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2024-05-20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精选9篇)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第1篇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 生活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波动, 可见, 中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2008年,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极力稳定经济, 在大多数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经济困难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却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头, 然而, 如此繁荣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给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全球经济逐渐回暖的过程中, 局部过热的经济局面开始出现, 货币政策也从宽松变为紧缩, 2010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12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直至2011年6月20日为止, 达到21.5%。虽然此后因为流动性趋紧、市场利率偏高、有限外汇占款增长能力和较少的公开市场到期资金, 分别在2011年12月5日和2012年2月24日下调0.5%至20.5%。这样迅速反应的政策似乎没能根本上阻止通胀, 一方面, 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物价水平却不断上升, 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2011年7月的最高点6.50%已经下降到2012年3月的3.60%, 但通货膨胀的压力却并没有因为CPI的下降得以缓解。

1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由于对通货膨胀内涵的认识不一, 对通货膨胀的衡量也有不同标准。目前,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数主要有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WPI (零售价格指数) 和GDP平减指数。

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用来衡量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数。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的价格, 也包括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 (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 的价格。但CPI更偏向于物品价格, 对服务价格反映不充足。

1.2 零售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是衡量居民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钱指数。它衡量一段时间内同一个地区 (城市、省或者国家) 的常规市场上的物价变动。它通过测量典型消费者的典型消费品的价钱来确定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可以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等, 是很好的先行指标, 但数据较难获得。

1.3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 (现价GDP) 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 (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 增长之商。它是一个综合物价指数, 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并且与GDP的核算范围相对应, 编制指数涉及的商品范围最广。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 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 除消费外, 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

2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2.1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 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 本文选择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购买力及潜在购买力, 并能较好地体现社会总需求变化的发行量。

由供给需求理论可得, 货币供给量若高于需求量,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货币因此贬值。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 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给量相对上升时, 一般消费品牌物价会随之提高。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认为, 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 (其潜在输出) 相关。

2.2 外汇储备

通常认为,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占款就会随之增加, 那么在其他条件恒定不变的情况下, 为了弥补外汇占款那部分货币, 中央银行会增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尽管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缺乏灵活的调节手段, 无法抵消剧增的基础货币的话, 就必然会对我国经济通货膨胀起推动作用,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涉外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也将越来越大。

2.3 货物进出口总额

对外贸易大致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通货膨胀。本文中所考虑的是,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长期、大量的对外贸易顺差时, 货物的进出口总额就会增大, 从而外汇储备急剧上涨, 对国内市场会造成以下影响:一方面, 商品出口到国外, 国内市场商品总量减小;同时另一方面, 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的发行量以此来弥补兑换外汇所用的货币。这样, 市场上发行的货币增多商品反而减少, 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其简单的传导机理是: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所以, 一般认为进出口总额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的是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相关行业直接售给社会消费者的消费品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际水平和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上述社会相关行业商品的供给和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共同决定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导致购买力下降, 所以一般认为, 高通胀预期会导致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速放缓。

3 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

3.1 控制需求

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所以, 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应该控制社会总需求, 具体措施就是实行紧缩型政策。紧缩型政策是最传统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 也是各国采用最多、最有效的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即严格控制货币的印刷量。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指削减财政支出同时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政策包括:限制公共事业投资, 减少国家基础建设投资, 缩减社会福利支出等。财政支出的减小可以降低政府的需求, 进而减小社会总需求。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 税收的增加后,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其收入都会减少, 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减小社会的总需求。

3.2 增加供给

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因此, 治理通货膨胀除了控制社会总需求外, 还应该同时加大总供给。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减税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 从而让企业加大生产投资力度, 从而增加总供给;政府减少对企业的限制, 给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采用新技术, 从而提高生产率。

3.3 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失调也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对症下药应该调整经济结构, 协调各产业部门, 使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需求和供应保持动态平衡, 避免因为某些原材料的供应不足, 导致其他生产部门供应的消费产品不足,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3.4 应对通货膨胀的其他策略

(1) 政府强制性干预。这种手段一般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采用。具体措施包括:一些意义不大的工程项目予以强制性停建, 部分商品实行垄断性经营, 整顿市场流通, 实行消费品的凭票供应等。

(2) 控制经济低速增长。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 所以各国政府不得不做出一种选择:要么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使经济衰退;要么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不得不接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大多数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选择前者。

参考文献

[1]唐毅亭, 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07 (09) .

膨胀石墨除油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2篇

针对水面浮油的去除问题,通过对新型吸附材料-膨胀石墨的`扫描电镜观察,从其结构特征的角度揭示了膨胀石墨的吸油机理,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时间、pH等操作条件对吸附油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膨胀石墨的鳞片厚度都在100 nm以上,而且以大孔、超大孔为主,这种结构赋予了膨胀石墨独特的吸附特性.探作条件对膨胀石墨的吸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即在酸(中)性条件下,吸附时间1min~2 min左右,转速为660 r/min膨胀石墨可达到饱和吸附量.

