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教育范文

2024-08-25

非遗教育范文(精选12篇)

非遗教育 第1篇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分析和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1.1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

2005年,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经过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的辛勤工作, 全国基本架构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体系, 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名录体系。高等院校中, 一些人文、艺术等特色专业, 如何在民族民问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 结合教育的文化功能, 更好地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这是一个摆在高校面前急迫、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然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一大批专业的人才, 而目前中国教育体系中基本没有相关的专业教育。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 导致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

1.2 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2002年7月教育部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教育部第13号令) 后, 各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 经费场地都有了保障提高。高校中有艺术院系的院校都按照各自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 时间少、任务重, 很少涉及其他内容。艺术选修课程一般由公共艺术教研室承担, 但任课教师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学生并没有从现有学院的艺术教育中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 自然也谈不上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2 高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的关系

高校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 作为人类文化的传习地, 首先应当成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 最直接地体现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因此, 高校应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 以更加开放、更具有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 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化———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把自己的责任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高校, 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还是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是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 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加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可以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和热爱祖国古老文明, 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3 高校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的方法途径

近几年高校大力传播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美术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课程, 传承弘扬民间艺术, 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3.1 政策引导

近几年, 一些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 盲目追求大而全, 趋同趋热的专业较多, 其中艺术类专业较为典型, 专业不强不特, 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被称为“鸡肋”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 科学布局现行高校美术专业设置, 指导美术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同时, 加大民间艺术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类精品课程。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类课程教师,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还需熟知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 同时还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高校应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类课程师资队伍培养方案, 邀请相关专家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 有计划地对高校任课教师进行培训, 任课教师定期举行艺术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等, 培养一批集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

3.3 重视教材建设

在已经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类课程的高校中,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应组织相关专家以及民间艺术家等, 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课程的系列丛书, 规范教学用书,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4 大学设立专门学科培养和培训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理人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方面的教育体系匾乏, 理论知识滞后, 和实际需要相脱钩。一是从事该种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二是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 大都是对此具有极大兴趣和爱好的人员, 他们有很多人并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培训,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大学要充分运用人才资源雄厚, 科研条件较好的优势, 再辅以一定的优惠条件 (如奖学金) , 吸引学生学习这些专业。另外, 大学可借助教学的平台, 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引发更多的人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队伍传统的传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遭遇到价值取向冲击的环境下, 高校就成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一些高校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组建了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服务队等,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服务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之一的高校, 应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 走进课堂, 使教学和传承融为一体、保护和弘扬当地非物质文化, 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文化部非遗司有关非遗的调查函 第2篇

日期:2011年7月21日

文化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调查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的建设,根据工作安排,文化部拟于近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的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内容

各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情况的统计;各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的建设规模、经费来源、人员构成、藏品保存、社会服务等综合情况,详见附件(可登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邮 编:100020

特此通知。

附件1: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调查情况统计表

附件2:省、市(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调查表

非遗教育 第3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课堂教学作为普及、兴趣课程已经成为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育人阵地的技工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的侧重性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有融合共通之处。本文以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为例,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与技工教育的融合方面探究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技工教育 非遗传统技艺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物质生产实践到艺术生产实践,手工劳动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全面地遭遇了现代生产方式的挑战和打击。”在政府、专家、学者及各级人士的努力下,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索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模式。特别是在国家政策助推力的引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立,各个地方非遗园、非遗文化街的建立等都是在探索现代环境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成为普及、兴趣课程,已成为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很多的职业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引入教学课堂,并建设大师传习工作室等。工匠精神倡导下的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非遗传统技艺走进技工教育课堂,能否借助技工教育育人理念在培养文化产业所需人才的同时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技工教育的“嫁接”引入是否会影响非遗传统技艺的本真传承?手工劳作价值能否通过技工教育平台得以唤醒,并与人文价值得以延承?这正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发展现状分析

漆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漆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精细程度。荆州(古称江陵),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所在,楚地大漆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促成了漆器的制作与保存。楚人钟爱漆,素有“楚人生死不离漆”的说法。据考古发现在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楚墓中出土大量工艺精湛的漆器,且种类多样、用途广泛,涵盖祭祀礼仪、宗法、葬礼、人的生活起居等方方面面。楚漆器工艺对后来漆工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7年第23卷第7号《东方杂志》在《沙市》一文中记述:“沙市多漆工……大宗盆桶等木器加以油漆,平匀光洁,咸称佳品,故漆器为沙市特产一大宗也”,可见当时荆沙地区的漆器生产还是相当有名气的。特别是荆沙的“金漆盆盘”是20世纪50年代知名度很高的地方手工艺,涵盖盆类、盘类、桶类、瓶类、家具類,种类齐全,在清宣统(1909年)元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奖。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的赵玉春馆长介绍:“楚式漆器在中国的漆工艺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申报非遗项目做田野调查中发现,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占沙市以后荆沙地区漆工艺的发展开始慢慢走向衰落,漆器发展的现状远没有达到漆器曾经历史的辉煌。随着考古发现出土大量的精美漆器,市场开始关注漆器。为适应市场需要,20世纪70年代荆州地区及附近乡镇陆续出现漆器制作的工厂,主要以小作坊生产为主,漆器作品以仿制楚漆器为主。考察中邹德香(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传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父子在制作漆器方面比较成熟,延承了传统漆器制作工艺,不仅仿制古代作品技艺精湛而且有较好的创新和发展。”

赵馆长说:“在以前说起漆器,别人只知道福建的脱胎漆器、平遥漆器,我们荆州的楚式漆器虽然曾经很辉煌,却名声已远不及从前。我们通过田野考察实地采访摸底现代漆器传承与发展状况,结合历史文献及资料整理了楚式漆器的发展过程,才发现荆州楚漆器的魅力安全可以与其他地方的漆器相媲美。虽然楚式漆器经历了一个发展——兴盛——衰败的过程,但是我相信有一天我们荆州的漆器一定会再复兴起来的。”

2011年5月,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4月入选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际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些举措促进了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在近几年参加的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与展览中,如京交会、文博会、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楚式漆器崭露头角,其文化价值、工艺特色受到青睐与认同。

虽然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文化价值与工艺特色受到社会与大众的认同,但作为新时代下的传统工艺同样面临很多的困境与难题。例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受到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匮乏、兴趣度不高、市场前景迷茫等原因的影响,楚式漆器工艺面临生产性保护与生产人员不足、流动性大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向,大众人群对仿古漆器兴趣度缺乏,购买人群相对狭窄,面临漆器创新发展与转型的问题。漆器传承人自身能力的有限与人才的匮乏也是造成漆器发展的重要瓶颈。“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再存在封闭的文化系统,所以,每个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传播者未必只是当地民众,其可以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共同传承与传播。”为促进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改善楚式漆器的发展现状,探究楚式漆器的生产性保护,2013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进入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进行传承教学。

