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现场范文

2024-06-23

课堂现场范文(精选12篇)

课堂现场 第1篇

本刊讯国家在每年的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是提醒高危行业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实现平安生产。在安全生产月里, 陕西省临潼供电分局进一步加强了全员安全警示教育, 以抓基础、抓基层、抓基本功为主题, 以工作“现场”变“课堂”的安全警示教育方法为契机, 为全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政治思想教育课。

该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分批次、分班组到工作现场外围观摩现场工作, 接受安全警示教育。安监干部亲自为大家示范正规的操作要领, 提醒大家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来自一线, 只有工作现场才是最好的安全警示教育课堂。强调安全生产管理是常态化工作, 要时时抓、日日管, 经常敲打, 以“班前会”告知现场工作危险点, 以“班后会”点评工作经验, 使班组每个成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从行为上规范操作, 确保平安生产。在平时周五安全日学习活动中, 该局领导干部分片包干, 和一线班组员工一起学习分析事故案例, 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 查找各自馈路、台区安全隐患和漏洞, 领导干部带头和全体职工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八中高效课堂现场会工作汇报 第2篇

——通榆八中高效课堂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八中全体师生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到我校听课和指导。下面把我们学校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过程中做法、课堂上师生的变化、存在的困惑、我自己的感悟向大家汇报。

一、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历程。1.深入调研,查找学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我校地处铁西,下岗职工子女、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长素质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另外我校还担负着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任务。学生来源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厌学生多,加上很多老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心里眼里就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生”。造成“差生”的比例逐步增加,教师感到学生难教,成绩难出,工作缺少信心。学校发展步入低谷。我们想破解这个难题,没有适合教育的学生就必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认识到只有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为学校的崛起找到出路。在这一点上我校领导通过调研、座谈、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同时还发现我校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几大优势:

优势1.小班额有利于面向全体,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的实施。

优势2.我校先进的班班通教学设备有利于预习模块、展示模块、检测模块的操作。

优势3.几年来我校有相当一部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有效课堂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累了经验。

优势4.我校是寄宿制学校,每天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晚自习,这为我们指导预习、反馈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2.确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所以我校确定了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为:

(1)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小班额、低起点、小步走、勤交流、多反馈,大幅度提高学生参与的面积,改变过去高负低效的状况,生成和谐高效的课堂。

(2)彻底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转变教师课堂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精神面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认真思索与实践

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级部、各班级、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常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1)开展实验,以点带面。学校首先确立七年级为实验班级,以实验年级为先导来带动各年级、各学科的改革,通过让实验班级的老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让各科的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为自己开展课改做为准备。

(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学校除了通过实验班级来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率先上研讨课,通过他们开设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对有疑问者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3)开展调研,集思广益。为了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将前一阶段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分发到各备课组。并在随后的业务学习中,每位领导挂包一个备课组,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已经实验的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班级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推动新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4)外出学习,借鉴内化。虽说通过教学录像和文字资料的学习,大家对新课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还是处在自己摸索的阶段,而对于一些更新、更好的做却不一定了解。因此,学校利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学校先后组织领导和教师到山东即墨

二十八中、昌乐二中、洮南八中、松原五中等地观摩学习,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提升的机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方法。

(5)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了使本校提出的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努力推进实践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领导也挂包到年级组,和上课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

(6)课改与课题结合研究。自从我校被确立为高效课堂试点校以来、学校努力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现在学校教师新立项的和高效课堂有关的课题共有37项,课改与课题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

二、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我校课堂教学的变化

1.通过听课,我们能明显地体会到课堂教学所发生的积极变化。首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 从老师的“传授”变成了“解惑”,从老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真真正正把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认真

反思,充分交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变得和谐高效。其次是教师的角色与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再有绝大多数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学习、讨论、教研,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得以更新和转变。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另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生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现实。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检测题目和方式明确,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合作探究都比较注重实效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后学习任务明显减轻,课余时间也真正还给了学生,有利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校上下形成了合力,领导以极大的力度关注教学、关注课堂。把教师的目光吸引到了课堂。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导课、听课、评课;教师听课也由被动变主动。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多次在我校召开学科中心教研活动,我校已承办了两次全县高效课堂现场会,有很多学校派老师到我校研修学习,我们学校的多名老师也作了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引路课。2013年2014年我校代表全县接受白城市高效课堂检查组检查验收。检查组对我校高效课堂

