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2024-07-28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精选11篇)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1篇

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界定,有教育专家和民族学专家就不同的维度对多元文化教育进行解读。其中,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James.A.Banks)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界定独具特色:“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事情:一种思想或概念,说明所有的学生,不管他们属于社么群体,例如属于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或特殊者的那些群体,应该在学校里体验到教育平等的思想。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在人类社会中短期内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简言之,“多元文化教育是旨在为一系列文化和族群提高教育平等的教育改革运动。”在这一定义中,Banks强调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平等性和公平性的思想,目的是为了消除多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文化的异质性。

实质而言,面对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教育已经跨越出了某一国内部的范围,不再只是在一国的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的文化教育,逐渐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国或者地区之间的文化碰触和冲突。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已经成了全球化的本质表现,多元文化教育追求教育上的公平和平等,保证个体主动性的发展。

2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产生的背景

2.1 美国种族与多元文化教育

自从美国建立以来,就是一个有种族和文化差异的社会。在欧洲人和非洲黑奴到美洲之前,美国内部就存在着民族的多样性和多样文化问题。与此同时,美国逐渐成为了“大熔炉”,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这其中由欧洲白裔占绝对优势,他们歧视其他的少数民族,文化上的冲突由来已久。曾经,种族主义者企图用单一的文化价值观来统一各族的文化、思想,想要“纯洁”美国的文化环境。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黑人民主权利运动”,他们要求获得在教育等方面平等的权利,自己掌握在教育上的主动权,突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打破了“白人文化中心主义”。这样在白人主流文化之外也开始教授其他其他族群的文化,催生了多元化教育。

2.2“公民权利运动”(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与多元文化教育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美国经历了一系列与种族有关的事件,这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社会和种族群体的教育,极大刺激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黑人权利运动不仅是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取同等的权利,还在教育上提出了要求。这一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复兴运动对多元文化教育的高度关注。黑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移民纷纷要求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重建,更多地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等,使得多元文化教育得到不断的深化,逐渐得以巩固。

3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文化教育最基本表现和最重要的途径。通过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原则,可以看出美国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

3.1 美国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原则

(1)多民族观念应渗透到所有的学校环境中。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中,各个少数民族的意见和想法能够被广泛的地接受,并能得到鼓励和重视。要创造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学校不仅应该在正式的课程中强调多元文化教育,还应该在非正式课程和其他的潜在课程中渗透各民族的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在自然科学、语言文学或者艺术课体现,同时在图书馆、教室和餐厅的装饰等方面也体现了学校的多民族意识。除此之外,美国学校的教育政策和措施设置也注重要适应个体和民族群体的差异。

(2)课程应该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民族性是大多数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对整个社会的认识。有优质的多文化课程应该体现(下转第44页)(上接第22页)民族性的方方面面。学校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族性是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美国人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有个客观的评价,让他们明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多元文化课程应该从积极的方面来引导人们对整个社会民族多样文化和差异的认识,形成对多元文化正确的价值观。

3.2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1)逐渐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多元文化教育兴起于美国社会的种族斗争的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民主权利运动,随着人们要求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文化教育上逐渐掀起了各民族内容课程融合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目标旨在减少美国社会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歧视问题,学校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人文素质,让学生对美国历史上存在的不同民族、世界上存在的种族歧视等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多元文化教育的这一目标是要求所有学生树立起自由、机会均等和公平正义等民主的理想。

(2)树立正确的多元历史观。种族问题实质上可以说是历史问题或者人们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消除单一的历史认同观,从而树立多元的历史观。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活跃,我们不仅应该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要广泛地了解其他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的历史。学校开设涉及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课程、组织各种不同的课外活动或者俱乐部,从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对民族文化和世界观了解各族群的历史,形成多元历史观。

(3)发展文化认同意识。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世界越变越小,要求人们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并且认同其它的文化。加强对各族文化的理解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目的之一,文化认同意识的培养需要从观念和跨文化两个维度进行理解。观念上来讲,就是要求人们对种族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自己已有的世界观重新进行反思。跨文化维度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学校应该安排适合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意识教材和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从最开始的单一的种族教育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元文化教育。美国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实践对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有很多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的学校接受各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或者开设专门的少数民族学校或班级保持他们的多样性。同时,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还倡导双语甚至三语教学,以便使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大文化中来。就美国的经验来讲,我们还应该吸纳世界上其他文化,发展全球性文化教育,融入到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1]James A.Banks and Cherry A.McGee Banks,Eds.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Allyn&Bacon,1997.

美术多元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 第2篇

1、美术教学和音乐的有机渗透

音乐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将音乐欣赏与绘画相辅相成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借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联想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想象力让幼儿进行作画。在进行音乐绘画教学中应先请幼儿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倾听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去,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同时向他们提出欣赏的要求。如欣赏《狮子王》一曲时,伴随着音乐向幼儿提出:“仔细听,是谁在吼叫?”吸引幼儿注意欣赏。幼儿通过反复多次的聆听欣赏,在音乐中感受到某种东西,这时启发他们用动作、手势、表情等各种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整个表达的过程就是对作品思考、回忆、感受的过程。幼儿经过欣赏音乐,产生了想象,这时为了鼓励幼儿把想象表达得更加具体形象,适时地引导幼儿采取绘画的形式。因为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而音乐又能发挥幼儿想象能力、培养其敏锐感受力,因此在绘画活动中,将孩子感知到的音乐形象,通过认真分析,找出其主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做到脑有所思、手有所致。

2、美术教学和语言的有机渗透

幼儿喜欢听故事、念儿歌,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些爱好,把语言渗透到美术的教学中来,利用语言这一种交流工具帮幼儿理解记忆绘画形象。如:小班的幼儿画小鸟时利用儿歌“太阳圆又圆”画一个圆形当头:“月牙弯又弯”在圆形后边画半圆形做身体;“太阳长嘴又长眼”在圆上添画眼睛和尖嘴;“月牙拿把小蒲扇”在身体后画三角形做尾巴。幼儿儿歌念完了画也画好了,幼儿边念边想边画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在中大班用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也是很好的形式。例如:在中班绘画活动中教师说谜语幼儿猜“有只盒子方又长,中间玻璃亮堂堂,唱歌跳舞又演戏,天下大事盒中装。”孩子们猜出是电视机后,教师接着说:“对,今天就请小朋友画电视机。”幼儿在猜谜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电视的结构很快便画出了电视的外型。在大班的连环画《小猫钓鱼》中,引导幼儿听完故事后,回忆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特征、动态,然后再复述故事,在幼儿熟悉故事的情节后再提出要求让幼儿作画,自然而然孩子们绘画时就会更积极投入,所表现的内容也活灵活现、富于创造性。

3、美术教育和体育活动的结合是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尝试

体育活动能锻炼幼儿的体魄发展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它和美术活动的结合应该说是动静交替,既让幼儿在活动中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对于教师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是很值得尝试的。如:在“变变变”的美术活动中幼儿用绳子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在扩展幼儿经验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来尝试变换造型,这时幼儿的身体有的直有的弯还有的趴在地上学蛇爬行,有的学小兔子的跳的动作,幼儿合作用身体变换造型时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和同伴蹲、站不一摆出了太阳的造型,有的摆出了花儿的造型,还有的尝试踩在同伴的身上摆出数字的造型。

另外,大自然也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最佳时机。如:在冬日的雪天,当皑皑白雪堆满幼儿园的院子时,带幼儿到雪地里去作画肯定是每位幼儿都愿意积极参与的,当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或者小脚作画时,那满院的画作会让大家欣喜若狂,在想象力悄然在心中放飞的同时,还增强了孩子身体的御寒力和抵抗力,这不也正是体育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吗?

针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研究 第3篇

一、从种族角度看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霍勒斯·卡伦是美国最早针对种族问题提出文化多元主义的人,在1924年发表的论文《美国的文化与民主:美国人群体心理研究》中提出,美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民族的融合,即使有新的种族出现,原有的种族依然存在,成为新旧两种种族并存的状态。所以卡伦被认为是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真正发现与提出者。当时这种基于种族的文化多元观点并没有得到全民族的认可。在经历了二战以后,美国出台的移民政策十分宽松,导致美国的种族不断增加,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这种基于种族的多元文化论形成最终的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并在当下占据流行主体地位。

美国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别自然导致种族矛盾愈演愈烈,种族歧视一直是美国不争的事实。作为多元文化主义的美国必须对种族歧视与种族矛盾高度重视,内森·格莱泽对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实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他的观点中,美国存在三种多元文化,第一种是性情上略显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其更注重对美国主流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种是转变型的多元文化主义,其核心式对美国占据支配地位的人种所构成的全部的文化与历史进行重塑。第三种是转变的多元文化主义,其和谐呢是反对添加的多元文化追,希望在保持美国原有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增添少数民族的人物。这种文化多元性的解读是基于美国文化横切面进行的思考,可以说是对美国主流为文化的抨击,基于种族、人种、性别等几个方面研究美国文化的构成,预算着当前美国文化多元化研究的趋势。

二、基于人种角度的美国多元主义文化研究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其种族、人口多样是既定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正是在移民的文化差异上才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常规下我们可以认为,白人、黑人与黄种人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亚洲与印第安人往往是被迫离开家园来到美国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活,自然带有一种被歧视的命运,使得美国的多元主义文化带有强迫的性质,这种强迫性质的多元主义文化使得美国的文化多元色彩更突出。强迫性的多元主义文化主要有三种。印第安人所面对的是抢夺性的多元主义,当欧洲殖民者将他们手中的土地抢夺并对他们进行了残忍的杀害时,他们的移民是被迫的,带有明显的强迫与悲剧色彩。非洲的黑人种族所造成的等级多原子主义。在美国黑人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歧视黑人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除,其根源依然存在,美国白人与黑人各方面的鲜明对比使得美国的等级多元主义更加凸显。由来自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地区及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移民主导了寄居者多元主义文化。这些移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其移民美国也兼带不情愿的成分,经济与政治上的限制使得他们来到美国生存与发展,导致寄居现象形成特有的寄居型多元主义。

