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农机推广

2024-06-27

网络技术与农机推广(精选12篇)

网络技术与农机推广 第1篇

关键词: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农机使用量不断增加, 燃油价格变化无常, 进一步加深了燃油供需矛盾。因此, 应加大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力度, 不断扩大节油技术应用范围, 推广农机节油工作,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1 农机节油技术

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 越来越多人关注环保工作, 研究节约能源方法。1970年, 我国有关部门对农业能源节约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通过减少能源使用量来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能源消耗, 并重视农机节油技术研发和推广。目前, 我国经试验、推广、宣传、应用的农机节油技术主要可分为四种。第一, 通过添加物节油。该技术的节油原理是通过应用机油增效剂、柴油助燃剂、柴油增效剂等添加物, 实现农机机油的最大化利用, 从而达到节油效果;第二, 通过对节油装置的改进节约农机耗油量。该技术主要对柴油机扩容、柴油机惯性增压、磁化节油器等节油装置进行改造, 减少农机油使用量;第三, 通过农业机械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减少农机油使用量。有研究显示, 两名农机操作水平不同的驾驶员造作同一机型的农业机械, 油耗量差异可达15%~20%;第四, 通过清洗金属剂开发、密封防漏装置研发及泼油机回收等节油技术减少耗油量。

2 推广与应用农机节油技术的重要意义

2.1 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我国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村为目标。加大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 可以让更多的人应用农机节油技术, 从而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避免资源浪费现象, 有利于环境保护。

2.2 促进农业发展。

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 可有效减少农村劳动力, 让更多的农业劳动者投入其他行业, 使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改善农民经济收入, 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3 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 可以让更多农机操作持有者降低耗油量, 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投入, 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2.4 保护环境。

推广之后, 农机节油技术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 避免了漏油现象, 实现了资源节约, 能源最大化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

3 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的问题

3.1 投入资金紧缺。

农机投入资金紧缺已成为影响农业机械更新的主要因素, 很多农业机械由于更新速度较慢, 带故障使用, 对工业生产效率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表面上看, 这是为了节约资金, 但实际上会导致更多浪费现象。在农机节油技术推广时, 由于资金较少, 宣传力度不够, 深度和广度不足, 阻碍了农机节油技术的发展, 影响了农机节油技术的应用。

3.2 农机操作者没有正确使用农机产品。

农机操作者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农机耗油量。在农机节油技术实际推广过程中, 由于农机操作者对农机产品不熟悉, 操作不当, 没有正确使用农机机械, 导致油料严重浪费, 耗油量过大。

3.3 节油装置或产品效果不理想。

很多节油装置和节油产品为了赚取利益, 打着节油的旗号, 但实际上并不具备节油功能, 农民购买应用后, 难以达到节油目的;或由于节油装置运行不合理, 设计不科学等原因, 难以实现节油目标。

3.4 节油技术不实用。

在进行农机节油技术推广时, 发现一些节油技术使用要求较高, 需要相关的配套设施才能达到节油目的, 导致农业机械操作者节油积极性受挫, 推广难度较大, 应用范围较小。

4 加大农机节油技术推广的方法

4.1 制定科学可行的推广方案。

想要做好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 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推广方案, 明确推广工作的目标, 有计划地进行农机节油技术推广, 灵活变动, 确保推广效果。

4.2 做好节油技术推广宣传工作。

农机节油技术在进行推广时, 应做好宣传工作, 深入农民基层宣传农机节油技术的应用优点, 让更多农业生产者了解农机节油技术, 通过正确示范进行宣传和推广, 提高宣传效果。

4.3 加强节油技术培训。

应通过宣传提高农民的节油意识, 使农民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加强农机机械操作者的专业水平, 使其正确使用农机机械, 提高农机机械操作水平, 通过应用节油技术减少生产投入, 提高农业收益。

4.4 及时更新农机技术。

加大农机投入资金, 及时更新农机技术, 促进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另外, 还应加大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针对农机节油技术推广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以此促进农机节油技术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民收入, 还有利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因此, 应将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工作, 不断改进农机节油技术, 加大技术推广, 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加强农机节油技术推广, 让更多农业生产者应用农机节油技术,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技术推广与理论实践 第2篇

广西软枝油茶

推广背景:

油茶(Camellia spp.)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亦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利用和栽培历史。油茶寿命长,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定收获期长达80 年以上。油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种植于广大的红壤丘陵低海拔地区。我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国,全世界的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除此之外,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均有少量分布。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和我国栽培范围最广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它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具有良好的组织血脂升高等诸多的保健作用和药理作用被广泛种植。我国油茶的种植主要在南方,在广西地区,油茶的种植更是广泛,它既可以保护土壤不被流失,又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

茶油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主要由油酸、亚油酸和少量饱和脂肪酸组成。茶籽油和橄榄油的理化特征和脂肪酸组成非常相似,油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达80%和90% 以上,两者均比橄榄油高出数个百分点。油酸是一种优质的安全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又不易氧化沉积于体内,抗氧化效果比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好,不会引起人体血液中胆固醇(TC)浓度的增加。

存在的问题:

1、种苗生产缺乏可靠的良种检测技术,地域间引种缺乏科学管理

良种的推广和应用是确保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举措。由于油茶生命周期长,稳定收获期可长达80 年以上,因此,油茶生产中良种的应用尤为重要。

2、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传粉昆虫生存和种群数量,影响油茶授粉及坐果。

油茶是自花不孕植物,除风力可传播少量花粉外,主要靠昆虫如蜜蜂、蚂蚁和各种甲虫等授粉,但其中数量最多、传粉效率最高的是各类野生蜜蜂,各类蜜蜂对油茶的增产有显著的作用。

3、病虫害对油茶良种大面积推广存在潜在威胁,急需加强油茶抗虫、抗病育种研究。油茶良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油茶的产量,但栽培品种过于单一,往往会导致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潜在威胁。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茶苞病、白绢病、油茶绵蚧、油茶叶蜂等都是危害油茶的常见病虫害。油茶病虫害一旦爆发,将导致大量落蕾、落果、落叶,甚至全株枯死。

