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2024-08-04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精选12篇)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培养

当前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这是历史这门学科对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

中学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辩证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某些问题已经能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如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 学生会在认真思考某一历史事件后, 向教师提问这样的问题:澶渊之盟损害了国家的基本利益, 但是我们为什么说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呢?既然挖掘隋朝大运河的初衷是隋炀帝为了方便自己游山玩水, 而且在挖掘过程中劳民伤财, 我们又为什么说大运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呢?为什么既然元朝统一国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我们却又对文天祥的不屈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呢?

另外, 中学阶段的学生求异性思维也开始形成, 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一阶段, 创新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问题, 认同教师的观点, 但同时对教师的观点不是保持完全认同的态度, 他们往往会依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提出一些具有独到性的观点, 如通过朝代的变迁、更迭, 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殷商灭亡、秦统一六国、唐太宗时期形成贞观之治以及后来康乾盛世的形成等历史事件中总结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还提出, 既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可是却为什么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重新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呢?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充分显示出当前的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教材中罗列的知识内容。

二、创设历史情境,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力争突出历史事件中的研究价值, 并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大量的事实证明, 学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下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习历史的动机, 这样才能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习《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这一节内容时, 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汉朝初期, 匈奴每年都会挥兵南下, 中原人民生活状况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汉朝为什么对此事一再容忍呢?西汉政府何时开始反击匈奴?为什么西汉政府对待匈奴的态度由从前的容忍转为现在的反击呢?教师通过对学生由浅入深, 层层设计问题,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对汉朝和匈奴的对外关系的认识,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 创设议论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历史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通过互相交流, 提高认识, 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当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讨论学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三国中的人物,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曹操和诸葛亮, 你们更崇拜谁一些呢?无论崇拜哪个人, 都要说出一定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观点。下面同学就与自己同样观点的其他同学自由组成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不能超过六个人。自由讨论之后, 把小组内的观点集中起来汇报。几分钟之后, 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自己崇拜某一人物的原因。在教师创设的讨论情境中,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思维得到锻炼, 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 创设动态历史情境

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历史事件, 有助于学生形成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从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历史问题。如在学习新中国成立这一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开国大典》中的视频片段, 再现几十年前的辉煌场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想象是思维的基础, 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想象, 才会形成独特的充满创造性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 想象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能力, 这也是学生产生新颖观点的源泉。当学习““皖南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 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新四军这个称呼,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旧的四军?”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中有关四军的信息。学生讨论后得知, 北伐军第四军曾经以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最为应用善战, 因而第四军也被人们称赞为“铁军”。另外, 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之后, 部队整编为工农革命第四军。由此可见, 正是这些看似奇特的想法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某一问题, 以便寻求更多解决办法的思维。如当学习辛亥革命时, 有的学生提出假设:如果袁世凯窃取到总统的职位, 那么革命历史进程将会沿着怎样的道路前进呢?通过一系列类似的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活动, 学生思维会更加流畅、开阔。这种开阔学生思维的训练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手段, 使每一个教学问题都具有探索性、启发性,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娅.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历史思维的实践[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2 (12)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2篇

内容摘要: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为此,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应克服过去历史教育中的问题,用“真”、“情”、“思”、“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关键词:健康人格 健康个性历史教育健康成长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我们认为更多的是需要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利用那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一、历史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历史学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纵横交错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们各自的渊源和将来,体现在教材当中就表现为教材内部知识体系的网络化。但有的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只是简单的就章节内容加以讲述,未能较深入地向学生展示历史纵深的一面,没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内部知识体系。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没有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没有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二)、历史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开设历史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历史教学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简单吸取及转化而成的卷面成绩。这样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就未能很好的发挥,这是与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是违背的。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从教法来看,还是比较单

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很多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采用传统的形式。以讲解、讲述相结合为主,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法。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四)、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强化。历史学科的丰富性、深刻性及网络化,决定了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这当中应包括本国的古今通史和全球史知识。另外,还应具有超出历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从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及外界环境的制约,上述这些教学基本功还是相当缺乏的,使其在课堂教学上不能博古通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教学用语缺乏文采,有失分寸,极大的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

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板画,特别是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 的。

(五)、在某些地方没有专职历史教师。这主要表现在乡镇中学,把历史学科看成是副科、是“豆芽科”,于是历史课都由别科老师兼职,有教语文加历史的,还有政治加历史的,甚至还有生物加历史等等现象。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教学训练,教学方法也以读教材为主,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熏陶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学生的健康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健康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健康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学生健康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健康个性

