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时效性范文

2024-07-22

突出时效性范文(精选10篇)

突出时效性 第1篇

阅读教学中设问以及问题处理的误区

误区一:问题多就能强化学生的思维

课堂设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答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这无可厚非。但是目前一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容量大、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等要求,总是连珠炮似的发问,不讲究问题的质量、深度、宽度和广度。

误区二:只要能答出问题,看不看书本无所谓

为了迎合新课程的要求,强调整体理解,抓紧时间理解整篇文章,老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显得无所谓,即使学生捧着书本读读答案,老师也感觉十分受用,听之任之。殊不知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地读文章中的原句,他们的回答没有融入自主性的思考,没有在真正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一句话,教师忽略了语言学习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系统过程,特别是信息加工这一环节。久而久之,学生就无法真正开口“说话”。

误区三:学生答不出,教师代回答,教学同样有效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一时答不出时就越俎代庖。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反正学生已经经过了思考,我再告知答案效果一样。

开展小组讨论的误区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在让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对话活动时尤为有效。但是无论哪一种教学策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和优势。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频繁地使用“小组讨论”,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效率极低。有的问题随即就能答出或者人人都能答出,根本无须兴师动众,唯形式而已。集体活动是一种体验,但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

反观新课程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过火现象,教师如何提高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呢?

摆正教师位置,严格过程管理

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感受,抹杀学生的个性阅读。要让学生去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自主“建构”,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学”!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对学生自主阅读必须作精心的引导,做好学生和文本的中介,不让学生放任自流,少让学生走弯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进程,实现学习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简化教学环节,突出重点和整体性

课堂教学环节一多,教师满堂灌都来不及,就更没有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了。简化教学环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从知识和能力、情感和美感的整体要求出发,善于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作出取舍,制定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包括问题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学习方法的设计等,要为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留下共同解决的空间,使学生能真正进行自主阅读。以笔者听过的模块七Unit4 Reading一课为例,该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的。

Step1:由谈论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切入,师生欣赏了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进而转到本课主题———地铁。

Step2:教师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请学生总结各部分的大意。

Step3:教师逐段播放课文录音,每段都设置了问题,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Step4:阅读全文,找到与特定年代相匹配的事件。

Step5:总结阅读技能。

Step6:讨论:如果你是政府领导,你将发展何种交通工具来缓解拥挤的交通形势?

这位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得很全面,试图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是由于教学环节过多,学生没有充分的读和思考的时间,教学过程的实施基本是少数尖子生和教师的对话,而大部分学生只充当了听众。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笔者认为有两处不妥:其一,教师不应包办将课文分段,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段;其二,问题设置得太难(如第一节设置的问题“Why was an under ground system first developed in London?”的答案基本上是整节的内容),学生在听了一遍录音之后,很难归纳出答案,分享不到成功的喜悦,积极性也不高。这样的听力,占用了本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笔者在和听课教师共同探讨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本课:

Step1:学生读Reading strategy,从中了解介绍旅游景点的文章通常会包含哪些内容(发展史;影响其发展的重要人物;有趣的史实;鼓励读者去游览。)

Step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本文是否涉及了Reading strategy所提到的内容,如果有,分布在哪些段中(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四部分);

Step3:细读全文,借助练习掌握细节。

Step4:讨论:如果你是政府领导,你将发展何种交通工具来缓解拥挤的交通形势?

在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中,教师只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对话者的角色,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是:实践(阅读Reading strategy和课文)———发现(给课文分段)———研究(读课文完成练习)———运用(讨论)。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当中,学生实现了自主性阅读,既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

加强课前自学,巧设预习作业

这是优化课堂教学、实施自主性阅读的必要前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授课前自学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师生共同释疑的心理,这种“需求”心理正是为课堂教学创设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从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说,自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既要熟悉文本,又要实现自主阅读目标,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课前预习,本身就是自主性阅读,这一步如果做得好,能不断掀起课堂教学中自主阅读的高潮。

课前自学需要有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归纳各段大意,给课文分段;摘抄、体会文中好词好句;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在课上讨论等。上面提到的教学环节的第一、二步即可作为预习作业,这样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生生对话、生师对话,从而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更透彻的了解。

重视教学构思的艺术性,提升阅读能力

英语自主阅读教学应突出有效性 第2篇

阅读教学中设问以及问题处理的误区

误区一:问题多就能强化学生的思维

课堂设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答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这无可厚非。但是目前一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容量大、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等要求,总是连珠炮似的发问,不讲究问题的质量、深度、宽度和广度。

