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课程范文

2024-05-15

小学地方课程范文(精选12篇)

小学地方课程 第1篇

一、黔东南州地方课程实施现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东邻湖南, 南接广西, 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 境内山川秀丽, 气候宜人, 民族风情浓郁。“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 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 侗族人口占31.86%”[3]

据调查, 面对如此浩瀚的各种自然文化资源, 黔东南州的地方课程却显得无比“浅薄”!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多数小学都没有切实落实“地方课程”, 虽然课程表上有“地与校课程”, 但是多数都是被占用来进行其他教学活动。每到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 连音乐美术体育这样的课都会挪为它用——复习考试, 更何况这种没有评价、没有分数的地方课程!有些学校确实也开展了这门课程, 但是他们的教材是《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 教材内容基本上是常识教育, 比如安全教育, 卫生教育等等, 几乎与地方民族文化的关系不大。于是, 根据黔东南州苗族侗族占多数的现状,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地方课程可以借鉴的主要课程资源:

二、以“艺术之乡”为主题进行教学

本州有九个省级艺术之乡:郎德苗族歌舞艺术之乡、黎平茅贡侗戏艺术之乡、从江小黄侗歌之乡、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艺术之乡、黎平肇兴侗族鼓楼艺术之乡、黄平泥哨艺术之乡、岑巩思州石砚艺术之乡、施洞苗族刺绣艺术之乡和雷山挖拜苗族银饰艺术之乡。

由于以上都是本土资源, 在材料搜集方面的难度并不太大, 因此我们建议在执教地方课程时可以将那些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表一一向学生讲解展示, 可以是实物的、图片的、视频的, 让他们在物欲横流、讲求经济与效率的快节奏社会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找准自己的“根”, 热爱自己的民族。

三、从民族文化方面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多重途径和渠道, 现以苗族和侗族为例, 从民族文学, 音乐舞蹈, 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探索地方课程开发的渠道。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 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 题材广泛, 情调健康明朗, 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 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 含意深长, 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以《珠郎娘嫫》《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 气势磅礴。琵琶歌, 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而得名, 曲调欢快流畅, 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 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

苗族也拥有丰富多采、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以《苗族古歌古词》为例, 它是苗族的史诗, 其内涵丰富, 既有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 又有优美婉转的诗歌。它分上、中、下三集, 上集和中集是酒歌, 下集是古词。内容灵活多变, 有的用盘问形式对唱, 有的用叙事形式朗读, 有的则用道白的形式相互问答。歌以五言句式为主, 词以对偶的长短式为主, 歌唱和谐悦耳, 诵词则古朴雅致。古歌的句式统一, 诵读上口, 可以在第一学段摘录内容简单的段落教与学生, 如:“以前绣其他, 今绣四季景。夏天绣什么, 秋天绣什么?夏天绣的花, 一片开满山, 花红像杜鹃, 栩栩如幅画。秋初绣荷花, 出污泥不染, 开花白生生, 风吹直摇摆。夏天过去了, 凉秋渐渐来, 秋天绣什么?冬天绣什么?秋天绣菊花, 句话红黄白, 芙蓉花搭配, 红黄白相间……”[4]这段古歌中, 采用问答形式, 句式与语文课文《比尾巴》及其相似:“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通过与语文课本内的课文对照学习, 本民族的东西能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还可以巩固语文知识中问句的学习。《苗族古歌古词》里还有情节精彩的故事也可以说给学生听, 比如中集的第一章Hxak khat (开亲歌) , 是苗族的创世神话, 句式简单, 内容易懂:“那是还没亲, 没亲来开亲, 九根萄葡藤, 藤巅来生马, 藤根生爹妈。”爹妈通过穿山甲、老鹰、青蛙、喜鹊和燕子的帮助, 找到了适合生活的地方, 生下九男九女。其中一个叫祺永的儿子甚是好吃懒做, 还与母亲发生争执, 母亲非常生气, “把他拉到家, 一脚踢脚杆, 一手按喉头, 吐出三颗宝, 一个是饭宝, 一个是酒宝, 一个是茶宝。”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在《苗族古歌古词》里比比皆是。再如七姐与董永还债, 与被熟知的“牛郎织女”情节基本吻合, 但却是苗族的独特味道。苗族的民间故事也不胜枚举:仰阿莎姑娘的神话故事, 《狗取粮种》的动物故事, 张秀眉的传奇故事……

苗族喜爱歌舞, 音乐舞蹈和苗戏等具有悠久历史。器乐有打击乐和管弦乐, 以木鼓、皮鼓、铜鼓和芦笙最为驰名。还有芒筒、口弦琴、木叶和各种箫笛。舞蹈包括芦笙舞、板凳舞等, 以芦笙舞最为典型。苗族的刺绣、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手工艺术。苗族的传统银饰多种多样, 有手钏、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 花纹雕凿精工。

通过对上述民族文化进行学习难度上的分级, 学生可以在中小学阶段逐步、呈体系学习到本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甚至在讲民族服饰方面, 可以将学生组织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博物馆内不仅有黔东南州各县的民风民俗展览, 还有很多精贵的民族艺术品, 如银绣, 蜡染, 等等。其中, 民族服饰是通过直观的模特展示, 学生可以直接感受本地不同民族、乃至同一民族内部的在服饰上的差异。

四、以个体为单位,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在民间往往有各种工艺或文化的传承人, 学校可以邀请他们走进课堂, 让学生在教室就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讲到民族音乐部分时,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声誉响彻海内外的“侗族大歌”。在很多村寨都有一位年高有威望的“歌师”, 倘若能将他请到教室或学校礼堂为同学生吟唱, 听众不仅仅感受到的是音乐的魅力, 还有民族文化的神秘与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总之, 地方课程是一门很开放、充满灵活性的课程,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 勇于探索, 就不怕发掘不到课程资源。

摘要:“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 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1]。课程资源是可供课程使用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 包括广播、电视、自然资源、网络资源、民族文学文化等等。黔东南州是一个富含课程资源的地区, 本文根据目前黔东南州地方课程实施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资源开发渠道。

关键词:黔东南州,小学地方课程,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教育研究, 2005, 307 (8) .

[3]罗生全.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课程.教材..教法, 2007, 27 (9) .

