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范文

2024-09-06

翻译美学范文(精选11篇)

翻译美学 第1篇

1 中西方的美学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 中西方美学存在很大差异, 它根源于中西不同的世界观, 中国以“无”为本, 本身建立在虚拟基础上, 而西方认为宇宙的实体是“being” (存在) 和“substance” (实体) (王洪涛, 2006)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注重内心感受, 随性、空泛、模糊、含蓄、天人合一。而西方美学注重推理、逻辑和哲学性, 注重外在形式, 主观客观分的很清楚, 往往更加缜密细致。不同的美学观对不同翻译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1.1 中国的传统美学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在近代中国, 很多翻译家都是从中国传统美学中领悟到了翻译的真谛。例如, 五四运动之后, 茅盾把文艺学思想应用到翻译中, 提出了“神韵”说。“神韵”,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和绘画的评论方法, 茅盾把“神韵”运用到翻译中, 指译本要传递原文所表达的精神、思想和主题。后来他又把“神韵”说发展为“意境”说, 指出译文必须准确传递原文的意境, 把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之说引入了翻译思想中, 启发了后来种种翻译思想的提出。几年之后, 傅雷受茅盾的影响, 在对音乐、雕塑等艺术的深刻造诣的基础上提出来“神似”之说, 这个说法可以溯源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上。中国绘画以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认为, 画的美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重内心感受而非外在形式。在傅雷看来这正如翻译, 所追求的也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在必要时, 就要舍形求神。同时受茅盾深刻影响的还有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他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和佛教教义中的“境界”论, 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思想境界就是化, 也就是说既不能露出语言中生硬的痕迹, 又要完全保留原文的味道, 表达了翻译实践的一种理想境界 (宋华、王正仁, 2004) 。而许渊冲也曾说过, 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是“化学”, 译者需要做到“三美”和“三化”。所以, 各种翻译理念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受了中国传统美学很深的影响。

1.2 西方美学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

与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影响的中国翻译理论不同, 西方翻译理论更多的是出于经验层面的总结, 概念完整、逻辑清晰。例如, 卡特福德认为, 翻译的本质就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在句子或篇章结构上建立等值关系, 如果等值关系不能在词或词组的级别上建立, 可以推移到句子的层级上, 如果在句子层面上仍无法建立, 则可以推移到句群或篇章的层级上 (谢小容, 2011) 。把语言看作一个系统, 严谨地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从而应用到翻译理论实践便能够说明他受到了西方注重逻辑推理, 严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再如, 纽马克结合了语言学理论, 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根据不同文本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由此而见, 西方当代翻译理论是以语言学的研究为基础, 而语言学研究则要求缜密严谨, 这恰恰符合西方审美的特点。

2 从美学角度看翻译实践

从美学角度来看翻译,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做翻译批评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因为文学作品想要得到忠实的译本就要求译者不仅必须把握语言层面上的种种因素还要考虑语言背后的文化、情感、意象意境等等。而从美学角度可以完全概括这些文学性的因素。在西方文体学和我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文学作品及其翻译的审美三层次:表层美质、中层美质和深层美质 (王树槐, 2009) 。接下来笔者就从这三个层面分别做翻译批评。

2.1 表层美质

表层美质的实现手段有:修辞、音韵和口吻等等。这些客体因素要求译者必须抓住作者的美学描写, 做到忠实的传递。马克吐温是著名的幽默讽刺大师, 他的作品中不乏让人发笑的描写。例如,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十九章中伪装公爵的骗子的话:

例1:I am the rightful Duke of Bridgewater:and here am I, forlorn, torn from my high estate, hunted for men, despised by the cold world, ragged, worn, heart-broken, and degraded to the companionship of felons on a raft! (Mark, 2010:181)

张友松译为:我就是名正言顺的布里吉华德公爵;现在我可流落到这来了, 举目无亲, 高贵的身份让人夺去了, 还让人把我到处撵, 让这冷酷的世界瞧不起, 一身穿的破破烂烂, 累的要命, 伤心透顶, 并且还堕落到这种地步, 跟你们这些坏蛋在一个木排上混到一起来了!

(张友松、张振先, 2005:120)

骗子的话深深地透露出了马克吐温想要表达的讽刺意味, 例如, the rightful、here am I、felons等等的翻译都很关键, 而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将嘲讽的语气表现在译文中。张友松不愧为马克吐温小说的翻译专家, 这段骗子的话无不体现出嘲讽揶揄的口吻, 表层美质传递得淋漓尽致。

2.2 中层美质

中层美质的实现手段有:意象、形象和情感的移至。笔者以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萧红的抒情散文《永远的憧憬与追求》作为例子说明。

例2:父亲常常为这贪婪失掉了人性。

Father driven by avarice, often became unfeeling.

“avarice”、“unfeeling”译出了萧红对父亲的畏惧, 父亲贪婪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3:这两匹马, 对咱们说不算什么的, 对穷人, 这匹马是命根。

The two horses mean nothing to us, but everything to the poor. (张培基, 2007)

“nothing、everything”生动地再现了祖父的仁慈、善良和萧红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作为中国的美学特点之一, 意象在中国散文和小说中广泛应用, 它是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途径, 如果译者在翻译时忽视了意象, 那么绝对不可能有成功的译本。所以, 中层美质的翻译关键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移入。张培基的译文很好地传递了萧红对于父亲和祖父的情感, 是成功的译文。

2.3 深层美质

深层美质的实现手段有:气韵和意境。深层美质的传递则要求译文在韵味、整体效果和意境等方面达到与原文相似。深层美质的翻译在诗歌翻译中最能体现。中国的诗歌都是缘物寄情或者借物咏怀, 所以诗中的物代表的意境和气韵便需要译者好好琢磨才能得到好的译文。如例4: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HE BEAUTIFUL LADY YU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 owers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 owing east!

(冯庆华, 2012)

李煜怀念故国以及当年的帝王生活, 对比投降后屈辱的囚徒生活, 他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词。所以这首词虽然美, 但它的基调是悲伤哀怨。译者需要抓住全诗的意境才能得到忠实的译本, 传达作者忧伤之情。而看许渊冲的译本, memorable、cruelly、lost moonlit land、sorrow、increased等选词无不衬托出作者被囚时悲凉的气氛,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中把“朱颜”译为“rosy faces”, 把“改”译为“cannot be as fair”传递了原词的美感。而最后一句的overbrimming一词来形容春水更是非常恰当, overbrimming不仅用来指涛涛的江水, 更意在指作者难以抑制的悲伤亡国之痛。许渊冲的译文很愁美, 非常符合原作的意境和气韵。

3 结论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美学都对翻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美学角度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翻译理论的形成, 也有利于我们进行翻译批评,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只有抓住原文的美学因素才能得到成功的译本。

摘要:美学一直都是分析翻译种种问题的一个独特的视角。了解美学便会发现它对翻译的影响之大, 不止包括对中国翻译理论形成还包括翻译实践中译文的美学翻译艺术。笔者拟从美学角度谈它对中西方翻译理论形成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用几个译文来探讨美学翻译艺术。

关键词:中西方美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2]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3]宋华, 王正仁.从中国传统美学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向心”文化特征[J].太原师范大学学报, 2004.

[4]王洪涛.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以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的散文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 2006.

[5]王树槐.美学翻译的三个层次—兼析刘士聪的美学翻译艺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

[6]谢小容.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三个层次[MA].湖南师范大学, 2011.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杜甫《登高》翻译的美学追求 第2篇

杜甫诗《登高》声韵和谐、意象绝美、意境深远,在译诗中很难予以再现。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智慧的浓缩。中国古诗词语言优美、韵律鲜明、凝练含蓄、形式工整,是音美、形美、意美合而为一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中国诗歌蕴含了

丰富的中国文化,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译者在译作中有责任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最大程度地再现出来,以便于让更多的英文读者能够了解和欣赏,诗歌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

对于诗歌翻译,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许渊冲根据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的《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得出了自己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他提出“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在“三美”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我们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二、杜甫《登高》原文及解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公元767年秋杜甫于五十六岁流离到夔州,重阳登高面对深秋景色,感时伤怀而作的不朽诗篇。全诗通过对深秋萧条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长年漂泊无依,老病孤愁生活的感慨悲壮之情,被视为中国传统七言律诗的巅峰之作和经典代表,声韵和谐、意象绝美、意境深远,历来脍炙人口、为人称道。元人称它“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杨伦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三、《登高》翻译的美学追求

《登高》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在译诗中,自然无法传译出此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的音美,同时也难以再现“八字皆对,起手二句,对举之中又复用韵、格法奇变”的形美。其翻译之难绝不亚于“戴着脚镣跳舞”。尽管如此,仍有中外译家在此首诗的翻译上各显神通。《登高》的英译本目前已有十多种,翻译方法各异。下面我们从美学的角度看看“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对杜甫《登高》的译文,通过对许先生的译诗进行分析,了解他在《登高》翻译实践中的美学追求。

译文:

On the Height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 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 ,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意美”的追求。“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此联每句三折, 每折一景,许先生用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water so clear , sand so white 来表现两句中前四处景物, 用sad gibbons cry, birds wheel and fly来表现后二处景物, 这样便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而且这两句译文句式基本对等, 还押尾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原诗的“无边”和“不尽”对仗工整, 译文boundless 和 endless 也是遥遥相对,音、形、意俱美(-less对-less,产生音、形双美;boundless 对endless 产生意似之美);原诗使用“萧萧”和“滚滚”叠音叠字手段而产生一种音乐美效果,同时兼具视觉审美效果,译文也以“shower by shower ”和“hour after hour”再现其美,并且和“萧”音似;原诗前三字都有草头, 译文也有三个词是“sh”的`头韵, 原诗后三句都有三点水, 译文也有两个词是“r” 的头韵。而且在原诗“滚滚”这对叠字后还加上了

hour after hour(时时刻刻)这个叠字片语, 就可算是三美齐全了。因为原诗的“不尽”可以包括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含义,这就弥补了形美方面的不足。原诗中“悲秋”说明诗人对秋的感受,说明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是诗人客居万里之外(far away home in autumn)所产生的悲愤(grieved)之情。正是对这些细微处的观照,译文才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 “音美”的追求。原诗通篇对仗, 但在英诗中却不可能实现对仗, 但译文用押尾韵(韵脚为aabbccdd)的方法予以了弥补。译文中头韵、尾韵、行内停顿交替使用,极富审美效果,如头韵so swift,so clear, shower by shower,hour after hour 的运用既能产生一种节奏美,又有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尾韵每二句押同一韵,悦耳动听;译文还充分发挥英语的优势,尽显“得意忘形”之能,神来之笔俯拾皆是,原诗中“萧萧”摹声,译文中 shower by shower 摹状,和汉语的发音极为相似,原诗中“滚滚”摹状,译文rolls its waves 形象而生动,并在后面加上hour after hour 予以深化, 既突出了“长江” 的“不尽”(endless),同时还和上句中的shower by shower 形成对仗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形美”的追求。原诗每行七言,译文除第三行外,每行也都是十二个音节,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形美。而且从句式安排上看,译文也是颇具匠心的。在写景的四句中,前两句由短句组成(the wind so swift,the sky so steep,sad gibbons cry,water so clear , sand so white , birds wheel and fly),三、四句则采用整句,其中boundless forest和endless river,sheds its leaves和 rolls its waves 及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 三组动静交替的对应,进一步烘托出了深秋的萧杀之气和悲凉之意。而在抒情的四句中,译文转而全部采用短句两两结合,前一个短句“起”,后一个短句“兴”。前面描写的秋天景象与诗人的愁苦悲愤之情正相吻合,因此诗人对swift wind,steep sky,sad gibbons crying 等形象的感知格外深切,而对这些形象的感知又进一步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境遇,far from home , long illness , living in hard times ,pressed by poverty(抒情四句中前面的短句),因而诗人的愁苦悲愤之情越来越深,在行文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带出了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抒情四句中后面的短句)。可以说,句式上的这种巧妙安排使得译文成功地实现了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的互动,使原诗的意境跃然纸上。

文学翻译的美学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美学;美学研究;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03-03

1 引言

近年来,翻译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翻译的发展也就更加突飞猛进。200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了翻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标志着翻译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促进了翻译专业的发展。关于翻译方面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文学翻译也是广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是从美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更具有广泛性和前卫性,所以我们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进行尝试性研究。而这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一个特色,因为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此外,中国浩瀚的文学宝库也需要走向世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瑰宝是我们新一代翻译学者的使命。

从美学的视角分析,译者是审美主体,原文就是审美客体。判断原文的审美价值的是它的审美构成:即构成原文特色的种种美学要素。按其性质可分为美学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刘宓庆,2005:222)。在具体的翻译操作过程中,审美主体要理解审美客体,把握原作的表象要素,在此基础上,揭示它的非表象要素,从而再现原作的审美质感。

2 文学翻译的特征

文学翻译是一种立足于原作的再创作,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不仅仅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述,而且要具备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译作读者体会到与原作读者相同的阅读美感和艺术享受。它要求译者“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龚光明,2004:30)。这种对文学翻译概念的界定说明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艺术性,突出地强调了译者对原作的审美把握(朱振武,2006:27),正如诺得所言:对读者而言,文学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与诗学效果(2001:82)。译者(审美的主体)在翻译原作(审美客体)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对原作进行充分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原作的物质层面(文学符号系统)和精神层面(审美过程),即通过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最终满足审美要求,再现原作的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通研究,其核心是理解。阐释学循环理论认为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理解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被理解对象内部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层面与审美层面的关系;被理解对象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声明客体与主体及其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者的先见与理解者的整个活动之间的关系。施莱而马赫认为对文学作品而言,阐释学的三种关系演变为:单个语言单位与整个语篇之间的关系;文本与译者心理状态的关系;文本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关系。

现象学对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它的核心是通过阅读产生对作品的重构。这种重构的基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存在形式,效果体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它的代表人物英加登将阅读分为三种:前审美阅读、审美阅读和后审美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现象美学和阐释美学为基础,并吸收了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的“空白论”思想,对“读者反映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这个不确定性与空白即是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此文学翻译的译者要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意境,并给译文的读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再现原作的永恒魅力。

3 文学翻译的审美要素

刘宓庆认为文学翻译的审美要素包括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表象要素指的是原作语言形式上的美,从现象学来看具体是指:字音层、意义层、图示层和被再现客体。一篇优美的散文读完后使人心旷神怡,它必然体现在作家的遣词造句和音韵结构上。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依附于原作的形式,即翻译形式的依附性;将原作的形式美迁移于译作中,即翻译形式的迁移性;翻译的形式美应统一于译文的整体审美价值中,局部的、外在的形式美要与整体的、内在的审美意识协调、适应、要与接受者因素协调、适应,即翻译形式美的统一性。而非表象要素指的是文本的意境或气质,是对原文本的整体审美意蕴的领悟和欣赏,虽未被赋予具体的词、句、篇,是非物质形态的、非直观的,但它们在总体上却又是可感的。在翻译之前需要审美主体的文化素养和意识来感知,译者要克服“前理解”的消极影响,与原作达到视域融合,把原作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审美的再现。

首先要从原文的表象要素着手,从原作的字音层开始,升华到图式层和再现客体层,最终抵达精神层面—非表象要素。在理解字音层时,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把字、词、句与整篇文本相结合。其次要在理解原文的同时,解读原文作者的心理,分析其社会时代和生活背景。最后不要忽视原作的文体特征,从风格和题材上对原作进行把握。非表象要素是通过特殊的表象要素—‘模糊语言’所揭示的。刘宓庆认为(2005:228)所谓模糊语言就是那些语意定界模糊,概念内涵比较虚泛的词语。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而是亦此亦彼的无数梯度值,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使被描述对象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文本的解读留下了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使词义虚化。正是这种模糊语言的弹性和张力使得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得以延展。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瘦还可以“言传”,“花”又怎可以瘦呢?这就是使用的这个词的内涵概念。

译者在谋篇命意时要从整篇文体出发,凭借自己的匠心慧眼,竭尽全力地捕捉原文的意境,做到神似。同时要从整个篇章着眼,文章的风格犹如人的风韵,表现在全局上,因此译者要有一种综合能力,集中各种印象,感受于一体,析出全文的主要特证。

4 审美要素的再现

文学文本的理解和接受从字音层面开始,始于形而至于质;而文学文本的翻译,尤其是翻译的表达阶段,则是应始于形上质而至于形。翻译有两个视角:首先是文学视角,然后是语言学视角。译者在翻译的表达阶段一定要牢记原作的审美意境,使译文成为真正的文学文本。

4.1 审美客体的总体把握

意境是文学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重要特征,它是指如崇高、悲壮、神圣、凝重、飘逸、潇洒、婉约等那种既非客体属性亦非主体心态的特征,但却“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物之上,并以其光芒穿透万物而使之显现。”意境将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在内容上区别开来,因为文学文本不但具备了英加登现象学的四个层面:字音层、意义层、图示层和被再现客体,还包括非表象要素。非表象要素与语言形式没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是非直观的;也是“不可计数的”,常被称谓“非定量因素”。语言形式的审美构成是可以计数的,如一个语段里的排比句、音韵句、修辞格等,所以我们说是定量的。而一篇文章的意境像神韵、气势、韵味、风貌等审美构成很难得出定量,更谈不上计数了,因此是非定量的。

文学文本的理解和接受始于表象要素而终于非表象要素;而文学翻译,尤其是表达阶段,则应从文学的非表象要素开始,直至表象要素而止。刘重德教授指出(1991:76)翻译有两个视角:文学视角和语言学视角。这也就是说译者要千方百计地通过物质层面再现原诗的精神层面,但这要以理解原诗的精神层面为前提。只有通过这样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循环过程,才能再现原诗的意境和风韵。我们来比较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两个译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①On Climbing the Tower at Youzhou (Tr.柳无忌)

I fail to see the ancients before my time,

Or after me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Thinking of the eternity of Heaven and Earth,

All alone, sadly I shed tears.

②On Climbing the Tower at Youzhou (Tr.许渊冲)

Where are the sages of the past

And those of future years?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Lonely, I shed sad tears.

