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饮食文化范文

2024-06-03

西方饮食文化范文(精选12篇)

西方饮食文化 第1篇

1. 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 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1]

3. 饮食对象的差异

由于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人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2]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4. 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大约有14种烹饪方法: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显然,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这般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食品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这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国外,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根据不同需要分全脂牛奶、低脂牛奶、撇脂牛奶。其它例如一些平常原料也有严格等级。美国鸡蛋分(AA)特级,一级(A),二级(B),三级(C)等。以上只是简单的举例,在西方发国家烹饪原料的严格分类标准,减少了厨师因经验不足对材质的把握不准而造成烹饪失误,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了食品的质量。

5. 中西方饮食营养的差异

美国FDA规定,市面所售食品必标出其所含营养成分。在食品的检测上,他们拥有较为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很好地测算出食品成熟后的实际营养。目前国内的测评软件所检测的菜谱营养量,其实是生料的累计,而真正的烹调后的营养含量测评过程较为复杂,真正用到的很少。西餐的肉类以鸡、鱼、牛、羊肉为主,同时在配菜上更注意荤素及营养搭配。西式正餐一般就三四道菜,数量不是太大,营养却较为合理,不像中餐现在还以聚餐为主,八九人围一桌,凉菜、热菜、主食至少十五六道,不但卫生方面不合理,营养摄入也不合理。每人只取自己所喜欢的食品,虽品种多,但营养未必平衡。再需注意的是色彩、营养的搭配,现中餐大部分还是以荤食为主,仍在受“三高”困扰。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在烹调油的使用上以橄榄油为主。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橄榄油其实是新鲜的橄榄果汁,摘一颗橄榄在手中,轻轻一挤,就会有汁液流出,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粘手感觉,是清淡油。恐怕在食用油的世界里,只有它最新鲜,因其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特殊成分而具备强大抗氧化功能,不但人体易吸收,而且烹制出来的菜点没有杂色。中国主要使用大油,所含的是大分子饱和脂肪酸,过多食入对人体无益,而西点主要以黄油为主,主要是奶油中分离出来的油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及无机盐,不但气味芳香,而且有利于人体吸收。[3]

6. 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进餐习惯用刀叉,而中国人进餐习惯用筷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有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住在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4]

7. 结论

今天,中西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俱全的艺术境界发展。通过以上的比较和论述,大家对中西方饮食文化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面对两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中西餐饮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庆.中西文化传统[M].荆江学院学报, 2005.

[2]张大超.论中西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态的差异与整合[J].莆田学院学报, 2003.

[3]张徐晓.中西文化差异与日常言语交际[J].江西社会科学院学报, 2003.

中西方饮食文化 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加强,在文化、艺术等其他领域也相互冲击、借鉴、融合。以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俄国等为代表的西餐在我国大范围的推广,虽然其价格并不是人人能消费的起,但是在饮食文化这方面同中餐的差异正逐渐地缩小。

关键词: 饮食思想 食物结构 营养学

饮食思想,即饮食观念。由于所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不同,经长时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造

就了风格各异的饮食观念。

中国人在饮食上更注重口味上的要求,而西方人更注重营养的搭配。

中华民族注重“天人合一”,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追求由感官而至内心的愉悦为旨要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形,基本追求色、香、味。这是中国传统烹饪民族和历史的根本特点。饮食科学是以人们加工制作菜肴的技术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饮食烹饪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中国饮食科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它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独特的饮食思想以及受其影响形成的食物结构。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但是这种食物结构叙述十分模糊,历代养生家和医学家也没有进一步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使人们在搭配食物时数量和比例存在极大的随意性,乃至影响了这个食物结构发挥良好的作用。如由于动物性食物在饮食中搭配数量过少,比例过低,出现优质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缺乏,造成相应的疾病。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注重“以人为本”。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我们是高纤维素,低脂肪糖的食品。早在古代就有各种医疗饮食方面书籍:《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学理论著述,但是从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角度阐述了饮食养生的问题,提出“饮食为生人为本”,合理的饮食能促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主张“食饮有节”、膳食全面而均衡。《饮膳正要》从营养卫生学角度提出了不少关系人们健康的重要观点,特别是作者主张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在营养方面就很先进,我们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的具体比例,没有先进的科学设备,也交不出具体的营养分析。

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西餐极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充分考虑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从时间、空间、温度、湿度等细微入手,烹饪出从物理、化学角度都营养、美味的食物。牛排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

虽然在这些方面,中西方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在食品原料的时限性和季节性、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菜肴的美观给人愉悦、菜肴的艺术化等方面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文化的交融,使得这些差异在不断地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渐要求吃好、吃得营养健康、吃得有文化有品位。具有微观具体,定量监测等特点的西方现代营养学进入中国,与传统的食治养生学说并存,为菜点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中西饮食思想在中西方餐饮进入对方的“地盘”后,不断地发生碰撞和融合,融合与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第3篇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地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饮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长期以来历史的熏陶。通常中国吃是一种“共享”,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桌上,主人的好客的问候下,提高筷子开始他们一起“消除”板块,场景很活泼,最后结账争相支付,这可能是“饮食所以请求”的结果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关闭”这个词是什么。这种“接近”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在一千年前的历史。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从“一个字,”“在这些,相依,咦,咦,等等,因为把所有的华人社区和文化。而在比较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聚餐时往往会人手一个盘子,点好自己喜爱的食物,不必考虑他人的喜好,再坐在一起享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在结账时也多采用AA制(all apart全部分开),自己付自己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明显差异。

二、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食物吃,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牛肉和其他“硬食物”。和中国菜美味的调味料等材料在中国烹饪,细腻,有多达几十个调味:许多西方人是弃儿,在中国优秀的原材料,如家禽、脚和内脏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个中国厨师的手,通过煎卤化物和其他进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饮食特征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为了节省时间,但营养不能比在中国使用新鲜食物美味的食物和味道是一样的。由于他们国家的人吃肉比中国更一般的健康:身材高大,长腿,宽阔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但中国人一般薄,窄肩腿短,颜色黄色。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围着圆桌大家团团坐,共享一席。这是中国古代信奉的价值观,和齿轮。美味佳肴在圆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情感沟通的媒介。有深厚的酒文化,中国人民一直有或没有酒没有席位。人们彼此互相敬酒,食品,食物,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的思想和解。

西方餐饮,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不是宴会的核心。该宴会的核心是友谊,通过与客人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宴会和舞蹈类比,所以它可以表示,中国宴会就像集体舞蹈,和西方宴会就像男人和女人跳舞。它也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中国宴会和西方宴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只有中国宴会更反映在梅里马克河交流,但西方宴会更多反映在邻近的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的差异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自助餐是把食物盘子放在桌子上,按照个人爱好自由获取食物。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需要把所有放在桌子上,也显示了西方人尊重个性,自我。但各有各的,互相不干扰,缺乏一些中国谈欢》的情调,没有吃饭。

四、饮食的地位不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礼记》中认为人生的两件大事即“饮食”、“男女”。“饮食”是基本的生存温饱问题,属于物质需求;“男女”则是康乐问题,属于精神需求。在中国,饮食已经是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在寒暄时“你吃了没?”,把职业称为“饭碗”,思维是“咀嚼”,经验被称为“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是称为“醉”,常见的名字“常态”,容易叫“一块蛋糕”,饮食对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厨房里的桌子,但项目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吃在表单包含丰富的心理和文化意义以及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吃”也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升学要吃、结婚要吃、升职乔迁要吃,六十、七十、八十大寿要吃的觥筹交错,而且要大张锣鼓、欢天喜地地吃,甚至去世了“红白喜事”中摆酒也是必不可少得程序,而这时吃也渐渐流于形式,它的社会意义超过了其现实意义。

