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策略范文

2024-08-18

政府策略范文(精选12篇)

政府策略 第1篇

高新民:智慧政府的主要特征——创新、整合、协同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 智慧城府的发展需要依靠智慧城市的支撑。智慧政府的主要特征是创新、整合、协同, 而智慧城市上主要讲交通, 能源、电网等, 这是智慧政府的延伸。

在欧洲,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及国家竞争的主要内容, 城市之间竞争的主要焦点在如何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人口质量、改善生活质量、低碳绿色发展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 可持续发展是主要驱动力, 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和完善是优先重点, 特别是交通和公用事业, 以整合跨部门信息为手段, 达到一个新的模式才是关键。

中国的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府并不比欧美国家差, 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很成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经历部门型、整合型与平和型三个阶段, 这也标志着信息化从单一机构的应用到跨部门协同、再到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转变, 这既是电子政务深化的规律、也是电子政务专行的趋势。

智慧型政府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是部门型向整合型政府转变, 政务规划指导方针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冰之:智慧政府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讨

国脉互联董事长、首席研究员杨冰之。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 智慧政府是核心。智慧城市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高级阶段, 是电子政务效率最大化, 是政府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产物, 也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它有助于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让政府的管理服务效能提升, 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无处不在。

在线公共服务能力是检验当代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指标。在线服务既将传统服务搬上网, 又基于网络进行创新。信息社会的服务型政府更多倾听网民的声音, 提供网络服务, 解决网民疾苦。政府网站办事率与政务微博回应度是当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指标。智慧而服务是当前政府转型的重要方向。智慧代表能力, 服务代表态度, 最终反映政府的竞争力。

姜奇平:聚焦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政府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把智慧建立在有意义的数据基础上, 利用数据云建设平台型政府, 通过资源整合, 促进政府向扩展型、服务型政府转型, 大幅度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和创新力。开放数据是电子政务走向平台化的标志, 将大大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水平, 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多元化、创新型的服务, 扩展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规模和深度。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城市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 从引领变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区域跨越发展的高度, 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融合渗透, 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 实现部门、行业、城乡和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汪向东为2012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年会做总结发言

一是要结合政府网站建设的前景, 学习“十八大”精神, 在“十八大”背景下, 中国电子政务、政府转型、智慧政府在未来十年将会有新的飞速发展。二是在探索智慧城市发展时, 各市都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而智慧城市热潮过后, 中国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做智慧政府规划时应考虑到城乡地区, 要将农村智慧化问题也放入其中。三是对智慧政府的思考。

政府面临转型的问题, 而转型离不开改革, 就电子政务本身来讲, 开放、平台化、聚焦流程、体制都是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和改革转型都有关系, 政府的成功在于能不能转型成功。

郑爱军:政府在线服务能力构建及案例赏析

国脉互联总经理、首席规划师郑爱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民需求日益的不断增长, 电子政务逐渐走向了智慧政务的发展道路, 政府服务模式、政府在线服务形式和电子政务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智慧政务就是在电子政务兼具管理、服务两大重要任务基础上, 增加适变和创新的两大重要使命, 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成为包容的政府。

政府网站已经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王”, 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变, 从有线向移动转变, 没有特点、没有服务内容的网站价值在淡化, 竞争力在弱化, 围绕政府的核心业务和独有资源, 做强做深服务, 获取网络存在的社会认同, 也是网络价值所在。因此, 政府2.0时代下政府门户网站需要重新定位, 政府网站应该以政务资源服务社会的主窗口、政务在线办理的主平台、政府沟通公众的主渠道、政府施政与宣传的阵地与喉舌、政府信息化培训的大学校和一个地域的资讯中心和互动协作中心作为定位。

郭永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门户网站

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田。农业部门户网站紧紧围绕农业部职能和中心任务, 以用户为中心, 不断拓展服务功能, 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目前, 农业部网站已成为我国农业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国家农业电子政务重要窗口, 服务三农重要综合信息平台。

网站服务好三农, 并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 明确网站定位,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 进行农业部门户网站顶层设计;二是强化政务功能, 建设透明机关, 打造网上农业部, 开展网上行政审批业务, 推进行政审批规范高效透明运行;三是强化资源整合, 突出共建共享。突出地方和行业特色, 深入推进信息资源纵向整合, 加强横向资源整合, 形成农业网站的统一入口;四是强化公共服务, 建设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网站新闻、网络视频宣传作用, 加强市场信息服务, 促进产销衔接。

张克平:政府网站群助推智慧政府建设

无锡市信电局局长张克平。“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形态, 政府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面。智慧政府的演进过程历经从80年代初提出“计算电子化”, 90年代初提出“办公自动化”到21世纪初提出“电子政府”, 最后到十二五初期提出“智慧政府”。

无锡政府网站群发展方向将以“提高政府信誉度、推动社会参与度、增强百姓幸福度”为目标, 进一步加快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信息基础设施、业务信息系统协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上的应用, 为无锡早日建成智慧政府而努力!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 第2篇

从 2008 年爆发国际性金融危机到现金为止,债务问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发严重,美国主权的信用等级降低的影响,世界各国都难逃债务危机,解决债务问题刻不容缓,我国自然也包括在内。新《预算法》于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自此,债券的发行量日益递增,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获取资金的,地方政府采用发行证券这一筹资的方式推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所存在的风险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将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这几年来债券发行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最终总结出:应该建立并完善出一套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券运行体系,真正能够实现监管的透明化以及约束的市场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债券管理模式的筛选、以及有关债券发行的限额管理与风险管理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这就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化约束环境、明确监管对象等各个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监管,市场化约束

Abstract

From the outbreak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o cash, the debt problem is the most frequent.Affected by the worsening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and the lowering of the credit rating of US sovereignt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cannot escape the debt crisis.It is imperative to solve the debt problem, and China naturally includes it.The new “Budget Law” was officially implemented on January 1, 2015.Since then, the issuance of bonds has been increasing.Local governments have mainly obtained bonds through the issuance of bonds.Local governments have promoted local governments by issuing securities.In view of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risks inherent in the issuance of bonds by local governments must be taken seriously.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bond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integrate and analyze the data of bond issuance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nd finally conclude that: on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A reasonable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bond operations can truly achieve transparency of regul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constraints.For local governments, the screening of bond management models, as well as the limit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of bond issuanc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This requires improv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ing the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 and clearing the regulatory targets.support.Key words: Local government bond, Risk prevention, Supervision, Marketization constraint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目录

第 1 章

绪论..........................................................................................................................................3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3 1.1.1 研究背景.................................................................................................................3 1.1.2 研究意义................................................................................................................4 1.深入探讨相关理论,确立地方政府债券的逻辑起点...............................................4 2.研究历史沿革,为风险防范提供细化建议...............................................................4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4 1.2.1 研究目的.................................................................................................................4 1.2.2 研究思路................................................................................................................5 第 2 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防范................................................................................................6 2.1 美国市政债券........................................................................................................................6 2.1.1 发展历程.................................................................................................................6 1.萌芽阶段......................................................................................................................6 2.发展阶段......................................................................................................................7 3.同步快速发展阶段......................................................................................................7 4.多样化发展阶段..........................................................................................................7 2.1.2 美国市政债券的风险防范措施.............................................................................7 1.发行规模的管理..........................................................................................................7 2.债券发行顾问机制........................................................................................................8 3.持续信息披露................................................................................................................8 4.加强市政债券的监管....................................................................................................8 2.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9 2.2.1 基本情况概述........................................................................................................9 2.2.2 日本的风险防范措施.............................................................................................9 1.确保地方政府财政的独立性......................................................................................9 2.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财政重组系统........................................................................10 3.规定地方政府融资范围............................................................................................10 2.3 借鉴与启示..........................................................................................................................10 1.健全地方政府债券法律法规体系..............................................................................10 2.明确地方政府债券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11 3.构建债券风险预警机制..............................................................................................11 第 3 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现状......................................................................................................12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历程.........................................................................................12 3.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历史沿革...........................................................................12 1.早期时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12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方政府债券 ..............................................................................12 3.地方政府债券禁止发行阶段......................................................................................13 4.恢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 3.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阶段..........................................................................13 图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阶段..............................................................................13 1、“代发代还”地方政府债券....................................................................................13 2、“自发代还”地方政府债券....................................................................................14 3、“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券....................................................................................14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现状.................................................................................................15 3.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15 表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15 图 3-2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变化.............................................................16 3.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年限..........................................................................16 表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年限.........................................................................16 图 3-2 2015 年与 2018 年各年限占比比较..................................................................17 3.3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问题.........................................................................................17 3.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风险...........................................................................17 1.信用风险....................................................................................................................17 2.道德风险....................................................................................................................17 3.法律风险....................................................................................................................17 3.3.2 我国债券存在风险的原因...................................................................................17 1.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18 2.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监督管理不到位......................................................................18 3.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18 第 4 章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19 4.1 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防范策略..........................................................................................19 4.1.1 信用风险的防范...................................................................................................19 1.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券偿债机制..................................................................19 2.加强金融监管,消除供给方纵容性贷款..................................................................19 3.完善地方税体系,培养地方稳定财源........................................................................19 4.建立财政风险评估制度............................................................................................20 4.1.2 道德风险的防范...................................................................................................20 1.实行严格规范的债券融资决策责任制......................................................................20 2.加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管理..............................................................................20 4.1.3 法律风险的防范...................................................................................................21 1.明确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分清偿债责任....................................................................21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构建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法律监督体系 ......................................................................2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地方政府债券又可以简称为地方债,从本质上来讲,地方债是地方政府筹资的一种手段,通过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发行债券,来获取利息。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种类较多,但主要是以公共基础设施为主,集中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我国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起,关于债券的发行一直都很小心,甚至推出了《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债券。然而,这样做并不是长久之计,要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发行债券来获取资金作为支撑,我国政府为了缓解 2008 年金融危机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制定出了“四万亿计划”,其中的一部分资金是需要地方政府自己承担的,有 2000亿的债券是中央政府发行的,自此后,地方政府重新拥有了发行债券的权利。为了给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指引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财政部于 2011 年 10 月 17 日出台了《2011 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先将试点选定为上海、广东、浙江、深圳这四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批准该地区的地方政府由自主发行债券的权利,这是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债券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足以看出中央政府助力地方债券市场发展的坚决与诚意。这一文件公布以后,四大试点纷纷开始对发行债券进行规划,在市场上受到很高的关注,这说明地方政府债符合市场和各大投资者的需求。另外,在获得国务院准许之后,财政部又于 2014 年 5 月推出了《2014 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文件中提出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规模,新增了江西、江苏、山东、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岛市五大省市及自治区。自 2015 年初发布了新《预算法》以来,共计 34 个省市发行了高达 3.8 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综上可见,我国在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种稳扎稳打的状态。据 Wind 显示,到 2018年末为止,地方政府债券余额是 18.亿元,其中有 0.18 亿元来自于 2009 年我国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财政部“代发代还”的债券余额。自 2011 年起,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1 年由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深圳试点“自发代还”的地方政府债券余额有 0.05 亿元,2014 年由部分试点“自发自还”的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 0.05 亿元,试点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截至 2015 年各大地区开始拥有“自发自还”债券的权利,最终的债务余额高达 17.74 亿元。从财政部颁布的《2018 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中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债券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核心组成,截至 2018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有 98.28%都是由地方政府债券产生的。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债券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债券形式,对推动我国经济基础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怎样防范、应对地方政府债券所面临的风险成为了人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1.2 研究意义 1.深入探讨相关理论,确立地方政府债券的逻辑起点 从理论上来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具有可行性的。参照公共财政的相关原则,地方政府债券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于社会公民是有益的。从金融学领域来讲,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相比其他的融资方式而言,地方政府融资占据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但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从偷袭学领域来讲,投资者更愿意把资金与精力投放在更加有价值的投资品身上,优质的投资品一般具有集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三大特性,而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需求。地方政府债券在这三大特性上的表现与国债是有所不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进行合理的投资配置,最大化地满足自身需求。