误区二:只要能答出问题。看不看书本无所谓

为了迎合新课程的要求,强调整体理解,抓紧时间理解整篇文章,老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显得无所谓,即使学生捧着书本读读答案,老师也感觉十分受用,听之任之。殊不知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地读文章中的原句,他们的回答没有融入自主性的思考,没有在真正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一句话,教师忽略了语言学习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系统过程。特别是信息加工这一环节。久而久之,学生就无法真正开口“说话”。

误区三:学生答不出,教师代回答,教学同样有效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一时答不出时就越俎代庖。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反正学生已经经过了思考,我再告知答案效果一样。

开展小组讨论的误区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在让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对话活动时尤为有效。但是无论哪一种教学策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和优势。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频繁地使用“小组讨论”,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效率极低。有的问题随即就能答出或者人人都能答出,根本无须兴师动众,唯形式而已。集体活动是一种体验,但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

反观新课程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过火现象。教师如何提高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呢?

摆正教师位置,严格过程管理

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感受,抹杀学生的个性阅读。要让学生去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自主“建构”,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学”!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对学生自主阅读必须作精心的引导,做好学生和文本的中介。不让学生放任自流,少让学生走弯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进程,实现学习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简化教学环节。突出重点和整体性

课堂教学环节一多,教师满堂灌都来不及,就更没有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了。简化教学环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从知识和能力、情感和美感的整体要求出发,善于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作出取舍,制定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包括问题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学习方法的设计等,要为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留下共同解决的空间,使学生能真正进行自主阅读。以笔者听过的模块七Unit4 Reading一课为例,该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的。

Step1:由谈论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切入,师生欣赏了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进而转到本课主胚一地铁。

Step2:教师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请学生总结各部分的大意。

Step3:教师逐段播放课文录音,每段都设置了问题,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Step4:阅读全文,找到与特定年代相匹配的事件。

Step5:总结阅读技能。

Step6:讨论:如果你是政府领导,你将发展何种交通工具来缓解拥挤的交通形势?

这位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得很全面,试图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是由于教学环节过多,学生没有充分的读和思考的时间,教学过程的实施基本是少数尖子生和教师的对话,而大部分学生只充当了听众。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笔者认为有两处不妥:其一,教师不应包办将课文分段,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段;其二,问题设置得太难(如第一节设置的问题"Why was an under ground SYS--tem first developed in London?"的答案基本上是整节的内容),学生在听了一遍录音之后,很难归纳出答案,分享不到成功的喜悦,积极性也不高。这样的听力,占用了本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笔者在和听课教师共同探讨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本课:

Step1:学生读Reading strategy,从中了解介绍旅游景点的文章通常会包含哪些内容(发展史;影响其发展的重要人物;有趣的史实;鼓励读者去游览。)

Step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本文是否涉及了Reading strategy所提到的内容,如果有,分布在哪些段中(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四部分);

Step3:细读全文,借助练习掌握细节。

Step4:讨论:如果你是政府领导,你将发展何种交通工具来缓解拥挤的交通形势?

在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中,教师只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对话者的角色,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是:实践(阅读Read-ing strategy和课文)——发现(给课文分段)——研究(读课文完成练习)—运用(讨论)。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当中,学生实现了自主性阅读,既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

加强课前自学,巧设预习作业

这是优化课堂教学、实施自主性阅读的必要前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授课前自学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师生共同释疑的心理,这种“需求”心理正是为课堂教学创设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从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说,自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既要熟悉文本,又要实现自主阅读目标,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课前预习,本身就是自主性阅读,这一步如果做得好,能不断掀起课堂教学中自主阅读的高潮。

课前自学需要有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归纳各段大意,给课文分段;摘抄、体会文中好词好句;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在课上讨论等。上面提到的教学环节的第一、二步即可作为预习作业,这样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生生对话、生师对话。从而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更透彻的了解。

重视教学构思的艺术性,提升阅读能力

因势利导突出教学的实效性 第3篇

一、夯实认知基础,促进学习的均衡

教学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的限制,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下往前迈进,但是在这样“齐头并进”的步伐中,有的学生学有余力,有的学生力有不逮,让教师难以兼顾。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让他们具备“再出发”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相对均衡地发展。