小学地方课程 童谣 第2篇

——传统童谣在低段地方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童谣具有民俗性、教育性、趣味性、文学性、创造性、可读性。她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地方课程所追求的,把传统童谣引入到地方课程中,可以使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童谣 低段 地方课程

引言:

传统童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她具朴素无华、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语句简练、琅琅上口、易懂易记、幽默诙谐之特点。她涉动物、生活常识、语言、游戏、忆旧等内容。她融民俗性、教育性、趣味性、文学性、创造性、可读性于一体。传统童谣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地方课程所追求的,把传统童谣引入到地方课程中,可以使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巧用童谣,激发兴趣,积极参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在《人自然社会》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煞费苦心地介绍了许多传统的游戏。如一年级从第2课到第6课,分别介绍了点将、踢脚绊绊、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的游戏。二年级第2课介绍了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丢手帕、抓子儿、踢皮球、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如果说这些游戏是丰盛大餐的话,那游戏过程中的童谣就是提鲜用的鸡精,让人回味良久。

在教学“踢脚绊绊”这一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了童谣。

踢脚绊绊,绊过南山; 南山北斗,鲤鱼开口; 新伴上任,旧伴缩进。

因为用普通话念有点拗口,我把童谣改成了萧山方言版,而且鼓励学生用方言来念。

踢脚扳扳,扳过南山,和玉兔山,汤罐大路,跌落脚落扳落进。

其实这段童谣说不上什么具体的意思,字词之间也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但是跟游戏一配合,很快印在了孩子们的头脑中,本来看似很无聊的游戏也变得韵味十足。更让人意外的是,孩子们回家把这段童谣念给家长听,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甚至有的家庭围坐在一起也玩起了这个游戏,这让孩子们自信心爆满,感觉跟父母平起平坐,能平等对话了。由此,对地方课程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游戏中的童谣,如 《燕儿挑花线》 燕儿燕儿挑花线,剪儿子股、豆腐块,里拐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踢毽子》 一只毽子滴拨滴,马儿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这样,借助童谣独特的魅力,似磁铁般一下子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聚敛,使浓厚的学习兴趣充满课堂,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都达到最高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二、泛用童谣,拓展内容,增进体验

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人自然社会》在编写过程中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编写模式,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但是仅靠屈指可数的几张图片,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童谣用有限的文字,为孩子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增进了活动性和体验性。有一位特级教师指出: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我将童谣融入其中。

在教学《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我出示了民俗童谣《十二月》。

一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五月白糖温粽子,六月朝外扇扇子,七月西瓜吃心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金柑夹桔子,十月砂糖炒栗子,十一月铁铁扑扑落雪子,十二月冻死凉亭叫花子。

区区百来字,涵盖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介绍了每个季节时兴的吃食,以及季节转换过程中代表性的事物,信息量非常大。

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童谣里体会嗑瓜子的闲适,放风筝的乐趣,下秧子的艰辛;一起品尝糖蘸粽子,冰冻西瓜,糖炒栗子;一起在清明悼念逝去的亲人,在端午缅怀爱国的屈原,在中秋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节课下来,有些小孩子惊呼,好像过了一整年。

我还让不是本地户籍的孩子介绍他们那里特殊的传统风俗。有个温州的小孩子就向我们展示了温州版《十二月》。

正月灯;二月鸢;

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 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晒霉毒;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 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 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看了温州版的《十二月》,孩子们议论纷纷。原来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啊!然后,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冒出来了。麦秆怎么吹箫啊?我们这里是唱越剧,你们那里唱什么戏啊?重五怎么过啊?喜鹊真的会来吃吗?你们那里最高的山叫什么名字呀,你能爬到顶上吗?糖糕是不是跟我们这里的年糕差不多?简直跟开新闻发布会差不多。这样一来,他们不光过了一整年,还等于到温州转了一圈。

童谣,似一座桥梁将现实生活与地方课程教学紧紧相连,使地方课程教学展现出迷人的光彩;同时,也赋予地方课程教学更多的活力和灵性,使学生们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教育。

三、善用童谣,陶冶性情,加强德育

著名儿童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王献之和王羲之》时,我出示了《懒汉耕田》的童谣。天亮露水白洋洋,宁可中午弗乘凉。中午太阳热煞煞,宁可夜里夜半旮。夜里蚊虫响如鼓,宁可明朝天亮补。懒汉耕田像契约,每日总有早中夜。

孩子们听了我的解说,一个个都乐呵呵的,笑这懒汉一日复一日,明日何其多。我请孩子们劝劝这个懒汉,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有的说,你这样下去,秋天没有粮食收,你会饿死的。有的说,不要拖拖拉拉的,你的田总是要你去耕的,别人是帮不了你的。有的说,中午太热,晚上蚊子太多,你还是趁早上把田耕了吧。我话锋一转,把矛头转向了几个喜欢偷懒的家伙。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人?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来冬已至,不如收拾到明年。

马上有人举报了,谁做作业拖拖拉拉,谁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交作业,谁课文不会背诵,谁回家作业没完成等等。这些被点到名字的学生都羞红了脸,心想再不改正缺点,以后就要被冠以“懒汉”的名头了,还能不改吗?就靠着这个童谣故事,不需要老师的说教,孩子们就懂得了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道理。

在上《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时,为了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旧时代孩子辛酸的生活,我出示了《头字歌》。

看牛小人吃苦头,睏么睏在牛圈头,三脚稻草当被头,两块砖头当枕头,蚊虫苍蝇叮鼻头,老鼠来咬脚趾头,天亮爬起五更头,夜里归来呒日头,三餐吃个冷饭头,过饭啃个菜蔀头,夜饭吃过洗灶头,还要再汰尿布头,若还做得不对头,一巴掌加一拳头,眼泪咽落肚里头,何年何月会出头?

