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调整范文

2024-06-14

功率调整范文(精选6篇)

功率调整 第1篇

笔者在计算购电费时要用功率因数调整系数, 一般是用《功率因数调整标准表》中考核标准为0.8的表 (如图1所示) 查询, 这样工作效率很低。

经笔者仔细观察发现, 101种功率因数对应的调整系数是有规律可循的, 可分为7种情况, 所以可以用Excel中的IF嵌套语句自动计算。最终笔者利用Excel条件语句七层嵌套, 实现了对101种功率因数自动计算其调整系数, 节省了查表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介绍如下:在D4单元格输入功率因数, 在D5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

设置好公式后, 只要输入功率因数, 即可实现调整系数自动计算, 省去了查表的环节, 提高了工作效率。

谈谈《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第2篇

邱可周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水利电力部和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发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利用经济杠杆,提高经济效益的好办法。

《办法》规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容量的工农业用户的功率因数标准值,并对功率因数高

于(或低于)标准值的用户,分别定出了减收(或增收)电费的百分数。

一般说来,农业综合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最低,《办法》规定其功率因数标准值为0.8;

大型排灌站的功率因数高些,规定其标准值为0.9,是有依据的。

下面从几个方面。试谈《办法》的经济效益:

1.用户节省电费开支,降低成本。

设某泵站轴出力为2400千瓦,配用4000千伏安的变压器,以高压供电,《标法》规定其功率因数标准值为0.9;《供用电规则》规定其电费单价为0.058元/度。该站自然功率因数为0.75,未加补偿,《办法》规定增收其电费7.5%。因此,该站每用电一小时应付电费。

Dy0.75=2400×0.058×1.075=149.64元/小时

若加补偿,使功率因数提高到o.9,每小时电费

DY0.9=2400×0.058=139.2元/小时

即每小时可节省电费10.44元。

补偿设备(包括电容器及开关设备)约值30000元,看起来是个可观的数字,实际上用电3000小时就可以全部回收了。

2.供电部门增收。

仅就上例一个用户来看,加补偿后,供电部门收入似乎减少了。但是,未加补偿前系统需对该用户提供视在功率3200千伏安,补偿后这3200千伏安除供该用户外,还可向别的用户提供480千瓦电力。因此供电部门应收电费

DG0.9=2880×0.058=167,04元/小时 比不加补偿增收17.4元/小时

3.提高受端电压。

输、配电线路的电压降与用户的功率因数成反比。若远离电源的动力用户功率因数偏低,线路电压降就增加,受端电压就变低,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增大,取用的无功功率也增大,功率因数随之下降……,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提高功率因数就可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4.节能及其他。

线路的有功功率损失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输送功率不变,系统功率因数为0.9时的有功损耗仅为功率因数0.75时的69.4%。节省下来的电能可用于生产,系统收入随之增加,供电成本也会降低。

目前,我国电力供应还不充裕,系统对各供电部门实行定量包干,谁超限谁。在此情况下,设分配给某供电局负荷指标为20000千瓦,若该局平均功率因数从0.75提高到0.9,接线它就可以向用户多提供3000千瓦的电力,对缓和全网和地方电力紧张状态,促进工农业生产都有好处。

功率调整 第3篇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多载波块传输技术。为了对抗传输中时延拓展信道造成的块间干扰(IBI),待传输的OFDM数据块前会插入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GI可以是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零填充(Zero Padding,ZP)或者训练序列填充(Training Sequence,TS)等。

清华大学提出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ime Domain Synchronous OFDM,TDS-OFDM)技术[1,2]中使用已知的伪随机(Pseudo Noise,PN)序列充当GI,PN序列作为GI对抗信道时延的同时,还可在接收端进行定时恢复、载波恢复、帧同步、信道估计等,从而提高了频谱利用率[3]。

