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2024-07-24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精选12篇)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燃气工程,公共安全管理,基础性工程,安全事故

燃气工程项目建设是惠及城镇居民的重点工程, 也是缓解居民用气状况紧张问题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燃气公共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且在不断优化着我国的燃气能源结构。市政燃气工程施工周期往往较短, 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忽视一些安全问题, 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情况, 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来保证燃气工程的安全性, 可为燃气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行提供良好保障, 进而对城市燃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1 城市燃气运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城市燃气输送的危险性极高, 输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1) 上游气源环节中。气源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对气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而气源质量又对输送环节有很大的影响。 (2) 燃气输送环节。燃气输送一般采用管道输送的方法, 管道的性能会受到燃气质量的影响。如果燃气质量较差, 则会导致管道被腐蚀, 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漏气的现象。 (3) 燃气接收环节。城市燃气接收站是整个城市燃气工程的中枢, 具有接收、输送燃气的功能, 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应规范操作燃气接收站的设备。 (4) 用户环节。城市燃气的主要用户是城市居民, 在燃气使用的过程中, 如果用户操作错误, 则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2 城市燃气安全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燃气管道规划不合理

近年来, 我国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但因未合理规划城市燃气管道, 加之未紧密结合新建的燃气管道与已有的燃气管道, 导致燃气收益有所下降, 还会对城市燃气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目前, 我国各城市对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 未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责任人, 存在许多漏洞, 导致在城市燃气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2.2 对违章建筑和设施缺乏管制手段

目前, 城市燃气管道常被居民侵占, 这给城市燃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且影响了燃气管道的维修和抢修工作。随着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旧城区的道路改造也加快了步伐。在对道路的改建过程中, 常因规划不当而破坏燃气管道, 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3 管理人员和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城市居民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多数居民不重视燃气管道的敷设, 但燃气的使用权完全掌握在居民手中, 相关部门无法监管。为了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应改进新燃气管道的敷设方案, 并使原有的管道系统不被破坏, 从而保证燃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日常燃气安全公共管理过程中, 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燃气安全管理知识、不重视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责任心, 进而在燃气管道检查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导致燃气使用风险进一步增大。

3 有效增强城市燃气公共管理的措施

3.1 落实国家法律法规, 完善管理机制

在城市燃气公共安全管理中, 相关单位必须落实相关安全法律法规, 加大对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要想保障城市燃气系统的安全运营, 就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并加大相关制度的宣传力度;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明确员工职责, 从而促使员工认真对待工作。

3.2 合理设计、规划城市燃气管道

燃气输送是利用管道达成的, 而燃气输送管道建设是一项隐蔽工程, 长时期使用后, 会因为地面下陷、管道老化等原因使空气进入管道中, 进而引发爆炸事故。对于城市燃气输送管道的建设而言, 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从设计到规划阶段的施工, 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统一规划燃气管道线路, 并兼顾其他管网, 比如市政管网、电线电缆等。为了预防危险的发生,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对管道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并考虑管道维修的便利性。在对燃气管道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 要参考城市规划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 并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 从而为城市燃气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严格把关城市燃气管道建设

城市燃气安全公共管理包括对燃气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 比如对项目创建、材料采购、技术交底、工人进场、工程验收等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 应检查管道材料,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杜绝以坏充好的现象;提高对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视程度, 把好工程质量关;相关部门要检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道管理工作, 如果发现管道管理工作不到位, 则有权暂停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后, 相关部门应验收工程质量, 并采用多个部门同时检查的方式。

3.4 强化安全管理, 加强日常巡检工作

用户安全管理是整个燃气安全公共管理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应积极地向广大群众宣传燃气安全的有关知识, 比如燃气的使用流程、使用燃气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此外, 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对居民的安全负责, 严格检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开展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解决措施, 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从而为城市燃气工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亢永, 许开立, 刘家喜.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3 (03) .

[2]王瑜靓.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08) .

[3]王洋.探究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 (08) .

城市公共安全论文 第2篇

[关键词]公共安全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改进研究

引言: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也正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关乎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我过目前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仍存在这诸多问题,提高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仍是今后工作重点。综合考虑分析应急工作的各项因素,针对性的改进应对政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危害日益突出,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已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重大隐患。各级政府对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妥善预防和处理公共安全突发危机都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仍需进一步提出改进研究工作。

一、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

1.1 应急法制不健全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管理的基本原则。但是目前我国对公共紧急状态和危机情境的对抗手段仍然比较分散,紧急行政命令仍优于法治。虽然我国已经先后制订了应对社会**的相关法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部门管理的色彩很重,未能有效的依法进行,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上也存在难以协调等问题。

1.2 应对机制缺损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应对机制也在日益完善。然而,应对机制建设过程中部门意识浓厚,考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致使我国系统性的应对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整合机制:重要信息缺乏统一共享,各部门缺乏统一调度,处置力量缺乏统一共用,造成应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效能受限;二是缺乏协调机制:我国现有公共安全应急模式对单位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较强,而对复合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慢且效率低下,缺乏应对开放性事件的开放性和统一性思维。

1.3 社会参与力量不足

政府缺乏“开放全能”的应急管理思维,不能积极发挥和调度社会力量。传统的政府管理思维束手束脚,忽视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功效。社会力量自身缺乏组织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习惯别动等待,不能发挥自救和互救的力量。

1.4 专业人才的缺乏

我国极度缺乏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的专业人员,突发事件发生时,缺乏专业的指挥人员和搜救人员。多为政府官员直接指导发令,然而由于缺乏专业性,致使在指挥调度过程中缺乏整体性和专业性,造成应急失误和资源浪费。

1.5 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教育缺乏

有关于危机应对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科普教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缺乏,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薄弱,危急关头自我防护能力和互救能力缺乏,加重了突发事件的损失。

二、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改进策略

2.1 健全应急法制法规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上,法制法规建设不完善,也存在难以协调等问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至关重要,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依法行政,是应急工作顺利展开、将突发事件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保障。

2.2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专业部门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建立起我国先进的应急管理系统,是应急工作的核心。第一,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建立科技支撑平台,科学组织和实施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第二,建立资源管理体系,应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是应急管理的重大问题,建立高效的资源管理体系,科学分配、存储、运输,保证应急资源合理利用;

2.3 强化民众参与机制

民众在应急突发事假中积极参与,可减轻救援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损失,提高救援效率。政府应具有“开放全能”的应急管理思维,积极发挥和调度社会力量,在政府的统一调度下,充分发挥民众的社会力量,形成“众志成城”的坚固力量。民众参与救助的同时,一方面鼓舞增强受灾人民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得广大民众增强危机意识和突发事件的自我防护,自我救助和互救的能力。

2.4 培养应急专业人才

专业的应急人才在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中至关重要,专业、正确的应对政策才可高效利用资源,控制应急风险。专业应急人才的培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挥型人员,统筹规划,统一指挥调度,把握宏观工作,整体出发;第二,信息型人员,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专业分析处理后反馈给各个部门,从而可以高效应急;第三,执行型人才,反应灵敏,执行力强,准确高效,才能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节约时间,正确应对;第四,疏导型人才,灾难中以及灾难后期,都亟需心理疏导专业人才,安抚受灾民众情绪,听从统一调度。

2.5 完善应急教育体系

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薄弱,缺乏自救和互救能力是危机应对的重要方面。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科学体系,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大众的危机培训和教育至关重要。加强危机应对科普宣传,定期专业危机教育培训,提供各种专业危机实战演练,有效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可有效减免突发事件的危机损失。

结束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关乎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体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法律体制的日益健全,科技措施的有效利用,民众力量的有效发挥,危机防范意识的增强都将有效改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为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城市公共安全论文