孩子们开始还大声朗读,读着读着就降低了分贝,读到“眼泪咽落肚里头”时,有些小孩子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这首童谣的每一句话都像一个镜头出现在我们面前。蜷缩在牛圈里瑟瑟发抖,不时还有蚊虫骚扰,老鼠也会吱吱叫着爬出来。眼睛都睁不开就要起来,捧着冰凉的饭碗,嚼着跟石头一样硬的剩饭。从早干到晚,还要挨打,瘦弱的肩膀微微颤抖,却又不敢哭出声。这样的辛酸我们不能真真切切的体会,但是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孩子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有的说以后不再对父母提无理的要求,买这买那。有的说以后在学校里不再挑食,一定把饭菜吃完。有的说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让父母生气。

由此可见,耐人寻味的地方童谣十分吻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突出了地方课程极强的特色性和针对性,使地方课程的说教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有着无限的精彩,同时也切实发挥了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四、活用童谣,再度创新,精彩无限

地方课程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传统童谣毕竟数量有限,内容也比较狭窄。仅仅靠收集传统童谣,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想到了自己来给课程编童谣。第一首写的是《安全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路边饮食要注意。你拍二我拍二,健健康康真快乐。你拍三我拍三,遇到险情别慌张。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你拍五我拍五,横穿马路排队伍。你拍六我拍六,电器说明要看透。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九我拍九,上下楼梯靠右走。你拍十我拍十,安全知识落到实。

上课的时候一出示,孩子们就像嘴刁的食客,开始挑剔起来。有的说,好像跟以前读的味道不一样。有的说,好像次序有点乱。我只能从实招来,这是老师创造的现代童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下他们来劲了,各说各有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干脆,每个人都来创作一首,安全为主题,形式不限。没想到,他们还编的有模有样。

小学生,上学校,按时到校不迟到。教室里,走廊上,不追逐来不打闹。上下楼,靠右行,不把扶手当滑梯。拐弯处,不快跑,以免把人给撞倒。莫玩水,莫玩火,以免伤害我们大伙。同学们,要记牢,安全常识很重要。还有仿照《三字经》写的。小朋友,正年少。走路时,靠右行。过马路,要当心。斑马线,看分明。红灯停,绿灯行。

我把这些作品带到课堂上展示,孩子们读着自己的作品,传达着安全的重要性。我突然觉得这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教室,更是展示才能的舞台。虽然,他们的作品还很幼稚,不是那么琅琅上口,不是那么对仗工整,不是那么前后押韵,但他们能积极去吸取传统童谣的精髓,进行自主创作,这无疑说明了在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童谣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深入课堂、参与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能很好地体现地方课程跳跃的时代性和鲜活的现实性。

结语:

实践证明,将传统童谣引入地方课程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地方课程的热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体现了教学的生活化;同时,在课程实施中,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而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借此契机,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更好地达到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理想的境界,使其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赵志军 《地方课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 辜伟节 《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浅谈农村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3篇

一、开发:把目光投入到乡土资源中

地方课程资源是宝贵、丰富的资源,是因为它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就我们我们广袤的农村而言,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地方特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技能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将教材结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关注社会经济,在地方发展中开发课程资源。我们洲泉镇是桐乡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我镇建设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开设“日新月异话洲泉”的调查实践活动主题,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主要特色的农业、工业等,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桐昆化纤有限公司。学生们走进车间,看到规模盛大的厂况和高科技的全机械化操作的劳动场面,领略了“全国化纤名镇——洲泉”的魅力。我们洲泉又是蚕桑丝绵被服的重要生产基地。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洲泉银桑被服有限公司,孩子们摸一摸白花花的茧子,闻一闻有“纤维皇后”美誉的丝绵,看一看拉被絮的场面,听一听企业负责人的介绍,体会到“诚信与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感受我们洲泉经济的飞速发展。

2.关注学生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习的动力需要一定的激情。我们大胆地拓宽教学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我能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以调查报告、演讲赛等形式,获取对家乡全方位、立体的、多角度的认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感受研究性学习的魅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

3.课前实践体验乡土资源。为了在课堂上运用乡土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内容,我们课前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亲自访问、观察,了解当地风物人情、物产、一些地名的由来与传说。

坝桥养鸭合作社是我们洲泉的特色产业。在教学《名特食品美名扬》时,课前我带领学生去洲泉坝桥养鸭合作社采访社长,了解坝桥鸭子的特色。孩子们参观了洲泉坝桥养鸭合作社,社长曹阿二热心地给他们介绍了合作社的特色、历史、各种鸭子的特点。他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录着,还向曹社长提了一些问题,“曹伯伯,你们的鸭子分几类?”“你们的种鸭是从哪里引进的?”……曹社长深入浅出的解说,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合作社的技术员还带他们参观了种鸭场。他们赶鸭上岸,试养起了1000多羽“旱鸭子”。“为何要赶鸭上岸?”孩子们心中充满了疑惑。技术人员告诉他们:“旱鸭养殖由于鸭子活动范围小,产蛋率和受精率要高出很多,估计每羽鸭子的饲养成本会降低10元左右。”他们看到那么多可爱的鸭子,都兴奋地围着技术人员问这问那。参观完了种鸭场,孩子们又来到哺坊。正巧赶上一群小鸭子刚从蛋壳里钻出来,他们兴奋得不得了。看着黄绒绒的小鸭子,他们小心翼翼地地捧着小鸭来个亲密合影。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洲泉坝桥鸭子的特色,也懂得了“科学养殖,勤劳致富”的道理。这样,既让学生真切地了解了我们洲泉的特色食品,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还进一步丰富了教材资源。

二、利用:把地方资源落实到教研过程中

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强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把地方课程资源有效落实到教学教研始终。

1.拟定专题,明确研究任务,推出系列地方教材。围绕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这一专题,确定了“面上推进,点上深化,立足本土,开发资源,形成特色,服务教学”的目标,设置了三个研究主题,即《洲泉的传说》、《腾飞的洲泉》、《洲泉如此多娇》。《洲泉的传说》主要以地方民间传说的历史、地理故事为主要内容;《腾飞的洲泉》主要以洲泉镇在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洲泉如此多娇》主要以图片、录象形式再现洲泉的美丽富饶,欣欣向荣。

2.开展活动,加大教研力度,建立协作机制。有句话说得好:“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为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利用得扎实有效,我们因校、因人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示范、引领、提高”为前提,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功底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先行一步,再把他们的经验推广开来,带动其他教师。同时强调资料积累,阶段小结,由感性积累到理性认识,先个人后小组再学校,形成阶梯式推进。在建立协作机制上,一方面,组织人员,分组到人,定向开发研究。

3.强化校本培训,大力开掘有形无形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内容。不断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强化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各种教研、竞赛活动,加强三个校区间的交流,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优化资源,增强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意识,切实提升素质,最终达成资源的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用好教师资源、校友资源、学生家长资源,实现资源协作开发,资源共同利用。

