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体制范文

2024-06-19

办学体制范文(精选12篇)

办学体制 第1篇

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高级(第三级)形式,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各地在确立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时,均力求突出其技术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特征。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社会领域中,突出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由政府包办的一元模式逐步走向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1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种类

1.1 政府办学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主要模式

(1)原来普通大专学校及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合并改革模式;(2)重点中专升格模式;(3)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模式。

1.2 国有民办体制是我国高职教育学校办学的重要模式

国有民办的高职办学体制模式主要有:公立高等院校以民营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公转民”模式等。(1)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模式;(2)公立高校转制办学模式;(3)企业为主体办学模式。

1.3 完全民办办学体制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新兴模式

目前,完全民办学校的办学类型很多,在此主要归纳成以下几种类型:(1)大型民营企业及社会团体办学模式;(2)股份制办学模式;(3)私有制独立办学模式。

1.4 五位一体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

具体做法是:(1)基地共建;(2)招生协作;(3)教学互动;(4)科研融合;(5)就业双赢。

1.5 中外合作制办学体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分为合资制和合营制两种,管理模式和股份制类似。

2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特色不明显、办学条件还未能完全具备

近几年合并、改制、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与升格式改制前的相比,变化不大,教学设施陈旧、落后、达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市场接轨不够,把原来办大专的院系简单地翻牌成职业技术学院,换汤不换药,跳不出普通高校的框框,还是与原来的大专没有太大区别。

2.2 学校合并存在诸多问题

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几所学校合并的,在办学理念,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福利待遇和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合并过程中致使原有学校之间产生诸多矛盾,新设学校的领导班子存在磨合期,加上有些学院是分校区办公,增加了合并的成本,有的合并学校之间相隔太远,资源无法共享,造成办学的困难。

2.3 缺乏职教办学理念

不少办高职的学校、机构在思想上认识不充分,有些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因为高职高收费是“名正言顺”;有些是为了应付近年来的扩招,仓促办高职;有些学校的实训基地根本没有着落就开始招生,只把4年本科的课程压缩成3年就完事;某些大学办高职,只把原来专科部的牌子换成“高职院”就行了。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本科院校的领导只看重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尽管办了高职,但把高职定位低,没有把它当成学校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对高职的投入不足,支持不够,给高职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

2.4 师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有几个来源,其中有原来教中专,后来由于学校升格转而教高职的;还有一些教师一直任教于本科,随着本科兴办高职,由于学校师资不足而兼任高职教学的。原来教中专的教师要将教育目标从高中阶段教育转向高职教育,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原来教本科的教师,一直以来以学科教育为主,动手能力不强,对高职特色知之甚少,有的老师反映说他们教高职就是把课讲得短些而已,没有按照高职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严重地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发展。

3 对我国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高职教育多元化体制

为了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形成,政府要转变职能、改进管理,在多元化的办学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不应是直接举办高职教育,而是作为高职教育的宏观管理者,对全国或地方的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统筹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企业、私人和民间团体办学,促进竞争环境的形成,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优化职教资源的配置。制定政策,立法和监督,保证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引导高职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等。通过制定高职教育的相关法规规范高职教育的办学行为,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在促进高职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应注意帮助高职院校找准办学目标,构建合理的办学层次,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应紧紧围绕高职培养目标,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走出普通本、专科办学模式,大胆探索高职办学新路子。要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科学进行专业设置,大胆变革办学方式,实行院企挂钩,成立由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老总、资深教师组成的教学委员会,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制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计划,削减一些针对性不强的理论课,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的实训中心,营造真实或仿真的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相一致的职业活动氛围,使学生在现代企业的环境中得到熏陶,缩短校企间的距离,达到就业后就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具备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基础,成为真正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3.2 继续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问题

3.2.1 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

职业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地方政府有责任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统筹地方职业教育资源,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跨行业、大规模、多功能的综合性骨干职业院校,并加大投入,提高其质量效益。在高职教育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下,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政府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应有所不同,其中公办学校中政府经费所占的比重应高于私立学校,对于私立或民办的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而且可以通过划拨经费对民办或者私立学校的办学进行规范和引导。

3.2.2 探索市场机制,在允许获取合理回报的政策引导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办学

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引进国外优质职教资源,是弥补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加入WTO后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提高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现在相当多的民办教育机构和国外教育机构举办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谋求回报和盈利,因此只能在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学校和专业举办,还不能全面兴办,同时必须加强管理,规范发展,使之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和良好的升学前景、就业前景,吸引学生及其家长投资这部分职业教育。

3.3 加大“产、学、研”力度,增强高职教育培养特色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过程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应当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不同体制模式、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找准学校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选择一条依托地方经济,实现校企结合的道路。校企结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行业、企业办学模式。企业自主办学或政府将原有学校归企业管理,学校与企业之间是上下级隶属关系。(2)学校办产业模式。实力雄厚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来兴办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或建立开放型的企业,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等。(3)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合作,企业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注入股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的各类智力成果。(4)教学与生产结合模式。在生产中组织教学,在教学中组织生产,其具体形式为:a)部分教学过程在企业中进行,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过程,感受企业文化,参加企业管理,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b)部分教学过程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运作,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不仅承担学生的实习任务,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开展勤工俭学,以减轻学生的负担。c)教学资源为生产服务,图书馆、实验室、教室等教学设备不同程度地向企业开放,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5)松散型的合作办学。学校以协议书的方式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聘请企业的主管人员为学校的名誉教授,为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建立学校的人才需求与分配网络;可共同开展专业建设的调研,确定老专业的改造和新专业的建设方案;还可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指导学校的教学改革。

3.4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市场的走向迅速调整专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与市场的无缝连接。要使学校真正跟上市场的步伐,就要求现有的高职教师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专多能的、率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理论与技能并重,教师除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要提高实践技能,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必须到企业去学习。高职院校应该凭借校企合作的优势,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实践,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另外,在师范类院校设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有针对性地培养面向职业教育的教师也是一种有效解决职业院校师资水平不高的途径。一般的师范院校培养的都是面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培养讲课技能外,还贯穿教育科学知识并进行教学实习,在四年的本科阶段学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技能。但目前为止,专门为职业院校培养教师的师范类院校并不多见,顺应市场的需要,在师范院校中设置相应的专业,聘请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同时邀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师傅、工程师到校兼职讲学,鼓励学生下车间参与实际操作,并将理论知识与体验到的技能相结合,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平。目前,许多省市已成立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门为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教师,使输出的人才兼具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双重本领,以解决职业院校师资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唐建生等.五位一体一种高职教育办学的新模式——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办学体制情况的调查[J].今日浙江,2005,(21).

[3]牛征.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1,(8).

[4]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5]查有粱.教育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

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 第2篇

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意见

(讨论稿)

我州在2007年5月就出台了《创新党校办学体制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将我州县(市)委党校改为州党委党校的分校,并明确了各自的基本职能。成立了自治州党校系统教学工作协调小组,对州党校及分校的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和优化,根据我州实际设立了6个学科教学小组,对统筹调配师资及队伍建设等作了原则安排。三年来,我们在工作指导、师资调配、学科建设、教学研讨、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已经走在全区地州党校的前列。但还有许多方面的工 作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和深化。为贯彻落实好2011年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精神和地州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不断提高博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我州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第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和全区党校校长和行政学院院长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和《纲要》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进作风、解放思想为关键,瞄准建设全疆一流地州党校的目标,创新教学、科研、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强化作风校风建设措施,努力实现校(院)事业跨越发展,进一步开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主要任务。整合全州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资源,以提升县级党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建立州县党校教学统筹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由县(市)党委和州党委党校牵头主办、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的县级党校办学格局;紧紧围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这一主题,以建设全区一流州、县党校为目标,不断优化、调整和完善教学布局,不断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继续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抓住自治区政治理论专业千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新一轮援博的机遇,实施教师和干部全员培训工程,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提供有力保障。

二、全面整合全州党校系统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州县党校教学统筹工作机制

第一,加强州党校对县(市)党校的宏观指导。县(市)党校作为州党校分校,实行双重管理,由县(市)党委主管、州党校协管,在调整领导班子时,除校长外,其他成员应征询州党校意见。分校常务副校长可列席州党校校务委员会会议。县级党校调整编制、调进人员、教师职称评审等事宜,应征得州党校同意。州党校教学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安排本校及分校的学制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师资调配和教学考评。着力构建由县(市)党委和州党校牵头主办、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和各自职能明确的县级党校办学格局。

第二,加强州党校对县(市)党校的教学统筹。全面整合全州党校系统优质教学资源,以提升县级党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目

标,建立地县党校教学统筹工作机制,实现教学业务“六方面统筹”:一是统筹教学计划。州党校会同分校根据干部培训需要,精心设计培训项目,统筹制订各分校培训计划和具体方案。二是统筹班次学制。科学统筹设置各分校班次、课程、学制。上半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秋季班实行州县党校一张“大课表”制。三是统筹教学内容。着眼于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以培训需求为导向更新培训内容。四是统筹教学研讨。州党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博州党校系统校(院)长会议专题研究培训工作;州党校每年举办二次以上全州党校系统教研活动,普及新理念、交流新思想、推广新教法;充分发挥学科组作用,深化教学研究和探讨;每年确定若干调研课题,统筹组织专题调研,加强课题建设和评比,拿出理论成果,提升科研水平。五是统筹师资调配。继续完善优秀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加大师资统一调配力度,统一安排教学。实行党校师资在全州党校系统专题课程申报和竞争制度,继续推行优秀专职教师、兼职教师跨校授课。六是统筹教学评估。改革现行的教学考核办法,建立全州统一的评教、评学、评管“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评估体系;州党校会同有关部门,对分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