频域双PN序列填充GI的TDS-OFDM帧结构使用了频域PN序列,能够降低频域信道估计复杂度,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同时两个相同频域PN序列去除了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之间的相互干扰。笔者针对这种帧结构提出的调整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功率比值的方法能够在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和保持数据部分信噪比之间取得很好的折中,使得接收端的数据均衡变得更为准确,从而降低系统的误符号率。

1 基于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模型

图2为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发送数据帧与接收数据帧示意图,第1频域PN序列、第2频域PN序列与信道冲激响应的线性卷积结果分别用表示,接收端接收到的第i帧数据用表示。

由于PN和帧体数据会产生相互干扰,为了将PN对帧体数据的干扰去除,可以通过对相邻两帧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得到发送数据帧和信道冲激响应的循环卷积,即循环重构。重构后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式中:为高斯白噪声,式(2)在频域上可以表示为

式中:分别表示的M点离散傅里叶变换。则信道频率响应(CFR)估计为

相应的信道冲激响应(CIR)估计为,是的反傅里叶变换。接收端在进行数据均衡时,用迫零算法即可恢复出第i帧数据。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具有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分离简单、信道估计精度高等优点,同时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

2 基于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中训练序列功率的调整

在发射信号总功率P一定的情况下,定义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的平均功率的比值为α,那么α与P满足的关系为

式中:为频域PN序列的平均功率,为帧体数据的平均功率。整个数据帧的平均信噪比为

式中:分别为整个数据帧和高斯白噪声的平均功率。在整个数据帧的总功率P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帧体数据部分的信噪比为

。由于高斯噪声的干扰,式(4)得到的信道频率响应的估计值与真实值Hi,k会有一定的误差,误差的期望可以表示为

式中:E[·]表示随机信号的期望。由于训练序列频域恒模,因此式(8)可以化简为

由式(7)可以看出,当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的平均功率比值α上升时,帧体数据部分的信噪比会降低,将导致系统的误符号率上升。另一方面,从式(9)可以看出,提升PN序列的平均功率能够使信道估计的误差变小,信道冲激响应的估计值更加逼近实际信道,进而使得接收端的数据均衡更为准确,系统的误符号率下降。综上所述,调整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的平均功率之比α要同时兼顾信道估计的精确度和帧体数据的信噪比两方面对信道估计精度的影响,目标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比值使得系统的误符号率最低。

3 仿真分析

仿真中采用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表1是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参数,表2~表4是当传输信道分别为广电1、广电6、广电8信道时,选取不同的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的平均功率比值时,未使用纠错编码的系统在QPSK,16QAM和64QAM调制方式下的误符号率。图3是采用QPSK调制时系统在不同的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平均功率比下的误符号率曲线图,横轴表示信噪比,纵轴表示误符号率。

由表2~表4可以看出,在广电1和广电6衰落信道下,功率比为1.0~1.2时,系统的误符号率达到最小值。由于广电8信道频率选择性较强,因此对信道估计要求的精度较高,功率之比选择1.3~1.4时系统的误符号率达到最小值。在图3a广电1信道下,当SER=0.1时,功率比为1.1的误符号率曲线较功率比误符号率为2.0的曲线会有0.3 dB的增益,在图3b广电6信道下,在SER=0.12时,功率比为1.1的误符号率曲线较功率比为2.0的误符号率曲线会有0.3 dB的增益。

在不同的多径衰落信道下,为了使系统的误符号率达到最小值,合适的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功率比值可能会不同。此外,合适的功率比值还与GI与数据帧的长度比有关,因此,为了适应各种传播环境的需要,在给定的长度比为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中帧体数据长度为1/8的条件下,建议合适的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平均功率之比为1.3。

4 小结

笔者分析了在频域双PN序列填充的TDS-OFDM系统中,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功率比值对信道估计精确度以及帧体数据信噪比损失的影响。针对提高系统性能的目标,提出了调整训练序列与帧体数据功率比值的方法。仿真表明选择合适的功率比值,在不同信道模型下均会带来信噪比增益。

参考文献

[1]耿鲁静,王劲涛,潘长勇.一种TDS-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J].电视技术,2009,33(S2):30-32.

