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2024-05-18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精选12篇)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1篇

一、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主要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建设和谐校园是现代高等院校的重要战略目标, 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和谐校园是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 有助于形成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1]

第一,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 涉及社会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涵盖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层面的和谐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校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是有机相连的。社会和谐与校园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谐二者是整体与部分、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双方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现代高校建设和谐校园, 不仅为自身改革、发展、稳定奠定牢固的基础, 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而且也为社会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 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办学规模实现了重大突破, 大众化教育迈出了坚实步伐, 但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给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不少隐患。例如, 规模膨胀速度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不和谐、办学规模与办学效能之间的不和谐、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和谐、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不和谐、内部管理要求与管理人员素质之间的不和谐、大学生的言行素养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和谐等等。解决上述种种不和谐问题的对策, 就是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第三, 建设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全部潜能, 培养品德、身心、学业、人格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学生, 这就必须以和谐校园为依托。现代高校应该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全面育人, 和谐发展。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中, 和谐校园可以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渗透, 互相交织, 协调共生, 使育人的过程成为一个相互和谐、统一完整的过程。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氛围和平台, 建设和谐校园就是为大学生和谐发展创造环境, 营造氛围, 搭建平台, 实质上就是为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特征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 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特征应该是:

第一, 办学理念科学, 特色鲜明, 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学校的办学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大局, 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从战略的高度, 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 对学校发展建设目标进行科学规划, 对发展进程中的诸多要素和矛盾进行全面分析, 在改革和实践中循序渐进, 科学决策、精心实施, 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在发展中, 自觉统筹协调好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 育人为本, 人才兴校。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对于学生, 坚持育人为本, 培养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强, 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校自身而言, 坚持人才兴校,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在办学过程中要敢于并善于突出教师在教职工、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资源分配中的优先地位, 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三, 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规范协调运转。使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保持协调运转, 激发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 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第四, 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机制高效灵活。和谐校园首先是法制的校园。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 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2]法治是学校管理的保证和主题, 科学治校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教育规律办学。民主治校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特点, 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人翁的精神。

三、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措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现代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内涵十分丰富, 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当前,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 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 提高治校兴校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高等学校领导班子是团结与带领广大师生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核心, 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高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必须建立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教育和国内其他高校教育的成功经验,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 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 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弘扬务实创新精神,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第二,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人为本为核心,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只有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系统, 才能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和谐, 最终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3]坚持教育方针, 德育为先, 加强校园师生思想道德建设,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师、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基本需要为出发点, 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在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中,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新时期、新任务、新情况的要求, 努力实现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

第三, 健全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 构建和谐的校园制度。制度虽然具有强制性, 但制度的创建必须坚持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 特别是要体现对人格的尊重, 对学术的敬畏, 对遵守规则的自觉。对于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党政领导要以身作则, 严格遵守;教职工要敬业育人, 身体力行;大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使校园的组织和个人处在一个理性、有序、和谐的运行状态中。

第四, 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 建立规范的沟通和协商机制, 使每位教师、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通畅的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既能体现效率原则又能体现公平原则的学校绩效考核分配机制,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促进不同岗位、不同院系、不同群体利益格局的合理化。建立和完善福利保障制度, 使校内各利益群体都能享受学校发展的成果, 并彼此和谐相处。

第五, 建立化解校园内各种不和谐因素的机制。高校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各种不和谐因素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 以求不断在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化解各种矛盾的运行机制。坚持校务公开, 尊重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保证教职工在校园治理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加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 促进和谐校园的全面建设。

第六, 加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环境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作用, 良好的校容校貌校风具有陶冶心灵、熏陶行为、塑造人格、启发美好想象的作用, 对师生的精神思想起着振奋和激励的作用,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校和谐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上, 通过优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重视自然和人文景观建设, 完善教学场所、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等场馆建设, 使校园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在校园软环境建设中, 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努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高等院校特色的和谐校园环境。

第七, 维护校园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没有高校的稳定, 和谐社会无从谈起。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稳定, 在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当前, 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给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带来了压力和风险;世界范围内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 恐怖主义, 对国内的渗透破坏越来越严重, 诱发暴力恐怖活动的因素越来越活跃。从国内看, 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各种思潮不断涌现,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从高校情况看, 虽然大局稳定, 但是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 各种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因此, 要全面认识高校和谐稳定的形势, 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活动, 建设稳定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王德勋.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理性审视[J].教育评论, 2007 (4) .