三、以建设全区一流州、县党校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提高教学科研工作

第一,不断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一是要明确工作重心。要 紧紧围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这一主题,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要求,着眼体现“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主动调整和丰富培训内容,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调整和完善教学布局。统筹考虑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等方面的要求,针对不同班次和学员特点设置新的专题。要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教育;要加大道德品行教育的分量和力度;要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把行政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列为重要教学内容。同时,突出执政能力培训特别是执行力培训,进一步强化实践培训的分量,不断地更新和增加干部的知识、提高业务本领。三是要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区、州“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大力开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农牧业、城镇规划与管理、社会管理与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机关效能、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

第二,研究培训规律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一是要不断优化班次设置。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干部岗位履职需要,多办一些适用性强、见效快的短训班。二是要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积极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探索和推广学员欢迎、切实管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组织要求、岗位要求与干部个人学习需求结合起来。在这里强调的是要正确理解“按需施教”,组织的需要是第一需要。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州党校将安排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和乡科级干部培训班分别到疆外干部培训机构和疆内地州党校开展异地培训。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提供优质丰富的备选内容,利用网络平台,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四是要完善教学评估机制。规范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式,使整个教学评估体系更加客观公正。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双语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第三,强化科研基础作用改进科研工作。一是要紧密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科研工作,注重应用性研究。将课题研究与当前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与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工作结合起来。要着重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展专项研究,整合力量、加强协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二是要努力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鼓励支持优秀科研成果向课堂转化。三是要建立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加强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创造条件,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不断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州党校、行政学院争取年内建成自主选学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教室和干部心理保健室。县(市)党校、行政学校要加强现代教学手段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员管理

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培训资源。加大教师培训

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施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确保专职教师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州党校新选调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县(市)党校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县(市)党校教师要逐步实现以兼职教师为主,县、乡两级党校的兼职教师要占到教师比例的50%以上,乡镇党校不配置专职教师,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是教师。县(市)党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整合同级培训机构,实行培训资源优化和共享。二是要统筹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大师资库。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实现州县优质师资资源共享。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州县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到党校授课。三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学员学籍、考勤、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学员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水平、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对中青班等重点班次学员要重点、全面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向学员单位反馈。

五、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浅议“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 第3篇

一、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中小学目标的过渡与衔接

长期以来,中小学被看成是两个阶段的教育,所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特点、学生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实施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师可以更系统地考察每个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完整地设计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在九年一贯制学校里,小学的教师了解了初中教学的特点后,会考虑自己的学生到初中后的学习,并从小给予培养;而中学教师了解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后,便于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另外,九年一贯制后,中小学教师可以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共同提高。

二、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均衡

实行九年一贯制以后,中小学共处一校,可以将师资力量、教育设备设施、教育管理结构体系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如:共享教育设备设施,互补或调剂师资力量等,使内部各因素都能够均衡地运行,达到较高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可以有效地避免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使教育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和学校特色的发展

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标准化建设,避免了管理分散的弊端。九年一贯制并非是“6+3”的简单加法,而是要在学校管理上得到统一,包括学生上下学、食宿统一的安排等,同时也便于实行封闭式管理,这样能使学生在安全上得到有效的保障。

九年一贯制的实行意味着管理人员的减少,这样,可以通过竞聘,教师交流等手段,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最优秀的管理精英放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从而带动整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全校教师,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此外,由于师资不同、传统不同,小学的一些特色项目往往到中学得不到延续和发展,致使少数有特长的学生离开了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则可充分利用九年这个周期长,具有连贯性的特点去研究对策,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使学校的特色得以巩固和发展。

九年一贯制办学在宏观方面的潜在优势毋庸置疑,但这种办学模式在内部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劣势也客观存在,如:师资队伍的配备和考核难度加大,学校安全隐患增加,学生的作息时间不便统一管理等等。

办学体制 第4篇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分析

办学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或政府对办学体制的管理和规范, 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来实现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法规性文件, 从中可以把握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历程和主要特征。

总体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办学体制主要经历了从“公立学校占有绝对优势, 民办学校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到“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改革历程, 从对其严格控制, 到默许, 再到积极鼓励和支持, 政府逐步放开了民办教育的办学权。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有关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的政策法规性文件。据此, 可以把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民办教育的发展方针, 即“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 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二阶段:《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国家第一部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该条例的出台及实施标志着民办教育进人了一个依法发展与调整的新时期。但总体来说,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只是着重对民办教育的投资体制进行了规范, 并没有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角度进行统筹考虑, 对于深层次影响民办教育发展的办学体制问题并没有加以明确。国务院1999年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只是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十六字方针”。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 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同时, 国家鼓励捐资办学,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 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法首次提出,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举办民办学校, 发展教育事业。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同时首次提出, 鼓励社会力量与普通高等学校按民办机制合作举办独立学院, 实现社会创新活力、资金资源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 有效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模式, 均可大胆试验, 使民办教育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相对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而言, 《民办教育促进法》有了很大突破, 它是我国民办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预示着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格局迈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要求办学体制与之相适应。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法规可以看出, 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围绕“如何办”“谁来办”“以谁办为主”展开的, 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变动关系, 改革与发展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趋成熟, 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力量不仅影响着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而且还使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 突出表现在办学权从政府包揽到逐步放开, 再到进一步放开, 市场力量逐渐在办学体制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客观地讲,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近年来关于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都不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但同时发现, 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还存在着诸多缺失, 明显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不相适应。从内容上看, 这些政策法规对市场力量的估计仍显不足, 对民办教育办学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力量没有加以区分和侧重。从形式上看, 这些政策法规还欠完整, 有些政策法规适用范围不明确, 各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协调。例如, 办学形态、主体多样化与规范问题;公办学校转制的必要性、正当性、合法性问题;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办学问题;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问题;合理回报与公益性、减免税的冲突问题;公共财政资助民办学校的必要性和合法性问题, 等等, 政策法规并没有进行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因此,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领域的推进, 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关办学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法规, 为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迅速发展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力地促进了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初步形成。目前, 我国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 除了转制学校 (含独立学院) 、校中校 (含二级学院) 等适应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办学模式外, 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其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海外华人华侨积极投身于民办教育, 为我国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构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就整体而言, 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在很大程度上, 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问题。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 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新世纪我国民办教育不仅没有迎来发展的春天, 反而迎来了所谓“倒春寒”, 大量民办教育机构入不敷出而惨淡经营。究其原因, 也是多方面的。

1. 政府支持问题

民办教育虽然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要的投资形式, 但在世界大多数国家, 政府的扶植与资助都是其投资体制的基本内容。然而, 我国对于政府所举办的公办教育的经费提供已经是捉襟见肘, 就更难以拿出多余的资源用于资助民办教育。民办教育的投资问题之所以还要再次引出政府职能问题, 这首先是由教育的外部性所决定的, 其次是由教育的公益性所决定的。可以说, 扶植和资助民办教育的发展, 恰恰是政府借助于社会力量办教育的一条捷径, 是减轻政府教育负担的一种通途。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但是都没有能够完全落实这些良好的政策设计。因而, 放下思想观念的包袱, 打破部门行业的本位主义, 是解决我国民办教育投资不足的重要举措。

2. 民办教育的市场化运作问题

从市场方面而言, 由于受教育非营利性前提假设与投资“合理回报”问题的困扰, 我国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实, 民办教育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并不是其天然属性, 而是投资者个人的志向与选择。政府可以主张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 但未必就是一种必然的规定。事实上, 营利性教育机构在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 营利性机构同样也可以从事公益性事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不同性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或义务, 政府应当对不同性质的教育机构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政策法规来明确规范不同性质教育机构的活动。

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提升质量问题

提升民办教育的发展水平既需要政府有力的监督管理, 也需要其自身的努力。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其自身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一些学校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者的家长作风、个人专制等。因此, 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是民办教育者自身的责任, 也是政府有力引导的监管责任。通过完善民办学校督导制度, 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地发展民办教育的市场力量, 并且有信心将其有力地掌控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轨道之下。

我国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归根结底是政府如何完善自身定位、积极培育市场的问题。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表明, 政府与市场都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经济改革极大地开发了教育市场力量, 激发了教育创新活力。在市场力量的积极推动下, 教育领域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生源市场、就业市场、科技市场等四类教育市场。[1]教育市场的发展,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在教育市场的催化过程中, 我国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渠道举办教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的良好局面。而政府无论在有形的资源投入还是在无形的机制改革方面, 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甚至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在政府与市场职能的转变过程中, 我国办学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职能不清或交接不顺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政府依然干涉过多, 教育市场的发育仍然很不成熟, 严重影响了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构建自主、有序、和谐、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 仍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从改革路径上来看, 政府放权的成功与市场监督机制的完善密切相关。政府只有通过委托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社会中介评价、公众参与评价等多种途径相互结合的机制,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的体系, 我国的教育市场才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基于此, 我国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关键就在于, 明确区分公共教育领域中的政府、市场和学校的行为边界, 政府依据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管理、拨款、指导和监督;市场在资源配置与机制创新两方面积极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真正享有法人地位, 能够依法自主办学。

三、办学体制改革的域外借鉴

在当今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提升国家实力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 纷纷进行了教育改革, 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美国和英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教育民营化”。教育民营化就是在教育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同时强调政府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美国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磁性学校、契约学校、家庭学校、特许学校、学券制等形式逐步实现公办民营, 以改善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活力。英国教育民营化主要是通过几部法律的制定而实现的, 比如《1980年教育改革法》中的公助学额计划、《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的自由入学政策、直接拨款公办学校和《1998年教育法》中的教育行动区计划。公助学额计划是指政府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学生进独立学校提供全额或部分学费资助。自由入学政策是指以某年的招生数作为一个学校的标准招生数, 学校在标准招生数之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入学申请。该政策的实施使各个学校的招生不再得到地方教育行政局计划的保护, 更多地依赖标准招生数之内家长的选择。在被选择的过程中, 学校通过不断倾听消费者的呼声, 强化自身竞争性, 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是指任何公立中学和学生人数超过300人的公立小学, 经家长秘密通讯投票认可, 都可向中央教育主管大臣申请脱离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控制, 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这就将公立学校的所有权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转移至独立的托管机构, 能够在确保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前提下避免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消极影响, 以实现学校自主经营、自主管理。教育行动区计划是指政府在教育薄弱地区成立教育行动区, 并将该区公立学校的管理权向社会公开招标, 社会各界都可以提出申请来接管所属公立学校。教育行动区计划可以吸引教育领域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薄弱地区学校的管理与运营, 从而为薄弱学校带来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资金, 提高这一地区的办学质量。[2]

