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2024-08-03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精选12篇)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1篇

很多教师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思想的影响, 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以教师为主体,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但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 现在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始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整体阅读法、学导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欣喜之余, 不由静下心来思考:方法于教学只是起到服务作用, 并不是教学之根本!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究竟应该走向何方?这恰恰就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的定位问题。脱离了价值取向的定位, 我们的阅读教学犹如汪洋中的一叶扁舟!

就学生阅读理解、学习的过程而言, 其本质是阅读者基于自己的阅读图式, 从阅读材料中辨识作者预设的信息, 建构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自我理解的语言与心理认知行为。而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阅读者建构新的阅读理解的认知图式。

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的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在于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 更要深化文本内涵和拓展课文外延, 把课文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中, 教会学生认识社会, 锻炼技能, 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 促进个性发展。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与目标, 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定位。

1. 信息汲取——阅读教学价值之基础

笔者整理了《英语 (新目标) 》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后发现, 两册教材中共有20篇阅读文章, 文章内容包罗万象, 既有反映当代科技领域有关机器人的“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了解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刺杀事件、人类第一次登月和恐怖分子袭击世贸中心事件的文章“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表现当代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的“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及强调文明行为等社会公德的“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也有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英语学习的“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 时代性较强的网络英语学习“You’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 可以了解Singapore作为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的文化和特点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还有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反映学生思想的阅读材料, 如:暴露问题与矛盾的“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I’d love to sail across the Pacific”“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和反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指导如何减压的“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学生在阅读这些文本时, 不断地汲取有关历史、天文地理、社会道德、人文景观的知识和多元文化。

2. 素养提升——阅读教学价值之本源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训练学生阅读技能、指导学生如何汲取信息只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之基础, 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应该回归其本源———素养的提升。

从《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来看, 像“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How do you deal with our problems?”等很多这样的文本以问题讨论的方式谈论学生实际遇到的困难。阅读这类文章, 可以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气馁、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并形成自立、自强的品格。同时, 可以让学生感受英语不同于汉语的语言特色、风格及魅力。

二、教学设计实例

下面, 以某教师的一堂有关《英语 (新目标) 》九年级Unit 2中“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的阅读教学为例, 略谈两个价值取向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1. 总体思路

这是一堂大容量、快节奏的阅读课。该教师先让学生简短描述父母以前和现在的职业、外貌、性格等, 再通过欣赏英文歌曲“Thank you, dad”来导入, 创设了一种浓浓的感恩氛围。接着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在平时帮助自己的小故事, 然后让学生阅读短文, 感受母爱。在阅读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看标题预测课文内容、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判断正误等各种方式提高阅读技能。最后, 该教师提供关键词让学生复述课文, 使其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阅读后, 教师又抛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回报父母?如何规划自己的将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哺意识并规划自己的人生。

2. 课堂观察

【感知】这一系列活动, 既复习又延续本单元的话题, 并自然地引入本文。歌曲的播放营造了一种感恩的氛围;讲述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影响或帮助孩子转变的故事, 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同时, 自然妥帖地运用目标语言“used to”, 为阅读作好铺垫。

【内化】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猜测文章内容, 培养了学生预测文章的能力;概括全文大意和各段落大意又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 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细读文章, 汲取信息, 通过pairwork进行问答活动, 提高学生搜索文章细节的能力;提供关键词, 让学生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下进行课文复述, 使学生自如地运用课文里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厚积而薄发!

【升华】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学生明白阅读目的, 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主旨, 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 强化了阅读文本背景图式的建构和积累, 通过枚举各种表达对父母爱的方式, 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 莫大乎以天下养也”, 并鼓励学生付之于行动。而听、说、读的过程是学生领略英语语音之悠扬、品味语调之顿挫、感悟其语言之美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2篇

教师的理论旨趣与专家的角色定位-兼及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教学的情境性决定了教师对学院式的教学理论没有足够的兴趣,而情境的丰富性又决定了教师具有特殊的理论旨趣,这种旨趣使一部分教师可能成为实践型的教学大师.教学论专家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承担起启示、激发和建议的角色.“课程与教学论”是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上位的“课程与教学论原理”和下位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共同组成的一个学科群.“课程论”教材与“教学论”教材的分列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路径.

