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小说范文

2024-05-16

乌托邦小说范文(精选6篇)

乌托邦小说 第1篇

乌托邦(Utopia)是由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16世纪早期提出的,源自两个希腊词Eutopia(好的地方)和Outopia(没有的地方),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乌有之乡”。从乌托邦小说的奠基之作《乌托邦》诞生以来,乌托邦小说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石黑一雄的《千万别丢下我》也包含丰富的乌托邦元素。

小说故事内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格兰,但其中所包含的科幻元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架空的仿佛与当今社会平行的乌托邦。小说的开篇是在叙事者凯西的叙述中展开的,夹杂着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作者用这种叙事手法逐渐揭开了这个乌托邦的神秘面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对于凯西这个被复制出来用于捐献器官的克隆人来说曾经看似美丽却又残酷无比的社会。

一、架空的社会制度

对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制度,读者在读完小说之后才能够看清其全貌。小说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分别是克隆人所要经历的阶段。由于小说的主人公凯西是克隆人,因此小说中更多的是从克隆人的角度看到的社会,而人类社会则多是间接描写的。

小说的第一部分主要场景在黑尔舍姆。黑尔舍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乌托邦。黑尔舍姆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美好的:受到良好的教育,按时完成作业和任务,上交自己创作的作品,用物物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交朋友,谈恋爱,过着可以说是幸福完美的生活,只是他们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绝对不可以吸烟,学校也严格禁止他们接触相关的东西,因为他们的“身体非常重要、非常有用”。

第二部分主要发生在村舍。这里克隆人的生活相对来说很自由,甚至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在这儿,他们主要是为了将来做看护人和捐赠人做准备,而他们也不得不去直视他们一直逃避去面对的恐惧和命运。从小说的这一部分读者可以窥探到“人类”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的生活和我们真实世界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差异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这是因为它太真实了,在这个“人类”的世界里读者感受不到任何克隆人的存在,找不到一点克隆人存在的蛛丝马迹,“人类”残忍地选择了无视克隆人的存在,对明明存在的现象和制度视而不见,却在需要时对克隆人残酷地剥削掠夺。

第三部分主要发生在康复中心,就是所有克隆人生命的终点。读者随着凯西开着她的小车往返于各个看护中心,在这里克隆人需要先做看护人,负责看护那些捐赠器官的克隆人,然后做捐赠人,直到身体撑不住某一次捐赠、生命完结为止。捐赠人在康复中心得到的照顾是很好的,但这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活过每次捐赠。而对于看护人来说,却要日日面对将来的自己。在小说的最后,读者通过埃米莉小姐之口再一次回到了黑尔舍姆,并见到了整个社会制度的全貌,原来黑尔舍姆是为了向世界表明克隆人也可以成长为和任何正常的人类一样敏感和聪明的人,而黑尔舍姆之所以破败,是因为“人类”无法放弃这个可以治愈众多绝症的世界,所以他们放弃了克隆人,选择不去想也不去看,而是去成就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

二、架空的社会阶层

如果要粗略地划分社会阶层,小说中的这个社会显然存在着两个阶层:一是克隆人,二是人类。作者并没有在人性上和精神本质上对这两个阶层作出任何的区分,而这也就意味着社会或者说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类”所作出的划分是何等的残忍。作者并不是在写克隆人,而是在写人类在面对自己既有的命运时所表现的美好与悲哀。

小说中的人物凯西、汤米、露丝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代表着克隆人阶层,同为黑尔舍姆的学生,过着几乎和人类没有区别的学生生活,但他们知道自己和人类并不一样,知道学校里所谓的秘密和自身紧密相关,但却不去在意,或是不想,或是害怕在意。小说前半部分对于黑尔舍姆的回忆就像是一部青春校园生活的回忆录。三人离开黑尔舍姆后,仍然努力维系着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爱情,但最终却尴尬收场,直到多年后作为看护人和捐赠人的凯西和露丝重逢,重拾起两人的友谊并小心地珍惜着。露丝临终前在剧烈的痛苦中仍不忘恳求凯西去做汤米的看护人,而凯西也原谅了露丝,重新开始了与汤米之间那段未曾开始过的爱情。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描写克隆人的生活史是多么的悲惨,更多的是他们面对命运和生活的勇敢和认真。

相对的,黑尔舍姆的教师、克隆人的监护人都是人类,对于所教授的学生将会有着什么样的命运是心知肚明的。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露西、“夫人”和埃米莉小姐身上。露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描写是最多的,而她始终忍受着良心的谴责,挣扎着要告诉学生真相,因为她认为学生不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但她没有意识到学生对真相会是如何的恐惧和抗拒。而“夫人”在学生心目中正是他们所恐惧的那个“秘密”的化身,“夫人”很神秘,只有在甄选他们的作品时才会出现,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发现“夫人”非常地惧怕他们,“夫人”的惧怕赶走了学生对真相的仅有的好奇。而凯西对黑尔舍姆回忆中的一个高潮就是她和“夫人”的一次正面冲突,当“夫人”看见凯西抱着枕头随着歌曲《千万别丢下我》跳舞时留下了眼泪。这让知道“夫人”深深惧怕学生的凯西留下了永世难忘的印象。而埃米莉小姐在小说的最后部分以黑尔舍姆负责人的身份出现,道出了黑尔舍姆和一切的真相。作者并没有把这三个角色塑造成高高在上的“人类”,或是带着虚伪面具伪装起真实目的的人,而是饱含着包容和悲悯地写出了他们面对这种社会体制的挣扎,他们的矛盾,他们的善良,以及软弱和无能。

三、关于乌托邦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克隆人的生活是如此的悲惨,但他们选择了面对而不是反抗与斗争。一直支撑着凯西的是她在黑尔舍姆的生活,而黑尔舍姆最终却被废弃了。相信只要可以证明自己和恋人真心相爱就可以推迟捐赠,而这个说法也是子虚乌有。在小说的最后,凯西失去了黑尔舍姆,失去了朋友,失去了爱人,却选择勇敢面对自己的命运,踏上了旅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千万别丢下我》, 主要从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阶层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乌托邦元素。

关键词:《千万别丢下我》,乌托邦小说,社会制度,社会阶层

参考文献

[1]Baker, Robert S.Brave New World:History, Science, and Dystopia[M].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90.

