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

2024-06-07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精选12篇)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 第1篇

追求节奏感和韵律美, 富有音乐性, 能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 戏曲念白的特点和中国古诗词的诵读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汉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是独体单音, 很容易形成鲜明的节奏, 产生独特的音乐美。虽然戏曲的念白属于散文体, 诗词属于韵文体, 但是其基本追求则是一致的。因此, 在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 引进戏曲的念白艺术, 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1、戏曲念白发声技巧对古诗词诵读指导的借鉴

古诗词诵读关键, 全在一个“情”字, 要通过诵读, “得他滋味” (朱熹语) 。诵读时, 不但要读得字字准确、句句响亮, 更要读出感情,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 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 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朱自清语) , 达到身醉其言, 心醉其情的境界。

在诵读指导中, 我们常常发现, 要让学生确确实实地读出滋味, 读出感情,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把握不准确, 没有获得自己个性化体验这一重要原因外, 学生没有掌握发音技巧, 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很多老师在教学诗歌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 学生在朗读时常常会“吃音”, 就是朗读时发不足音, 读了一半, 就把音吃掉了, 尤其是朗诵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 吃音的情况特别普遍。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 诗人们在作诗填词时, 会根据情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韵部, 比如“尤”韵适合用来抒发离愁别恨, “灰”韵适合表达抑郁之情。如果学生在朗诵诗歌的时候这些词的发音不足, 就难以体验并表达出充沛丰满的情感。而出现这种情况, 和学生不懂在诵读时如何运气、发音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传统戏曲的念白十分讲究字正腔圆, 要求做到吐字清, 咬字正, 气息足, 送音远, 字尾的吞吐控制贴切, “喷口”和“气口”运用恰当, 这就需要演员念白时要“精于技”, 即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发音吐词的行腔使调的技巧, 还要善于“调其气”, 即不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加大气息流量, 还要调控好气息的使用并懂得如何在念白过程中不断补充气息。笔者以为, 戏曲演员必须掌握的这些发音技巧, 对于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和水平, 是十分有助的。为此, 我们特地聘请了无锡市锡剧团的高水平演员, 走进我们的古诗词诵读课堂, 结合具体作品的诵读, 指导学生诵读时如何发音、如何运气、如何调息, 如何纠正“吃音”的毛病, 诵读时做到字正腔圆。

例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只是首二十字的小诗, 但是要读得字正腔圆, 要读得“得其滋味”, 还真不容易。尤其有些学生吟诵到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时, 显得底气不足, “吃音”严重, 因而声音听起来软弱无力, 不响亮、不浑厚, 不能准确传达出诗句所要表达的豪迈乐观的情怀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诵读指导时, 该演员边做示范边纠正学生发音中所存在的问题, 以自己念白时的经验, 指导学生如何发音吐词、行腔使调。比如, 句末的“楼”字, 字头“l”, 为了发得响亮, 发音时要使舌尖和口腔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以增强气流的压力, 同时, 舌面和上腭之间要留有一些距离, 以形成共鸣;字腹“o”发音时, 要把口腔的开度扩大到超过平时生活语言中发这个音时的开度, 形成较大的共鸣腔, 同时延长发音时间;字尾“u”要收得柔和, 要从拖长“o”时就开始逐渐缩小和放松口腔并减弱气流。这样, “楼”字的声音才显得清楚、响亮、有力、浑厚, 才能品味出出这首所小诗特有的韵味与情感。在他一遍遍地指导下, 学生的诵读, 渐渐有了戏曲念白的味道, 渐渐显得字正腔圆, 在这样的诵读中, 学生渐渐沉浸于作品的艺术境界, 陶醉于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中, 诵读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2、戏曲念白节奏艺术对古诗词诵读指导的借鉴

戏曲念白在节奏的掌控方面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戏曲念白的节奏, 有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要素组成。所谓“抑扬”, 是指声音的高下起伏及其曲折变化。念白时, 做到抑扬得当, 节奏就鲜明, 旋律就优美动听, 并能反映出戏曲人物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所谓“顿挫”, 是指声音的停顿与转折, 顿挫与抑扬两者关系紧密, 可以说没有顿挫, 也就谈不上抑扬。轻重, 是指声音的强弱, 主要指念白时要调控好声音的力度。演员念白时, 一些词语读得重, 有些词语读得轻, 声音有轻有重、轻重相间, 不但显示出鲜明的节奏, 表现出戏曲念白的音乐美, 而且可以强调语意, 突出情感。“疾徐”, 即快慢, 是指念白速度的快慢。念白时疾徐有致, 不但能使念白富有韵味, 而且能渲染戏曲情节的气氛, 充分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古诗词诵读同样必须讲究节奏的掌控, 掌控好节奏, 无疑是提高学生古诗文诵读与欣赏水平的关键。古诗词诵读, 在节奏方面的要求与戏曲念白的节奏要求是一致的, 如何指导学生掌控好诵读节奏是古诗词诵读指导的一个难题。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 虽然也能注意节奏, 但仅仅是根据诗句的节律以及词语的组合, 作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停顿, 远远谈不上抑扬顿挫、轻重相间、疾徐有致。这样的诵读不但体悟不到作品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 更体验不出作者的情感之美。

为了解决学生诵读古诗词掌控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同样邀请高水平锡剧演员走进课堂。该演员通过自己的念白示范, 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念白节奏要素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诵读古诗词在掌控节奏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要领。接着, 该演员以具体作品的诵读为例, 指导学生如何纠正处理节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例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豪放词, 学生在诵读时尽量放开声音、提高音量, 每一个词语都读得十分高亢, 以为非这样读不出豪放词的气派。而该演员先用锡剧念白的方式把诗歌示范诵读了一遍, 如, 开头两句他作这样的诵读处理:“大江东 (颤音) 去 (拖) , 浪/淘 (拖) 尽 (拖) , 千古/风流人物。” (加点处重读, 斜线处稍作停顿) 他的诵读, 刚柔相济、轻重相间、快慢有序, 激昂时鼓舞人心, 深情时动人肺腑, 听者无不动容。在他的指导下, 学生借鉴戏剧念白的节奏艺术, 学着该演员的示范, 根据自己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不再仅仅满足于正确的断句, 而是根据情感的变化或拖调、或停顿、或快读、或慢读、或抑或扬。例如, “古垒”两句, 许多学生诵读时在前两句十分高亢的基础上, 音调稍降, 用平静的语气交代了此地是传说中的三国时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读“乱石”以下三句写景, 学生用高亢而又惊叹的语调读出了景物令人惊心动魄而又豪情满怀的壮丽境界, 上片的最后两句, 许多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高亢, 而是音调稍降, 语气舒徐, 很好地表现出作者在赞美中微微带有失落的情感。在这样的诵读中, 学生真切领略到了作品的意境与情感。