作 者:吴亮奎 WU Liangkui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年,卷(期):200910(4)分类号:G423关键词:教师 教学论专家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建设

新时期中专英语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3篇

关键词:中专英语 专业英语 现状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懂外语、有能力成为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国际语言交流能力是人才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中专作为中等技术人才的摇篮,正确的认识,理解与定位英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到我们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影响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今后在工作中实际应用的需要。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成为当前中专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资料及手段不足,忽视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有的中专学校由于生源不足,出现经费危机,学校维持都极为困难,更谈不上添置更新教学设备,这样也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材相比高中英语教材研究者多,教学科研资料丰富,中专英语教材研究者少,教学科研资料缺乏。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再加上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可比性,教师大多讲完课就走,与学生交流得少。学生满腔热忱的期待化为对教师对所教课程的冷漠。某些教师教学以课本为主,而没有以学生为主,教师完美地讲授了课文内容,而学生如听天书般觉得晦涩、难懂。教师教学效果低,学生苦恼情绪多。同时由于教师无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这样就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创新,无法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系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为语言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兴趣,不能给学生更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教学模式单一化,新型的教法流于形式

部分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新型的教法流于形式,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照本直接教学,不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只是简单提几个问题,问题设置简单,缺乏深度,广度与系统性,使学生很难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有效的推断,不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文章脉络,从而影响理解的准确性,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还是主要以模型和解释语言系统的方式来提供输入,教师满堂灌,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觉得枯燥。同时,学生学到的一些知识性的英语难以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时,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3.不良学习风气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由于高校扩招,高职的出现,高中、普高、职高与中专在生源上竞争,中专学校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直至没有了底线。在这样的状况下,入校学生素质大幅度降低,自控能力差,普遍缺乏自学能力,中专英语课时少,遭轻视,辅课重专业、轻基础的思想给中专英语教学带来困境。中专学校为了适应新环境及社会对于中专人才的新要求,积极运作,必须努力以有特色的专业吸引生源,由于学校抓特色,学生重专业,强调应用,中专英语教学出现了被人冷落的难堪现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校出现了生存危机,人心浮动,教师为自己的将来出路担忧,放松了抓教学,尤其表现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学生对前途感到渺茫,缺乏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在学校力求混日子,攀比吃穿,谈恋爱。有的家长担心自已的孩子过早地进入社会,只求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学校管理等等。这些都对学习风气的形成起着干扰作用。

二、新时期中专英语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中专英语要结合中专培养目标而重新定位,在适当的时候,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配合中专特色教学, 着重于英语与专业的结合,开设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有所用,激发学习英语积极性,让中专学生具有更多的谋生本领和更广阔的信息获取能力。具体可从如下几个层面来探讨解决:

1.创新教材,因材施教

教材应该创造一个新局面,在沿袭传统的通用英语教材模式的基础上,各校可根据自身所设的专业自编一些贴切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的教材,因材施教,对教材创新进行一些探索。

2.转化教师的角色,置学生于英语的环境

语言环境一般分为课堂语言环境和课外语言环境。课堂语言环境的创设主要有赖于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语境以促进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条件,使学生能够用语言来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以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令事先准备好的同学走上前来演讲或表演短剧,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胆量及表达能力,给学生更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活动,如成立英语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小品,用英语写日记、互相通信,用英语写请假条、写借据、写便条、组织各种竞赛等。

3.建设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长期以来语言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而专业教师又缺乏语言知识与技能,结果语言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为此应有意识的让两类教师相互渗透,尤其以专业教师向语言教师渗透为主,对其语言教学方面进行培养指导后再由他们来担任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总之,中专英语教学应结合中专生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量进行语言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这对于他们以后工作乃至于继续深造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朝晖.高职英语教学策略中的职业目标导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2]张维进.新时期中专英语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职教新观察.2009,(1):238-239

[3]赵月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时代教育.2009,(3):168

[4]刘志强.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159-160

[5]杨天多.媒体对英语教学作用的利弊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214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4篇

最传统的是教师“讲”, 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 形成了一个讲的模式, 但这种古老的模式近几年被彻底定性为“满堂灌”、“填鸭式”, 缺少学生的参与, 应该被废止的。于是我们又学习“启发式”教学, 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获得新知, 但大多是教师问的口干舌燥、一身疲惫, 而学生一脸茫然、无动于衷, 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现在, 新一轮的教学模式探索如火如荼地展开, 广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积极实践, 大胆创新, 小组合作、捆绑评价、知识抢答、当堂辩论、即兴表演等可谓异彩纷呈。大多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活动充分。但难免有的课堂活动, 不管学生回答对错, 知识掌握与否, 都在教师的提议下热烈鼓掌, 热热闹闹。热闹之余, 感觉出一个问题来, 语文阅读教学又开始出现一个新的误区———“满堂闹”。

学生坐在教室里, 不是读书, 而是“听书”, 听老师“讲书”。学生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 要把一本教材里的文章熟读成诵, 谈何容易!以致于课上完了, 学生读不准字音、读不通句子不是个别现象。

学生坐在教室里, 不是提问, 而是“被问”, 被老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问得晕头转向, 问得哑口无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教师的启发体现之一是“提问”。“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的思维, 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一项调查显示:一般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1/10包含着未知性和矛盾性, 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5的问题是针对学生的记忆。这说明教师的提问没有启迪学生的思维, 而是限于死记硬背。再以提问的方式来看, 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 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者学生问学生答。很明显, 学生只是在被动地作出反映, 没有调动自己的思维。教师的提问没有启发性,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教师的思维方式的迁移, 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