乌托邦小说 第2篇

Duels3) to the death. Revolution. Post-apocalyptic survival. Is this the stuff of popular young adult literature today? In a word, yes. In the last few years, dystopian novels have dominated the young adult—better known as YA—bestseller list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eries is The Hunger Games. But it's certainly not the only one. Divergent and The Maze Runner, like The Hunger Games, are just a few of the many recently published books that tap into4) YAs' hunger to read about dystopian societies in a post-apocalyptic future. So, what's driving this trend?

生死对决。革命反抗。劫后求生。难道这是如今青少年文学流行的题材?两个字:没错。近几年来,反乌托邦小说一直雄踞各大青少年(俗称YA)小说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其中最受欢迎的系列小说之一便是《饥饿游戏》。不过,《饥饿游戏》当然也绝非唯一的一部。青少年渴望阅读描写有关未来浩劫之后的反乌托邦社会的小说,近来出版的很多书就抓住了他们的这种渴求,而《分歧者》和《移动迷宫》就像《饥饿游戏》一样,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股风潮?

What's Old Is New Again 旧瓶装新酒

Many experts attribute the trend to the uncertain times young people are growing up in. Many of the new novels are set in a post-apocalyptic future, in which young people must clean up the mess their elders have made.

Todd Mitchell, author of YA novel Backwards and other books, believes that the post-apocalyptic angle seen in so many YA novels today is a response to a deep-rooted social need or anxiety. "We know that all our pollution and over-consumption is driving the planet to ruin. We might not accept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but we can't ignore all the droughts, floods, super storms, forest fires, heat waves and other signs of a world spinning out of balance. Nor can we ignore the many signs of social inequality leading to civil unrest." he wrote on his website.

Mitchell thinks young people ar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these issues, which has driven the popularity of books set in a bleak5) future. "I think teens are particularly aware of this, perhaps because they're not so interested in the status quo6)," he said. "Or perhaps because this is the world they're inheriting, and they're [upset] that we're trashing7) it. So there's a thread of anxiety running through our culture."

Indeed, what's different today, says Claudia Gray,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is the amount of pressure on young people. "I think the pressure on young adults to define themselves has increased, and it's starting earlier and earlier in life," said Gray. "We see increased standardized testing, increased homework levels, etc. By the time you're 14, you've already been forced into a mold that's going to be hard to break out of."

nlc202309021154

很多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股潮流,是因为当今青少年成长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新出版的小说都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浩劫过后的未来世界,里面的年轻一代不得不去收拾老一辈留下的烂摊子。

青少年小说《倒带》等书的作者托德·米切尔认为,如今以末日浩劫为切入角度的青少年小说数不胜数,这反映出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诉求或者说社会焦虑。“我们知道,各类环境污染和过度消耗正使地球走向毁灭,我们或许可以不接受有关气候变化的那套科学理论,但却无法忽视旱灾、洪涝、超强风暴、森林火灾、高温以及其他全球失衡的迹象,也无法忽视诸多社会不公引发民乱的现象。”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写道。

米切尔认为,年轻人对这些问题尤为敏感,这促使以悲惨未来为背景的小说大行其道。“我觉得青少年更能意识到这些问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对现状不那么感兴趣,”他说,“也或许是因为他们接手的世界就是如此。看到我们这样糟蹋这个世界,他们感到[不安]。因此,我们的文化里贯穿着一种焦虑。”

此言不虚。《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克劳迪娅·格雷表示,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今非昔比。“我认为青少年面临的安身立命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压力在生活中出现得也越来越早,”格雷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标准化考试和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等等。等他们长到14岁的时候,他们早已被迫定格成型,再难从中突破。”

Breakout Roles 突破性角色

Gray noted that many dystopian, post-apocalyptic YA novels are specifically about refusing to accept the definitions, tests and choices forced on young characters by their society. "Almost all YA dystopians at least touch on this theme—refusing to let anyone else define you." said Gray.

Today's young people have also grown up amid threats of terrorism, ongoing war and a 24/78) news cycle in which darkness and evil-doers are the stars of the show. The books they are drawn to may reflect the times they are living in.

"For today's young adults, a world of instability, a world that is constantly teetering9) on the edge of another major catastrophe10), is just the norm," said Barna Donovan of Saint Peter's University. "When young adults read these books, stories about teenagers who must fight for their lives and fight for their freedom in a world that a previous generation has wrecked11), they are reading a 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own world. Today's kids have been handed a world their elders mismanaged, used up, polluted and wrecked. What better metaphor could anyone create for the life of a teenager who knows he or she has no choice but take on a crushing amount of debt to go to college, to gain an education that will make it harder than ever to establish a career, all the while existing in a world of endless foreign wars and watched over by intrusive government bureaucracies12) and corporations that constantly spy on them or monitor all of thei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格雷指出,很多以末世为背景的反乌托邦青少年小说都侧重于表现年轻主人公如何拒绝接受社会强加给他们的定义、考验和选择。“几乎所有的反乌托邦青少年小说都至少会触及这个主题——拒绝让其他任何人界定自己。”格雷说。

如今的年轻人还成长在恐怖主义威胁、持续不断的战争和昼夜不停的新闻报道(负能量、恶势力是报道的重头戏)中。他们爱看什么书或许折射出了他们生活的时代。

“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世界动荡不安,总是一副浩劫在即、大厦将倾的模样才是正常的,”美国圣彼得大学的巴尔纳·多诺万说,“而这些末世小说讲述的都是这样的故事: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被上一代破坏的世界里,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和自由而战。当青少年读这些小说时,他们从中仿佛读到了自身所处世界的影子。今天的孩子们从老一辈手里接过的是一个混乱无序、资源枯竭、污染遍布、千疮百孔的世界。他们知道,为进大学他们别无他法只能高筑债台,但接受的教育却会越来越难以让他们撑起一份事业。而且与此同时他们还置身于一个充满无休无止的对外战争的世界,处于无孔不入的政府机关以及企业的监视之中——这些机关和企业不断在监控青少年或其所有电子通信信息。除了反乌托邦末世小说,谁还能创造出可以更好地反映青少年这种生活写照的东西?”

nlc202309021154

1.apocalyptic [??p?k??l?pt?k] adj. 世界末日的;毁灭性的

2.dystopian: 请参见P15注释1

3.duel [?dju??l] n. 决斗;竞争

4.tap into: 设法(通过可以带来好结果的方式)利用

5.bleak [bli?k] adj. 没有希望的;凄凉的

6.status quo: 现状;原状

7.trash [tr??] vt. 破坏,捣毁

8.24/7: 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的缩写,指“全天候(提供服务)的”。

9.teeter [?ti?t?(r)] vi. 面临(险境);濒临(灾难)边缘

10.catastrophe [k??t?str?fi] n. 大灾难;浩劫

Rise of the Technology 科技的崛起

The prevalence13) of technology may also be a factor fueling the popularity of dystopian, post-apocalyptic fiction among young adults. Via smartphones, tablets14) and, increasingly, wearables15), tech is literally at our fingertips all day every day. And tech-savvy16) young people are well aware that being that connected means most of our movement and communication can be tracked. These are all themes that show up in current YA fiction.