2.研究历史沿革,为风险防范提供细化建议 日本和美国在市政债券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以此作为参考进行学习,对我国的债券风险防范有一定的帮助。在这基础上,对历史发展进程与当今发展现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再根据宏观经济的知识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性意见。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量逐渐增多,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债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券发行的速度也要相对应的进行提升,本文将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债券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怎样进行有效规避,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1.2.2 研究思路 本论文将通过四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意义、目的、思路四个方面入手,第二章中举出美国和日本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此探究地方政府债券在国际中的发展情况,并且总结、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第三章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在过去与目前发展的情况,具体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提出了关于有效规避的建议。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第 2 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防范

从历史来看,地方政府债券比企业债券的出现实际上要早很多。据历史记载,意大利一些城市的政府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向当地的一些比较大的银行家族借钱用来支持当地的城市建设。然而我们通常认为地方政府债券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市政债券。美国的市政债券产生的时间为 19 世纪 20 年代,官方记载的有关市政债券最早的是在 1812 年为开凿运河美国纽约市政府所发行的一种一般的责任债券,市政债券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美国市政债券的规模一直处在世界第一位,并且它具有较为完善的发展规模以及监管体制,因此,美国的市政债券能够被认为是分权制、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债券的代表。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等一些发达国家市政债券的发展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之后,也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其制度以及体系相对而言也都比较成熟和完善。日本的地方债制度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可以被视为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地方政府债券的代表。

2.1 美国市政债券 2.1.1 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 美国的许多州在 19 世纪 20 年代专注于建设公路以及运河等公共设施。在1812 年,纽约州政府第一次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的方法来筹集资金以开凿伊利运河,这种方法远比传统的先积累再投资的模式快得多,因此,伊利运河只用了 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修建。这种方法的采用给了美国其他地方的政府非常大的启发,所以其他的一些政府也纷纷采用这种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城市,这种模式大多用来建设市政公共设施以及发展公共教育体系。在这个时期发行的市政债券主要是来源于州政府,但是地方政府相对而言参与度较小。1943 年左右,美国各州政府的债务总额大约 2.3 亿美元,然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仅仅 2750 万美元。由于经济发展不景气以及部分运河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许多州政府渐渐陷入了债务危机当中,政府无力偿还债务使得政府的信誉度降低,因此对市政债券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市政债券的发展落入了低谷。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发展阶段

从 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特别是内战结束之后,美国的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工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口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修建铁路、开凿运河、西部开发、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资金的需求增大,然而仅仅依靠州政府去发行市政债券筹集资金来解决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资金的需求,并且由于 40 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使得州政府的信誉度受到巨大冲击,所以这一时期的发展建设,地方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债券也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城市利用不断发行债券的方法来筹集资金用以支持城市市政公共建设以及城镇化发展。直到 1912 年,地方政府的债券余额就达到了 34.76 亿美元。

3.同步快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最初 20 年由于受到美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汽车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的影响,美国的城市对于道路以及公共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美国州、地方政府只能加大对于公路建设以及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资金。市政债券再次发挥了它的重大作用,为道路以及公共交通的建设提供了资金。到目前,美国有着全世界最发达的告诉高速公路系统,这也是在之前对公路建设的巨大投资的基础上才有的。然而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总统提出新政的实施,加大了对各级政府的投资力度,然而只通过税收不能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市政债券的发行不断的增加。虽然客观上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市政债券还是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4.多样化发展阶段 二战后,美国又经历了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阶段,市政债券的发行也持续稳定增加,并且政府的投资方向不断变化,对多个方面进行投资。特别是 20 世纪70 年代之后,为了城市能够迅速发展,各地政府不断发行市政债券来筹集资金支持城市建设。由于市政债券在税收方面有优惠政策,并且政府做担保,所以市政债券的用途逐渐多样化,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污染治理、住房贷款以及工业发展等和传统用途不同的多个新的方面。

2.1.2 美国市政债券的风险防范措施 1.发行规模的管理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美国的市政债券主要是通过该国家的州、县等部门进行发售。并且美国的联邦政府对这些债券发行机构的约束较少,在这之中法律监管和限制相对较多的为州的债券发行。并且,在美国,地方政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不受联邦政府的约束与监督,美国的法律条例中对于地方政府破产的行为时准许的,所以基于上述情况,在地方政府发售债券时的规模是基于政府本身的经济情况而定的,并且约束力主要是以金融市场决定,从而以防债券发行过多而造成违约。

2.债券发行顾问机制

美国的州以及地方政府在进行市政债券的发行时一般会先行与财政顾问以及专家的建议。财政顾问主要负责创建可以实行的融资规划,并且对已经建立起的投资计划进行研究,然后对于债券中有潜力的融资计划进行分析与提议,最后对发行债券所用的金额预算进行监察。除此之外,财务顾问还需要在设计债券时进行分析与提议,例如债权结构以及类型等,从而预防发行过程中可能的风险。

3.持续信息披露 从国家契约理论上来说,国家的性质是具有约定监督性质的,全体公民在签署约定后,这个约定管束着所有的签订者,而政府就是实行这一权利的主体。基于委托代理的构架和 GDP 的考察数据,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更趋向于参与人员和各大政府官员的代表人物。所以,政府在发行债券时是基于自己的经济情况而设立的预算数据。可是基于尼斯坎宁建立的官僚产出模型,对于官员来说,制定预算的时候会将预算条件尽可能的放到最大,如果在没有制度条例的约束与监督,这种现象就更加清晰了,紧接着政府在发行债券的时候披露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危机。创建科学可行的债权融资监管制度的事先条件就是可以充分披露政府的信息。虽然制定与履行政府信息披露规定会给政府带来一些压力,可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制度可以协助政府规避债务危机,并且推进地方财政稳定发展。

4.加强市政债券的监管 美国的主要市政债券监督组织分别为市政债券法规制定委员会与证监会市场监管部所设的市政债券办公室。第一个机构的职能为建立市证券市场相应的法律规定,监管的对象为承销商、交易银行等。该组织的工作目标有三个:第一,针对证券发行顾问进行法律条例的制定;第二,对市场信息进行调查与公布;第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三,对市场主体进行活动的宣传、组织等。第二个机构的主要职能分别为基于反欺诈条例对债券发行人、承销商、律师等对象进行发行后的监督管理,管理方式分别为监督与修改错误的期限;建立可以对承销商、交易商等主体起约束作用的条例。

2.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 2.2.1 基本情况概述 地方债在日本源于明治初年。1879 年颁布了“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需得到议会的允许”的条例,基于这个制度随之有创建了一部完整的地方债系统。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的性质为单一性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宪法中加入了地方政府可以自行治理的政策,在这之后地方政府就拥有了自行发行债券的权责。可是在地方政府进行债券的发行的时候需要经过中央政府的审查与批准后才可以发行。日本中央政府历年都会制定一部地方债规划,在计划中对地方债的发行数额、途径与金额的使用途径都有明确的规划,这个规划时地方政府进行中央政府审查是的核心数据。日本政府进行地方债发行的时候需得到总务省的批准,总务省与财务省需要基于每年规定的规划进行审查批阅以后再将可用数额传达给地方政府,在这之后才可以进行债券的发行。

日本的国家制度为单一质,因此基于中央政府的规定,地方政府没有破产与违反约定的权利,只可以对财产进行调动协助政府解决危机。所以,在这种制度体制下地方政府出现的财政风险就变成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本这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处于停止发展的情况,日本政府与 20 世纪 90 年代对外发行了巨大数额的赤字地方债,从而为经常需要使用的资产筹资,可是并没有提升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造成了大部分地方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并且最终转变成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所以,日本从 2006 年开始对地方债条例进行完善与健全。例如提升资金来源类型、将审批制转变为协议制等等,从而日本的地方债性质开始与美国市政债券性质靠近。

2.2.2 日本的风险防范措施 1.确保地方政府财政的独立性 日本于中国相比差异还是很大的,日本地方政府享有自行进行税收的权利。虽然地方政府无法建立地方的税收制度,可是基于中央政府设立的《地方税法》,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对本地税的种类进行管理,在上述环境下,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发售税务并且自行进行税收的还款,从而让地方政府的权责是平衡的,并促进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时的信誉程度,减少违反约定的危机。

2.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财政重组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制度是为了对潜在的危机进行提前的相应,从而以防政府出现债务危机从而破产。财政重组系统则不同,是在地方政府已经出现财政危机后实行的方案。以上两种方案都是以维持政府财政良性发展为目的。日本将政府财政良性发展为工作之重。如果一个政府的财政水平高,其发行的债券就有更好的安全性、并且还债能力也更高,给中央政府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越小;对于产生财政危机的地方政府,偿还债券给政府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并且还会对地方经济环境与中央政府造成负面影响。

3.规定地方政府融资范围 基于国家财政法律规定与地方自治法的规定对地方政府进行法制监督管理,这些法律规定都给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行使权力,并且对资金融资的出处、怎样管理资金等都在法律中有相应的条例。在法律中对发行而来的地方债的适用范围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2.3 借鉴与启示 1.健全地方政府债券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券法律系统可以对地方政府的发展行为进行监管与约束。美国建立的《1934 年证券交易法案》和 15c2-12 制度,还有日本建立的《综合财政分权法》条例等,全部展示各个国家的中央政府都在建立各种制度来支持和发展市政证券披露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系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进行限制,由于政府在进行债券发行的时候需要编制财政收支计划,从而让债券无法随意发型;健全的制度还可以维护投资人员的权益,以防地方政府由于发行债券过度而导致无法偿还债券的行为;最后该项法律规定还可以协助中央政府随时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额度进行管控。对于我国来说,需要深入分析地方政府是否会自行出售债券,然后对完善《预算法》的前提进行商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对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券法》进行分析和发布,对《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进行完善修整,最终健全我国地方证券法律系统。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明确地方政府债券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

美国对地方政府债券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借助MSRB与OMS等组织进行的,MSRB组织的职能是建立有关法律制度并且监督其他组织;日本对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大藏省和自治大臣进行商讨监督管理。对于中国来说对于地方政府的管理组织组成错综复杂,发改委主要对城投债进行审核监管,财政部国库司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进行监管。由于管理债券发行的组织过多并且管理不当,对于风险的管控有消极影响,所以我国需要创建特定的部门对地方债进行监督管理,消除现在的多个组织进行管理的现状。

3.构建债券风险预警机制

中国和日本的国家性质是一致的,都是集权制,因此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时候需要确保该债券的风险性,确定安全以后再进行债券的发布。如果风险过大,就会对债券发行进行约束,在财政重组数值以下的时候地方财政就会重新组合,地方政府在进行债券发行的时候需要将这几个风险预警数据进行报告,得到允许以后才可以发行债券。中国在风险预警体制的设立时可以借鉴日本早期的制度,对我国风险预警标准系统进行确立,预防风险的发生。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第 3 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现状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历程 3.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历史沿革 1.早期时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 最早时候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是于清末宣统年间开始陆续出现的,其产生背景主要是借助地方政府债券,吸收资金用作修桥修路以及进行地方警察队伍组建,当时前后共发行地方公债 4 次。后来国民时期,为了更好的进行地方治安管理、行政管理等,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大举借债,充作装备军队警队费用、建设地方公共设施等,就以广东政局为例,军阀混乱期间,大量进行公债发行,主要用于广东实业发展以及北伐战争经费。抗日战争过程中,为了弥补抗战经费以及经济建设开展费用,各个根据地民主政府也曾先后就进行公债的发行,种类设计 20 多种,这一举措在抗日根据地建设发展,持久抗战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十分重要的支撑。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当局也进行了实物公债的投放以平稳物价、稳定市场、打击投机资本等。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方政府债券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候对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巨大,在此背景下曾在 1950 年至 1958 年期间多次发行过公债,例如“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在 1950 年作为我国第一只国债开始发行。在之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于1954 年-1958 年 5 年间每年一期发行,共计发行金额 35.44 亿元,约占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的 4.22%。从 1950 年起我国地方政府也陆续发行过地方债券去募集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建设,这对于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比如 1950 年,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批准后,东北地区就进行了采取折实形式计值的地方公债的发行。