作 者:王成彦 武装 魏明岩 裴宁 魏健 Wang Chengyan Wu Zhuang Wei Mingyan Pei Ning Wei Jian 作者单位:王成彦,Wang Chengyan(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76)

武装,Wu Zhuang(北京科技园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6)

魏明岩,Wei Mingyan(肇东市供水总公司,黑龙江,肇东,151100)

裴宁,Pei Ning(哈尔滨绍和供水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魏健,Wei Jian(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第3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GDP增长率CBR指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一、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产生强烈冲击,各主要经济体国家为挽救危机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来刺激经济发展。中国在本次危机中也受到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迅速增加。自2010年开始,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快速提升,2011年维持在高位运行,一部分学者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与国内货币供给的迅猛增加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部分学者认为与国际市场全球货币泛滥引发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爆炒有关。本文在费雪交易方程中影响物价水平的货币供给量和GDP增长率指标之上,将国家大宗商品市场CBR价格指数变化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纳入考察范围,综合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探究影响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采用1999年一季度至2011年二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因果检验等方法考察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CBR指数变动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二、文献综述

研究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超发现象,是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产生的超额货币供给现象。McCandless和Weber(1995)通过分析长期货币供给量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货币在长期中为“中性”,在短期内“非中性”。Walsh(2003)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把货币本身作为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解释过于简单,需要结合经济环境等其他因素加以分析。国内学者对于通货膨胀也有大量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超发现象,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加以治理,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实体经济的繁荣是根本原因,从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方面分析我国的通货膨胀原因。赵留彦和王一鸣(2005)认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张国洪,曾永平(200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原因。程建华,黄德龙,杨晓光(2008)认为货币供给量是CPI的因。部分学者认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如刘霖,靳云汇(2005)利用1978~2003 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未发现货币供给影响CPI。陈彦斌,唐诗磊,李杜(2009)的研究同样也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显著的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

本文的CPI数据、GDP数据、货币供给量M2数据来自财新网数据库,CBR指数来自大智慧数据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库,数据经过X11加法模型季节调整,消除季节性影响因素。各时间序列经过季节调整后走势图如下:

(一)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要保证各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因此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如下:

C,代表常数项;T,代表趋势项;L,代表滞后阶数。

由此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拒绝原假设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在进行一阶差分之后均为平稳时间序列,即同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建立协整方程。

(二)建立协整方程式

CPISAt=C+β1CBRSAt+β2 M2SAt+β3REERSAt+β4GDPt, t=1,2…

综合考虑到数据的数量以及AIC、SC准则和LR值,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四阶滞后建立VAR模型,采用有常数无趋势的协整方程形式进行三阶滞后协整检验得到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迹统计量结果:

迹统计量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五个协整方程,最大特征值检验如下:

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三个协整方程。

(三)对协整方程形式的稳定性进行检验

采用AR根图法,结果如下

所有的AR根值位于单位圆以内,协整方程的形式是稳定的。

(四)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运用Var 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是,只能得出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能判定变量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因此需要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对VAR模型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下:

从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得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变动对CPI影响并不显著,GDP增长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M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都是CPI的Granger因。

(五)本文采用标准化的第一个协整方程形式

CPISAt=0.004346CBRSAt+0.212640M2SAt-0.003323REERSAt+0.915335GDPt

从协整方程的参数估计量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变动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对CPI影响并不显著,但是CBR指数与CPI正相关,reer指数与CPI负相关,符合理论预期。而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M2与GDP增长率对CPI有显著影响,M2提高1%,CPI提高0.213%,而GDP增长率每提高1%,CPI提高0.92%,GDP增长率与CPI的相关性强于货币供给量增长率。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考察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货币供给量M2增长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通货膨胀率与GDP的增长速度有高度相关性,同时与货币供给量增速相关性也较高,但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相关性不显著,国内因素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建议从国内经济入手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和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入手,防止投资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国洪,曾永平.通货膨胀及紧缩与货币供应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业大学学报.2005(6)

[2]王宏伟.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分析[J].企业导报.

2010(9)

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第4篇

1 文献综述

高茵从“流动性过剩”型通胀方面, 通过比较政府财政刺激计划、货币供应量和公众预期这三大因素, 分析了其分别对通货膨胀的实际发生所产生的冲击。曹协和、吴竞择、何志强也同样从此类型的通胀出发, 以中国1996—2009年应对系列经济金融危机的货币变化特征为对象, 估计了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与短期局部调整函数, 并据此测算了在此期间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缺口, 然后将其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进行关系检验, 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进而得出通货膨胀与货币的需求量有较大关系的结论。

刘伟、蔡志洲在“成本与需求混合”型通胀方面, 提出我国自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具有周期性特征, 而这种周期性特征既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 又受体制性因素的影响;既有长期因素作用, 又有短期因素作用;既有需求方面的因素, 又有供给方面的原因;既有其一般周期性的特征, 又有其特殊阶段性的特点。

李永宁等在“预期型通胀”观点方面重点研究了我国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的特点、决定因素、形成方式、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其中对预期模型进行了论证, 并认为CPI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是影响经济学家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文献中,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研究者们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通胀进行了探究, 但并没有将各种不同的类型进行比较。我们知道, 现有的通胀理论有以下几种: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凯恩斯主义基于需求拉动方面对通货膨胀的解释;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说则将形成通胀的原因归于三大方面:工资推进型、利润推进型以及进口成本推进型;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说认为造成通货膨胀是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 即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另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把预期的因素也考虑进来, 认为合理预期会引起物价、薪资螺旋上涨的通货膨胀。

在这里, 本文倾向于混合型通胀的说法, 认为此轮通胀属于混合型的通胀。因此, 接下来, 本文将分别对通胀影响的不同方面分别选取代表因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其与通胀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通过对各方面通胀观点的分析, 本文将从各方面选取变量进行建模分析, 具体如下:①货币方面: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解释变量;②在成本方面:银行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的提高会带来企业等资本方面的成本提高, 因此对成本方面引起的通胀有影响, 所以这里选取国际原油价格和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作为解释变量;③在需求方面: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作为解释变量;④被解释变量:在相关研究中表明, 成本引起的PPI的变动最终会反映到CPI上, 因此本文选取CPI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中, M2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 国际原油价格来自国际原油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CPI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介于将通胀的标准固定于0通胀的话, 则通胀数据是属于0次波动数据, 因此不存在固定的截距项对通胀数据进行解释, 所以本文设定以下实证分析模型:

