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2024-06-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1篇

一、佃农出身做学问, 筹备建党担大任

李达1890 年10 月2 日生于湖南零陵的一个佃农家庭, 5 岁时父亲教会他识字, 天资聪颖的他从此开始阅读了大量古典名著。十年后, 他报考永州府的最高学府永州中学, 由于他个子小、年龄小, 而且还是乡里人打扮, 因而考试时引来了众人围观。考官们费尽了办法才将围观之人赶走。这次考试, 李达的算学成绩为满分, 但八股文却很糟糕。省里来的主考官员不想录取八股不好的李达, 但永州中学的校长再三请求, 才为他争取到了最后一个入学读书的名额。在学校里, 李达每个学期都能考年级第一。在永州中学的求学经历, 让日后参加革命的李达具有非同一般的革命文化素养。

1920 年, 身在上海的李达在陈独秀等人影响下, 应邀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筹建工作。他不仅花费大量精力编辑由陈独秀主办的杂志《新青年》, 还在建党前夕努力协调陈独秀与李汉俊的紧张关系, 以让共产党顺利组建。然而, 由于这二人分歧太大, 李达从中协调失败。后来李汉俊辞去了共产党筹备小组中的一切职务, 让李达代理总书记一职。所以, 从1921 年初到7 月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 李达一直以代理总书记的身份组织建党工作, 为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共共产党在全国的大范围传播立下了开创性的汗马之功。

二、海外求学寻真知, 回国著述传思想

在李达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中, 致力于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的传播, 开始于其早期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之时。在甲午之后, 大批爱国青年东渡扶桑寻求知识救国之路, 李达正是在此种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在1913 年达到日本攻读理科。但正如鲁迅一样, 李达很快认识到只有医治人灵魂的理论才能真正帮助中国民族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因此, 在堺利彦、片山潜和幸德秋水等早期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的影响和帮助下, 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到了十月革命以后, 李达开始投身于系统的学习和绍介马克思主义理论。截至1932 年《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出版, 李达在11 年间单独及合著了31 种马克思主义著作, 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普罗米修斯, 为中国获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化创造了前提性条件。

在李达著作等身的马克思主义译著中,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翻译自苏联西洛可夫等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该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维护辩证法,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阐明了维护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成为了与艾思奇、沈志远比肩的我国三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以李达为代表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家,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系统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随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日益熟悉而开始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三、精益求精详阐释, 弥补不足辨真理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不是毛泽东同志所批判的本本主义———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而罔顾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适用的具体社会环境, 而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再诠释, 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具体来说,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实践的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两部分, 并以《社会学大纲》在1937 年出版为代表[3]26。就实践的唯物论而言, 李达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历史上其他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实践的重要理论贡献,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等其他唯物的彻底唯物主义, 同时通过在人在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人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极大地促进了在具体的环境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的理论构建。就唯物史观而言, 李达1926 年在《现代社会学》中集中诠释的社会发展的脉络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但由于早期共产主义学者的通病没有明晰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 而进行了分开阐述。但这一缺陷到了《社会学大纲》出版之后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真正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四、贵在实践为革命, 国共合作引分歧

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作用而言, 除了前述所谈到的翻译和阐释工作, 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 还要求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用来指导中国历史和革命的分析和实践中来。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 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观察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和现实困境, 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总结,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实现作出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在具体的实践方面, 李达与陈独秀就在关于国共合作的理论方面产生具体, 就在于李达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看待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以及民主革命完成后革命领导权的归属。在陈独秀看来, 国共合作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就在于国共两党的根本目标一致, 因此就革命领导权的归属来看, 应当由当时占领导地位的国民党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而在李达看来, 国共合作的前提在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阶级构成尽管不同, 但都有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但由于国共两党的阶级构成从根本上的区别, 决定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之后, 共产党就应该去掌握革命领导权, 将革命从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引导到无产阶级革命上来[4]72。这是与陈独秀在理论方面的分歧, 导致李达的脱党, 也导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思想的蔓延, 对第一次国内革命起带来危害极为严重的影响, 甚至是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五、勇气可嘉崇科学, 领袖深思闻逆耳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典型形态, 它是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实际国情出发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结合的产物, 是在吸收了以李达为代表的广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后形成的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真理。李达由于与毛泽东同志密切的学术交流, 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是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大的贡献[5]。

1958 年, 随着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很多地方提出了不少令人不可思议的、有违自然规律和哲学常识的政治与社会口号, 其中有一句“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的口号标语引起了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李达的注意。他认为这样的口号是极不科学的, 决定有机会见到毛泽东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同年9月, 到武汉视察的毛泽东接见了李达。李达开诚布公地向毛泽东表达了对非科学标语口号的看法。毛泽东说:在成都会议上, 中央决定要爱护和保护革命群众的热情, 领导干部的头脑既要热也要冷, 冷热不均就会出乱子。李达并不同意毛泽东用“冷热观”来看待革命标语, 然而毛泽东也绝不同意否定人民群众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积极性。他还向李达具体解释说:“革命口号与世间万物一样具有两重性, 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 这是完全有必要的, 也是有道理的, 但从做事本身来说, 并不一定非要想到即做到。”李达针锋相对地说道:“现阶段一些口号如果说有两重性, 那就是给予了肯定, 就是一重性了。”毛泽东听后有点儿恼怒, 反问说:“一重性怎么样, 就是肯定了, 又怎么样?”李达也开始有些激动地说道:“现在人们的胆子越来越大, 你还要火上加油, 这会带来灾难的。”在场的其他同志眼见气氛不对, 从旁示意李达不要再说了, 但毛泽东却挥了挥手, 让李达继续说下去。接下来, 李达正面肯定了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和红军敢想、敢做、做得成功的历史, 但依然坚持人与自然是有极限的观点, 不能无限放大人与自然的能力。说完, 李达愤而离开。当天晚上, 毛泽东夜不能寐, 他来到东湖岸边一边吸着烟, 一边踱步沉思。他对身边的随行人员说:“孔子曾说过, 人到了六十就会耳顺, 但我早已过了六十, 还不够耳顺。今天李达说的话非常逆耳, 以后我还是要和他多谈谈革命与建设问题。”

摘要:我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李达思想理论与实践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以及实践至今仍是我党思想理论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

关键词:李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陈独秀

参考文献

[1]刘友红.“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讨[J].武汉大学学报, 2004 (5) .