三、优化:把地方资源活用在校外“课堂”中

立足课堂,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寻找突破口,构建地方课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开发教材资源的过程。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成了很重要的环节,只有用新的教材观,才能较好开发、利用教材资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重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把教材资源盘活,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个性解读教材,达到资源运用的多重性、实效性。

校内校外都是课堂,课堂内外资源互为延伸,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互为补充,相为印证,提炼升华。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一切有形、无形的资源,只要意识在,随处拈来皆资源,精心为用成文章。

在教学五年级《喜看家乡新变化》时,我课前让学生去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年”时的菜谱、穿着、娱乐活动,还发动学生找一找发生在身边的变化。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走得腿酸,吃点笋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民间俗话的含义。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上网查询,观察等方法,感受到了身边的交通工具、住房、通讯设备、电脑、电视机等的变化,深刻感知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家乡变美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又鼓励学生去我们学校附近的“浙江省魅力新农村”——东田村,参观活动中心,逛逛农民公园——东兴公园,走进青石足佳鞋料市场,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走访,看到了身边新农村可喜的变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经济的腾飞。学生找到这些身边的乡土资源,就能更真切更实在地体会带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之,农村小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教师肩上。只要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只要我们善于开发与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必将在农村小学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我们相信,只要有《通用地方课程标准》的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利用一切资源,一定能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地方课程,进一步丰富我校教育课程的内容,推动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真正促成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小学地方课程 第4篇

一、校本课程实施现状

对宿迁市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的具体的实施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调查, 总共发放了200 份的问卷, 收回调查问卷143 份。就所有的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得出, 宿迁市的实验小学可以说是试试校本课程整体情况较为良好的, 根据实地观摩课堂教学和问卷调查得出, 宿迁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一) 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不够重视

学校领导虽然积极倡导开设地方戏这个校本课程, 从保护与传承宿迁地方戏淮海戏和柳琴戏的角度来看确实促进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所属领导机构, 分工也不够明确, 学校领导的义务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 应有的责任也无法完全承担。并且, 学校缺乏对校本课程的管理, 没有对相应的教师进行培训, 相关教师做好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所以相对来说, 并没有一个比较相对应的完善的评价体系。

( 二) 学校教师自身专业化素养欠缺

担任地方戏的老师是学校的音乐老师, 虽然对宿迁地方戏有一些了解并且也能唱很多片段具备了教小学生宿迁地方戏的能力, 但是由于自身是音乐老师有特定的音乐教学任务, 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系统的学习宿迁地方戏之中, 以及没有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连续性地系统化的指导。导致这门课程只是带着学生欣赏和了解宿迁地方戏的层面上。教师对于自身这方面的专业发展始终停留在初级层, 与传承和发扬地方戏的校本课程目标相去甚远。

( 三)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不高

校本课程首先应满足学生的需求, 宿迁市实验小学地方戏这门校本课程对学生前期有足够的吸引力, 但是中后期无论是老师亲教唱地方戏还是欣赏影视作品, 少部分学生课堂上拿语文数学作业来做, 有些学生直接看课外书。说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改变。67% 的同学比较喜欢这门课, 73% 的同学认为这门课没有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13% 的同学认为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 四) 家长对校本课程认识不足

家长对于学校的课本缺乏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大多数家长眼中, 校本课程的开始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占用了他们学习语数外的时间, 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自我兴趣的培养, 对校本课程的开设表示反对; 还有一部分的家长认为校本课程的设立对学生的日常休息和活动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有的家长认为设立校本课程并没有参考学生的需求, 只是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考察而做出的决策, 是为了表面特色而开设; 有极少数的家长甚至对校本课程一无所知。

二、校本课程的优化策略

( 一) 明确课程实施目标

1. 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就基础教育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 而校本课程的开展则是以打好学生基础为目的的,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能够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 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

2. 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在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 依据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 树立适合的教育价值观, 以学生为发展和服务的主体, 以学生为基础建立基本的价值取向。而且要面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发展, 即建立长效机制, 在各年级间体现层次性, 让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步提高。

3. 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设立校本课程并不是毫无依据的, 我们需要从自身学校情况出发, 不仅仅要对教师资源的实力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关注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学校的设备, 资金等等。同时另外我们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立来进一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4. 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就校本课程来看, 其主体性主要是体现在对课程的开发以及具体实施中的需要, 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其中, 体现其主动性, 同时还必须团结协作, 促进教师意识的提高以及能力的锻炼, 进一步浓厚学校的教研、科研气氛, 这样校本课程才能够得到更加好的开发。另外, 还需要建立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 鼓励学生参与, 积极反馈, 这样才能够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和优化。

( 二) 改善课程实施内容

1.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一个或者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的是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等不同主体的参与和配合。学校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时, 需要形成两条网络体系: 一个就是组织网络, 形成领导小组———年级组———教师———学生管理体系; 还有一个就是科研网络, 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 ( 例如成立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以校长为组长, 副校长为副组长, 各年级主任、班主任、有特长的相关教师为组员,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通力合作, 共同创建和谐校园。

2.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 1) 成立相对应的一些组织; ( 2) 通过学生座谈的形式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 ( 3) 通过比较全面的评估以及分析来确定校本课程的整体的目标, 对其结构进行制定 ( 4) 确立校本课程的开发指南。 ( 5) 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教材; ( 6) 向学生公布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一些介绍; ( 7) 组织学生对课程进行选择; ( 8) 对校本课程进行确定; ( 9) 形成整体的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10) 任课老师来进行《课程标准》的具体拟定。

摘要: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教育特色,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本文采用实地观摩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宿迁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地方戏的实施状况进行分析, 发现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小学地方课程教学反思 第5篇

徐涛

自接教了地方学科以来,我就暗下决心要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地方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锻炼学生的实践与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享受合作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养。而这些我以前做得确实不够,现在我要脚踏实地的做足做好,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地方课程可以说是一门综合学科,每个年级都有六、七本教材,知识面广。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好每节所需的教材,学习内容的不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充分的准备,一堂课下来,我感到课堂纪律比以前明显地好转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也比以前积极了,有秩序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乱叫乱嚷,一盘散沙了。尽管没有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但我觉得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也鼓足勇气参与探究,这让我感到欣慰。同时我也感到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合作意识不强烈;有的同学不善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有的同学汇报声音太小,表达的意思不明确;实验结束时有的同学还沉浸其中,没有倾听他人的汇报„„其实这些都说明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地方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的不懈努力。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我希望这门学科成为新课改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坚持不懈地搞下去,为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学生,为锻炼自身能力和提高业务水平而努力奋斗。