而西方人则简单得多,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意义。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西方人仅仅认为吃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吃了才有营养工作和生活。饮食在西方同样也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但“吃”在交际过程中所承载的“使命”就少得多,吃多半为了感谢他人的优质服务或为庆祝一笔交易的顺利,单纯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五、饮食的气场不同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显然比西方人要复杂的多。中国人也许最讲究气场的,对于设宴吃饭,主人的真实心态永远不是大家有没有吃饱,而是餐桌上的排场够不够足,够不够气派,只要给自己挣足了面子,这餐饭的目的便达到了。菜肴更加丰富,更珍贵更能体现主人的好客和客人的身份,和食品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主机和客人可以使用,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这可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结果,”冯生活废物,热情好客。这种“讲排场”的习惯。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则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饮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解决人的温饱,吃的形式和内容以是否吃饱、是否营养健康为标准。在美国,朋友之间聚餐则采用大家“凑饭”的形式,即每个人带一两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有特色的菜,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比如一个人带些印度菜、一个人带份比萨饼、另一个人则带些中国的广东菜,主人则提供一些简单的小菜酒水和甜点,大家就这样聚在一起分享丰富的菜肴了。可见,西方人吃一样的机会交流和聚会,是一个机会回顾旧的友谊,结交新朋友,和访问信息,吃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去狗和互相竞争。所以在西方宴会,主人会尽力营造出轻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充分利用宴会的机会来促进大家的交流。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存在的差异但具有相对性。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交际、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碰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将会出现新的特点,产生新的变化。它会更加帮助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陈洁.《得心应手——西餐礼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Martin Boyle.《英国原来是这样》,外文出版社,2009.

[4]胡幸福.《欧洲旅游文化见解》.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第4篇

一、饮食理念的改变

中西饮食思想在中西方餐饮进入对方的“地盘”后, 不断地发生碰撞和融合, 融合与互补, 有利好也有弊端。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 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在广告媒体的冲击下, 西方快餐连锁行业的兴起, 就连素食者的鼻祖国印度, 也迫不急待的跟随现代化的步伐, 向速食肉食文化看齐。现在的年轻人看不起传统食物, 他们被西方传媒教导要吸烟、喝啤酒、吃快餐和摄取充足的营养 (其实是过剩) , 才算跟得上潮流。可见, 西方文化也整影响中国的饮食状况。

二、饮食搭配的改变

(1) 中餐食物忽略搭配: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 我们是高纤维素, 低脂肪糖的食品。主张“食饮有节”、膳食全面而均衡。特别是作者主张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在营养方面就很先进, 我们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的具体比例, 没有先进的科学设备, 也交不出具体的营养分析。

(2) 西方注重搭配:在他们看来, 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因此, 只要营养充足, 他们就毫不介意食物的单一、味道的贫乏西餐极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 充分考虑人体对各种营养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对于烹饪食物, 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 从时间、空间、温度、湿度等细微入手, 烹饪出从物理、化学角度都营养、美味的食物。

(3) 西方文化对中餐营养方面的影响:例如牛排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 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 而在西方人看来, 不完全熟透的牛排, 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 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中餐厅也引进不熟透牛排的煮法, 并且越来越受中国人们的欢迎。我国人民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渐要求吃好、吃得营养健康、吃得有文化有品位, 认为越西方化的食物越是注重生活质量的表现到处可见。具有微观具体, 定量监测等特点的西方现代营养学进入中国, 与传统的食治养生学说并存, 为菜点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三、饮食制作的影响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中国饮食制作奇多:烧、氽、溜、焖、、酥爆、炒、砂锅、拔丝等。菜肴让人眼花缭乱。还极重刀工、火候, 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各种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不同的。西方的烹饪方法简单的多, 他们只注重食物的营养, 而不重视饮食烹饪带来的乐趣。烹饪的方法以煎、炒、蒸、冷拼为主, 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大块的, 然后生吃。西方文化的影响, 我们从电视剧、网络等媒介发现, 越来越多的“小资”派喜欢追求像西方文化所崇尚的简便, 常常能看到电视上一位年轻的白领在家捧着沙拉看电视, 也能看到时尚有专门的烹饪版面教读者如何简便地做一道英国或者法国餐。这样的烹饪方式, 崇尚材料简便, 制作简便, 携带简便, 已经慢慢渗透到中国的餐饮中去, 连小区的大婶们也学着如何简便地做一道沙拉, 而不是挑选精品的面粉, 和面擀面做一道煎饼了。

四、饮食习惯的改变

1、餐具

中国家庭越来越多人用叉子吃面或者夹食物, 不同的食用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 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2、礼仪的改变

跨文化交际学家爱得华·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 即“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化”。在中国的西餐馆, 往往也被营造了一种气氛---迟到不礼貌, 而不再是迟到等于“姗姗来迟”。等人的人, 不再是打牌喝茶消闲, 而是尴尬地坐在一角。迟到的人不再是理所当然无所谓, 而是也尴尬地面对西餐厅要求准时的气氛。虽然这是在西餐厅, 但是在中国国内慢慢地渗透, 影响年轻一代的生活, 这也是希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观念的一种影响。

五、结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 中国人对有着快捷, 方便, 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此外, 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中西方文化正互相、立体地影响着对方的餐饮。

摘要: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不仅能增加对其文化的理解, 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本文探析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以增进了解, 促进交流。

关键词:西方文化,中国饮食,跨文化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第5篇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姓名:陈*扬

学号:201210824*03 班级:机电122班

摘要:受不同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优化,更基于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不同区域的饮食中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由于两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中西方饮食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在当今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饮食观念

一、概念厘清

中方,自然就是指中国。当“西方”作为一个概念运用在关于民族、文化等方面时,具有多重含义和不确定性。首先,“西方”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是与“东方”相对而言的。它的含义通常是指西半球或欧洲;其次,“西方”也常常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同样与“东方”相对,但它的含义是不能够完全确定的。姜守明等人在《西方文化史》中指出,西方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有时空上的变化含义,又有文化史上的指向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含义,将西方定义为欧洲和北美国家。中国文化,是指中国人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西方文化,是指西方人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西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中 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缩,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很深的历 史渊源,下面来谈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 一个缩影,从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再到唐宋的蓬勃发展时期,最后进入现代的繁荣新 阶段,是我们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当我们谈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时,大家首先会想到就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各种菜系的特点和烹饪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中国八大菜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国的饮食还具有季节性。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般都喜欢吃凉拌、冷冻的食物,例如:凉面条、各种拌凉菜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吃像火锅这样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中国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医食结合。就是利用食物具有哪些药用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达到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的效果。

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践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西方的饮食文化有起伏而又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意大利菜是鼻祖,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西方的新贵。西方国家的日常饮食都是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国有著名的八大菜系,西方国家也有很多饮食种类,著名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等。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3.1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的比重很大,而且还有多种多样的烹饪技术。西方则以畜牧业为主,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就显得十分简单。由于饮食的主要内容、生活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同,那么在饮食观念方面中西方就会存在很多差异,但是我们要做到科学饮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才是最重要的。3.1.1 美味与营养的观念不同

中西饮食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味和营养的观念不同,一谈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弱点。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油炸和长时间的炖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流失了。中国的饮食一般首先考虑的就是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凡是看着淡而无味的食物,我们就觉得它不好吃,不管这样的食物有没有营养。饮食方面,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往往忽视了营养的问题。中国人对吃十分重视,对美味的要求也达到了极致。这样各种各样的美食就产生了,人们就会忍不住的暴饮暴食,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营养问题,这说明了中国人的饮食是重视美味的感性饮食。