[2]谢红星.李达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探析[J].中国书画, 2007 (2) .

[3]刘琳琳.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D].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2009.

[4]段启咸.李达学术研讨会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 1986 (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2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和智慧心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沿着这条道路将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从太平天国到戊戌变法,再到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备受欺凌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找到了一条使人民翻身解放的科学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提出根据本国的实际走自己的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许多重要经验,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提高,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突破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把市场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发展战略性合作关系,大大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新世纪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并依据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中国的经济在30年来实现了迅速崛起;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并通过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我们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成就,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才会有更辉煌的未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形态,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理想形态,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国后29年艰辛探索的基础上,深刻总结经验,立足中国现实,作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以此制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以充满活力的崭新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思路。东欧剧变以后,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跨越”之后,如何发展本国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就成了摆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之前的难题。苏联巨变表明,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实现现代化,必须开辟出一条适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初步解决了“跨越”之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②他创造性的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功的解决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发展这一难题,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安康。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前提下,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以“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吸收和借鉴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在科技、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8年超过30万亿元,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2008年,中国经济在困难中仍保持了9%的增长速度,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以自己的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3篇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贡献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13-02

习近平强调,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好、领会好、贯彻好。本文试对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做一探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的新定位和新阐释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种新定位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后将科学发展观拓展到了党的建设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做了进一步阐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但此时科学发展观还没有上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十七大之后,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因此,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新的阐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不仅是对内容的新阐述,而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拓展。它说明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在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的“三个根本成就”的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不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此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这“三个根本成就”来之不易,因此必须倍加珍贵、始终坚持。

实际上,“三个根本成就”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就已经提出。但是,两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因为党的纪念大会的地位无法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提并论,所以尽管同样提出“三个根本成就”,但影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对“三个根本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基本内涵加之三者的紧密关系,这个完整的表述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层面”的科学内涵。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三个没有变”的新判断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基本社会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十七大的报告中就已经做出了前两个“没有变”的判断,而十八大报告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三个没有变”使得我们对当前的中国实际有了更加丰富、更加完整的认识。它告诫我们,既然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就不会变。在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位,国内不少人开始沾沾自喜的情况下;在欧美发达国家因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冲击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有效应对外来危机冲击并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很多国家羡慕不已的情况下;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恶意捧杀的情况下,强调这“三个没有变”尤其是第三个“没有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清醒,决不能沾沾自喜。“三个没有变”的新判断的提出表明,党在巨大的成绩面前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而且需要并持续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新布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建设”在十六大以后提出,并在十七大上得以正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传统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变为“四位一体”。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发展变化是时代提出的新任务,是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尽管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生态环境问题却随之凸现出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很必要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反映了民声,体现了时代趋势,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今后,我们要为“小康生活、诗意栖居、民族复兴、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如果生态文明建设搞不好,就会使社会建设受到影响,使经济建设受到限制,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受到阻碍。“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及其相互关系的提出,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引着我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八个必须”的新总结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个必须”内容广泛、内涵丰富,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涉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这“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来的,是最本质的东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到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换言之,这“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积极倡导

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殷切盼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整个社会所期望的共同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作为个体的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组成。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因主体区别而划分,是由原来按理论逻辑划分的“四个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而来的,是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精髓。用简明扼要的24个字概括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使核心价值观更加清晰凝练,更易于被人民掌握,更快速实现大众化,而且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律。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建设主线和目标”的新拓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主线,将原来的“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拓展为“牢牢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党面临长期的复杂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下,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纯洁性和党的先进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党的本质属性。先进性必然要求纯洁性,纯洁性实际上就是先进性的体现。提出“纯洁性建设”明显具有针对性,意味着今后党的建设要着力在保持党员和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上下功夫,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目标,将原来的“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拓展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际上,学习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在之前党的文献中已经分别提出过,但是服务型政党则是第一次提出。它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基本宗旨,人民需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党。

把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三者放在一起提出,确实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中,“学习”是前提条件和基础,“服务”是根本途径和要求,“创新”是“学习”和“服务”的必然结果。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的“有志青年”的新期待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青年提出的新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青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成功,不仅需要我们成年人去努力奋斗,更需要青年人去接续奋斗。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江泽民说得好:“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既然如此,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青年呢?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青年自己又该如何做才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呢?十八大报告也指明了方向:“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4篇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报告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芒, 是一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 因此,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 对于我们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八大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 解决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

(一) 明确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朝什么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

2012 年11 月8 日上午, 胡锦涛代表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十八大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朝什么目标前进, 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因此, 十八大的主题就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有强烈针对性的, 是对党内外、国内外关于我们党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集中而鲜明的回答, 是在国家发展方向上的又一次庄重昭示,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二) 报告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报告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 指出了来自外部的风险和党员、干部队伍出现的突出问题, 做出了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庄严宣示, 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胡锦涛强调,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始终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胡锦涛在报告中, 把这一重大课题的思考与探索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明确提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些都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更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二、十八大报告总结了近几年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