地方课教学反思

徐涛

反思一:在备每节课之前应该想的问题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首先就应该想到采取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才能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反思二:充分开发和利用书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地方课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要用到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资源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报刊、课外书籍也能提供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平时上课时,我不但让学生从课外书、报纸杂志中收集资料,我自己也经常从这些“资源库”中搜寻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例如,在《能源的选择和利用》这节课中,我就用到了从刊物中收集到的资料——《会发电的背包》。在《功在发明与创新》这节课中,我就用到了从课外书中收集到的资料——《冰造输油管》,并且把这个故事用在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地方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专经常到图书馆的综合阅览室去阅读报纸和杂志,从中获取了很多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反思三:如何使用教材。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我们高兴地看到,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活泼,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可操作性很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材编写的越来越好了,但在执教过程中,如果我们毫无创意可言,仍然在“教教科书”,那就背离了课改精神,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材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呢?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的组织、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改组,使教材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亲身实践,用创造性思维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垃圾箱.让学生感受一下发明创造所带来的乐趣,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学生的想象太丰富了,设计的垃圾箱都非常有创意,例如考虑到造型、清理、垃圾分类等问题,甚至考虑到用太阳能开关垃圾箱盖等问题。

从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就看我们怎么去开发,如果我们还留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局限于教材内容,就教材讲教材,每天都照本宣科,一点创意都没有,那么学生的潜力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我们常听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句话,试想想,如果我们教师连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这种意识都没有,还坚持教材有啥就讲啥,那还怎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呢?教地方课以来,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地方课,并且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的话,教师必须要成为教材的“再造者”,而非教材的盲从者。

反思四: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小学地方课程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富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强调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继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根據小学生的特点,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脉,开展创新性、趣味性、探索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综合活动课程真正走进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学生为核心,立足生活和社会实践,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实现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旨在满足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责任感,最终促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二、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两者虽然在课程范畴、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点,是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总体目标而采取的新策略。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落实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要完成和实现课程要求的目标需要系统资源支持,需要系列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的支持,以便获得关于方法和技能的系统知识。因此,课程资源开发首先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2、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保证。学生往往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提出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同样,教师提出主题,也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才能达到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

3、体现课程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具有以下特点: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如果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亮点,那么,生成性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

4、针对性原则。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项特殊的课程,在不同的地方、学校中,其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差别。所以,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根据不同的主体来开展,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教育资源。近年来,我们林州红旗渠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100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将其作为德育基地,每年到基地参观学习的有60多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0多万人次。红旗渠已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主要阵地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教育,使小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家乡自豪感,我们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认识到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红旗渠精神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因此,综合性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发挥“其中的生活意义”,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

2、以学科内容为主题,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又是一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科目并行设置的综合性课程。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同时,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旨在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确实,感恩教育活动将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奏响一串爱的音符。孩子们将会懂得在社会大家庭里,我们得到了母爱、父爱、师爱、友爱,同时也要懂得回报这些爱。现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已成为我校每学期必须开展的主题活动之一。

3、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弘扬红旗渠精神 谱写时代新篇章。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州人民开始凿壁修渠,从山西漳河调水。历经十载,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意志,削平1250个山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造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从此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半个世纪过去,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始终激励鼓舞着党和人民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也被无数中华儿女在新的实践中发扬光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与地域特色,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行动的指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争做新一代传人。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红色教育基地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8(03)

小学地方课程 第7篇

一、研究性学习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所谓地方课程, 是学习的内容, 即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等可直接用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容。而研究性学习, 是学习的方式, 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地方课程的专职教师, 如何上好本学科我有过许多的设想。在学习了大量的有关地方课程的理论与内容后, 我决定以地方课程的特点为切入点。

1.资源的本土性。地方课程是“面向本土, 服务本土”的。杭州是国家级旅游文化名城, 风光秀美, 人杰地灵, 古今名人众多, 文物古迹众多。教学资源丰富, 有广泛的挖掘空间。

2.资源的开放性。地方课程在学习内容方面要给“师生提供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利用身边课程资源, 扩展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可见, 地方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 它是允许和支持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的。

3.资源的生成性。地方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 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 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只有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调查、研究、整合资源, 并在调查、研究、整合资源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前测, 笔者了解到五年级学生对于“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都有一定了解, 但对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较深层次内容知者寥寥。因此, 决定结合中秋佳节的文化和习俗, 围绕“中秋话月”这一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践体验调查访问等一系列活动, 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秋的来历、传说、习俗民风,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在《中秋话月》一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上, 我遵循课堂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帮助学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在课堂中, 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说, 让学生想, 让学生议, 让学生悟。

1.第一课时“提出问题、生产主题、形成方案”, 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准备。第一课时在教学设计上分“交流信息, 提出问题”;“归纳问题, 生成主题”;“小组商议, 形成方案”三部分。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基本的学习形式, 开展《中秋话月》研究性学习指导, 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体验实践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第二课时“回顾实践、交流分析、反思总结”, 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总结提升。学生结合传统节日中秋节, 在第一课时中各小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 制订了相应的研究计划, 并在中秋小长假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中秋假期结束以后, 各小组制作了研究的汇报材料, 利用第二课时进行汇报、交流, 互相学习实践中的经验, 并对后续活动的开展进行探讨。

三、研究性学习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1.通过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才能上活地方课程。《中秋话月》一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地方课程“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习活动方式, 真正地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四个注重” (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并扩大了视野, 锻炼了胆量, 拓展了学生了解家乡、获取信息的渠道, 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而这些恰恰是课堂中学不到的无形的财富, 这些成就也是书面考试考不出来的。

2.通过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才能上好地方课程。“生活处处有教育”, 社会的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具体的社会资源使用过程中, 必须要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地调动、挖掘社会资源;才能搜集到相关的地方课程的素材;才能为研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上好地方课程。

3.通过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才能促进地方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 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化的过程。地方课程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没有地图的世界。在摸索前行中, 促成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即研究。

小学地方课程 第8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接轨,中小学教育

一、地方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一)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

