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教育范文

2024-06-16

多元化的教育范文(精选12篇)

多元化的教育 第1篇

一、优秀的舞蹈教育传统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了舞蹈艺术这一传统习俗, 有关舞蹈教育的内容在上古时代已被记录于史籍当中。《竹书纪年》载舜“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 说明上古时代的贵族们重视下一代的文化和礼仪教育, 也重视艺术素养的教育, 能够将贵族子弟集中到课堂中进行统一教育, 并用一种被称为“万舞”的表演形式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到周朝时期, 我国的舞蹈教育已经形成了定制, 并且初具规模。在贵族的教育体系内, 对乐舞教学已经有如“十有三年, 学乐, 诵歌, 舞勺。”等内容上的要求, 另外在学习内容的时间序列上也有诸如“凡必学时, 春夏学干戈, 秋冬学羽, 皆有序”的规定,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 这些规定有将舞蹈神秘化的倾向, 但这就是那一时期舞蹈教育的理念。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来古人学习舞蹈的氛围很浓厚, 这些规定也成为中国优秀的舞蹈教育传统。

二、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人的素质和能力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语言能力、舞蹈能力、人际能力等。这些能力独立存在, 但在人类实践过程中却一起发挥着作用,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 应当全面发展, 重视对舞蹈艺术的教育。柏拉图曾说过, “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学习者陶冶性情, 提升感受艺术美感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纪律观念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 提高自身修养;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意识和完善人格。因此可以说, 舞蹈教育对人融入社会化的程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舞蹈教育现状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 无论是基础教育体系还是高等教育体系, 人们对舞蹈教育的认识都存在很大的误区, 大部分人认为舞蹈是专业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对舞蹈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舞蹈教育本长时间忽视。舞蹈是协调身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完成情感表现的艺术活动, 是对身体机能的一种锻炼, 因此对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研究表明, 学生在校期间有着舞蹈或者其他艺术特长的, 其组织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同学, 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 所以舞蹈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智能的提高, 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全方位素质的提升。然而当前我国舞蹈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 并未得到普及, 这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舞蹈教育水平和在社会中的地位, 我们的舞蹈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关于舞蹈教育未来展望

当前, 虽然舞蹈教育未在我国得到全面普及, 但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并已将该课程提上日程, 教育形式呈现出新变化。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 笔者认为舞蹈是一门集强健体魄、陶冶性情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要实施正规的舞蹈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出发点, 弘扬艺术自身的个性特点。

首先, 舞蹈教育要多元化。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的, 其核心是教会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和哲理, 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舞蹈教育让学生形成完善人格, 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变化, 能够轻松应对人生坎坷。其次, 帮助学生正确利用自身潜在优势和周围资源, 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能力;最后,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将感情元素融入到舞蹈中, 使舞蹈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宣泄途径。

其次, 舞蹈教育要丰富化。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 舞蹈教育应该朝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层面发展。其一, 教育目标要丰富化, 以舞蹈技能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其二, 教育手段要丰富化, 除了面对面教育的分班上课之外, 还可以大量采用网络手段、录像手段进行舞蹈拓展教育, 吸引更能多的受众对舞蹈产生兴趣、加入到舞蹈实践中来, 最终实现以点带面,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舞蹈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将精神、情感完美的融合。在精神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 舞蹈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全面、可塑性高的人才成为舞蹈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舞蹈教育融合了艺术与文化元素, 以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舞蹈教育,艺术,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4.

[2][英]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隆荫培, 徐尔充, 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4]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

[6]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面对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多元化 第2篇

面对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多元化

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减小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决定扩大内需,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科技含量:加大技术投入、促使产业升级和转型等,加速改变过去粗放式增长的经济方式,缓解已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在加大调整结构投入的`同时,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产业工人、技术人舅的转型教育的新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给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产业升级迫使产业技术人员的升级.

作 者:龚丹 作者单位:上海新闻出版教培中心,上海,31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71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式 必要性 多元化 职业教育

多元化的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全球化 多元化教育 启示

一、英国大学的五大文化概述

(一)制度文化

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取决于如何理解大学。从有天主教主宰的学术领域到绅士教育,英国大学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中促进和推动到目前,英国共有140多所大学。英国高校的制度体系分为宏观的政府对学校管理与联系、围观的学校内部自主管理运行两个层面。首先,政府为高校实现各自目标和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证,并成立相关的机构,直接面对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并且负责监督和评估高校的政策执行和状况。然后,由大学内部管理机构来具体落实实施。一般英国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是委员会(理事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

另外,英国大学的内部是通过管理重心偏向基层的管理模式管理的。[1]这不仅针对学生的课程选择、考试评判,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各方面管理的十分到位,而且对院校的教学质量有较完善的管理与监督。

(二)学院文化

学院制,是源于西方的大学教育模式,是指大学除了专业的系科设置之外,还设有多个具有不同程度独立性的学院或书院。学院发展的集合形成学校,大学学院在学校中大都是独立的实体,因此,学院是一种制度安排、组织模式,也是大学制度安排、组织设计的理念和精神的表现,同时与大学分工协作,共同培养人才。

