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范文

2024-08-09

《清明》范文(精选11篇)

《清明》 第1篇

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标志着万物复苏、春耕时节的到来,自此人们必须告别冬日生活的慵懒,辛勤耕作。就像端午节最初并不是祭祀屈原、禁火的寒食早先与介子推无关一样,清明节有它自己的发展演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兼具农历节气、岁时节日等多重身份。

上古的上巳节是“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节日。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上巳节是古人的性自由节,或者说情人节。那时的人没有私生子的观念,性行为既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更是一种古人认为与万物生长、荣枯紧密关联、互相感染的神圣行为。在万物复苏的时日,人们相信男女交合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了一种神圣的祈年仪式,具有浓郁的农耕仪式的色彩。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的人们开始对性有了诸多的禁忌,但外出野游、踏青、插柳等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成了后来清明节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传承下来。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记载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外出郊游的盛况。

与清明节有着紧密关联的另一个节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是载入官方祀典的改火仪式与民间禁火寒食习俗的合成产物。冷食折射出的是先民曾经有也必然经历的食物匮乏阶段。改火仪式标志的是新的耕作的开始。

在《周礼·秋官·司烜氏》中就有了寒食节的信息,云: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疏曰:夫遂阳遂也者,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与日,故名阳遂;取火于木,为木遂者也。

又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

这大意是说周代司烜氏这个官是管理取火与禁火的官,仲春时他拿着木铎通知人们开始禁火,季春时再生火。

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左传·僖公廿四年》有比较完整的记载。就现有的文字材料看,汉末蔡邕的《琴操》最早将介子推的传说与寒食禁火联系在一起。其大意是说:在重耳逃难时,介子推割腕股之肉,以救重耳。重耳复国后,唯独子推无所得,遂遁入山。重耳惊悟,才使者奉节因迎之,子推不肯出。文公于是令燔山求之。重耳想子推会“火荧自出”,没想到子推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所以是日不得举火。这样,本身是表达先民对再生渴望的寒食有了新的含义。

至晋朝,人们才开始把寒食定在清明前一日。陆翙在《邺中记》有载:“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糗是也。”一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官方才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清明祭扫、出游的习俗也就合二为一了。

对生的渴求一直是清明出游的主要目的,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习俗。清明是舒筋动骨的日子,也是细菌、病毒们同乐同庆的日子。在医药尚不发达的年代,并非百毒不浸的人们自然就通过自己的言行祈求避免三灾八难。戴柳、放风筝、荡秋千等的本意大抵都是如此。至少在唐代就有了戴柳的习俗,这一直延续到近代。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旧日,广州人在清明前的四五天,要在设于家中的祖宗牌位前和门口挂上一枝柳枝以避野鬼,直到清明后一周才拔除。所以,广州人又把杨柳叫做“鬼怖术”。过去,广西邕宁的汉人在清明各户均插杨柳,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束在腰上郊游或者祭墓。而在数十年前,四川什邡县的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要用艾蒿缠绕树干,以避蟊虫;妇女们用荠菜花扫灶头,以去蚊虫。

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过去的北京人相信“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更具地方特色的是,清明人们一定要做饽饽,俗语云“清明不做饽饽,穷得乱哆嗦”。是日做饽饽,既象征人们当下生活境况,也表征着来年生活的富庶。同时,由于天气变暖,妇女们也纷纷在当天脱下棉裤,人们认为如果清明妇女不脱掉棉裤换上夹裤,死后就会变成兔子。

如今在城乡随处都还可以见到的放风筝,实际上人们是通过运动,把整个冬日淤积在体内的不快之气,释放出来,故风筝在民间又称之为“放晦气”。

清明也是两情相悦的日子。汉族不像众多的少数民族,很长时间以来就没有了什么歌节,对于要求女子固守闺房的汉族青年男女而言,相互之间能自由交往的时间场地也就只有庙会和社会准许女子出游的清明、元宵等节日了。在这些时日,男女可自由交往。在重庆、万县等地,曾经还有“上野坟”的风俗。清明前后,不论是贫富人家的女子,俱携酒食结伴而往,择一幽静处野餐,男子不管是否认识,都可以入席,而且相谈甚欢。这显然还有些古之上巳节的遗韵。

