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2024-05-10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精选11篇)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 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 不仅仅专指农业发展, 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各个产业的发展。只有实现农村经济各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目标。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村缺乏适用人才,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的界定

探讨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农村职业教育”。在传统观念中,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的区位概念, 是指依靠农村力量、在农村举办、为农村发展服务的一种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本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农村举办的职业教育才能为农村服务。当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正被逐步解构,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彻底打破地域界限, 把农村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寄予厚望, 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因此, 农村职业教育应解读为一切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 它既可以发生在农村, 也可以发生在城市。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 应该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 不仅要表现出职业性, 促进更多的农村人口更好地就业, 而且要与普通教育相沟通, 与高等教育相衔接,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 培养并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现在, 农村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变化, 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产业结构多元化

从生产领域来看,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产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农村中的第二、第三产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就农村产业结构而言, 近一二十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农业在三类产业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下降, 非农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普及化

科学技术普及化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结构优化, 而且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特性。由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要求新的农业劳动力必须具备现代科技知识, 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认识、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适应新的劳动方式。农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 表现为通过“科教兴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农村生活方式社区化

目前, 我国农村按照土地节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居住相对集中、管理服务城镇化的思路, 逐步实现农民居住社区化。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转变。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

从农村发展来看,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农民自身来看, 面对社会就业竞争和创业竞争的压力, 他们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使自己外出务工时具有较强的技能, 留在农村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增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这也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农民子女受教育的实际看, 他们中的多数人不能进入高校深造, 而需要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 以求拥有一技之长, 为日后的创业致富作准备, 这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发展新形势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要紧随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瞄准农村改革发展方向, 一方面, 要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互动共长, 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办职业教育, 围绕农村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办职业教育, 要主动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 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羁绊, 主动适应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办学指导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从升学教育转移到主要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和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指导思想已经越来越明确, 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主要表现为: (1) 对“农”字的理解局限于传统农业; (2) 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仍然局限于培养“不离土、不离乡”的“扎根派”; (3)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划分仍然局限于县及县以下, 实际上城市里许多职业学校、大中专学校、民办学校主要招收的都是农村学生; (4) 对农民和就业市场的新需求不适应, 仍然在开办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对青年农民没有太大吸引力的传统专业; (5) 把农村职业教育局限于高中阶段或者职业高中, 忽视了大批初中毕业生。

办学模式僵化,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 农村职业学校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甚至教学内容都是多年一贯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结构、行业结构变动速度大大加快, 而且同一行业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变动之中, 几年、十几年一贯制的专业定向教育模式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劳动力数量、质量、类型、层次、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再者, 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着追求学历层次带来的负面效应。职业教育起步阶段, 不少地方往往是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压缩普通高中入手, 这对于改变当时单一的教育结构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地方只讲高中阶段普教与职教的比例, 忽视了大面积的实用技术培训。随着高中阶段的扩招, 原来一些希望通过上职业高中取得高中阶段学历的初中毕业生不再受普高计划的限制, 有了更多的选择, 加上一些职业高中专业教学和文化教学都很弱, 学生及其家长都觉得选择普高更好, 这对一些本来十分虚弱的农村职业高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失控

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和职业中学对口招生规模的扩大, 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的比例逐年增加, 对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应当是利大于弊, 但在贯彻执行中存在一些不足。 (1) 对农村职业教育难得的发展机遇没有很好把握, 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放松了对职业教育的领导, 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不够。 (2) 农村职业教育仍然被曲解为终结性教育, 与高等教育之间未能形成体制上的联系和沟通。当前,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 用于对口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很小。 (3) 崇尚高学历的舆论导向愈演愈烈, 而对职业教育、对普通劳动者、对“行行出状元”的宣传十分薄弱。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 要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技术、低耗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非农产业。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扩大专业设置面, 而且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课程内容, 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

坚持以人为本, 重新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实现教育观念创新, 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办职教、围绕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办职教、围绕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求办职教。“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在当前工作中, 就是要突出一个目标, 即突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这个大目标;突破三个局限, 即突破产业局限, 全方位地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突破空间局限, 既为农村服务, 又为城市服务;突破时间局限, 既为当前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又为未来发展提供必要储备。

坚持深化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完善“三教统筹”机制

必须坚持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重新确定“三教统筹”的内涵和完善机制, 重点是处理好三个关系: (1) 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相互渗透融合, 农村九年义务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提高学生职业意识的预备教育, 也是发挥农村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措施。处在高科技发展和信息化的时代, 削弱和减少劳动技术教育课时, 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劳动技术课不仅侧重于学生劳动观念、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学习的兴趣, 以及技术意识、技术悟性, 为学生以后接受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2) 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农村初级职业教育的实施, 可以依托乡镇现有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 与抓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紧密结合, 以教学促普及, 以普及促教学。农村中级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继续坚持上挂下联的成功经验, 同时, 在体制创新上迈开步子。县、市职业教育中心与高等院校可以联体、联利、联合发展, 可以从股份制的角度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职教体系, 还可以探讨对职业学校实行兼并、租赁和托管的形式, 使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要克服高等职业教育“普教化”的错误倾向, 将其纳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 拉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尽快开通职高升高职的直通车, 使高等职业教育从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调整为主要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并且不限于专科层次。 (3) 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离不开各种要素的综合效应。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社区内统一协调、统筹规划的原则, 避免重复建设。城市中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以下移, 面向农村招生, 学校之间也可以实现对口支援和“手拉手”活动。城市职业学校在教学设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一些中心城市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 开通面向农村的网络学校, 为农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民, 并通过网络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传播给农民。

坚持农科教结合的正确方向, 进一步明确结合的重点和重心

过去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在农村实施的“燎原计划”、“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 以项目带技术, 以技术促培训, 以培训带推广,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认真汲取这些成功的经验, 同时,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从实践情况看, 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重心还要进一步向下延伸, 延伸到学校、村户, 最终落实到农民的素质提高上。尽可能把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支农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设结合起来, 使之相互促进, 发挥综合效益, 尽可能把各种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职教体系结合起来, 以农户为单元提供有效服务。着眼于青年农民的个体成才致富, 依托农村职业教育, 综合运用经济、科技、教育各种资源, 提供就业前后的各种有效服务。

坚持政府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 进一步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

当前, 各级政府要把农科教统筹协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 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宣传技能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同时宣传“行行出状元”的观念, 切实纠正只注重高校和普通高中的错误偏向。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省、县的职教服务机构可由市级高等职业院校承担, 对本地区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提供规划、指导服务。县级建立功能齐全的职业教育中心, 不仅是多层次办学实体, 同时, 上挂下联, 双向延伸, 实行整个县农村职教资源的统筹和整合。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举办面对农村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 又组织统筹乡、村两级大面积的初等职业教育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3) 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教方针。各级政府都应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的规定, 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 改善对各类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并注意扩大指导和管理的覆盖面。要适时开展职教执法检查与评估工作, 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规范化。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急需大量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与开发人员以及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提高这些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与创业能力, 迫切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改变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促进其健康发展, 必须实现指导思想、服务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丽萍, 王文凯.浅析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职教育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4) .

[2]郑晓明, 彭定.职业教育视野下新型农民培养平台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8) .

[3]雷世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内涵、特性与具体形态研究[J].职教通讯, 2011 (11) .

[4]吴济慧.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探析[J].职教论坛, 2011 (16) .

[5]高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 2011 (12) .

[6]张胜军, 张乐天.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农村职业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8) .

[7]马建富.农村职业教育名称及内涵新解[J].教育与职业, 2010 (30) .

[8]何玉霞.论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J].职教论坛, 2010 (15) .