[2]王剑,史其存,杨知行.TDS-OFDM系统的设计[J].电视技术,2006,30(6):45-48.

[3]SONG J,YANG Z,YANG L,et al.Technique review on Chinese digital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tandard and measurements onsome working modes[J].IEEE Trans.Broadcasting,2007,53(1):1-7.

[4]YANG Fang,WANG Jintao,WANG Jun,et al.Novel channel estimationmethod based on PN sequence reconstruction for Chinese DTTBsystem[J].IEEE Trans.Consumer Electronics,2008,54(4):1583-1589.

功率调整 第4篇

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

34.1

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的基本知识

34.1.1

短路类型

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

三相短路:对称短路,危害最严重的短路。

5%

两相短路:

10%

两相接地:

20%

不对称短路

单相接地:发生概率最多的。65%

34.1.2

近似标幺值

条件:,用计算变比,并用代替元件的则:

发电机电抗的标么值

变压器的标么值

线路中电抗的标么值

电抗器的标么值

其中对线路、电抗器的计算中,为元件所在电压等级的平均额定电压

34.1.3

短路计算中的基本假定

34.1.3.1

电源的等值电路与参数

34.1.3.2

对网络的近似处理

34.1.3.3

对负荷的处理

34.2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

34.2.1

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34.2.1.1

无穷大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1.定义:系统的容量∞,系统的内阻抗().2.“无限大”电力系统的特点:外电路电流变动时,其端口电压不变。

3.若系统阻抗不超过短路回路总阻抗的15%,则系统看作“无限大系统”

实用计算中,将配电网中的系统母线看作无限大容量系统。

等值电源内阻抗

34.2.1.2

同步发电机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1.三相短路电流

1)

则:

其中:—短路时电源电压相位角(合闸相位角)

—稳态分量,周期分量

—暂态分量,非周期分量

2)的有效值

2.冲击短路电流impulse

current

--------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

当时,短路瞬间最大,则也最大

又当时,即

当时,最大。即:

冲击系数,一般:高压网中,=0.05S时,则=1.8

大容量系统或发电机附近短路时,发电厂高压母线;=1.85

低压网中,则:=1-1.33、短路电流全电流的有效值

近似认为:

则:

冲击电流全电流有效值:

短路容量”的概念及用途

1.某一点的短路容量=该点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该点短路前的电压

有名值:

标么值:

则:的大小实际反映了该点短路电流的大小,也就反映了该点到恒定电压点之间总电抗的大小。

功率调整 第5篇

随着工业的发展,发动机功率增加,对齿轮传动的传扭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同等传动尺寸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传扭能力的途径有:一是齿面硬化处理(及齿轮修形等措施);二是多分支的功率分流传动。前者常常需要增加设备,如大型热处理设备和磨齿机等。由于齿轮传动强度的薄弱环节是轮齿,多分支的功率分流可减轻轮齿负荷,从而减小齿轮传动的尺寸和质量。

1 多分支传动型式

功率多分支传动主要型式是行星齿轮传动(由一个太阳轮带动多个行星轮)和功率二分支外啮合传动(Ⅰ级大齿轮3与Ⅱ级小齿轮1之间用挠性轴4联接,详见图1),以及功率三分支传动(在二分支外啮合传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由Ⅰ级小齿轮驱动的行星齿轮分支,详见图2)。

a) 功率二分支传动(图1):功率二分支外啮合齿传动在世界上已有60多年的运行经验。目前仍广泛用于舰船齿轮和大功率水泥磨齿轮箱以及冶金行业。它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尺寸和质量小,维修方便,齿面损伤的维修和轴承更换不需从齿轮箱内吊出齿轮(轴承均采用中分式滑动轴承)。