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必须具体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能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基础的音乐教育,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组织开展好系统的音乐活动。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广泛涉猎各音乐艺术门类,在专业知识上具有一专多能的品质。具体来说,能系统进行中外音乐历史及相关音乐作用的教学,能进行乐理、和声、曲式、键盘、民族、西洋乐器的教学,能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艺术精华对学生开展各种辅导活动,同时具有多元的文化艺术视野,以便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二)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中小学音乐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份子,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身体上的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因此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能熟知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能充分运用和实践现代音乐教学理念,能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应用教育理论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中小学教师必需经过教育学和心理上的培训,要熟练掌握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法,要懂得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反思的基本常识。只有具备相当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才可以发挥出广博的专业知识的作用,才能在中小学教学岗位上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三)具备相当的教学经验

中小学校音乐教师人数相对较少,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会有大量的教育实践机会,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但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培训,使新教师具备进行教学的基本素质后,才可以走上讲坛。因此,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但需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相当课时的校内试讲经历,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习和见习活动,具备了登上讲坛的基本素质后,新教师才能相对从容的应对教学实践需要。

二、中小学教学需求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注重音乐教学与专业音乐人才培养之间的差别

高师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应当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为目的,因此在提升高师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培养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和掌握教学方法上的能力,以及能唱、能奏、能演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而不是只注重培养高师院校师范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能力,因此,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备更应当重视综合性课程的设置。

(二)切实加强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中审美课程的设置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高师院校的音乐课程教育也应当向培养师范生的审美能力方向倾斜,能激发出师范生的音乐激情,能促进师范生不断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培养师范生的音乐能力,能有效评价他人的表演,能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知识和具体方法。使师范类学生能充分的在专业课中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有效满足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需要。

(三)有效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与音乐教学法的课程

高师院校培养的是针对中小学的专业音乐教师,这需要高师院校的师范生能采用有效的教育教学原理为中小学生讲授必要的音乐知识。因此,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重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学法等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让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将这些理论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当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高师院校理应在校园内针对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研究,从而使高师院校师范类的学生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

三、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接轨的有效途径

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不能等同一般的专业技能课程,高师院校在音乐教育课程的设备上应当充分体现出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提升等基本作用,应当符合地方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因此高师院校的音乐课程设置应当更系统、更科学,更符合中小学教育需要。

(一)夯实专业课程基础

高师院校师范类音乐系学生比较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在音乐素养和先天条件上有较大差距。有的师范类学生还是零起点,高师院校还肩负着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爱上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这要求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首先注重夯实基础,应当在高师院校音乐课程中系统的开设基础课程,切实放慢音乐基础理论科学的教学进度,全面的实行音乐基础理论进行分科教学,多开设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的选修课程。其次,降低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难度,将高师音乐课程的度难度设置在符合中小学教育需要又相对较高的位置即可,从而使高师课程的注意力集中在音准、节奏和乐感等方面。第三,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增加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广度,使高师学生广泛涉猎音乐剧、少儿歌曲、中外民歌等教学内容。

(二)增加人文素质课程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因此,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培养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广泛开设音乐鉴赏课,对中国现当代音乐、民族古典音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现代、古典等不同流派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教学需要的钢琴、手风琴等的课程,同时还可以为师范生增加开设影视、戏剧、京评居等表演性课程,以及教育学、美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课程。

(三)增设活动创意课程

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承担必要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学校音乐节、艺术节等大量校园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甚至有的学样音乐老师还需要担任校合唱团的指导教师,这些工作都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高师院校应当针对中小学的这些实际需要,为高师院校的音乐师范生开设一些包括会展策划在内的专业活动课程,从而使音乐教师掌握策划艺术活动的一般原理,树立起活动策划与成本的思维,从而使高师音乐师范生具备策划开展活动的能力。

(四)加强教育理论研究

21世纪需要的教师是学者型的教师,教师不仅需要能完成好日常的教学任务,而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能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还必须能有效的创新教学试方法,从而切实的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师院校应当为音乐系的师范生开设相应的教学理论研究活动,使师范生在学校老教师的带动下,有效参与教学研究,具备自我研究和发展教育理论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中小学教学要求,使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和促进学校发展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结语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当以中小学地方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符合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更应当充分夯实师范生的音乐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秦广明.音乐教学应紧紧抓住每一个有效环节--高师音乐有效教学的反思[J].科教文汇,2010,12.

地方课程开发应着眼于地方性文化 第9篇

一、概念的界定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 “地方”与“地方性”是它的内在规定性, 是其特质与边界。研究和开发地方课程应界定和掌握好“地方”和“地方性”的本质, 紧紧围绕“地方”和“地方性”开发和建设地方课程。

1.“地方”的内涵

从本义上讲, “地方”是指地域, 地方课程中的“地方”有其特定的意义。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省、市、县 (区) 、乡 (镇) 等均为地方, 地方是一个区域概念, 同时地方往往指一级政府及其行政职能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 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课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 并承担不同的责任。

“地方”还是一个负载着文化的概念。所有的地域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它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 “地方”是一种文化标志。地方课程实质上是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 通过开发地方文化资源, 关注地方文化现象, 注重地方文化价值, 构成地方课程的文化特色, 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地方”的内涵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 “地方”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 “地方”才有可能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 吸取外域多元文化, 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地方”是本土与外域的结合, 以地方为主, 或立根于地方, 面向外域, 甚至面向世界。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 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

2.“地方性”的内涵

首先, “地方性”是指地方所特有的和固有的性质。所谓地方特有的, 即只有本地才具有的, 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 吸收多种外来文化和信息形成的;所谓地方固有的, 即是传统的、原本就存在于本地历史和传统之中的, 从本地文化之根中提炼出来的。依附本地所生长的, 无论是固有还是特有的, 均揭示了“地方性”的基本特质。这时“地方性”往往指领域, 由此可被引申为视域, 即从本土出发, 在本土的视域中寻找、发现或生长的。这样, “地方性”被赋予了文化的解释, 这种阐释引导我们从文化的立场去看待、审视和归定地方性。同时, “地方性”就是要追求显著的地方特点, 即追求地方差异性。可见, 关注和追求“地方性”是为了追求地方课程之异, 否则地方课程就失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失去了开发和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 “地方性”主要指地方性知识。上世纪60年代, 地方性知识就已经在人类学界乃至全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方性知识主要针对普遍性知识, 是对历史特殊主义的认同和具体解释, 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 主张作具体、深入和真实的考察;追求社会科学本土化, 主张社会科学在本土生根、在本土发展、为本土所用。