英国大学学院制在设置之后,在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不仅有助于高校学术和生活双向并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起着根本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师大教育学院谷贤林教授认为,学院宽容的环境、自由的精神和导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自由交往形成的影响力量更有益于学生的成长。[2]

(三)管理文化

近几年,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进行的比较,主要集中于两者工作机制、体系、职能范围等方面。在英国高校中,与国内高校学生工作承担相似职能的主要是“导师制”与学生服务中心。在英国高校,学生入学时就会由学校指定一名Tutor(导师),并对学生服务。学校的学生服务中心主要是解决学生日常问题。

2002年英国大学联合会首次提出“一站式服务"(One Stop Shop)。[3]“一站式服务”围绕学生,将分散在校园各方一同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相关部门集中起来,提高学生服务质量,方便学生更好地丰富他们的在校生活经历。“一站式服务”显现了学生服务人性化,方便,高效、专业的特点。

(四)诚信文化

英国高校对学生学术违纪行为的处理也属于对学生管理的一部分,并且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基于对里丁大学(Uiiversity of Reading)实证考察的分析,希望能对国内高校制度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在里丁大學,学术违纪行为主要指作弊,也就是用一种欺骗手段为自己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根据作弊的严重程度,大学可以给予警告至开出的处分。也根据学生主客观因素、学习经历,以及今后带来的影响而进行处理。特别说明的是,学校对学生处理采用保密制,仅学生本人知道。当学生对处理结果不服时可向SCAN申诉,若还有异议,可继续向校外独立机构ORA申诉,起诉成功率达50%以上。[4]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如今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此冲击和挑战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紧迫问题,先行的应试教育制度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我国的官办教育依旧处于垄断地位,教育的计划经济成分存在过重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得我们的教育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过分强调重点建设,导致其他学校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能被充分地调动出来,不公平对待会使效率大大降低。

第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较低。高校教师数量虽然连年增长,但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致使学校出现教师力量人手紧的情况。在中国的高校,仍缺少顶尖的人才;教师力量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甚至还存在教师的学术精神衰退、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导致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的上升与学术和教学水平成反比的现象。[5]

第三,中国高校学生服务部门常自封为管理者,要求学生受其监督管制,管理方法往往是传统的训诫。所以为了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并将观念落到实处还需要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6]

三、英国教育文化对我国现在大学制度的启示与思考

(一)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7]将学生作为学校的顾客,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使得学校与学生能有一只的目标与利益。

(二)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导师制模式。国内大学师资力量不足而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导师制的问题。建议将导师制进行划分,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或教授的研究课题中,增强实践能力,增进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针对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积极向兄弟院校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加强双方在资源共享的便利性和开放性。

(三)对学生违纪行为处理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申诉权,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仅使学生的申诉权利得到极大的尊重和维护,而且对他们的保密可以减小对自尊心的打击,树立个人改过自新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刘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期刊教育与现代化.

[2]郭镭.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之比较.2011(3).

多元化的美术教育 第4篇

首先, 把文学融入到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两者可以互相融合, 但是也有着不同之处, 文学是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思想, 而美术则是图画的方式记录心情。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区别, 其实二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比如说一幅美术作品, 欣赏的人不同, 时间不同, 欣赏时的心情不同都会影响对作品的评价, 所以说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会, 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从作品的形式来说, 美术作品是个可以一下就呈现出来的作品, 而文学作品不用, 它不是我们一看到题目就知道里面语言的作品, 当然, 这种区别会在之后的欣赏过程中逐步得到统一。也就是说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的步骤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而欣赏文学作品时则是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延续下去最终就走到了统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术之中可以融入文学了。在之前中国现代文学馆邀请著名画家以文学的内容进行油画、国画、版画等形式的创作。这次的创作活动, 可以说是把文学和美术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使得文学中体现美术, 美术中蕴含文学, 这样就使得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增添了人文情怀, 使美术发展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其次, 也可以把美术和音乐相融合。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美术则是一种视觉艺术, 这两门艺术看似没有什么联系, 但实际上则是两门联系很紧密的艺术形式, 有形与无形, 有声与无声, 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他们产生的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真是写照, 表现了人们的真实情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已经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对学生进行一种特别的教育方式, 使学生们在听觉的享受中去感悟美术作品, 这样也可以推动学生和教师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对美的情感追求, 音乐和美术作品的产生, 往往都是对时代背景做着最好的纪录, 是一个时代特征的提现, 给人们在思想、心灵上以强大的震撼。

再次, 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美术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是要求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健康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健康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学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对美术作品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使他们从中感觉和体验创作的乐趣和自我潜能的挖掘, 从中获得崇高的人格素质和熏陶。美术作品的欣赏对学生的情感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作品本身就是对情绪的一种宣泄, 那些生动的线条, 绚丽的色彩可以是画面变得生动有节奏感吗, 可以对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和对心灵的冲击, 符合学生心里的画面还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共鸣。学生的情绪自然的也会被艺术作品所感染, 从而可以改善学生的内心想法与情绪, 消除一些在平时生活学习中产生的不好的消极的情绪, 使得身心得到一种放松, 最终打到心情的愉悦感。但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生活认知的重要基础。所以说美术教育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同事美术教育在精神上, 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和塑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使得学生的心里变得更加的坚强。