(一) 指出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重大课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理论的提出, 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不仅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 而且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 在理论创新上, 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0 年来, 我们之所以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 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已经证明,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因而, 党的十八大顺应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要求, 把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十八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 也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 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

(一) 报告明确提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就是要更加注重彰显民族风格,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益契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复兴需求, 从而形成更能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特有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突出表现为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同时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即是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又完全是中国的, 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许多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因此,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要求我们既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要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有益成分,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更加适应当代中国国情, 从而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 更好地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 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新概括, 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 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 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 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 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 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 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符合历史、合乎实践, 贴近民情、顺乎民意, 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 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必将引导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注释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5篇

一、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分值:4.0/得分:0.0)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分值:4.0/得分:4.0)A.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 B.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不协调不充分的发展 D.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分值:4.0/得分:4.0)A.发展 B.改革 C.稳定 D.创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分值:4.0/得分:4.0)A.坚持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D.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值:4.0/得分:4.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义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治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分值:4.0/得分:4.0)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改革开放 C.无产阶级专政 D.改革创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分值:4.0/得分:4.0)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分值:4.0/得分:4.0)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C.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D.质量第一、注重效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分:4.0)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建成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分:4.0)A.从现在到2018年 B.从现在到2019年 C.从现在到2020年 D.从现在到2021年

二、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分值:4.0/得。(分值:4.0/得。(分值:6.0/得))分:6.0)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解放全人类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分值:6.0/得分:6.0)A.辩证逻辑 B.历史逻辑 C.理论逻辑 D.实践逻辑 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法正确的是()。(分值:6.0/得分:6.0)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世界民主方式有三种,这三种民主方式是()。(分值:6.0/得分:6.0)A.竞争式民主 B.议会式民主 C.谈判式民主 D.协商式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分值:6.0/得分:6.0)A.文化建设 B.社会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法制建设

三、判断题: 共5题,正确5题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同该国特定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分值:6.0/得分:6.0)否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人学贡献 第6篇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人学贡献

■廖达涛

“异化劳动”作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中心范畴,指明了异化劳动扬弃的途径,就是要消灭异化劳动,结束人的相互异化,必须废除私有财产,从而达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人学内涵

1.异化理论的内涵。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ation和alienar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中文翻译成异化,一边和同化相对应,包含有异己化、对立化的意思。异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近代以来,霍布斯、黑格尔、费尔巴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异化的内涵。随后,马克思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确切地把具体的人的劳动与异化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的异化观,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辩证能动的原则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哲学思想材料,既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合理因素,又扬弃了他们的缺点。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范畴,把异化和劳动结合在一起,从劳动中看到异化,从异化中看到劳动,从而对劳动中主体——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这是人的一切异化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如果劳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全面丧失,那么本真意义上的劳动就自然应被理解为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实现。所以,在前人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异化论”。劳动是决定人的本质的行为方式,而劳动在历史上恰恰是通过自身的异化来扬弃的。马克思由此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异化劳动,在历史上第一次确定了异化概念严格的确切的含义,他承认劳动价值是前提,依据这个前提,劳动价值应该属于劳动者;在现实中,这种情况被异化了,被歪曲了,所以变成了异化劳动——即不体现劳动价值论的劳动;因此应该扬弃异化劳动,扬弃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和条件的私有财产,从而走向共产主义。

2.异化理论的人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学说的人学内涵在于它是以人的概念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也曾多次说过他的理论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而非自然的、个体的人。对于现实的人这一概念,马克思从字义上已经做出了解释:“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上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可见,劳动是人的此在证明,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异化劳动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的贡献

1.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新道路。《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的阐述,开启了对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通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性继承,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新道路。

费尔巴哈将人作为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但是他并没有看到劳动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决定性意义,更没有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因为在费尔巴哈那里,人还只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实现人的本质依靠的是抽象的理性、意志和爱。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非人道主义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是被歪曲了的个人,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的分析,深入到人的自我的异化的探讨,提出人的异化劳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真正的劳动——使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即达到人道主义。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劳动这一概念的分析,从资本主义既定的经济事实出发,由人劳动的异化直指人类本身的异化,提出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思想,实现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突破了“精神行的理想而过渡到物质性的实践——劳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2.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雏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之存在的劳动异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批判,预设了人的理想本质,阐释了扬弃异化的途径和目标,分析了分工和私有制下的劳动异化的人的存在状态,进而建构了自己关于人的存在的学说即自由自在的活动的人的存在状态,为后来马克思对人及其本质的理解提供了基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雏形。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存在状态是劳动异化的人的存在状态。劳动异化导致了人同他的产品的物的异化、人同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和人和人的异化,劳动异化是分工和私有制的根本和原因,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是商品和机器,人及其劳动本身都成为异己的存在物。

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自由自在的活动的人的存在状态作了论述:首先,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其次,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作为人的种的类特性,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人学内容,相对于后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而言,具有胚胎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雏形状态。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7篇

一、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为了更好地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紧密地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进行了多方的论证,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毛泽东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为了全党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实践论》等著作中点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人类认识过程和真理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所要求的。在《矛盾论》等著作中毛泽东又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比喻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即在理论和实践、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必要性和必然性,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升至哲学的高度, 加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

其次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思想路线的问题, 为此毛泽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最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的提出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一条是“唯上”、“唯书”的保守路线。一条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1937年7月到8月间毛泽东先后创作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高度评价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1941年到1942年间又先后撰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作, 进一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叫我们去研究。即要我们凡事从实际出发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可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方法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第三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毛泽东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并从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进行尝试。1929年古田会议的决议体现出毛泽东开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以公式的形式提出。从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渐成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共产党人必须要遵守的准则, 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

