县文化馆周群同志来苦水老艺人张贤德与邓富生家里, 通过他们口头传唱整理出来的, 但由于资金问题没有正式排演, 直到2006年, 苦水街村退休老教师巨崇昭在永登县文化馆找来曲谱与录音带等资料, 在县文化馆和苦水镇政府的支持下再次整理, 终于排练演出了下二调剧目《香山寺还愿》, 主要演员有巨积莲、王晓英、李淑莲, 王玉庭。此剧三次参加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 已连续参加三届兰州春节文化庙会和苦水“二月二”龙抬头、苦水玫瑰节, 深受观众喜爱, 老汉们高兴的说:“罗藏娃 (苗高墉) 的调弦又听上了, 好听得很”。2008年苦水施克昌先生挖掘整理了下二调《二进宫》, 2009年排练成功, 准备在以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文化节上展演, 如图4所示。

2.4 苦水下二调的当代文化价值

传统民间艺术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实的文化, 是古代历史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其形式多样, 资源丰富, 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苦水下二调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 是永登县苦水独有的传统戏曲, 该戏曲具有苦水地区浓郁的地方色彩, 它丰富的乐队配置, 独特的唱腔是戏曲艺术中极为珍贵的, 是苦水民间艺人们长期艺术探索与创新的结果, 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意义。首先, 下二调对研究苦水地区人口迁移、文化传播、名族风情等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各民族、各种文化及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包括政治、经济、民情、风俗、宗教以及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其次, 下二调对研究西北地区秦腔与地方小戏曲的融合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次, 下二调对于研究地方小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最后, 下二调对研究永登地区音乐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3 对于苦水下二调传承的思考

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 及对长期从事苦水下二调传承与整理工作的部分老同志进行口述形式的采访, 发现在苦水下二调的传承上, 老的民间艺人差不多都去世了, 新一代人又不能及时掌握, 这就使得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不能很好的衔接。这说明我们没有做好下二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 才使得这一民族的东西在日渐流失, 从而笔者认为对苦水下二调保护与传承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要以各种手段记录作品, 使苦水下二调“物质化”, 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把相关的文物收集起来, 需要传承的部分由政府和科研部门组织财力人力把技艺学习继承下来。

第二, 要鼓励并支持苦水下二调作品的提炼、创新。支持像胡学文等一些懂苦水下二调的同志编改下二调新戏本 (胡学文在2006年以来改写了《夜逃》、《斩秦英》) 。

第三, 政府要从经济上支持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就在于其所有的作品或符号形式都由民间艺人的表演所负载, 所以, 保护民间音乐遗产的关键环节在艺人, 然而在本次走访中发现传承人们, 收入较低, 大多经济条件差, 生活困难, 因此本人主张以传承人健康发展及幸福感为标准, 政府应该从经济上给予传承人补贴与支持, 这样才能使苦水下二调更好的传承下去。

第四, 主张以各项具体政策支持苦水下二调演出团体的演出机制市场化, 与苦水地区的旅游业结合。苦水是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沃土, 又是全国有名的玫瑰之乡, 是永登县有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音乐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是旅游不可取少的重要环节, 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旅游者更好的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感受地方文化的神韵。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与苦水下二调的结合发展, 能更好的挖掘与保护苦水下二调, 使其得到传承并健康发展。

第五, 培养下苦水二调传承人才。苦水下二调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因此,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支持年轻一代的戏曲爱好者学习与表演苦水下二调。

4 结语

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它比任何其他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他们都是民族的, 有特色的, 独一无二的, 一旦流失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只有将其保护好, 传承好, 才会使中华文明永久的流传下去。因此, 保护像苦水下二调这样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尤为重要。2006年苦水下二调已被列为兰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其传承问题任然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广大群众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祁重泰.远逝的民歌[J].丝绸之路, 2004 (2) .

[2]永登县文化馆.永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资料汇编[M].永登县文化馆出, 2009.

[3]永登县文化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兰州分卷永登县资料本[M].永登县文化馆, 1991.

[4]李超.永登苦水有个非遗项目村[N].兰州日报.

[5]相关阅读[EB/OL].http://www.tourun ion.com/info/htm/17427.htm?MD=Over.

[6]缪正发.苦水史话[M].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

[7]各种民间艺术文化[EB/OL].永登县苦水镇人民政府网.

[8]永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永登县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7.

