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基金范文

2024-06-06

公益基金范文(精选12篇)

公益基金 第1篇

公益基金会属于非政府组织的范畴, 因此, 它具有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征。包括:非政府性, 非营利性, 自治性, 志愿性, 组织性, 公共利益性。[1]然而,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不是内生型的, 而是在政府的扶持下诞生的。所以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甚至与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征有不一致的地方。

(一) 官方性。

中国的官办公益基金会是由政府直接创立的, 尽管后来基金会从组织上脱离了创办者, 但是联系仍然密切, [2]创办者仍是主管单位, 导致基金会的组织结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政府的控制, 因而体现出了一定的官方特征, 甚至被纳入了官方的组织网络之中, 承担着一定的政府职能。

(二) 行政化。

中国的官办公益基金会是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基金会在成立的时候大都是政府某些职能的延伸, 实际上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职能。因而其组织管理沿袭了政府行政化的特点, 无论是制度规范还是运作模式都以政府为标准建立, 没有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社会化的管理方法。

(三) 依赖性。

中国的官办公益基金会受到其上级主管单位的直接管理, 因而独立性差, 更重要的是, 基金会在建立之初的活动经费大都靠政府拨款, 即使是改革之后也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而形成对政府的强烈依赖性。

(四) 官僚化。

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的领导有的是由原党政部门或人民团体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 [3]有的是由党政部门或人民团体的现任领导兼任, 导致基金会高层都有对应的政府行政级别, 从日常管理到行为方式都不自觉地带有政府的“官气”。[4]

二、中国公益基金会对政府的促进和依赖

中国公益基金会自建立起便与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从一开始政府对基金会的管理混乱, 到1988年出台《基金会管理办法》, 再到1998年国务院批准基金会划归民政部统一管理, 再到2004年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 政府对公益基金会的管理处于不断的完善当中。同时, 公益基金会对于政府的依赖逐渐走向正常化, 并且对政府的影响日益增强。

(一) 公益基金会发展对政府改革的促进。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 公益基金会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向公众提供很多准公共产品, 满足了一些市场和政府不愿涉及或者涉及不到的社会需求。同时公益基金会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公益基金会有效开发和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 向各种社会弱势或边缘群体提供公益服务, 帮助政府解决了部分社会问题, 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第二, 公益基金会通过募集社会富余财富, 通过资金的运作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又一次分配, 对于缓解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增进社会福利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和负担。第三, 随着公益基金会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它将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 合法性和公信力将逐渐提高, 从而在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从而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民主和社会和谐。第四, 公益基金会能够广泛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 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 并把群众的利益诉求直接或间接地输入到政府, 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决策过程, 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二) 公益基金会对政府的依赖。

虽然中国公益基金会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是由于体制环境制约以及自身治理不利等原因, 基金会在管理体制、人事安排、资金募集和运作、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具体表现为:第一, 从管理体制上看, 我国公益基金会尤其是那些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 在管理体制上均不同程度依赖于政府的组织体系, 它们的活动都要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 在日常运作、管理、人事等各方面都要受到政府的影响, 很难独立于政府之外实现完全的自主运作。第二, 从人事安排上看, 目前我国公益基金会的用人权, 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都要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影响, 很多基金会的主管或是直接来自主管部门的任命或者派遣, 或是由基金会提名再经过主管部门批准, 人事安排很难独立自主。[5]第三, 在经费筹集上, 当前中国基金会资金来源单一且结构不合理, 由于公信力缺失等原因, 基金会的募捐效果差, 筹集经费的能力差。有时会严重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补贴, 这对基金会的日常运作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第四, 在监督管理上, 由于我国法制尚不完善, 相关制度尚不健全, 公益基金会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 外部监督由政府主导, 社会监督缺失, 从而导致基金会的监督系统不完善不稳定, 而过于依赖单一的政府监督使得基金会的发展缺乏一个平等、法制的外部环境及监督机制, 制约了基金会的整体发展。

三、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大环境下诞生的, 其发展现状与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具有一致性。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 但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依旧处于不完善阶段, 这就直接导致了官办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一) 政府对基金会的严格控制。

中国的宏观制度环境对公益基金会是以鼓励为主的。然而, 在微观制度环境下, 政府对公益基金会则基本以约束为主。主要表现在:第一, 政府有关部门直接针对公益基金会的法律、法规、条例等, 其基本导向是对公益基金会进行控制和约束。例如,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单独或联合颁布的相关法规, 绝大多数是管制性规定, 极少有鼓励性条款。第二, 政府管理部门对公益基金会的管理, 是严把入口关, 为公益基金会的登记和成立设定了过高的门槛。例如, 对公益基金会的名称、机构、场所、人数、经费、章程、主管部门等, 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第三, 对公益基金会实行双重管理。按照有关法规, 登记在册的所有公益基金会, 除了接受政府民政部门等主管机关的监管外, 还必须接受其业务主管机关的领导, 而且业务主管部门还要承担主要的管理责任。所以, 这就是现在很多公益基金会在登记时找业务主管部门难的主要原因, 因为谁也不想承担管理责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四, 对公益基金会的活动经费、活动范围和内容实行严格的限制。比如, 按照条例规定, 公益基金会只能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活动, 也只能从事登记核准的活动, 否则便视为非法。第五, 政府对公益基金会也像对待宏观经济一样, 适时进行宏观调空。当公益基金会在一段时期内增长过快, 或国内政治发生特殊变异时, 党中央、国务院和政府主管部门就会及时发布文件或制定相应政策, 对公益基金会进行清查和整顿。如党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在1984年、1989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4年等, 针对当时国内公益基金会的实际情况, 发布重要文件, 对公益基金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空。

(二) 体制环境的制约。

改革开发以前, 中国处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对公益基金会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处于空白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公益基金会发展迅速, 但是并没有对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制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 导致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处于无章可循的尴尬境地。制度环境的欠缺也使得对公益基金会的管理和监督不力, 从而导致其效率地下, 滋生腐败。[6]体制环境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合理的人事制度。

我国的官办基金会一般实行机关式的管理, 官本位突出, 行政色彩浓厚, 导致机构官僚化严重。这些公益基金会的领导大多数并不是根据基金会组织章程选举或选拔产生的, 而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的。他们不存在职位竞争和风险, 容易导致效率低下甚至滋生腐败。

2. 监督体系不完善。

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益基金会监督体系。具体表现在:一是主管机关对官办公益基金会的监督不力。中国官办基金会一般与其主管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种环境下, 监督成为一种形式。二是官办公益基金会缺乏行业自律, 近年来爆出越来越多的官办公益基金会的内部腐败问题直接体现了这一点。三是社会监督缺失。群众缺乏对官办公益基金会监督的方式和渠道, 甚至对其监督的意识还很淡薄。

3.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关于基金会的法律, 如《公益事业捐赠法》 (1999) 和《基金会管理条例》 (2004) 等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对基金会治理没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同时, 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有关基金会组织的法律及组织章程虽已建立, 但在司法过程中经常出现对各类违规现象惩治不够, 失去法律效力的现象。

