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学系统范文

2024-09-12

电子教学系统范文(精选12篇)

电子教学系统 第1篇

为了适应汽车电子行业的人才需求, 南京航空航空大学金城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设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我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较为明确的针对性, 它主要面对汽车行业。为了在本科教学中体现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 特别增设了《汽车电子系统》课程。为了适应本专业的培养定位, 对《汽车电子系统》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 要求掌握传感器、电子控制和通信等技术的内容和它们在汽车上的应用, 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设计制作汽车电子系统,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以下改革。

1 “汽车电子系统”课程结构改革

《汽车电子系统》课程开设在大三下学期,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培养定位, 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 《汽车电子系统》课程有三个模块组成, 即理论教学模块、课内实验教学模块和课程设计模块。

1.1 理论教学模块

新的电子技术不断涌现, 为了能让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汽车电子新技术, 配置课程内容制定大纲时, 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重点研究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状况和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 随着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 汽车电子系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复杂程度上都大大提高。据此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配置, 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如图1 所示。

1.2 课内实验教学模块

《汽车电子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光靠课堂任课老师的语言描述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验课是学生在校内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1.3 课程设计模块

课内实验大多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步骤先搭好实验系统, 再按步骤观察各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以及测量各重要的传感器信号和控制信号, 根据观察结果和测量结果验证课堂所学的知识。对于电子控制系统是如何设计制造出来的, 学生还处于理论认识阶段。为此, 在实践上增加课程设计环节, 任课老师给定学生任务书, 让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和所学习的汽车电子知识完成课程设计。

2 “汽车电子系统”教学方法改革

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汽车电子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用实物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研究性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

(1) 现场实物教学法。对汽车的某一部分进行电子控制, 先必须对控制对象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对于控制对象结构和电子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 以及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等知识的学习, 单靠语言和多媒体当中的图形, 学生很难理解, 更不能对结构和工作过程有个直观的把握, 将教学过程转移到实验室, 利用实际的电子控制实验平台进行现场实物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

(2) 任务驱动教学法。老师将每一次课的上课内容作为一个任务, 每一次课上完后, 给学生提出下一次课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预习下节课所上的内容, 通过预习, 让每一位学生准备好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每节课开始时抽查一部分学生, 了解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这次课所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 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能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让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的效率。

(3) 项目研究性教学法。在讲授某电子控制系统时, 模仿企业完成项目的过程, 把某一电子控制系统看成是一个项目, 在老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以工程设计人员的身份, 尝试着如何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构造知识, 研究如何利用电子技术设计这个电子电子控制系统。再进一步进行功能描述和方案设计, 最后老师在从电子控制系统的前景调研、功能描述、方案论证、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 再到最后的标定、测试等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3 “汽车电子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本科生主干课程要求必须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闭卷考试以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 强调记忆力和理解力。这样就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上去, 不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体现不出学生的创造性。课程结构多元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 这就要求考核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考核内容更加多元化。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创新活动及表现、学习过程情况、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团队合作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该门课程考核采用期末成绩占50%, 实验成绩占20%, 课程设计占30% 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

4 结论

电子教学系统 第2篇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书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结合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编写而成。

本书包括典型电子整机产品的营销策划和典型电子整机产品的销售两部分。上篇以市场营销学知识为主线,以液晶电视机和多功能一体机为典型,依次对电子整机的定位策划、产品策划、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和促销策划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下篇以微波炉、洗衣机、液晶电视等八种常见电子产品为样本,分别介绍了产品的买点、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常识以及不同的销售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常见电子产品性能的同时,学习基本的销售方法与技巧。本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和课程综合化的教育理念,按照“模块—项目—任务”的结构组织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工作过程与工作环境,内容深浅适度,符合中职生心理特点。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电器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用书。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掌握营销环境的概念

2、认识营销环境和企业营销行为的关系

3、掌握间接营销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对营销行为的影响

4、掌握直接营销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对营销行为的影响

5、了解营销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

6、能对特定企业环境进行SWOT分析

7、能把握分析环境的基本方法

8、能准确判断竞争对手,并制定营销竞争战略

9、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

三、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典型电子整机产品的营销策划(50学时)

项目一

电子整机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

(10学时)项目二

电子整机产品的产品策划

(10学时)

项目三

电子整机产品的价格策划

(10学时)

项目四

电子整机产品的分销渠道策划

(10学时)项目五

电子整机产品的促销策划

(10学时)

(二)、典型电子整机产品的销售(94学时)

项目一

小家电产品的销售(16学时)

1、先理解小家电产品的基本构成

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原理

调频收音机电路的原理

2、理解原理之后对小家电产品的销售进行策划,以及把策划方案付诸实施。

项目二

声像家电产品的销售(20学时)

1、理解声像家电产品的构成

影碟机、宽屏电视机、数码相机、数码高清电视机、DV高清摄像机、家庭影院等一些最新声像产品的机构及原理。

2、对这些产品的销售进行策划,并把方案付诸实施。项目三

空调制冷产品的销售(25学时)

1、理解空调器的结构原理。

2、调研空调的销售市场,对其进行销售策划并把策划方案付诸实施

项目四

办公电子设备的销售(33学时)

1、掌握办公电子设备的构成及其优越性。

2、对办公电子设备进行销售策划并把策划方案付诸实施。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考核与评价

1.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注重学生爱护工具、节省原材料、节约能源、规范与安全操作和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评价。

2.体现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式。

浅析技工学校电子专业模拟电子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0引言

技工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本科教育,更有别于中职教育。传统的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淡化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技工学校院校的《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也应具有技工学校教育特色、突出技工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该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的安排等方面都应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和学科性,以及中职教育的技能性培养。应以技工学校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技工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

1.教学内容的调整

1.1模块化教学

下面以二极管为主线的单元电路构成的一个教学模块为例说明其知识点构成及教学思路:

(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及二极管的特性。

(2)晶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曲线、功能、主要参数。借助multisim软件建立一个半波整流电路,利用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全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由学生利用multisim软件模拟连接电路,再使用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分析试验结果,最后得出电路的工作原理。

(4)集成稳压器w7800系列、w7900系列、lm317、lm337功能及用法。

(5)二极管、电容、集成稳压器的识别及性能测试。

(6)利用multisim软件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并进行调试。在此过程中可人为设置一些故障,如二极管接反等,培养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更深的理解。

(7)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理解电子电路的设计的一般方法。

1.2高质量教学课件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好课件不在于版面的美观,也不在于课堂内容的充实,而是根据课程的需要,能够引领教师有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学生能够通过课件理解课堂内容的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针对课程的特点,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和顺序安排设计课件。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是模拟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

2实验教学的改革

2.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理论验证性实验要求验证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巩固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大多数实验的内容、实验的原理比较简单,所以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方式,,教师只需给出实验的要求和实验的可行性电路,,至于实验的步骤,,具体的实验操作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实验室在实验的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对学生双重开放。将实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对于实践制作性的实验可以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做好这类的实验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电子制作的实践经验,广泛收集与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电子小制作。教师在课外可以组成兴趣小组,综合运用模拟电路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制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模拟电路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积极性。

2.2充分发挥eda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将eda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也可以克服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和时空的限制。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仿真,完成仿真设计后,按照仿真电路装配实际电路进行调试。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和促进作用。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自己主动思考获取知识。在教学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在进行“共射放大电路”分析时,交直流信号叠加在一起,学生理解困难,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先讲电路,然后借助船与人的关系,形象地比喻直流信号是船、交流信号是人,船是为了运载人,直流工作点的作用是保证交流信号放大时不失真。这样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主动、自觉、独立地学习。自主学习是教师提供学习指导,由学习者自主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尝试独立地钻研、探索及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培养了自学能力。自主学习依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评价学习效果。如果本课程内容很多,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加以比较归纳,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结语

技工学校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我院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考核成绩比教改前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了,有90%的学生考取了中级电工证书和电子装配工技能资格证书,毕业生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蒋玲,侯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37-39.