在此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1958 年),该《决定》中规定自 1959 年起,将停止全国性公债的发行,但是不限制在必要的时候地方债的发行。不过在该《决定》实施以后,只有安徽和黑龙江等少数省份进行了地方债的发行用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3.地方政府债券禁止发行阶段 为了更好的发展地方经济,支持路桥、水电、科教、卫生事业的建设,我国地方政府在 1980-1993 年间也陆续发行过多种类的债券,但是由于缺乏风险与支付能力的考虑,再加上债券市场体系运作尚不成熟,导致许多工作陷入以国家建设支援的名义的行政摊派,并且还出现了无息的情况,甚至会从部分工资中扣除费用。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颁布,其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行了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进入了比较长的禁止发行时期。

4.恢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美国次贷危机于 2017 年爆发,由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给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挑战,各国开始进行多种举措想要缓解金融危机的扩大。中国一向负有责任感,也挺身而出,并且提出了“10 大产业振兴计划”、“四万亿计划”等,并且在 2009 年 3 月准允了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发行金额高达 2000 亿元,此笔费用主要用于地方配套资金的补充以及政府投资能力的提高,主要的发行工作由财政部统一代理发行,并将其列入省级预算做以管理。这也就标志着地方债券长期的禁止发行期停止。

3.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阶段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产生的负面影响,“四万亿计划”开始实行,该计划主要是指国务院推出 4 万亿以进行投资工作,中央安排投入资金 1.18 万亿,剩余的费用则由地方政府配套解决。并且国务院还采用了特批的方式准允地方发行债券 2000 亿元,去缓解诶这一计划中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资金配套压力,自此,地方政府债券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图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阶段

1、“代发代还”地方政府债券 《2009 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2009)年由财政部印发,其中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含义,地方政府债券是指在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前提下,围绕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理处理相关还本付息等工作的债券。

基于此内涵,我们可以将政府债券去理解为国债转贷这一本质的延伸,因为地方政府债券只能由省一级作为发行的主体,并且其相关发行与还本付息等工作也由中央财政进行统一的工作管理,再加上地方债券的发行行为、发行金额也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审批,并请报国务院审批。

2、“自发代还”地方政府债券 “代发代还”模式自 2009 年开始运行,地方债券的发行也步入了更为成熟的阶段。2011 年,国务院设立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 4 个试点,在国务院批准的额度内,拥有发行债券的自主权,但是其还本付息工作仍然由财政部代办。

此次“代发代还”改革之后,虽然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券偿还还是有着实质的担保责任,不过地方政府证券的发行端也开始放开了。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身财政情况对债券发行的期限、形式、数额以及范围等因素与财政部进行相应的协商,债券的定价机制也能够经由试点省(市)去进行自行的决定,随着债券融资市场的稳定与地方证券发行模式的成熟,国务院在 2013 年又新增了江苏、山东两省作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代还”试点,除了之前试点政策的继续使用,还创新的提出了“试点省(市)需推动自行发债试点宣传工作,积极推进信用评级制度建立”。

在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不计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总额逐年增长,由 2011 年的 2000 亿元增长为 2013 年的 3500 亿元。

3、“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券 随着《决定》和《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2014 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等重要改革性文件的公布于实施,地方政府的证券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前期的自行发行基础上,由财政部统一代行还本付息的方式,转为发展地区自行还本付息方式;(2)基于 6 个试点地区的发展情况,国务院又新增北京、青岛、江西、宁夏 4 个试点地区;(3)债券期限也有所延长,从 2013 年所规定的 3 年、3 年、7 年转为 5 年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年、10 年;(4)进行了“试点地区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债券信用评级”明确。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现状 3.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 至从恢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后,地方债券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发行,自 2009至 2012 年间我国地方政府证券就发行了 94 期,总金额高达 85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2014)的实施也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债券的发行,在 2015 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

表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时间 发行利率 发行总额(亿元)

2009 1.60~2.36 2000 2010 2.33~3.70 2000 2011 3.01~4.30 2000 2012 2.74~3.58 2500 2013 3.53~4.45 3500 2014 3.63~4.50 4000 2015 2.71~4.29 38338 2016 2.31~3.52 60458 2017 2.92~4.75 43581 2018 3.66~4.22 41652

由表 3-1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快速发展,由刚开始的 2000 亿到现在的几万亿,也体现出我国债券市场的活跃。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图 3-2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5-2018 年的地方政府债券有了较大的变化,2016 年之前置换债券占据主要比例,而之后新增债券则成为主流,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随着债务置换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后续可置换的规模相对较小。

3.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年限 表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年限

时间 发行年限 2009 3 2010 3.5 2011 3.5.7 2012 3.5.7 2013 3.5.7 2014 3.5.7.10 2015 1.3.5.7.10 2016 1.3.5.7.10 2017 1.3.5.7.10 2018 1.2.3.5.7.10.15.20.30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图 3-2 2015 年与 2018 年各年限占比比较

由表 3-2 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年限越来越多,有 2009 年的一种年限,到 2018 年的九种年限。由图 3-2 又可得出,不管发行年限种类的多与少,5 年期的占比始终最大,而 7 年期次之 3.3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可以乘坐是违约风险,这一风险是政府发行债券所需要面临的首要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到期没有能力对债券投资者进行相应的还本付息。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则主要存于相关决策运营的个人或单位,是指其在进行相关活动过程中利用权责之便为自身谋取最大化利益,违反道德设置时违反法律法规,从而对他人利益、社会利益造成损害的风险。必须承认的是目前仍有一些官员为了自身业绩做一些“形象工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将债权发行的偿还责任推至下届政府身上,这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3.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前者是指主体自身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或未对法律问题作出有效反应而产生的风险;后者是指法律本身发生变化导致不利后果产生的风险。

3.3.2 我国债券存在风险的原因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1.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当前地方政府给出的披露信息主要就是对外的年度报告,仅有一些财政收支以及政府的运营数据,而缺乏复方债券发行、流通、管理和偿还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致使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运作仍然缺乏透明度。

城中村规划导向与政府管治策略 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边缘地带的土地被征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滞,从而形成了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主要特征是卫生环境差、建筑质量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改造城中村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城中村存在的问题、规划途径以及政府管治策略,主要目的是将社区人居住环境提高。

关键词:城中村;规划导向;政府管治策略

城中村是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是城市在迅速扩张过程中的过渡区域,虽然社会经济形态已经接近城市化,但是城中村人员构成比例、基础设施配套、居住条件等很多方面还保留农村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中村在城市功能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为改善城市经济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对城中村进行重新规划是目前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一)违法乱建

由于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比较混乱,建筑质量差、密度高,违章建筑和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导致出现“接吻楼”、“贴面楼”、“握手楼等建筑。目前城中村总体情况是街道狭窄,根据调查得知城中村最窄胡同不到1米[1]。目前全国有80%以上的违规建筑出现在城中村。

(二)基础建设标准低

城中村虽然在已经建成的新市区内,但是市政等基础设施低,配套设施不足,建筑落后。城中村中没有系统的、宽阔的道路,普遍存在道路狭窄情况,地下管线布局和架空管线不科学,没有稳定的供水资源,导致频繁发生煤气、电讯、电力事故,雨水、污水排水不畅,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很多城中村由于电线短路等问题发生火灾,并且由于城中村中没有消防通道,导致火灾蔓延,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治安差

因为城中村存在着城市治安管理交叉现象,导致治安人员办案效率低。城中村的生产模式是由“种地”改变为“种房”,房屋出租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城市务工外地人员,由于居住人员混乱、复杂,更加大了社会治安治理难度。城中村当前已经成为了治安的盲点,是各种治安事件、刑事事件的多发区。经调查研究,一些城中村因为没有治安,一日之内就会发生5-8起抢劫、偷盗案件。

二、城中村規划方案

(一)积极听取民众意见

对城中村进行规划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拆旧建新,是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之下,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2]。对城中村进行局部规划是村民自发参与组织的新模式,在规划时积极听取民众意见,在清楚村民具体想法的同时加强调研工作,针对不同现状以及不同改造目标,选择科学的规划意见,对城中村进行规划的首要方案是将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改变居民的私人居住环境,因地制宜的将城市中每一个城中村的规划方案确定,将改造主体和改造模式解决。

(二)原地规划,保留居民收入来源

目前城中村所处地带大都是黄金地带,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居住是拉动城市经济的核心力量。但是将城中村新建、改造会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成本,对城市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因此对落后的城中村进行改造要保证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价格合理的住房以及就业岗位。为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可将村民居住的旧院落进行集中规划,将产业和居住相互结合,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和城中村居民的来源问题解决。

(三)加强文化和社保建设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城中村的居民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影响,城中村改造之后,村民身份已经改成城市居民,但是因为村民的文化教育比较低,没有较高就业能力,成为剩余劳动力,使居民既讲究实际又追求金钱,造成居民区缺乏投资创业和进取精神,但是又追求享乐、知足和求稳的心态。这要求对城中村规划时要从文化建设和就业社保等问题作为改造城中村的切入点,推动村民向居民的转变。这需要城中村居委会成员加强对居民的技术培训,使居民除种植田地外有一技之长,同时与来城中村进行投资的商家签订协议,规定在本村创建企业商家需要招收本村一定数量的村民,使村民可以得到妥善安置。

(四)加强统一规划

要科学的规划,整治城中村,就要对城中村进行统一编制、科学规划,发挥规划城中村对城中村发展的作用,通过对城中村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将各项基层服务设施合理的安排,改善城中村的人均环境质量,将土地资源节约、科学使用,将土地的集约使用水平提高。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城中村改造都应该由当地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全程指导城中村的改造和整治,将城中村附近的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带动本村的经济发展。

三、政府管治策略

城中村的健康发展以及改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城中村规划涉及到投资制度、财政制度、地籍制度和户籍制度等,所以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撑,尤其是在规划城中村理念等方面要与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方向一致。首先要求政府规划城中村时坚持参与性、公平性和公共性三个原则,以遵守科学规划为理念,坚持听取村民意见,与市场运作和政府调控互相结合;同时政府要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下发有关规划指标,在规划指标中要近期、远期相互结合。其次要及时将城中村的维护管养和配套设施的维修策略相互结合,加强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管理,完善城中村区域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再次是对符合拆迁安置标准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村民实施政府贴息贷款或者低息贷款的购房优惠政策,对基础设施中的热源、供气、供水等建设中的城市综合配套资金进行减半或者全免,促进城中村及时的改造以及规划;在管理土地的标准上,将城中村的土地分为政府用地、生活保障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做好居民的生活保障和居民安置等问题,调动村民申请改变性质用地全权登记的积极性[1]。

结语:

总而言之,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为搞好城中村的规划,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城中村的重视,及时颁发相关法律作为支撑。同时对城中村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考虑的规划需要全局性和前瞻性,要不断追求规划模式相互统一,建造出适合居民居住的高水平村落,同时还要将城中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提高,改变原有生活模式,使城中村民真正的完成到城市居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罗吉,彭阳,陶德凯,何浩,哈思杰.规划协调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优化研究——来自武汉市38个村湾改造规划的实证经验[J].现代城市研究,2014,03:45-50.

[2]贺鑫,肖江伟,袁媛.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研究——以老鸦陈村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建筑,2012,05:36-37+11.