最后, 现代教育技术和美术的融合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 在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中, 计算机的运用也日益增强,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运用增强和学生间对艺术的探索与交流。教师可以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授课,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觉需要, 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美术创作进行大胆的创新。将美术与科学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运用对学生进行绘图指导,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电脑水平。

总之, 美术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美术的课堂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进行美术创作, 学习美术知识, 提高作画能力, 更是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绪的抒发, 以及不同思想的碰撞。美术教师更对美术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探索与实践, 从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走出来, 让每一堂美术课程都有全新的收货,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基础美术知识的同时增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最后在美术与社会多元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上, 教师们也要进行全新的尝试与探索, 从中获得更广泛的教学途径, 滋生创新思路。这样美术才能在与社会各界中不用文化相融合, 最后得到长久的发展。

摘要:我国美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不仅面临诸多挑战, 而且也面临着诸多机遇。现如今我国美术教育发展中所面对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抓住机遇从而发展美术教育。当今美术教育改革已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了, 而是与社会文化相结合之后的教育改革, 注重的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多远的社会文化中得到发展。从这点出发改革美术教育, 既增添了美术学习内容, 又扩展了艺术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所以说, 美术教育应该是综合性、多元性的教育, 它应该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社会文化,融合,多元化,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夏志勇.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三明学院学报, 2005. (1) .

[2]、 (美) 鲁斯斯特劳斯盖纳、伊莱恩皮尔科汉.《美术, 另一种学习的语言》.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

[3]、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

[4]、《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多元化的教育 第5篇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展开了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在这项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智力分析,即所谓的多元化智力分析。这个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尊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 当前多元化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我国的心理学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相对来说已经不再稚嫩,相关配套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都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十分严重。相关的教学部门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部分细节问题还要格外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学校要落实好心理学教学时间的分配,并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心理学的教学体系。最终能够很好地扮演领路人的这个重要角色。而由于心理学其本身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够操之过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心理学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潮流,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都是非常陈旧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心理课程方面,包含了许多准确性极强的原理,这些原理通常都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学的方法不得当,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将目前各大高校的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起来分析,有诸多因素会对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对于教学质量十分不利,比较普遍的就是现行的教学模式不够新颖,并且许多的心理学实验教材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

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元化的教育 第6篇

一、明日的教育呼吁学校的开放

开放的学校要求教育体制的开放,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是否能实现自主化,教育体制的改变是关键。

开放的学校要求教育理念的开放,学校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让学校成为古今汇通、中外汇通的学校,成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开放的学校要求课程的开放,在尊重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允许课程重构、学科重组,开发多元化的课程、国际化的课程,让课程从统一到选择。

二、开放的学校要求校长的开放

開放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着明日之学校的开放;开放的明日之学校也要求明日之校长的开放。

1. 开放的学校呼吁明日之校长从传承走向创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它的文化、文明、教育都必须根植于传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与世俱进。中国是文明古国,先人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落后,明日之学校也不应该将之摒弃。但是,仅仅有传承还不够,明日之学校要求明日之校长必须从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校的创新,要求校长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对教育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同时,在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实施路径上有着科学的理念、清晰的思路、有效的路径。

于小学阶段而言,明日之学校应该是一所自由的学校、一所自然的学校、一所多元的学校。所谓自由的学校,就是办学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校里自由地生长,快乐地学习,同时校长有着自由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办学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桎梏;所谓自然的学校,就是要求学校不带着任何功利思想办学,让学生自信地成长,自主地成功,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正确认识每个孩子的差异性,让学生个体在学校这块沃土上取得进步,人人享受出彩的机会;所谓多元的学校,就是要求摒弃千校一面,千人一面,不跟风,不盲从,结合地域特点、社会环境等,让学校、学生有个性地成长。

2. 开放的学校呼吁明日之校长从浮躁走向理性。当下学校教育颇受社会质疑,甚至诟病,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资讯对学校负面事件的无限扩大与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发生了质的改变。作为明日之校长,必须理性分析各种教育思潮,并且善于从中提取精粹,而不是全盘接纳、全盘吸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要结合地方特色、学生情况、社区特点来选择适合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元素。如果校长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势必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仓促的、不成熟的,学校教师定然也是无法适从的。于学校办学而言,无非是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教学方式三大主要支柱。如果能科学地进行课程建设,办适合学生的教育;如果能让教师生态的发展,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如果能对当下传统或者是不成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把课堂彻底、完全地交给学生,交给学生学习方法。那么,校长办学将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性,那么优雅。同样,学校也必定是充满生机、原生态的、让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乐园。