三、基于移民的多元主义文化研究

美国的多元文化理论是针对美国的社会现实及既存的多元文化现象所产生的,一方面是白人在社会发展与民族生存中对其他民族或者种族的激烈排斥与歧视,另一方面是其他类型的文化对白人进行文化反抗所形成的。当代著名华裔学者毕洪兴认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特点是美国长期存在两种互相分离的文化思潮,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两种相互分离的文化思潮,一方面指的是美国的“本土主义”,另一方面指的是美国的“分离主义”,本土主义一直具有排外性,对各种移民文化进行排斥,从未停止。接受外来种族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既定原因。“分离主义”是美国种族与种族主义存在前提下所产生的多元文化,美国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黄种人与黑种人。分离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社会角度出发理解分离主义,人们希望自己居住的语言与文化环境能与自身保持相对一致性,满足自己的舒服体验,在后代中也能将这种文化的舒服体验延续下去。另一方面是从意识与思想政治观点方面来理解分离主义,主要是对某些阶级与集团的既定社会制度不满所产生的自动分离倾向,针对自己的不满要求自己解决。

结束语:美国多元文化特征明显,其多元主义文化理论涉及到种族、移民及人种等多个方面,对美国多元主义文化的分析研究关乎美国的多元社会认知。其实多元主义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针对多元主义文化中的消极因素,采取措施有效避免,对于其中的积极成分,不断发扬光大,使得多元文化呈现出健康、蓬勃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 董小川.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再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2005,02:5-14.

[2] 詹晋洁.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及其与自由主义民主的相互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4篇

一、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

多年来美国历史课程改革都在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了深刻的探索。美国在历史学课程的探索和改革中曾面临一度困难和阻碍。尤其是在学校领域, 历史教学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由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实用主义的盛行,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历史课的教学时间被实用化的社会科中的其他学科挤占得越来越少, 有些州的中学取消了历史课。历史教育的比重缩小, 并且逐渐被交叉化和边缘化, 其核心地位受到削弱。因此, 美国历史学家发出了“历史学正处于危急之中”的警告。

二十世纪年八十年代开始, 美国中小学开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83年, 美国教育优异委员会公布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 为美国的教育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该报告指出, “危急”不仅表现在美国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方面的领先地位正被世界各国竞争者赶超, 而且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更令人忧虑。此份报告的目的是“探索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教育制度, 恢复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1]中学历史教学出现的危机引起了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 历史学家和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强烈呼吁要加强中学历史教学, 提高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十年代末, 美国联邦教育部长向美国政府和人民提交了题为《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1989年, 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发《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积极要求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运动”。继这之后, 1994年4月,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从法律上确立了历史课的核心地位。

二、多元文化教育

(一) 多元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激烈的动荡, 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改革, 其目的在于创造出一种教育环境或氛围, 使身处其间的所有文化单位、团体、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教育平等与公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正是这一环境下的具体体现。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多元文化教育是由美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美国社会在人种、民族上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不同人种、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在美国多元文化已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动力的社会力量。

主张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的学者希望通过历史教学为美国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结构, 使学生不但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传统, 而且消除种族间的误会和偏见。他们尤其强调对美国历史知识传统内容的改革, 强调在历史的学习当中注重“多元性”的培养。经过争论再次出版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主要特征。其中写道:“美国史课程标准应由种族、人种、社会与经济地位、性别、区域、政治和宗教反映国家的差异性, 应包括特定族群和个人的贡献与奋斗。美国史课程标准应经由发展对政体内我们共同的公民及共享的公民价值观的了解, 经由分析本国史的主要政策问题, 以及经由发展国内许多族群之间的相互尊重, 促成公民教育。世界史课程标准应涉及不同文明的历史和价值观, 包括西方的历史和价值观, 并应特别留意它们之间的互动。”[2]

(二) 内容主题的整体化及多元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材得以体现的。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体现在对《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多元文化阐述上的理解和分析上。教学内容中包含着显性表示和隐性表示。如:《标准》的主题三为美国的历史民主制原则内容, 而在课文中的“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便是这一主题的显性体现。教学内容上历史课程遵循着整体的、多元的、具体的教学体系, 《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求“应该寻求一种平衡, 既能强调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宽广主题, 又能深入探究具体的历史事件、观念、运动、人物和文献, 所有的历史研究都需要在某种总体思想和价值观指导下精选资料并进行排序, 应该包括多种资料……”, [3]出版的《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本集中体现了内容上的整体化、多元化和具体化。如:《美国历史》主题内容包罗万象, 此书从经济、民主、人权和自由、地理和环境、冲突及合作、技术、个人、家庭和生活、理想、信仰和制度, 文化的多元性等十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概括了美国的历史, 充分体现了其主题内容的整体化及多元化。

(三) 多元文化教育在理论与实际上的运用

历史学家们力图将所有重要的对世界发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写进历史, 试图能够公证的、客观的评价历史。这给了广大公民群体一个“当朝人感受当朝事”, 即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和印证。虽然“史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可靠的历史知识, 提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 这需要一种相对中性和平的立场;需要和变幻莫测、难以界定的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需要一种对于知识的庄严而恒定的信念。如果怀有过于强烈的现实关怀, 对时代精神不加辨析和保持警惕, 史学的特性难免就会受到损害”, [5]但是, 历史学家还是给大众一个尽可能如实的交代和阐述。如:美国的9.11事件、克林顿的绯闻风波事件等的书写和记录。通过这些, 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真实地分析和看待历史。

课程内容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学习历史的直接目的。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该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做什么, 特别是关注理论与实际、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更加能够吸引亲近学生, 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这种教育强化了教育的社会效能。但有人指出:“这种历史课程改革过于强调社会适应性, 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体系, 学生不容易学到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 并带来历史教学内容不稳定的现象。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强调使受教育者了解历史是什么, 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准确性原则多少有所背道而驰。”[6]学习历史, 让学生运用历史来指导实践生活, 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更好地理解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但这也是历史教育本身的特点与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所存在的矛盾之处。多元化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运用, 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多元化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付诸实践。因为历史本身便是多元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学习历史不应只是单纯为了认识历史, 而应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 使学生更好地迎接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该标准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注重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在多元化方面的运用, 切实地反映了历史教育新的发展趋势。

(四) 加强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关于多元教育的理念和改革运动, 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克瑞斯汀认为, 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对民主的珍视和信仰, 在有文化差异的社会中和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 其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共生。《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最好的、最全面的概括和解释。因此, 加强多元文化教育, 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多元化教育改革至关重要。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及教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全球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一百年以来, 随着形势的发展, 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 总的来说是不断推进和深化的, 它的改革经历了重视、忽视、辩论等艰难的发展过程, 它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它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借鉴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历史教育应具有“尊重多元化, 强化整体意识, 形成国家一体”的基本理念, 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教育体系, 促进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此, 我们要寻找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手段, 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历史课程中, 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总之, 历史课程是展现多元文化观、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平台, 而历史课程的多元化教育也将给历史学科带来全新的雨露, 使得历史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马骥雄.美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591.

[2]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y in the Shools.National Standars for History[M].1996.

[3]National Standars for History Basic Edition 1996, Part 2 Chapter 2.

[4][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M] (学生版) .大象出版社, 2006:19-21.

[5]李剑鸣.关于20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J].美国研究, 1999, (1) :5-6.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5篇

关键词 美国 公共图书馆 少数族群 拉美裔 多元文化服务

分类号 G259.71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7.019

Multicultural Service for the Minorities in American Public Libraries: Taking Hispanic American as an example

Li Qiongyan

Abstract Hispanic American are the largest and fastest growing mino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ir average age is lower than other groups. Based on the interpreting of the Pew Research Center’s report Public Libraries and Hispan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panics American accessing the public libraries, and the frequency of access, situation of using library websites as well as the perception of library services. This report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for the minorities. It also prompts the domestic libraries to think constantly and explore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for the minorities in China.

Keywords USA. Public library. Minority group. Hispanics American. Multicultural service.

0 引言

据美国移民局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起,拉美裔,尤其是西班牙裔移民增长迅猛,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今。拉美裔移民以西班牙语为日常用语,主要以墨西哥人为代表[1]。今天,美国拉美裔人超过5400万,占全国人口的17%。拉美裔人比其他族群年轻,其平均年龄是27岁,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的平均年龄是18岁,而白人的平均年龄是42岁[2]。据预测,美国到2050年白人将变成少数族裔,拉美裔将成为人口最多的族裔。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少数族裔年轻人(18岁以下),尤其是拉美裔青年人数的增加,将给美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等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使得美国势必面临着多种族间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磨合和“文化代沟”的跨越与调试[3]。政府需要在尊重各民族原有文化传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服务体系使各族群融入当地社会,以维系国家的核心体制和价值观。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已成为政府发挥职能,促进民族融合的高效价值传递体系。

关于公共图书馆对少数族群的服务,圣何塞州立大学的Charlotte E. Ford和阿拉巴马大学的Annabel Stephens两人曾对阿拉巴马州196个公共图书馆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各图书馆对所在区域拉美裔人的服务情况。调查显示,拉美裔人对图书馆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在图书馆使命中提及对拉美裔社区服务的图书馆仅占2%;在资金预算中有专项资金用于为拉美裔社区文献服务的图书馆仅占11%;图书馆提供的西班牙语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相对较少;西班牙语材料的使用率较低;西班牙语工作者较少,拉美裔社区成员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图书馆针对拉美裔人的服务如英语课程、计算机指导、翻译服务等并不普及[4]。

以上调查仅限于阿拉巴马州,而皮尤研究中心报告《公共图书馆与拉美裔人》则是基于在全国范围内对6224名年龄在16岁及以上的美国人的调查,其中包含739名拉美裔人。该调查是2013年7月18日至9月30日在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进行的,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通过固定电话和手机进行。

