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2024-09-17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精选12篇)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第1篇

一、社会和谐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境界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 是指社会的内部结构均衡稳定、社会运行安全有序、社会管理有效顺畅、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 即一种高度有效的“自组织化”状态。就是说, 和谐不和谐, 并不在于有无内外部差别、矛盾和冲突, 而在于自身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地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和对抗。所谓社会和谐, 主要是指这样的社会结构、机制、运行方式及其效果。可见, “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特殊社会形态, 而是每种社会形态下都力求达到的一套整体状态, 一种文化境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并不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之外再去构造一种什么不同的社会样态, 而是说我们要高度重视营造和保持应有的社会和谐, 以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稳定、积极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应该说, 这里就包含了一个更深层、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自觉”的问题。“文化自觉”即是对文化价值、功能、作用等的理性把握和认知以及文化内涵的自觉建构, 和谐社会建构的“文化自觉”既是寻求一种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及其建构。

“和谐”有不同的性质, 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在人类历史上,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等, 每一种社会都有自己和谐不和谐的状况, 而每一社会的主导者都力图实现和维护特定秩序下的和谐, 这是不言而喻的价值选择和文化导向。但马克思主义指出, 在人们所寻求和实现的社会“和谐”之间, 有着两种根本性质的差别:建立在阶级分裂和根本利益对立之上的社会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和谐”, 与建立在消灭阶级对抗、实现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之间, 属于根本不同的文化性质和水平。就是说, 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和谐, 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同时又覆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从而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这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总体上就是广义的文化和谐。而这种文化和谐的实现需要一种“文化自觉”, 即理性地对待多样性的文化, 自觉地协调差异性的文化, 并在文化差异的协调中寻求文化的和谐, 这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对于我们来说,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 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二、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构的文化自觉追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纬度, 而文化具有深层次的精神驱动力。文化自觉既是夯实这一文化基础的理性自觉, 而最终又是构建一种有利与社会和谐的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指反映一切人类和平、和睦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和谐文化的形式是一切关于人类和平的思想、观念和信仰, 一切关于和平的契约、和睦的关系、和谐的互动方式, 一切有利于人们和睦、和谐、和气的道德风尚、礼仪、行为准则, 等等。在当今社会, 在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文明多重性、文化多样性层出不穷的时代, 需要一种能尊重、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 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 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的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应该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来认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 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 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 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 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 倡导和谐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这需要一种文化的自觉。

文化自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靠文化自觉。和谐社会的和谐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境界。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深层次的要求是构建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融合其他文化, 抵制和消除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影响, 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和谐文化还有利于凝聚人们的意志, 统一社会成员的信念。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深入宣传贯彻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 促使人们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文化表现出的这种深层次的精神驱动力, 必须依靠文化自觉的不懈追求, 依靠文化自觉对文化的梳理、重组和协调。

三、文化自觉:和谐文化构建的理性认知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战略任务, 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立足于社会实际, 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依靠文化自觉稳步推进。

第一,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 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当然也是文化自觉的追求。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也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第二,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谐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 也是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任何时候都要严肃认真地考虑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 都要坚持正确导向, 弘扬社会正气。

第三,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 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 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 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现社会和谐, 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和谐思想在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文化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 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 圣西门、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 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 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 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建设和谐文化, 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 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 博采众长, 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 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五, 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建设和谐文化, 其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 我们要辩证把握和谐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要看到, 和谐只是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最高境界、最高理想。和谐与不和谐始终是相伴而生、同时存在的。社会是否和谐, 并不是看是否彻底消除了不和谐因素, 而是看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 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领域和环节是否比较和谐。所以, 我们建设和谐文化, 并不是无视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 不是要去掩盖和抹杀这些矛盾, 更不是要激化和扩大矛盾, 而是要尽最大努力弱化这些矛盾的强度, 通过寻找和扩大共同点, 取得有利于矛盾各方的最佳结果, 从而促成社会关系和人们之间的团结、和谐。建设和谐文化, 一定要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法, 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 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因此, 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当前实际。

摘要:“和谐”, 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境界, 这就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层次驱动力。而这种精神驱动力的建设必须依靠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理性认知, 对构建和谐文化及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第2篇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究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和谐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科学论述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同时又是对以和谐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一次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文化创造。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确保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刚刚闭幕的第八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也将和谐文化作为现阶段文化建设主题,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和谐文化就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使和谐的理念与和谐发展的思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有效地开发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升和规范多样性,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第3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就成为现阶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继承“和为贵”的思想资源。“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就是对“和为贵”这一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的生动诠释。另外,我们要汲取“民为本”的道德资源,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这就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撑。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之一。这种道德文化的重要基石,用我们今天的道德规范来说,就是“诚信友爱”。只有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只有培养爱心,人与人之间才能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无论“诚信”还是“友爱”,其目的都是和谐,就是追求建立协调、统一、友善的社会交往关系。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地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与构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代表着一种新型的观念文化,即当代形态的和谐文化。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基本共识,既是进行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文化的主要成分和基本要素。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认识,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成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因此,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包括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等,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倡导创新精神、弘扬奉献精神;应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全面建设和繁荣文化事业。应当把扶持和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应切实加强精神产品生产,推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使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加快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激发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应坚持文化建设与改革创新相结合,运用改革的办法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运用市场的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文化建设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运用科技的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探索新思路,在建立促进文化发展的机制上采取新举措,在增强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上取得新成效,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两个“支点”。只有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既以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可以说,在我们各个领域的具体“做法”中,都存在着把先进文化渗透进去并体现出来的巨大空间。我们有巨大的潜力,让“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并把它具体贯彻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都展现其应有的文化魅力。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第4篇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也是形成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其特点有四:引导性, 即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整合性, 即包括优秀的文化传统, 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包容性, 即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吸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在实践中创新发展;适用性, 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是人们大众的思想引领, 日常规范和行动自觉。