教育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社会是广阔的天地,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养分。作为明日之学校必定是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多元的学校,因此,明日之校长要充分地发掘教育资源,有效地联接学校、家庭、社会,让更多、更广泛地教育资源充实的学校教育中来。比如,家长学校的有效构建,家长资源的有效开发,家长力量的有效使用等,都是明日之校长面临的难题。同样,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探索第三方质量检测方法,也是当下教育所面临的关键所在。

教育教学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当下社会对教育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统一性、机械性、刻板性造成的。社会的多元发展,必将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遭遇极大的挑战。作为明日之校长,必须用超前的意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第7篇

一、高等学校、社会、政府的关系

在过去, 每所大学都是独立的有机体, 按照其自身内在逻辑去吸收营养和发育成长, 对经济影响甚微。可是, 如今的大学却在政府的安排下, 竭力地发展自身而满足社会繁荣的需要, 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绝对不可缺少的事物。

1. 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高等教育三大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评估研究) 之一, 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发展评估, 二是声誉评估。发展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改进工作。声誉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办学条件、遴选优秀、择优支持、促进竞争、提高水平。但总而言之, 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 为社会培养出可用、可信的人才。高等学校的出口就是社会的进口。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等学校的学生分配由国家统一包揽, 即统招统分, 包当干部。社会需要什么样层次、结构的人才, 只有通过政府的指令性安排, 学校被动地接受、执行, 没有任何的主动性、积极性。目前,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它的主要特点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支配作用。如果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教学和科研计划时, 不考虑到社会的产业结构, 不与社会加紧联系, 那么,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因此, 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 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 真正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2. 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

在过去, 高等学校是政府集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于一身的一个机构, 所有的一切工作都是被动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增加高等学校的活力, 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了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个《决定》,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可是, 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 出现了“一放就乱, 一乱就收”的尴尬局面。1999年1月1日, 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在总则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给予了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法律上的保障, 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 强调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并不意味着要削弱政府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作用、地位。恰恰相反, 就像战争的意义太重大, 不能完全交由将军们决定一样, 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 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

二、高等学校、社会、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以上的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政府实行宏观管理, 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下, 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体不应是单一的, 仅仅只是政府, 而应该是多元化的, 即高等学校、社会、政府共同组成的协作体。它们既各自承担自己独特的职责, 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为通过教育评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组织上的保证。

1. 转变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原有的主体地位。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上, 要通过立法来规范评估行为, 通过财政拨款来影响评估工作。要制定基本的办学标准, 要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信息系统, 要推动高等教育评估研究, 促进学术交流。政府对高等学校评估、监督的重点是学校整体评估, 侧重于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笔者认为, 在目前, 政府应该筹集成立高等教育的元评估系统, 所谓元评估, 就是对评估机构的从业资格、所有评估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对结果的分析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的评估。简而言之, 即对评估的评估。只有成立了这个元评估系统, 政府才能切实地从具体的评估活动中解放出来, 真正做到简政放权, 把具体操作层面的事务交给学校或社会。

2. 高度重视发展社会评估体系。

在过去, 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投资者于一身, 这种办学模式下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评估就象自己的父母评估自己的孩子, 很难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进行评估。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中国怎样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中讲到: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提出要办好一批重点大学。他作为领导小组的成员, 参加了那些重点大学的排名工作。在讨论中, 一直争论不休:只抓教育部直属大学, 其他部委所属学校不同意;只抓综合大学, 工科大学不同意;只抓中央部委的大学, 省属大学提意见。于是, 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 不得不搞平均主义, 弄了一个87所重点大学的大名单。后来搞的“211”工程,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 他指出:在重点大学的功能和质量评估中, 由于政府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因而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 这就需要发挥社会评估机构的作用, 从而更能够站在一个公正、公平的角度来实施评估。

3. 切实加强建立高等学校评估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 这种扩大的自主权像一把“双刃剑”, 给高等教育的质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改结合”、“评建结合”。但是, 在过去单一的由政府组织的评估中, 各个学校为了达标、评优、排名等原因, 弄虚作假, 突击准备, 甚至欺上瞒下。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评估的真正意义。对于高等学校而言, 质量是她的生命线。在今天, 教育质量应该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和安身立命之本。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主动认识到教育评估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针对成绩提出具体的巩固政策, 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只有把高等学校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高等学校成为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高等教育评估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其目的。因此, 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 不能仅仅把政府作为评估的主体, 而是应把高等学校、社会、政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参与、协调发展。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依据, 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个《规定》已出现了某些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现象。本文只对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体进行分析, 以期能找到适合的评估主体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高等学校,社会,政府

参考文献

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第8篇

一、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 国家的宏观调控明显, 运行机制以国家行政指导和政策倾斜为导向,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集中和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培养学生的规模效益。但是, 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改革容易导致“一刀切”, 影响高校教育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造成发展结果与政策目标发生偏离。目前, 这种偏离所引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高校教学质量下滑。