二、技工教育“嫁接”下的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教学

1.多方参与,注重传承人、专业教师、企行业对课程资源的认定

漆器制作工序复杂,部分制作过程条件要求特殊。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木胎、皮胎、夹芝胎、陶胎、竹胎、铜胎(因铜胎制作工序相对复杂,作品相对较少)。以木胎制作工序为例,制作一件完成的漆器作品需大致经过刻制胚胎-打磨-刷漆-打磨-刷漆-打磨-补灰-刷漆-面漆-彩绘完成,其中打磨、刷漆要经过反复数次完成。看似简单的工序,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据漆器师傅介绍,打磨以水磨为主,打磨要用不同型号的砂纸、从粗到细依次进行,打磨完成至少也需要三四十遍甚至百遍以上,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体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工艺复杂,把握的工序环节要领较多,楚式漆器由自由的带学徒到有序的学校教育,析出有效的课程资源是关键。为适合技工教育教学的需要,依据漆器制作工序特点,传承人、专业教师、行企业专家多方参与,联合析出课程资源,制订课程计划。

传承人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口述、技艺操作等形式阐释漆器工序流程及漆器制作中的注意事项;专业教师通过传承人的口述、技艺操作进行相关文字记录与整理,初步析出有效资源;企行业专家则立足于公司、行业的实际市场需求提出相关的改进与意见。

通过传承人、专业教师、企行业的多方参与,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逐步建立楚式漆器木胎雕刻、漆板髹饰制作、楚式漆器彩绘、楚式漆器成品制作、楚式漆器市场销售等中、高级工课程体系框架。

2.“传承人+专业教师”联合教学

口传心授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得以延承的重要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及员工技艺水平很高,但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学校正规的课堂教学给他们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实现学生对理论与技能实践的双吸收,我们采用传承人与专业教师联合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避免理论与技能实践的脱节,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认识技能实践中的理论知识,我们打破在教室教学的方式,走出课堂,下到漆器实训教室进行教学。

技工教育注重技能的掌握與实际运用,技工学校的学生对技术、技能的喜好程度大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技工教育与学生特点双向出发,教学中传承人及技术人员主要从操作的层面进行技艺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比例占到60%~70%。理论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互联网+教学”等多元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度,由专业教师完成。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蕴含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同样是在联合教学中铺设和引导的。

3.“学校+企业、公司”联动培养

技工教育培养目标侧重于社会及企业需求,为社会、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学校、企业、公司的密切合作才能把学校培养与企行业需要有效衔接、准确定位。

笔者所在学校为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企校协作育人模式、一体化教学等教育思路和理念,以湖北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办学主体,整合资源,采用校企合一的方式,秉承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的理念,学校、企业、公司联动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员工)可以直接下到漆器实训工作坊进行边学习、边体验实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用好企业的资源,学生能够直接在十八匠就业或者成为十八匠公司的合伙人,避免出现手工技艺技工人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三、技工教育“嫁接”下的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教学反思

以技工教育育人理念和模式为基础的楚式漆器工艺传承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楚式漆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有其特殊性,技工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有其特殊性,双重契合下楚式漆器工艺在教学传承背后的问题值得思考。

1.家长、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有待提升

以楚式漆器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在笔者学校的开设分兴趣选修和专业班两种。笔者在近两年的民间工艺专业宣传中发现,受思维、知识、视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技工学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匮乏,对民间工艺的接受和学习兴趣度较低。家长对民间工艺的认识基本处在不知的状态,对民间工艺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比较担忧,给学生选择职业往往以实际生活需要为标准选择数控、汽修、护理类专业居多。

家长、学生的既有认知也造成了本是小众的民间工艺专业受众面窄、参报人员少的状况,致使笔者所在学校民间工艺类专业班的建设相对缓慢,兴趣选修则相对较好一些。

2.传统技艺本真传承与企行业需要之间的问题平衡

文化、技艺的本真传承、良性传承是近几年来一直探讨的热题,“要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而企行业则是以实现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技艺本真性的传承势必与企业的标准、需要及用人需求产生一定的偏差。在偏差中寻求协调、发展,共同促成技艺的良性传承、使技艺不变味是值得慎重思考的。

3。联合教学中教师的密切配合有待提升

技工学校以企业需求为侧重,注重校企合作,注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专职教师”和“企业师傅”合作开展教学成为技工院校新形势下育人的基础,虽然楚式漆器教学充分调动教师资源力量,形成了传承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外聘专家教授团队的梯队建设,但教学的一体化尚未形成。教学的有效衔接及配合是促进理论实践融合的基础,在教学中各专业教师之间应相互沟通协调,促成教学的一体化,形成教学新优势。

四、小结

非遗教育 第4篇

一、办学有特色:非遗为高校特色教育提供文化资源

1. 非遗为高校通识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大湘西地区有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有文化古城凤凰、里耶,有丰富的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非遗为高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高校为非遗的通识提供了展示平台,高校通识教育与本地非遗保护形成双向互动。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土家族摆手舞等数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识教育的土壤,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特色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通识核心课程下自由选修具体课程,启发了心智,提高了素质,培养了沟通表达、历史思维等能力。

2. 非遗提升了民族地区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民族地区高校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学资源,积极发挥多方面人才培养优势,大力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非遗的融入使民族地区高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圈,校园生态环境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和谐发展,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提高了民族地区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教学有特点:非遗传承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1. 师生与非遗传承人相结合

在通识教育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门非遗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现代艺术与非遗相结合,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建立现代非遗传承教育模式,学校把学生作为高素质传承人来培养,拓展了非遗传承人培养思路,校园文化场地作为非遗传习所,高等教育与非遗文化元素相结合,实现双赢。

2. 课程与非遗传承相促进

大湘西地区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拟设置“才艺教育”通识课程,成立学院“通识教育学部”,设立交谊舞、街舞、时装表演等26个才艺教育小组,每位学生可以在26门才艺课中任选一门选修。高校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积极推进通识知识丰富、具备发展潜能的人才培养,寻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将非遗学科建设与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专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活态传承“六个一”工程

民族地区高校把生态活性传承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中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栋非遗元素民族建筑、一台非遗特色节目、一个非遗体育项目、一本有关非遗教材、一门有关非遗课程、一套非遗特色民族服装。例如在民族地区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实物、作品的展览和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承提供根据地,也为高校积累教学科研资源。也可以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更能提升非遗传承的现代性。高校从人、场、馆、课、科、展、会、赛、网、研等多方面着手构建“校园生态保护圈”,为非遗项目搭建一个全方位的校园文化生态“互联网”。

三、学生有特长:非遗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民族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符合教育本质的准确定位,就是培养21世纪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广博通融视野,治学严谨,思想活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非遗传承保护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通识课程教育中提高人文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2. 人才培养目标是审美的人

通识教育属于审美教育范畴,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对高校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参加审美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涵养,培养学生具有圆满理想和完美德性的健全人格。只要承认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就是至善至美的文化代表,就能够通过非遗艺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通识教育区别于专才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以兴趣为指向,关注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审美的需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的互动,拓展了非遗传承保护模式,非遗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办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新思路,为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原生态资源,对教学特色的打造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要把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思路,培养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互动是指非遗文化为高校通识教育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高校特色办学又为非遗提供展示传承保护平台。本文从非遗为高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高校特色办学中非遗传承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非遗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对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的互动进行阐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通识教育,互动,大湘西

参考文献

[1]张亚群.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胡显斌.试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才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非遗申请报告 第5篇

竹编文化是宾阳县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有市场效应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应该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这种传承以民间力量为主,亦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得以有机结合。这项工作涉及面广,线长、度深,这对经费的投入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为传承我县竹编传统工艺,推动竹编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并使竹编艺术逐步由松散型创作向集体创作转变,按产业化的思路加以开发,以产品的形式进行推广展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扩大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发展我县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现向贵局申请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帮助,使其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真正起到传承保护的作用,同时为宾阳县形象宣传,全面提升宾阳县文化品位添威助力。申请经费具体使用方案如下:

一、购买剖篾设备、打磨设备80套, 每套XXXX元,共XXXX元(每套涉及到20户农户生产)。

二、公司购买成品后期加工处理设备3套, 每套XXXX元,共XXXX元(增加喷油机房、染色池、消毒池等)

三、样品展示厅建设,共XXXXX元

其中:1)设计费:XXXX元

2)展架:XXXXX元,整套100多平方米,含安装服务费。

3)产品样品: XXXX元,含创新技术人员费用,农户编织手工费、原材料费等。

四、文艺精品节目创作:XXXX元

以上共计XXXXXX元。

特此申请。

广西XXXXX限公司

“非遗”科学“基因伞” 第6篇

在古代中国与海外各国进行的贸易中,他们都曾是稀有而宝贵的,中间隐藏着在当时非常先进的高科技。

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这些古代的“高科技”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

我们不妨撑开“非遗”的“基因伞”,探寻其中的科技元素。

在中国所有的丝织品当中,“锦”代表着最高水平,而南京云锦又是“中国四大名锦”的首席(另外3家分别是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和广西壮锦)。

时至今日,云锦仍然由拽花工和织手来完成,他们使用数个世纪前发明的传统大花楼木织机织造,而无法通过现代机械生产出来,因此产量极低,每天大约只有5厘米。

具体的织造过程,更是如同为计算机编程一般复杂。

现代计算机技术有两块“基石”:程序的编写储存和二进制原理。而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在云锦织机上得到体现。

纺织时,坐在织机上方的拽花工提升经线,相当于在敲计算机的键盘;坐在“楼下”的织手,看着相当于“显示器”的织造面,根据提起的经线,进行妆金敷彩的工作。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人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织机提花的技术,而后,类似的技术又被用在电报、机电式计算机和早期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当中。

因此可以说,我们今天享受的“信息时代”,正是从云锦起步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瓷器之国”里,钧瓷以其“钧无双”的特质,成为一朵奇葩。

由于独特的“窑变”效果,世界上找不到两件花纹完全一样的钧瓷,即使是同一位艺人用同一批原料生产的钧瓷,亦不可能相同。

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窑变”,是因为釉料中的化学物质在高温下发生了还原氧化反应。

钧瓷的釉料由多种矿石混合制成,矿石成分和配比的细微差别,以及烧瓷时瓷窑内温度的变化,都会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实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效果。

中国人酷爱饮茶的习惯全球闻名,而在福建武夷山生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才是中国茶叶中的瑰宝之一。为什么呢?

武夷岩茶卓越的品质,很大程度上与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各种茶树害虫都有其天敌。生物之间的相互制衡,使茶树在化学农药远未发明的时代,就可以鲜受虫害。

一部分让土壤变得肥沃的植物,又保证茶树在天然环境中茁壮成长。

提到山西,很多人都会想到“美和居老陈醋”。它既是餐桌上和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和居老陈醋的选料比较严格,在酒精发酵阶段只用高粱,发酵时采用由大麦和豌豆制成的大曲,“酒转醋”的阶段再加入麸皮和谷糠。

老陈醋的制曲和发酵工作,总共需要100天的时间,再经过一年以上的存放,方能成为“老陈醋”。

相比之下,用糖化酶制醋的现代技术,在选料上宽松了许多,而且大概只用30天就能出品。

但用糖化酶酿制的醋,保质期只有一年,老陈醋则是越久越有韵味。

在瓷器出现以前,人类首先发明了陶器,也就是古语所说的“抟泥成器”。

相比于其他一些陶器,坭兴陶器的铅、镉释出量几乎为零,而且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很适合盛装食物。

用坭兴陶茶器泡茶,隔一两天再喝,色泽和味道也依然不变。

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个人计算机(PC)都使用英特尔或超微公司研发的CPU芯片。

每卖出一块芯片,研发它的公司都要获得收益的大部分,而直接负责生产这些芯片的工厂工人,得到的回报却并不相称。究其原因,便是由于研发者掌握着芯片的核心技术。

陶瓷、茶叶、丝织品等曾经都是中国对外贸易中炙手可热的商品,也是中国的“核心技术”。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机械化大生产让传统的手工业不再有竞争力。但当人们用工业流水线上廉价的造物迅速充实了自己的房间之后,却突然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

这正如武夷岩茶传承人叶启桐所言:“今天,人们可以在超市里方便地买到袋装红茶。但那些不考虑茶叶质量、由机器使用固定程序生产出来的茶包,怎么可能比制茶人精心炒制的茶更有韵味和‘个性’?我们无法让工业体系退回到手工作坊的时代,那么设法让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仍然能继续用于商品生产,并以此确保它们的传承,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属于中国人的‘核心技术’,不应该沦落为表演给猎奇者看的节目。”

非遗教育 第7篇

高跷这一民族民间技艺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高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在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令人疑惑的是,高跷这一门技艺发源和发展不是从云南开始的,但是,在云南的通海地区它得以完整的保存并且传承至今是值得探索和不可忽视的。据当地地方志《大营村志》记载:“四街镇石板沟,其名有记载始于明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屯军营地而得名。清康熙年间,原驻军已经民化。”但是一些风俗、文化、技艺随祖辈一起迁移至此并且一直流传,其中就包含高跷。既然高跷文化并不是始于通海,但是在这个多方文化并存的地域得到较好的保存,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用文化人类学的说法可以理解为:驻军的到达和在民化的过程中,是从一个不完整的社会向一个完整社会的转变。这个完整的社会就是“当地人”延续之前一些熟悉的传统与文化,并且加之不断的发展和改造,最后形成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那么高跷的延续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高跷发展,分为: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四个。而这一盘踞在云南的独特高跷技艺———“高脚狮子”,以其“高、险、奇”的技术和观赏特点孤独的存在着,保护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高脚狮子”的独特性

在通海县石板沟的“高脚狮子”,或许也是传统高跷技艺的一个分支。高跷表演在各地都大同小异,一般以舞队的形式出现,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部分舞者都是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表演形式分为“踩街”和“撂场”两种。“高脚狮子”不外乎也有着以上的形式,只是在技术难度上又更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技艺背后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我们一起探究。

(一)“高脚狮子”的“高、险、奇”

高跷作为国内一项传统表演技艺,正是因为高而闻名的,国内普通高跷基本上都是从30厘米开始,而石板沟的高跷基本上从2.4米开始,比起其他地方的高跷,更具危险性与观赏性。石板沟的高跷也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它不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是做到了两者兼顾。

石板沟高跷的表演节目有《送京娘》、《桑园会》、《八仙过海》、《山伯访友》、《抛球招亲》等历史典故。在这些传统表演节目中,当地表演队又自己加入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高跷狮子舞。该表演分为“地狮子”和“高跷狮子”两种方式,“地狮子”由四人在地上表演舞狮,一人踩着高跷拿着“文刷”进行表演;“高跷狮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表演都在高跷基础上加以完成。平均每副高跷高度在两米左右,并且需要在高跷上面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为了不让过高的高度影响表演者,所以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都需要不停的移动高跷,靠小幅度的左右移动高跷达到保持平衡的目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但同时也增加了该表演的可观赏性,这也体现出了“高”这一特点。