1 拉美裔人使用公共图书馆的概况

1.1 拉美裔图书馆用户特征

在所有16岁及以上的拉美裔图书馆用户中,58%是在美国出生的,41%是在国外出生的(也称“拉美裔移民”)。拉美裔图书馆用户与全国用户相比,呈现年轻化。39%的拉美裔图书馆用户年龄为16-29岁,而全国图书馆用户中,16-29岁的用户占24%。

拉美裔图书馆用户与全国用户相比,所受教育水平较低。大概四分之一(26%)的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拉美裔用户高中未毕业,42%大学及以上学历。相比之下,在全国18岁及以上的图书馆用户中,仅有11%的人高中未毕业,超过59%的人至少大学学历。

1.2 拉美裔人的阅读状况

在该调查前的12个月内,拉美裔人均读3本书。四分之三的拉美裔人表示一年内至少读一本书,这个比例低于白人(82%)和黑人(80%)。在这些拉美裔人中,80%是在美国出生,72%是移民。

nlc202309091107

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公共图书馆(76%)在2011-2012年提供了电子书服务,较之前增长了9%,39%的图书馆提供了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调查显示,将近一半(44%)的拉美裔人拥有诸如Nook和Kindle的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如iPad或Google Nexus),或者两者兼有。

1.3 亲自访问图书馆的人群概况

大部分拉美裔人表示,有时会访问图书馆,其中46%的人在该调查前的12个月曾使用过图书馆。皮尤中心的调查显示,拉美裔人(尤其是拉美裔移民)访问图书馆的人数低于白人和黑人。如图1所示[5]。

调查显示,十分之七(72%)的年龄在16岁及以上的拉美裔人表示他们曾亲自访问过公共图书馆或移动书车,这一比例低于白人(83%)和黑人(80%)。在拉美裔人中,83%的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曾访问过图书馆,这一比例与白人和黑人比较接近,但高于拉美裔移民(60%);访问图书馆的拉美裔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及高学历者比例也较高。拉美裔人持有图书馆证及使用图书馆网站的情形与访问图书馆的情形基本相似。

1.4 使用图书馆网站的情形

24%的拉美裔移民认为使用图书馆网站很容易,这一比例低于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42%)、白人(51%)和黑人(47%),这显示出拉美裔移民在网络使用方面的差距。根据2013年的调查结果,使用网络的拉美裔移民占75%,而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占92%,白人占87%,黑人占81%。

1.5 对图书馆位置的了解

大部分拉美裔人(82%)都知道距离最近的图书馆的位置,但低于白人(93%)和黑人(89%)。如表1所示[5]。

1.6 访问图书馆的频率

在过去12个月亲自访问图书馆的用户中,14%的拉美裔人至少一周一次,45%一个月一次或几次,41%较少访问图书馆。如表2所示[5]。

2 公共图书馆对拉美裔人及其社区的影响

美国公共图书馆是社区的中心,担负着社区建设的多种功能,普通民众、少数族裔、移民主要是通过社区图书馆进行自我教育并寻找就业机会。公共图书馆已成为社区的信息网络中心、信息传递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咨询研究中心、文化培训中心和文化遗产中心。调查显示,十分之四的拉美裔人认为关闭图书馆对他们有重大影响,32%的黑人和26%的白人认同该观点。拉美裔人的观点中有一半的拉美裔移民认为关闭图书馆对他们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而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仅占21%,相差29%。认同该观点的拉美裔女性占45%,男性占35%。

与其他美国人一样,拉美裔人认为图书馆对他们的社区生活非常重要。大多数拉美裔人认为关闭图书馆对他们社区的影响比对他们家庭的影响更大。三分之二(65%)的拉美裔人认为影响很大,与白人(63%)和黑人(64%)所占比例相似;认同该观点的拉美裔移民(73%)多于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58%)。

3 拉美裔人对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的认知

3.1 拉美裔人对图书馆服务的态度

总体来说,拉美裔人对图书馆服务的态度与白人相差不大。比如,80%的拉美裔人和76%的白人对图书馆促进识字和阅读的服务持非常赞同的态度。同样,大部分拉美裔人(75%)和白人(70%)认为图书馆给予每一个人成功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54%的拉美裔人认为图书馆提供很多独一无二的服务,47%的白人也认同该观点。然而拉美裔人更有可能比白人和黑人认为图书馆过时了。少数(36%)拉美裔人认为人们不像过去那么需要图书馆了,因为自己可以获取很多信息。仅有19%的白人和21%的黑人同意这一观点。如图2所示[6]。

拉美裔移民比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更加认同图2中的观点。例如对图书馆促进识字和阅读服务的认同,拉美裔移民占85%,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占75%;对图书馆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的认同,拉美裔移民占63%,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占44%。

不同年龄段的拉美裔人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也有差异,30岁及以上的拉美裔人比16-29岁的拉美裔人更加认同图2中的观点。拉美裔人对图书馆改善社区生活水平服务的认同,30岁及以上的拉美裔人占77%,16-29岁占61%;40%的30-49岁的拉美裔人认为人们不像从前那么需要图书馆了,认同该观点的16-29岁的拉美裔人占30%,50岁及以上占35%。

3.2 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拉美裔人比白人更看重图书馆服务对他们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拉美裔人最看重的服务是图书馆能够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空间进行阅读或学习,71%的拉美裔人认为这对他们及其家庭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下,43%的白人和71%的黑人持相同观点;68%的拉美裔人认为图书馆能够提供学习或工作所需的研究资源,66%的黑人和39%的白人认同该观点;67%的拉美裔人表示图书馆提供免费的书籍和媒体资源是一项重要服务,62%的黑人和49%的白人支持该观点。成年人项目是拉美裔人不太看重的服务项目,仅占45%,46%的黑人和21%的白人则认为成年人项目对他们很重要。如图3所示[6]。

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拉美裔人之间也存在差异。85%的拉美裔移民认为图书馆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地方进行阅读和学习是很重要的,60%的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认同该观点;同样,三分之二(68%)的拉美裔移民认为利用图书馆资源找工作或申请工作是很重要的,43%的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持相同观点。

将近三分之二(62%)的公共图书馆宣称它们是社区唯一免费提供计算机和网络的地方。对图书馆提供网络、计算机和打印机等服务的认同,拉美裔人(54%)和黑人(57%)认为很重要,比白人(24%)的两倍还要多;拉美裔移民(68%)比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44%)更加认同此观点。据调查,十分之八的拉美裔人在家上网,85%的黑人和93%的白人也是如此,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拉美裔人更加看重图书馆提供的网络、计算机和打印机的服务。

nlc202309091107

并不是所有的拉美裔人都很看重图书馆服务。16%的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和5%的拉美裔移民认为调查中所提到的服务项目对他们自己及其家人都不重要;16%的16-29岁的拉美裔人和9%的30岁及以上的拉美裔人也持这种观点。

3.3 拉美裔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认知

3.3.1 学习与研究习惯

调查显示,拉美裔人的信息需求与白人和黑人是不同的。相比文本的学习方式,拉美裔人更喜欢音频或视频的学习方式,他们更喜欢探寻很难获取的事实和信息。如图4所示[7]。

3.3.2 获取信息

调查显示,对于获取相关信息,有些人认为很容易,有些人认为很困难。对于获取政府福利和项目,35%的拉美裔人认为困难或非常困难,27%的白人和31%的黑人表示认同;认为获取职业机会、工作培训或教育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很困难的群体中,拉美裔人所占比例(30%)几乎是白人(16%)和黑人(17%)的2倍;认为获取健康、社区、政治和时事等方面的信息很困难的人群中,拉美裔人所占比例也高于白人和黑人。拉美裔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图5所示[7]。

3.3.3 为获取信息而寻求帮助

为获取相关专业知识或教育培训(如创业、申报税收、申请政府服务或福利等),每个种族中至少有一半人认为他们会寻求帮助。76%的拉美裔人表示他们在创业及申报税收时会寻求帮助;表示会申请政府外部法律顾问服务的拉美裔人占64%;白人寻求帮助的原因中,创业占72%,报税占63%,申请政府服务占53%。对于寻求帮助,拉美裔人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性。如图6所示[7]。

高中以下学历的拉美裔人比拥有高学历的拉美裔人更愿意寻求帮助。83%的高中以下学历的拉美裔人表示,他们申请政府福利时会寻求帮助,高中学历的拉美裔人占62%,大学及以上的拉美裔人占51%。

当使用新的技术或设备时,拉美裔人(49%)与白人(48%)和黑人(46%)一样会寻求帮助。大概四分之一(26%)的拉美裔人表示愿意寻求帮助以学习使用诸如Facebook或Twitter等社交网络;认同该项服务的白人占28%,黑人占34%。

3.3.4 对信息量的认知

当被问及是否感觉信息过量,超过十分之八(86%)的拉美裔人和82%的黑人表示他们喜欢在弹指间就能拥有海量信息,相比之下,78%的白人表示认同。由于拉美裔人相对年轻化,16-29岁的拉美裔人比50岁以上的拉美裔人更喜欢获得丰富的信息,而不会感觉信息过量。91%的16-29岁的拉美裔人表示他们喜欢拥有这么丰富的信息,认同该观点的相同年龄段的白人占85%,黑人占83%。如图7所示[7]。

4 结语

从整体上来看,与美国其他族群相比,拉美裔人对公共图书馆的使用率不高,但拉美裔人对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持积极态度;拉美裔移民与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美国出生的拉美裔人与白人的观点比较接近。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与拉美裔人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公共图书馆对少数族裔的多元文化服务有关。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仍有欠缺,一些针对少数族群的服务政策尚在完善之中。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所处地区的知识贫乏和文化边缘化使当地的文化建设举步维艰。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少数族群的经验,践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了解服务区域内的读者需求,建设多元文化馆藏,开展多语言咨询服务,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早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8]。

参考文献:

[ 1 ] 周聿峨,刘虎.拉美裔移民与美国国家特性危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3.