陈子昂因直言而被武则天贬官,致使报国宏图化为泡影,诗人登上幽州台感怀过去,凭吊今昔。上部慨叹贤君不复见,后来明主不曾现;下部伤怀宇宙茫茫,不仅悲从中来,怆然泪下。我们来分析原作的表象要素,也就是字音等物质层面在句式方面,此诗为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前两句各五字,音节急促;后两句六字,各加一个虚词,音节舒缓。在非表象要素上,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抑郁不平,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寂寥。整首诗歌苍茫遒劲,令人感动。因此在译文中译者也要把这种非表象要素通过字音体现出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译文。柳译为四行无韵诗,平均7.5字;许译为韵律诗,平均5.5字。柳译每行字数不一,而许译除第一行外,均为5字。柳译上部是抑扬格,下部为扬抑抑格,格律较齐,但音节不齐;许译上部是扬抑抑和抑扬格,下部是扬抑格,格律较齐,并且以abab式押韵,语气较强,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苍茫之势和忧国的悲愤之情。相对而言,柳译对原作的上部有些曲解,古人和来者分别指的是古今的君主而非常人。“I fail to see”就没有给译文读者留下任何的空白和模糊,而是过于直白。而“where”却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充满了空隙和不确定因素,需要读者的加工和思维,从而激起读者更多的审美情趣。

汉语灵活的意合结构和相对模糊地概念使诗化的文学语言具有得天独厚的可塑性,为读者提高了自由的观感和解读空间。译者在翻译中也要给读者留有某种模糊地空间,令其回味和思索。我们来看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俆忠杰)

I de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Night Thoughts ( Herber.A.Gile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y 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原文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意境深远。前两行写诗人客中难眠,短梦初回。恍惚一味朦胧的月光是白霜,定睛细观,方知是月色。后两行写诗人抬头,但见素魄挂于窗前,秋月如水,触动怀乡之情。

而两篇译文的审美效果却大有区别。俆译四行都以I开头,看似工整,且意义上都以第一人称出发,但是读起来不像诗歌。“疑”字直译为suspect显得直白,没有读者考量的空间。Tilt的动作过于迅速,与整首诗的悠悠思乡之情不太吻合。与之相比,Giles的译文给读者留下了一定得考量余地,更好地表达了原文的模糊美,更为传神。play around用的别有韵味,月光的顽皮似在捉弄游子的思乡之情;而Glittering like hoary 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可谓妙笔生花,wandering有不确定性和空白性,既表达了睡意朦胧,又展示了愁思渺茫。第三行呈上句,I raise my head,结构衔接得当;第四行将低头转译成lay me down,读者可体会到诗人辗转难眠,乡情缕缕的悠悠之心。这样通过种种表象要素,译者形象地再现了原文的非表象要素,赋予了读者一定得召唤结构。

因此,译者在翻译操作过程要调动自己的审美意识,去揣摩表象要素外的深层含义,感悟原文作者通过表象要素揭示的非表象要素之深层意义。同时要进行反思性认识,从形式到内容中获取有关审美知识的具体化研究,再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逆向认识,也就是把原作的非表象要素完美地再现于译作之中。

4.2 审美主体的主体能动意识

翻译的审美主体是译者。译者怎样才能做到美呢?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审美客体外,审美主体的能动因素也极其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能动因素,审美过程不能被激活,审美也就不能成为现实。首先,审美主体的文化素养是基础。人对美的认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翻译者的文化素养越高,他对原文的美的审视能力和再现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译者在翻译的具体操作规程中,要通过作者审美体验,将各种意象融合于主体的思想意识,达到情景交融,时空转换,从而构成新的意境,再现原作的审美要素。其次,审美主体必须具备审美意识:对美的感知和敏感性;对美的理解和认知性。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他的始于直觉的审美感就会向理念发展,从而使敏感性得到深化。最后,译者还要有审美经验。即通过反复的审美活动产生的审美感知和认识。熟能生巧,丰富的审美经验可以调整或深化审美态度和判断,使审美主体的审美功能相得益彰。艺术鉴赏家与外行的区别主要在于审美经验,而不在于专业知识。同样,一个没有审美经验的译者,即使具备较高的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面对一篇优美的原文,在动笔翻译时也不能产生强烈的审美意识,去最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审美功能。

5 结语

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它要求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享受,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是文学翻译的最终追求。

作为原作的读者和译作的作者,译者应尽其所有地将原文本准确而完美地解读并迁移成目的语,使目的语读者从文本中获得最大的审美体验。作为审美表现之一,文学翻译特别需要意识的主动控制和思维的积极参与,因而需要美学意识与各种翻译思维的互动。

文学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语言特性对文学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两个层面把握文学翻译,译出佳作,更好地再现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使我们的国学走出中国,走入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的殿堂里绽放美丽笑颜。

参考文献

[1] 龚光明. 翻译思维学[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朱振武. 相似性:文学翻译的审美旨归.[J]中国翻译,2006(3)

[3] 王树槐. 美学翻译的三个层次. [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 (2)

翻译美学 第4篇

由于文体的特殊性, 很少有人赞同石油科技翻译的美学性。大多数人认为, 石油科技英语旨在启迪读者理性, 而非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因此该类文章只要讲清内容、平铺直叙即可。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石油科技翻译固然不必像文学翻译那样讲究辞藻华丽, 追求“阳春白雪”式的美, 但其也具有该类文章所特有的美, 若失了美, 则石油科技文章读来便索然无味。在此方面, 翻译美学为石油科技英语翻译提供了极有力的理论依据。

1 翻译美学理论

翻译美学研究方向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是指运用美学、语言学及文化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翻译中语际转换的美学问题【1】。1995年, 刘宓庆所著的《翻译美学导论》强调“翻译为体, 美学为用”的原则, 为翻译美学构建起了理论框架。他认为, 美感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而美的再现, 离开了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功能, 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此书中, 刘宓庆特别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他运用美学心理学原理, 将审美心理结构概括为四个层次:感知、想象、理解和再现。基于此种观点, 翻译是一种造美的过程, 即译者通过审美、赏美、造美的过程将文章用另一种语言体现出来。由此可见,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翻译一种, 相反, 其适用性极为广泛。作为集真实、严谨、逻辑性强等一系列特点的特殊文体, 石油科技英语的翻译也具有美学特质的共性。简言之, 科技翻译的美学追求不仅仅是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职业能力要求。

2 翻译美学理论在石油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由上述翻译美学理论可知, 译者在拿到译文后, 首先应阅读全文, 理解和感知原文, 其次对此进行翻译, 使译文在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实现美学对等。而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则体现在译文的精确美、逻辑美、顺畅美及规范美。

2.1 精确美

众所周知, 科技文体的目的是传播科技知识, 内容准确是其生命所在。尤其是石油科技文体, 更是失之毫厘, 谬之千里。因此, 这就要求译者对石油科技文本的理解不能有任何主观臆想的内容, 表达上更是要精益求精。精准即非常准确的意思, 这是石油科技翻译一切美学特质的前提。

译文的精准美首先体现在石油科技术语的严谨美, 译文须使用与之对应的汉语石油术语, 不可主观臆断, 以免造成歧义等问题。许多汉语术语还具有形式简洁、生动的特点, 这便能给读者带来许多美感。如wildcat well (野猫井/初探井) 、mouth (开度) 、nose (机头) 、leg (焊脚) 、brake arm (制动臂) 、foot (支座) 、brake cheek (制动蹄) 等。这些专业词汇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精准无误, 读来美感连连。

除了术语精准外, 在翻译石油科技文本时, 句子也应反复推敲, 以此增加文本的可靠性。

【例】A subsurface salt dome is seen as a surface anomaly ofrelatively low gravity and magnetics because the salt is light in den-sity and has no magnetite mineral grains compared to the surround-ing sedimentary rocks. (Non.211)

两种译文如下: (译文1) 地下盐丘为相对低重度与低磁力的不规则地表异常。

(译文2) 地下盐丘表现为重力和磁力相对较低的地表异常。

对比两种译文可知, 尽管第一种译文的意思正确, 但是译文整体略显粗糙。而第二种译文更符合精准美, 也更符合石油科技英语的文体风格。

2.2 逻辑美

石油科技英语常常出现长难句, 这很容易让译者困惑不已。此外, 该类文本旨在讲述科学事实、石油工程原理等一系列客观知识, 因此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至关重要。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 应首先准确理解原文意思, 理清逻辑关系, 在通透的基础上准确翻译。石油科技英语的逻辑美主要体现在长难句的翻译上。

【例】Some analysts argue that gasoline combusted in efficient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ll still be desirable in cases where the life-cycle emissions will be less than those of electric vehicles recharged from a fossil fuel-based electric grid, or fuel-cell vehicles using hydrogen produced from fossil fuels (if these processes lack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

以汽油为例, 有分析家认为, 如果电动机车依赖基于化石燃料发电的电网充电、或者燃料电池所运用的氢气依然来自化石燃料, 而且这些电力和氢气生产过程缺乏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则高效内燃机中燃烧汽油的碳排放依然相对较低, 因而依然会是理想的选择。

这句话中的主语是“Some analysts”, “argue”后面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且宾语从句中又包含“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在翻译时, 译者必须清楚地理清这些逻辑关系, 并对语序做相应的调整, 如此, 译文才能体现逻辑之美。

2.3 顺畅美

顺畅美即译文须通顺且读来朗朗上口, 既要符合石油科技文体基本特征, 还需让读者读来“气顺”。

【例】For the naphtha, classical techniques allow the isolationand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compounds by physical properties.

(译文1) 针对石脑油, 运用常规技术即可依据物理性质分离和识别其中的各种化合物。

(译文2) 传统的石脑油加工技术可根据物理性质识别和分离其中的各种化合物。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译文1没有很好地做到传文达意, 容易让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而译文2不仅简洁, 而且顺畅, 真正体现出了石油科技文体的顺畅美。由此可见, 简洁也是译文达到顺畅美的重要因素。

2.4 规范美

石油科技文体的规范美是指译文要遵循相应的文体特点及规范, 更重要的是, 该类译文需体现严肃性。纵观许多石油科技文章, 文体的规范美大多体现在词汇上。众所周知, 英语词汇多一词多译现象, 因此许多生活中的常见词汇出现在石油科技文中时便又是另一种意思, 而且只能翻译成符合石油科技文体特征的词汇。所以, 对待这些词汇, 译者需谨慎再谨慎。如fault (错误、缺点) , 在石油科技文中为 (断层) 、Migration (移居、移动) , 在石油科技文中只能为 (迁移) 、formation (形成、构造) , 在石油科技文中只为 (地层) 、fishing (渔业、捕鱼) , 在石油科技文中为 (打捞作业) 等。

类似以上的词语数不胜数, 看似不起眼的小词, 可译者在翻译时须格外谨慎。只有将每个词语的意思都翻译准确、且符合石油科技文体的文体规范, 那么译文才能真正体现规范美, 于读者而言, 不仅是极佳的学习材料, 还是一场视觉盛宴, 回味无穷。

3 结束语

作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边缘学科, 翻译美学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活力四射”。它的应用范围也从文学翻译传到了其他领域的翻译, 当然, 石油科技文本也不例外。在翻译美学的指导下, 石油科技英语翻译逐渐摆脱索然无味的境地, 反而给译者和读者带来许多美的享受。总之, 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 应谨记精确美、逻辑美、顺畅美及规范美, 这样才能不断输出更多优质译文。

摘要:石油科技英语翻译也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从精确美、逻辑美、顺畅美以及规范美四方面对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原则进行了剖析, 并结合译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以期对未来石油科技英语翻译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石油科技英语,美学原则,翻译,精确美,顺畅美

参考文献

[1]曹春香.从美学视角论科技英语的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0.