科学发展农村教育 第2篇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

①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这段话虽然看似简单,却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教育教学质量严重滑坡。这一现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到目前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它既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折射了中国教育本身的畸型发展。教育是国民大计,是国家大计,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教育所反映出的城乡差别、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别越来越明显。而农村教育因经济发展滞后、教学设施落后、高素质教师严重短缺、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等综合因素,不仅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且随着这些先天不足而进一步恶化,农村教育面临着萎缩、倒退的局面。我们号称有8亿农民的农业国家,农村教育不仅不能使农民子女享受到公平优质教育,而且连起码的满足农民子女上学的要求也成了问题,这不能说不是可悲的。

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教育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及沿海地区,即使是西部地区本身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西部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形势是严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农村教育几近瘫痪。也许,有人并不赞成我的看法,但如果我们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一点农村的教育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1.农村经济落后,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西部农村,自然条件差,靠天吃饭的耕作经济现状决定了农民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短时期内无法彻底改观的现实。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拥入城市打工,这些“农民工”的后代被留在家中,“留守儿童群”游离于父母目光之外,缺失了儿童应享受的家庭之爱,跟着多半是文盲的祖辈生活,而祖辈们本身因受教育不足(更多的是没有受到过教育),对教育认识相对不足。而农村学校基础差、底子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落后、设备不能更新、信息阻滞,教师大多半教半农,收入微薄。这些客观条件,导致农村教育处于一种涣散状态,家长对教育的不满也就自然表现出来,农民对农村教育的失望,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育的没落。据报道,甘肃省环县被称为甘肃农村教育缩影,自然条件恶劣,一位教师因母亲病危回家,返校时从下午4时走到次日凌晨5时才赶回学校,手指被冻坏,不得已只得截掉。而该县一个乡,全乡只有3部电话,不通电、没有路、没有水,“与世隔绝”,一位在该乡从事教学的老师,离家100多里山路,步行走到学校需两天时间,中途不得不在老乡家借宿。在天水市张家川县,一位英语教师这样说:“我们学

②校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时至今日,城里的学校为学生带手机而苦恼,为治理学生mp3、mp4头疼,而这里的老师过着“原始”的生活。教育从何发展,可想而知。

2.农村学校撤并,表象上是一种使农家子弟享受更好教育的途径,实质却是直接导致学龄儿童失学的原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农民代表杨月娥说,“学校撤并,孩子们不得不去镇上上学,一些孩子离家就是二三十里,车费、住宿费、伙食费,一年保守都要

③1000元,实际上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了。”这是在发达的广东。那么,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西部农村而言,可谓是不堪重负。西部地区农村地域面积广大而人口密度小,许多村寨与城镇连车子都不通。原来村村有学校,学龄儿童就近入学,即便校舍简陋、教师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农民的孩子还是能及时受到教育。可是,学校撤并之后,不少地方乡镇只设小学,县城设置中学,小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全部寄宿,而绝大多数的西部学校住宿条件并不具备,无法接纳这么多的孩子。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也为学校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隐患。而学生家长因学校无法满足住宿要求,不少家长要跟读,荒芜农田,对于他们要满足的最低生活而言,不得不放弃上学,使得不少学龄儿童失学,每天与猪鸡狗作伴。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两基”达标中,关注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却在另一头制造着一批新文盲,这是更为可怕的农村教育恶性循环。一项调查显示:“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小学就有250万人辍学。在整个2.2亿学生中,1/3左右只能读到小学,1/3只能读到初中,再读到高中的已不到30%。198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4%,而在④贫穷落后的贵州,6—11周岁儿童入学率只有65%。”这不能不说是农村教育改革的失败。

3.教师生存状态堪忧。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的生活状态确实令人寒心:

①收入微薄,不能养家。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少,待遇远远落后于城镇同类教师。而他们的工作量大,任务重,大多数教师都是“通才”,各种课程都能教;城市教育则是专业教育。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付出倍于所得,教师缺乏职业的崇高感、神圣感,对工作失去信心,辞职另谋他职是农村教师的无奈选择。这是一位城市教师的心里话:“我工作近20年,现在月工资才一千零几。有时朋友聚在一起问起我的月工资都不好意思说。现在物价一路上涨,房价也是一路飙升,而我们的工资却不见长,我们实在是活得很艰难。”⑤合川市一名教师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无奈地说。其实,一些工作了十几年的代课老师的待遇更低,每月仍然只有四五百元,比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还少。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奋战在广大农村的教师的生存状态更是什么样,很多地方农村教师没有医疗保险,没有住房公积金,难怪有教师悲愤地发问:“为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在西部农村学校,更是悲惨。这是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一对教师夫妇的材料: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

⑥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②个人发展空间小,对教育职业倦怠。农村学校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狭窄,主要表现在:教学比赛机会少、评优选先机会少、进修提高机会少、培训研究机会少。教师的专业发展、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等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利益的种种情况,农村教师鲜有机会。比如: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共评出1846名,而其中的农村教师少之又少,而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承担着1.62亿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重任,这个占到了中小学生总数的80%的教育集体却在全国优秀教师名单中找不出几位,岂不是悲哀吗?2008年笔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已是连续四年)审阅资料,看到了我的中学数学老师、语文老师、英语老师和历史老师的送审材料,他们没有让评委们感到满意的业绩,他们不是不够高级职称的条件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获得这些条件的机会,他们的学生遍及全国,自己却连最基本的职称问题也解决不了,这不是一件可悲的事吗?他们因种种原因而事业受挫,因种种原因而发展受限,对于这一崇高的职业感到失望,于是,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教学产生厌倦感,没有了进取心。据报道,甘肃省环县三中,10年间,学校来了120名教师,走了80名,被人

⑦们戏称为“热门学校”“中转站”,是山区教师通向县城学校的“跳板”。如此,农村教育将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③师生流失,农村学校陷入尴尬境地。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并不高,但更多的教师为摆脱困境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他们或托关系找门子调离农村学校,或通过提高学历、努力在教学上做出一些成绩,借此来寻找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适于发展的学校。因此,目前农村学校呈现出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学历老化、职称偏低等状态,这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致命的硬伤。优秀教师逐级上涌,乡镇学校的优秀教师调入县城,县城学校的优秀教师调入地区以上学校;而地市以上学校的优秀教师又流向经济更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我们从各大报刊的教师招聘启事中不难发现,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中城市、重点学校、本科以上文凭、地区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这从一方面反映出对优秀教师的需求,能达到这些条件,就有机会进入待遇更好、条件更优越的学校。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基层学校优秀教师逐级提升,农村教师中优秀教师也便自然向上流动。就学生而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真正转移的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高,对子女寄予的希望大,这部分孩子学习成绩较好,随着父母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读书,另外一些稍有能力的家庭也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加之撤并学校的原因,他们及早将孩子送到城市上学,这样农村学校的生源质量不能保证,原本薄弱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据《甘肃日报》的一则名为“45名教职工自动离职公告”,说的是甘肃农业大学的45名教职工长期不上班的事。而一位人大代表说过这样一句话,令人震惊:“在过去10年里,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的水平的⑧大学!”这是教师中的塔尖高等学校,那么农村中小学的情况更为严重。据报道,广西合浦县2008年暑假共有143名教师申请调换岗位,一些教师招聘来还不到两年。新疆昭苏县

⑨三中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失高中教师43人,最近3年流失14人。教师流失、学生流失,就像大西北的沙漠一样,人退沙进,农村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沙漠化”。

4.政策鞭长莫及,农村教育边缘化。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因受地方经济的制约而显得无能为力。比如教师工资问题,根据教师法,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这一条连某些城市的教师都不能执行,更何况农村教师,这只是一个写在法律文本中的条款而已。农村教师编制严重不足,而地方财政承担不起在编教师工资,地方政府能卡则卡,能压则压,能拖则拖,造成农村教师专业化模糊,有的学校甚至能把课开足就是很有不错的了。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常宝宁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位教师既带四年级语文,又带五年级数学,还要带三年级英语,还兼带音乐、美术课。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中,是极常见的现象。地方政府却借增加教师编制之机,随意安置三亲六故,致使学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曾在教育界产生哗然影响的陕西省华县因重点中学进人把关不严而导致教师整体素质下降、高考成绩严重滑坡的教育

⑩局长被迫辞职的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大量代课教师的存在,反映了农村教育的畸型现状。据报道,截止目前,我国仍有21万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在少数西部贫困农村中小学校,甚至仍然担当着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2009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农村教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培训、进修深造机会,他们只能从每年教师节的领导讲话中听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待遇”“教育是头等大事”的口号。因此,农村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成为被经济建设边缘化的事业。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立国之本”,那么占有中国80%的农村教育更是本中之本,而作为西部教育中的农村教育,在开发西部的经济大潮中却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障碍,那么,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振兴的背景之下,农村教育特别是地域广袤、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教育,如何走出困境,这是每一位有识之士都极其关心的问题。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是明智的选择:

1.国家要从全国教育发展的高度,认识到西部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出台具有符合西部农村教育特点的政策,加快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因其特殊的区域特点和经济特征,有着自身的特点,比如民族教育等,那么如果能出台一个类似于振兴西部经济的大开发样的振兴西部教育的“大开发”政策,必将使西部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教育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教育,不搞一刀切,从最基础的村寨教育抓起,奠定农村教育的坚实基础。中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学校教育相对集中,而西部农村,因其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山区,教育滞后。因此,应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西部农村教育的意义,将村寨学校教育、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结合起来,减少适龄儿童的失学人数,提高教育的惠民程度。

3.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师的权益不受侵害。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依靠在基层学校默默工作的教师,他们专业知识的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师权益的全力保障,都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各地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教师的重要性;出台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制定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在实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大特岗教师调配力度、提高特岗教师待遇,使特岗教师能真正深入到农村教育的第一线,真正能沉下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真正能留得下来,成为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有生力量;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教师进修等工作中,对农村教师予以充分的关注,甚或在政策上加以倾斜,使他们能感受到虽然工作在艰苦环境中,但能得到政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从而坚定在农村工作的信念。

4.集中精力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真正解决对农村教育认识不足、投入不足、关注不够的问题,将发展农村教育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解决好农村教育中基础设施落后、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稳定、解除农村教师后顾之忧。只有将教育发展真正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真正使教育成为各级政府时时关注的工作,才能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使教育城乡并重、和谐发展。

振兴中华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但要把它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尚需许多人的不懈努力。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捧着一颗心不,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正经受着现实的严峻考验,西部农村教育乃至整个中国农村教育正期盼着一个真正的教育的春天,这个春天的到来,需要国家的政策、需要政府的努力、需要有识之士的关心,更需要有良知的教师的艰苦奋斗,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关于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一、对照科学发展观,认清农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上下正掀起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热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落实到农村教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大对偏远镇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把教育作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把教育普及水平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作为重要指标;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国民教育之中,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要求我们认真总结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切实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和对策,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对照科学发展观,目前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城区教育与农村教育失衡。城乡二元教育发展使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教育问题较多。城区学校投入大,条件好,综合资源丰富且优质;农村学校经费少,条件差,还存在着不少危房,学生辍学现象较严重。

2、基础教育与职成教育失衡。与基础教育相比,由于经费、人员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各镇乡成人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成绩不明显,学校办学条件急需改善。农民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相对松懈将逐渐增大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

3、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失衡。高考和初中“联招”成绩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焦点,也是社会各界评判地方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种定势使不少地区、学校把主要财力、人力投入到中学教育,使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发展明显滞后。

4、硬件建设与软资源失衡。有的地方采取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注重内涵发展,而是外延式发展。很多学校花重金搞形象工程,而相对忽视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效率等指标的升级,使软资源隐性失衡。

5、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与普通学校建设失衡。与普通学校相比,一些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为“做大做强”,纷纷向银行借款,“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在硬件建设上不惜斥巨资,过分追求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随着办学行为的日益规范,随着择校“三限”政策的逐步落实,这类学校的还贷能力将越来越弱,从而影响发展。

6、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失衡。与学校教育的集中性、单纯性、科学性相比,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对薄弱,存在着教育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不规范性。不少教师感叹“5<2”(五天的学校教育比不上两天的社会教育),证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尴尬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失误。

7、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失衡。残疾儿童、贫困地区农村儿童、下岗职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教育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令人担忧,教育发展需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以确保教育公平。

8、学校发展与人的发展失衡。不少学校过分追求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硬件建设,以及规模的扩大和师生数量的增加,忽略对全体师生思想、心理、情感和人文素质发展的投入和关怀。有的学校过分强调家长、成人、社会的当前的需要,忽视学生主体个人发展的兴趣、需要和未来生活的需求。过分强调学生的分数、成绩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和教师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使学校发展与人的发展严重失衡。

二、实施“七大工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平衡、协调发展

1、实施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工程,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主要是培养各类人才和做出智力贡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要立足实际,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不能过分超前发展。要使各类教育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必须根据现有的教育成本、发展成本、区域经济等相关因素,从经济、社会等角度,根据市场化原则,科学、全面、精确地测算近、中、长期的事业发展规模,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投入,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事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当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策略主要应关注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整体标准化。农村教育办学标准化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不断对均衡发展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从整体上、面上达到标准化,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当前,特别是要把排除农村中小学危房纳入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把排危作为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的奠基工程狠抓落实,并把排危工作与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有机结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农村学校的协调发展。

3、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教育扶贫制度,要把治理农村薄弱中小学和做大做强城区品牌学校同抓共举,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以防止城乡教育办学水平和效益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要鼓励优秀教育干部到农村学校挂职,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支教,提倡城乡学校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等活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对农村学校和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对贫困地区学生升学就业给予适当照顾等。、实施弱势群体关爱工程,确保教育公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特困生档案,完善特困生救助办法。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减轻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负担。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随打工的父母进城读书的农民子女将越来越多。各地在做城市教育发展规划时要对此做出科学预测,提前统筹规划。要改变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入学。各级政府可根据财力情况,考虑将本地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公办学校要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

5、实施新课改工程,注重以人为本

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依然存在,新课改要注意引导和校正“指挥棒”的方向,使之朝有利于检测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能力等方向靠拢。新时期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借实施新课标契机,统一协调发展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等各类教育,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各类教育的统一标准,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6、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缩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距

乡村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的相对偏僻,接受教育的信息点相对分散等特点,决定了乡村教育接受新教育、先进教育的速度和质量逊于城市教育。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农村学校完全可以利用“校校通”工程,加强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农村学校完全可以利用“空中课堂”,开阔农村学生视野,使农村学生接受城市甚至国内外的先进教育。

7、实施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缩小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

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第3篇

农村职业教育既涉及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战略的落实、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经济发展人才保障,同时又是涉及农村几百万中学生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必须从国家全局和发展战略的角度认真谋划,解决好关键环节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在制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时,要克服大学曾出现的“同质化”发展倾向,从大区域的尺度(可参考目前的东中西经济区)思考和设计,本着“立足本区、面向全国”的原则,从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考量,着力在培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

2.在政策建设方面,建议规范用工制度,体现“消除学历歧视才聘用”的原则。目前许多地区规定,高职毕业生不准考公务员就是学历歧视的一种表现。要从完善用人制度的角度入手,提升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的发展动力,以此来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校、政府、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对积极参与办学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建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特岗计划”,允许职业学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特色,聘用一定比例的技能突出、教学能力好的兼职教师,其聘用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费用纳入省级教育经费预算。同时,建议关注并帮助解决企业举办的技工学校所遇到的办学困难。

4.建议国家主管部门认真审视现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鼓励经济欠发达的省区走“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这既可解决日趋严重的“村屯空洞化”、留守儿童、人口大流动等社会问题,又能缩小城乡差距、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性举措。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第4篇

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 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出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 其中有一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第一产业发展所需的农林类技术人才, 而且随着农村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同样也需要二、三产业的技术人才, 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使得培养的学生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所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

其次, 加快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目前, 未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初中毕业生主要在农村,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据统计, 200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达1100万人, 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

第三,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教育部门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 在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 加快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步伐。“十五”以来, 教育系统的农村职业教育计培训农民3.65亿人次 (1) , 农业部还先后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 “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远距离教育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等, 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不足

研究资料显示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 无不是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有着紧密的关系。近年来, 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已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指明了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然而, 许多具体的问题并未真正予以解决。而这些问题无不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正是它们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使得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难以实现。在农村职业学校中, 这些问题显得尤其突出。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存在的不足:

(一) 农村职业教育地位未能落实

在这个投入产出比例过大、效益转化缓慢的行业和领域, 我国的政策仍然停留在引导层面,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保护与培育还缺乏明确措施。地方政府关注更多的是能产生显著效益的工业领域, 对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在国家出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保障措施之前, 地方政府不会在此问题上投入过多精力。因此, 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