1.2 倡导和谐理念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题。

和谐理念:一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保障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二是公平正义。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 要更加注重社会和平, 关注弱势群体, 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让改革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三是利益协调, 要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关系, 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四是共建共享。要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一切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1.3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

建设和谐文化, 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从基本规范抓起, 从具体事情做起, 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 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 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互谅互让、友好协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1.4 尊重差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条件。

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市场经济、商业社会、消费社会的发展, 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 因此格外需要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 用交流、疏导、讨论、说服的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从而汇聚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2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 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上, 而且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建设和谐文化上;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 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精神空虚、文化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 只有建设更加绚丽多彩的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凝聚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 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 是维护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创造力。当今世界, 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实力以及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和谐文化作为人们在创造客观世界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 既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创造和激发社会生产力。全社会和谐文化的大弘扬, 全民族认知能力的大开发, 能够为社会和谐、民族振兴, 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和谐文化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有利于化解矛盾、破解难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而且它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 将鼓舞和推动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3 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发展和繁荣文化

第一,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项文化建设的始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追求与道德情操。

第二, 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和谐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合理成份, 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十分重要。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不仅创造辉煌业绩, 也形成了各具不同时代特点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同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和谐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 从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文化的交流中吸取营养, 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要广泛利用各种机会和有利条件, 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 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培育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 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 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第三, 坚持以人为本, 让人民群众在和谐文化的创造与享受中提升素质。和谐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文化。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 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 使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

和谐文化滋养和谐社会的道义源泉 第5篇

论及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笔者首先想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细微之处。

今年4月份笔者在美国洛杉矶访学,美国朋友善意提醒笔者乘地铁一定不要忘了买票,因为洛杉矶的地铁进站、出站都没有任何闸口,亦无人验票,全赖乘客自觉购票乘车。乘地铁时果然如此。据闻,在德国也是这样。人们就是这样高度自觉地遵守社会准则,社会则对人们回馈以友善、信任和便利。

据报道,在浙江,宁波建筑业对40多万建筑工人实行高温中午强制性休息;奉化一家民企员工心情不好可以带薪休息;乐清德力西集团专为孕妇建流水线;嘉善为拾荒者建造稳定的居所;不少建筑工地为民工提供夫妻临时住房。这一幅幅和谐社会的动人画面,蕴涵着丰富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善良情感,让笔者深深憧憬和谐社会的美好。

人的行为背后有文化,社会治理的背后也有文化,文化浸透和展示于人类生活、生存的方方面面,演绎和表达于无数具体的细节、或大或小的场景中。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创造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内核是生活方式的和谐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人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其根本的内核是生活方式的和谐。和谐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一切反映当代中国人追求人类和平、人际和睦、世间万物和谐共处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行为规范,皆属和谐文化的范畴。和谐的政治文化、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是和谐文化应有之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体现和升华,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培育土壤。和谐文化的缺席,意味着和谐社会被抽离了根基和灵魂,人、社会、国家就必然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构建和谐社会,既包含和谐文化的创造,同时也需要和谐文化的导引和支撑。创造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理论界普遍认为,营造和谐文化,有利于生成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呼应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加速文化自身的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内涵

营造和谐文化尽管千头万绪,但笔者认为当下最应该做的是切切实实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认真对待,深刻领会并努力培育其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和行为规范。只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才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内涵。

和谐文化所界定的民主是一种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生活方式。民主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公民遵循正规的制度渠道不断参与公共事务和生活变革的过程,这包含了公民采用宪法所赋予的民主手段维护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每个公民顺畅地把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告诉国家和社会,可以向外界自由地表白他的好恶取舍,即什么或怎么对他有利或不利,然后,通过充分的辩论、平等的协商或合法的抗争,使利益冲突方进行理性的整合,最终作出双赢的妥协和决定。积累民主的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们的文化自觉。

民主的生活方式必然要求法治,法治的根本是确立宪法至上的原则。宪法是一部庄严的法律,是对权力和权利分配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应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宪法所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是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和政府不同机关之间的关系。它为政府权力设定界限,解决政府的权力来源和分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的根本性和最高权威应该体现在它能为公民权利提供最后的保护手段,可以作为审判机关维护正义的最后依据。因此,民主的生活方式必然是法治的生活方式,法治的精神是和谐文化的精髓。

对公平正义发自内心的偏爱,是和谐文化的德性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就是公正、平等,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有趣的是,我国的《辞海》也是这样解释公平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以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人类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从政治学角度看,公平和正义实质上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执政理念、制度设计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利益尺码,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地位的表现方式。从人类向往和追求的角度看,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含了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分配公允、利益均衡、机会平等等内容。

培植一个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法治、道德等方面的气质。营造公平正义的和谐文化,将使公民有渴望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有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

诚信友爱是和谐文化对人格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前提。《论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和谐文化要构筑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更离不开诚信,要坚决反对以失信行为来牟取不义之财。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友爱散发着人性与德行的光辉,是和谐文化最温馨的底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爱己之心爱他人,这是友爱的根本。友爱让人类同情弱者、大度谦让,化解利益纷争,和睦共处,是一切和谐的真谛和本源。

诚信友爱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和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应有的模式和内涵,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最本质的成果。

国泰民安:美好前景值得去行动去实践

和谐的企业理论与和谐社会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和谐儒家伦理企业理论

0 引言

“家和万事兴”。在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细胞是企业。企业内部的和谐则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核心所在。当前,照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理论,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者把对员工剩余价值的夺取作为利润来源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企业的异化,造成了工人与经营者的对立、企业与社会的对立、企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对立、经济与物质的对立。因此,探讨和建立新的企业理论及其治理结构,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社会的微观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构成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应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的。反之,这个社会就充满矛盾。当然,矛盾并不是坏事。经过矛盾和斗争,如果相互适应,则这个社会就前进,反之,就不和谐,就会发生冲突。