[2]吕立军.翻译美学背景下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美学取向[J].湖南: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 2013.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

[4]李亚舒.论科技翻译特点及其组织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 1989 (3) :3-9.

[5]田玲.翻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5) .

[6]魏静.科技翻译的艺术性[D].重庆大学, 2002.

[7]杨萌.翻译美学视阈下的科技英语翻译之美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翻译美学 第5篇

一、《春晓》诗词介绍

《春晓》一诗共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他隐居鹿门山时的时候写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没有采用一般手法直接叙述眼前春天景色的手法,而是通过春天早晨将要起床和起床后的感受,以及所见引起的回想来描绘体现春天的气息,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的中国人自然能体会到诗人那刻的这种感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气温适宜的春天里睡觉是多么的沉眠,以至于没有发觉早晨拂晓天亮,到处都是鸟儿鸣叫声,才吵醒了睡梦中的人儿。“处处闻啼鸟”就这么五个字,所用笔墨虽少,却充分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鸟鸣欢叫唤醒了夜晚春困沉睡的诗人,推开窗打开门春晨拂晓的光亮照进屋来。春天给人们夜晚一个美好的睡眠,早晨起来自然神清气爽,活力四射,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就知道有多美好,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春晨鸟鸣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春晨的喜爱和怜惜。诗人就差直接感叹“春天多么没好”了。中国诗词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没有明说,却是无尽的赞美。这么美好的春天拂晓差点就淡忘了昨夜的风和雨,看看地上那么多落下的花瓣,方能肯定昨晚确实刮了风下了雨。昨夜沉眠的睡梦中似乎听到了风声和雨声,看看外面那么多落下的花儿又有多少是风吹下雨打下的呢?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和失落,没有昨夜的微风和细雨,枝头依然挂满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春日早晨的景象呢?应该会更美吧!虽然昨夜的微风细雨凋零了一些春光,但微风细雨也纯净了春日早晨的空气,柔和了清晨的阳光。音韵的和谐让人们读来朗朗上口,自然传唱千古,而且接地气贴近生活,自然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景情交融引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接受美学简述

德国一个大学教授提出来的“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考虑。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诗词,作者写出来或者翻译者翻译出来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欣赏者读者来填补其中留有的无限遐想空间中的内容。

接受理论意在强调,每一首诗词的文字只是每一个作品的一个简单构成部分,诗词的符号和文字构成相当于一个作品组成部分中的载体。在没有读者阅读它之前,它仅仅只是文字和符号而已。然而经过读者的阅读,结合阅读者自己的情感经历再进行赏析想象,丰富了文字和符号的内涵,才成为了作品。作者和翻译者的作用在于提供了指引读者思考的文字和符号。好的作品在于为阅读者指引的这条道路仅仅只是相对固定,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需要融入读者的思想情感和经历体验。诗词的文字和符号可以离开接受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感知而保持其结构形态永远存在不变。诗词作品却需要读者接受并主动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感受。读者生活经历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都会影响作品的呈现。诗词作品是阅读者升华的之后的文字和符号。

好的翻译文字和符号会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创造性地去使文字符号变成详细具体的形象和感受。中国的诗词作品总是含有许多隐含而未透漏的东西,读者阅读之后这些不确定的东西就能呈现出来,所以诗词文字符号的人物和场景等就含有了读者所赋予的一些美的内容了。不同的阅读者对相同的诗词文字符号,在理解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只要总的感情基调没变,都是可以的,这正体现了潜在审美价值在不同阅读者身上的表现。翻译诗词作品时所用的文字符号应该考虑阅读群体普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到达原作者所作诗词的境界。诗人写出文字符号时赋予了文字符号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其得以流通并被众多阅读者阅读接受。阅读者接受诗词文字符号时,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丰富了诗词文字符号的内涵而使其成为了作品。诗词的文字符号永久不变,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或者换了存在的社会环境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作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理解诗词时要交待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出来这篇诗词。诗人写作诗词的文字符号给阅读者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阅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给自己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因此就会有不同阅读者对相同诗词在感受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就像诗词赏析时各考生不会有完全相同文字符号的答案一样。

诗人写出那些文字符号时,他就希望阅读者从这些文字问号中读出他所期待阅读者读出来的东西,读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经历与诗人产生交集。这种诗人与读者联系的`交集,一方面决定于诗词的文字符号,另一方面决定于阅读者所读类似作品而积累的经验。翻译者所要做的就是翻译出好的作品让读者能读出原作诗词的内涵。诗词作品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诗人恰恰期待读者用个人体验去发现这种不确定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给人启发越多的作品越好,阅读者的主动参与思考,使得诗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不会一成不变。诗词文字符号需要阅读者自己润色补充内涵增添情感。诗词的文字符号只是作品里一串拨通联系读者的电话号码,读者接听了,接受并有自己的理解,与诗人产生共鸣才算达成了诗词作品的目的。

三、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翻译中的作用

翻译者在翻译《春晓》的时候,应该考虑阅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以及阅读经历等,更多地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翻译。有了阅读者的参与,翻译出来的诗词在语言和风格方面都会更加贴近原作,因此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作品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传统翻译诗词的方式主要是从原作者诗词文字符号着手,而按照接受美学理论进行的诗词翻译更加注重读者阅读接受并调动自己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出来的诗词作品像原作一样含有一些空白和想象空间,必须读者根据联想来填补这些空白,让他们具体化。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会期待翻译诗词呈现某种画面,这必然和翻译者的翻译工作有关。《春晓》诗词作品翻译也一样必须考虑所翻译作品的大部分阅读群体的接受度。

四、融入接受美学的<<春晓>>诗词翻译作品赏析

将接受美学融入《春晓》诗词翻译,前者对后者有良好的适应性,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运用了这一理论,诗词的翻译将会有更美的效果,翻译作品也就从文本正真的走向文学。

译文一:

A Spring Morning/I awake light -hearted this morning ofspring/Everywhere round methe singing of birds———But now I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were broken?

这首翻译作品出自Bynner,他是一位对中国古诗词翻译很有见地的外国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评论家意见虽有出入,但是褒多贬少,在诗词翻译方面能够达到令多数人肯定的状态,已属不易,在对《春晓》这篇译文进行赏析之时,我们可以领略到大师的风采。外国翻译者相较中国的翻译者而言,优势在于对于外语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于外国受众内心的熟悉了解,这两点是中国的翻译者所无法企及的,而他们翻译的弱势在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诗词意境的真正领悟,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外国的翻译者能够翻译出很美很受大众喜爱的翻译作品。

首先,分析翻译者外语翻译技巧的采用,词语“light-hearted”和“singing of birds”应用的十分贴合场景,让读者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刚刚从睡意朦胧中,被鸟儿的轻盈的歌唱声敲打着蒙睡的心,初醒。读来喜爱春天的感觉慢慢升温。接下来译者用到了连接词语,来将诗歌中看不到逻辑思路用介词连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作者在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时,不经意的就回忆起了夜晚似有听到楼外风雨和花瓣飘落的轻声。翻译成外语之时,作者选择了用连接词来表达这种逻辑,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同时,也和外国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相切合,我们注重感性的感受,重感性,少重逻辑,而西方受众的思维方式则是有这严密的理性思维,如此翻译,更加的贴合他们的审美。

其次,《春晓》这首诗,情感的表达方式,作者选取的是形象的描绘方式,并无虚无缥缈的词,多是精准的选用了和诗词内容意义对应的英译词,描绘出来的场景也和原诗词并无出入,从晨起蒙蒙睡意,处处可听见鸟儿的啼叫,敲打着刚苏醒的心灵,忽忆起昨夜,有风雨穿林打叶,不小心打落一地花瓣。西方受众读到翻译者对意境描写的诗歌,可以很直观的想象到这样的美好的场景,能很快的吸收并感受到作品的美,似乎可以与作者一同去欣赏这春的美景。从情感表达方式的选取上,译者充分的结合了接受美学,并使作品产生了好的接受效果。最后用“broken”来形容落花,花落到泥土里的状态,也将也来风雨打叶的感觉描绘得非常直观形象,贴合作品原有的语义和境界。

译文二:

One Morning in Spring/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awake I know/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f lowers!

