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馆范文

2024-08-05

大学美术馆范文(精选12篇)

大学美术馆 第1篇

中国版画的历史不是平平淡淡的, 而是波澜起伏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版画的国家。很多学者甚至把版画的开始追溯到了原始社会和先秦时代, 从刀刻和拓印的角度, 考察了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以及先秦时代的甲骨文、青铜器纹饰、玺印等艺术形式。秦汉时代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则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版画性质的制作1”了。到了唐代, 由于佛教的传播以及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佛教版画诞生了, 这被视为最早的版画, 所以说“版画起源于唐代, 已有铁证, 自无疑义。2”鲁迅先生给予中国版画以极高的评价, 他说:“中国版画, 从唐到明, 有过体面的历史”。

关于民间版画的概念, 从造型艺术角度而言, 不囿于限定“创作者”和“欣赏者” (或者说是“使用者”) 的阶级属性, 可以进一步把“民间”理解为“民间趣味”。从这个角度看民间版画会发现:这些作品实用的目的要大于欣赏的目的, 造型和线条随意、自由, 却又充满智慧, 饱含质朴, 充满生机。

总的来说, 版画有着千年辉煌的历史, 版画记录和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并形成发展为过年时家家离不开的年画。年画制作在全国遍地开花, 展示出各自的风格特色, 凝结着百姓的智慧才能, 独特而新颖的艺术创造独具一格。

二、大学美术馆的功能特征

大学美术馆兼具公共美术馆的主要功能, 即美术作品的收藏、保管、研究、陈列、展览和交流, 同时, 还以主办各美术专业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展为独特职能。在大学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其受众主要为本校教师及学生, 这与公共美术馆有着很大不同。“正因为我们缺乏公共领域的‘前史’, 包括缺乏作为公共领域起源地之一的艺术博物馆的历史基因, 因此包括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只能作为由政府垄断的社会资源而存在。3”

大学美术馆策划的展览首先要为在校师生服务, 因此, 展览选择的主题角度自然与社会上的公共美术馆有所不同。通常承载着由美术馆展览延伸到广阔人文社科领域的职能。关于大学美术馆的发展目前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因为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体系里, 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机构建设成为国际上综合大学的重要项目, 强调了美术与美术史及视觉文化在塑造人才、开发智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价值。4”就中国版画 (年画) 而言, 传承民间年画艺人的技艺, 唤起观众对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热情, 触发了艺术院校师生对它的关注, 促进了对民间艺术以及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化。

三、民间版画走进大学美术馆

1. 内丘神码展

“内丘神码”展览于2008年举办, 是为了向民众展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神码。神码是中国木版年画之祖, 内丘神码是目前尚存的木版年画的“活化石”。它除具备一般年画的共同艺术特点外, 其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价值及其由文化价值而产生的信仰和习俗, 进而从这些特殊民间信仰和习俗中研究出它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民间文化遗产, 其文化精神应该让更多的人体会和感受。

2. 岁时纪胜——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展

展览于2009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举办。展出的作品来自全国各年画产地, 包括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新绛、湖南滩头、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等地, 总计达300余件的民间年画作品。

3.“庶民刀笔”中国民间版画艺术展

展览于2011年3月10日至3月25日举办, 是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国光大银行合作的展览。该展览不仅为学院青年画家的创作提供更大的艺术空间, 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高端文化深入推进, 为社会各界参与艺术创作、加强文化交流搭建沟通平台, 营造一种更全面、更广泛且不再拘泥于学院的社会艺术氛围。

四、结论

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在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的热潮中受到重视, 作为民间版画的重要类别——民间年画——已经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代表之一。

从美术角度出发, 以地区为线索, 综合展现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现状, 特别是其作为视觉文化的独特价值, 是天津美术学院数次举办中国民间版画展的主旨所在。通过展览, 可以增进人们特别是在校师生对民间艺术和年画的文化价值的深层了解, 也可以为当今美术创作提供可贵的借鉴, 在这一基础继续努力而踏实的进行研究, 必将能取得更为可观的收获和成就。

注释

11 .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6.

22 .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14.

33 .李行远.论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博物馆.王璜生主编, 无墙的美术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8.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历年美术高考考题 第2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3年考题

设计专业:

色彩科目:色彩(命题创作)3小时“窗外的景色”

素描科目:路灯下的自行车

速写课目:野餐

考试要旨:

素描:旨在测试考生对造型的审美感受、观察方法、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色彩:旨在测试考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色彩感觉的敏锐程度、色彩关系的把握和艺术表现能力。

速写:旨在测试考生对所表现对象的观察、概括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考题

造型专业:

素描:半身写生

色彩:头像写生

创作基础:中秋节 设计专业:

三科题目完全一样:中秋节

素描色彩要求一样,根据题目默画,不少于三件物品,注意氛围营造

速写要求两人以上,且其中一人为正面或侧面 艺术史论专业:

素描默画课堂记忆,笔试文艺基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考题

素描:

静物默画,搭在扶手上的一件衣服(尺寸:8开 时间:180分钟 满分:250分)色彩:

静物默画,搭在扶手上的一件衣服(尺寸:8开 时间:180分钟 满分:250分)速写:

华艺名教育 艺旗美术网

场景速写默画,《书报亭》(尺寸:8开 时间:60分钟 满分:250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0年考题

造型艺术专业 :