解决问题的思路:

根据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现在好多省级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我国政府应当重视此事。此外,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情况来指定一个良好的方案来解决当前油茶产业遇到的困难,组织和管理当地村民和居民更好的管理和种植油茶,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最后各地政府还可以建立一个油茶生产基地,这不仅能更有效的管理油茶、养殖油茶,还能形成一个美丽的景观,来供游人参观,这样既发展了油茶产业,同样也发展了旅游产业。

采取的措施:

1、政府重视,提高认识,合理引导资源的产业开发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资源,打造油茶产业将涉及到科技、林业、农业、环保、财政和工商税务等部门,还连着千万家油茶农户的切身利益,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合理引导,按照市场规律,促进油茶新产品开发、抓好资源的基地建设,以高质量的产品带动油茶相关产业链的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还油茶的经济林真正面目,纠正过去的粗放经营和“露水财”思想。提倡良种、注重栽培技术,合理的投入。从政策上逐步明晰山权、林权,促进林地流转,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油茶生产,鼓励一些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参与油茶产业发展。

2、油茶良种选育研究发展策略

2.1重视与发掘对现有育种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

油茶种质资源是最主要的育种群体。应当对各地育种资源进行搜集、保存;制订明确的育种目标,将育种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

2.2以产量为油茶良种选育研究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品质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油茶总产量很低,造成食用油市场份额占有率低,所以育种目标是尽可能获得最大产量。在选育高产新品系时,应侧重提高果实含油率品系的选育。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脂肪酸特性优良,在育种研究时就应将营养学观点引入到选育评价中,使所选出的良种能符合市场需求。如作为高品质、高级化妆品用油时,要求更高的油酸含量,特殊的保健用油也对油脂特性或脂肪酸组成有独特要求。同时,应通过育种工作制订出科学的栽培技术规程,实现无公害或有机栽培。

2.3深入开展杂交育种,丰富油茶育种群体

在已选育出的200 多个油茶良种和现保存的1 000多株优树中,品种间的主要经济性状并不完全相同,如成熟期、含油率、花期、抗病性等,而且还有一些虽然未入选,但具有一些特殊优良的性状;同时山茶属植物中也具有许多性状优良的物种和地方品种,这些都是开展杂交育种的好材料。在选择杂交亲本时要特别注意远缘杂交和经济性状的累加或优势互补,以取得最大的杂种优势。

2.4重视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健全良种推广体系 可通过科学布局建立

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一方面能收集和保存良种种源,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育种工作,以保证良种繁育工作能持续进行。同时,育种工作与生产紧密结合,能及时得到生产反馈信息,改进育种计划和方向,也能起到示范样板的作用。此外,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良种审定,保证良种应用的纯正性;建立相应的技术推广机构,通过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良种推广工作,使推广效果与利益挂钩,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研究改进苗木繁育方式,规范整顿苗木市场,建立专业良种繁育基地,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取得的效果:

通过广西软枝油茶的推广,广西各省市都大力推广软枝油茶,在推广过程中他们的确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并且强力支持他们,这让他们能更好的、无忧无虑的去发展软枝油茶。通过推广,油茶的产量提高了,并且根据地区不同,油茶的年龄不同划分了区域,这样能更好的使油茶迅速生长、提高产量,还能减少油茶种植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加强了油茶的抚育管理。

经验教训:

网络技术与农机推广 第3篇

关键词:“两新”技术;重要性;实验;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93-1

1 加快农业机械“两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先实现农机现代化

现代农业是优质高效农业,它以高效为目标,以种植业实施全程机械化为机械支撑,按照农艺要求组装的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包括改良土壤、节水灌溉、精密播种、各种肥的投入、病虫害的防治、机械收获、机械加工等。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则是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这些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新技术经过试验、示范后,加以推广,使农民能够接受、运用、产生共识,所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目标必须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离开农机措施的技术支撑,则将一事无成。现代农业实施的新型农艺技术推广需要机械技术之完善。随着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机耕、机播、机插、机植保、机收等各个环节都对农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都要求农艺与农机相配套。改进农艺,应用农机,根据农艺的要求调整农机作业的技术路线,从而使农机与农业两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农机化“两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也改变了农民保守僵化旧的传统耕作方法。拖拉机整地取代了马牛拉的原始的弯钩犁、机械播种、机械插秧改变了人工点籽、人工插秧的原始操作、机械收获取代了用人工弯钩镰刀的收割,结束了场院上垛,石头磙子碾压脱粒的历史。当新的机具取代旧机具,新的耕作技术取代了旧的传统耕作方法时,都靠推广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农机化“两新”的推广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使全市农业机械 保有量大幅度上升,拖拉机保有量已达35000台以上,配套农机具120000台(套),大中型拖拉机2400余台,水稻插秧机500余台,水稻收割机270余台,年完成机耕面积180万亩,旱田机播种面积120万亩,水稻机插秧15万亩,水稻机收获12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以上。同时农机化服务组织不断扩大。全市各类服务组织、农机大户达到150个、农机合作社50个,这些组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新生力量和新型农民代表,在农机化机械化生产中起到了主力军作用。

2 全力推进农机化“两新”技术的实验、示范与推广

2.1 积极引导农民应用农机化“两新”技术

当前,随着国家的农机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出台,也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补贴资金逐年提高,同時也为我们农机化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大大提高了农民购机的热潮,农民购机热潮非常高,同时也为我们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由于农民对新生事物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和购买能力的薄弱,推广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有利时机,有意识地选择引进适用的现代化农机装备,引导农民进行选购,并辅以技术示范培训。这样农民得到购机补贴实惠的同时,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也得以顺利地开展。