2 企业生产方式不和谐的根源

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之所以把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夺取和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作为利润主要来源,其原因很多。这里既有国际分工体系的原因,也有劳动力市场的原因,以及政府法制管理的落后和工人组织跟不上的原因。同时,还有企业理论本身的原因:一是我们这里照搬西方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就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二是儒家伦理中以自己的家庭为中心,对外人冷漠的观点,导致把雇佣工人当成工具。

3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理论的结合——企业本位观念

抛弃儒家伦理中狭隘的以自己的家族为中心的家族伦理,把儒家的家族观念与现代企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企业的本位观念和相应的企业治理结构,构筑和谐的企业,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

3.1 家族主义与企业大家庭观念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家族本位。日本把儒家文化与现代大工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大家庭的观念。日本企业管理的特色——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工会都是这一观念的产物。当然,日本的这一管理特色也源于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劳工短缺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背景。

同样的儒家文化,华人社会却很少有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企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华人社会的家庭不同于日本的家庭。华人社会的家庭始终是以血缘和亲缘为核心,而日本的家族更重视地缘和业缘。由此导致了华人企业的管理特色——圈子主义、关系主义、帮派主义。于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的很大一部分不是用在专业上面,而是用在搞关系上面。另外,日本实行长子继承制,而华人社会却是家产平分,家产平均分配导致企业规模的缩小。最后,华人社会的直系人接班制度,使得即使儿子没有能力,也要把企业传给儿子,而日本却通过养子、招婿、废长子等制度,可以使企业得以让有能力的亲属来经营。

因此,抛弃狭隘的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狭隘的儒家家族观念,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大家庭观念,是企业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

3.2 儒家的王权观念与企业的国家观念 现在,人们对儒家家族观念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有了较多的认识,但是对儒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后两个,也即儒家的国家观念与天下观念及其对现代企业影响的认识还很不够。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国即有上个最显赫的利益集团,这就是以王——贵族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以后则发展为帝王——贵族、官僚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在不停地变动,而其结构却又十分稳定,正是这个集团控制着社会。

这种王权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生产的最佳组织形式是家庭。但是统一灌溉需要一个超过家庭的单位来协调。王权正是这种社会经济运动的需要,但它却是武力争夺的结果,所谓“马上得天下”。

在观念上,王权主义是整个思想文化的核心。各种思想,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其归宿基本都是王权主义。诸子百家思想的主流和归宿是什么呢?应该说是政治.诸子百家所论,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至黄泉,无所不及,但最终归于上个“治”字,道家中的“庄学”颇有点排除政治的意味,主张回归自然,但是这种回归也是官场失意后的回归。另外,政治的中心是什么?我认为只能有一个结论,这就是王权和王制。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为数不多的人主张无君论以外,都是有君论者,在维护王权和工制这一点上大体是共同的,而政治理想几乎都是王道与圣王之治。

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工业生产的产物。而在农业社会,欧洲国家都受制于教皇。民族国家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日本的王权观念也是形成日本企业国家观念的重要文化基础。

因此,培育企业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极端重要。这一点,传统的日本企业、现在的韩国企业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国家民族观念要适度,因为弄的不好会给民族造成灾难。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国家观念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另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狭隘的民族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

我们需要国家主义,以整合狭隘的家族观念。但是,我们还需要弘扬民族的另外一种观念——天下观念。

3.3 儒家的天下观念与企业的全球观念 一般地说,“天下”的基本意义大概是:①地理学意义上的“天底下所有土地”,相当于中国式三元结构“天、地、人”;②进而它还指所有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的心思,即“民心”,比如当说到“得天下”,主要意思并不是获得了所有土地(这一点从来也没有实现过),而是说获得大多数人的民心;③最重要的是它的倫理学、政治学意义,它指向一种世界一家的理想或乌托邦(所谓四海一家)。这一关于世界的伦理、政治理想的突出意义在于,它想象着并且试图追求某种“世界制度”以及由世界制度所保证的“世界政府”。显然,“天下”是关于世界的概念[1]。

把儒家理论的家族观、王权观、天下观与现代企业组织结合,笔者提出企业本位观念。这里的本位观念相对于我们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观和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观念,即把企业本身作为终极目标和最高的利益主体,当作生命的归宿和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

4 企业本位理论及其治理结构

4.1 企业水位观念下的企业理论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传统国有企业对社会承担主要的职能,这个本身并没有错。现代负责任的大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传统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忽略了企业的根本目标——利润。因此,企业本位中的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以下社会功能:

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当前,在劳工特别是技术劳工短缺的冲击之下,在新经济的发展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树立企业大家庭的观念,在吸引外面的人才、资金、技术以及内部的团队主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企业是教堂。它给人以精神安慰和支柱。传统中国儒家是不注重来世生活的,这是因为我们现实生活极度贫穷。但是,现在人民的物质产品已经极大地丰富,对精神生活就格外关注。同时,家庭规模的缩小与商品经济下人情冷漠特别需要我们给予临终关怀。所有为企业做过贡献和在企业服务一定时间的普通员工,都可以得到这种关怀。

企业是学校。现代的生产与其说是产品的生产,还不如说是人的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人的过程。在工业社会,要培养员工制度、组织、卫生等观念。在信息化下,要培养研究与学习能力。

企业是运动队。企业举办各种运动会,形成与现代社会相应的竞争观念、团队意识,同时员工也可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更好地为企业工作。

企业是社会。企业的行为,可以反作用于政府的决策。企业还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保护环境、反对毒品与艾滋病、反对战争、反对恐怖等行为影响社会。