CPI=β1COMP+β2I+β3M2+β4OIL+β5R+μ (1)

其中, 各自变量是对通胀的影响因素, βi是该自变量的系数, 即表示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关系, μ为扰动项。

2.2 数据处理

本文所有变量都选取2006—2009年的月度数据来进行分析。由于所选的数据中有绝对值也有相对值, 在建模中对分析将造成障碍, 因此这里先对变量进行处理, 将所有数据都与2009年同月相比, 取其同比增长率, 表示如下: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OIL为国际原油价格同比增长率, COMP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 I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率, R为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 CPI为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

2.3 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分析

(1) 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 对所有变量可直接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 除了R是结构性不平稳外, CPI是平稳序列, 其他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即因变量是平稳序列, 而自变量除了R外, 其余几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不平稳序列。

(2) 既然确定了所选变量有稳定的协整关系, 因此可对变量用OLS最小二乘法来对变量进行回归, 从而得到初步模型, 接下来对该模型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进而调整模型的准确度。最后得以下回归方程:

CPI=0.19COMP-0.20I+0.90OIL+0.73R+0.93AR (2)

用ARCH LM检验进行, 检验的结果是方程的P值为0.94>0.05, 所以认为模型中不存在条件异方差。因此, 方程 (2) 即为回归的最终结果。

2.4 结果解释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 需求方面的因素如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投资以及供给方面的因素如原油价格、商业贷款利率都对此轮通胀影响显著, 而货币供给量的回归结果不显著。其中, 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原油价格、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都与通胀呈正相关关系, 而投资的系数为负则可能是由于与资本价值成本相对冲造成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在本轮通胀中,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不大, 主要是来自于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影响, 属于混合型通胀。

参考文献

[1]陈峰.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 2010.

区域性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5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正轨。1978年后, 改革开放更是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数据显示, 中国经济平均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10%。然而,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始终保持着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率。因此, 中国被人们称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图1中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出1986-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CPI水平和世界平均GDP增长水平。其中,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 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通货膨胀率大部分年份都比GDP增长率要低, GDP增长水平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经历了通货紧缩也是如此。这种状况是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相吻合的。根据世界银行经济顾问Shahid Yusuf的研究, 中国得以保持低通胀应该说是廉价的劳动力、周期性的需求疲软和相对强势的供应综合的结果。

数据来自world bank database。

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指出,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近两年的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经济,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国的通胀压力, 然而2009年中国的通胀率又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开始了新一轮的增加。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 日渐增长的价格水平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如工人会要求更高的工资, 从而使出口的利润减少以及外汇储备缩水。另外, 由于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 出口货物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将通胀压力带到进口国。上述迹象表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将过去, 中国正面临着提高职工福利与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以往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范围一般仅仅局限在国家的层面上, 而区域经济学范畴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则往往被学者们忽视, 涉及到区域通货膨胀的研究、文献与专著比较少见。本文通过运用1986-2006年16个省份的数据, 将中国分为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类地区来探究影响区域通货膨胀的因素。

二、实证研究

(一) 数据描述

我们的数据基本覆盖了1986-2006年的16个省份。表1根据地域特征将省份分为了两类。学术界普遍认为, 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分别拥有各自经济发展的特点。所以, 我们按照以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分类。经济因素多种多样, 我们出于数据可得性和便于研究的考虑, 选择了如下具有代表性的变量。

价格和通货膨胀:我们运用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CPI指数是从世界银行数据中心得到的。

货币供应量:这里的货币包括M1和M2。从定义上讲, M1是指流通中现金和个人企业的活期存款, M2则外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和价格存在正向关系, 就是说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会带来价格水平的下降, 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其中, 现金存款等狭义的货币也比流动性相对较差的金融衍生品和不动产等更容易被当局所控制。 (这些数据来源于IMF'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IFS) .)

信贷规模:如前所述, 中国财政部门常常通过行政手段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央行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就可以调节社会上资金的供应量。如信贷活动的减少则代表着更少的企业能得到贷款。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控制通胀。 (关于信贷的数据也是来源于IMF'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IFS) 的。)

生产水平:通常来讲, 学者们都认为通胀与生产水平之间呈负相关, 因为生产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带来更便宜的商品, 从而使整个经济社会呈现出更低的通胀率。本文针对不同的省份, 用每个雇员所创造的实际GDP来衡量当地的生产水平。各省的GDP数据来自World Bank Database和中国国家统计局, 雇佣状况信息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统计年鉴。

汇率:虽然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不变, 但是我们还是将这作为一个影响因素。之所以在研究时考虑这个变量, 是因为1994年之前汇率仍有浮动, 且汇率与价格水平有着紧密关系。

(二) 实证研究

研究通货膨胀的等式是运用如上所述的变量。我们先用下面这两个等式来进行分析。

△是差分算子, 下标i (1≤i≤16) 表示不同的地区, t则表示不同时期。βj和αj (1≤j≤4) 表示有待估计的参数。Money表示货币供给量;Credit表示信贷规模;Prod表示生率水平;Pop表示人口;RMB表示汇率。研究发现, 像货币和信贷这样的时间序列具有非稳定性, 如果仍然应用最小二乘发进行回归, 很可能会产生虚假结果。然而, 我们可以利用随机游走时间序列的一个特点:其一阶差分式是平稳的。即:△yt=yt-yt-1=ut。所以, 这里用差分形式的等式是更加合理的。