[2]叶树江,张继东.“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23).

电子教学系统 第4篇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是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倡导的在全国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历届的成功举办,都为推动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将来能够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实践平台。因此,能够借助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平台,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无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

1、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的特点

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有:电路原理、低频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电子线路实验课、单片机原理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实训等;可选用的器件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等;设计手段可采用传统,也可以采用现代电子设计工具,如EDA辅助设计和ISP在系统可编程等。电子设计竞赛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2、电子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当前,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轻专业的要求和知识的应用现象,学生对课本的理论学的都比较扎实,而实验课掌握相对比较薄弱。并且,我们开设的实验课程大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自主设计的实验内容比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应对课程体系和实验课做必要的改革。

2.1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改革体系应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测控技术》作为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及相互的相关性,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2.2 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环节改革思路是,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学生从事自主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点也是与电子设计竞赛的宗旨相同的。验证性实验能够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巩固理论知识,这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使学生有广泛的自由想象空间,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在验证性实验中,应加强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即针对某一实验内容,可以在实验环节中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问题所在,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其训练过程如图1所示。

实验涉及到的问题应今可能联系电路的实际和生产实践,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设想、实践、再设想和再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针对自主设计性实验,并结合理解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主要开设如下实验内容:测量仪器仪表电路、信号源电路、无线模拟与数字信号传输系统,A C-A D与A D-A C高频电源变换电路,反馈与闭环控制电路等,使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电路,自己搭建实验电路,自己调整实验数据和实验指标,加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适应电子竞赛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遵循课程讲授的科学规律,采用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

3.1 直观性教学

在以往的讲课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往往采用以本为纲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涉及的一些电器元件通常只介绍其工作原理,电路图符号,使用方法,使用参数等,学生们学过之后,只有一个概念的认识,和具体的元件联系不起来,缺乏感性的体验。因此,在授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带一些课程中涉及的元件给学生讲解,使学生对元件有感性的认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讲述单个元件或集成电路的应用时,应给学生提供一些元件或集成电路的应用产品,使学生对产品的构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激发他们学习及探索的积极性。

3.2 采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以其课堂信息量大,节约教学时间,生动直观,可实现虚拟实验等特点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元件或模拟电路进行直观的演示,电路的搭建也可以通过演示来完成,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个直观的认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3 注重应用

讲授多媒体课程时,老师应及时掌握其有关工程的应用实例,并激励学生思考该内容还可以在哪些工程上得到使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的能力,并减少课后的作业训练,多采用实物作业法,这是结合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物电子制作的作业模式。它依赖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三极管放大特性”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进行音乐门铃的制作,让学生观察利用三极管和没有利用三极管的效果,借此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新思维的学习

从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看,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和单纯的实验能力的竞赛,而是要经历查阅资料、理论设计、系统实现、综合调试、故障分析、指标测试、撰写报告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和调试的能力、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发散和聚合的思维能力。

具体到培训过程,针对某一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要让学生在课前广泛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激励的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对此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的应用进行大胆的讨论,并鼓励学生通过E D A设计电路,设计可编程器件,配合微控制器、专用芯片等组成电路,并通过应用软件设计好电路版图,利用刻绘机制造出印刷电路板,再焊接、装配、调试作成实际的电子系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电子产品的开发能力。

5、总结

电子设计竞赛对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来讲,是一个提高自己实践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参赛不仅仅可以获奖,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赛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和各项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文章从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出发,针对电子专业学生的教与学,提出一些教学手段、实验改革和学习方法的观点,以电子设计竞赛为背景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1]赵又新,夏建全等.电子设计竞赛与高职专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http://www.lzptc.edu.cn/zhqq/no4/zhaoyouxin/y.doc

[2]郑昊祖,赵晶.对《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学研究2007984页12-15

[3]石玉梅.浅谈电子线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文汇.2007(3),120页27-30.

电子教学系统 第5篇

内容导读:

[摘 要] 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是近年来教育界探究的热点。作为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之一的电子琴教学,同样也面对着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进展。文章对所创建的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概述、论述依据、基本内涵、案例和内容等,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为适应现代社会对电子琴教育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知识广博、全面进展的复合型人才,探讨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电子琴 教学方式 多元化风格

科研课题: 2009年被陕西省教育厅遴选为“陕西省特点专业建设点”(陕高教[2009]20号文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教育多元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多元化的进展,这些走势自然震荡着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传统教学方式。面对多元化教育的冲击、多学科教育信息的相互渗透,如何拓宽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思路,建构更科学完整、更有立体感的教学方式,便成为了高等音乐教育界探究的热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之一的电子琴教学,同样被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为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电子琴教育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知识广博、全面进展的复合型人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电子琴专业把教学方式作为首要课题进行了探究、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进展与更新。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实践,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教学论文,结合本专业教学的特点,建构了以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人的全面成长、使音乐审美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发,以多元音乐为主要内容、多元学科信息与相关专业知识相互交叉、渗透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电子琴教学方式——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本课题于2009年被遴选为“陕西省特点专业建设点”。

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教学方式是在一定教学论述的指导下,通过相关论述的演绎或对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电子琴是现代电子技术与传统乐器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数字化的体现,也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之一。它具有音域宽、音色多、节奏广、功能全、仿真性能高、革新能力强等特点,为音乐教育的进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空间。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的建立,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对人的全面培养,即人在进展中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在技能训练、审美体验、知识渗透、革新能力及人格培养融为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专业技能教育也是对人的教育的深刻含义,使人的内在潜能得到开启和发掘,使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兴趣得到优化,体验到音乐审美在社会文化、个体精神方面的独特地位、作用和功能,使技能教育得以深化和进展,同时也使音乐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和教育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广泛的运用。通过电子琴多元化风格的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和演奏技艺的提高,更是一种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过程。把音乐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呈现出来,引领学生主动地体验美、感悟美,以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认真面对人生曲折的道路。同时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策略教学论文,逐渐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作用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学生用美的眼光敏锐地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形成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基本态度,以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以及综合素质,塑造和谐的人格。这是实现培养全面进展的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探讨的根本所在。

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概述

将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曲目多元化、教学形式多元化等多种教学操作程序综合构建在一起,并依托它们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而形成的立体的教学方式,为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