素描:女青年半身像写生

速写:拜年

色彩:男青年头像写生 艺术设计专业

素描:一本打开的书,一朵玫瑰花,一个手机静物默写

速写:车站等车的母子

色彩:有布老虎的表现虎年春节气氛的静物默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考题

色彩考题

一块黄白布,一杯橙汁内有一吸管,一打钙奶饼干

一个鸡蛋,一个绿色的梨,一个盘子 设计考题

以“温馨”为题表现创意.要求平面,立体各一幅.都要上色!速写考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素描考题

揉皱的报纸,一玻璃杯清茶,一个老花镜 设计专业:

静物写生 : 一个中瓶可口可乐,一瓶易拉罐可口可乐,一个纸盘,两包方面面,一红一绿,两个鸡蛋,一双筷子,一张报纸。8K 3小时速写

写生 :写生监考官一座一站动态在同一张8K纸上

30分钟素描:同一组色彩静物素描,纸张8K 3 小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考题

造型专业

素描:男青年胸像带手写生

色彩:女青年胸像带手写生

创作:等车

华艺名教育 艺旗美术网

速写:人物动态全身速写写生 设计专业

素描:向斜前方抬头的男青年写生

色彩:白布、报纸、两个黄梨、一个黄苹果、桂圆若干、牛皮纸袋一个、撕掉标签的透明矿泉水瓶一个

创作:以运动为题画一张平面设计,要求画面中必须出现sport字样

大学美术教育 第3篇

美术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行为,人类的文明与美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教育也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文明史,成为了人类传递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了我国美术教育新的历史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与我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审美也已经成为了时代词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我们应当明白,美术教育不单单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人们艺术思维,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1、大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们对美准求的结晶。”马克思把这句话说的很美,它所隐含的是另一句话,那就是我们要以美的原则改造世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术教育所倡导的审美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必须要正视到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压力,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有可能会彻底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是个大染缸,如果没有受到优秀的审美教育,那么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走上人生的不归路。如果让美术教育往上延伸,我们可以将他和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通过了解和欣赏祖国的美术作品,对祖国的文化游更深的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如果将美术教育延伸大学生个人的学习当中,美术教育将产生更广泛的作用。首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最直接的作用。其次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每一种艺术形式教育的基本要求。再次是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对生活有一个良好的认识。然后它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最后他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的求职,现代建筑、工业、商业等都离不开美术,,拥有了美术这个基础,会给自己的简历上增添一抹亮色。

2、当前大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老师,心态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开始越来越朝着技能教育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被严重的忽略。这本身没有不好,也符合我国高校转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但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因为美术教育所提倡的是一种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不是仅仅在技能教学上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人生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缺乏创新教育。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较为僵化,许多应试性的艺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许多基础文化素质较低的学生为了考上美术院校,于是就成为了这些艺术培训机构的生源。这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应试性教育,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但却并没有多少艺术天赋和才华。而一些高校为了争夺生源,也招来了许多基础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功利性超越了创新性。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存在,高校的扩招造成了教师的短缺,于是一些能力较差的老师走上了讲台,因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差,所以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创新性,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師能力素质较低。如果要提升大学美术教育的水平,那么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关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美术教师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都不是太高。许多刚出校门的年轻教师,自身能力并不高,却凭借一股子热情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自己并不成熟的知识和思想一旦灌输给学生,就将影响到学生。还有些老师职业道德素养较差,不重视师道尊严,不尊重学生,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不愿意和学生交流,造成了学生的方案,给美术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老师热衷与评职称和升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身上,忽略了自己教学的责任,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现象。

3、加强大学美术教育的措施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基础文化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明白,虽然自己是艺术教育工作者,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画家或者艺术家,更多的孩子最后不会从事这个职业,所有要把工作的重心向基础文化教育培养。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在一些高校中,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过于“机械化”,过于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虽然许多学生毕业后的接触到工作可能只需要技能,但是对于美术工作而言,如果审美能力较弱,就很难有上升的空间。再次是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的许多高职院校,教育理论课程较少,学生的理论水平较低,这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调整课时结构,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课程,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艺术的认识。然后要增设一些针对性的课程,如书法篆刻、手工制作等课程,这样“教”和“做”就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发展需要创新,但要让创新成为一种风尚,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要加强引导,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思维方向。如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和形状,进行和谐的构图,充实画面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自己的创作一点点积累体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其次要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再次是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地应有到课堂当中。我们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是由教师讲、学生练、教师改这三个步骤组成,理性知识太多,感性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加立体的、带有时空性的教学,并通过形、声、色全方位的展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美术教育既需要一股新的力量,建立优秀、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要加强学习,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认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要多向别人请教,多和学生交流,从交流中得到反馈,不仅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可,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改革美术教师评价体系。我们当前之所以有很多老师不重视教师,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跑课题、找项目、发论文上,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因此,必须加快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将教师从功利的牢笼里放出来,专心投入到教学当中,为大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今是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大学美术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学习,以新的艺术理论和思想,培养出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艺术家。

(工作单位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电话 13720228452

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浅议 第4篇

1 专业技法教学

美术是造型艺术的另一种称谓, 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现代设计等各种艺术形式。因此, 美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教学应该是综合性的艺术思想体系。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 从美术技法的教学入手, 这是做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美术技法是从事美术创作的技巧与方法。不同的艺术表现, 有着不同的艺术技巧和手段。大学教育相应地开设不同专业的艺术课程。但各自专业的教学都要严格的进行技法教学, 因为这是重要的基础课程, 是为实现学生能够掌握艺术创作中的基本技术技法为目的, 这是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在大学美术教育中, 专业技法的教学, 也就是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教学任务, 这部分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教程, 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基础美术技法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科学严谨、全面细致地完成好教学任务, 给学生打造一个成熟而坚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让学生在大学期间, 更多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为将来的艺术研究和美术创作架构出牢固有效的平台。