(三) 自身的管理问题。

官办公益基金会的自身管理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使外部条件再为恶劣, 只要内部管理不出问题, 官办公益基金会的发展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困境。但是, 即使将来外部条件改善了, 如果自身管理依旧是问题重重, 那么官办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就仍然得不到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人员分工不明确, 职权不明晰, 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公益基金会作为一种组织, 需要必要的组织管理来实现其效率的提高。但是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导致其工作人员缺乏热情与活力, 组织运行缺乏应有的效率。第二, 官僚化严重, 人才缺乏。官办公益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一般由政府机关任命, 很多基金会的领导都是从党政机关转移过来的干部, 这些人在公益组织里的工作能力不足, 官僚化氛围浓厚, 同时导致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健康有效的发展, 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第三, 管理缺乏透明度, 公信力低。官办公益基金会的管理基本处于不透明的状态, 导致社会公众对其产生极大的不信任。而基金会又是靠募捐来筹集运行资金。社会公信力不足导致其募捐效果差, 大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四、关于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的改革, 目前有很多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在中国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大环境下, 基金会的独立发展几乎毫无希望, 中国的民间组织发展前途渺茫。有的认为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应当效仿西方民间组织的模式, 迅速脱离政府控制实现独立发展, 彻底民间化。笔者认为官办公益基金会的改革要处理好其“官方性”与“民间性”的关系。公益基金会发展的好坏并不能以其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来判断。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的改革要从中国目前的实际国情出发, 而“官民二重性”正是中国官办基金会的最大特点, 也是其优势所在。中国官办公益基金会要协调“官”与“民”的关系, 不应该是二选其一的“零和博弈”, 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转型程度来合理协调。

在中国的国情下, 政府的态度对于官办型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主动培育和支持对于公益基金会发展的促进力度要远大于基金会自己。反过来, 公益基金会在不断发展中又可以承接部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进而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因此中国官办基金会的问题, 不能盲目地靠切断与官方的联系实现独立自主发展来解决, 而应尽量结合政府的优势资源来发展自己, 才是目前大环境下更现实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问延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非营利组织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 1:53

[2] .丁锋辉.试论慈善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D].山西大学, 2007:27

[3] .陆银辉.当代中国政府与公益基金会的互动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 2006:13

[4] .王雯.美国公益基金会兴盛原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美国研究, 2009, 2:111

[5] .徐勇.基金会公共责任的实现困境及其对策分析——以理事会治理为考察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23

雅歌公益基金章程 第2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确定的《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章程》、《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雅歌公益基金是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下设的专项基金,该专项基金的设立与使用原则须符合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的基本原则。本基金的全称是“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雅歌公益基金”,“China Changjiang River Charity Foundation SOSS Fund ”,缩写为“SOSS Fund”,简称“雅歌基金”。

第三条、本基金的宗旨:提高全民职业素质,培养优质人才

本基金的业务范围:开展国际职业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公益宣传活动;开展国际职业素质公益培训和服务;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公益项目;资助单位与个人的职业技能公益培训项目及活动。

本基金的资助对象:有就业培训需求的大中专学生;需要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弱势群体和个人;有公益职业培训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其它符合本基金资助范围的相关公益项目与活动。

第四条、本基金的原始资金数额为人民币一百万元,来源于捐赠。

第五条、本基金办公地址设在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塘商务大厦315室。

第二章 筹资方式及资助方式

第六条、本基金在海内外开展面向单位与个人的定向专项筹资活动,接受来自单位与个人的定向专项捐赠款或物。

第七条、由捐赠方根据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与捐赠方签订的符合本基金宗旨和管理办法的《捐赠协议》,指定用于本专项基金的捐赠款或物的使用方向、领域、资助对象和资助项目。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本基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是本基金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雅歌公益基金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理事3名。

第九条、管理办公室职责:

1)海内外捐赠工作和资金管理工作。

2)定向专项资金募集工作;

3)组织为本基金指定的受助群体提供资助的项目开发及资金管理使用;

4)资助开展符合本基金宗旨的各种与职业素养公益培训有关的公益慈善项目和活动;

5)本基金日常管理工作及外联工作。

第十条、设立本基金监督委员会:

1、为保证本基金的募集、管理、使用的公开、公正及增值,本基金按专款专用、妥善管理的原则,设立监督委员会。

2、本基金在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的统一管理下,接受民政、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对或双年资金的全部使用情况进行公示;

3、每半年由管理办公室向监督委员会汇报工作,呈报基金运用情况报表;

4、管理办公室年终及时做好决算及下一年的预算,报监督委员会备案;

5、涉及基金投向的大额款项应及时通报监督委员会。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条、本基金的财务管理由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按照《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和《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本基金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

围。

第十三条、本基金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第十四条、本基金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宗旨的用途时,基金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十五条、本基金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十六条、本基金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十七条、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十八条、本基金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十九条、本基金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决定终止的。

第二十条、专项基金终止后由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成立专门清算小组对该专项基金进行清算。

第二十一条、清算结果由具备审计资格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公示,剩余钱物经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批准后转至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其他社会慈善项目使用,并发布公告。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未尽之处,按《基金会管理条例》、《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章程》和《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原则执行,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程序修改和补充。

第二十三条、本章程经2010年10月12日表决通过。

壹基金 全球征集公益行动派 第3篇

公益映像节是壹基金自2012年起联合优酷、腾讯、新浪、人人网、Dopool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发起的公益视频大赛,2012年第一届映像节以“Mini Hero 微力量”为主题征得公益视频超过300部,网络点击量超过2000万,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2013年,壹基金继续联合新媒体伙伴,并携手可口可乐、万达院线、盖茨基金会、旅游卫视、CNTV及风尚志等各方爱心伙伴共同发起第二届公益映像节。以“Mini Hero,Action发现行动派”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公益视频,鼓励透过镜头寻找到勇于用行动改变困境、扭转现状的个人和群体,期待借助影像的独特魅力传播公益正能量。

相较于第一届映像节,本届在奖项设置上保留了最佳公益故事奖、公益力量传播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摄像奖、最佳剧本奖、最具潜力奖、最具人气奖、媒体联合推荐奖、评委会大奖,同时组委会特别根据今年的活动主题增设了“最佳行动者奖”。其他奖项都将颁发给获选作品的拍摄团队,而这一奖项将颁发给视频所拍摄的真实主人公,以鼓励那些面对困难有所行动的人们。所有获奖选手将出席2013年11月初的颁奖典礼,并得到2万元奖金的鼓励。

与此同时,强大的评委团成员将为映像节最终结果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提供支持和保障。本届评审团同样由来自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和意见领袖共同组成。评审团设评委会主席1名,复选评委15名,终选评委11名。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影评人张献民教授将继续出任评委会主席。本届映像节新增设复选评委机制,由来自去年映像节获奖导演、公益机构、企业和媒体代表组成。他们将从大众投票前30名的作品中通过投票选出15部入围作品。 再经终审评委对入围作品打分后确定获选名单。今年的终审评委除了王石、黄磊、李静、薛晓璐、奥美中国和CNEX外,新加入了知名媒体人闾丘露薇、“爱心衣橱”发起人王凯、急诊超人于莺、喜禾爸爸蔡春猪以及著名演员马伊俐。

2013壹基金公益映像节自7月8日在线启动,征集将持续3个月,在此期间,参与者可通过映像节专题页面上传自制的公益视频。广大网友则可通过网络、手机投票及微博转发支持自己喜欢的公益视频作品。10月初评委会将针对大众投票前三十名的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获选的优秀作品将在11月初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

7月8日零时起,即可通过壹基金官网和优酷壹基金公益映像节网络专题平台进行在线报名并上传视频作品。同时通过优酷和DoPool手机平台参与投票、通过新浪、腾讯、人人网参与话题分享和佳片推荐。