[9]范瞱.后汉书.西羌传[M].第六十四卷.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第10篇

一、政府应该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一定的重视, 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没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而造成的, 90年代以后, 我国掀起来改革开放的热潮,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 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技术, 与外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在教育方面, 也将英语放在了首要地位, 忽略了母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渗透, 这种缺失的教育直接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不了解, 连基础的历史文化都不知道, 那么更不会对民间文化遗产有概念了, 长此以往, 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极其不利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再好, 如果没有历史文化的依托, 也只是没有灵魂的空壳。此外, 民间文化得不到传承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掌握着民间绝学的艺人社会地位不高,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而不愿再继续传承下去, 这也是由于政府和社会对民间文化遗产不够重视导致的, 所以,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政府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的代表, 应该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首先, 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要利用政府的公开性强制性将民间文化遗产宣传出来, 让更多的人知道, 对于青少年的培育, 不能舍本逐末, 要注重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 以人为本, 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人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 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许多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不高, 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这些艺人的继承人由于生活所迫大多不愿从事父辈和母辈的工作, 而选择了其他社会待遇高的工作, 这样, 传统的文化在失去继承人后就慢慢的没落甚至消失,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政府可以出面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和地位, 可以组织一些民间艺人组成国家级、省级的代表团, 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做一定的宣传表演,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民间艺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也可以将我们中国文化展示给世界各地, 让世界各地了解中国, 带动我们国家旅游业和相关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传统民间绝活, 继承传统民间文化。再次, 可以由国家或省市投资, 加大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民间文化的经济效益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 为了实现民间文化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政府可以出面对一些实体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修葺, 同时大力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 合理的开发利用民间文化, 这不仅可以使民间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也可以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对于私自侵占和恶意破坏传统文化遗产要严惩不贷。

二、加强传统文化保护队伍的建设, 利用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中

目前, 由于政策不完善, 经费不足,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者数量很少, 很多的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更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所以, 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各级政府部门要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工作的范围, 适当增加相应经费投入, 壮大传统文化保护队伍, 同时, 也可以制定相关的社会投资激励政策, 比如说某企业投资了经费支持当地民间文化建设, 可适当的降低企业的赋税并给与一定的鼓励政策, 让个人和企业参与到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调动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加强对相关工作者的培训, 培养一支民间文化管理的专业团队, 深入民间探访, 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努力的提高民间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工作水平。

三、对受到破坏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抢救, 加大宣传力度, 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落实到人

对于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地方政府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防止其由于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原因消失, 同时, 加强民间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 适当的在公开场合举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图片和文字宣传, 提高群众对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人们的相关意识, 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氛围, 另外, 要将这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实行责任人制度, 遇到问题不能相互推脱, 实行一定的协作制度, 保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了中国, 这对我们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产生的强烈的冲击, 近年来, 许多的传统民间文化没落甚至消失, 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经济社会下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

关键词:民间文化,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袁艳:凉山州彝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 金田, 2011 (12)

思考与传承 第11篇

【关键词】少林武术;禅武文化;传承;开发

Reconsideration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XING Jin-shan1 SU Jian2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The paper is studied for the problems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ainl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 interview. It holds the idea that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the first thing is to clarify concepts, comprehending the spiritual implication of “the Zen martial unity”,“humanity and justice”,“harmonious and compatibility” and so on, and with open, inclusive vision to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develop innovational problems. What's more, it puts forward som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for expanding the Shaolin Zen-cultural, such as Zen culture tourism mode, martial arts culture educ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urban culture square operation mode and so forth.

【Keywords】Shaolin martial arts; Zen cultur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传统文化,它是区别这一民族与另一民族的永恒标致,是支撑这个民族脊梁的精神(雅克布·格林)。人类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身份的象征,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体现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理想、展现中华民族生命力和民族智慧的文化载体之一。演绎无数传奇而历久弥新的少林功夫,作为厚重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动作套路、演练程序等身体运动内容,又蕴含地域风俗特征、宗教仪式、历史典故等相关的文化信息记忆,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在人类社会注重“回归自然,融入文化”的今天,探索文化服务经济建设过程中科学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武术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少林武术文化概念再认识