进口商标翻译的美学原则 第6篇

商标是用以区别不同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 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中, 好的商标品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强有利的地位。当然, 好的商标品牌, 特别是好的进口商标品牌离不开其商标名称, 而这又与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密切相关。在国际贸易中做好商标品牌的翻译,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践也证明, 成功的商标翻译,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不成功的翻译, 可以让企业损失惨重。众所周知, 信、达、雅是译者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但商标的翻译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的同时, 有其特殊要求。商标用词少, 信息量大, 具有商品性及其象征性, 翻译时既要保持原作的风姿, 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注意地方文化特色, 同时还要做到简洁上口, 形象生动。在此过程中, 译者需要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 知识水平, 精神状态, 文化修养, 宗教信仰, 生活环境等各种相关的语境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以使消费者接受其产品。泰特勒提出了着名的“翻译之原则”, 并在结论中将他的原则阐释为:成功的译作应能体现原作的全部优点, 洞察原作的全部推理, 最终领悟原文的全部美。本文就商标翻译中要遵循的美学原则做了一些归纳和探讨。

二、遵循的美学标准

2.1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依附性

近代严复提出了翻译最基本的标准信达雅, 信是三个标准之核心, 这就意味着翻译不等于脱离原文的凭空创作, 必须要忠实于原文, 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加工。译者必须依据自身的经验, 经历, 审美心理对原文用目的语形成再现。如果离开原文一味的追求译文的华丽与美妙, 对于商标的翻译来说, 便是一种失败的翻译。所以, 朴实的原文应还它以朴实之美, 体现原作文化特色。据此才能使译文更有效地传达原语言的文化信息中国人特定的文化习惯之一便是追穷吉利的言语, 人们对事物的名称是十分重视和在意的, 可以从古代中国给人命名的实践中看出来, 更不用说人们在购买商品时的考究。

在翻译进口商标时, 选字要认真推敲, 当然也是有章可循的, 即精心挑选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有褒义含义的字眼如福、康、顺等等, 同时能够在服务中国消费者的同时有效的刺激消费。如Kent (香烟) 的翻译。在每盒香烟的外层都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烟民也清楚地知道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译者翻译这一商标时极为注重烟民的心理, 所以恰当的翻译为“健牌”, 能够有利的刺激消费。如, 在中国初次试销美国饮料Coca-Cola, 有些人采用直译的方法, 而在直译的商标名称中没有任何的含义, 结果该产品在中国无人问津, 并未收到中国人的青睐。后来有位叫蒋彝译者经过仔细推敲、采用音义结合的方法将之译为“可口可乐”, 既保留了Coca-Cola的发音, 又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顾名思义, 当消费者看到名称时便可以想象到清凉爽口的感觉和心情舒畅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 可口可乐能在中国市场上一直畅销, 这一声意俱佳的译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2确定审美标准的相对性

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相对性是忽视具体的双语差异。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进口商标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同时, 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内涵, 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如,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 (龙) 是邪恶与罪恶的象征, 正如圣经中魔鬼的化身撒旦一样, 但是在中国人的心中, 龙是喜庆吉祥的, 正所谓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多么的神圣。由此可知, 它在英语国家与东方中国所具有的联想意义截然不同的。又如Turtle (龟) 在日本象征长寿, 但在其它国家却视为丑恶;所以, 翻译这类带有动物, 植物, 颜色等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商标时就要特别小心, 否则将适得其反。

2.3注重审美标准的社会性。

美感具有鲜明的个性, 而个体又存在与整个社会中。当然从翻译的实践角度来讲, 每个人的认知感是不一样的, 这导致了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进口商标品牌的翻译也会有所差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要完全的追求个性, 个体化, 而忽视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 排斥社会性。翻译审美效果应以社会价值观为调节杠杆, 从而促进文化交流活动。有些商标只是随意的语言符号, 本身可能没有真正的内涵, 但是先辈的译者恰当的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的积淀融入其中, 使商标的翻译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中国特色。例如:BMW (宝马) 汽车, 商标BMW是源于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公司的三个首字母缩略而成的。译者根据“辛弃疾之‘宝马雕车香满路’ (青玉案·元夕) ”将其译为“宝马”, 使中国消费者联想到飞驰的千里马, 这个译名充分体现了该车的性能。Revlon化妆品的商标Revlon是取自公司创办者姓Revson, 汉译“露华浓”则是“出自李白之《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该翻译暗喻使用该化妆品的女性顾客为倾国的杨贵妃, 不仅音义兼顾, 又含蓄高雅。再如日本的LEXUS豪华型轿车, 汉译为“凌志”, 是出自毛泽东“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的壮丽诗句, 同时又“使人产生一种腾空飞驰, 任君驾驶的意蕴。”这种类似的译文可以使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

2.4注重审美标准的时代性

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审美标准, 这要求译者采用音义结合的策略。所谓的音义结合是比音译和意译的商标给消费者的感性认识更为直接。更能够让当代的消费者接受。所以, 针对音义结合策略, 就要做到译文能较好地体现产品的特色。再如宝洁公司的去屑洗发水Head&Shoulders, 直译为“头发与肩膀”, 这种译法很难表达这款洗发水的功效, 即使中国消费者看了也会莫名其妙, 不知其所以然。而译名“海飞丝”则突出了用后的完美功效, 没有头屑, 头发丝丝分明, 柔顺光滑, 犹如飞一般的飘逸。分析可见“海”是Head的音译, “丝”是Shoulders的音译使人想到头发的发丝, “飞”则使人想到头发的飘逸。又如饮料Srite谐音取义译为“雪碧”, 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内涵丰富, 在炎热的夏季, 人们看到这两个字, 就会联想到冬天透心的凉意, 不由得让人有一品为快的感觉。这类译名不仅保留了原来商标音, 并且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 体现了产品的性能与个性内涵。Transfer, 为进口的儿童玩具的名称, 原语意思是“变形”, “变换”, 转换。因为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多数是少年儿童, 译者根据他们心理巧妙添加了‘金刚’二字。译为“变形金刚”。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 ‘金刚’身强体壮, 力大如牛, 英勇善战, 是无坚不摧的勇士。”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金刚是偶像, 是英雄。因此以“变形金刚”为商标名的玩具深受中国儿童喜爱。

三、结语

商标翻译都是为了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 能够买的顺心如意。商家在给消费者带来快乐心理的同时, 刺激消费, 购买产品, 从而作用于整个社会经济。译者必须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 注重不同社会, 不同国家的审美要求与心理, 译出优美、高雅的商标, 满足消费者和商家的共同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健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许金杞: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1) .

[3]韩子满.当代美学思潮与理论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商标翻译美学与商业价值 第7篇

1 翻译美学理论阐释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翻译学家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合著了文化转向的著作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用描述性方法研究翻译, 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 以文化转向为背景, 翻译美学理论呼之欲出。Bassnett和Lefevere说:“对研究对象再次予以界定;在源语文化符号与目的语文化符号所构成的网络中, 对内嵌于其中的文本进行研究。这样一来, 翻译研究既能够运用语言学的方法, 也能够不拘于此, 运用他法”。

2005年毛荣贵著《翻译美学》, 以美学思想为核心宏观分析翻译美学,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媒介, 从语言学角度包括音、形、意、句和词汇进行审美比较, 提出翻译实践中的相应方法;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 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 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 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同时指出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 又称“完形心理学”、“形式在感觉中生成”、“通过整合使之完形”的意蕴 (毛荣贵, 2005) 。

翻译美学理论追求形式美、意蕴美和接受美的有机统一, 继承和借鉴了接受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将美学理念全方位渗透到翻译实践中, 用审美的视角去理解、欣赏和接受原文和译文。

2 商标翻译的误区

商标, 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由文字或图形共同构成商品符号, 在音、形、意等方面蕴涵了许多美学特征;在商标翻译中, 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的差异, 让商标译名达到和商标原名同样的审美效果, 以便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 博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进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而商标翻译涉及到语言学、营销学、心理学及美学等诸多学科, 商标译名要想成功保存原名的风格、韵味及内涵, 译者必须摆脱商标翻译只求字面意义对等的误区, 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不同文化大众的审美心理, 成功体现商标的美学价值。如美国婴儿用品品牌Johnson's (强生) , 最初译名对等直译为“庄臣”, 让人无法和婴儿用品联系起来, 而译名“强生”响亮、上口, 表达了对孩子的祝福, 让人联想起孩子们健康、强壮、快乐地成长, 体现了商标的意境美和文化美, 最终使品牌家喻户晓, 销量大增。又如隐形眼镜Bush&Lomb (博士伦) , 原名是公司创立者的姓名, 若直译会让人无法理解, 译名结合消费者近视人群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争当博士的心理, 从情感上贴近消费者, 展现了译名独具匠心的情感美。

3 商标翻译的美学体现

为了激发产品的品牌形象销售, 商标译名中应充分展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以获得新颖、与众不同的效果, 博取消费者的青睐, 让产品走向世界, 开拓国际市场。

3.1 意境美

商标译名通过形象描写再现商标原名的境界和情调,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情画意般的弦外之音引人入胜, 诱发和开拓了消费者的审美想象空间, 引发了消费者忘我的联想与遐思, 形成了商标深远、悠长的意境美。如世界知名体育和运动品牌Nike (耐克) , 源自古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 这一译名让消费者联想到在运动竞技中, 每个人都希望胜利女神降临, 通过自身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最终获得成功。

3.2 文化美

商标翻译,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 既要体现不同文化的独特性, 又要迎合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审美取向, 商标译名应恰当地将文化美予以再现或拓展以感染消费者。如服饰品牌Goldlion (金利来) , 其原名和译名就是珠联璧合的典范。Goldlion没直译为“金狮” (和“金失”谐音, 丢失黄金的意思) , 而译为“金利来” (直译gold为金, 音译lion为利来) , 其文化内涵近似于原名, 又符合中国文化“财源滚滚来”的寓意。其他译名如饮料seven-up (七喜) 、Pespi (百事) 等均展示了文化美。

3.3 音韵美

音韵美指商标译名发音响亮, 节奏明快, 具有较强的伸缩性, 在传达原名主旨信息的同时, 满足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多采用头韵、尾韵、叠韵、拟声的翻译方法, 使译名读起来琅琅上口, 富有感染力, 易于记忆。如饮料Coca Cola (可口可乐) , 摒弃了原名Coca (药用植物, 名古柯) , Cola (西非可乐果树, 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的直译, 译名可口可乐运用双声叠韵再现了原名押头韵的音韵美, 读起来韵律和谐, 富有乐感。