[ 2 ] BROWN A, LOPEZ M H. Public libraries and hispanics-immigrant hispanics use libraries less, but those who do appreciate them the most[EB/OL].(2015-03-17)[2016-02-02].http://www.pewhispanic.org/2015/03/17/public-libraries-and-hispanics/.

[ 3 ] 姬红.从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看当前美国种族关系现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6):124-129.

[ 4 ] 朱美华,王月娥.国外图书馆针对少数族群的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2(4):115-119.

[ 5 ] BROWN A, LOPEZ M H. Public libraries and hispanics-immigrant hispanics use libraries less, but those who do appreciate them the most[EB/OL].(2015-03-17)[2016-02-02].http://www.pewhispanic.org/2015/03/17/chapter-1-using-public-libraries/.

[ 6 ] BBROWN A, LOPEZ M H. Public libraries and hispanics-immigrant hispanics use libraries less, but those who do appreciate them the most[EB/OL].(2015-03-17)[2016-02-02].http://www.pewhispanic.org/2015/03/17/chapter-2-latinos-attitudes-about-public-libraries-and-library-services/.

[ 7 ] BROWN A, LOPEZ M H. Public libraries and hispanics-immigrant hispanics use libraries less, but those who do appreciate them the most[EB/OL].(2015-03-17)[2016-02-02].http://www.pewhispanic.org/2015/03/17/chapter-3-experiences-using-and-finding-information/.

[ 8 ] 朱美华,王月娥.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4):20-23.

李琼艳 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06。

(收稿日期:2016-03-04 编校:刘忠斌)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6篇

今日美国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迅速崛起有密切关系。这种因素与美国这片土地所蕴藏的文化能量不无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必是建筑于其地理、历史之上, 所以要想解说美国文化必先了解在其历史中产生, 发展的民族精神。以下所列三点是美国文化潜能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爆发的基础。

1) 民主平等思想。18世纪中叶前的美国一直处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殖民统治下, 英国的海洋文明孕育出的民主精神和平等思想成为美国日后立国的思想基石。

2) 种族多元化。四万多年前迁自亚洲的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首批居民, 然后是爱斯基摩人, 次之, 欧洲的“海盗”维京人。17世纪, 大批非洲人通过非自愿的方式来到了美洲。多种族的民族构成再加上美国历史上主要的三次移民浪潮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及高科技人才。

3) 文化多元化。对于主权国家而言, 殖民时代往往是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但之于殖民时期的文化而言, 其间来自英、德、法、荷、爱尔兰文化的相互作用恰好给这一黄金年代注入了无限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尽管民主平等的思想并未能完全充分地体现在在美洲的各个角落 (否则不会出现欧洲移民对美洲本土印第安人进行血腥屠杀的“西进”运动和南方万恶的“种植园”经济) , 但这种思想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欧洲式”的默契。因为文化的交互融合与渗透, 所以也存在文化地域差异, 因而产生小摩擦, 可总能保持总体步调一致与大文化趋同。于是在如此长一段时期, 欧洲人将整个北美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他们开始给有色人种生存的空间。

2“二战”带来的崛起契机

持续了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削减了英国等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 一战后美国已然跃居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中, 由于美国政府调控得当, 且在此期间其娱乐经济得到发展, 美国基本凭借自己的力量克服着危机。在整个欧洲都处于战火之中时, 它在北美泰然自若, 直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 美对日宣战。

由于美国“一战”后强劲的经济实力, 再加上民主、平等、相对宁静的社会环境 (因为远离欧洲的是非纷争) 和避难传统, 二战爆发前就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移民, 其中包括受纳粹迫害而避难于美国的伟大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航空航天之父冯-卡门和冯-布劳恩。

二战后美国的全面崛起是其文化传统潜能的大爆发。它供给美国一种令人错愕的发展的加速度, 美国的发展之势如火箭一般直冲云霄。另外, 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大量的海外移民为其社会日后繁荣稳定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保障。大批的外来科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尝尽甜头, 因此战后他们出台了《1952年移民法》, 该法规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如今美国除了各种族土著外还包括欧洲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德国、瑞典) 非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 数据显示, 2007年, 美国的种族结构为:白人80.1%、拉美裔15.1%、非洲裔12.8%、亚洲裔4.4%、印第安及阿拉斯加土著人1.0%、夏威夷土著民及太平洋岛民0.2%、多种族 (两个以上种族) 1.6%。其中美国黑人、拉美裔和亚洲裔等少数民族裔总人口已达到1.007亿人。

不同种族的移民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英国人、德国人的严谨, 西葡人的热情奔放, 法国人的时尚浪漫, 非洲人的能歌善舞, 亚洲人的勤劳勇敢……这就是美国今日雄霸世界, 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领域全面繁荣的原因所在———因为它启用的思想行为模式是“世界人”的构造。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组成不同特色的小团体, 并由小团体之间的摩擦、碰撞创造出更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这些有着异国背景的小团体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造就了美国今天非凡的成就。

3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当今美国的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而此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美国本土的创造者。除之前提到的爱因斯坦等人外, 被美国推崇为在各领域的“开创者”还有: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 苏格兰裔;电报之父———萨缪尔·摩尔斯, 英格兰裔;电视之父———戴维·萨尔诺夫, 俄裔;汽车之父———兰松·奥尔德兹, 英格兰裔;无轨电车之父———卡雷尔·范德波尔, 比利时裔;直升飞机之父———伊戈尔·西科尔斯基, 俄裔;原子弹之父———J.罗伯特·奥本海姆, 德裔;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 匈牙利裔;现代火箭之父———威尔纳·布劳恩, 德裔;核海军之父———海曼·里科弗, 波兰裔;空间医学之父———胡伯图斯·斯特劳格霍尔德, 德裔;小儿医科之父———亚伯拉罕·雅各比, 德裔;现代新闻事业之父———约瑟夫·普利策, 匈牙利裔。 (以上内容摘自《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动及动因》)

二战中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残, 在欧、亚、非还在为“一片焦土”而重新建设家园的时候, 在美国的战后社会里, 科学家们可以无所顾虑地把精力投向各学术领域的研究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美国带入了高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并使其一直盘踞着科技领域的制高点。

4 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此方面, 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让美国社会更具多样性和更加注重平等、民主。首先, 美国就是一个由各国移民组成的集体, 虽然种族偶发丑闻, 但大体上安然相处。以黑人为例, 虽然迄今美国黑人的社会待遇仍无法与同国白人并论 (仅为白人所受待遇的73%) , 但在长期的权利斗争中, 一方面黑人团体内部产生了独具个性的文化产物, 尤其在艺术领域, 比如:Hip-Hop街舞文化, 另一方面白人和黑人也在争斗中融合。第二, 随着社会的发着, 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不断拥入美国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成就, 逐渐打破了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霸权。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开始提升。“近十几年来, 黑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黑人中产阶级已真正成长起来。1996年, 有44%的就业黑人担任 (白领) 职位———从事管理、专业和行政工作而非服务或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同年, 有23%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黑人进入大学, 而1983年仅有15%。”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虽未彻底戒弃, 但也逐渐淡化。从2001年迈克-当选美国国务卿, 2005年前康多莉扎-赖斯, 到2008年美国大选, 肯尼亚裔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获选美国总统, 2009年华裔候骆家辉出任美国商务部长。尽管许多人对奥巴马当选总统是证明有色人种在美国的地位迅猛提升的标志持有异议, 但这一事实已经在证明世界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刺激美国的社会体系向着消除歧视、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5 对军事、经济领域的负面影响

“力量越大, 责任越大”出自美国影片《蜘蛛侠》。这句话也是全世界对美国的规劝。表面上, 美国也一直扮演着维护世界和平, 铲除国际奸佞的角色。但如果心术不正“力量越大, 则破坏力越强”。这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显得尤为突出。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直接进攻伊拉克, 虽打着“消灭恐怖主义”的旗号, 但世人皆知美国此举所谓哪般。在经济问题上, 2007年8月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 出于无意或故意次贷危机导致美元大幅贬值, 致使中国等手中握有大量美元、债券的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集合了全球经济精英的美国的高盛集团 (Goldman Sachs)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他们也是希腊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他们助纣为虐, 与约翰-保尔森机关算尽, 狼狈为奸在金融海啸期间赌欧元大跌, 反赚200亿美元;用尽各种手段抹平希腊财政赤字, 使其顺利加入欧盟, 后来又帮助希腊发行债券进而拖累德国工业银行和荷兰银行, 最终导致了希腊危机和德国政府出资135亿美元拯救德国工业银行及荷兰银行被苏格兰银行收购。多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悬于美国之上。美国因其对多元文化的开放而得益成为超级大国, 并且一直保有这种海纳百川的态度, 吸引着全世界各领域的精英前往工作、定居, 不断巩固其地位。

摘要:美国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军事实力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如今, 美国正以其无可阻挡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优秀人才求学美国, 建设美国, 服务美国。那么美国是凭借什么获得今天的地位的?这种优势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优势是怎样作用于美国社会进而影响世界的?该文从其历史根源至文化衍生、经济发展和科技及军事领域的突破将其多元化文化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一一详述。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7篇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纵观近三十年该课程的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 曾经作为英语专业支柱性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正面临着种种困境, 处于尴尬的境地。首先, 就英美文学教材的编写和建设而言,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学教材的编写模式过于单一, 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第二, 就英美文学课程设置而言, 存在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 文学课程课时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第三,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学生就业的市场化, 导致了文学课的边缘化地位, 学生将学习热情和注意力转向有助于就业的实用型课程;第四,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的教师由于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涵理解不同, 教学活动开展较少或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 导致文学课程授课方式单调, 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等等。笔者认为, 要改变该课程的困境、重塑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中的支柱性地位, 首要的是对文学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进行更新。本文以美国文学教材建设为例, 说明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建设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精神为指导、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以文本阅读和实例分析为主轴、符合学生英语水平并能反映当今美国文学最新动态的美国文学教材, 是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和兴趣的关键。