美术技法是实现美术创作的必要手段, 不能掌握专业技法, 就无法实现美术创作。在美术技法的概念中, 它包罗万象, 方法很多, 不同的专业都有很多不同的技法和手段。例如:绘画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明暗、笔触、构图等。摄影艺术中的构图、光线、影调、景深、情境等。雕塑艺术中的刻、镂、塑、凿、琢、铸等手法。建筑中的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调、装饰等方法。园林艺术中的造山、理水、绿化、美化等各种技巧的运用等等都是体现创作和设计的有效手段和创造技法。因此, 美术技法教学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教学有精心、全面、细致、科学地教授方案和教授过程, 做好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氛围, 更好地实现基础技法的教学目的。

2 专业能力的教育

专业能力是指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问题, 专业技能技法也是一种能力但不是美术创作能力, 只能是美术创作能力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技法的人, 应该是一个业务精湛的工匠。只有创作能力强的画者, 才是具备专业能力的画家或美术设计师。

大学美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有能力的人才, 美术能力体现在美术创作上。而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美术审美能力、美术的创造能力及美术的研究能力。

2.1 美术的审美能力

美术的审美能力是要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 有全面、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感觉和领悟, 能从美学的高度, 审视美术作品的美学功能与美学价值, 并深度认知美术作品的美学品格与美学底蕴的内涵与表现。

2.2 美术创造能力

其中又包括灵感捕捉能力, 形象孕育能力, 构思形成能力, 情感体验与表现能力, 艺术联想与想象能力。这些能力丰富积累, 营造出美术创造的基础素质, 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2.3 美术研究能力

美术研究是坚持社会实践的学术领域的探索行为。是对文学、历史以及与历史相关的美术知识, 技法和思想的不断学习。在理论上不断的丰富和提炼, 以渊博的学识来促进美术创作的发展。搞好美术研究是每一个从事美术工作的人, 必须一生坚持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美学思想和美学修养, 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的美术创造收到好的效果。

为更好的提高专业能力的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以科学发展的思路, 根据客观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用最人文化的教学理念和最有效的教课手段, 来启迪学生的热望和信心,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3 文化素养的培养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正于“知识经济”的大概念下, 文化以被认知社会发展中的软实力。对于人的文化教育已被纳入素质教育的大课题中。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 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是思考艺术文化和美术文化两个方面的教育问题。

当代的大学美术教育必须纳入素质教育, 这是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把对学生的艺术文化培养和美术文化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是时代的需要。“艺术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是以整个人类文化作为参照体系来探讨艺术的学术问题, 而美术文化素养是美术文化的体现, 是美术与文化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用文化学的视角与高度来观照审视美术史、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及美术创作, 可以加深人对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及美术作品中文化内蕴的提升。美术学是个大概念, 它包容绘画、雕塑、建筑、环艺等十几种艺术领域, 而每一个艺术领域从出现到发展, 都经过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使每一个艺术领域发展成为专门体系, 也同样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文化系统。一个久存的建筑就是一部史书, 它承载着社会背景, 文化走向, 艺术审美及工程技术等文化要素。一幅好的绘画和摄影作品, 也同样要保留当时代的人文信息。为此要作一名有能力的艺术家或美术家必须要坚持艺术文化修养和美术文化修养的培养。不断地丰富阅历和知识, 懂古通今, 知识渊博, 方可有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艺术思想, 才会更有能力去解读时代和历史, 更有能力把握美术发展的动向, 更准确继承艺术精髓和体现时代精神, 使美术事业更有宜于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在美术教学中高度溶入文化素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是需要紧跟时代的进程。大学教育是民族和国家教育的基础, 大学教育肩负着国家和民族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提高民族文化和提升国家教育水平, 主要是以大学教育为重点。大学的美术教育也是如此, 在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领域, 我们需要继承好的办学方法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广开思路, 顺应时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都将在新时期对教育提出更新、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明确, 教育是为进步所存在, 国家的进步当以教育的进步为依托,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这是永恒的真理。大学的美术教育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的社会情况下, 更需要不断的完善开拓。

特别是科技办学, 科学兴教, 是目前也是将来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对美术人才的成功培养, 是以时代的要求为标准, “教育当为时代服务, 人才当为社会所用”这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

摘要:从专业技法、专业能力及文化素养培养等方面探讨大学美术基础教育。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 第5篇

摘要: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绘画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 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

二、对中国建筑的鉴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有7000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它的发展从未中断,并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建筑有重要影响。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令世界叹为观止,取决与它以下几方面特点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结束语

美术鉴赏课更好的培养我们,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地是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有位大家说过:“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要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致谢: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参考文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中外美术鉴赏》 徐改,刘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8-01

2、《美术鉴赏》 李新平,成文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4、《西方美术史》 李春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大学美术馆 第6篇