过去近20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 “规模效益”是大部分高校关注的重点。在这一关注重点的影响下, 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增加新课程设置等内容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而由于人力资本的增长显著受限于时间, 大部分院校的师资教育很难与院校的规模扩张相匹配。因而, 在规模扩张之后, 全国大部分院校都存在生师比不断上升、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不匹配、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等问题, 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2. 大学生就业困难, 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高校教育质量下滑的必然结果, 同时也成了高等教育备受质疑的核心问题。除教育质量外, 大学扩招所导致的毕业人数剧增, 而社会就业岗位却达不到这样的增长幅度, 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相对应的是, 全国各地的“招工难”已经慢慢由季节性变成了常年性, 特别是“技工荒”已然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瓶颈因素。

3.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程度逐渐凸显。

高校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转型, 高等教育不再是稀缺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得到了缓解。然而, 这一缓解只是体现在总体层面上, 具体到不同区域、不同阶层, 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正在日趋显著。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可以用两个指标予以说明:一是各地区普通高中升学率, 反映了不同区域入学程度的难易。仅以2006年为例, 该年度北京的高中升学率为197.4%, 青海仅为40.5%, 二者相差约5倍;二是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反映了各地高等教育质量的差异。1998年, 地方与中央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为7431元, 2008年这一数字升至16208元, 显示了各地高等教育质量差距的大幅度拉大。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成因

1. 高等教育偏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 导致大学生素质下降, 就业困难。

教育的本质是, 使得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然而, 受市场化影响, 一方面人们亟待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倾向于追求提高培养效率, 双向作用之下, 投入少产出大的学科成为高等教育的优选, 教育因此转变成了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

2.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 高校的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高校扩招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 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的公益属性。然而, “一刀切”的转变模式也导致了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以学术导向的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扩张速度远远慢于大众化的推进速度, 导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不仅没有因为大众化而缓解, 反而进一步加剧;二是以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被忽视, 教育质量显著下降, 导致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成为制约产业转型的重要因素。

3. 地区间高等教育质量的差异日趋显著, 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在我国现行招生体制下, 入学标准主要是参考基础教育的学业成绩。一般来说, 大中城市拥有更多的优秀师资, 由此形成的基础教育差异会进一步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 体现为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配置。然而, 近年来, 地区间高等教育的质量差距不断加大, 1998年地方高校生均公用经费最高省份 (北京) 比最低省份 (贵州) 多6010元, 而到2007年这一数字的差距扩大到12601元。地区间高等教育质量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地区间高校师资质量的差异, 进而决定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差异, 最终影响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三、我国高等院校的多元化发展建议

1. 重构学术研究体制。

经过改革, 学术研究越来越从大学转向政府或企业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 学术体系由研究型转向应用型, 研究者也从过去的“知识分子”变成了“技术专家”。这样的体系既有助于为公司提供利润, 又缓解了体制变革当中的一个重大矛盾:一方面现代生产要求培养高水平人才, 而另一方面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又会影响社会职能分工和权力分配。然而, 这一转变也破坏和影响了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优质教育, 造成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社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既需要实用型人才和应用型科研, 又需要学术型人才和理论型研究, 而后者是确保前者的基石。因此, 在今后的高等教育改革中, 需要重构学术研究体制, 积极拓展优质高等教育。

2. 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

借鉴英国的分类教育经验,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四类, 顶端是拔尖的私立大学和著名公立大学, 其次是普通公立大学和四年制学院, 最后是两年制社区学院。这种分类改变了原来缺乏选拔层次的高等教育, 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赋予不同的院校类别, 在体系顶端的院校强调开放性思维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在底端的院校则强调纪律和服从, 培养符合工厂需要的劳动力。我国开展的“211工程”、“958工程”与美国的教育分类相仿, 亟待改进的是如何强化“211学院”、“958学院”的学术型教育, 使之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区别。

3. 采取具体措施应对高等教育人数的增长。

高等教育人数增长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二战之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曾经被认为是社会平等的有力推手, 大多数处在社会底层的人都视高等教育为改变命运的途径。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 人们才越来越发现实际上这种所谓“平等的曙光”是一种假象, 但高等教育膨胀已经不可逆转了。为了应对这种膨胀, 美国彻底改变了低层次高教单位的教学法, 不仅改革了教授的内容, 更多地讲授技能性的知识, 而且将教学规划权利上移, 学校的教学规划由少数专家制定, 强调批量化和标准化。这种做法一方面配合了在高等教育底层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纪律和服从的导向, 另一方面适应了白领无产阶级化的趋势。

4.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 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 在新增教育预算的份额中对职业教育予以倾斜, 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第二, 改革办学机制, 准许企业参与职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目前, 浙江省的一些职校已经开始探索“借力名企”、“校企合作”的道路,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第三, 建立职业学校独立核算机制。我国的职业学校大多不是具有决策权和独立利益核算体系的办学法人实体, 既无实质性权限筹集教育经费, 又无法独立支配教育资源, 获得利益方式不是从长远考虑———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 使毕业生拥有更好的技能、更广阔的前景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从而吸引优质生源, 并以优渥的报酬招来优秀的教师, 而是依赖于政府支持, 单纯追求校园面积、招生规模的“规模效益”。因而, 需要改革职业学校的核算机制, 实现满足社会人才需要的教育目标。