TIPS

了解更多壹基金公益映像节

请登录:壹基金公益映像节官方网站 ofvf.onefoundation.cn

报名参赛和投票请登录:优酷网http://news.youku.com/gongyi2013

手机电视投票专区:手机登陆v.dopool.com即可下载dopool手机电视为#壹基金公益映像节#参赛短片投票。

网络话题互动专区:

新浪专题:http://gongyi.sina.com.cn/z/2013yjjgyj/index.shtml

腾讯专题:http://gongyi.qq.com/zt2013/yijijin/index.htm

CNTV专题:http://jigou.cntv.cn/gongyiyingxiangji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gongyiyingxiangjie #壹基金公益映像节#

腾讯微博: http://t.qq.com/gongyiyingxiangjie #壹基金公益映像節#

成立企业公益基金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第4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 用于公益事业的。公益事业是指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等非营利事项。而基金会是主要接受捐赠财产并从事公益事业的主要机构, 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 (简称公募基金会) 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 (简称非公募基金会) 。公募基金会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围, 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基金会在20世纪蓬勃发展。1900年的卡内基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最有名。1936年成立的福特基金会, 由福特家族资助, 拥有数十亿美元,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基金会。其他世界性的大型基金会还有:约翰·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丹福思基金会、凯洛格基金会等。80年代以后, 中国基金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已建立的基金会有中国老年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企业方面成立基金会较为典型的有, 2007年腾讯公司成立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旗下子公司成立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 以及企业家个人投资成立的或命名的基金会, 如李嘉诚基金会等。

二、企业开展公益捐赠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不足

目前, 企业公益捐赠的许多工作主要通过党政工团等内部机构来开展。比如有的是企业的管理部门提出参与捐赠的需求报企业对外捐赠承办部门报领导审批, 有的是党群工作部、工会、团委等部门直接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捐赠活动, 有的企业对下一级企业的对外捐赠, 要求报上一级企业主管部门审批, 有的企业则自行开展捐赠活动, 不一而足。由于捐赠的出口很多, 由此也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漏洞。

一是捐赠资源分散。捐赠资源分散造成承办捐赠的部门和企业各自为政, 使捐赠从制定计划、纳入预算到实施管理、评估捐赠效果、品牌宣传等都由具体的承办部门操作, 具体运作情况外界无从知晓, 容易造成监管缺失, 以及宣传不到位而导致捐赠效果不明显和资源浪费。

二是捐赠计划性不强。企业一般在做预算管理时, 也要求对外捐赠纳入预算, 由于捐赠工作并非党政工团等此类部门的硬性预算指标, 因而会造成有的部门和企业很少甚至没有捐赠的预算, 没有系统的捐赠工作计划和安排, 经常是来一个函进行研究后予以处理, 甚至几年都没有开展过捐赠活动, 使捐赠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统筹性。

三是对捐赠工作重视不够。公益捐赠有的时候数额较大, 要规避违法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 无论是部门提出的捐赠还是下一级企业开展的捐赠都应当形成专项报告, 对全年对外捐赠预算支出项目、支出方案及支出规模等预算安排作出详细说明, 并对上年捐赠的实施情况及捐赠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捐赠出口不同, 许多承办捐赠的部门和下一级企业对捐赠工作不重视, 只是对捐赠事项在事前做简单评估, 款项捐出后就没有做追踪, 没有专项报告也没有执行情况总结。

四是对捐赠的审计力度不够。企业的审计部门对捐赠工作的开展, 往往只是履行捐赠后的审计监督工作, 至于捐赠取得的成效没有具体的评估, 有时候捐赠款捐出后就不太过问活动情况以及款项用途, 尤其是对捐赠的效果没有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是捐赠的效果不明显。由于捐赠资源分散、缺乏计划性、管理部门不统一等, 不同的活动冠以不同的名称, 缺乏统一的策划、包装和宣传, 使得各种活动的捐赠效果并不明显, 公益慈善活动与企业品牌价值没有实现有效结合, 社会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

三、推进企业公益事业、打造企业公益品牌的建议

企业除了在经济效益上建立起自己的发展地位, 还应当在社会效益上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因此, 成立企业公益基金会, 可在整合企业捐赠资源、规范捐赠运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公益事业发展、提升广投的品牌价值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真正承担起企业公民的责任。企业公益捐赠工作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1、成立企业公益基金, 整合集团捐赠资源

企业公益基金会性质为非公募基金会。按照规定, 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 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 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企业公益基金的来源与用途一般会分为两个部分:一分部可定义为“扶贫公益基金”, 主要由企业工会的专项扶贫款组成。此类基金主要用于扶贫、清洁乡村建设等方面。由于此类费用转款专用, 并且不能用于资本运作, 因此, 这一类的资金由企业工会等扶贫部门负责运作, 但在制定预算、公布捐赠项目明细、捐赠审计、捐赠效果跟踪、捐赠情况专项报告、捐赠活动的系列宣传等工作应纳入企业公益基金会的管理运作中。另一部分则定义为“私募公益基金”, 由企业拨付部分启动资金, 在此基础上, 向企业股东、合作伙伴、下级企业、系统内职工募集。此类基金主要用于赞助支持国家、省级、各地市以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的重要活动、赛事;面向社会的贫困大学生、各种灾害事故、突发事故、贫困事项以及基金理事会确定的需要帮助的对象的救助, 如捐建希望小学、希望图书馆、抗震救灾等。此类费用属于募集, 因此, 必须参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合规运作。

2、成立企业公益基金, 规范企业捐赠工作

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 企业公益基金会必须向有关民政部门登记接受管理, 组成理事会、设监事, 制定章程, 具有独立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审定制度, 明确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以及基金会的终止等规定, 使基金的管理、捐赠行为依法合规, 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将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但也对人力物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对企业的管理也是一大挑战。

这里举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06年, 国海证券发起设立“广西国海扶贫助学基金会”, 由704名员工在几天时间里完成首期210万元资金的募捐工作。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会, 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海证券股东的捐赠;国海证券的捐赠;国海证券所属的分支机构的捐赠;国海证券员工的捐赠;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基金投资收益。基金财产主要用于:资助广西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广西大专院校在读的优秀贫困学生;资助理事会确定的其他需帮助的对象;参与社会各种灾害事故、突发事故和贫困事项的救助。

“广西国海扶贫助学基金会”制定了基金会章程、组建了以董事长为名誉理事长的理事会, 设立监事。成立了投资管理部, 负责制定基金会资金投资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基金会资金投资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定期向理事会报告资金的投资收益;成立宣传募资部, 根据基金会理事会的工作部署, 拟定宣传募资的工作计划及任务、做好对扶贫助学的相关宣传报道工作、组织开展资金募集活动, 为基金会资金投资和捐助提供资金保障;成立办公室, 负责草拟基金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拟定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后组织实施、协调基金会各部门工作的开展、与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及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就扶助贫困学生工作进行沟通、对扶助对象筛选、对基金会资金投资的项目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开展做好基金会年检等工作。成立财务部, 负责建立健全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基金会理事会有关财务工作的决定、按年度向理事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加强财务核算以控制和降低基金会的经营成本和费用、审核监督资金的运用及投资效益、组织对基金会年度审计等。

3、成立企业公益基金, 推进企业资本运作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 国家允许各种社会公益基金用于证券投资, 以求保值增值。企业公益基金的“私募公益基金”部分可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将基金投资获得的收益同样用于社会公益捐助, 一方面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扩大基金的规模, 另一方面避免反复募集, 降低基金运作成本, 增强职工和企业对基金的信心。