“险”,体现在表演者方面,除了传承人沈大爷外,表演者大多都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们,这里面也包括了沈大爷的孙子。这项民间技艺在艺术与观赏性并存的前提下,也伴随着较高的危险性,孩子们的演出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文化受众有关系。换句话说,石板沟的高跷技艺和其他地方的相比除了技艺上的不同,在受众和普及上也有偏差。所谓“受众”,即当地村民。同样是在村里的节庆上演出,不同在于其相对封闭,不会与外界产生交集,有点自产自销的意思,自我娱乐也没什么不好。所谓“普及”,也就是此次田野的重点,发现高跷技艺从孩子抓起,开设学堂进行教授,并且老师会给学生一点象征性的经济补贴,作为招生渠道与维持高跷技艺得以传承的方式。沈大爷告诉我:“虽然有些孩子打心底里喜欢这项技艺,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情况,直接造成了生源的流动性很大。”所以我认为,那点经济的补贴也许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坚持下去的一点动力。

最后一点“奇”,这个特点便是集上述二者为一体,演变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独特技艺。孩子们踩着高跷,表演着一系列演出节目,据老人说,每个节目的时长都在6至8分钟左右,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其中投入的汗水和付出。

表演使用的高跷从2.4米到4.2米高度不等;而踩高跷最小的小孩只有三岁;在如此高的高跷上面还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不由得会为表演者捏一把汗,所以通海的高跷舞狮因此闻名!

(二)“高跷狮子”的地域性

这个民间技艺属于通海县四街镇石板沟村,沈大爷他虽然从小就开始研习这门技艺,但是从21岁才开始正式踩高跷,一直坚持至今;并且沈大爷的儿子也从小跟随沈大爷学习踩高跷;现在到了沈大爷的孙子辈,小孙子从会走路开始就练习踩高跷,如今六岁的他已经可以踩着两米的高跷自如行走,也可以算得上是最小的非遗传承人。

石板沟高跷,有说法是只传本族人不传外村人,在当地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找到沈大爷想学习高跷,都被拒绝了。沈大爷严格遵守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至多会教授自己本村的青年或孩子进行高跷技艺研习。虽然说这样不利于这一民间技艺的普及和传承,但是沈大爷这样做也是因为这一项百年技艺的传承从古至今均遵守这样的规则。作为一项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有这样的地域性也是理所应当的,或许在百年之前,祖先正是通过这样的一技之长维持自己家族至今,在古人看来这样的“独门绝活”是绝对不能被别人“偷”去的,所以制定这样的规矩也是情有可原,那么这样封闭的地域性也不能说是民间技艺的弊端。封闭,这一漏洞可能会造成传承的阻碍,并且现代文明发展迅速,对于相对“落后”的当地社会文化来说,势必会造成不小的冲击,那么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当地年轻人,对于这样的民间文化也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所以,现代社会已经趋于完全信息化、科技化时代,在变革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会有某些历史和所谓“落后”的事物惨遭遗弃。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初级发展阶段,那么唤起世人的重视迫在眉睫。高产值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相应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在相对质朴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和生活可能就不这么引人注意。

这样地域性,作为传承技艺方面,保护了当地文化的完整性不被侵蚀;作为有效的传承发展当地民间传统技艺却造成不必要的沟壑。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了一个值得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三、“高跷狮子”传承现状分析

(一)“高跷狮子”生存现状

沈大爷早在2007年6月9日被任命为云南省非遗传承人,虽然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对传承发展做过很多努力,但是在被任命之后并没有再更多的改善,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责任。沈大爷带我看了一些村里空旷的场地,说平常孩子们就是在这些地方训练,没有特定的场地,并且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沈大爷还得变着法的吸引孩子们来学习。在这近20年的传承时间里,沈大爷和他的学生们渐渐形成演出队的形式,在当地也小有了名气。有时会有其他村的人来邀请他们去演出,也会给予一些劳务补贴,沈大爷更是分文不取的。基于这是一项口传的民族民间技艺,没有书本式的教学又无形的增加了传承难度。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这一民间技艺慢慢得到了认可和重视,纵使学员坚持学习的情况仍不理想、学员人数也不稳定,但是这一门传统技艺也在磕磕绊绊中达到了不错的水平,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邻村会邀请沈大爷和他的“高跷队”过去表演。

我也通过沈大爷老伴口中得知,在这几十年坚持的过程中,全部费用都是由沈大爷一人垫付。在所有的道具中,除了祖上传下来有着百年历史的“狮头”和“文刷”以外,在投入使用的四十多副高跷,都是沈大爷自己一个人制作,平均一副高跷的制作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从选材到打磨、到上漆工序繁复,高跷分为立板和踏板两部分,其中踏板部分由于坚韧度的需要,选材必须是梨木,榫口的配对、承重量的计算也是沈大爷一人亲力亲为。

由于地域性的原因,如何吸引孩子们的加入也成了一个难题。沈大爷还肯定的告诉我,这项技艺从祖辈就开始一代代往下流传,所定下的规矩第一就是不外传的,学习的都是本村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同时作为他自己,也希望在不破坏祖辈规矩同时又能发扬高跷技艺。但是两者本就是相悖的,作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依然在寻找着一条两全其美的出路。

(二)与滇剧作对比,分析传承难的原因

滇剧的发展,已经历了清代、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清代,是滇剧孕育、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剧班子之后,又出现了泰洪、庆寿、福升等戏班,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到了光绪年间,滇剧已经比较兴盛。滇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形态,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坐打”,具有“雅俗共赏、古今同趣”的乐趣。

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来“传宗接代”,作为这一个媒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艺术家这一个行当。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有无数的辅助,影像资料也好书本理论也好,都能提供给无数艺术家们从模仿到创作这个过程的最大化帮助。当被问到什么是艺术的时候,艺术家们都会骄傲的说的头头是道,那么什么又是艺术家呢?说的直白些,就是艺术传承的载体。同样的,在民族民间艺术上,同样的需要传承发展延续,那么传承人也作为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载体进行着自己的小范围活动。

那么就传承人这点来说,滇剧与石板沟高跷都有这个载体。作为传承人,他们也都确实做到了“传承”这一重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从发展开始就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的延续方式,一辈一辈的口述、教授、模仿,一点点的继承下来保持着原有的姿态。每一个传承人不会是生下来就有这样的技能,或许有天赋但是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大多民族民间传承人,他们都已年过古稀但却保持着特有的生活习惯,除了从小养成的习俗习惯,不同领域的精湛技艺就是他们为之捍卫与自豪的东西。

作为地方戏来说,不同剧种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剧种同样也存在着地域差异。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是多元化结合的地方戏剧,每种不同的剧种或许只适用于当地的人民,辅助当地人民劳动,让当地人民娱乐,提供给当地人民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把这一切一切戏曲也好戏剧也好,比作艺术品,从其传承或是引进再到之后的发展演变,都是一种艺术品在彼此交通、互渗、共融的关系里彼此相互纠缠,处于不断被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滇剧在打破规则从而融入大群体的路上,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一览无余展现在众人面前,传承人的教导不再局限于本家,跟随现代文化进行创新。

所以这样看来,高跷也是一样,需要一种途径进行共融,过于封闭的本体、难打破的规则、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些种种都是阻碍石板沟高跷能够有效传承的路障。如何在熊掌和鱼之间尽量做到兼得,需要再加以讨论。