内容多元化:①独奏、重奏、合奏、协奏、伴奏;②常规乐器和特殊乐器音色的了解和演奏;③常用节奏和特殊节奏特点的了解和运用;④音响知识:音效的选择运用;⑤作曲论述基本常识:⑥乐曲编配:和声编配、音色、节奏编配、即兴演奏;⑦教材教法;⑧少儿电子琴教学法;⑨教学实践等。

曲目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基础练习、练习曲、小型乐曲、中外古典、流行、爵士等作品外,重视多元音乐作品的学习,特别是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

形式多元化:小组课、个别课、合奏(重奏)课、编配与即兴课、公开课(集体课)、讲座、讲学以及培训。

策略教学论文多元化:讲授、演示、练习、欣赏、讨论、发现、实践、实习等策略教学论文。

活动多元化:个人、多人音乐会;为器乐、声乐伴奏;汇报演出、比赛、观摩;听各种演奏形式的音乐会;参与各种演出等。

资源多元化:丰富的教材资源,多元化音乐风格数据库,教学软件数据库,教材软件资料库,音响视频资料库和校图书馆中的资料和电子资源库等。

评价多元化:考试、考核、平时成绩、请假、旷课等。

实践多元化:到中小学校听课、实习;利用系里的“微格教室”进行教学实习;为社会音乐普及的教学培训机构进行教学实践等;

构建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的论述依据

教学方式是一定的教学论述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论述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国内外的一些论述家、教育家和学者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总结,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独具特点的教学策略教学论文,借鉴和吸收这些教学论述中的优秀成果,为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些攻玉的“他山之石”。

1.毛泽东的实践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检验真理和进展真理。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的论述武装头脑,坚持以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充实、进展电子琴多元化风格这一教学方式。

2.目前世界公认的、较先进的音乐教学法系统:如奥尔夫原本性教育思想;柯依达音乐教育系统;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铃木的音乐教育系统以及雅马哈的快乐教学法等。这些音乐教育系统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各异,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点,但对音乐教育的理念上却大体相同,即: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对人进行的基本素质教育,不但要发掘和培养人的音乐潜能、提高审美能力、革新能力以及音乐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进展人的全面综合素质。

3.现代教育教学论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进展的人”。

4.我国音乐教育家曹理先生创建了普遍音乐教育的结构系统,为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资源特点的建构提供了充足的论述依据和实践价值。通俗地说,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及如何思想。

5.现代信息论述:美国现形式的多样性,能极大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求新求异的思维进展。编配、演释出“人乐队”的效果,孰重孰轻的音色编配、节奏选择、音效的制作音色的不同触键等,强调以探讨性的、生动活泼的革新,使学生以点滴创造成功的情感愉悦中构建再创造的激情。

3.学会合作

合作是精神、能力,存活的。在电子琴合奏、重奏、协奏与伴 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信息的多向性传递教学效果最好。信息传递的渠道多少,信息刺激的广度、强度、新鲜度不同,其信息容量就不同。电子琴多元化风格的教学内容不光涵盖了演奏技能,还包括了先进的电子信息、电子音乐信息、电子制作信息以及电子乐器方面的信息等。加大了信息量的获取,学生的演奏、革新、制作、编配等各方面的视野、思路就会扩大,境界就会提升,电子琴专业就更“可持续进展”。

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基本内涵

教育应该为人的一生提供四个支柱: 1)学识,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2)学做,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的工作能力;3)学会共同生活,即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及合作精神;4)学会进展,强调尊重和进展人的个性。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是把对人的全面培养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实现专业技能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也是对“人的教育”的新教育理念。

1.学会审美

教学是学习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利用起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变化的节奏、浓淡的和声以及不同色彩的调性等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而在内心深处引起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劣的意识冲突,使潜在的审美意识在电子琴技能训练的氛围和效果中得到激发和升华,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而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生目标。

2.学会革新

革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革新能力已成为人的存活与进展的必备条件。电子琴音乐作品所体现的不确定性和体现形式的多样性,能极大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求新求异的思维进展。通过编配、演释出“一个人乐队”的效果,孰重孰轻的音色编配、节奏选择、音效的制作以及各种音色的不同触键等,都是强调以探讨性的、生动活泼的革新过程,使学生以点滴创造成功的情感愉悦中构建再创造的激情。

3.学会合作

合作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也是存活的需要。在电子琴合奏、重奏、协奏与伴奏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演奏中,每个学生要知道自己声部所处的位置是主旋律还是副旋律、是低音还是和声衬托、是织体伴奏还是功能性进行等等。不同的位置在力度的掌握上是截然不同的,不能一味地只顾体现自己声部而不顾音乐效果。通过这种 “绿叶配红花”角色的体验,提高了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4.学会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能够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自己是一种人格魅力,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以而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在电子琴的学习中,就有着着多样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对弦乐音色的触键就要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连奏、分弓、跳弓等的区别,需要冷静与理智。而当演奏作品时,又需要热情与感性。这种“冷处理”与“热加工”的交叠状态,将有效地提升对情绪的调控力。世间充满诱惑的五光十色无处不在,而要拥有良好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能力,才有可能以容地面对人生各种境遇,达到笑傲人生的境界。

5.学会坚持

“坚持”这种品质在人生前进道路中是极为重要的。体现在学生面对数不胜数的理由与难点:技术方面、多声部的效果、各种音色的触键等,这步向满意结果的过程锻炼了学生一种坚持的能力。只有坚持练习的学生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之美,感受到坚持所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反观人的一生会充满着各种重重困难,若没有这种坚持精神,很多的沟沟壑壑是跨越不过去的。

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案例、内容

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是集人格培养、技能训练、审美体验、知识渗透以及革新能力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它只是在教学中起到一个策略教学论文论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也不应该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任何教学实践,都应根据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和整合教学。特别是电子琴制造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革新的不断进展而在更新、变化着,是呈动态的。因此,电子琴教学的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不可将电子琴多元化风格教学方式绝对化、庸俗化和一成不变,它的内容与形式应与时俱进,随着时代教育的进展变化而不断充实、更新。只有不断地积累和革新,才能获得电子琴专业的更好持续进展。

参考文献:

电子教学系统 第6篇

关键词:电子专业 电子制作 入门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176-02

职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近几年陷入了低谷。如何培育我们的高水平的产业大军,从国家到职业学校都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尝试:资助职校生学费、培养“双师”型教师……我们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现今,职校学生中大量存在着厌学、弃学的现象,如何能抓住学生的心,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电子制作作为最能吸引学生专业兴趣的手段,不应该只是作为课外辅助手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将电子制作融入到新生的专业入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针对电子专业的入门教学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1 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超市任选式的电子制作项目群

现在的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自身的与众不同。传统的电子实习中大家统一完成同一个制作项目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习开始前,要通过的前期工作为学生准备好大量的电子制作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独一无二的电子制作项目即可以提高制作时的关注度,又可以避免以往实习制作时互相抄袭的偷懒现象。每个学生要想完成自己的电子制作项目,就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选件、布局、焊接、调试等工作。