★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论文

★ 城市防洪工程探讨的论文

★ 城市特色空间设计论文

★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论文

★ 城市蝶形建筑设计研究论文

★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论文

★ 谈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论文

★ 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园林设计论文

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3篇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数字化城市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应时而生,并发展成为改善城市软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字化城市管理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管理城市、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在我国,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兴起并迅速发展,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国内外数字化管理中,在城市公共组织方面,因为城市管理数字化设备及信息数据主要掌控在政府内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由政府运行和管理,所以其参与对象主要是城市政府组织,而城市非政府组织则参与不足。在城市公共政策过程方面(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政策监察五个方面),各环节不断明晰,相关信息也录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信息对外公布深度和广度跨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市民参与度和政策执行力度都有所提高,公共政策过程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在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采用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逐步构建,执行力度有所增强,评估结果可信度也有所提高。

二、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职能重叠且效率低下

综观各国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职能重叠、工作效率低下现象。或是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有交叉,或是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职能有重叠,或是准政府组织在办理着某政府组织的事务,或是非营利组织开展着某准政府组织的业务。原因有职能划分不明确、组织改革不彻底、上级部门任其发展、下级部门得过且过或内部关系制约等等。

(二)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管理中志愿者管理混乱

城市公共组织人员和其他市民均可成为志愿者,为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提供人力资源。而一些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并没有明晰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措施,仅由很少一部分服务性组织在支撑着。城市政府组织举办“运动式”志愿性活动时,就大量招募志愿者,到活动结束就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并且极少关注志愿者自身组建的组织,志愿者管理较为混乱。

(三)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意识不强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但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即便是各个城市的数字化对外服务窗口,服务管理意识都有待增强。这源于传统政府组织(含部分非政府组织)根深蒂固的强化管理而弱化服务观念的影响,也是“大政府、小社会”的必然恶果。

(四)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

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由利益因素、组织因素和政策主体有限理性、政策目标群体自身行为能力、组织体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2]。利益因素使得政府自利性依然存在,表现为城市管理者同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强化横向部门、纵向部门利益;组织因素表现为政府部门科层制的管理体系,科层组织优点和缺点兼备,强调集权使得上下层级间沟通较少,下级难以真正了解和掌握上级命令所反映的真实意图。

(五)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市民参与度不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已吸纳了部分市民的参与,这相对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是一大进步。市民参与度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当前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市民参与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针对城市重大决策的市长综合会议中,更需要市民大量参与。

(六)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执行力不足

相对于政策沟通渠道和力度、政策评估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执行力仍然不足。这源于城市公共组织的执行效率各有差异,组织内部利益制衡,下级部门和广大市民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政策实施阻力较大。常有政策敷衍、政策附加或阻截、政策抵制和政策扭曲等公共政策执行失控表现。

(七)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标准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包括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评价标准化三大部分,标准化街道、标准化社区、标准化行政村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实施的重要体现,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3]。但是,数字化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或过于笼统,或过于片面,并很少关注实际情况而将所谓的“标准”应用于全部市区,最后助长了相关部门的弄虚作假行为,以致得不偿失。

(八)城市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分割且方法单一

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受传统的部门职能分割管理影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依然分割明显、不成系统,互联机制缺失。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方法不科学,也使得绩效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未很好结合,采取“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忽视了评估的持续性。

(九)城市公共部门效能问责机制不健全

每当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公布后,各部门都“优秀”,市民逐渐失去关注积极性,数字化城市管理也因此失去了最重要的外部监督,而这些绩效评估结果用于内部评比或人员升迁,也会带来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丧失和部门间关系不和谐,造成绩效评估作用不明显。其原因之一是与之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不健全,各公共部门没有足够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发展动力自然性不足。

三、从公共管理角度提出数字化城市管理对策

(一)城市公共组织要完善职责划分以提高工作效率

nlc202309051321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城市公共组织不仅要革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传统弊病,还要完善组织自身职能职责划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从数字化城市政府组织着手,完善城市政府组织性质和职能,推进组织管理层级扁平化,完善对外服务窗口,提高组织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赋予非政府组织职能职责,对其加强管理和监督。

(二)理顺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城市公共组织应引导志愿者组织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适当划分和合理运用管理型、日常型和项目型志愿者。城市公共组织要明确志愿者招募的前提和志愿者的定位,给予平等承诺,实行公开招募、择优录用,开展必要的教育与培训,切实给予指导和协助,及时记录,适时鼓励和合理重用,提供必要经费,开展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估。将志愿者及其组织相关信息纳入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切实理顺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

(三)城市公共组织要增强服务管理意识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从城市居民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服务需求和产品需求。市民满意是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市民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外化,即以市民接受服务管理的价值感受为核心导向,以接受市民评价为核心导向。因此,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要再增强服务管理意识、再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搞好内外服务管理,确立核心服务管理战略、服务管理提升战略、服务管理价格战略和服务管理品牌战略。

(四)加大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治理力度

为防止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失效,必须在原始治理基础上加大治理力度。要深刻转变数字化城市政府信息观念,加大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及其人员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意识的培养力度,切实打造责任型城市政府。要继续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职能结构,健全机构信息化工作环境,完善数字化城市信息化建设,保证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科学严谨地制定和执行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政策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拓宽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信息公开的渠道,强化城市公共组织与市民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五)强化市民参与意识的培养,促进市民参与质量的提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在传统城市管理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强化市民公众对公共政策过程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市民公众参与意向。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组织的可行措施和适宜政策,让市民公众觉得参与有意义、有作用,不断自我提高参与积极性,实现市民公众公共政策过程参与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引进各种监督,逐步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市民公众参与质量的切实提高。

(六)严防城市公共政策执行失控,加大公共政策过程执行力度

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中,需要完善和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体系,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体制,从而矫正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失控。加强城市公共政策体系的组织建设,减少城市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层级,推动扁平化、网络化和政策程序简化进程,理顺城市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组织内部及其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制度和公务体系,加强对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七)全面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运行中,需要全面完善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原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汇集各方面人员参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业绩指标、能力指标和工作指标分类,把过于笼统或过于片面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合法地逐步进行补充、调整或删改,并将完善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

(八)加快城市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整合与规范

在数字化城市公共部门职能重组的基础上,加快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整合,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实现对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绩效的集体评估,提高各公共部门的服务管理质量,促进各公共部门的共同发展。规范和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实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时间因素对绩效的影响,避免“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努力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的持续性评估。

(九)建立健全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建成或在建中的诸多城市,都在努力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与监察部门效能问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年度评先评优、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可见,要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可信度持续提高的目标,途径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在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处置不及时、问题反复发生多、市民反应强烈的公共部门,监督指挥中心或上级监察部门有权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效能问责,促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质量持续稳定提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兆喜,方伟.城市公共管理的新课题——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07,16(10):44~46.

[2] 刘志鹏.治理城市公共政策信息不对称的路径选择分析[EB/OL].http://www.china-k.net/Accountant/ggzc_1039_7207.html,2013-12-30.

[3] 叶裕民,皮定均,王冬岩,等.数字化城市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2.