二、以本科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为指导

根据2000年国家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课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 “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2大纲中对英美文学课程目标的这一表述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文学教学总的指导精神, 确立了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却无法为本科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位。根据大纲的精神, 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英美文学批评的方法及其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诚然, 最理想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应该是基于学生感性的文学作品阅读经验, 通过授予学生英美文学基本知识和批评方法, 使学生掌握英美文学史及其发展脉络, 并帮助学生将文学批评的方法具体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分析中, 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美文学课程的实用性。但是, 由于当前英美文学课在英语专业中的地位及课时限制, 在教学实践操作中要保证该课程目标定位所包括的三个内涵同步、有效实现是非常困难的。那么, 在本科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定位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侧重点呢?是以培养学生感性的英美文学原著阅读经验为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感知力, 鼓励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还是以讲授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为教学重点, 将文学课的重心定位为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文学史各个发展阶段重要的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抑或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运用文学批评方法分析具体的文学文本, 以达到对作品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现行的英美文学课程结构比较单一, 基本都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 侧重大纲当中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第二个方面, 即对英美文学基本知识的传授。相应地, 英美文学教材的编写也主要遵循两种模式: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分开编写和文学史与作品结合为一体的教材模式。国内现有的英美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力图做到面面俱到, 所涉及的知识点过于详细和庞杂;对于刚刚接触英美文学的初学者而言, 教材编写所用语言比较艰深难懂, 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较多, 使得学生刚接触到文学课就身陷无边的知识海洋,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 所选作品之语言与学生平时所听所读相距甚远, 加之学生受到自学能力及参考书目缺乏的限制, 导致选读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以教师逐字逐句翻译讲解为主导, 而忽略了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阅读体验, 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教材编写及授课方式的制约下, 文学课实用性的一面得不到体现, 学生将文学课的学习等同于对具体文学历史发展阶段、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文学流派及其评论的死记硬背。

基于以上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及现有教材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师在教学课堂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 笔者认为, 应该将英美文学课定位为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素质课, 建设体现以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 尤其是现当代作品的阅读体验和反应作为该课程的起点, 以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文学语法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为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能力及思辨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新的教材模式。

三、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的美国文学课

美国文学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美国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 但由于美国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移民前往, 使得美国文学体现出别国无法比拟的旺盛生命力, 名家名作不断涌现, 在现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美国素有“大熔炉”之称, 但事实上, 直到20世纪80年代, 美国文学“以信仰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白人、男性、东部作家为主流, 弱势族裔作家常常充当象征性点缀” (张卓2008:58) 的状况才得以逐渐改变。一般说来, 美国文学界和学术界将美国文学朝多元化发展以1982年由美国非裔学者Baker为美国现代汉语文学会编辑的《三种美国文学:为美国文学教师编辑之墨裔、原住民与亚裔美国文学选集》的出版为标志, 该文学选集对原住民文学、墨裔美国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在整个美国文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给予了肯定;而Bercovitch (1999) 主编的《剑桥美国文学史》则将美国本土印第安人、西裔美国文学和华裔美国文学等少数族裔文学并入美国文学发展的线索当中, 提倡构建一个多样性的美国文学传统。至此, 美国文学朝多元化及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得到了确立。 (张卓2008:58-59)

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语境背景下, 我国的美国文学教材选编仍然墨守成规, 大多数教材仍然将独立战争时期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的作品作为美国文学的开端, 而对本土印第安人文学才是真正最早的美国文学这样一个事实熟视无睹;而且在少数族裔文学的选编上, 也只是收录了20世纪之后少数著名的黑人作家的作品, 而对西裔及亚裔美国文学只字不提。据笔者对1980年以来高校英美文学教材版本所做的统计, 在二十多种文学教材中, 美国文学教材占一半。而这十余个版本的美国文学教材几乎都没有选入美国印第安人文学、西裔美国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 而恰恰是这些20世纪以来才受到关注的少数族裔文学才能体现出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和生命力, 反映出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同时, 这些美国文学教材在经典作品的选择上也只是停留在了二战之前的作家和作品, 几乎没有教材涉及现当代美国文学, 也没有任何教材引入简单的文学批评方法介绍。几乎所有的美国文学教材都是重复文学史加选读的单一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 国内现有一个较新版本的美国文学史, 即2000年至2002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 (共四卷) 。这套耗时六年的文学史借鉴了美国文学的最新动态, 将少数族裔文学纳入文学史的范畴, 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文学史著作。这四卷美国文学史以普及文学知识、提供最新美国文学动态为编撰目的, 对各个时期的作家及作品做了详细的论述。但由于该文学史是用中文编撰, 篇幅较长 (四卷书共几十万字) , 而且没有附上作品选读, 因此它更适合从事美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或教师阅读, 而不适合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但正是由于这套新编美国文学史的出现, 使得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们认识到建设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的新型美国文学教材尤为迫切和必要。

文学包容性的典型例证就是文学作品对多元文化的书写。建设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实际需要, 并体现出当今多元文化语境的美国文学教材, 能够改变目前美国文学课内容陈旧、过分关注经典作品而忽视少数族裔文学的现状, 让学生通过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和现代性来把握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特征。

四、以文本阅读和实例分析为主轴

在教材的具体编选上, 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关照下让学生体会到文学课的“有用”和“意义”, 在着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时, 实现文学的娱乐与教化之功能是笔者与我校几名多年从事英美文学课程讲授工作的博士、教授们近年来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现以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编撰的美国文学教材为例, 阐明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 以文本阅读和实例分析为主轴, 辅之以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简单介绍这样一种新型美国文学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其意义。

首先, 在作品的选择及编排上, 放弃根据文学史划分作家及其作品的传统做法。教材中作品及具体文本的编排可以依据文学作品的具体文类划分, 即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为划分类别, 将美国文学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根据其所属文类, 按照作家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归入一类中,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清楚把握文学的类别, 而不是停留在对美国文学等同于单调的“史+作家+作品”的模糊认识。在此基础上, 借鉴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守仁老师编写的《美国文学选读》的做法, 在每一篇具体作品选读部分前可加入对该作品作家及所选作品的简单介绍及评价, 将作家所处历史时期的大背景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穿插其中, 无形中帮助学生完成了从宏观上对具体作品的把握。

其次, 将文学基础知识和实例分析贯穿于各种文类之中。在每一种文类所选编的具体作品之前, 对该文类进行一个总的介绍, 并对该文类所包含的各个要素进行详细阐释;在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文类及文学语法知识灌输的基础上, 在每一个所选文本之后附上对该文本最为突出的文类要素进行分析的实例, 帮助学生将文法知识运用到文本分析之中,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提升他们对文本的审美层次。例如在小说这一文类上, 教材的编排顺序首先是对小说及其要素所包含的文学基础知识的介绍, 例如对什么是小说, 小说产生的背景及所包含的种类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接着就小说所包含的要素, 如情节、视角、人物塑造、背景、主题及象征等进行分析;然后, 在各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之后附上对该文本所包含要素中某一突出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为学生提供实例分析的例子;例如, 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小说家, 也是西方侦探小说鼻祖的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一桶酒的故事》当中, 最为突出的要素是故事情节, 那么在文本之后, 我们可以附上一篇围绕故事的情节发展, 即以故事的起因、开端、发展、经过、高潮和结局为轴线的实例分析, 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完成对小说这一文类要素当中“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 在教材的附录部分, 可以提供对几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分析。在掌握了文学基础知识之后, 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文学批评方法的训练,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理论维度对文本进行多视角的分析,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正如王守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文学课“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 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 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 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和表达能力, 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王守仁2002:10) 。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及文本选择可以借鉴2004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第四版) 的做法。在手册当中, 编者们分别选取了传统的历史—传记批评、道德—哲学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心理批评、原型及神话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对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 (Young Goodman Brown) 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了多视角分析, 树立了文本多元化阐释的范例。只有通过教授学生将不同的批评方法运用到具体文本分析之中, 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让学生在实例分析中体会到文学学习的趣味性及实用意义。

五、结语

在当今电子科技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媒体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击着传统文化, 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 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阅读书籍的习惯, 转而追求电影等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在这样的大氛围之下, 文学课要真正实现其娱乐与教化功能, 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的学习着实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批判分析能力、多维度思考能力及审美情趣, 仍然任重而道远, 建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型美国文学教材只是迈开了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为了将文学课从尴尬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从课程的目标定位、教材编写及授课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资源优化和改革, 使文学课真正发挥其功效, 完成其使命。

参考文献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 2002 (5) :10-11.

张卓.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新兴文学——重新定位美国华裔文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7) :56-59.