项目选题宜小不宜大。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比较倾向于项目教学法(尤其是专业课),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活动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未来职场生活需要的能力。项目从选题、设计、元件购买、电路板设计制作……大多周期较长,比较适合于高年级学生,切不可生搬硬套到入门教学上。某些教材上的理论验证性实验又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刚入学的新生知识积累少,学习持续性差,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要注重短、平、快:制作周期要“短”;融进的知识要“平”(理论较强的知识跳过,留待以后逐步学习);出成果要“快”(产生成就感)。

多年的实践教学显示,像有源音箱、调光灯、声光控电路、自行车转向警示灯、霓虹灯控制器、防盗报警器、电热毯连续调温器、电子温度传感器等都比较受学生欢迎,即有较强的实用性,又比较容易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称赞。

2 建立以电子制作为核心内容的入门教学模式

刚进入中职电子专业学习时,绝大多数学生对电子专业要学习的内容并不了解,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但绝不缺乏对电子专业知识的神秘感、好奇心和自信心,却又缺少知识学习的持续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三分钟热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喜欢按部就班,总是先完成理论准备,再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就错过了抓住学生兴趣的好时机。

电子专业的技术特点是易学难精,入门门槛并不高。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以电子制作实习操作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全程以学生自主进行电子项目的制作为主;教师辅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我们把理论知识打散,在制作过程的几个关键时期,教师利用简短、高效的理论辅导课,分散地将理论知识(简单电路的计算;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电烙铁手工焊接;电路图的识图;电路工作原理;元器件的安装方法;电路调试检测;简单的钳工技术等)传授进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为了自己的作品,主动接受知识。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不要怕学生在某些电路原理上可能会有些一知半解,他们可以跨入电子专业的门槛就是最大的收获。

3 电子制作项目内容应多科兼顾,不宜单科独进

目前,职业中学所采用的教学法,是基于某一学科的基础,由某一任课教师根据所教内容选择某一合适的项目来进行教学实习。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内容设计上,基本都局限在本课程内,很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学生所学的全部内容,科学地处理好不同学科间的关系。这样就会使一些理论性强的学科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应该尽可能将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及相近专业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相关教师密切合作,共同确定教学项目。比如:在制作过程中不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设置需要理论计算的障碍等。应以某一課程为主,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知识重新组合。切忌电子技术的教学实习就局限在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电工基础的教学实习就局限在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里。

4 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为分层次培养提供依据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仍以考试为主。考试是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形式单一;考试的内容依附于教材,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成绩虽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这种“一站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很难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更不要说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了。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那几部分?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摸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考勤奖惩分

仿造电子工厂的考勤制度,结合学校实习情况,建立起严格的实习考勤奖惩机制。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病假、事假、旷课、迟到、外出等情况分别制定出详细的扣分标准,代替工厂的物质罚款。对一个月内保持全勤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每月对出席情况进行汇总和讲评,期末进行学期评定。

职教毕业生的懒散、纪律差是用人单位轻视职教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职教毕业生虽然有技术,但适应不了工作单位的奖惩条例、严格管理,自动辞职或被迫离职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实习中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奖勤罚懒,让学生在入学以始就适应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培养纪律性,又提高学习的专注度。

4.2 目标激励分

学生在每天实习开始之前,都要提交当天的实习目标,目标的安排是否适当由教师来评判和修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电子制作的项目进度不同,灵活的制定当天的实习目标。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便于教师把握电子制作的完成情况。每天实习结束后,教师根据实习记录,对每名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做出公开的加分和扣分评定。每名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实习表现负责,避免了有些同学在实习中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现象。

4.3 阶段测验分

在实习的几个关键时期,由教师安排几次阶段测试。测试的内容既可以是像电烙铁手工焊接计时赛、万用表测件等操作技能测试,也可以是针对电子制作的某些问题进行的答辩。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甚至可以停止个别学生进行下一阶段实习制作的权利,重复巩固前一阶段的练习,直至达到要求的训练水平。测试的成绩在期末汇总为阶段测试总成绩。

4.4 理论常识分

对于电子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常识,也要进行笔试。笔试内容建议多出主观题、分析题,减少客观题,让学生有发挥自己水平的余地。

以上四项分数在期末汇总为实习成绩,任一单项不及格则总分不及格。每名学生多要建立自己的实习表现记录册,做到有据可查。

当前,职教毕业生的去向大致为:高职升学;电子工厂流水线熟练工人;电子维修技工。根据实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培养。

5 春风化雨,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学校既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地方,也是学生提高如何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的育人场所。近几年来,职业教育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生源越来越少,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很多新生在知识、能力、个人修养方面甚至达不到初中生的标准。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还要在入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宣传、呼吁的表面上,要真正融入到实习中去。

首先,注重从小事抓起。比如:实习前集合、实习后讲评时全体列队肃立;实习期间无论大小事必须征得教师同意;保持实习场地卫生;实习结束清理实验台,摆放好工具等。逐渐养成良好、规范的职业习惯。

其次,组织学生参观大型的电子工厂。用优美、整洁的环境吸引学生;用严谨有序的场面教育学生;邀请优秀的电子专业从业人员介绍经验,与学生交流,既树立学生的职业信心,又要立足自身、脚踏实地。

再次,组建电子专业维修服务队。统一服装、统一标识,吸收优秀学生参加,边做边学。以实际维修经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热情、周到、文明、规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人员流动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吐故纳新,保持这一精英团体的活力,辐射调动更大范围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豆玉杰,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

[2]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06.

[3]李俊梅,等.项目教学法在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电子教学系统 第7篇

一、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与特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2], 几乎在校的三四年级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一次竞赛。竞赛的内容主要就是通过模拟、数字电路专业课的学习与实验, 参考有关资料设计与我们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应用电路。学生经过对电路的设计、仿真、安装、测试, 进行一次创新训练, 从而展示自己的作品, 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及部分优秀奖。电子设计竞赛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强, 涉及的知识面广, 不但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还涉及到一些专业选修课的内容。[3]这样就鼓励了学生学习选修课的积极性, 比如传感器技术、电子测量、电子工艺、EDA仿真实验等专业的选修课[4]。设计手段可采用传统的实际动手方法, 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设计方法, 如EDA辅助设计, 可大大促进参赛学生理论知识的升华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5]。

二、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典型实例

1. 用电子技术开发中学物理实验

基于普通中学物理器材的笨重、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可靠性差、实验效果不明显,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缺陷, 我们指导学生以LED发光器件为核心, 将其低功耗、低成本、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发光二极管应用于中学物理实验中。这样,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改进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6]。

如图1中的上图是一个欧姆定理原理实验图, 下图是一个多功能信号测试原理图, 图2是测试欧姆定理的显示效果图。如果将上图电路的输出接入下图直流输入端M1、M3端, 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或者滑动变阻器的大小时, 通过LED2一组两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暗, 可以观察到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 从而通过实验演示验证了欧姆定律I=V/R的关系。

图2的测试电路不但可以测试欧姆定理, 还可以测试中学物理实验所有信号的电路, 比如进行电磁感应现象测试, 交直流电信号的测试, 音乐电平信号的测试;变压器原理的测试等等。