Monique Anair,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anta Fe Community College, believes we are at an interesting inflection point: in addition to young adults' natural desire to see themselves in what they read and watch, technology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present those images more realistically.

"In almost all dystopian worlds, young people hold the values that the adults have forgotten," she said. "Against all odds in the horrible world that the adults have left them, the children know what is important. They love, survive and struggle to make sense of their own personal power."

科技的普及或许也是促使反乌托邦末世小说在青少年中间十分盛行的一个因素。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势头渐强的可佩戴式电子设备,科技几乎时时刻刻都触手可及。懂科技的年轻人深知,我们和科技如此紧密的联系意味着我们的大部分活动和通信都可以被追踪。这些全都是如今的青少年小说中展现出的主题。

圣达菲社区学院助理教授莫妮克·安埃尔认为,我们当前处在一个有趣的拐点:除了年轻人自然而然地会想要从所读所见中看到自己的身影,科技业已能够将这些形象更加真实地呈现出来。

“在几乎所有的反乌托邦小说里,年轻人都秉承着大人们早已忘却的价值观念,”她说,“孩子们在大人们留给他们的那个可怕的世界里顶住重重困难,他们知道什么重要。他们爱着,生存着,奋斗着,只为发挥一己之力。”

It's a story as old as time—and as new as Mockingjay.

他们的故事如岁月般古老,亦如《嘲笑鸟》般新鲜。

11.wreck [rek] vt. 弄坏;毁坏

12.bureaucracy [bj???r?kr?si] n. 官僚(集称);官僚制度

13.prevalence [?prev?l?ns] n. 流行;盛行

14.tablet [?t?bl?t] n. (= tablet computer)平板电脑

15.wearable [?we?r?bl] n. 佩戴式电子设备

16.savvy [?s?vi] adj. 具有实际知识的;知识渊博的

乌托邦小说 第3篇

1 生物朋克运动

生物朋克 (biopunk) 是由“biotechnology (生物技术) ”与“punk (朋克) ”合并而成的混合词, 它既指一场提倡开放遗传信息的激进运动, 同时又指代内容以关注生物技术和颠覆分子为主的科幻小说流派。

生物朋克运动是一场智力和文化层面的小规模运动, 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推动运动发展的两位主要人物——Meredith Patterson和Annalee Newitz均为女性。Patterson是《生物朋克宣言》的作者, 她根据Eric Hughes的《赛博朋克宣言》写出《生物朋克宣言》 (2010) , 阐述了运动的目标;Newitz则在《生物朋克》 (2001) 一文中提出人类即将迎来生物朋克革命, 并向世界大声疾呼“开放基因数据”。生物朋克运动蓬勃发展至今, 不断有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化批评家投身其中, 致力于使公众认识到基因组信息的应用和误用。他们要求开源基因数据库, 要求给予独立研究以自由, 不相信科研只是斥资百万的大学研究所、政府机构、大公司实验室才有的专利, 他们坚信“小科学”不会消亡, 因为“来自洛杉矶中南区的13岁小男孩同大学教授一样享有探索世界的权利” (Patterson, 2010) 。这场运动的主体是生物黑客 (biohacker) , 他们是一群热衷于在自家车库、地下室里做各种基因或遗传学试验的业余爱好者, 而不是以制造及传播病毒、有害细菌为目的的生物恐怖分子。生物黑客们对生物的基因“源代码”进行修改、重组, 其目的既可简单有趣, 比如创造能发光的转基因兔子Alba;又能放眼长远, 弥补人类的先天缺陷或改变遗传方式等等。

生物朋克运动专门与“权威”唱反调, 面对那所谓合法拥有基因转换技术的大公司, 运动参与者表现出极大愤怒, 认为这种限制研究自由和生物学民主化的垄断才是最有可能造成恶果的危险行为。他们要改变现状, “创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世界” (Patterson, 2010) 。

2 作为赛博朋克小说亚流派的生物朋克

生物朋克科幻小说被视为赛博朋克小说的一个亚流派, 关注生物技术, 探索人类实验、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基因操作、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带来的未知结果, 以及各种未知结果对个人和群体生存方式的影响。该流派公认的杰出作家是Paul Di Filippo, 他创造的术语“核糖风克” (Ribofunk) ——“核糖体” (ribosome) 和“风克” (funk) 的混合词——指代的内容与生物朋克完全相同。虽然Filippo的短篇小说集《核糖风克》被视为生物朋克开山之作, 但他本人却坚称为生物朋克小说打下根基的作品是H.G.Wells的《人魔岛》和Julian Huxley的《细胞文化国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沉淀, 目前该流派比较成熟的作品有Michael Blumlein的《山脉运动》、Octavia E.Butler的《世代交替》三部曲及Paolo Bacigalupi的《发条女孩》等。

生物朋克作品与赛博朋克作品既有相似, 又有不同, 它不仅承袭了后者的许多特质, 也在构思、叙事方面有诸多创新。首先, 二者都具有强烈的反乌托邦 (dystopia) 色彩, 所勾勒出的世界都是末日绝境, 虽然也有希望, 但结局绝不是美好的世界大同。其次, 二者作品中的反抗主体, 个人也好、群体也好, 多是实验的结果;他们反抗的对象都是强大的极权政府或者大型寡头公司。赛博朋克作品中的极权政府和寡头公司, 依靠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来鱼肉人民;而生物朋克作品的科学基础是合成生物学, 此类小说中的政权和公司常常为了获得权力和利润而滥用生物技术。第三, 二者都透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赛博朋克作品中的个体经常利用信息技术抛弃肉体, 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游历、生活;而在生物朋克小说中, 个体的基因虽然经常被基因操纵技术修改、完善, 但他们生活的世界仍然是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 所以新生人类在挣扎中寻求认同, 渴望和同类一道远离是非。