最后, 用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来关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地点性知识的载体, 其主旨就是要从地方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和发展需要出发, 重点、突出地反映地方性知识。但是, 地方课程不能被完全地局限在地方性知识上, 而要对地方性知识有所超越, 因为, 地方性知识具有发展成为普遍性知识的可能, 每个局部知识又包含整体的意义。因此, “地方性”具有超越性。可以这么认为, 地方课程着力于地方性知识, 但更着眼于整个文化的意义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地方课程的根源是在本土上, 但是如果缺少宏大的知识背景和视野, 缺少对外域的地方文化的参照, 地方课程就有可能变成对本土文化的怀旧与守旧, 从而显得狭隘、保守和封闭。

二、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意义

1. 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

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的自然区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在一般情况下, 共享同一区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并一代一代地传递、积累、保留下来, 从而形成共同的比较稳定的文化。

从文化存在的现实性看, 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 生活着不同的人群, 在长期的生活中, 这些人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己的宗教和意识形态、自己的人种特征、自己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体系。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 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 加上人们自由选择中的结果, 从而形成不同地域空间中的文化模式, 表现出文化与空间之间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 每一种文化就其实质来讲都有其地域性。这种不同的地域性文化的存在就是“地方文化”。

2. 地方性文化存在的意义

人类依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相应的文化, 文化因人而存在, 也为人而存在。从人的发展角度看, 文化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对于具体的人来说, 其面对的是具体的、独特而现实的地方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 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寄予于文化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当中, 当地人是当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本体, 同时当地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也必须以当地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前提。由此可见, 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世界中的人, 人的发展首先是当地文化感染和熏陶的结果, 教育过程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文化处境。

三、地方性文化和地方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开发的题旨就是要从当地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及发展需要出发, 集中、突出地反映“本土化”, 即地方性文化。即使是普遍性知识, 也应“本土化”, 赋予其“地方”的理解和“地方”的内涵, 经历“本土化”的过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求异, 而不是求同。所谓求异, 是寻找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差异, 凸显地方课程的特质与价值。对差异的认同和关注汇集于一点, 是为了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 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 热爱本土文化, 这样才有可能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 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的求异可以促使课程结构的完善和丰富, 使地方课程从一元走向多元, 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知识的角度去考察, 地方课程负载的是地方性知识, 地方课程着重反映地方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 地方课程应是地方的文化, 是地方文化的描写和反映。地方课程试图为当地学生提供体现地方性文化的课程, 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要求进行地方课程开发, 着眼于地方性文化的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 可以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指出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认为生活应是教育的根本和中心, 书本教育应与生活实践相一致。“生活教育”理论深入揭示了地域性知识合法地位和地方课程存在的深刻价值, 充分表明地域文化对于重建课程与儿童的价值, 实现缓解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对立、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对立的重大意义。课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超越理性生活, 建构一个真切的、完整生活的世界。课程内容应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 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使学生的个人知识, 以及他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次, 着眼于地方性知识开发的课程, 对实现课程文化有显著的作用, 课程作为文化必须摒弃课程被简单地理解为知识载体的文化工具的逻辑与机制, 还原其本体地位, 彰显其内在自为性和超越性品质。教育不仅承担着个人发展的使命, 而且担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是课程建设应负的历史使命。

总之, 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我们应坚持为学生和为地方的原则, 国家课程已开始关注地域间的差异, 但从总体上讲, 国家课程注重的是基础性, 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表现得更为充分的是统一性, 这样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地方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同时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服务。但是, 课程的主体是人, 为地方服务是由人来实现的, 因此, 地方课程必须面向学生, 关注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价值目标看, 让地方的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 尊重本土文化, 重视本土文化存在的空间, 培养热爱本土文的情怀;从内容上看, 所开发的内容是适合学生学习的, 是学生感兴趣的, 只有这样, 地方课程才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丰富学生的心智, 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摘要:地方性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形成的特有文化。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新点。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呼唤着地方课程开发, 关注地方文化的课程开发对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实现课程文化的意义进而保持地方文化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方课程,地方性文化,地方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田景正.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0) .

[2]成尚荣.地方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9) .

[3]孙宏安.课程概念的一个解释[J].教育研究, 2000, (3) .

[4]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小学地方课程 第10篇

一、因地制宜开发节水环保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注重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龙游实验小学位于衢江和灵山江的交汇处,是全国绿色学校,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是我校教育的一个特色。我们以环保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作为我校节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抓手。

我们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两江卫士》的内容框架:

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我们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领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动手操作和实践。

二、规范实施构建节水环保教育校本课程的模式

小学生“节水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分四个阶段,即:确立主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一)确定活动主题,落实活动的趣味性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总是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实践和探究活动的,在一定程度上活动主题规定了活动的内容,也影响活动方案的制订。选择什么主题,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实施者(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兴趣和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实施效果。因此,选好活动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活动主题的选择,坚持“近”“趣”“行”的原则。如家庭节水小窍门的研究的教学:上课伊始,我通过课件出示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片和家庭中浪费水的镜头图片,让学生针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

甲生说:我原以为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可看了公益广告后我知道人们浪费水很严重,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乙生说:我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图方便,第三次的漂洗水从来都不接起来利用的,现在我知道了这么干净的水白白流掉是很可惜的。

丙生说:我原来洗澡淋浴器的水也一直都是哗哗地开着的,现在我知道了这样也是比较浪费水的。

我趁热打铁,问学生:“你们看了这些画面后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呢?”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相机板书,从而引出主题:家庭要节约用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生成小课题:有的要了解家里一天和一个月的用水量;有的要观察家里还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有的要探究家里可怎样节约用水。全班汇报并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形成研究课题———《家庭节水小窍门的研究》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制订研究方案,落实活动的自主性

方案往往先由一至二名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负责撰写,然后通过小组集体研究,再提交指导老师指导、修改确定。活动方案是为活动顺利完成而详细编制的施工蓝图,是开展活动和提高活动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活动方案的制订必须完善和可以操作。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问题背景、活动目标、研究方法、所需资料、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研究过程、成果形式等。

还是以《家庭节水小窍门的研究》为例:

如班里范文宇小组他们给自己小组取名为“蜘蛛侠小组”,以下是他们组制订的活动方案:

1.人员分工:组长:范文宇;材料管理员:蓝江博;摄影:韩逸夫;汇报员:徐智晨;记录员:涂璟晟、方宇轩;秩序管理员:叶唯一。

2.活动计划:

3.活动的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了解节水的必要性,增强人们关于节水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出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4.活动采用的方式:(1)问卷调查;(2)做节水对比试验;(3)通过书本和网络查阅资料。

5.设计的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

(1)您家一个月一般用水( )吨。

(2)您家洗衣机洗衣服第3次漂洗的水是怎样处理的?( )

A.直接排掉B.接起来冲马桶。

(3)用热水器前那段冷水是怎样处理的?( )

A.直接排掉B.接起来利用

(4)你家的抽水马桶是否进行节水改制?( )

A.已经B.没有

(5)您家水龙头有滴漏时是否及时更换?( )

A.及时更换B.拖到流水大时再换

(6)洗衣机的漂洗水和淋浴前的冷水没利用的原因是( )

A.嫌麻烦B.水便宜不值几个钱

(7)您家家人洗澡的主要方式是( )

A.淋浴B.浴缸泡浴

学生的活动方案设计好了,活动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活动方案的制订要有扶有放,扶是给学生样子参考让学生知道方案的格式,放是方案要由学生自己动脑设计,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三)实施活动方案,落实活动实践性

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它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体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及生成性等主要特征。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敢于实践、友好合作、特别要树立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指导和鼓励学生要随机应变,要敢于面对各种生成的问题。首先,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活动场所在教室外或在社区、工厂、农村的(如灵山江的水质进行检测和受污染成因的调查),在交通安全、被考察对象本身的危险度等方面要特别引起注意,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发一份书面活动安全须知。其次,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根据活动生成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使实践活动更切实际、更加流畅。

下面是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灵山江水质及污染原因的调查实践”时,学生撰写的报告选摘:

我们乘车沿灵山江堤坝逆流而上观察,母亲河静静地躺在我们的身边,它不再是往日清澈见底的山泉,也没有了优美动听的歌喉,一座座白色甚至黑色的“小岛”飘浮在河面上,江水不时泛起黑色的恶浪,还散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臭气。我们拿出老师发给我们的PH试纸测水的酸碱度,试纸呈淡橙色,水的PH值在4~5之间。我们一路采访了许多人,了解了河水被污染的原因。

问:老爷爷,灵山江以前是怎样的呢?

答: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灵山江特别清澈,特别的甘甜。我们可以在河里捉到鲜活的鱼、虾,夏天大家都爱在这里游泳、洗衣。

问:这条河被污染有多少年了?

答:已经有很多年了。(老爷爷摇着头,一脸的无奈)

问:您知道这条河是怎么被污染的吗?

答:是人们把生活垃圾、工厂污水排入河中引起的。

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受到的教育才会深刻,体验才会到位。所以实践是活动的核心,只有让他们亲自经历,他们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四)活动的总结和评价,落实活动的生成性

总结与评价是活动的终结阶段,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显性表现形式,它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有持续的兴趣至关重要,因此,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是不断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和最具魅力的,就在于其生成性。

如,我们开展了家庭节水小窍门研究活动后,让学生按下面的评价表进行自评、小组评、家长评和老师评。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体验、有感悟、有收获。

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激励为主。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用以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评价反馈要及时。要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对不足之处给予适当引导,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挖掘地方资源构建特色课程 第11篇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基地学校课程体系从过去的单一化、固定化朝弹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克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从课堂、校内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广泛地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特长。课程设置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课程体系。二是体现基地的特色。我们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基地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三是反映基地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周边地方的区域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培养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

三、目标确定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一是构建符合我们基地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特色场地。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一批善于开发本土课程、精于活动组织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三是推进营训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本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挖掘地方特色,构建特色课程资源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实施,教师先行。要想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老师们的理念与付出作为保障。我们的做法,一是拓宽视野,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培训、省内培训,观摩省市优秀基地的课程建设;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掘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相关技术人员。

2、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依靠几门课程度日的僵化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3、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开发利用好具有连云港地方特色的物资源,开发了解家乡特色文化课程。还有灌河、烈士陵园、海西公园、二郎神庙等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课程资源,了解这些资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引导学生关心家乡文化,因地置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爱家乡、勇于创新的意识。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侧重于开发动手操作类的课程,比如“贝壳拼图”、“贝壳彩绘”、“贝壳组装”,形成了以“创意贝壳”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五、师生、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一道成长

1、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2、参与课题研究后,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的合作意识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培养了有研究意识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有80多人次获连云港市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案例等级奖。

3、课题研究促进了基地的改革与发展。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幸福林海、花园水产养殖基地、灌南农业示范园区、花果山、连岛等实践基地;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基地内部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基地、社会、自然三结合,基地课程特色也逐渐彰显,我们基地也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称赞,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向往的校外活动的理想佳境。

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第12篇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根据纲要精神,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在实施建议部分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应该说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很好地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课程与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依据地方的实际需求和文化特征, 深入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但是, 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 还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 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很多人思想中有错误的观念, 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教材的开发利用, 仅局限于把教材、教参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人们对本地的地方课程资源缺乏了解, 认识不足, 很少有人去研究开发, 于是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成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 使得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不能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 无法实现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意义。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拥有丰富知识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这种由专家主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关注学校的“共性”, 而忽视了地方特色和具体的学校情境, 不能反映地方的差异性, 不能关照个体学校和学生的多样性需要。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往往侧重于书面印刷品, 更多的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使得更多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教师的视野, 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 堵塞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多渠道。

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 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提出的,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崭新话题,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解读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2.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一定是能够为教育服务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教育目标实现的。作为课程资源的各种事物, 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 有的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3. 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 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

4.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5.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上述对课程资源概念的探讨, 尽管其侧重点和视角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是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促成课程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 这些资源有的是直接的, 有的是潜在的, 并且当这些直接的或潜在的资源进入课程领域或特定的教学情景中,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才实现其课程价值。本研究论文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这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

(二) 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这样的界定无疑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本论文中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三)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地方”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即使在一省内, 各地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 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 也可以指一个区、县甚至更小的地方。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 出现把“地方”理解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级的倾向。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就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计的课程, 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 这样势必导致地级市、县区甚至更小的地方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本研究论文认为“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 包括省一级、地市一级、县区一级甚至更小的地方, 而不是笼统的省一级的地方。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则是指蕴含在地方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来源, 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包括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文化等各种富有教育价值的因素。

摘要: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上一篇:安全防范流程下一篇: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