健康的个性,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1、要强调一个“真”字。“真”是指客观历史的事实及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真并不就是美,真是求知的对象,科学研究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它应具有生动的形象,应给人以直接的感受。然而,美又必须以真为前提,尤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的美,必须使教学内容真实,符合历史事实与发展规律,绝不能为了追求美的效果,而任意虚构夸张。“真”的要求还促使我们要注重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展示直观教具、利用形象性画卷、照片、采用电教手段)以及对历史古迹、遗址的实地考察。这也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要用准确、细致的语言去讲解,又要能再现历史的画面形象烘托出的当时的独特气氛。2,要强调一个“情”字。历史的直接效果是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包容了相互冲突、相互对应的悲与喜、爱与恨、忧与愤、怜悯与崇高、恐惧与勇敢、负罪感与正义感等情感因素。“这些朝两极方向运动的情感因素,共同组成了人类审美心理中最浓烈、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这种震撼着年青学生心灵的激情,是我们导引学生们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进行理想教育和锻炼学生心智的极为重要、极为宝贵的情感基础。教师应以饱满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如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讲述,具体塑造圆明园的形象,教师用真挚情感,以发自内心的语调语气介绍它的华美壮丽,使学生的自豪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当说到它被焚毁于敌人之手时,学生们对侵略者的仇恨溢于言表,历史的感染力便一下体现出来。此外,由于历史情感的相对性,容易导致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作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如讲述美国

内战、林肯遇刺的情景时,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会使大多数学生对林肯的不幸遭遇产生惋惜、悲痛和崇敬的心情,但也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会感到人世的无常与空虚,即使是一代伟人,也会被命运所左右,而“我”能做什么呢?于是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占据他的心灵。教师则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寻求人生价值的标准,把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紧连接进来,克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3,要强调一个“思”字。任何历史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激情都包含着理性意蕴。在教学中,我们强调“真”和“情”,主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建立,都是从感性认识入手的。那么我们强调“思”,则要求把历史美中蕴涵着的理性因素挖掘出来,把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历史美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忙于应付主要科目的考试,因而他们真正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教师就应当在创造出历史的课堂气氛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去思索种种现象的本质,寻求人生的价值,探求历史的真谛,同时应积极倡导学生培养沉思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4,还要强调一个“行”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并理解真知后,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行动。历史告诉我们:应当珍惜幸福,艰苦奋斗,有限生命应当时刻珍重。在教学中应当努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参观调查、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应当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并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与锻炼“思”的结果,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时空感 培养

历史新课标发行后,其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是新课改中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历史时空感已经成为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历史时空感对历史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贯穿了历史学科的整体学习,可以说没有历史时空感就没有真正的历史概念。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

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还是历史教材,长期以来教材被贴上传统、教条的标签,其实是一种误解,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材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优秀载体。教材中包含大量历史地点,这些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历史教学中要对这些历史地点进行分类、总结,以免学生出现混淆。历史教材中还出现了大量地图和图片材料,这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现象,增强学习效果,这对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历史教材也编排了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活动课,如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课中安排了活动课,要求学生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此活动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组织活动,并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进行长征路介绍,并要求介绍出途径历史地点的风土人情、古今变化和景观等,还要对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包括地点、历史人物和过程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具象地了解历史、记住历史,使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得到加强。

2.运用好历史地图

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和时间、地点紧紧相扣,我们无法还原历史,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我们必须要“再现历史”,历史再现同样要紧抓时间和地点,历史地图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了解历史地图就能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例如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的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希波战争形势图、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形势图、罗马帝国扩张图”三幅历史地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地图变化进行讨论,讨论地图可能形成原因,发生了什么战争,战争结果,战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课程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

3.充分发挥插图和板图作用

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个课程都有插图甚至每页都有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插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历史信息和历史精神。举例说明,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程不仅要讲解知识点,还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长征的艰苦和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精神,利用其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历史精神,教师还可以在此处搜集长征素材图片,供学生学习。板图是指教师手作的历史相关图画,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理解,不可避免需要画出信息图。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中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节中,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这一知识点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往往进行机械记忆,不能更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绘制板图,将军机处的结构设置和人员职能清晰表达出来。