但求生者的平安、康健、如意、快乐只是清明节的一个方面,清明节另一个主要的旨趣是生者对死者的缅怀,是生者与死者聚首、絮叨的日子。有着淡淡的哀伤、愁苦,但也有着平和、喜乐。长期以来,对大多数相信有前世来生并在儒家的教化下讲求孝道的国人而言,清明已经与祭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成为今天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假日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就再现了一千多年前人们祭奠祖先的情形,云:

乌蹄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青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一位不太有名的诗人高翥也曾在《清明日对酒》中浅吟道:

南山北头多墓团,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白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除了诗人们对清明祭扫的吟咏,一些风俗类书对此也有很多记载。《旧京琐记》云:“清明,人家上坟,于市上买盒子菜以祀之,即南边之馔盒也。”而成书于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对此记载更为详尽,云: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桀桀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皆醉。

从这些文字可以品味出古时人们祭扫祖先的虔诚、悲哀、热闹和从容,也说明传统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不仅是时时处处祈求自己的健康、平安、如意,也同样为亡灵祈祷,根据自然的变化,适时应景地为故去的亲人锄去坟头的杂草,给坟头穿上新衣,为先人们焚烧钱粮,祈求先人的庇佑。在坟前,人们向祖先诉说现世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向祖先汇报自己的所思所得。长时间以来,与鬼节和农历十月初一一道,清明节为生者和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在清明坟头这个平台,生者——未来的死者和死者——过去的生者,自由地进行着在生者与生者之间、死者与死者之间不可能有的交流。伴随着缕缕青烟、悠悠纸灰、声声爆竹,血脉、香火、文化就这样在大小不一的坟头延续、传承。

中国地域广阔,同样是清明,各地风俗也有差别。在四川剑阁,在解放前后,当地人经常都是几家、几十家或者是全宗族一起祭祀祖先。在清明的当日各家自己准备好自家献给祖先的酒肉、香、纸,携男带女列队在山岭之间依次祭扫列祖列宗的坟墓,时间往往要持续七八个小时。对于过去的广西横县人而言,如果家中当年生了男孩,在第一次“拜山”(清明祭祖)时,一定要杀一只公鸡,献在祖先的坟头,告知祖先家中“已添丁”。

在有的地方,清明还是葬礼真正结束的日子。清明这天,象州的汉人要“捡金”,即二次葬,把埋在地下棺材中的老人的骨头取出来,放在特定的坛内另行安葬,使亲人的遗骨永世长存。

从传统社会清明种种习俗可知,作为四季轮转、生命交替的一个特殊节日,清明在人们的生活中意义非凡。这些活动、习俗都是在人们长时间与大自然的交流、对话中形成的,是人们融入大自然的一种自发的行为,蕴藏着人们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对生命本真的理解。郊游、踏青、插柳、放风筝等等都是人们对自然和自身在某种程度的认识之后,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对人自身肌体以及群体关系的调试。而对亲人坟墓的祭扫则在联结生者与死者两个世界的同时,通过对死者的祭祀,缓冲、调和着生者之间的关系,增进亲情与凝聚力。

20世纪以来,在“破除迷信”的大旗下,曾几何时,祭祀祖先、清明上坟都被笼统地斥之为“迷信”。很多祖坟被撬,族谱被烧,石碑被砸,城乡私人性的祭扫活动都被不同程度地扼制,关于祖先的印记,我们越来越淡漠。讲究实际、相信金钱万能和拼命工作并享乐的人们不但少了对天地、神灵的膜拜,也少了对先祖的缅怀、追思,少了生活中最不应该缺少也是最为珍贵的“敬畏”。快节奏的生活和清明节没有法定的假期,使繁忙的都市人只能在行色匆匆之间,在自己亲人的墓地或墓碑前惊鸿一瞥。而在广袤的农村,当大批农民流入城市,祖先的亡灵就寂寞地在这冬春转换的时日孤独地困守在凋败的墓穴。

清明节前话清明 第2篇

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下个月有个什么节吗?”

“清明节!”孩子们既高兴,又兴奋地答道。

“你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呢?”其实我知道他们高兴是因为清明节可以放三天假。

“因为可以放假!” 果然不出所料。但是,听到这样的答案,看到这样兴奋的表情,我难免还是显得有些伤感。

“那,孩子们,你们知道清明节要做什么吗?”我想把他们引上“正途”。

“是去拜死人的!” 还是同样的兴奋,同样为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感到自豪。

“死人?对于那些亲人,我们所爱的人的离开,我们能换个更好的词来表达吗?”