日本的私营部门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哪一个阶段的改革都正朝向按个别家庭和社会的需要, 迈向非中央化和个人化。一是正规私立中小学影响力逐渐增加, 被视为国立或地方政府管理的正规学校的竞争对手;二是供学生在常规学校下课后或周末参加的培训班逐步增多;三是公立学校聘请私营企业的退休行政人员当校长;四是学校选择制虽尚处雏形阶段, 但为许多年轻父母和社区所欢迎, 人们对公有民营学校具有强烈兴趣。至于高等教育, 日本从2004年4月1日起, 所有89所国立大学成为中央政府的“独立机构”, 以“国立大学法人”的面貌出现, 迈出了日本高等学府成为民营机构的第一步。新国立大学法人享有自主和独立的管理权限, 文部科学省不再对其严格控制, 政府削减对各国立大学法人的支助, 每所大学都必须和私营公司建立较强的联系以获得更多的办学经费。而政府只是在基础学术研究和培育高层次专业人士方面, 继续对国立大学提供协助。[3]

综上所述, 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办学体制改革提供了以下五点启示。

1. 积极回应市场需求

政府的教育投入总是有限的, 而社会的教育需求多种多样, 因而即便是有着悠久私立教育历史的经济发达国家也一再对市场需求作出积极回应, 私立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不断扩大。可以说, 向民间开放教育市场是现代国家解决教育治理问题的重要的公共政策选择。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对私立教育更是采取了先放开发展, 待规模扩大以后再加强管理、增加资助、提高质量的发展措施, 因此才能在短期内实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又如美国是通过在原有的精英教育系统之外, 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和社区学院来实现高等教育普及的, 走的也是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道路。

2. 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学校的政策法规比较系统、配套和健全, 它们不仅在宪法中确立了私立学校的合法性, 允许社团组织和个人多形式多渠道办学, 而且在教育基本法中明确了私立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而有关私立学校的单行法则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如私立学校的地位、私立学校的性质、私立学校的设置程序及标准、私立学校主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私立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对私人捐资兴学的奖励办法等都是以规范性文件确定下来, 并且确保政策法规的一视同仁, 使公立和私立学校能够并存并荣, 互相竞争, 共同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3. 要有适度的宏观调控

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方法对私立学校进行控制和管理。例如, 美国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监督检查就是多方面的, 包括学位授予权的审批;财务审计和税收检查;州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建筑设施安全状况、卫生状况、消防设施等方面定期检查;私立学校的办学条件、系科专业设置、教育质量等是否被政府和社会所认可, 则要通过地区评估组织的合格鉴定。美国各州都建立有中介性质的学校评估组织, 还有70多个全国性学科专业评估组织, 对保证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起到了监督检查的重要作用。[4]

4. 对民办教育进行扶持和适当的财政资助

民办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其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正外部性特征, 这是许多国家为私立教育提供财政资助的一个主要理论依据。国外政府财政资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资助。政府为那些具有正外部性特征的民办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 如把学生和教师确定为资助对象, 让获得经费资助的学生选择学校, 让获得经费资助的教师从事研究或教学改进活动。二是间接资助。鉴于政府的财力所限, 政府只提供政策支持, 如建立引导由投资办学向捐资办学转变的税收导向机制;在提供助学贷款和交通补贴上, 对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学生实行一视同仁政策;优化民办学校融资的制度环境等。[5]

5. 注重提升民办教育质量

质量是民办教育的生命之源, 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 私立教育往往是精品教育的代名词, 社会上层人士往往以能就读于名牌私立学校为荣。且不说世界名牌私立大学如哈佛和耶鲁, 即便是名牌私立中小学如英国的伊顿公学, 广大学生家长也是趋之若鹜。因为这些私立学校具有独特的校本文化、超前的教育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学的管理制度、优良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富有特色的学习内容等, 因而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升学率和就业率都比较高。另外, 这些民办学校比起公办学校来具有更多办学自主权, 更乐意、更容易进行教育改革, 因而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大学新型关系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7) .

[2]张晖.英美教育民营化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6, (3) .

[3]渡边聪.私立教育在现代日本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0) .

[4]胡彩芬.国外民办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广西, 2004, (7) .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体制质疑 第5篇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高校,名曰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也有学者称之为国有民营、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为讨论方便本文统称为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解释,目前存在多种多样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指在原有的公立高校里,引入民营办学机制,实行国有民营的运作方式,显著特点是具有独立法人、独立校园和独立财务”[1];也有人认为是指“高等学校把某一相对独立的校园作为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创办基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和信誉,或独立或利用部份社会投资设立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具有独立法人、独立办学、独立财务、独立校园等特征”[2];还有“是指普通高校创办的或附属于普通高校的、具有制度创新(包括学院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筹资体制等)和新的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3],等等说法,各不相同。

尽管在概念、理解、叫法上不甚统一,但是其办学体制的实质却都是:利用原国有高校(母体)多年办学中积淀的无形有形资产(如声誉、师资、校园、设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等),采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的办学运作机制,独立于母体高校的自主办学形式。因而有人认为,这种办学体制有避国有、民办两种办学形式的不足而又兼取二者之长的互补优势,是一种全新的办学形式。对此赞誉,笔者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种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体制,无论是从办学的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都有值得质疑的地方。[注:本文讨论的是办学体制、所有制问题,故不含将国有大学里的某一院(系)通过一定方式由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去办,而国有性质不变、不是独立法人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

一、“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体制不顺,概念不清,难以成立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符合国家规范的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国有高校;另一类为民办高校。前者的举办者是国家,是国家作为单一投资主体,利用国有资产依法设立的,显而易见,国有高校投资主体中不包含任何其他非国有成份[4]。后者“系指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依照本规定设立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5]。据此,我们知道,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中排除了“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是“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举办的,也就是说民办高校中是不包含国有成份的[6]。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所指“国有”与“民办”,是各有其特定含义的。国有与民办不能混淆,两者在举办高校的投资主体上彼此排斥,在概念上互不相容,不可转换。把彼此对立不相容的“国有”与“民办”组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笼而统之叫作“国有民办”,概念上必然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又两不可。可见,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中所谓“国有民办”概念是经不起推敲,是不准确的。

既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中的“二级学院”是相对于母体高校(即一级学院)而言的,诚如文首引文所说,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是一种独立于母体高校的独立办学机构,与其母体高校一样是独立法人了,那么,所谓一级学院与二级学院的界线理应就此消失。如果此时还把独立法人独立办学的机构称作(或理解为)二级学院,显然带有贬抑意味,人为限定等级层次,带有使之屈身于国有高校的嫌疑,如此刻意划分一级学院二级学院是欠妥当的。

因此,办学体制里引入所谓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首先在概念上是含混不清的,在逻辑上是讲不通而难以成立的。其次由此揭示的深层次问题则是体制不顺。“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说它国有吧,却拖带民办尾巴;说它民办吧,却又挂牌国有,戴上一顶

办学体制 第6篇

关键词:集团化;运行;办学;机制

G719.2

一、集团化办学研究进展

(一) 集团化办学的定义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多个法人联合办学的集体行为。目前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校企以及校际等联合办学模式,其实质就是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办学,通过资产联结或者契约合同的方式,实现办学规模扩大、职业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两者在集团化办学上实现学习就业一条龙,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此外,还有一种就是学校与契合签订相应的合作机制,前者向后者输送专业所需人才,后者为前者提供相应的带教岗位,两者保持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当前,我国的集团化办学主要以多个法人联合办学为主。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1]。

(二)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方向;(2)优化集团内部的框架与结构的衔接与贯通;(3)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4)统筹区域资源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5)促进城乡、区域以及行业间的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二、当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政策性配套文件尚未建立

当前,我国集团化办学发展迅猛,但是相关的政策性配套文件尚未建立,集团化办学的法律和功能地位得不到认可,办学主体间的责任与义务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集团化办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可依、无据可靠等。从而严重的阻碍了集团化办学的发展。

(二)办学主体的评价及监督机制的缺失

理事会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集团普遍采用的一项制度,集团成员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来约束这些成员单位。从而,使得管理很难且混乱,各个成员之间的责任分配及资源共享没有一个评价机制,因此资源的最大化共享与利用以及互利共赢等均难以有效实现[2]。

(三)合作企业在集团化办学上的参与力度不够

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过分的强调企业在实训教师以及带教岗位及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忽略了自身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利益以及学校应该承担的义务。这种利益不均等无法实现办学成员间的共赢局面,诸如,一些学校的科研水平、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在员工技能培训以及产品生产研发上的需要等。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在联合办学上积极性不高,参与的力度不够。

(四)缺乏长效机制,集团化办学发展较慢

当前,集团化办学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缺乏长效机制,很多集团化办学内部成员没有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学校缺乏大量的生产设备,即使有也无法与企业的生产设备相媲美,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带教岗位相对有限,且实训的价值不大。双方在人才培养合作上分歧较大,无法实现共赢。从而导致了办学集团组织成员对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质疑,继而使得集团化办学发展较慢。

三、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方法研究

(一) 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制度,促进集团化办学的发展

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确保集团化办学的法律及功能地位,逐漸改进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做到专项经费拨款制度化,积极调动联合办学成员的主动参与。国家要对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进行大力扶持,使得相应的教学仪器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此外,职教集团要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以及技术支持等。规范落实组织成员合作制度的建立,对集团化办学认定及评价、组织体系以及合作成员的准入都要有建立明确的标准加以规定。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对集团化办学的效果和进展进行监督和考核[3]。