少林武术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及外来宗教文化土壤之中,寄附于佛教圣地,吸收中国古代武术百家之长,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武术实战之用的技击攻防之术〔1〕。国内学者常把少林武术看做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的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2〕。也有学者根据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认为少林武术是中印文化融合的产物,由强身健体、保护寺院发展到济世报国、到体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少林武术文化,得益于中印文化融合的优势、中印文化融合的优势基因〔3〕。少林文化是以佛教为精神核心,以儒家思想为文化精神外延,以少林功夫作为传播禅宗的载体,集中华武术之大成,独具特色的一种宗教文化,是典型的中国式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延续性和开放性〔4〕。

综合以上诸家论述,我认为,少林武术文化是在佛教“禅定”的思想、儒家“道德规范”、道教“养生哲学”和兵家的作战理论等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以佛教哲学“禅宗”为思想核心、以技击实战为表现形式,集“禅、武、医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体系。它涵盖了少林武术的历史文化渊源,少林武术与嵩山少林寺的关系,少林武术的技理、战术、训练方法,人体医学的研究和演绎,有关少林武术的历史人物与传奇故事,少林功夫大师与演艺明星,与少林武术和嵩山少林寺有关的商标、域名、品牌、图标,传承和发展少林武术的各种人力资源等。它可以演绎归纳为物质外显层和意识内涵层两种形态。

物质外显层是通过人体活动表现出来,是一种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形态。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技击体系,内容包括习武、比武、研武的过程中设置的手型手法、身型步法、拳法腿法、翻腾跳跃等动作的名称、技法、架势,各种器械的名称、演练技法、形态和按照一定的动作逻辑组成的套路,以及以武者的行为活动或语言文字方式表现出来的礼节、礼仪、训诫、著作、抄本、秘诀等,如少林武术的“抱拳拱手礼”。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552套,另有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156套。意识内涵层是指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或者所追求的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修养等。它蕴含于武者的社会活动中,是无形的、不易觉察的意识形态,如“禅武合一”“修武修德”等思想,以及“先礼后兵”等习武者的道德规范。〔5〕 毋庸讳言,少林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宗教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名词如“少林功夫”“少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等还没有统一,文化体系尚待深入研究。

2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模式

少林寺应该在“佛”、“寺”、“僧”、“慈”、“禅”、“武”、“艺”、“刊”等8个方面的文化纵深上做文章,办好旗下禅露杂志社、影视公司、书画院、武僧团等不同规模的产业开发公司,走禅武文化集团化发展的开发模式。

2.1禅武文化旅游模式

禅武文化欣赏开发模式。少林寺地处中岳嵩山,山水风光兼具“南秀北雄”之特色,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五千年来,多元文化汇聚于此,碰撞、融合,迸发出了闻名于世的禅武文化,留下了诸如禅宗祖庭少林寺、塔林、嵩岳庙、嵩阳书院、天文台等文化遗存。如今,作为全国为数不多5A级景区之一的嵩山少林寺,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和人文遗产于一体,具有旅游资源的社会普通性和文化信息共有性,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大吸引力。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欣赏游模式。2004年,易中天、谭盾(奥斯卡音乐大奖获得者)等文化名人畅游嵩山留下的几句感想,开启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创建的思路。河南旅游产业管理高层“用经济的理念对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用先进技术展示传统文化,把厚重的中原传统文化转变成了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旅游产品。〔6〕”

项目的成功,在于决策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敢于创新传承的勇气;在于设计团队对少林禅武文化和嵩山自然风光的深刻理解、领悟和二者糅合的科学统筹。管理当局和创作团队用“溪山坐禅、踏水行歌的《水乐·禅境》;少林木鱼功和风幡心动为主题的《风乐·禅定》;传达寺院风铃和山岳风涛的《风乐·禅武》;再现塔林四季和轮回鼓声的《光乐·禅悟》;用嵩山青石制成的乐器演奏的《石乐·禅颂》五大乐章,演奏出“嵩山修禅,顽石开言”的大境界,“佛光普照,天地祥和”的大气氛,演绎出了具有36亿年历史嵩山的自然风光和千年传奇的少林禅武文化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华美乐章。大典自2007年10月首演以来,迄今为止已演出800余场,接待海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次,票房收入达80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建造像迪斯尼这样具有国家精神和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项目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7〕 。

2.2教育产业开发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影片《少林寺》让登封少林寺名扬海内外,引来海内外习武者众。当地民间拳师和有识之士抓住机遇,纷纷开馆办学。政府也审时度势,先后出台政策并指导武校的发展。因此,众多武校借助少林寺的金字招牌迅速成长。目前,放眼登封,可谓“五步一馆、十步一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武林部落”〔8〕。