7月21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凯撒旅游冠名赞助的“凯撒艺术新星:2013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在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并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本届“大学生提名展”的特别奖桂冠由赵晓潇摘得;郑梓程获得徐唯辛奖品;艾沙江·吐尔逊获得苏新平奖;王亚微获得周京新;钱亮获得瞿广慈奖;杜亚璇获得张见奖,此外还颁出金奖3名,银奖6名,铜奖12名以及优秀奖14名。同时,在今年新增加的影像单元中颁发了最佳影像奖 、最佳创意奖及最佳制作奖各 1名。2013大学生提名展由青年批评家何桂彦先生担纲策展人,并由高校学生担任策展团队协助完成展览策划。在以“游与艺”为总主题下,设立“心动”与“抵达”两个展览单元,汇集了油画、装置、影像、雕塑等多种展览方式,这种多元的展览形式、开阔的思维方式激励着年轻艺术家朝着超越世俗、自游于思想瀚海、恢复自我的天性发展,在“心动”中有着更为开放,更为广阔,更适合想象的自由驰骋和人格的自我张扬来最终“抵达”对艺术的梦想。本届展览与“以设计师为中心”的交流平台站酷网强强联合,开辟第二作品征集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征集设计类作品,为设计师和美术馆搭建了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期待更多的人关注创造未来的艺术学子,关注他们给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可能性。展览截至8月22日。(许晶)

大学美术馆 第7篇

(一)有利于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通过将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合理融入到大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情操。[1]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可以切实有效地利用文化表象将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及对现实生活的无限憧憬等内容进行表达。有效丰富学生美术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对大学生的品格、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内在思想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更加自主的投入到日常的美术文化课程中。

(二)有利于充满展示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价值性。

当前现存的民间民族美术文化继承与发扬,需要以人为物质条件。只有将其充分融合至课堂教学活动中,才可以更加有效地体现我国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价值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形式是最初的创造形态,仅仅满足于当时时期人类的物质需求。[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价值性也随之不断增加,进而逐渐彰显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

(三)为现有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进而严重影响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现状,我们需要将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科学的融入至大学美术教育课程中,通过有效升华其艺术价值,为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3]

(四)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当前阶段,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可以从根本上满足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精神,也囊括了大量人类对于宇宙以及美学观的相关理论,其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自身具备较强的生命力。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及时提高自我对其的认知,将其合理的融入至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感知,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从根本上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

二、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进入大学美术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操作能力,全面构建教学实训平台。

在实际融入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构建教学实训平台。通过有效构建教学实训平台,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训场所。例如,定期举办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展会等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创新实践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扩宽学生的美术艺术视野及文化内涵。

(二)不断增加大学美术教育课程中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授课比值。

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以美术教育为基础,不断扩大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教学力度与深度,进而不断推动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价值性的发挥。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地增加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授课比值,通过此方法来从根本上实现文化传播的教学目标。

(三)积极创设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传播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需要为学生积极创设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传播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设置教学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课堂教学发展目标。同时,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构建专门的民族民间文化管理及价值性传播组织,进而从根本上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保障。

(四)不断提升大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当前阶段,大学生对于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文化创新思维的提升,文化情操的把控及民间民俗文化的认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一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美术教育课程中,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无法得到顺利发展的根本因素。[4]为此,大学校园内的美术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注重班级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通过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呆板的问题,进而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做出自我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文化处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系中十分关键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诸多影响,为此,大学院校需要采取诸多文化保护的应对方案,为我国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本文就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融入大学美术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黄荣.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人类学价值[J].大舞台,2012,1(1):216-217

[2]周凯.关于加强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开设民族民间美术课的构想[J].教育论坛,2015,(8):89-91.

[3]林果.关于云南民族民间美术的教育与创作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14,1(1):58-59.

美术类大学生学风建设探析 第8篇

一、美术类大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 他们思想开放, 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由于专业特点的影响, 美术类学生的优势明显, 他们情感丰富、易感染, 形象思维发达, 对周围的事物敏感, 能够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 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气氛。在面对专业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容易感性化。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注重专业课程学习, 忽视公共理论课程学习。

美术类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专业课程情有独钟, 努力专研技能水平的提高, 和授课教师保持经常互动, 能够认真上课并保持较好的学习纪律;而对一些公共课程却出勤率较低, 对课程兴趣较差, 上课睡觉、聊天等现象经常出现。很多人认为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不大, 对今后的就业和考研也没有益处。

2、学习纪律涣散, 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

美术类大学生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纪律性差, 这不仅体现在宿舍、卫生, 更在学习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一般大学在管理中都会强调学生的上课出勤率, 希望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习惯, 按时上下课。而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 美术类大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较为突出, 他们整体的时间观念较差, 对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纪律涣散成为最难克服的问题。

3、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就业率和考研率相对较低。

美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知如何写总结、文章错字较多等现象, 虽然教师积极进行引导, 但还是有部分学生知识水平不高, 特别是在面临毕业时就业和考研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很多学生专业基础扎实, 工作协调能力很强, 但往往是因为笔试成绩差而被淘汰, 最终导致美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相比其他专业要低。

4、学生个性张扬, 集体凝聚力差。

目前, 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 接触新鲜事物比较快, 学生追求自身的与众不同, 在面对学习问题时往往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强调个人的特点和能力, 缺少沟通交流, 特别是专业技能好的学生经常独来独往, 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当中。在班级或系部的集体学习活动中美术类大学生凝聚力差, 这也影响了整个班级或系部的学风建设, 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二、美术类大学生学风问题出现的原因