建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14年11月市教育学院孙院长到我校调研,对我校高效课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3.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课堂上我们欣喜的看到“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有了显著的改变,学生活动多了,学生参与、表达、展示的机会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4.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校教师在参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教师的备课由原来的为上课而备课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而备课,教案由导学案取代,新的导学案就是上课的路线图,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同时也丰富了教研方式和内容,教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在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高效课堂探索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初步积累了点滴经验。当然,我们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惑、困难与问题:

1.我校在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发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发展程度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努力。

2.学生展示评价机制存在欠缺。

当堂检测是检查课堂效果的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现在的课堂反馈还只限于知识方面的评价,一节课不单单只有基础知识,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能忽略,怎么评价和反馈?目前,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探索活动中,各学科都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尤其是学生展示评价机制。在实践中,各学习小组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任课老师也为了追求课堂‘外在效果’的更加完美,有意无意地主要让优秀学生展示,结果,必然无意中就剥夺、扼杀了中等生、学困生展示的机会、天性,很容易造成“优等生更优”“差生更差”的恶果。

3.预习的定位与预习的时间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课前预习,在我校课堂教学模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对预习时间的安排上存在困惑。尤其是预习时间该如何安排?即使学校严格控制预习总量,但面对这些学科的预习,学生应在‘课后什么时间’来完成‘所有学科的预习’?如果几门功课的预习都放在课下,无疑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如放在课上,一节课要预习交流、成果展示、反馈矫正往往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应对。

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以后的设想。

1.坚持行动化研究,随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真问题,通过骨干教师引领课、学科教研课、使问题逐一得到解决。2.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外部与内部之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更新观念,加速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

3.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典型引领至关重要,我们初步打算每一个学科至少树立一个典型,只要有改革的苗头,就要充分肯定、搭建舞台,积极推动,这样我校教学改革才能以点带面,从精致的盆景到满园的春色。

我们深知,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会坚持扎扎实实,稳扎稳打,不贪多,不求快,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走好每一步,让每次落脚都留下清晰痕迹。

我的汇报完毕,不当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通榆县第八中学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 第3篇

新课改以来,听了很多课,从中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往往要准备三四天,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所有能用电脑展示的内容全部“灌”入电脑,学生也忙着准备小品表演、收集资料等。课堂上,教师围着键盘和鼠标转,教学活动成了“看电影”,电脑屏幕五彩缤纷,学生“目不暇接”;学生活动一个接一个,又是画,又是演,资料汇报时“一片片举手”,课堂上很是“热闹”,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浅化成课堂的“热闹”,到后来这种“热闹”又被蜕变成课堂评价最重要的标准。

二、问题提出

在新课改浪潮中,语文课堂教学该坚守什么?

課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牵涉到人的因素,包括学生和教师;也牵涉到物的因素,包括教室内的设备、媒体、时间、空间以及一定的自然环境;还牵涉到课堂上的人际交往、心态、情感、评价、舆论、观念等精神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境,把“教”与“学”中的人、物、精神等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

“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不是把课堂作为备课的简单重复、表演,它将教学重心由事前的备课转移到教学现场的及时运作,强调课堂的现场生成。

三、案例分析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教学方案可随机应变

我们在教学中有过这样的体会: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往往难以实施,常常不得不根据课堂情境临时改变教学设计。而“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就意味着将课堂的一切因素纳入视野,教师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拉进师生间的距离等。在“现场化”的课堂上,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教学活动总是随着课堂的具体情况而随机应变做出相应的调整,总是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又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到充分的体现,拓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虽然课堂安静了许多,或春风化雨,或沉浸思索,或聆听比较,但师生交流有了切实的平台与内容。

(二)变偶然因素为精彩教学的生长点

“教室里飞进了麻雀”“女生的笔盒里被放进了虫子”之类变教学事故为教学故事的技巧,一直被人们称之为“教学艺术”,事实上这是“课堂教学现场化”的典型例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质疑并非教师在课前所能预料到的。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许多精彩的好课不是我们依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上出来的,而是根据课堂现场情境即兴发挥出来的。

有人说上语文课好比是“语文之旅”。的确,在课堂上学生不会一心一意地朝着教师既定的目标前进,他们就像旅人一样,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学生的意外发言也可能让教师措手不及,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应该“封锁”学生的嘴巴,更不能无视他们的另类思想,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的“语文之旅”才更精彩,而且也会使学生对语文学科越来越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学完全结束之后

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并非教师在课前所能预料到的,因此,严格来讲,课堂教学目标并非教师课前所能预料好的。应该说,教育过程优先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是写在教案的前头,而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中。我们在过去的课堂上固守着一个教学目标不放,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能力和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