表2列出了采用E-views参数估计的结果。分析结果与传统经济理论相一致, 货币发行量、信贷与通胀高度密切正相关。调整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一直被央行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手段, 所以这就为中国当局确实在用信贷控制通货膨胀提供了证据。人口增长、汇率变化与通胀呈负相关, 说明人口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也会提升通胀率。上述几项显著性为90%-97%。其中, 汇率变量的显著性仅为82.22%, 实证检验结果并未达到预期。另外, 我们发现生产率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 这一实证结论与一般的通货膨胀理论不符, 有可能是我们取样中将中国省份依照长江以南或长江以北这样的划分, 对中国区域性划分并非适宜造成的。

在上述等式中加入虚拟变量D, 并将模型1改写为 (我们假设区域只对模型的截距产生影响) :

应用最小二乘法可得:

这是在特殊年份时的模型, 正常年份时则没有项。检验假设H0:α=0不成立, 所以可以判断出分区域对于价格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上述检验是在剔除了人口变量之后得出的结论, 若加上人口变量, 则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以, 加入区域虚拟变量的实证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此次结论是依照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这样分区做出的实证结论, 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结论

通过运用1986-2006年16个省份的数据来探究区域通货膨胀。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 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可以用一些基本变量来解释。我们还发现, 在价格水平、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信贷之间存在正关系。但价格水平与人口增长、汇率水平呈负相关, 说明人口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也会提升通胀率。分区域 (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 对于价格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同时, 价格水平与生产效率水水平呈正相关, 这一结论有悖通常的认识。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第6篇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的热点问题,不光政策制定者,财经界人士十分关注,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牵涉到物价问题,关乎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老百姓也十分关心。这里就牵涉通货膨胀的测度问题,怎么才能更好地测度通货膨胀呢?国内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但是,CPI到底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指标呢?先来看一下CPI的定义。CPI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但是,这一指数只是局限于统计居民家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而没有统计国家和企业集团消费,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并未包含在内,从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全社会物价变动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用CPI测度通货膨胀虽然没有包括投资品,但由于经济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其影响不大。但在中国,经济依靠投资拉动的比例很高,所以在测度通货膨胀的时候不能忽略投资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建议东欧的经济转型国家使用WPI(批发物价指数)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有普遍的高投资率。因此只包括消费品和服务的CPI变化往往滞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WPI的最大特点是不仅包括消费品和服务,而且包含了投资品,能更全面地衡量通货膨胀水平。不仅来自成本推动因素会在WPI上迅速表现出来,而且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也会显现出来。中国人民银行将“国内批发物价指数”(即WPI)名称更改为“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简称CGPI。所以,本文将使用CGPI作为代表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二、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因素

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发生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不能简单归为某一种类型,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是不同的类型,或者在相同的时期有可能同时出现几种类型的原因。下面简单分析一下我国近年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一)货币流动性过剩

这一点是比较直接的原因,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上涨。而引起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顺差严重导致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涌入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都可以从某一方面解释流动性过剩。

(二)经济增长较快,投资过热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相当部分是由投资引起的。部分制造业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股市投资过热等等都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动因。

(三)农产品、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相关领域价格迅速上涨

由于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包括交通运输成本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有些与居民的生活直接相关,有些通过反映到企业的加工成本上,再传导到下游产品,导致物价上涨。

(四)民众对未来的预期水平

通货膨胀预期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将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我国经济增长较快,通胀预期上行压力不容忽视。无论是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还是经济形势总体过热,无论是通胀过高的持续性还是货币政策执行力度,都会强化市场对通货膨胀上行的预期。另外,当前国内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待理顺,都可能影响通胀预期。

三、实证分析

针对前面提到的通货膨胀率的测度指标以及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因素,本文采用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被解释变量: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CGPI,作为代表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解释变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率、外汇储备量FER同比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类食品价格指数CFPI月度同期比、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I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MFP月度同期比、未来收入信心指数FIC、未来物价预期指数FPE。

本文使用的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CGPI、广义货币供应量M2、外汇储备量FER、未来收入信心指数FIC、未来物价预期指数FPE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MFP月度同期比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类食品价格指数CFPI月度同期比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所有数据均采用季度数据,时间跨度为2001年1季度至2010年2季度,共计38个样本数据。除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I、未来收入信心指数FIC、未来物价预期指数FPE可以直接采用季度数据,其他数据采用将一个季度中三个月度数据取算术平均值法转化为季度数据。

(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首先,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代表通货膨胀率的指标CGPI进行回归,分析各个解释变量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程度。从回归结果我们发现,M2的P值为0.4549,FER的P值为0.1917,1的P值为0.0643,FIC的P值为0.4430,FPE的P值为0.0985均没有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本文采用单向前进逐步回归和单向后退逐步回归相结合,按5%的P值准则剔出不显著的变量。经逐步回归后,最后保留了三个解释变量CFPI、MFP、FPE。

为防止伪回归,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对CGPI、CFPI、MFP、FPE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CGPI、MFP为平稳序列,CFPI、FPE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然后再对模型残差序列进行检验,发现残差序列平稳,可以认为CGPI、CFPI、MFP、FPE间存在协整关系,回归结果有效。同时为防止自回归和异方差对统计推断的影响,本文采用Newey-West异方差和自相关一致协方差对模型参数的标准差进行调整,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FPE的概率水平在调整前为0.0233。