学生在课外, 很少读书, 多数时间是做题, 做了课后练习题, 还要做课文同步训练题, 单元训练题。题目做了一大堆, 在题海的搏击中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 到头来是空空如也, 徒劳无益。

因此, 我们必须把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清楚, 即从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上转移到学生怎样学语文上来。

这样的角色定位, 使教师从“传道授业”的神坛上走下来, 以一个阅读者参与者的身份, 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学生都是文本的读者。教师由教学的中心和主宰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地位,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有了这样的角色意识, 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独体验的尊重, 才能由过去的传授式教学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才能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 发展的主体。

教师尝试用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 帮助、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我们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古往今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就是大量的熟读、背诵。这种“经验式”的阅读, 符合汉阅读的规律, 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历代学者和教育家有许多论诵读的经验之谈。古人的“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都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学习语文当然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只有学生自己读书, 才能从多方面受益。同时, 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读书, 不去考虑那些莫名其妙的问答题、选择题, 不把读书看作负担, 从而引发他们潜在的读书兴趣, 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

教师应自觉地思考学生要学什么, 学生要怎么学, 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学。这样, 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才能改变教师让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 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教师才会在阅读教学中, 鼓励学生根据自已的爱好特长选择不同的方法读懂课文, 同时创造自已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只去阅读文本, 让学生读出点什么, 悟出点什么, 让学生的理解多元化, 改变过去来自教师、教参、教辅等等唯一答案的限制。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去阅读, 实现其个体价值, 发展其自主性和创造力, 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学生自己作主学习, 这样才能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更要求教师要自主备课。让自己的思维做主, 不受任何约束, 纵横驰骋。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感悟, 包括对学生阅读的设想, 都会在亲自阅读、反复阅读中体会。这样教师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才会 (下转第145页) (上接第141页) 区别于他人的观点, 才会更容易在教学中理解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对自己的阅读体验也是一个提升。教师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出发, 从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出发,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 努力教会他们如何学语文。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他们就容易接受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现行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裁多样,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1.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我区投入几年了,其指导思想基本符合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面向我国初中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现行新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1)题材广泛。教材中阅读材料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题材范围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广泛的题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2)体裁多样。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小说、传记,还有书信、日记戏剧、诗歌等。体裁的多样性能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中英文的差异,有利于培养语感。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2.英语阅读教学对策

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心理探索过程,而知识的传授和认知技能的培养则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

2.1合理利用标题,预测中心思想,设定阅读目标。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每篇阅读课文都有标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标题往往不受重视,一带而过。事实上,标题一般就是课文主题的反映,对标题进行分析,往往能预测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2分清阅读材料的体裁,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近年来,中考英语阅读材料所选择的文章涉及记述文、论说文和应用文等多种文体。高考题选材多样化的趋势,意味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阅读材料的内容,而且要注重阅读材料的体裁。

2.3注意不同阅读材料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涉及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这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所注重的一个方面。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就会造成一些困难。因此,在阅读之前可向学生讲授一些与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消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2.4把握好浅层阅读与深层阅读。

浅层阅读是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轮廓。这一步,往往采用泛读或略读(Extensivereading)的方式,即,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通过标题和主题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倾向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和大致的判断,为后面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做一个良好的铺垫。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例如,判断正误、排序和选择填空等,以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捕获信息。

3.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吃透课文,精心准备。

教师如果不熟悉或不理解教材内容,不事先吃透课文,精心备课的话,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每篇文章题材不同,体裁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教法。

针对中学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美国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的片段,使

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才会更佳。因此,在教课之前,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教好阅读课文的基础。

3.2精读和泛读要紧密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周可挑选出1—2篇较好的文章,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3.3注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初一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初二年级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的心态。初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上。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在注意广泛选材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态。

3.4重视过程,注意节奏。

阅读教学可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侧重。在“阅读前”的准备阶段,通过各种手段介绍背景知识。在“阅读中”阶段,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阅读,并回答更多的问题,教师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在“阅读后”阶段,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教师就课文内容提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发表对文章中一些观点的看法,提出建议,这样使课文与学生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更加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仅强调结果,还很重视教学过程中自身角色的变化及节奏的掌握。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定位;教学效果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法”课)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清醒地认识“思法”课的教学规律,把握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教学的理论创新,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同属高校“两课”的思想品德课范畴,两者的教学任务虽有各所分工,各有侧重,但教学都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出发,都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没有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思法”课通过教学发挥道德与法律各自的作用和功能,互相弥补自身的所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我国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并举的治国方略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条件。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将本应是一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单独分列来讲授,或者将两者简单拼盘,而没有找到两者的有机联系,没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互相融合,最终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远离了教学目标。

2.法律基礎部分的教学倾向于专业课的讲授方式。

“法律基础”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它的教学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围绕着学生的成才成长的出发点,加强法律素质教育,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本课程教学中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法律知识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容易用专业的视野把“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当成法学专业内容来讲授,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混同起来,使得这部分内容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变成了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