西方政府的媒体公关策略 第4篇

在全球化和不确定性相混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各个利益主体都需要应对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他们都希望运用公共关系来影响媒体,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最终获取自己的利益。整个公共关系业的庞大格局中,政府却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最大雇主,而且往往与最具影响力的公关机构强强联合,政府愈加无形但却更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控制,以英国政府为例,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媒体公关状况。

首先,政府对于传播行为进行集中化控制。为了有效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尤其是在媒体报道中的主动解释权,政府往往希望对媒体进行严格控制,为了既不损害政府形象又能达到控制媒体的目的,在深谙媒体运作之道的公关专家(因而也称为传媒顾问)的指导下,政府以退为进——通过对下属部门的传播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一—最终达到控制媒体的目的。如布莱尔执政时期,在首相新闻秘书坎贝尔的操纵下,政府对下属职能部门严格规定:“所有重要的访谈和在媒体中露面,包括印刷媒介和广播媒介,在做出任何约定之前,都应该得到唐宁街10号新闻办公室的许可。表面看来只是针对政府人员传播行为的规定,其实质却是对媒体彻彻底底的控制,使其难以发现政府的破绽。因为没有政府高层的“统一定调”,所有人都必须对媒体保持沉默,否则就会影响个人的政治前途。为了进一步避免面对媒体可能出现的任何失误,政府所有的声明和展现几乎都要经过公关专家们精心策划并反复演练后方可“登台”,这意味着无论是新闻发布会,还是领导人拍照,媒体每次面对的永远都是一场精心演绎的“政治秀”

其次,政府信息机构政治化。为了能够向公众传达政府的有关政策信息,英国政府较早就专门成立了一些信息机构,如中央信息办公室等等。不过,按照成立的初衷,这些信息机构在向公众传递信息时必须严格采取中立立场。政府信息服务机构的要求非常明确,就是“及时、准确、客观地传递有关政府活动及政府政策的信息。自撒切尔时代开始,无论是中央信息办公室还是政府信息服务机构,都已被政府进行了政治化改造,摧毁了其本应具有的中立立场,转变成了政府推行其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政治化改造,主要通过在机构中大量安置旨在为政府效命的特别顾问——即公关人员一—来实现,即对于重大的传播任务,政府就分派给对其言听计从的特别顾问来执行,而政治上坚持不偏不倚的新闻官员只有去做日常事务的份。如此避重就轻的分工,完全重塑了信息服务机构之于政府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媒体很难再如以往那样通过这些信息服务机构获得政府的真实信息。更严重的是,部分无法忍受冷落的新闻官员为了改变自己的尴尬处境,最终也改变了自己的中立立场,走入了特别顾问的“阵营”。

如果说对于传播行为的控制和对信息机构的政治化改造,是政府运用公共关系对媒体进行以退为进的“防卫性”控制,那么大量提供“信息补贴”则是政府借助公共关系对媒体进行主动出击式操纵。所谓“信息补贴”指的是“对高成本、有新闻价值的、能潜在地为自我利益服务或自我促进的信息进行补贴性传播,其内容涉及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政府报告和官方陈述乃至领导人的家庭生活,而这一切都是在公共关系专家们——他们往往在政府中担任各种要职—一的指导下完成。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一般记者就更无暇对政府的一举一动进行探究质疑式的监督,反而急需政府为其提供新闻素材以解决其工作压力。政府正是利用这一市场压力,通过公关人员大量提供“信息补贴”从而达到控制媒体的目的。今天在英国,负责和媒体打交道的公关人员已达4.78万人,而记者只有4.5万人,公关人员数量已经超过了记者时至今日,公共关系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已成为西方政治领域的一大奇观。

政府采购投标策略(doc3) 第5篇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据权威部门统计,单就 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金额达到 1009.6 亿元,其中中央单位 21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45%;地方 7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预计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金额将达到 1500 亿元,其中中央单位 400 亿元,地方 1100 亿元。这一系列跳跃的数字,显示着政府采购巨大的发展潜力,广大供应商也看到了这里面蕴藏着的巨大商机。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刚刚实行,这对于广大供应商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广大供应商们要想参加政府采购竞争,赢得中标机会,除了要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做好自己的产品,大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五个问题:熟悉并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程序,及时了解政府采购的有关信息;树立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重视售后服务;了解招投标的基本知识,掌握招投标技巧,认真编制投标文件。

熟悉采购程序政府采购对程序的要求非常严格,《政府采购法》共规定了 5 种招标方式,对每种招标方式的程序都做出了相应规定。集中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采购活动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于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供应商应认真履行,比如,供应商一定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技术、服务、商务等要求,精心准备,完全按照招标文件的条款编制投标文件,满足采购人的需求。

同时,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基本条件,即: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 3 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

他条件。如果采购项目有特殊要求,供应商还应符合规定的特定条件。

树立诚信和守法意识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准则,也是政府采购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同时政府采购被人们称为“阳光下的交易”,不允许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有任何违犯法律的行为,采用任何手段影响政府采购过程和结果,这是对供应商最基本的要求。

《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排挤、诋毁其他供应商、行贿等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应将目光放长远些,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要为谋取一次成交损害自己的信誉,损害政府采购的声誉。对于有违法行为的供应商,政府采购中心将其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在 1~3 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根据采购方式制定营销策略供应商的产品是否列入集中采购目录,决定企业不同的营销策略。因此,供应商应重视并了解每年发布的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并据此制订相应的营销策略。此外,不同的采购方式对供应商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说,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时,要求供应商综合实力要强,即不仅要求供应商投标货物的性能价格比要高,还要求供应商有很强的售后服务能力和履行合同能力。因为招标采购的付款方式一般为分期付款,付款周期较长,大多时候没有预付款,而且还需交纳 2%左右的履约保证金,这就会大量占用供应商的流动资金。供应商投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否则容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发生财务危机。再比如,采用询价采购方式采购的货物,一般都是急需的货物,要求供应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货上门,且经营灵活,能够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也就是说,供应商在争取询价采购的订单时,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货源,否则易出现签订合同后不能及时供货的现象,这会损害供应商的信誉,对供应商以后获得政府采购的订单也会有所影响。

重视售后服务供应商要想持久获得政府采购的订单,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售后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

首先,要充分认识售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自己的售后服务能力和技术力量,加强人员培训。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任何优秀的企业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售后服务

工作,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都能做到细致周密和精益求精,这是现代企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做到热情服务、跟踪服务,这是赢得市场,获取用户理解和信任的基本条件。

第三,必须认真履行合同,兑现自己的承诺。有的企业不能按自己承诺的期限供货,有的企业供货后安装、调试等售后服务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些都是不重视售后服务的表现。

低级失误不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但是,一些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却由于不熟悉招投标知识、投标文件不规范等低级失误而“阴沟里翻船”,被提早淘汰出局。在一次招标活动中共有 60 家企业投标,竟有 37家企业由于低级失误废标,占投标企业的 62%。例如,在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一项办公家具招标中,要求供应商在签订合同之日起 30 日内交货并于交货后 15 日内完成安装,为数不少的供应商未作正面应答,有的承诺 40 天供货,有的承诺 45 天完成供货安装,这些都是没有正确响应标书要求的表现。再比如,标书要求提供开标之日起前 3 个月内有效的银行资信证明原件,有的供应商提供的是复印件,有的提供陈旧过期的证明;还有的不按要求提供产品检测报告,有的履约保证金不足,有的营业执照无年检章等等。

政府策略 第6篇

摘要:作为一个没有获得任何国家正式承认的非政治实体的流亡势力,从1959年流亡印度以来,西藏“流亡政府”为争取国际生存空间,就处心积虑地以各种手段积极活动,显示其国际存在。制定针对“藏独”势力对策的一个必要前提是,要充分认识“藏独”分裂势力的各种国际生存策略。

关键词:西藏“流亡政府”;国际生存空间;策略

中图分类号:D651.9;D609.9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世界目光聚集北京之际,达赖喇嘛访问了日本,并在记者会上公然将我国钓鱼岛称作日方命名的“尖阁列岛”。此举再次引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愤慨。达赖喇嘛想借此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和平人士”的形象,提升个人影响力;而日本右翼也企图借达赖喇嘛的访问,赢得它在领土争端上的舆论支持。

达赖喇嘛的上述举动就是其整套国际生存策略的表现之一。西藏“流亡政府”深知,作为一个非国家实体的流亡政治势力,要在国际舞台上生存下去,“如果没有一些外国势力的支持”,“一天也混不下去”[1]。因此,我们看到,从1959年流亡印度以来,他们一直在处心积虑地谋求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争取国际生存空间,显示其国际存在。综而观之,其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其一,竭力经营与印度的关系。

从本质上而言,政治流亡者与所在侨居国的关系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侨居国以提供庇护所的方式置换其所需的某些政治、经济、军事或道义等方面的利益。由于地缘政治与宗教的原因,印度成为达赖喇嘛的最佳政治庇护所。在这次利益交换中,印度不仅扮演了佛教“护法者”的角色,赢得了宗教道义上的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有可能在中印之间制造一个缓冲区或缓冲国,从而减少了来自印度北方的不确定性;而西藏分裂势力在这次利益交换中则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寄人篱下的达赖喇嘛深知,自己只是印方对华战略的一个棋子,要想在印度长期生存下去,必须紧跟印度的步伐,为印方谋取各种可能的利益。由此,我们看到出生于中国青海的他多次自称是“印度之子”,“我一直靠着印度的食物生存着,而印度的自治给了我巨大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我将自己视为‘印度之子。外形上,我是一名藏人,而从精神上,我是一名印度人”[2]128-129。他还前往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地区(我国藏南地区,印方称“阿鲁纳恰尔邦”)活动,宣称该地在战前属于印度,是被解放军以武力夺取的。熟悉西藏历史的人都清楚,1914年由英印当局与西藏分裂势力合谋划定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方占领了我藏南地区,中国政府从未承认此非法的边界线。实际上,在1959年前,达赖喇嘛自己也从来没有说过此地归属印方,而且藏南地区的达旺正是六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达赖喇嘛出卖祖国领土无异于把他自家的祖宗都卖给印方了[2]128-129。

其二,频繁访问外国政要。

从1959年至20世纪70年代,西藏流亡分裂势力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波折为流亡势力的分裂活动提供了难得的良机,达赖喇嘛也渐为国际社会所注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始,他频繁活动于国际舞台,踪迹遍布几十个国家,已历练成了阅历丰富的政治家。在2011年宣布“退休”后,发誓“这辈子不再涉足政治,一生追随佛陀”的他,政治热情却愈发高涨,带着一帮新老“重臣”访问了10余个国家。他在这些活动中每每以宗教人士的身份出现,从而给外国政要创造了打“擦边球”的机会,这些政要往往以接见宗教人士的名义避开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而达赖喇嘛也为自身积累下了许多“国际政治资本”。

其三,在联合国制造涉藏反华人权议案。

从1959年9月起,达赖喇嘛连续三年致信联合国秘书长,要求联合国干预发生在西藏的“违反人道的犯罪行径”。此后,在某些西方大国的指使或操纵下,联大多次通过了所谓的“涉藏问题决议”。此外,他们利用联合国召开人权会议之机,展开“走廊外交”,向各国代表散发大量反华材料,并在会场外雇佣人员抗议示威,制造声势,向与会代表施压。这些政治公关运动推动了涉藏问题的国际化,在国际上制造出对中国的道德义愤,并通过这种道德义愤打压中国。客观而言,这一系列的国际政治公关的确对我国的外交与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西方的许多普通民众看来,西藏是个“被剥夺的弱势边缘群体”。

其四,假和谈,真独立。

从1979年至2010年,中央与达赖喇嘛的私人代表的正式接谈已有十次。“流亡政府”先后抛出了“五点计划”、“七点建议”、“全体藏人高度自治的备忘录”作为对话的基础,始终坚持独立或半独立、变相独立,缺乏基本的诚意,利用接谈搞分裂,欺骗国际舆论。在受到中央的批评教育后,达赖喇嘛方面中止了和中央的接谈,在国际上制造出中央拒绝接触的假象。2011年,达赖喇嘛宣布“退休”后,“首席噶伦”洛桑孙根宣称希望重启对话,并由他负责的“政府”派出代表进行商谈。明眼人很清楚,此举意在提升“谈判级别”,即由达赖的私人代表上升为“政府代表”。

其五,与其它分裂势力合谋,建立“统一战线”。

证据显示,“流亡政府”已经与“疆独”势力、海外“民运”分子建立了联系,并且还在蒙古国与我内蒙地区利用当地藏传佛教的群众基础,积极进行活动并施加影响。在2005年11月30日,达赖喇嘛第一次会见热比娅时,就声称“西藏人民与维吾尔人民、蒙古人民还将继续度过艰难的时代”。此后,他又多次宣称包括台独在内的他们这些分裂势力“具有不可剥夺的独立权利”、“西藏和新疆的问题相同,其根源是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带着武器入侵”[2]131-133。“藏独”势力不仅与“疆独”分子沆瀣一气,他们还与海外“民运”分子合谋,掀起反华逆流。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策划动乱的“民运”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回国掌权”的妄念。他们在海外上窜下跳了20多年,成立了四五十个组织,却日趋末落。少数有投机眼光的动乱分子把目光转向了达赖喇嘛,他们意识到,“只有达赖喇嘛才有魅力和权威整合中国海外民运力量”,有的“民运”分子甚至还把达赖喇嘛尊奉为“民运精神领袖”。由此我们看到,自2008年“3·14”暴乱以来,双方进入了“蜜月期”,在2009年的“藏汉大会”上,双方讨论了“西藏前途、中国民主化等重大议题”[2]112-115。