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类食品价格指数CF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MFP、未来物价预期指数FPE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这与我国目前的状况基本相符。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一再走高;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包括广大居民看到今年以来CPI数据的节节攀升,更增加了对通胀的预期。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关键因素,其中MFP的系数为0.452198,CFPI的系数为0.266681,说明MFP每上涨一个单位,通货膨胀率上升0.452198个单位,CFPI每上涨一个单位,通货膨胀率上升0.266681个单位,通货膨胀率受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本质含义是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基本思想是:考察一个时间序列X,是不是另一个时间序列Yt的格兰杰原因,就是看包含在Xt的过去值中的信息是否有助于对Yt的预测。

本文将CGPI与7个解释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取5%的显著性水平,滞后阶数为7,结果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类食品价格指数CF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MFP、未来物价预期指数FPE是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CGPI的格兰杰原因,而其他变量均不是CGPI的格兰杰原因,与上面逐步回归所得结果一致。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食品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未来物价预期都是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关键因素。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外汇储备量、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以及居民收入信心的变化虽然在实证分析中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那么显著,但同样不可以忽略这些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治理的措施可以首先从食品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入手。稳定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食品价格乃至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控制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过快上涨,增加紧缺物资的供给;同时采取一定措施降低居民对未来物价的预期水平,如通过多种渠道与公众进行沟通,引导公众的预期;再结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强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研究[J]金融研究1997(7)

[2]章红中国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J]统计与决策2007 (10)

[3]黎春,罗健梅,杨志兵通货膨胀的测度以及与股票市场相关关系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S1)

[4]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

[5]宋超英,夏芸,马晓丽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8(3)

烟煤奥亚膨胀度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7篇

奥亚膨胀计试验是直接测定烟煤粘结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无须添加任何惰性物。它在区分中等以上粘结性煤, 特别是强粘结性煤方面具有其他指标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能反映胶质体的量还能反映胶质体的质。因此, 它是研究煤质, 指导煤炭开发、生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方法。此测定方法可得出软化点T1, 始膨点T2, 固化点T3, 煤的最大收缩度a, 最大膨胀度b。整个试验规范性很强, 故测定结果受煤样储存时间、煤样粒度、电炉温度场、升温速度、成型模的放置方向等诸多因素影响。

1 试验原理

将试验煤样按规定的方法制成一定规格的煤笔放入膨胀管内, 其上放置膨胀杆, 然后将装有煤笔的膨胀管放入专用电炉内, 以3℃/min的升温速度加热。煤受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开始热解, 首先析出一部分挥发分, 接着开始软化析出胶质体, 随着胶质的不断析出, 煤笔开始变形缩短, 膨胀杆随之下降——标志煤的收缩过程。当煤笔完全熔融呈塑性状态充满煤笔和膨胀管壁间的全部空隙时, 膨胀杆不再下降, 收缩过程结束。然后随着温度升高, 塑性体开始膨胀并推动膨胀杆上升, 当温度达到该煤固化点时, 塑性体固化成半焦, 膨胀杆停止运动。以膨胀杆上升的最大距离占煤笔原始长度的百分数作为煤的膨胀度 (b) ;以膨胀杆下降的最大距离占煤笔原始长度的百分数作为最大收缩度 (a) 。如果膨胀曲线超过零点线后达到水平, 则称之为正膨胀;如果膨胀曲线在恢复到零点线前达到水平, 则称之为“负膨胀”。煤的性质不同, 其膨胀的大小、快慢也就不同。即膨胀杆运动的状态和位置是煤性质 (塑性体的量、粒度、热稳定性、析出速度等) 的函数。这就是膨胀计试验能够直接反映烟煤性质 (粘结性或结焦性) 的基本原理。

2 试验测定操作过程

现使用的是微机奥亚膨胀度测定仪。

2.1 控制器操作

1) 接通电源, 且按“启动”键, (断电恢复时不按) 控制器进入自检状态, 控制器显示“……Tdy……”;有报警声, 按“消音”键消音。约30s后自检结束, 控制器显示:试验时间、要求温度、实际炉温和点亮预热指示灯;2) 初始要求温度的确定:控制器自检后转入正常运行时, 初始炉温若小于40℃, 则认为是冷炉启动, 初始要求炉温定为20℃, 试验时间定为0, 经过2min后, 以10℃/min的速率升温。若初始实际炉温大于40℃, 则认为是暖炉启动, 初始炉温将定为初始要求炉温, 并自动计算出相应的试验时间, 当要求温度到达200℃以后, 放慢以6℃/min的速度增加, 直到要求的预热温度为止, 进入恒温。

2.2 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共有5个显示窗口 (开始窗口, 填写试验资料窗口, 试验报告窗口, 监控窗口和数据库窗口) 可进行自由切换。

1) 开启计算机, 进入奥亚程序, 显示开始窗口。点击开始窗口中“欢迎进入”键, 进入试验资料窗口;

2) 在试验资料窗口中, 填入相关内容。下列几项必须填入:

(1) 填写试验编号或样品编号; (2) 点击1种运行方式 (共有煤笔长60mm, 预热温度为300℃、350℃、380℃和煤笔长30mm, 预热温度为300℃、350℃、380℃六种运行方式) 。当Vdaf%<20, 预升温度为380℃;Vdaf%20~26, 预升温度为350℃;Vdaf%>26, 预升温度为300℃;当试样的最大膨胀度超过300%时, 改为半笔试验, 即将60mm长的煤笔切掉大小两头各15mm, 留下中间的30mm进行试验; (3) 如做新试验, 在试验报告中点击“清库”键, 将上次数据清除; (4) 点击试验报告中“监控”键, 进入监控窗口。