3.4 情感美

情感美指商标翻译应重视消费者的审美情感心理, 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译名的情感美更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认同感, 在感情上亲近消费者, 引起他们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如紫色香水Poison (百爱神) , 原名直译为“毒药”, 强调香水香型独特, 品名大胆而奇特, 紫色色调颇具神秘意境和氛围;但在国内, 毒药暗指女性使用香水后会野性奔放、妖艳迷人, 不符合传统习俗, 无法开拓市场;译名百爱神, 既有化妆品特性又具特定含义, 广博众爱, 获得了消费者心理认同感, 体现了情感美, 投入市场大获成功。

3.5 简洁美

翻译美学 第8篇

著名学者Susan Bassnett曾评论:“当重写者 (译者) 完美地与原作融合, 诗便能够翻译。诗歌不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 而是我们通过翻译和译者所获得的东西。” (Bassnett, 2001:74) 积极的肯定并不能抹煞诗歌翻译的特殊性。诗歌翻译特殊性表现在音韵、节奏等“外在可感的形式系统”, 也存在于其意境、情志等“内在理念的非形式系统” (刘宓庆, 2005:14) , 然而诗歌翻译创造性和特殊性使译者的任务显得更为沉重:首先, 作为读者的译者对原诗的解读很难与原作者达到相同的审美体验;其次, 译者很难完整地传递这一审美体验;最后, 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审美期待上的差异也使其从译作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与原诗读者存在出入。

2. 接受美学与诗歌翻译

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理论将文学研究的重心移到了读者审美接受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上, 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之间动态连续过程。作品的意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作品本身与读者的赋予;同时, 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审美客体, 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 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变这种潜在的“可能的存在”为“现实的存在”, 从而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诗歌比起其他文学文本有更多的未定性, 存在着更多的“空白点”, 有待读者揭示、填补。

接受美学对读者地位的重视带来了对翻译中译者地位的重新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杨武能 (许钧, 2000:227—228) 就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重新解释翻译过程, 建立了文学翻译特有的翻译模式: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译者在这个翻译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 起到了中心枢纽的作用, 同时也担负着双重任务。译者的双重身份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翻译模式中变得更为清晰, 同时其主动性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单纯从译者的角度简化杨武能提出的翻译模式, 亦可呈现为:

从上图可见, 对原作和作者的解读是译者翻译活动的起点, 二者为译者确定了解读对象和解读范围, 而后译者获得审美感受, 最后译者将获得的审美感受进行创造性审美再现。在诗歌翻译中, 译者首先应该从原诗的语言文字、词语、句段等语言艺术手段中获得一定的审美感受, 积极探究这些自然的、可感的形式系统后的非形式系统中的“情、志、意、象”等, 以求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在这个对原诗的理解过程中, 诗中的美由于译者的感知、联想、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不同, 其对原诗进行审美判断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进入译文再现阶段,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 译入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与原语读者也可能会不同。因此,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 现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加之译者个体审美心理的差异, 译文的审美再现自然会打上译者这个主体创造性的印记。因此, 诗歌翻译就呈现出“仁者见之谓之仁, 知者见之谓之知”的特点。

3.《春晓》英译的“仁”与“智”

诗歌翻译的上述特性让翻译研究者认识到应该以一种开放和多元的标准分析和接受不同的译本;另外, 诗歌翻译的不同译本也印证了接受美学视域下译者本身主动性和读者审美期待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不同的译者, 不同的审美感受, 在译文中的审美再现也会出现差距, 当然这种差距都是以原作为解读范围和解读对象。以下是孟浩然《春晓》的不同译文, 通过比较, 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原诗: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译文: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Tr.Witter Bynner)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Tr.许渊冲)

参照辜正坤先生所讨论的诗歌“三美”:视象美、义象美和音象美, “所谓视象美, 指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想象世界看得见的具体物象”;“所谓义象美是指汉字词句或整诗的义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而“诗的音象, 即诗之听觉形象, 主要包括诗的韵式和节奏” (辜正坤, 2003:28) , 我们具体分析这首诗的不同译者是怎样在译文中体现其主体性的。

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第一句用动词“awake”译“晓”, 译者着重强调“晓”字的字面义, 点明了整个诗的场景和“lighted-hearted”则点明了诗中人物状态。此句译文不仅给人一种春季早晨的舒适感觉, 而且激起了读者心中对春季早晨状态的回味。第二句, 译者从听觉的角度描述早晨处处闻晨鸟啼鸣, 作者置身其中的场景则让读者感同身受。第三句译文以“but”作为转折, 前两句春季的清新静谧的场景也是经历了昨夜风雨的洗礼。最后一句则承接第三句中的回味, 感叹昨夜风雨带来的花落。这里译者并没有明显地指出“风雨”“落花”两者之间的联系, 而是通过对诗中场景的直接描述来给读者预留出想象空间, 让读者去填补原诗中的“空白点”。很明显, Witter Bynner译文的对象是英语文化的读者, 他们对中国诗歌及其特殊性的认识程度也使译者主动以感同深受的方式来处理原文。所以, Witter Bynner的译文主要是通过译者自身对原诗场景的审美理解, 通过译文来给读者呈现为具体物象。

许渊冲先生主张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他较偏重于传达原诗的“音美”。他认为, “诗味”并不仅限于“意味”, 还有几乎是同等重要的“音韵、节奏、格调等“韵味”。许先生在他的《论唐诗的英译》一文中曾表明了他的这一观点:“‘音美’首先是押韵, 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 如果没有押韵, 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 (许渊冲:1983) 许先生在其译文中的确尽量在身体力行他所倡导的唐诗翻译原则, 原诗的音美在译文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译文的每行音步基本一致 (四音步) , 称得上是英语格律诗。而且译文还用“lying”对“crying”, “showers”对“flowers”, 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押韵 (rhyme) , 使得整篇译文“诗味”极其浓厚, 韵脚可谓工整美妙, 节奏明快。

从义象美的角度来看, 两位译者相比较, 许先生深谙中国诗歌, 也为其翻译增色不少, 原诗主要表现作者惜春、怜花的情绪, 而许先生对词汇的处理, 如译文中在形容“啼鸟”则用“crying”一词, 锲含哀嚎之意;而“花落”一词所蕴含的特殊含义也通过“fallen”也寄予了译者为花木担忧的惜春怜花之情, 与原诗之情凄凄而遇。

4. 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翻译的不确定性。译者积极、主动地参与使诗歌翻译表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质。当然, 尽管不同译者解读诗歌的结果各有差异, 但是并非所有的解读都是恰当的, 译者主体性还要受原诗的限制, 使得译者的主体再创造不至于出现随意性, 正是在这种主动性和制约性的辩证统一中, 译诗才得以既有普遍认同性, 又有创新, 诗歌翻译就在这种辩证关系中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et.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 ageEducation Press, 2001.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翻译 第9篇

一、通俗美

所谓通俗美, 是指商品名称要通俗易懂, 容易为广大消费者所理解, 符合普通群体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 并为他们所接受和欣赏。在翻译英语商品名称时, 应该以通俗美为基本出发点, 使译名具有群众性, 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目前, 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方法有音译意译和音义译结合三种方法, 都是以商品名称通俗美这一美学特征为出发点的。如telephone的译名为“电话”而不译成“得利风”, diamond译成“钻石”而不译成“台孟”, 这些商品名称的翻译均采用了意译法, 符合通俗美这一美学特征的要求。此外, 还应尽量使用一些早已为群众接受的约定俗成的名称。如cellular phone译成“蜂窝式电话”远没有“大哥大”通俗易懂, 妇孺皆知。

二、简朴美

根据商标学, 商品名称应有记忆功能, 这就要求商品名称应具有简朴美。简朴美是指商品名称贵在简洁朴实。惟有简洁, 才能明快, 才能一目了然;惟有朴实, 才能易读易懂易记。一般而言, 英语商品名称中, 由一个至四个音节组成的品名占绝大多数, 如Reeb (啤酒) , Kent (香烟) 等由一个音节组成;Foster (啤酒) , Boeing (飞机) ) 等为两个音节;Mercerdes-Benz (汽车) 等由四个音节组成。汉语商品名称中, 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品名比比皆是。以家电产品为例, 美菱 (冰箱) , 春兰 (空调) 等都是由两个音节组成。以上商品名称组成的音节少, 读起来朗朗上口, 便于消费者识记, 也有利于商品的宣传, 这不能不说是商品名称简朴美学特征的要求所致。

三、奇特美

所谓奇特美就是商品名称采用异乎寻常的表现手法, 真实而又传神地反映商品的属性和效用。商品名称合乎事理的奇特不仅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强烈的兴趣, 而且其本身是一种美, 给消费者以强烈的美的感受。英语商品名称中有些虽是普通词汇, 但品名与产品属性毫无瓜葛, 这本身就给消费者以奇特的感受。如“Rejoice”是美国洗涤产品的名称, 意为“高兴”, “cannon”意为“大炮”, 却是复印机和打印机的品名。另外一些英语商品与名称不是普通词汇, 而是不表示任何含义的杜撰的词汇。由于字母超乎寻常, 这些品名新颖独特,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Lacov (饮料名) 、Drinst、Reeb, 等杜撰的词汇, 无一不给人以新奇的感受。应该指出, 虽然汉语有很强的语义依赖性, 而且在词的组合构造中产生对词的语义限制 (胡开宝, 1999) , 但在翻译英语商品名称时, 可以突破汉语词汇组合的语义限制, 使译名具有奇特之美。如Head and shoulders是另外一种洗涤用品的名称, 其译名“海飞丝”不表示任何含义, 但是有一种朦胧的韵味, 使人浮想联翩。

四、音韵美

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辨正统一, 商品名称也不理外。商品名称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商品名称的音韵美, 而内容美包括意境美和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等美学特征。