2. 单双向可控硅导通特性的模拟演示实验装置

图3是单双向可控硅导通性能演示实验装置原理设计图, 图4是单双向可控硅导通性能演示实验效果图, 每个图的左半部分由电源、可调电阻及电容组成一个充电回路, 右半部分的可调电阻、电容、双向二极管、可控硅组成一个触发电路及可控硅导通回路[7]。导通后的显示效果是用555多谐振荡器和CD4017十进制计数器联用, 555用作时钟脉冲发生器送到CD4017的CP端, 使CD4017计数器的十个输出端随输入时钟的加入, 依次出现高电平, 故LED0——LED9依次点亮, 则形成“单双向可控硅导通”模拟显示电路。它演示的动态效果非常生动地揭示了可控硅触发导通的特性, 很具有创新性及说服力。

这种新颖独特的演示教具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电路联系起来, 便于学生理解其内部特性,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另外, 这种教具还可以很好地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演示, 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的讲解。

制作这种教具的方法是:选择一大小合适的盒子, 将控制电路图按比例大小安排在盒内, 使整个所需电路图都能附在盒内, 然后在需要安装元件的地方钻孔安装元件, 把焊接好的流水灯电路板安放在盒内, 再把输出的每只发光二极管按照点亮的顺序用引线安排在单双向可控硅电路的导通回路, 内部安装好后, 盖上盒盖, 在发光二极管相对应的盒面位置画上可控硅的导通原理示意图, 安装好控制开关及电源就可以演示。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实例, 充分说明了电子竞赛不单单是一次竞赛活动, 而是和我们学习的专业知识紧密相关。它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量度尺, 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9], 能让学生在自主设计、动手动脑的过程中, 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竞赛促进了教师的实验教学, 反之, 实验教学又加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10]。学生们可以借助EDA技术, 首先进行电路的仿真, 然后进行设计、安装、测试, 虚实结合, 环环紧扣, 通过自主创新, 可以创作出各种电路, 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根据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及特点, 强调电子设计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针对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提出了加强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项目、利用EDA仿真技术等具体措施, 为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子竞赛,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彬, 杨丹, 李晶皎.竞赛式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 2008 (5) :181-182.

[2]宋智, 车仁信.结合电子竞赛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 2008 (6) :174-175.

[3]赵青云, 杨培林, 黄朝艳.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电子专业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 :279-280.

[4]姚有峰, 赵江东, 汪明珠.从电子设计竞赛谈电子类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7) :111-132.

[5]刘韵, 余魅.开展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 (8) :121-122.

[6]冯忠耀, 罗惠霞.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47-250.

[7]徐长军, 王峰, 等.双向可控硅的设计及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 2008 (12) :33-35.

[8]杨兆民.高校物理实验课程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科学, 2011, (2) :14-17.

[9]王喜鸿, 王良成, 周密.论以科学竞赛促进理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科学, 2011 (4) :1-3.

电子教学系统 第8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实验,教学改革

理论和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更具有直观性。电子学实验教学的性质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有效手段, 以此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设计与创新及综合应用能力。

一、电子设计竞赛与实验室建设

本院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承担了全院电类和非电类的电子实验, 以及电气类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实践类教学任务。近年来我们组织学员参加了学院的科技周电子竞赛活动、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目的在于促进信息和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实践创新的意识, 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

随着电子设计竞赛的不断进行和竞赛对实验内容、仪器设备、元器件等要求, 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扩建了创新实验室, 而且采取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式, 开设了第二课堂, 既满足了竞赛和实验教学的需要, 又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场地。

二、电子设计竞赛与电子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电子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始终是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焦点和关注点, 改革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电子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但实际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陈旧, 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我们总结出了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 对电子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单一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了科学验证、分析设计、系统综合相结合;引入了CPLD/FPGA等一些新器件, 并把最新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和虚拟仪器引入了实验教学内容, 从而丰富了实验内容与手段, 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传统的实验课进行整合, 开设了《电子测量技术》, 并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学时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按照电子设计竞赛的模式, 通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除了基本的技能训练 (如电子工艺和PCB板制作等) 之外, 要求由3人或4人组成一个小组,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项目, 并写出设计和调试的全过程, 以论文的形式提交, 最后还要通过答辩的形式, 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验收。强调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并重,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环境,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新思维、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

三、电子设计竞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电子设计竞赛是对高校的实验室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电子类专业的师资水平以及学生全面适应能力的一个综合考察和检验, 对于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可以促进学校的软硬件共同提高。

现在, 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们上课一般都比较独立、单一,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工作, 这样老师在辅导参赛学生训练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而且还可以认识到在教学中贯穿综合考虑、解决问题的思想。这必然会使参赛指导老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 特别是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院近年来参加了多次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取得了全国一、二等奖和北京市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与电子实验室的建设与电子实验的教学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电子设计竞赛也推动了电子实验教学改革, 使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 有利于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兵, 等.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探索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 25 (3) :119-122.

电子教学系统 第9篇

根据ISO15489的定义, 电子记录是指“能够正确表达所交流的内容或所采取的处理步骤, 用于支撑业务需要, 以达到审计目的的电子化数据表现形式”,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 我们认为可信电子记录是作为符合法律证据原件要求的一种可信数据电文的电子记录表现形式, 符合《电子签名法》从书面形式、原件效力、文件保存和证据效力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并实现电子记录来源的真实可靠性和电子记录完整性要求的可信数据电文。

电子病历 (EMR) 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 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 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电子记录, 是病历的一种电子记录形式。2010年, 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试行)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及《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 (试行) 》, 明确地指出了医务人员电子签名是电子病历的基本要求之一, 电子签名功能是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之一, 再次凸现了电子签名应用在电子病历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必然地位。

2 卫生部对电子病历电子签名应用要求的分析

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规定, 凡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各类重要卫生信息系统, 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要求, 采用电子认证服务, 解决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安全问题。已建成但尚未采用数字证书的重要卫生信息系统, 应当尽快采用数字证书, 实现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疗机构重要的信息系统, 是《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采用电子认证服务的其中一类重要卫生信息系统。

依据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试行) 》中电子病历基本要求的第九、第十条要求:“医务人员采用身份标识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完成各项记录等操作并予确认后, 系统应当显示医务人员电子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记录的病历, 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予电子签名确认”, “医务人员修改时, 电子病历系统应当进行身份识别、保存历次修改痕迹、标记准确的修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电子签名应用是电子病历必须采用的要求之一。

依据卫生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 (试行) 》要求, 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者必须经过规范的用户认证, 至少支持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指纹识别中的一种认证方式。对于住院病历录入与编辑, 必须提供住院病历记录双签名功能, 当由实习医师、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病历时, 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审阅、修改, 并保留书写者与审阅者的双签名。对于医嘱录入功能, 应当支持临床所有类型医嘱及其内容的录入, 医嘱内容至少应当包括长期医嘱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临时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必须提供医嘱双签名功能, 当由实习医师、试用期医务人员和通过认定的进修医务人员按照上级医师要求下达医嘱时, 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审阅、修改、确认后生效, 并保留书写者与审阅者的双签名。