教学是从一个教学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教学情境的过程,即所谓“移步换景”,于是教学方案就是逐渐地在这个连续的变化过程中产生,并延续到教学过程结束,这个方案才最终完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自己的目标,但只是“期待目标”。如何将“期待目标”由幕后搬到前台呢?这需要教师合理、有机地组合各种教育因素,将“期待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要求同步,不要求整齐划一,但要求交互、共鸣。只有在师生有了很好的沟通和合作之后,学生的主体行为才有意义,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必然是师生合力的自然结果。

(四)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可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索者,学生以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和应用,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性生成”。

(五)把握课堂上人与物质及精神的相互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抛弃了传统的“从备课到表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个体价值的做法。但“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不等于随意性,也不是课堂上的放任自流。提倡“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其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课堂规律上,把握课堂上人与物质及精神的相互关系,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因素和对各种关系的准确把握,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六)加强平时的积累,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并没有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化”并非不要备课,而更强调教师平时的积累。

在“现场化”的课堂上,教师时而是主持人,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有深入挖掘的企图与预想,但他并不能替代嘉宾的思想和交锋;教师时而是一个工兵,当学生越不过思想障碍的时候,他才轻轻地点化,起一个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平时的积累,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

课堂现场 第4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鲜活,现场,生命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是教师们最神圣的殿堂, 教师的一生就是从一个课堂走向另一个课堂课堂上, 一旦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老师潜心创设的教学氛围所吸引, 似已超脱时空限制, 思维积极、小手直举、小脸通红、情态可掬, 即表明学生已经获得现场感.教师在课堂的最重要任务不仅是完成教学内容、讲解练习, 而是要不断地阅读课堂现场, 让烂熟于胸的内容不断地变换呈现方式, 让学生飘远的思绪、生硬的理解、冷漠的情感逐步进入课堂现场中来, 让冰冷的知识化成火热的思考, 让枯燥的计算变成趣味的思考, 让单调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形成过程, 以此达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潜心琢磨课眼, 直面数学课堂现场

文有文眼、戏有戏眼、课有课眼, 一堂数学课如果没有课眼, 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 顿然没有了灵性, 每一节课都有重要的、核心的知识, 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了这部分内容, 则领悟起来势如破竹, 其余的知识也将迎刃而解.

1. 找准教材泉眼, 在课眼处浓墨重彩

一节课的课眼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课题, 有的数学课的课眼既是教材的省略点, 又是新知的生长点, 还是学生学习的疑点, 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揣摩、找准课眼, 这样在教学预设和教学实施时, 才会舍得花时间, 把一节课仅有的时间花在刀刃上.

2. 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 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研究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起点、真实观念, 而且更应注意研究学生这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容易形成哪些错误的观念, 如何在课堂上促进这些观念的改进、重组或发展.十分清楚所教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经验的联系.

二、用心揣摩学生、用心读懂学生、用心启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关键点

1. 阅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喷发点

也即摸清思维的突破口, 教师在课前就要摸清、预设出本节课学生思维的喷发点在何处, 怎样引导、调控, 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喷发点, 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 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框架式设计, 这样, 学生思维的喷发点就会多起来、高起来、立体交叉起来真正好的预设空间可以伸缩、目标可以升降、环节可以增补、顺序可以颠倒, 为学生思维喷发提供自由驰骋的空间.

2. 阅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数学课堂上学生迸发的思维兴奋点, 如果不及时捕捉, 机会稍纵即逝, 甚至可能不会再出现, 如果不及时把握, 可能会失去再次生成深层、高层教学资源的机会.教师在课堂现场应具有阅读学生思维兴奋点的能力, 使得课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引领生命向课堂纵深处漫溯.教师在数学课堂现场要学会并善于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捕捉;在数学的游戏活动中捕捉;在思维的转折处捕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捕捉;在学生错误的发生处捕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捕捉兴奋点、激活思维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

3. 阅读学生的认知困惑点

一节课, 如同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旅行, 哪里有沟沟坎坎、哪里有深水激流、哪里是一马平川, 课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对学生认知理解要舍得花时间, 做到大站要大停、小站小停, 无站不停.还有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 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教师要根据教学, 现场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整合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在困惑处、在疑问处、在似懂非懂处创设陷阱, 在不断反思中解决理解上的盲点、困惑.