(责任编辑:李利)

收稿日期:2014-03-20

作者简介:吴贵洪(1988—)男,苗族,贵州印江人,硕士研究生。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研究综述 第4篇

关键词:安全规划,规划管理,评价体系

1 概述

1.1“城市安全规划”的概念

关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一书解释为:“城市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及进行各项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对于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国内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作者认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指基于影响城市公共安全潜在、突发和灾后等因素,为保障社会和经济健康有序运转,通过对城市布局、城市结构合理规划,对城市资源和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合理调配和管理,从源头控制不安全因素,提高对突

障能力。优化城区医疗网络,提高市级医院医疗水平,完善社市级、社区医院建设,方便居民就医。加强教育科研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边缘地段的教育条件和水平,努力建设无空白区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昆明北市区公共设施规划中主要用在各种规划方案的比较、构建逼真城市环境、构建时态逼真城市、可进行查询及分析,能高效直观地完成公共设施规划任务。

2.5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昆明北市区房地产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昆明北市区房产GIS系统能够综合房屋各项信息进行综合查询分析,将在房地产市场评估、房产销售、城市规划、商业选址等建设中有巨大潜在价值。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规划设计者可身临其境地规划设计管理房地产项目,也可身临其境地评估房地产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能对项目进行多次修改,确定最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物业管理公司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小区安全管理、绿化管理、楼宇管理、公共设备管理、综合管理进行形象直观的监测和管理。用房产管理三维系统,可以直观、快速地看到昆明北市区房地产各楼盘的地理坐标位置,能以全景方式观看到所需全部信息,快速,高效,使他们获得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发事故的响应和处理能力,进而实现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1.2“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

城市规划管理,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就城市发展方针、城市建设的原则等重大指导方针、政策做出决策;从狭义上说,是指负责城市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建设工程的管理以及违法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即城市规划实施管理[1]。

2 研究现状

2.1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

国外有关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较早,如美国、日本等都已用于

昆明北市区房产三维GIS系统,创新了传统房地产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模式,能够满足当前各职能部门对智能化房地产管理的要求。

3结语

昆明北市区规划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少的投资来达到最好的服务,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而三维GIS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为城市规划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效果,为更好的建设生态城市环境,合理的城区规划和城市布局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为昆明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城市生态优良、市民生活幸福,整洁,漂亮,花园式的园林城市提供科学现代化规划技术手段,能极大推进新昆明城市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陈正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李军.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长

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

[3]王丽佳.小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研制与开发[D].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2.

The application of 3D GIS technology in city planning of Kunming north city

GONG Zhen-wen

(Hydraulic and Hydro-Power and Architectural Colleg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nd combining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Kunming north city,pointed out that using 3D GIS technology could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realization of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automation,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national wealth modernization”planning design and Kunming north city planning.

城市安全管理中,并从孤立的建筑抗震、防洪、消防等单项系统向综合化发展,从抗灾救灾转向防灾避灾,建立了以防为主、抗救结合的安全防灾管理体系,制定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日本已经从单项灾种的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多灾种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继而又从综合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危机管理体系,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应对灾害[2]。

国内的现代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十多年来,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在我国逐渐展开,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层面尚处在探索阶段。2006年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城市安全问题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做出了明确规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对城市规划中的防灾减灾、公共安全进行了确定和保护[3]。

2.2 城市规划管理现状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起源于欧洲,欧洲城市规划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欧洲城市规划管理有鲜明的特征:每个州都有自己的立法权,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机制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调项目的联系性、经济性;城市规划不光是批建房子,同时要负责项目的生存问题;有相当完善的规划公示制度;环境保护问题渗透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历尽艰辛,逐步形成了以建筑学为基础,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城市规划学科,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规划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艰苦探索,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不断健全,管理职责逐步明晰,管理队伍不断壮大,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5]。

2.3 不足与问题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城乡规划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十多年来,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在我国逐渐展开,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层面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在城乡规划领域迫切需要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和管理作为重要的专项课题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

1)城市公共安全规划还只是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缺少具体科学的理论支持。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城市规划,目前还没有完全独立出来的专项规划,更没有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之中。城市规划中的安全规划与专项的安全规划的分工与联系均不明晰,常常出现跨界和雷同;城市规划未能解决多灾种综合防灾的问题,因此提出的防灾对策只能是单灾种防灾对策的罗列。这些问题的存在突显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2)学术界对于自然灾害评价研究,多数是以单项灾种的研究为主,多灾种综合评价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个地区所面临的灾害威胁往往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灾害,特别是在城市,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和连锁性特征。因此,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必须包括法律法规、公众行为、灾害救援、公众教育、信息传播、资源保障、财政管理等多种要素和内容。建立在涵盖多个灾种和多元应急要素基础上的综合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在我国刚刚为人们所关注,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3)我国城市在防灾救灾方面,总体上还是侧重于政府救灾力量,很少重视社区自身的防灾救灾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减灾计划很少探讨社区所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防灾减灾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的参与度是正相关的关系,基层防灾减灾需要基层政府的努力,更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只有通过多方努力,建立地方政府和社区团体志愿者互动的基层减灾模式,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减灾的参与度和水平,最终达到提高社会减灾能力的长期目标[6]。

3 目的与对策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是建立在城市人口容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环境承载力理论能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提供科学的和定量化的理论支持。根据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的评级标准和评价结果,从城市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提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灾前防灾管理,灾中救灾管理和平时避灾管理的城市防灾空间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的规划管理模式[7]。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从人口、生态、资源、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建立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提供科学的和定量化的技术支撑。探讨环境承载力理论和计算方法,依据样本城市历年统计数据,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建立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和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级算法,进行城市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和分类,实现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的有机融合。

3.2 建立规划管理空间体系结构

依据不同的城市环境承载力分级指标,建立与之对应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空间体系结构。梳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基础理论知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的构成体系等,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与环境承载力的内在联系与耦合关系。整合与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相关的各类工程规划,从城市总体层面和社区层面两个层次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结构框架,建立防灾空间体系、救灾空间体系和避灾空间体系的“三位一体”的规划管理的内容体系。

3.3 规划管理内容系统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内容系统研究包括:1)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信息管理系统。它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枢纽,也是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安全决策的关键。2)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实施管理。它是对城市土地、空间及资源合理配置及利用,减缓城市灾害的风险核心环节。3)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构成要素与模式系统。4)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危机管理系统等。

4 结语

城市是人口、经济文化的高度聚集区,同时也是各类自然和人为灾害易发和频发区域。论文针对城市灾害频发,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缺乏、防灾压力突出等关键问题,以环境承载力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探索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提供科学的和定量化的技术支撑,在技术上解决了如何建立与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分级相对应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奇松,刘子奎.城市规划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7-28.

[2]李彪.城市安全规划的可视化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1):28-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罗利类,喻定权,令畅.挖掘欧洲城市规划管理资源推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进程——欧洲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5(20):56-58.

[5]尹海林.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规划师,2009(1):13-14.

[6]伍国春.日本社区防灾减灾体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模式[J].城市与减灾,2010(2):20.

试论城市公共安全 第5篇

欧益科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2011-07-06

摘要 城市公共安全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保障城市公共安全,要首先从立法上给予保证,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城市的安全系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城市灾害的种类繁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使得自然灾害的频度和强度不断上升,时刻威胁着城市的公共安全。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和财产密集,使得各类事故的直接损失特别巨大。同时,城市的重要性也为敌对势力和恐怖分子所利用,成为破坏和攻击的目标。城市公共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和谐发展,应予以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的内涵

1.1 城市工业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与此相关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威胁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如工业原材料因其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储罐区、油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疏于管理引发重大事故。

1.2 城市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存在的风险

城市的基本特点就是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形式以及高频率的人员流动,而公共场所作为人群聚集的地方,更是隐含了众多的安全隐患。商场、超市、车站码头、公园、旅游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都不同程度存在各类安全隐患,例如:安全设施陈旧、通道不畅、安全标识不清等。近年来事故频发,使得密集人群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1.3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是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商业活动的中心,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特别是对水、电、气、油、信息、交通等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因而也使遍布城市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煤气、天然气管网和电信、电力、网络管线系统显得特别脆弱,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城市的公共安全。

1.4 城市自然灾害

我国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容易受到大规模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地震、台风、水灾、地质灾害、雪灾等天灾不断发生,每年沿海省市因台风损失上千亿元甚至更多。由于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也加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1.5 城市公共卫生

疾病具有不可预测性、难以控制性。而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一旦出现流行性疾病,将使得城市公共卫生系统经受重大的考验。如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1.6 恐怖袭击与破坏

由于受国际经济、文化、社会局势的影响,国内贫富差距的扩大,公共场所成为各种恐怖事件袭击的目标,也必然给城市安全带来更多隐患。我国当前的恐怖

活动主要是指使用爆炸、劫机、投毒、暗杀等严重暴力手段进行犯罪活动,滥杀无辜,制造影响,破坏稳定,报复社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特定人群普遍的心理恐慌。