4.运用多媒体手段

科技的进步和对教育的重视,使学校普遍具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效和画面,可以实现全景再现,使历史事件更加具象化,同时对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就必须烘托出学习氛围。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节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这一歌曲和相关画面,让学生联想清朝的相关历史知识,烘托学习气氛。多媒体技术活化了历史教学,将历史动态、丰富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时空感的基本概念。

5.运用历史课本剧

新课改的深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化,如何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寻求新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历史课本剧在新课改的发展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历史课本剧是根据历史教材,由学生组织、策划并表演的活动,学生亲身参与到历史事件中,不仅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具体历史地点、地域的动态变化,上文说过,历史地点是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从历史到现今,历史地点可能存在或大或小的变化,要教授学生去掌握具体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历史空间认知,最后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感。例如长安为今陕西西安,骊山为今西安市,河南为现在的黄河以南,赤壁存在不同说法等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历史教学中将时间和地点结合起来,即时空结合。任何历史事件都不可能脱离时间和地点,学生的空间观和时间观也应结合起来,正确的时间空间观念才能有助于学生简历历史时空感。

新课改的深入,历史学科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新课改将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列为学生必备能力,这是时代发展下对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除了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外,还要将学生真正放入到“主体”地位,能够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时空感。

【参考文献】

[1] 顾云松.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J]. 湖北教育,1999年09期.

[2] 张军. 在开放的历史时空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的教学探讨[J]. 山东教育,2004年35期.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第4篇

一、切实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首先, 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目的, 认真实施历史教学。只有牢固树立创新理念, 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探索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摒弃应试教育那种唯知识学习、传授、灌输的呆板模式的教学, 才会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并投以改革的热情、迸发教学创新智慧, 从而, 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朝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奋斗;第二, 教师要学习新知识, 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 加强历史与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要打破学科内容和自我封闭, 走向开放。例如:教学世界历史《殖民主义的罪恶》一课,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时, 让同学们运用世界地图册找出英国的一些殖民据点, 分为东、西半球两部分, 结合地理知识就易于搞清为什么英国自夸为“日不落帝国”, 了解它采取暴行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财富的事实, 把课文内容理解透彻。课堂教学老师要有较为渊博的知识, 有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见微知著, 讲课深入浅出, 不断启迪学生心智,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第三, 教师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学观念,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教学观。即由注重教师如何教转为注重学生如何学。教师课堂上需要随机应变, 让学生接受、消化和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 尽可能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自由探索、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 甚至要把课堂转移到校外,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学西汉文化一节内容时, 我积极运用本地乡土史进行讲解, 并把学生组织到长沙博物馆马王堆汉墓进行参观学习, 师生一起亲身感受西汉科学技术文化, 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二、灵活运用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集中思维强调思维的深度, 教师一般应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第一层是什么, 即要求学生由不知到知,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是为什么, 要求学生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能正确运用创造思维分析历史现象以及阐述历史规律的能力。集中思维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它是以课本为主要依据, 教师补充相关的资料加以说明, 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发散思维强调思维的广度, 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评判性、灵活性等, 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依赖于发散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为什么, 还应进行第三层分析还有什么?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由历史事件和人物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现实, 用评判的观点来对待历史上争论的问题, 并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问题, 从而突破作为中学生知识水平的界限和教科书提供的知识范围。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 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个性化、多样化, 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时, 把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我们改革开放联系起来, 分析他们各有什么不同;把条约中“香港”的割让到“香港”的回归联系起来, 谈谈自己对香港回归的启示;要求学生针对这些内容撰写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论证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查找大量资料, 通过编辑、整理、表述成文。例如:教学世界历史《法国大革命》一课, 以拿破仑为例来评价历史人物时, 大部分学生持肯定态度, 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扩大了革命的影响;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也有个别同学持否定态度, 认为他发动侵略西班牙、俄国的战争, 具有侵略性、称霸性是不可取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小论文, 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文字表达和研究能力, 也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经过“集中—发散—集中”的一系列思维能力的提高, 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并且创新思维将学生从记忆大量琐细的历史知识和教条主义的结论中解放出来。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创新人格是坚持创新, 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先生指出:“中学历史教育的任务是知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人格教育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中心任务。”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使命感、顽强毅力和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 以及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实行新课改后, 首先我努力摒弃“应试教育”让大多数人不断遭受失败 (分数低) 的挫折变得自卑的心理的教学方法, 而是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积极采用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历史小制作的实践等活动形式,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体裁的影视作品, 阅读历史名著等, 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例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前途教育, 我把课堂搬到黄兴故居, 回校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和写读后感比赛活动。第二, 我注重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现实, 加强学生人格培养。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倾向和“黄赌毒”“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丑恶现象, 我让学生借助丰厚的历史资料编制历史小报对其进行评论, 并出班刊评比。C123班学生赵娜、肖隽、王果、苏晶、章银、章彬等同学的手抄报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苏晶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手抄报费了不少功夫, 熟读书本、查看报刊资料、请教家长等, 评比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领奖后我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从古到今,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们为生存而奋斗而工作的发展史。为贪婪而竞争, 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失去信仰理想和仁爱精神, 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态危机,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创新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作完成后的成就感。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5篇