3 生物朋克作品的特点

反乌托邦“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描写作为讽刺幽默手段加以运用, 预示未来世界的恐怖可怕, 讽喻现实社会的丑恶腐败” (侯维瑞, 1999:637) 。未来即现在, 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变异病虫害、核战争、恐怖主义等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一旦世界末日来临, 文明和社会发展停滞, 人性光辉几近泯灭, 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类如何生存?物种延续的希望又在哪里?生物朋克小说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设想, 此类小说的共同特点如下:

(1) 荒凉的后末日世界

生物朋克小说描绘的未来世界远离一切宁静、和谐、美好。它可能是被核战或生态灾难蹂躏过的地球, 也可以是荒凉的、单纯用于采集资源的外星。Bacigalupi在其长篇小说《发条女孩》中勾勒出一个典型的反乌托邦世界:碳能源耗尽, 高效交通工具和各种电器成了无用的垃圾, 人类生活又退回到工业革命之前;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大片陆地被淹没, 仅存的大陆上挤满难民;滥用基因技术导致生态灾难, 粮食危机、瘟疫蔓延使很多国家陷入饥荒、动乱甚至消亡。相似的情景也出现在Mark Budz的《进化枝》里, 一场环境灾难过后, 海平面上升, 资源接近枯竭, 虽然文明得以保存下来, 但人类已失去了先前的自由。生物技术的奇迹创造出一个把人类从分子层面进行划分和改造的新阶级系统——“进化枝”。

(2) 极权政治与寡头公司

极权政治和寡头公司是反乌托邦作品的常见设定。生物朋克小说中的极权政府官僚横行、腐败滋生, 寡头公司利欲熏心、残忍无情。极权和寡头恰恰是生物朋克运动憎恶至极的两样东西, 运动参与者奔走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作品中描绘的世界在未来的某一天成真。人们常担忧某个疯狂的科学家会打开基因技术的潘多拉之盒, 可那些披着“合法”外衣的寡头公司就一定安全吗?他们占有着本该属于全人类的基因库和基因技术, 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 而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往往不可挽回。如《发条女孩》所述, 当自然生长的粮食作物被基因变异害虫和病毒灭绝的时候, 掌握世界粮食命脉的三家大型跨国公司却垄断基因库, 试图用经过基因改造的食物和生物恐怖主义统治世界, 备受饥荒与疾病折磨的国家就这样一个接一个臣服了。

(3) 基因改造后的生物

基因合成技术是支撑生物朋克小说的关键技术, 尽管很多作品没有详述合成过程, 但对合成后的产物却着墨很多。仍以《发条女孩》为例, 书中描写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合成基因生物, 小到无敌象鼻虫、鬼魅柴郡猫, 大到巨型麦戈象。还有被称为“发条人”的人造人, 经过基因调整和细胞合成的人造人, 被赋予服从、驯良的天性, 能抵抗各种疾病, 身体素质远好于普通人类。女主人公惠美子便是其中一位, 她光滑无比的皮肤是设计者有意为之的缺陷——毛孔细小, 热量不易散发, 体温过高就容易丧命。所以只有有钱人的空调屋才是适合她生活的地方, 泰国的炎热天气对她来说如同地狱。她这样的“新人” (New People) 都属于社会最底层, 无尊严而言, 任人践踏羞辱。他们存在的目的仅是为了满足人类主人的各种需要, 境遇比动物好不了多少。

(4) 对自由的渴望和抗争

反乌托邦小说的主人公追求的生活“不那么完美, 但是更加自由” (Huxley, 1998) , 生物朋克的主人公亦是如此, 很多作品的终极主题都与自由相关,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并为之努力, 体现了人物对乌托邦的期盼。《山脉运动》里的转基因奴隶几经辗转, 最终获得解放。《发条女孩》惠美子体内的基因觉醒后, 开始为自己争取自由, 最后得到一个“与自己同类生活在一起” (Bachigalupi, 2009:358) 的承诺, 曾经被蔑视、践踏的“新人”竟成了延续物种的希望。生物朋克作品对自由的渴望和抗争, 与生物朋克运动的宗旨是契合的, 运动参与者争取权利和自由, 目的是建构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无论在现实中, 还是在作品的虚构中, 人类文明“所需要的正是怀有多种梦想并与他人一道将之实现的个人” (斯迪尔曼, 2008:56) 。

4 结语

今天的世界正经历技术爆炸, 即便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放缓, 局部地区冲突不断, 人类却依然对未来生活报以美好的憧憬;而对个人或群体道德水准的盲目信任, 又使大多数人恍然无知, 无法意识到随时可能降临的灾难。生物朋克作品恰在此时理智地阐释了对人类现实的警示和对未来的担忧, 期望人们由此得到警告, 不要自行走向毁灭。虽然作品呈现的是一个个反乌托邦世界, 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们停下追求科学发展的脚步, 而是帮助人们选择一条能够平衡生态与生存的途径;作品里刻画的后末日世界不一定成真, 却也是人类正在经历的现实。生物朋克科幻小说从人类的生存境遇出发, 探讨科技、环境、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人深思、发人深省。针对生物朋克作品的研究角度亦呈现多样性, 从反乌托邦小说特征到女性主义, 从环境哲学到人类科学, 其文学与社会价值亟待深入发掘。在此引用《生物朋克宣言》的一句话作为结语:“来, 让我们一起研究吧!” (Patterson, 2010)

摘要:生物朋克科幻小说是生物朋克运动的一个文学衍生物, 在结合生物科技进行创作的同时, 也探讨着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生存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中外相关文献, 对生物朋克科幻小说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进行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生物朋克,基因技术,反乌托邦

参考文献

[1]Bacigalupi, Paolo.The Windup Girl[M].San Francisco:Night Shade Books, 2009:358.

[2]Huxley, A.Brave New World[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 1998.

[3]Newitz, Annalee.Biopunk[EB/OL].http://www.ekac.org/biopunk.html, 2001-8-8.

[4]Patterson, Meredith L.A Biopunk Manifesto[EB/OL].http://maradydd.livejournal.com/496085.html.2010-1-30.

[5]彼得吉斯蒂尔曼.反面乌托邦之幻想与乌托邦之期盼——论特里比森的批判式反面乌托邦作品《宇宙海盗》[A].王逢振 (编) .外国科幻论文精选[C].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56.