例如,在“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中,鉴于一些学生对质数的学习欠缺消化,我没有立即引导学生来认识质因数并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从理解课题入手,分步学习。首先,我请学生猜想什么是质因数,在相互补充中,学生得出“一个数的因数中的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的结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与学生一起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温习与质数有关的知识。游戏是这样的:学生开火车报数,从1报到20,在报数的过程中遇到质数的学生起立示意,然后再接下去报数。经过几次反复,学生对于20以内的质数印象相当深刻,接着我引导学生将一些合数写出几个数的乘积,将因数中不是质数的接着分解,直至因数全部是质数为止。学生就掌握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经过几个不同数的分解练习,学生发现了分解的小技巧“可以尽量从比较小的质数想起”。比如,分解72这个数。学生开始想到的是“八九七十二”,但是分解后发现两个因数都不是质数,还要接着分解,不如直接将72分成2乘36,再将36分成2乘18,再将18分成2乘9,接着将9分解成3乘3,这样的“小碎步”更加方便。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学生的认知基础比较牢靠的时候,再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轻松,比较自然。像案例中这样的教学,正是因为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强化对于质数的印象,学生在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才能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才能突破固有乘法口诀的限制,最准确最快速地将合数分解质因数。虽然耗费了一些学习时间,但是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因为有了成功感而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把握教学节奏,提升探究的深度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分的、是丰盈的,只有他们深度融合于课堂中,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有足够的感悟。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少数学生的表现来安排学习环节,而是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调整学习节奏,让学生的探究学习因为充分而深入。

例如,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感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面积与多边形边上和中间的钉子数有关,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话,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一组内部含有一个钉子的多边形(这样的多边形面积与钉子数的关系最简单),让学生想办法找到多边形的面积,数出边上的钉子数,从而发现多边形的面积等于其钉子数除以2的规律。验证结论之后,我再出示两个内部含有两个钉子的多边形,让学生面对计算结果产生疑问:原先的规律不适用了。由此,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多边形,让他们发现其中的“奥秘”,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自发地产生画几种内部的钉子数不同的多边形来研究的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探究。

这样的教学从扶到放,从简单到复杂,从牵引到自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次的认知冲击,在不断的挑战和尝试中逐渐接近了规律的本质,完善了钉子数与面积的关系的认知。学生在这样的单元格式的探究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探究的主题和目的,能够排除干扰,得到更多元的发现。显然这样的教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的,也是更适合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教学中我们就是要在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三、注重难点突破,提高学习的实效

几乎在每一节课上都有一个学习的难点,如果没有刻意的雕琢,很多学生是无法轻松逾越这个“拦路虎”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做好学情的反馈,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尤其是课堂上出现的难点与课前的预设不是十分吻合的时候,教师要尊重现实,及时做出调整,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将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在平均分这个整体的过程中产生“另一种”分数上。为了突破这个认知难点,我做了精心的安排,创设一个小伙伴们分一盒巧克力的情境,让学生面对没有打开的巧克力盒(知道其中有不少块巧克力),用一个数来表示出每个人能分得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揭开谜底后,再将12块巧克力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实际分一分,感知一下每一份有几块。这样学生认识中的分数的单位“1”就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课堂确实如我的预设,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有了整体的概念,把握住了“4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三分之一”这样的重点。但是,其后意想不到的情形出现了:有的学生在画图表示这个三分之一的时候,只涂出3块巧克力,有的学生在平均分的时候将12块巧克力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1份。面对这样的情形,我马上意识到由于长时间没有接触分数,学生对分数表示的含义已经淡忘了,所以必须帮助他们找回对分数的认识。于是我和学生一起从平均分一盒巧克力入手,感知到因为有3位小朋友,所以必须将巧克力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有4块,所以在画图的时候应该用虚线将这些巧克力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1份(也就是4块)。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分数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控。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情形很常见,当出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听之任之,一如既往地按照课前的预设来教学,而是要端正态度,重视生成,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在第一时间排除“险情”,让学生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突出时效性 第4篇

关键词:教学实效;导入;授课;小结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下面从导入、授课、小结三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方面的探索和体会。

一、在导入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成功的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出诸如故事导入、小品导入、诗歌导入、谜语导入、漫画导入、音乐导入等导入课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老师及时提问:春天在哪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能在哪里找到春天?学生情绪激奋,跃跃欲试,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通过导入,学生对本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导入不是漫无目的的,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导课材料的取材要多样化。如用歌词、诗词、社会热点、谚语、俗语等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导课的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3)导课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符合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能太难、太抽象。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的突显是使语文教学时效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平台,而师生互动是教学的关键。为使课堂教学变成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教师应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异想天开”“奇谈怪论”不要轻易否定,而是认真倾听、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的主體参与。具体方法如下:

1.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如在讲授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先预设问题:如果有一天于勒的命运又再次改变了,请你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一个片段“于勒叔叔又来信了”。我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分“才华才识展示”“问题创意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学生言之有物,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学生“敢想、敢说、敢创”的兴趣得到激发,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教学不求讲深讲透,而是讲七分留三分,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去探求,自求其果,充分享受含英咀华的乐趣。