(二)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农村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出现了多样化。但从现状来看,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其表现有四:一是农村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体系不完善,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渠道狭窄。二是“三教统筹”措施不到位, 没有形成农村职业教育高、中、初有效衔接的学历教育体系, 教育立交桥不畅通, 普教与职教渗透不力。三是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基本上名存实亡。据调查, 大约50%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停办, 在保留的另一半中能正常开展培训活动的不足30%。四是“农科教结合”缺乏新的政策组合, 农村职业教育缺少相应的基地, 缺少项目的支持和带动, 不能有效地发挥中心辐射作用, 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三) 农村职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相当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缺乏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 一是新设专业既不考虑学校自身办学条件, 也不针对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方案未制定、就业岗位未明确、专业教师未配备、实训设备未到位的情况下随意开设。二是专业调整目标不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较弱, 致使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交叉重叠现象普遍发生。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等与农业科技结合不紧, 忽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补充和更新, 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四) 农村职校师资队伍薄弱

1. 教师数量不足, 来源渠道单一。

近年来大多农村职校都在扩招, 扩大办学规模。但受编制影响, 学校没能引进教师, 生师比偏高, 难以保证正常教学的需要。

2. 教师队伍不稳定。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生源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一些教师认为在职校没有发展前途。因此, 教师纷纷跳槽, 去了普通中学, 职校师资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3. 教师结构不合理。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据调查, 全国农村职校专业课教师不到教师总数的47%, 实习指导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2.7% (2) 。

4. 教师学历、职称不达标。

据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报道, 江苏省从事职业教育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1.27%, 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14%, 具有正高级职务的教师极少, 专业带头人奇缺, 三类学校 (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 正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2.28%, 这一状况无法适应专业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五) 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客观上形成了二元职业教育发展结构, 即农村职业教育与城镇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 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绝对离不开城镇职业教育资源的注入。但是, 在我国现行的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中, 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一种分割状态。具体表现为比较注意农村内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并提出了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而充分利用城镇的职业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规定较少。由于缺乏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明确政策规范, 这方面的实践也不多, 因此, 很难引导城镇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 城乡职业教育之间仍存在诸多不协调和失衡之处,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跟不上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步伐。

三、原因解析

(一) 认识不到位

受中国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把职业教育放在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外围, 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仅仅是农村学生的升学、就业的补充。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 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办学条件等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不重视或认识不足, 导致在政策制定上存在明显的偏差, 教育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相脱离, 崇尚高学历的舆论导向愈演愈烈, 而对职业教育、普通劳动者、农业技能人才的宣传十分薄弱, 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 定位不明确

在“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重升学率、轻素质教育”的思想影响下,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从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根本目的, 转变以为农村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为导向, 逐渐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很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这背离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难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三) 经费不充足

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不足制约了其服务功能的发挥。一般来说, 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 用于实训基地和学生技能训练, 但近年来我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与普通高中大体持平。职业教育投资难以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 政府投资力度不够。长期以来, 中央财政虽然对职业教育有所投入, 但总量偏少, 特别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更少,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占教育经费收入总额的百分比与15%的国际标准差距相去甚远。与同期高等教育预算内经费相比较,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也偏低。

第二, 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由于受到经济规模的影响, 以县为主的公共财政基础比较薄弱, 很难满足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地方政府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落实不力, 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职业教育投入比例偏低。虽然《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由政府统筹, 部门各司其责, 但真正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尤其在经费方面得不到统筹安排, 甚至没有专项经费, 没有农村职业教育条款,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地方还把仅有的一点点经费挪作他用。

第三, 企业缺乏投资职业教育的意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社会整体环境和政策的不完善, 企业能够无偿得到素质较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或者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到所需劳动力和专业人才, 因此, 缺乏投资职业教育的意愿。

第四, 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不足。由于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周期, 而且投入与产出并不是即时兑现, 受教育者的可期待利益是远期不确定利益, 特别对农村受教育者而言, 学费负担较重, 无法在有限的家庭支配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投向职业教育。

(四) 立法不完善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一样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公共性特征和公共产品性质, 在实现我国庞大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的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我们要恢复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特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 只有政府承担起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 才能实现通过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 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的方式规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保障的法律规定, 根据经费需求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供给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 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以更加具体的条款明确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 真正建立起“在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以及“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投入机制。

(五) 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教育体系中, 初、中、高三级职教很难真正衔接, 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起步晚, 发展缓慢;同时, 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尚未真正结合, 农科教统筹机构形同虚设;体系不健全。因此, 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 优势不能互补, 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整合利用, 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职业教育在提供了人力支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 但在一些具体的环节上依然存在问题。以苏南农村职业教育为例, 从提高认识、明确定位等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这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李君, 冯德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 2008 (6) .

浅谈农村教育发展 第5篇

在新形势下,我县教育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提一些个人的意见与建议,供县教育局领导参考。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

据统计,我县“留守学生”占有相当比例,留守学生一般是问题学生、学习后进生,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个难题。留守学生一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缺乏。大部分家庭父母均外出打工,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监护;二是学校教育缺位。学校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三是社会教育缺失。有关部门对网吧等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建议政府及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由宣传部、文明办、公安、教育、司法、民政、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虽然近年来得到加强,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教师缺编;二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三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四是教师队伍布局不均衡;五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部分教师从教思想不稳定,敬业意识不够。为此,建议县教育局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比如,在教师的入口上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些优秀、有特长的大学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保证教师队伍动态平衡;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尤其是解决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紧缺的问题,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城镇富余中小学教师到缺编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称聘任比例,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

三、我认为我县城乡教育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学科分布不合理,教师在区域间、城乡间分布不均衡,教师的配备亟待优化。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偏多,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教师偏少。当前我县农村学校受生数急剧锐减的影响,一方面教师队伍严重超编,一方面几乎没有音体美学科等专业性强学科的专业教师,影响了农村学校课程的开设,影响了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部分优秀、年轻的教师集中在县城的中小学校,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和我县实施“大城关”战略的影响导致家长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往教育资源较好的城关学校,这样既造成乡村中小学生源偏少,教育资源闲置、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又造成部分学校人满为患,给教师规范管理带来压力,城区学校教师工作量太大,难以应付,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持久稳步发展。

2、教师师德师风不容乐观,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无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对教师职业本位认知不够,缺乏广泛的内在认同。教耍耍书、跑跑书,把教书当第二职业的大有人在,工作始终处在应付之中。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道德素质不高。有的教师受不正之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多看收入,少讲奉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少数青年教师向往政界、商界,待机弃教从政经商。二是文化业务素质欠佳。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专业知识陈旧,教育科学知识贫乏。三是能力素质较差。小部分教师不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缺乏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四是心理素质偏低。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教师特殊劳动的需要,情绪不稳定,敬业精神较差,缺乏创新意识。

3、素质教育难以提高。教师疲于包班上课,无时间无精力备课,搞教研,影响教育质量,无法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教师奇缺,农村小学素质课难于开设,即使开设质量也不高。如英语课,有的乡镇英语教师本身业务素质低,只是经过稍微培训就上岗,其结果确有误人子弟之嫌。

4、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出现断层现象。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条件差,工作辛苦,造成教师思想不稳定。如有些青年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调动、考研、外出打工等途径改变现状,从而造成乡镇小学教师队伍年龄偏大,严重制约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5、全天满负荷工作,部分教师负担过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一人包一个班的情况多,除了6节课外,加上早读和下午的课外活动,一天实际上是8节课。许多教师因此积劳成疾,却因包班上课,即使有病也没时间看,教师请假意味着学生必须停课或者 “放羊”,这些教师小病拖成大病。

四、解决问题建议

1、加大力气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我县各层次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拓宽平台让优秀的教师尽情施展。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科目教师的补充和培训。

2、建立合理有序的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按照因地制宜,县里统筹、政策引导、城乡互动的原则,推动教师由城区向农村、由超编学校向欠编学校、由强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一是完善城乡间、乡镇间优质学校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制度和有关评估机制。对同片区管理学校实行捆绑式考核,加强双方的利益联系,增强双方帮扶力度和实效。建立和完善城乡间“校对校”交流制度,通过输血增强农村学校造血功能。二是完善和落实交流教师的优惠政策。比如,对愿意交流到农村任教或者支教的优秀教师,在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上给予一定照顾。也可以硬性规定,凡是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分别3年和5年以上(累计)的农村教学工作经历。

3、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的吸引力。加大财政投人,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优,使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与其待遇相一致,是减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力措施。