2.2 帮助机手掌握和使用新技术、新机具

机手对一项新的农机化技术或机具操作水平的掌握程度,对这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的效益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技术或机具,如果没有正确的运用和操作,此项技术也是难以推广。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农机化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多形式,多层次搞好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培训,我们要及时组织农机推广人员深入村、社及农户,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和使用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使科技成果得以尽快地转化实际生产力。近年来,在推广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发放宣传资料,召开观摩现场会等一系列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 扩大农机化“两新”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

普及农机新技术,帮助机手正确使用新机具。我们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服务等多种手段,并借助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使千家万户及时了解和学习,加快扩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也使农机化“两新”技术推广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农时季节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有关农机化各项惠农政策,有利配合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2.4 正确把握农机化“两新”技术推广方向

农机化“两新”技术推广,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推广扶持政策和推广项目为主,寻找适合本地的新技术、新机具。这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才能发挥作用,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我们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研,及准确掌握农机技术信息,找准农机化发展方向,大力推广先进、适用、高效、安全的新技术、新机具、加快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浅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 第4篇

吉林省敦化市农机推广总站, 为了使有限的发展项目经费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将项目课题化, 按项目成立课题组, 将项目经费用于示范办点及其他推广活动。近几年, 实施了机械深施肥、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大豆垄上双行机械播种、大豆窄行密植机械播种、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以及大豆、玉米和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等项目。

2 厂站互惠

乡镇农机推广站通过实施农机推广, 及时了解农民对精播机、旋耕机的需求, 与敦化市民主机修厂合作, 由厂家提供样机, 联合开展示范演示, 使潜在需求转为现实购机欲望后, 由乡镇农机站推广新机具, 使乡镇推广站与厂家都获得了收益, 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3 利用跨区机收作业拉动

延边州地处边疆, 一些市县多数农民出国打工, 家里种植的水稻没人收, 农民对联合收割机需求迫切, 但缺乏资金无力购买。敦化市作业协会抓住这一机遇, 向有机户公布该地区的适宜机型, 调动跨区机收作业队前往作业。同时, 还及时召开现场会, 宣传机收的优越性, 几年来, 敦化市跨区作业机收面积已达5 000多hm2。

4 培植农机作业合作社

目前, 敦化市已成功组建130多个农机作业合作社,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5 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

农机培训工作直接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 因此, 必须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 把服务贯穿于农机培训工作的全过程, 把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民, 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机化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带来的成果。

6 建设一支高素质推广队伍

农机培训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 为了给农民提供最大的方便, 要经常深入乡镇, 甚至到田间地头。这就要求推广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具有为民服务的思想, 具备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养成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作风。同时, 农机培训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精通农机业务知识, 熟悉农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原理、使用和维修方法, 能够回答和解决农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7 积极做好送科技下乡工作

送科技下乡是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 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机培训工作肩负着向农民传授农机适用新知识的重要任务, 必须积极参与到送科技下乡工作当中去。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要充分利用农忙季节深入田间地头, 农闲时深入乡村集市, 将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机技术推广、驾驶员安全教育及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等相结合, 进行现场指导, 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

8 开展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

多年来, 敦化市农机培训工作方式单一, 既不能充分发挥农机培训工作应有的作用, 也不利于农机推广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必须开拓、解放思想,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科技培训。一是要要继续巩固培训的主阵地, 面向“三农”开展对驾驶员、操作人员的农机维修和机械加工、修理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新闻传媒讲座参与新农民技术培训等社会化培训活动。

9 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农民授课

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 第5篇

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

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畜产品安全和养殖效益等诸多问题.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变废为宝,一直是国家、科研人员和广大养殖户共同追求的目标.发酵床养猪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采用发酵床猪舍,使仔猪一出生就生活在有机垫料上,其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或转化.同时,猪粪提供的`营养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高蛋白的菌丝,再被猪食入,不但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还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投入产出比与料内比,且出栏相同体重育肥猪可节省饲料20%~30%,省去6~8成以上的劳动力.

作 者:陈玉红 王荣祥 史家云 王强 王新梅 作者单位:安徽省凤阳县畜牧兽医局,安徽,凤阳,233100刊 名:畜牧与饲料科学英文刊名: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年,卷(期):31(3)分类号:S828.4关键词:发酵床 垫料 菌种 环保 猪

关于花生增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第6篇

摘 要 通过将影响花生增产的因素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现階段花生种植的现状,包括病虫害频繁发生、种植密度不合理、机械化程度较低等,尝试从改善生产条件、优化良种布局、防治病虫害、确定种植密度和加强日常管理这几个角度论述花生的增产技术。最后对花生增产技术的推广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花生;增产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34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08

花生,也叫落花生、长生果、泥豆等,是我国一种产量丰富且被广泛食用的坚果。因其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有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并能够有效延缓衰老,因此也受人们的喜爱。而花生也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在其果仁当中提取的油脂可被用于提取食用油或作为润滑剂、淬火剂等。我国也是花生种植大国,研究促进花生增产技术能够有助于提升花生的产量和品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1 影响花生增产的因素

1.1 花生的生长特点

作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花生从播种到开花只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花期却是需要2个月以上,同时每一株花生基本都会开上百朵花,经过授粉之后子房柄会不断伸长之后下垂至地面,最后在地下完成结果。一言以蔽之,花生的生长特性就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花生只有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下才会慢慢形成饱满的果实,假如土壤出现板结,子房柄无法深入其中,那么子房将直接枯萎在土面上,因此花生需要种植在沙质的土壤当中,并配合多次培土和中耕。

1.2 传统的种植方法

目前,农民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花生种植规模,并且经常出现各类花生品种混种等情况,同时在传统的种植方法当中,农户可以通过翻整土地等方式使,土壤处于疏松柔软的状态,进一步改善土壤的质量,但对于花生尤其是种子发芽时期的温度控制、水肥施加等重视程度较低,尤其是在防治病虫害工作当中也主要以喷洒农药等化学处理方式为主,因此导致花生种植长期面临着低产和低质量的问题,