3) 在监控窗口中

(1) 显示工作状态和测试参数; (2) 监控窗口将绘制整个加热过程中的实际炉温曲线和膨胀度曲线; (3) 监控窗口可进行“消音”、“正式升温度”、“计算结果”、“打印”、“保存”和窗口切换等操作; (4) 必要时可点击“数据库”按钮, 查看数据记录情况。还可进行增加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4) 当达到预热温度, 控制器进入程序2, 恒温指示灯亮, 报警, 按“消音”键, 提示可装入膨胀管。膨胀管放入后, 移动传感器活动拉杆 (1) 、杆 (2) , 使其数值显示在40.0~50.0间固定 (目的使测定膨胀度的测定数值在传感器有效测量范围内) , 经过7分钟后, 点击计算机监控窗口上的“正式升温”键, 仪器转入程序3, 加热指示灯亮, 膨胀度将显示相对值零。随后要求温度以3℃/min的速率增加;

5) 操作人员认为试验可以结束, 则点击“计算结果”和“打印”“保存”, 控制器自动停止加热, 计算测试结果, 打印试验报告;

6) 在试验进行到要求温度550℃时, 控制器报警, 自动关掉可控硅, 加热工作也宣告结束;

7) 退出运行, 点击窗口切换中的“开始窗口”键, 转入开始窗口, 点击“退出运行”键退出运行, 切断电源。

3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3.1 错误的制样, 导致试验煤样的粒度组成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以往试验使用的煤样规定为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 对其粒度组成没有规定。但由于制样设备和操作方法的不同, 虽然都是0.2mm以下的煤样, 其粒度组成却有很大差别, 因而b值亦有差别。研究表明, 对细粒煤样来说, 由于单位质量的体积大, 使得煤笔的压缩度变小, 因而测值降低, 反之测值变高。因此在国家标准中, 对煤样粒度组成做了较严格的规定:<0.20mm, 100%;<0.10mm, 70%~85%;<0.06mm, 55%~70%。

3.2 试样的存放时间过长

煤样在空气中放置时, 由于被氧化而使得它的粘结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中对膨胀度b的影响尤为显著。试验发现, b值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煤种不同下降的幅度、快慢不同。变质程度愈低、粘结性愈差的煤愈容易被氧化, 存放3d后, b值已有显著性差异。

3.3 炉子的温度场不符合要求

炉子的温度场是指膨胀管内底部向上180mm一段的温度分布。虽然, 上下温差越小越好。国家标准中规定0mm~120mm一段温差为±3℃, 120mm~180mm一段温差 (与基准点相比) 为±5℃。由于测定过程中塑性体在膨胀管内沿高度方向是不断移动变化的, 所以如果温度场上下温差过大对测定结果无疑是有影响的。如果上下温差超过±8℃, 将使b值显著偏高或偏低。因此要定期对电炉的温度场进行检查。

3.4 升温速度的控制不能满足国家标准中的要求

各种煤的膨胀度b值皆随升温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煤种不同影响的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升温速度对变质程度低、粘结性差的煤的膨胀度影响较大, 而对变质程度高、粘结性强的煤影响相对较小。升温速度快使b值增加, 反之降低, 所以标准中对升温速度做了严格规定, 每分钟3℃, 5min内升温误差不得超过±1℃, 这是在规范性的煤炭试验方法中, 对温度控制要求比较高的一例。经验证明, 升温速度控制的不好是试验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

3.5 成型模尺寸变大, 超过标准规定尺寸, 膨胀管和膨胀杆磨损导致它们之间的空隙变大

奥亚膨胀计试验的规范性很强, 成型模、膨胀管、杆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由于长时间使用磨损, 成型模可能变大而超过标准的规定尺寸, 用这样的钢模制备的煤笔, 体积大且重, 膨胀度b就会增加。同样, 膨胀管和膨胀杆也会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磨损, 二者间间隙可能超过允许误差 (±0.05mm) , 用这样的膨胀管、杆进行测定, 膨胀度就会降低, 收缩度就会增加。所以不仅要对新钢模、膨胀管和杆进行认真检查, 而且在使用一定次数 (一般100次) 后也必须按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查, 不合格的必须及时更换。

3.6 成型模的放置方向

试验表明, 在制备煤笔时, 成型模放置的方向对测定结果有影响。一般来说, 小头朝上制备的煤笔的b值比小头朝下制的低, 原因是小头朝上时煤笔的打击密度比小头朝下时小。考虑到小头朝下煤笔打击的比较密实, 煤样不易从底部外渗, 煤笔的尺寸容易保证, 所以标准中规定小头朝下制备煤笔。

3.7 打击煤样时, 重锤未能自由落下, 打击力不符合要求

防止打击杆被卡住的办法主要是在制煤笔时, 每打击一次, 用手指转动且往上提一下打击杆, 只要每次转动且提起来了, 打击杆就不会被卡住。

3.8

制备煤笔时每次加样量过多, 次数少

3.9

煤笔断, 缺等

4 结论

总之, 奥亚膨胀度测定属物理性试验, 由于煤质本身的复杂性和测定条件的复杂性, 试验规范性很强, 诸多试验条件都会影响测定结果。所以, 在试验中应严格按照国标操作, 消除仪器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奥亚膨胀度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确保提供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段云龙.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2.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第8篇

1 美国经济的发展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黄金价格的走势受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很大。美国的经济现在看来确实有经济复苏的可能, 但是由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美国多次发动战争, 美国政府没有把精力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现在美国国内的失业率仍然一直都不能降下来, 好多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预期信心不足, 因此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进入黄金市场。美国现在这样应该是非理性大量购买黄金的投资浪潮, 将在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出现真正的好转、美元彻底恢复其世界货币的强劲的时候才会平息。假如美国国内的经济出现很大程度的复苏, 美国各行业的就业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消费市场也非常兴旺发达, 资金才可能从黄金市场再次高速回流到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 到那个时候黄金价格将会出现下跌。