二、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构建了独特的核心理论

由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 使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快速的发展。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一方面他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国内的阶级状况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他把中国革命投入到世界革命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体系是毛泽东放眼世界的产物。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 毛泽东对世界革命运动极为关注, 在这个时期他把对中国社会和世界革命运动的深刻分析结合起来, 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抗日战争的前期,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创作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完善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1940年毛泽东创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这一著作的发表丰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的论述, 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对中国的革命对象和领导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毛泽东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之后, 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理论, 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更加成熟和完善。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的民主革命, 因此我们决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革命的理论, 必须经过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创新。抗战后期, 毛泽东进一步对如何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探索, 为争取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不断钻研。

可以说抗战时期毛泽东创造的独特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解答, 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创的内容特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具备两方面突出的贡献:一是突破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固有模式, 创造了革命的第三种类型。二是解决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指导,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 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的伟大胜利, 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艰巨任务, 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标志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成熟。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的进行, 对党内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思想, 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理论。

三、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创造具体的实际条件

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胜利, 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抗日战争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一系列的新课题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回答和解决, 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即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又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从而促进毛泽东思想达到了成熟,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抗战时期,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并且加以分析, 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革命路线, 中共六中全会以后, 毛泽东领袖地位确立。并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1942年到1945年。延安整风运动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进行了批判, 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上达到了统一。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称谓。1944年5月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从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对毛泽东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总结出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形成共识,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全党思想高度统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造了具体的条件。

历史证明, 毛泽东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伟事业仍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的进行理论创新。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将永无止境,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着, 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路阔步前进。

摘要: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创造性地开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特别是抗战时期直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里程碑, 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8篇

关键词:《资本论》,郭大力,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巨著《资本论》全译本于1938年首次在我国面世, 随着《资本论》全译本的面世,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本论》的传播, 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思想。但是, 作为《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第一个译者, 郭大力的许多感人事迹却鲜为人知。为了翻译《资本论》, 传播马克思主义, 郭大力历尽艰辛, 呕心沥血, 并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

一、郭大力早年的求学经历

郭大力 (1905—1976) , 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 生于江西南康县三江乡斜角村。其父郭传科是清末的秀才, 后来到南康县立高等小学任校长。因此, 郭大力七岁时, 就前往南康县立高等小学读书。由于郭大力勤奋好学, 聪慧出众, 成绩经常在班级里名列前茅。1919年, 郭大力小学毕业, 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江西省立第三中学。郭大力离开家乡来到江西省立第三中学后, 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多方面采觅各种知识, 整日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孜孜不倦, 刻苦钻研。1923年, 郭大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 学习化学。后来, 郭大力随部分师生转入上海, 在上海新创办的大夏大学学习哲学。在大夏大学学习期间, 郭大力开始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著作, 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为后来翻译《资本论》,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在颠沛流离中翻译《资本论》

在上海大厦大学读书时, 郭大力就萌发了翻译马列著作全译本的念头。从1928年开始, 郭大力着手翻译马克思巨著《资本论》。当时, 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 国内形势急剧恶化, 中国大地笼罩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中。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低潮时期。此时, 郭大力深刻地认识到, 要想改变中国的面貌, 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 大革命的失败, 没有挫败郭大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他获悉红色政权已经在井冈山建立, 更加鼓舞了他的斗志和信心, 作为热血青年, 决心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奉献一份力量, 他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资本论》完整地介绍给中国人民[1]41。1928年1月, 郭大力来到杭州, 此时, 江南冬装未卸, 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郭大力来到杭州, 只为了寻觅一个便于读书的清静之所。他只身来到了大佛寺, 把这里当作栖身之所, 准备在这里仔细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 将《资本论》全部译成中文。

《资本论》这部巨著, 倾注了马克思18年的心血。1867年9月, 《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20年后, 第一卷的英译本才问世。20世纪初, 中国知识分子才开始接触《资本论》, 虽然也有少数知识分子准备将《资本论》全部翻译成中文, 但是, 由于这部著作不仅篇幅宏大, 而且内容深奥, 博大精深, 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 因此, 翻译《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郭大力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期间, 就知道在中国有《资本论》的日本译文和德文原版, 当时, 他还在书店看到过《资本论》的英文版, 并且将其买下认真研读。郭大力被《资本论》博大精深的内容所吸引, 他深深地感到, 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 太需要这部解剖资本主义生产的经典著作。现如今, 郭大力面临社会的动荡以及生活的艰难, 决心要倾尽心血翻译《资本论》, 将这部书的中文全译本介绍给中国读者[2]46。就这样, 在大佛寺的青油灯下, 郭大力开始翻译《资本论》。

在大佛寺期间, 郭大力结识了王亚南。王亚南是湖北人, 大学毕业后曾经投身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 他对“国民革命”感到失望, 就来到了杭州, 准备在大佛寺暂时写小说维持生活。萍水相逢的两名青年一见面就感到志趣相投, 很快他们就成为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王亚南对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也非常感兴趣, 随后, 二人商定共同翻译《资本论》。在一个早春的寒夜, 二人制定了合作计划。郭大力在翻译《资本论》第一卷时, 就感觉到自己在经济学方面的欠缺, 由于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哲学, 因此, 经济学素养不够, 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二人觉得, 如果不熟悉古典经济学, 很难译好《资本论》, 经过商议, 他们决定先着手翻译古典经济学的名著。

不久,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二人先后离开了大佛寺。在友人的资助下, 王亚南东渡日本。郭大力经同学介绍, 在上海大夏中学讲授伦理学。在随后的几年中, 郭大力一边在大夏中学任教, 一边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古典经济学。几年下来, 郭大力不仅阅读了许多著名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 而且还用中文把它们译了出来, 先后翻译发表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朗格的《唯物史论》、穆勒的《经济学原理》、伊利的《经济学大纲》等一批经济学中译本著作。翻译这些著作, 加深了郭大力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解, 为日后完整的翻译《资本论》积累了经验[3]18。