1、高考时受艺考影响, 学生注重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目前, 我国的艺考主要考察学生的美术功底, 对文化课程要求较低, 并且大部分高校在录取时以专业成绩先后进行录取, 这就导致美术类大学生在面对艺考时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 在冲刺高考时大部分时间用在画画上, 这也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时主观上仍重视专业课而对公共课程兴趣不大, 甚至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

2、成长和学习环境影响, 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已经养成。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就受到家长的精心呵护, 碰到问题基本上都由父母帮助解决。这导致他们的自立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 时间观念不强, 对父母过分依赖。而美术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创作灵感, 学生专业创作可以依个人情况调整, 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允许学生适当安排自己的作业进度, 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利用这种机会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课, 长此以往不仅在专业课程上纪律松散, 而且在公共理论课程中更是无时间观念, 不能按时上下课, 导致整体学习风气较差。

3、文化基础薄弱, 考研就业容易受阻。

美术类大学生从面对高考时就主要注重专业技能水平, 文化课程大多只要求最低分数线。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而加入艺考的队伍。因此, 在进入大学后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好但专业技能水平差;另外一种则是专业技能水平高而文化基础薄弱。从总体上看, 美术类大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毕业考研和参加笔试录取考试时尤为明显。从笔者所在的美术系可以看出有很多学生在录取院校的专业技能方面取得前几名的好成绩, 在外语成绩上往往差一两分而无缘面试;在笔试录取考试时情况也是如此, 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用人单位在了解了美术类大学生的这种特点后往往也做了专业上的限制。

4、信息交流快, 学生追逐潮文化。

目前, 美术类在校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 90%以上的人都有电脑, 生活时刻离不开网络。在信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学生不缺乏最新资讯的了解, 经常留恋于网络, 被层出不穷的游戏和聊天、购物等活动吸引, 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造成很多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文化常识。在班级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甚至认为还不如上网聊天有乐趣, 从而失去了学习努力的方向。

三、转变学习观念, 加大学风建设力度

学生学习风气的养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更需要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 尽快转变美术类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1、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教育和管理不同于高中时期, 不能强调被动服从。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多开展有益的学习活动, 如辩论赛、征文比赛、技能赛等活动, 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比较, 更要提高学生对公共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使学生能够在娱乐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完善。利用校园板报、新闻媒体进行学风建设宣传, 并对优秀的学生和系部给予精神鼓励, 使学生有荣誉感和成就感,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日常管理, 督促学生严于律己。

学习纪律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甚至整个系的学风建设, 平时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美术类大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耐心, 针对一部分纪律涣散的学生要通过日常考勤制度进行及时督促和警示, 采取批评教育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班干部或学习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使其他人自觉遵守纪律,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开设文化选修课, 提高学生文化基础。

美术类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文化理论知识处于弱势, 在各种学习竞赛中经常被淘汰, 因此学校和系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开大学语文课、政治理论课等课程, 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创新授课形式, 针对美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有趣的互动形式,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终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考研录取率打下良好基础。

4、挖掘潮文化魅力, 凝聚学生力量。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 大学生交流表达、聚集的方式呈现多元化, 只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和凝聚他们的力量才能做好班风学风的建设。学校应利用新媒体和新文化产品, 通过微电影、微信、漫画等文化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利用专业优势吸引美术类大学生的参与。学生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潮文化, 努力成为大学生网络服务主体, 在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答疑解惑、工作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促使美术类大学生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达到建设良好学风的目的。

摘要:大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美术类大学生的学风建设面临很多问题, 主要是学生学习重点不同、学习纪律差、文化基础弱等方面。应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从课程设置、习惯培养和监督促进等方面努力转变美术类大学生的学习风气,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美术类,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左冰, 宫萍.艺术类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工作探究[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人文精神与大学生美术教育 第9篇

一.美术的人文精神与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

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艺术教育的目的, 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 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 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 引导大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 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 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大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 珍视生命, 热爱生活。通过营造宽松、民主, 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 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大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 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 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 引导大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 引导大学生关心人文精神十分必要的。

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是从人文教育出发, 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大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为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挥美术特有魅力, 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大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 使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 丰富多彩, 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大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开扩大学生美术文化视野, 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保护大学生独特的个性, 并给予大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 开发大学生创造潜能, 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为促进大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新课程带给美术教育最根本的变化, 将是体现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 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 联系大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历史文化营养, 紧密联系人类生活、情感。

三.美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可接受性, 并联系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与大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 让大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 使大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 挖掘其内涵, 使大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大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 能够积极主动学习, 由生活激发兴趣, 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 必须注重大学生情感体验, 提高审美情趣。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 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 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大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 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 使大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 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 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 达到健全人格, 陶冶情操的目的。

大学美术馆 第10篇

一、传统考试与美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相趋甚远

美术作品的完成与其它艺术作品的完成一样, 在其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差异和共性, 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的完成, 艺术家要对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有所感悟, 从中发现出一般人不易发现的美的因素;其次、美术作品绝不是生活形象的堆砌, 而是经过作者对其进行了加工、提炼、概括而体现出有一定审美意图的, 有了主题思想的作品。最后, 画家运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 塑造出生

6.在视唱练耳和舞蹈音乐作品欣赏的基础上, 组织基础声乐、钢琴的练习, 给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注入灵动的因子,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感悟力。