文章提要:课堂内外阅读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课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初中年级学生历史学习应加强阅读指导,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扩大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历史课堂内外阅读初中阅读指导不良倾向综合素质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但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阶段。教师应抓住契机,和家长密切配合,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加强学生课堂内外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堂内外阅读,提高学习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指导学生课堂阅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课堂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课堂阅读时一要忌散而乱无章法,二要忌无检查。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阅读效果:

1、深入了解学生现状: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设计的,学生的现状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环境、课堂上有可能提出那些问题,教师在上课前都应该充分考虑,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目前一些学生不愿意学历史,觉得没意思,尤其认为中考占的分数不多,不值得花时间精力去学。这些情况都要引起教师注意,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课使学生愿学、乐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如经常让学生讲解自己所阅读的好作品,讲体会、谈收获,以激发学习的热情。

3、重视对书籍的记忆、吸纳:

记忆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对文章知识的良好记忆有利于丰富学生思维,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阅读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吸纳课文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学生阅读蜻蜓点水那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在阅读中,应让学生找出有效的历史知识信息,能够说出重要的知识点,强化对知识的有效记忆,以此养成吸纳知识的良好习惯。

4、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使之有的放矢:

教科书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它“亦称课本,根据教学大纲编定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凭借。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规范和完善。所以,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上课时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阅读时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初中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不作统一要求,但要理解彼此互为补充关系。

5、及时提问检查阅读效果,使学生阶段性目标明确: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或学生互答。在提问时,教师的思维方

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前后四人结合起来进行。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教师也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教与学的效果。

6、上课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以提高学生注意力:

初中学生毕竟年龄小、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课堂阅读时应要求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课堂上除要求学生记笔记外还要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记教师的板书。板书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读书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一面好的板书,不仅是一堂优质课的一面镜子,也是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形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样板。同时也可避免学生上课时分心。所以,抄板书也是阅读课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7、绘制表格或归纳、整理线索、以巩固阅读效果: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 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要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既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下些功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课堂阅读是“举一”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反三”。课外阅读要注意学生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不分时间地点、不认真选择读物,二是对一些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感兴趣,阅读品味不高。三是不愿读书。所以规范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教师的责任。

二、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早的阅读课堂,历史知识课外阅读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如:提醒家长关心学生课外读物的质量,力所能及的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科学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平时多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而且阅读时必须坚持多样化的原则。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速读。名人名篇、传记之类可用精读, 略读是在了解读物中心的基础上注意标题、提纲并注意各段的大意,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速读是定下任务限时完成争取用最短时间阅读最多的文章,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学生掌握了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才能逐渐学会独立阅读。

2、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①有计划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尤其一些生僻的古代人名、地名;

②阅读时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另外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感慨出全文大意。

③每人一个笔记本,摘抄好重要段落,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3、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这些良好的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查。

4、关注历史小说、电影对学生的影响:

许多历史小说、影视节目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人们能够获得许多知识,但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平时组织他们进行影视评论,帮助他们选择优秀的历史小说、影视节目,充分利用现代音像媒体的有利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想,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以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判断力及审美情趣。使他们不要沉溺于一些虚构的情节当中,不辩真伪。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发展观;基本规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即要求在感知的历史过程中,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前者是知识与能力,后者涉及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主题里,选择有效信息,多途径地感知历史、获取信息。

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看待事物采取发展的观念,比如,采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新旧事物原理,即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是以旧事物的灭亡为基础,并且在面对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史的发展或多或少是伴随着一些人物的牺牲或者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和人物的产生去改变该时期的历史进程。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现状

1.学生的历史学习只是停留在了解历史问题的阶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只是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典型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基本经过,并没有教会学生去分析这些历史问题,因此,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很显然只是停留在基础阶段,也不可能尝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因为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需要让学生有良好分析问题的方法。