4、切实提高农村山区学校教师待遇。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农村教师同样也有趋利行为,只有农村教师进城后所带来的眼前利益少于扎根山区的利益,或因留下来,所带来的未来利益高于眼前变动的利益时,农村教师队伍才能得到稳定。我认为,为鼓励教师扎根山区,就要给他们以“利益之油”。要在绩效工资、职称晋级、荣誉等各种待遇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考虑为农村教师发放特殊补贴,让农村教师在忍受寂寞和经受艰苦的环境中考验之后,有一定的经济回报,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5、一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弱的不是硬件和经费,而是人心。人心散了,便无目标;目标没了,便无追求;没了追求,生活便是了了然了。学校硬件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建设重新来过,几个月时间便会有大改观。而人心散了再收拢而来,可不是短短几天几周几个月能行的。

6、按照有关文件精神,重新核编补员。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对长期占编而不在岗的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尽早处理。在编制内尽快向社会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面向社会招聘教师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早发通告,让在外地打工的大中专毕业生了解政策,提前做好准备。另外为稳定教师队伍,招聘教师尽量要本土化(即缺编严重的山区乡镇多给指标,由政府统一招聘本乡镇的大中专毕业生回本乡任教),同时适当放宽招聘条件,可放宽到中专学历。

7、落实相关待遇,解决实际困难。县政府应逐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鼓励他们终身从事教育,特别是对边远山区、教学点的教师津贴标准适当给予提高。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和福利虽然有了一定提高,但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还未能和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符,我们应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外,还要待遇留人。

8、整合教育资源。分片办初中,适当减少初中教学点,扩大办学规模(因为初中生大多寄校,可集中办学),将富余初中教师补充到小学任教。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第6篇

以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开拓者和实践探索者领导了近代农村教育实验运动, 并被传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梁漱溟的农村文化教育思想与实践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构成了近代中国农村教育的核心主体——教师行为模式塑造的基本范式。而近代农村教育中关于农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当前关于农村教育的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一脉相承。因此, 通过追溯近代农村教育先进理念的渊源与发展探讨现代乡村教师的素质塑造较有必要。

一、近代农村教育特征探析

1. 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 虽然教育家的侧重点迥异, 但他们均怀着救世的情怀到农村从事教育改革运动, 以更新教育观念, 实现民族振兴。

例如陶行知带着“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生活教育情怀, 投身农村, 推行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为理念的乡村教育实践, 培养了大批农家学生。又如梁漱溟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道德教养问题, 认为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因此, 将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 以突出个体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着眼于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可见, 他们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爱国情怀, 闪烁着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2. 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

近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较为混乱, 而农村教育管理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 但教育家并没有照搬西方现成的经验模式, 而是依靠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摸索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规律, 形成融合西方先进教育观念和中国农村社会实践的模式, 强调“自尊自信, 自己创造”, 反对因袭陈法。

在实验之前, 教育家对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 以掌握当地的历史、风俗、生活状况、物产和人口等方面的情况, 再因地制宜地制订实验计划或进行跟踪、溯源式的研究。

例如晏阳初将导致农村教育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愚、贫、弱、私”, 提出有针对性地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等四大教育, 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实现农村社会的科教农一体化发展。又如梁漱溟认为, 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于从农村文化开始积累, 以构建中国文化, 而文化重建又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 才能有效实施。因而, 梁漱溟主张采取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方法改造农村的文化秩序, 以实现民族再造。再如陶行知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教育条件, 在农村创建晓庄学校, 并在实践中为其制定了三个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3. 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

农村传统的文化资源和天然的生活环境为农村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教育家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使其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有了较深的认识与理解, 有利于构建符合农村生活和自然需求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教育家根据农村的具体特征和农民的诉求, 设置了相应的动物选种、家庭工艺、合作社和农产市场等应用型课程, 培养了一批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基层行家里手, 使农民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另外, 在教育资源的选取方面, 他们始终注意妥善处理传统文化与市场诉求的关系。

例如陶行知提出两个理念。一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二是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的场所;生活教育即终身教育, 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教育。又如1931年3月, 梁漱溟等人开始筹办山东省乡村建设活动, 在一年的合作运动中, 共成立了六种合作社, 即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产销合作社、林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信用庄仓合作社和购买合作社。再如晏阳初充分挖掘农村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文化资源, 利用秧歌、鼓词和民间文艺等传统文化元素建造剧场、剧团, 让农民参与编演。

近代农村教育采用传统生活化的教育资源, 融合生活教育、人文教育和价值教育, 力求探寻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 符合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实践与改革需求。

4. 完满的教育目的

近代农村教育既是一部教育发展史, 又是一部农村社会改造史, 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运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从内容方面看, 农村教育涵盖了卫生、道德、礼仪、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教育内容, 把自然与社会融入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形成农村教育的系统工程。例如梁漱溟在20世纪30年代所实施的农村教育的全部过程可概括为:农村建设之教育是社会与个人结合的教育、农村建设之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农村建设之教育是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教育及农村建设之教育是“政教合一”的教育。

从个体方面看, 农村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人格完善的人, 即“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职业”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整个的人”。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 持有农村教育改革理论的教育家对农村教育的本质进行哲学反思。由于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拥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 并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 因此近代农村教育实践具备应有的灵性和指导意义。此外, 近代农村教育不仅立足救国, 更立足救人, 既追求完满的教育目标, 又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 因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当代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1. 以教育为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理念

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 蕴含教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需要投入较多的情感和精力, 秉持心中的善念。农村教师应以近代知识分子为榜样, 视教育为己任, 将农村教育融入生活, 用一生的心血实践教育梦想, 寻求自身的存在方式和人生价值。首先, 农村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 保持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 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寻求教师人生的自觉领悟, 祛除农村教师保守封闭、机械服从的行为方式。其次, 立足农村教学实践, 依托农村悠久的传统、自然的生活资源以转变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催生教育智慧, 探求教育本质,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自身生活质量。最后, 农村教师要把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真理的执着追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 减少教育的功利性和盲目性。

2. 具有时代感、责任感的改革意识

近代农村教育家认识到传统教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 因而决定传承愚公移山的精神, 秉持“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 努力致力于农村教育改革。这体现了责任感、时代感和改革意识。这种积极改革的精神值得我国当前的农村教师借鉴与传承。由于路径依赖、农村封闭的环境及教师自身条件不足等原因, 客观上剥夺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的创新权, 导致农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出现态度不明朗、角色定位不明确和职责模糊等现象。因而, 我们要意识到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调适过程, 要实现与农村管理领域相适应的善治, 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改革。为了使农村教育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改革意识, 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首先, 处理好个体诉求与教育行政改革的关系。农村教师长期在基层教学, 贴近学生, 接近生活, 其本身又在改革之列, 理应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因而, 农村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探求农村的教育诉求, 从等待行政改革转向前瞻行政改革, 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互动。其次, 处理好思想观念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农村教师要时刻关注外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实现思想观念和外在环境变化的互通与互融。这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 农村教师要有理性的批判思维, 有自我教育的意识, 树立教育自主权;其二, 农村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 让改革思想伴随教育和个体生存方式的不断发展。

3. 传承历史文化的教育观念

近代知识分子在农村教育实践中, 利用农村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等作为教育资源, 同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将其与现实结合, 发起颇具特色的农村教育运动, 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 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精神家园。当代农村文化在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中已出现支离破碎的迹象, 许多农村学生未能真正融入城市, 而农村文化根基又不牢固, 只能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的真空中。因此, 农村教育要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传承和创造厚重的农村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意味着农村教师要更新观念, 认识到历史文化与教育的相互影响。此外, 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平台, 在实践中达到教育目的, 自觉学习历史文化, 扎根农村生活, 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4. 培养行动研究型教育者

“行动研究型教育”, 即以教育为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外在表现, 是正在阐述教育人生的实践活动, 展现的是一种积极干预的人生状态, 来源于对教育的信仰和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它要求具有行动研究素养的教育者首先应自觉促成自身成长, 把良知、责任感、理性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 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教育家运用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对农村教育进行系统研究, 从社会实践到调查报告再到行动方案, 体现了研究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履行了行动研究型教育者的职责, 符合当代所倡导的科学教育思想。农村教师要成为“行动研究型教育者”应具备三种能力。首先, 教育意识全面觉醒。拥有对教育学的独到理解与觉悟, 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教学实践中, 获得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并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性与权威性束缚, 从而获得对教育真谛的悟知。其次, 批判反思的能力。即秉持独立的人格, 保持探究的精神, 对自己与他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从备课、上课到课后, 包括课堂设计、重难点、举例、师生关系及教学理念与方法等) 进行整体性反思和理性批判, 对于教育问题具备专业的敏感性和足够的判断力, 能够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提出实质性的质疑。最后, 兼收并蓄的能力。农村教育要从自我思维、定式思维和书本思维中解脱出来, 吸收、融合各种新思想、新生活, 把城市文化与具体农村教育实践相结合, 与农村需求相结合, 形成行动研究习惯。