4、成立企业公益基金, 打造企业公益品牌

通过成立企业公益基金, 一方面使企业从高层领导到基层普通职工都关心和重视公益事业, 另一方面, 可以对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如果基金运作得好, 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基金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可逐步将基金转为公募, 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织机构参与募捐, 在做大基金规模的同时, 打响企业公益品牌。

5、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捐赠工作接受舆论监督

企业可以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将企业公益基金会的公益捐赠情况工作通过这一平台向公众进行公布, 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在基金会信息公开监管制度中增加向税务机关进行信息公开的安排, 以供税务机关对基金会收入、财产及活动进行税务相关评价, 从而形成税务机关对基金会的实质性监督[2]。此外, 基金会信息公开监管制度可以考虑合理设置信息公开时间标准, 丰富信息公开与传递的方式, 让捐赠工作更好的接受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陈秀峰, 李莉.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中国公益基金会事业的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03 (03) :161-168

公益基金 第5篇

北京宣言

2004年12月15日,在国家卫生部、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中联橡胶(集团)总公司,以艾滋病和安全套为主题共同举办了“2004红丝带公益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就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安全套与预防艾滋病,艾滋病的检测,艾滋病的新闻学等发表了重要论点。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对论坛的举办给与了有力支持。

论坛就以下观点达成了共识:

一、尽管在政府主导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通过社会动员,持续不断地开展经常性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受教育水平总体不高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使得提高公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成为一个严重问题。论坛呼吁,在各级政府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包括公益机构、媒体和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全民防治意识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有针对性的生活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在防治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和可治愈药物开发出来之前,根据当前我国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呈逐年明显上升的情况,论坛认为,国内外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大力宣传并推广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手段。应将这一结论准确告知公众,并大力宣传推广。

四、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及其子女,对因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各种可能的资助,营造无歧视的社会环境,不仅是以人为本社会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创新成立“慈善新风公益基金会” 第6篇

“慈善新风公益基金会”是由庆云县组织部和庆云县慈善总会组织发起,由社区(村)内外创业有成的企业家、经商大户、种养大户、普通村民、社会人士等自愿捐助成立的公益基金会,主要用于新风尚的引导,用于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孝德评选活动和村容村貌整洁的公益性活动;用于先进人物的表彰。

目前“慈善新风公益基金会”的设立取得很好的成效,更好的促进了慈善文化深入基层、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热爱慈善、关心慈善。

庆云县和睦程村“慈善新风公益基金”

和睦程村组共有182户、780人,党员29名,耕地面积1102.23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自开展“慈善新风公益基金”活动以来,全村上下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基金筹集工作,目前共筹集“慈善新风公益基金”3.5万元。

和睦程村和它的名字一样,历来都是一个团结和睦的村集体,有着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村里有大事,都是共同商议,一事一议;村里修路,家家上阵出工。道路维护,户户义务出力;邻里间谁家有了困难,或者需要帮助,村里的群众都会慷慨相助。这种团结互帮互助的习俗,为“慈善新风公益基金”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村“两委”班子在开展“慈善新风公益基金”之始,根据村内的实际,组织召开“两委”班子会议,研究讨论如何积极稳妥地开展“慈善新风公益基金”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讲明了设立基金的用途和意义,和“两委”班子开始预料的不谋而合,村里的群众全数赞成这一活动,反响十分强烈。到了正式举行捐助活动日子,全村老老少少齐出动参加捐款,当天就募集公益基金1.9万元,“慈善新风公益基金”活动在村里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的开展起来。在镇党委、政府发起以“慈善新风公益基金”为资金依托的“尚堂好人”评选活动中,作为负责村级初选的村一级,和睦程村组首当其冲,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前期“慈善新风公益基金”活动开展的初步成果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就这样,一个“干群高度一致、资金充裕到位、活动氛围浓厚”的“尚堂好人”评选活动在和睦程村全面铺开,不仅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更促进了“文明新风”的树立。同时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成功启示

一、一个集体要想发展壮大,要想为群众实心实意办好事、办实事,团结和睦的风气是必不可少的。

二、俗语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的高尚情操需要不断坚持,同样一个集体正气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经营,甚至是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去缔造。

三、用民间资本办理村级事务,不仅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好的导向。

庆云县花牛赵社区“慈善新风公益基金”

花牛赵社区辖东赵、后赵、巴沽三个村组。社区耕地2227.7亩,共有545户、2016人,党员72名。2012年村级集体收入4.3万元。自开展“慈善新风公益基金”活动以来,社区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典型引路、梯次推进,目前共筹集“慈善新风公益基金”7.8万元。

花牛赵社区坚持在基金捐赠、资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全程公开、透明操作,严格按照基金使用管理规定,采取喇叭广播、公开栏公示等形式,每季度公开一次,对在外地的捐款人采取信件形式予以告知,并将“慈善新风公益基金”及时存入社区账户,作为村级集体收入的有益补充。将“慈善新风公益基金”广泛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帮助因不可抗因素致贫家庭脱贫致富,表彰“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道德先锋、文明榜样等,着力营造互帮互助、关心友爱、兴办实事的社会新风尚。

社区积极推行理事会、监事会、办公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成立“慈善新风公益基金”理事会,作为基金领导机构负责基金的管理、使用工作;成立“慈善新风公益基金”监事会,制定完善《慈善新风公益基金章程》,拟定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理事、监事、财务专职人员,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慈善新风公益基金”办公室,具体负责基金日常工作执行和文明新风系列评选等工作。

按照“边成立、边筹集、边评选、边启用”的原则,由社区“慈善新风公益基金”理事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代表审议通过,在社区公示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政府备案,确保每一分“慈善新风公益基金”都能用到刀刃上。8月23日,花牛赵社区对社区6名新录取大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第一笔“慈善新风公益基金”顺利启用。

成功启示

一、“慈善新风公益基金”的创新设立,助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使原来村干部威信不高、群众对村干部信心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

公益性基金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第7篇

一、公益性基金会税收优惠的理论依据

税收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重点工具, 其对公益性基金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2004年颁发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中指出,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组织, 国家在税收方面将采取优惠政策, 减免其税收。其原因为以下几点:

(1) 公益性基金会是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由于个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会出现一些经济上处于极端贫困、需要国家和社会帮助的人或区域, 但是国家的财政支出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社会大众进行慈善活动, 尤其是需要公益性基金会的参与。公益性基金会是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 其所得到的善款用于救济弱者,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向公益性基金会捐赠, 免除其税收也是一种政策上的鼓励。

(2) 公益性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组织。公益性基金会不是营利性组织和机构, 其不生产产品或提供营利性的增值服务, 也不是自负营亏的实体, 它要靠国家、企业、机构和个人的捐赠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 对其所得到的社会捐赠的款项和财务不能征税, 而应减免大部分税收, 因为公益性基金会是在代替国家行使一部分社会救助的职能。

(3) 根据税收公平的原则。根据税收公平的原则, 具有相同纳税的组织或个人, 应缴纳相同的税款或承担相同的纳税义务, 由于公益性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组织, 其不以追求利润为存在目的, 而是以扶贫济困为目标, 虽然基金会收到来自社会的各种捐赠, 或者也从事一些增值活动, 但这种款物最终还是用于社会弱势群体, 用于社会极需帮助的人, 如果对公益性基金会收取税费, 将削弱其公益的能力。因此, 国家对公益性基金会的相关所得, 应免征税收。

总之, 公益性基金会也是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主体, 由于国家基于政策的需要, 才赋予了其免税的待遇。但是, 如果出现公益基金会的发展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需要, 或者国家的政策做出某些调整时, 公益性基金会的税法地位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我国现行公益性基金会税收政策的反思