三、预设多套方案, 游刃有余地调控课堂、引领课堂、驾驭课堂———阅读数学课堂的利器、着力点

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要设置一定的空间, 给予一定的弹性、不能也不可能把每一步都预设, 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 只有这样才能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 才会使数学课程的生成成为可能.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须做的多方面工作, 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 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定, 课堂上可能发生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的预先思考, 以及相关的应变策略.教师不仅要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还要预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问答.只有准备充分了、考虑周全了、多套方案酝酿成熟了, 阅读课堂现场才会处惊不变、准确应对、现场调控、激活思维.

四、聚焦数学课堂, 适时总结提炼,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拓展点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 是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 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也是在对数学知识和方法作进一步认识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观点.数学思想包括化归与分类思想、集合与映射思想、函数与极限思想、归纳与演绎思想、数形集合思想.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 为解决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各类数学问题而创造出来的, 数学方法的产生也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数学思想.

五、激扬生命, 盘活思维, 提高理解深度, 完善认知结构———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落脚点

教育就其本意来说, 是珍视人的生命、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教师课堂上要心装一个理念:站在儿童的立场, 一切为了儿童, 因为每名学生都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数学课堂现场要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促进生命的成长, 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上鲜活起来、涌动起来.

课堂现场 第5篇

卢昌霞

2014年5月10—11日,我有幸参加了 “全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培训。聆听了唐文国、罗蓉、刘小波三位名师的三节观摩课和三个讲座。自我感觉收获很大,感触良多。三位老师深厚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学功底,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令我如坐春风,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手段都受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礼。

一、真实的课堂

三堂观摩课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真实,不华丽,不做作,不刻意表演;紧扣文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主体,脚踏实地的进行课堂教学。

唐文国老师执教的《走近谢尔》令我印象深刻。他的课就如同美国大作家谢尔一样简约而不简单。说简约,因为他课堂呈现的形式不繁杂;说不简单,因为他课堂上对学生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开发、能力的提升又是丰润的。他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是那样地自然和谐,用情感去打动情感,用智慧去创造智慧,用灵魂去唤醒灵魂。“简约和谐”,也许正是唐文国老师的教学特色吧。

在第三节观摩课《桂花雨》的教学中,罗蓉老师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当她发现学生学习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如预设时,并没有急于求成,跑完教学流程。而是放慢教学节奏,耐心的对学生引导,一点一点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睿智的讲座

三位老师在观摩课后,各有一次讲座,他们将教育理论与自身成长及当今教育教学现状相结合,针对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听了唐文国老师的讲座《与经典相伴 为生命奠基》,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唐文国老师说阅读能培养孩子有一颗安静的心。“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很重要。不只是学生,我们教师都有多读书,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罗蓉老师《让精彩的备课成就高效的课堂》从揭示高效课堂的内涵入手,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的观点”。再结合高效课堂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高效课堂的备课要求,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让听课的老师们很受启发。

三、此次培训引发的感悟与思考:

1.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参与者、评判者、补充者,但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无法代替学生的学,教学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过去认为高效课堂,所说的高效率、大容量就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塞进尽可能多的内容,以为这就是高效----现在发现,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偏狭的,片面的。高效课堂不仅立足当前学生的学习,更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生学习。

2.备课方式的转变,身边很多老师备课都很认真,教案书写工整,满满就是几大本,但很多是借鉴或抄袭网上或者教学参考书上现成的教案,----过去我自己也是这样,花了很多力气和时间,但对课堂教学帮助不大。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结合本次培训,我在思考一种新的备课方式----单元式备课,既立足于一个单元充分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实质,领悟编者意图,研究单元教学目标,及一个单元课与课之间逻辑关系,将单元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每一个课时、每一个教学环节上,进而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3.教法和学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指引一堂课前进的方向,教法和学法就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教法和学法的多样化至关重要,不止教师要研究自身教法的多样化,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以前我偏重于对课文内容的剖析与讨论,较少的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朗读教学,通过朗读领悟文本,培训归来后,我借鉴三位老师将朗读课文与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结合起来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感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领悟文本,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此次培训,三堂观摩课各具特色,三位名师各有风采,他们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我都十分佩服,但我知道,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文化积淀和教学习惯偏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亦步亦趋生搬硬套只能是适得其反邯郸学步。学会扬弃学会借鉴,充分认识自身,扬长避短,形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才是最可行也是最具实效的。

本次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收获颇丰,除了得益于三位名师的悉心教导,也养感谢校领导把这么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给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继续领悟,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堂现场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16-01