上述政策法律和相关规范的出台, 成为规范电子病历标准、规范卫生系统电子认证应用、解决电子病历等卫生系统真实性、完整性及过程监管和法律效力等问题的重要指引, 对于我国电子病历的开发和电子认证在卫生系统的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3 基于XML电子签名的可信电子记录技术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 非常适合于描述病历记录这种半结构化的内容, 且不依赖于任何计算机平台、开发语言或数据库。以下是XML数字签名元素的语法结构: (其中“?”表示0或1次出现, “+”表示1次或多次出现, “*”表示0或多次出现)

XML数字签名生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使用指定的摘要生成算法, 对元素中的元素所引用的数据生成摘要值, 保存在元素中。

第二步:使用元素指定的签名算法对规范化处理后的元素生成摘要值, 用签名者的私钥对摘要值进行加密, 加密结果保存在元素中。另外把签名者的公钥保存在元素中的元素中便于验证。

建成元素后即可把元素添加到XML文档中, 形成签名后的XML文档。

与上述签名过程相对应, XML数字签名的验证 (即核心验证Core Validation) 包括了引用验证和签名验证两个步骤。只有这两个步骤均验证成功, 才能表明签名验证成功。

第一步:引用验证, 用以确保签名对象未被篡改。使用指定的摘要生成算法, 对元素中的元素所引用数据的生成摘要值, 把该摘要值与元素中的元素包含的摘要值进行比较, 相同则验证成功, 否则验证失败。

第二步:签名验证, 用以确保签名者身份真实有效。使用元素指定的签名算法对规范化处理后的元素生成摘要值, 从元素中的元素获取签名者的公钥对元素的加密签名值进行解密, 解密结果与摘要值进行比较, 相同则验证成功, 否则验证失败。

从上述XML数字签名及其验证过程, 可见XML结构化、可扩展的特点, 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元素级粒度的数字签名。采用XML数字签名还有一个突出优点是签名结果是一个XML元素, 我们可把该元素放到原文档的任意位置而不会破坏文档结构, 尤其当需要对文档进行多重签名时, 只需增加从而实现多重签名, 而且多个签名结果都可以保存在同一个文档中, 方便文档记录的存储和管理。

针对电子记录的签名时间, 如果采用本地系统时间, 一旦本地系统时钟被复位, 将造成各签名文档先后顺序的混乱, 签名人有可能籍此修改替换已有记录。为保证准确记录文档签名的真实时间, 我们可采用可信第三方提供的数字时间戳服务 (TSA) 来解决。该时间戳的时间源采用国际标准时间, 并由可信第三方对签名文档生成的时间信息进行签名, 实现文档和记录生成时间的抗篡改和防抵赖。其具体过程是由签名人作为时间戳的请求方, 把经签名人签名后的元素内容发送给TSA, TSA把时间戳添加到请求方的元素中, 并把可信第三方对该时间戳的签名作为时间戳令牌元素返回给请求方与中的其他元素一并保存, 形成含有时间戳令牌的XML文档。时间戳的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与上述数字签名及验证相同。

针对电子记录的附件文件签名, 我们提供文件外部签名工具——文件凭证工具, 使用用户的数字证书对选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进行打包签名。文件凭证采用外部签名方式, 与文件类型无关, 能支持所有文件的签名和验证, 并记录签名的相关信息, 包括签名时间、签名说明等。同理, 其中的签名时间可以通过数字时间戳TSA获取标准时间戳。文件凭证能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集成, 用户可方便的在需要签名的文件上点击右键, 即可进行签名。文件凭证支持多文件签名、多人签名。签名后的文件经压缩处理, 可以减少传输开销。

4 可信电子记录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基于电子签名的可信电子记录技术研究, 结合卫生部电子病历相关要求, 我们提出可信电子记录解决方案并应用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实现电子病历的签名与验证、叠加签名与验证、时间标识与验证等, 具体应用如下:

(1) 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要求的合法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 为医护人员等电子病历系统用户签发数字证书 (以USB电子密钥为证书载体) , 确保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签名应用的法律效力。

(2) 医护人员凭代表自身身份的有效数字证书, 登录电子病历系统。证书登录认证校验环节包括: (1) 证书载体保护口令校验; (2) 基于随机数的签名和验证, 防止重放攻击; (3) 验证用户证书的信任链; (4) 验证用户证书有效期; (5) 对比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的黑名单文件 (CRL) , 验证用户证书是否被吊销; (6) 获取用户的证书姆印并与电子病历系统用户账号列表对比, 验证证书在系统中是否具有对应的用户账户及操作权限。

(3) 医护人员凭代表自身身份的有效数字证书, 对住院病历录入、医嘱录入、处方或检验结果等进行电子签名, 形成可信电子记录。电子记录的确认过程支持多人签名, 包括联署签名或串行签名。联署签名方式, 是指所有签名的人都只对文件原文进行签名, 不对其他人的签名结果进行签署, 这种方式适用于并联审阅审批;串行签名方式, 是指必须先由某一个人签名, 下一个人的签名将包括签名文件原文和上一个人的签名结果, 这种方式适用于串联审阅审批。其应用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将按照卫生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要求, 对于住院病历录入、医嘱录入等, 采用的病历书写者与审阅者串行签名方式, 并保留书写者与审阅者的双签名, 同时支持多个审阅者联署签名或串行签名。

(4) 经过签名的记录存入病人的电子病历系统档案库中, 同时加盖合法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的数字时间戳TSA, 保留发生时间的证据。

(5) 医护人员对医嘱等记录的修改必须经过合法授权, 修改后的记录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签名操作, 保存历次修改痕迹、标记准确的修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

(6) 需要时可以从电子病历档案库中调出签名记录进行查验和提供法律证据。

5 小结

基于XML电子签名的可信电子记录应用在电子病历中, 具有以下突出成效:

(1) 采用合法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数字证书进行电子签名, 确保电子病历信息内容的法律效力,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行业标准要求;

(2) 通过电子签名形成可信的电子病历记录, 并保留全程日志记录和系统操作留痕记录, 有效解决电子病历在生成、保存、验证、管理等环节所存在的安全无保障、过程难追踪、结果难鉴定等问题。

(3) 在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的前提下, 电子病历真正实现无纸化, 医院大大降低了打印设备和打印耗材的投入。电子病历还改变了纸质病历的生成、归档、保管和存储形式, 有效地降低了以往保管纸质病历所需的费用支出。

(4) 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操作, 有效地避免了涉及病人隐私的医疗信息外流。

此外, 通过应用可信电子记录, 确保了电子病历录入的规范性、完整性, 能有效地提高了病历的书写质量, 减少医疗差错现象的发生, 同时提高了病历的书写效率, 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让医生和护士把精力放在对病人的诊疗上, 能进一步促进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文件.卫办发[2009]12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2009.

[2]卫生部文件.卫医政发[2010]24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试行) 》的通知.2010.

[3]卫生部文件.卫医政发[2010]114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 (试行) 》的通知.2010.

[4]W3C.XML-Signature Syntax and Processing[Z].http://www.w3.org/TR/xmldsig-core.2002.

[5]W3C.XML-Signature Syntax and Processing[R].http://www.w3.org/TR/xmldsig, 2003.