Baker H A.Three American literatures:essays in Chi-cano, Native American, and Asian-American litera-ture for teacher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2.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8篇

一、美国高等教育主要融资渠道及其特点

(一) 财政拨款

美国公立高校融资渠道中, 政府财政拨款的比例通常在50%左右。但是和许多国家不同, 美国政府拨款的资金主要不是从联邦预算中拨付。2003-2004年公立高校财政拨款中只有28.72%由联邦政府拨款, 其余71.28%的政府拨款都由州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解决。美国政府授权州和地方自治机构决定教育拨款的规模和形式。联邦政府认为, 由州和地方自治机构对教育拨款与从联邦国库中拨款相比, 具有有效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1) 联邦政府拨款。

尽管美国教育资金的政府拨款主要不是从联邦预算中拨付, 但统计数据表明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数量在逐年增加。与全部教育拨款总体上升相对应, 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也呈上升趋势。联邦政府承担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采取拨款、限制性及非限制性助学金和合同款项、对高等学校内部的研究发展中心 (FFRD) 资助等形式。上世纪90年代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逐年增加。1990—1991年为182.36亿美元, 1993—1994年为220.76亿美元, 1995—1996年为239.4亿美元。因为与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的增长速度相近, 联邦政府的投资占高等教育经费总额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一般在10%—13.7%之间浮动。在公立高等学校中, 联邦政府的投入逐年增加, 占经费总额的比例稳中有升。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是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 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实施。一般来说, 规模大、学术水平高的私立学校获得的联邦政府的资助较多。

(2) 学生资助体系。

学生资助体系是政府教育拨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建立了完整的大学生资助制度。1965年美国《高等教育法》所确立的大学生资助方式中, 有教育机会助学金、国家担保教育贷款和勤工俭学等多种类型。上述各项的功能明确, 教育机会助学金很明确地就是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 教育贷款用于资助中低收入家庭, 勤工俭学为辅助手段。尽管在其政策的后来发展中,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的变化, 美国的学生资助也趋向于贷款化, 但是, 就整体而言, 国家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助学金仍接近一半, 是大学生资助的主体方式[2]。

从1980年到2000年, 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中奖学金、助学金的数额逐年增加, 在高等教育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也基本呈上升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保持在5.5%左右。

(二) 销售和服务收入

销售及服务收入包括教育活动收入、附属企业收入和医院收入三部分。美国高等学校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优势、科研设施作为特殊商品, 与社会进行交换, 向社会尤其广大企业提供服务, 并获得其必需的经费。当今销售及服务收入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且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今后增加经费收入的一条可靠途径。在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中, 销售及服务收入的比重基本占了高等教育总经费来源的1/4,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销售及服务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三) 学费收入

根据“谁受益、谁分担”的成本分担原则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 因大学类别或大学计划种类而不同的学费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学费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收入的重要来源。在2003—2004年度, 学费是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收入中仅次于政府拨款、销售服务收入后的第三大来源, 是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收入中的第一大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费在高等教育经费中一直占有较大的份额。20世纪80年代末期, 大学本科四年制私立大学需要花费7万多美元, 公立大学的花费需要3万多美元, 名牌大学也只要10万多美元。到了2002年, 分别涨到13.4万美元、5.2万美元、30万美元[3]。2005-2006学年, 美国公立高校四年制本科生的每年学杂费为12, 108美元, 私立高校四年制本科生每年学杂费为27, 317美元。同时, 留学生人数的剧增及随之带来的高额学费收入、房租、伙食、日用品、娱乐开支等生活费用, 为美国高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四) 捐赠收入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 美国高校经费中来自校友、非校友的个人、公司、各类基金组织、宗教组织和其他社会机构的自愿资助经费总额不断增长, 由1959-1960年度的8亿美元增至1997-1998年度的184亿美元, 增长近23倍, 但比重起伏较大, 如50年代末自愿资助经费占支出比重最高, 达11.4%, 此后一再下降, 至1975-1976年度降至谷底, 5.5%, 80年代中期又出现高峰, 6.9%, 此后又略下降, 但基本保持在6.2%的水平, 90年代中后期再次上扬, 1997-1998年增至7.8%。这一总量增长而比重曲线变化的趋势, 不仅从侧面反映出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及结构的变化, 而且表明自90年代中期起, 捐赠资金在美国高校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 科研经费、合同经费和专利收入

争取各项科研经费收入是美国大学, 尤其是美国名校的一大特点。美国名校的科研经费很多, 一般要占学校总经费收入的1/3。而争取科研课题的关键是要瞄准政府的需要, 政府的科研分正规和非正规两类, 联邦政府把研究经费拨给那些可以完成研究项目的大学, 而不论其是公立还是私立。美国私立大学凭借拥有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先进的研究设备, 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研究项目, 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收入。此外, 在美国有1000多所高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研究合同, 以此获得大量费用和设备。美国高等学校还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合同研究。1983年, 美国国防部通过合同, 向高等学校投入38.32亿美元的科研基金, 其中霍普金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学院就各获得了4.5亿美元。科研经费及合同经费已成为美国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

美国高等学校利用专利筹措资金也是一种普遍做法, 一些科研力量强、科研设施好的高等学校, 获得的经费非常可观。

(六) 高校负债融资

美国高校负债融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联邦政府直接贷款; (2) 联邦政府担保贷款; (3) 州政府直接贷款或担保贷款; (4) 发行债券。

联邦政府直接贷款是美国高校负债融资的最早形式。这种形式的产生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 是伴随着美国高校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资金短缺而产生的。这点与我国现在的高校负债背景有些相似。但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公立高校提供的直接贷款项目更加丰富、形式多样, 既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设贷款, 还有为公立高校的学生事务、教师事务、研究项目、学科建设等提供的贷款。这种直接贷款, 是由高校直接向政府部门贷款而非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 在性质上属于政策性贷款, 与我国当前的高校直接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商业性贷款有很大不同。而这也是我们要借鉴和学习之处。

从广义上来说, 发行债券等有价证券也是贷款的一种形式。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发行债券已被当作高校设施建设贷款的另一种形式, 成为美国无论是著名大学还是普通大学筹集高校设施建设资金的一种流行做法。

二、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多元化对我国的启示

与企业融资市场化相近的是, 高等教育融资也将逐渐呈现市场化的特点。这不仅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融资的普遍特点, 也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所必然选择之路。同时, 融资的法制化、规范化、多元化、结构优化等都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向。具体展望如下:

(一) 融资法制化

教育发达的国家, 都离不开与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要走向规范化,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应当积极推动教育投入立法, 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的法律保障机制。尽快制定《教育投入法》和《高等教育投入法》, 明确规定政府、个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责任, 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法制化、规范化。

(二) 渠道多元化

(1) 加大财政教育资金的投入, 扩大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比例。 对“‘十一五’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达到4%”这一要求, 应制订实施细则加以具体化, 明确各年的比例数, 并争取尽快接近和达到4%。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普通高等教育住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财政性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 确保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随经济的发展逐年上升。

(2)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建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以助学金为主的大学生资助制度。 目前我国大学资助体系中, 主要是以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 这与“助学”的初衷和目标相去甚远, 因为, 奖学金与贫困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助学贷款对于没有任何经济实力的贫困生来说更是“雾里看花”。我们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在实践中仍存有较大的问题, 良好的政策设计初衷与政策现实之间存在着反差, 而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大学生资助制度本身缺乏应有的活力机制。要改变学生贷款之外的资助基本上依赖于高校自身的不良现状, 明确政府作为学生资助的责任主体地位。

(3) 健全学生学费制度。目前我国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学费差别不大, 学费与学生毕业后的受益相关性不明显, 此种现状不符合“利益获得”原则。笔者以为可在考虑教育成本和受益大小的基础上, 分层次划定学费标准。鉴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偏低, 不能普遍提高学费标准, “分层次”的含义主要指提高一些层次高、教育成本高、毕业后个人收益高的学校及专业的学费, 使高等教育经费得到合理补充。不过这种提高应基于科学的调研和论证,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以严格控制。同时学校需相应加大奖、贷力度, 以资助成绩优异而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4) 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开拓新型融资渠道。 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创造者、生产者, 应该将其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服务于社会, 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 也为高校融资开拓一条“双赢”之路。目前我国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功能并不令人乐观, 国家应该从宏观上给予政策支持, 高校自身也应积极寻求与社会合作、实现价值的渠道。

(5) 完善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捐赠规定, 保证捐赠收入的稳定增加。 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加大了对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其中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新法中规定的捐赠抵税额的计算基数比旧法的大, 这体现了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公益事业捐赠的扶持力度在加大。但是, 社会和个人捐赠是临时和不确定的, 很难保证经费来源的稳定性。这就更要求高等学校对捐赠活动及其管理工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形成对捐赠意向的追踪、落实、完成和监督的“一条龙”管理, 使捐赠能形成稳定的、高效的高等教育资金来源。

(三) 融资市场化

首先在高等教育资金使用中引入“绩效”理念, 将“公平”与“效率”、“公益”与“市场”科学结合。其次充分运用资本市场为高等教育拓宽融资渠道, 可以学习美国等国家在高等教育融资中充分运用负债这一重要融资渠道为高校服务的合理做法。正确认识负债, 适度控制规模, 合理防范风险。

(四) 结构最优化

资本结构不只与企业融资有关。高等教育融资同样存在资本结构最优化问题。它不仅包括高校“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间的结构最优化, 也包括高校负债的内部结构。目前我国高校结构单一的贷款负债是不理想的。高校应该多渠道筹措负债资金, 可以利用利率较低的国债, 也可在政府的支持下发行“高等教育发展建设债券”, 通过一系列市场化融资运作, 扩大高校资金来源, 改善负债融资结构。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堪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典型模式。从财务管理学角度研究, 组织的资金来源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两大类。本文讨论了人们日常关注的作为“自有资金”的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及结构, 也试图通过关注另一不为人所熟知的美国高校融资渠道——负债问题, 以比较全面地探讨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提供“他山之石”。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融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 ,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2006 (教育统计摘要2006) .

[2]杨克瑞.大学生资助的贷款误区及政府责任的实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8) :87-91.