3.一些教师缺乏对“思法”课程特殊性的把握。

高校开设的课程有三类,一类是属于事实判断类的课程,讲授的是事物的规律,求的是“真”;一类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课程,讲授的是事物的价值,求的是“善”;还有一类是属于艺术判断的课程,讲授的是事物的美感,求的是“美”。三类课程的目的不一样,决定了他们所具备的不同的教学规律。可以说,“思法”课兼具上述三类课程的特征,尤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师德师风,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难以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定位分析

1.教学目标的定位。

“思法”课,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道德知识和法制知识。“思法”课是向大学生传授政治知识、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传授,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能忽略向学生传授精神性知识,进行人文思维训练,加强人文精神修养,通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和精神世界进行教化和升华,使得学生具有道德的是非感和政治辨别力,成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思辨能力的人。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理论不仅仅是对其理论体系本身内容的学习和了解,更需要有对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体会,对其理论精髓的掌握与运用。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体的“思法”课,不仅具有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其本身更是凝聚着科学的方法及方法论。它帮助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是“思法”课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是指对学生进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能力体现为调动知识、激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没有能力,知识就无法发挥作用,就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问题。只有学生掌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和理论魅力,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思法”课的内容庞杂无边,包罗万象,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如何取舍教学内容,是教师要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1)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突出系统性。邓小平曾经指出,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教学不需要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面面俱到。实行专题授课制度,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加以综合整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教学内容要有所创新,体现时代性。新课程内容既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的有机融合,又吸纳了几年来理论界取得的一些创新成果。如第五章、第六章中道德与法律的融合等许多内容在新课程中都需要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讲解。教师要立足当今时代和国内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吸收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根据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保证

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运用的目的是使学生如何更有效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采用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1.注重构建“双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教师要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双主体”互动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分辨和选择能力。具体的方法有:一是采取师生换位教学法,选择与学生联系比较紧的章节,请学生集体备课后推选其中一两个学生讲课,老师给予点评;二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法,设计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讨论或演讲;三是研讨式教学法,是“双主体”相互参学、参研,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四是内力驱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调动其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五是问题解析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共同交流商讨。在“双主体”互动教学的模式探讨上,也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开辟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学校内外的实践教学。

学生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党团组织的各种实践来加强学习锻炼。在校内,教师可以鼓励和推荐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如迎新晚会、艺术节、辩论会等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活动和集体讨论,促进学生发展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此外,课堂更应该向校外、向社会延伸。第一,充分利用各地的革命纪念馆和起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第二,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或开设模拟法庭,增强法制教育。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参观学习、到养老院关爱老人、到孤儿院献爱心等活动。社会实践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成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世界、感知社会,加深理论认知,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方式,树立法德兼济的观念。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职责定位

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要有准确定位,加强理论修养和师德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思法”课教学实效性。

1.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思法”课的教学中如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在许多人看来,老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学生对老师心怀敬畏,而一些老师尊崇“师道尊嚴”,不与学生近距离打交道,不能了解学生的心声,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对于“思法”课而言,教师应该以导师、长者和过来人的身份来教导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法”课的教学成效。

2.教师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提高理论业务和科研水平及现代网络技术水平,提升知识结构层次,广泛涉猎政治、伦理、心理学、法学、哲学等领域。平时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避免空洞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

3.教师要努力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言传身教。

“思法”课是一门对大学生人生导航的课程,既教知识又教做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它对教师自身品德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学过程的要求,要比专业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是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更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所宣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做学生行为的“模范”,用自己的言行去教化和感染学生,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高瑞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徐建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方法初探[J].世纪桥,2006,(10).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7篇

1.提高高职教育中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主动性

实践环节对概念层次上的信息获取及潜在技能和自学习技能的获取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实践环节, 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基本技能, 如对实践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完成实践数据的采集、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等。实践环节同样帮助学生在数据的采集、学习和分析过程中实现互动, 通过增强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和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关数据表明, 对于演示性实践, 学生只能记住实践过程的30%, 而对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 可以记住高达90%[2]。从这个角度来看, 主动性实践环节是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创新高职教育中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

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重新整合待完成的实际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 并将教学内容同该任务进行有机结合。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遵从的原则是“边实践边学习, 同时边学习边实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其目标是完成项目, 主要由教师、学生、项目、教学媒体、训练环境和相关教学所需材料等构成。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首先, 它强调合作式学习, 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学习, 有益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意识的培养;此外, 它强调学生自身的角色, 即一改传统的由教师掌握学习的各个方面这一模式, 使学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学习,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文献[1]将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对学习项目进行定位并确定学习项目要实现的目标;

(2) 进行模式教学设计 , 包括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估机制、训练环境等, 同时教师应具备相关企业经验;

(3) 制定项目设计的参考手册, 其目的是为项目提供实际的训练指导, 确定项目规模等, 其主要内容包括为学生提供资源链接等;