2.课堂教学要营造合作互动式氛围,营造多向交互的空间

现代社会心理学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改善人际关系,同时有助于拓宽思路,扩大视野,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小组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完成主题作品,促使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问,从而使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内化为正确的观念。有位老师教学《当一回小记者》时,在向学生展示了课堂教学目标以后,再展示一些记者采访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给出一些热点话题,也让每一位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重视小结,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课堂小结是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及其技能更好地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要让学生知道整堂课主要讲什么,给一堂课的教学画上句号,又要给学生提出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或学生生活实际有何联系,添上问号,可以说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课堂小结要改变过去侧重于知识点的归纳掌握的做法,改变过去教师“包办代替”的形式。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让同学们来对两文进行对比小结,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的课堂小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既注意了行为的落实,又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把课内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通过一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懂得了这些新知识与自己身边社会生活的联系,还学会了用新知识简单分析身边的事例,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突出主体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确立,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会更加明显,长此以往,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易门县绿汁中学)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重在突出实效性 第5篇

一、弘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为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坚持做到了突出“一个主题”, 开展好“十项活动”。

“一个主题”:校园的每一处文化建设都要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我们尽量做到了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说话”, 让每一处环境育人。置身于绿色花园中的“博望亭”, “知恩亭”, 劝学广场的爱国名人雕像, 思齐墙上悬挂中外名人名言, 宣传橱窗中张贴爱国主义诗词歌赋和手抄报等。这种风景营造了一种温馨、活泼、和谐的育人氛围, 构建出文明、雅致的校园文化环境。

“十项活动”:诵一首感恩的诗文;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说一个感恩的理由;讲一个感恩的故事;献一句感恩的话语;看一部感恩的电影;荐一篇感恩的美文;写一篇感恩的短文;寄一份感恩的书信;做一件感恩的事情。通过这些德育活动, 让感恩的意识从小就植根于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 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认知情感。

二、实现从课内走向课外, 突出德育工作的多样性

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着重突出了课堂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要尽快纠正一些教师重成绩、轻德育, 只教书、不育人, 甚至认为教好学生是自己的事,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政治教师的事这种错误认识;二要实现从课内教学渗透走向课外教育的相互交融, 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课外各类活动之中, 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科学等课程教学中, 积极挖掘科学人文内涵,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中培养学生爱锻炼、会锻炼、强身健体以及爱美、塑造美、鉴赏美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 将教材中的先进人物和优秀故事所表现出来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随时进行启发和渗透;结合祖国的山山水水、地域的美好景色融情于景, 寓情于义, 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三要努力实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活动中贯穿德育工作。通过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利用“清明节扫墓”, 在烈士墓前进行爱国教育与情感教育;利用“感恩报告会”, 对学生进行感恩、知恩、报恩的教育;利用“大型体育比赛赛事”, 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国争光的教育。通过各项活动, 使学生懂得做一个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突出德育工作的长期性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积极引导全校教师树立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意识。在我校, 学校层面有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中层有负责德育工作的政教处, 下面还有年级组长、班主任作为德育骨干, 带动全体任课教师, 全面而又具体地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对德育工作实行层层管理、层层考核的管理办法, 努力形成全校教师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

一是注重德育经验的交流, 开展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长期坚持在每周五下午开展由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参加的德育例会制度, 对本周的德育实践进行反馈总结, 并对下周的德育工作作出安排。与此同时, 在德育例会上组织德育骨干教师开展德育理论学习、研讨, 使德育工作者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自己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政教处专门安排教师定期发布德育工作通讯, 对学校近期的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及时对涌现出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德育工作的优秀案例进行表扬, 定期开展优秀德育论文评选活动, 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

二是不断完善对年级组长、班主任的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学校重新修定了《山丹县东乐镇中心学校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实行德育评比, 并设立“星级班级”“文明班级”“诚信班级”等多项荣誉称号, 政教处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从而使各个年级、班级积极参与到“星级班级”“文明班级”“诚信班级”等的争创活动中来。同时《细则》还加强了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过程性评价, 促进班级德育评价的客观公正, 并以此来调动班主任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

三是不断积累和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 要求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写一篇德育随笔或德育心得的小论文。学校借助每学期组织开展的两次德育工作研讨会, 评选一批优秀的德育论文在德育工作研讨会上交流, 并编入学校优秀论文集, 在年度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 且作为年终考评的加分项记入年度考核, 以此调动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四、注重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切实推进“三抓”, 促进德育工作常态化