四、传承道路上的创新

(一)高跷舞龙

石板沟高跷在传承上,做出重要的决定———创新。沈大爷在原有的“高跷舞狮”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技艺“高跷舞龙”。这一想法是在沈大爷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萌发的,当他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之后,就想着如何为高跷技艺的保护传承做出更好的贡献。虽然每年省里会给非遗传承人3000块的奖励,但是这点钱对于做道具所需要的支出却远远不够。老艺人又自掏腰包,补上那一块资金的空缺,舞龙表演的道具才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起来。

“龙身”长度十八米,同时需要九个人一起舞动才能完成,再加上一个手持“龙宝”戏龙的人,一共十人组成高跷舞龙队。由于舞龙道具过重,需要青年人来完成,所以沈大爷找了九个青年悉心教导。正当舞龙有一些起色时,其中一名队员发生了意外事件:在舞龙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颈椎半脱位。这样的意外,让本就不被大家看好的创新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迫于其危险性队员们纷纷退出,使得“高跷舞龙”一度难以进行。直至最后,沈大爷做出一个大胆的改变,让孩子们来学习高跷舞龙。

舞龙的重量加上高跷的难度,孩子们不得不从“地上”开始学习。沈大爷用稻草扎一个十八米长的“草龙”,让孩子们先从简单的学起,再上到高跷上练习舞“草龙”,最后换成真的十八米长的龙进行表演。由于“龙头”重量过重,已经年到古稀的沈大爷自己担起这个重任,踩在四米的高跷上带领孩子们一起表演。通过两年的时间,沈大爷创新的“高跷舞龙”这一技艺也被人们渐渐认可,但其中的艰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二)传习馆建立在望

通过第三次的田野,也从沈大爷口中得知,2017年将会在通海县四街镇石板沟村为“高跷狮子”建立传习馆。在这个地方设立传习馆,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高跷这一文化技艺,这就类似于中国人类学之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更像是一个硬性的文化自觉。

在以前写过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我觉得这一点是不得不提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沈大爷通过对儿子的教导,再到对孙子的培养,整个过程就可以说是文化自觉,并且是一个自发的由内而外的行动。暂且抛开古板与封闭不谈,这样的传承和对本村当地的培养,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换言之,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的过程很漫长,需要坚持,在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各抒所长、共同发展的共处原则。石板沟当地的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现代文化与传统高跷技艺传承文化的相融合,在认识自己本土高跷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并且将二者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其载体和纽带就是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

通过传习馆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让文化传习者更好的传承自己的历史,同时也要让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未来发展得到理性的继承和合理的创新。在这个文化教育传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他们耳濡目染、感同身受。通过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让进入传习馆学习的当地人们,能够积极树立起应有的文化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通过传习馆进行教育,其目的是实施对文化的保护,追求的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如果能够成立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我们就可以积极投身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去。同时传习馆也为年轻一代搭建言传身教的教育场所,更为文化保护者和传承人提供真实的、能够切身体会的、并且近在眼前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平台。

成立高跷的传习馆,也可以说是从侧面进行了文化技艺传承的创新,进行了一种辅助作用的创新。

五、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石板沟高跷”的当代价值

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的必然性都在齐头并进,就石板沟高跷来说,尚未走到失传这一步,但是没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或说是受众群也渐渐老去,被外来文化所入侵失去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走到那一步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与时间赛跑,争取时间在毁灭之前做好抢救措施。

有报道说,云南新平县一个数百年历史的花腰傣村寨,在现代文化和浪潮的冲击下当地文化已经濒危。古老的住宅渐渐被现代化房屋取代,服饰也渐渐被遗忘,更多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服饰“土气”,这样的服饰不符合他们的气质穿着会“丢脸”,开始听流行音乐唱外国歌曲,不是说崇洋媚外也不是不能这样做,只是年轻人们却因为这样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研究者们说过,一个民族的灭亡就是从语言的消失开始。从一个小乡村开始,可以深发到整个中国,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积极的去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窘状。

上述例子只在于说明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不得盲目这一想法,同样的,石板沟的“高跷狮子”是当地文化的瑰宝,沈大爷一家把这一技艺视作文化的传承。这一技艺的传承从开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保护这一技艺不说是造福于沈大爷一家,可以说是把这一段600多年的历史保护下来,云南本是一个流放官员民族聚居的地方,这段历史或许能从“高跷”中得到诠释。

保护是势在必行并且时间紧迫,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不能以保护的名号泛滥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虽然针对中国这样的媒体格局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这样那样的宣传导向,但是作为有心保护的一份子的我们,不怕从头来也不怕一步步来,我们可以从传播开始,从分享开始,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间艺术,但是不让其泛滥,画好这个圈。抢救也好,保护传承也罢,不是盲目的说出来就去做的事情,我们一步步做,把保护也作为一种传承,只要有人在就能不停的保护着我们的艺术成果,就能不停的传承下去。

六、总结

在整个田野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项有趣的事情。沈大爷作为非遗传承人,已经当了8个年头,却不曾知道“高跷狮子”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田野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挂牌形式的证明。查阅资料,只在报纸上的一篇报道中看到,说“高跷舞狮”入选了市级的非遗保护名录。那么老艺人在这样的市级保护项目里如何当上了省级的非遗传承人?还是说市级与省级的区分只是三星和五星的区别,并没有管辖的关系?这是我这次田野中最为困扰的问题,也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尚未得到证实的事情。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敢妄自揣测,只能寄希望于上天,能给这位古稀老人以慰藉,也能真正在2017年正式成立传习馆,为这一民间技艺锦上添花。无论是我,还是沈大爷,都不希望让这一技艺砸在自己手中,更不希望成为一个没有非遗的非遗传承人。

参考文献

[1]石板沟村委会.大营村志[Z].玉溪,2006.

[2]百度百科.高跷[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 XZHVuvc V2r9l7S0104HFo7b U6wv Ppa H7AXQWtxg8btnw OU1ojc2oat In YU9ia Q9Fs T UChoy3Hn HNSQDo Vlfq.

[3]百度百科.滇剧[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9973.htm.

“非遗”保护之我见 第8篇

下面结合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 对非遗保护工作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非遗”保护的历史责任

昔阳始建于春秋, 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演变, 昔阳文化沉淀着深厚的底蕴。据考证, 有记载的昔阳文化兴于宋元, 盛于明清。在这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以劳动群众为创作主体的民间艺术, 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 不同类别以及不枸一格的表现形式, 创作出了数若繁星的具有地域特色, 反映时代特征, 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从2009年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全面普查和2011和、2012年先后两次的复查结果看, 昔阳县内“非遗”项目涉及方方面面, 内容十分丰富, 计有十四个类型, 1049项。这些扎根于民间泥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成果, 流淌着民族的血脉, 寄托着民族的追求, 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不仅充分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也弹跳着时代的脉博, 折射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光环, 而也正是在这见证社会风貌, 体现时代特征的艺术瑰宝中, 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失之, 便是历史的罪人。因此, 以政府支持为主导, 充分发挥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组织, 民间团体, 广大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营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 遗产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从而使“非遗”这朵艺术奇葩, 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 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非遗”保护势在必行