(二)集团化办学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从企业岗位需求和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等角度出发,调整相应的专业结构,更新和完善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灵活应对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最大化的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技能上的发展以此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双方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管控好分歧点,最大化的做到互惠与互利。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集团化办学中,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促使集团化办学质量及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 建立健全集团化办学运行的保障机制

我国集团化办学水平依然落后,一方面要充分的发挥政府的统筹和扶持等功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专项资金等配套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集团化办学。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制定相应的人才分类及岗位门槛的标准,促进人才培养朝着目标方向发展。此外,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明确初期的办学质量及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集团化办学质量管理体系。

(四)坚持集团化办学朝着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集团化办学的运行离不开相关的行业以及企业的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多个学校之间的联系以及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三者的两两合作把集团化办学做好。另一方面未来的集团化办学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要实现参与实体的多元化,保证集团化办学实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

(五)不间断的推动集团化办学,确保运行机制的良性发展

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分为紧密和松散两种类型,要综合统筹两种类型的运行机制建设。确保运行机制朝着资源最大化共享与利用、市场最大化开放、校企的密切配合与共建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向发展。通过不间断的推动集团化办学,并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办学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四、结语

当前,积极发展集团化办学是落实人才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是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此,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依托强大的企业平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促进集团化办学组织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与集约化发展,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梁幸平. 建立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思考[J].教论坛,2011,4:25-27.

[2]高耀明,魏志春. 论我国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2001,6:36-42.

办学体制 第7篇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大量合格的高技能型、高素质型、高服务型的国际化人才。可以说,今天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明天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机制是多元化的,“政校企外”四方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就海南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1 政府主导是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中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教育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指出“相关建设院校应尽早做好各项改革条件准备,尤其是体制机制创新”。政府部门为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的有效机制提供政策依据,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并有效使用人才资源。除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外,政府应处在中介机构的身份调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做好服务性工作。学校有知识、有技术、有研究成果;企业需要新技术,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提高企业效率。学校与企业都需要产学研,需要双向服务,需要多要素流通(如图一所示)。这离开政府的政策不行,离开政府的调节作用不行。政府起着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桥梁的作用,政府服务性工作做好了,校企合作就会有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200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这些政策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专项政策支持骨干企业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国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给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三大优惠政策——税收、贷款、培训,国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援助。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现了各地逐渐取消毕业生落户限制,没有执行的地方也推行暂住人口证制度。这些都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吸纳人才提供极大的便利。高职院校要用好国家政策,积极推进“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建立,并做到常态化。

2 学校负责是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成功与否的主体力量

海南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在1999年扩招后蓬勃发展并迅速壮大起来的。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扛起海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海南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渐渐长大,但尚未完全成熟。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任务的高技能型人才。但从海南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校企合作方面来看,还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校、轻企业”的现象,尚未完全真正建立健全“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并朝着国际化自由贸易区的趋势发展。海南的高等职业教育将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技能型、创新型、服务型人才培养方面,要跟上时代步伐,才能适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势在必行。

中新社北京2012年11月22日电,中国国务院21日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在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讲话核心,那就是:“改革”;而用四个字概括,无疑是:“改革、改革”;若用六个字概括,便是:“改革、改革、改革”。李克强的话说到了点子上,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上非常实用。因为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改变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很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校、轻企业”的传统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又会不自觉地执行“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校、轻企业”的理念,依然走入传统的套路中去。这是因为理念的更新往往容易被传统的观念所桎梏,或者被各种现实的原因所扭曲,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下大力气努力去克服。所以要“改革、改革、改革”,才能有“最大的红利”。

高职院校是按照市场这个核心机制来运作并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训、实习、实才干是高职的教育特点。学校要结合市场进行实践教学,努力探索并践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2∶8或3∶7或4∶6真正转化到5∶5或6∶4或7∶3甚至8∶2,努力做到平时授课就能积极训练学生的技能,突破教育教学重在理论教学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改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难题,真正做到国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教[2004]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的那样,“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海南高职院校目前主要采取“2.5+0.5”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时间,另外半年形式上由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找企业单位自主实习。这种放羊式的自主实习使得学校教育与学生实习内容严重脱钩,学校也与企业脱钩。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真正适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服务型人才,更要抓好校企合作工作。海南的高职院校正在努力探索并实行“2+1”(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到社会顶岗实习实训)或“2+0.5+0.5”(两年在校学习,半年在校实训,半年到社会顶岗实习实训)或“1.5+0.5+1”(一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在校实训,一年到社会顶岗实习实训)等多种的校企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近距离接触,一定程度上实现海南高职教育的目标与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的对接。但上述校企合作模式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出版实践教学的校本教材并在各高职院校推广运用)。这些理论体系一旦形成与升华,必将给海南高职院校教学提供广阔的天地。

“政校企外”四方合作需要学校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尽早实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升级,打造特色专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学校要主动出击,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可行的办学经验,最大限度执行好国家政府给予的政策法规,充分调动利用好各自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期的产学校企合作基地。教育教学人才是关键,高职教师要亲自率先到企业去实践和体验生活,并将获得的第一手市场信息和职业技能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师要取得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或多师型人才,其实践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就会增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势必要被吞并、被淘汰。

3 企业参与是办好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根本保证

高等职业教学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所谓职业,说到底就是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要想毕业生顺利就业,没有企业参与不行。企业是校外较为固定的实习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样,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就完成了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做到毕业即就业,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实现高职院校的目标与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的对接。

企业参与,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海南岛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因此海南的高职院校教育比较注重和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与培训,英语课程比重大,也尝试多种改革教学方法,如分层式教学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总体来说,学生的英语实际基础并不牢固,英语综合听说能力不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仍然是英语听说问题。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或毕业后实际工作中短短的三四个月的英语培训(如酒店管理英语培训)就初见成效,这主要是在实际工作中与客人接触交流学习和加以不断自学训练,英语听说能力就有了量和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甚至比在校学习三年的成效还要大。我们的教育存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因此要加大企业参与的力度。我们的教育与社会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与企业接触太少,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牢靠,综合素质不强,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就漏洞百出。企业可在对口的学校开设“试点班”,做好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高职教育有国家TTT认定的培训教材,每所学校也都有其一整套的实习实训的校本教材,但企业参与开展学生职前培训无疑是最直接的成功之路。企业参与,直接指导,就如师傅带徒弟,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企业参与要代替学校行使部分教学职能,企业管理人员代表企业参与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制订,企业家到学校来做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直接给即将走出社会的学生指导和讲解第一线的最新企业案例,一起制订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考核标准和企业应聘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出社会到企业无须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企业最需要这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方面不仅需要员工和人才,而且也非常愿意参与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并希望双方有更为广阔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企业参与可以使学校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类型和用人单位要求,学校就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定位,对不同职场环境、工作氛围有更明确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让毕业生在职场上具有并发挥优势。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请企业有关部门、有关专家、有关管理人员组成“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共同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要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纳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并融入学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使企业成为学校必须的教学环境和最紧密的教学合作伙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双方受益,学生和学校得到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办学体系,企业也找到理想的员工。

4 国际合作为高职院校“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提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介入是非常深入的,甚至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企业内部度过的,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一元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让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使产学合作制度化,让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持,共同受益。美国、加拿大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和日本的“单元制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海南周边国家尤其是以东盟十国为代表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巴厘岛、济州岛、普吉岛、夏威夷等世界著名国际旅游岛均有成功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台湾知名企业1111人力银行与台湾大同技术学院成功合作开发了九大职能系分析(如图二所示)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九大职能系分析,是透过对人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动机进行测量,将一个人在工作上可能产生杰出绩效的一些基本特质进行界定,并归属员工职能系位置,呈现个人的职能优势与劣势,并给予个人在职场上增加竞争力的建议作为参考。台湾企业1111人力银行需要人才,促使台湾大同技术学院较好地开展校企合作,不仅成立管理机构,并以合同和制度的形式来保障工作的开展,较好地与企业一同对学生专业所涉及的社会行业进行了较好的职业环境探索,撰写了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制订职场共通职能能力培养养成计划,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台湾大同技术学院在学生职前培训加强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有效并成功采取了“三明治教学”形式进行学生职业实习,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管理合理地运用到学生职业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区域的差异,可以看得见的表面现象仅仅是物质性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差异表现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决定着海南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国际化教育之路,必须吸取别人的宝贵经验与方法,尽量少走弯路,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探求一条适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特色教育之路。这既是面临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海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校企外,缺一不可,必须四方合作,其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在政策、方针以及大的方向给予指导;学校要身体力行,改革创新,积极主动做好校企合作工作;企业要积极参与,在实训实习基地、人才技能、就业岗位方面提供帮助;学校要多多走出国门看看别人的成功之道,不断加强与国际同类先进学校的学习与交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以此提高我们的“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政校企外,四方联动,持之以恒,有效配合,长效体制机制方能形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1/12/content_1783332.htm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32/201012/112718.html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2/23/content_2075082.htm

[5]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的若干意见[Z](.高教[2004]1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7]郭俊豪.生涯发展及职业辅导(工作坊讲义)[Z].2012.

[8]弓建华.就业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9,(04):114-116.

