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范文

2024-06-29

普通地质学范文(精选5篇)

普通地质学 第1篇

一、新教改带来的主要变化

1. 适应社会需求,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 大学和教师的职责和目标是给学生传授好专业基础知识。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很强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育, 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 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 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朝哪个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突出以学生为本, 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 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不是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压力, 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在快乐中成长。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力。

2. 调整课程设置以增加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知识。

南京大学此次“三三制”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将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为此, 一些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安排在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以往在大学一年级只有《普通地质学》一门专业课, 在新教改方案执行以后, 《构造地质学》也放到了一年级进行。这一变化, 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再次选择前,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 《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也是《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中必须的专业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在野外认识实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地质概念, 增加野外教学的效果。

二、适应教改形势, 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新的教学改革, 引发了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与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改变, 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的公修、必修课程的《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 有效地提高野外教学的质量, 既要让学生复习、巩固《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基本概念, 领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更要在野外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引领他们在娱乐中了解地球, 理解地球, 并探索地球, 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地质人才。

1.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到好奇, 就必须改变灌输式、传输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教学中从新获得主动权。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 学生在野外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获取讯息。这需要一个过程, 学生往往一开始对野外现象没有专业的认知能力, 需要教师带到地质露头, 在听教师的讲解中获得信息。随着对野外工作方法的熟悉和掌握, 学生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思考接下来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 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 先介绍当前露头所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根据地层新老过度关系、构造接触关系等, 推测路线前方可能出现的地质现象, 然后鼓励学生到下一个观察点去验证。当观察与推测一致时, 如何将不同观察点看到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 讲述实习地的地质概况以及地质构造演化。如果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推测的不同, 则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应该注意的是, 在教学中, 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强调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到地质解释之间的推理过程, 解释可能有多解性, 教会学生如何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各种不同的解释, 以及每种可能的解释所需要的支持证据。这样的方式方法, 相对于单一的说教式讲解, 或者将观察与解释混杂的讲解, 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以及教师实事求是的作风, 也有助于学生对地质过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回答, 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相比以前的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及其之前的学习中, 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课外的一些知识, 其中包括有关地球地质方面的知识。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挑战性, 也有的可能是比较初级的“外行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问题, 都应该从鼓励学生提问的精神出发, 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 可以与其进行平等的讨论, 或者留下来作进一步的资料调查, 以待后续解答。在讲解和回答问题时, 尽量避免命题式的方法, 而是用客观推理的方法, 特别是对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地调动, 也能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

2.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选择好实习基地, 是野外地质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实习基地的建设, 是不断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主要基地位于宁镇山脉西段湖山地区和苏州、连云港地区, 也是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的实习地点, 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的悠久历史。尽管如此, 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仍然不能放松, 原因有两个: (1) 虽然该基地发育的地层、岩石、构造和古生物等地质现象比较典型、简单, 但仍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不断更新并提高以往的认识, 从而帮助学生清楚、完整、合理地理解实习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简史; (2) 由于开山采石等人类经济活动, 使得以往典型的地质剖面遭到破坏, 同时又开辟出新的剖面。这需要实习队不断去寻找、选择合适的教学剖面, 并首先对剖面进行研究, 制定教学方案。

3. 稳定野外教学队伍与吸收新鲜血液相结合。

野外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 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野外地质现象, 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 不仅需要说教式的教学, 更需要教师身先士卒, 做好示范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些喜欢、愿意和善于进行野外工作和教学的教师, 投身于《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工作中来, 用他们在野外的工作热情, 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 教会学生如何在野外进行观察, 并如何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提升到认识和理解地质过程中。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 野外地质工作才不会被片面地认为艰辛和枯燥无味, 而是在娱乐中探索自然的奥秘, 实现人生工作与兴趣的统一。保持野外教学队伍的稳定性, 让熟悉教学基地地质情况的有经验的教师承担《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 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不断有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加入或者轮替, 这样有助于野外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 也有助于适应学生和后继教学工作的需要。