5月27日上午,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课堂教学现场会在北京市育才小学足球场进行。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干事张志华出席现场并主持会议,基教研中心书记李子恒、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秘书长于振峰、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以及西城区教委、北京市育才学校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市17个区(含燕山)的30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一线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教育部关于校园足球的决策部署,大幅提升校园足球的普及程度。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深化足球教学改革,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两大重要任务。做好、做实足球课堂教学,对足球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做好足球课堂教学,也是深化足球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北京市狠抓足球教学在日常体育课中的落实。

现场会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覆盖区域多。全市7个区的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授课,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对区域足球教学的引领;

第二,参与教师多。到现场观摩、学习的教师300余人,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会议现场进行全程直播,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在办公室观摩会议现场,使足球教学展示活动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

第三,涵盖全学段。展示活动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既能感受不同学段足球教学的特点,同时,也可以重点关注自己所教学段;

第四,内容有递进。展示的教学内容有游戏、有技术、有战术、有应用,突出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差异和关联。

积极探索了校园足球课堂的三个问题:

第一,大班额。目前,多数学校实行的是普通的大班额授课制,学生人数均在40人左右,对足球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这一现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不容回避。

第二,小场地。足球运动对场地的面积要求较大,在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好足球教学也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眼前的问题,是积极面对,还是绕道而行?本次教学展示采取在1块田径场上,同时进行3节足球课的教学展示,就是要探索在有限场地中开展足球教学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是要引导教师不等不靠,通过合理组织教学来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

第三,零基础。校园足球已经开展多年,但是,目前多数学生的足球水平还是零基础。不管是1年级的小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高中生,足球运动技术基本处于统一水平——零基础。如何面对零基础的学生,开展有差别的教学,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2015年,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等教学课例征集及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5]22号),委托北京教科院开展优秀课例征集与评选、异地足球教学交流与展示等活动。课例征集工作以“人人参与、校校有课、区区推优”为目标,坚持从一线学校做起,要求工作按照学校推荐、学区展示和区域评选三个阶段推进,使课例征集与评选基本达到了全覆盖,努力扩大参与授课和观摩教师的人数。在展示、交流和选拔的基础上,全市共上报足球课例118节。同时,全市共30余名体育教师在其他区进行了足球异地授课,促进了区域间的足球教学交流。本次现场授课的教师是在区里推荐、评审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9位优秀教师代表。

南通市举行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现场会 第7篇

近日, 南通市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现场学有效果、有效率、会在江苏省启东中学举行, 共有200多名体有效益, 为学生的健育骨干教师参与研讨。本次活动以体育课堂康发展奠定基础。而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 以现场开课与集体研有效教学作为提高教讨为主要形式, 共开设了6节初中体育课、4师工作效益的一种现节高中体育课, 涵盖了田径、篮球、排球、代教学理念, 要求教足球、体操、技巧等常见体育教学内容。与师不能仅关注教学结会者在观摩后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致认为应果, 更应关注教学过该让“运动”的课程“活”起来, 使课堂教程与效益。

课堂现场 第8篇

一、高职英语口译教学概述

由于口译工作的特殊性,口译人才的培养显得特别复杂。在总结了多种口译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后,学界普遍认为英语口译课程的重心是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且有学者曾专门论述过口译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杨承淑2005)。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口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然而,仍然存在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少,课时少等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错位

传统的口译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导,讲授口译技巧知识、句型内容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占据了课堂的主要时间与环节,导致学生所拥有的口译训练机会较少,学生只能通过模仿教师提升自己的口译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掌握口译技能。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缺少掌握口译技能的实践与互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然而,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口译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在授课中更应当以学生口译技能的掌握及口译能力的提升为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设计也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

(二)“教”与“学”理念模糊

传统的口译教学更为注重“教”而非“学”。事实表明,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学,而不是教。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由于口译课程涉及大量的口译技法,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技能,进而转化为口译能力。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英语课堂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讲”,而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结果是,虽然学生对于每个技能都很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实践面前却不知所措。

(三)口译课时严重不足

由于口译课程一般开设在高职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大约共40个学时,在这种情况下,想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培养合格的口译员,难度很大,而且在这40个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讲授与示范基础技能。由于目前教学班额普遍较大,人数大多在40人以上,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留给学生口译训练与口译成果展示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即便学生在课堂内有口译训练的机会,那么,一堂45分钟的口译课,又能分给每位学生多久的练习时间呢?