首先是抓起始年级。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言行规范、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习惯作为基础道德养成教育的第一必修课, 为学生以后的道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抓过程管理。学校推行学生日常行为“十不准”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喧哗、不乱停放自行车、不说脏话、不吸烟、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伤害花草树木、不乱涂乱画、不乱张贴) 和“六做到” (做到保持室内外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头、做到勤洗衣服、做到勤锻炼身体、做到衣着整洁得体、做到和人交往讲文明礼貌) , 约束监督学生在平时的习惯养成。第三是抓及时效率。对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做到及时表彰, 树立典型;对不良的思想行为做到及时发现, 帮助纠正;对违规的人和事做到及时处理, 弘扬正气。擦亮眼睛, 抵御歪风邪气;率先垂范, 落实道德教育。

突出时效性 第6篇

一、把握好重难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形成知识体系,以便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知识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理解知识点,首先,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数学教学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就一般情况而言,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点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即知识难,也就是知识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难以顺利进行,所学知识内容相似容易发生混淆,还有的是所学知识内容的综合性太强;二是主观因素,即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师教学不得法。

3.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条件。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可依据以下三点找准知识生长点:一是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二是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通分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三是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破“演变点”。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

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必须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归宿。

1.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重难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很不容易的。学习抽象概念,困难更大。这样,具体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再利用这一表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是突破重难点的好办法。

一是合理应用教具,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教学认识角、长方体的体积等内容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对突破重点难点很有效果。教学时钟的认识时,用钟表模型直观演示,让学生认识钟表一天的转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重难点。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在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感官,联系生活实际,如太阳东升西落、北斗星指北等识别东方,再利用儿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重难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化动为静,化隐为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有效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怎样理解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直接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呢?在教学时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先展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怎么看也看不到尽头的动画。然后,让学生闭眼想象它穿过教室,越过田野,就这样无限地延伸下去的情景,初步感受到无限是怎么回事。又如,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物体不同的形状,一般情况下,我们一次最多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三个面,而且形状有异,那么,一个正方体、长方体究竟有多少个面,各是什么形状?这时,可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际观察物体,让学生了解正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的实际形状,进而使学生学会通过推理、分析认识其它物体的面及形状。

2.结合生长点,突破重难点。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新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

同化,突破重难点。教师在讲解中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熟悉的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如教学《平均分》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二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最后,要为“平均分”的不同分法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

类比,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类比相似的知识难点引导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作深入浅出的辨析,以防止旧知识对新知识学习形成干扰。如教学“化简比”时就应与“求比值”进行对比分析:“求比值”也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能写成整数;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牵引,突破重难点。在教学新知识以前通过复习等手段,让学生获得掌握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旧知识,通过以旧生新、巧妙牵引的办法促进新知识的掌握。一是抓住知识间的衔接,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二是抓住知识间的联系、转化,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自己较熟悉的、旧的问题,通过熟悉问题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例如,教学圆面积公式时,首先把圆分成两个半圆,再将两个半圆同时等分为若干份,拼成近乎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就应用了牵引转化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突出时效性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研究,价值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经常会发现学生把一些简单题做错, 或是对难度较大的题无从下笔的现象。这不仅说明我们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更显现出学生在某一知识或是能力上的欠缺。如果我们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下面, 我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对小学生数学错题的研究。

一、正视问题的存在, 理性看待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说:“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可见, 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学生的出错。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方式, 其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一般注重形象直观, 以常见的问题导入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出错是难免的。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错误, 只有理解和宽容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认识到自己的出错原因, 从而收获知识, 获得学习体验。这样, 他们就能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也会对老师存有感激和敬意。从而在“亲其师”的心态下开展有效地学习。如果我们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出错冷漠地批评, 学生就会以为老师不关心他, 这样, 会抑制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其他同学也因此不敢大胆发表见解, 课堂气氛就会压抑, 如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被动, 效率就会低下。

二、科学处理出错点, 保护学生积极性

对于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小学生而言, 数学学习中出错, 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着个性特点, 或者说错误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创造性的表现。因此, 我们老师应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解决为什么出错的问题。比如, 在“小数乘整数”教学的课堂巩固时, 我要求学生计算46×1.3这道算式, 结果一个同学算出得数为184。于是, 我在黑板上写出这个答案, 让大家一起思考。有同学回答:如果这位同学将1.3看成13来计算的, 计算完之后忘记了有小数点, 答案也只能是598啊!有同学终于找出问题:他是把1.3分成1和3了。显然, 这个同学没有注意到46×0.3应是13.8, 而不是138, 他是用138+46=184。于是我告诉同学们, 这位同学的计算很有创意, 他能想到46×0.3=13.8, 46×1=46, 然后用13.8+46=59.8是很好的, 只不过他忘记了小数点。这不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吗?我们将小数乘整数变成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 然后相加。只不过, 一定要注意小数点哦。那位出错的同学, 没有因出错而沮丧, 反而学习更有积极性, 在下面的练习中做得又快又准。