我国现行的公益性基金会税收政策并不太合理, 与我国公益性基金会的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差距, 并出现脱节现象, 这对我国公益性基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束缚,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反思,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相关法律没有形成体系, 需要进一步整合。我国现有的公益性基金税收法律法规多达20余个, 制订和发布的机关既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部分部委, 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机构制订的法律层次不同, 适用的范围、地区、主体等也有区别, 有的甚至出现相互抵触和不一致的地方,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整合, 使它们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2) 政府部门对公益性基金会税收政策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自由裁量权过大, 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目前, 我国对公益性基金会进行管理的部门是民政部及相关系统, 税务征收则属于税务部门, 一般这两个部门在对公益性基金会税收政策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自由裁量后, 获得民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文的, 才能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但问题是当前我国认定标准公开度不够, 主管部门划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依据文件及规定性条款与公益性基金会信息获得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尤其是在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免税资格的认定方面, 从而造成实践中, 出现了大量的寻租空间, 损害了捐赠人和基金会的利益。另一方面, 认定标准和程序过于繁琐和冗长, 资格审查时间和年检时间也过长, 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3) 对公益性基金会投资活动的收益免税过于笼统, 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为了生存和更好更多的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公益性基金会有时会将社会捐赠的财物进行投资活动, 以实现捐赠财物的保值和增值。对于此问题, 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往往会采取部分免税的做法, 因基金会因为投资收益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所以采取与税务部门协商的方式, 少交税, 或者不交税, 多数地区也会采取收取适应税款或降低税率的办法象征性收取一些税费。总体而言, 我国对公益性基金会投资活动的收益进行免税过于笼统, 没有进行细分, 也没有对投资款项的来源、投资方向、投资收益、免税范围、免税要件等等做出具体的制度性规定, 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公益性基金会进行投资活动的, 也不利于公益性基金会的资产保全。

(4) 对公益性基金会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过轻。对公益性基金会违法行为和违规行为, 现行的惩罚措施过轻, 如我国的立法规定:对基金会管理人员、其他参与违法行为人员罚款, 而且实行两级制, 其理由是违反税收优惠资格实质条件、提交信息要求;解聘管理人员, 对于行为情节严重或后果恶劣, 要解聘管理人员。所有这些处罚措施都是在行政层面上, 没有涉及到刑事层面, 处罚的力度不够, 这使得涉及违法、违规人员的违法违规成本不高, 造成公益性基金会的相关人员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事一些政策之外的经营活动, 给国家的税收带来较大的损失。

三、完善我国公益性基金会税收优惠政策的构想

目前, 我国公益性基金会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在配套之中, 完善我国公益性基金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完善公益性基金会税收法律体系, 形成独立的部门法。目前, 我国关于公益性基金会税收的法律主要是《税法》, 除此之外, 还有国家民政部出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发的《基金会税收征收条例》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不够衔接, 有些还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 应该就公益性基金会税收问题进行单独立法, 并形成一套适用于公益性基金会税收的制度体系, 以规范公益性基金会的发展, 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2) 确立公益税收信托框架, 按照信托环节运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设立信托流程。捐赠人将财物交付给公益基金会, 应视为捐赠人是在向社会进行捐赠, 而不是向公益性基金会进行捐赠, 公益性基金会无权处理所得到的捐赠财物, 只是代理社会信托进行相应的管理。因此, 应设立信托流程, 使接收和管理规范化;第二, 信托公益资产的管理。对于社会捐赠来的财产, 公益性基金会有保值和增值的责任, 对于其投资行为, 应进行税收减免或采取其他优惠政策。第三, 公益信托终止。在公益信托终止的情况下, 可以免征相关的所得税和商品流转税, 也可以对印花税、契税等税种进行减免。

(3) 对捐赠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社会公益事业不是政府一家的行政行为, 它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 才能更好的进行社会公益事业。为了鼓励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有必要对向公益事业捐赠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目前法律已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应进一步加深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 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事件期间和公众捐赠热情高涨期间, 收到的捐赠会直线上升, 这既是受益人最需要帮助、公益性基金会需要最多资金的时候, 同时, 也不会给国家的税收带来太多损失。

(4) 按着透时、公开公正原则加强对公益性基金会的监管。募捐是面向社会, 发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捐赠的一种活动, 是筹集公益事业资金的一种渠道。但是, 基金会资金的使用需要全程监督, 如果这种税收优惠被滥用, 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因此, 必须按着透时、公开公正原则加强对公益性基金会的监督和管理, 这既包括对获赠财产的公开、公正及有效监管, 也包括对公益性基金会日常活动的监管, 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捐赠人, 取信于社会, 才能使我国的公益事业获得良性发展。

(5)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益性基金会税收优惠机制与制度。由于我国的公益性基金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组织、制度、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 难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为了推动公益性基金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就必需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机制与制度, 加快改革现有的登记管理条例和体制, 努力创新监管模式和制度, 特别是积极探索和落实各种有效的税收优惠体系与制度, 加大对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政策和制度的扶持力度, 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我国的基金会做大做强。

四、结束语

公益性基金会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必不可少的组织, 也是我国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的主体组织, 为了给公益性基金会的存在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必须对公益性基金会的获赠财物和投资行为在税收上给予更大的优惠力度, 以鼓励其参与并主导社会公益事业, 从而促进我国公益事业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莉, 彭婷婷.基金会税收优惠的理论基础、制度实践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1 (9) :21-23.

[2]张学军.基金会享受税收优惠的体制重建研究[J].当代法学, 2015, (4) 4:45-59.

[3]吴明.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 搞好公益事业捐赠[A].NGO探索—基金会立法专题[C].华夏出版社, 2004:23.

[4]姚晓迅.非营利机构投资的几个法律问题[A].NGO探索—基金会立法专题[C].华夏出版社, 2004.33.

公益基金 第8篇

2014年12月9日, 近500位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及相关领域代表齐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共同见证了行业首个公益基金会———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基金会 (以下简称“中陶基金”) 的揭牌成立。中陶基金是服务于中国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及相关领域创新发展的公益型基金, 筹集资金是面向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 捐资方可以明确该笔捐款的用途和大致范围, 而资助、扶持的范围仅限于中国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及相关领域。

公益基金 第9篇

中国新闻网消息, 前不久, 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市政协委员刘明清联合新闻出版界于北京“两会”上提出《关于设立北京全民阅读公益基金的提 案》。建议北京市政府领全国之先, 由北京市财政局、文资办等联合大型文化企业尤其是出版集团设立全民阅读公益基金, 切实扶持和指导基层群众阅读推广活动, 发动更多阅读推广志愿者在社区、学校、公司等区域常年组织不同规模的读书会、读书沙龙, 服务于北京市全民阅读工程。根据北京阅读季中的调查和活动反馈, 现在北京百姓阅读需求已经有很大提升, 但是百姓的阅读障碍已经不是买书难 (网购送书到家) , 而是选好书难 (选书的专业指导不够) 、精读书难 (缺少好的领读者解读) 、趣味读书难 (缺乏新颖有趣的形式来激发阅读欲望) 等问题。提案建议, 设立北京全民阅读公益基金, 承担资源平台、支持平台、推广平台三个职能, 推动民间各类自发性读书活动向规模化、规范化、常规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北京阅读公益基金可采用两种方式设立。一是由北京市政府发起, 各大文化企业、出版集团参与, 定向募集基金。由参与各单位和出资机构共同推荐基金管理代表, 选举出常设理事会机构。二是由北京市政府发起, 面向北京市民募集基金, 成立正式的基金会。