三、《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出版以及历史意义

1937年初,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负责人黄洛峰、艾思奇、郑易里等听说郭大力和王亚南正在翻译《资本论》中文全译本, 决定和他们签订《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出版合同。出版合同签订以后, 郭大力非常高兴。一方面解决了《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翻译完成以后的出版问题, 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翻译期间自己的日常生活问题。出版社每月给郭大力40元的津贴, 使郭大力没有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 全身心地投入了翻译《资本论》的工作之中, 翻译进展非常快, 但是, “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 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 上海笼罩在浓浓的战火硝烟之中。敌机整天在上海上空盘旋, 许多街道被炸成了废墟。此时, 郭大力《资本论》第一卷书稿已经翻译完毕, 他将第一卷书稿交给出版社, 准备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上海, 暂时回到江西老家躲避战乱, 同时, 在安静的环境中继续翻译《资本论》二、三卷。

郭大力的老家南康县地处穷乡僻壤, 日寇尚未侵入。虽然老家的工作环境比较差, 屋子小, 不通风, 冬天冷、夏天热, 而且蚊虫特别多, 屋内光线昏暗, 且又没有电灯, 但是, 老家的环境却比较安宁。在这里, 郭大力可以排除外界干扰, 专心致志地翻译。郭大力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译稿, 不停地看书, 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十二小时, 几乎每天都要译上万字以上。间隔几天, 郭大力就用挂号信把译好的稿子辗转寄往上海出版社。《资本论》第二卷的全部以及《资本论》第三卷的大部分译稿, 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4]16。1938年初, 郭大力收到上海发来的电报, 出版社要郭大力速去上海, 尽快完成《资本论》排印出版等事宜。收到电报后, 郭大力不顾家人的劝阻, 不顾此行路上的风险, 为了多年的宏愿将要实现, 毅然踏上艰险征途。郭大力经过一路艰辛, 历时两周, 经香港到达上海。上海此时已经被日寇侵占, 读书生活出版社处工作环境也比较简陋, 仅有两间房子, 而且出版社的工作处于秘密状态。郭大力到达上海后下榻于法租界, 住进了出版社的一个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行军床, 这间房既做卧室又兼作工作室。住处安顿以后, 郭大力很快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他一面赶译未译完的第三卷内容, 一面仔细校订《资本论》全书的译文, 同时, 他还要设计封面装帧, 审校排印出来的清样, 整日里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经过紧张的翻译校对, 1938年8至9月, 《资本论》一至三卷中文译本终于在上海出版, 郭大力十年夙愿终于变为现实。《资本论》一至三卷中文全译本第一次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5]60。《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典著作,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辟应用和说明, 《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发行, 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深远。它指导中国人民找到了出路, 帮助中国人民认清了前进的方向,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贡献巨大。

从1940年起, 郭大力开始翻译《剩余价值学说史》, 这部书被马克思拟列为《资本论》的历史部分, 马克思将前三卷《资本论》称为理论部分, 因此, 《剩余价值学说史》也可以称为《资本论》第四卷。郭大力一边翻译《剩余价值学说史》, 一边在学校里教书。皖南事变后, 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 杀害进步人士, 郭大力被迫回到乡下老家, 在艰苦的环境中译完《剩余价值学说史》。1947年, 受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王亚南邀请, 郭大力来到厦门大学, 讲授政治经济学。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派人将进步教授王亚南、郭大力等接到刚刚解放的北平。1950年, 郭大力被调到中央马列主义学院, 随后, 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1953年至1954年期间, 郭大力又将《资本论》中译本进行了修改, 并相继出版。1957年, 郭大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文革期间, 他又重译了《剩余价值学说史》, 1976年, 郭大力写完了译稿最后一个字与世长辞。

从开始翻译《资本论》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重译《剩余价值学说史》, 四十八个春夏秋冬, 郭大力含辛茹苦, 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曲折。回顾郭大力走过的艰辛历程, 他一直一如既往的坚定信念, 孜孜不倦的追求马克思主义, 为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历史功绩, 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参考文献

[1]廖信春.江西人郭大力:《资本论》中文首译[J].党史文苑, 2005 (4) .

[2]刘大明.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J].新文化史料, 1998 (2) .

[3]颜野.第一版《资本论》全译本出版始末[J].云南档案, 2013 (4) .

[4]胡培兆《.资本论》在我国翻译出版四十周年[J].经济研究, 1978 (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9篇

创新和发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新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借鉴和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然而, 照搬苏联模式致使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屡遭挫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这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我们党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不可否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借鉴和指导, 也必将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为步入低谷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注入了活力, 带来了生机, 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是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闯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上世纪末,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步入低潮时, 邓小平以及中国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和羁绊, 使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生机勃勃, 蒸蒸日上,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曾几何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早已销声匿迹,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有亿万人民积极参与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则如日中升, 兴旺发达。而这一成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程无疑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走出了新路, 为社会主义摆脱困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为一些国家的探索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形成和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过程, 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展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是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必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 一些国家的改革变成了改向, 而中国则在改革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如果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榜样效应, 那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则为社会主义的再度振兴起了示范作用。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搞社会主义必须在结合本国国情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放弃甚至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就很难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同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相区别;社会主义如若不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就很难形成特色, 也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 但在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 道路必定是多样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要通过发展来体现优势和增强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10篇