4.2 企业水位观念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作为一个类似于传统家庭,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于一体的现代企业本位理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或目标要求:

创业元老及其家族成为企业的精神领袖。企业还是属于创业者及其家族,但是他们不参与具体的管理,其作用相当于教皇、校长、家长,主要是给予安慰,激励士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权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上。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的重大发展战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出现了问题,由职业经理人承担责任。职业经理人既可以从家族内部培养,也可以从社会广泛招聘。考虑到我国目前相当多的创业者的心态,从家族内部培养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从外部遴选,我们首先要考察其价值观是否与企业的文化一致,其次才考慮其经营能力。

给予员工股份,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实现员工利益、企业利益与家族利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员工持股还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沃尔玛由一家夫妻经营的小商店,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企业,其成功的核心就是山姆的“员工是合伙人”的观念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利润分享计划、雇员购股计划、损耗奖励计划。

注重技术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与企业外部网络的建设。在外部环境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灵活的情况下,企业的关系网络极为重要。把关系网络与现在的技术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众多的网络,许多事情可以在网上处理。日本的企业集团的强大就离不开这一企业网络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整合,形成航空母舰。

4.3 企业本位理论是和谐的企业理论 和谐的企业。这样的生产,实现了工人参与决策和利润共享机制,从而克服了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克服了物质与精神的分割,使得工人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精神的需要;克服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和谐的社会。克服了企业与社会的矛盾,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而且,企业的文化伦理作用于社会伦理,可以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还可以推动政府的改造。那种先设计出一个政府模式,然后来加以改造的观点,是本末倒置的观点。

和谐的世界。利用天下理论来解决西方观念主宰下的层出不穷的地区冲突与战争问题。以企业为先锋的天下观念不仅能让一个国家充满和谐,还能使这个世界也成为一个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会亟待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第7篇

第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资生活的提高, 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 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 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 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 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 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 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 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 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建设和谐文化, 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 不能脱离现实, 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要包容多样, 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 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 鼓励先进, 团结多数, 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第8篇

1 抓好廉政教育、廉政宣传、廉政活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交通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推进, 使干部员工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和腐败可耻的良好氛围, 逐步构建起交通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 树立廉政交通新形象, 推动交通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要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公益性、服务性、点多面宽线长和社会及群众关注度的特点和优势, 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广度和深度, 增强人民群众对高速公路的了解,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或是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和组织观看廉政电影、电视、电教片, 深化廉政文化教育效果,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2 注重廉政文化与构建和谐交通、和谐社会相结合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要紧密结合反腐倡廉的工作实际, 围绕群众切身利益及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紧密结合干部职工思想实际, 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使廉洁的观念深入人心。

2.1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 促进干部员工廉洁自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法律法规、党风党纪、廉洁从政教育, 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 接受群众监督, 创建廉政文化长廊, 进行廉政警示和提示, 做到警钟长鸣。

2.2 不断创新和完善决策、议事程序、财务管理、设备采购、干部选拔等制度, 使之更透明, 更有科学性、可监督性、可操作性。

2.3进一步加大监察稽查工作力度, 对各类违纪问题严肃查处。采用明察暗访的方式, 定期、不定期地对各部门工作规范、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纠正各种不良行为, 实现以查促管,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2.4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四进”活动, 创新廉政教育形式, 举办廉政格言、对联和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活动, 通过短信、征文、演讲、“廉政文化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给公司党员干部提神醒脑, 增强廉政勤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为公司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廉政环境。驿阳分公司通过加大对廉政文化硬件、软件建设的投入, 确保廉政文化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

3 加强党风廉政工作, 为构建和谐交通、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明党的纪律,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突出工作重点, 狠抓任务落实,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广大党员要经常问一问自己:“当初举手入党是为了什么, 如今忙碌是为了什么, 将来给后人留下的是什么?”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好廉政文化建设, 做到唱廉政歌、兴廉政事、做廉洁人, 做人民的忠诚卫士, 为构建和谐交通、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 品行是否端正, 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共产党员先进工作性的要求, 是实践好的作风的坚实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 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 不做有损于党员的形象和群众利益的事, 特别要廉洁自律, 经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自觉遵守党纪国法, 严于律己, 筑牢思想防线, 夯实精神支柱, 做到不仁之事不做, 不义之财不取, 不正之风不沾。只有作风正, 领导干部才能坚持办事公道, 当好表率。才能敢于坚持真理和原则, 深入到群众中,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才能真心地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和谐 第9篇

传统文化认为, 人类社会“同归而殊途, 一致而百虑”, 世界由差异构成, 但“不同”而能“和谐共存”。历史上对中国人最具影响力的是“佛道儒”三教。这三种宗教和谐共处, 且他们的宗旨都是和平、共存与和谐。

“慈悲为怀”, “众生平等”、“众生即佛, 佛即众生”, 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中“佛”是至高无上的, 但佛和众生是平等的, 是包容共存的。这里的“众生”, 在佛教中, 不仅仅指的是人, 而是包含一切生命和意识, 佛教追求的和谐, 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 还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也追求公平平等和和谐共存。儒家有“六经”, 六经之首是《易经》, 《易经》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最早认识, 是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易”的本意是:“易、变易、不易”。也就是“不同、变化和不变”, 就是说世界是由不断变化的差异组成, 而变化和差异是世界的永恒。就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具有众多模式、丰富多彩的世界, 而且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目前, 全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制度等, 他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政治经济。我们应该可以在这些不同模式下和平共处, 和谐共存, 而不应该追求同一模式。中国的和平崛起, 不是用自己的模式要求或约束别人, 而是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存。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实现“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 要治理污染, 改善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但是, 如果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理解为拥有明朗的天空, 清洁的水源, 优美的山川, 而我们吃的是地沟油, 瘦肉精;喝的是三聚氰胺, 塑化剂;用的是山寨手机, 伪劣产品;贪污腐化, 犯罪率上升, 如此等等, 就不是美丽的中国。仅仅具有外在的美是不够的, 美丽的中国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传统儒家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文化。中国人“家”的观念极深, 传统中国, 一直是“家国天下”。《大学》讲“修齐治平”, 就是“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天下安危, 根基是家。从个人作起, 到家、国、社会和谐, 最终达到天下大同, 即世界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夫妻和谐又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中国传统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儒家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 实现家庭和谐, 国家稳定, 最终达到人人和谐、天人和谐乃至社会和谐。