[6]陈乐君, 石锐, 李初民.基于XML多重签名的电子病历安全机制[J].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36-138

电子教学系统 第10篇

一、打造“网络电子培训模式”, 具体到培训中有三个优势

1、在教学方法与理念方面。

电子课堂有效利用电子演示文稿、电脑动画演示的优势, 把书本中的理论通过大量图表、动画、音效穿插播放, 主讲教师再进行知识补充辅助指导, 将深奥的理论直观呈现在学员面前, 立体感明确、层次感增强, 更有利于学员的理解和掌握;课程除视频讲授以外, 还设计了功能强大的师生互动平台, 里面有很多提问方式的内容, 可以让学员回答。电子课程软件系统采用了能够消除师生时空限制的远程教育方式, 既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 又为学员创造的一个亲切、自然的虚拟课堂。

2、在课程计划安排讲解流程方面。

为使学员能够最大限度理解课程核心内容, 《电工》整个课程将原本课堂中需要100多个学时才能讲授完成的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压缩为初训82学时、复训48个学时课程, 各章之间即独立于整个系统, 又与各个部分互相衔接联系, 即可以作为单独模块讲解, 又可以进行串接讲解。根据学习时间可随时调整讲授计划, 特别是软件系统中教师可以在上面随时添加、删除教案内容, 可以进行备课标记, 配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知识结构图, 有利于学员对内容整体把握。

3、在教学技术资源方面。

除了在课本中讲授已经提供的大量知识和内容外, 在备选章节还增添了一些别的知识, 例如事故案例、矿井布局图片、采掘机械图纸底片、相关规程标准等, 用来调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从而节省了软件系统资源。课程还为学员提供扩展阅读的在线链接, 节约了版面、净化了界面。课程提供的思考题则为学员扩展思维空间和开拓创新意识铺设了路子, 学习结束到工作岗位后, 可以对矿井设备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革新理念, 为学员进一步思考相关内容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二、立足培训现场设备模拟动画教学, 具体到技术培训中实现了“两个现场”

1、动画模拟现场设备讲解分析。

职业技术培训中, 到工厂车间面对设备给学员进行实际讲解, 进行手指导、口叙述, 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但需要聘任生产单位工程师到课堂讲课, 到车间由工人技师进行讲学, 并且当学员较多时需要大量的工作实习场地, 生产单位不可能经常停下工作任务为培训服务, 而任务紧张时候只能放弃实习, 这就严重制约了安全技术培训中的现场实习这个环节。该软件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电工》课程教学中, 首次试验应用电子课堂软件进行讲学, 书本中抽象的东西, 如交流接触器、变压器放到大屏幕中进行动画模拟拆卸组装, 内部零件一览无余, 完成了只有在现场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学员对其满意度很高。

2、利用网络在本单位和家中模拟现场学习。

在基层单位, 很多设备更新快、换代迅速, 给职工掌握设备知识带来了很多不方便, 而专门打开机器给工人学员讲解, 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场地、三是没有多余的设备。因此有些新设备到了后就投入到生产中, 只有个别人掌握里面的核心技术, 局限依赖性太大, 给生产造成困难。而利用这套软件, 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指导学习, 在家里职工可以利用网络自学, 通过加密的网络地址随时上网了解引进了什么装备, 改进了什么工艺。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从而达到了模拟现场学习设备内部结构知识的目的。

三、立足职工培训, 具体到教学中实现了教学技术的“一个创新”

在职工培训上, 电子课堂教学软件从技术上实现了质的创新和跨跃。本课程采用微软公司在视频媒体服务器方面的主流技术, 设计开发了集主讲教师授课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演讲稿于一体的网络课程。由于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技能培训内容, 大多是面对的机器设备、开关电器, 现场实物多一些, 以往的板书、课件只解决了文字方面知识和局部图片知识的讲解问题, 而开关内部结构、元件动作过程、操作实际步骤还是很抽象, 学习起来难度大、接收不易。而现在的网络电子课堂教学软件解决了这些问题, 给我们培训带来了很大方便。

浅析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兴趣;分层次教学;直观教学;实例演示

电子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针对每年的电专业学生的实际,在技能课教学中强化专业思想和中职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直观性教学,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根据教学目标,电专业学生在二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都要通过技能实践课的教学来完成。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学好技能的重要条件

1.以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第一节课。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此时多说不如多做,授课时教师可多演示有趣的实验,带一些上几届学生制作的有趣而实用的实验作品向他们展示和介绍,如声控音乐门铃、流水灯、节日霓虹灯等。

2.注重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例如:为了观察半导体二极管的导电性,将二极管串接到由电池和指示灯组成的电路中。连接电路,观察指示灯是否发亮;再将二极管的正负电极对调后,连接电路,观察指示灯的亮暗情况。

3.以竞赛激发兴趣。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比如:焊接基本功、照明电路安装、电力拖动线路安装、电子CAD绘图、PLC单片机设计等竞赛,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与班之间,通过竞赛,不断提高技能。在学习生活中,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学习的思想动向,为学生解除学习的思想包袱,鼓励学生学习,多表扬。渐渐地,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有了动力和信心,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技能的关键

打破传统技能教学,采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采取直观教学法、实例实物教学法等,将基础理论与实验实习相结合,将纸上谈兵与实际操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纸上谈兵与实际操相结合。学生的技能基础几乎为零,从来没有上过技能课。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制定辅导计划,分层次教学,突出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如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稳压电源电路,理论教学难度较大,通过在实验室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后,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工作原理;又如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是电子技能训练的前提,特别是电阻档使用,使用前要进行机械调零、欧姆调零等,都是在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的。

2.基礎理论与实习实验。对一些元件较多、线路较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法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实施分阶段,教学学生分层次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技能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教学。

1.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电子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坚持分阶段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人人都有收获。如:用万用表判断晶体三极管的极性中,测量三个引脚极性是一个教学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时可采用下述方法:采用图示法和直观法,按照图示操作,成功的有直观的音乐来判断是否正确,这样不仅使学生恍然大悟,差生也跃跃欲试。真正实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了优生,转化了差生,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2.富有情趣的提问,会使学生对学习电子技能课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大家都用过MP3吧?它是如何收到电台的?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听得很清晰呢?”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这种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子技能科的教学质量。在电子技能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始终处在对电子技能课的兴趣之中。

参考文献:

[1]钟名湖.电子设备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2]王卫平. 电子工艺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3]王天曦,李鸿儒.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电子教学系统 第12篇

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中,《电子测量技术》 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涉及测量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测量方法的分类与选择;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自动与智能测试系统和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等内容[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掌握一般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针对不同的测量任务,能选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合理设计测量方案;能调试、排除测量过程中的简单故障;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因此,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强、实践要求高的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对《电子测量技术》 课程的改革应该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1理论教学改革