一、坚持“两个决不会”原理, 恢复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目

中国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贡献首先是思想理论的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贡献在于坚持和破解“两个决不会”原理,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消除理论困惑。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两个决不会”原理, 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社会胞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中国的国情是旧民主主义失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夭折在未成熟的胞胎里,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生产力极其落后, 人们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条件下, 坚持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 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贫穷和落后。贫穷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背了“两个决不会”原理。但是, 如果放弃计划经济和公有制, 搞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又违背了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对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破解了这个束缚中国发展的难题, 在发展经济手段问题上,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经济体制问题上, 邓小平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概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也可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样既坚持社会主义, 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借腹生子的途径, 既坚持了“两个决不会”原理, 又解决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单纯从主观愿望和良好动机出发, 忽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变革生产关系, 就要遭到惩罚。违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 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破解“两个决不会”原理的同时, 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地位。

二、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恢复生产力的至尊地位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 是中国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做出的一个突出贡献。历史表明, 社会主义国家容易犯“超越阶段”的错误, 常常不顾主客观条件, 提出现阶段无法实现的任务。这种无视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 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急于宣布建成社会主义,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发展, 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路在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恢复生产力发展的至尊地位。

总结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 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改革开放, 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最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处于封闭半封闭的混乱状态, 不改革开放就是等待灭亡。中国的改革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入手, 从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入手。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实行土地承包制, 将农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交还给农民, 农民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自行组织生产经营;城市改革从企业入手, 将企业生产经营权逐步交还企业, 将企业推向市场,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和民营、外资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产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可见, 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过程是解放构成生产力各要素的过程, 是政府逐步放权的过程。

劳动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 解放生产力就要从进一步提高劳动者自身本质力量入手, 把每个人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变成现实的劳动力, 保障其生存发展权利。这是解放生产力的要求, 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天的生产工具完全摆脱刀耕火种的时代局限, 生产工具与科技紧密结合, 成为最具变革性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要释放科技进步的活力, 让科技成果在资本市场上定价, 让科技成果参与生产和分配, 解放第一生产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生产要素资本化和证券化, 资本投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高资本投入与高科技结合产生的高科技企业, 是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路径选择。我国是高储蓄国家, 国民收入增长单一, 此刻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 让储蓄转变成资本, 让资本参与分配, 让国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让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 这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改革开放三十年解放生产力的成功经验, 继续解放构成生产力各要素, 中国必将实现科学发展, 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经济体制改革扫除障碍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固有观点,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创新的部分, 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依据。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和完善历程, 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 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存在市场经济的。中国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十多年实践证明, 这种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指出:“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 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传统观念, 为发展商品经济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扫除了障碍。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至此,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过长期艰苦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来。这种最富勇气和创新的探索成果, 为在贫穷和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界各国提供典范。

四、坚持改革开放, 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新中国建立之初, 我国主要同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建立关系, 只面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开放。总体上, 改革开放前我国同世界处于隔绝与半隔绝状态, 而此时世界发生重大变化,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极大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随之实现工业化, 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却游离于科技革命之外, 丧失与世界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机会。耗散结构理论表明, 封闭的平衡系统是混乱无序、走向死亡的系统, 而开放的、非平衡的系统, 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能够形成新的活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邓小平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把改革作为中国发展的动力。改革让一些地区先发展起来,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打破了中国社会系统内部平衡;同时随着改革不断深化, 导致非平衡系统内部涨落的不断形成, 涨落导致有序, 这个有序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改革和对外开放, 使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系统变成开放系统, 能够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而通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科学发展。中国社会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新的耗散结构, 保证了中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了条件, 中国从此进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阶段。作为系统科学组成部分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 也将作为方法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系统科学理论提供的方法论和中国改革实践成果证明, 社会主义国家走改革开放道路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才能形成活的、有序的耗散结构;封闭、无序将走向死亡。系统科学理论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

五、坚持实用有效的价值取向, 敢于吸纳实用主义思想观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满足的效用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 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需要有一个正确价值取向作为判断改革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流传广泛且影响重大的一个哲学流派, 美国的发展更多的得益于该思潮。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 也不应该排斥其文化哲学思想中的精华。实用主义真理论的基本观点, 与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三个有利于”等论断是相通的。在实用主义者看来, 真理和效用是一致的, 有效用的、便捷的就是真理, 效用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完全支持实用主义将真理与效用等同, 但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以实效、便捷为取向的价值标准。邓小平强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判断实践的正确与否则要依据“三个有利于”。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坚持, 但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在坚持社会主义与坚持“两个决不会”原理问题上, 需要创新, 创新需要一个衡量标准, 这个标准是实践, 而判断实践好坏的价值标准是实用、简便和有效。我们党的执政成本非常高, 我国政治体制和事业单位需要强力改革, 要突破结构决定功能的思维定势, 就要采用逆向思维去创新, 坚持用功能决定结构的思路进行改革, 而有用、有效、便捷是检验改革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可见, 搞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建设, 不应避讳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合理部分。

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起来

中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巨大成功, 得益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如前所述, 中国在吸取系统科学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合理部分的同时, 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最高层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始终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坚持“重点论”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基本路线的概括, 是建立在对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基础上, 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抓住了主要矛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论断是从影响生产力发展众多要素中抓住最主要推动力量,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突出重点。

坚持两点论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如一手抓经济建设, 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 一手抓精神文明等。“邓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是矛盾精髓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还必须抓好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 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做出贡献。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还将继续前进, 其改革开放所形成的思想理论, 还将进一步加以推广到教育科学、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 推广到政治体制改革领域, 在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同时, 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建设的楷模。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成功破解了社会主义运动所面临的难题, 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目;在实践中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焕发出社会主义的活力, 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路在改革开放;探索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应确立的价值取向, 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第11篇