2 黄金制造成本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黄金成本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最近几年, 制造黄金的成本一直在下降, 目前黄金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制造成本。然而, 经济学中价格是不应该过分偏离价值的。当全球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太稳定的众多因素消失, 黄金价格必然会出现回落。从经济学理论上说黄金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是决定黄金价格的最根本因素。二十一世纪的近十年, 黄金的生产总量一直在缓慢有规律的稳定增长。发达国家现在仍然持有大量的黄金, 估计总量高达24000吨以上, 再机上各种机构持有的黄金, 目前黄金的总储备大约有28000吨。这些黄金储备不会像货币资金储备一样可以经营并且带来利息, 反而需要持有着花费很大的保管成本。因此, 一旦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央行必然会大量抛售黄金。从长期来说, 黄金的社会最供给是大于黄金的最需求的, 所以, 其价格不会一直停留在在离制造成本太远的高位上。

3 国际地缘政治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今年来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对黄金的总需求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中国国内内地每年黄金产量大约有190吨左右, 但是仅仅黄金装饰品的年消费量就高达210多吨, 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由于现在政府对黄金市场实行开放式的管理, 中国对黄金的需求无论是投资性的需求还是消费性质的需求, 都将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这个形势在短期内几乎没有办法依靠内地黄金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来解决, 只能依靠进口。预计中国的黄金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还会持续增长。此外, 不管是民间对黄金的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各国央行也将会持续增加黄金储备, 为了央行的调剂黄金供求增添筹码。

国际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将会很大程度的促使黄金价格持续上升。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还有很多, 中东和朝鲜半岛的局势也是很不稳定, 就连美国本土也存在再次受到恐怖主义大规模袭击的可能, 而大量储存黄金有一定的保值效果。瑞士银行的好多专家都表示, 尽管美国经济已经呈现出一些经济复苏的现象, 但是众多基金仍继续买进具有一定规避风险功能的黄金。

4 国际宏观经济低迷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 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投资者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不是太看好。一是美国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其经济严重缺乏活力, 美国GDP增长速度远不及预期, 美国市场需求很疲弱, 失业率还是很高;二是欧元区经济也在下滑, 当前欧元区的17个国家GDP总计环比几乎没有任何增长;三是日本经济状况还是很不好, 日本政府已经下调了本年度经济增速计划指标, 并称日本经济的全面复苏面对着更大的风险;四是在经济增长很不好的情况下, 主权债务问题还是不断的发生, 进一步推动使规避分险情绪上升。众多中小型投资者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对国际宏观经济的发展一直都不看好, 这也使他们投资黄金市场从而达到资金保值增值的效果。所以国际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对黄金市场未来的价格走势起到很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消除, 所有未来黄金的价格的走势还是会上升的。

5 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 世界各国大部分都是继续在国内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由此引起的全球流动性泛滥致使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连续多次刷新世界记录。主要变现在:一是美联储的第二轮标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连续注入了大量美元;二是在亚洲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及引发的核危机后, 全世界对此都很关注, 日本央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市场注入了非常多的流动性资金:三是最近几年来北非和中东的政治动荡把石油等商品价格推高了好多, 这一切都严重的加大了全球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压力。全球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压力对全球黄金市场未来的价格走势也是长生了很大的影响。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在通货膨胀下黄金价格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 与历史价格相比, 当前黄金市场上的黄金价格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全球经济不景气使各国公民的规避风险的情绪高涨, 将会为黄金价格强势走高提供支撑。全球主要经济体系不景气加深了潜在投资者对未来全球经济形势的担忧, 市场避险情绪还是非常浓厚。同时, 各个国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是顾虑重重, 使全球性严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缓解, 通货膨胀压力还是存在。在当前投资渠道受到很大的情况下, 投资黄金市场仍然是投资者保值增值的首选。

摘要:全球通货膨胀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的同时, 黄金市场上黄金的价格更是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通货膨胀以及众多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因素, 对未来黄金市场的价格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通货膨胀,黄金价格,走势

参考文献

[1]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6) [1]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6)

[2]林正静.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5) .[2]林正静.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5) .

浅析活性污泥膨胀及其影响因素 第9篇

1 污泥膨胀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的活性污泥膨胀,就是指活性污泥的结构松散,质量变轻、体积膨大、沉降性能变差,造成在二沉池内不能正常沉淀下来, SV值增大,有时能高达90%,而SVI能达到300 mL/g以上,大量污泥流失,回流污泥浓度低,水变浑浊,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的产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化处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生化系统的运作。

总体来说,污泥膨胀具有三个显著特点:①发生率高;②存在普遍性;③危害严重、难于控制[3,4]。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污泥膨胀将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常常称污泥膨胀为“活性污泥法的癌症”。

2 污泥膨胀类型

污泥膨胀通常可以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大类型。其中90%是由丝状菌引起的,剩下10%左右是由非丝状菌所引起的。