(4) 项目评估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项目情况进行评估和给分。

3.促进高职教育中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 教和学应该发生在两个不同场合, 即学校与工厂。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有效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在工厂的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文献[3]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基本知识的转化;

(2) 原理和技能的转化;

(3) 书本知识的转化;

(4) 经验的转化。

而促进上述转化的发生又与三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即:

(1) 经常性的交流;

(2) 足够的财政资源;

(3) 不断的自我反思。

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期间, 这些因素往往需要在校教师和工厂的管理人员在其各自领域进行紧密合作才能得以实现。这三个因素可以看做上述四种转化的潜在障碍, 例如, 在校教师和工厂的管理人员之间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 或者由于财政资源受限, 学生无法得到在工厂实践的机会。总之, 是否能够有效地将高职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方向转化,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

4.促进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 注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种偏向:一种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另一种是不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学, 培养“简单操作型”人才。如何避免上述两种偏向, 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同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情况是劳动市场的供需错位和职业教育主体间的矛盾, 即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差异。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因为专业定位、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的不明确和不适应, 造成学生难就业的尴尬局面, 这都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观念、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造成的。

文献[1]认为在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中, 要坚持“三个结合”和“三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前者分别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后者则要求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对比和实践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与指导性。文献[1]从校企合作角度讨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技术人才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是学员制培养, 而在企业实习就是学徒制培养。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结语

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和训练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 如何就教学问题进行合理定位是有效解决院校、学生和企业这三者之间矛盾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本文分别从高职教育中提高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创新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促进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和校企合作机制几个方面针对教学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具有非常强的职业定位, 具有人才培养专业性强、服务社会明显等特点, 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都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分别从提高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创新面向项目的教学模式、促进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和校企合作机制几个方面,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定位问题进行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X.Ming, C.Zhu.The application of“project-oriented”teaching mode in computer course of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C].2009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9:652-654.

[2]J.S.Krajcik, C.M.Cizeniak, C.Berger.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M].McGraw-Hill Press, Boston, 1999.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8篇

随着艺术设计高校对课程的精简和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加强, 设计意念也逐步发生转变。招贴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 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意念, 好的意念, 能恰当的点破主题、提供新颖的表现手法, 引人入胜。一张有高技巧而没有创意的招贴, 就如同一座只有美丽的外壳而没有生命力的塑像一样。有创意的招贴, 无论设计师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都会有生命和感情的。为此高校中的招贴设计教学,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构思与创意能力。它直接关联到其它课目的学习与研究, 学习好招贴设计, 为其它课目建立基础。

一、招贴设计的构思立意

设计重在构思, 构思立意是招贴设计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构思是招贴设计的灵魂。设计师如同建筑师一样, 他的工作并不在施工, 而是构想和计划整体的工作, 设计师必须掌握各种表现技巧的原理, 培养自己的艺术品味。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设计, 采用的图形或文字较平淡, 很难打进国外市场, 主要原因是包装跟不上去, 同等价位的产品陈列在一起, 而外国的商品就显得档次高、包装好, 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当然也受时代的限制。如今的商品竞争不仅是质量, 而且商品的包装, 广告及招贴宣传也同样重要。设计无“对”、“错”之差别, 什么人都没权利说你的设计作品是对的或是错的。好的就是好的, 被大多数人所承认。设计应该走极端, 做设计就在于创意, 在超出一般人的范围, 大胆地去思考。形象塑造要与众不同, 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注意你的作品。

世界著名大师设计的优秀作品, 为招贴设计的教学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宝贵经验, 做设计要向大师学习, 学习大师的思路与想法。我们在多年的艺术设计教学经验中总结到:在没有计算机设备的情况下, 学生搞毕业创作, 拿出两个星期的时间去构思, 四个星期的时间去手工绘制, 结果手法很难实现。现在有了计算机先进的教学设备, 拿出相反的时间来设计与制作, 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构思过程中要多画草图, 不断完善, 达到胸有成竹, 思考出优秀的立意来。

二、招贴设计的构成要素解析

招贴作品中的文字、图形、色彩、版面等, 在画面上演绎着诸多的对比与谐调、对立与平衡等异常丰富的变化效果。

文字是招贴设计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招贴设计中, 文字的主要作用就是解析诉求。字体的选择、字体的变形、大小位置、排列和字体的色彩, 都应与画面密切配合。纯粹的文字也可以组成一幅招贴, 通过文字的变化, 有时更富有装饰性, 产生深刻的印象。招贴中的文字要配合图形, 文稿要简洁, 字数宜少, 便于快速阅读和记忆。