乌托邦小说 第4篇

关键词:身份认同,知识分子,转型

自有文化以来, 人就无可避免地显示身份的差异和标识。身份的确立和认同是人之存在的根本性需求, 是确定个体存在意义的合理性选择。《鬼恋》主要描叙知识分子生活和体验, 在身份确立、身份认同问题上表现突显。本文从身份认同角度, 对徐訏小说《鬼恋》加以文化解读。

一、身份认同与焦虑:人与“鬼”的相遇

《鬼恋》蕴涵着人物的身份认同与焦虑。过去的研究只关注作品表现人与“鬼”的恋情故事, 或宽泛地以人性与爱情关系论之:“它不但写出了‘鬼’的人性如何被社会压抑, 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她自己对人性的压抑以及这种自我压抑的痛苦和复杂。”[1]实际上, 轻率地谈论文学中的爱情与人性, 对理解作家创作不仅空泛而且没有意义。

身份认同是近年来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其基本含义包括对“我是谁”的认知;对“相同性、一致性”的寻求, 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鬼恋》运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的一次午夜“艳遇”:在一个“月光凄艳清绝”的冬夜, “我”与一位“鬼”的女子邂逅。一般来说, 人遇见“鬼”, 应该说是很不幸运的事, 可“我”却不同。“我”为“鬼”异常的气度和美貌倾倒, 萌发了恋情。“我”是谁?“鬼”又是什么?作品叙事虽模糊, 但他们的大体身份依稀尚可分辩:“我”, 习惯夜行在都市街头, 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鬼”的身份更加暧昧、神秘, 她是一个“全身黑衣的女子”。叙述者除了能指认各自的性别而外, 他们基本上属于无姓无名的“流浪者”。正是这身份暧昧不明的“鬼”出现, 承转了故事讲叙进程, 缓解了自我生命的压抑, 增进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

对于《鬼恋》, 一般能引起人们争议的是女主人公“革命者”身份。“女鬼”是否属于“革命者”?是浪迹江湖的英雄“女狭”?或“鬼”与“我”一样, 属漂泊于都市的“野鬼孤魂”?作品虽较硬生地给女主人公套上了“革命者”的外衣, 可因过于神奇, 不免苍白。作家赋予“女鬼”的身份标签, 直至对“鬼”———“革命者”的身份认定, 显得缺乏底气。然而, 正是叙述者这刻意地一笔, 泄露了作家急切地逃离现实而又无法回避的苦闷心理。如作者所说:“文艺上的表现……最想逃避现实的思想与情感正是现实最有反应的思想和情感……”[2]

身份是个体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身份认同, 它既是人的一种心理趋向, 也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在社会生活中,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几乎天性使然。《鬼恋》, 毫无疑问地表现出知识者对其身份、命运无力把握的苦闷和焦虑, 对其个体存在无可着落的探求和迷惘。

二、身份认同与建构:人与“鬼”的恋战

身份认同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心理驱动, 它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身份建构是一个过程;身份及其认同需要考虑语境变化, 需要依据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主体建构问题, 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定位和自我确认。

《鬼恋》明确地表现了个体知识者身份建构。“我”与“鬼”的邂逅, 一场人与“鬼”的恋爱追逐战拉开帷幕。其虚幻表现:首先, 在作品的一段描写里, 叙述者对爱恋的叙述与其文明的论断之间产生了矛盾;其次, “我”与“鬼”虽处于同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但彼此身份意识模糊, 相互之间身份暧昧不明。姑且不能这种爱情的基础能否成立, 相互产生爱情的条件也极为可疑。“鬼”与“人”分属不同的阴阳两界, “鬼”对于“我”的最终的拒绝就是爱情虚妄的有力明证。

因此, 与其说, “人”与“鬼”之间称为爱情, 不如说他们表明的只是一种身份的探询和确认。“人”与“鬼”是同处于关系相互混杂的世界。“鬼”的世界令人向往。“人”不如“鬼”, “鬼”不屑为“人”。“祝你:好好做人”。反讽的语调足以引人深思。《鬼恋》之“鬼”应为何物?《鬼恋》之“我”何以为人?有认为《鬼恋》小说借用了精神分析手法, 如“我”与“鬼”精密的爱情心理分析, 堪称绝妙。徐訏有过夫子之道:“我是一个最热诚的人, 也是一个最冷酷的人, ……在凄苦的生活中我消磨我残缺的生命;我还会梦想, 在空幻的梦想中, 我填补我生命的残缺。在这两种碰撞之时, 我会感到空虚。”[3]由此可见, 《鬼恋》体现了人物主体的“二重人格”分裂。“鬼”明显缺乏人的性别征象, 仅仅是作为一种异性的符号呈现, 是自我潜在欲望的符号表达。“鬼”理应理解为另一个层次“自我”。“我”与“鬼”应该说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 他们的爱恋话语交锋, 体现出双重自我的心灵审视。

无论是希望“我”如何做“人”, 还是“鬼”为何固守做“鬼”, 他们都是勉为其难, 因为他们都被社会抛弃到历史的边缘。因此, 寻求为社会所许可的共同途径, 而且也是他们实在的共性。他们都具有漂泊、流浪、孤寂、自我拯救的心态;午夜悄行、游荡于荒漠般的都市街头, 成为他们共同可选的行为方式。

三、身份认同与想象:乌托邦转型

中国历史上, 知识分子对“革命”的认同蔚然成潮。他们由“个性”价值探求趋向“革命”的积极认同。“革命”成为神圣的代名词, “革命”成为检验知识者激进或保守、进步或“落伍”的试金石。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者, 对“革命”趋之若骛, “鬼”自然豪情满怀地搭乘上了“革命”的班车。然而, “革命”却不随心所愿, 在“鬼”的经验里, “革命”只是一些“暗杀”、“被捕”、“卖友”、“死亡”等同义语。叙事者“我”, 在对“革命”的认识和态度上, 与“鬼”获得了基本认同。

“鬼”何以成“鬼”?“革命”是导致“革命者”转化为“鬼”身份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 “鬼”是为“革命者”向往“革命”所产生的后遗症。“鬼”经历了人———知识者———“革命者”———“鬼”转化过程。对于“革命”, 曾为“鬼”这小知识者引以自豪的“光荣梦想”, 又为不堪承受的“噩梦”和“灾难”。正是“革命”使得“鬼”和她的战友们妻离子散、无家可归;“革命”也使得“鬼”及其知识者们把漂流和追求爱情刺激当作摆脱恶梦困扰、寻求精神依托的乌有之乡。