总体来讲,口译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开设课时较少,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他们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忙于口译技能的讲解、演示与口译成果的评估,学生疲于单调地听。因此,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口译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最早是由美国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博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正式提出的。Hamdan(2013)等人将翻转课堂定义为:在“翻转”的环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授课视频,方便他们随时随地、多次反复观看与学习,从而使他们成为更高效的学习者。由于翻转课堂将知识的直接教授过程从课内转移到了课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学结构,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课前,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内化与巩固。翻转课堂打破了流水线式教学设计的神话,强化了教学的助学本质,凸显了过程的复杂性(龙宝新2015)。

随着翻转课堂的不断兴起,人们对翻转课堂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总体来讲,翻转课堂更强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调应用与协作,具有教学主体的多元、动态、协商,教学资源的集成、全面、共享,教学载体的创新、高效、立体的特点(郭文良、和学新2015)。目前,学者根据课程特点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不在少数,但翻转课堂应用于口译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王洪林(2015)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口译翻转教学,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有助于口译教学。陈圣白(2015)运用语料库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口译的内容体系、技能训练体系等进行设计,创建了语料库驱动的口译教学模式。这些研究都对本文具有指导价值。

三、基于翻转课堂构建口译实践教学模式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技能训练模式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材料与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学习,课内分小组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及现场口译的模拟,课后通过复习与巩固实现口译技能的拓展与深化。通过这一模式,实现了口译技能学习、吸收和口译能力自动化的有效统一(王洪林2015)。下面,笔者以口译技能训练中的数字口译为例,阐述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技能训练模式。

课前,教师将数字口译的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料下发,供学生课前学习,并通过下发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布置相关的问题及任务,辅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中,教师把关于数字口译的常用方法、训练方法等问题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并将数字口译的知识整理出来。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全部交还给学生进行口译训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口译实践,将课前所学的知识内化,形成口译技能。学生在口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立刻请教教师。课后学生查收关于课内技能训练的点评,并有针对性地巩固与提高。这样做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技能训练。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现场录音,这种教学形式真正形成了课前学习知识,课堂内消化与吸收,课下巩固提高的学习模式。

通过翻转课堂及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的“先教后练”的模式翻转为“先学后练”的结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用于口译技能的训练,课堂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知识性内容已在课下完成,课堂上以学生训练为主,这有利于学生口译技能的养成。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技能训练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Blended Learning)就是把传统“教”与“学”的优势与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何克抗2004)。在口译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实现了学生在课前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在课中进行口译技能实战,在课后巩固与提高口译技能。以口译技能学习为例,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进行口译技能的相关要点及方法的学习;课中进行即时口译训练及口译技能的深入探讨,并通过课堂中的口译活动将口译课堂变为口译现场;课后进行口译实战模拟训练或真实口译活动,从而将口译技能转化为口译能力。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口译学习模式见图1。

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混合、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学”与“习”的混合,以及学习与工作的混合。这种混合式技能训练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对学生学习的束缚,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口译能力。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技能+商务主题”的双主线口译训练模式

为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口译工作,教师可以将学生未来工作的商务情境引入口译技能训练,从而实现“口译技能+商务情境”的双主线口译训练模式。一方面,双主线的技能训练模式能够强化学生口译技能的训练与应用,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口译技能解决商务情境中的问题,从而将所掌握的口译技能转化为口译能力;另一方面,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商务英语口译主题对话能辅助口译技能训练,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商务工作情境,提高在未来职场的适应能力(滕婷婷2013)。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口译工作中的重点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如公开演说技巧、短时记忆等。课前以口译技能的学习为主,课中将以典型工作过程导向的商务主题对话作为口译技能训练的真实语料,在实战模拟中内化学生的口译技能。商务主题的模块口译技能的训练见表1。

(四)多元化的口译评价体系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也应当反映到学生的口译学习评价中。另外,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课堂内的学习与探讨是由小组协作完成的,而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无法涵盖课前学习。因此,我们建构了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口译评价模式。同时,在评价体系中还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个人与小组成员引入评价中。在学生的课前学习与小组讨论中引入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以此考查学生课前学习与课内协作讨论的成果,避免了教师无法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学期评价中引入前瞻性评价和学生发展潜力评价。通过对英语语言基础、口译技能基础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量,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将发展潜力评价运用于学生完成口译学习过程之后,比较学生的前瞻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进而得出发展潜力评价(叶丽芳、滕婷婷,等2011)。引入前瞻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口译教学模式中的口译能力,考查学生的发展潜力。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掌握技能的变化