2.历史的学习缺少正确的分析方法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局限在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历史问题,然后去应付考试要求,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初中阶段,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分析问题能力的时期,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技巧。

二、如何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发展观

1.在学习中要有联动分析历史问题的意识

历史的学习看似枯燥无味,但是如果理清了历史发展中的基本脉络,并且在分析一些历史问题时注重将一些小事件联系起来去看待,就会看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比如,在学习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王朝——秦朝的历史时,虽然该朝代只有十四年的短暂时间,但是,它存在的意义却十分巨大,像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加速了我国的经济、文化大一统,但是由于统治者在修长城和陵墓的工程中,征发了大量的劳役使得民众怨声载道,最终加速了秦朝灭亡的步伐。分析这一类型的事件时,学生可以将大泽乡起义和项羽、刘邦的起义联系起来,将起义的发生背景以及经过联系起来看待,并且结合秦朝灭亡所发生的关键战役,最后得出秦朝历史短暂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只需要注重将每一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联动起来去看待就会发现更多的历史史实。秦朝灭亡后,汉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样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的时间里都会得到恢复,在汉朝的中期社会财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时需要结合这些社会背景去分析,包括西汉初期爆发的藩王叛乱都是由于王权与地方权力不平均导致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看待这些问题必须将西汉初期的政治政策以及社会状况联合起来去看待,才能明白事件发生的原因。

2.分析历史问题时注重对每个时间节点进行控制

我国的古代历史根据时间顺序主要有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时期的历史时,首先需要对特定阶段进行时间节点的控制。比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将唐朝分为盛唐、中唐、晚唐几个时期,大致的时间大概是7世纪初期到8世纪中期,中唐为8世纪中期到9世纪中期晚期,晚唐则为9世纪中期到10世纪初,每一个阶段的政治制度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唐朝初期的三省六部制使得唐朝的统治机构之间权力可以得到制约,但是后期部分兵权过度集中导致藩镇割据,加速了唐王朝的瓦解和衰落,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想将这些规律很好地把握住,就需要看到每个时期政治制度下所影响的社会文化发展,比如唐朝的科举制度将诗词作为考查的重要标准,因此,那时候吟诗十分流行,故而唐诗十分流行,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3.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首先,一定要建立在线索梳理的基础上,这是基础知识层面上的要求。其次,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比较和归纳,这是基本能力层面上的要求。再次,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时,要注重学生的概括性表达,即使学生是尝试性的表达,教师也不要打断或者取而代之,这是教学方法上的要求。最后,学生在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性问题之后,不要就此浅尝截止,而要设定材料情境运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环节的处理。总而言之,无论是在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抑或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以线索为中心,以方法为辅助,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总体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发展观的培养主要是从学生看待分析某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规律去进行的,学生在分析这类类型的历史事件时不能孤立地去看待这些问题,而是要将若干个历史问题联动起来去分析,并且分析过程中要对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与相对应时间段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自然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高月新.借助思维数轴厘清史实联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3).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7篇

一、把握能级要求,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

初中历史的能级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了解”“说出”“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 为识记层次要求。

“理解”——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 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述”“归纳”等行为动词的, 为理解层次要求。

“运用”——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 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 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 为运用层次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须深入研究教材, 正确把握能级要求, 以达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图文资料, 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 (历史地图、表格、代表人物画像等) 和文字资料,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 不仅能克服学生因强记历史人名、地点、年代、时间、事件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 而且由于它们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图文资料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课本图文, 加深理解。二是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图文资料, 创设新情境, 加深理解, 以增强直观性。出示不同的地图, 让学生进行比较, 这些通商口岸和经济特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开放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做, 活跃了学生思维,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构建知识体系, 提升对整体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的每一个单元, 是一个整体, 在一个单元结束后, 师生共同构筑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强化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用如下表格作一总结:

这样, 学生容易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从而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 只有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知识整体性的学习是系统的, 有条理, 有重点的学习, 既便于知识的储存, 又便于知识的提取, 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的质量, 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同时, 把握结构, 梳理线索, 提取系统知识要点, 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 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四、加强理论修养, 强化论从史出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材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编写的, 对历史的认识贯穿了辩证法的、历史的、唯物的观点, 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诸如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在矛盾中前进, 矛盾形成历史运动;历史上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上升性和反复性的统一, 呈螺旋式上升运动;一切历史发展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 更不能主宰历史。