“那天是去祭拜神仙的!”活像自己说的就是标准答案,那个回答问题的孩子把脑袋昂得高高的,神气十足!

“人人都是神仙?不,但我们可以称他们为……”

“ 祖先!”几个醒目的孩子应声答道。

“对,或是先人。”

“对于那些曾经爱过我们,我们也爱他的人,他们的离去,我们可称为:离去,离世,逝世,去世,我们中国的汉字文化就是那么丰富,同样的意思,却可以用很多的词语来表达。同学们可要把词用准了。”

“那你们还记得去祭拜先人的时候,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去祭拜吗?”

“带香!”

“带乳猪!”

“带水果!”

……

孩子们七嘴八舌,仿佛自己当天参加的是大食会一般。看到他们如此兴奋,我的心又不免一沉。

“好,停……孩子们,清明节,我们去祭拜先人,就是为了开大食会吗?那些东西都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吃的吗?

“不是,是给先人吃的!”

“ 笨蛋,先人都死了,怎么吃啊!”

“孩子们,我们祭拜先人,是想表达一份虔诚,一份思念……”为了让孩子们能产生共鸣,我想给孩子们说个故事。

“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所以,他们都流露出急切又盼望的眼神。

“其实,老师去扫墓并不会像你们这么开心,因为,去年我的奶奶去世了,而我的外婆也在前年永远离开了我……”

我开始诉说着我和外婆、奶奶的往事,那些他们以爱与我共度的往事。有的孩子们听着我的讲述眼睛湿润了,而当我动情地说到我再也不能见到他们了,再也听不到他们说话了,再也不能吃他们为我亲手煮的面了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开始抽泣起来……就在我的眼泪快夺眶而出的时候,我说:“所以,当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我是去思念他们,回忆他们对我的好,感谢他们曾为我的付出。”

有些孩子可能也被我勾起了某些回忆,哭得更厉害了。但是,也有同学大声地说:“我外公也死了,但我没见过他!”一脸的无辜,一脸的无奈。

于是,我接着说:“我的爷爷在我出世前就去世了。我也没见过他。但是,我依然很想念他,感谢他,要去祭拜他。因为,今天我的爸爸是个值得我骄傲的人,而我爸爸就告诉我,他今天成为这样的人,很多就是受到爷爷的影响。所以,我很感谢爷爷,因为没有他,就没有爸爸,就没有我,也许我就感受不到爸爸那么多源自于爷爷的优秀品质。所以我感谢他,我仍然要祭拜他。”我越说越激动。

就在这时,有位女孩子举起了手:“我也和爸爸祭拜过我的爷爷,但我们没有带东西去,我们只带了香。”她说的时候显得很不好意思,仿佛为此觉得内疚。

我安慰道:“没关系,只要你祭拜的时候是诚心的,就算你连香都没带去,他们也会感到安慰的。记住,我们祭拜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心意,并不是贡品。”

孩子轻轻地点点头,仿佛她明白了老师话语的含义。

“所以,孩子们,老师们希望你们去祭拜先人的时候,带上最感恩的心,诚心祭拜,好吗?”

“好!”

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一个孩子大声叫道:“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

“唔……就写一写,你和去世的亲人间一些温馨的小故事吧。”

“哦,”孩子似懂非懂。

“但如果他们都在世呢?”

“那就写写,那些爱着你的人和你们之间的故事吧。真值得庆幸,他们现在都还在你们的身边。所以,你们更要好好珍惜与他们共度的时光。”我越说越大声,孩子们也越听越投入……

要放学了。我发现,有些孩子眼睛还是通红的,看到他们有所触动,我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他们明白了过清明节的含义,知道了我们该懂得感恩,懂得去珍惜我们身边的人。

放学排队的时候,一位孩子走过来同我说:“老师,我的小动物死了,我可以写和它的快乐事吗?”

我高兴极了,说:“当然可以,陪伴着我们的除了亲人,还有同学,老师,小动物们,小植物们,他们都是爱你的,你也爱他们,当然可以写。”我真高兴,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到了更广义上的缅怀与思念。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边小学)

《清明》 第3篇

比如, 在汴河边上小摊贩的桌子上, 摆着秋天的果实, 打谷场上有碾谷用的农具等, 却丝毫找不到清明时节踏青的迹象。那么, 为何还要题“清明”字样呢?