当然, 老师在解读学生出错点的时候, 最好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思考。如一位同学在学习了近似数后做题, 将9.477保留整数为10。我开始想不通, 后来才明白, 他是从最后一位数开始逐次进行“四舍五入”。对此, 我认识到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关键点的讲解, 不要自认为简单的就忽视不讲。我肯定了这位同学想法的合理性, 但是指出他的错误, 这样在不挫伤他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纠正了他的错误。

三、合理运用出错点, 激发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出错点可以说是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教学资源, 它们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有利于我们因材施教, 有重点地展开教学。而且合理利用个别学生典型的出错点, 可以达到提醒班级其他学生注意的效果。如一道工程应用题:“一段公路长60千米, 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 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出示例题后, 我先让学生根据通常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出算式:60÷ (60÷10+60÷15) =6 (天) , 然后, 让学生思考:假如这段公路长120千米, 那么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呢?学生不假思索答出12天。我让同学们认真地算一下, 结果他们出错了, 答案是6天。路程扩大一倍时间竟然不变, 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无关吗?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可见, 巧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出错点, 挖掘其中蕴涵的创新因素, 恰到好处地点拨和鼓励, 能让学生享受思维的快乐。另外, 要注意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去解题, 不局限于“常规思路”,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总之, 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我们要客观看待, 认真思考出错的原因,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 这样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会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晓英.让“错误”美丽起来——小学生数学错题引发的思考[J].新课程 (中) , 2011 (03) .

突出时效性 第8篇

一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及教育目标的思考

要成功地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对课程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此为它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与其他三门课程相比,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它既是政治理论课又是历史课。根据这一定位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注意达到坚持政治导向性和充分强调能力培养两大目标。

(一)坚持政治导向性,树立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

这里要注意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课程,而是面对全体本科学生的政治课,设立这门课体现的是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因此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教学中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坚持其政治导向性。首先,教学内容侧重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意见”及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其次,国情教育还应包括另一方面的重要内容,即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再次,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应是此课思想教育目标。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

(二)充分强调能力培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但它和其他三门课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门历史课,开设此课的目的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作为一门历史课,特别是针对大学本科生的历史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致力于以下四方面的培养:一是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从而使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类型转变为思维训练的类型;二是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三是不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识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求理论课实效性的教学思考

(一)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教学内容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选择哪些素材,既要在教学中体现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教学内容的精选过程中要注意四个结合:一是把握中国历史与分析国际格局相结合。中国的历史发展不是处在真空中的,而是整个世界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历史发展的每一次大变动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不能离开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即不能孤立地讲中国史,而是要把中国历史放在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关联中来审视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要联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以世界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去解读,而非单纯为历史而讲历史。通过比较分析来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二是讲授历史与分析当前中国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根本宗旨和重要任务。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日趋多元,电视、网络充斥着大量信息,而且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容易诱使大学生产生认识误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社会上的有关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和感到困惑的问题,说明相关的历史情况,着重从正面讲清道理,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注重在深度把握历史的同时,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及时答疑解惑。在与旧中国历史的比较分析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是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理论学习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情感教学是必要的,一个对本民族痛苦与奋斗的历史毫无情感的学生,是很难读懂中国近现代史的,更无从深刻领会“三个选择”,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回归于历史的背景之下,将情感因素转变为对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认识,从而内化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二)加强课程“学术化”色彩,开展研究性课题教学活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它是针对大学本科开设的公共课这一特征。因此除了强调其趣味性外,还要强化课程的“学术化”色彩,开展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好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选定与历史内容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后组织学生开展的研习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改变了学生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历史、探究历史的空间,可以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即历史思维能力。在研究性课题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共同探究,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而且逐步学会怎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如何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从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合作和交流。

研究性课题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分析型,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综合型,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比较型,如“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归纳型,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型,如“我国近代某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研究性课题,就所涉及的学习内容来说,有其鲜明的特点。

(1)开放性。课题的结论不是预设的,而是开放的。如“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如何看待五四精神”等课题,要由学生展开他们的思考,做出自己的结论。

(2)探究性。这些课题的研究多是围绕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特点、影响、评价等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3)实践性。有的课题需要开展社会调查。

(4)现实性。有些课题与现实社会的问题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对于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是有帮助的。