上述基本观点在历史教材中虽无直接表述, 但却渗透在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分析中,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如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 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理论上认识, 两国革命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旧的封建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革命后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表明革命后建立的新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认识和掌握这些观点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 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 阐述历史发展规律, 掌握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 有人说:“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 戊戌变法未尝不可取得成功。如果袁世凯短寿早死, 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不一样”。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 是因为它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仅看到现象而未能抓住本质。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只有把必然性与偶然性, 现象与本质结合起来, 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这样经常分析引导, 才能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 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 史与论有机结合, 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8篇

一、创设人文的教育环境

研究发现, 学生情绪的不稳定根源于“恐惧”, 对竞争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交往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人文的教育环境。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就是环境的核心, 教师则是环境的中心。所以教师要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 应当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 并以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记得有一位教师曾说过, 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 我会把我自己的痛苦、愁闷都丢在教室的门外, 把我最灿烂的一面留给我的学生。试想, 这样一位敬业、爱生的好老师, 带给学生的会仅仅是知识吗?

二、发挥历史课的情感体验功能

历史课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素材, 教师应充分备课, 充分挖掘这些材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 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在感受中获得。教学设计上我们要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 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及参与、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例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 可以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失败, 兴起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兴起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 兴起了辛亥革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引发了五四运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我们中华民族才能从衰败中再度崛起。可给学生展示电影《鸦片战争》的结尾:“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很多学生会热血沸腾, 从而油然而生“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奋斗”的情怀。当学生树立了一种远大的志向时, 他在学习上就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他追求的境界也更高了, 这时他就不会再纠结于一些生活琐事, 学生的学习心态自然会好起来。

三、优化课堂教学情绪氛围

资料显示, 目前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情绪, 温暖、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克服焦虑情绪。为此,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讲课的节奏要与学生的思维速度相协调。既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又要使学生不断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太慢, 会使课堂气氛沉闷, 造成学生厌烦、分心;太快, 课堂气氛就会紧张, 使学生感到受挫, 造成心理压抑, 形成焦虑。

二是学习任务安排要富有“弹性”。针对学生的差异分类提出要求, 进行分层设计, 要让各类学生经努力都能“摘到桃子”, 使其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体验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学习任务布置也要丰富多彩。可把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结合起来, 以避免单调刺激使学生产生分心、疲劳。

三是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包括师生、生生互动, 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热爱、信任学生, 学生尊重、敬仰教师, 可以营造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甚至一触即发的紧张课堂心理气氛。从生生关系来看,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上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同学之间不和睦, 矛盾重重, 勾心斗角, 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压抑等不健康气氛。

四是讲究评价的科学性。新课程对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评价当中, 课堂评价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科学运用课堂评价, 可以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成功, 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既要通过评价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 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参与历史体验, 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对测评的结果, 要多鼓励少批评, 对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与表扬。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9篇

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 是一根“链条”, 抓住这根“链条”就能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读课文:阅读教科书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在阅读课文时, 一是要让学生注意课文内的历史名词和概念、历史时间, 二是要学生把课文中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 三是进一步指导学生编写读书题目的提纲、某个题目的提纲、整篇课文的提纲。另外, 还可利用教科书的天头地角、字里行间写些批注。

读地图、插图:新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地图和插图。地图是通过简明的符号, 显示历史显现发生的空间位置, 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插图包括人物画像、人物活动、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 它们生动地、具体地补充和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内容。读图, 首先要识图, 即识别地图的类别, 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还要把课文和地图有机结合起来、联系起来, 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应做到有图必读, 有图必识, 有图必析, 以加强形象感。

读年表:历史年表是形成时间观念的重要工具, 它的特点是系统连贯, 概括全面, 简洁明了, 要点突出。认真阅读历史年表有助于历史知识的全面化和系统化, 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上记忆历史年代, 掌握历史知识。本人结合自己课题研究的历史教学经验, 谈谈对历史插图积累起来的一些认识方法, 以供参考。

一、特点辨别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 有一些历史插图, 根据课文的要求, 重点是在掌握其特点。比如,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就属于这一类。对于这类插图, 一要确定与其对比物, 二要探明差异, 三要找到特点形成的原因或者经过, 四要判定其所具有的意义。现以“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为例予以说明。1.二者区别:北京人的前额很低, 眉骨粗大, 鼻子扁平, 嘴巴突出, 头部微微前倾;山顶洞人从前额、鼻子、嘴巴各方面来看, 与现代人差别不大。2.说明形成过程:因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距今遥远, 所以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 离今稍近, 所以与现代人有着相近的地方。3.参看图下的文字内容。4.判定意义: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 仅从面貌上看, 已显示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