4. 坚持小论文写作, 起航从学习到学术的转型。

实习小论文的写作, 是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近年来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小论文的写作, 让学生对实习中学到的知识, 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并有一次从选题、文献搜集、实验和论文写作的全程学术性过程, 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基础知识学习与学术研究的差别, 并开始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三三制”方案力求引导大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以后实现从学习型到学术型或职业型的转变。对那些有志于在专业方面进一步深造并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 《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小论文的写作, 一般是在实习结束以后,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年内完成, 这完全符合“三三制”教改方案的目标。在近几年的实习中, 大学生参加小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形式从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不断革新, 小论文质量也不断提高, 收效甚好。参加过小论文写作的同学, 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论文研究的热情更高, 也明显更加专业。这说明, 小论文的写作实习是成功的, 在今后的野外教学中仍应该坚持。与此同时, 还应该在小论文选题、组织形式、辅导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在经费支持和实验资源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 是检验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场, 更是提高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 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一环。在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 该课程的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机遇。野外教学中应本着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转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完善和稳定教学队伍, 坚持教学创新, 努力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为国家选拔未来的地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栾光忠, 冯秀骊.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启发式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 2002, (2) :48-49.

普通地质学教案 第2篇

鉴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和地学自身发展,《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国内有关教材较多,内容不尽一致,且冗长而杂,无适宜教材。本大纲暂以我校陶晓风主编的《普通地质学》(2007)和林茂炳等编《普通地质学》(1992)内容思路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分为A、B、C三类。学生必须掌握(必讲)的内容(A)、一般掌握(自学)的内容(B)、一般了解的内容(C)及难点采用下划形式注明,不同专业讲授内容要求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度调整。

5※<各章讲授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讲课1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地质学、地质学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B.地质学的科学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球(讲课2学时,实习0-2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圈层结构,地球的基本状况及地球在天体中的地位。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圈层划分依据及岩石圈、地壳主要特征。

B.地核、地幔及外圈概念,地表形态及表示方法。

C.地球形态、大小、各圈层关系及其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各种物性异常及其探矿方法。

第三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讲课2学时,实习8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地壳(岩石圈)物质组成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矿物、岩石基本概念,矿物形态及主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岩石成因大类及三大类岩石常见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

B.元素克拉克值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矿物分类,各大类岩石进一步分类及依据,岩石命名及原则;常见矿物、岩石类型。

C.矿床及矿石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生命起源及地质年代(讲课1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并逐步建立起地质事件(地质作用、地质体、地质现象以及地球)的时间观念。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概念,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表。

B.地球的年龄和地质时期基本概念,相对地质年代的岩石地层学方法、古生物地层学方法,构造地质学方法。

C.测定绝对地质年代常用同位素方法;岩石地层单位,绝对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

原理。

第五章 构造运动(讲课3-4学时,实习2学时)

A.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的证据、运动的方式和研究方法,岩层产状要素,水平岩层、倾斜岩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概念及其要素,构造类型及其组合类型及它们的主要特征,构造运动的时空分布和历史演化规律,古、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

B.地层接触关系及其类型,岩层产状要素测定方法,构造旋回和主要旋回。地震作用基本原理及有关概念。

C.构造运动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板块构造边界类型和运动类型。

第六章 地震(讲课2学时,实习4-6学时)

A.地震作用基本原理及有关概念

B.地震的活动规律。

第七章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讲课2-3学时,实习2学时)

A.岩浆及岩浆作用概念,火山喷发的类型、产物及火山分布一般规律。岩浆侵入作用类型、侵入岩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

B.岩浆岩的产状,火山喷发方式,火山机构,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

C.岩浆的分异作用与同化作用的概念,海底火山作用一般特征,岩浆起源及岩浆作用与有关矿产、地热资源。

第八章 变质作用(讲课1学时)

A.变质作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变质作用基本类型概念。

B.变质相和变质相系的概念,变质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C.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

第九章 风化作用(讲课1学时)

A.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动力类型;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原理及风化壳概念;风化作用的意义。

B.风化作用的地质现象及产物,铁帽,倒石堆、基岩。

C.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章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讲课2-3学时,实习2学时)

A.地面流水类型;洪流的地质作用及泥石流形成原理、形成条件;河流地质作用的动能、河水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河流的下蚀作用、侧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其磨园作用、分选作用、磨细作用的概念和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侵蚀基准面概念及河谷阶地成因及研究意义。

B.河流冲积物及其类型特征: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特征;三角洲成因、条件和研究意义。