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处 第2篇

【内容提要】:经典文学,它经受了历史的洗涤,承受着历史的考验,蕴含着人类历代的文化、文明和人文精神,所以经典的阅读,不管是在娱乐、欣赏或教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更是有传递文明,培养人文精神的作用。本文将着重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教学,以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发挥经典的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经典诵读

激趣 表演

比赛

一、经典的涵义及界定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世界的瑰宝,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对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公民和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公民和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何谓“经典”就翻阅词典:“就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又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其著作是具有权威性的”,这样看来都是著作,具有权威性的(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吧)。再往回看:“指传统的”,这说明是有漫长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被历史选择而存留下来的,而不是时下流行的“唱片经典、明星经典、歌集影集经典”。这是把“经典”这个从前神圣的慎用的概念被滥用成风,被普遍化,平庸化了。当然也不乏超凡脱俗的,高雅的“经典”。如果在网上随意浏览一下“经典”(只要你在地址栏输入“经典”,就会弹出无数的经典网页)。但极难找到你需要的――小学经典教学。只有“旅游经典”、“服装经典”、“饮食经典”、“民族经典”,真是一个经典时代的回归。那么文学经典有哪些呢?据查阅有关资料汇统我认为:散文经典、小说经典、童话经典、诗歌经典,这些经典是经过历史浸泽的,历久弥新地描述,以述出了人性。人类处境中基本不变的东西是永恒的,是以往的岁月里积累下来的优秀读本。或者是因为本身有特点,或者是很好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氛围和文化氛围等等。总之肯定是众多书目遴选和保留下来的,经历了一代甚至几代阅读的反复阅读,也可以说是经过了反复的考验,以独树一帜而存世永久的。即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这样看来,一部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历史是能够作出最后的裁决的。如《论语》、《诗经》、《离骚》、《史记》,我国四大名著、及唐诗宋词、当代诗词美文。外国的有安徒生的童话,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契柯夫的小说等。都够得上称的中外文学经典,都值得我们仰视和研读。

二、经典阅读的作用

就经典的涵义来看,文学经典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可以了解我国文化的根源,吸取文化营养,陶冶人们的情操,重陶人们的精神,提高人们的文人主义精神。巴金说过:“我们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这就是说明了文学经典宝库的作用,它是一个民族人性,人情,人与人关系等基本道德规范的共同基础,情感的交流,是非标准在大众中的传播,经常是通过文学经典来完成的,所以“不懂文学经典会不懂事”――学会怎样做人。在缺少人文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在经典阅读中去吸取营养,培养人文精神,把人类永恒的东西,人类的经典,人类不懈的追求传递下去,来弘扬古今经典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人与祖先对话的一种方式。还有文学经典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最有意义,对生活具有参照的价值,去认识真、善、美、恶与丑,探寻生活的意义,“使生命超越物理的性的生存”,是人的本能之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学经典除去精神层面所具有的难以替代的作用以及对于人类性感的滋养外,还对于人们知识的获取所起到的作用,它有助天人们从中得到必要的知识 训练。如:会为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与指导。这是当下许多流行作品所难以做到的。以某种义上说,文学经典在写作上能给我们极大的想象域,是在某一程度上达到了人类感知能力的极限。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某语种技术 的的高峰,我们可以知道母语有什么样的性能,能够表达些什么。所以对于后来人们的阅读与写作都有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语言基础,“不读经典,则会堵塞交流的渠道”。就好象人说话,连基本的语音都发不出来,那能和别人谈话进行交流呢?我们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是应该博览群书,特别应游猎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不然怎样去培养具有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的人才呢?怎样去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让学生吸取养分,滋养他们幼小的心灵呢,所以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传递给学生,感染到学生,拉近祖先和后人的距离,很容易地对话交流。有专家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作为语文教师,不单单是只掌握专业知识,还应把自己的知识尽量外延,涉猎中外今古的名篇名箸,在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提高自身品质情操,丰富知识内涵,促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有一个新的提高,这样在教学中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据有关资料:现在不少语文教师文学方面的书了解得很少,尤其是经典书籍,对当代优秀的作品少年读物缺少关注,更不要说认认真真的去啃一部一部的文学经典了,教师自身的视野狭隘,导了阅读能力的衰退,所以不会读书,根本不知道文章美在那里,又怎样引导学生去感受美,体会美呢?更不要说把经典的味道渗透学生的脑子。这样导致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稀薄与贫乏,最终必将导致学生人文视野的封闭与狭窄。

请看,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教师能真正用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孩子沉住气去读一部经典,让他们的心田得以滋润?没有。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纪 是远离经典的世纪;从下面可以看出:《巴黎圣母院》很少中学生看过,小学生呢?更加少。因此,他们很难识别美与丑,很难把握善与恶;《安徒生童话》有多少人读过?也是很少。因此,他们他们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善良。有多少 人读过我国四大名著?回答每是肯定的,很少。因此,他们不懂认识社会,使用智慧,对待各色各样的人。孔夫子有多少人读过?也是少得可怜,因此,他们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根。不说学生,甚至我们教师,有多少认认真真地去读过?没有这样的文化的滋润,将很难把人文传递下去的,在本质上看,这是一种人类文明断裂的现象,缺少人文情怀的现象。经典能承受人类文明之重,让文明能延续,让文明能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把一个知识,一个概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把一种文化,把一种文明,把理念传授给孩子。把人类的经典传递下去,止一代比一代更有教养,更加文明。所以老师本身就必须不停地游弋天中外历代的经典名著之中吸其精华,领略其中的风采,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然后选择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去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

三、经典阅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家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奇心可以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所以,我认为:在评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教学应用“激趣”和“探奇”法。

“激趣”法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采用多

角度,多形式相结合起来的方式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游戏激趣”,可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各自的兴趣,从游戏中引出 问题,或从游戏中开启思路,或将认知要求融于游戏活动中,或将技能技巧训练寓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愉快地学习。

1、诵读比赛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然而求知欲强,喜欢在众人而前表现自己,希望引起别人的的注意,为满足于学生心理需要,培养教育其独立性,通过诵读训练有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单个人诵读比赛,小组赛,接力朗诵比赛的诵读。对于诗句的意思、内容学生在诵读中领悟、体会。

2、画画比美

现在的课本,课文中几乎都有插图,小学生的模仿力特别强,又极喜欢模仿。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想象,画一幅画,每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江畔独步寻花》、《望天门山》、《小池》等,边背边画,通过学习想象力和联想,在脑海中把诗句的内容“画”出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一幅画画完了,诗句已背得滚瓜烂熟。同学之间比背诗,比画画,看谁的画得逼真生动,从中领悟了诗词的意蕴美、声色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3、教师的情感激起情趣

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情感场中,教师带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带着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期望,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学而不厌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喜悦和满足,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以李白的身份怀着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诵这首诗。学生为两诗人间的深情厚谊所感染,反复吟咏、诵读,不仅理解了诗的内容,而且陶冶了情感。著名教育家严济慈先生说:“上课要像演戏一样,要进入角色。”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学生受受这个“角色”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4、图画演示