二、分析结构

根据课文的要求, 有一些历史插图, 则应通过结构的分析, 来弄清其功能或用途。如:“四羊方尊”“翻车”“隋赵州桥”等。认识这类插图, 分析结构是其中心, 分析时应说清:1.插图可分哪几部分。2.各部分有什么关系。3.是怎样形成或产生的。4.具有什么功能或作用。5.说明什么问题。

三、拓展介绍

历史课本的许多文物插图, 仅从画面观察是无法达到课文记述要求的, 这就需要扩展介绍一些有关知识, 增强观察的深刻性、理解性。如:“崇圣寺三塔”“印度佛塔”“龟船”等可作代表。在认识这类插图时, 要围绕画面的内容, 说明其出其不意的背景、产生的经过、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现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1.随着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都城东京的建筑已不再是唐都长安那种封闭式坊里制的格局, 而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的格局, 商业区分布到全城各个角落;2.张择端的画卷, 描绘了都城汴河两岸的风光;3.全画总长5米多, 共绘人物550多个, 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 车辆约20辆, 大小船只20余艘, 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4.课本插图仅选了“十字街头”部分, 反映了当时东京城的繁华景象, 表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四、人物形象描绘

历史人物插图是历史课本中较多的一种。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的一种。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来说, 这些插图起着加深印象的作用。我的作法是:借助人物插图的肖像和神态, 补充介绍一些精神境界方面的内容, 以加深印象。如“彼得一世”一图, 先说画面人物仪表严肃、目光炯炯, 穿的是短装, 没有胡子, 再说这同他从小酷爱军事游戏, 经常与外国侨民往来, 受到西欧人的影响有关系。他羡慕西欧技术, 曾前往英、荷等国家考察学习, 对待反对他的人残酷无情。皇太子阿列克塞反对他的改革, 他毫不留情地把皇太子交给特别法庭, 判处死刑。他提倡“文明开化”, 生活方式西欧化, 所以他率先垂范, 穿起了短装, 剪掉自己的长胡子。所有这一切说明, 彼得一世是一位具有改革创新、远见卓识、做事果断的著名俄国沙皇。

五、情节分述

在历史教材中, 还有一定数量的重大事件情节插图。像中国历史“大泽乡起义”“黄巾起义”等, 认识这类插图按照“整体———局部———整体”原则拟出“观察提纲”, 用“问题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如“黄巾起义”一图可用以下系列问题来引导认知。1.“图题”是什么?2.此事件发生于何时?3.图上的人物装束有什么共同点?4.他们正在干什么?手里拿的什么武器?5.图上的旗帜写了些什么?6.它反映了什么?7.此图说明该起义有什么作用?事实表明, 运用这种观察提纲来指导学生认知插图, 既能帮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 又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由于历史插图的着重点是课本的文字记述部分, 所以在进行教学中一定要以说明其有关内容为准, 不能喧宾夺主和超越教材的主题。要按照“知觉、思维、语言统一规律”的要求, 边引导学生看图, 边引导他们的思维, 边作出语言的描述说明。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10篇

那么, 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多元互动, 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育者懂得了教学因素远远不只是教师和学生, 而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多元因素。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 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合理整合, 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应当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习初中《世界历史》中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章节时, 我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 然后发动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现代工业改革的课外资料, 准备讲稿, 走上讲台, 结果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让我大开眼界, 后来不仅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们所收集的资料还成为我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已不是唯一可用的课程资源了,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教材作为“引子”, 作为“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取舍和加工, 优化和完善。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灵活教学形式。开放性的教学提倡让历史与社会课走出教室, 走向自然, 走进社会, 给学生一方自由活动的空间。新版教材每册书大约有四节或五节活动课, 活动课主要依据学生好动、好模仿、好表演等特征, 围绕某一历史主题、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鼓励学生收集历史资料, 动脑筋制作表演内容, 积极参与, 相互交流,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演讲、表演历史小品、历史剧等。这种“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地位, 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 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相长。