西方人的饮食注重科学,讲究营养。在“吃”的问题上,中西方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他们饮食的最高标准就是营养,日常饮食总要考虑到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搭配是否合适,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消化,而饭菜的色、香、味如何,他们一般都不会过多考虑,即便口味千篇一律,让人看着没有一点食欲,但他们也会吃下去,因为这些食物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很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这就是西方人普遍的饮食观念。虽然西方人在宴席上,也讲究菜的原料、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搭配,但是无论如何高档,他们的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虽然一些事物的色彩搭配的很好,但是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

3.1.2 铺张与节俭观念不同

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排场,排场大才够体面,所以备餐时酒菜都是很丰盛的,餐桌上的饭菜数量要多,质量要好。菜的数量越多,菜越珍贵,也会显得主人很好客很热情。但是如果主人准备的饭菜仅仅够吃的话,就会被视为小气,反而薄待了客人。在饭店里中国人点菜显得格外铺张、浪费,气势也十分壮观,可以说铺张到了极点。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在西方,他们在节俭这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吃饭讲究简单化,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准备不过是五六道菜而已,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菜,其余基本上是陪衬。平时宴客,饭菜的准备更为简单,他们觉得只要够吃能吃饱就可以了。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potluck”,这种聚会形式更为简单,要求参加聚会的人自带一道菜或者饭后的甜食,让大家共享,而主人只提供一些饮料和一道菜就行了,可见,他们的饮食很节俭,也不讲排场。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人请客吃饭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勤俭节约的意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3.1.3 赴宴的时间与着装观念不同

中国有句来形容时间宝贵的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这样的时间观念似乎更多的是运用到了学习上。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参加宴会时候,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极为淡薄,特别是参加聚会的时候,迟到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国人注重吃喝,西方人注重玩乐,但是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各种活动、各种宴会都会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也会被视为很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被认为这是对其他客人的不尊重。中国人请客吃饭一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般都是中午或者晚上,一顿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可是不折腾几个小时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倘若很快吃完主人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待客不周,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美国人请客吃饭则比较随便,一般约在午餐,因为这样比较节俭时间。

着装观念不同。着装也体现一种社会文化,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问题。在中国有句俗语:人靠衣服马靠鞍。中国人穿着打扮也很讲究,但赴宴时穿着就比较随意,用餐时我们可以穿平时所穿的衣服,不用刻意的装扮一番,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会穿得很正式。而西方人赴宴时穿着较为正式、得体。男士通常是内穿白衬衫,打领带,穿上西装,再配一双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还要戴上耳环。如果去高档的餐厅,不可以随意穿上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而中国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餐桌上中西方的着装观念是有所不同的。

3.2 饮食方式的不同

3.2.1 共餐制与分餐制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就饮食的方式来讲,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时为了能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用的一般都是圆形的餐桌,大家团团围坐,共同来享有桌上的丰盛食物,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共餐制”。在西方,无论是宴请客人还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分餐制”。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共餐文化往往可以制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夹菜,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而西方吃饭习惯用长条桌子,实行分餐,各自点菜,各持一份,表面上看总觉得过于冷清,但实质上体现了卫生和节俭的理念。不但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就拿吃鱼来讲,美国人是先把鱼破开,去掉主骨,切成一块一块的再进行加工。中国人是把整条鱼放在桌上,大家围着桌子一起吃。西方曾有人对中国人吃鱼做出评价说,一条鱼被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戳,鱼被碎尸万段,还沾了不少口水,谁能吃的下去呀!从卫生角度来讲,共餐制确实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人一起边吃边笑,唾液乱飞,甚至还有人在一盘菜里面夹来夹去,翻来覆去的挑选食物。有的主人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直接用自己的筷子来帮客人夹菜等等。3.2.2 餐具

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十分的明显。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餐具的不同也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的一些国家,吃饭时使用的是筷子和汤匙,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一边切一边吃,喝汤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着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3.3 饮食内容的不同

中西饮食文化中食物种类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人的食谱极其广泛,西方人则相对少得多。一定数量的食物.相应地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有限的食物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就得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如大灾之年,就得吃一些粗陋的食品以维持生命。有人统计中国人的食用植物达六百种之多.是西方人的六倍。西方人在古代,虽然也有粮食歉收、牲畜死亡、食物匾乏的时候,但依然在总的方面比中国人要丰盈得多,越是到了近代和现代,由于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低于粮食产量的增加,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因此无需扩大食物的种类.日常的食物固定在某几种作物和动物之上,食谱中饮食原料的种类远比中国人的少。中西饮食原料种类的不同还可从中国饮食无禁忌而西方人有禁忌这一区别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人的饮食无禁忌,我们无所不食,无论飞禽走兽都在可食之列。美国人不吃蜗牛,法国人不吃蝗虫,西方人认为动物内脏不洁,多不食。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3.4餐桌礼仪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西方也有自己的餐桌礼仪,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所以中西方餐桌礼仪也会存在着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餐桌礼仪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3.4.1 用餐时的氛围不同

在餐桌上,中国人吃饭要有一个热闹、温馨的环境,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笑边谈话才会显得很热闹,但用餐时如果主人和客人不谈话,在中国人看来,气氛就会显得格外冷清,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安静、优雅的环境,他们认为用餐时一定要注意礼仪,比如在喝汤时发出声音、大声与别人谈话等都会被视为失礼。西方人用餐时很安静,比如在英国,用餐的人都静悄悄的,甚至牙齿都不露出来,保持着绅士风度。他们认为在餐桌上说笑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都是一种很粗鲁的行为。由此可见,中西方用餐氛围也有很大的差异。

3.4.2 用餐时礼仪不同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懂礼、习礼、重礼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谦让、和谐,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餐桌上的各种饮食礼仪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先了解一下关于中国人用餐时的礼仪:就餐前要排座,排座位也讲究礼仪。总的来说,座次的首席要让年长者、辈分高的人来坐,末席是年龄小、辈分低的来坐。我们可以看出排座是以尊敬老人、尊重宾客为基本的原则,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人情和伦理之美。

中国餐桌上有如此复杂的礼仪,西方餐桌上也有他们独特的礼仪。先谈一下西方的座次礼,西方国家的餐桌是长条形的,主人会让客人来坐主宾席。关于座次的排列,主要有英美式和法式这两种排列方法。英美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餐桌的两端是男女主人,然后男客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侧,女客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侧;法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男女主人在中间位置对坐,女主人右侧是男主宾,左侧是男次宾。男主人右侧是女主宾,左侧是女次宾。

四、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在相互借鉴与渗透中发展。譬如,现在的中餐己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了,而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可以预见,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借鉴与渗透将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从而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了解,为中西方和谐发展带来机遇与支持。

结语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其中一部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具体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能够增加我们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餐桌上还可以避免因为不恰当的饮食行为所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本篇论文从中西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来着手,比如: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烹饪方式、餐桌礼仪等,分别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种种差异,让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两种饮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必然给中西方人带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健康的生活。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参考资料

西方文化的源泉 第6篇

对这位誉满天下的人物,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一些重要诗作和文学评论已被译成中文出版,很多读者对之已耳熟能详,有些人甚至已口能成诵了。然而,在我国恐怕很少有人了解:艾略特在文学活动之外,对于社会、政治、教育和文化等等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对于宗教,对于宗教与社会、政治、文化的系关,也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精辟的洞见。而这些东西,就相当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各种传略经常提到的这部小书里。