大学舞蹈教育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 作为舞蹈教育的实施者要进一步明确:舞蹈是音乐的形体,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在舞蹈教育实践中, 积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觉舞蹈和音乐, 强化舞蹈教育中的音乐修养, 促进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舞姿与音乐美感风格浑然天成, 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能力卓尔不凡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颖娜.谈舞蹈教育中加强音乐修养的必要性《舞蹈》2009年第09

动、感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形象, 形成带有鲜明创作个性的美术作品。这样的作品必定是作者尽心竭力之作, 而非一蹴而就即能完成的。以中国画为例, 从魏晋以来, 山水创作的理论先于美术作品的出现, 便肯定了山水创作的“畅神”与“怡情”的特点, 并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其后在历代中国画创作中, 非常强调画家的天资修养, 才情爱好, 笔墨功夫、金石诗赋等文化素养在作品中的体现。北宋沈括对绘画就有很深的理解:“书画之妙, 当以神会, 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 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 至于奥理冥造者, 罕见其人”[1]。刘墨先生从文化角度, 对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美学与人的关系上, 更是一语中的:“唐人论画, 犹在鉴戒人伦一层着眼, 宋人则已转入更内在的心性的修养, 深达性情之人文旨趣, 于是画可以治心、可以理性情, 可以深入一道。而由绘画艺术要素之感觉与分析, 进而深入画家人格生命之体认与概括……”[2]。两段话共同谈到了绘画的本质问题, 以此来看来, 绘画更重“奥理冥造”和“人文旨趣”, 其方法技巧尚属基础, 而当前大学美术教育, 普遍重视技能与实践, 轻视人文素养及个人才情志趣的关怀。因此, 大学美术专业考试试卷或者作业, 很少具备一般作品的因素, 从他们的纸笔形式考试试卷上, 能够体现出他们对美术专业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与了解, 还不能达到充分表达个人思想的地步。而传统的考试与美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相趋甚远, 考试只注重了结果, 却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结果漠不关心。这必将导致学生获得结果的思考与推理、感悟的出现与经验的运用等, 都被摈弃在评价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与创造过程的评价, 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 忽视过程, 也就不可能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 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全面的修养对于一个未来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学美术学习的差异性不适宜以统一命题的考试形式进行, 而更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绩考核与评价, 是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反馈环节。它是为改善教师“教”和学生“学”服务的。通过考核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美术教学大纲、教材规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情况, 以便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认真体验, 巩固和加深理解的过程, 还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使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认识自己的学习目的、方法、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长与短, 从而发挥主动性, 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 美术考核工作的标准是看考核结果能

[2]曾珍.大学舞蹈教育中学生音乐素养和情感的培养对策《文学与艺术》2011年第05期

[3]岳璐斌.论舞蹈教育中的音乐修养及其培养策略《东京文学》2011年第09期

[4]李鑫.论高校舞蹈教育中的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03期

马丽 (1986-) , 女, 河北邯郸人, 本科生,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师, 主要从事舞蹈教育研究。

否成为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 是挫伤还是增加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和自信心。

在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考试中, 必修课、选修课与限选课都在考试之列。以中国画基础考试为例, 工笔白描考试从内容到题材上都相对较易确定, 而工笔重彩的考试则难度较大。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都不好确定考试内容, 命题过于复杂则考试时间有限, 从试卷上体现不出来学生对重彩的理解与技法的完成, 命题简单的, 时间虽然保正了, 但也不能体现学生的真正水平。近年来, 我们尝试改革部分美术教育专业课的考试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 多年形成的贯例认为考试得来的数据更为科学, 也使得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考试至今仍以纸笔试卷形式出现, 当然, 试卷形式出现的考试形式, 也不失为一种必要地考试方式, 但美术专业以纸笔对学生考试, 不符合美术专业的特点, 会出现的问题有:首先、按照通常情况下学生看到试卷就会心情紧张, 心理压力加大, 以至于有个别大一同学在美术专业课堂考试中, 当场晕倒的现象。对学生心理形成一定的刺激, 极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 美术专业课考试不一定能测评出学生的专业水平, 其原因是, 美术专业课学习与其它专业学习有所不同, 美术的个性化特征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也最值得呵护的部分, 而美术上的个性化特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个体的差异性, 美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源于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无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学识和经验上都存在差异, 尤其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对同一个模特写生时, 有些学生善于抓大的感觉, 用笔大胆洒脱;有的学生则表现出工整细腻, 一丝不苟;有的草率;有的拘谨;有的喜欢追求客观的真实;有的则偏爱主观的表现。因此, 个体的差异性不仅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 也反映在他们的学习效果上。亦如尹少淳先生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这是社会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美术教育必须尊重它, 呵护它, 应成为学生个性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庇护所。”[3]因此, 美术教育中的试卷考试, 统一命题, 是无法体现学生这种个体差异的。二是美术专业表现的自由性。美国当代哲学家莫里斯说:“如果人的潜力和人的差别得到尊重, 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4]艺术是个性的产物, 它的取向是求异, 即便是同一物象, 在不同的画家笔下也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几条试卷参考答案不能都适合众多学生。即使是画素描头像, 学生所把握的也应该是人物的面部结构及特征, 而非千篇一律的按照教师的技法要求去表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模特的感受去创造性地使用表现技法。因此说, 大学美术学习的特征上是自由的, 应该较少受到规范的制约, 这样才能健康地发展美术个性。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假如一个人觉得他想表现自己的思想, 那么重要的是表现方法而非内容, 重要的不是‘什么’而是‘如何’。”[5]