开展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如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读书活动并编写读书报告、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组织讨论、组织辩论等。

(三)基于课堂教学,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与运用,课件中的大量图片、影像资料丰富了教学,改进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着观察、比较、选择,把自己参与到教学的环节中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比起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有效的保持率,更容易使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但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课教育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打下基础。也就是说政治理论课应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有关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教师在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的同时,要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广泛联系社会,这可以使学生贴近真实的历史,激发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根据《纲要》的特殊性,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条件,充分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笔者所在的哈尔滨市就有很革命教育资源,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带领学生参观“日本七三一”旧址,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听取革命传统报告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在充分考虑学生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补充与延展,使学生增强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性”的认识,从而自觉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进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另外实践教学可以让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把单纯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参观活动等结合,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突出时效性 第9篇

一、在教学重点处设问,引导有效对话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教材的重点部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凭借问题进入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的独特感悟充分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对话。

如《草船借箭》一文讲的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要求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本文的内容重点在于“借箭”。指导学生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原理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如此设问:周瑜明知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不出十万只箭,为什么还要强压诸葛亮造箭呢?诸葛亮又是怎样对付的?结果怎样?学生在围绕问题参与对话的过程中,便可掌握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梗概,记叙的要素,作者的写作目的等,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了铺垫和准备。

再如《和时间赛跑》一课中,“时间过得这么快,我既着急又悲伤”这句课文的重点句该如何理解呢?我是如此进行设问的:时间跑得快,我着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悲伤呢?这样,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突破了课文教学的重点:明白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在矛盾冲突处设问,引发有效探究

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的事物相互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这也就是说,教学中抓住了文章中的矛盾变化过程进行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就能理解情节发展的过程,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穷人》一文情节波澜起伏,文中桑娜一家生活艰难贫穷和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之间就存在了尖锐的矛盾,并贯穿了文章的全过程。在指导读重点段时,可设问:桑娜明知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桑娜把邻居的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了,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从而理清了矛盾发展的全过程,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体会到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在文本对比中设问,引导有效思考

有些文章内容,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突出某一个事物或道理。教师抓住教材中的对比因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此问题,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思考,引发学生独特感悟的迸发。

如《鸟的天堂》脉络清晰,记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教师可紧扣住文中的对比处设问: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第一次见到“鸟的天堂”是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榕树,静静地躺在水面上似的,见不到什么鸟。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通过一静一动的两相对比,学生既加深了对“鸟的天堂”美丽景色的印象,又深深感受到文章语言之美。

又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田忌赛马》后,为了进一步启发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我趁机设计了一道对比性强的思考题:假如齐威王和田忌再一次比赛,假如你是齐威王,你能赢田忌吗?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已见,最终取得一致的看法:只要随机应变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是可以反败为胜的。

四、在教学难点处设问,引导有效突破

文章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重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限制,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层层引导才能恍然大悟。

如《月光曲》的联想部分是文章的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皮鞋匠静静地听什么?在静听中他和妹妹仿佛看到了什么?兄妹俩听贝多芬弹琴,怎么会看到在月光照耀下的大海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了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并初步感受到联想的表达效果。这样,便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教学效果。

五、在总结课文时设问,引导有效拓展

世界上的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一篇文章也是这样。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去理解内容,便于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如《将相和》一文,作者构思巧妙,虽然文中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但表达却非常清晰。总结课文时,根据教材可设问: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后,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而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品析作者谋篇布局之巧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课文没有把事情的经过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教师应在课堂中重视启发学生的想象。爱因思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又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吧!”教到结尾时,我问:“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把作者蕴藏在作品里的意义形象地再现出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突出时效性 第10篇

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普遍相对薄弱, 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现世纪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 招来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被淘汰的, 有的初中甚至没有毕业, 有的被父母强迫送来的, 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 家长本身管不住, 希望通过学校加以管教, 一部分学生想通过学习一技之长好就业, 但有担心个人能力不能独立就业, 心理存在自卑。部分学生长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养成行为规范不够, 理想盲目, 学习缺乏动力, 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模糊, 生理变化快, 心理成熟慢, 谈情说爱成风, 甚至过早性行为, 法制意识淡薄, 遇事不冷静, 打架斗殴, 破坏公物, 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等违法违纪现象屡见不鲜, 轻视劳动者, 疏远劳动, 走上工作岗位, 不安心, 不顺心。