所谓音韵美是指商品名称发音响亮, 节凑分明, 流转自如, 富有音乐感, 给人以听觉美的享受。大部分英语商品名称都由开口度大的响亮的元音与阻塞程度小易于拼读的辅音组合而成, 并且常用头韵, 元音迭韵, 使品名读起来抑扬顿挫, 易读易记。如:Sharp (电器) 等由一个长元音组成;Nike (运动鞋) 由双元音组成;Coca-Cola (饮料名) 采用了头韵法。而汉语商用名称常用韵母, 双音和叠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韵味无穷。如“金星” (彩电) , 和“联想” (电脑) 等采用了叠韵法。同样, 翻译英语商品名称时, 应尽量注意译名的音韵美。如Coca-Cola的汉语译名“可口可乐”, 不仅通俗简练, 而且充分运用了汉语中的“双音”特色。这种双音译韵的巧妙结合, 不仅声音响亮, 韵律和谐, 而且节凑明快, 颇有乐感。

五、意境美

商品名称的意境美是指商品名称通过词汇的联想意义或构成词汇的内涵组合烘托出一定的意境, 是人们产生丰富而美丽的联想, 激起人们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如Gold是一种酒的品名, 虽然不能直接说明产品的作用, 却使人联想到该产品如金子般珍贵;“春兰”为一种空调的品名, 使人想到宜人的春天。“四通” (打字机) 使人产生“使用该产品会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联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喝望万事如意的审美需求。因此, 英语商品名称的汉语译名应尽量选用内涵丰富并能产生有益联想的词汇, 使译名具有意境的美。如Spire (饮料名) 译成“雪碧”两字, 不仅色彩鲜艳, 而且内涵丰富。人们在炎热的夏季, 一见到这两个字, 不仅联想到洁白冰凉的雪和生机勃勃的绿, 使你感到未喝口已爽, 心已醉, 不由你不想买上一些, 喝上几口。若将其意译成“小妖精”,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当然也对, 但恐怕只有孙悟空才敢买。Safeguard译成“舒服佳”, Vermouth的汉译名是“味美思”。所有这些译名或简朴大方, 或雍容华丽, 无不意蕴秀美, 给人以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 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表现为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音韵美和意境美等。在翻译英语商品名称时, 应根据商品名称所表现的美学特征, 并结合汉语语言文化特征, 准确、创造性地译成符合中国人审美能力和审美要求的汉语商品名称, 以促进商品的销售市场。

摘要:本文根据美学原理详细论述了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 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了翻译英语商品名称时, 如何使汉语译名具有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音韵美和意境美等美学特征。

关键词:商品名称,美学特征,翻译

参考文献

[1]傅中选:1993, 《实用翻译美学》.上海:上海外教育出版社

[2]吴修等:1993, 《实用美学》,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欩志红:1997,《英汉语对比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第10篇

关键词:《牡丹亭》 戏剧翻译 接受美学

一、引言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汤显祖一生共创作过四部传奇,其他三部分别为《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因其四部传奇皆与梦紧密有关,故这四部传奇合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以精湛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美学艺术,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誉,因此,从美学角度分析该作品是非常有价值的。《牡丹亭》最早的译本是1939年阿克顿选译的“春香闹学”,汉学家Cyril Brich(白芝)于1980年出版了全译本;中国译者张光前、汪榕培分别于1994年和2000年出版了该剧的全译本;许渊冲父子随后也出版了《牡丹亭》的全译本,本文拟选取汪榕培以及白芝的两个译本,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对比分析各自对原文文化和美感的传递特点。

二、理论背景

(一)理论介绍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是“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兴起的重要时期。“接受美学”又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理论”是由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它确立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周宁,1987)。最主要的两个代表人物就是姚斯和伊瑟尔。姚斯的期待视域,其主要理论来源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它所指的是“所谓的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周宁,1987)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其主要理论来源于罗曼英加登的现象学,在伊瑟尔看来,“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朱立元,2004)。

(二)研究现状

接受美学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周宁、金元浦翻译的《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作为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之一,其中收入了姚斯的代表作《走向接受美学》。陈文忠的《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专论,在这本著作中,建立了文学接受史研究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对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的接受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由此可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思潮,至今仍是影响巨大且深远的,它所开创的文学、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是一直值得被研究探讨的。在中国知网上,对《牡丹亭》译本的研究共有114篇,但涉及到接受美学的文章却为数不多,目前看到的有杨佩的论文(2013)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对汪榕培译本的分析,而对几个译本对比的期刊论文有三十余篇左右,涉及接受美学的却没有,因此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研究,分别从文化意象、韵律、修辞三个方面分析译本,使译本更好地传达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更多读者所接受。

三、《牡丹亭》英译本对比分析

(一)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与戏剧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中国的古典戏剧在内容上,大部分都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戏剧家们在创造戏剧时引入了大量的文化精髓,使文本文化底蕴十分浓厚。这也就给译者进行翻译时,提出了难题,怎样进行翻译,才能既保留原文的文化底蕴,又能够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呢?

(1)(柳梦梅):敢甚处里杨曾系马?

白译:In some former time and place,did we

“Tie our steeds beneath green aspen”?

汪译:Are you an old acquaintance to see me now?

这是柳梦梅问杜丽娘的一句话,他在想他们是否在哪里曾经见过面。“敢甚处里杨曾系马?”是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词语。在那个年代,未出阁的女子都是只能待在闺房里的,因此译成在哪里相遇过就有点不合乎当时的逻辑了,白译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直接译成了在以前的某个地方,所以是不太恰当的。而汪译则采用意译的手法,没有直接把地点译出,这是符合原文文化内涵的,也是为大众所期待看到的。

(2)(陈最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白译:“Jade unsculpted unfit for use; person untutored unaware of the Way.”

汪译:As The Book of Rites says,“Uncarved jade is unfit for use; uneducated men are unaware of Tao.”

这是《礼记》中很出名的一句话,但对于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由于其不知来龙去脉,所以会产生疑惑。白在这里进行翻译时,直接译出来,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说明,也没有写出处,使读者对其中的意思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汪译在翻译时,在前面增加了The Book of Rites,这样一来,就使读者很清楚地了解到这句话的文化背景,从而比较容易理解上下文。从这一点上看,读者在最开始,就对这句话的文化背景有了了解,有了一定的先在理解,再之后也就更加容易接受该文本。

(二)韵律

(3)(陈最良)“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白译:Guanguan 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So delicate the virtuous maiden,

A fit mate for our Prince.”

汪译:“The waterfowl would coo

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s.

A lad would like to woo

A lass with pretty looks.”

这一句话取自《诗经》,四字一行,读起来朗朗上口。然而要把这样有韵味的诗句译出来,却不是像读出来那么容易。首先要对诗句进行准确无误地理解,然后就是要使译文简洁,同时也要达到原文的朗朗上口效果。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发现,白译就是直接地把译文译出,缺少了原诗句的韵律美。再看汪译,在这里就较好地把原文的特点呈现出来,如Coo和 Woo,还有Brooks和looks,这两对词语都运用了abab押韵的手法,同时还能把原诗句中求爱的感觉表现出来,既还原了原文,又通顺易懂,同样也是被广大西方读者所接受的。

(4)(陈最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门子):人之饭,有得你吃哩。

白译:“The human vice is the urge to teach others, as Mencius said.”

Dont worry about the “human vice.” What about “human rice”? At least youll be fed.

汪译:Mencius teaches us, “Mens anxieties begin when he would like to teach others.”

But mans hunger is more tormenting that mans anxieties.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your stomach at least.

这一段对话,是陈最良与其门生的对话,最妙的地方就是“患”“饭”“师”“吃”这四个字上,通过这里的翻译,读者可以看到白译很准确地保留了原意,同时还运用了vice和rice保留了原诗句的韵律,在保留原意的同时,也把韵律美体现得恰到好处,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而相比之下的汪译,这句翻译中韵律的保留,还是欠缺了一点。但在原意的表达上还是符合原文的。

(三)修辞

(5)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白译:Just as we please ourselves which flower or herb we most love,

ah, could we only live or die at will, then who could moan for bitter pain?

汪译:If I were free to pick my bloom and grass,

If I were free to choose to live or die,

I would resign to fate without a sigh.

该例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叠词“花花草草”“生生死死”“酸酸楚楚”营造出视觉的和谐美和听觉的韵律美效果,也表达了杜丽娘对于爱情的强烈渴望,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汪译更加朗朗上口,也浅显易懂些,同时也把原诗句中强烈的感情展现了出来。而白译文则另辟蹊径,采用不同的形式,as we please ourselves强调了“由人恋”的主题,而末句的who could moan for bitter pain?采用反问的辞格突出“无人怨”之意。这两个译文各有其特色,所采用的方法也大不一样,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译出为大众所接受的译文。

(6)(杜丽娘):

博山秋影飘,

盼泥金俺明香暗焦。

白译:Fragrant smoke mingled with autumn haze,

Hopes of gilded placard of success

Burned bright as incense glow.

汪译:The incense smoke coils in autumn breeze

And makes me anxious for news all the while.

这句唱词是描述杜丽娘在等待柳梦梅是否中了状元的焦虑心情。文中的“焦”是个双关语,一方面可以指香烟的袅袅燃烧,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杜丽娘当时焦急的心情。通过对比两个译者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汪译相对简洁明了,同时还运用了押尾韵的形式,把诗句中的双关词表现出来;而白译话,相对会比原文多一点,把原文都交代清楚,但在处理双关时,也把握地挺恰当。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白芝和汪榕培《牡丹亭》译本的对比可以发现,白芝的译文在词对词的翻译和文化典故的解释上,非常详细深入,旨在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看他的译本就像读一本中华文化的入门书。而汪榕培的译本既传达出了原文的意境,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原文的韵律美。尽管两位译者在文化意象、韵律、修辞等三个方面的翻译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译法,但他们的出发点应该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把中华古典文学推向西方世界,让来自不同母语背景下的外国读者都能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经典文化。

参考文献:

[1]Birch,Cyril. The Peony Pavilion(Trans.).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2.