因此, 大学美术专业的考试, 也应将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只有关注过程, 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 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 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为本, 关注人文素养改革美术专业考试方法, 减轻大学生考试压力

美术专业考试只能对学生专业技能或个人能力方面作出表面的评价, 通过考试只能看到基本技法的运用, 而不会有较多的个人思想表达。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习作, 不具备成为完整的美术作品的条件, 还不能向完整的美术作品那样, 将个人的主观思想情感熔铸在其中。通常课堂作业练习是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 经过技能练习甚至是反复练习, 学生们将个人所获得的基本技法加以应用与巩固, 但美术专业考试却就没有这么充分的时间和放松的心态来作画了, 特别是中国画写意类专业课考试, 它的特点更加突出, 落墨成形, 无法更改, 几笔下去, 一幅极不能体现个人水平的试卷就这样确定了学生的本门专业的考试成绩, 其因此给学生所带来的低落情绪可想而知。如何看待美术专业的考试, 要注意两点:第一, 美术专业考试包含了美术知识与技能两者的关系, 这是一对矛盾的关系,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了解和掌握, 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 通过教材, 教师的示范以及教学实践和练习得来的。而学生的这种认知活动, 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也是人们从长期的美术实践活动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 是一种把人类已有的美术文化知识经过教师转化给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有了这一过程, 学生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和掌握美术文化知识, 并为发展美术能力打下基础, 其突出的特点即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美术上的一些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等, 都应在美术实践中得到体现、验证和应用。学生只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于实际, 并形成一定的美术技巧, 才算是基本上掌握了美术的理论知识。第二, 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与发展美术能力的关系方面, 掌握了美术知识与技能对美术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术理论与技能包括了美术基本知识和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写生、创作、欣赏等学习任务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 为培养和发展美术能力打下重要的基础。但是, 美术知识和技能并不等于美术能力本身。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水平高低也不能证明其美术能力的高低, 更不是一旦掌握了美术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美术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从心理学角度看, 知识技能属于人们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范畴, 而美术能力则属于在头脑中形成经验的心理能力。美术能力主要包括美术感知, 美术观察、美术记忆、美术思维、美术想象以及美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美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这些美术能力的发展, 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是有重要作用的。而美术专业方面的考试初看起来是技能考试, 明确了美术能力培养之后, 我们才会明白, 美术专业考试其实即是美术专业能力的考试, 而不单纯是专业技巧的测评。

如果美术知识和技能并不等于美术能力本身, 大学美术专业的考试实际上也并非是在考核学生的美术能力, 在大学学习阶段的所有专业技能考试中,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对学生方法技能加以测评, 方法技能则又是美术技能中最基本的知识结构, 因此, 美术专业的考试即非升学又非毕业, 为何不将一般的对学生有负面效应和能产生较大心理压力的美术考试, 改革成开卷的专业考试或者是专业课的汇看, 可以允许学生在最后一单元的专业课作业中, 挑选出一幅自己最为满意的作业, 加入专业成绩汇看之中, 并结合课堂考勤与作业等相关质性资料、综合素质等给学生一个专业成绩。同时也可给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 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 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使学生无紧张的压迫之感, 并能在轻松的气氛中细嚼、体验与消化艺术带给他们的精神上的愉悦。

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考试, 要从社会的需求出发,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从高校教育者角色所担负的责任出发, 改革那些经久不变, 但却早已过时, 并与学生发展关系不大的课程, 增加不脱离传统文化, 能拓展学生能力, 适应社会需求, 又能亟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 使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一角度出发, 使学生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学习与生活, 还社会一个充满阳光与朝气的新型美术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经之, 中国古典美学丛编 (上) 中华书局, 1988, 60.

[2]刘墨, 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202.

[3]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117.

[4]转引自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168.

大学美术馆 第11篇

关健词:影视教育 大学美术 欣赏课

所谓影视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信息资源,而这与大学美术欣赏课非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但会增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增添学生对美的认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应是教师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1.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选用的影视资源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运用影视教育资源的本质目的就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影视资源必须要与教学的主题相契合,但是很多教师却本末倒置,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口味或者兴趣,这就与运用影视教育资源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选用经典影片,并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与教材目标相联系,具有针对性,才能发挥出影视资源的教学价值。

1.2生活性原则。在教师选用影视教育资源时,除了要考虑影片的艺术性与思考性,还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让学生在影片之中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才能达到优化大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而这也是教师应着重考虑的。

1.3适度性原则。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教师在运用影视教育资源时,应该明确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运用的太多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直观、简单、适时的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影视资源的实效性。而这些都是教师要遵守的运用原则。

2.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运用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美术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兴趣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够以兴趣为指引,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但是在传统的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一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死板,很难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青春洋溢、情感丰富、思维活跃,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去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景,进而利用声光影像的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鉴赏威尼斯画派作品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威尼斯商人》这部影片,让学生通过影视镜头去感受15世纪威尼斯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情景吸引的同时,就会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画派作品的兴趣,这就改变了一潭死水的教学现状。