原来, 画家张择端是宋朝的翰林画师, 专攻“界画”, 尤其善于画舟车、市街、城郭等, 独具风格。当时, 画人物要以贵族生活和宗教色彩为题材, 进行供奉, 画卷才能得到一席之地, 而他在这幅画中画的却是市民阶层的生活场面, 把劳动人民作为京城地区生活的主人公, 虽然价值很大, 在中国画史上不多见, 但这种题材, 却不为士大夫和文人雅士所乐道。

《清明》 第4篇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中秋节中秋节中秋节中秋节 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七夕七夕七夕七夕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西关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 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关于桥的知识关于桥的知识关于桥的知识关于桥的知识

1.桥梁分类

梁桥:梁式又称梁柱式,是在水中桥柱或桥墩,上搭横梁,连而成桥,有单跨多跨之分。浮桥:用舟或其他浮物作中间桥脚的桥梁。

吊桥:故事设置在城壕上的桥,现在为悬素桥和斜拉桥的统称。

拱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

立交桥:线路(如公路、铁路等)交叉时,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建造的桥梁。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者又称跨线桥,在地下穿过者又称地道桥。

2.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

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如曲线的柔和多变;

其次,我国古桥十分重视与环境的协调,由于桥的存在,又增加了环境的美;

第三,我国古代上有桥屋、亭、阁、栏杆以及牌坊等。

二.桥话

1.桥与山水山水本身就是美丽的,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真是相得益彰。杜甫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等,就描写了山光水色与桥共同构成的美景。

2.桥与园林园林里山有水必有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互相映衬,缺一不可。欧阳修的“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这两句诗,就是对此的写照。

3.桥与文艺桥在水上山间,凌空越阻,千姿百态,普度众生,历来是文学和艺术中的绝好题材。著名的如苏州的枫桥,在诗歌中,除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外,还有杜牧的“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等。绘画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结构非常巧妙。戏剧里,光京剧里演出“桥戏”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长坂坡》,还有《断桥》、《草桥惊梦》等。神话传说里“鹊桥”的故事源远流长,张果老倒骑驴过桥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

4.桥的历史故事建于1937年的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这一点你也许知道;不过你可知道,这座大桥1937年9月26日通车,12月23日就被我方自行炸毁,为的是不让它为侵华日军服务!

三.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桥

1.中国古代桥梁之最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仅有的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

2.立交桥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

北京市兴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桥是位于昌平路上的白浮桥、蓝靛厂路上的八里庄桥和车道沟桥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成建于1966年。1974年在城区建成第一座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复兴门桥。

四元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顺路与四环路交叉处,是四层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桥,共有大小桥梁26座,总长度2.6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立交桥。玉蜓桥位于南二环路与东浦路交叉处,是三层互通式蜻蜓型立交桥。

3.建造海底隧道耗资巨大,施工期长,因而人们更多地选择了跨海大桥。

目前,世界上较大的跨海大桥已达三十多座。位于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搭桥全长25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意大利墨西拿大桥把状似皮靴的本土与状似足球的西西里岛连为一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跨度虽然只有1560米,但它却是一座架在欧、亚两洲上的洲际桥梁。有人的地方就有山水,也就有桥,中国桥文化与中国的山水文化一样,是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桥诞生于氏族公社时期,距今已有4000至6000年历史。东汉时期,基本形成了梁桥、拱桥、吊桥、浮桥四种桥梁体系。隋唐-宋时期,古代桥梁建筑技术达到巅峰,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将前人的造桥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初步形成各种桥型的设计、施工规范、十九世纪后期,以砖木为主要材料的古代桥梁被现代化大桥代替,立交桥、跨海、钢架大桥呈现出现代文明特征。

文化桥梁就是文化沟通的渠道;经济桥梁是指经济上互通信息的手段;连心桥是人与人心灵之间沟通的桥梁;生物桥:生物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生物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生物!

象棋桥:象棋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的象棋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象棋

语言桥:语言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语言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语言!

健康桥:健康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健康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健康!

职业桥:职业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职业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职业医桥:医桥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医学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医学!

农桥:衣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农业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农业!