主人公“鬼”越是决然地拒绝“我”的求爱, “我”就越是对“鬼”的痴情、迷恋, 《鬼恋》叙事魅力体现在无休止的迷情之中。然而, 这里的爱情不过是一种神秘的面纱。小说《鬼恋》的求爱描写, 无疑是一定社会生活境遇下个体知识者行为的象征, 它“无疑是被压制的愿望的象征地实现, 或者某种间接的情绪结构的象征地实现, 由此欲望可以逃避检查, 达到某种程度的纯象征的满足。”[4]因而求爱行为本身具有了一定的隐喻意义, 可说是无法适应现实政治环境而产生的“苦闷”, 是逃避社会、寻求心灵安慰的一种可行路径。

一种落魄知识者的路途偶遇被主观地转变为浪漫的艺术形式, 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乌托邦的姿态, 一种身份的认同和情感的补偿行为。主人公的身份意识是以痛苦失落, 并希望得到认同的呼唤形式得以表达。如果仅仅被这表面的爱情与浪漫所“迷惑”, 而对其中蕴藏的身份认同的文化景观“视若无睹”, 则未免偏离了现代社会的某些基本观念。

参考文献

[1]吴义勤.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 (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 23

[2]徐訏.三边文学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1 28

[3]徐訏.一家后记[M]上海:上海夜窗书屋1941 183

乌托邦小说 第5篇

丽贝卡斯戴德 (美国作家, 2010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选择将她的儿童小说《当你到达我》背景定于70年代至90年代的纽约, 她成长的时代背景。她也告诉记者, 这样做是因为她想“展示一个孩子们拥有绝对自主权的世界”。她笔下的人物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学生, 经常漫步在曼哈顿的上西区。在当今城市来说, 这真是难得的自由。尽管在斯戴德自由自在的少年时光结束以后, 纽约的犯罪率大幅下降。这个世界对受到良好保护的少年儿童来说很安全, 对冒险来说却没用, 因此读读冒险故事大有裨益。

也许,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青少年都在看《饥饿游戏》的原因。《饥饿游戏》是苏珊﹒科林斯的小说三部曲。故事发生在未详细指出年代的未来北美地区。衰败的都城凯匹特剥削并统治着其他12个地区, 女主人公凯特尼斯﹒伊夫狄恩就生活在其中地区之一。这12个地区每年都要随机抽取一对少男少女参加一档厮杀性质的直播节目——饥饿游戏。节目在精心布置的大型户外区域举办。只有唯一活下来的孩子才能获得胜利。期待已久的第三部《嘲笑鸟》将在今年八月出版 (文章作于2010年, 译注) , 而前两部《饥饿游戏》以及《燃烧的女孩》印刷量目前已超过230万册。

科林斯的三部曲只是近期盛行的年轻人反乌托邦小说中最为明显的例子。这类小说都是系列小说, 在幻想中精致的世界里编制出一个个故事。在司各特﹒韦斯特菲尔德 (英国作家, 译注) 广受欢迎的系列小说《丑人》中, 为了变成绝世美人, 年过十六岁的少女都要依照进化生物学制定的共同标准接受手术, 詹姆斯﹒戴许纳 (美国作家, 译注) 的小说《迷宫奔跑者》中, 正值青春的少年们在高墙耸立并充满怪物的迷宫中醒来, 他们失去了之前所有的记忆。这些小说都趋向于以连续冒险片的形式完结, 这种形式使它们的读者很苦恼, 他们半嘲笑地在网络论坛里抗议, 比如:“苏珊, 你是在故意折磨你的粉丝吧!”

过去一两年里, 出版商已经签约了几十个相似主题的小说, 和其他兴盛的文学流派一样, 它们的主题和主旨与其他流派和形式有所交流。书中的青少年有的在政府的安排下工作和结婚, 以零部件为收成, 拥有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特殊技能, 有的主人公被嵌入音乐的潜意识信息洗脑, 有的则在大脑中装置了网络连接设备;这些主题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 都会不断出现。接着流行的是世界末日后的场景, 少量人类幸存, 他们务农维生;有的受到新式封建主义的统治, 遭受袭击的村庄被宗教狂热分子统治, 又或是村庄周围都是有毒的荒地, 被强取豪夺的军阀围困, 也有可能存在吃生肉的部落在外虎视眈眈。吸引年轻读者的优势是, 这些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很新奇。他们不会去了解前从古老“暮光之地”的插曲和低语重新定义的前提, 其中可怕的恶棍像是罗伯特﹒米彻姆在《猎人之夜》扮演的疯狂牧师。故事不需要史无前例, 只需悲痛, 就能让青少年读者激动地战栗。

适合中年级和年轻读者 (这两个词在出版业术语中分别用M.G和Y.A.表示) 的反乌托邦小说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特定年龄的读者也许会在年轻的脑海里留下威廉﹒史利特的小说《阶梯房子》, 小说讲述了5个青少年被囚禁在一个似乎有着无数埃舍尔风格网状楼梯间的建筑中, 最后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斯金纳箱, 用来限制和测试他们的行为。约翰﹒克里斯托弗的小说《白色山脉》中, 外星人统治者给每个地球年满十三岁的少年安上了一顶帽子, 帽子可以控制大脑。这本书像恶性流感一般占据了我所在的六年级教室。在反乌托邦小说流行的年代, 由于焦虑和专注, 一个反乌托邦的Y.A.小说甚至可能推测出核战争的后果 (比如, 在罗伯特﹒C﹒奥布莱恩的小说, 《Z代表Zachariah (撒加利亚, 施洗者约翰之父。译注) 》) , 也可以推测出太过和谐的社会的缺点 (比如, 洛伊丝﹒洛莉的小说《赐予者》) , 甚至还有资源枯竭带来的影响 (比如, 撒西﹒罗伊德的小说《碳的日记2015》) 。而且, 显然大部分美国学龄儿童在一定程度上, 也会阅读一两本指定的二十世纪成人反乌托邦小说, 比如《美丽新世界》和《1984》。

以少年为中心的反乌托邦文章, 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受到早先成年版本文章的影响。首先, 成年人更冷酷。一篇关于收集了2003年“儿童与青年类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章”的论文中, 英国学者凯﹒萨姆贝尔争论到:“主角最终会失败的叙事闭合, 对传统成年人反乌托邦文章的警告冲动来说非常重要。”在当前情况下得到的关于成人反乌托邦的推断, 向读者展现示出, 如果我们对恶劣的行为不加以节制, 所有事情都会急转直下。另一方面, 主角毁灭的多彻底, 信息就越急迫, 越有力。萨姆贝尔说, 由于儿童小说的作家“不愿描述故事中希望的消失”, 当传达精神的时候这些作家就会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语。确实, 我们的失误和错觉可能引起灾难, 但如果——就像总在儿童反乌托邦小说中出现的场景——但如果可以在废墟上重新建立新的美好人生, 那世界末日真的就是末日吗。