近代农村教育家试图通过教育改造农村, 改造文化, 改革社会, 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其理论与实践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 也为当今的农村教育留下宝贵遗产。农村教师应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内化近代农村教育的精神内涵, 以有关教育政策和《纲要》为根本指导, 结合当代农村诉求, 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同时, 还应认识到, 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农村教师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朴素和平凡的人生。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需要法律的指导、政策的支撑和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第7篇

党的十七大提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这一系列的举措既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也为农村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与此同时, 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为22, 978万人。其中, 年龄处于16~50岁之间的比例高达95.8%, 而统计范围内的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达76.5%, 大多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同时, “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 “文化程度越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从中可以看出, 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多为体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低,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 无法从事技术含量高、收入高的职业。而农村职业教育刚好符合目前的社会需求, 能在较短时间内培训出具有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工, 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尤其是适逢国家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免费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 农村职业教育更应该抓住机遇, 在培养提高农民新型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农村职业院校生源不稳定且综合素质偏低, 办学形式单一, 教学管理水平和师资、硬件设备落后, 人才培养的效率及质量不高, 专业设置不合理,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上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

受传统观念影响, 大多数人都以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为信条, 农村基础教育也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目标, 而没有建立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发展和特点上,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能力薄弱的农村家庭和人口在接受过义务教育后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就直接外出务工, 甚至不愿接受义务教育就直接外出务工, 而有一定经济能力接受进一步教育和培训的人口却又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或者接受教育后又不愿意回农村发展。

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职业院校的生源, 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更使得农村教育表现出一种恶性循环。只要从农村人口进入了城市就很少回流, 削弱了农村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 拉大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2、大多农村职业院校对自身发展缺乏明确定位。

大多农村职业院校对自身发展缺乏明确定位, 容易盲目跟风设置所谓“热门专业”, 有的甚至已经放弃涉农专业。此外, 职业院校的师资和硬件设施有限, 因而培训方式、培训层次能力不足, 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对于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 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选择。

3、农村职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农村职业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目前, 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农村职业院校自身的吸引资金能力薄弱, 而大部分院校教学、实践设备已经比较陈旧或短缺, 严重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此外, 办公经费的不足也进一步导致了农村职业院校无法引进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 以致专业技术培养层次低, 与市场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也挫伤了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4、农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急需改进。表现在很多方面, 如有些学校考虑到生源不足, 因而日常管理就较为松散, 导致教学秩序混乱, 教学质量没有保证;在职教师专业知识陈旧,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有限;在校学生缺乏专门的就业指导, 加之在校期间并未认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导致毕业即面临失业等等。这都需要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引入先进的职教理念, 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5、学科设置不合理, 没有充分地和当地经济接轨。

首先, 农村基础教育长期脱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忽视对学生农业技能的培养, 使得大量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因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无法直接成为熟练的农业劳动者;其次, 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类型比较简单, 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而且大多农村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也缺乏对当地特色经济的考虑, 由于缺乏长远规划, 没有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 以致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这些都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建议

1、转变农村教育观念。

可以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东北师大课题组在全国十几个省的调查发现, 约有9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意识、基本劳动技能、态度等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92%以上的农村初中生认为, 小学、初中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意识、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培养;80%以上的小学生和90%以上的农村初中生希望或非常希望学校开设职业技术方面的课程。由此可见,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职业知识技能教育是符合农村学生现实需要的。同时, 这样还可以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读书做官”、“走出农门”的落后观念, 增加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信心。

2、改变办学形式, 增强办学活力。

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单一的办学形式, 逐渐向多形式、多层次转化。在此, 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省市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 可以多发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学力教育, 可以设置长班与短班相结合的职业培训, 固定班与流动班相结合的技术指导等等。此外, 农村职业院校还可以和企业联合, 按岗位招生培养, 既可以解决学校招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又可以使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要。

3、从多渠道丰富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

这既包括从多渠道获取各种资金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也包括对社会已有资源的充分共享。其中, 前者包括增加政府对学校的财政补助, 减免学生学费, 或者通过政策手段如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后者可以与高等院校或者省市图书馆等其他机构联合, 借用他们已有的丰富教学资源, 使之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创造社会价值。除此之外, 还可通过网络共享的形式, 获得更多教育教学资源, 避免了资金的重复投入。

4、改进教学管理观念, 提高人才就业能力。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 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 这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真正出路。因此, 应当严格教学管理, 构建科学的农村职业教育评价标准, 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其次, 还应加强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提升, 如提供机会到对口专业高校培训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技能证书, 或是选派教师进入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脱产培训等, 确保每一位教师都是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 每一堂课都能保质保量。同时, 还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使学生能对自身能力等进行合理的定位, 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5、完善专业设置, 尽可能充分地与当地特色经济接轨。

首先, 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为本, 注重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 有的学校开展定单式培养, 使岗位与人才培养“零距离”。有的则与当地农业或者工业基地签订协议, 负责提供人员培训或者专向人才输送;其次, 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还应将农业专业和非农专业相结合, 因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务工及务农人员既有可能是生产者也有可能还是经营者和管理者, 比如学习管理学、法律方面的知识等, 这样可以很好地开阔农民的视野和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再次, 农村职业教育还可以与当地经济特色相结合, 将教学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如, 浙江丽水市云和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木制玩具而开设的“木制玩具制作与设计”专业已与多家企业联合办学, 输送了大量人才, 成为当地产业的强大支撑。

四、结论

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 职业教育应承担起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学习、善管理的新型人才的责任, 提升农村务工及务农人员的文化层次和职业技术水平,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 在迈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之际, 国内外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如何切实抓好农村职业教育, 通过培训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实现农村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应抓住机遇,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和政策照顾, 改进教学管理观念, 完善专业设置, 提高人才就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景英.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模式与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雷世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J].职教通讯, 2010.2.

[3]李运萍.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策略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

[4]张国浩, 赵鹏程.新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要求与对策[J].甘肃农业, 2007.7.

[5]马爱林, 刘桂智, 郭立昌.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 2010.5.

[6]何云峰, 赵志红.农村职业教育内涵、特征及基本规律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7.

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8篇

1. 加强宣传力度, 努力转变思想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农村, 转变“重普教、轻职教, 重升学、轻就业, 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倾向, 控制“普高热”的盲目升温, 确立职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职业教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力量,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 关注和宣传农村职业教育, 引导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宣传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上职专的种种优惠政策, 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到职校学习。

2. 正确定位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目标, 确立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在定位上,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职业为主导, 以“三农”为立足点, 以学生为本位, 积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既要担负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 更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3. 加大对农村职教资金的投入, 管好用好资金

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比重大, 教育投入是普通教育的2至3倍。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 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结构, 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河南农村职教的基础设施都较差, 固定资产、专用设备、校舍面积、实训条件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严重影响着职教质量的提高, 制约着职教的发展。资金重点用于骨干中等职业学校的扩容建设、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购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等。要制定具体的资金投入的实施计划, 要有具体的数据, 把原则性的意见变成现实。特别是对农村职教的投入, 仅靠县乡级投入肯定是无法实现的。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 改变投入方式。也可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 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应鼓励行业、企业办职教, 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对于国家与地方各部门为发展职教投入的资金, 要加强管理。特别是给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学生, 城镇困难学生发的奖助学金, 要发到学生手中, 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资金。

4. 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是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 要在保证资金足额投入的前提下, 抓好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及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职业学校要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学历达标率低, 素质不高, 专业课教师缺乏, 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 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政府要花大气力, 出台相应的政策, 鼓励并抽调一批学有专长的技术人才充实到职教教师队伍中。要送现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名师出高徒, 教师有市场经济的头脑, 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并且有一定的成就, 学生才有可能学有所成, 才敢于投入市场经济中去。如果树栽培专业, 专业课教师本身就是新品种果树引种、培育、试种、推广的专业人员, 学生跟着学习、操作, 就一定能够学成。现在普遍都认为农村职教办不好的原因是专业设置僵化。其实只要适合本地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只要办出质量, 就能吸引人们就读。