其六,利用“藏独”激进组织制造事端,吸引国际社会关注。

以“藏青会”为首的激进组织,每年总要选择一些敏感时机制造事端,通过给中央政府制造麻烦换取西方的各种支持,以吸引国际舆论,显示其“国际存在”。1987年到1989年的拉萨骚乱、2008年的“3·14”事件、“绑架”北京奥运会、冲击我驻外使领馆等,就是他们的“得意之作”。2011年达赖喇嘛宣布“退休”后,“流亡政府”的派系权力之争日趋激烈,为了博取达赖喇嘛的青睐,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藏独”分子“期盼将出现更多流血事件”,2012年初,他们蓄意制造了几起打砸抢和自焚事件。2011年以来,在“藏独”分子的鼓动下,我国有的省份的藏区极个别地方发生了几起僧人自焚的事件,当地政府进行了妥善处理。西藏分裂势力对此大肆利用,事件后的短短几十分钟内,现场图片和自焚者生前的个人资料即出现于境外媒体,同时开展抗议绝食活动进行声援,并且肆意歪曲佛教关于自杀、教人自杀都是大恶的教义,宣称自焚不仅没有违背戒律,而且是“菩萨行”,给自焚者以“斗士的荣誉”,甚至煽动更多的人“为西藏而献身”,还给自焚者的家属开出了空头支票:大额的抚慰金、优先照顾家属偷渡出境“拜见”达赖喇嘛。对此极端的自焚行径,学者益多一针见血地指出[2]226,其意图无非有三:一是扰乱藏区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二是在各国重视对华关系的时代背景下,防止涉藏问题在国际上被边缘化;三是以压促谈,迫使中央对其分裂活动让步。这种以牺牲同胞为代价给中央施压的行径,恰恰是分裂势力虚弱和无奈的表现。

其七,以国际涉藏非政府组织为后援,扩大国际影响。

涉藏问题之所以有今天的国际关注度,其与大量的国际涉藏非政府组织不遗余力地推动是密不可分的。这些非政府组织往往与西藏“流亡政府”唱双簧,并与国际上其它反华反共势力遥相呼应,攻击中国的西藏政策,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耗散了我们的外交资源,造成了西方对西藏的普遍误读[3]。西方反华势力借助涉藏非政府组织这个砝码频繁向北京施压,至少有两方面的战略考量:一是以涉藏问题打压中国,使北京在外交上陷于被动,抹黑中国形象;二是由于西藏接近中东、印度洋与中亚,而这些地方是世界的地缘政治中心和能源中心,因此,涉藏问题成了西方阻遏中国力量向这些地方延伸的一张牌。“把俄国推向北方之后,再在中国和中亚石油国之间设置一道像西藏这样的政治屏障”,能够更好地控制世界能源和地缘中心[4]。涉藏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战略棋局中,起着分裂中国以及阻遏中国和平崛起的作用。这些涉藏非政府组织的反华活动,成为西藏分裂分子重要的国际后援力量。

其八,在西方媒体上不断发表反华言论,混淆视听。

当今世界,人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尊重人权成为政府在其人民和国际社会面前具有统治合法性的重要一部分。媒体对侵犯人权的报道会使一个政府在公众和其他政府面前受到羞辱并缺少合法性。在这一点上,‘媒体是人权运动的可靠盟友”[5]。西方许多媒体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涉藏问题上与藏独势力达成了合谋。“流亡政府”协同涉藏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做了大量的公关工作,吸引了媒体持续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当的话语权。它们经常借助世界媒体和其自办媒体,散布所谓的西藏 “宗教压迫”、“人权迫害”、“民族同化”、“生态危机”等没有根据的谬论。议程设置与“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媒体有选择性地设置议程,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外在世界的判断,从而形成某些共识;民众为了使自己的意见融入主流,而成为“沉默的螺旋”。诸多研究表明,西方许多媒体存在“妖魔化中国”的倾向,尤其是在人权、民主、宗教、生态等问题上,许多歪曲、失实、以偏概全的报道,严重歪曲了中国的形象,而许多西方民众对中国的有限知识往往严重依赖于媒体,从而造成对华的普遍误读。

其九,利用讲经弘法,争取民心。

达赖喇嘛利用西方社会的宗教心理与宗教体验,开展讲经弘法活动,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其中不乏社会名流。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后,藏传佛教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从1989 到 1997 年的短短8年间,美国的佛教教学机构从 429 个猛增至 1062 个。达赖喇嘛弘法活动的受关注度甚至超过了许多明星演出。“世界和平时轮弘法大会”的参与者达 25 万人[6]。1988 年后的 10 年间,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佛教机构从 429 个增至1062个[7]。美国藏传佛教的信徒分布于各个阶层,从普通民众到社会名流,从好莱坞明星到政界要人。例如,支持“流亡政府”的一个重要非政府组织——“国际西藏运动”,其主席李察·基尔(好莱坞影星)就是达赖喇嘛的忠实追随者,据说基尔已于2011年闭关修炼。他控制的基金会是“国际西藏运动”的重要财源[3]。达赖喇嘛的另一铁杆信徒——美国国会资深议员佩洛西,不遗余力地支持涉藏问题进入国会议程,并多次在国会成功通过了涉藏法案。佩洛西的助手与许多涉藏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保持着紧密的工作关系。在他们的努力下,“西藏得到了国会跨党派的普遍支持,议员及其助理们,尤其是助理同达赖的追随者一起工作,他们共同牢牢吸引住了历届美国政府和世界各关注‘西藏问题的团体的注意力。他们的努力证明是相当成功的。这一遥远的雪山和它超凡的领袖今天获得在美国和世界各国在声援和行动中独特的位置,确保了西藏始终作为一个问题超越冷战而成立”[8]。

在西方的选举制度下,藏传佛教的这种群众基础是任何政治人物不可忽视的民意。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达赖喇嘛能够屡次在西方国会作演讲,并屡次受到包括总统在内的许多政要的“接见”。

其十,组建武装,袭扰我边境。

1958年,“藏独”势力纠结3000人成立了“四水六岗卫教军”,发动武装叛乱,叛乱失败后残部逃亡印度。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为实现对中国的战略包抄,袭扰中国的后方,由CIA牵头在尼泊尔境内的木斯塘地区重建了反攻西藏的“卫教军”。在其后的十多年间,CIA不仅提供经费、装备和武器,并参与训练、指挥。“卫教军”长期侵扰我边境与驻藏部队的运输车辆。1974年,“四水六岗卫教军”已被尼泊尔政府军歼灭。除了“卫教军”外,西藏分裂势力还有一个叛乱武装力量——“印藏特种边境部队”。该武装是于1962年11月14日,在印度与CIA的支持下建立的。印度在挑起中印边界战争失败后,为应对将来可能的对华战事而组建了该部队,以便战事发生时对我国边境进行渗透、破坏、侦察、偷袭与游击战等活动。

“流亡政府”这几十年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上述策略来开展的。这些活动迎合了西方一些企图遏制中国的反华势力的需要,双方密切“互动”,各取所需。客观上而言,这些分裂活动的确混淆了国际视听,抹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对此,法国记者兼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有过较深刻的揭示。他曾于2010年赴西藏采访。在当地,他亲眼见到了被西方媒体长期有意过滤掉的事实:西藏地方媒体都使用藏语,藏族文化成为大学的单独课程或学科,自然环境保护得力。经过一年的独立调查,他在《并非如此“禅”:达赖隐匿的另一面》一书中总结道:绝大多数西方人并不了解西藏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达赖喇嘛隐匿的真实面。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亦有同感:“我们完全被这位想通过祈祷和微笑改变世界的老人所征服,在他面前放弃批评性考。……如果我们在西藏问题上只看到达赖喇嘛的微笑,那么这就说明我们看重的是西藏问题给我们带来的象征意义,而不是西藏本身。”

其实,“流亡政府”内已有人开始认识到他们在从事“一项没有希望的事业”。对于“藏独”活动,藏族的哲理格言诗集《萨迦格言》有个极好的注脚:“终究办不到的事情,不要去妄想;消化不了的食物,不要去贪食”。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以及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的日益增多,包括西藏政治流亡者在内的各种分裂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将日益缩小,其最终的结局将注定淡出历史的舞台,为正义的人们所抛弃。

[参考文献]

[1] 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答德国《焦点》杂志记者问.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0-16(5).

[2] 益 多.十四世达赖言行评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28-129.

[3] 曾晓阳,李冬莲.浅析国际援藏NGO的活动与影响[J].人民论坛,2012(35):254-255.

[4] 张文木.印度的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8(5):105-109.

[5] 孙 茹.人权观察[J].国际资料信息,2003(2):38-39.

[6] Donald Jopez.Prisoners of Shangri-la: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207.

[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中美战略关系新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466.

[8] John Kenneth Knaus.Official Policies and Covert Programs:The U.S.State Department,the CIA,and the Tibetan Resistance[J].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2003,5(3):78-79.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策略 第7篇

一、理念更新是基础

约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一些瓶颈问题仍然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由于大连对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因此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才能有新的突破, 必须要紧密联系大连的实际情况,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个目标, 创新工作思路, 整体规划, 分段实施, 逐步推进。

三、大连公共体育的对策

尽管大连公共体育服务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但与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还有很多工作等待政府职能部门牵头, 其他社团或组织积极配合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另外, 还要不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使普通百姓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有更高层次的理解。早在2400年前, 苏格拉底就曾说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叔本华也说, 一个健康的乞丐比一个染病的君主

□文/赵艳萍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首先从治理理念上突破, 改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1、以人为本理念。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和最高行为准则。服务型政府应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彻底放弃“官本位”固有思想, 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 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这样才能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树立正确的执政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从而确保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正确方向。

2、公民至上理念。

政府必须以公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估政府工作得失的标准。只有牢固树立这种公民至上的理念, 政府决策及公务人员的具体工作, 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以公民及其他社

更幸运。近些年来, 随着大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因此, 要趁着这一良好的形式, 加大宣传力度, 为公共体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把公共体育的重心由以政治为重心的体育转移到以健康为重心的体育, 使居民逐步转移到以习惯为中心的体育, 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终身体育观, 并且使这种终身体育观深入人心, 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政府要从当前经济水平, 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画册、体育文化长廊和设立服务点等途径来提高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认识, 提高居民对体育锻炼能提高健康水平的认识。另外, 还要建设好居民身边的体育场地, 健全居民身边的体育组织, 开展好居民身边会主体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也就会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和公众的满意度。

3、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理念。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树立服务行政理念, 坚决杜绝官僚主义作风, 转变政府职能。只有这样, 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才能树立公共服务意识, 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 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目标, 以此规范政府权力,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改善政府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此, 要加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教育, 重建公务员管理的价值取向, 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二、职能转变是根本

的体育活动。政府要加强地方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鼓励带动本地区经济状况较好的企业资助,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必须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 以政府投资为主, 广泛吸引社会投资为辅, 加快场地设施的建设速度。公共体育服务部门要组织开展好社区的体育活动,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静霜.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选择与供给主体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杜志娟, 苗大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公共服务与非营利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3]肖林鹏.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基本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职能的主动回归, 从具体的微观的领域退出来, 还权于民, 还权于社会, 建立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新体制, 是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根本。

1、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政府经济职能选择的是否恰当, 政府和市场的职能配置及关系模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 加快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政府经济职能体系是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一是要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调节经济的方式, 加强统筹规划;二是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塑造地方政府的竞争优势;三是要加快政社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步伐。

2、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一直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职能日益重要。加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就是要做到政府职能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不“缺位”。在继续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经济职能的同时, 更加注重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服务改进是核心