2 花生种植的现状

2.1 病虫害频繁发生

病虫害始终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大因素,在当前的花生种植当中病虫害情况频繁发生,主要有黄花叶、芽枯和叶斑病等病害,而此类病虫害具有发病时间早、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根治花生病虫害,在传统种植方法的影响下,农户习惯喷洒毒性较强的农药,这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消灭病虫害,但残留的农药渗透进土壤和果实当中,一旦人体食用将会对身体机能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如此,频繁的农药喷洒也使很多病虫对农药产生了免疫力,杀虫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解决病虫害问题是实现花生增产的一大关键步骤[1]。

2.2 缺少合理的种植密度

在现阶段广西地区的花生种植产区当中,农户对于花生种植密度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导致花生的种植密度不合理。过于稀疏的种植密度将造成土地、日光等资源的浪费,影响花生的高产。而种植密度过小则容易导致花生的生长空间过于狭小,尤其是在开花期花朵层层叠叠不仅阻挡花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且导致空气难以正常流通,同样会对花生增产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不同的花生品种对于种植密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在实际种植中,农户往往采用同一种密度进行种植,未能充分考虑花生的实际生长需求。

2.3 机械化程度较低

目前,虽然广西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已经上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当中,但在许多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花生种植的机械化程度仍然偏低,加之许多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对新型机器的使用方法、原理等不了解。因此,仍然有绝大多数的农户依靠人力完成播种、除草和收获等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花生的种植效率,导致花生种植迟迟无法实现大规模增产[2]。

3 促进花生增产的技术研究

3.1 改变生产条件

促进花生增产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改变生产条件,由于广西花生种植区域大多集中在山区丘陵地区,土地较为贫瘠,保水保肥能力不足,特别是部分种植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环境,对生产条件进行改造。如果是土质较为黏的花生地,则需要通过深翻、深刨并利用泥地压沙、沙地压泥等方式改善土质,将活土层进行加厚处理。另外,需要在种植区附近种植防护林或乔灌木植物,一方面涵养水源,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增加土壤的保墒作用;同时,配合施加钾磷肥料和有机肥料,在地面不太平整的花生种植区整地和修挖排水沟,做好花生种植排水工作,避免因积水而导致花生根系浸泡腐烂而导致花生减产、品质低下。

3.2 优化良种的布局

根据不同的花生品种需要进行合理布局,使用与之相配的种植方法。例如,若种植区土层较厚、肥力较好,可以种植粤油45等花生品种;若种植区具有较好的排水性且肥力保持中等偏上水平,可以尝试种植优质高产的花生品种;若种植区土质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缺乏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则建议种植抗旱耐瘠的晚熟型花生品种;若种植区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则建议种植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病性的花生品种,如桂花22号等[3]。

3.3 有效防治病虫害

前文提及过,在现阶段的花生种植当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对实现花生增产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客观规律,利用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对花生叶斑病,可以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比例配置药剂,每隔10~15 d喷洒1次,总次数不超过3次,总数量不超过100 kg。此外,可以配合使用生物手段和物理手段,如安放黄粘板诱杀病虫或设置防虫纱网等等。

3.4 确定种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有效促进花生實现增产。因此,在种植过程当中,农户需要根据花生的具体品种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例如,对于春播的中熟型品种如粤油45等,若种植区土壤肥力较好则建议9 000穴/667 m2,若种植区土壤肥力较差则建议12 000穴/667 m2;对于中熟型的花生品种如桂花22号等,若种植区壤肥力较好则建议7 000穴/667 m2,若种植区土壤肥力较差则建议

9 000穴/667 m2左右。另外,根据实际的种植情况,适时进行补苗工作;同时,在此期间还还需要及时进行松土、除杂草等工作,确保花生能够有充分良好的生长条件和生育空间[4]。

3.5 加强日常管理

花生在种植期间还需要加强对其的日常管理工作力度,在花生的幼苗生长使其需要进行清棵蹲苗处理,也就是对主茎的生长进行有效抑制,以促进侧枝能够实现茁长发育,同时增加有效花和饱果率。而当花生处于结荚时期时,需要进行深锄培土,以便大批果针能够顺利入土,使荚果能够得到膨大发育。另外,需要在种植过程当中定期做好除草工作,避免因杂草过度生长而导致花生的养分流失。

4 花生增产技术的推广

4.1 加大科研力度

鉴于花生增产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种植户实现创收。因此,我国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花生增产技术的科研力度,努力吸纳先进的科研人才建立专业优秀的科研团队,共同努力完善该项技术并解决技术难题,为花生增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4.2 做好宣传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技站需要积极做好花生增产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可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在当地开展试验田,通过真实运用花生增产技术,让农户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增产技术的重要性和巨大优势;同时,联合花生种植大户积极组织农户学习花生增产技术,如指导农户挑选高种优质花生品种,帮助农户合理进行良种布局等。而国家和政府也需要加大对花生增产技术推广的重视力度,一方面积极投入宣传资金,用以印发有关花生增产技术的宣传图册等,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安排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以便其真正熟练掌握花生增产的关键技术。

5 结语

花生因其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始终作为农业生产当中至关重要的一大组成部分。研究花生增产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在种植花生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有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户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鉴于花生增产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我国科研人员需要加大对该项技术的科研力度,争取攻克所有的技术难关;同时,各级政府也需要加大花生增产技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认识到增产技术的重要性并能够熟练将其应用在花生种植当中,确保花生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赵婷,郑向丽,徐国忠,等.试论花生的增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5(3):490-497.

[2]张新友,汤丰收,王保华.河南麦套花生增产技术研究与推广[J]. 花生科技,2016(4):1-5.

[3]翁伯琦,林代炎,罗旭辉.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对策思考[J].花生学报,2016(S1):185-194.

[4]郑亚萍,王才斌,黄顺之,等.花生连作障碍及其增产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384-388.