车桥:车桥的大意是连接人与车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车

【卢沟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宛平城,横跨永定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三年(1192)建成。明正统、清康熙年间重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桥由白石砌成,长212.2米,宽7.5米。两侧有栏板、望柱,望柱上雕凿大小石狮492只,神态各异。桥有11孔,桥墩、拱券各部分,均用腰铁固牢。桥墩作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桥两头有华表各一对,石碑各一座,一为清康熙年间修桥碑,一为乾隆御题“卢沟晓月”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桥东为宛平城,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卢沟桥,进攻宛平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至今桥身仍可见当年的弹痕。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赵州桥简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清明上河图》是描写清明景象吗 第5篇

事实上,有很多专家学者也仍然肯定这样的看法。

但一直以来,也有很多人提出了疑问。从画面的内容上,很多地方与清明的节气不符。

比如,孔宪易先生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

一、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了宋人生活习俗。

二、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更有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能是清明时节的事物。

三、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

四、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图中既然不下雨,这当是御暑用的,清明节似无此必要。

五、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

六、画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样的小茶水摊。如果“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大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

八、画面上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

又是清明雨纷飞 第6篇

在开往陇南的路途, 天仿佛知晓人的心情, 小雨如约而来, 雨轻溅车窗, 如泪如花, 一丝寒流掠过, 心也如这凉雨, 潮湿起来。不禁想起了《清明雨上》这首歌: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有许多年没有到母亲墓前拜祭了, 那里长满了青青的杂草吧?也开着有如菊花一般小小的黄色的蒲公英花么?或许还有一团团的野杜鹃, 如当年母亲的花头巾……

在温暖的帕萨特上, 我似醒似睡, 任淅淅沥沥的雨点飘入梦中。朦朦胧胧觉得, 自己正睡在老家热烘烘的土炕上, 听雨打屋瓦滴滴嗒嗒的声音, 仿佛又回到幼年的日子, 如此清晰地感觉到了母亲的叹息, 如此接近地听到母亲的啜泣……

快到陇南时, 天渐渐放晴了, 眼前的景象也不觉明快起来, 白龙江畔处处盛开的是红的桃花和白的梨花, 近处的油菜花, 远山的云雾, 一切是那样地亲切。

春到陇南, 漫山遍野盛开着粉红的山杏花, 显示着勃勃生机。桃红柳绿掩映着青砖瓦舍, 若不是点缀在村庄里那一处处蓝色的救灾帐篷, 真让人忘却了地震带来的伤痛。马路上时不时地碰上呼啸而过拉运建筑材料的车辆, 那是灾区的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灾后重建。哦, 这是灾区的春天, 这是独有的风景!

快一年了, 在伤痕累累的灾区, 大自然用绿色顽强地修复着地震给山头留下的一处处惨白的伤痕, 树木和小草倔强地生长。“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逝者的坟头上一簇簇或白或黄的纸钱在风中摇曳着, 生者用重建美好生活的坚实步伐, 完成着大灾难后的自我修复。“幸存下来了, 就要好好活下去。”这是悼念遇难者最好的方式。伤口总会慢慢愈合, 永存的是人间真情与相互关爱和帮助。

黄昏时分, 我踏着泥泞终于回到老家那熟悉的小山沟, 祭扫了母亲的坟墓。望着忽明忽灭的香火和那一缕青烟, 夜色下总有丝丝挥之不去的惆怅。

逝者已去, 生者坚强。真心希望地震灾区群众化解悲伤, 增强信心, 不屈不挠, 坚强地重新站起来, 重建美好新家园。

清明雨上 第7篇

与故人有关,与悲情有关,这样的节日,莫名的失落无处安放。延绵不绝的细雨,将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浸染成忧伤的灰冷,细雨润湿的不仅是万物,更是人心。

不管怎样忙碌,不管路途曲折,有的地方还是要去。鸣一挂鞭炮,焚一叠纸钱,看着随风飘走的烟,自欺欺人也罢,我们可以稍稍安慰一点。

只是“生前床边半碗茶,胜过坟头万朵花”——这世间,有多少生与死可以估量?面对那凄冷的坟头,你是否会感觉懊悔,错过了什么?为花的绽放而溢满笑容,为雨后湛蓝的天空而放慢的步伐,那些生活里瞬间的美好是否因为忙碌而错失?