我县表演艺术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鼎盛时期, 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前期, 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被认为“复古”, 或被认为“毒草”, 被打入冷宫而惨遭厄运。改革开放以后才迎来恢复和发展的春天, 重新起死回生。但是客观地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依然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诸如配套的保护机制, 完备的法律法规, 纲领性的管理措施, 充足的人力、财力支持等均需亟待解决, 以促使“非遗”保护工作尽快纳入常规性、科学化的保护渠道。与此同时, 我们在先后三次的普查、复查中通过大量社会调查发现, 曾创作流传在昔阳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远不止一千余个, 大量优秀的传统剧目、曲艺、音乐、民间文学等均因得不到即时的挖掘、开发、整合而失传, 即使是现存的“非遗”项目, 基本凭借中老年人的爱好、兴趣而苟延残喘, 任其自生自灭。近年来, 情况虽然有所好转, 但就非遗保护的总体情况来看, 形势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去机制、资金等不到位的客观原因外, 非遗保护本身的问题, 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民间“非遗”艺术受到现代文化艺术以及人们审美标准, 求乐观念的强势冲击。传统、单一的民间艺术生命脆弱, 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有的甚至不得不尘封失传。二是“非遗”创作的原始形态基本表现为个人行为 (按现在的话叫:个人专利) 或表现为家族“祖传秘方”状态, 导致“祖在秘存, 祖亡秘失”。比如:创作与宋元时期的民间舞蹈《昔阳拉话》以其舞步稳重坚实, 舞姿健美大方, 道具别具一格, 曲调特色独到而著称。它不仅唯昔阳之独有, 而且对研究民族舞蹈的起源、演变、发展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然而随着项目发源地民间老艺人相继谢世, 新生代人日见稀少, 原始形态的表演已处后继无人的濒危状态, 着实令人堪忧。三是“非遗”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多属民间艺术自由组合, 非专业团体, 因此, 演创人员受经济利益、情趣爱好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通常处于时聚时散, 忙散闲聚, 随心所欲的自然主义状态。四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 然而既要合时宜, 又要保原味, 人们存有熊掌与鱼难以兼得的尴尬, 从而导致“非遗”文化市场不断萎缩。

三、“非遗”保护建言献策

1、领导重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 从领导到基层, 从干部到群众, 全社会、全方位, 整体联动。其中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因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面地开展摸底调查, 现状分析, 制定规划, 培养传承人, 保护传承地等诸多工作, 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没有出路的。

2、制定规划。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工程必有规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哪些?目前状况怎样, 有无传承人, 传承地, 保护范围和内容有哪些?怎样保护, 涉及多大范围、多少人力、物力, 需要多少财力支持, 哪个部门组织实施, 具体责任人是谁, 怎样评估验收等等都应该一清二楚, 写在纸上, 落在实处。以利明确工作方向, 明确工作任务, 明确工作责任。

3、抓住重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千头万绪, 重点在于抓好每个具体项目的传承人和传承地。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物力、财力支持和政策、管理指导, 以宽舒他们的工作环境。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保护的项目, 传承地的群众对其历史发展最熟悉, 对其开发整合最渴望。因而在他们中间培养文艺骨干, 实施改革创新也最能理解, 最有市场, 工作也必然行之有效。

4、提供舞台。

得到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需要有展示展演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不单指自身的那些小舞台, 还应该有更大空间的社会大舞台, 这个大舞台需要相关领导给予提供和支持。

5、立足创新。

当前“非遗”工作之我见 第9篇

本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起始,在普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的退休教师和农村有文化而又热心非遗普查工作的中老年农民积极分子聆听了会议精神后,深感“积压”为时颇长的内心“文化抑郁”——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扫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新一代人的脑子中是一片空白,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罪过!今天,政府在百废待举的时刻,及时拯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这一工作,遗憾的是“超了时限”——如今的“知情人”为数不多,60岁以下的人,脑子是一片空白;60-70岁的人一知半解,印象模糊;70至80岁的人知情者只占百分之三左右,80岁以上的人就更少了。凭人们的记忆,非遗印象为数寥寥,幸而尚有不少“实物”遗留着。记忆中凡是在30年前的所谓“工作先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就越严重、越彻底,人们的记忆就越“空白”。

在以上所述的情况下,如何去普查?

首先是鼓励“回忆”。当进入非遗普查工作指导员、普查员角色起,脑海里显然不时地浮现着非遗的东西——亲身受授的“民间音乐、戏曲、民间文学”以及其他项目有关人的线索和事物的线索,不分昼夜,笔记本上、手机里都记着非遗线索备忘录。在普查中,首先从年长有识之士的记忆中“查”起,他们从“能知世事”时起,一年一岁的逐一回忆,一件件一滴一点地记。因为年岁大了,记忆力严重衰退。普查中,他们做到手勤、脑勤,想到一点,就及时记下一点。例如,拥有较深文学底蕴、内心长时积淀着丰富非遗文化内容的83岁高龄退休教师汪老,在走路时想到什么,就停住脚步,马上记在随身的笔记簿上;吃饭的时候想到了立即放筷子先记录后吃饭;有时在夜里想到,不论是半夜或五更,马上起床记下,否则,等到天亮,所想到的东西又忘记了。他说这样的情况是不止一次误了事,所以以后只要脑子里有“灵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做到脑子中浮现的东西,他的笔记簿就必有记载,绝不让脑子中记忆的东西有一件丢落。

其二,多向群众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村里村外,凡是熟悉的老年人,不论男女,我们都向他们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的事情,到邻村的老房旧屋去看看,去发现。如“鸾凤和鸣”四字的合体字“鸾”,就是从企石村一户人家老旧房发现的,据说此字已五六十年未见过,80多岁的老人一时也回忆不起来,如不是身临现场发现,光凭老人脑子记忆,已想不起来了。从这个字的启发,又回忆起几个较大的村落里的官庙戏台上横额的“乐乐乐”三字。又如,在一个风和日暖的下午,笔者和汪老师到有关乡村邀了几位老年人,围在一起座谈,先请一位老妇人唱山歌(歌词由汪老师记录),这位老妇人积极热情,她将“长年诗”从头到尾(个别句忘记)唱一遍,引起在座人的喝彩叫好!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经常看到农村里有些农民闲时聚集闲聊,无意中向他们提起“非遗”话题,譬如民间赌博“花会”,虽然未提具体内容,但就能让我们发掘,提供到花会来历、花会人名、花会诗歌等普查线索,同时又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调查其它相关种类的“非遗”线索。

其三,查阅有关资料。农村中书面资料的唯一来源是各姓氏的宗谱。大姓的宗谱,是农村宝贵历史资料,它少不了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记载。从各家的谱牒中观察,虽未发现有关文化方面新的资料,但也可印证我们在调查中得到的一些线索资料与个别家谱中所记载的是否一致。

在历时半年多的“非遗”普查实践,力求做到突出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对本区域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进行调查研究,经调查显示出一批具有本地较大影响的代表性项目被挖掘出来了。比如,民间文学《罗隐传说》、《十八学士传说》、《花会歌》、《张十一》;民间戏曲《提线木偶戏》、《打八仙》、民间音乐“十锦”以及各种吹打乐曲;民间信仰“陈十四娘娘”、“吊九搂”;民间手工艺“廊桥营造技艺”、“染布”、“木称制作”;民间舞蹈“婚丧礼仪、祭祖祭祀”;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民间知识、传统医药等数据线索。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集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于一体的珍贵遗产得到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两者是一脉相承、相生相溶的关系,故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又是交织在一起的。比如,泰顺县内有30余座年代久远、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的唐宋明清时期木拱廊桥(是浙江申遗预备项目之一),其中国保泗溪北涧桥、溪东桥(俗称姐妹桥,桥梁构造与北宋《清明上河图》相似),最具代表性,已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非遗保护名录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提线木偶两个项目应邀国际非遗节参展。