图画演示方法很多,如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简笔画等。关键是要真实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锄禾》、《猪

八戒吃西瓜》时,都可以,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幻灯画面,兴趣盎然,课堂内笑声阵阵,一堂课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5、小品、相声表演

这一方法可以在高年级进行。高年级学生已有的理解力能力、自主能力,老师只做适当的指导工作就完成这一活动。如学《武松打虎》一文,在学生理解熟读课文内容这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的想法,自编自排,“武松打虎”这一段排除一个节目。武松把大虫打死后,为民除害成了“水浒”中的一位大英雄,在社会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自己的有什么时候感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个节目排出后学生更加兴趣浓烈,个个纷争上台表演,赶着背“台词 ”(课文内容),希望对记者的提问对答如流。担当记者的尽量挖掘问题,这样学生在玩中掌握了知识,在乐中掌握了方法,把抽象思维的变为形象的,把深奥的变浅易的。容易接受能力和理解,比在课堂上听老师沉长乏味的解释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样在形式上,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既培养其个性,兴趣,特长,开拓思维,也激发了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6,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扮演

小学生都有喜欢模仿,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的欲望,上面已经提及过,老师让他们在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是情境中去学习,能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而愉快,这种方法是许多老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课文人物形象,思想特征让学生去分角色诵读和扮演去学习课文,让学生深入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人物思想感情,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这种争角色扮演,能当上“演员”上台表演,表现自己,那高兴劲别提有多高,所以这一方法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如在教<<穷人>>,<<猴王出世>>,<<八戒吃西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会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公角色朗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穷人”的辛酸但心地善良,“猴王”的顽皮活泼好动,“八戒”的贪吃懒睡,都在各自的语言中表示出来,以为在朗读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来,应用怎样的语调,语气,怎样停顿,充公体现人物的性格。

在诵读训练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欣赏,学生戴上头饰或面具,他们兴致极高,感情投入,小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演到滑稽搞笑处,学生们更是笑声不断,特别是演<<八戒吃西瓜>>,扮演猪八戒的同学,他的动作更是令大家捧腹大笑,四次吃西瓜,四次摔跤的笨拙滑稽的动作配以语言和“悟空”调皮说教,再

加上表演同学的夸张动作,真是表演得唯妙唯俏,同学们忍俊不禁,笑声不断,在表演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变化,怎样去表现人物的不同形象,通过表演,结果将出人意料,同学会演得很投入,效果令人满意,事后要进行小组评议,通过评议,既了解自己的表演成绩,又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7、从美的享受中产生兴趣

学好的课文,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新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美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美好理想,学习课文时,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对自然景物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从美的享受中产生兴趣,这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提高学习兴趣有着重要意义,如叶对陶的散文《荷花》写得清闲秀丽,如诗如画,在品读中,如饮甘泉,玉液琼浆,香醇美酒,享受不尽,“探奇”法,好奇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在阅读中,教师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有一个好奇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有疑问,有疑问就有好奇,就会认真去探索。这样赿疑赿探,赿探赿有兴趣,好比一个侦探家,对一件案有了疑点,将就疑点侦探下去,顺藤摸瓜,逆水溯源,马不停蹄,所以有探究法教学。

8、课内外阅读

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师生之间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校外,学生除老师之外的人都可以开展,扩大活动范围,开阔视野,增收益广,开发资源,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教学。如我们在读了李白《望天门山》,还想知道李白有什么杰作?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就问学生还想读其他的童话吗?回答是肯定的。这时学生很想知道很多很多,喜欢刨根问底,那么,教师可以抓紧时机,向学生介绍李白的其他诗,安徒生的童话集及其他作家的名篇名著,让学生在课外去搜集阅读,并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阅读的好书,好文章和读书方法。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图书馆,让他们感受书海之浩瀚;体验读书人的痴迷,使他们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但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造成压抑心理,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感到课外阅读成了一种负担。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不读中外名著,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提不高的,文化匮乏必然导致道德的衰退”所以应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中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潜往复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欣赏古诗,古典名诗名句,接触中外名篇名著,认识鲁迅和冰心,让那些抒写真情,感情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的格高境阔的文章,既启迪智慧,更滋养学生精神世界。

四、结束语

经典的教育,应从小开始,从小受到传统 文化的熏陶,感觉历代 人类的人文精神感受染,养成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人让诵读成为了师生生命品读、心灵感悟的过程;让诵读充满着思维火花、情感激荡、智慧迸发、审美愉悦。诵读不仅让孩子读出了文思才华,读出了童年梦幻,也让老师读出了激情,读出了非凡气质,读出了深厚内涵。所以,经典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重中之重。要完成这个重大 的任务,小学语言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对阅读经典产生兴趣,即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上而的几种,只不过本人肤浅的见解,在当仿多媒体的社会,信息发展的时代,还有很多新的教学手段和途径。为了教育 有千秋大业,教育 工作者应不懈地努力,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以优质地完成肩上的使命,让诵读丰盈心灵、滋润生命,让孩子们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中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5期

2.《义乌市实验小学:“快乐阅读” 》省教科院调研组 2008年12月

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处

位:岑溪市三堡镇中心小学 作

诵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第3篇

一、诵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可概括为:集中识字-诵读韵文诗歌-诵读经典文章。之所以要学生一开始就诵读,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指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在识字教材的编写中,古人充分运用了古汉语单音节词居多,很容易构成整齐对称的词组和短句,也非常容易合辙押韵的特点。从秦汉时的《急就篇》、南朝时的《千字文》,到唐代的《蒙求》、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大都采用整齐而又押韵的句式,读起来和谐顺畅,既上口又悦耳,且激发联想,富有趣味,自然容易记忆。而诗赋文章等古代文学作品,原本就有一定的音乐性、节奏感,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抑扬顿挫地诵读诗文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儿童年少,记忆力强,但理解力、社会生活经验和传统文化积淀都不够,学生在诵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能积累知识,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因此,诵读在古代语文教学中非常普及。同时,诵读要专心,朱熹在《蒙童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现代的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大都是精粹的古文和精美的时文,诵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可为学生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涵咏一定数量的名篇,特别是古代诗文,应要求多背诵。青年学生处在现代社会,缺少必要的学习古诗文的背景和环境,背诵古代诗文可以形成古诗文的语感,拓宽古诗文的知识面,积累古代文化精华。通过诵读,还可以接受古诗文作者的感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进入古代诗人创设的意境,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古诗文,先让他们“吞下去”,当他们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文史常识、人物典故,在新的语境中重新接触时,就会豁然开朗。对于现代文,我们则要求他们熟读,最后能背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