1.7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是生产单位与城市居民的集中地,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等,往往造成大量的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

2.1 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城市公共安全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牵涉到各方利益,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后果往往随着危机的恶化而加剧,单体的突发事件极易被放大为群体的社会危机,造成巨大的损失。

2.2 风险的不确定性

引起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还加入了一些以前所知甚少或全然无知的新的风险因素,而且在因果关系上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城市规模越大,相应的安全隐患也越多,而且不容易发现。各种风险的不确定度比较高。

2.3 公共安全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任何安全事件都有可能造成国际性影响。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便捷的交通与国际化的信息网络,恐怖袭击与传染性病毒很容易就被带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使得这种影响波及的范围更大,后果也更严重。城市公共安全存在的隐患与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频发期,很多城市在公共安全领域还存在很多隐患与问题,最主要地反映在以下6个方面[2]。

3.1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

目前,按门类划分,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自然因素。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等。②卫生因素。包括人体卫生安全、动物防疫安全、水生物防疫安全等。③社会因素。包括刑事安全、社会**、社会灾难、恐怖袭击、心理恐慌等。④生态因素。包括海洋生态安全、动物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土生态安全等。⑤环境因素。包括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毒气、腐蚀性物质、光化学物、放射性危害等。⑥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安全、金融安全、交通运输安全、能源安全等。⑦信息因素。包括国家机密、计算机信息、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商业秘密等。⑧技术因素。包括重要公共技术设施保护、高新技术的负面危害等。

3.2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市民麻木、领导麻痹是目前我国城市安全问题中最突出的特点和最主要的表现。经济过热过快和持续惯性增长掩盖了城市繁荣背后的潜在矛盾。在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尤其是相当数量的大中城市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之后,标志着我国城市走入高速成长期,同时也迈入“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频发时期。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深层次社会矛盾日益凸现,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人为危机和人为制造的危机,成为现代城市安全的主要威胁,即使是突发性灾害事件也极易被放大为社会危机。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导致社会结构脆弱,城

市正处于从风险向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

3.3 硬件不“硬”,软件不“软”

从硬件上讲,投资吸引力与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脆弱,地下管网设施设备老化,投资分散,功能单一,安全欠账多,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环境,生态安全功能和水、电、气、通讯服务设施的安全保障有一定程度的缺乏,新城市灾害和人为危机的防灾、反恐、控制突发性事件的公共安全功能建设相对滞后。从软件上讲,信息集成难,资源整合难,应急联动难,条块结合难。归根到底,这是由于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严重所造成的。

3.4 重视预案,轻视预警

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是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通病。预案侧重于处理突发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过多地强调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约束,而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机制;预案侧重危机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案,而缺乏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危机过后的恢复机制。对于许多新城市灾害及非传统危机领域,应急预案还存在空白。由于缺乏危险关键控制点的全面调查和定期系统的危害性因素及脆弱性评估,致使应急预案大多是上行下效,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5 多头指挥,联动失灵

当前的危机管理,自上而下是分散而割裂的。水务、公安、消防、卫生、民防等基本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军地有别。对危机处理在横向上是分散管理,即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安排对口部门进行专门管理,也就是所谓的“九龙治水”;在纵向上进行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地方予以配合。看起来有很多部门在负责,实际上缺乏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这使中国城市的危机处理机制像一头食草恐龙,身体庞大而头颅弱小。一旦发生危机,各部门应急联动敏捷性差,资源共享度低,人力物力浪费大。各级系统互不隶属、机制不同、网络不能互通,部门难以快速协调,紧急状态下指挥权缺乏必要的授权,应急处理效率低下。

3.6 政出多门、法律滞后

目前,危机管理缺乏立法保障,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危机发生后,成立的临时性指挥协调系统主要依靠的是行政协调而不是法律机制,是领导权威而不是制度保障。在我国目前条块分明、军地有别的条件下,这种缺乏法律支持的行政协调,在面临大规模突发性事件时,其地位和处境就十分尴尬。这就是为什么稍有危机就必须领导亲临一线的根源。如何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是城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重视立法和体系建设,从程序上保证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颁布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的条例、条令和法规,建立了各种防灾减灾机构。城市公共安全系统需要事故预防、灾害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形成一个整体,而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需要政府和各级组织管理部门的积极组织,这需要从立法上给予保证。明确责任,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理顺城市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体制,从而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同时,通过立法程序确定社会各界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以确保社会体系在紧急状态下的稳定和有序。

4.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证建设资金超前投入

长期以来,在城市安全与防灾管理上人们并未能站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灾情及管理问题,体制上明显存在着从单一灾种出发对灾害进行部门式分割管理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安全与防灾的能力。发挥政府在城市安全保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设定城市公共安全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安全规划,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安全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以及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能力。其次,要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舆论导向方面的功能,制定科学的城市安全制度规范和体系,有效地节制人类自身的行为尤其要防范人为灾害链的形成,用科学的制度设计保证城市安全目标的实现。政府应成立由主管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常设机构。再者,要强化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工作中的职能,加大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城市安全系统的完善和建设需要资金,这种投入既具有公益性又具有战略性,因此,要保证持续和超前的投入。由于产出的效益是社会性的,并且是滞后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其中有限。因此,城市安全系统的完善与建设迫切需要政府从全民利益出发给以必要的保障,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尤其在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方面,作为主体的政府投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3 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防御体系和保障机制

城市公共安全涉及众多的部门与行业,如公安消防、安全生产、民防、气象、城管和卫生等。此前的城市公共安全研究基本上局限在防灾减灾方面,多以行业自保和个案分析为特征。其研究对象是以自然灾害为主,缺乏对城市公共安全的通盘考虑和整体把握以及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理解。未来我国大中城市灾害形势十分严峻,而城市的安全防护能力又相当薄弱,缺少综合防灾的内容和公共安全体系。在对城市结构、规模布局、人口和用地等的宏观控制方面,较少考虑防灾要求;生命线工程和工业设施的防灾措施极少。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缺少对防灾空间(或称避难空间)的规划。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严重城市灾害的发生和所造成的后果都不可能是孤立或单一的现象,因此城市的安全防护应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评价,使之具有总体和综合的特性,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机制,如事故预防、灾害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等环节的综合考虑,对可能发生的主要灾害及其破坏程度和后果进行预测;建立各种综合的防灾系统并使之互相联网;加强各类建筑物和城市经济设施、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要把城市安全防护作为一个系统,从人口到物资、城市设施、经济设施实行全面的防护。

4.4 把科学技术作为主要手段,强化高新技术集成城市安全的保障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要加强城市安全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对城市公共安全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预测,进行相应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科技含量,促进城市防护和防灾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的信息化对城市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共享等高技术手段直接影响快速预警反应的能力。要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城市安全中的作用,发展数字城市和城市安全网络等高新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安全防御系统、灾害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其中,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统一的安全系统自动化业务平台是必需的基础。强化防灾救灾手段不仅可以防止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可以提高防灾、救灾水平,增强救

灾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迅速地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5 动员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确保城市安全和持续发展

一方面,可通过科技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提高全社会对城市公共安全的认识,使城市公共安全系统覆盖到城市每一个居民。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安全和灾害防御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适时进行应对突发事故的演习和训练,不断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技巧。要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防灾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营造防灾减灾的社会氛围,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再者,要实现政府专职城市安全部门、民间科研机构、市民参与意识一体化。政府专职城市安全部门对城市灾害进行预测并组织训练,进行安全教育,对灾害进行定量分析等;民间科研机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参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和民间组织机构的共同努力,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综合保障水平。结论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加强城市的防灾和减灾,使城市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保障,不但可以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减轻城市破坏,对保持国民经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城市;应急管理办法;对策