办学体制 第8篇

一开放大学 (广播电视大学) 的办学模式

开放大学 (广播电视大学) 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省级广播电视大学, 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内地的远程教育系统。它的学习形式灵活, 有脱产 (即全日制, 类似普通高校) 、半脱产 (半工半读) 、业余等多种选择。开放大学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学习, 参加国家安排的统一考试, 获得专科本科学历及学位。

它有着自己的特色: (1) 具有远程教育特征。以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为课程载体, 使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异地异步或异地同步进行, 学生主要是分散在各地自主学习, 这为学生带来很多便利。 (2) 采用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较多地利用音像教材、CAI课件和计算机网络等学习媒体。 (3) 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开放大学有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教师和专家担任课程授课教师和教材主编, 为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硬件。 (4) 开放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不同, 他们可能已经参加工作, 因此可能没有足够的固定的时间来学习, 开放大学的媒体教材、学习时间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 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供学生自由选择。另外, 在有些电视大学, 还设有为学生开设的面授辅导课, 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5) 学生的水平、年龄没有限制, 宽进严出。

总之, 开放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其教学信息通过国家提供的卫星电视系统覆盖全国, 并已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实施网上教学。同时, 由各级电大组成的遍布全国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 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工、协作, 为各地的求学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1. 招生对象固定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为参加高考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根据高考成绩, 经过统一录取入学。

2. 教学方式多样化

有些高等职业院校采取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 学生一边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一边在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学习。

3. 实际操作技能为主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 高等职业教育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进入实际工作状态, 而不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

4. 学习期限固定

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学习期限为2~3年, 毕业后颁发毕业证书, 相当于大学专科学历, 或参加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组织的考试, 进入上一级高等学校继续深造。

由上可见, 开放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有足够的优势互补的空间, 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发展, 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三公共外语课程的设置及师资力量的整合

公共外语课程是各类高等教育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占一定的学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 能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并且能够读懂相关专业外语资料。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达到该教学目标, 尤其是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便于继续深造, 继续学习公共外语课程, 进行师资力量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1. 有益于提高教师资源利用率

如果在一体两校办学体制下, 从事开放教育教学的教师和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分别仅负责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作, 有可能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 或许会出现一方教师资源紧缺, 教师工作量过多, 负担重, 而另一方教师资源充足甚至出现资源过剩。通过将两种形式的教师资源进行整合, 可以充分调动各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2. 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作能力

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各自的教学对象不同而有各自的课程设置方案、教学方式和教材, 两种师资资源进行整合后, 负责开放教育的教师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 同时负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加入到开放教育的工作中。两种师资力量整合以后, 双方教师互相学习并开展工作, 无形中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会提高, 最终达到每位教师一岗双责。

3. 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有很大帮助

有些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后将参加工作, 但同时由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他们会参加开放教学的学习, 充实自己, 完成本科阶段的教育, 甚至有些高职学生在完成本阶段学习的同时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通过两种教师资源的整合, 原来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师在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可以同时向学生渗透开放教育的一些特色, 让学生了解开放教育, 这样学生在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中, 会很快适应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 进入学习状态。

四辽宁开放大学和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一体两校”师资力量整合的成功经验

辽宁开放大学和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是“一体两校”的办学模式。辽宁开放大学负责辽宁省的开放教育工作,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辽宁开放大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招生对象为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起初, 两种教育的公共外语教师分别负责各自的工作, 开放教育的教师负责全省开放教育公共外语及英语专业的授课、命题等工作,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外语教师负责本院的英语教学。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 从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开始, 辽宁开放大学负责开放教育的英语教师和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进行师资力量的整合, 原负责开放教育的英语教师参与到装备学院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同时装备学院的英语教师也负责起开放教育的课程, 参与课程管理、试题命制工作, 例如, 装备学院专业英语教研室的教师除承担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外, 还承担部分开放教育课程的管理, 制定教学大纲、命题、考试阅卷等工作。

从辽宁开放大学和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公共外语师资力量整合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 (1) 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外语教师进行师资力量整合是可以实现的。 (2) 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师资力量整合后, 两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均有提高, 教师资源得到平均分配, 课时数相差不多, 没有出现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现象。 (3) 教师的自我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科研范围扩大。外语教师既可以从事高职的教学研究, 也可以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学研究。 (4) 通过教师资源整合, 实现了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 互相衔接, 互相促进各种办学模式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办学体制 第9篇

关键词:职教园区,办学体制,改革

依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中关于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 为盘活自治区职业教育存量资源, 解决区内农业职业教育“软、小、散、弱、差”现状, 2006年7月, 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批准, 由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成立了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 (以下简称园区) 。

园区实行理事会制, 现有理事单位6 0家, 按《园区章程》和有关制度运行。园区围绕自治区粮、棉、果、畜四大产业, 先后建立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示范培训中心阿克苏基地、新疆草原畜牧业示范培训中心伊犁、阿勒泰基地等 (简称“四中心、六基地”) , 初步形成了区、地、县、乡、村五级, 初、中、高三层次相结合的“五级三层次”立体化职教服务与培训体系。

截至目前, 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向园区投资了2000万元的实验实训设备, 并带动各理事单位配套投资4000万元, 建成专业技能实训室35个、专业综合实训场5个, 开展技能培训项目98个, 培养培训各类农业技能人才50000余人次。

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 园区发展仍然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例如公共实训基地升级建设相对缓慢, 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理事会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 导致成员单位之间联系松散, 缺乏凝聚力;园区宣传力度、广度不够, 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影响等等。

因此, 通过园区办学体制改革, 能够进一步加强园区内涵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 优化运行机制, 从政策、机制、环境等方面加大对园区的宣传与扶持, 有利于提高自治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增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实效, 切实发挥好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 大力提升自治区职业教育水平,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改革总体思路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 以政校企合作为平台, 加大政府统筹和支持力度, 改革园区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合作和共建运行机制, 实现园区由松散型到紧密型的转变, 将园区建成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二、改革事项

1、管理体制。

逐步取消“理事会”管理体制, 建立“董事会”制度, 由董事会对园区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

2、运行机制。

在规划、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统一形成协调机制, 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互派交流、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形成共享机制, 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收益、互派人员交流等方面形成互惠机制, 在发展战略研究、发展规划研究、确立发展目标、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成长机制。

3、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强化以专业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完善并实施教师准入制度、职称评定制度, 实施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开放、统一的招生与就业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实施监控与评价的运行机制。

4、教育教学资源库。

校企、校校联合办学,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 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设计等工作, 促进园区内院校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发展, 避免专业建设重复和恶性的生源竞争;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园区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扩大兼职教师数量, 鼓励互聘师资, 促进园区师资共享。

5、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模式。

加强内涵建设, 扩大培训对象、范围, 创新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新模式, 实现社会服务的“全覆盖”。大力开展农业类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改善落后的实训生产条件, 拓宽实训场地, 共享实验实训设备, 提高园区内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和满足我区对农业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目标

1、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政校企”合作办学平台。

确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主题思想, 以产业为纽带, 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农业职教资源, 逐步完善以理事单位为核心, 中高职衔接、普职教结合的农业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体系, 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政校企合作办学大职教平台。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完成园区由“理事会”到“董事会”的过渡, 明确各参建单位之间的“责、权、利”, 形成经济制衡关系, 实现园区“松散型”到“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转变。

健全园区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招生与就业、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扩大覆盖面, 强化各方职责。

3、形成覆盖全区的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网络。

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农业类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利用园区的优秀师资、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 扩大培训对象、范围, 实施“全覆盖”的社会服务经济新模式, 更好地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四、主要措施

1、建立董事会制度。

园区实行由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董事会制度管理体制。董事会由加入园区的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组成, 董事会通过相关的章程产生园区管理委员会, 下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董事会是园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董事会成员由园区职业院校和企业派出代表组成, 负责制定和修改园区章程、协调资金分配、论证长远发展规划、审议年度工作报告或提案等;园区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的执行机构, 其职责负责是协调沟通、执行董事会决定等日常工作。

2、形成健全的运行机制。

采用协作、参股、转让、托管、租赁等多种方式, 形成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质量监控体系和社会人才评价机制, 实现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同开发人才需求市场, 组织人才招聘会,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实现招生与就业市场统一;修订完善合作办学章程, 建立定期研讨例会制度, 建立绩效考核、表彰奖励制度;进一步建立行业指导制度, 健全激励和优惠机制, 吸引企业共同参与园区建设;加大职教园区信息化网络资源平台建设, 促进园区各院校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边改革、边运行, 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政校企办学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

3、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1) 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规范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主要包括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双师”结构团队建设标准、专业岗位技术标准等。 (2) 建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针对共同的教学目标, 成立机构负责园区政校企办学的运行及专业教学建设、实施及教学质量监控与测评以及测评信息反馈等几大方面。 (3) 构建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关于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标准, 形成整个园区的教学质量成果性评价办法。

4、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1) 创新联合办学模式。继续推进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乡合作、校校合作联合办学, 创新办学模式, 加大对南疆四地州学生的继续教育与培养力度, 解决新生劳动力的素质培养问题。促进城市与农村互动, 南疆与北疆交流, 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2) “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园区优质资源, 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实施“双语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5、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1) 拓宽辐射带动面, 形成“全覆盖”模式。

在“四中心、六基地”基础上, 重点开拓与喀什、和田地区的合作交流, 建立第一产业职教培训中心喀什基地、和田基地, 形成“四中心、八基地”, 带动南疆四地州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2)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喀什、和田”模式。在园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之上, 从南疆喀什、和田等地区各选择一个乡镇开展校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工作。 (3) 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以政府投入为主, 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的形式, 职业院校建设和管理, 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实行点面结合建设”的思路, 建设农业类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依托基地, 开展技术咨询、科技培训等服务。

五、对策和建议

1、组织保障。

在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 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主要领导、园区理事会组成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政策保障。

依据园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需要, 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例如兼职教师政府津贴补助政策、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办法、高技能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政策;落实监督和保障制度, 制定和修订园区相关协调、监督、评价、考核等职能政策等。

3、经费保障。

自治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照固定比例用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精品 (特色) 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改革事项, 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设内容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0年)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新党发[2005]7号