少林武术在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探索,张文鹏先生从经济学“集聚效应”理论的角度给予了总结。首先,厚重的禅武文化积淀给武校内部经济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登封境内佛、道、儒三教汇集,“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争鸣,万法一统”的文化集聚与碰撞,也塑造了独特的少林禅宗文化。也正是这经久不衰的禅宗少林文化和少林功夫所形成的金字招牌,才是众多武术学校依山寺而建、迅速集聚的内在动力和根由所在。由于登封武校在外部的成群连片集中,才形成了以习武学员为主,并衍生出武术表演、武术竞技、武术文化与旅游多行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顺势拉动了当地服务、饮食、旅游、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其次,民间资本的大量注入,地方法规和政策的及时跟进,现代化影视作品的广为传播,为少林武术的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3展演产业开发模式

充分利用奥运会、春节联欢晚会、外交使团出国访问等大型节庆、文化交流活动中少林禅武文化的展演,宣传和发展武术文化的娱乐健身功能。塔沟武校春晚展演和承接奥运会开幕式功夫文化成功展演带来的轰动效应,为武校学员的从业去向开拓了新渠道。学校不仅从表演中取得丰厚的报酬,也招揽了大批的学员积极投入到武术展演行业的学习。随着国内外各级展演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各层次的武术展演教育、培训机构也必将进行快速的市场扩容和产业升级,一条新兴的、充满活力的禅武文化产业链正向纵深掘进。

2.4城市文化广场的运作模式

鉴于武术运动的强身健体功能,神秘的少林禅武文化走出深山古寺,来到了城市。如今少林拳、少林剑、太极拳、推拿等武术文化活动早已是城市广场、街头巷尾民众健身、休闲的主要内容。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城市文化广场的武术文化,服务于民,需要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实践。

3开发少林武术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保持“禅武合一”的文化特色

少林武术文化区别于其它武术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武术之禅修”,在文化资源上具有“唯一性、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塑造出特有的武术文化风采和地域性风情。只有开发出个性化、差异化的禅武文化旅游产品,才可以形成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

3.2要树立开放和包容意识

少林禅武文化的资源是具有独特的垄断性,但在开发过程中,投资主体应是开放的,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从产权制度上保证投资主体的独立性与赢利性。另外,市场与组织管理形式也应是开放的,以促进少林武术文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充分开发,使其开发的产业格局、管理模式与营销方式与国内外市场相接轨。

3.3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与社会互动

少林禅武文化要在审美、实用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精心设计市场开发主题与形象,树立品牌意识。培养民众文化品牌就是生产力和财富的观念。通过与社会的充分互动、品牌战略的实施,增加其吸引力与文化附加值,以推进武术文化旅游产业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坚持广告宣传与创新营销意识

继续借助各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主流媒体和国内外重要庆典的展演活动,进行宣传与市场推广,保障市场占有率。另外,在世俗化与商业化并重的当今社会,武术的传播或推广,尤其要注意营销意识的创新。例如2007年,少林景区成功承办了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其中一站赛事。寺院乃佛门净地,像世界级选秀这样的“红尘”大事本不应在此举办,但少林寺大胆地承接了,这就是创新,是与时俱进。究其原因,商业活动营利本质使然。国际旅游小姐大赛想吸引世人关注,无疑也需要名扬天下的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文化作支撑。同样,少林寺也想借助这样的国际性大赛提升知名度。这种武术文化与影视剧、著名赛事联姻所造就的互利共赢局面,也是武术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动力。

3.5加强少林禅武文化旅游产品的拓新

少林禅武文化旅游产品的拓新要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方向切入,用市场运行机制来运作与管理,逐步引入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不仅仅是禅武文化观光、禅武文化体验等大方面做的好,要在其他经济链条上有所拓新。如,旅游纪念品方面,“少林”字样、图标的系列训练服饰、武术器械、饰品,餐饮方面的少林禅茶、斋饭、素饼等能反映景区特色的旅游形象纪念品。2011年8月24日上午,少林寺举行了“天地之中——少林寺古建筑群文化遗产公告一周年祈福开光法会”,并出版发行了一套经过法会开光祈福的纪念币章。这套币章有世界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图案的,有以少林寺山门建筑造型、塔林、初祖庵大殿为图案的,这套见证中华文明与佛教传播的文化史实、蕴含着少林寺禅武合一的纪念品,因有历史、文化,有寓意,才具有真正的纪念品价值。

4 结语

少林禅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众多文化资源中具有独特的唯一性、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靓丽名片和重要窗口。演绎无数传奇的少林禅武文化,虽历经周武帝禁寺,宣帝所改名,清朝禁武,石友三火焚少林等多重磨难而代有拓展,历久弥新,彰显了少林禅武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然而,残酷的现实也告诉我们,在文化软实力悄然转换为文化力的今天,在人类疯狂开发有限的生存资源,去满足无限贪欲的时候,思考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以实现独特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赵海军.对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6):32-34.