乌托邦小说 第6篇

反乌托邦又被称作绝望乡, 是邪恶与不幸的代名词, 与乌托邦相悖。众所周知, 社会是一个有特定顺序的复杂组合体, 它和个人的欲望是对立的, 经过历史的考证, 乌托邦的社会模式是前人犯下的一个错误, 反乌托邦概念由此产生。反乌托邦主义反映的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 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这种社会看似充满和平, 实则充斥着各种无法控制的弊病, 如阶级冲突、资源稀缺、犯罪、迫害、极权等, 其内在本质是一种去理想化的绝望的未来。简单来讲, 反乌托邦一定程度上就是反专制主义和反全权主义。

绝大部分反乌托邦题材的文学作品描述的世界都是后革命时代或者是后末日时代, 故事里的反乌托邦社会, 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 表面上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本质上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 呈现出一种二律背反的状态。专制在民主这个傀儡的掩护下肆意妄为, 在这种生存状态下, 群众愚昧, 道德沦丧, 等级制度横行, 自杀迫害行为层出不穷。

二、《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色彩

《动物庄园》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 ? 奥威尔的政治寓言小说, 奥威尔以其匠心独具的目光讽刺并揭露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社会主义之名下的极权主义统治模式, 其现实影射显而易见。与其另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不同, 《一九八四》是一部纯粹的恐怖作品, 这种恐怖瞬间即全, 震人心魄, 而《动物庄园》则用一个荒诞不经的寓言故事代替尖锐刻薄的讽刺, 故事中的主人公全是动物, 其语言和心理活动都不自觉地呈现出戏谑的效果, 喜剧色彩遮蔽了恐怖, 再者, 奥威尔在革命与反革命叙事中也刻意地省略了部分血腥的画面, 使整部小说营造的氛围停留在知性的水平上, 含蓄地批判了完全不存在自由的社会, 唤起我们对自由民主深切的渴望和对专制切齿的憎恨, 相较于《一九八四》, 它的启发性和讽刺性更强烈。

《动物庄园》的背景设置在梅纳农场, 故事从老少校给动物们讲的一个怪梦开始。白天的时候庄园里的动物就听说老少校梅杰要讲一个怪梦给大家听, 他讲的怪梦便是鼓动所有的动物进行革命, 推翻琼斯的暴力统治, 建立一个没有压迫, 平等坏的理想社会, 他还教农场里的动物唱革命歌曲《英格兰野兽》。这次“宣告会”结束不久, 梅杰就平静地死去, 但他的革命思想却在动物之中流传开来, 并被归纳成了“动物主义”。于是乎, 动物们以一次与主人偶然的冲突作为导火索, 发起革命, 赶走了农场的人类, 建立动物农场, 出台了庄园的法律——七戒。然而, 所谓平等自由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作为统治者的猪的内部发生了分歧, 作为革命领袖者之一的雪球被迫害出逃, 并被另一头善于演说的猪——鸣声器塑造成革命的叛徒。而农场里其他的动物也不断被压榨, 不断被洗脑, 领导阶层的猪也一步步从过起了原来琼斯先生的生活。故事的尾声, 农场里的动物已经分不清猪与人, 统治地位的猪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无异的牲畜剥削者, 动物庄园这个名字也被放弃。

小说把革命作为叙述主线, 从“动物主义”革命的发生、革命背叛以及革命的残酷三个方面展开叙事。小说开始老少校作为一头获得过“美丽鬃毛奖”的猪, 威望很高, 因此庄园里的动物都非常尊敬他。老少校梅杰的主张被誉为道德标准, 其余的猪还把他的言论整理成“动物主义”和“七戒”, 整本小说梅杰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这里有一个潜在的矛盾, 老上校的思想体系是理想主义的, 具有乌托邦性质的, 但老上校在动物之中是领袖人物, 这与乌托邦社会倡导的自由、平等是相悖的, 领袖人物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反乌托邦的体现, 似乎也预示了革命成果必定付诸东流。

革命的初衷是好的, “动物主义”的实质是具有普世价值的, 但美好的理想如何演变为残酷的现实, 权力与欲望两者孪生, 愚昧是烘托的底色, 少数派的欲望不可消, 多数派的愚昧无法除, 乌托邦的社会就是纸上谈兵, 从偏激的角度讲, 就现有人类的格局, 乌托邦的实质是反人性, 乔治 ? 奥威尔凭借小说中埋下的众多伏笔不露声色地点出了这一观点。

三、《动物庄园》的极权统治分析

极权主义是《动物庄园》的一个重要主题, 乔治 ? 奥威尔的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讽刺了异化变质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对被统治的动物进行洗脑, 操控它们的思想和行动, 达到高压极权统治。看似荒诞的故事, 字里行间都针针见血, 下面我将针对小说中的极权统治作一个分析。

1. 灌输式的意识形态宣传

洗脑式的意识形态控制是极权主义政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只有用宣传才能赢得群众。在极权主义国家里, 宣传和恐怖相辅相成, 与其说是宣传, 不如说是灌输。小说中在革命的初期, 处于领导阶级的猪根据老少校梅杰的思想归纳出七戒: (1) 凡是有两条腿的都是敌人。 (2) 凡是有四条腿的伙食有翅膀的都是朋友。 (3) 不准穿衣。 (4) 不准睡在床上。 (5) 不准喝酒。 (6) 不准杀害同类。 (7)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七戒一经提出, 所有动物无论是否理解, 争相背诵, 后为了动物们更好的记忆, 雪球还把七戒进一步精简成一句:“四条腿的是好汉, 两条腿的是坏蛋。”然而, 随着极权主义的不断强化, 七戒的内容也不断被修改, 但演说家鸣声器总能编出各种理由说服动物们, 使他们对七戒的忠诚一如当初, 即便是最后七戒只剩一戒:“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 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除了口号化的宣言, 小说中的鸣声器总能凭借自己三寸不烂金舌, 把统治阶级的错误转移到所谓的“革命背叛者”身上, 巧妙地转移群众的实现, 把主要矛盾转换为次要矛盾。