办学体制 第10篇

一、“联校办学”有利于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

“联校办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一所优质学校为依托, 按地理位置、生源范围将附近的薄弱学校或教学点整合成一个集人事、财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办学集团。其中, 优质学校作为牵头学校, 视为主校区, 被联并学校作为分校区。一般来说, “联校办学”大多是在同一乡镇的范围内进行。但为避免一些靠近乡镇边界的学校, 有时主校区不得不与同属一个乡镇但距离更远的学校联合, 给教师流动和联合教研增加困难, 因此, “联校办学”还必须突破乡镇间学校管理的界限, 实行超越原乡镇范围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 实行“联片管理”, 即将全市 (县、区) 所有乡镇按地理位置划分成若干片区, 每个片区包含若干乡镇, 将原分属各乡镇的学校教育管理机构进行重新整合, 集体办公, 以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片区内的学校教育资源。“联校办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可取得以下成效。

1. 可促进校际师资均衡配置

联校后, 原分属各校的教师, 都变成了联校范围内的教师, 教师由“学校人”变成“校区人”。教师流动的校籍壁垒和乡镇界限被打破, 校长可根据各校区、各学科教师余缺情况在更大范围内统一、均衡地调配师资, 实现主校区和分校区教师的合理交流, 促进师资优化组合, 从而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这不仅能较好地解决辖区内各校学科教师短缺与过剩并存等问题, 盘活教师资源, 而且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新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从而带动联校范围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2. 可促进学校间管理水平的均衡

对于不同学校而言, 只有师资均衡而无管理力量和管理水平的均衡, 是难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的。联校范围内的学校都实行同一套领导班子, 主校区校长为总负责人, 是法人代表, 分校区的负责人为主校区的副校长, 主校区选派干部到分校区任职, 分校区选派干部到主校区挂职锻炼, 参与整个校级班子的管理。主校区校长定期召开联校班子成员会议, 一体化地研究、部署几个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 实现联校范围内各校区间管理力量的均衡, 实行一体化的学校管理:办学理念一体化、常规管理一条龙、课程课时一张表、全校活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支笔、考核评价一把尺, 为促进学校间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均衡奠定了基础。

3. 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 不仅能把优质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移植到薄弱学校, 而且在共同的办学理念引导下, 主校区帮助分校区挖掘、提升原有的特色校园文化, 分校区从主校区借鉴、移植精品文化, 促进各校区优势融合, 实现联校框架下各校区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的交融并逐步走向一体化, 使师生处在相同的文化氛围中, 为师生提供相对均衡的教育软环境, 有利于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均衡发展。

总之, “联校办学”通过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一体化, 学校文化建设整体谋划, 学校管理一体化, 师资交流常态化, 打破了原有资源配置的学校界限, 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 对促进学校间教育质量均衡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联校办学”体制下教师参与定期流动的主要障碍

“联校办学”对促进校际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 效果是明显的。其中, 教师定期交流和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 笔者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调查发现, 目前, 教师校际交流的比例还远不能达到师资均衡发展的要求。相当多的教师和学校对交流还持一种观望态度, 教师定期流动还存在一些障碍, 原因如下。

1. 教师担心参与流动, 其“面子”会受损

在原有的评价体制下, 在优质学校工作的教师, 由于工作环境、生源条件较好, 出成绩相对容易, 因而在社会上也容易赢得较高的声誉。而普通薄弱学校的教师, 出成绩相对要困难得多, 由此而来的是这些学校教师的低成就感以及社会对其相对较低的评价。教师由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流动到农村薄弱学校工作, 其声望会不会受损, 这是很多教师参与流动时比较担心的问题。况且, 很多地方参与流动的教师大多是原学校的富余人员或教学效果不佳者, 是被动参与流动的。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 参与流动的教师容易被误认为是原学校的多余人, 自己难免有“被扫地出门”的感觉;另一方面, 参与流动后这些教师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学校和工作岗位, 也是很多教师颇感纠结的问题。这些都加重了教师参加流动的思想顾虑。

2. 教师参与流动, 可能会导致其生活成本增加

在参与流动前, 很多教师居住在学校内, 生活非常方便, 既可以干好工作又能照顾家庭。现在流动到分校或主校区后, 无疑会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家庭与学校距离远了, 工作与照顾家庭势必难以兼顾。二是交通住宿问题。到远离家庭的学校工作, 必然要在路途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地方通了车, 虽辛苦但还能按时上下班;有些地方尚未通车, 教师就不得不在学校住宿, 而且有些学校不一定有适宜住宿的条件。三是吃饭问题。流动前很多教师离学校较近, 可回家吃饭。流动后教师远离家庭, 中午回家吃饭就不可能了, 而有的偏远学校并没有食堂, 教师根本无法解决吃饭问题。总之, 教师参与流动后面临的交通、食宿等困难及生活成本的增加, 使教师在参与流动时踌躇不前。

3. 教师参与流动, 可能会导致其实际收入下降

学校间教师收入的差距是教师参与流动比较担心的问题之一。一是担心绩效工资的差异。从2009年起, 各地开始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工资由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其中, 前者占总工资的70%, 后者占30%。但各校绩效工资考核标准是“一校一策”。这样, 同样的工作量和教学效果, 在不同学校考评, 教师实际收入会存在差异。二是担心福利待遇的差异。在县城学校、乡镇中心学校, 学校创收渠道和机会相对较多, 财力相对雄厚, 因而有更多的或明或暗的给教师发放的福利、加班补助, 以及外出旅游考察的机会。而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 工资能够足额到位就已属万幸了。对他们而言, 福利、加班补助、外出旅游考察机会基本上属于奢侈品。如果教师由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流动到村小, 即使一些地方规定工资由原学校发放, 但由于不在原校工作, 那些诸如节假日的福利、加班收入及外出旅游等待遇显然无法享受, 由此会导致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可见, 不同学校间教师实际收入的差距, 是很多教师不愿参与流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

4. 教师参与流动, 其工作难度可能会加大, 专业发展机会会减少

教师到一个新环境工作, 除了会给教师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增加生活成本之外, 还要经历一个重新适应新工作环境的过程, 这会迫使其调整原有的生活及工作方式, 投入更多的工作精力和劳动成本。对于那些由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流动到薄弱学校的教师, 由于生源及教学条件、教研环境的差异, 要取得同样的成绩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代价, 导致其工作难度增加。如果没有科学的考评机制, 很容易打击教师流动的积极性。

教师参与流动还担心专业发展机会减少。在现行体制下, 我国各种资源是以城市为中心自上而下向农村分配和辐射的, 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工作的教师, 往往会获得更多进修、教研和其他专业交流学习的机会, 获取各种教育资讯往往更加便利和快捷。而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一级学校工作的教师, 这些专业发展条件和机会显然比较匮乏。因此, 相对于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的教师, 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机会与环境会差得多, 这无疑会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三、“联校办学”体制下教师定期流动保障机制的构建

没有教师的定期合理流动, 要缩小“联校办学”体制下校际师资质量差距,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 特别是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解决城区教师、乡镇中小学教师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问题, 实现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化、常态化, 是推动“联校办学”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 必须针对上述教师参与流动的障碍, 构建有效的流动保障机制, 使教师流动在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的轨道上良性运行。

1. 统一联校框架下, 实行各校区学校建制的刚性联合

为了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心理障碍, 联校之后, 原来独立的学校实行刚性联合、统一建制, 必须整合为由一个法人代表、多个分校区组成的, 一校多区的办学实体。联校后, 几所学校要共用一个校名, 并实行统一的校级领导班子领导, 不同学校的差别仅是主校区与分校区而已。这样, 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 (联) 校区人”[1], 教师的校际交流就变成了校内轮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心理障碍, 学校也没有优秀教师流失的后顾之忧, 这样, 薄弱学校才能真正拥有优质教师。这与传统的强校对口、结对支援弱校是根本不同的。在对口支援机制下, 两校仍然互相独立, 且强调师资的单向援助性流动, 由于教师参与流动的比例较小, 实际上对缩小校际师资水平差距的作用, 只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

2. 建立有效的流动激励机制, 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流动

如前所述, 教师流动特别是下派流动要承担生活不便, 生活、工作成本增加, 专业发展机会减少的压力。因此, 为了鼓励教师下派流动, 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是统一福利待遇制度。为了消除教师因为不同校区实际福利待遇的差异而不愿流动的思想顾虑, 联校框架下的几个校区要统一福利待遇制度, 不同校区的福利待遇由片区统一标准、均衡发放, 实行同工同酬政策, 而不以校区定收入的高低。二是建立工资逆向增加机制。为了鼓励教师流动到最缺师资的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中的薄弱学校任教, 应实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政策, 形成教师工资逆向增加激励机制。如湖北潜江市就规定, 村小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同级乡镇教师的5%, 乡镇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城区 (县城) 同级教师绩效工资的10%。同时规定, 流动期间的教师享受同样的待遇。也就是说, 城镇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工作期间, 绩效工资按高出乡镇5%、高于城区10%的标准发放。三是建立职评、晋级优先激励机制。流动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级时, 在同等条件下要予以优先考虑, 或是给予加分后参与评选。严格执行“凡申请评定高级及以上职称者, 须具备异校交流且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规定, 且职称评定65%的指标倾斜到农村学校, 以吸引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同时, 建立相关的提拔任用制度, 对在近3年内曾在薄弱学校工作1年且经考核合格的骨干教师、后备干部予以优先提拔, 鼓励骨干教师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四是建立荣誉激励机制, 把教师的交流经历和业绩作为优先考虑的依据。在评选市 (县、区) 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时, 在同等条件下对参加流动的教师要予以优先考虑, 甚至可以规定, 曾在异校交流的教师应占评优总数的70%以上。同时, 可增设“杰出农村教师”“优秀流动教师”等流动教师专门奖项, 对获奖流动教师给以重奖, 并在教师节和“功勋班主任”“十佳教师”等其他获奖者一起给予表彰。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交流的教师, 取消当年职评、评优资格, 年度考核不得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3. 统筹解决交通食宿问题, 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后顾之忧