在这本小书的第一部分“什么是基督教社会”中,我们会发现,他的诗作后面的思想,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神学;他作为现代诗人的热情,不是有人以为时髦的“自我中心”的感情,而是关切人类的催人泪下的激情;他作为世界性诗人的思想高度,不只是从历史角度通观人类文明,而且包含了超越此世的成分,他观察社会问题的角度,竟是一种要回答“人类为何降生!人类必将何往?”的宗教性角度。与此同时,他在这里所表现的,不仅有对西方社会危机先知般的预见,对其前途溢于言表的忧虑,不仅有超越政治经济层次而深入于精神理想层次的想象力宏富的规划,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他对于社会和政治(包括地区、阶级、改革、革命、政治实践与理论、宗教与国家的关系等),以及习俗和人心、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竟有如此细致入微的洞察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所提出的设想又是如此切合实际而不流于空泛。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学者或文化学者式的清明理智,同诗人或改革家式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热情融合在一起。这的确使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另一面。

当然,艾略特在考察西方社会时,是以基督教为思想支柱的,这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相去甚远,更与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背道而驰。而且他所谈的西方世界的问题,毕竟与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同。他认为西方世界面临的种种危机,主要是自身的内部矛盾所造成的,这种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否定,表现出诗人思想激进的一面;但他又认为,西方社会唯一的出路,是建设他所设想的那种基督教社会,并保持西方社会的精神目标和精神活力,这种宗教观点又显示出他的思想中保守的倾向。他既反对法西斯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同时入木三分地批判了西方所谓“自由主义”和“民主国家”的妄自尊大。对于艾略特的这么一个宗教、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复杂整体,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仔细地分析,其中有些观点,我们可以赞成;有些观点,我们可以批判;有些观点,则可引以为鉴。

本书的第二部分“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对于我国近年来颇为热闹的文化讨论,尤有借鉴作用。艾略特把文化定义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见诸于该民族的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之中”。但文化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总和,正如人不是其肢体的简单总和一样。文化是作为精神的宗教的体现,所以宗教在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促使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产生共同文化的主导力量,就是宗教。”与此相关,他认为欧洲文化统一的基础是基督教。“如果基督教不存在了,我们的整个文化也将不复存在。接着你便不得不痛苦地一切从头开始,而你是不能立刻就提得出一套现成的新文化来的。你得看着青草长高了,羊吃了青草长出羊毛来,才能把毛弄来制造一件新大衣。你得经过若干个世纪的野蛮状态。”这些话虽有夸大宗教作用之嫌,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文化关系的学说,但它至少提醒我们:研究文化不能不研究宗教,研究西方文化,更不能不研究其代表人物(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认为代表了它的精神实质的那个核心——基督教。有些人大谈其伏尔泰和尼采如何攻击基督教,却没有认真发现这两个人思想中基督教的因素和渊源,艾略特在这里提醒我们:“只有基督教文化,才会产生伏尔泰和尼采”。

艾略特还形象地指出,文化不是一架机器,而是一棵树,因此不能设计制造。“你不能制造出一棵树来,你只能栽种一棵树苗,加以照料,等它到时长大成树;它长成大树之后,如果你发现一颗橡子长成了橡树而非榆树,对此你是不能抱怨的。”与此相关,他主张文化的多元或多样化,反对用行政手段强使各个地区、各个教派、各个阶层、各种教育形式齐一化。同时他并不反对,而且倡导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自愿闭关自守的民族文化,或由不能控制的环境所造成的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隔绝的民族文化,将由于这种隔绝而受害。另外,接受外来文化,而又不能提供任何文化给对方的国家,以及企图将其文化强加于另一个国家,而又不接受任何对方的文化的国家,都将因为缺乏相互交流而受害。”在我们思索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时,这些话是值得品味的。

艾略特在本书第一部分的“前言”中,曾提到当代著名文化哲学家C·道森(Christopher Dawson)对他的影响。确实,他与道森的思想,至少有两点共同之处。第一,他们都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创造性源泉,西方的成就主要归因于有这么一个一致的精神理想;第二,他们都认为,社会和文化内部的差异和对立因素造成的适当张力,会刺激文化发展,使之繁荣兴旺。关于第一点,我们既要注意到它在历史观上的反唯物主义性质,也可以由之思考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问题。中国文化的发展,确实也不能离开某种精神理想,以之为自身的创造源泉。关于第二点,其中显然有某种辩证因素值得重视。在我们这个民族、地区、历史和社会环境诸方面差异极大的国家,在我们面对国内国外多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浅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第7篇

笔者在从事烹饪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学生专业文化课程知识面的缺失。希望通过对以下内容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与其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

一、中西方在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见面最常问的“你吃了吗?”,透露出了中国人对吃的重视性。“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也说明我们把吃看得多么重要。自古以来,中国人是很注重吃的,过去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产生一种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在中国,烹调是一种文化,烹调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果腹、维持生存,而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对于快感的要求,它是人们积极地充实人生的表现。和美术、音乐等一样,同样有着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所以中国把烹调称为艺术。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对吃的过分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饮食的美味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

(二)西方人的饮食观念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对比注重美味性饮食观念的中国,西方则是一种理性、讲究科学的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他们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故应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将它吃下去。“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二、中西方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一)用餐的差异

中国的“共餐制”与西方的“分餐制”饮食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人们都是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相互敬酒、劝菜,借此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与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筵席使用圆桌,从形式上形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圆满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

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宾客不必固定座位、拘泥端坐,可以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

(二)食物原料的差异

中国人的食材较为多样化,只要是无毒的可食的材料,都可以制成相应的菜肴。不局限于材料的种类,材料的不同部分也均在食材之列。比如家禽之内脏、脖、爪等,而西方人弃之。中国人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主。畜牧、水产等肉类也是种类繁多、范围较广。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的食材较为单一。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却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是何等的随意。

西餐所用的原料,概括地讲,可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动物性原料,包括畜肉类、家禽类、水产类、野味类、奶制品类、蛋类、鱼肉制品类;植物性原料,包括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调味品类等。西方人不吃猪肝、腰子等内脏,因为动物内脏无一例外地含有高胆固醇。

(三)餐具使用的差异

在餐具方面的差异就更为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了不同的两种智慧。筷子在古时候叫箸,它的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说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大约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使用刀叉不过四五百年历史。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便能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了。

三、中西方饮食烹饪方式的差异

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烹调技术精致而闻名于世。而且中国烹调中,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根据配菜与调料的匹配,厨师的个人爱好,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不同,,而完全不同。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

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烹饪,由于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每次出产的菜品不论其味道还是色泽都非常的相似一致,甚至许多西方人在厨房里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这种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不仅使烹饪过程单调机械,而且也直接导致了菜肴品种、口味的稳定性和缺少变化。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在观念、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具有相对性。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碰撞中也必将出现新的特色、产生新的变化。它一方面将更有助于中华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必将促进中华饮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摘要: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图对中西方饮食中的观念差异、饮食方式差异、饮食烹饪差异进行探讨,由此说明导致差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中西饮食,饮食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徐红军.餐饮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李鑫.“感性”与“理性”---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M].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5).

[3]孔润常.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中国食品,2007(4).