农机深松技术在沧州的推广与应用 第7篇

1 技术应用基本情况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 属黑龙港流域一年两熟区。2010年沧州市有4个县实施农机深松项目, 分别是东光、献县、孟村、黄骅, 引进项目资金320万元, 完成深松作业5526.67hm2。2011年6月4个项目县对深松小麦和对比田进行测产, 深松小麦平均每公顷增产595.25kg。2011年沧州市有9个项目县实施农机深松项目, 分别是河间、东光、泊头、吴桥、献县、肃宁、盐山、黄骅、孟村, 引进项目资金2500万元, 秋季完成深松作业66666.67hm2。与常规播种相比, 实施农机深松的小麦增产显著。

2 经验和做法

2.1 高度重视, 科学规划

项目县成立了由各级政府领导牵头、财政、农业、监察等部门参加的项目领导机构, 县长负责, 部门实施,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将作业任务层层分解, 落实到乡 (镇) 、村及农机手。

2.2 扶持引导, 落实机具

对项目区农民机手、农机合作社等作业服务组织申请购买深松机具的, 实行优先申报、优先补贴、优先供货;在中央补贴金额的基础上, 省级补贴资金再给予10%的累加补贴。2011年全市共补贴深松机1093台,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

2.3 技术培训, 保证质量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发放明白纸、播放电视专题片等形式, 2011年全市培训深松操作工1257人, 培训深松质量检验人员599人, 保证了农机深松作业质量。

2.4 合同作业, 严格管理

项目县农业局与作业方签订了《农机深松项目作业委托协议》;作业方与农户或村委会签订了《农机深松项目作业合同》, 明确了各方的权力与义务, 确保了深松作业顺利实施。项目县普遍做到了三公示、三签字, 即作业合同公示、作业面积公示、补助结果公示;农户签字、机手签字、质量检验员签字。

2.5 精心组织, 跟踪服务

项目县对作业机具科学调度, 严把作业质量关, 开通了农机服务热线, 并组织深松机厂家搞好维修服务工作。县农业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分组包乡、包村, 深入作业地块和机组, 进行协调和指导。

3 农机深松技术路线

目前沧州市主要进行秋季冬小麦播种前深松, 作业模式有两种。

3.1 单一深松作业

58.8k W以上拖拉机带单一深松机进行作业, 优先使用深松效果好、上实下虚、深松沟小、地表较为平整的深松机具作业。

3.2 深松+旋耕作业

67.2k W以上拖拉机带动深松、旋耕联合机具进行作业, 优先使用阻力小、更换方便、耐磨性好、带翼铲的深松机具作业。

4 农机深松质量标准

农机深松作业质量要求是“深、平、细、实”, 即:作业深度在25cm以上, 深松间隔不大于70cm, 作业后要做到深浅一致, 田面平整, 土壤细碎, 没有漏耕, 上实下虚, 达到待播状态。

5 农机深松的好处

5.1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农机深松可打破长期翻耕形成的犁底层, 加深耕层、熟化底土, 有利于雨水的入渗, 改善土壤透水和吸纳天然降水能力, 增加耕层蓄水, 节约水资源。

5.2 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农机深松可有效地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深松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常规耕作。

5.3 节能节时, 降低成本

与深耕、深翻相比, 农机深松动土量小, 减小了作业强度, 减少了耙、压次数, 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降低了作业成本。

5.4 创造“虚实并存效应”的土壤结构

实施间隔深松作业, 耕松一部分耕层, 另一部分保持原有状态, 造成行间、行内虚实并存的结构。其深松部分通气良好、接纳雨水。未松的部分紧实能提墒。在协调蓄水和供水矛盾、耕层土壤矿化和腐殖化的矛盾, 调节耕层土壤水、肥、气、热等方面有良好效果。

5.5 增产增收

农机深松有效地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发达的根系增强了作物抗逆性,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按每公顷增产595.25kg计算, 沧州市72000hm2深松小麦可增产42858t, 农民可增收8143.02万元。

5.6 保护和改善环境

深松不翻动土壤, 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 可以减少因翻地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扬沙和浮尘天气, 保护和改善环境。

摘要:沧州市2010年有4个县实施农机深松项目, 完成深松作业5526.67hm2。2011年有9个县实施农机深松项目, 完成深松作业66666.67hm2。沧州市推广农机深松技术的经验与做法:高度重视, 科学规划;扶持引导, 落实机具;技术培训, 保证质量;合同作业, 严格管理;精心组织, 跟踪服务。沧州市农机深松技术路线:单一深松作业、深松+旋耕作业。农机深松质量标准:“深、平、细、实”。农机深松的好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节能节时、降低成本、创造“虚实并存效应”的土壤结构、增产增收、保护和改善环境。

网络技术与农机推广 第8篇

(一)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底,全市农机原值23.4亿元,农机总动力226.97万k W,拥有各类拖拉机10.06万台,甘蔗种植机193台、甘蔗收割机18台、水稻插秧机440台、 水稻收割机916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2套。通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一批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好、适用的大型农机具得到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全市机耕面积32.5万hm2。其中,甘蔗机耕面积11.2万hm2, 水稻机耕面积6.8万hm2,水稻机械插秧面积1.11万hm2,甘蔗机种面积1.18万hm2,水稻机收面积4.48万hm2, 甘蔗机收面积2.49万hm2,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6.95%。

(三)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目前,全市有1个市级、7个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人员57人(科技人员35人);78个乡镇中有, 有25个乡镇级农机站和53个农业服务中心设立了农机化推广工作岗位;农机户70619户、农机从业人员90446人,农机专业合作社103家,其他农机服务组织1000多个。

(四) 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作用明显。近年来,崇左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农机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 大力推广甘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建设的示范基地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农机化作业涵盖了农田耕作、育插秧、种植、收获、植保、抗旱、农副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诸多领域,农机化技术发展给农民带来诸多实惠。其中2015年,崇左市建设自治区级 “双高”糖料蔗机械化示范基地328片211万hm2,深耕蔗地面积1.98万hm2,机械种植甘蔗面积1.45万hm2,为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 目前,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仍以农户为主,各自分散经营规模小, 一户多地,土地分散,地块小, 农作物种植品种、方式、行距、 管理模式等与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机械难以开展连续和高效作业、大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难度大。