非遗教育 第10篇

一、认识非遗---了解衢州非遗保护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衢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 既有高腔、根雕、古琴制作之“雅”, 也有山歌、道情、坐唱班、庙会、古佛节之“俗”。截止2012年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衢州就有8项 (2006年第一批入选的“西安高腔”、2008年第二批入选的“江山婺剧”、2011年第三批入选的“烂柯山的传说、廿八都木偶戏、龙游皮纸制作技艺、南孔祭典、九华立春祭、开化香火草龙”) , 还有50多个省级、180多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文化艺术更是不计其数。就目前的保护现状而言, 衢州市政府和社会文化机构还是相当的重视和关注的, 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 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宣传工作。全市有2500余人参加“非遗”普查工作, 共搜集“非遗”线索11万多条、调查“非遗”项目7570个, 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保护。为了提高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 衢州还专门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示会。尽管如此重视但非遗保护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即传承人的问题。2011年随着严邦镇老人的离世, 一部西安高腔的传奇也随之终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特点是在于以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承, 因此对“非遗”的保护必然要强调对传承人进行保护。“非遗”专家冯骥才曾这样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脆弱的, 往往是“人死艺亡”。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 如果没有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根本不会存在。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造成很多“非遗”项目后继乏人, 由于学艺时间长、要求高、收入低, 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愿“入行”。那怎么解决“非遗”传承难这一现实问题呢?笔者认为根本的出路在于:非遗进校园。

二、传承非遗---力促衢州非遗进校园

对于非遗传承人的问题衢州市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国家级、省级的传承人每年可以拿到相应级别的传承补贴, 市县文化部门还通过建立传承基地 (传习所) 、访问制度、服务传承人月等工作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目前我市已有衢州市聋哑学校 (细纹刻纸) 、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邵永丰麻饼制作工艺) 、开化县苏庄镇初中 (苏庄草龙) 、江山市解放路小学 (婺剧) 入选了省级传承教学基地。衢州非遗进校园已迈开了重要一步, 但据笔者对柯城鹿鸣小学部分学生的调查, 邵永丰麻饼制作工艺的传承仅仅局限在让学生参观、了解、听讲座等的最初始阶段, 几乎没有麻饼制作师傅向学生传授过技艺, 也没有学生尝试去做过麻饼, 甚至有学生连自己学校有这个基地都不是很清楚, 什么是“非遗”更是一脸茫然!可见衢州非遗进校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涉及的学校和学生数目太少;2、重申报轻传承;3、师资力量薄弱, 绝大部分教师自己都不会;4、重了解少实践;5、非遗进学校但没有进课堂等。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 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因此, 非遗传承的根应该在学校, 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那么应该如何让非遗真正的进入学校课堂, 进入学生的血脉中呢?笔者在此提以下建议: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每一个学校至少有一个本地的非遗项目进行传承;2、不要仅仅是为了申报非遗传承基地, 而要真正的进入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至少了解, 在尝试成功或基本普及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点培养, 开设非遗特长班;3、让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到学校传授技艺, 至少让相关教师先能基本学会;4、将非遗文化编入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 把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5、在课时安排上, 在当前学生课业负担已经较重的背景下开设专门的非遗课是不现实的, 要注重本土非遗项目与学校学科教育的融合。比如音乐课要学习衢州道情, 婺剧;美术课要学习衢州根雕、皮纸制作等。6、充分发挥非遗博物馆、非遗公园等非遗展示平台的大课堂作用, 在春游、秋游或社会实践活动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如观看南孔祭典礼、九华立春祭等仪式。通过以上办法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学校教育入手, 从青少年抓起, 促进衢州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非遗”进课堂, 可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有利于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爱护非遗---薪火相传衢州魂

衢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是衢州历史的鲜活见证, 蕴含着衢州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体现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拿衢州方言来说, 方言寄托着一抹乡愁, 凝聚着地方文化的根脉。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衢州人如果连衢州话都不会讲, 那算什么衢州人呢?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2009年的时候, 百度“吴话吧”吧主、23岁的衢州人周洋曾到市区的一所小学做过衢州话调查。一位戴眼镜的六年级男生告诉他:“我不会说衢州话, 但大多能听懂。父母常说衢州话, 但我和他们交流只用普通话。”另一个二年级男生回答更让他意外:“我也不会, 因为衢州话是土话, 很难听, 这是妈妈告诉我的。”一个女生说:“我们班里没人说衢州话, 只有几个男生打闹的时候会用衢州话骂人。”不会说衢州方言的孩子们, 该如何去了解故乡衢州的历史文化, 他们会不会成为“无根的一代”, 他们还会爱家乡吗?衢州方言也是衢州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浓浓“衢话”中积淀着衢州久远的岁月印痕, 流淌着衢州的精神与灵魂。难道我们忍心让我们的灵魂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随风飘逝吗?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 让我们爱护衢州的每一项非遗, 让我们这些基层文化教育工作者与那些“提灯传薪”的传承者一道, 共同坚守衢州乡土民间文化的最后阵地, 并唤起衢州青少年的文化自觉, 一起留住我们的根, 让衢州魂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

[2].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6月.

[3].刘梅《浅谈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众文艺.2011年第12期.

[4].冯骥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传承人》.2008年6月.

外国“非遗”保护现状 第11篇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并于1962年制定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半个世纪以来,韩国已经陆续公布了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文化财保护法》根据价值大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不同等级:国家确定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给予100%的经费保障;省、市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给予50%经费保障,剩余由所在地区筹集资助。

韩国政府制定了金字塔式的文化传承人制度,最顶层被授予“保有者”的称号,他们是全国具有传统文化技能、民间文化艺能或者是掌握传统工艺制作、加工的最杰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共有199名,国家给予他们用于公演、展示会等各种活动以及用于研究,扩展技能、艺能的全部经费,同时政府还提供每人每月100万韩元的生活补助并提供一系列医疗保障制度,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舆论监督体系完善,确保了各项制度实施的公平、公正。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由来自大学、研究机构、文化团体的专职专家以及政府聘请的50多名非专家包括普通群众组成。由各省长、市长及国家文化财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交由他们论证,委员们将进行项目调研并撰写提交调查报告,通过审议后最终确立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的名录要公示一年,期间接受社会民众的监督并听取各方意见,如果没有被公众接受的项目将重新进行调研论证。

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国家。1840年,法国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保护文物的法律。法国在制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随着人们对保护工作意识的不断增强,保护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展。

目前,法国有1.8万余个文化协会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全法国已划定了91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达4万多处,有80万居民生活在其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将其封闭保护,法国政府采取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敞开大门,使之成为人们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窗口。

“文化遗产日”是由法国人首创的。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免门票,像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博物馆和历史古迹也在免费开放之列。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它们可以得到税收优惠。法国设立的“文化遗产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意大利

意大利人曾不无自豪地说,全世界大约4%的历史艺术品出自意大利。也有人说,整个意大利就是一件大文物。作为希腊文化重地、罗马文明的中心、天主教的核心、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多得数不胜数。1996年,意大利当时还只有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意大利的世界遗产数目已发展到37处。