多年來,波托马克河能够为大华府地区的民众提供不可替代的美丽休闲场所,有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也有民众的积极参与。据波托马克河生态维护协会的负责人讲,波托马克河的生态平衡始终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如河两边发生违章砍伐,就可能诱发水土流失;任何污染水源流入波托马克河,就可能导致水中的生物大面积死亡,造成生态失衡;即使是灌溉等用水过量,也会给河流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这类危害发生,波托马克河生态维护协会制定了一个“河流监管计划”,组织热心维护河流健康的志愿者,监管两岸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这些志愿者不但要有热情,还需对监管工作认真负责。生态维护协会有专门的志愿者报名网站,有意者可通过多种形式向协会报名当志愿者,协会经过一定的审查程序就可安排申请者成为波托马克河的志愿监管员。

这些志愿者经过培训后,被安排轮班监督河流两岸的违法行为。志愿者们每周都要分批定期步行或驾舟到河流的各个区域,仔细进行巡查,监管的主要方面是防止污染,发现并举报非法向波托马克河倾泻有害物质,大面积扑杀鱼蟹,砍伐树木,以及对河流健康有潜在影响的开发项目和行为等。这些志愿者一旦发现违法迹象,就要立即展开调查,并向协会提出报告,协会再把问题反映给市政府相关机构,敦促政府及时处理。

由于这些志愿者都有很强的责任心,且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或自学,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因而他们的报告大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有利于波托马克河生态维护协会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策划河流清理、植树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

生态维护协会的负责人称,志愿者在维持波托马克河生态平衡和活力方面功不可没。他们的长期参与和认真工作,不但成为河流监管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已对非法活动形成了明显的威慑作用。由于这些不取分文报酬的志愿者的辛勤工作,波托马克河的生态维护工作已经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论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 第12篇

一、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1917—1922年)

1.1917—1920年, 社会主义思想萌芽时期。瞿秋白生于官宦家庭, 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深刻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家道中落后, 瞿秋白更是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平等, 在这种生活经历下, 他目睹了更多的社会黑暗面, 并逐渐产生了朦胧的民主观念。1917年秋, 瞿秋白进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 对文学、哲学以及佛教有了更多的研究。入学两年后, 他以学生会负责人的身份参与到“五四运动”的洪流中, 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思想慢慢觉悟, 逐渐形成“新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观仍带有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念, 但它的发展趋势已经是社会主义。随后, 瞿秋白又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革命团体中, 探讨社会主义, 寻求革命和拯救中国的路途。这一时期, 瞿秋白的思想仍只是倾向社会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 并没有完全向马克思主义转化。

2.1920—1922年, 思想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时期。1920年瞿秋白赴俄采访考察。为向国内读者反映最为真实的苏俄现状, 瞿秋白研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这种革命实践, 使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如此, 瞿秋白在目睹苏联革命巨变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和艰巨, 并渴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指导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 瞿秋白对党的革命事业有了更大的信心。1921年9月, 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 将毕生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二)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 (1923—1935年)

1923年初瞿秋白回国后, 充分发挥主编之长, 在《前锋》和《新青年》等刊物上对中国革命实践做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成为中国系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同年6月, 瞿秋白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就国共合作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观点和看法, 并在之后的三年间, 都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伟大事业。

瞿秋白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后, 仍然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他在大学讲坛上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知识, 鼓励和组织同学们参与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去, 培养了一大批忠于党的革命事业的领导干部。

在担任中共领导期间, 瞿秋白以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的身份对中国革命做了更多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对革命性质、革命力量、革命前途以及革命策略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不仅如此, 他还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他最早从性质上区别旧式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 指明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他很早就论述了革命过程中武装斗争的特殊作用。

二、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 瞿秋白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瞿秋白在他的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其中《社会科学概论》一文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了概括性的表述,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认识事物和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最根本的科学方法, 是不限于经济学说和社会科学的能解释一切宇宙现象的方法总论。可见,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精辟而独到的, 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不带任何阶级偏见的科学性。他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根据社会现象总结出来的科学规律, 这种规律能够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另外马克思主义它是严格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 这种立场能够保证人们不受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自私的偏见所迷惑。所以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科学方法。

(二) 瞿秋白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性、对马克思主义又该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 不同的理论家的解答是大不相同的。瞿秋白在他的著作里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虽然都是零星不够系统的论述, 但是归纳起来, 我们可以得知, 瞿秋白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评价瞿秋白为党内除陈独秀、李大钊外最好的同志, 他说瞿秋白是唯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正解并能用该理论分析实际情况的革命同志。瞿秋白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很快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瞿秋白一生都在努力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 并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三)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瞿秋白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以“互辩律的唯物论”为哲学基础的世界观。在他看来,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必须从物质存在本体论的角度出发, 这就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理解范式, 因而具有伟大的开拓性意义。

第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宇宙观。瞿秋白认为, 哲学是一种宇宙观, 它从科学知识中分化出来, 作为“综合一贯的智识”对宇宙及社会做出解释, 从而用一种思想方式来确定当时人对于自然及社会的态度。

瞿秋白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现代的唯物论”, 所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观方面和经济学方面, 而要从宇宙观层面出发去获得更多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之所以是统一的, 是因为它能用“现代的”或“互辩法”的唯物论观点解释一切自然及社会现象。

第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础是“互辩法的唯物论”。作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瞿秋白在俄期间, 认真研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 并撰写了《社会哲学概论》、《列宁与社会主义》、《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等重要文章, 较为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瞿秋白指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综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互辩律的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其中互辩的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中的根本方法。尽管瞿秋白的这些理论阐述仍存在不系统、不充分的局限性, 但是他对社会现象的考察过程中, 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矛盾性, 做出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这对中国早期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来说是一次丰富和深化。

第三, 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同样具有物质性。瞿秋白指出, 心物问题在社会科学里是尤为重要的, 物对心起决定性作用, 精神文化的创造与发展直接由物质生产活动所决定, 社会物质的变化不息则导致了社会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所以, 社会历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