公益基金 第10篇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广泛使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要体现, 这也带来了公益传播的新变革。目前, 高校基金会已经成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募集资金支持高校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校基金会借助自媒体进行公益传播对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就目前来看, 高校基金会对自媒体平台的重视和开发相对不足, 关于高校基金会借助自媒体进行公益传播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 既有助于高校基金会树立品牌形象, 又为其公益筹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金会的公益传播诉求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 创建高水平大学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适应新时代及新形势的要求, 各高校都紧抓这个重大战略机遇期, 高校基金会作为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虽然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基金会成立时间较短, 但在筹集资金支持学校事业发展上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 有效补充了高校的办学经费, 成为支持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较西方高校基金会而言, 我国高校基金会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捐赠收入来自校友或校友企业, 社会捐赠尚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我国的捐赠文化相对较弱, 公民捐赠意识也相对薄弱,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 高校基金会对外进行公益传播的诉求更为强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基金会品牌, 获取社会关注度。

高校基金会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度, 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品牌的树立和推广, 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渠道来进行推介, 增加社会尤其是潜在捐赠人对基金会的了解。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社会关注, 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高校基金会的公益项目中。由于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基金会都属于非公募基金会, 不能面向公众募捐, 因此在进行公益项目推广时受到一定的制约, 筹资渠道相对单一, 自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基金会树立品牌和推广项目等拓宽了渠道。

(二) 增加信息透明度, 提高基金会公信力。

公开、公正、透明是社会公益组织立命之本。任何公益丑闻都将给公益组织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高校基金会的公信力亦是获得公众信任和支持的根本, 尤其在公益丑闻频现之后, 人们对公益组织的关注度提高, 高校基金会会更加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对于公信力的树立影响重大, 而自媒体平台的搭建使高校基金会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及互动答疑成为可能。

(三) 锚定特定捐赠人, 增强互动交流。

目前, 我国的高校基金会的大部分捐赠来自校友及热衷教育的慈善家或企业。因此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锚定潜在捐赠者, 针对特定捐赠人进行公益推广, 向潜在捐赠者进行筹款项目信息的推介等, 可以极大地提高高校基金会筹款的效率。而且自媒体具有互动交流的功能, 特别是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使高校基金会的公益传播更具亲和力, 是邮件群发和被动式的官网发布信息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四) 降低筹资成本, 增加捐赠黏性。

国内高校基金会多数成立时间不长, 组织经费及人员配备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最大化的节省开支, 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募捐活动是高校基金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高校基金会希望控制成本、利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最佳公益传播效果的诉求非常强烈。自媒体互动传播一方面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还可以使用户通过关注或好友关系建立长期联系, 增加用户的黏性。

二、自媒体对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意义

(一) 自媒体助力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精准式发展。

自媒体内容原创、传播快捷、形式丰富、互动体验、成本低廉等诸多特性极大程度地满足了高校基金会进行快捷、高效、精准式公益传播诉求。目前自媒体平台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使得高校基金会借助自媒体建立高效、透明的互动平台, 定期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 借助自媒体高效的传播机制, 实现公益项目线上动员和线下活动的双重互动, 自媒体使高校基金会精准式公益传播成为可能。

(二) 自媒体打开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新局面。

高校基金会几乎都是非公募基金会, 非公募性质决定了高校基金会的劝募只能面向特定人群而非社会公众。从高校基金会自身的发展而言, 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捐助, 除了进一步挖掘潜在的校友捐赠者, 还需多渠道推广, 吸纳更多的社会捐赠。吸引广大非校友和非校友机构的支持, 一方面需要新的募捐渠道, 更重要的是要打开新的工作思维。借助自媒体平台上, 利用自媒体参与者进行宣传, 通过被转发的裂变效应, 发展不特定的受众, 使得高校基金会突破非公募界限成为可能, 从而打开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新局面。

(三) 自媒体奠定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长效关注。

目前, 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捐赠主要来自校友, 校友的支持对于基金会的发展尤为重要。而在校学生正是高校未来的校友和潜在的捐赠主体, 获取在校生的关注可以奠定基金会的群众基础, 有助于获取长效关注。此外, 利用自媒体面向年轻在校生进行公益传播, 有助于营造公益氛围、培养捐赠意识, 通过在校生的广泛关注与转发, 促使公益项目更广泛的推广和持续的参与。通过将捐赠资金设立奖助学金等一系列方式, 为在校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赢得在校生对母校更高的忠诚度, 培育对基金会的长效关注。

三、高校基金会借助自媒体进行公益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前各高校基金会的微博、微信内容多数是基金会介绍、捐赠新闻、校友新闻、筹款活动、学校要闻、时事热点、心灵励志等, 高校基金会自媒体公益传播现状并不乐观。首先, 高校基金会的自媒体品牌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高校基金会对自媒体的重视及利用程度不足。很多没有搭建自己的自媒体传播平台, 互动性欠缺。其次, 自媒体人力资源专业素养不足, 自媒体平台缺乏后期维护人员。再次, 高校基金会的自媒体平台尚需培养意见领袖, 在引导公众认知方面还需做大量工作, 需通过树立品牌来吸引公众的关注进而动员公众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最后, 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有限且议题欠缺, 从“内容为王”这一核心要求来看, 高校基金会的公益策划能力显得相对薄弱。

如何借助自媒体平台满足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诉求, 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社会捐赠率, 使自媒体在高校基金会的募捐工作、信息发布工作和透明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自媒体传播的特点、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诉求提出以下三点应对策略。

(一) 强化借助自媒体公益传播的意识。

高校基金会应明确公益推广的必要性, 建立自媒体传播平台只是手段,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自媒体推广模式的适用与否、人力物力的投放力度、预期收效等重点问题。要思考自媒体传播如何才能有助于基金会项目推动、品牌建设以及诉求表达。高校基金会借助自媒体平台获取关注, 树立自身的品牌, 对于基金会建设和资金筹募寻求到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二) 提高自媒体运营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校基金会自媒体运营人员应与时俱进, 提高专业素养, 学习自媒体运营传播技巧。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 提高自媒体账户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策划更多如“微公益”、“微话题”等适合自媒体的公益活动, 通过不断更新高质量信息获得潜在受众, 以新奇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并配以网络流行的表达方式, 更好地吸引受众眼球, 从多角度让公众感受公益活动的现场气氛和活动进程, 传播参与公益的快乐与感动。

(三) 与传统平台结合开创传播新局面。

自媒体平台是交流互动平台, 例如运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账号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互动进而培育受众忠诚度。但以往已经培育起来的传播阵地不可以轻易抛弃, 如内部期刊、官方网站已积累了一部分特定受众。可以借助自媒体将其他传统媒体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自媒体平台上推广组织刊物的电子版, 也可将自媒体平台上搜集到的素材, 摘录到基金会的纸质版刊物上, 通过整合媒体资源让不同平台的内容更加丰富, 并形成公益传播的合力, 保证自媒体公益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开创公益传播新局面。另外, 鉴于基金会与校友会工作的伙伴关系, 可充分利用校友会的自媒体平台, 面向校友和社会公众推广基金会及公益项目。但只有积累足够多的自媒体受众、完善公益传播的方案才是高校基金会进行有效的、可持续的公益传播的根本保障。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自媒体日渐成为公众获取信息、沟通交流、拓展服务、整合资源、筹集资源的重要媒介。高校基金会借助自媒体进行公益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及高校基金会的公益传播诉求, 研究自媒体对高校基金会进行公益传播的意义, 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基金会,自媒体,公益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文育.自媒体与公益传播[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101-105.