多元化的教育 第9篇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脱离学生实际, 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地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 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 空洞说教, 学生不以为然, 无动于衷, 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2. 历史与现实的脱节

“百闻不如一见”说的是亲身体验对于认知的重要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是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然而学生主要从书刊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和认识历史, 他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会, 看的时候可能满腔正气, 但一回到现实中, 对许多现象又不能理解和接受。

3. 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缺陷

人们对教育目标认识已发生改变, 德育教育也在围绕新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改革。但德育工作常常是喊得响亮, 难以落实。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除在成绩上给孩子施加压力外, 他们常常把自己工作上、生活上的不顺心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老实人吃亏”、“好人没好报”等。

4. 社会舆论的误导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舆论的误导, 往往是他们产生品德不良行为, 甚至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如:职场的现实与残酷, 选拔人才中的走过场, 任人唯亲, 只重关系, 重金钱, 而不重实际, 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一种悲观心理, 难以成才。大量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充斥的色情、暴力镜头, 对于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 心理发育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来说, 无疑是诱导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目前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探寻一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对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培养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

二、德育教育多元化的研究对策

1. 加强实证、行动探究, 提升德育新问题策略有效性探究

从现有的高职德育探究成果看, 结合高职德育新问题描述的探究较多, 有实际意义的实证探究过少。探究者大多是一般的理论阐述, 缺乏问卷形式和实地调查分析。这种探究视角决定了探究方法往往是抽象的, 更多的是经验层面上的理论描述;应然层面的多, 实然层面的少, 未能深化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高职学生大部分是80后、90后学生, 他们在思想、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呈现明显的时期特征。同时, 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 高职学生在思想、心理如就业观念、消费观念, 学习、恋爱、性心理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 由此引起高职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显著差异。这些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实验等, 以深化了解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 才能提升德育新问题策略的有效性探究, 不断创新德育工作。

2. 紧密联系社会发展, 拓展德育内容

在拓展德育内容方面, 很多学者认为要以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 以集体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为核心, 以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基本内容。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 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角度, 除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教育、心理教育外, 还应在环境道德教育如消费观念, 经济伦理教育如诚信修养, 信息道德教育如网络道德, 现代人的 (道德) 心理素质教育如竞争观念等方面过度拓展或浸透。同时, 要坚持开放的德育观念, 联系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 引导学生准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 增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认同感。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顺应社会环境的思想道德能力, 要从生命德育观念出发, 关注个体生命: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性。可以在伦理、心理、生理三者有机统一的角度拓展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3. 争取多学科支持, 拓宽德育创新视角

现代德育学的发展, 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支持探究, 从不同视角深化对德育的认识。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复杂性, 也要求从多学科视角寻求策略。目前的德育创新探究视角仍旧过于单一, 探究人员主要局限于德育教学和德育管理人员, 这些情况限制了德育创新的视角, 使得德育创新的思路过于狭隘。当代德育理论探究的一个明显趋向是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进行探究。同样, 高职德育理论创新探究需要借助哲学、思想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文化学、生理学等不同学科合作探究, 并结合实践寻求德育创新的突破口。争取多学科支持, 才能拓宽德育创新思路。

注释

幼儿社会教育的多元化实施策略 第10篇

为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 我们进行了幼儿社会教育多元化的实践与探索, 旨在为幼儿创设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环境, 引导幼儿在社会活动时多渠道感知、多途径交往体验, 探索幼儿社会教育的多元活动形式及特点。

一、社会活动生活化———探索渗透在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教育

良好的幼儿社会教育应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价值, 和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让幼儿在生活中扩展、迁移和巩固经验。

1. 环境创设中渗透社会教育

幼儿园环境应具备社会的感染力、美感、情趣性。我们在环境设置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等溶入其中, 使社会教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例如, 幼儿园的围墙栏杆有意识地布置了不能攀爬的标志、图片, 对幼儿进行爱护生命的教育;楼梯台阶贴着上行靠右、下行靠左的小脚丫图形, 提示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

2. 日常生活中了解社会认知

幼儿的思维是感性、具体的, 只有应用于生活的社会活动, 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社会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无时不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社会认知, 练习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例如, “厕所堵塞问题的解决”, 首先是疏通, 其次是找原因, 最后是解决, 一层一层下来, 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厕所也不再堵塞了。

3. 家庭教育中重视社会教育

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应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在家庭生活中的家长对幼儿的“社会”教育, 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平时, 可让孩子讲讲家庭成员的生日, 说说自己父母喜欢的电视频道及内容, 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脚等。

二、社会活动游戏化———探索渗透在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教育

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 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环境的创设能让幼儿轻松地在“玩”中“学”。

1. 编制幼儿喜闻乐见的社会活动游戏

我们通过分析幼儿认知发展水平, 围绕近期目标, 设计了角色游戏、音乐游戏、亲子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五种类型的游戏, 无论哪一类游戏都有社会化教育的内容与作用, 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结构游戏要求幼儿认真细致、克服困难、团结协作;角色游戏要求幼儿间相互配合协调;智力游戏要求幼儿善于自控、遵守规则、诚实操作。例如, 为帮助幼儿体验小伙伴一起玩的快乐, 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孤独的一条鱼和快乐的许多鱼”;为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设计了亲子游戏“衢州小吃”, 请企业界人员、家长、孩子一起来做、“推销”、品尝邵永峰麻饼、美妍蛋糕、龙游发糕等。