要使教师主动参与流动, 还要统筹解决教师流动的交通问题, 能方便教师“下得去”。一是对于“一师任两校”的教师集中排课, 市 (县、区) 教育局可通过租赁或自购配备教师校车, 统筹规划运行线路, 专车定时定点接送教师。二是对于每天要往返家校工作的教师, 由专车早送晚接。三是不适宜客车运行的丘陵地区交通不便, 对在此类地区多校“走教”的教师, 可以由教育局为教师统一配备摩托车, 方便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走教”。如湖北通山县即采用这一模式, 给教师跨校交流提供方便。四是对尚未配备或无须配备校车的地方, 出台政策给予教师适当的交通补助。

教师下得去, 还要留得住。为此, 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力度, 为教师在各校区间轮岗流动提供生活方便。其一, 利用农村学校富余的校舍和空地新建或改、扩建教师周转房和学校食堂, 方便教师休息、居住和进餐。其二, 由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学校补助, 教师集资在集镇统筹建设教师周转房。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 各地纷纷出台农村教师周转房规划。2011年, 四川省利用中央和省级专项经费1.3亿元建了1 000余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每套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 为支教教师、异地交流、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在学校住宿提供方便[2]。广西壮族自治区预计到2015年, 周转房将覆盖全区7 680所学校, 惠及近10万名农村教师[3]。流动中的教师只有安居了, 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后顾之忧解除了, 才能在流动期间安心乐业, 集中精力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办学质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 实行一体化的教育质量管理, 促进各校区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实践证明, 如果不强化教育质量管理, 那么, 教师流动到新校区后, 往往容易成为两不管的“自由人”, 工作敷衍塞责, 使教师流动流于形式。为此, 必须狠抓“联校办学”体制下学校教育质量的管理。一是片区教育管理机构通过随机督查, 对片区内各校区教育教学进行专项督导, 规范各学校、各校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市 (县、区) 教育局通过教学视导加强对各校区教师的业务指导。三是统筹片区的教研活动, 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一方面, 建立片区内教研联动机制。每个片区由一个单位 (学区或学校) 的优势学科的骨干教师牵头负责片区内该门学科的教研工作, 教研活动经费由片区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并统筹支配, 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 实现联校范围内教研活动一体化。主校区与分校区通过共同设计教研活动主题, 共同参与, 同步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为全体教师提供均衡的教研及专业发展环境。这些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主, 以学科为中心,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研训一体, 通过校内互动、校际互动、乡镇学校互动、城乡学校互动等形式, 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四是统筹片区内教学质量监测, 实行教学评价一体化。首先, 市 (县、区) 教育局建立片区内“联校办学”强校和弱校捆绑式考核制度。即将联校范围内各校区作为一个单位进行整体考核。这样, 如果只是主校区教育质量强, 而分校区教育质量弱的话, 综合考评就不能拿高分。这种考核评价体制, 能够强化“强校”对“弱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责任, 使联校范围内每个校区的教育成绩与学校的每位教师和干部的利益相关, 促进联校范围各校区实质性的深度融合。其次, 实行统一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片区联校内各校区实行统一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注重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 通过期中随机抽查、监测, 期末统一的教育教学质量考评, 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工作成长档案, 并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挂钩, 激励教师无论流动到哪所学校都能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 不断获得专业成长。最后, 安排教师流动时要尽量尊重教师的意愿, 制定不适宜流动教师的标准, 解除教师流动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汪丞.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的一种思路[J].中国教师, 2006 (2) .

[2]刘磊.四川建千套农村教师周转房[N].中国教育报, 2011-10-16.

办学体制 第11篇

关键词 公办中小学 办学体制改革 委托管理 集团化办学 学校理事会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不仅是对一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的过程,还涉及到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社区之间关系的重新建构。在国家进行全面深化教育领域内综合改革的历史时刻,促进学校办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中心环节,任何关于教育领域内的改革绕过学校,都是要落空,是不能够长久为续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通过对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发展进行分析,明晰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轨迹,并对国内主要办学体制改革的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把握我国现代制度建设的关键,为正在进行办学体制改革或即将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区域或学校提供积极借鉴。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政策发展轨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现代制度建设的政策发展历程大致以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它们分别是教育部颁布落实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10年颁布落实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纲要(2012年)》(以下简称《纲要》)。这三个重要文件的颁布落实,构成了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政策发展的整体思路。

1.《行动计划》

在教育部提出的《行动计划》中,第34条明确提出我国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建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新要求,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文件。从政策文本的具体要求来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大前提下提出的,是以完善学校法人制度为抓手、实现学校内部管理新机制建设为目的的改革思路。

2.《规划纲要》

在2010年颁布落实的《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任务有:第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基础教育发展公益性原则,逐步建立政府为主体、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全社会办学的体制,促进我国办学体制多元化。第二,落实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为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教育家办学而非教育官员办学的目的。第三,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此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关键在确定学校校长负责制,以此为基石,推进教师代表制度、家长代表制度等民主决策机制的建立。

3.《纲要》

2012年,教育部制定《纲要》提出学校现代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与民主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强学校章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一校一章程的理想格局。第二,提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质量,建立民主决议机制,保证制度建立利益最大化。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廉洁、规范、高效。第四,继续深化教师职工代表大学制度建设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建设、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保障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第五,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与纠纷解决新机制,确实保障学校教师与学生权利,构建和谐的学校内部关系。

自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与三次重要文件颁布落实遥相呼应,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明显体现为两条轨迹。第一条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采取伴随课题研究过程始终的方式,此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普遍以试点为主。第二条是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该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主要表征为全域视野,在全国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在第一条轨迹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课题研究推动的痕迹。2003年,在我国开展首批现代化教育制度建设的9个实验区(北京西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河西区、南京鼓楼区、大连中山区、杭州萧山区、深圳南山区、成都青羊区、海口美兰区中)全部出自中央教科院的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化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3年课题研究的结束,大多数试验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尝试也告一段落。继之而起的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对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的新要求与日剧增,在中央教科院3年课题研究试验区之一的深圳南山区,伴随着2007年深圳市事业单位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深圳市教育局重新启动了包括南山区在内的现代学校制度实验。深圳市2007年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举措被认为是延续至今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第二条依托行政体制改革而探索的开端。

二、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几种典型模式

1.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管理指教育管理部门有计划地采取有偿委托的办法,把区域内一部分学校的办学事务委托给有一定管理实力的专业机构承担,双方通过契约方式在明确彼此权利、责任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体制内外对不同管理模式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改变这部分学校的管理效能与学校文化,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水平[1]。实施公办教育委托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是:第一,促进管办分离,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通过委托管理,使教育行政部门从学校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将具体的学校运营交给专业机构,明晰了政府和学校之间的权责。第二,实现教育资源的跨区域配置。通过委托管理,可以将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公办学校系统,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与繁殖,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第三,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学校委托管理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产生委托管理方,委托管理方管理学校的效益大于教育行政机构直接经营管理学校的效益。同时,在委托管理制度下,学校实际上置于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生及家长的监督之下,减轻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监督学校的成本。第四,有利于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在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受托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教育中介组织自身得以发展,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参与教育治理,促进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的形成。

2.集团化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这一举措,以龙头学校为引领,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覆盖,引起了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品牌扩张和学校教育在办学机制、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变革,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高起点地解决了区域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实现了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赢,无疑是一个教育创举。这些以名校为龙头的教育集团涵盖了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文化和师资输出、管理和体制创新等形式,实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成为追求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具有以下几点:第一,集团化办学创新了办学体制,通过集团化办学,打破了多年来单一的办学体制,同时也重塑了多年来公办学校单一依靠财政拨款办学的格局,通过集团化办学,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第二,通过集团化办学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盘活了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最大化满足,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第三,集团化办学创新了学校管理机制,集团化办学引进市场经济理念,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与运行制度,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集团化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由于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效果显著,近年各地纷纷推行这一办学模式,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正蔚然成风[2]。

3.新的决策权力机构:学校理事会的兴起

在传统的公办学校办学体制中,校长的任免权在教育行政部门或组织部门。致使校长的行为主要是对上负责,办学自主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干预。在一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建立了新的决策权力机构——学校理事会。这一机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也称为董事会、民主管理委员会等,形成机制也不尽相同。学校理事会制度的优点主要有: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学校重大运营决策由学校理事会决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对学校微观管理的直接干预,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第二,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使“教育家办学”成为可能。由理事会聘任、评价校长,减弱了校长对教育行政权力的依附程度。办学方式对学生、家长、社会(而非上级)负责,遵循教育规律,关注教育(而非行政)价值,这是教育家办学的基础和途径。第三,促进社会参与办学,保护相关方权益。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出资者、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理事会实际上代表了学校的所有利益相关方。长期以来,我国是教育行政部门办学,教师、学生、家庭这些学校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长期被忽视。只有积极促进这些利益相关方参与办学,吸纳和听取各个群体的意见,才能实现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在办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

1.坚持办学体制持续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行政管理,首先要减少行政对学校的直接干预和微观管理。建议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从自查自纠开始,严查和减少对学校过多的评估检查,改变文山会海,为学校松绑。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纲要》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推进简政放权和管办评分离的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最终要落实到“现代学校制度”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即通过简政放权,实行“校本管理”,使学校在财政、人事和课程等方面获得更多权力,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从而恢复学校的活力,创造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在继续完善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类似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自由学校”的改革,即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在不改变公办性质、政府全额拨款的前提下,将部分公办学校委托教育家团队管理,实行教育家办学,恢复学校的自主性,从而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2.坚持依法治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立现代化学校制度,必须坚持依法治校[3]。为体现我国依法治校应确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落实办学的第一责任人,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建立校长选拔机制、退出机制。第二,回归校长及团队职业管理的属性,建立学校理事会及董事会制度,减轻校长及管理团队行政束缚。第三,设立办学顾问委员会,作为学校办学的咨询机构,让学校依法办学不再被虚化。

3.推进章程建设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对外要求按照学校法律法规办学,对内就要建立学校章程,整体规划、运用好学校的这部“宪法”,为此笔者认为学校章程的建设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做到“上”“下”结合;第二,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表述要做到“形”“神”结合。所谓形,指的是结构完整;所谓神,指的是内容体现学校的特点和个性,不要雷同,阐述应繁简得当。第三,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实施要做到“刚”“柔”结合。第四,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修订要做到“动”“静”结合。所谓静,指的是章程和制度应具有相对稳定性,所谓动,指的是学校章程不能“一定终身”、一劳永逸,要富有前瞻,与时俱进[4]。

4.教育家办学

当前我们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吁、对素质教育的追求,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聚焦在教学过程,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但是,应当看到,之所以我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的竞争,缺乏有影响的教育家,主要还是由于体制性障碍的束缚,由于高度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缺乏自主权和活力。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背后仍然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需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政府向学校授权,向校长授权,实行教育家办学,从而恢复学校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质上是教育局办学,局长就是一个大校长。一方面局长不可能了解到所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另一方面学校抱怨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评比多。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由教育局办学向教育家办学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局的放权。没有教育局的放权,就没有教育家办学。

参考文献

[1] 朱怡华.探索“委托管理”,促进教育公平:基于上海基础教育实践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3).