瞿秋白对社会历史做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分析。首先是静态分析即社会历史的结构关系论。瞿秋白认为社会现实的总和就是社会, 社会基础和社会建筑是社会结构的两大组成部分, 其中经济关系和生产力状态组成了社会基础, 社会建筑则包括了社会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心理三个层次。关于这二者的关系, 瞿秋白指出, 社会基础是社会建筑的根本, 上层建筑虽然不能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 但能通过反作用改变其数量。我们可以看出, 瞿秋白的这些观点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次是动态分析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论。瞿秋白认为,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变革, 而生产关系又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 它们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另外, 瞿秋白还强调了在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作用。瞿秋白的这些认识是深刻的, 他基本上遵循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瞿秋白忽视了偶然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观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瞿秋白认为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与社会现实结合, 因为“革命的理论必须和革命的时间密切联结起来, 否则理论变成空谈”。在这个认识基础上, 瞿秋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了当时的中国国情, 从而获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另外, 瞿秋白还就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进行指导的必要性做了突出强调。他指出“实行革命运动而没有理论, 也就要变成盲目的妄动”。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 对中国社会现状做了大量考察, 解决了众多中国革命理论难题。

第一, 关于中国社会和革命性质的阐述。瞿秋白认为, 帝国主义的侵略迫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 中国要改变这种被剥削被侵略的现状, 就必须联盟苏维埃俄国, 建立平民政权, 达成经济协作。他还指出, 中国社会存在两大对立部分,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被地主、官僚和买办阶级压迫, 处于中间状态的则是民族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另外, 瞿秋白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也做了透彻的分析。他对中国社会的分析与研究, 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科学政策、路线、方针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关于革命性质和任务, 瞿秋白认为五四运动后, 中国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的任务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军阀统治。另外, 中国革命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是实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第二, 关于革命统一战线和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瞿秋白回国后为促成国共合作, 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在理论方面, 为阐明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瞿秋白发表了《自民权主义至社会主义》、《国民党改造与中国革命运动》等重要文章。他指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面临的敌军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它包括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而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表明他们无法领导革命的胜利。工商业资本家受到外国资本的挤轧。买办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则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在这种情形下, 要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建立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另外, 无产阶级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努力争取革命的领导权。

在实际工作方面, 瞿秋白出席了1924年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上《宣言》、《章程》等重要议案的通过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此后, 瞿秋白坚决与国民党右派做斗争, 为维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做出了不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 瞿秋白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理论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日渐成为党内极具权威的领导人物。

瞿秋白指出, 只有劳动阶级能肩负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而且他们已经开始领导革命。1927年, 瞿秋白发表文章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做了系统批评。针对所谓的“天然领导权”论, 他指出资产阶级妄图夺取领导权以破坏国民革命, 对此无产阶级必须努力争取政权。瞿秋白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思想, 是新民主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指导。

第三, 关于农民和武装斗争问题。瞿秋白是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的中共领导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和《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等文中, 瞿秋白强调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重要性。瞿秋白指出, 在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农民, 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 国民革命很难取得胜利。而农民在帝国主义封建制度的长期压迫下, 经济地位十分低下, 吃不饱穿不暖, 因而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所以, 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政治力量实现耕地农有, 解除农民在经济上的束缚, 并组织农民自卫军, 让农民参加革命政权。瞿秋白以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对中国农民问题进行了宏观上的深入思考和阐述, 他的这些阐述指导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瞿秋白非常重视武装革命, 他指出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平民之间的斗争中, 帝国主义军阀内部矛盾日益突出, 力量正相对削弱, 而中国平民的革命意识却在不断提高, 所以随着斗争经验的积累, 民众可以组织进行更高形式的斗争, 也就是武装斗争。不仅如此, 瞿秋白还对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做出了强调。他指出单是依靠民众的武装暴动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势力, 革命斗争中, 必须由革命民众的政党做为政治主体, 让正式的革命军队担任军事主体。瞿秋白的这些思想为毛泽东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渊源, 为我党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

第一,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学习的成果, 它包括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任中共最高领导人, 瞿秋白思想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经验教训。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 是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 斗争经验和理论基础都相当缺乏。而在这一时期, 瞿秋白从苏俄归国后, 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最早对中国革命性质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区别有了科学认识。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阶级进行分类研究前, 瞿秋白就已经将社会阶级做了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分类, 并通过对各阶级现状的研究, 最后得出了与毛泽东一致的结论。他认识到在中国革命中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这些其实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不仅如此, 瞿秋白还最早认识到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被毛泽东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瞿秋白在1927年提出了“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 不可一日或缓”的科学论断, 八年后,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瞿秋白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领悟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并把很多科学的论断上升到了理论, 指导和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

第三,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完整性。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积极传播, 李大钊、陈独秀他们侧重于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分析, 瞿秋白则率先综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说做系统全面的介绍。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正如《中国现代哲学史》中所评述“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 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主要宣传唯物史观, 而对辩证唯物主义几乎没有涉及, 在1924年以前, 真正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解释哲学根本问题的文章几乎一篇也没有。瞿秋白的《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社会学》首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 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在瞿秋白哲学研究的基础上, 艾思奇、李达也得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

摘要: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方面, 他不仅首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完整性, 而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 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开创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关键词: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篇)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篇)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4]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篇) (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篇) (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保罗·皮科威兹.书生政治家——瞿秋白曲折的一生 (第1版) [M].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卓越出版社, 1990.

[7]秦正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 .

[8]王关兴.试析瞿秋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6, (4) .

[9]王关兴.瞿秋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十大贡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8) .

上一篇:日照策略下一篇:社会适应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