[2]付瑛瑛.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牡丹亭》译本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韩淑芹.《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辞格及其英译赏析[J].2012,

(04):178-179.

[4]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李晓静.《牡丹亭》英译本的比较评析——兼谈戏剧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140-143.

[6]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北京:中国翻译,2000,(2).

[7]汪榕培译,汤显祖.牡丹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

[8]仝亚辉.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福建外语,2002,(03).

[9]许钧.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域融合[J].中国翻译,2002,(03):23-27.

[10]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06).

[11]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1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1.

电影片名特点及其翻译的美学研究 第11篇

1. 英文电影片名特点

电影片名一方面是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电影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与票房挂钩,体现电影的商业价值,所以电影片名直接影响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英文电影名称具备以下特点。

1.1 片名通俗易懂,激起观众兴趣。

这一点与中文电影片名的特点相反,部分中文电影的名字不通过媒体的介绍,很难让观众对影片提前有个清晰的了解,例如《无极》、《无间道》等。英文电影的名称通常都很简单,但却透着玄机,能激发观众观看的热情。如True Lies(《真实的谎言》),观众一看电影片名就知道电影与一个谎言有关,然而什么样的谎言才称得上是“真实的谎言”?观众在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首先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的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和好奇观看影片。类似的影片还有很多,例如: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来》),No Turning Back(《背水一战》),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等。

1.2 片名融入俚语,增强电影吸引力。

电影片名融入俚语,一方面可以使观众感到亲切,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影片想要的讽刺效果。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Cuckoo’s Nest在英文中的引申意思就是“疯人院”,是对精神病院的蔑称,因此,它使用在电影片名中能让观众很容易就分清立场。再如,Slum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是对居住在贫民窟的人的蔑称,用在这里一是可以与后面的“millionaire”相对应,二是可以起到反讽的效果。

1.3 片名以名称命名,一目了然。

欧美影片的片名中经常出现人名、地名、物名、地名,如,Pearl Harbor(《珍珠港》),只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就不难知道影片的内容,很明显是与二战期间的珍珠港事件有关。另外,以地名作为电影片名的著名影片还有Casablanca(《北非谍影》),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等;人名,如Forrest Gump(《阿甘正传》),很明显电影的主线就是Forrest Gump,此外还有Emma(《艾玛》),Jane Eyre(《简爱》)等;物名,如Perfume(《香水》),影片就是讲述一个香水天才爱香水如痴直至心理变态的故事,此外还有The Piano(《钢琴别恋》),The Net(《网络情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片名中加入该人物(地点或物品)的特点。例如,Edward Scissorhands(《剪刀手爱德华》),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The Mask of Zorro(《佐罗的面具》)等。

1.4 片名包含数字,预示剧情。

英文电影中数字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都是实指,而非虚指。在此类命名方式的影片中,片名中的数字在剧中肯定会出现,或由剧中人物直接说出相关数字,或将数字一一历数,亦或是逐步通过剧情解释出来。这也许和西方人比较重视客观实际,且思维比较直线条的特点有关。[1]片名中包含数字的著名电影有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根据片名可以联想到天主教中的七种死罪,影片中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其中的一种,因此,片名给了观众很好的提示;Ocean’s Eleven(《十一罗汉》)讲述的是十一个身怀绝技的神偷齐心完成一项惊险任务的故事;Six Days and Seven Nights(《六天七夜》)的剧情则是一男一女因飞机失事流落荒岛六天七夜但终以化险为夷。此外,还有很多具有此特点的电影名称,如大家都很熟悉的Twelve Angry Men(《十二怒汉》),The Six Sense(《第六感》),Eight Legged Freaks(《八脚怪》)等。

以上是英美电影片名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重视的是简洁。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电影名称多数含有很深的含义,透露出丰厚的文化底蕴,例如《霸王别姬》、《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因此外国电影要进入中国的市场就要重视片名的翻译。如何才能引起中国观众审美的共鸣,这就需要译者在电影名的翻译过程中,重视美学因素。

2. 片名翻译的美学研究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类所想所思,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追求美创造美。艺术家所作的一切努力,就是在发现美,创造美,集中美,放大美。艺术美是艺术家在追求美得过程中的成果———创造性的劳动的结晶”。[2]在翻译的过程中融入美学因素,是很多著名学者翻译家所追求的。以古典美学和哲学为理论渊源而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学翻译理论历来就重视审美效果。王宏印说:“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3]不只是在中国如此,在西方,美学在翻译中的运用也同样受到重视。奈达说过,翻译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翻译美学被认为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有别于西方翻译理论模式的翻译理论学派”。[4]因此它广泛运用于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之中。

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教授提出了文学翻译理论中的“三美”翻译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这是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也可以应用到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之中。实践证明,优秀的电影名字翻译都遵循了三美的原则。

2.1 意美。

电影名字的翻译要做到意美就是要不受原始片名的限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影片内涵的表达,使片名能烘托出一定的意境,突出电影的主题,让观众一看电影的名字就会有美的感受。关于译者,董桥先生有妙喻:“下等译匠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给原文压的扁扁的,只好忍气吞声;高等译手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跟原文平起平坐,谈情说爱,毫无顾忌。”[5]这个比喻就告诉我们,译者可以把原文的翻译版本的美学价值发挥到极致,是翻译中美学价值创作的主体。

“意美”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美国电影Lolita,中文翻译《洛丽塔》,台湾的翻译版本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译名中的“梨花”和“海棠”在中国古典文化里还是很有来头的。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全诗是这样写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该诗是苏轼对其友张先80岁时娶一位只有18岁的姑娘而赋诗调侃。这里的“梨花”象征白发,指的是上了年纪的人;而红色的“海棠”则意寓红妆,指的是年轻人。此后该诗变成为借指老夫少妻的一句俗语。电影《洛丽塔》真是通过对一名中年男教授迷恋一名12岁的女中学生的描写,突出老少恋这一主题。而原著和电影的译名,只用了主人公“洛丽塔”的名字,远远不及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更能把外国电影的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影片的意境刚好和影片的内容一致。此外,还有Rebecca(《蝴蝶梦》),Oliver Twist(《雾都孤儿》),Hilary and Jackie(《她比烟花寂寞》)等。

2.2 音美。

片名的音美主要通过声调、双声、押韵、叠音、叠韵等方法。由于汉语讲求平仄讲究音调高低变化和音调的抑扬顿挫,因此汉语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有“音美”的片名让观众读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包含中华文化的韵味。

电影Singing in the Rain翻译为《雨中曲》,这个翻译平仄有序,而且“雨”和“曲”押韵,体现音韵之美;Mission:Impossible被译为《谍中谍》就运用了叠字,符合汉语的读音偏好,简单易记,回味无穷;电影How Green Was My Valley被译为《青山翠谷》,从读音上就能感受到那一份宁静悠远。

另外,还可以根据读音把英文音译成中文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事物,从而从读音上引起观众更大的共鸣。如,电影Tarzan,就是先把主人翁的名字音译成中国观众熟悉的“泰山”,再加上表示泰山特征的“人猿”,从读音上就可使观众更强烈地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信息。

2.3 形美。

许渊冲认为:“如果能发挥中文的优势,运用中文最好的表达方式(包括四字成语),以少许胜人多许,用四个字表达原文十几个词的内容。那就好比在百米竞赛中,只有四秒钟就跑完了对手用十几秒才可以跑完的路程,可以算是遥遥领先了。”[6]四字格乃“华文所独”,是体现我们民族语言风格的特色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对称美,认为成双成对的东西意味着和谐、吉祥。这种民族文化的审美观反映在语言结构上,最突出的就是四字格词组使用的长盛不衰,它们无论是外部形态的整齐,还是内部结构的对称,或是平仄声调的协调,在视觉上、听觉上、心理上都给人平稳匀称的感觉。从《诗经》开始直至今天,四字格始终在汉语文学语言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持平稳是汉语修辞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四字格恰好具有这种平衡的功能。一般来说,双音词和四字格都有平稳的特点,而四字格的效果更好。因此,四字格的组合运用于片名翻译中,符合汉语的审美标准,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从视觉的角度给人美的享受。

Sand and Blood被译为《碧血黄沙》,单纯从这四个字看,“碧”和“黄”都是颜色形容词,且字形都是以上下组合的形式,在这四个字的组合中相互对应,在视觉上就给人以和谐的感觉。且“碧血”在中文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指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片名没有单纯地翻译成“血和沙”,加入“碧”和“黄”两个字,在中国观众眼中意境全出,可以一看到片名就可以感受影片想要渲染的悲壮苍凉的气氛。再者,经典自小说改编的影片Gone with the Wind,从文学角度上翻译成《飘》是再恰当不过,然而,放之于有着浓重商业因素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乱世佳人》无疑比《飘》更能带动票房,因为,从字形上观众就可以更好地预见到电影的内容,更能引起共鸣。

上述的分述在“三美”中的各个影片名的翻译版本都是优秀经典之作,笔者虽然把它们分别分类在“三美”之中,但它们无不同时具有“三美”的原则。

3. 结语

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优秀影片不断引入,电影片名翻译就显得日益重要。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片名的翻译要符合目的语的用语习惯和审美倾向。因此,对于译者的要求也很高,译者除了要正确翻译出电影片名,更要突出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因素,做到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朱丹丹.英文电影片名特点及其汉译探讨[J].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 2007.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1-3.

[3]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8.

[4]李洁.中国当代翻译美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5]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造价影响因素下一篇:工程钻探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