二、诵读精思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粗心大意不得也。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说明读书要熟读精思。他在《读书之要》里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都是熟读后的精思,即要细心揣摩文章的字句,掌握文中的真谛,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应试思想的指导下,沾染了快餐式的教学方式,课堂少见朗朗书声,教师咀嚼后喂给学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阅读课还随处可见,信息捕捉和解题技巧的传授充斥课堂。学生不读课文,懒读课文的现象非常普遍,更不用说涵咏、体味了。这种状况势必造成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要是我们教师不为学生提供自主诵读、体味的机会,又何来个人见解呢?因此,我们要借鉴古人“熟读精思”的理论,还学生语文课堂的朗朗书声,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讲学生需要传授的知识,腾出时间让学生自悟。叶圣陶主张“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了莫大的收获。要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还要有熟读后的精思。朱熹说:“只熟读而不善思考,没有感悟,便会成为书橱,终无所获。精思便是读书时要: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章结其意。”同时,这也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语文教师应响应新课改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诵读是积累的捷径,是语感的源泉

“记诵积累”是我国传统读书法中的一种,读得多,积累得自然丰厚。刘勰说过“积学以储宝”;唐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采撰》中写道:“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所谓的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人的大脑就像一个仓库,诵读正是把知识储存起来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古人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语感”这个词,但他们推崇“悟”和“化”。古人强调“学贵有悟,守旧无功”,这种“悟”就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不经过逻辑上精细的推理分析,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进行感知从而获得整体上的认识理解。“化”即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创作。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论道:“故凡人一切所为,生不如熟,熟不如极熟,极熟则能变化推广,纵横高下,无乎不疑。”“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充分说明“读之极熟”就能“与我为化”,将文章的内容理法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一旦需要表达的时候,就会左右逢源、挥洒自如了。

语文属于语言学科,其学习功效是远期性的。青少年时期如果能背诵较大数量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以后提笔成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畅意达、文从字顺。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一文中,回忆了他诵读古文后的感觉:“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的来了。”真正的诵读是眼睛与心灵合而为一,对语言文字的直接触摸。反复诵读,就意味着反复触摸,久而久之,就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敏锐的感觉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意思。

新课改将诵读教学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我们也要努力找回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简编.语文教育发展史.2004年.

浅谈初中语文的诵读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途径方法

现在的语文课本, 所选文章很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大部分篇目要求精读、熟读, 有不少语段或整篇课文要求背诵, 为何要这样编排呢?这意图很明显:教材编写者就是要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诵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一、要给学生讲清语文朗读的重要性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明白朗读对语文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要学生心里清楚, 语文学习不仅是掌握一些字词句, 不仅是为了当前的升学考试 (也就是中考) , 语文是一项基础学科, 语文学习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你今后各科的学习。试想, 连一篇文章都读不通的学生, 你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培养学生兴趣

不少学生认为背诵课文是一件苦差事, 枯燥无味, 毫无乐趣可言。每当需要完成背诵任务时, 许多同学叫苦连天, 讨价还价, 平时能拖则拖, 临到检查时, 抱着书本背得昏天黑地, “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虽然短时间内也能收到一些效果, 但时间一长便忘得一干二净, 久而久之, 学生厌恶背诵的情绪越来越浓, 有时甚至会导致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要扭转这种局面, 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主动去读、乐意去背。

三、掌握背诵技巧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同样一篇文章, 有的学生只用三四十分钟就背会了, 而有的学生花了三五天时间仍背不熟, 这其中固然有智力、态度等因素, 但关键还是在于学生采用的方法不得当。如果掌握了背诵的方法、技巧, 既节约了背诵时间, 又能让背过的内容铭记于心;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交给学生正确的背诵方法:

1. 理解背诵法。

要熟背一篇课文, 首先必须扫清字词障碍, 熟悉文章的大致内容, 特别是文言文, 必须弄清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如果一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又怎么能谈得上会背呢?

2. 掌握结构法。

背诵前, 必须理清作者的思路, 看看文章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在弄清文中各个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及作者行文中的一些特点后, 背诵就会事半功倍。

3. 及时巩固法。

学生遗忘的进程是先快而后慢的, 刚刚背熟的课文, 如果不及时巩固, 过几天就可能忘记了, 所以, 我们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要指导他们持之以恒, 一个阶段背过来了, 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复习, 巩固背诵的内容, 以化临时记忆为永久记忆。

4. 适时总结法。

随着背诵“量”的不断曾加, 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从平时的背诵中摸索、总结经验, 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从而达到“质”的飞跃, 让学生从此后不再为背诵而烦恼。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第5篇

摘 要: 国学经典诵读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学生人格等作用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国学经典,通过国学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人格品质,还需要继续深入执行,融合国学的经典韵味。

关键词: 国学 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

经典国学诵读表示的是在儿童人生记忆最好的时候,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名著进行阅读、背诵的活动。国学经典诵读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作用突出。我国从古代蒙学教育开始,对经典诵读就十分重视,如今经典诵读对儿童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没有被学校和家长接受,因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这是本次探讨的价值所在。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入的国学元素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根基的扶持是看不到发展希望的,民族缺乏自身文化内涵也就不会取得进步,无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国学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让小学生的个性得以延伸,精神得以升华,促进小学生思政道德与审美素养的提升,帮助小学生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与独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中注入国学元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考虑。

1.1经典诵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进国学经典诵读知识,能够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人文内涵,同时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融入诵读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加大学生的新词积累量,增强语感。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13岁之前的记忆是最好的一段时期,依照这个规律特点,小学过程中的语文学习需要将重点集中在记忆和积累上。新课标规定小学学段学生需要背诵至少古诗文160余篇。小学生诵读不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感知诗文中所要表达的形象与意境,因此在小学生记忆最好的时期进行经典文化的学习,能够达到文化熏陶与智慧锻炼的目的。

1.2故事熏陶

我国民族五千余年的文明传承,留下了大量声情并茂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穿越,表达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集中表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智慧,同时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历史变化方面有”史书”作用。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的前几分钟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几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国学故事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育良好,教师要为学生讲述一些趣味性强的国学小故事,描述各种国学经典,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学习,消除因为反复诵读而出现的无聊情绪。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生动的国学典故,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的学习态度。

2.国学经典的诵读方式

2.1范读引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融合,范读引领是一种方式。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不能用诵读现代文的方式诵读,如果缺乏正确的范读引领,学生就无法准确地掌握诵读节奏,更别说语感的积累沉淀了。例如在诵读《老子》时,其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已经有标点断句,但是小学生诵读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会像读三字经一样三字三字一读。但是这句话中的“非常”和日常生活中的“非常”不一样,正确的读法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示的声音延长,“?”表示的是前一个字加重语气,每个分句都是采取的先抑后扬,是一种假设性的预期。范读之后,文言文的内在精髓就出来了,句子大概的意思也更容易明白。

2.2诵读积累

国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方式便是诵读,诵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方式,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尤其是文言经典,当中包含的韵味都是靠“读”出来的,教师为学生示范了正确的范读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诵读段落所表达的大致意思进行谈论,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复诵读。学校每周专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程”,每天早晨空出十分钟的早读时间专门进行经典诵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诵读活动中可以由教师领读,也可以挑选几位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或者专门放名家诵读音频。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诵读的作品有《三字经》、《千字文》等,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等。