千年幽思话清明 第8篇

一、清明起源

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源于清明一到, 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

同时, 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渐渐地,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这样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了。

二、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之外, 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文娱活动。相传这源于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 大家都来参加这些活动, 以增强体质。

1.扫墓祭祖

寒食禁火, 祭奠先人, 早已蔚为习俗。清明时节扫墓, 其实原为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又因寒食与清明相接, 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该诗描写的就是扫墓祭祖的情景。

2.踏青

清明之时, 正值春回大地, 人们可借扫墓之余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 其乐融融。也有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郊外远足, 一抒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 这种踏青也叫春游, 在古代叫探春或寻春。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 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 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 因此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插柳

清明期间, 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 可拿在手中把玩, 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 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 死后变黄狗”的说法。

插柳植树的习俗, 一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 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 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

4.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人们不仅白天放, 夜间也放。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 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 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 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 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5.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 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处传入, 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寒食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 并且成为清明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 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皇宫里也安设秋千, 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三、假期变迁

清明节放假可能始于唐代。因官吏回乡扫墓, 时有耽误职守之事, 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 (开元) 二十四年 (736) 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唐会要》卷八十二) ;大历十二年 (777) 诏令, 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 寒食通清明, 休假五日。”;贞元六年 (790) , 假日加到七天。

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 前后各三日, 凡假七日。”

清明时节话喝茶 第9篇

喝清明茶不妨悠着点

清明茶, 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 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 雨量充沛, 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 叶质柔软;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 无须使用农药, 茶叶无污染,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 奇特优雅, 被人们视为一年之中的佳品。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 争相购买清明茶。其实, 新茶往往不能趁“鲜”喝。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 茶叶不是越新鲜越好。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 因为人们所说的新茶, 一般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 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 其中一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 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 还没有被完全氧化, 喝新茶, 就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 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 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 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 产生肠胃不适, 甚至会加重病情。

所以消费者买回家的清明茶, 最好存放半个月后再喝。喝清明茶时, 尤须忌饮头道茶。因为现代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物质的污染, 应倒出头道茶后再冲入开水, 这样泡出的茶水才是卫生的。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饮茶对于清油解腻, 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 每天1~2次, 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 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饮茶应该有一个度, 过量饮茶会引发牙斑、骨刺等疾病, 反而对健康不利。由于茶叶含有氟, 经过毒理试验表明, 过量饮用茶牙齿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斑点, 而且会发黄。在对骨质的毒理试验后也证实, 含氟过多还会影响骨内部组织结构, 从而容易引发骨刺、骨折等。长期泡饮浓茶, 引发疾病的几率更大。此外, 茶叶中的咖啡因还会引起大脑过度兴奋, 不利睡眠。

喝什么茶须因时而异

众所周知, 长期饮茶对身体好。茶最大的一个功效就是可以降低血脂含量, 使血管舒张, 从而加速血液循环, 解决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肤色暗沉以及各种恼人的斑点。

我国中药药性中常有味苦则性凉之说。因此绿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 味较苦涩, 属凉性;红茶属热性也是有道理的。因此, 一年四季饮茶可作这样的安排:春、秋季喝花茶, 性温而芬芳;夏季喝绿茶, 或在绿茶中添加几朵杭白菊、金银花或几滴柠檬汁、薄荷汁, 更能增加清凉消暑的作用;冬季喝加糖红茶或牛奶红茶, 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一天之中, 也可在不同时间饮用不同的茶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高级绿茶, 醒脑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 芬芳怡人, 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一杯红茶, 解困提神;下午工间休息时喝一杯牛奶红茶或喝一杯高级绿茶加点点心、果品, 补充营养;晚上可以找几位朋友或家人团聚一起, 泡上一壶乌龙茶, 边谈心边喝茶, 别有一番情趣。

梨花风起正清明 第10篇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它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这和寒食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是民间禁火掃墓的日子,后来二者就逐渐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早在宋代,苏轼就有“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的诗句。

古时,每逢清明节这天,民间有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活动,使清明充满了特殊的文化色彩,更让不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首华章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扫墓俗称上坟。按照旧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然后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为坟墓添加新土。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所描写的:“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而杜牧的一首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寥寥数语,便把人们在清明时节意乱神迷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有一首著名的《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现代,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扫墓祭祖的习惯: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上香祷祝,燃烧冥币,或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清明旧称“鬼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柳是最先送来春的消息以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植物,有辟邪的功用,正值柳条发芽时节,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人们纷纷把柳条插在屋檐下以辟邪。