2. 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组织方式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 游戏的组织方式要丰富多彩。小班组织的游戏形式要单一、情节性要强, 中班的游戏形式可多样化, 大班则可多一些让幼儿练习行为规范的环节。例如, 在娃娃家游戏中, 小班可投放大量相同的娃娃、餐具, 中班可再开设一些医院、理发店、餐厅点, 提供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大班则可创设一些情景让幼儿去体验。

三、社会活动整合化———探索渗透在家园环境、各学科领域的社会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无论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都是一个整体, 教育者应该充分协调多种资源、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使社会教育形成一个系统, 使各种因素发挥整体的影响, 以提高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

1. 家庭与幼儿园社会教育价值导向的整合

幼儿的社会教育关涉整个社会, 又需要整个社会关注, 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师, 还应包括更多元化的群体。单纯通过幼儿园而没有整个社会的系统协作, 幼儿社会教育是很难走出困境的。我园建立了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 促进了家园之间幼儿的社会教育价值观的沟通。如进行父母价值观的调查, 了解父母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期望;幼儿园向家长发放有关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手册并对家长进行辅导, 组织家长进行价值观讨论等, 建构共同的价值观。

2. 社会领域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整合

潜移默化是社会领域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 在社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边际交融。如在中班科学“打气球”的活动中, 我们就渗透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我们在提供给幼儿各种充气的工具时, 各组的材料不同, 鼓励幼儿在活动时相互协商、操作。

四、教育内容“时代”化———探索具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教育内容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时代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幼儿社会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1. 关注身边的问题

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素质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构成。我们把幼儿“社会性素质”培养的目标第一条定位为:不成为危害社会的人。近段时间,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染色馒头、毒花椒等,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成为公共安全的顽疾。我们开展了“食品安全你我他”活动, 组织幼儿给有关部门、企业主写信, 寄发“叔叔阿姨, 我要吃最安全的食品”的照片, 倡导“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做食品安全小卫士”的理念。在全社会进行反对酒后驾驶的活动中, 我们的孩子也积极参与其中, 给爸爸妈妈写信, 不乘坐喝酒以后的人驾驶的车辆。

2. 关注全球性问题

世界多元化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 音乐教育 多元化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背景

1.世界文化多元化是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前提。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我们对世界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村便是对这种变化的形象称呼。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深同样也促进了各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交流,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也应运而生。浩瀚的人类音乐文化将引导音乐教育也向多元化的发展。由此我们得出,世界多元化将会影响音乐教育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也要求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应多元化。

2.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新课标要求。新课程要求音乐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音乐,在表现和创造方面要有更大的提高,同时要将音乐相关的文化糅合到课堂中去。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以音乐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将使音乐教育更加丰满,通过活泼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现,从而也能够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3.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能够改变现有音乐教学的弊端。现在初中音乐课程,多以教会唱几首歌为目的。这种单一的教学目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教育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教育产生偏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高参加艺术实验的欲望,不能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而磨灭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条件,他们将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博大精深。

二、多元化的音乐课程

1.开设乐器课。乐器的演奏是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一些演奏乐器的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在能准确演奏相应曲目的前提下,正确地把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乐器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尽量让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比如竖笛、电子琴、手风琴等,这些在无形中都会增加学生的音乐素质。

2.定期举行班级演唱课程。演唱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对唱歌的要求是学生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把歌曲唱出来。多声部和多声乐的表现力更强,在学生唱好简单歌曲的前提下,提高演唱的难度,让学生体会多声部和多声乐的表现力,增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让音乐欣赏课更加多元化。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来说,多元化的音乐能够丰富其感情、陶冶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在音乐欣赏课中,老师发挥的是主要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也应该采用多元化且开放的形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方法的主体,可以把音乐教学方法从课内引申到课外,给学生布置任务,例如搜集一些课外的音乐资源,糅合到音乐教学方法中。

教学方法最能够体现多元化,现在流行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启发式、竞赛式、讨论式、比较式等多种形式。

四、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多元化的音乐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多角度进行,体现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多元化的评价要求老师不要局限于学生的单方面素质,从多个方面肯定学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信心以及创造能力等各方面都给予积极的评价。新课程对课程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指出在体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把评价的重点放在音乐课程的价值和基本目标上来。

教育应紧跟时代的变化,所以要寻找更好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教育,时代发展要求音乐教育也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对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重视,把音乐教育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

五、多元化音乐教学的意义

中国倡导素质教育,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文化的交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同时也就拓展了学生体验音乐的综合范围。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展示了音乐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提高修养。

多元化的音乐就是创新教育的体现,会成为以后音乐教育的主流,因为它具有其他音乐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接触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会更加灵敏,使学生具有多重的乐感。乐感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在以后的表演中可以深入理解异地音乐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浅谈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建设 第12篇