课程与多元文化教育 第9篇

(一) 西方各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1.美国:多元文化教育 (multi culture education) 思想一词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 其核心是不论学生的性别、种族、宗教、语言以及社会经济地位,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尊重和理解其自身的文化特征以及社会中的各种文化, 增强不同背景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较快掌握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态度与技能, 促进社会的大融合。众所周知, 美国是个汇合了四大人种的多种族、多文化的国度, 直至今日还存在着种族间不平等待遇的现象, 白人警察枪杀黑人仍无罪释放引发大众愤怒, 所以, 多元文化教育现已成为美国民族教育的主流, 笔者认为, 正由于其文化的特殊性, 美国在解决其国内文化教育问题时采取了“尊重为前提, 平等为基础, 有目的性的促使不同文化群体间相互认知, 均衡美国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人进行文化驯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英国:英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詹姆斯·林奇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全球多元文化教育发展, 将多元文化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内, “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 强调教育的平等性, 反对不关心他人世界的文化课程, 致力于重塑多元文化教育, 其观点的提出, 打破了西方强调以民族为中心的多元文化理论视角。

(二) 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更多的偏向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该理论认为中国民族是以黄河中游为起点, 逐渐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形成的汉族为核心形成的民族集团为骨架, 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 并最终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下形成的。其“一体性”指出各民族之间是相互发展的, 但是之中的内在具有不可分割性, 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利益。因此, 教科书作为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应当发挥其作用。

(三) 小结

在西方, 多元文化课程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独特视角的方法论和思想;而在中国, 多元文化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间不同的语言、特色等问题。然而, 我们人类作为几千年来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适应者和生存者, 应当规避自身走入“特化” (specialization) 的不归路, 正所谓, “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正是如此。

二、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课程思考

(一) 问题所在

与多元文化对立的是一元化课程观。一元化课程观是主流中心的课程观, 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等为中心设置的课程, 忽略了其他民族、种族、宗教、文化的群体。这不仅对主流之外族群的学生群体造成心理挫伤, 对于主流族群的学生也会产生负效应, 使他们错误形成自身优越感, 对各族、群体的关系形成误解。 (1) 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 教育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 教育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 多元化的课程观也并非完全多元, 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 符合国家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框架下。

(二) 变革

1.思维变革

思维方式, 一般指的是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手段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认识、判断、处理客观对象的方式, 在世界观最一般的方法论思想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哲学层次上的思考方式。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 我们最需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以绝对权威—教材谈思维方式的变革。要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首先要对课堂中使用的教材进行批判性思考, 认识到教材所存在的微妙偏见。 (2) 如, 施良方在《课程的基本问题-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中谈到, 我们的教材对微型文化的忽视。也就是, 在教材中忽略女性、少数群体等, 更多的是以男性为主导。我们应该以一种冷静的思维、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教学的缺失微型文化, 但是教材还是可行的。一本教材有其自身的限制不能呈现所有的文化主体,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有这个意识, 有批判的思维, 有在教材之外关注多元文化的视角, 并带领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索和思考。

2.课程建构的变革

面对多元文化价值吃的冲突与挑战, 我们应该在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等方面体现多元文化。

(1) 课程目标取向

多元文化的课程目标强调全面、民主、自由的教学目标。莫里等学者人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 课程目标应该不断修正, 并提供适合多元文化内容、观点与策略的课程。教育者应该建立使学生们获得适应本体文化、非本体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发展他们的文化意识, 使他们理解并尊重异文化, 更好地了解本国文化, 在实践中提高多元文化交往能力。

(2) 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内容的选择

多元文化背景下, 课程面临着文化选择的问题。由于文化积累至今已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复杂得多, 对课程文化选择要求更为严格。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文化都纳入课程, 虽然表面看上去是理想的, 但这绝对行不通, 也是办不到的。因为, 这样会导致课程量变大, 学生负担过重。多元文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遵循:

认同国家主流文化的基础上, 平等对待和欣赏本民族文化以及相异的文化。

多元文化课程内容选择应注重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实施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应该进行权力的下放。在当今的课程改革趋势下, 各国都致力于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情况的立足点。我国的课程设置由国家中央统一的部门管理。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式启动。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三级管理。”课程权力的下放, 更有利于地方挖掘本地文化资源, ) 体现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是我国文化多元化贯彻的重要的制度保证。

三、多元文化教育与课程走向

(一) 合作探究式学习

长久以来, 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限制学生看问题的视角。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多元的视野, 而易从单一、理所当然的角度看世界。合作学习, 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 也是学生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 发现问题彼此不同的见解, 展开辩论, 开阔学生视野。

(二) 新媒体的合理利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教学手段的巨大进步。网络的存在, 缩短了时空的阻隔, 减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限制, 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网络技术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网络以迅速而短捷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多元文化信息, 扩大个人的信息来源基础。

摘要:教育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 脱离于外部世界的影响而仅靠单一国家和民族的努力而使其文明和发展立足于世界的现象已经终结, 就此而言, 这已成为一个值得以世界性的多元化的角度来讨论。面对不断发展的多元文化, 课程教育应当如何应对, 教育者应当如何构建我们的课程, 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关键词:课程,多元文化教育,课程问题

参考文献

[1] (俄) O.B古卡连科, 诸惠芳, 梅汉成译.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姚冬琳.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穗港台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内容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12) :1.

[3]倪文锦, 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 :1.

[4]王鉴, 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6 (5) :1.

[5]李庶泉, 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6]曹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研发[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7]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

[8]郝永贞.学会对话---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的新转向[J].教育观察, 2012 (9) .

论多元文化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第10篇

课程设计所产生的各种课程文件,只能看做是预期的或理想的课程,要实现这些预期的课程中所包含的课程目标,只有把它们付诸于具体的实践,即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专家辛德(J.Snyder)等人研究认为,课程实施主要有三种取向:忠实、相互调适和缔造。基于教育和社会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变革需求的多样化,这三种取向在我国学校的活动情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多元文化,英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林奇(J.Lynch)认为,它是“特定地域如行政区、村庄、市镇、国家、同宗教区或全球范围内多种文化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的现象”;而倍普泰斯特(Baptiste)则认为当把多元文化视为一种观念,思想或哲学时,它是一组信仰和说明,承认并尊重种族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差异性,包含在生活形态、社会经验、个人本身及个别的、群体的和国家的教育机会间,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多元中的“元”曾指民族或种族,发展至今,“元”的含义得到不断提升和拓展,包括性别、种族、语言、宗教、群体等各个方面,并且其内涵也从“最初的非主体民族的外来族群或弱小群体而扩大到妇女、残疾人到同性恋等弱势群体,甚至包括所有族群的人”。多元文化孕育了五种典型的理论范型,即温和同化论、激进同化论、温和多元文化论、激进多元文化论、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论,或交流或碰撞、或冲突或同化、或重构或融合,代表了不同文化集团对文化“多元”的理解和定位。

从多元文化发展本身来看,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以及平等性是其核心所在。多元文化强调,社会是由不同民族、不同群体构成的,社会成份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而各种文化又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都有其不可剥夺的存在理由和不可代替的独特价值,都应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并无优劣好坏之分。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是在相对的空间中运行的,无论是人的存在、社会实践,还是个人经验,都处于内涵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对人、对物、对历史及其现代的描述和诠释,多应以历史的眼光、批判的思考去解读。文化价值从根本上来说乃是自由选择的,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甚至是世界观交流、冲突、碰撞后的抉择与认同。

将多元文化的理念展现在学校教育上,则是致力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质与价值,致力于促进人权观念的树立和个体间差异的尊重,致力于个人以多元方式知觉、评鉴、选择、信仰、行动等。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往往是通过课程的运作,透过多元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真实、多元的观点,提供学生与不同团体互动的机会,并增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能力。在课程的文化选择当中,无论学生的肤色、种族、性别、年龄、宗教、阶级、智力、身体等各个方面有什么差异,都要切实保证他们拥有“获得智力、社会、心理发展的一切必须的机会”,要求公平与正义的真谛,消弭我族中心的观念。正如日本学者所说:“总之,所谓民族学的反省,就是要我们理解到,人的生活样式不是只有一个,价值体系不是只有一个。因此,不应盲目的信仰自己社会的价值,我们只是做了一种选择,其他的选择同样是可能的”。

自建国以来,受“重教学理论、轻课程理论”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各级教育强调系统的按学生年龄特征分步骤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就课程实施而言,是以认识论或知识观为基础执行课程计划,将课程内容中所反映的知识、观念、要求等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是一种典型的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当然,其中也包括相互适应的成份)。这种课程实施观要求师生深刻而准确地领会和把握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并忠实地将其建立起来的一套程序和方法付诸于实践,以便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相应地,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中,教师仅仅充当了“忠实”的执行者的角色,而学生无疑是一架被动接受的“机器”。

以多元文化观点来看,课程“是一种为了创造、实现和评估教学计划的决策,且致力于社会正义公平实践的教育历程”,其实施本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批判的过程,最有价值的知识也应该是多元的、建构性的,而非如技术理性主宰下的课程实施那样,被理解为一丝不苟的将预定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也并非将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的两极,认为知识是可以包装并传授或出售给学生的商品。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虽然凸显了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使课程实施成为提升学生“知识含量”的砝码,却忽视了师生与课程设计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忽视了师生在课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独立存在的价值,忽视了“文化”隐含下文字符号深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等精神现象。随着课程理论的日渐丰富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行,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多元文化从别样的角度为这种课程实施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多元文化认为,课程的实施,“是作为过程的对象化活动领域”。

1.课程实施是权力下放的过程

多元文化提倡视角的多元性,认为“只能通过解释的多元性来认识现象。从这一视角出发,审视现实活动情境中的课程实施也应该是多维度的、多视角的。因为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包含着课程权力的下放、课程的具体实施程序、课程实施的主体等,而课程权力的问题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它会直接的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会伴随着课程实施的整个进程。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往往采用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课程决策的权利也往往掌握在国家和政府部门手中,而课程的实施大多是对文本的“忠实”操作而已,课程的实施者并没有随意的课程开发权和修改权。但在多元文化视野中,要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有着不同民族或集团印迹的学生得到完整、全面的发展,必然涉及到课程权力的下放。

在多元文化的课程实施中,课程权力的主体是多元性的,并呈现出层层下放的格局,既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总的教育原则,又有地方部门的指导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具有自行开发课程的决定权,教师与学生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成为课程权力的真正受益者。不仅如此,多元文化还主张将课程开放给更多学校课程的利害关系人(家长、社区人士、专业人员等),以此来包容和丰富更多、更新的观念与做法。当然,在具体的课程实施方面,教师的信念和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能否放权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吸纳、理解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并能够忍受“另类”和争论,引发不同的观点,体现多元的价值,这一切,都将取决于教师。因此,多元文化的课程实施强调权力主体的多元性,强调课程权力的下放,并因权力的下放而产生新的活力、新的意义。