在将翻转课堂与口译教学相结合的背景下,学生的口译技能掌握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往届的学生相比,笔者现在所任教的这届学生对口译技能掌握得更加熟练。由于学生在课前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拥有更多的课堂内训练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技能的养成,更好地掌握难度较大的口译技能,如数字口译、口译笔记等。由于技能掌握得更加纯熟,学生能够开始用所学的技能解决口译实践中的问题,这与以往相比是较为明显的进步。

(二)学习兴趣的变化

翻转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调配学习时间。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时间主要用于探讨学生在技能掌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翻转的教学结构和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角色的变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学生从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初步学习,在课堂中与小组成员探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训练技能,内化技能。其次,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角色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也使“教”与“学”回归其本质。

通过翻转课堂在口译教学中的实践,我们发现,翻转课堂对学生口译能力的养成有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实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减少了,而转变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翻转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前就完成了知识的学习,课堂内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与技能的内化,实践的机会更多;课堂结构的转变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然而,翻转课堂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视频与教学方式。另外,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如何转变,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组织翻转教学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摘要: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师生角色错位、“教”与“学”理念模糊、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翻转课堂对高职《商务现场口译》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技能训练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双主线的口译技能训练模式及多元化的口译评价体系。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译技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翻转课堂,口译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陈圣白.2015.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6):31-36.

郭文良,和学新.2015.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11):3-6.

何克抗.2004.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4):5-10.

龙宝新.2015.翻转课堂对教学本质的突破与变革[J].当代教育科学,(11):13-17.

滕婷婷.2013.基于工作过程的本土化高职口译教材编写---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77-79.

王洪林.2015.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行动研究[J].中国翻译,(1):59-62.

杨承淑.2005.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叶丽芳,滕婷婷,徐月成.2011.高职任务型英语口译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7):41-43.

课堂现场 第9篇

2012年11月2日, 由上海节能信息网带领国内外各领域的节能专业人士, 参观了安科瑞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电力仪表在电能分项计量及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师和节能服务业专业人士对安科瑞的现场实际考察、讨论, 挖掘节能机会并探讨解决方案。

安科瑞董事长周中和营销总监朱芳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并带领参观了安科瑞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电力仪表在电能分项计量及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全面介绍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架构、用能情况、节能工作成果及下步的节能规划, 并通过实际的厂区节能效果和先进人性化的节能监测手段证明了节能实施后的效果, 并进一步证实了节能在生产企业中的重要性。在参观完毕之后的交流会上, 由公司董事长周中发言, 详细介绍了公司历年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市场定位和布局, 致力于智能电网用户端智能电力监控和电能计量管理的研发与运用, 为用户端提供智能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

同日下午, 在移动课堂上, 由公司系统软件工程师邵华、董建锋, 以及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金俭, 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峻分别就各自企业的发展和目前针对节能行业的现状开展主题发言, 交流能源分项计量的节能机会并探讨解决方案。

课堂现场 第10篇

2012年11月2日, 由上海节能信息网带领国内外各领域的节能专业人士, 参观了安科瑞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电力仪表在电能分项计量及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师和节能服务业专业人士对安科瑞的现场实际考察、讨论, 挖掘节能机会并探讨解决方案。

安科瑞董事长周中和营销总监朱芳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并带领参观了安科瑞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电力仪表在电能分项计量及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全面介绍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架构、用能情况、节能工作成果及下步的节能规划, 并通过实际的厂区节能效果和先进人性化的节能监测手段证明了节能实施后的效果, 并进一步证实了节能在生产企业中的重要性。在参观完毕之后的交流会上, 由公司董事长周中发言, 详细介绍了公司历年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市场定位和布局, 致力于智能电网用户端智能电力监控和电能计量管理的研发与运用, 为用户端提供智能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

同日下午, 在移动课堂上, 由公司系统软件工程师邵华、董建锋, 以及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金俭, 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峻分别就各自企业的发展和目前针对节能行业的现状开展主题发言, 交流能源分项计量的节能机会并探讨解决方案。

施工现场技术及现场管理对策 第11篇

【关键词】施工现场技术;现场管理对策;混凝土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项目工程施工建设中,运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是人们的不断追求和目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有多种类型,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施工技术得到有效运用,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但在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管理制度等影响,当前现场施工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相关技术措施没有严格落实,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

今后需改变这种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策略,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促进施工技术得到更好运用,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生产生活创造便利。