图形是招贴设计中最吸引受众的要素。高明的设计师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设计境界, 一幅好的作品关键在于图形创意。招贴要用心去说话, 用意志去表达;应该用眼来看, 而不是用嘴去说;不要哗众取宠, 应该抛弃表面的东西。世界知名的设计师无不以“图形创意”而取胜。图形可以采用夸张、联想、象征、创造意境等方法, 构思要巧妙, 要符合主题。图形有具象和抽象两种,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一般人都习惯了具象的东西, 往往抽象的图形更具有说服力。究竟是图形重要还是文字重要, 这是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 要根据内容和设计要求来决定。图形要用文字来说明, 但有的情况下, 一个图形完全可以说明一切问题, 这时的文字就显的不是太主要了。尤其是高速公路两旁的招贴, 面对的是快速流动的人群, 只能记住图形或产品的大概形象, 文字根本来不及看。我们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 给学生开设了一段时间的设计素描、图形创意的锻炼和学习, 来巩固对图形的掌握和了解。在课堂上以具体的物体进行练习, 如根据一朵花瓣, 来设计一套建筑, 把花瓣进行分割, 重新组合成一套建筑,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吗?另外, 还要求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 日韩的设计具有一种严谨的美, 西方欧洲的设计具有一种豪放的风格, 要取长补短, 互相借鉴。

色彩在招贴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强烈的色彩可以增强画面效果。色彩反映题材, 色彩反映物质内容, 招贴色彩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一种传递心灵信息的语言, 色彩是设计师表现独特的设计意念的有力工具。色彩可以直接传达信息, 在你初步浏览作品时, 色彩就在不知不觉中以另外一种方式传递着某种信息。色彩是具有情感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色彩对人造成的视觉心理和感情特征是不同的, 并且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历史等, 都是有差异的。另外还要学习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 以及色彩之间的对比和谐调关系等。在灵活应用色彩关系的同时, 更应发挥学生对于色彩的丰富想象力。

版面设计在招贴设计中是十分讲究的, 已愈来愈受到重视, 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面设计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招贴设计作品的成败。版面设计中文字编排是为了诱导浏览者更加轻松地阅读, 让学生了解受众的阅读习惯, 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左向右看, 从上向下看, 先看图形再看文字等, 在抓规律的同时, 还要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在构图上要求灵活多变, 打破呆板的状态, 要讲究对比, 如大与小、疏与密的对比。

三、结束语

将所有招贴设计作品进行展览, 并同时展出文案册及总结。招贴设计只有经过大量印刷才能同公众见面, 再传授学生必要的印刷工艺知识, 在招贴设计课之后, 将安排专门工艺课程, 并增加实际考察印刷内容。总之在招贴设计中一定要做到主题突出, 意涵深刻、设计感强等, 同时还要具备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设计师。

摘要:招贴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点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视觉语言的冲击力和准确的表达创意能力, 本文对招贴设计中构思立意, 构成要素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设计,构思立意,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9篇

新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共鸣、升华的主人, 教师应该退到幕后, 成为“导演”, 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地演出。那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角色的准确定位呢?笔者就自己的观察与实践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放下架子

传统教育讲究的是师道尊严, 师生关系产生沟壑, 思想得不到沟通, 感情难以交流。而如今, 很多教师在思想上仍然不愿放下自己的架子, 不愿与孩子们“为伍”, 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与教师是两代人, 是一对平行线, 无论你多么接近也是不会有交点的。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更是“严格有余, 而亲切不足”, 他们不愿意也不敢与老师交流。这样一来便产生了距离, 师生之间只是被动的知识传授与被传授、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融洽才能很和谐地上好每一节课。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以课文和语文活动为载体, 适时地抓住机会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阿里山纪行》的课题上, 文中反复提到了《高山青》这首歌, 我就不失时机地在课前练熟了, 在课上露一手, 学生兴味盎然, 师生同唱一首歌, 其乐融融。在《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后, 学生自行物色演员进行排演时, 同学们觉得没有人适合演皇帝, 就把眼光瞄向了我, 我也毫不含糊地答应了, 和学生打成一片, 我们都收获了快乐。只要我们老师自己主动一点, 以民主的意识, 平等的态度, 放下做老师的架子, 尊重、欣赏、宽容、鼓励每一个学生, 那样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成为理想的课堂、幸福的课堂。

二、让出位子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活动, 谁也离不开谁。语文教学尤其如此, 有时我们的老师讲到动情处便完全陶醉在文本之中, 把自己对文本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滔滔不绝地表述出来, 而我们的学生却听得很漠然, 原因很简单:他们缺乏感受, 缺乏体验。

如果我们相信学生, 大胆地让出位子, 充分相信学生, 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变“讲堂”为“学堂”, 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学习会变成快乐的心灵旅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 我就让学生自己根据物理上的原理来自己讲课, 孩子们准备得很有条理, 讲解得深入浅出。在学习小说单元时, 我只带着学生学习了《孔乙己》一篇, 其他几篇都分配给了各个小组, 形式多样, 摇曳多姿的小说天地展示得精彩绝伦。“讲课”的过程也是学生求知的过程, 自我能力自我才华展示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笔者在课堂中总是想方设法地给学生提供机会, 激励他们走上讲台, 展示自己, 在收获知识的同时, 得到能力的提高。