C.片流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河流侵蚀地貌及地质现象,河心淮、河漫滩。

第十一章 地下水地质作用(讲课1-2学时)

A.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溶运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概念、原理及其产物,喀斯特作用在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地质学研究中的意义。

B.地下水埋藏状态分类及潜水面概念,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泉及类型,喀斯特作用及喀斯特面貌,滑坡。

C.地下水的机械作用、地下水水源及水化学找矿概念。

第十二章 冰川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冰川的剥蚀作用、堆积作用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原理,冰川的形成、运动,冰川类型及其堆积物特征,冰期与间冰期。

B.古冰川遗迹。

第十三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讲课2-3学时)

A.海水运动的类型及特点及其海洋环境地理分带特点,滨海和浅海的(机械和化学)沉积作用,物源及分类、沉积分异及沉积特征,海洋搬运作用类型及特点。

B.海进和海退概念及海陆变迁和古地理概念,海洋的剥蚀作用,溶蚀作用,滨岸沉积作用和深海沉积作用及其一般特点。

C.海洋概况,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洋生物分布及特点,海洋有关资源。

第十四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沼泽生物堆积作用与成煤作用。

B.湖泊的沉积作用类型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沉积矿产,湖泊、沼泽的概念及成因类型。

C.湖水的来源,化学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湖水的排泄。

第十五章 风的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风的地质作用和灾害性及其形成条件与防治。

B.风的地质作用特点及风蚀作用方式和风蚀地貌,风的搬运作用、搬运能力、搬运量、搬运方式及其分选作用与磨圆作用,风的沉积作用,沉积特征及分带性,砂丘的形成与迁移,风成黄土与次生黄土,荒漠的成因及荒漠类型。

第十六章 重力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重力地质作用类型及特征

B.重力地质灾害性的形成条件与防治。

第十七章 地球科学与人类活动(讲课1学时)

A.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普通地质学 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对《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首先概述了该学科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和方向,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本门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采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突出唯物辩证地质思维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该课程建设的一些不足及如何改善优化的建议,将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传授学生以学习的方法上,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传授中,重点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能够探索研究性的学习。

【关键词】新形势 课程建设 普通地质学 实践 方法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2013年精品课程(普通地质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M141,2012249);(2)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49-02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性。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传授学生以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传授中,重点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能够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尤其是《普通地质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具有自己独立体系的基础课程,在空间上有着广泛性和为观性,时间上有漫长性和瞬时性,研究内容广泛而复杂,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启蒙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仅仅是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很难让学生掌握真正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新课程的建设,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力求在理论部分尽可能地达到更加新颖更有深度的突破,在实践部分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获得真知。

一、《普通地质学》的学科性质

《普通地质学》是主要以行星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性学科,它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研究范围包括水圈,生态圈,岩石圈,大气圈等,着重研究固体地球的组成构造以及演化史等,包括地球的形状,表面形态以及地球内部层圈和外部层圈的结构,发生在地球内外部的地质作用特征及产物,地球的物理性质,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形变等等。地质学是地学的主体,同时对环境,旅游,生物等其他的专业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普通地质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只为大一的新生开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关于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能够综合分析关于地质的实际问题,能够对常见的现象进行解释,为今后关于地质方向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的特点

1.新课程的建设要有先进性,即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最后教学取得的成果要得到学生的肯定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方法,而不仅仅是得到专家的认定,新课程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理念。先进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当下在地质学上取得的研究成果,给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技术的信息,广泛吸收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及规范。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吸收和摒弃,将教师的有机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2.新课程的建设要有互动性,课程的建设要有持续性,不断完善反馈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要及时汲取学生,教师,校内,校外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强化课程的建设者与使用者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程建设成为能够流传下来的精品。

3.新课程的建设要有整体性,就是指教师,学生,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要素的整体性,要考虑课堂上的各个环节,抓住各个环节的关系,如课堂上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授课的水平,课上的交流与讨论,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教学辅助手段,教材与教辅的使用,最终的学业评价等,关注的是整体的建设而不是局部的建设,要有顾及全局的建设理念。

4.新课程的建设要有开放性,打破教学资源对教学质量的限制,免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向着更广泛更深度的方向发展新课程的建设。