清明除了祭祀先人外,踏青的风气也极为盛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图》中:春意融融,人群攘攘,行商坐贾,贩夫走卒,各色人物,栩栩如生,无不刻画得鲜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北宋首都汴京当时清明的风俗习惯和热闹繁华的都市景象。同时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此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西湖春天美妙的景色,以及游人倾城赏春的生动场景,凸显了清明踏青的盛行。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一年之计在于春,农谚也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分,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也是播种希望与憧憬的时节,让我们规划好这美好的春天,待秋天时去收获那一份甜美醇香的果实。

解读《清明上河图》 第11篇

关键词: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社会风貌,现实主义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长约528.7厘米,宽约24.8厘米,通过长卷的形式,生动地重现了12世纪北宋汴京集市上的车水马龙景象与自然环境[1]22。可以说这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处在巅峰地位,更是我国绘画领域的瑰宝,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一、《清明上河图》创作背景概述

我国绘画领域的“瑰宝”《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一幅经典之作,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字正道,山东诸城人。早年间在汴京学习绘画,宋徽宗即位后,张择端供职于宫廷翰林图画院内。他创作的作品多数是描绘宫廷的内容,并擅长于描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等景物,并且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一生所作的作品,很多都已经失传了,但是只有《清明上河图》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这幅作品长约528.7厘米,宽约24.8厘米,画面中详细描绘出北宋汴京清明时期市井繁荣的景象,也是当时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写照。我们能够通过这幅作品深入地了解北宋时期城市发展状况与各阶层民众的生活质量与状态,所以《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2]17。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艺术概括能力较强,他所作的《清明上河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内容,数量繁多的人物,气势磅礴的华美感。画面布局均匀,稀疏有致,能够将宁静的郊区场景与车水马龙的市区繁华景象构成明显对比,让欣赏者发出由衷的赞叹。在北宋之前,中国的传统绘画主要体现于宗教文化与上流社会的多重景象,尽管张择端一直在翰林图画院就职,并为宫廷创作出众多画作,但是他的作品会涉及当时社会的多个阶层,能够将城市景象与农村风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清明上河图》内容及艺术手法

我们展开画卷,将欣赏的视线上移,看到一座宏伟壮观的大虹桥纵贯汴京河边的南北方向,宽阔的桥面上车水马龙,人们摩肩接踵。只是围绕这座桥的描绘,就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张择端高超的绘画能力,能够将桥上桥下的全部景色与老百姓活动进行全盘的描绘。其中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桥下水面上有一条木船,因为这条河道较窄,并且水流十分湍急,船上的人害怕有危险,因此都站在了甲板上,伶俐地搬运着东西,喊叫着。在大虹桥上观看的热心群众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准备去跨越桥梁,想要更近地指挥船员摆脱湍急的河水,安全过河。在画面中的人物大小只有一寸左右,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神情,颇为形象。纵观整幅画面,桥上下人们慌乱的场景,好不热闹,进而也就构成了整个长卷第一个吸引人注意的小高潮。而顺着街道看去,周围琳琅满目都是店铺,车水马龙,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北宋集市热闹的场景,可以说是一种客观的反映,也是一种深度加工的艺术处理。画面中货船基本上挡住了河对岸一角露出的桥墩,不会影响到大桥的整体结构,并且也不会阻碍其展现出纵贯南北的磅礴气势,并且河流与大桥的交叉姿态有着强烈对比,能够让构图的冲突美感凸显艺术魅力,也成为了整幅作品第一个高潮的核心元素。而一辆驴车从桥上飞冲直下,能够与旁边络绎不绝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屋顶的层层瓦片也能够让集市上的一排排饭店楼宇凸显出来;逆流而上的船只若隐若现地漂在大树后面,形成了明显的层次,也可以和河流的稀疏有强烈对比。可以说作者将水中的虹桥与岸上的楼台作为整幅画面的核心展开描绘,让画面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将所有景物动静结合、稀疏有致,并且张择端巧妙地安排了“飞桥”上下,“城楼”的内外景色,将画面中的人物进行巧妙安排,对于部分有特点的人物进行了重点刻画,从而让作品不断出现小高潮。就在这些小高潮之后,作品中又延伸出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一群骑着马、抬着轿子扫墓归来的人群朝荒郊野外走去,放眼望去,开阔的河面让人们感到心旷神怡;安逸的郊外也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大树遮蔽下的岸边,一个卖粮食的商人正在清点着刚从船上运下来的粮食。河上诸多造型奇异的船只让观者目不暇接,而岸边捕鱼人家似乎在忙活着什么。集市上郎中正在对路人滔滔不绝地兜售着自己的货品,而从大漠而来的骆驼队伍从集市中穿梭而过,骑在骆驼上的人们四处观看,感觉中原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所有的景物、人物,应有尽有,似乎在画面中每个角落都是活动的,即便内容繁杂,却没有感觉到拼凑的痕迹。可以说张择端一直在绘画过程中把控着围绕汴河一切事物的灵魂,大到空旷的荒野,小到人物、车马,都那么自然真实,让观者觉得身临其境[3]34。