造成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

1. 现在机制体制不完善

国家层面:在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背景下,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毋庸置疑, 国家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多项法律和决定, 明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增加居民收入,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但现在职教成了“平民教育”代名词, 许多老百姓孩子上中职学校是无奈之举, 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统计, 2012年全国中职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在校生总数82%, 中西部地区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70%, 现在社会不断在强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异, 领导讲话及传媒鲜有提及劳动最光荣价值导向, 国家考试录取“一棍子”把职教打入底层, 中考时, 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优先录取, 剩下的去读中职学校, 在中职教育投入上缺乏制度保障, 中职学生在社会评价度不高。

2. 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现在社会“黄色、灰色、黑色”三色污染, 对中职学生的危害尤其为甚。

(1) 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一些游戏厅、网吧、录像厅, 对中职学生任意开放, 他们中大多数是未成年人, 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有些学生沉湎于此, 心灵遭其毒害, 理想被严重扭曲, 有些家长听之任之, “课堂教育一钟头, 不顶录像厅一镜头”。

(2) 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腐败现象对中职学生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走后门拉关系, 出事有我爸, “我爸是李刚”等, 使一些中职学生耳濡目染。

(3) 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近年来, 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事件也越来越多, 媒体、网络纷纷具体报道, 虽有正面的法制教育功能, 但过分细致的描写和宣扬, 一些中职学生纷纷模仿, 甚至结义跪拜, 违法犯罪, 危害社会。

3.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存在缺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不良中职学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 问题学生出此问题家长, “孩子有病, 父母应先吃药”, 《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长监护责任流于形式, 应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用立法的手段厘清家长、学校、社会等对未成年人安全的义务, 同时明确未尽义务的法律责任。

中职招生手段不磊落, 生源大战, 买卖生源, 给初中毕业生带来心理阴影和创伤, 也给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带来硬伤, 重技能轻德育, 尤其是非科班出身的技能教师, 往往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忽视德育教育。教育改革存在误区, 中职教改, 学生宽进宽出, 学生没有压力, 何来动力。

二、政治课道德法律教学应突出实效性、针对性

本人在二十多年的行政管理和政治课教学中, 深感中职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性, 在政治课教学这个主阵地, 针对现状, 做了一些尝试, 力争突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1. 用真情实感贯穿教学全过程, 提升学生自信心和精神气

政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材、精心组织教学, 力争使空洞说教变成情感交流, 用发展眼光看待每个学生, 善于发现闪光点, 用鼓励眼光尊重每个个体, 打消学生自卑心理, 提升学生精神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同情人、关爱人是教育的血和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恰当的时候, 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情、体态, 给学生以鼓励, 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成功感、价值感, 使学生在鼓励中成长。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土壤, 更是一片包含情感的天空。

2. 用鲜活事例贯穿教学过程, 在潜移中默化, 唤醒学生良知

在道德与法律教学中, 本人运用大量事例, 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和道德模范人物, 通过畅谈他们先进事迹, 书写颁奖辞、推介辞, 通过上台演讲等形式, 使学生在赞赏中受启迪、受感动。同时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南京彭宇案, 老人跌倒怎么办等道德层面问题同同学们一起分析、探究, 引起极大兴趣。结合特殊时间节点, 如“五一”、“九一八”、“十一”历史事件, 根据历史事实阐述, 使学生崇尚劳动最光荣, 树立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观念;牢记不忘国耻、发愤图强的不息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的高贵品质, 用理性观念分析社会热点, 如大家关注的钓鱼岛问题, 我们同学们怎样体现爱国情愫等。中国梦、大家共同的梦, 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 实现百年中国梦, 我们怎么办的讨论。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违法违纪案件, 如乱打“119、110”, 损坏公物, 将管制刀具带进校园, 将消防灭火器扔进河道, 在校内外打架斗殴、结伙抱团、乱拿他人财物等现象及时在教学中根据法律知识逐一分析其危害性。

3.“请进来”与“走出去”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让学生知法守法

在政治课教学中, 我多次将辖区民警和相关律师请进课堂, 就本地区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向学生宣讲, 拓展教学空间, 身边人、身边事、学生易记, 教育深刻, 同时, 积极与当地司法部门联系, 将一些青少年犯罪忏悔录教育片集中课上播放, 在犯罪青少年声泪俱下的忏悔中, 同学们触动很大, 很受教益并及时组织讨论, 同时, 经过精心组织准备, 将同学们带到辖区监狱重地, 参观接受教育, 看到一些服刑人员失去自由的痛苦和对自由的渴望, 犯罪者的悔恨, 同学们很受教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突出时效性】相关文章:

主体突出05-17

业务突出05-29

突出危险06-04

中心突出06-29

突出服务06-29

效果突出07-08

突出实用07-16

突出08-07

突出人物08-27

突出煤层论文05-23

上一篇:光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下一篇:电力系统规划电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