5. 开设适应河南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首先应该为河南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决不能把着眼点放在升学、放在为沿海发达地区和为大城市培养输送人才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农村职校要以市场导向为核心, 调整发展思路, 切实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职业教育要很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就必须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来办职教,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以取得市场的信任和满意。河南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经济,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职业教育。开设农村发展急需的专业, 如:农村经纪人专业、新农村规划专业、农产品检测加工专业等。职业学校应尽快开出一批与绿色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专业, 要改造现有专业, 充实新的内容, 不能局限于一般的知识介绍学习, 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授。要讲授一些国际领先的种、养、加工技术, 让职校学生学有专长, 回到家乡能用所学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的种养思想, 方法, 为职校学生提供服务地方的知识能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河南实施职业教育.2012年在校生将达262万.http://www.cvae.com.cn.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第9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教育公平

一、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一)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现行农民的素质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改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结构,培养造就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具有办学形式灵活、生源层次要求不高、收费相对较低、适应人群范围广等特点,旨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技能的高级技工和技师,帮助农民工由“劳动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可以直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向农民传授实用的农业科技和工艺技能,提高农民运用新技术、新农机、新工艺、新品种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提供了可能。

(二)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的普通教育资源有限,特别是普通的高等教育资源更不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激烈的竞争、高昂的费用,使得众多的人不能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而农村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能够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而且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收费低、入学门槛低、就业率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中低收入人群、低学历人员对教育的渴望,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互补,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属于“弱势群体”、“边缘化”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职业教育更能改变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给他们以发展的希望和自救的信心,促进贫困人群摆脱贫困。

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平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切实地感受到教育公平,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工提供了学习与进修的便利,农民工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了技能与知识水平,收入状况得到改善,它不仅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培植了人才资源、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还是一个培训、开发和储存人才的过程,为农民成为市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了农民工文明素质的提升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缩小了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阶层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公平最有价值的体现。

(三)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制约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改造农村文化的任务。农民与工人、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的根源是农业与工业生产率的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农民的职业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无疑是一项富有远见的国家重大战略。只有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才能重视农民在知识、能力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对未来社会的适应,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已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但许多民众仍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也缺乏正确认识,在思想观念上对普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分别对待,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出现重前轻后现象,财政投入上对职业教育支持不够。加之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地区多,经费不足使得办学条件难以保证职业教育应有的质量规格要求,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能反映出社会进步的进度,发达国家的职业结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资料显示,在整个20世纪,美国的白领工人数量迅速扩大,到后期已大大超过蓝领工人,成为就业人员中的主体。美国教育家贺拉斯·曼认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掌握高深知识的人,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为了使低收入群体的子女具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贫困群体的下一代,具有向中间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因此,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就是关注民生,农村职业教育要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的职责,从制度和法律上给农村职业教育给予支持与保证,尤其是要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上加以扶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抓农村职业教育就像抓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观念,增强统筹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调整和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结构布局。

(二)教育资源共享,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失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财政资源投入的不平等。由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在教育经费配置上存在明显差距。二是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目前的教师管理模式是老师在固定学校工作,缺乏合理流动,以至于出现城镇教师超编,而边远农村教师又严重不足的现象。

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非常必要。为了改变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建立教育资源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合理重组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立教师定期和轮换培训制度,对骨干教师们进行统筹调配,鼓励一部分城市(镇)教师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其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教育资源信息库,实现城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借助信息化来拉近城乡之间的办学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总之,应充分考虑农村职业教育所处的不利环境,尽量采取措施克服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

(三)把握时代特点,培养市场急需人才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经济已经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延伸,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依靠龙头企业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深加工,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着眼农民,改革办学形式。打破区域、部门、城乡、学校界限,长短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将农村职业教育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就业转移培训,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把农村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在专业设置上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延伸,必须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突破传统的种植养殖专业的局限,面向大农业设置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农产品营销及服务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型专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向多方面发展。

(四)加大城市支援农村职业教育的力度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必须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的职教资源优势来为农村职教服务。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和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比较大,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结构性过剩,而农村的职教资源却严重不足。与城市职业教育相比,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比较差。因此,在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上,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通盘考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一是城市职业院校要履行社会公共责任,建立长效的社会救助机制,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二是与农村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对口招生的规模;三是对口支援农村职业学校,无偿提供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帮助对口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选派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任教,帮助提高受援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对口学校培养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四是在农村设立办学,把优质教育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参考文献

[1]崔玉隆.职业教育与教育公平[J].机械职业教育,2008,(3):5-7.

[2]王晨.职业教育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29-30.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10篇

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46年,是开平市教育局主办的一所公办的农村职业学校,原名为开平市第三中学,1991年改制为职业学校,2002年易名为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7月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同年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门市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等。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江门市安全文明校园” “江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开平市模范集体”等30余项荣誉称号。

学校近三年年均在校生达5000人以上。现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省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市重点建设专业)、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模具制造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计算机及外设维修、计算机网络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会计、电子商务、文秘、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纺织技术与针织工艺、焊接技术应用和药剂等18个专业,有电子、车工、数控、汽修、模具、计算机等30多个实训场室,设备总值达2570万元。

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升级,全面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夯实基础,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近几年,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推进学校教学、实习领域的校企合作深度。从以往单一的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合作模式转变为现今的校外实习基地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共建、教学教育等方面全面合作模式。

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学校先后与奔达纺织集团公司、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海信(容声)冰箱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现在学校是“海信科龙2010年校企合作核心院校”、“第五届雅图仕校企合作联盟学校”,并制定相关的顶岗实习制度、校外实习基地共建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配备实习带队教师,确保学生校外实习顺利开展。近三年来先后选派5000多名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平均达70%以上。

校内实训基地共建。为了进一步夯实校内实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高度,为本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适用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学校全面实施“企业进校园”校企合作计划,进一步实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携手育人、促进就业、共谋发展。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挑选优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如学校与开平嘉达摩托车配件制品有限公司签订《学校教学实习基地项目校企合作协议》。将优秀企业引进校园,让企业在校园建设标准的厂房,通过有偿生产性实习,提高学生的技能,同时有利于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近年来不断从企业行业引进优秀人才。学校近三年来先后聘请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35人来学校任教,增强理论、实践教学能力。

在教学实训方面,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聘请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徐荣惠为学生作CNC操作员培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聘请达维集团的高级技师黄永忠讲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开平市奔顺汽车维修厂高级技师司徒艺成还直接参与了对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汽丰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项目参赛学生的培训工作。在职业道德方面,定期邀请企业杰出人才到校为学生举行职业素质与道德等相关讲座,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觉悟,了解当今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教材共建。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成立由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专业组成的课改小组。邀请校外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校本教材开发。近年来,由学校骨干教师主编,校外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先后开发了《数控加工实训指导书》、《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实训指导书》、《钳工工艺》等15本校本教材。

改革创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及要求,大力推行“2+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由企业优先录用。近三年来先后选派5000多名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平均达70%以上。

“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学校与达维集团、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确定了“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培养途径。开办企业冠名的如“达维班”等。近年来,与落户开平市的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园——翠山湖工业园的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定向培养的人才更好地符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近三年学校订单培养人数近500人,订单培养率为10.1%,订单企业录用“订单培养”毕业生比例为82%。

联合办学培养模式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校与阳春市普利时职业技术学校、阳西县儒垌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五大骨干专业开展合作,招收了大量的农村、山区生源,采用“1+1+1”的办学模式,即由联办学校教学点开展第一学年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第二学年在学校开展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第三学年由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及毕业后推荐就业。校际交流也不断深化,学校也通过联合办学扩大了办学规模,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职教集团办学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与开平市潭江成人科技学校、阳春普利时职业技术学校、阳西县儒垌职业技术学校、雅琪集团、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开平市百事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开平市瑞信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合作,由学校牵头,组建了开平机电学校职教集团。实现了资源共享,品牌扩张。学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教研、实训实习、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学校成员全方位的扶持,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持续发展,深入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做中教,做中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以及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