中小城市的稳定对于我国的总体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中小城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也面临着一些较为严峻的挑战,在这之中,突发公共事件是一个较为尖锐的问题。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如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1 一些我国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征

1.1 中小型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前沿性 我国中小城市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通常是农村与城市的交汇处,因此,中小城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不仅拥有城市的功能,而且与农村的联系非常紧密,这也就使得我国的中小型城市成为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地。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而且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为敏感的时期在此时期内,国内的经济发展容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新挑战。因此,作为连接农村与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便面临着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双重压力。我国每年的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事件等公共事件逾一半发生在中小城市中,给人民的生命与物质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

1.2 中小型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高发性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前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因此中小城市的抢险救灾能力不高,在公共事件发生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救援处置工作。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中小型城市的应急减灾体系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就促使中小型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我国的中小城市每年因各种突发事件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与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如果中小城市不能升级应急管理体系和抢险救灾设施,那么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将严重影响中小型城市政府公信力的形成,并制约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1.3 中小型城市的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的经济形态愈来愈丰富多樣。目前我国的中小城市人口密集,在拥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的同时,也有着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上述产业在促进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小型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目前已知的突发公共事件类型,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中都有一定概率发生。

1.4 中小型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复杂性 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中,生活着各行各业的人,其中包括农民、工人、商人等等,同时中小城市有着较为庞大流动人口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中小城市管理的难度。纵观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中小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笔者发现其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燃气公司天然气泄漏而引发相关的安全事故;矿山企业因生产上的问题与当地居民发生强烈的冲突等。所以中小型城市应当对症下药,找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症结所在,并及时采取有效解决对策,从而保障社会稳定,获得市民的广泛认可[2]。

2 关于加强中小型城市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

中小型城市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多发地,因此,加强中小型城市的应急处理工作应当成为城市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一。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用以促进中小城市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

2.1 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处于持续运转的状态 为了应对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前沿性这一情况,政府应当成立升级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小组的职能,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第一时间进行抢险救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工作小组应当保持常态运转,为了确保工作小组能够正常运转,政府可以向民众公开应急工作小组的工作动态,从而达到全民监督的效果。以便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还应当积极地发动群众,可以通过设立奖金奖励在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中提供援助的群众,从而调动群众的抢险抗灾积极性。

2.2 制定详尽的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中小城市的突发事件具有多样性,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制定详尽全面的应急管理预案,其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处置方法。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利用可用资源,调动社会的力量,促成全民防灾意识的提高,如此能有效地降低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几率。

2.3 切实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含量 中小城市的应急管理工作科技水平较低,因此政府应当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提升应急装备的水平,从而使得有关人员能更好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同时中小城市政府还应当切实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提高其科技含量,从而促使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能得到大幅的提高,以求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次数。

2.4 增强应急处理手段的灵活性 鉴于中小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大都具有复杂性的特征,笔者建议政府部门在处理一些纠纷问题时,要善于与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促使双方能尽快和平地达成协议,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如果政府的沟通协调无效的话,建议动用安保力量,监督管理双方的谈判过程,从而减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政府应当保证应急处理手段具有较强的的灵活性,善用各种方法,积极与民众进行沟通,当前我国部分群众对政府应急处理工作的理解不够,对社会的和谐文化创建工作不上心,因此,政府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相应的工作,从而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3 结语

中小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也对政府提升公信力的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竭力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为国家的稳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锐,洪启民.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文献抽样分析:2003-2010[J].中国应急管理,2011(09).

[2]李珂.构建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间协调与合作机制基于加拿大的经验分析[J].科技风,2010(22).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探究综述 第7篇

1.1 城市公共安全及公共安全规划

城市公共安全是以城市和居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不受损害为目的, 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进行防控, 使各种灾害威胁程度控制在城市可容纳范围之内, 保证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顾林生等曾指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通过对城市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灾害对城市产生的不利影响因素, 对城市用地、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安排[1]。

1.2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类型

刘茂等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要点和规划目标的研究》中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大致概括为城市总体公共安全规划、城市分区公共安全规划和城市专项公共安全规划[2]。

2 研究发展动态

2.1 国内城市公共安全现状

城市公共安全作为管理学和社会学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现代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对城市规划中防灾减灾、公共安全进行了确定和保护。因此, 城乡规划领域迫切需要将其作为重要的专项课题进行研究。目前, 相关研究具体为四个方面:

1) 城市自然灾害评价体系研究:在我国刚刚被人们所关注, 建立在涵盖多项灾害和多元应急要素基础上的综合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2) 城市防灾规划与应急能力研究:我国的城市安全防灾规划仍以各部门制定的防灾专业规划和根据灾害事故种类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为主, 而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防灾方面。

3) 城市公共安全专项规划实践: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目前还处于单项灾害规划阶段, 防灾规划和应急规划都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发展, 在综合防灾规划方面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编制。

4)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长期被理解为是针对城市可能面对的主要灾害进行防御工程设施的空间安排。近年来开始强调从用地空间角度实现城市安全规划, 但针对不同灾害进行的空间安排缺乏系统设计。

2.2 国外城市公共安全现状

西方国家的公共安全理论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是紧急事态管理的周期理论, 并将公共安全管理的过程分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包括:

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研究:目前, 国际上在灾害承灾体和易损性评估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

2) 城市安全防灾规划:日本已经从单项灾害的防灾体系转向多灾害的综合防灾体系, 又从综合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危机管理体系, 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应对灾害。美国的城市安全防灾规划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综合减灾;二是应急管理[4,5]。

3) 城市安全专项规划的发展: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安全专项规划编制是较为系统的。美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比较注重灾后的应急规划, 2000年以后开始重视防灾规划的编制。而日本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防灾规划为主, 制定了主要针对地震的防灾规划模式[6]。

3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要点

3.1 理论规划要点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要点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进行调查。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空气、生物等方面;人工环境即人类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 主要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医院学校、文化设施等。

2) 城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成立由各方面专业人士组成的救援指挥中心, 集中各种力量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 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3) 通过对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确定城市环境对污染所能承受的阈值以及对人类开发建设城市的支持强度。将现有的调查结果与确定的城市在各方面所能承受安全目标的最大值进行比较, 分析具体影响因素, 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4) 对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来降低城市的安全隐患, 制定出可实施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方案达到城市规划的目的, 保障城市和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通过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系统, 提高城市的安全水平[2]。

3.2 技术规划要点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技术规划要点分为城市开敞空间规划和综合避灾设施规划两个主要方面:

1)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包括现状城市结构的安全风险分析、城市开敞空间的作用、开敞空间的规划布局三个方面。其中主要风险包括:由于城市生命线系统超负荷降低了城市的安全性;人口密集程度偏高的城市使疏散救援等工作的难度增加;绿地和开敞空间逐渐减少, 使人居生活质量降低;片区式发展城市, 区域之间相连紧密, 若有重大灾情、疫情发生会因为无法隔离而失去控制。开敞空间的作用主要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洪、抗旱、保持水土;避灾;防火、防风;缓解热岛效应。开敞空间的规划布局应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建设, 日常生活中起到改善美化城市、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的作用, 灾害发生时可作为疏散场地和避灾空间[3]。

2) 综合避灾设施规划包括避灾场地规划 (见表1) , 避灾通道规划 (见表2) 。

4 发展趋势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发展要求的分析, 制定既符合公共安全原则又能有效推动城市整体前进的规划方案。结合我国现状, 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让社会力量加入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中来, 不但可以节省部分政府投资, 还能够明显的增强应急反应的效果, 取得更好的社会效应[7]。完善预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根据灾害设计可实施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方案, 扩大应急救援队伍及时进行救援工作。

5 结语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不但包括防灾方面, 也包括救灾、避灾方面, 也就是应急体系规划, 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明确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办法, 只能根据城市公共安全所涉及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以达到防灾、救灾、避灾的目的, 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保障设施。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与城市声誉管理 第8篇