三、《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自《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几乎在每个朝代都有临摹的版本,并且层出不穷,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外公家、私人博物馆内藏有的临摹版本超过了三十部。而《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却有着坎坷的经历,在久经波折中,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1.《清明上河图》能够侧面反映北宋政治相对宽松的局面。

从作品上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当时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并且张择端创作这部作品也是为了赞颂当时社会的太平盛世。因为北宋统一之后,彻底打破了原来五代时各地割据的混乱局面,从而形成了北宋地主政权与契丹奴隶主政权以及后期西夏政权的对立局面。随着北宋建立之后,逐渐恢复了农业发展,而社会中手工业领域也开始实现飞跃发展,加上海外贸易的繁荣,因此促进了汴京这样的大城市的快速形成。这一时期宋徽宗在位,由于觉得社会安定,并且自身喜好绘画,因此很少去过问朝政,导致形成了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局面。尽管这样的政治局面对后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在当时显现出一定好处,让社会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尽管《清明上河图》并没有实际描绘汴京城市中最为繁华的金明池内景象,但是光从一部分内容就能窥探全貌,尽管张择端并没有选择最为繁荣的地方,却能够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4]57。

2. 市场繁华景象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

作品中选择了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时间背景,并且以水门东边至虹桥附近汴河两岸区域作为描绘的地理位置,描绘出群众“扫墓”、“赶集”等反映民俗民风的典型活动,也细致地刻画出当时社会节日的盛况。按照人们的习俗,清明节是全部放假的,群众除了去扫墓,还会到处游玩、赶集、串门,人们会带着一家老小去郊外游玩,到处生机勃勃景象。从画面中建筑规模来看,在汴河两岸来往的人们一定是要比画面中出现的人数多很多。为了去迎合画面中疏密有致的标准,张择端也相应地进行了艺术处理。并且后世人们也针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工业发展等情况来依据史料参考。例如对于建筑物设计、船只建造、服饰设计等方面的细腻刻画,我们也能够在当前对其深入了解与借鉴[5]28。

3.《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与内容都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北宋时期是一个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繁荣发展的阶段,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能够为当时的绘画领域拓展全新的天地,多元丰富的社会生活景象成为了诸多艺术家们选择的全新题材。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群善于描绘人物、花鸟、风景的市井风俗绘画队伍,以燕文贵、高元亨、王居正、萧照、刘松年、苏汉臣、李嵩等著名画师为代表,并带动了当时社会中大批的年轻画师[6]25。

而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就是张择端,他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无愧于当时层出不穷的画作中的“巅峰之作”。这些市井风俗画作品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也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还迎合了诸多新兴市民阶层对艺术的审美感受,所以被无数群众所追捧,并逐步被北宋宫廷统治者所了解、接受与欣赏。我们说《清明上河图》从构图、创作、完成,都融入了张择端全部的心血。在这部经典之作中,张择端选择了将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并运用长卷的形式进行整体构图,并借助散点透视的方式让整个画面扩充了容量,以便于描绘复杂多元的事物。并且让画面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变化,让人物在狭窄的画卷中具有高度的艺术凝聚力与概括力。

参考文献

[1]邵晓峰.《清明上河图》与宋代市井家具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7).

[2]崔延和.《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与艺术特色[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2).

[3]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C].1994.

[4]徐亚非.中国画的款题艺术[J].东华大学学报,2001(4).

[5]冰星.《清明上河图》的传世坎坷[J].陕西审计,2004(4).

上一篇:现金流法下一篇:动作补间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