在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优化结构与职能的基础上, 推行电子政务, 进一步改进服务。应制定地方性电子政务的建设规划, 打破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垄断和封闭, 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加快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 特别是加快建立经济、贸易、土地、科技、环境、人口、工商管理、社会保障与福利、新闻出版等政府部门主导的政务数据库;逐步推进电子公文、电子邮寄、电子采购、电子决策、电子公共事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等, 实现政府业务的电子化, 促进政府信息流通, 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要重视信息的开发、更新、维护和利用, 在增强信息公开化程度的同时, 在网站内容上, 着重加强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在线服务, 方便公众快捷地登陆政府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获得相关服务。

四、机制创新是动力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必须完善公共决策机制,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政府决策的基本标准应当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为了保证公共政策的预期目标与效果统一, 必须健全决策程序, 完善决策机制, 强化决策责任。政府决策必须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坚持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要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 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公共决策机制, 着力健全落实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事项听证和公示制度、重大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评估制度、决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队伍建设是关键

1、提高公务员素质。

针对政府工作人员“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的现象, 定期对公务员进行“以民为本”的思想教育和职位培训, 全面提升公务员的能力。主要是加强学习以下能力:一是政治鉴别力;二是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公共服务的能力;四是调查研究的能力;五是学习的能力;六是沟通协调能力;七是创新能力;八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九是心理调适能力。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这些能力, 政府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下的政府改革, 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快、更专业的服务。

2、多种途径约束公权。

约束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的公共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和官员腐败的有效途径。一是通过科学设置政府机构、定编定岗、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等途径, 形成政府公务员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机制, 加强公务员的竞争意识;二是在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实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 制定量化考核标准, 采取群众测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对测评末位公务员按干部管理权限实施待岗、离岗培训、改任职务等调整措施, 加强公务员的危机意识;三是消减行政审批项目, 减少公务员行政行为偏差途径, 从源头上防止公务员职务犯罪;四是政府及公务员应建立正确的政绩观, 杜绝官员为个人私利的不作为现象。采用多种途径、措施约束公权, 防止公务员行政行为偏差。

六、加强考评是要求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建立全面、科学的公务人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升迁激励机制。应本着局部效益和全局利益、重点任务和全面工作、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以及激励措施, 并尽可能地形成规范化的公务人员政绩考核和升迁制度。要纠正“重经济指标、轻公共服务”的倾向, 克服单纯以GDP增长为目标的绩效考核取向, 尽快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 并大幅度提高其权重。各地方政府和部门也应积极总结各地开展的“目标管理”、“效能监察”、“行风评议 (万人评政府) ”、“政务督察”等实践经验, 加强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 及时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为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 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 建立健全以社会的评价为主导, 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体, 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七、强化监督是保障

为了检验政府工作绩效, 督促政府改进工作, 纠正和解决政府工作中的问题, 应加监督力度,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保障。一是加大政党、人大、政协等政治组织对政府的监督力度, 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觉规范其行政行为;二是建立由公民代表、企业代表、社会中介组织代表、专家代表组成的督查小组, 定期开展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检查;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舆论监督。网络信息时代, 各种形式的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监督公务人员的服务行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论述了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即理念更新是基础、职能转变是根本、服务改进是核心、机制创新是动力、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考评是要求、强化监督是保障。

关键词: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

参考文献

[1]俞慈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管理观察, 2009.2.

浅探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 第8篇

(一) 适应政府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深入, 客观上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统筹考虑, 构建一体化政府会计。只有明确了预算会计的分类, 才可以明确各类会计核算的目的, 才能根据其活动目的考虑其会计核算的特点并加以规范, 以充分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逐渐凸现。不能反映那些跨年度的大宗采购项目、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部分资金, 从而将导致预算资金结余不实;混淆经常性损耗和资本性支出, 使政府资产管理和监督失控;不能揭示未来的承诺、担保和形成的或有负债, 政府的隐性负债和财政危机被掩盖。收付实现制不能反映政府资金运动的全貌。

(二) 适应政府公共职能转变的需要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用人民的资金来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 包括对国有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全面和准确的会计信息。而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实质上只是财政收支会计, 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 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 特别是在国有资产和长期负债核算及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 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整个财务状况, 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 迫切需要改革。

(三) 满足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需要

政府财务报告应完整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 这样有助于满足人民大众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政府财务报告不仅要反映预算收支, 还要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不仅要反映当年预算政策的执行结果, 还要反映以往决策产生的财务效应, 这是政府进行决策和公众了解政府绩效的重要信息来源。而我国目前政府会计财务报告过分强调以预算管理为中心, 只侧重预算会计信息的披露, 忽视了政府会计涉及的政府债权、债务、资产状况等其他重要内容, 远不能满足进行政府绩效评价工作的需要。

二、进行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

(一) 界定政府会计主体, 制定政府会计准则

我国一直以来没有区分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根据我国预算会计的特点, 现行的预算会计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政府会计, 充其量只是反映预算资金流转过程的预算执行会计。与西方国家的政府会计相比较, 存在很大差距, 可以说我国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会计。因此, 从预算会计拓展为政府会计, 不仅是改变名称的问题, 而是转变整个预算会计观念的问题。随着我国政府会计的建立和完善, 其会计规范必将从制度模式逐步向准则模式转变。因此, 科学界定政府会计主体范围, 并制定出一套结构科学、内容完整、先后有序、概念统一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前提。

(二) 引入权责发生制, 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

1、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总体设计。

从世界范围来看, 在政府会计领域, 推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国家还是少数。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 至今还没有统一完整的政府会计准则, 因而决定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应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初级阶段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基础, 即原则上采用收付实现制, 对某些特定业务则偏向于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改革中期随着政府会计体系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 逐步扩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 最后实行完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

2、政府会计特定业务会计核算基础改革。

(1) 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 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固定资产成本, 建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同时, 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 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样才能在成本中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 同时一些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能够得以及时处理, 从而使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2) 社会保障会计核算。对于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应按权责发生制预算要求, 将社会保障需求本期应分担的经济责任列入年度支出预算;预算单位对未来社会保障需求应负担的经济责任, 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列报当年支出。 (3) 长期负债会计核算。对政府长期负债核算, 建议对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分别处理。对直接长期债务, 如政府直接借入的各类债务等, 建立还贷准备金, 核算分摊的长期债务, 并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对利息进行分期核算, 从而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并全面反映政府财政债务的真实情况;对或有债务, 如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等, 参照企业或有负债处理原则, 增设“预计负债”科目, 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预计负债”并在报表中列支。

(三) 扩大会计核算内容, 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外资并购与政府监管服务策略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外资并购,政府规制,产业安全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加深, 第五次并购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背景下, 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外资对国内企业并购方面的政策约束正逐步解除。一些敏感性产业如金融、电信、能源等已成为国外资本实现并购的瞄准对象, 外资将通过并购等形式渗透进我国的产业纵深领域, 实现其全球经营及投资与经营的本土化战略, 以降低进入成本。近几年来, 我国并购市场上频频出现一些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外资并购事件, 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及其品牌企业成为外资并购的重要对象。像“凯雷并购徐工机械”、“法国SEB并购苏泊尔”等极度吸引投资者和媒体大众的眼球。应该看到, 外资并购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 实现开放的必然结果, 这一现象并不足危。但是, 全球化是有风险的, 外资并购必须要以不损害我国的产业安全为前提。如何才能实现外资合理并购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安全的有效统一呢?怎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来促进外资并购的健康发展呢?本文拟从政府监管外资并购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

一、外资并购状况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全球范围内的外资并购迅猛发展, 外资并购年均递增30.2%, 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5.1%的发展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投资中, 80%以上都是通过并购方式进行的。联合国贸发组织在《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 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 (FDI) 达到9160亿美元, 其中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 占当年FDI总量的83.08%。事实表明并购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就我国而言, 2002年, 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超过美国而成为当年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5年我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724亿美元, 达到历史新高。2006年和2007年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虽有所下降, 但也分别达到了694.7亿美元和673亿美元。在当前我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 外资并购形式所占比重并不大, 大约占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10%左右。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 外资并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协议收购、合资并购、定向增发、增资控股等。随着我国对外资并购宏观政策的不断调整, 我国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对外资开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将迎来外资并购的热潮, 外资必将大规模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开启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局面。结合近几年我国的外资并购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不论是在行业选择、并购方式、还有目标公司的选择上, 外资并购都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外资并购的行业主要分布在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消费品生产、新技术、服务行业等领域。二是上市公司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上市公司一般都是效益较好的知名企业, 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比并购一般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品牌和知名度, 能更好地打开并融入中国市场, 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条捷径。三是协议收购非流通股已经成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方式。四是在并购对象的选择上, 外资多采取“斩首式并购”, 加快对我国行业龙头企业, 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并购。上述外资并购特点, 一方面使得外资通过并购迅速快捷地进入我国产业领域, 大大降低了进入成本, 而且可以克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外资并购后可利用我国企业在国内经过长期努力建立的市场, 特别是利用这些并购企业良好的品牌效应、销售网络、强大的人力资本, 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占领国内市场, 并对本土其它企业、其它竞争对手形成强烈冲击。而且, 外资所有者还会不断地对该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并购, 逐渐完成它对该行业的垄断。如美国凯雷并购我国机械工程行业巨头徐工机械, 法国SEB并购浙江苏泊尔。

二、加强政府对外资并购的监管

在外资大规模进入我国的情况下, 我们如何应对外资对相关产业的不断渗透呢?在这其中, 政府如何行动成为问题的关键。面对全球外资并购趋势, 结合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在外资并购过程中把握主动, 政府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政策框架范围内, 处理好外资并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至少应当在正确引导外资并购的流向和流量、寻找产业全球融合中的产业安全对策和用法律等手段对外资并购予以规范等方面有所作为。

(一) 加强法律、法规及监测预警机制的建设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是外资并购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也是对外资并购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种规制。由于外资并购在我国刚刚兴起, 因而相关的立法还比较少, 体系也不尽完善。2001年11月原外经贸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此后, 陆续颁布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政策法规。2006年9月1日,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式实行, 主要对国外或国内企业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作出了一些重大调整。2006年9月8日, 《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式施行, 这些法规必将有效规制并购行为, 为外资并购界定交易的行为准则。特别是, 这些并购规定在政策上对外资并购作出了一些调整, 确定了一些行为细则。如首次明确提出跨境换股、首次引入了尽职调查制度, 等等。一方面, 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进行引导;另一方面, 也加强了外资并购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或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与审查力度。这些调整将有利于我国外资并购市场的发展, 相应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外资并购的顺利开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这些法律法规多以部门规章和规定的方式出现, 缺乏相关的操作细则, 弹性大、操作性差, 这无疑增添了政策的不确定性。因此, 在全面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出台《企业并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及实施细则势在必行。同时, 要尽快制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程序和细则。建立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案例监测预警机制。在外资并购问题上, 可以考虑通过专家听证会等形式, 完善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核制度、推进并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主动接受民意调查和舆论监督。对一些敏感行业的并购行为要进行持续的跟踪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外资并购市场的秩序稳定, 才能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安全, 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 有效利用外资并购改组、改造国有企业

1.利用外资并购国企是改组改造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在总结我国吸引外资、促进国企改制的经验基础上, 作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加快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的创造性判断。并指出, “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因此, 利用外资是深化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中国国有经济比重大, 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经营不善, 甚至亏损。竞争性领域的国有经济长期存在, 反而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 将竞争性领域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应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非竞争性领域分离开来, 国家集中财力、精力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 将竞争性领域推向市场, 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 实行产权结构多元化。

2.解决好由于外资并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担心外资并购境内企业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不是没有道理, 但也不能因噎废食。现实中, 境外并购者与作为目标企业的国企和主管部门领导, 在看待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这是阻碍外资并购操作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 有必要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增量意识, 盘活存量, 理性对待国有资产的评估。对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如果适当降低价格, 与境外收购者交易, 变现资产, 用变现资金解决职工下岗、退休养老问题, 同时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 应是一种理性选择。从评估机构的选择上应尊重双方的选择, 政府要从评估机构的资格、信誉上协助相关企业。

3.解决好由于并购产生的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许多情况下, 外商并购国有企业后会伴随着人员的富余和安置问题, 这是必然出现的现象。并购方也确实没有绝对义务去为并购企业的退休职工和富余人员解决养老问题, 但对并购的目标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社会稳定来说, 职工安置又是一个不得不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并购协议的达成与否, 影响到并购后的企业能否正常运营, 当然也影响到职工的生计等根本利益。