2015年国庆期间, 由38元一只青岛大虾引发的舆论风暴, 被网友们戏称为“虾折腾”。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 网民们可以在一夜之间把青岛的丑事扒个精光, 可见移动传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众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 一个城市声誉的维护与传播, 仅仅靠大众传播媒介已经远远不够了。根据官方 (工信部) 公布的数据, 截止到2015年3月, 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2.9亿,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 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超9亿人。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传播时代, 在大众接受信息传播的渠道上, 大众传播媒介逐渐退居其后, 信息传播主要借助手机 (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工具) 通过公众订阅号、朋友圈、微博等方式来实现, 无线网络和移动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 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建立联系、开展活动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传播变得如此触“手”可及, 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考方式随手机的联网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移动传播时代, 城市管理, 特别是城市声誉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过去, 公众的抱怨、组织的危机事件, 如果没有媒体的关注, 不会有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知道, 而今天, 任何一个个体的事件, 不管多么微不足道, 都可能瞬间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新闻。在人人都可能成为电视台、电台、报纸等的背景下, 过去那种面对大众进行整体或批量性的新闻发布或信息传播, 已经难以解决组织面对的个性化突发事变, 精准化的公共关系管理需要得到重视。

2015年, 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56.1%, 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 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50%。城市无疑成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场所。然而, 城市管理仍然面临巨大的困扰, 甚至比过去更大的难题:城市靠什么留住人、吸引人?城市发展和繁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城市如何体现国家实力、国民素质?在这样的考问前, 创建与维护城市声誉, 显得极为必要又刻不容缓。

一、精准化公共关系管理需要新思维

公共关系精准化管理就是要实现针对不同公众, 采取恰当和准确的公共关系策略予以高效化管理的思路。在互联网时代, 组织面对的公众虽然看似没有太大变化, 然而, 公众接受信息、反馈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公共关系管理者如果仍然因循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那么, 公共关系的策略有可能南辕北辙。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指出, 我国从2010年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0年—2014年尚处于萌芽状态, 2015年进入全面爆发时代。因此, 可以判断互联网手机用户在接收信息、发布信息、扩散信息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 公共关系管理者必须对其中的规律性进行主动、快速的认识, 及时把握公众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 把公共关系管理工作精准地做到位、做到人。

二、什么是城市声誉的核心要素

1997年美国纽约大学查尔斯·J·福诺布龙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西斯·B·M·范里尔共同创办了专门研究声誉的机构——声誉研究所。二人合办的《公司声誉评论》杂志以定期举办国际公司声誉研究会议的形式, 每年发布全球最佳声誉国家、城市和公司排行榜单。其发布的全球100座城市年度排行榜,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各大城市的声誉进行评估:发达的经济、引人入胜的环境、高效的政府。但是, 对中国来说, 到底什么因素体现了城市声誉?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认识。

从中国公众旅游出行的考量因素中可以看出, 构成城市吸引力的排序是: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 城市交通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城市服务设施与质量。

1.城市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是铺垫城市声誉的基础

多年来, 老百姓出行旅游, 在选择城市方面, 往往首先看这个城市“有没有看头”, 所谓的“看头”主要指城市的历史文化, 即能够给旅游者一些知识或启发的东西。近几年看, 国人出国游选择东南亚、欧洲居多, 大多首先看重的是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及其独特的自然风光等。口碑是声誉最好的构建材料, 他人或媒体的推荐, 必然成为城市声誉的最好佐证。

2.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是城市声誉的最好名片

在评价一个城市的优劣时, 城市居民素养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因为旅行者到达一个城市, 最先接触的是这个城市的居民, 在吃喝玩乐中, 对一个城市的感觉就建立起来了。许多中国旅行者很担心游玩上当受骗, 因此, 在选择是否到某个城市旅行时, 非常看重当地人的待客之道与经营理念。所以, 城市居民的良好风范就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名片, 每个市民的善行, 就是为这个城市声誉加分。

3.城市交通与服务是城市声誉的无声宣传员

当下, 一个家庭出游已经成为了一件说走就走的常事, 那么“好走不好走”就成为出行首要考虑的事情——城市拥堵、停车难、道路不顺等等问题, 可能会被旅行者视为畏途, 这样的城市自然没有好的评价。一个城市良好、便捷的交通状况, 便是城市声誉最好的宣传员, 也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力。

当然, 在中国公众眼中, 对城市声誉的衡量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需要进行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才能准确界定。

三、实施公共关系精准化管理

公共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各类组织, 发挥了巨大的品牌塑造、形象传播、声誉缔造、危机挽救的作用。在激烈竞争的社会, 不懂得使用公共关系管理, 无疑于等着被社会淘汰。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 在移动传播时代背景下, 面对无数自媒体的发布与信息扩散, 公共关系工作不是无能为力, 而是大有作为。格鲁尼格认为, 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管理, 这种传播是“双向对称性”的沟通平衡, 是建立在对公众尊重基础上的对等性交流。因此, 公共关系管理应立足在面向公众、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下, 充分利用公共关系管理的理念与手段, 针对公众个体信息接触与处理的生态特点予以精准化的管理, 避免类似青岛“虾折腾”事件的发生。

1.准确分析公众特点

如今, 大量公众依靠移动电话了解信息, 感知天下, 同时, 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愿意放到朋友圈里晾晒。对此, 公共关系管理者应该充分研究公众特性, 及时把握公众信息发送、接收、传播的基本规律。对不同人群接受信息的途径、利用手机进行信息处理的习惯、公众订阅号影响力、虚假信息传播轨迹等问题进行研究, 特别是涉及城市声誉的信息, 要专门建立信息监控平台, 进行日常信息的即时化管理。面对不同公众, 即时了解个体公众需求, 通过设置类似“百度搜索”功能, 对之予以最快捕捉, 并进行信息发送, 通过大数据分析, 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发布与更新, 不断提供给公众最好的信息服务。

2.进行公众声誉教育的个性化管理

进行公众声誉意识与维护的教育, 对一个城市声誉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应该成为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中公众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个性差异较大, 学历层次与文明素养具有不对等性, 高学历不一定文明, 低学历不一定野蛮, 在城市中进行长期不断的声誉维护教育工作, 是构建城市声誉的滴水之功, 特别是开展个性化的公众教育是组织公共关系的长期工作。如个别市民的不文明生活习惯、个别经营户的违法行为, 都可以通过个别公众的曝光、信息监控系统的发现, 予以快速应对处理。同时可以通过公众声誉教育内容的设计、个性化公众教育节目的推出、典型微案例传播等对公众进行长期教育, 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声誉维护自觉性。

3.进行重大事件、危机管理的个体化传播管理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研究 第9篇

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国外, 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已经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建立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应急管理系统。

在国内, 国家和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各大企业, 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但总体水平较为薄弱, 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系统没有全面协同, 无法实现整体资源共享, 无法克服应急处置各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二是缺乏统一规范的应急信息技术标准, 无法实现应急信息在纵向、横向的有效对接, 极大地影响了应急处置的效率[2]。

因此, 我国亟须推进应急管理研究的进展, 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

2 主要相关技术介绍

2.1 XMPP协议

XMPP协议[3] (Extensible Message Presence protocol) 是一种基于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XML的协议。它将现场和上下文敏感信息标记嵌入到XML结构化数据, 使得协作者之间能够进行即时通讯协作。

2.2 Row Set数据集结构

应急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 各个子系统有各自的信息表示方式, 多个部门的行业数据需要进行频繁的交互, 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会存在信息异构的现象, 造成信息孤岛效应, 不利于应急沟通协作。所以, 应统一使用称为Row Set的数据集结构。

2.3 SSH框架

SSH框架是一个由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组成的轻量级框架, 用于构建灵活、易于扩展、稳定、安全和健壮的多层Web应用程序。