1.1理论课教学现状

传统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理论课教学,一般都是选用一本教材,以该教材为教学依据,教师在课堂“填鸭式”讲解各种测量仪器的原理、电路构造及工作参数。一方面,测量技术发展快、技术更新迅猛,教材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 国内具有高水平和突出特色的教材很少。教材上对最新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介绍和分析涉及较少,教材上仪器仪表的图片少并且大多是黑白照片,难以看清仪器的原貌和细节;另一方面, 由于该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种纯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老师讲解难度大,不容易做到深入浅出,学生听的是云山雾罩,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近年来,我们发现,由于本科考研学生比率增加,《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一般不在考研科目内,所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度一直下降。 以上综合因素导致理论课堂教学常常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理论课改革措施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我校已全面更换第二代多媒体设备,这给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首先,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选用一本相对适合的教材,利用课件优化来补充教材上不足的内容。在绪论中,增加对这门课重要性的分析,加强学生对电子测量课程的学习重视度。比如利用同一台频率计测量频率和周期,误差可能会相差成百上千倍;利用同一个电压表的不同档位测量同一电压,可能得到误差很大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果。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来说,对电子测量技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那么对原理的掌握是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前提。在优化后的课件中,保留经典内容同时,大量增加应用性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的检测;空气中对人身体有害的的微尘颗粒的浓度和大小如何检测;空调是如何控温、又怎样检测等等。这样大量的学生熟悉的应用实例。同时,增添技术更新类的内容:包括智能测量仪器、自动化测量仪器、数字测量仪器等内容。这些电子测量领域内前沿知识能深深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科自豪感。在我们近三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也证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起来了,教学效果就明显大幅度提升了。

以往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课件,常常只是教材内容的Powerpoint版本的简单复制,内容主要是文字形式和一些测量仪器的电路原理图。这样的课件单调枯燥,学生上课时视力容易疲倦,降低注意力。在我们的课件优化方案中,将原课件中大量的描述性文字删除,增加大量的图片、视频和动画演示。 比如在讲解信号发生器时,我们利用Labview设计一个虚拟的函数发生器,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函数发生器发出的波形和占空比的调整对波形的影响。在一些公式、原理的推导上,果断放弃多媒体的播放,以老师黑板推导为主(我校二代多媒体教室都具备一块屏幕和一块黑板),保证课堂教学知识面广、重点突出,上课形式变得轻松、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

2实验教学改革

2.1实验教学现状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快,测量仪器种类繁多,更新换代迅速,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数字测量仪器更是价格高昂,这使得很多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一般很难具备完善的、高水平的电子测量实验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该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如我校虽具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实验室,但只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万用表等简单的电子仪器,像频谱仪、 扫描信号发生器等较贵重的仪器还暂缺。学生接触的电子测量仪器种类少、档次低,测量任务少、内容相对简单。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2.2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在实验内容设置上,减少传统测量实验的个数,丰富其内容,将原来分别设置实验项目的相关测量任务融合在同一个实验中。如我校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实验中,原电路参数测量项目实验任务只有一阶、二阶低通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测量,改革后的测量任务增添了一阶、二阶高通滤波器(与低通选作)、电容、电感参数的测量。每个实验项目的内容增加了,对学生的操作熟练要求也提高了,迫使学生提前预习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课前准备的积极性。同时,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个数。如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RLC电路的品质因数和元件参数的测量,都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测量方案。这类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益处匪浅。为了弥补实验室高档电子测量仪器的不足,将虚拟仪器技术、仿真技术引入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来,我们对电子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一种虚拟软件、仿真软件的编程能力。如虚拟频谱分析仪与示波器实验,就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虚拟的频谱分析仪,学生既掌握了Labview的应用技能,又对频谱分析仪有了直观的理解;信号失真度的测量中要求学生利用已设计的虚拟频谱分析仪分析信号的失真度,这使得学生在频域分析中加深了对信号频谱的理解。

另外,利用实验室开放周给学生提供选做的创意实验。通过实验室的开放,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4]。开放周的创意实验以较高的设计和操作难度和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设计性的测量任务中来。 如要求学生利用传感器去测量一些实际应用的物理参数,如液体位置、温度、压强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电子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创意实验中,由学生自主设计测量方案、确定实施步骤,老师在学生的方案实施遇阻的时候,适时地给予指导。

在整体电子测量课程的实验环节,我们本着基础性和综合设计性相结合;原理验证性和实际应用性相结合;必做类和选做类相结合;实体实验设备和虚拟仿真软件相结合;定时实验课和实验开放周相结合的原则,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就业目标学生的课程需求。

3课程考核改革

3.1课程考核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考核一般都由理论课考核和实验课考核两个部分组成。理论课又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大多是依据平时到课情况和作业情况。实际上这种考核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区分主要还是体现在期末考试上。但是近些年,我们发现,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学生的素质有所降低;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得学生课堂学习精力分散,学生平时不学,期末突击在高校已屡见不鲜。期末考试成绩年年下降,不及格的人数甚至多到让老师尴尬的地步。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高校老师面临的新挑战。 而实验课由一个教师指导,每组实验学生在二十个左右,在实验过程中,由实验指导老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打分,是不现实的,所以实验成绩大多还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没有认真做实验的学生也可以抄袭实验报告、测量数据蒙混过关。所以,改革课程考核模式不失为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新途径。

3.2课程考核改革措施

理论课程考核的平时成绩以阶段性测验为主,平时到课情况和作业情况作为参考。阶段性测验一般是两章为一个单位。测验形式以少量题目试卷和章节内容的讨论题、设计题为主。这种计算平时成绩的方法将整个课程考核的内容化整为零,学生平时学习的压力大了,学习积极性势必要提高。这种阶段性的测试也便于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由于平时的学习效果变好了,所以期末考试的压力反而小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实验考核也有两种方式相结合,一是在理论课的阶段性测验中加入实验内容的问题,考察学生平时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了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选考一个必做实验。为了减少实验考试的总体时间,可将实验考试穿插于实验课中。比如一个80个学生的标准班,实验20个人一组,分为4组,必做课程实验6个,抽考到第1个实验的同学有13个,在做第二个实验的时候,就可以将13个考实验1的同学分为4组,一组3个同学左右穿插于第二个实验的四组中。从第二个实验开始,每次有3个同学考前一个实验的操作考试, 抽到考第6个实验的13个同学,在实验课程全部结束后,安排2个课时的时间一次考完。这样,就解决了《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课时少,无法安排实验操作考试的问题,总体时间只是增加了2个课时,而每组实验增加3个同学对于指导老师来说,完全可以胜任。通过实验题目的加设,实验动手操作的考核,我们发现,学生对实验重视度增加了,测试系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

4成效和体会

通过电子专业《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多角度教学改革,加深了学生的学科重视度,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成绩大幅提升,开阔了专业视野,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 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测试技能和自主创新意识。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效果改善明显,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就业竞争力也相应加强。

电子测量技术内容涉及数电、模电、计算机技术、软件仿真、虚拟仪器技术等多个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 本课程对电子专业学生有较高要求,教学改革应立足于高校和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措施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

摘要:针对在电子信息专业中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培养对象的新特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程发展要求。从电子测量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现状出发,通过理论课内容快速更新、课件优化、虚拟仪器使用、阶段性测试等方案的实施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专业素质提高明显。

上一篇:伴奏艺术下一篇:健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