三、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方法

《普通地质学》是大学新生入学来所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今后的发展,尤其是面对新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都在快速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向社会的输送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和教育部门等要对新课程的建设十分地重视,课程上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热情,制定一套能够体现教学效果并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知识信息通过声音图像等表现出来,弥补语言讲述的不足,比如可以用动画形式来展现大洋演化的威尔逊旋回和海陆变迁的过程等,从而使教学的内容生动形象,又丰富了教学信息量,能够表达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信息,解决教学上的难点也能够突出其重点,使学生感性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理论;利用精美神奇的矿物等自然图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加强对书本上的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使学生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

2.室内和室外教学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户外的教学实践,利用周围环境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以及附近大量的地质现象,尽量多带领学生去野外實践,让学生亲身观察,体会,可以使学习本身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更好地吸收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3.始终贯穿唯物辩证的地质思维方式,其本质是对地质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地质思维是地质工作者所要必备的思维,唯物辩证的地质思维就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思维。地质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对地球的诞生,地壳的变动都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新课程的建设中,要强调地质思维的时空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地质演变及一些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比如碳元素可以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两种不尽相同的矿物,类比法的原理等也都体现这地质的思维时空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并不只是文学词汇,也是一种由内动力作用使地壳提升,外动力风化腐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质现象,还有内动力和外动力对地质作用的关系形成“背斜为谷,向斜为山”等的现象也都体现了唯物辩证的观点。所以,在课程的建设中要始终贯穿唯物辩证的地质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对时间空间的理解,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地质演变的过程。

四、新形势下课程建与实践中的问题与优化

现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个专业学科的知识内涵也在不断增加不断发展,普通地质学的教学体系也应该跟随发展的脚步来不还完善变革。目前,关于地质学的教学还有很多的挑战,主要是教学改革使地质学课时大量的缩减,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地质学的教育正在面临由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主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新课程建设与实践的优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教学的优化和实践教学的优化。围绕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所关心的问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找到教学重点,合理取舍,可以将《普通地质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板块,比如地球的背景知识板块,包括地球的基本特征、矿石岩石的结构等内容;地质作用知识板块,包括内动力,外动力地质作用,这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也是重点的内容;地球资源与环境知识板块,包括资源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作用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地质学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的讲解,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地质现象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将火山岩的形成与火山喷发的现象结合讲解。不仅要注意指示性科普性,还要注意趣味性,不仅要讲授丰富的地质学知识,还要联系生活中的地质现象,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更好的解析自然界的地质现象演变过程,使学生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室内的知识学习以及野外认识。在实验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讲授一些实验方法,技巧和要点,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观察结合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描述标本或是进行其他实验内容,教师可以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再根据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有侧重的讲解,这样既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野外学习之前应该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料如教学短片,图像影音等,让学生能够先了解一些所要去学习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目标任务,避免倒时不知所措,提高了野外实习的效率。在野外学习的观察中,主要是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探索学习,加深对地质演变以及其原理的理解,巩固旧识,认识新知。

最后,在整个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的就是时刻彰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必讲内容,如基本的概念、原理等和学生自学内容,如一些描述性内容、假说等,教师着重讲解必讲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去学习自学的内容。采用互动性的教学,增加学生课上交流和讨论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课本上的知识太过枯燥无聊,使学生感到疲乏,增加互动部分,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人为的地质灾害,尤其是现今社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资源和环境成为人类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地质学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受到了社会很大的重视。提高普通地质学的教育成效,就要发展改良在新形势下的地质学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实践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本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并且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蓉,杨可珍.哲学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应用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3(01)

[2]宋召军,李月,胡绍祥.《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初步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3]王家生,谢树成,龚一鸣.“普通地质学”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改革與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9(02)

[4]王祥邦.愉快教学法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

作者简介:

宋召军,男(1976.10—),汉族,籍贯黑龙江木兰县,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普通地质学教学与研究;

魏久传,男,1962.11,山东博兴,研究生,教授,从事矿井水害防治研究;

余继峰,男,1964.10,安徽萧县,研究生,教授,从事沉积学研究;

普通地质学 第4篇

科普著作是科技文体的一种, 兼具科技文体科学性和文学作品文学性的特点, 是介于科技文体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特殊体裁。在当前的国内图书市场, 科普图书无论是从种类还是销量而言都不甚理想。本文作者在翻译《普通地质学》的过程中, 对翻译实例进行详细分析, 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翻译过程中在选择词义及句法转换方面遇到一些难题, 从而得出最自然贴切的译文。通过这些努力, 对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同时, 作者在该篇论文中总结的翻译原则及方法对科普翻译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作了铺垫。