三、多想法子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无定法”, 如果一本书几十篇文章, 千篇一律地讲下去, 会让人产生重复、厌烦之感, 即使是让学生讲也不能堂堂如此, 否则又成了不负责任。

在实际教学中, 教者应根据不同内容, 发挥自己的才能, 精心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调动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让他们每一节课都处于亢奋状态, 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演讲比赛的方式进行;内容比较长的小说或记叙文我们可采用读书活动, 写读书卡或开展故事会的方式;议论类文章可以运用辩论会;诗文可采用背书接力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一节都能给他们新的感觉, 同时又能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 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苦练内功

以前我们常常听到: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激励了无数的教育工作者苦练内功, 把自己全面武装好, 才开始口若悬河地教导学生。于是语文老师成了语言方面无所不通, 无所不晓的化身。

然而, 在新课改实行后, 我们老师的“一桶水”理论一下子失灵了, 一本教材教多年, 一次备课用多次的现象不存在了, 于是出现了学生碗里没有水、老师桶里也没有水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的禁锢, 重新审视自我, 重新去学习, 从头开始。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要充当学者, 向书本学习, 也向学生学习, 学习新教材, 研究新方法, 学习运用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学习与教学有关的理论, 不仅教给学生知识, 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 我常常会对学生说“你们的音色好, 你们多展示一下”“老师的普通话不如你们, 向你们多学习”“你们头脑灵活, 思维敏捷”, 让他们勇于展示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 注意和孩子多商量, 向他们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思维方式, 提升自己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快乐。

阅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第10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同属高校“两课”的思想品德课范畴, 两者的教学任务虽有各所分工, 各有侧重, 但教学都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出发, 都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没有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思法”课通过教学发挥道德与法律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互相弥补自身的所短,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为我国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并举的治国方略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条件。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往往将本应是一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单独分列来讲授, 或者将两者简单拼盘, 而没有找到两者的有机联系, 没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互相融合, 最终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远离了教学目标。

2. 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倾向于专业课的讲授方式。

“法律基础”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它的教学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 围绕着学生的成才成长的出发点, 加强法律素质教育, 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本课程教学中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法律知识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往往容易用专业的视野把“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当成法学专业内容来讲授, 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混同起来, 使得这部分内容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 变成了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

3. 一些教师缺乏对“思法”课程特殊性的把握。

高校开设的课程有三类, 一类是属于事实判断类的课程, 讲授的是事物的规律, 求的是“真”;一类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课程, 讲授的是事物的价值, 求的是“善”;还有一类是属于艺术判断的课程, 讲授的是事物的美感, 求的是“美”。三类课程的目的不一样, 决定了他们所具备的不同的教学规律。可以说, “思法”课兼具上述三类课程的特征, 尤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难以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定位分析

1. 教学目标的定位。

“思法”课, 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 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道德知识和法制知识。“思法”课是向大学生传授政治知识、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知识传授, 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不能忽略向学生传授精神性知识, 进行人文思维训练, 加强人文精神修养, 通过教学, 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和精神世界进行教化和升华, 使得学生具有道德的是非感和政治辨别力, 成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思辨能力的人。

(2)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理论不仅仅是对其理论体系本身内容的学习和了解, 更需要有对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体会, 对其理论精髓的掌握与运用。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体的“思法”课, 不仅具有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其本身更是凝聚着科学的方法及方法论。它帮助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是“思法”课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是指对学生进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能力体现为调动知识、激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没有能力, 知识就无法发挥作用, 就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问题。只有学生掌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和理论魅力, 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逆反心理,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思法”课的内容庞杂无边, 包罗万象, 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如何取舍教学内容, 是教师要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突出系统性。邓小平曾经指出, 学习马列“要精, 要管用”。教学不需要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 面面俱到。实行专题授课制度, 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 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 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 加以综合整理, 按照少而精的原则, 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 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趣味性,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 教学内容要有所创新, 体现时代性。新课程内容既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的有机融合, 又吸纳了几年来理论界取得的一些创新成果。如第五章、第六章中道德与法律的融合等许多内容在新课程中都需要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讲解。教师要立足当今时代和国内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吸收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 根据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保证

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运用的目的是使学生如何更有效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采用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1. 注重构建“双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 教师要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双主体”互动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分辨和选择能力。具体的方法有:一是采取师生换位教学法, 选择与学生联系比较紧的章节, 请学生集体备课后推选其中一两个学生讲课, 老师给予点评;二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法, 设计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讨论或演讲;三是研讨式教学法, 是“双主体”相互参学、参研, 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四是内力驱动式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 调动其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五是问题解析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共同交流商讨。在“双主体”互动教学的模式探讨上, 也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 开辟第二课堂, 积极开展学校内外的实践教学。