二、启发质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疑为思之始”, 有疑才会思考探究, 才会产生孜孜追求的强烈的愿望和坚强的毅力。在教育活动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合理设计问题。问题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 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求异思维, 对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问题设计中, 应力求遵循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可以把一些历史事件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身上。如洋务运动可以从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些人物入手;再如讲美国的扩张史时, 如果从美国的星条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组成?”这样设疑提问, 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兴趣盎然, 从而在主动、轻松的状态中探究新知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多向的, 不是单纯的教师发问、学生回答, 也可以由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 或者学生之间互相设问。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因势利导, 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合理调整, 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合理回答, 切记不能对学生的问题不予理会, 敷衍了事, 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创造必要的外部和心理条件,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因材施教,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在历史课教学中, 要承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做到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个别指导等形式, 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成功感, 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具有克服困难, 孜孜不倦, 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图书资源、历史遗迹、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社区流传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 拓展学生思维, 使课堂变得更大、更宽。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 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悲壮深情的歌声立刻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自然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时我也会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 插播一段影视剧, 让学生身临其境, “真真切切”地感悟历史。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 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就较多。如《林则徐》、《鸦片战争》、《少年毛泽东》、《西安事变》、《地道战》、《大决战》、《开国大典》, 通过播放影像资料, 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发生的国内重大历史活动有了较深的印象。

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初中历史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的正面影响。因此,众多教师开始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初中历史课堂,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一、利用情境教学触动学生的心灵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载与沉淀,其中拥有璀璨的文化,也含有动人的历史故事。但是,初中历史学科却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学生需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大量的文字,也需要接受教师大量的讲述。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没有较高的效率,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

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例如,在“秦王扫六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秦始皇横扫六合八荒的豪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始皇帝的丰功伟绩。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相关的史料为基础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秦始皇以及其他的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能感受到秦始皇气吞山河的豪迈,同时领悟天下一统的壮志豪情。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将历史中的积淀展现出来,给予学生冲击,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以及学习的欲望。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材难以展现的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进一步展现历史的魅力。

例如,在“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代表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图片或视频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璀璨,领悟历史发展背景下人类社会的进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进一步突出历史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李政莲.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初中历史课堂[J].学园,2015(1).

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第12篇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课堂情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科技已经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广泛。多媒体技术能够以色彩鲜明、图形逼真的动态图像刺激学生的眼睛,加上情感饱满的音效感染学生,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极大程度的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中,教师可采用PPT和音频展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带入到东汉末年时期的场景中。首先很多学生会看过《三国演义》小说或者影视作品,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入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的中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开头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其次开始介绍东汉末年时期的各国首领,曹操、孙权和刘备,一一分析当时的局势以及人物特点:曹操最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重视农业,垦荒屯田,在和袁绍的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奠定了其王侯基础,刘备则因手下三名大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齐力相助在巴蜀建立了蜀国,孙权则在公元222年称吴定都建业,建立吴国,自此形成三国鼎力的局势。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向学生展示当时有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影视作品,将学生带入带当时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英雄辈出的时代,以课本所不能展示的直观性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学生仿佛置身其境,对这些历史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设疑法创设课堂情境

多媒体教学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到教师所创造的情境中,但一味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有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存在一定限度,有些学生在看完图片或者视频后没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只是对这些视频图片感兴趣而已,对于历史知识并没有自己的看法,这些会使学生对历史真谛的探索变得肤浅。因此,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在同等的情境材料中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有效的历史情境还是需要精炼的文字加以概括。

比如在讲述《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教师首先明确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分析美国独立后的领土扩张历程,向学生提问,在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中,美国是怎样的经济制度?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便可很快回答:“北部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根据南北方经济制度的不平衡,使得两方之间的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林肯上任后为什么这种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学生可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回答:“因为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对南部奴隶主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这是战争形成的初期。教师通过恰到好处的设疑,将学生引入到自主探索历史知识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真正的历史魅力。

三、开设活动创设课堂情境

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一样。学生要想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许多,可以是学生自行组织历史话剧表演,教师辅助学生开设历史知识竞赛等。比如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调查任务——家乡的昨天与今天。让学生通过合作或者单独进行调查,用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家乡在改革开放前与如今的生活面貌,通过这些调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来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结束语

文章主要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疑法和开设活动等三种历史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历史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能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大教学挑战,初中历史课程尤为如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怎样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是现今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主要通过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手段,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学习兴趣,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冬冬.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上》.2011

[2]何军利.浅谈初中历史开放式教学构建策略《新疆教育》2012

[3]张柏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农村初中历史课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新课程:中学版》2009

上一篇:新型银企关系下一篇:流媒体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