2.4 规则引擎

将复杂的应急预案按照一定适用性的“结构和算法”进行预案简单化和数字化, 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易用性和科学性。

3 平台分析与设计

3.1 平台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的主要用户是政府主管部门, 因此, 平台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应急管理办公室设立基础网络的服务器端, 在各个风险源及必要的敏感单位及消防、人防等社会减灾系统单位设立客户端, 把它们组成一个运行稳定的全面协同的应急管理平台。

3.2 平台结构设计

应急管理平台自上至下分成四层, 分别是图形界面层、技术支持层、数据层[4]和基础设施层, 各层之间是双向的供求关系, 另外两个保障体系保障系统的安全、可用和适用, 形成“两纵四横”框架。

4 平台实现

4.1 平台的图形界面层

现场应急管理人员和各方救援力量依靠图形用户界面, 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准确地输入到系统中, 同时获取平台提供反馈信息。应急指挥中心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获取各类应急管理信息 (文字、图像、语音等) , 通过分析现场情况 (危险源、受灾情况、避难场所等) 快速地对事件进行判断、定级, 进而进行应急处理。

4.2 技术支撑层

各种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是构建应急信息系统的支撑应用层, 称之为技术支撑层。总的分为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应用平台。

信息发布平台: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所产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并通过多种手段向受灾影响人群提供及时准确的警报信息。

信息应用平台:该平台将各种信息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 迅速地将信息交换与综合处理。

4.3 平台的数据层

数据层是信息资源数据中心, 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将应急管理过程中所有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化的整合, 从而完成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和数据管理等功能。数据层为技术支撑层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保证数据管理的流畅性和独立性。

4.4 平台的基础设施层

基本网络和通信系统是基础设施层, 是所有应用层的基础。通过传感器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将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 通过通信系统, 完成人力和物力的调度。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城市应急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目的是解决应急处置各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应急信息在纵向和横向的有效对接等问题, 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置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迅速有效地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摘要:为了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解决各参与者的信息无法有效对接的问题,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城市应急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平台系统。系统采用JSP技术和SSH框架,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健壮性。应用证明, 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应急相关部门的要求, 提高了应急处置的效率。

关键词:应急平台,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XMPP协议,SSH框架,规则引擎

参考文献

[1]林富明.GIS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 32 (3) :31-33, 38.

[2]田霏, 陈占民, 朱德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及完善路径探析[J].西部金融, 2014 (7) :93-96.

[3]刘建, 孙咏, 田月, 等.应急救援移动协作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 24 (6) :62-65.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问题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节约型社会

一、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目前公共体育场地数量少、规模小

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 必定要求社会公共体育产品, 尤其是有形体育产品 (体育设施现、健身场所) 数量的增多;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人口的加快, 要求体育设施、健身场所供给做相应的布局调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要求体育设施、健身场所的结构进一步完善。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管理普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 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 其中, 标准体育场地547 178个, 非标准体育场地302 902个。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 227万人 (不含港、澳、台地区) 计算, 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1.03m2。而同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我国目前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较少, 而且规模小, 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开放体育场地2.59个, 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全民健身计划颁布五年来, 国家体育总局从体育彩票中拿出公益金的60%, 从1997年开始, 国家先后投入了2.5亿元人民币, 建成了1 426条健身路径和其他健身场所, 但是, 这些投入只限于建成, 而对于后续的一系列器械的保护, 维修, 保险等的资金都还没有到位, 形成了器械破损无人管, 再加上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 只管建, 不管修的局面。管理维修费用长期由国家负担, 在建造体育设施时, 只考虑了“用”的问题, 忽略了“养”的问题。这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显然是不利的。

2. 公共体育设施规范化管理缺失

现阶段, 我国政府为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例如利用体育彩票的公益金) 建设体育设施。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等客观原因, 社会体育的公共物品需求的比重很大, 单依靠政府有限的力量来为社区提供所有的公共体育设施, 是不能也是不可能的。再者, 人们的体育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居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又使政府很难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 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 也只能按照“中位居民”的选择, 维持一般意义上的供给, 使公共物品的供给存有许多空缺 (包括数量上和类型上的) 。近年配合《全国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相继出台了一些与城市体育有关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 对城市体育的广泛深入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对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 公共体育设施发展不平衡

公共体育设施在我国东, 中, 西部分布严重不均, 健身器械管理资金的缺乏, 共公体育设施受制于经济的发展, 各省、自冶区、直辖市的体育场地数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广东省体育场地最多, 有77 589个, 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西藏自治区最少, 只有1 057个, 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12%。根据民政部2002年初发布的数据, 全国应当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者有1 938万, 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5.84%。当前, 我国财富多的人 (占城市居民的10%) 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 (占城市居民的10%) 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这些数据可见, 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梯度差距很大, 由此自然形成享有体育服务资源的不均等。

4. 公共体育设施对残疾人缺乏“人文关怀”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中的许多体育器械都是为身体健全人群设置的, 很少有为残疾人设计, 忽视了这类弱势群体的关怀。公共体育设施由政府提供经费来源, 属于社会全体公民所有, 应当为全体公民共享, 公共体育设施的公益性还具有社会公用性, 面向社会、服务大众, 使公众能够平等、充分地享用这些公益性的场地、设施和服务, 并从中获益。健身园区应该建立健全各级残疾人体育锻炼指导机构, 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所都应向残疾人免费开放, 有条件的应设立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综合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中健身器械大部分都是金属制成, 人在身体锻炼中难免受伤;健身器械如果破损, 更是增加了人群损伤的可能性, 而这些出现的诸如赔偿的情况, 该如何处理和解决, 如何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保险制度, 目前还是盲点。

5. 公共体育设施卫生缺乏相关的卫生管理标准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作为新型的人群聚集公共场所, 目前尚无具体的卫生管理办法, 例如对健身房内的空气质量和健身器械以及路径健身器械没有制定相关的卫生管理标准, 同时也未有任何管理机构对其卫生状况进行监督, 更无具体的消毒要求, 因而造成城市体育健身场所细菌超标, 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城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本来是用以增进人民身体健康的锻炼场所, 却成了多种病菌的传染源。

二、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对策

1. 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

针对共公体育设施的覆盖率仍然很低, 设施的数量与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寻找适合地区性发展道路方面应该进行积极主动的研究和探索。例如:在器械的多元化方面, 发挥地区资源和材料优势, 民族特色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社区体育发展运作中, 政府能力不足的一面可以指望市场的帮助, 由市场来填充, 这就给经营型的运作模式带来了生存的空间与可能。要建立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社会体育机制, 使社会体育事业由单纯公益型向公益、经营综合型发展。作为社会体育重要形式的社区体育更要建立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的运行机制, 可以向经营综合型方向发展。

2. 政府对于经营型管理要积极引导

政府对于经营型管理要积极引导, 管理者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社区情况, 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 这样才能搞好一个社区的体育服务, 真正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为了适应和满足人们全面快速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政府必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公共服务上来, 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文化产品, 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践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责, 在全民健身工作中, 体育行政部门要率先垂范, 转变服务观念, 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模式, 树立起:“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了人, 全民健康事业发展服务人, 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依靠人”的理念, 改变偏向行政管理的强制型服务习惯, 不能以自己的权利优先, 以行政方便考虑服务设置, 而必须本着执政为民的思想在尊重公民和社会组织基本权利的前提下, 以需求为导向, 以自愿为基础,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 加强四级管理服务模式

我国现行城市管理服务模式为“市—区—街道—居委会”的四级管理服务模式, 通常被称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其中街道和居委会社区是城市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基层, 它靠近百姓, 方便大众。社区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良好平台,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社区应该把发展社区体育纳入自己的工作之中, 关注城市弱势群体, 借以融洽社区情感, 发展社区文化, 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从我国整体范围来看, 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应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 以体育、民政、文化等主管部门为指导, 社会各方面大力扶持, 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运作模式, 推动城市体育的发展。

4.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 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 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 实行管办分离, 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推行体育社团组织自治, 把“办体育”的具体事务交给体育社团组织。让体育行政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群众体育的宏观管理———包括:“贯彻国家方针、政策, 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 降低政府部门管理群众体育的运营成本。同时, 我们应遵循节约资源、合理布局”原则抓好“三个环节” (场地、组织、活动) 的建设工作, 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 力求避免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百姓健身、休闲效果, 浪费土地资源和国家财力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的形象工程。健全资金的管理制度, 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监督力度, 提高资金投入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谢明, 卿玲蓉.浅析全民健身路径锻炼问题[J].四川体育科学, 2002, 22 (3) :48-49.