道家也希望实现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 但他希望的社会是小国寡民。国家大了不好治理, 最好是以镇为单位, 容易达到和谐。“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道家的动机是好的, 愿望也是好的, 但消极避世, 幻想人类倒退到原始社会, 有点脱离现实, 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自己的愿望, 而不是用武力去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从历史上看, 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 战乱频繁, 中国人饱受战争之苦, “宁做太平犬, 不做乱离人”, 就是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写照。但更多的是抵御外敌的入侵, 而很少发动侵略战争。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世界各个大国中, 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主动挑起战争的国家, 是近30多年没有发生战争的大国。不论是历史上, 还是现在, 中国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传播, 都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比方儒家思想和佛教的传播, 都是以和平的方式从中国传向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不像西方的基督教的传播, 是伴随着武力和侵略来传播。基本上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到那里, 就传播到那里。放眼世界, 区域冲突、恐怖活动、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的冲突而引发的战争不断, 虽然背后隐藏的是经济利益, 但是, 文化传统的因素不能不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两种文化都具有极大的排他性, 不能和“异端”和谐共存。不像中国的宗教, 佛道儒可以和平共存, 相互包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指出, “新世界的冲突根源, 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 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因此, “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 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而中国传统文明是一种和谐的包容文明, 是一种解决“文明的冲突”的文明。

总之, 和谐包容, 和平共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在, 都深受传统文化和谐和平思想的影响, 讲求“和为贵”, 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处理社会动荡, 维护世界和平, 有极大的作用。

摘要:和谐包容, 和平共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目前, 全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制度等, 他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政治经济。我们应该可以在这些不同模式下和平共处, 和谐共存, 而不应该追求同一模式。中国的和平崛起, 不是用自己的模式要求或约束别人, 而是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左传》.

[2]习近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亨廷顿 (美国) .《文明冲突论》.

[4]《大学》.

文山壮族文化与社会和谐观 第10篇

文山壮族传统节日、稻作农耕和婚姻习俗等文化传承结构系统承载着社会和谐观, 这即是文山壮族文化世代相沿成习下来的内在性成因之一。本文基于实地调查, 对文山壮族传统节日、稻作农耕和婚姻习俗等文化传承结构系统承载着的社会和谐观进行深入地挖掘、梳理, 为时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社会现实性借鉴作用。

2 人与自然和谐观

文山壮族村落的选址大多是背山面河[1],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 这是文山壮族趋向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形态的外显方式, 并最终归结为“天、地、人”三者统合为一体的社会和谐发展观。

文山壮族崇拜并敬畏“龙神”, 世代相沿成习着传统“祭龙”仪式活动, 这是文山壮族村寨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的内在性成因之一。革赖村壮族适逢正月属马日献祭东、南、西、北4个龙神;勤勒村壮族腊月三十献祭龙神, 龙树周边因而保存有可分别适于饮用、洗菜和洗衣的水井。

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使之趋向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生存样式, 这是时下值得人们深思的基本命题。工业化、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所引发的生态环境过度破坏, 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或提前“预支”;城市地区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对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圈地运动”导致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和“萎缩”;……。文山壮族村寨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得较好, 这得益于壮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着“天、地、人”“三位一体”价值观念形态, 乃至传统“祭龙”节日文化事象。因此, 这与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所滋生“负产品”形成鲜明反差, 同时也是“救治”现代化社会“病症”的有效“处方”之一。

3 稻作农耕与社会和谐观

因受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双重性影响, 文山壮族塑模成一种传统型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2], 并浸润和渗透到传统节日文化事象之中。四月开秧门, 六月初六献祭“田公地母”和管水男 (女) 性神, 举凡节日制作糯米食品 (粑粑、粽粑、花糯米饭、米花、搭莲粑、油炸粑和麻蛋等) 食用与祭祀等即是文山壮族传统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烙下“印痕”极端重要的显现方式, 乃至承载着稻作农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观。

文山壮族是一个传统型稻作农耕民族[3], 稻谷作物收成的丰欠程度事关壮族人民的生存, 乃至发展。农历四月, 板慕新村壮族开秧门时经济条件好者先开, 河野村壮族开秧门时经济条件较好、粮食丰产者先开并要求献祭谷穗像竹笋一样大, 这承载着祈求稻谷作物“丰产 (收) ”社会和谐发展观。农历六月初六, 平越村壮族制作花糯米饭到田地中献祭田公地母, 坝龙村壮族用红糯米饭和鸡献祭田地并插上小黄旗, 平丰村壮族用鸡和红糯米饭到田间地头献祭, 河道村壮族用一只公鸡和糯米饭献祭田公地母, 弄驴村壮族用紫色糯米饭、鸡和鸭祭祀田间地角管水男 (女) 性神, 这承载着祈求“五谷丰登”与“风调雨顺”社会和谐发展观。