(二)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机推广配套专项经费不足,导致农业机械小型机具多、 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多、 高性能复合型机具少,特别是高效率高性能的种植、植保、收获的机械少,很难满足甘蔗、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受条件所限,一些农机新技术、新装备难以顺利得到示范推广。目前,全市只有水稻插秧机440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11台,120马力拖拉机420台,造成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三) 大中型农机价格偏高。 目前,大马力拖拉机、种植机、 植保机、收割机等大中型甘蔗和水稻机械价格都偏高,以购买某型号甘蔗联合收割机为例,收割机为价格160万元,扣除国家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65万元后, 购机户还需要购买资金95万元, 再配套购买2~4台运输车,总投资超过120万元,农民和合作社购买能力有限,普及推广难度大。

(四) 基层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的农机推广体系主要是以县乡两级农机推广部门为主,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全市78个乡镇,只有25个乡镇农机站由县农机局和乡镇政府共同管理,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不够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知识和年龄老化、推广经费缺乏、 推广手段单一等问题突出,造成农机化推广力量薄弱,推广手段落后。

(六)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全市有103个农机合作社,属于松散型合作组织,组织功能较弱、服务能力较差,经营效益不高,特别是缺乏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综合素质较高、引领发展的带头人,缺乏具有较高农机新技术、新技能的专业人才,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财务管理人才,多数农机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三、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一) 健全农机化推广体系。 加强市、县、乡(镇) 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三级农业机械化推广机构到位、人员到位、 编制到位、推广经费到位,实现 “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稳定农机推广队伍,强化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能力,加快农机科技推广步伐。

(二)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的要求,为农机户、农民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工作,培育经济和经营能人,扶持发展一大批规模大、经营好、服务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跨区作业,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提高农机化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三) 抓好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换代。认真落实农机购置和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采取提供创业和融资平台、贷款贴息等资金扶持方式,引导农民、合作社购买先进适用性能好的大中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使用北斗、GPS导航系统实施精准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社会化发展。

(四) 发挥示范基地建设作用。抓好甘蔗“双高”示范基地规划和建设工作,按照 《广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农机化基本要求和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要点》 要求,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把土地流转和小块并大块、 高效节水灌溉、生产机械化、良种良法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规划,同期投入,同步实施,确保建设后示范基地的蔗地规模、平整度、田间道路、水利设施等能够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和甘蔗收割机连续高效作业的要求。

(五) 加大农机化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宣传力度,强化农机推广的作用,增强全社会对农机推广的关注度,树立农机推广的新形象。 要组织推广人员走进田间地头, 向农民群众宣传讲解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技术,让全社会认识农机、了解农机、关心农机,大力普及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要加大农机化技术培训力度,让广大农民亲自操作、切身体会,把农机新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与农机推广 第9篇

关键词:农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产业也逐渐进入转型阶段, 就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来讲, 已经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农业方向过渡, 并且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 在农业科技领域已经开始进行到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已经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农机化的发展是农业产业进入现代化作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并且以温室、大棚等为主的设施农业也在快速的发展。

一、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在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我国一系列的对农民的扶植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农机设备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农业作业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农机化的科技创新以及推广均有所突破, 实现了我国农业产业由传统方式向机械化作业的顺利过渡。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怎样可以做到深入的推进粮食作物机械化的生产作业, 并且尽可能的做到经济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 从而有效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在21世纪初期, 农业部领导在农机技术推广会议上对目前面临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指出农业产业的转型要快, 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将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安全性高、节能好的农机产品应用到其中。同时, 还提出要对农业设备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 切实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 对于存在的薄弱技术环节要集中科研人员进行重点突破,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机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农业部的有关领导还强调需要有机的将农机技术、园艺技术以及工程信息技术等融合在一起, 并通过系列培训, 使我国农民逐步向科技化新型农民过渡。

二、农机化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化工程的推进是比较系统性的工程, 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将视野放开、打开思路, 与此同时在推广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技术推广的应用, 同时也要注意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所制定的扶植政策, 进一步加强自身体系建设。

1. 在国家补贴的政策下进行农机推广工作

为了加快我国农机化进程, 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对农机的发展进行扶持, 在一系列良好政策的推动下, 也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在农机化推进的过程中要加强农机技术应用与国家政策的结合, 这对推动农机的合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对国家所给出的农机化发展扶植优惠政策进行一定的放大, 这样可以使工作效果更加明显, 使农机化的推广速度逐渐加快。同时各地区在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过程中, 需要对相关的组织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某些推广效果较好地区的经验, 将农机化技术进行融合, 构建国家扶植的全新方法。

2. 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合作

在农机化推广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想要促进农机农艺技术相结合, 就必须要与主管的农业部门进行沟通交流, 想要发展农机化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选择播种品种时需要注意选择那些可以用机械化设备进行耕种的品种;要确定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模式。所以在农机推广的过程中, 各级农机推广部门都要注意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交流合作, 将两部门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建设全新的农机农艺示范田, 通过示范区域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 使农村的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农机技术的推广主要是以科研机构为基础, 但是工作量较大的那些具体的推广工作则由相关的培训机构来完成。近年来, 由于我国强大的科研实力的支撑以及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向农机化方面的侧重, 使农机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 还要密切与企业合作, 做好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3. 加强体系建设, 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能力

近年来, 在国家新增1000亿元商品粮建设中安排了3亿元用于“农机推进工程”, 重点支持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已经启动, 安排资金也是3亿元。这两个工程初步估计约有1200个左右的市县纳入到项目建设范围内, 建设内容都包括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今后, 随着项目的实施, 农机基层推广机构的设施条件将得到逐步改善。

三、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对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第10篇