[2]万晶晶.自媒体时代我国的公益传播现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3.

[3]许中华.高校基金会自媒体公益传播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109-114.

[4]陈鑫.自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微信平台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7) :39-40.

公益基金 第11篇

【关键词】健全制度;强化监管;公益基金

公益基金主要被使用在指定的社会公益事业与相关的公益投资上。社会上常见公益基金有:福利基金、科学研发基金、残疾人关爱基金、贫困儿童教育基金等。这些公益基金的主要来源大都是依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募捐和相关公益性投资的收益。也就是说公益基金除了募捐的善款外,有的还要依据实际需要,制定针对基金和自身的有关管理制度,设计出有效的公益性投资方案,使公益基金的增长达到最大化,从而能够被更广泛的用于最需要资助的人或事,比如受灾群众、失亲儿童、帮困助学、养老助残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一般来说,这些公益基金都会由相关的公益基金会进行统一的管理。然而,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些社会公益基金在管理上正在出现越来越大的漏洞,需要我们对其制度进行强化与监管,以保证公益基金的正确使用。

一、社会公益基金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1.公益基金票据未被统一监管

一般情况,来自于社会各界所募捐的公益基金,往往最后都会由一些组织募捐的基金会收取并进行管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受到政府的集中监管。这些基金在收入公益基金的过程中,有的使用财政票据,有的使用自制的不规范票据,有的甚至不开任何票据。这使得公益基金在票据的监管上出现了漏洞,从而为不良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并且也不利于基金总数的核对。

2.基金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社会上的某些公益基金会中,专业的基金统计核算人员较少。大多数的会计人员,其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机能和业务素质偏低,因此也就导致了其不能有效的依照相关制度进行公益基金核算工作,或是出现在凭证之上进行随意删改操作等现象。这些业务素质不够专业的会计人员,会使得整个基金会对公益基金的控制管理出现漏洞,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混乱现象。

二、确保公益基金规范使用的有效措施

1.完善统一公益基金管理制度

想要确保社会捐赠的公益基金能够得到妥善保管并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就需要对公益基金的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完善。建议政府应该介入,将社会募捐的财务纳入到财政管理范围内,施行严格的监管和支出;其次,在进行社会援助和捐赠时,基金会应该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在审核通过后,再由财政部门进行基金拨款,对需要的个人或地区进行援助。

2.完善基金票据管理制度

对于社会各界所捐赠的公益基金,组织募捐的基金会应该依照国家财政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开出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个人或基金组织不得私自用其他票据来顶替捐赠票据,更不能不开票据;对于捐赠票据,在填写的过程中字迹必须要清晰可见,同时其所涉及的内容必须要具备完整真实性,各类印章必须合法齐全,以避免公益基金存在收入监管漏洞,促使公益基金能够有效的被用于公益事业当中。

3.提升基金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对于基金会而言,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对整个基金会的发展以及公益基金的使用都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国家对于会计从业资格的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来选拔和任用基金会计人员。对准备进入基金会工作的会计人员应该对其从业资格认定与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对已经在基金会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其能够更扎实的掌握住基金会内的相关会计业务技能与知识,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

4.强化公益基金监督机制

众所周知,基金会的公益基金主要收入来源都是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相关公益事业的投资合法收益,以及其它的合法收入。对于这些公益基金的收入,政府职能部门和基金会本身应该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保证其合法性,同时基金会组织还应该将收到的捐赠公益基金来源与所要使用的用途,在电视媒体与网络上进行公布,使其能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监督。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公益基金的收入和对贫困灾区或是个人的支援具体数字进行公开,使其能够具备更高的透明度,确保公益基金的规范使用。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这些人中有上不起学的孩子、有孤苦无依的老人、有需要帮助的灾区人民。为了能够帮助这些人,社会上也就诞生了公益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完善公益基金组织的制度,强化基金组织的财务监管,能够保证来自社会各界所捐赠的公益基金被得以正确的使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为社会输送正能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谷峰. 公益信托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3:18-19.

[2]王明明,孙泽湘. 公益基金管理立法刍议[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72-74.

[3]刘兰. 公益基金会运作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5, 10:131-132.

公益基金 第12篇

一、基金会绩效评价引入平衡计分卡

(一) 基金会绩效评价的特点

企业绩效评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理论成果非常丰富, 但在非营利组织中还没有成熟的绩效评价理论可供借鉴。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中的一类, 其性质与企业有本质不同, 因此基金会的绩效评价存在其独特性。

(1) 使命是绩效评价的最终衡量标准。利润是评价企业绩效的可靠标准, 但基金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行为目标, 不能采用利润作为衡量基金会工作好坏的最终标准。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益, 是依据使命建立并开展工作,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评价基金会工作应当考察其是否履行了使命。因此, 作为基金会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使命应当是基金会绩效评价的最终衡量标准。

(2) 存在聚财与散财的双重评价。企业生产产品, 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品价值, 最终达到股东财富价值的最大化, 整个环节是一个聚财的过程, 企业绩效评价就是对这一聚财过程进行评价。基金会通过宣传等途径筹集资金, 这也是聚财的过程, 但基金会最终要将聚集的财富用于公益事业以完成使命, 必须要有一个散财的过程。只有聚财, 才能散财;不进行散财, 聚财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 对基金会不仅要评价其聚财过程, 还要评价其散财过程, 基金会的绩效评价具有双重性。

(3) 财务绩效评价与非财务绩效评价并重。企业追求的是股东财富价值的最大化, 提高非财务绩效是为了最终提高财务绩效。但非营利组织追求的是非财务效益, 提高财务绩效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基金会的资金筹集功能又使其明显不同于其他非营利组织, 基金会既要采取措施增加资金的筹集额度, 同时注意基金的保值增值, 还要注重资金的使用, 因此, 基金会的财务绩效评价与非财务绩效评价同等重要。

(4) 激励手段特殊, 绩效评价贯彻实施具有难度。绩效评价不仅是对组织整体的评价, 还应当是组织员工全体参评的评价。只有充分发动员工, 组织的绩效评价才能实施, 未来的改进措施才能贯彻。但是基金会的员工愿意为组织效力并不单纯是利益的驱使, 有时甚至会接受低于市场价格的薪酬或不计报酬。如何进行激励是难题所在, 绩效评价要想贯彻实施, 就要选择一套好的评价方法, 将员工个人的工作和基金会的使命维系起来。

综上所述,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能直接拿来套用到基金会上, 这是由基金会具有公益性及非营利性等特点决定的。但是如果借鉴企业绩效评价中很多成熟的思想和方法, 再结合基金会的特点对这些方法进行适当修正, 那么这些修正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适用于基金会。

(二) 平衡计分卡适用于基金会的原因

平衡计分卡虽然最初应用于企业, 但是理论和实践表明, 它也适用于像基金会这样的非营利组织。首先, 问题的相似性决定了相关理论的普适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基金会与企业面临一些共同的难题, 如行业竞争、资金运作效率、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雇员的激励问题等, 平衡计分卡基于战略和多维度评价的平衡理念, 可以用来应对以上共同问题。其次, 平衡计分卡的一些设计理念与基金会的绩效评价特点不谋而合。平衡计分卡要求对远景与战略进行规划, 这与基金会要求考虑使命相适应;平衡计分卡对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的兼顾符合基金会的要求;平衡计分卡的层级实施可以引导员工个人行为与组织的使命相联系, 解决了基金会绩效评价贯彻实施难的问题。在国外,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已经不局限在企业中, 而是扩大到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早在1996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就成功实施了平衡计分卡。还有一些非营利组织, 如费城红十字会、安全基金 (the Safer Foundation) 等也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平衡计分卡, 这其中也不乏基金会。虽然我国的基金会在创立、监管、运行机制等方面均与国外有所不同, 但平衡计分卡完全可以借鉴引用到我国基金会的绩效评价中。