2.课程实施是师生对主题的统整过程

师生对进入视野的主题(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整合是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多元文化看来,传统的分科已不能适应学生及现今社会的多元化趋势,课程的设计应打破学科的疆界,以学生为起点,进入学生的文化与生活领域,而以概念主题出发的课程统整最能迎合多元文化课程的理想。所谓统整即“结合、使成整体”的意思,而课程统整就是“打破学科与学科的限制,从学习的主体出发,以主题为核心,思维各学科的关联性,进行课程组织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通过生活场景的点滴捕捉,通过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的把握,通过积极主动的实践参与,增进学生对自己及其世界的真正了解,并把这种了解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统整知识、批判思考、社会行动、解决问题等能力”。当然,这种解决与建构,并不是告诉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而是“教师与学生基于各自的‘生活史锻造而成的既有文化视阈,以课程内容为基本线索而展开的一种互生互动的知识阐释与文化建构的过程”。此时,知识不再被画地为牢地限制在一个四方的、凝固的、物化的文本中,而是存在于走入活动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所带来的历史、经验、期待、梦想与理解所交织成的一个神秘的、完整的和多变的意义世界中。

3.课程实施是课程观实践、转化的过程

当前,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和多元文化的冲突,有学者指出,“我们的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故此,多元文化论者们提出实践、转化的课程观,欲以课程观的转化达成多元文化课程的运作,达到对多元文化的体验、理解、认同和接纳。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第11篇

近二十年多年, 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的确逐渐重视文化因素的教学。2000年公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有相关规定:“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为了加深学生对其他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在英语专业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介绍、了解国外文化的内容, 很多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程, 如“英语国家文化入门”、“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文化概览”等。无论讲授哪种课型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上都介绍了大量的相关文化背景, 其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认识量, 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程度, 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学习能力。但事实证明这种文化课程模块设置和讲课方法通常会事倍功半, 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都成为连接中西的桥梁。

1 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缺点

如果只是片面的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可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因为它只声明了“学进来”, 但忽视了“用出去”的问题。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对外学习交流时, 不仅要熟知目的语文化历史背景, 知道其政治经济体制, 还要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精粹要有足够的了解, 否则涉及我国孔孟之道各种学说思想时, 学生就表现的一无所知的样子, 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早在16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西化”。那时还是有选择性的“西化”, 但是到“五四”时期就完全被西化占领了。“五四”时期的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 由于那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仅停留于表面层次上。并且相比较的结果几乎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认, 而真正中西文化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无法被这些人理解。因为在他们眼中认定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 正确的方向就是西方文化, 而别的任何文化都是有问题的。由此发现在五四时期以来, 西方文化在国内重要文化的一部分, 从而完全忽视了原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如近年来, 我们的学生可能对国外的《圣经》比我们传统的《四书五经》兴趣更大, 了解更多, 这就是忘记了根本, 忽视了我们的所有学习都是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上, 外国人真正喜欢听中国学生谈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拥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史, 这样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走全部西化的道路是完全不可能的。虽然多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教学都是以西化为主, 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不可取的。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 (2002) 写道:在冷战后的世界中, 人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 而是文化的区别, 并指出:“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 “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 “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 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依赖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里会有立足之地?”在世界文化日益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今天, 一个国家必须将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况且, 过去的10到15年来中国作为一支世界力量的稳步增长, 正在给中国注入一种新生然而却十分重要的自觉, 那就是:自身的文化传统是自我表现理解的一种重要资源, 也是参与迟缓但如今却不可能避免的全球化进程的一个平台 (郝大维2005) 。璀璨的中国思想文化必须面向世界, 带给世界一个更全面更富有文化底蕴的中国。

以往只重视西方文化学习的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如今多元文化大背景下, 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置有必要兼顾母语传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毕竟外语专业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使他们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从而使中西融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庆幸的是, 有很多学校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这方面上来了。例如: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开设中西文化思想课程 (江苏省精品课程) , 四川大学英语专业开设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和加拿大文化课程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 以及中国文化概要、中国古典思想等课程, 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西方文化名著选读, 武汉大学开设中西文化对比, 华南师范大学开设地中海文化课程等等。

2 文化课程模块建设

我市高校的英语专业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尚未形成体系, 绝大多数英语专业只是按照大纲要求开设了英语国家概况等少数课程, 文化课程教学尚停留在较原始阶段。我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外语院校, 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努力的探索, 完善文化课程模块设置, 以融汇中西文化为目标,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我校英语专业开设了中国思想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和欧洲文化史三门课程, 全英文授课, 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因此在2005—2006学年度又调整文化课程安排, 根据课程的难度对文化选修课进行讲解, 从而改变学生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在几年的研究调查下, 我校英语专业已建立适合自己情况的文化课程模块。课程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即英语语言和两种文化 (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 。基础语言知识课贯穿四年, 旨在强化学生知识, 夯实语言基础, 利用语言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技能知识。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 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 如在前期开设英语国家环境概况, 让学生尽早接触目的语国家文化历史, 从而培养他们对他国文化的敏感性。在后期还要大量开设中西方文化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所需的文化课程。

此文化课程建设将世界文化分为四个模块, 即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和澳洲文化。主要通过以下思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传承且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 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理应得到弘扬和学习;北美文化以美国为主,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美国文化依然处于强势地位, 其社会知识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很大研究意义;欧洲的思想文化曾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而欧盟这一集体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又一令人瞩目的势力, J.里夫金的《欧洲梦》认为“欧洲梦”正在悄悄地使“美国梦”默然失色 (2006) , 因此欧洲文化也很值得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中澳贸易额的逐渐增长, 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交流进一步加深, 并且随着我国与澳大利亚高校“3+1”、“2+2”合作办学模式的出现, 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对澳有深入的了解。除中国文化外, 其他三种文化基本囊括了世界上各大讲英语的地区, 包括了英语专业必须了解的目的语国家文化。

文化课程设置进一步细化, 分专题来讲, 以达到一定深度。例如:中国文化课程讲解古代言论、民俗文化、神话故事、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等特色传统文化;美国文化课程讲授美国历史、美国政体、美国价值观、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等;欧洲文化课程讲授希腊、罗马文化、圣经和基督教、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以及工业革命等文化因子;澳大利亚文化课程讲授澳大利亚历史、银幕上的澳大利亚、澳洲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等。此外, 我们还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增设文化理论课。

我们首先在文化课程模块建设和教学方法上, 进行了很多探究和创新。在正常的课堂授课基础上, 给学生们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面对学习问题时的分析处理能力。我们还为学生准备了自主学习平台, 其中有许多文化课件, 其中四个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阅读学习资料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研究。

此文化课程模块建设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 坚持全英语讲课, 用该语言来讲授其文化知识, 认识英语的人文身份。

在当今, 语言经常被视为一种工具, 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语言工具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并不正确。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设置应具人文化, 教会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 启发、引导学生, 做到对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习。

其次, 采取“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的模式, 融汇中西,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谈文化课程设置中的中西合璧问题。长时间形成的对目的语文化的关注, 就造成了本土优良传统文化的流失, 从而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其中包括: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 而又有统一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产生的,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 但不应破坏自然;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 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 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刚健自强, 即不懈努力, 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原则;以和为贵, 即肯定多样性的统一, 主张容纳不同的意见。 (许明、花建2005) 我们需要将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 让世界了解我们。

在西方文化中, 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启蒙运动和文化学说, 推动了西方工业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精神层面的大步提升, 这些精华就需要我们从中汲取。

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肩负起既“学进来”又“用出去”的重担, 而在这一双向过程中, 逐步提高跨文化的交流, 互补长短, 完善自身。

第三, 重视西方文化的多元化结构。

凭借着强大综合国力的优势, 美国可以在全世界强势实施“文化输出”战略, 因此会很容易引起相关专业学生的注意, 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重心偏移, 而导致强势文化更加强势, 其他英语国家文化却受到忽视。这种现象的产生, 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语言认知学习的完整性, 从而背离了学生学习的根本目标。所以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 我们要主动与各西方国家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律有层次有重点的了解学习, 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结构形成。因此, 文化课程设置必须注重多元化。

第四, 突出传统与现代, 本土与全球, 西方与东方的对立和对话。

“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发展, 总是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 东西方国家莫不如此。” (许明、花建2005) 。但任何文化都不能闭门造车, 都是需要新元素融入的。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达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目标, 保留传统文化的可取之处, 加以创新提出最科学的理念, 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乐黛云 (2004) 曾言道:“既承认文化的独立存在, 又要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商谈, 从中达成某种标准和共识;同时还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更新、变异和发展。对于处理这一复杂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原则或许是一个可以提供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不仅要注重世界文化的形成状况, 还要重视本民族传统古典文化的保留, 做到本土与世界的多元化融合。其中重点是东西方的结合, 加强文化交流, 减少语言文化障碍, 因为只有在东西主体文化紧密结合, 才能构成更完整的世界人类文化。

显然, 传统与现代, 本土与全球, 东方与西方表面虽然是对立的, 但并不单纯地指它们之间不能共存, 而文化创新就是在这样的对立中, 寻求契机谋求创造性多元文化的发展。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

3 结束语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 文化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外语专业的相关文化课程教学是做到融汇中西有最大可能性的。因而, 在我国英语专业课程安排时, 不仅要重视目的语文化, 更要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语言,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 从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校英语专业文化课程模块建设极大地丰富文化课程教学内容, 增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汲取量。大量阅读、讨论和写作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课上讲授和课下自修方式的结合, 培养和提高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将使他们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辜正坤.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 (美) 郝大维.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M].安东哲, 译.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5.

[5] (美) 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M].杨治宜,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6] (美)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7]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虚拟数字图书馆下一篇:愤怒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