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法:如《网页制作》课程以开发学校主页为项目,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学校的网站;《机械制图与CAD》课程以齿轮油泵泵体零件图的绘制为项目,为合作单位提供零件图绘制服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生本教育如何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研究,学校是生本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15所试点学校之一,通过生本教育改革,改变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现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效果良好,生本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生本教育科研成果被广东省教科所评为一等奖。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取得良好成效。近三年来,学校代表参加省、市级的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转变评价角度,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立体评价模式,全面动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制订了《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办法》等学生评价方案,让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特别是实习成绩的评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衔接,毕业生的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服务三农,增强社会培训功能

主动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升级,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讨论专业设置、发展、改造方向,同时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技术进步情况,围绕重点专业重点建设,淘汰落后专业的原则,学校现开设专业18个,主要为机械机电、汽车、纺织、IT和建筑,会计等行业服务。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调研指导,近年新开设专业有8个,淘汰专业1个。

随着水暖卫浴、食品工业、化纤纺织成为开平市支柱产业,对数控加工,模具设计的人才需求大增,学校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技术进步情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大对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近几年,随着本地纺织、医药、房地产业的发展,学校陆续开设纺织技术和针织工艺、药剂、房地产营销与管理等新兴专业。

彰显“三农”服务功能

学校立足农村,依托农村,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特别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学校现是“江门市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平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 “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开平市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利用优质的管理、师资、设备资源,就业优势和培训经验,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近三年来,学校利用校内实训场地开展农民工及社会青年技能培训,培训人数年均达2300多人。

积极配合开平市做好“双转移”培训、深入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开展“五扶”活动、落实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学校制订《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零”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工作方案》,对农村低收入困难学生实施“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好更快地转移就业,用实际行动参与支农扶贫工作。

同时,学校还增强社会培训功能,利用师资力量、实训设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实训中心、开平市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等资源优势,开展各级各类的社会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为珠三角产业转移升级、开平市翠山湖新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培养急需技能人才。

积极推广办学经验

学校的《以德为先,以技为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文在《现代教育科学参考》(2008年5期)杂志上刊登;学校的办学经验多次在江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上交流。佛山市三水理工学校、新会华侨职业技术学校等10余所学校来学校参观学习。江门市、开平市机械类各专业的教研会、技能竞赛多次在学校举行。刘文威、麦炎东等老师的示范课获广东省一等奖;办学成效受到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高度评价。

今后,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标准建设好学校,经营好学校。继续夯实基础,提升内涵,深化改革,确保学校持续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开平机电学校将继续高扬科学发展的航帆,立志笃行,自强不息,努力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的成长道路和先进理念,继往开来,乘风破浪,书写更为壮丽的篇章!

重视农村社区教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第11篇

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新一代领导集体, 更加关心农村的民生问题, 因而如何推动农村社区发展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界、学界都在探索农村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和道路。通过笔者在甘肃农村的走访,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重视农村社区教育是加快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什么是农村社区教育

现代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是社区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 社区教育的实践活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代的“乡校”、“社学”等都十分类似于今天的社区教育, 起着一种教化的功能。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平台, 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它的本质内涵是以开发农村社区人力资源为本。其基本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学习需求, 不断提升居民的基本素质, 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使农村社区居民素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跟上时代步伐, 保障社区文明、和谐发展。社区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新亮点, 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二、为什么要重视社区教育

当讨论改变农民贫困现状、发展经济, 我们不能忽略农民自身的原因, 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文化素质低下和文化观念落后也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它们阻碍了满怀希望的农民有效地去减缓贫困。人口素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有时甚至是决定性。英克尔斯指出, “现代人素质在国民之中的广为散布并不是发展过程的附带产物, 而是国家发展本身的基本因素”。

笔者在甘肃工作和走访时发现, 落后地区村民普遍存在着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心理特征, 如创业冲动微弱, 易于满足;风险承受能力低, 不愿冒险;有较重的依赖思想和听天由命的观念;安于现状, 墨守成规等。这表明落后地区的村民素质较差, 它不仅造成了目前落后地区落后的结果, 而且还可能是造成将来落后地区更加落后的原因。不可否认,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素质, 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而且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教育落后致使农民文盲率很高, 而职业教育所占比例过低则致使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 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口文化素质过低是贫困地区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 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因而加快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 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就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而在当前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又缺乏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积极探求农村社区教育的具体模式和出路。

三、农村社区教育的困境

㈠对社区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农村社区教育在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受传统农村、农业观念的影响, 我国社会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对社区教育抱有一种偏见、甚至歧视的态度, 认为社区教育是针对穷人的教育、是正对弱势群体的教育。从领导层面上讲, 一些地方领导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还没有认识到发展社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推进经济与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标准, 有利于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和谐统一。从农民的角度讲, 还未形成清晰的认识, 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社区教育。目前的农村社区无论是领导还是社区的成员, 对社区教育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种对社区教育的轻视影响着社区教育资金的凑集、影响着农民对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影响着社区教育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㈡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灵活性不够, 地区之间缺乏良好的教育经验的交流和沟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的配置要求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但是在社区教育方面这种资源的共享机制却不是很完善, 还存在一些资源浪费的现象。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理顺, 我国社区教育的法律、制度、体制保障还不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是“大教育”, 只有构建一个能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因素的组织机构, 才能真正开展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文化的封闭性和地域的分散性更增加了组织管理的困难, 任何单一的部门都很难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因而, 在当前农村, 农村社区教育很难开展开来。

㈢社区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 形式单一在有些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地方, 社区教学内容反映农村建设需要的较少, 教育形式不够全面, 侧重点过多地放在提高农村经济生活水平上, 而忽视了广大农户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教育内容没有和本地的特色相结合, 存在盲目模仿的现象。农村学校教育以向外输送高级人才为己任, 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成果的唯一尺度, 却忽略了为社区服务的功能, 很少有与农村题材相近的内容。这就使大部分农村青年在升学无望的同时, 又深感就业无门。农村的社区教育内容缺乏多样性、实用性、本地性和技术性, 还没有为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脱离了农村社区的发展, 没有能够很好地服务农村社区。因而, 农村社区教育难以持续下去。

㈣农村社区教育的资源缺乏在当前农村社区教育被忽视的情形下, 农村社区教育的各种资源都很匮乏。首先是教育师资的缺乏, 在某些地方社区教育被有关部门重视, 但是社区教育需要教育方面的人才资源, 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师资队伍。而当前广大的农民需要被再教育, 但是没有教师给他们提供知识。其次, 经费投入有限。众所周知, 教育需要成本。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 政府在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几乎是空白, 因而需要由村委会自筹, 收入低下的农民不会去投入资金去接受再教育。最后需要规章制度的保障, 在当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相关农村社区教育的规章、规范, 就容易导致社区教育被一些别的因素所影响, 社区教育不能可持续发展。

四、改进农村社区教育现状的措施

㈠社区教育理念的改变对于农村社区所在地的党政部门而言, 要坚持的理念是: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是自身的工作职责, 是实现工作目标的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大投入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不是政府的包袱, 而是政府实现工作目标的促进剂。对农民来说, 要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 农民所继承的传统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知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让农民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认识。

㈡社区教育方式的改变由于农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的特殊性, 对农民的社区教育的方式要有所改变, 不能按照传统的、正规的教育方式进行。例如以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农民广播学校、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远程教育设施等为阵地, 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送教上门可把教育教学内容编写成广播电视讲座, 由广播、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也可把所讲的知识印在纸上, 由中小学生带给家长及邻居, 还可以通过书函或网络送至学员家中, 或在集市设咨询台, 如此等等

㈢教育内容的完善针对农民的社区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 要量体裁衣, 改进传统的培训内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就一定进行教育对象分类, 如分成: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外出务工人员、颐养天年人员、学龄儿童、学龄前婴幼儿等。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项目来分类, 外出务工人员也可以根据从事工作进行细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 了解清楚他们的教育需求, 选择适合的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㈣加强社区教育的组织建设开展社区教育要有一定的组织, 社区教育组织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只有利用一定的组织才能进行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村委会等正统组织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社区学校等开展社区教育, 一些非营利组织、农民兴趣小组等也可以用专题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社区教育, 广泛发动农村社区内各种力量开展社区教育。

上一篇:铸就办园品牌下一篇:地域文化与园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