4“亲缘”与“姻缘”和谐观

4.1“亲缘”和谐观

文山壮族是一个传统型稻作农耕民族[3]。稻作农耕产品糯米因具有“粘性强”的自然属性而被赋予衡量彼此亲缘关系亲疏程度的象征性功能。举凡传统节日、操办婚宴等重要场合都要制作糯米食品食用或祭祀。举凡有尊贵的客人到来, 大多用花糯米饭、糯米汤圆、粽粑、粑粑, 以及天然植物汁液染制的红色鸡蛋[4]招待客人。

文山壮族热情好客, 向客人敬奉酒和糯米食品是待客之道。弄驴村壮族亲朋交际主要用汤圆, 蒸糯米饭招待也是表示亲朋情谊浓厚。客人到家, 用一杯酒敬奉客人, 否则意示着“一辈子遗憾”。

新娘回门时, 木叟村壮族新娘带15kg糯米、60个糯米粑粑, 勤勒村、坝龙村和底尧村壮族新娘带60个糯米粑粑, 革赖村壮族带30个糯米油团。结婚后, 平逆村壮族出嫁姑娘带糯米粑粑给父母亲连续拜年3年。文山壮族将糯米食品作为连结父母与出嫁姑娘彼此亲缘关系的象征性文化“媒介”。因此, 新娘回门和姑娘拜年带糯米和糯米粑粑, 寄寓着家庭成员融洽、和睦的亲缘关系, 这对构建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性实用功能。

4.2“姻缘”和谐观

说媒时, 坝龙村壮族带糯米和糯米粑粑, 坡桑村、底尧村和板慕新村壮族带糯米粑粑。定亲时, 板蚌乡老寨村壮族送糯米, 弄驴村壮族送糯米粑粑, 郎宜村壮族送糯米油炸粑。接亲时, 弄驴村壮族送糯米和油炸粑, 板慕新村壮族送糯米粑粑。文山壮族传统稻作农耕产品糯米因具有“粘性强”的自然属性而作为衡量彼此“亲缘关系”亲疏程度的象征性文化“媒介”。因此, 文山壮族说媒、定亲和接亲等都要用糯米、糯米粑粑和糯米油炸粑作为“拉近”和“延伸”彼此“联姻 (姻亲) 亲缘关系”的“纽带”, 以此“标识”男女双方 (家庭) “联姻 (姻亲) 亲缘关系”的亲近程度, 乃至承载着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和睦的象征性文化功能。

5“群体认同”与“家族认同”和谐观

5.1“群体认同”和谐观

二月初二祭龙, 弄驴村壮族每户出一个男性成员参加祭祀龙神, 并交上份子钱, 用糯米饭、鸡、鸭和猪肉等食品祭祀, 一般由族长和寨老主持, 现村小组长也参与;河道村壮族每户出1人, 用一头猪、4只公鸡、4只鸭、白菜和蒜等食品分别献祭4个龙神;河野村壮族每户出一个老人交10元钱和5两米参加, 共同买一头猪和4只公鸡, 辅以黄豆、青菜和白菜等食品献祭, 村里出嫁姑娘带一只公鸡和糯米饭;平越村壮族每户出1人, 用猪和鸡献祭;板慕新村全村壮族成员参加, 用猪和鸡祭祀, 由村小组长主持。六月初六祭龙, 底尧村壮族用猪、狗和鸭献祭, 每户都要捐钱参加。培育文山壮族社会成员“群体认同”观念意识是传统教育的必备内容之一。因此, 村寨壮族成员共同参与二月初二、六月初六“祭龙”节日仪式, 以“群体性”参与献祭的“在场仪式”, 共同享用猪、狗、鸡、鸭和糯米饭等献祭品集体性“聚餐仪式”, 最终“凝聚”社会成员“群体性认同”意识。这对文山壮族“民族认同”观念意识的孕育甚或是世代传承、发展, 乃至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程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性教育功能。

三月初三, 木叟村壮族全村成员用猪头和狗肉献祭龙神。七月十四, 里安村壮族外出做生意成员杀公鸡供奉土地庙。文山壮族世世代代传承着传统“祭龙”与“祭祀土地庙”节日文化, 从而使壮族村寨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因此, 三月初三“献祭龙神”与七月十四“祭祀土地庙”节日仪式活动, 承载着用猪、狗和公鸡“孝敬”并“施惠”龙神和土地庙, 进而祈求“福佑”壮族成员甚或是外出做生意者诸事顺利的社会和谐发展观。

弄驴村壮族农历四月第一个属兔日全村成员杀一头猪祭祀龙树, 龙树处所不能乱说话和大小便。平越村壮族二月初二祭龙时女性成员不能参加。壮族崇拜山林[5]并“敬畏”龙神, 文山壮族村寨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 其根本性成因之一即是世代传承着传统祭龙节日活动。

5.2“家族认同”和谐观

过年时, 勤勒村壮族用糯米粽粑献祭祖先, 河野村壮族用糯米粽粑、油炸粑和米花献祭祖先, 平丰村壮族用糯米粑粑、米花、红糯米饭和搭莲粑等食品献祭祖先。五月端午节时, 者里村壮族用糯米粽粑献祭祖先。六月初六, 者里村壮族用糯米粑粑并点香祭祀祖先。七月十四, 那歪村壮族制作搭莲粑和糯米饭献祭祖先, 勤勒村壮族用糯米粑粑献祭祖先。文山壮族较为注重培育后人“尊崇祖先”观念意识, 举凡节日都要在神龛处所摆放糯米食品献祭祖先。因此, 过年、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和七月十四用糯米粑粑、糯米粽粑、油炸粑和米花等食品祭祀祖先, 这既承载着“尊崇”祖先价值观念形态, 又内含着“家族认同”社会和谐发展观。