二、文献综述

很长一段时期, 科普作品的翻译在翻译界未被重视, 但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 许多优秀的国外科普著作被引入国内市场, 如《时间简史》、《裸阳》、《太空漫游》等, 在这种趋势下, 一些中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科普翻译进行广泛的研究, 主要侧重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方面。郭建中在2004年的《科普与科幻翻译》一书中将科普著作定义为“Science made simple for the public”, 是文学与科学的结合体。方梦之在1999年出版的《科技翻译:科学与艺术同存》中提到科技著作根据其正式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普通地质学》译文分析

本文作者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 以《普通地质学》翻译实践为研究, 探索恰当的翻译策略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科普作品的写作风格与特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将科学性作为第一考虑要素。科普著作所传达的科学知识必须正确无误, 符合逻辑。

科普著作的第二个特点是文学性。既然科普作品是科学与文学的结合, 那么文学性便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特点。很多成功的科普著作所使用的语言非常优美, 是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2.科普文体的翻译原则与策略分析。科普著作的翻译标准是由其性质与特点决定的, 同时也取决于其读者对象。在高度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将科普文体的翻译原则总结为下面三点。

(1) 忠于原文。译者必须传达准确的信息, 因为科普著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

(2) 译文要流畅自然。正如前文已经讨论过的, 文学性是科普著作的一大特征, 尤其很多著名的科普作家, 都有鲜明的写作风格, 因此译文也必须体现原文的文学美。

(3) 通俗易懂。从读者的角度以及作品本身而言, 通俗易懂是作品的生命。在很多情况下, 译者必须改变原有的句子结构甚至是重写句子来使译文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下面, 作者将从两个层面对科普著作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首先是词汇意义。奈达曾经说过, 翻译即译意。为了译意, 译者首先要能准确译出词语的意义。郭建中将与科普翻译密切相关的词语意义分为四类:概念意义、语境意义、搭配意义及文化意义。本文从该观点出发, 列举一些翻译实例进行阐释。

其次是句法。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有很多差异。翻译的过程中, 为了获得对等的译文, 译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对原文的句法作出适当的改变。奈达曾说, 译意, 就必须改变形式。

例:Modern scientific discoverie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energy may be created from matter that in turn may be createdfrom energy.

译:现代科学的发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物质可以产生能量, 能量又可以产生物质。

原句包含一个同位语从句, 其中就带有一个定语从句, 译文则用三个并列从句来表达。

例: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ENDLESS ANDMUST BE MANAGED

译: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必须谨慎管理

译文用两个短句将原文一分为二, 更加具有可读性。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的巨大差异以及科普翻译的目标, 这种句法改变的例子在科普翻译实例中极为常见。

四、结论

通过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笔者得出结论, 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科普翻译具有可行性, 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译者选择合适的策略与方法来表达原文的内容与内涵。在《普通地质学》翻译实践的基础上, 作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意义作了简要的总结, 探讨了科普著作翻译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eech, G.N.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M].Bungay, Suffolk:Richard Clay, 1981.

[2]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5篇

1、五孔桥

通过观察辉绿岩和三叠纪舍资组的接触,下为灰绿色辉绿岩,上为三叠纪舍资组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现象。从以上特征可看出存在沉积间断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平行,故该接触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雷刚厂

通过观察三叠纪舍资组与寒武纪西王庙组的接触,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舍资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至浅黄紫色薄到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层状含细粒、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与下伏西王庙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芭蕉箐铁矿

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属于文笔山――鱼子甸铁矿床的一部分。矿体产于泥盆纪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内,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含矿岩系为:

上覆地层鱼子甸组第二段,为灰色薄至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

鱼子甸组第一段可分五小层,主矿层为褐红至暗红色鲕状赤铁矿,厚2~5m不等。

下覆地层为缩头山组:黄色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

4、人民渡(狮山断层)

该断层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断层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纪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等地层。上下盘植被不同。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H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第二章2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近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四、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习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上一篇:三电控制系统下一篇:网络购物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