[4]王维平.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化透析[J].东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刘枋.吃的艺术[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第8篇

文化冲击, 原本指一个人从一种文化环境移居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下之后所产生的不适应。现在也指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建立在文化渗透的基础之上的。当一种文化向一个地区渗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会对该地区原有的文化环境产生影响, 时间越久、程度越大, 影响也就越深, 甚至改变该地区的文化环境。这, 就是文化冲击。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的政治、经济、主权, 当然也包括文化, 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 强行开展贸易交往, 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外, 还对中国实行文化渗透。他们披着宗教外衣, 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尽管在西方文化冲击中, 我们学到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产生了社会进化观念, 国家诞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引进了西方教育制度, 兴办新式学堂,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产力的现状, 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但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 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它们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 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阶段我们受到的文化冲击, 是被动的, 是西方帝国主义强行加给中国社会的。引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出的概念, 这是“抛来”的。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 革命先驱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政治思想和科学精神, 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 掀起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而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 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涌现了一批青年革命民主主义者, 其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从此, 中国有了与先进政治文化思想结合的政党, 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获得了解放, 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共和国。

1984年以后, 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伴随着经济上的密切交往, 我国的文化市场也相应开放。此时, 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利用网络、书刊、影视等传播媒介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因而我们的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区域内, 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 (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等) 的独立性特征。

文化安全是构建中国先进文化的未来走向和总体发展脉络的基本保障, 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点。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能够保护价值观、行为方式对于本国人民的相对稳定性, 文化科技成果不被掠夺, 保护文化的民族性, 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 抗拒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 保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 以确保自己国家文化主权不被侵犯的文化状态。没有文化安全, 就谈不上建设先进文化。

今天, 我们都处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 它们为了控制世界, 通过生产输出大量的文化产品, 妄图破坏其他民族的文化, 而将他们的思想灌输给全世界。

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竟然呈现出了衰败之象, 甚至要靠国家的法令才能“度日”, 一年一度的春节如今也“沦落”成了鸡肋———“食之无肉, 弃之有味”, 维持着不温不火的现状。而西方的节日, 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却在中国的市场上成为了抢手货, 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外来的和尚”不仅“好念经”, 而且大有反客为主之意;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虽然曾经被批为落后文化, 但其中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幼敬长等品德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这作用也在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渗入而消减。这些都是西方国家对我国惊醒文化渗透的表现。

从这些情况来看, 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已经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冲击。不仅如此, 西方国家在文化输出的背后, 还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 如日本侵华期间, 向其占领区的中国百姓传授日语及日本文化, 就是想以此方法同化中国人, 达到其侵略统治的目的;再比如亨廷顿抛出的“文明冲突论”就是企图以文化冲突掩盖实质上的意识形态渗透的体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转移我们的视线, 使我们在“疏离政治”的陶醉中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可以预料,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将面临来自西方国家日趋严重的文化冲击,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会越来越复杂。这一方面为我们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 但也会使消极文化糟粕侵害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从而影响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 这必然对我国的国家自主性和国家主权构成损害, 甚至可能引发民族离心力而威胁国家安全。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而不停发展的。我国的文化发展虽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但也不能排除在这个规律之外, 一样必须不停发展, 包括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 中华民族才能更进一步发展, 国家才能崛起, 社会才能和谐。抵制西方外来文化冲击的最好办法就是吸收其精华, 使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进行交流碰撞与融合, 把它变成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冲击, 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大力发扬本民族文化, 积极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项目, 同时注意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文化活动和举行纪念著名历史文化人物的研讨会等方式, 向青年一代介绍和传输这些历史文化人物的思想, 从而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心, 让他们知道我们拥有自己的悠久文化和文明, 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来自西方。我们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 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传统的崇高的文化和思想, 就可以影响甚至吸引他们。因而在抵御西方文化冲击方面, 我们不能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另一方面, 面对西方文化, 我们要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 应该尊重因为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要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点、长处。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进步, 并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管理、贸易等诸多现代领域展现出更多的指导意义, 这样才能不被外来文化所侵领, 才能被更多的现代国人所接受。

但是在借鉴外来文化的时候, 我们必须有取有舍, 要做到“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只有这样, 才能在日趋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以传播文化为名的意识形态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李丽敏.论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 2009

西方文化与对外交往 第9篇

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 (当代人类社会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 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 进程的加速, 中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即跨文化交际正在如潮如涌、蔚为壮观地开展起来。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必须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两种障碍, 其实, 比起语言障碍来, 文化障碍所造成的鸿沟似乎更加难以跨越。认真探讨西方文化与对外交往的关系很有必要。

一、西方文化与英美语言

文化是语言的内容,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语言和文化相互缠绕, 密不可分。作为西方文化主要载体的英语与西方文化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外交往中, 只掌握语言而不了解文化, 常常会带来理解与沟通上的困难。例如三A英语 (代表三个以A开头的英语词组即assurance自信心, achievement成就感, acceleration加速度) 的卷首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自恃英语水平很高的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就闹了笑话, 他逛商店时, 柜台小姐热情地迎上前问“Yes?”, 他却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在国内, 我们习惯地将yes理解为“对”“是这样”, 而在英美地区, 当用声调时, yes意为Can I help you? (我能帮你忙吗?) 是柜台小姐主动向客人提供服务时的常用语;又如在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中, 经常可以听到baby kisser这个词组, 其实, 这是美国人送与政客的特别名称, 政客们为了选举获胜, 不惜“出尽八宝”, 时刻笑脸迎人, 见到母亲抱着婴孩也会抢过来kiss一番, 以示与民众打成了一片。美国人将政客称为baby kisser是极尽讽刺之能事的;再如, 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 (Time) 在描述美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曾使用过这样一个词组:Nixon's Odyssey to China.Odyssey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写的一部英雄史诗, 它描绘了英雄Odyssey在古城特洛伊 (Troy) 陷落之后所经历的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在此用来喻指中美关系正常化所经历的漫长过程。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 是很难理解这个词组的确切含义的;还有, 在今天的商战中, 经常可以听到Achilles'heel一词, 该词来自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 Achilles是位战神, 他威力无比, 任性自负。出生后被其母倒提着在冥河水中浸过, 除未浸到水的脚肿外, 浑身刀枪不入, 战无不胜。故其意为“唯一致命的弱点。”其实, 就连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往往与西方文化有所联系, 比如我们在业余时间玩的扑克牌中J、Q和K, 就分别是英语单词Jack (杰克) Queen (皇后) 和King (国王) 的首字母, 在古希腊神话中各有所指。总之, 语言的使用与国家、民族、历史和一个人的经历和文化水平都有密切的关系, 对许多的英语句子和词汇, 要经过仔细的玩味、联想和推敲, 贯通全篇脉胳, 了解其历史、文化渊源, 才能理解其确切含义。

二、西方文化与西方名称

英美名称是对外交往过程中一个要接触到的重要问题。英美商业产品的命名和译名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对外交往中, 我们不应该将名称仅仅作为某一产品的代号来处理, 若能认真探讨其与文化的关系, 一定会受益无穷。比如可口可乐是19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的一位药剂师在无意之中发明的, 其助手认为有两个大写字母C会很好看, 因此就将这种奇异的饮料命名为Coca-Cola。20世纪20年代, 可口可乐开始在上海生产, 它被翻译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蜡”, 很少有人问津, 于是就公开登报悬赏350英镑征求合适的译名, 上海一位名叫蒋彝、当时正在英国讲学的教授以“可口可乐”四个字一举夺魁。“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的最好的品牌名, 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 且比英文更有寓意, 生动地暗示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感受———好喝、清爽、快乐———可口亦可乐, 从而使消费者胃口十足, 挡不住的诱惑油然而生, 350英镑的成本换来了今天在中国数十亿的销售额;又如, 汽车中的Bens, 一开始在中国翻译成“笨死”, 香港叫“平治”, 直到找到“奔驰”这个贴切的译名, 才开始在中国大地奔驰如飞;再如, 汽车中BMW的译名从“别摸我”演化为“宝马”也堪称为神来之笔;还有雀巢 (Nestle) 既是其创始人Henri Nestle的姓氏, 又代表“安全、温馨、母爱、自然和健康”。正如人的命名一样, 企业和产品的命名和译名也应该承载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 传达品牌的主张和承诺, 从而才能为老板们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三、西方文化与对外礼节