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施推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中国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 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 农业机械化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的迅速增长, 显著地提高了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取得了长足进步, 并且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劳动和畜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变化。2010年, 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国农业的快速增长贡献了超过52%的进步点, 农业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也飙升至52%。2013年处于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之中, 如何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 打破经济作物的生产方式机械化, 加快水产养殖等产业的发展, 加快了现代建设农业的发展速度, 提出了一种新的、对农业发展技术具有促进作用的更高的要求[1,2]。

2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策

要进一步发挥国家的补贴政策, 促进农业机械购买补贴工作是中国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措施, 同时也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创新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农业技术和农业激励政策的相互结合, 能够很好地利用国家实行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 以促进农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政策效应可以使国家购机补贴产生更加强大的动力, 达到比预期更好的结果。

要增强与农业局、科学与技术、水利局和制造集团等部门的相互合作, 把重点放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 即把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相结合。因此, 只有选择适合的优质种子, 加上简单方便的机械化操作方式, 才能够打破农业机械化的限制问题。所以, 各级农技推广工作要不断加强, 一同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建立农业示范区, 整合农作物品种、作物栽培技术以及机械化工具的相互融合, 进行简单化、聚集化、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的典范实验区域, 不断探索合理的机械化生产模式, 形成规范运作的农业技术和操作标准, 让示范区域带动全局区域的农业生产水平和机械化运用的化水平[3]。

3 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3.1 用模范单位为操作人员, 增加农产品装备质量

近几年, 国家农业设备的发展范围不断拓宽, 但温室、大棚和日光小拱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除此之外, 设施技术和设备条件少, 用来耕耘、种植、收获的机械化程度非常低, 劳动量很大, 设备农业技术和设备落后了3~4年。2011年7月, 农产品部门办了农业技术模范单位活动的设备和设施, 已经在国内创立了103个模范单位。很多地区应以创建模范单位为机会, 努力获取投资, 增强指导, 产生模范作用, 继续扩大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提高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质量, 尽全力推动机械化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3.2 加强文化培训, 提高机械化员工的素养

努力定制人才培训计划, 不断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属于“阳光工程”教育范畴。依据各种实用技术教育, 不断推广高效率和低量喷雾温室工厂化育秧移栽技术、农业机械化分级和包装设备的分级技术, 温室在保持温暖的同时还要节约能源技术、设备和蔬菜水果的放置和保持水果新鲜的检验等技术, 同时要提高作物种植机械化水平、增加温室的温、光、肥、水和环境控制的全自动化能力, 快速推进农业建设的标准化, 提高农业人员的整体技能[4]。

3.3 利用科研技术提高土地使用率

设施化的农业发展可以明显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的生产效率, 但是使用现代化的温室种植技术和养殖产业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现有耕地所影响, 因此也从侧面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粮食的收入。通过相关国家和地方进行的科研项目, 加快迫切需要的生物技术和工程设施技术, 环保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可有力对抗阻力, 生产出耐旱、产量高的温室作物品种, 在设施农业方面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提供技术支持, 为设施农业的发展作支撑。继续进行设施农业并不断扩大推广范围, 更好地利用沙漠和戈壁滩以及高山等非耕地资源, 为设施农业和农业土地问题做出缓解作用, 以便提高对非耕作性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摘要:针对目前的农业发展, 对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推广工作提出建议, 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有序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农业,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宪.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努力促进我国设施农业科学发展[J].新疆农机化, 2010 (1) :

[2]刘宪, 李中华.我国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发展问题探讨[J].农机科技推广, 2011 (2) :

[3]路战远.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3) :1-2.

生猪综合防疫技术应用与推广 第11篇

一、完成实绩

1、应用头数:2011年全街道共应用养猪户5户饲养生猪26659头,其中:出栏生猪17767头,现有生猪存栏8892头,生猪出栏数比上年的12500头,增加5267头,增长42.13﹪,比年初计划的14000头,增加3767头,增长26.9﹪,均超额完成指标,增长幅度较大。

2、产值:(1)单产:2011年头均产值3150.53元,比上年的头均产值1540.元,增加1610.53元,增长104.57﹪。(2)总产值2011年总产值为5597.5466万元,比上年的1925.万元,增加3672.5466万元,增长190.78﹪。比年初计划指标的2176.44万元,增加3421.1万元,增长157.18﹪。

3、利润:(1)2011年头均利润为784.31元,比上年的头均利润133.67元,增加650.64元,增长486.7﹪,比年初计划的197.6元,增加586.71元,增长296.91﹪。(2)总利润2011年为1393.4835万元,比上年的总利润167.085万元,增加1226.3985万元,增长733.99﹪,比年初计划指标的276.64万元,增加1116.8435万元,增长403.71﹪。

4、出栏率:2011年生猪出栏为17767头,2011年比年存栏8892头,出栏率为199.8﹪,比上年出栏率181.4﹪,提高10.14个百分点。比年计划出栏率的189.2﹪,提高0.5个百分点。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扎实做好春秋两季生猪防疫注射工作,我街道地处围垦,畜禽流动频繁,若不重视防疫工作,必将给养猪生产带来危害。为此,我们抓好日常疫病防空外,着重抓好每年两次生猪预防注射,以提高全街道范围内生猪的免疫水平和免疫密度,为全年的生猪生产顺利进行打好坚实基础,在历年来的防疫注射中,我们积极准备,精心实施,每次都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在2011年度在春秋两季和平时补针相结合,及5个规模户程序免疫相结合,我们共注射猪瘟30771头,生猪口蹄疫疫苗注射30771头,猪兰耳病疫苗注射30771头,预防密度都达到100﹪的标准。在这近几年来看,我们实施综合防疫技术应用与推广,在这几年中还从没有发生过烈性传杂病及其他疫病。