4.处理好利用外资过程中的原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 中国许多国有企业负有沉重的债务负担, 在与外商合资或并购的过程中, 直接影响了谈判的进程和合作的成功与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支持, 尤其是政府、银行、国有企业和投资商各方。一般来说, 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 只能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品市场的预期、产品质量、现有资产的价格和可用性、企业原有负担、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来权衡决定。对于业绩较好的强势企业来说, 在与外商并购的谈判过程中, 解决债务问题一般应尽量争取让外商多负担一些, 政府在其它方面给并购后的企业一定的支持, 间接减轻外资并购的负担。对于业绩较差且债务沉重的企业来说, 可以将资产进行剥离, 将优质资产卖与外商, 将变现资金补偿部分债务, 对于实在无法偿还的债务只能由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承担, 以推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

(三) 用产业政策正确引导外资并购投资方向

截至目前, 世界上还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在投资领域全面自由地对外资开放, 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领域内对外资设有制度壁垒和法律规制。产业政策法规是高于各地方、各部门、直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意图的宏观政策法规。外资并购我国企业, 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法规的要求。对我国来说, 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鼓励海外企业进入, 否则就会形成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冲击。因此, 应尽快制定《国家指导外商投资目录》和《产业政策法》。各地产业政策管理部门, 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法规的总体要求, 协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本地利用外资指导目录和有关地方法规。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总体要求, 从立项、审批、注册等方面进行限制和引导, 以促进其向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方向发展, 取消政府考核指标中的引资内容。限制在国内已有一定发展基础, 需要保护的行业投资;禁止在有关国家安全以及支配国家经济命脉的部门投资。同时应该认识到, 外国资本本身不仅是以利益为取向, 而且具有强化投资地比较优势的特点, 若长期疏于产业政策约束, 则有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 要结合产业政策, 根据行业和产品的特点, 对外资企业特别是外国金融资本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控股, 进行分类管理, 明确所要禁止、限制和鼓励的范围。在产业政策的规划中, 对那些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领域应严禁将行业特许权出让给外商, 对既已出让的部分行业应限制外资的扩张,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国家可采用逆向的“股权转换计划”使其变为债务, 逐步加以清偿。

(四)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外资并购顺利进行

跨国并购是跨越不同主权国家市场进行的并购, 它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经济、政治、文化等复杂因素, 与国内并购相比, 其风险和交易成本都要高出很多。从最近一次世界跨国并购浪潮来看, 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出现了一批专门服务于跨国并购的中介机构, 如世界著名的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就是专门为跨国公司并购提供信息咨询、策划、融资等综合性服务的中介机构。该机构己经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设立了多处分支机构, 并在2002年华能国际电力两个收购项目等多起并购事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缺乏富有经验的中介机构, 这是阻碍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并购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西方发达国家90%以上的企业并购是通过投资银行完成的, 而目前我国投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少数证券公司, 很少涉足非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业务。而且, 对外资并购的需求、目标和动因等缺乏了解和研究, 更缺乏为外资并购提供专业服务的人才。为此, 笔者认为, 首先要尽快建立包括产权交易、融资担保、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全面的中介服务体系, 在建立过程中要重视吸引享有较好信誉的大型跨国中介服务公司来华投资和合作, 全面提供可信任的优质中介服务。其次, 中介机构的服务程序、采用的方法、标准等要科学化和规范化, 要培养专门人才, 努力和国际接轨。另外, 应更多发挥中介组织的独立作用, 防止服务与交易的政企不分。

参考文献

〔1〕耿莉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意义及相关问题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2〕韩晓舟, 詹真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6) .

〔3〕吕博, 韩春霖.对利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 2004 (3) .

〔4〕田祖海, 毛传阳.外资并购、非对称性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行为〔J〕.中国软科学, 2005 (2) .

〔5〕王得新.外资并购国企的形式与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8) .

〔6〕王凤丽.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特点和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 2008 (10) .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问题及策略 第10篇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网民活动的空间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所搭建的虚拟平台, 因此人们通常认为网络上的内容是虚拟世界的东西, 同现实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 从近年来网络舆论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看, 网络其实并不虚拟, 更不虚幻, 它也是我们日常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网络所展现的无可比拟的交互性特征, 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单纯依赖传统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说, 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扮演新闻采集者的角色, 发布新闻的“麦克风”已经不仅仅被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所垄断。长期以来, 负面新闻发生后, 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种种顾虑, 没有养成第一时间公开发布新闻的习惯。正是这种缺乏主动面对公众的思维习惯和不愿“家丑外扬”的做法, 很容易使自己陷于被动。往往是某位网友的一则爆料, 瞬间引爆网络, 网民对事实真相的渴求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满足, 很快会演变成对责任单位和失声媒体的抱怨、质疑和不满。

2008年的“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即是一个例证, 起初地方政府对外公布说“山体滑坡”事故造成了11人死亡, 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等到实地调查后发现死亡人数远不止这些, 于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封致山西代省长的信, 披露了被掩盖的真相 (4) 。最终, 国家对这起事件进行了彻查并追究了相关领导的责任。

应对网络舆论的态度需要进一步调整。网民对网上所爆料的事件, 大都充满了质疑和好奇的心理, 这驱使他们试图通过各自的渠道去探寻事情的真相。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有时一个并不起眼的事件, 却可以滚雪球似的膨胀为一个空前的网络舆论事件。网民对许多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令人吃惊的热切关注, 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目的并不一定是在乎事件真相的本身, 而是反映了他们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种期待。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如果对网络舆情的现实影响力缺乏足够的估计, 对舆论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了解, 把网民的爆料片面理解成“找茬儿”, 把网上批评的言论一味当做“杂音”, 选择简单的沉默或是轻易动用行政手段进行强势辩护掩盖, 很容易被一些网友视作是责任单位对权力的傲慢和滥用, 极有可能催化网络舆论的进一步升级。

“周正龙虎照”事件常被当做研究网络舆论发展规律的一个典型样本。陕西农民周正龙拍到一张“虎照”, 被当地高调向全国发布, 因对“虎照”真假存在争议而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网络论战。然而, 在这场论战日渐升温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却没有果断而及时地出面组织鉴定, 帮助揭开事情真相, 最终在一位网友爆出自家的一幅相似度极高的“老虎图案年画”后, 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指向了对地方政府部门把关不严或是不作为的批评。

应对网络舆论的工作措施需要进一步改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 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渠道。面对网络舆论中纷繁复杂的信息, 地方政府担当去伪存真的角色是应该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取强硬的行政手段, 因为网络舆论传播有着自身的规律, 网络舆论的背后是人数众多的网民, 这是一个日渐庞大的“压力集团”, 现实中当事人的一点风吹草动, 都牵动着网友敏感的神经, 极有可能再次引发网络舆论的惊涛骇浪。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特别是负面舆论的过程中, 手中的行政权力一定要慎用, 如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不科学、不严谨、不恰当, 违背了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 都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且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去年, 上海白领王帅在网上发帖披露老家河南灵宝非法征地。不久, 灵宝市刑警队员跨省追捕, 将王帅带回关押。王帅被取保候审一个多月后, 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采访。但就在此时, 灵宝官方作出首次回应称王帅诽谤。此举一出, 激发了网络舆论的愤怒。最终, 灵宝市公安局解除了对王帅的取保候审、撤销案件, 派专人赴上海当面向王帅本人道歉, 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追究。

应对网络舆论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84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且网民人数仍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5) 。如此庞大且与日俱增的网民群体所形成的集体意见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基于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便捷自由的特性, 网络舆论的萌发、扩大、消散、重聚的速度更快,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强烈舆论冲击波。从这一角度看, 地方政府所要应对的网络舆论, 绝不仅仅限于本地区, 而是面向全国亿万网民。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建立针对网络舆论的快速反应的长效机制, 很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错过处置的最佳时机。

震惊全国的“杭州飙车案”原本只是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 但由于警方首次通报肇事车速只有“70码”, 加上当地媒体一度集体失声, 激发了网络舆论热炒, 由此而诞生的网络新名词“欺实马”反映了网民对公权力的公信力的质疑和嘲讽。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

转变观念, 积极树立诚实公正的政府形象。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网络在人们思想文化信息交流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舆论也正在成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一种反映。基于网络舆论的诸多个性特征, 使其在批评和监督方面常扮演着“急先锋”的重要角色, 故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应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理性看待网络舆论的批评。批评政府, 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党的十七大指出, 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国家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次体现了“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例外”的精神。互联网时代, 公民的批评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官员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来重新审视网上的各种批评意见。网民在网络上对地方政府某项工作或公职人员的言行进行批评, 即使不一定正确, 政府也应该坦诚面对, 理性接受网络舆论的监督。网民和其他民众一样, 所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准确的, 所提出的批评和质疑也不一定是合理的, 但这恰好说明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可能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 还没有及时把正确的、全面的信息传达给广大群众。而对于正确的批评和监督, 更没有理由不接受。

变“捂”为“透”。信息技术的进步让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想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地方政府首先必须有一个主动积极的态度, 进而在遵循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的前提下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不能一味地“捂摊子”、“遮丑”。网络上的舆论可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也可能是感情冲动的产物, 有正确的舆论, 也有错误的舆论。在网络舆论发生以后, 无论其对错, 地方政府都不应该缺席, 更不能失语、乱语。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要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 (6) , 只有这样才能澄清真相, 破除谣言, 及时将地方政府和问题官员进行切割, 维护好政府形象。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后, 当地政府3天内举行了5场新闻发布会, 网上曾一度出现的抱怨和猜忌迅速消退。

勇于担当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从以往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 网络“意见领袖”总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对官方贫乏的新闻信息, 一些资深网友充当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 发布自己的言论或是最新的事件进展信息, 引来其他网友的大量跟帖、讨论。地方政府要想抢占网络舆论的制高点, 必须主动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代表政府与网民进行零距离接触的代表, 可以体现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 有利于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 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由于网络新闻发言人尚属新生事物, 故对其职责定位、运行程序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健全政府网站的功能。国家推行电子政务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多年, 在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网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网民对现实问题产生质疑, 很少有人会通过现实的渠道进行求证, 他们大多通过网上搜索的方法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 政府门户网站往往是网友经常光顾的热门站点。因此, 完善政府网站的功能, 及时、准确地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 开设一些互动栏目如“有话对市长 (局长) 说”等, 不仅便于政府同广大网友的交流, 更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 使网络意见发表的渠道更加畅通。

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报纸、广播、电视在传播信息时虽不如网络快捷, 但其权威性的优势却不容动摇。许多网络舆论事件虽发端于网络, 但总有强势的传统媒体迅速跟进, 推波助澜。当突发事件发生后, 如果当地主流媒体反应迟钝或失声, 不仅不利于正确引导舆论, 还容易陷入被动。唯有全面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才能把握好舆论的主导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并对救援进展和伤亡情况进行不间断报道, 较好地引领了网络舆论, 极大地凝聚了人心。

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重大事件发生或某位网民就社会热点问题“爆料”, 引发更多网民关注;第二阶段, 网民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意见交流, 并公开自己的见解, 网民对事件的讨论进一步升级;第三阶段, 不同意见逐渐融会、发酵, 最终形成被大多数网民普遍接受的相对一致的一种或若干种意见。由于网络信息交换的便捷性, 这三个阶段时间间隔很短, 甚至相互叠加, 因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是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重要保障条件。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着力构建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如由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牵头, 邀请新闻传播学专家、媒体工作人员参加, 定期举行网络舆情会商、研判会议, 对汇集到的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分类归纳, 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予以重点关注, 对其他地方政府的反应态度、处置方法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 从中得到启示, 对可能影响本地区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能够提出预警,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建立应急预案。网络舆论扩散速度非常快, 且变化无常。一旦发生与本地区相关的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如果只是召开领导干部紧急会议, 按部就班地研究讨论, 势必会延迟反应时间, 有可能丧失应对的最佳时机。况且, 一有类似事情就上会研究或是层层请示汇报, 并非常态的长效机制。应对网络舆情, 必须在遵循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建立起应急预案, 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快速反应程序, 采取有条不紊的应对措施。