从1997年开始,意大利政府在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考古博物馆、文物古迹、著名别墅以及一些著名的建筑等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免费对外开放。全国各地150个城市中数百座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古迹,一律向公众开放。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实践初探 第12篇

一、校本课程今回眸时——写意情深

在新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因为一方面校本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学校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课程制度的重建为基础,从而有利于创新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定位课程本质,保证常态规范

校本课程,从活动的开发阶段到资源整理阶段,再到有效教学指导研究阶段,最终成为现在实实在在的“课程”——十余年,真的不易。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前行,我们意识到:这门课程的实施落脚点在学校,学校能否进行“校本化”实施,是该课程常态化、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一门课程的实施必须规范管理,在规范中进行本课程的本位实施,按规范要求实施那就是常态。

1.建构常态模式

何谓校本课程的“常态”?以下几个方面是国内知名专家所提出的——

区域大面积普遍实施,地方有规划和方案,有比较完善的课程制度保证;

学校有实施方案,有全员参与的教师指导团队,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发展策略;

纳入课程表,可持续实施;

(厦门市教育局——厦教综2008年4号文件明确纳入课程计划)

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有规范、细致的学生活动记录。

对于学校而言,我们要思考:“常态的”的标准又应该是什么?

——研制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形成校本课程常态实施的规范(纳入教导部门的课程管理);

形成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学科备课组、常态的教研);

整合利用学科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入学校的发展战略(打造经典校本主题)。

有了这些“常规”的标准,才能谈得上“常态”!

本着“常规标准”,我们首先定位规范,夯实常规要求,进行本位的实施。

(1)进课程——严格课时制,提供时间保障。1~6年级每周一课时,不准随意挪课、调课、占课。

(2)聘专职——引进专业教师,同时在学校师资情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抽调骨干力量教师参与该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加强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采取重点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既注意发挥专职教师的核心指导作用,又重视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实行协同指导。

(3)建团队——成立备课组,除了专职教师外,兼职教师一人一个年级,形成相对稳定的循环。

(4)创教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扣线串珠,自编属于学校的特色主题。

(5)建评价——建立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尤其是三星评价激励机制,深受学生喜爱。

2.丰富教育资源

对于校本课程而言,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也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首当其冲面临的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最高的问题往往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关切。校本课程我们关注的是回归生活,回归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身边一笔宝贵的资源,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基于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基于对学生生活现状的思考,更基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标,我们将“非遗主题”系列校本课程进行筛选、优化、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如下:

(二)推动课程实施,促进动态发展

着眼于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从师生的发展、课题的引领、活动的开展、创新的尝试,一步一个脚印,进行了踏实的探索,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师资队伍培养——求真务实

校本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校本课程里的成长不容置疑的也离不开教师的进步与发展,师资是课程开发的关键。基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校本课程的要求,我校的做法首先是“自培自导”,“恶补”专业知识:1带着老师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学习参观、了解体验非遗的魅力。2聘请专业人士上讲台、进课堂,老师和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成长。3大量收集相关材料、书籍,给自己充电。4走访民间艺人,学习技艺,教师先入门。立足本校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和辅导,让教师的文化积淀丰润起来。其次是“自编自演”,“耕作”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本应是动态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初编教材后,在实际课堂的操作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教材,淘汰不合理的做法,调整内容,改变形式,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目标更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当我们看到老师们为之付出的改变时,感受到教师的课程意识,开发研究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也因教师的努力而受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让师生涌动着教学相长的蓬勃生机,演绎属于自己成长的精彩。

2.课题引领深入——上下求索

校本课程优质的实施,就要摒弃随意性、盲目性、必须静下心来做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瓶颈。1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借题发挥。我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承与实践”课题市级立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课程的实践中,课堂呈现的不合理元素,加以改进。如在三年级的木偶教学中,老师每节课教给学生木偶的演绎手法,如“大刀花”“八字花”,运用这些基本指法进行表演,但在课堂上要求掌握到位,练功时间偏长,显单调,学生出现厌倦、不感兴趣的状态。怎样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尽情感受民族非遗文化的魅力?经过课题组的教研,大家集思广益,走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路子,决定把各种木偶的制作引进课堂,用布、纸、乒乓球或废物利用等,让学生不仅体验民族古老的文化,还在动手中感受创作的乐趣,动手动脑,心灵手巧。

2以课堂案例为抓手,课题驱动。正确的课题效益观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应付的,是短、平、快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关注过程,关注落实尤为重要。立足课堂教学,三个纬度如何有效渗透,教师要分析、分享案例的得失,碰撞、否定、求解、求证完善课程的目标要求,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3.搭建展示平台——精彩绽放

展示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道。1思想的展示是观点的碰撞。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一个闪亮的名词,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最大权利,同时对老师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老师在此方面的理论水平,提高课程建设的专业素养,我校开展各类的专题沙龙、主题分享:《校本课程中最应关注学生什么》《我校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创新从哪里突破》……个人思想的展示体现一位教师在课程方面的理解、认识、独特思考,教师们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掌声阵阵响起……展示个人的功底同时,精彩的是思想的准确定位。2行为的展示是变革的体验。实施校本课程的老师同样经历教学的常规过程:备课、说课、讲课、评课、课后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动。公开课、课题课、观摩课、同课异构、磨课等让教师们在每一次展示中使出看家本领,每一次课堂教学磨砺,不仅是锻炼与展示的机会,更是展示教师在参与过程中的心灵感受、互动的经历、切身的体验、深度的反思。

4.传承催生创新——智慧灵动

在传承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实施中,我们认为不是单一的技艺传承,文化知识的简单了解,面对现实的现代生活,学生需要学会静心、专注、坚持、欣赏、运用,通过校本课程这一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动脑创新能力。

在我校,校本课程突出了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人文性的特点,这些都在课程实施深入中显现,也是教师们在校本课程的磨砺中感受到的课程特性。从中看到老师一点一滴的进步:(1)重新建立课程观,明确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不再按部就班,顺痕走路,品尝到走出课本,走近学生,不再死教书的淋漓畅快。(2)重新定位学生观,学生也是课程的建构者,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要相信孩子行。(3)重新定位教学观,注重体验与实践,敢于探究与尝试,合理地运用教育资源,关注学生自主健康发展,创建一种“合作分享”的教师文化等。

二、校本课程未来展望——融情润意

(一)融文化之情

为了避免我校校本课程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承载育人的功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践、体会的平台,我校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进一步丰润校本课程的文化:如我校正在编写的一年级的《闽南童谣与童玩》课程中,把闽台戏剧故事、元素引进课堂,民间文化艺术的亮相让学生初步了解高甲戏、歌仔戏的典型人物及其特征、表现形式,明白做人要学谁,做事要斟酌,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童谣编成情景剧,在剧中边学闽南话,边潜移默化地渗透童谣的育人功能。又如三年级的《剪纸》课程把厦门的传说故事写进教材,并根据这些传说故事,编辑剪纸的内容,有效地剔除唯技能论的问题。

(二)融发展之意

校本课程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调整,才能有实质性的发展,我校每一学年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展一系列的研讨、求证活动:请教专家进行评点论证;发动全体师生对校本课程实施内容的合理性,对课程目标定位的层次性、准确性,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度、满意度,对课程评价的可持续性、动态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以便对下一学年的课程有效实施提供纠正、指导引领的依据,促进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动植物标本下一篇: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