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们具有共同的语言、风俗和习惯, 形成了共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用同样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由于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在交际中就有着各具个性的语言模式、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由于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在交际中就有着各具个性的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 这种模式由于产生的背景不同, 有时会出现截然的反差和根本的对立, 常常具有不可移易性和不可通约性。比如, 中西文化在称谓上的差异较大。西方称谓不拘礼节, 多用名字相称, 不仅兄弟姐妹间如此, 即使对长辈和师长, 也有直呼其名的, 这与中国文化中长幼有序的称谓习惯不同;又如, 中国人自古以谦谦君子而自居, 在送礼时常常会说些“礼物菲薄, 略表心意。”之类的话, 而西方人在送礼时, 则习惯上会说些“这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 是名牌”等话;再如, 隐私在西方倍受重视, 中国人谈话时通常爱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工作、收入、身高、体重等, 以示关心和爱护, 而这些话题却正是西方人的禁忌。种种文化差异的事实说明, 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沟通是顺利交际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如果囿于本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交际模式去交往, 不必要的误解和误会是难以避免的。

四、西方文化与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一些有趣的西方风俗及其渊源, 对于探索西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解析西方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 顺利架起东西方沟通的桥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国人待客, 主人明明精心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却偏偏要说“家常便饭, 请将就”以表客套有理。然而, 将此做法用于西方客人身上则适得其反。主人的客套有理往往因客人难以领会而使其诚意受到怀疑:既然是家常便饭, 何以用来招待客人?而主人的热情有理又往往使客人有“被强迫”之感。

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区分。英语中有句习语叫“Never judge from appearance”, 意思与汉语的“无以衣帽取人”相一致, 然而衣帽所能传达的丰富信息仍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不妨从上世纪各个年代美国青年的衣着打扮和休闲娱乐中, 来剖析一下其所折射出的丰富的文化信息:20世纪60年代, 由于越战残酷现实的威胁, 无数美国青年逃离文明的现代都市, 群居于荒郊野岭之中, 他们大布遮体、蓬生须发, 男人戴耳环和手镯, 被人们称为Hippie (嬉皮士) , 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着对政府及一切传统观念的怀疑和不满, 渴望和平的到来。

70年代, 现代都市的冷漠和资本经济对人的漠视首先刺激了敏感的年轻人。在完全是年轻人的艺术形式———摇滚乐当中开始出现了大量冷漠、恐怖的形象, 从歇斯底里的嘶叫和愤怒, 到几乎没有形式的歌。许多年轻人开始模仿那些被称为Punk风格歌星们的装扮。当那些留着针状、鸡冠状发型、脸上涂着可怖的油彩, 穿着金属一样衣服的年轻人出现在人群当中的时候, 他们要表达的是赤裸裸的内心世界。

而进入80年代, 当那些住豪宅、开名车、着名装的Yuppie (雅皮士) 出现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承认, 美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在新兴的技术性职业中找到了天地, 收入丰厚, 社会地位高, 他们要尽情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90年代刚刚开始, 代表着美国计算机产业中心的西雅图便出现了令新一代青年心仪的新的摇滚乐形式和文化:Grunge。其代表摇滚歌星Kurt Cobain从不穿西服, 只穿T恤和衬衣, 穿破了洞的宽牛仔裤, 从不用洗洁剂洗头洗脸。没有悲也没有乐。当Cobain饮弹自杀后, 数以万计的青年在烛光中为他的遗言而热泪长流:“我已经没有快乐了, 与其湮灭生, 不如迸发死。”

衣着和娱乐固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什么, 可当它试图说明什么的时候, 却能说明得非常深刻。那我们中国来说, 改革开放初期, 一些人下岗和失业, 人们的情绪躁动不安, 就连娱乐界也流传着一种浮躁的文化。比如当时有一种收录机的电视广告, 伴随着许多人的扭动出现了一句广告词:“燕舞、燕舞, 一曲歌来一片情”;还有一个冰箱的广告, 当一个男人在沙漠中寂寞地长途跋涉时, 突然爆发出一句广告词:“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 我就想起了东方———齐洛瓦”。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一种不安和迷茫的文化心理特征。而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 人们的情绪已稳定下来, 更需要一种亲情与和谐, 就连国内最牛的电器行业海尔集团也将其广告词从最初的“海尔, 中国造。”改成了今天更加平易近人的“海尔, 真诚到永远。”由此可见,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西方的酒文化也在不断向中国的餐桌上渗透。欧洲的葡萄酒传入中国始于13世纪的元朝, 是随着天主教传入同时发生的, 最初的中国教徒们大部分来自于上流社会, 他们认可并接受了部分的西洋文化, 闲来无事时, 品一两杯洋教士带来的葡萄酒自然就不稀奇了。尽管葡萄酒在中国的餐桌上也曾略领风骚, 却总难成气候, 始终无法取代传统白酒的霸主地位。直至最近几年, 葡萄酒才逐渐得到了国人的青睐,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味道, 更是因为它在这块土地上所获得的对饮用者文化修养及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但葡萄酒的饮用过程中富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 如果按照中国人饮用白酒的传统习惯来对待, 在对外交往中往往会贻笑大方。比如说有许多所谓的文人雅士常常将雪碧渗到干红中开怀畅饮, 这些行为在西方人看来就未免有点不伦不类;又如, 在饮用葡萄酒时西方人十分讲究酒与肉的搭配, 一般说来, 要红酒要配红肉, 白酒陪白肉。红葡萄酒 (主要由葡萄皮加工而成) 一般要与羊肉、牛肉同时饮用, 这类肉在未煮之前的颜色为红色, 故称为红肉;而白葡萄酒则要配以家禽、鱼类等白肉。这样的搭配不仅颜色相一致, 而且味道也协调。红葡萄酒味道较浓烈, 可以覆盖住牛羊肉强烈的气味;而白葡萄酒味道微妙稀薄, 正好与家禽、鱼类等相配。由此可见, 认真研究西方的酒文化, 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也往往会助我们一臂之力。

对外交往交往的频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认真探讨西方文化与对外交往的关系, 充分认识和中西文化模式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积极地融西方文化于对外交往之中, 才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真正做到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培养和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J].浙江:浙江人们出版社, 1985.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第10篇

1.1 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 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等概念, 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 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 (黄心川, 141)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文化”, 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 (赵林, 27) 。目前基督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 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 思想, 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1.2 基督教文化的基本要义

对于“文化”一词, 人们有无数种理解。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文化有两大来源:一是希伯来文化;二是希腊文明。它从希伯来文化得到了一个信仰的上帝, 从而继承了犹太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伦理普遍主义传统;又从希腊文明得到了一种理性逻辑的求知工具, 从而继承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认知普遍主义 (陈召荣等, 138) 。

从历史来看, 基督教文化是指希伯来文化吸收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后演变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最好体现。所谓基督教文化包括:圣经, 圣徒的言论及宗教会议的决议所组成的教义以及人们对教义的阐释;教会的组织机构及神职人员的活动和对他人的影响;人们的基督教意识指的是对基督教的信仰, 对艺术及哲学和历史的描述和批判。帝国后期, 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基督教以统治工具的形式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圣经》的最终形成, 不仅标志了基督教思想体系的正式确立, 更为基督教文化的传增添了极大的动力。

2、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群体 (可以是国家, 也可以是民族, 企业, 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 理念, 行为, 风俗习惯, 代表人物, 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王佐良, 50) 。这种活动以个人, 社会个体的生存及发展为目的, 被一代又一代地广泛传播。人们通过谚语, 童话故事, 艺术, 大众媒体对各自所属的文化进行习得。基督教被视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 基督教文化更是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 文学艺术, 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最集中的体现。价值观是一套习得的规则, 以用来作出决定或解决矛盾。价值观是一种对真, 善, 美判断的观点。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 大都可以在基督教文化中找到其根源。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 其实, 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先自爱, 次之为爱人如己。”需要强调的是, 往往存在着将个人主义与自私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误区, 但其实真正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 政治的, 和社会的哲学, 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 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 “个人独立”, 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 权利, 智慧的尊重。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对于西方文化所强调的“进步与改变”也可以在基督教的信条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从耶稣为改变整个世界而降生, 到他被钉到十字架上的那一刻, 再到耶稣基督的再次复活。基督教教义告诫其信奉者的是万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 在变化中进步的。人们所需要坚信和做到的是破除旧的事物的枷锁, 不断地向前前行。正如创世纪, 复活等等基督教教义和信条所提倡的。本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就职竞选时以“改变”作为自己竞选的口号, 提倡只有改变才能为美国带来进步和才能让美国保持先进。他的成功就出自于他对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精准把握。