一、艺术教育的主要思想

(一) 艺术学科的教育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挖掘艺术功能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并主张转变教育理念, 跟随时代发展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加强艺术教育学科的建设。从学科培养目标、学生能力要求与相应的课程设置看, 必须体现艺术和人文素养的结合;要立足于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选修课, 使该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

有很多人对艺术这门学科知之不深, 知之不广, 这也是艺术界长期以来重视技艺、轻视研究、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的结果。所以, 笔者更想强调应加强艺术学科的教育引导, 对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我们应该努力从实际问题中寻找根源, 想出方法, 对症下药, 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教学而教学, 应该把育人当成一件好事或善事。一直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温家宝总理那席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学校必须以教育为中心, 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美可从艺术中诞生, 人们需要艺术美, 因此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 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对中国美术教育本身性质的探索中, 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教育目标的发展方向, 可以发现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面对现实社会、面对生活、面对眼前的实际存在、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 我们不得不承认,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艺术美要高于生活美, 因为:第一, 生活美容易消失, 海市蜃楼般转眼即逝, 能观赏的人不多。艺术美是对生活美的再创造, 它舍弃了与美无关的东西, 突出体现生活美。第二, 艺术美通常把分散在生活中的美集中起来, 使它更加鲜明突出。由此可见, 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 艺术美则更集中地反映了生活美。艺术家总是先在生活中寻找美, 然后创造出艺术美。艺术美可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 提高审美素养,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鼓舞人们为实现美的理想而奋斗。

(三) 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所以, 要引导学生读懂艺术, 就要以理论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开发大学生潜能、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是美育的核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美术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当今时代,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中美术审美教育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陶冶学生情感, 促进健全的审美心理和完善独立人格的形成, 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 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努力确立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 不能让别人一提到艺术便单纯地认为就是画画。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因此, 面对同一事物,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心理。想象、移情和心理距离是产生审美心理的主要条件。审美想象是把记忆中的材料进行改造, 组合成新的东西。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发挥教学的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审美的时候要注重客体与主体, 剖析作品所激发的审美体, 以及作品所表现出的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 也可以此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四) 美术学科提倡的师授观念

笔者认为, 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审美趣味,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安慰, 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他们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表现语言。就像文化课老师教学生学习主科知识一样, 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教学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艺术美学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一门学科, 美术与文化并不是绝对分离的,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也有自己的表现语言, 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等。黑格尔曾认定:“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 是我们“可观照, 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表现语言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由于美术作品主要是通过视觉而为人们所感知的, 因而也将其称为“视觉艺术”。欣赏美术作品时, 要注重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教师不仅要言教, 还要注意身教。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要深刻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感受和评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的任务在于, 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 变为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同时, 要适时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 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判断。教师对作品要进行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和非审美的成分, 在教学中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正如文化课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把凡是能够使人联想到答案的事物全部列出来,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二、艺术学科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美术实践教学

(一) 明确教学对象与目标

很多东西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当学生感知到一定程度时, 便能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在实践教学中, 可适当查阅一些与作品相关的史料, 将其融入教学之中, 以便满足现今学生追求现实意义和经验的需求。席勒在谈及美育的特点时曾提出, 美育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 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也就是说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 不要去束缚他们的思维, 这样, 学生才会自由思考, 进行理性分析。

(二) 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

针对现今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现状, 笔者认为教学不应太单一, 绝对不能够为了完成上课任务而教学, 那样一来教育的发展可能会止步不前或滞后, 很难稳步前进。所以, 教师应推陈出新, 选择符合时代要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试想, 如果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有关美术的, 那样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单调无趣。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添加一些文化知识。比如, 在欣赏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时, 要让学生了解到它是一件新颖独特的青铜工艺品, 联想到青铜业发达的商朝, 并让学生明白它还是一件方便适用的生活用品, 使学生充分领悟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并高于生活”。

教学不仅要给予学生某些美学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去实践,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来说, 就是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创造、去设计作品。审美创造活动是一个“创造——作品——审美”的双向运动过程, 而且设计出的作品还需符合时代潮流。让观者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学价值。同时, 还要注意审美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 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也说过:“美和实用往往确实是结合着的, 但美的价值是所谓本来内含的价值, 它与有用的价值不同, 是基于对象本身内在意义的评价上形成的。”

人的欣赏活动并不是孤立的, 是随着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 要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感知能力, 必须要让其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当然, 学习书本知识与前人的经验也是必要的;但是, 把这些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 还要经过自己的实践。如果自己不主动创新, 就永远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 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驾驭。让我们一同努力剖析艺术教育的内涵,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三、结语

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培养出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纯洁的感情、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思想、远大的理想的社会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李子卓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日]竹内敏雄.美学总论[M].[日]东京:日本弘文堂, 1979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5]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6]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7]杨琪.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常锐伦, 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9]刘莉, 姜珊.浅谈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10].唐巧.陈鸿.论美术审美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11]朱小林.新课程湖南美术教育文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点滴记下一篇:城市绿化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