[2]云峰.健身路径配置之后——试论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02 (9) :38-39.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第11篇

一、政策和机制

为综合推进深圳市标准化建设,深圳建立了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领域延伸至城市综合管理的各个部门,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在《深圳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实施一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及规范,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出台了《深圳市行政机关制定技术标准文件指导规则》,将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纳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主要服务于深圳市各级行政机关;在《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于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的研制予以资助补贴。

二、技术标准文件制定

根据《深圳市行政机关制定技术标准文件指导规则》(简称《规则》)的规定,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分为特区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以及农业地方标准。其中,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或推荐性属性由深圳市政府确定,指导性技术文件则不具强制性。技术规范由市政府批准,再由深圳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赋号并按规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则由市主管部门按规定批准、赋号、发布;其中,农业地方标准应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基于该《规则》,深圳市已累计发布208项技术标准文件,其中特区技术规范47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110项、农业地方标准51项,范围涵盖城市民政、水务、城市交通、公园管理、气象等领域的十余个政府部门。其中在福利机构管理方面,深圳市民政局制定了《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规范》《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规范》等;在公园管理方面,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公园服务规范》《公园标识系统建设规范》《综合公园建设规范》《综合公园管养维护要求》等;在政府网站建设方面,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了《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规范》等;在公共交通方面,深圳市交委制定了《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设施通用要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平台规范》等。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综合看来,深圳将标准化应用至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各个环节。从内容来看,办事流程信息化和规范化是深圳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范围来看,深圳重点制定了关系到民生的城市用水、公共交通领域相关标准;从部门来看,标准化涉及深圳政府部门越来越广;从数量上看,标准制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试点示范

(一)国家层面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承担国家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深圳市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作为首个国家级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构建了以城市气象服务标准体系、标准化实施体系、标准化评价体系为支撑的标准化气象服务工作新平台,为3G气象服务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深圳市金融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金融服务试点,引导成立了全国首个金融服务业标准联盟,建立了快速反应的金融机构标准化合作机制;编制完成了深圳市金融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强化了对全市金融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二)国际层面

深圳获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标准非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并选择水务、智能交通、气象、保险、LED等5个领域依托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开展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以下主要以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和交通运输委员会为例,介绍标准化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取得的成效。

1.标准化提高政府城市管理能力和效率

通过比对组织使用标准前后的非经济效益,发现政府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在使用标准后有所提高。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运用公交智能系统三大标准后,公交发车准点率提高至20%,工作效率提高了60%。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在其主要业务功能中使用标准后,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气象预报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提高。

2.标准化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水平是判断标准化对政府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否存在积极作用的指标之一。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在关键业务环节引入标准化服务规范,公共服务满意度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达到96.1%。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通过使用公交智能调度系统,顾客投诉率降低20%左右。

3.标准化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在业务功能环节中使用了《公众气象信息服务规范》等标准,气象预报预警短信发送量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2年使用标准后,气象预报警报短信发送量同比增长7%,服务受众面大幅提高。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通过使用智能公交系统标准,其398条线路客流量增加了9.2%。

政府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详细的服务标准,明确业务提供流程,为政府服务提供和职能履行提供标准,从而达到节约政府资源、提速增效、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的效果。

四、结语

当前,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提出“打造深圳标准,铸就深圳品牌”,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深圳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有助于深圳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进而实现最佳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候非.国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现状与趋势[J].中国标准化,2012(11).

[2]李上.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

[3]李晓林.从公共服务标准化实践看精细化管理趋势——以北京市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践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3(03).

[4]宋红兴.优化公共服务 创建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浅谈对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认识[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

[5]徐雷.标准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价值[J].质量与标准化,2011.

(责任编辑:赵静)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第12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根据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发现, 我国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1]。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美化城市建筑布局,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也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2]。这种城市化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舒适的生活的同时, 也面临着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 尤其是城市中的频发的火灾事故。根据发生在我国1997-1999年间的事故统计发现, 地下空间的火灾发生频率约为高层建筑的3-4倍, 死亡人数约为5-6倍, 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倍, 可见地下空间的火灾风险极高[3]。因此近些年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以往的研究中, 研究人员都是单独研究某一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而没有对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的危险性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评价了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的危险性, 对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的危险严重性进行排序从而可以重点地对不同的地下空间火灾进行预防和管理工作。

1 研究对象

表1给出了近些年发生在国内外不同功能的地下场所火灾实例。根据典型地下火灾事故,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了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站。虽然地下娱乐场所的火灾案例不是很多, 但由于地下公共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 火灾载荷大, 而且建筑功能复杂、人员集中, 采用多种照明和音响设备, 功率大, 管理不当容易发生火灾[4]。因此地下娱乐场所也被选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来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5]。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 并按其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两辆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综合人的判断决定决策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总的顺序。

运用AHP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即:

(1)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元素, 根据其属性不同分为若干组, 形成不同的层次, 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 对下一层次某些元素起到支配作用, 同时牵制于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 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处于最高层的通常只有一个元素, 一般为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 中间的层次一般是准则、子准则, 最低一层为决策的方案。

(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这一步中决策要反复回答问题针对准则层, 两个元素之间哪个更重要, 重要程度如何, 这里采用1-9的比例标度, 意义如表2所示:

注释:2、4、6、8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

若因素i与j比较得到aij, 则因素j与i比较得到aji, 且aji=1/aij。

(3)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

(4)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5) 计算总排序一致性参数

3 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不同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

本文只考虑地下场所常规使用情况下的火灾危险性不包括节假日、人员高峰期等特殊情况。

(1) 目标层A: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2) 准则层B:

火灾风险主要考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主要包括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确定评价因子为火灾载荷、火源、人流量、财产损失及疏散和救援, 即准则层为这五个方面。

(3) 方案层C:

根据地下场所不同的功能将其分为商城、停车场、地铁站和娱乐场所。

(4) 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准则层和方案层元素确定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5) 判断矩阵的确定

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评价因子的对照关系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内容确定了准则层和方案层的矩阵分别如表4, 表5所示。

(6) 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如表6所示

最后计算目标总排序一致性检验:CR=0.0335<0.10满足条件。

因此根据各分区总权重值可知, 各个地下场所火灾危险严重性排序由高到低为:商场、娱乐场所、地铁站、停车场。

4 结论

(1) 在危险性分析中, 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得到评价因子的权重并进行定量比较, 结果更为直观;

(2) 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功能的地下场所进行危险性权重计算得到了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严重程度为商场>娱乐场所>地铁站>停车场。

参考文献

[1]http://news.51zjxm.com/hongguan/20120818/20052.html.

[2]Gideon S.Golany, Toshio Ojima.Geo-Space Urban Design[M].Wiley, 1996.

[3]周云, 汤统壁, 廖红伟.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回顾与展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2 (3) :467-474.

[4]考旭刚.浅谈地下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防控对策[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一) [C].郑州:2008, 1602-1605.

[5]朱茵, 孟志勇, 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 23 (5) :119-122.

[6]王立群.大型商场火灾安全评价[D].沈阳:东北大学, 2010.

[7]周电波, 申芳芳.地下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探讨[J].科技信息.2008, (14) :49-50.

上一篇: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下一篇:文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