2.3运用摘录

正所谓“不动笔墨非读书”,国学经典中存在大量传颂千古的名句,例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春秋》中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等等。在这样的句子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名句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不但作为诵读材料积累,这些句子彰显的道理也能在平常写作和与人交际中使用,帮助学生把一些典籍中学习到的名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3.结语

让诵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第6篇

一、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学好语文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语感,而语感的积淀靠的是思维与语言材料的不断冲撞和磨砺,而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大脑中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所以,强化诵读,要使学生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尤其是文言文,要学生读文言文能够像诵读白话文一样顺当,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二、诵读有助于体味作品的意境

古诗文辞意典雅,反复诵读,能把人引入辽阔无际的优美意境之中。尤其是高声朗诵,那铿锵的声调、和谐的韵律,不仅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而且给人高雅飘逸的美感。比如宋词教学,教师无需多讲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的迥异,只要学生反复诵读,涵泳,二者的区别不言而喻。

三、诵读有助于加深对作品文意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我们读文章正是为了透过语言文字来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次次的朗读,就是一次次的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的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比如,我在教《陈情表》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一句,在诵读中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的“狼狈”之情:一边是朝廷州司“急于星火”般的催促,一边是祖母“气息奄奄”,尽忠尽孝互为矛盾,陷作者于进退两难之中。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梳理了文意,体察了作者的情感。

又如《记念刘和珍君》描述刘和珍去参加请愿,采用了这样的表达:“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在教学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一句三逗的停顿,体会鲁迅先生为什么语不成句,感悟作者悲愤、沉重的心情。

总之,只有读好了,学生才能进入角色,置身于作品情景之中,和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感悟人物内心情感,把握文章的深刻寓意,达到“文若己出”的最高境界:阅读者成了作品的主人公;作者的话语仿佛就是发自自己的内心;作者的喜怒哀乐仿佛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

四、诵读有助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文学作品里刻画人物形象的一条重要创作手法。在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时候,分角色朗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通過诵读体会母语的魅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她的美主要体现在音节的轻重缓急、音调的抑扬顿挫、音律的婉转飞扬上。怎样领略到它的魅力,我想唯有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诵读时应该像品佳肴、尝美酒一样,仔细阅读,反复吟诵,抱一种赏玩的态度,而不是囫囵吞枣,匆忙带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读起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了韵味,让诵读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让诵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第7篇

“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 而诵读恰恰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把写在纸上的文字变成活的语气, 从而以声传情, 因声会义, 把原汁原味的气韵、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它把语文学习由视觉扩大到听觉, 使得印在纸面上的冰冷文字重新散发出生命的热度。诵读是一个眼、口、耳、脑并用的协同活动的过程:首先由视觉器官——眼睛将书面的文字符号信息通过视神经编码传输到大脑的言语中枢进行分析综合, 存储于大脑之中, 然后由发音器官——口将处理后的信息转化为有声语言, 接着由听觉器官——耳感知有声语言的声音符号和听觉形象, 最后再由大脑辨别诵读的正确与否, 并由听觉形象得到情感体验。在诵读的过程中, 四种器官通力合作, 才能达到“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感觉。

诵读者在作者创作的基础上, 通过诵读这一再创造性活动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并进行再次的加工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 诵读者融入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正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同一个作品的感受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作者原作的否定, 诵读是在尊重作者劳动成果, 不改变作品原意的前提下进行的。内隐学习是指学生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充满语文熏陶的学习环境是语文内隐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 而诵读恰恰为语文学习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 所以说诵读更多地符合内隐学习规律。语文内隐学习首先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方式, 具有无意性, 是一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诵读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的体验, 美感的获得也是无意识的。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 诵读与人的多个器官有关。诵读是将这些文字符号信息通过视觉器官、发音器官、听觉器官等感受器的神经编码, 传输到人脑的各个相关区域, 然后通过大脑的语言中枢进行分析综合、加工处理, 再把处理过的信息储存在大脑皮层的记忆区域中。在诵读的过程中, 各个器官是密切配合的, 相互作用的。据有关研究表明, 学习过程中运用的人体器官越多, 大脑收获的信息就越多, 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如果我们只用眼睛去看书时, 大脑获得信息就比较单一, 有时还会出现差错, 但是当我们开口读的时候, 排除了外界声音的干扰, 使大脑神经高度集中, 准确率则会大大提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视觉器官、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发育的黄金季节, 可塑性极强, 诵读教学可以锻炼这些器官, 使他们健康发育。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 诵读包含着复杂的心理过程。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诵读是一个信息加工和记忆的过程, 它参与了诸如知觉、感觉、记忆等许多不同的心理活动。在认知心理学中, 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 环境的数据或者资料的增减会通过主体感官引起主体感知信息的变化, 此类信息可分为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体觉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等;另一类信息来源于认知主体的个体长期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储存, 这些知识作为信息在储存或提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表征形式, 可以分为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可以分为三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以毫秒计算的感觉滞留, 长时记忆是以小时、日、年来计的信息存储, 而短时记忆则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转站, 它是短暂的信息存储, 在无复述的条件下一般只能保持10―30秒。诵读是一个有意识的识记过程, 诵读的材料首先进入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系统不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继而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通过反复诵读来确保其在短时期内有较高的复现率, 从而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达到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的目的。最后, 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被纳入认知结构, 产生持久稳固的记忆。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第8篇

一、充分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

1.培养语感。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语文课上, 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句段, 熟读成诵, 自然形成语感。诵读既能培养语感, 又能提高语言能力, 在反复诵读中, 读出文章句段的味道和深层含义, 循序渐进地琢磨和品味, 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语感训练。诵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2.激发情感态度。优美的诗歌、优秀的散文、动人的故事往往饱含作者的情感, 常常引起人们的喜爱和吟诵。有感情地朗读, 使其更具魅力。字里行间融发情感, 或情随景而生, 或情缘事而发, 或情见理而生, 此情非机械地见字出声, 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爱则声柔气徐, 恨则声疾气促, 喜则声高气扬, 忧则声低气馁。在诵读模仿体验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对文本的再创造相生相随。如在指导学习《岳阳楼记》时,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在甄别“古仁人之心”异乎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之后, 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导与点拨, 让学生准确、流利诵读, 读出课文的深情与意蕴, 深刻感触其中的精神和意境。又如师生配乐朗读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回环往复, 极富音韵之美。读着诗歌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 大家真切地感觉到了诗人深沉的凝望和拳拳的眷恋, 也为诗人浓郁而又强烈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3.提升理解能力。诵读是体悟有声语言的学习活动,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口诵”与“心悟”相辅相成。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 学生在反复吟诵中, 思维被激活, 随着诵读欣赏的深入, 心灵与诗人的思想产生碰撞的火花, 进而领会诗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及其内在联系和一致性, 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主题。