2.1 丝状菌膨胀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生物处于动态平衡,丝状菌和絮体形成菌 (菌胶团细菌)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理想情况下,絮体中存在的丝状菌有利于保护絮体已经形成的结构并能增加其强度,使絮体沉降性能良好。但是在污泥膨胀诱因(如:污水中碳水化合物、氮、磷等营养物的含量,溶解氧, pH或温度等。)的诱发下,丝状菌将会在与胶团菌的竞争中比较占优势,大量的丝状菌伸出絮凝体,而当丝状菌延伸到絮体之外时就会产生问题[5]。因为延伸出来的菌丝会在不同絮体之间形成架桥作用,架桥使絮体之间不能靠的太近,无法压实,同时使絮体之间能够截留水分并将其固定,致使在污泥沉降和压实的过程中,污泥絮体难以脱水。丝状菌过多引起的这些不良效应最终使得膨胀污泥沉降缓慢,压实困难,导致出现丝状菌污泥膨胀[6]。

2.2 非丝状菌膨胀

非丝状菌膨胀又称作高粘度膨胀[7],主要与形成污泥絮体的细菌分泌过多胞外多聚物(高粘性多糖类)有关。适当的胞外多聚物对于形成良好的污泥絮体结构非常重要。然而,一旦细胞分泌过多的胞外多聚物,反而会对污泥沉降性有害。因为这种胞外多聚物分子中具有很多氢氧基,与水有很强的结合力,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亲水胶体。而且这种多聚物在活性污泥中覆盖着微生物,一般呈凝胶状态的形式。凝胶的特征是需要吸收大量的水予以膨润。因此发生非丝状菌膨胀时,污泥体积会变得庞大,可能形成果冻一样的物质并形成泡沫与浮渣。由于多聚物含水量大,使其沉淀性能下降[6]。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

3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

多年来国内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表明,造成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3.1 污水性质

3.1.1 污水种类的影响

污水水质是造成污泥膨胀的最主要因素。通常认为含有溶解性和易生物降解的有机成分,特别是低分子量的烃类、糖类和有机酸等类型的有机类污水易引起污泥膨胀。例如啤酒、石化、造纸等污水。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高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含硫化物高的污水往往发生由硫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8]。

3.1.1 营养物的影响

在污水生物处理时,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种群为了维持自身生长,进行繁殖,将会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而在这些生理活动过程中都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通常认为污水中营养物质BOD5:N:P=100:5:1为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比例。若底物中缺少这些营养物质,会抑制许多微生物的正常新陈代谢活动或终止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降低营养敏感型微生物的活性和底物降解能力,破坏微生物种类的动态平衡,改变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使低营养型微生物,如某些丝状菌得以过量增殖,出现污泥膨胀[9]。

杨庆等人研究发现在进水底物中P始终充足的情况下,BOD/TN在100/5~100/2时,多数微生物的N营养需求开始受到限制,底物去除率开始降低,但并没有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当 BOD/TN大于100/2时才会出现N缺乏时的丝状菌污泥膨胀。而此后 SVI上升迅速,污泥膨胀加剧。可见,在底物中P充足时,污泥膨胀只在严重缺乏N时发生[10]。

高春娣[11,12]等人以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氮磷营养物质缺乏条件下所引起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底物中TN充足,BOD/P为100/0.6和 100/0.3时发生高含水率粘性菌胶团菌过量生长,引起了污泥膨胀,BOD/P为 100/0.4时,混合液中出现大量高含水量的细胞外聚物,发生严重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当进水TP充足,BOD/N为100/4时,污泥沉降性能能保持良好,BOD/N为100/3和100/2时,均发生高含水率的粘性菌胶团菌过量生长,引起了非丝状菌污泥膨胀,BOD/N为100/0.94时,发生严重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3.1.2 pH值的影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低的pH条件下能导致真菌繁殖而造成污泥膨胀。Peidi Hu [13]通过对不同pH值下的实验研究发现,当 pH 较低 (pH≤5)时出现真菌丝状菌的大量繁殖,SVI值最终超过了1 000 mL/g;而在较高的pH条件下SVI一直保持较低的数值。

3.1.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同样也是影响污泥膨张的重要因素,每种细菌都只能在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具有较强的活力。Daigger等人研究表明,丝状菌在低温下更利于生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0 ℃时产生严重的污泥膨胀现象,而将污水温度提高到22 ℃则不再产生膨胀现象,这也为大多数活性污泥在冬季会产生污泥膨胀提供了合理解释[14]。同时大量的关于丝状徽生物的调查表明了在丝状菌群占优势的丝状菌类型随季节而变化,例如冬天 Microthix parvicella在丝状菌群中占优势,而在温暖的季节则是Nocardia form,0041型或 Nostocoidalimicola比较占优势[15] 。

3.2 运行条件

3.2.1 溶解氧的浓度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中,溶解氧(DO)是导致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得出的结论并不尽一致。目前普遍认为,在DO较低的情况下,某些丝状菌(如浮游球衣细菌,1701型) 因其饱和常数较小,对低浓度DO有很大的亲合力而迅速增殖 [4]。当对因低 DO所引起的污泥膨胀,进行强化曝气提高DO浓度时则可以控制污泥膨胀,使污泥沉降性能得以恢复,对此国内已有工程运行实例和试验研究报道[16]。但也有资料表明溶解氧浓度高也会引起污泥膨胀,如Benefield[17]等人的试验表明DO在8~9 mg/L之间也会发生污泥膨胀。

3.2.2 有机物-污泥负荷的影响

有机负荷是影响活性污泥膨胀的又一工艺运行因素。传统观点认为,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反应器内有机物浓度低,更容易造成丝状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这一现象经常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中发生。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由于其曝气反应时间长、有机负荷低,也有可能发生低负荷污泥膨胀。PiPes调查发现合适的污泥负荷在BOD5/MLSS为0.25~0.45 kg/kg·d-1范围内,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会导致高的SVI值。

4 结 语

上一篇:社会冲突理论下一篇:教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