6 文山壮族文化社会和谐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讨论

时下, 为因应当今社会全球化、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内在性需求, 城市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套用了大致相同的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 汉族强势文化, 甚或是部分西方文化占据和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乃至精神层面。其间, 生态环境的沙漠化, 人际关系的经济性、功利性, 邻里关系的淡漠, 尊老爱幼观念意识的缺失, 乃至人伦道德价值观念的伦丧……, 这即是现代性社会所滋生的“负产品”。

因此, 深入挖掘、梳理文山壮族传统节日、稻作农耕和婚姻习俗等文化传承结构系统承载着的社会和谐发展观, 这对时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较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譬如:文山壮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样式, 以及“天、地、人”三者统合为一体的社会和谐发展观;四月开秧门, 六月初六献祭“田公地母”和管水男 (女) 性神, 节日期间制作糯米食品食用与祭祀, “标示”着稻作农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观;龙树处所“不能乱说话、大小便”, 女性成员不能参加祭龙, “塑模”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说媒、定亲和接亲等用糯米、糯米粑粑和糯米油炸粑“寓示”着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的和睦;新娘回门和姑娘拜年送糯米和糯米粑粑“寄寓”家庭成员社会人际关系的融洽、和睦;过年、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和七月十四用糯米粑粑、糯米粽粑、油炸粑和米花等食品祭祀祖先, “标识”着“家族认同”社会和谐发展观……。

摘要:文山壮族传统节日、稻作农耕和婚姻习俗等文化传承结构系统承载着社会和谐观, 这不但是文山壮族文化世代传承的内在性成因之一, 而且对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山壮族,文化传承,社会和谐观

参考文献

[1]李锦发.文山壮族传统稻作经济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观的传承——以丫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 2012 (3) .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86.

[3]李锦发.传统与变迁:中越边境民族地区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的调适——以麻栗坡县猛硐乡丫口村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 2011 (1) .

[4]李锦发.传统与现代: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及其传承和保护——以麻栗坡县猛硐乡丫口村壮族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 2010 (4) .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思想;融合

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和谐大道。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新提出的思想指导,但我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早就有和谐的看法和具体内容。

一、“和谐”之意

在和谐二字中,“和”是代表食物的“禾”字加一个代表人生存的“口”字。“谐”是代表着说话的“言”字加一个代表着所有和全部的“皆”字。加起来的意思就是:用“食物放在嘴里”的话说给每个人。这是一种承诺,也是一份理想。从各朝各代的帝王朝臣到建国之后的中国,一直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民吃饭问题是个关乎国事的大问题。让人民吃饱饭当家作主人更是毛主席这班领导人的理想。口中有粮,人心不慌。之后的历届领导集体发扬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大家走了一条脱离贫穷走向温饱、小康之路。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正带领百姓在欣欣向荣之景中走了一条和谐大道。当我们把中国人民所走的和谐大道反过来看就是“道大谐和”。这条路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道路是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实施的道,艰巨的任务和宏伟目标可谓“大”。人行善,必有余庆,这便是“道大”。生活中肚子饿的人在口里有食物的时候是顾不上说话的,心里压力大的时候也是顾不上说话的,倘若口中不但有了食物,并且都说出来的时候,一定是食物有余且心情舒畅的时候。小康社会里,人民能够按照自己余力更加注重精神文明,这就是“道大谐和”。把我国建设成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探求科学知识,注重人民精神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谐大道是一条通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和谐是在道路上行进时的核心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我们古老时间中的先贤们早就有对和谐的具体看法,并讲明了其间的道理。孔子的“忠恕”为核心规范的仁学思想中有“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的见解。“忠恕之道”是在把他人视为与自己在人格上平等的前提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它后面隐含着的是一种“人格平等”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社会,总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样的人一定快乐不起来。人跟人要和。我们总是要与具体的人打交道的,每个人的性格、个性都是不同的,加上每天遇到不同的事情,很可能遇到不顺心的问题就会心情烦躁,不能冷静思考,最后头脑发热发生冲突。儒家之所以要求视人如己,就是要认识到心平气和很重要,我们也不能以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平等看待,这又是与儒学恻隐之心,仁者爱人的价值核心分不开的。孔子的“仁者爱人”与孟子“恻隐为仁之端”的思想就是清楚地说明。与人友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的交往的钥匙。微不足道的帮助,报以一丝的微笑和一句问候,到一声感谢都会意想不到地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中国传统要求人要像君子般有良好的修养,为人热情坦率、以礼相待,自尊自信,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获得尊重。

三、和谐思想内容

季羡林先生和习主席交谈的时候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代价值,是需要我们着力实践和探索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是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括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到和谐相处是件不简单的事情。

(一)人与人的和谐

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并通过这种和谐体现出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特殊表现;国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和谐首先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和谐,而社会整体的和谐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现在,有人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解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经济发展应以人为目的等,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我们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并从这一基础出发,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失衡问题。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牢记人是自然之子,学会敬畏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强化自然客观存在、自然生态平衡、自然发展规律等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既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坚持适时适度,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在实现当代人利益中恩泽子孙后代,真正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周易》中的乾坤阴阳之道就是在讲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宏观的、历史的,也是具体的、现实的。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统一,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相一致,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法严格执行规划,循序渐进、顺势而为,合理开发、集约发展,能力不足的不急于求成,为长远发展留出空间。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最大限度减少个人行为对自然的破坏。要积极投身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自觉参加卫生城市创建、环境整治和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人人参与中共创生态文明、共享绿色生活。人跟自然要和,就是不破坏自然。