1.施工现场技术的种类

1.1施工现场桩基础技术。项目工程桩基础施工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尽管混凝土预制桩满足施工需要,以前在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成桩过程噪音很大,对土体扰动较大,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越来越少。

而混凝土灌注桩有着自身显著特点,能适应任何土体和岩层,可以任意控制桩径和桩长,能满足不同承载力要求,适应项目工程施工需要,有利于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和工程建设效益。

1.2施工现场深基坑支护技术。工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主要用于项目工程基础施工,由于工程施工比较复杂,对支护要求比较高,出现很多不同支护技术和施工方案。例如,钢排桩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逆做拱墙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等,在项目工程深基坑支护中运用具有显著效果,受到施工单位重视和关注。

1.3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技术。目前在项目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技术。并且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取得发展,在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强。另外外加剂的运用也使得混凝土防冻、缓凝、抗渗性能更强,大大改善混凝土性能。此外,混凝土模板也取得新发展,先进支模技术出现并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水平模板、豎向模板、全钢模板,每种模板有着自己显著优势和特点,质量好,刚度高,承载能力强,在项目工程施工中运用具有良好效果,能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1.4施工现场钢筋与钢结构技术。工程建设中,钢筋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在施工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比较常用的是钢绞线,具有强度高,松弛度低等特点,满足项目工程施工需要。另外,钢筋连接技术也取得快速发展,包括电渣压力焊和电气焊,在施工的作业越来越凸显。同时,工程施工中运用预应力钢筋技术,也大大提高建筑主体结构性能。随着钢结构施工技术发展,在一些跨度较大的空间结构和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比较常用的钢结构形式包括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等,这些钢结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运用取得良好效果,也促进施工质量提高,有利于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

2.施工现场管理对策

2.1施工现场工序管理对策。为确保施工现场秩序良好,对项目工程施工的每道工序都应加强管理,预防质量缺陷,提高每道工序质量。一道工序完成后,质量检测人员应该立即开展施工检测,掌握工序质量状况,保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进而确保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合格。

2.2施工现场进度管理对策。加强施工现场进度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项目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项目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结合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材料供应情况、施工人员综合技能等内容,编制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从而有效规范项目工程施工。同时在在项目工程建设中要重视施工进度监控,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掌握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不足时及时改进。保证施工进度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避免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从而顺利完成项目工程建设任务。

2.3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对策。为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加强人员管理是不容忽视的。施工前重视施工人员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确保施工人员胜任现场施工的每一项工作。重视施工人员管理培训,采用现场参观和学习等方式,让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丰富经验,增强施工技能,能有效满足现场施工各项工作需要,出色完成项目施工任务。提高施工人员责任心,明确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施工人员热情,让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出色完成现场施工管理的每一项任务。

2.4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对策。施工材料采购时,要从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采购,采用材料前施工单位要组织工作人员对供应商基本情况全面调查,从质量可靠的厂家采购材料。严格按要求进行材料验收,做好数据检测和分析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也要进行抽检,并严格按要求堆放,加强防潮和防水工作,保证施工材料综合性能良好。

2.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措施,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合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现场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学习并掌握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定期和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巡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纠正施工人员不正当操作,保证现场施工安全,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6施工现场验收管理对策。项目施工完成,交工资料齐全可进行竣工验收。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师开展检查工作,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并评定工程质量。合格之后可以使用,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3.结束语

项目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运用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落实施工现场各项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促进项目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课堂现场 第12篇

2012年11月2日,由上海节能信息网带领国内外各领域的节能专业人士,参观了安科瑞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电力仪表在电能分项计量及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通过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师和节能服务业专业人士对安科瑞的现场实际考察、讨论,挖掘节能机会并探讨解决方案。######

安科瑞董事长周中和营销总监朱芳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并带领参观了安科瑞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电力仪表在电能分项计量及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全面介绍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架构、用能情况、节能工作成果及下步的节能规划,并通过实际的厂区节能效果和先进人性化的节能监测手段证明了节能实施后的效果,并进一步证实了节能在生产企业中的重要性。在参观完毕之后的交流会上,由公司董事长周中发言,详细介绍了公司历年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市场定位和布局,致力于智能电网用户端智能电力监控和电能计量管理的研发与运用,为用户端提供智能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

同日下午,在移动课堂上,由公司系统软件工程师邵华、董建锋,以及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金俭,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峻分别就各自企业的发展和目前针对节能行业的现状开展主题发言,交流能源分项计量的节能机会并探讨解决方案。#####

上一篇:寻找—找到—失去下一篇:企业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