摘要:网络舆论不仅存在于虚拟世界, 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正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纵观近期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的表现, 其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措施方法上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如何准确把握舆情民意, 扮演好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 对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促进本地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论,地方政府,策略

参考文献

[1]赵玉明、王福顺:《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版, 第44页。

[2][3]王绍明:《网络舆论的焦点成因分析》, 《东南传播》, 2009 (10) 。

[4]孙春龙:《网易博客——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举报信》, http://suncllw.blog.163.com/blog/static/187843142008815104157195/

[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1/15/5767.htm

档案馆保存政府网站策略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网站归档;政府网站;WARC

1 网站归档的背景

互联网给档案工作者带来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政府网站本身就是电子文件,还是政府网站包含着电子文件?政府网站只是发布信息的平台吗?换句话说,政府网站本身仅仅是另一种出版物吗?随着网络、设备、应用的不断变化,许多政府网站已经变成了政府和公众信息交流的平台。由此,政府网站已经具备了出版物和文件的双重属性。

在2014年以前,国内很少有档案部门考虑将网站内容纳入归档范围。2014年,杨冬权局长表示要启动为各级国家政府网站网页存档工作,那就对档案部门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将政府网站本身作为一个文件归档,还是将其中的某些网页作为文件归档呢?过去档案人员一般认为网站并不是文件,而是包含有文件。根据《电子档案术语》中对电子文件的定义:“电子文件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如果政府部门通过网站处理事务,如果用户在做决策时参考了它们,或者如果网站有动态的信息交流,或者如果网站的内容、功能和用户记录具有文件保存价值,那么,网站就包含着电子文件。

英国国家档案馆对网站文件最初管理方法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识别网站中哪些内容属于机构文件,然后确定保管方法,制定管理策略及程序。这种方法仅仅保存网站数据,而不是整个网站,存在信息资源丢失的风险。近年来档案界开始改变对网站的看法,不再将网站仅仅看做文件保存的地方,而将网站本身看做文件,认为网站是政府与公众通过网络交流的证据,保存政府网站是记录政府如何实现电子政府的唯一真实方法,网站归档应该归档网站上所有内容。

2 郑州市档案局馆对政府网站归档备份工作的实践

2015年,河南省郑州市档案局馆决定对政府网站归档工作进行试点。

2.1 确定网站归档范围。在决定收集政府网站之后,我们必须弄清要收集哪些网站。和建立纸质文件归档范围一样,郑州市档案局馆制定了一个收集标准来规定哪些网站需要永久保存。我们决定归档以gov.cn结尾的郑州市所有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的网站。许多政府网站更新相对缓慢,对这些网站我们每6个月收集一次,对有些更新较快的网站我们可定为每周收集一次,在网站升级改版的时候必须收集。我们还可根据公众要求收集某些网站,根据重大事件的发生灵活调整网站收集范围。

2.2 网站归档保存方案。目前,政府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涉及多个部门。未来的人们如果想了解现在的一些事情,仅仅参考某一个政府部门网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利用多个相关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网站资源。显然,保存网站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课题,需要集思广益。方案之一便是互联网档案馆(www.archive.org)现在使用的模式,由某一个档案馆负责保存所有的网站。另一种方案是由不同的档案馆分级收集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网站。最后一种方案就是按需收集。组织一些档案馆就某个专题、某重大事件进行网站收集,如世博会或天津大爆炸事件。总之,保存网站的最终方案也许是上述几种方案的结合。

2.3 网站归档保存技术。收集网站所需使用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技术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直接转移和远程采集。从概念上来讲,收集网站资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拷贝原数据。这种方法需要网站所有者的合作,允许我们直接访问网站服务器,从服务器上拷贝整个网站的所有文件,并将这些文件转移到网站保存机构。我们可以使用可移动存储介质转移数据,也可以在线收集。

这种方法相当于在档案馆网站服务器上重新搭建并复制了一个网站,只是网站内容被定格在某一天。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通过精确复制原网站的内容保证了对原有网站最真实的拷贝。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潜在的弊端。首先,这种方法非常耗费时间,并且技术十分复杂,需要再次安装一个完整的资源管理系统,同时还要关闭某些网站内容,如日期显示和计数器等。显然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大规模保存网站。其次,还必须保持原有的技术架构来支持网站,而这种技术架构可能已经与现在网站的架构不同了。我们希望归档的目标网站应用了各种不同的网站服务器软件、搜索引擎、数据库技术和内容管理系统,由某一家机构来实现这些技术的整合是行不通的。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收集比较简单、数据性的网站,并且是能够跨平台运行的网站。档案馆目前仅针对这类特殊的网站利用这种直接转移的方法进行收集,尤其是对那些生命周期较短的网站进行一次性复制。

当我们要收集大量网站的时候,我们就会使用远程采集技术。使用网页爬虫软件来模拟网络浏览器,从而实现对网站的远程采集。页面采集列表向网页爬虫传达采集指令。首先,网页爬虫向网站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访问列表上的第一个页面并进行复制保存。网页爬虫会识别该页面所有的超链接并将这些链接加入到采集列表。网页爬虫通过循环记录每个页面的超链接,实现对整个网站所有页面的采集。这个采集程序通常是由一些参数控制的,如网页爬虫所跟踪超链接级数,这个参数可以对采集的范围进行界定。档案部门在操作筛选政策时,可以注明要收集哪些网站,以多长时间为周期对网站进行采集。网站回溯器提供了一个便捷且新颖的访问方式,即重写目标网站所有的超文本链接,而非直接指向原始网站。通过这些重写的链接地址,用户可以在档案馆的系统中浏览当时的网站内容。

远程采集技术主要优势在于能够高效率和低成本地采集大量网站,各网站数据进入一个总后台,可以跨网站检索。但也有一些缺点。该技术明显局限在于网页爬虫只能采集那些被链接内容,而数据库深层数据和那些只能通过搜索才能访问的内容却不能被采集。该技术不能采集微博、微信等需登录网站,不能采集音、视频。该技术不是备份,不能恢复原网站。

2.4 网站归档的速度和文件大小。郑州市档案局采用远程采集技术采集政府网站,数据量增长很快。因为网页链接全部重写,系统很难找到增量的点,所以每次均全部采集,无法使用增量采集。举例来说,采集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档案信息网等7家单位,耗时28小时,采集网页52万页,采集的文件大小共1.5G。郑州市共约上百家政府网站,都采集下来,其存储容量是惊人的。郑州市档案馆存储共60T左右,就算都存成政府网站,也存不了多长时间。看起来使用云存储是必需的方案了。

3 网站保存文件格式WARC介绍

郑州市档案局馆保存的网站采用的存档格式是WARC文件格式,但一般会压缩成gz文件,分卷压缩。WARC (Web Archiving File Format) 网络存档文件格式,2009年5月成为正式国际标准,标准号为ISO 28500:2900。此格式是唯一面向网络资源长期保存的资源保存格式,WARC 格式具有软件生态环境完善、内容丰富、便于管理、易于扩展、支持大容量文件保存等特点,同时适合网络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使用[1]。

WARC 文件可以使用的软件:

(1)抓取软件:目前最常用的两种采集软件是Heritrix 和GNUWget,面向用户桌面的工具中常用的是WarcCreate 软件。

(2)文件处理软件:指以保存、交换等应用为目的,对WARC文件进行处理的软件,包括格式验证、切割、组合、元数据抽取等。

(3)索引、检索与访问软件:可对WARC文件进行索引,用于检索,并提供检索界面,响应用户的检索请求,将检索结果在浏览器中呈现给用户。常用Nutchwax、Wayback Machine、Solr 和Momento。

(4)综合管理软件:集成了采集、管理、索引和发布等流程,便于保存机构快速开展网络存档活动。其中较知名的是新西兰和英国图书馆开发的Web Curator Tools和荷兰图书馆开发的NetArchiveSuite。

截至2014 年7 月,英国图书馆互联网存档项目已经保存了24TB 的网络资源,法国国家图书馆保存了450TB的网络资源,澳大利亚图书馆的Pandora项目数据量也达到了12. 22TB。这些资源都以WARC格式保存。美国国家档案馆发布的文件进馆格式指南,也将WARC文件格式列为可接受格式[2]。郑州市档案局馆进行政府网站存档工作,也采用这一格式,这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参考文献:

[1]曲云鹏.网络存档文件格式WARC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4):20~28.

[2]http://www.archives.gov/records-mgmt/policy/transfer-guidance-tables.html#webrecords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第12篇

(一) 我国中小企业扶持策略的现状

一是制定了一批相关的中小企业立法。1999年颁布的《个人独资企业法》为我国个人创业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和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2年《中小企业促进法》, 结束了我国长期缺乏一部专门的中小企业法的历史, 有助于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更加规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为, 维护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二是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职政府管理机构。全国各级政府在工信部门普遍建立了中小企业局, 统筹协调本区域中小企业的管理;三是成立了一批具有半官方的管理和辅导机构。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联合教育、科研等机构建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四是制定了一批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国家层面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制定了从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九个方面二十九条措施。地区层面, 各省均先后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五是出台了一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扶持政策;六是实施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 扶持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出多门, 缺少归口管理。目前, 各级政府部门从各自需要出发制定和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都由各部门具体贯彻落实, 其它部门从行政管辖权角度看, 难以对本部门以外的政策贯彻和落实情况加以协调和安排。由于政出多门, 造成了中小企业不可能尽享政策的优惠。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背景不同, 扶持政策存在也较大差距。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方, 政府为满足自身的财政需求, 甚至采取强行收费、摊派等方法, 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是受经济利益影响, 许多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如税收减免政策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金融融资政策在具体执行中, 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利益驱动, 对中小企业放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央银行的政策执行在全国各地大多停留在纸面执行。

三是条块分割, 相互间缺乏沟通。各部门制定的政策条块间的不协调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导致许多政策形同虚设。如税收和四大国有银行均实行垂直管理的模式, 许多地方所制定的扶持政策中涉及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的政策得不到这些机构配合难以兑现。

四是思想认同不够、服务意识淡薄。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求大求全求面子、好大喜功等落后观念仍根深蒂固, 为中小企业服务意识淡漠, 影响了政府扶持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少数人员把手中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利用职权勒拿卡要, 更是严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 扶持政策还存在政策歧视、力度不足、效率偏低等问题。

二、构建完善政府中小企业政策扶持体系

一是统一思想,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扶持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正确的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意识,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协调和完善政府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相互协同实现扶持政策的归口管理。要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 在财力支持、税收减免、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方面确定不同的扶持政策重点。从地方性、区域性为主体的政策体系, 向以行业、产业为主导的政策体系过渡, 突出政府扶持重点,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提高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建议参照欧盟国家中小企业政策制定机制, 建立起一个由政府部门、中小企业代表或行业组织组成的中小企业政策执行评估机构, 对现行和拟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法规进行评价, 为我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提供有效的提案和建议。

二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建立起企业、风险基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技术创新是繁荣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以来,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进一步加强, 尽快使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要求更为迫切。欧盟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科研院校集中的地区成立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管理机构对创新和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和筛选, 对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寻求风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提供办公场地、商业咨询等的服务, 有效发挥创新成果孵化器的作用。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 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动力。各级政府要积极搭建“银企”平台。通过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方式, 支持金融机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和指导, 创新银政、银企的合作机制, 降低信贷准入门槛, “量身定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要创造条件尽快组建适合中小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村镇合作银行, 进一步释放民间资本的市场活力, 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要强力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进一步发挥银行与企业的“桥梁”作用。

四是鼓励创业精神,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和全社会应该为鼓励创业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鼓励年轻人创业可与国家教育政策相结合, 教育体制应把培养企业未来雇员和培养未来企业家并重, 鼓励年轻人把个体创业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中开设企业家必备理论知识课程, 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

五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走国际化规范化经营之路。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 国内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 中小企业面临机遇, 也还面临空前的挑战, 中小企业要生存, 就必须进行国际化经营、生产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 帮助企业走出国门, 到国外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视为促进和保持经济繁荣, 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由于历史和经济体制等原因以及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 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构建完善政府中小企业政策扶持体系应统一思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精神;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上一篇:企业清算下一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