4.升华审美情趣。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 或奇巧美妙的意境, 或经典明智的哲理, 学生自然受到耳濡目染, 其心智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 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美的享受。教师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渗入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在一种沁人心脾的情感熏陶中受到审美教育。如诵读《陋室铭》, 我们体验其和谐之音韵, 意会其丰富意蕴, 进而领会“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表达的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学生在有意识地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赏析品味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升华。

5.提高写作水平。初中语文教材收录许多经典作品, 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学生能通过诵读欣赏, 品味其中精妙, 在写作上必然会有所借鉴。诵读不仅有利于增加技能、阅历, 收获学识、才干, 还促成自己的再创造。

二、推进诵读教学开展的几点建议

1.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范读。教师范读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正音, 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进行了配乐朗读, 让学生体验其意境、节奏、感情、韵律。学生听得很认真, 学得很投入, 模仿有成效, 体会到诗中牛郎织女幻境般地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古老神话被赋予了新意, 深刻感悟了诗歌主题。

2.加强文言文、古诗词曲的诵读。学习文言文、古诗词曲, 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训练。这不仅是在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更是在传承中国文化, 经典之作常读常新。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正确、有效地诵读:读准字音, 处理好重音、停顿、节奏、语调和语速等, 借鉴好的背诵方法和技巧。如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水调歌头》时, 识字正音、读准句读、语调, 串译全文, 笔者适当点拨, 播放乐曲《明月几时有》, 学生随即诵读数遍, 在欢快的诵读中不仅领悟诗词内容, 而且几乎背诵出来了。

3.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诵读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 更在于学生心智的开掘, 人格的完善。教师重视诵读教学, 并能够正确引导、积极鼓励、有效督促学生坚持诵读, 师生经常交流,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诵读、背诵到积累与运用, 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听说读写能力将整体提高, 这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4.共同参与, 通力合作。加强师资培训,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积极支持语文教研实践活动, 语文教师重视诵读教学的开展, 灵活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和条件, 从实际出发, 发挥语文学科功能,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倡导诵读, 重视诵读, 强化诵读,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选择教材, 正确引导和规范训练朗读, 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去理解课文, 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 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语文诵读教学倡导学生自主阅读实践, 为学生创造亲近文本、感受文本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语感, 调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参与, 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理解能力, 升华审美情趣, 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 第9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参与,分组合作,诵读教学

阅读是智慧之源,是学习之母。课堂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阅读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独立阅读”就是强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强调学生结合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感受,去理解、去感悟、去重建作品,使阅读染上鲜明的个性色彩。新课程的阅读教学理念和要求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读书体验,把阅读推向深入,提高语文能力。因此,“主体参与,分组合作”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最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之一。

语文阅读学习,同时也是对祖国语言的学习。语文教学中声音极其重要,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种形式。叶圣陶说:“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读的美了,也就理解的差不多了。没有美读的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课。”朱自清说:“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它。”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主体参与,分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和诵读教学这两点已经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利用诵读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呢?

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进行了探索。在采用“主体参与,分组合作”模式教学的同时,把诵读作为管理学生阅读学习的手段贯穿阅读教学全程。每堂课,力求做到以读激趣,以读导学,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悟导读。不仅如此,还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诵体验”的要求,实行“五步读书法”,以此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这种做法是在重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诵读中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具体做法是两手抓,从学与教两方面入手进行诵读训练、管理、交流、探究。一手抓学生的学,另一手抓教师的教

一、抓学生的学

即对学生自主诵读学习进行指导。孟子说:“读书须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对学生自主诵读学习指导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的阅读思维习惯,在阅读中把思考、诵读结合起来。

如何培养学生把诵读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阅读思维习惯?基本步骤可以分为五步,简称为五读诵读法。

1.读题目和读作者

读题目时要质疑: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读作者要做到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为总体把握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放声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耳到、口到、心到,迅速调动学生思维,以读激趣,进入到作品中来。读准是指朗读时做到字正腔圆,并进行字词积累。读通是在顺畅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大意,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古文和古诗,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成现代汉语。

3.理解诵读

意在披文入情,循文释道,以读促思。从诵读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层次、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阅读学习只有在理清思路、把握层次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内容,而理清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要学习一些不同文体行文的知识外,更重要的则是诵读,通过诵读探寻文章内容和作者构思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脉络。大到长篇巨著,小到几行诗文,都是经作者精心构思、布局谋篇写作而成的。在指导诵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层次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回答怎样写的问题。

4.赏读语气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在朗读的时候如何通过语调、语速、重音、停顿、节奏的处理与变化表达出文章的感情,力求使朗读的语气和课文的内容感情相吻合。其中“语速语调”侧重于课文的内容表达。“重音”侧重于传达重要信息和表达特定情感的词语,特别强调“信息”和“情感”的意图是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文本内涵和揣摩作者情感,通过朗读逐渐对文本有所领悟;停顿侧重于句子的组织结构和语义结构,也就是不念破句,其次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把握好语法停顿的一般规律,这一点在文言文的诵读中应该特别注意。此外,还应该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表达和情感表达。朗读的节奏主要凭借语速、重音、停顿等语音表现,有序和谐地组合而成,包括文章朗诵的旋律,声调高低快慢的变化,句内词语轻重快慢的节奏变化等,朗读节奏能否处理好,是和学生诵读的熟练程度分不开的,熟能生巧,力求自然流畅。读音准确,不读破句,处理好停顿,读准重音,是诵读的起码要求。

5.美读感情

在上面四读的基础上以悟导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读出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抓好教师的教

在语文阅读课上利用“主体参与,分组合作”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品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欣赏中感受文章的魅力,享受阅读的快乐。

语文阅读课上如何引导阅读学习的诵读交流与合作?教学中我也大体采取五个步骤。

1.交流积累

包括积累的字词,积累的优美的句段,文学常识的积累和写作背景的积累。

2.交流思考

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为什么写?在这个交流的环节中,无论是哪一种的文体,难点都在“怎样写的”这个问题上。此时教师根据具体交流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导学,抓住学生思考中的疑惑和争议进行引导与分析,形式多样:例如可以直接用连续的问题引导,可以根据课堂问题的生成随时引导,可以用导学案引导,或者就是根据学生交流时出现问题的先后顺序进行引导。不管采用何种引导方式都是遵循一个原则:围绕学习目标,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展开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在诵读中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3.交流诵读

在经过一、二两个步骤的交流之后,让学生继续揣摩诵读的语气与情感,并且说出这样诵读的理由。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或者先自主揣摩再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结束之后,进行交流。交流形式多样:自读、小组读、师生示范读、比赛读,这既是诵读交流的环节,也是以读导学,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的环节。师生共同从语调、语音、语速、停顿、节奏、重音、感情、精神饱满度、感染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初中学生的诵读,评价重点放在语音、节奏、重音、感情等几个方面,因为这几个方面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悟。对于难度较大的句段的诵读可以由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如果是古文的话,可以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进行范读,以求在朗读节奏、语音方面给学生一个全面正确的印象,并让学生在听读时做好记录。