我们不难发现, 良好的宣传确实是打赢“心理战”的重要因素, 能够实现极权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教条和谎言。在极权主义国家, 统治者们提出宣传口号从而操纵人的思想, 使国家朝着符合自己意志的方向发展。

2. 伪造敌人, 排出异己

与拿破仑相比, 雪球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政治理念。但雪球初衷的才能和勇气远不敌拿破仑的狡诈和城府, 在政治权利的争夺中, 雪球被拿破仑彻底击垮, 并被拿破仑的爪牙赶出庄园, 在拿破仑窃取了雪球的风车建筑方案之后, 鸣声器私底下对其他动物透露, 拿破仑从来都没有反对建造风车, 一开始正式他大力提倡建造风车, 并把一系列莫须有罪名强加到他头上, 把他塑造成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革命果实窃取者。

对于一个极权统治者来说, 存在一个敌人是多么的重要, 至于这个敌人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即便没有敌人, 也要努力塑造一个敌人。敌人在极权统治中可以承担一切责任。“无论什么时候哪种事情出了乱子, 通常都要归罪于雪球。倘若有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碎或者一个排水管堵塞了, 肯定会有某个动物认定这是雪球夜里溜进来干的。”只有这样, 才不会有人对猪群产生丝毫的怀疑。

3. 培养秘密警察

任何一个阶级国家里, 秘密警察这一特殊群体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在国家之上, 在表面权权力的背后和眼花缭乱的职位之中, 存在着一切权力更迭, 而在无效率的混乱之下, 存在着国家的权利核心、秘密警察的超级效率和超级工作能力。

秘密警察的功能类似乎我国明朝的血滴子, 是一个专供最高统治者使用的杀手组织。在《动物庄园》中, 秘密警察就是帮助拿破仑维护秩序, 消除异己的那十条拿破仑亲自培养的恶犬, 任何犯错或者对拿破仑统治表示不满的动物, 都会遭到恶犬灭口。毋庸置疑, 在一个极权主义政权的最初几个阶段, 秘密警察和领导组织发挥了一种作用。秘密警察是所有政府部门中“组织得最好、最有效率”的部门, 在极权主义政权的权力机构中, 它的作用既不可疑, 也不多余。

秘密警察这一群体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统治者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越专制无能的社会, 秘密警察的作用就越发明显。

4. 普通群众短期的不可信赖性

这里有一个问题首先要提出来, 人民是可以信赖的吗?我给出的答案是普通人民群众在革命胜利后的短期内是不值得信赖的, 至少是无法给予全部信赖的。在革命未发生前, 群众或者说小说中的动物们都是被压迫被奴役群体, 尽管革命成功, 但是奴性不是一朝一日能够根除, 即便人群中又顿悟的少数派在 (如小说中的本杰明) , 但大多数的群众都抱有侥幸心理, 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 他们不敢轻易去打破, 只求得过且过, 他们渴望胜利, 即便是抽象的胜利。小说中的羊就是愚民的象征。巴贝夫认为, 人民先天就不是完美的, 而且还喜欢固守成规, 因为在他们看来, 一切变革都是为了破坏社会的和平和安定。所以, 他说:“其实群众经常是一个因循守旧的党派, 完全是愚蠢的、保守的或不完美的。不希望进步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敌人;顽固地不行动的就是那些不幸的群众。”巴贝夫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 但却一阵见血地指出了群众的不可信赖性。小说中, 拿破仑就是利用群众的这一缺点, 通过前文提到的宣传途径、秘密警察等方式巧妙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并成功制造了舆论的倾向, 如同心理学中的制约实验, 长此以往, 动物们便失去了抗争的能力, 对集体暴政采取“集体沉默”, 从而达到了拿破仑的极权统治, 换言之, 群众其实也是极权政治形成的一大帮凶。

体制内的人往往是最无能为力的存在, 即便有少数派的的存在, 若不发声, 明哲保身, 反而更容易被滋长极权统治的病毒, 盲目信赖或者是怀疑主义论者都是普通群众短期不可信赖的表现。

四、小说的现实批判意义及其预言性

《动物庄园》是一块民主在实践道路上变形的警示牌, 作为一部典型的政治批判小说, 无论在人物设定还是情节设置上都有很明显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乔治 ? 奥威尔自己也也承认小说确实影射了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社会, 而且也得出了一个结论, 剥削者的本质是改不掉的。小说中动物的现实蓝本还是非常容易对应的。小说中有一段写道拿破仑宣布把一堆木料卖给了他们的敌人弗雷德里克, 动物们吓得目瞪口呆。如果拿这一段与苏联相应的历史进行比对, 对应的注解是:“1941年4月, 苏联对德原料供给达到自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来的最高记录:20.8万吨小麦, 5万吨燃料, 8300吨棉花, 8340吨金属。

小说的预言性不仅停留在前苏联, 短短十年, 苏联的历史在中国土地上又如诅咒般上演了一遍, 其时间跨度和我们国家的年龄基本吻合, 而且, 似乎仍没有完全谢幕。越南、老挝等国家也都经历过相似的阶段。这也就是说, 历史经常会重演, 而且通常是悲剧, 这类悲剧的无奈体现在似乎早该有人知道结局, 但大家都很老实, 各司其职, 扮演着自己的小角色, 直到集体死亡。事实证明, 人们有权拥有美好的愿望, 但是通往美好道路的选择却是要慎之又慎的, 一不小心就会再次陷入死循环。

当今世界, 人们以何立足于社会, 不外乎身份、财富和权利。而在《动物庄园》里, 动物世界模拟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模式, 最终革命的先驱者也成了革命成果的蚕食者, 最初了为自由和平的革命理想逐渐演变成极权之路, 这是人类革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荒诞离奇的故事中, 预示着极权主义的危险性。

结束语

作为一篇政治寓言小说, 我们可以看到议会制与君主专制各自的弊端, 也看到极权主义最终让群众失去发声的能力。即便在极权主义已经被历史所抛弃的今天, 若我们没有对其产生根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所谓的民主还是在为极权做嫁衣, 这就是《动物庄园》这个寓言故事的预言所在。

极权主义思维和反乌托邦的声音当下依旧存在, 在这里, 我也只是通过小说作了一个比较粗浅的分析, 毕竟真实的世界要比小说更加光怪陆离。

参考文献

[1]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J].张毅, 高孝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蒋馨.《动物庄园》的反乌托邦色彩[J].海外英语旬刊, 2011.

[3]Leib J, 塔尔蒙, 孙传钊.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4]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上一篇:单元软件测试下一篇:初中女生体育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