2.2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文学艺术是体现文化的最好体现。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 西方文学显现出了独有的特点。蔡元培 (98) 曾指出:宗教和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 因为两者都是感情的产物。从中世纪的宗教文学, 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 一直到二十世纪, 基督教精神一直是西方文学中潜在的暗流。

基督教文化在文学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宗教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核心观念, 作家在作品中往往通过隐喻的基督形象来阐释自己的基督宗教思想, 以及以基督精神来审理世俗社会。这使得基督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霍桑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 设置了由原罪到忏悔, 再到救赎的故事结构, 把海丝特与狄梅斯迪尔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剖析他们的灵魂。《红字》的结构框架, 开端就是以男女主人公道德上的堕落为出发点, 经过千辛万苦的灵魂上的历练, 从而获得最终意义上的解脱, 实现人性的升华, 在宗教的洗礼中求得心灵的平静。小说的主题在于叙述两个犯了罪的人如何走向灵魂的新生。而霍桑选择了不同以往的视角, 来探索道德和善恶问题, 将《圣经》里充满上帝感召精神的篇章, 溶于整个故事, 化作新的成分, 把抽象的“原罪”的文化原型融入具体的社会问题的揭示之中 (常耀信, 64) 。《悲惨世界》中蹲了19年监狱的苦役犯冉阿让, 意外地闯进了主教卞福汝的家里, 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临走他偷了主教的一套银器, 主教不加追究反而加送了一对银烛台, 他对冉阿让说:“我的兄弟, 我赎的是你的灵魂, 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 交还给上帝。”雨果在这里真切的体现出了基督文化中的爱与宽容是最大的拯救力量的思想。

呢?雅斯贝尔斯指出, 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灵魂。教育的重心不在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而在于培养人的灵魂。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育之为教育, 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人的灵魂, 关注学生的成长, 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灵魂、有信仰、有道德、有智慧、有理想的人。

影片中的学生们虽然众多, 但个个都是个性鲜明, 有的软弱, 有的顽皮, 有的叛逆。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较高的学校, 一套严谨刻板的制度, 对于大人来说, 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对于孩子们来说, 那只不过是“地狱”罢了。虽然教育需要权威, “权威就像人们所呼吸的空气, 不可缺少”。但教育的权威不应该是强权, 而应当建立在对真理的自由追求之上, 因为人的求知欲只有在自由中才体验到。但是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 有多少学校能够真的给学生自由呢?设定的大纲、课程目标, 以及大大小小的教学计划, 指定的教科书, 现成的答案, 甚至设定好的语言表达方式, 学生在其中很难说能得到什么。学生被抛到了一个貌似自由的教育氛围中, 但却失去了对真理自由追求和对教育方式自由选择的权利。教育应当是充满人性化和温情的, 始终发扬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性的光辉。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 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 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 因此, “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相互碰撞, 感情的彼此交融, 是在触击灵魂和抚慰心灵中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尊重、陶冶与唤醒。思维的火花、创造的灵感与智慧的亮光就是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中自然流露的。因此, 师生之间应当以爱为基础, 民主平等, 各自以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对方, 在宽容的气氛中唤醒人的灵魂。

总之, 教育应该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服务, 帮助他不顾公众的压力和社会的习俗作出自己的选择, 去过自己的生活, 并使他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影片名为“死亡诗社”, 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让教育交给个人自发地和真实地生活, 正如他自己的本性所要求他那样。“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特) 教育必须唤醒灵魂, 只有使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 那部分灵魂死去, 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

摘要:文化对人类文明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一个国家的是一种饮品, 那么其文化就决定了它的口味是甜还是酸, 文化是区别不同地域, 国度特征的试金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西方价值观念, 文学创作及西方政治制度三方面剖析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并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来加以解释说明, 旨在揭示基督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98.

[2]常耀信, 漫话英美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64.

[3]陈召荣, 李春霞.督教与西方文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138.

[4]黄心川, 世界十大宗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41.

[5]钱福臣, 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37.

[6]王佐良, 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50.

在美国感受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第11篇

在纽约期间,周围的美国朋友,不管是有自己的家庭,还是在学校住公寓的,都是差不多的习惯。他们开车去超市买一次食物,存放到冰箱里,放一周或者两周。这些食物包括牛奶、酸奶、黄油等奶制品,生鸡蛋、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类、果汁等等。一般来说,美国人都是很放心食用放了两周甚至两周以上的食物,比如说,有一点点发蔫的蔬菜。

关于喝茶的习惯,我的室友经常晚上“煮茶”。美国人几乎没见过茶叶,没有见过绿色的茶水——只有深棕色的。他们喝茶,就是泡茶包,而且几乎都是红茶包。再说我的室友,所谓“煮茶”,就是把茶包放在冷水里,然后把这盛有冷水和茶包的挺大的一个容器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等水热了,水也就变深棕色,茶就“煮”好了。然后把茶放到冰箱里,慢慢喝,喝个两三天,这一点也和中国人理念中的“不喝隔夜茶”严重相悖。

美国人的食物大多是冰冷的,或者是加冰的。比如说,喝牛奶就喝冰箱里拿出来的,加入麦片,可以作早饭,吃起来嘎吱嘎吱响。再比如说,一般美国人没有喝热水的,都放到冰箱里冷藏或者放入半杯子的冰块。这一点,据我所知,欧美的国家都是这样的习惯,喝什么都加冰,只有咖啡喝热的。而中国人认为,冰的食物对胃不好,鼓励喝温热的。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后来冻着冻着,倒也习惯了。

高温处理过的东西美国人也放置比较长。美国人喜欢烘烤,烤面包、烤蛋糕、烤派、烤肉等等,因为一做就一大屉,所以没吃完的也存在冰箱里,一吃就是几天。我认识的在美国的中国人里,有一位嫁给了美国人十几年,也习惯了做中餐一次做很多,然后把中餐没吃完的大量的米饭、包子、肉菜、素菜收藏到冰箱里,慢慢吃,放置三到四天。

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这种饮食理念上的差异。记得《北京日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15国今年禁止邮寄月饼》的文章,具体内容大概是:法国、德国、泰国、瑞典、哥伦比亚等15个国家明确规定禁止收寄中国月饼。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则不能邮寄带肉类或蛋黄成分的月饼。还有3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海关对收寄月饼有特别规定。一些国家颁布禁止邮寄月饼的原因或许多样,但有一种可能,是和中西方健康的饮食理念不同有关。

我就这则新闻内容咨询了几个美国朋友,问他们认为是什么原因,他们大都提到了可能是由于这些国家担心猪肉、蛋黄等变质,换句话说,有可能是,受西方理念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不相信常温下,月饼、月饼里的猪肉、月饼里的蛋黄,可以保存那么长时间,甚至有长达几个月的。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金华火腿、腊肉等等,如果西方人知道了这些美食的制作周期,恐怕会大跌眼镜吧。