4.交流美读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以思促读,以悟导读,读出意境: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与文章合二为一,物我两忘。

5.交流收获和感悟

收获和感悟可以是内容、情感、写作手法方面的,也可以是句段的仿写与应用上的,总之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每一节课学习就要有所得。

以上步骤可以简称为五步交流法。交流的关键在于合作、探究、交流、引导。这五个步骤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学生自主诵读的完成情况加以取舍和确定详略。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10篇

诵读, 顾名思义, 即背诵和朗读。它通过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 在熟读的基础上记忆并理解文章内容和内涵, 也就是古语所说的“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包括突出实用性, 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 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悟, 在悟的过程中明, 能读方能理解。

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强调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重在感受体验, 整体把握。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诵读, 再现课文情境, 理解全文, 提高阅读水平。如李白《蜀道难》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词句, 描写了广阔高耸的自然景象, 不难想象诗人写这首诗时一定受到强烈的震撼。学生在朗读这样的诗句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体会到作者宽广的胸襟和豪放的气魄, 与作者心灵相通,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意会”的目的。

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是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有机结合, 不像把若干个零件组装成一台机器那样简单, 不能生硬地把字、词、句等“组装”成一篇文章。我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通过阅读“百来篇外国小说”而奠定其文学基础, 巴金也以熟读《古文观止》而受到最早的启蒙, 为人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食粮。他们的成功与大量的诵读积累息息相关。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大量的课文后, 文章里的名言警句、优美段落不断地被吸收、积累, 他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

既然诵读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呢?

首先, 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树立信心。兴趣与信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首要条件, 有了兴趣才能去读, 有了信心才能坚持。那么作为教师就要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篇章, 并要求他们背诵认为写得最好的句段, 每天坚持提问一段, 由此养成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对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久而久之, 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了,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 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例如, 在讲授《桃花源记》一课时, 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的。笔者在指导背诵时就让学生抓住这个线索去领悟和背诵全篇, 正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 解一卷而众篇明”。切忌呆板死记, 要时刻注意把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 并保证学生一定的背诵时间, 规定明确的任务, 只有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 才能有所收获。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重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朗读能力太差。在一个班里,能把一篇课文流畅地读完的同学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只顾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却忽略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失去了琅琅的诵读声。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缺陷。语文教学要改革,但语文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诵读。

一、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魅力所在

12-14岁的初中生恰逢生理、心理剧烈动荡变化的特殊时期。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形成都到了关键时期。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直接支持。他们的认识、注意、理解、记忆、想象、情感等发展还需要我们教师的培养与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借助诵读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为:

(一)诵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诵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它可以增强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另外,诵读还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二)诵读能培养学生美丽的思想道德情操。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诵读能让学生更直接享受审美乐趣。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诗文亦是如此。学生通过恰当的朗读,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精美之处,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美妙。

二、诵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现状

每个初中语文老师几乎都懂诵读的重要性,可在实际教学中,诵读却遭受许多老师的冷遇,教师不愿开口读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当前语文学习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有三个原因:

(一)师生均不能正确地对待诵读。受传统诵读影响,学生错误地将诵读与死记、死学等同起来,以诵读为耻,而忽略其可取之处。

(二)许多教师因年龄、性格、爱好等原因,他们诵读能力欠佳,其中极少数教师连普通话也说不好。不会朗读,不愿朗读,于是干脆就不读,在课堂需要的情况下,诵读成为课堂上的“点缀品”、“花样”,并未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补学诵读这一课。坚持训练,掌握这一技巧也不是什么難事。

(三)考试不考就不读不背。这是一个很实际很现实的问题,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教师教学功利性的直接表现,能背诵、默写、运用几句古诗词是背诵朗读的直接作用,它应该有更广、更深的作用。

三、新课标下努力建构诵读教学体系

(一)明确诵读的地位和作用,激发诵读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自己先应该喜欢诵读,然后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诵读。一般来说,我教学新课时,都先给学生泛读一篇课文,用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将文章的情调与情思初步传递给学生,学生很快就对文章产生了好感。有了情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把自己置身在文章中。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原来是相距遥远的,教师琅琅上口地诵读,在无形中把两者的距离给拉近了,对两者的沟通,诵读无疑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

(二)正确把握诵读层次,提高诵读能力。朗读训练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朗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读准字词、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理解。伴随着学生个体的发展,这几个层次的水平是逐层提高的。

1. 读准字词。这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告诉学生这一环节在预习工作时就要做得充分,在朗读时发现有哪些生字,就应该利用工具书,标上拼音,扫清障碍:千万不要遇到生字就一跳而过,这样就终止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无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 读准节奏。朗读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读出各种语气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刚开始朗读时,发现学生很喜欢唱读,或者不注点停顿,恨不得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完。所以,先让学生朗读具有表现力的诗歌开始,学着读出诗歌的韵味。因为注意朗读的轻重缓急,听起来也就觉得舒服,学生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在朗读课文时,就会注意节奏了。

3. 读出情感;课文内容包罗万象,朗读时就要读出其中的人生百味。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读出其中的缠绵。能正确读出文字间的感情,离理解课文的主题就不远了。

(三)灵活运用诵读的方法

诵读的分类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分,它的种类就不同,每一种的特点及运用方法也各有特色,每一种类的教学目的也不同。从对文章的把握上分,有机械地读、理解地读、审美地读。机械读,指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读得通顺,能领会字、词、句、段的表面含义。它的目的在于练口齿,因其目的的局限性,中学生应少用它。理解地读,指停顿、重音、语气,读得流畅,速度得当,读的过程中能明白字、词、句、段的表面含义和特殊含义,抓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它适用于预习。教师讲解前让学生理解地读,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讲课时便可有的放矢,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诵读停留在这两个层次上。审美地读,指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铿锵悦耳,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能体会作者微妙的感情,它适用于讲解时分析,讲解后的巩固,学生课外阅读时的鉴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老师分析得口干舌燥,学生忙于记笔记,哪里还来得及思考,体会,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如此教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引入歧途。换一种方法读一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读得铿锵悦耳,再稍加点拨,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印象自然深刻,也少了“笔记大战”的困扰。目前处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这一层次发展。

诵读是中国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它更新、更多的内涵。让我们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的基点出发,重新审视诵读教学,让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能力培养 第12篇

一、诵读及语感的含义

《说文》:“诵, 从言、甬声。”形声字, 本义是背书而声音又抑扬顿挫。阎若璩说:“诵之者, 抑扬高下其声。”背书的背, 就是脊背向书而诵, 不是正面对文。诵即诵读, 规定要读的书, 不少是要诵读的, 且要大声诵读。诵读的内容不同于阅读的内容, 更不同于随便翻翻, 不是过电影。诵读是理解领悟的过程, 边读边揣摩。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也是积累的过程, 一字一词, 一种句式, 一种体式, 一种观点, 都是在诵读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诵读是读者在对作品进行朗读的时候, 表达作者的情感, 通过诵读实现身心陶冶和美的享受。诵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加强读者语感的过程, 而语感是言语者对言语作品的一种直觉感悟。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 没有好的语感能力就会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加强学生语感能力的训练, 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语感是对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语感的含义强调三层的理解:语感的主体是言语者本人;语感通过言语产生;语感的过程是读者对于言语材料的感受和理解, 这种感受和理解包含着言语者的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等因素。