2、积极预防生猪烈性病。生猪烈性病危害巨大,一旦发生,将给养猪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但由于以前较少发生,一般养猪户对此病缺乏了解,也存在一些侥幸心理。为使广大养猪户对此病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印发了有关猪烈性病的资料,颁发到各养猪户中,让他们充分了解其危害性,并在春秋两季防疫动员会议上组织养猪户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己防患于未然。由于宣传到位,预防主动,2011年我街道尚未发生生猪烈性病,养猪生产更为安全。

3、严格控制寄生虫病。寄生虫对猪危害是严重的,它们种类多,分布广,常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摧残猪体健康,从而大大削弱猪只的生产性能。根据本地猪只常患的寄生虫病,我们推广实用的驱虫程序和常用药物,重点防治以蛔虫病。具体程序如下:仔猪在3—4周龄时首驱,60日龄转群时二驱,育成猪在100—110日龄时驱虫。种公猪每年驱虫两次,种母猪临产前1—2周驱虫,小母猪在初配时驱虫。常用药物为左旋咪唑和丙琉苯咪唑等。驱虫后粪便单独堆积,彻底发酵。

4、做好猪场的防疫卫生工作。农村养猪户往来人员较杂,较易发生疫病,,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极为重要,为此我们特地印发了对猪场的有关规章制度,指导养猪户做好防疫卫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搞好猪舍周围的环境卫生,每月用药物消毒一次,做好灭鼠,灭蝇工作:每栏猪舍出猪后,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并空栏四天以上;根据季节和流行情况做好流行病的免疫预预防注射;勤观察,及时上报疫情等等。

5、推广饲养三元杂交肉猪。三元肉猪比普通二元肉猪具有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全街道有优良瘦肉型公猪21头(杜力克)和优良杂交母猪1680头,在我街道中养猪户全部都是三元杂交的肉猪。据我街道屠宰场观察统计,三元杂交肉猪己占总数的99﹪以上。

6.推广科学饲养,提高农户和规模场户的饲养水平。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为重点,(1)提高仔猪存活率,即做好临产母猪和产房的消毒;3日龄注射补铁制剂;使用乳猪全价料,7日龄开食,30日龄断奶:预防仔猪细菌性下痢;断奶猪驱虫。(2)采用全价饲科及科学自配饲料。我街道规模养猪户普遍采用全价饲料,品种有乳猪料和大猪料。针对规模大户降低成本的要求,我们指导根据猪只营养标准,利用本地原料,科学配制全价饲,提高经济效益。(3)采用前敞后控饲养法。在20—40公斤阶段,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0—100公斤阶段,适当限制釆食量,一般在120公斤左右适时出栏,即获得较好的胴体品质,又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三、推广措施

1、举办综合防疫技术和科学养猪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全街道的兽医及养猪户参加这次培训,通过培训活动,使我街道的养殖户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科学饲养管理和积极预防疫病的意识。

2、普及科学防病知识。针对一部份养猪户防病意识差的现状,我们利用下村进行免疫注射,治疗,调查等机会积极向广大养猪宣传防病知识,帮助他们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共印发100多份发给养猪户及兽医员,广泛宣传了科学防病知识。

肃宁县农机深松技术推广实践与效益 第12篇

一、政府支持

为确保深松项目顺利进行, 肃宁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 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 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及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协调及监督检查, 同时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及相关乡镇通力合作,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 由县农业局局长靳宝全任组长, 县农业局副主任科员耿立庆任副组长, 县农机推广站站长、植保站站长、科教股股长、种检站站长、土肥站站长为成员, 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确定作业机械类型和作业时间等, 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保证项目实施, 县政府安排深松作业工作经费7.5万元。项目实施层层落实责任制, 将深松任务目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乡 (镇) 、村及农机手,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二、落实机具

落实机具是搞好深松项目的物质基础, 为此, 县农业局对深松机购置实行“三优先一累加补贴”政策, 即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对项目区农民机手、农机合作社等作业服务组织申请购买深松机具的, 实行优先申报、优先补贴、优先供货;在中央补贴金额 (补贴比例一般不超过市场平均价格的30%) 的基础上, 省级补贴资金再给予10%的累加补贴。农机股按照“农民愿意用, 机手愿意干”的思路, 多次组织不同型号、结构的深松机与拖拉机配套对比, 优选出机具性能优、工作效率高、作业成本低、深松质量好的机组, 激发机手和农民群众参与深松作业的积极性。2011年“三秋”前落实定州开元生产的SGTN-200H型深松机、河北圣和生产的1GQN-200型、IS-200型深松机、河北双天生产的IS-ZL-190型深松补贴机具199台。

三、搞好培训

机手和质检人员是农机深松作业市场的主体, 是确保完成深松作业质量的关健, 为此县农业局在“三秋”作业前一个月集中对机手及质量检测人员进行了深松技术、机具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和作业质量标准培训。经职业技能鉴定, 193名农机操作工, 35名农机质量检测人员全部获得农业部职业资格证书, 持证上岗。结合“阳光工程”农业实用人才培训, 县农业局免费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4人。此外, 县农业局召开了现场演示会3次, 发放深松小册子650份, 发放技术明白纸5200份, 取得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

四、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作用

县农业局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 共组织31个作业服务队, 实行合同作业, 推行“统一作业质量、统一调度机具、统一安排作业次序、统一补贴标准、统一验收”的“五统一”模式, 大大加快了作业进度, 保证了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其中, 肃宁县建福农机专业合作社60台车作业30182.19亩, 肃宁县兄弟农机专业合作社5台车作业2114亩, 肃宁县蓝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3台车作业1939.2亩, 肃宁县佳乐农机专业合作社11台车作业5495.6亩, 其余20个农机服务队作业60269.01亩, 为项目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服务到位

为了使农机深松作业保质、保量顺利进行, 县农业局组织维修技术人员和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分组下乡, 深入乡、村地块和机组, 进行调研、宣传、协调、指导, 做到机具在哪, 技术人员跟踪到哪, 随时处理机具故障, 保证技术服务和燃油、配件供应到位。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上一篇: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下一篇:再生资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