圣经文化与现代西方电影 第12篇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西方人的情操、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社会历史等意识形态的发展。正如文学世界与基督教文化如影随行一样, 作为即将成为未来新的文化主导的电视与电影同样不能摆脱基督教文化的渗透。而在基督教文化中, 圣经无疑是一部系统的集大成之作, 它的“教主”地位是不言自明的。本文的目的试图将圣经与现代西方电影建立浅显的联系, 我们可以将圣经对现代西方电影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类:

一. 圣经作为文学作品被改编重现

改编电影, 简言之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大银幕, 将文字影像化。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将以影像的形式重现文学作品的命运, 电影也因此被看作文学生命的延续, 这意味着两者存在着“延迟修复”关系, 而这种“延迟修复”无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而这种再创作的趋向潜在地受消费群体控制, 因此时代的差异决定着改编的方式和技巧。文学作品不但一直有着被改编成电影的惯例, 某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甚至会被反复改编而存在多个电影版本, 比如简·奥斯汀脍炙人口的《傲慢与偏见》【1】、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2】等。而圣经在西方世界的重要地位, 自不必说, 它不仅是撼动西方世界的宗教典籍, 其文学性也受到文学界的推崇。电影《霸王妖姬》 (1949年) 、《保罗的故事》、《十诫》 (1956) 、《约瑟的故事》、《摩西的故事》等都改编自圣经故事。

圣经电影改编与其他文学作品改编相比, 无论在改编方式还是改编技巧上都要复杂些。一方面, 一般一部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通常是一个较完整的叙事, 其内容仅为一个中心事件、或为核心人物服务, 而这个中心事件在改编过程中往往被用作电影的中心事件;而对于圣经而言, 它并无中心事件, 也无核心人物, 它更像是一部巨大、庞杂且无序的教史体系, 当改编者对圣经故事改编成电影时, 则要将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抽取出来, 进行重组或拼接, 如《摩西的故事》【3】。另一方面, 改编者的想象力被突显得甚为重要, 对一般的文学作品改编而言, 大多是以原版小说文本为依托, 参考消费群体的审美喜好加入某些应时元素, 如优美的配乐、流畅的剪接等来完成。与之相比, 对圣经故事的改编不仅仅需要服装、配乐、构图等元素的加入, 还需要改编者丰富的想象力去填充圣经故事中被简化的内容以及一切能够使电影叙述更精彩的细节, 例如电影《耶稣降生记》、《基督受难记》。在圣经文本中, 对耶稣降生与受难过程的描述只在《新约·马太福音》与《新约·路加福音》中略有提及, 其内容总计也不过百千余字, 而将这百千余字的文本变成整两部电影——四个小时有余的图像叙事, 其难度可见一斑, 对改编者的想象力的考验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 圣经教条作为电影主题

有些电影从内容上与圣经故事并无直接关系, 但以宗教的名目构建宗教以外的故事, 其主题是对圣经教义的间接诠释。《旧约》是上帝与人类立约的故事, 是古希伯来民族的律法, 它以宗教的形式约束着古人的行为, 是衡量人的道德准则。而当今社会是一个被普遍认为道德缺失的年代, 人们渐渐的失去了宗教信仰, 取而代之的是金钱与权势, 信仰的重建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很多电影用或严肃或搞笑的形式试图重申《圣经》中的宗教教条或意在引起新一轮的道德讨论, 而其主题对现代社会而言犹如一敷警世良药。

电影《七宗罪》 (1995年) 讲述了宗教杀手约翰如何用他近乎变态的行为展开的一系列离奇的、发人深思的犯罪行为, 他假上帝之名先后处罚了犯有暴食, 贪婪, 奸淫, 懒惰, 骄傲, 愤怒, 嫉妒这七种天主教死罪的七个人, 从而在与警察的猫鼠游戏中借助媒体以达到他警醒现代人重新回复对宗教的信仰, 带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训诫色彩。在此大卫·芬奇借用了圣经中“罪”的意念, 运用完全现代的手法给教义中的“七宗罪”以现代化生动的诠释。电影《巴别塔》 (2006年又名《通天塔》) , 借《旧约·创世纪》 (11章) 中, 洪荒之后, 诺亚方舟上留下的人类妄自尊大, 想修一座通天塔来与上帝见面, 于是上帝非常生气, 混乱了他们的语言的典故, 讨论语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问题, 造成思想的无法统一, 文化从而产生差异与分歧的问题。又如电影《冒牌天神》 (2003年) , 《新诺亚方舟》 (2007年) 等属于今年兴起于好莱坞的商业奇幻喜剧, 虽说题材上并不严肃, 难觅对传统宗教电影所持的敬畏之情, 带些后现代的无厘头式的搞笑手段, 但是却以温馨的基调呼唤人性的复归及对人类自身罪恶的重新审视——这与圣经教义却是不谋而合的。

三. 《圣经》作为救赎的工具

如果我们把前两类影片归类为宗教题材的话, 那么下面要说的“貌似”与宗教并不沾边, 在此宗教仅仅充当一个叙事工具的作用, 它隐晦地隐藏于情节中。

《旧约》是救赎的预言、许诺, 《福音书》是救赎的许诺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 《使徒行传》与使徒书信是阐明救恩藉圣灵引导遍及天下, 《启示录》则是预言基督完成救赎大业后必将再来, 使人类进入一个新天新地, 由此可见圣经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救赎。而圣经本身在电影中也时常充当着救赎的工具, 发挥着救赎的作用。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1994年) 的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近20年, 他本可以依靠自己的良好的表现及有利的证人、证词出狱, 却被利欲熏心的典狱长陷害, 无望获得自由的他选择了越狱, 极具象征意义的是帮助他越狱成功的那把用来挖隧道的手指长度的小鹤嘴一直以来就藏在一本圣经中;安迪把这本圣经留给了监狱长并在其扉页上写道:“救赎就在里面。”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 那页正是《旧约·出埃及记》【4】, 在此导演并未借人物之口明宣宗教于人生的意义, 却以影像诱发观者的思考, 它暗示了人在努力不果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宗教得到救赎。

四.圣经人物作为电影人物的潜在原型

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的时候, 绝不会想到后人会用“俄狄浦斯情结”将他与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建立联系, 同样, 有些电影就是以圣经中的人物为原型的, 这无论是出于电影导演由于对圣经的膜拜而产生的潜意识行为, 还是仅仅只是想拿它们开涮, 这种潜在的联系都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对上帝之子的敬畏, 使得基督耶稣成为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文学、电影中, 艺术家们所最青睐的宗教人物, 而在好莱坞式的商业科幻电影大本营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类似耶稣的人物。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 (1999年、2003年、2003年) 讲述的是在充满危机的未来世界中人类与叛变的机器人之间爆发的战争中, 一个被命运选中的超人尼奥, 如何营救一座地球上最后的人类城市“锡安”【5】, 从而营救人类本身的故事, 这与救世主有什么分别?可能差别仅仅是耶稣用布道的方式, 尼奥则使用的是暴力。类似的人物还有电影《星球大战六部曲》 (1999年、2002年、2005年、1977年、1980年、1983年) 中的天行者安纳金以及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猫女等, 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些漫画电影英雄身上找到救世主耶稣的身影。

以上是我对圣经影响下的现代西方电影做出的简单归类, 虽说宗教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下的现代社会中正在逐渐丧失其领地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同样可以确定的是, 西方文明在基督教的影响之下所完成的千年沉淀, 并不会在短时期内消磨殆尽, 这意味着, 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在电影世界, 圣经对西方文化的浸染仍然存在, 也仍将存在。

参考文献

(1) 《圣经》, 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8年版

(2) 《电影与文学改编》, 法国, 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 让娜-玛丽·克莱尔著, 刘芳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3) 《罪恶与救赎-基督教文化精神论》, 杨慧林著, 东方出版社, 1995年版

上一篇:高等教育依法治校刍议下一篇:心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