[2] 单大圣.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突破——以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例[J].浙江教育科学,2014(4).

[3]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4).

[4] 陈立鹏.学校章程:学校的“基本法”[J].中小学管理,2013(4).

[作者:何酉宁(1981-),女,重庆南川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讲师,硕士。]

办学体制 第12篇

九年一贯制是一种小学与初中连缀一体的办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校年限与义务教育年限一致。[1]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各地积极开展“九年一贯”学制的探索。在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为集中力量办学,稳固生源,合并建立起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为规范学制,探索与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相匹配的“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实验,也逐步启动九年一贯制办学试点。进入90 年代,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择校竞争异常激烈,在这一时期,中央开始逐步倡导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在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2002 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十几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数量都呈增长趋势。在农村地区,由于出生率的连年下降,学龄人口锐减,农村学校办学规模逐年缩小。在撤点并校的浪潮中,合并形成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而在城市,尤其是择校热的大城市,为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减缓择校压力,促进教育公平,新增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经过近30 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样化的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2]。九年一贯制办学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它既是提高办学效益的一项办学体制改革,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九年一贯制成效显著,但也困境重重。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困境

1.小学、初中“貌合神离”:中小学衔接不畅

为学生提供九年连续一贯、持续稳定、衔接顺畅的育人环境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核心优势。然而现实却是:在现行义务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下,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实行“6+3”学制,小学、初中“两张皮”、“貌合神离”,实证性实施九年一贯教育的学校并不多见。在一些小学、初中合并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初衷相距甚远,直接减损了九年一贯制办学“整合”、“一贯”的教育功效[4]。实际上,若不从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上进行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很难解决中小学衔接不当、教育脱节的顽疾。

中小学学段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决定了想要有效贯通、顺畅衔接不同阶段的教育远非易事。虽然新课改已将“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作为改革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成长的连贯性、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管理部门也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大多数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课本教材,仅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样的“微调”并不可能带来很好的“融合”功效。以数学学科为例,为使学生应对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难度,需要在小学的中段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强化学生的数学素质。当然,此过程应遵循儿童心理、认知的发展规律,严防小学教育“初中化”。总的来说,要想实现中小学段衔接和融合,应从全程着眼,从整体出发,建构适应学生持续发展需要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同时,虽然许多学校采取了整体设计、分段操作的方式实施九年一贯课程,并根据学校学生的学情、师资划分了学段,但在注重学段衔接、联体办学上却忽视了年龄差异。

2.教师队伍建设难:中小学段教师难协调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退伍建设是一大难题。第一,教师编制难统筹。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只分别按照小学、初中核算编制,并没有一套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新的核算标准,中小学段师资搭配不均的现象在合并型九年一贯制学校尤为严重。第二,教师工资绩效难统筹。为更好地贯通中小学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鼓励教师跨学段交流,通学段任课。部分小学教师虽能胜任初中教学,但其在初中教学取得的成绩及荣誉对于其资格的认定、职称的评定起不到任何作用。有些教师尽管能胜任两个学段的教育,但也只能按照其入编的学段领取工资。这也极大减损了教师跨学段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改的活力。第三,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难。实行九年一贯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尚未有针对跨学段教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只能通过职后的培训建立起来。因此,九年一贯制学校须大量投入到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促进中小学教师沟通交流,帮助教师形成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掌握适应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3.学校行政管理难:两套管理体系、两套人马难协调

九年一贯制学校虽在理性上能集中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办学优势,但“九年一贯”也势必增加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复杂性。第一,在现有将小学、初中分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下,如何实现“一体化管理”着实让校长们“头疼”。现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体制都很难同时兼顾小学、初中各自的特殊性。目前,认可度较高并广泛推行的解决办法是:分条块的立体式管理模式,即职能部门管理与学段管理结合,且以部门为主、条块互动。但即便确定了分条块的管理思路,若不仔细分析本校校情,盲目套用“经验”,也很难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5]。第二,在中、小学合并的学校,原先的两套行政班子联体后,职位分配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该在校长负责制、校长职级制所规定的框架下,理顺校长职权、明确领导权及监督权。这有助于平衡和制约校长、副校长之间的权力。“一贯制”办学给学校管理、校内活动、安全防范等方面都增加了管理难度,不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因此抱怨工作压力大,不堪重负。但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责划分不明,使校长无法从琐碎的行政管理上解放出来。因此,在实行校长负责制下,也要考虑到给予校长充分的管理自主权,学校一切重大问题校长有权决定。

4.九年一贯制学校外部监管的错位和缺位

相较于小学、初中单设的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无论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都具有其特殊性。为保证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良好运行,教育行政部门须出台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针对性政策条例及管理办法,但实际情况却是政府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外部监管长期错位、缺位,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评估缺乏相应考核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入口不限生源,免去择校环节,自然升学。但教育管理部门在评价九年一贯制教育质量时却仍然与单设初中“一视同仁”———拿中考成绩这把统一的“尺子”来衡量教育质量。这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尤为不公。其实,不少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上远超过一般单设小学。为科学评价九年一贯制办学质量,应在教育督导中设置增长性、发展性的指标。如若迫使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提高中考应试成绩狂追猛赶,最终导致教育的变异,与其办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第二,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指导与支持不到位。由于九年一贯制办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应充分尊重学校层面的教育创新,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学、管理上的新尝试,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明显不足。第三,缺乏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初衷是优化、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因此,须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考虑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及布局,重新搭配各类教育资源。“建在何处”“规模多大”“投入多少”须通盘考虑、整体布局。随着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成为新优质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之间的两极分化愈加明显。新优质校越来越“走俏”,而大部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则面临招生困难,使得择校大战提前到“幼升小”。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行“九年一贯”前提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管理部门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规划上做适当的宏观调配,加强教师的流动,对口援助薄弱学校,鼓励优质校建分校。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规划

推行九年一贯制办学将牵涉到区域教育布局、教育结构的改变,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长期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应将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纳入区域教育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结合区域常住人口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整体设计和规划区域学校布局。须加强科学决策,在理性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生长点。在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质量”而非“数量”,只有切实提升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才能有效释放其在缓解择校压力上的潜在优势。只要校际差异仍然存在,九年一贯办学、九年一贯对口升学等政策起到的作用就十分有限。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应灵活探索,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切记“一刀切”。鼓励优质小学和初中向两端延伸、名校办分校、高校合作等高起点办学模式。配合区域内已有的名校集团、“新优质学校”、学区制建设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调配优质教育资源。九年一贯制办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合学区制、区内教师交流轮岗等促进教育均衡的举措。

2.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归口管理

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是连续实施小学与初中教育的学校,与现行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相差极大。这一办学模式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为支持,以保障“九年一贯、联体办学”顺利进行。首先,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区域内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其次,在市级统筹下,应整合行政、教研、学会等资源,共同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内部管理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研究及业务指导。在课程建设上,应组织专家资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搭建课程体系顶层设计,保障中小学衔接顺畅。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校长队伍建设上,应选拔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干部担任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定期组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专题培训班,促进校长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治理能力。培养校长“九年一贯、全程视野”的系统观念,逐步增强其对长期教育目标的理解、认同和规划设计的能力。在学科教师建设上,优先安排区域内骨干教师流动到九年一贯制学校。推进教师跨学段交流使用和大循环教学,培养能胜任各学段教学的学科教师。学校内部应建立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研体系,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鉴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九年一贯制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一定倾斜。如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奖励性绩效标准,适量提高校长的绩效工资;在教师职称聘任、教师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九年一贯制教师倾斜。

4.推进考核评价改革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督导评估,在九年一贯制学校较多的区域,应适时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专项督导评估,落实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质量分析制度和问责制度。评估体系要围绕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色,把是否坚持小学就近入学,是否坚持不组织毕业、升学或招生考试直接升入中学阶段,是否实施九年一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等作为考核重点。帮助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完善内部考评体系,督促学校对日常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长、教师队伍管理和学校教育质量等方面工作进行监测。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维持九年一贯制教改的活力,教育行政部门应研制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统一考核1~9 年级教师同时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以激发学校整体工作动力。

参考文献

[1]朱闵.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分段式小学和初中学校管理的比较研究——以都昌实验小学、都昌东湖中学、都昌钱氏宗亲学校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杨霖.九年一贯培养须变可能优势为现实优势[N].中国教育报,2014-7-2(02).

[3]钱林晓.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主体的义务教育体制构建设想——一种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经济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4]凌云.今日“九年一贯”,敢问路在何方?——民进重庆市委会关注教育改革[N].团结报,2015-3-24(06).

上一篇:报纸编辑素质下一篇:课堂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