(三)人自身的和谐

在匆忙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的自身之外的地方,不眠不休,暴饮暴食,既忘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更忽略了养生。养护自身是一条重要的和谐之道。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是一项重大的问题。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诸子百家都在探讨生命的本源,中国文化讲人生的修养,都从人自身的和谐里来。我们古老的哲学思想中的乾坤之道就是明白地告诉我们这里告诉我们要认清乾坤道理,人与自身和谐最重要的就是身体阴阳的“和”字。人的自身和谐就是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天地的阴阳。要按照一年中太阳的运行变化、一个月中月亮的变化、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来养护我们的生命。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有一年的变化,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自转一周就有了一天的变化。白天和黑夜。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有了一个月中月亮阴晴阳缺的变化。养生就要效法天的变化,太阳和月亮的变化,就是效法阴阳,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就叫做效法阴阳。符合天道的养生方法是和于术数。懂得了阴阳之和就懂得精气神的和,身和灵的和,人与天的和。人自身只要“和”了就能健康。

(四)内心的和谐

人的内心和谐了,和谐社会才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要求。林清玄先生说:“灵性精神的美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保持内心的和谐才会用心灵而不是用欲望看世界,看到的都将是优美细腻而深沉的美,自我处于欢喜之中,整个世界就欢喜了,自我处于和谐之中,整个世界就和谐了”。人的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更高境界。只有公民内心和谐,才会有社会的终极和谐。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是和谐社会的新层次,即精神面貌和谐、道德和谐。一个人一天两天做到和谐并不困难,难的是始终保持如初,把一种和谐变成一种习惯,按照“和”来做,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这就是中国传统中的保和思想。最大范围地实现“和”就叫太和。太和是目标,是最高境界,中和和保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要做到太和,就必须按照这两条来做:第一要中和,第二要保和。中和就是要守中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把我们的情绪放在中庸的状态下不过激也不不及,那就达到了中和。中国人道家佛家打坐,就是“持盈保泰”这四个字。“持盈”就像一杯水刚刚满了,那就保持这个刚满的水平线,不加亦不减,加一滴则溢出来了,减一滴则不足。当最舒泰的时候要保持住,虽然不再加水,也不将水全不倒掉就是保泰。人能平静保持自我的心态就是保合太和,把心身两方面放平静,那就永远是祥和。自身、内心、人生、婚姻、事业都是如此。孔子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一切都和谐了就是大吉大利。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思考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仅是党和领导集体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每个人这些新时期学以致用的新任务。当代社会如果还在偏颇的认为只有哪一种思想好的思想,或者只认为现代思想好,都是思想上的倾斜。我们需要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上下功夫。面对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如何将中国传统的精华运用于此,理顺利益关系,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用《管子·兵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和合故能谐。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是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括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到和谐相处是件不简单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孟子,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岳麓书社,2011,5(第1版).

[2]管子中华经典藏书,李山译注,中华书局,2009,3 (第1版).

[3]周易中华经典藏书,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06,9 (第1版).

论我国文化遗产旅游与社会和谐建设 第12篇

一、和谐是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

我国文化遗产蕴涵着极其宝贵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和谐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这种和谐思想不但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充分的保留和体现,而且还构成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并具有世代传承的价值。

我国文化遗产大多经过上百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经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十分强调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传统建筑为例,它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古都建设遵循的原则是“象天法地”,构成山一水一城的格局,与自然融为一体;古村落建设遵循风水理论,与周围的山川走势、地理环境相协调,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古典园林建设更是自由、大胆,通过借景、虚实等方法和技巧,形成浑然天成的人造景观。

我国文化遗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和谐境界的美好追求。例如北京故宫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都突出一个“和”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最集中的体现,它表达着追求祥和昌盛、长治久安的社会政治理想。又如我国的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都有祭祖、拜月、敬老等聚会活动,都鲜明体现了我国民众追求和谐圆满境界的文化心理。

我国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但均体现了和谐之美。“以和为美”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审美模式,是传统审美意识的正宗和典范。和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灵魂,是我国文化遗产美的最集中体现。因此,从宏观上看,每一个文化遗产地都可说是一首天人合一的交响曲:从微观上看,许多文化遗产中都包含有和谐美的艺术创造。无论是皇家的故宫和天坛,还是文学创造中的诗词歌赋等,都是和谐美的典型例证。

二、文化遗产旅游是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要求。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和谐旅游,它对建设社会和谐具有特殊作用。

我国文化遗产包含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和合思想,包含了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等美好向善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这些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弘扬文化遗产的和谐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培育不可或缺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创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因素。

我国文化遗产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融合中的结晶,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这种认同和自豪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遗产旅游是唤起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有效形式,使众多的旅游者在文化遗产面前不约而同的萌生深远的历史意识、,家国意识和乡土意识,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文化遗产中有相当大部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交往和共同发展的历史见证,蕴涵着“协和万邦”的思想。这种思想十分珍贵,对解决当代世界的霸权政治、文化帝国主义、全球环境等问题具有启发和导向意义。我国要建立美好的和谐社会,同样需要和谐的国际环境。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向外部世界展示和阐释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将会引发全球层次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促进世界的和谐与稳定。

三、提高文化遗产旅游和谐功能的主要途径

为适应建设社会和谐、实现美好社会的要求,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文化遗产旅游的和谐功能,把文化遗产旅游不断推向前进。

我国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丰富的和谐思想,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我们要从古为今用的原则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深入挖掘国家、民族、地域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和谐文化价值,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提高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我国文化遗产价值具有文化、历史、科学等多种价值,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无论是从维护各民族的历史传统上说,还是从维系各民族的价值认同上看,或者是从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来考虑,都必须从原真的意义上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旅游者的情感体验。

我国文化遗产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旅游。因此,在旅游者文化知识背景不足的情况下,应建立文化遗产解说系统,“让游客更加了解它们所游览的地方,传授知识以便提高游客的理解力,以及提高游客兴趣以增强其愉悦感乃至强化其责任感”。在当前条件下,尤其要加强解说人员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以增强文化遗产旅游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英语词语教学下一篇:图书馆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