主机功率通过Ⅰ级小齿轮6,分流到两个Ⅰ级大齿轮上,每个大齿轮轴为空心的,内装一根挠性轴,其与Ⅰ级大齿轮轴采用齿式联轴节铰制孔螺栓联接,将功率传送到Ⅱ级小齿轮上,Ⅱ级小齿轮与挠性轴采用法兰型式联接(铰制孔螺栓)。两个Ⅱ级小齿轮同时与一个Ⅱ级大齿轮啮合,将功率输出。

b) 功率三分支传动:功率三分支传动是在传统的功率二分支外啮合传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由Ⅰ级小齿轮驱动的行星齿轮传动分支。行星齿轮传动分支由Ⅰ级行星齿轮和一个Ⅱ级小齿轮组成(图2)。行星齿轮传动分支与Ⅰ级小齿轮轴后端法兰联接,穿过Ⅱ级小齿轮的空心挠性轴,通过齿式联轴节,驱动太阳轮、行星齿轮、齿环、齿式联轴节和空心挠性轴,带动Ⅱ级小齿轮和Ⅱ级大齿轮,Ⅱ级大齿轮由三个Ⅱ级小齿轮驱动(另两个Ⅱ级小齿轮为二分支的)实现功率三分支。

大功率三分支传动的优点:1)保留了大功率二分支外啮合传动的优点;2)在同等条件下,尺寸、质量比大功率二分支外啮合传动更小,如原功率二分支传递的功率需增加1/2,转速范围和采用的功率数据不变,采用功率三分支传动后,其外形只是在后部行星分支处局部凸起,其它尺寸不变,只增加一个高速的行星分支和一个Ⅱ级小齿轮及其轴承、轴承盖质量;3)为大功率减速器系列化创造了有利条件;4)可靠性强,行星分支万一损坏而拆卸,剩下的功率二分支仍可传递原设计功率的2/3。

2 功率二分支外啮合传动均载机构的安装调整

功率二分支外啮合传动的关键技术是使二分支啮合的同步性和均载性。该传动装置均载机构是通过挠性轴来实现的,一旦两个分支载荷不均匀时,挠性轴的变形量随之不同(挠性轴的挠性要根据传递的负荷进行准确计算确定,并保证两根挠性轴性能相同),从而通过挠性轴的变形来自动调整两分支承受负荷相等,那么在安装调整时,如何保证两分支状态一致是保证均载的关键。

如图3所示,在装配时,按装配要求将各部件就位,并检查各处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装配右侧Ⅰ级大轮(1G)和Ⅱ级小轮(2P)组件时,将1G-2P法兰上的所有铰制孔螺栓装配好,1G-2P左侧组件装配时,2P法兰和齿轮上的铰制孔(还没铰孔)螺栓不装,先用工艺螺栓紧固就位,紧固Ⅱ级大齿轮(2G)使其在正常工作的扭矩下不转动,当所有其他要求(包括各处间隙,轴向位置等)均满足时,在Ⅰ级小轮(1P)上加一个适当的扭矩(根据实际承载情况定),受扭方向与工作转向一致,检查1G-2P右组件中2P轴向间隙是否消除。在左侧2P加一个适当扭矩(根据实际承载情况定),2P受扭方向应与正常工作转向一致(加载时将2P齿环上的工艺螺栓去掉)。通过左侧齿轮、链轮和挠性轴给1G加一个与2P上加的扭矩相同的扭矩(加在齿环上),1G加扭方向与正常工作转向相反。检查1G-2P左组件中2P轴向间隙是否消除,此时1G-2P左右组件已处在同一状态,在此状态,将左侧2P和齿轮法兰圆周上划出准线,并冲点打上标记(此标记为铰2P法兰与齿环上铰制孔的标准位置),此时给所有啮合部位及联接处均打上位置和左右件标记(以便复装时位置不变)。

去掉加在1P和左侧2P以及齿轮上的扭矩,检查2P轮齿间的轴向间隙,大小应与前面检查数据一致。松开2G,取出1G-2P左组件拆开,按标记位置铰齿环与2P法兰上螺栓孔(同铰)装上螺栓,在随后复装时必须按打好的标记装配,保持相对位置不变,这样就保证了1G-2P左右两件组啮合的同步性和均载性。

3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多分支传动形式,重点叙述了二分支外啮合传动的均载机构的安装与调整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介绍了一般均载机构的安装与调整过程,针对特定的设备,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间隙和加载扭矩。

摘要:重点介绍了齿轮箱功率多分支传动型式、工作原理、结构和主要性能,以及关键技术和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功率多分支传动,齿轮箱,调整

参考文献

[1]裘大成,张信平.舰船传动装置与适于航母的传动新形式[J].舰船科学技术,1990(4).