〔2〕洪浩等.少林武术形成文化因素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44-46.

〔3〕赵强.当代少林文化探微〔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67-69.

〔4〕万瑜,等.少林武术拳禅合一结合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45-47.

〔5〕栗霞.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J〕.运动,2011(5)

144-145.

〔6〕赵建才.在全国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创新经验现场

交流会上的讲话〔C〕.2011,7,19.

〔7〕《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禅文化感悟生命.http://ent.qq.com.2010,09,07.

〔8〕走进世界最大“武林部落”:少林小子奥运展英姿〔N〕.深圳特区报,2008.11.22.

对潮州嵌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第12篇

潮州作为宋代的广东瓷都, 中心产区就在潮州城四围,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瓷片, 潮汕先人发挥聪明才智, 以生活中常见的花虫鸟或历史民间传说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为题材, 把这些废瓷料用铁钳敲、剪成适用的条片, 在建筑物的脊瓴上进行装饰, 作品写意大气, 气势雄伟, 线条粗犷有力, 颜色对比强烈, 鲜艳明快, 在建筑群中光彩夺目, 吸引人的眼球。

随着房屋建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多的人在建筑中讲究实用、简约、利益, 除了修复庙宇、寺院、祠堂和考究的老宅子外, 像有屋脊、山墙头、檐头、龙虎井、照壁这些有地方建筑特色、文化烙印的“遗产”, 逐渐走向衰败。依附于潮汕传统的民间艺术———嵌瓷的生存空间大大萎缩, 在嵌瓷工艺的发展过程中, 怎样更好地使原本迎合现代人特有的习俗、乡情、亲情的艺术, 获得更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呢?在国家级嵌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叔父的引领下, 从事嵌瓷艺术这些年, 笔者对这门艺术有如下思考。

一、题材在传承中创新

传统的嵌瓷题材内容主要有人物形象、飞禽走兽 (如图一) 、花卉蔬果及花篮博古、装饰纹样等, 人物形象大多取自一些传统文化戏曲、文学、典故;花卉蔬果一般是日常生活所见;动物多是传统文化中带有吉祥意义的龙、凤、麒麟等。前辈艺人经过磨炼和探索, 把该艺术从屋顶上解放出来, 制成摆件、挂屏 (如图二) , 使潮州嵌瓷焕发新的光彩。笔者认为这种拓展是对的, 不可放弃, 但也应结合时代, 多进行题材方面的创新, 如现代值得歌颂的人物形象、潮汕特色景点 (潮州新旧八景等) 、正在创作中的《熙攘的牌坊街》, 这类与现代人生活较为接近的题材, 让这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打动自己的场景。在学习、整合中, 不能脱离社会。艺术源于生活, 要从民间传统艺术到现代人审美理念, 从现代生活到民间传统艺术, 这样才能真正开阔自己创作的视野和思路。笔者在学习嵌瓷工艺的过程中, 作了一些尝试。例如对于风靡一时的人物“李小龙”, 能不能也以嵌瓷的形式表现呢?于是笔者利用休息时间, 反复探究、描绘图稿, 尝试着对李小龙在电影中深入人心的形象进行提炼, 创作出《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精武门》 (如图三) 。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后, 笔者继而在广东美术馆友人的启发下, 为儿童专门创作了《中华成语故事》中的十二幅成语故事, 大获成功 (如图四) 。