二、基金会平衡计分卡框架构建

(一) 使命位于基金会平衡计分卡的最顶层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股东价值, 这和包括基金会在内的非营利组织不同。尽管基金会有责任高效地配置资金, 但这并不是基金会的最终目标。在保证持有资金保值增值的前提下, 基金会还要服务于更高的目标, 那就是公益性使命。使命体现了基金会成立的动机、存在的核心目的以及追求的理想结果, 每一个基金会都有自己的使命陈述, 例如中国红十字会的使命是“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有效的使命陈述具有长期性特点, 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但是使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而且使命的理想化与长远性也使其不适用于阶段性的绩效评价, 但这并不妨碍将使命置于平衡计分卡中。相反, 平衡计分卡设计构建必须在使命的指导下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准确地评价基金会的工作。2011年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的“善款放贷”事件曝光, 暂且不论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是否合法, 单就结果而言, 该基金会资产在2010年末已近30亿元, 在全国两千多家基金会里名列第一。但是其当年的公益支出却只有1.4亿元, 与规定支出相差甚远。如果基金会只重视资金的保值增值而忽视了其公益性的使命, 那么基金会的工作也是不合格的。

(二) 战略是基金会平衡计分卡的核心

使命说明了基金会为何存在, 战略就是指为实现使命而采取的与众不同的行动。虽然使命提供了平衡计分卡的设计背景, 为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奠定了大方向和基调, 但是基金会平衡计分卡的构建仍然需要围绕战略这一核心。由于使命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而绩效评价又是阶段性的, 因此很难通过使命去评判基金会的短期工作。但是战略不同, 战略既与使命关系密切, 又是可实现的, 一个构思精良且得到有效执行的战略将为资源配置和工作安排提供具体的优先次序。战略确定之后, 围绕战略从财务、业务流程等一系列维度去评价工作, 所以战略仍然是基金会平衡计分卡的核心。

(三) 基金会平衡计分卡的五个维度主要表现在:

(1) 受益者维度。受益者是基金会的资助对象, 是基金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基金会的受益者包括自然人和社会团体, 一般在其使命中有所描述和规定。企业平衡计分卡中, 财务维度位于最顶层, 但是在基金会中, 受益者维度处于五个维度的最高层。因为从使命出发, 基金会更为关注的是受益者的状况而不是自有资产的多寡。如果受益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获益, 就说明基金会很好地履行了使命。因此, 该维度的评价内容包括受益者现状的改善情况、基金会的服务效率、受益者覆盖面等, 可用受益者反馈的满意度、可选择的支付媒介数量、支付时间、受益者增长率等指标来进行该维度的评价。

(2) 财务维度。任何组织都需要财务资源才能成功经营并满足顾客需求。在基金会的平衡计分卡中, 财务维度既是聚财的终点, 又是散财的起点, 主要为基金会工作的开展提供财务上的支持, 为实现使命提供资金保障。只有财务维度的目标实现了, 基金会才有能力帮助受益者, 完成使命。由于基金净额的增长是财务维度追求的最终目标, 因此, 该维度的评价内容应包括资金筹集和资金使用两方面, 具体指标可选择基金净额增长率、总收入增长率、投资报酬率、费用总额/收入总额、流动资产/费用总额、筹集1单位资金所花成本、对外资助1单位资金所花成本等。

(3) 捐赠者维度。捐赠者是基金会资金的提供者, 为基金会的工作开展提供资金来源。捐赠者可以分为专门捐赠者和不特定的捐赠者, 专门捐赠者一般会和基金会长期合作, 定期为基金会提供资金, 如签订了一项定期捐赠协议的企业;不特定的捐赠者一般指社会公众, 该群体对基金会的捐赠具有很强的不特定性和随机性。基金会要想获得资金, 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行动 (如公开信息、提升形象等) 来获得捐赠者的信任, 因此, 该维度的评价内容包括捐赠者的满意度、捐赠者的市场获取情况、基金会的外部形象以及信息透明度, 具体指标可采用捐赠者反馈的满意度、捐赠者的增长率、媒体负面报道次数、政府主管部门的表彰或批评处罚次数、年度工作报告是否经登记管理机关审查通过并披露、财务报告是否经审计后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含量、信息披露渠道数等。

(4) 业务流程维度。业务流程是指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的组合。首先, 日常管理活动保证了基金会内部工作有条不紊。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基金会的正常运作, 流程效率的提高使基金会充满活力;其次, 基金会是一个与外部环境联系非常紧密的组织, 营销活动提高了基金会的外部影响力;第三, 创新活动使基金会避免被淘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效率, 项目创新使基金会占据新的领域。因此, 该维度的评价包括日常管理、营销、创新三方面内容。可以采用的指标有:是否有清晰明确的章程、是否有严格的财务制度、是否有完备的项目规章制度、理事会和监事的决策效率、部门或小组间沟通效率、宣传所吸引的利益相关者数量、开发新的服务方式数量、开发新的可行项目数量、信息系统的适用性等。

(5) 员工学习与成长维度。任何组织的成败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因素上来。基金会的员工可以分为雇员和志愿者。雇员选择基金会并不全是为了薪酬, 而是出于一种对基金会使命的认同, 志愿者更是如此。一旦员工发现服务于某基金会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满足感, 工作效率就会降低, 甚至会离职。由于员工数量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利于基金会的工作开展, 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来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 还可以拓展员工知识利于创新, 因此, 该维度的评价内容包括员工数量的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力度。具体指标有:雇员离职率、志愿者保留率、员工交流次数、员工参与决策程度、培训次数、培训时数等。

三、基金会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链

使命、战略、五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由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链构成整体。图1揭示了基金会平衡计分卡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中实线箭头表示聚财过程, 虚线箭头表示散财过程。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是基金会成长发展的最终驱动因素, 员工数量的稳定和技能的提高会带动基金会业务流程 (包括聚财流程和散财流程) 的优化。聚财流程的优化吸引了更多的捐赠者, 增加了基金会的收入, 最终提高基金净额;散财流程改善了更多的受益者, 从而履行使命。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 战略贯穿始终, 围绕战略制定目标、设计指标并进行评价。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细化, 就表现为一系列具体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 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 基金会想要扩大受益者的覆盖范围, 这就需要财务上的支持。为了获取更多的捐赠款, 基金会可以考虑增加信息披露渠道数以及信息内容的含量以获取捐赠者的信任, 这就会要求加大技术创新 (比如引进新的信息系统或财务系统) , 同时配合一定的营销宣传。这一过程中, 员工是否能够胜任工作非常重要, 因此可以加大培训力度, 技术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理念上带来知识更新。将这些关系细化到具体指标上, 就表现为培训时间、信息系统的适用性、信息披露内容含量、捐赠者增长率、基金净额、受益者增长率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姜忠辉、冯亚波:《试论平衡计分卡在基金会管理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商业研究》2003年第1期。

上一篇:英语委婉语的特点下一篇:师生双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