语文素质综合性较强, 既能体现人的知识性修养, 也能体现人的能力, 同时还是智慧、品格、境界。语文素质通常包括直觉层次、非直觉层次两个层次, 前者是指语感, 后者包括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三个方面。而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 语文素质其他方面的内容均从属于语感核心层次。没有好的语感能力就会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语感能力的训练, 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无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如何通过诵读传达语文课文所蕴含的意境, 让学生获得多种美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二、诵读对培养语感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诵读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们不满足于读得美, 更迫切于审美愉悦的获得。诵读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诵读再创作是对文本的审美超越。

诵读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进行的, 读者将文本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探究。诵读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就实现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 但文本的文字结构与意义结构提供了转化为有声言语的坚实基础与巨大空间, 也为朗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最重要的, 教师的示范朗读仅仅是为学生敞开理解的大门, 只有学生经过自己的反复诵读, 才能理解文本, 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 从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使学生的语感图式的更加丰富与深厚。

诵读对培养良好的语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诵读有助语感的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四个方面。

首先。诵读有助语感的广化。语感的广化是指语感所能把握的言语对象的量的多寡、面的宽窄。诵读能加速书面语的内化, 积淀丰富的语感。因为诵读是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 通过眼、口、耳来实现, 其刺激的强烈程度要远远超过默读。诵读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联想, 还产生出新的感受和理解, 将书面语内化为朗读者言语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达力, 从而丰富了语感, 使语感得以发展, 使语感得以广化。其次, 诵读有助语感的深化。语感的深度是指语感对某一言语对象的形式和内涵感受的深浅程度, 是指质的高低。诵读具有的探究性是对文本的再创作的过程。诵读的过程, 促使学生理解作者寄予作品的意义, 以及通过复诵读积极探索作品的深层内蕴, 感受作品更加丰富的意义世界。语感的深度得以加深, 语感也在诵读中得以深化。马一浮说的“感而遂通, 忽迷忽觉, 如梦初醒”, 这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感发也能促进读书背书人的思维能力, 做到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第三, 诵读有助语感的美化。语感的美度是指语感对言语对象美丑的识别、判断的正确程度, 是言语对象在情感上的把握, 居于语感品位素质的最高层次。诵读是高品位的语感, 审美是语感的最高境界。诵读正是通过感知语言沟通了书面语和口语来实现这一审美超越的, 借助诵读, 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 传达文本所蕴涵的美, 让学生获得美感, 享受审美乐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助语感的美度的提高, 使语感得以美化。第四, 诵读有助语感的敏化。语感的敏度是指对某一作用于他的言语对象做出反应的速度, 即语感图式操作言语对象的效率。诵读能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提高想象力、概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对言语的敏感性, 使语感得以敏化。“新诗改罢自长吟” (杜甫《解闷》) , “吟安一个字, 拈断几茎髭” (鲁延让《苦吟》) 。通过诵读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原文, 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三、诵读的方法

实施诵读的方法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诵读的首要方法是要循序渐进, 反复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和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 通过作者言语的阶梯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 同时将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诵读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高层次阅读方法, 读懂字面意思是达不到诵读要求的,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诵读, 必须加强诵读训练,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 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训练。诵读训练的要点有四个:首先, 诵读准确。学生要在解除字词障碍, 即读准字音, 读准短语和句子, 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 注意语气的连贯。做到能正确地读出课文。其次, 读通课文。这是在上一基础上的理解诵读,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边理解边读, 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理解课文。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 即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心既不专, 却只漫口诵读, 决不能记, 记也不能文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诵读是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 是要求逐步理解、合于识记规律的基础上, 逐步理解, 有别于死读书。第三, 读熟课文。要求学生能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 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读准字词句篇, 而是从表达文章的内容出发, 自然流畅地朗读。但这一阶段只强调熟练, 在感情表达上还远远不够, 还不能达到诵读高层次的要求。最后, 读美课文。要充分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挖掘文章的丰富内蕴, 并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语感能力得到发展, 整体语文素养有所提高。这才是诵读的最终目的。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在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尽情展现文章的感情。

诵读的第二方法是要提倡吟诵, 涵泳咀嚼。吟诵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历代学人学习语文的一种诵读方法。如扬雄“读千赋”, 杜甫“破万卷”, 古人就是用这种吟诵的方式学习语文。能常吟诵, 大有好处。一篇美文, 琅琅上口, 心物交感, 能引出一种兴会来, 自然也能感发他人。曾国藩说过:“李杜韩苏之诗, 韩欧曾王之文, 非高声朗读, 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 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吟诵自己的诗也往往是琢磨修改的过程。“新诗改罢自长吟” (杜甫《解闷》) “吟安一个字, 拈断几茎髭” (鲁延让《苦吟》) 。许多好诗都是反复吟诵, 反复修改过来的, 也正如刘勰所说:“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吟诵时学生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产生强烈的共鸣。把课文的美与学生领悟到的美融合在一起, 所以“诵之不辍, 其境愈熟, 其味愈长”。所以吟咏诵读、涵泳咀嚼的诵读方法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 并让学生于不知不觉间提高审美能力和语感能力。

诵读的第三方法是要调动联想和想象。想象和联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心理过程, 当人进入联想与想象的时候, 众多的形象纷至沓来, 空虚的, 具体了;无形的, 有形了;寡情的, 含情了。人们通过想象活动, 把自己的情感熔铸到感知的对象中去, 从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解, 也加强了审美感受。通过诵读训练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其好处就在于与作者的心灵感通, 引起对作品的情感共鸣。情感是始终伴随着联想与想象的, 调动起联想与想象, 也就调动了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一般通过调动起学生生活经验的参与, 创造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进入课文特定意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增强想象、情感激越等具体的方法。马一浮所说“感而遂通, 忽迷忽觉, 如梦初醒”, 这是一个联想的过程。联想也能促进读书人的思维能力, 做到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四、结束语

努力通过诵读的方法提高学生敏捷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促使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 重视诵读, 充分意识到诵读的功用。教给学生获取更多智慧的一把钥匙, 诵读声声无疑是是送给老师的心旷神怡的奖励。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关键之一是诵读, 诵读是中国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就要通过强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既重视讲解又注重诵读, 提高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领悟能力, 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强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重文轻语现象。

关键词:阅读教学,诵读,语感

参考文献

[1]官璐.美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顾贤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高丽梅.初中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7.

上一篇:医院营养食堂下一篇:病房监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