二、开展乡土艺术课堂, 开嵌瓷体验馆

笔者出生于嵌瓷世家, 从小就在叔辈的影响下接触嵌瓷这门工艺, 并深深爱着它, 爱它的色彩明快, 爱它的造型独具匠心。但是, 长大后当笔者来到城市, 与同龄人谈起这门工艺艺术时, 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 “嵌瓷是什么”或是“哪里可以看到嵌瓷”。这让笔者意识到, 要让嵌瓷有立足之地, 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它、了解它。在中小学课堂开展乡土艺术课堂, 除了引入陶瓷、剪纸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讲授外, 嵌瓷这种少见的艺术形式更应进驻课堂, 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嵌瓷, 让他们了解潮州的工艺不仅有闻名遐迩的木雕、陶瓷, 更有之前被称为“墙头上的艺术”的嵌瓷, 了解它的发展历程, 在体验馆中动手粘贴瓷片, 亲身体验一堆在人们眼中的破瓷片、无用之物怎样变废为宝, 成为令人称赞的艺术品。从协助叔父卢芝高到几所学校讲学的现场热烈反应来看, 嵌瓷这门工艺是受欢迎的, 学生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获得了美的享受, 也确实因为讲学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上门学习嵌瓷, 从中发现了一些好的苗子, 为壮大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

三、创建宣传阵地

广东潮安金湖建筑公司为了保护传承嵌瓷这项艺术, 在广东省潮州市金石镇湖尾村建成潮州嵌瓷博物馆、卢芝高嵌瓷研究所。在建馆过程中, 笔者积极参与《卢芝高嵌瓷艺术》一书的编撰工作, 又参与《博物馆嵌瓷艺术》宣传小册子的编辑, 当博物馆落成开门迎客时, 游人们可在参观馆中的嵌瓷精品后, 从发放的宣传小册子中了解嵌瓷的形成、发展, 把小册子带回家后又起到宣传潮汕嵌瓷文化的作用, 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同时, 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展览, 构建网站, 制作嵌瓷礼品达到宣传目的。潮州是座文化古城, 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我们可以乘着文博旅游的东风, 与旅行社合作, 把嵌瓷博物馆作为文化推介的一个窗口, 大力发展国内国外客人, 从而开拓广泛的客源市场, 达到更高的认知度, 使之得以持续发展。

四、开拓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艺术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现代室内装饰中古朴典雅的装修再次盛行, 运用古典建筑的门、窗、隔、屏分割空间, 把传统建筑装饰———嵌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陈设于室内, 除了挂屏、摆件外, 追求独特的空间氛围效果, 也可以将嵌瓷装饰的立面造型和仿古结构的吊顶、电视背景墙、隔断、门框等结合起来, 把屋脊上、外墙上的艺术搬进室内, 形成一种强烈的古典氛围。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将传统的嵌瓷建筑艺术装饰完美地融入室内设计中是一门课题, 在艺术家眼中:“没有中国元素的家居设计, 显示不出贵气。”如笔者家中近期进行翻修, 笔者以半浮嵌的艺术形式在玄关的墙面上制作了一小幅《抬头见喜》, 这一尝试使来客无不称赞这是房屋中的点睛之笔。由此可见, 大型公共场合, 如公园、美术馆、酒店这类场地, 嵌瓷更有用武之地。这点, 汕头潮南的嵌瓷大师许少雄走在了前面, 他制作的大型九龙壁嵌瓷就体现了现代装饰中嵌瓷也能占一席之地。为寻找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结合点, 在设计观念、制作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是嵌瓷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必行之路。

潮州嵌瓷拥有独特的地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这片沃土上, 潮州嵌瓷如何充分利用优势, 做强做大, 是我们应深思的问题。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 各地人才辈出, 佳作纷呈, 我们应从题材、技法、宣传、应用、挖掘、培养等方面入手, 紧扣时代脉搏和社会需求, 培植好嵌瓷人才, 提升潮州嵌瓷的品位和名气, 打好品牌, 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使潮州嵌瓷显示出强劲而独特的魅力。

摘要:潮州嵌瓷是潮汕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 它历史悠久, 工艺独特, 但出于种种原因, 它遭遇了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了如何寻找突破口, 以使嵌瓷艺术展现勃勃生机, 焕发出其应有的光彩。

关键词:潮州嵌瓷,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铨.论潮汕嵌瓷的艺术特色与人文价值[D].汕头:汕头大学, 2011.

[2]陈彤玲、肖艺凤、温平、陈佳、颜坚真.潮汕地区建筑装饰工艺[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37-52.

[3]沈福煦.建筑艺术风格鉴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4]林凯龙.潮汕老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5]杨坚平.潮汕工艺美术[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6]曾楚楠.卢芝高嵌瓷艺术《序》[Z].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3.

上一篇:睑板腺功能障碍下一篇: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