功率调整 第6篇

现在各中波台使用的发射机都是全固态发射机, 天线阻抗的变化造成网络输出阻抗发生变化, 对固态发射机的影响特别大, 我台使用的1359KHz频率的发射机, 每年春季和入冬两个季节, 发射机的反射功率指示, 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反射功率指示明显增大, 调整发射机的阻抗微调旋钮也不起作用。这样就容易使发射机的反射功率指示超过门限值产生自动封锁保护, 使发射机不能正常工作或是造成停播。

二、故障分析与处理

根据发射机反射功率增大这个现象, 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 当一个中波台的天调网络调好后, 随着季节的变化天线阻抗将发生变化, 造成网络输出阻抗发生变化。当调谐发射机的阻抗微调旋钮已无法使发射机的反射功率指示调整到零时, 就要及时调整天调网络。

首先通过观察, 我台使用的三个频率963KHz、1359KHz、1494KHz, 其中1494KHz为单频单塔发射, 963KHz、1359KHz为双频共塔发射。三台发射机只有1359KHz发射机的反射功率随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变, 其它两部发射机的反射功率变化不大。而1359KHz发射机的反射功率只有在1494KHz发射机开启和关闭的时候, 它的反射功率指示才有明显的增大和减小, 而963KHz发射机的开与关对它影响不大, 因此可判断为是1494KHz频率的反送和1359KHz网络对1494KHz滤波不好既吸收不好。造成了1359KHz发射机的反射功率增大。一般阻塞使用的是LC并联谐振滤波器, 吸收采用的是LC串联谐振滤波器。对于现有的LC串联滤波器, 电容C5是固定的, 只能调整线圈L7。并联谐振滤波器中L6、C5并联谐振于1359KHz, 对频率1359KHz阻抗无穷大, 起阻塞作用, 电抗显容性Xc, Xc于L7串联谐振于1494KHz, 对频率1494KHz阻抗无穷小, 起吸收作用。由于阻抗测试仪器昂贵, 中波台都没有配备, 因此在没有测试仪器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观察发射机反射功率指示来进行调整。调整时的注意事项和步骤如下:

调整工作要多人配合, 严格分工, 联络要畅通, 机房人员要听从天调室人员指挥, 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开机后对于发射机的阻抗微调旋钮先不作调整或是调整到中间位置, 天调室人员在调整串联谐振线圈L7前, 要事先做好标记, 以便调试不好时恢复。在每次调试前一定要确认发射机关闭, 并用短路线短路天线, 以防被高频电流击伤。调试完后拿开短路线, 再通知机房开机, 通过增大或减小线圈L7反复调整, 直至使发射机反射功率指示下降到最小为止, 并做好标记, 最后再对发射机阻抗微调旋钮做一下调整即可。一般在入冬反射增大时调一次, 做好标记。到春季反射增大时再调一次, 把两次调整的位置都做好标记, 这样每年的这两个季节发射机的反射功率增大时就将串联谐振线圈L7的短路夹调到相应的位置即可。通过几年的运行观察和及时调整, 我台1359KHz发射机反射功率随季节温度变化增大的现象得到了改善, 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上维护经验, 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晓卫,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使用与维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功率调整】相关文章:

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11-18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11-18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计算05-21

功率不足05-08

驱动功率05-22

功率比较05-25

功率分配05-25

功率补偿06-17

启动功率06-28

功率开关06-29

上一篇: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下一篇:学生就业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