学生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还可以通过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党团组织的各种实践来加强学习锻炼。在校内, 教师可以鼓励和推荐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如迎新晚会、艺术节、辩论会等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活动和集体讨论, 促进学生发展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此外, 课堂更应该向校外、向社会延伸。第一, 充分利用各地的革命纪念馆和起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 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第二,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或开设模拟法庭, 增强法制教育。第三,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参观学习、到养老院关爱老人、到孤儿院献爱心等活动。社会实践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有利于增强学生成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世界、感知社会, 加深理论认知, 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方式, 树立法德兼济的观念。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职责定位

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要有准确定位, 加强理论修养和师德修养, 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提高“思法”课教学实效性。

1. 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思法”课的教学中如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在许多人看来, 老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学生对老师心怀敬畏, 而一些老师尊崇“师道尊严”, 不与学生近距离打交道, 不能了解学生的心声, 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对于“思法”课而言, 教师应该以导师、长者和过来人的身份来教导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进一步提高“思法”课的教学成效。

2. 教师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提高理论业务和科研水平及现代网络技术水平, 提升知识结构层次, 广泛涉猎政治、伦理、心理学、法学、哲学等领域。平时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灵, 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避免空洞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

3. 教师要努力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 言传身教。

“思法”课是一门对大学生人生导航的课程, 既教知识又教做人, 责任重大, 意义深远。它对教师自身品德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学过程的要求, 要比专业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是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讲者”和“传播者”, 更要求教师以身作则, 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方式, 践行所宣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 做学生行为的“模范”,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化和感染学生, 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高瑞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第11篇

1.扩大阅读量、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阅读活动的主要对象—阅读材料,是由许多单词组成的,应注意词与词的搭配以及意群的组合,遇到不认识的词查字典又会影响速度,因此会阅读的人往往善于从上下文猜出不认识的词。

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在初二、初三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我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教学,特别是每个单元的reading ma-terial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句法知识。首先让学生朗读,整体理解课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效果很好。在有效利用某种方法对课文进行指导后,麟还利用课外的阅砰尹料来进行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巩固训练,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课外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所练阅读技巧以及学习阶段的不同,选取难易程度、长短适中、题材不同的阅读材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利用课外阅读材料增加词汇量、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2.培养阅读兴趣,把握阅读方法,增强阅读信心。心理教育学告诉我们,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 “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 “会学” 及充分的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来要求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1)跳读法: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度词,语气转换词以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2)粗略法: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

(3)细细品读法: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敲法: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猜测,学会猜词方法。

(5)概括法: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这些阅读方法要在阅读课过程中一点一滴地进行练习,每节课选择一种主要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来联系,然后进行综合运用,不能急于求成。

3.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学生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口、眼、手的多余动作。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就要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克服心读、声读的习惯;克服用手指读的现象;克服回视的习惯;搞好定时阅读,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速度。

4.搞好阅读评讲课教学。评讲时重点应放在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开启上。可采用教师评讲或学生评讲的方式。对于直接性判断题,要引导学生回到短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去分析。做到辨认事实,注意细节;同义转换,注意内涵等。对于间接性推理题,要启发诱导学生,根据文章情节及事实.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断、猜测,学会纵观全文,综合概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准确度上下功夫。

高中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第12篇

1. 发掘教材范例进行阅读

教材是学生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材料。虽有不足, 但是多数篇章闪耀着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如《边城》中, 沈从文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 既体现着人性中的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 也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式的情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景物描写中寄予了作者在大革命失败时期“颇不宁静”中偷来片刻的淡淡喜悦。还有《故都的秋》、《再别康桥》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从教材入手, 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引导学生踏上鉴赏之路。

2. 让阅读教学融入生活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曾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 应用于社会生活, 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 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 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阅读教学中, 不是教师把自己对某篇作品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 学生就会有同样的感受、理解、体验的。教学不应是告知、传递、赠送, 而应是设法使学生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 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 到“词的源泉”去旅行, 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获取新知。

3.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阅读

新课标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的确如此,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的阅读感受。个体的禀赋、素养, 时代文化的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会暴露无遗。可是, 考试制度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应试化的倾向, 教师在教读课文时, 自觉不自觉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 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 限制甚至是扼杀着学生充溢着灵性的解读, 使阅读教学陷入了“高原现象”。其实, 对学生来说, 保护个性, 释放个性, 张扬个性是他们普遍心理, 特别是现代中学生, 他们渴望运用自已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 从而表现自已的评价与思索。顺应这一心理和现实, 鼓励阅读主体的个性张扬, 阅读就会出“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文章的过程, 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 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 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答案, 而且每个答案也无所谓对错, 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尽力给每一个同学创设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 使学生小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 大到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都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啦, 在这一个过程中, 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属于自己的组织引导者的地位和作用。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 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 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 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 并引导给学生共性的东西,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以上是笔者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当然,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仅做到上面几点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振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微》《现代语文》2005年第7期

[2].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上一篇:观测系统下一篇:髁支撑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