2.2在影视资源中挖掘美术元素。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影视教育资源去挖掘美术元素,无疑是实现感性与理性结合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的有效方式,从这一点分析,影视教育资源的介入无疑是最佳选择。在影视资源中,很多美术元素可以挖掘,如构图、意境、色彩等,其都对学生的审美观点与欣赏水平的提升都有所帮助,如在向学生讲授美术中的色彩元素时,就可以运用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北农村为时代背景,因此在这个影片之中,翠绿色的头巾、红格子的大棉袄、深褐色的棉裤、红色棉鞋,在配上臃肿的线条,就构成了秋菊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而房梁下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一种典型的农村味道扑面而来,这其实就是色彩与画面之间的作用,因此有很多人将张艺谋得作品誉为盖房子的艺术,这就说明其影片在色彩元素上构建的非常好,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陈凯歌的《黄土地》、波兰斯基的《钢琴师》都具有典型的色彩美。

2.3展示影视信息,丰富情感体验。笔者认为大学美术欣赏课开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在艺术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一点恰恰是影视教育资源可以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运用影视教育资源进行作品鉴赏时,应该将作品的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接被作品所感染,进而丰富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美国抽象主义作品鉴赏时,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波洛克》这部影视作品,而影片的创作背景也正是以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为原型,通过电影的观看,学生可以感受到波洛克一生的伟大与传奇,学生或被他的艺术精神所感染,同时也会明白抽象主义与美国战后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在影片之中,理解抽象主义作品的价值所在。

3.结束语

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还处于一种初级探索阶段,整个教学流程还有待优化完善,为此教师同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付出更多努力,使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中不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4)

[2]顾璟.我国高等影视教育浅探[J]. 江苏高教.2009(05)

浅析当前大学美术教学中问题及对策 第12篇

关键词:当前,大学美术教学,问题,对策

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激发了人们的思考。

一、当前大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扩招后,大学美术教学质量有所下滑

在大学的教学体系中美术专业仅仅知识小规模专业课程的教育。但是随着当今社会对美术人才的渴求,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但是由于社会的渴求使得高校对美术专业更加的重视。伴随着近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的美术专业的学生生源量激增,教学形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教学中重技术轻创新,并在逐步发展成为当前大学美术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则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学生数量的激增,使得传统的美术教学由针对性教学转变成了粗放式的放羊式教学。并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生源质量降低、硬件设施建设跟不上生源激增的数量,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紧张等问题。当前高校的美术教学经常使用突击化训练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过关率,而忽略了学生的文化的熏陶。这样的培养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生源素质整体较低,文化课程比较受冷落

大学美术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在大学美术教学中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的教育的现象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来说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过度的讲授绘画、制图等专业技巧性的内容,对于美术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则往往将其忽略,美术的实际教学中缺乏了灵性与活力,仅仅剩下了单一及枯燥。学生仅仅学到了死板的东西,对于其内涵基本没有涉及,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了美术方面设计的激情。美术不同于基础学科,它是一门艺术学科,既要学生勤奋学习,还需要学生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要在学习中,将技术、科学、艺术相融合,不仅仅局限于点点构图技巧等一些机械的内容,从理论上、实践上将其融合贯通。

(三)没有健全的美术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大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学校教学目标能够实现,教学质量能够得以提升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学校没有组建出一致高素质、高水平的的专业教师队伍,那么就没法支撑学校教学上的专业化的美术学科的需求。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美术专业在较多高校都兴起,致使美术专业的教师奇货可居,特别是一些设计专业的教师资源更为稀缺。及时通过另一些外聘、引进等形式提高了学校教师、教学的质量及数量,但是没有提升对于师资队伍的管理措施,使得一些教师的岗位与专业不符。某些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没有办法从教师身上获取到专业的美术教育。这样的结果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校的不负责任。

二、调整招生规模并不断提升生源质量

伴随着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行,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引起了很多的问题,如教学质量、就业等社会问题。但是社会需要高校扩招。一方面来说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美术专业的各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居高不下,除了原来的精英型的美术人才以外,现在的新型的艺术人才也被社会所认可并需要。当前形势下为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学校需要对老师进行新型学科领悟方面的培训,并不断完善美术学科的相关建设,为社会培训出更多的美术专业人才,从另一方面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制度,将学生的质量与数量之间寻求平衡,过度的扩招一方面消耗了学校的品牌,一方面也是对学校和学生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起步比较晚,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学校往往重视美术的绘画、造型等技能方面的教学,对学生的美术方面的文化感及艺术感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大学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绘画技巧等的同时还需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来感知世界,并进行绘画。让学生在课后多揣摩一些名师名画,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去观看画展,让学生到大自然中领悟美术,提升审美意识,长此以往,才能充分提升大学生的中和素质。

四、增强美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校园活动中,教师才是教学中的直接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只有打造一支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将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一些学习由于过度扩张使得师资配备和学生比例失调,一位美术老师身兼数职比比皆是,另外某些学校没有及时的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教师的教学活动比较陈旧,跟不上形势,教学思维较为狭隘。长久下去,在这样的老师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学不到专业化的美术知识,更难以感受到艺术的熏陶。这样根本不能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的高素质美术人才。打造一支不断创新、学识丰富、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提倡教师多进行教学研究,多培训,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出公平、公正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师资队伍的标准性。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

五、大学生选修课程的必要指导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既要学习必修课,也要进行一些课程的选修。大学生在进行选课的时候对课程几乎没有什么全面的了解,选课时往往就是跟风,一个同学选了,其他一群人都跟着选,就是向一起上课,完成作业。在选课时没有好好的了解,仅仅是为了修满学分,不从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应该从自己的喜好出发,结合专业的发展来考虑选课,并对学生予以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彭琳.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6).

[2]邱凤香,张红红,杨家安.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3]周文海,王法山.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

上一篇:非法目的下一篇:服务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