[2]罗海滢.论高校和谐校园的机制建设[J].管理观察, 2009 (5) .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2篇

略论“以人为本”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关系

[摘要]“以人为本”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则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和谐校园;构建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贯穿和谐社会的红线。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以人为本”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这要求我们在构建过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调“人”重于“物”,重视“人”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人”,不仅指个体的“人”,也包括高校中“人”的群体。

首先,教师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础,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不断提高高校的“硬件”条件,即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

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物质基础。同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更应该注重提高“软件”的水平,高校应该树立“以师立校”的理念,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且合理满足教师需要,为教师的发展构建公正、和谐的平台,促进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只有“硬件”和“软件”,尤其是“软件”,不断得到发展进步,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完善,高校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等学府,才能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树立起文化与文明的信标,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也才具备了基本条件。

其次,学生是高校和谐校园的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成人。可以说,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优良品德的合格大学生。

第三,学生家长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外部助力,要充分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过程。

虽然学生家长并非是高校和谐校园的组成人群,也并不直接参与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具体过程中,但是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和父母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通过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可以更好的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对于当前一些高校内比较棘手的学生问题,如网络成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也可以达到共同帮扶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民主建设。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应该在民主建设上走在社会的前列。“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与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校园民主建设,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尊重并理解师生的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民主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提高师生民主意识。和谐校园的每一件事务,都是和所有师生员工息息相关的,师生享有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以人为本”在和谐校园民主建设上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民主意识都相对较弱,缺乏主人翁意识,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民主意识,使师生主动参与、管理学校的事务,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关心学校的发展前途。只有如此,才能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顺利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二,完善高校民主体制。“以人为本”思想要求在高校中为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保证,这就必须要有民主体制的保障,主要包括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高校教代会是在教师依法行使

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也是高校领导广泛听取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渠道;校务公开制度是实现高校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使广大师生知晓校情、参与校政、监督校务,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力的促进高校民主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凡重大问题,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群策群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决策上的失误”。[1] 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等校园民主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既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又是对“以人为本”思想实践运用,对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着积极作用。

第三,拓宽高校民主渠道。少数人参与的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以少数人为本也并非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就要求在高校中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从多种途径确保全体师生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对于教师而言,这就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党员、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可以推进校内民主,对于校园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是校园民主建设和和谐校园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参政意识强,思维活跃,不少人是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骨干,学校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应该广泛征

求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

在保障教师民主权利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

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反馈,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因此,通过校园论坛、校长信箱、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既可以体现学生参政议政的作用,又有利于发展校园民主建设,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重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是没有制度、物品可以体现的,但是又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它对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师生的归属感。“以人为本”不仅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精神诉求。“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2]这体现的就是师生对所在高校的一种归属感,也是精神诉求的一种体现。高校首先要能够满足教师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得到师生认可的一种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营造一个优良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通过高校自身

积淀的文化传统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感染在校师生,才能使师生在精神上产生归属感。只有这样,广大师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归属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精神标志,师生如果对所在学校没有归属感,那么这个高校就不能称之为和谐。

其次,校园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教师间、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以及不同年代人群思维方式、观念的不同,导致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交流沟通,师生关系存在隔阂乃至对立。目前在校学生基本都是80、90后,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于所谓80后、90后的概念定性,实际上就是不同时代人群之间隔阂的体现,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群部分行为习惯的夸张和曲解。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对学生的正常行为要理解,不能夸大其负面作用,更不能将其“非正常化”和“妖魔化”;对学生也应该加强引导教育,使学生保持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双方的理解才能保证师生关系的和谐。

对于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当前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不习惯群体生活,要在入校后多加关注、引导,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和宿舍氛围。同时,正面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思维,不要过多宣传社会上的严峻形势和竞争态势,以免学生将社会上不良的风气

套入校园。同时,教师之间要平等合作、公平竞争,这样才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互补提高。

总之,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和满意,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形成有利于和谐校园的顺利构建。同时,一个高校悠久传统的形成、优良教风学风的养成,都与之密切相关。

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而反过来,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将大大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对“以人为本”的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人为本”的真理性需要通过指导实践才能得以论证。“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包括:“强调‘人’重于‘物’,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强调一切为了人”。[3] 对于高校而言,“以人为本”的内涵具体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高校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与学校关系的和谐以及师生民主权利的保障。而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是:协调发展、人际和睦、民主安定、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能够使师生在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他们获得知识、探究学术的需求,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由此可见,高校和谐校园的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高校和谐校园得以构建可以充分证明“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性。

其次,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可以丰富“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从人的和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在指导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同时,高校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以人为本”思想。高校是社会科学研究探索的主要阵地,“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实践过程,将为高校研究“以人为本”思想提供素材和实例。更重要的是,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为优良的学习科研环境,更大的调动师生的研究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必然可以赋予“以人为本”思想更深的内涵。

第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将有力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接收与传播。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在普通群众心目中,其更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而且,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活跃、代表时代的一个群体,他们本身对于新鲜事物和理论的接收是快速的,同时他们又是优秀的传播者,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在学习中、生活中传播应用新观念和新理论。同时,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其他人群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又是关注的,他们关注高校的理论创新、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以,“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的传播,以及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将有力促进“以人为本”思想在整个社会的接收与传播。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加强民主建设、建设让师生认同满意的学校;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可以大大促进各个社会层面的和谐,还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充分理解两者关系,对于更为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和谐校园建设与高校后勤改革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和谐校园;后勤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138-03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是时代的应有主题。“和谐”作为一种基本理论,也是指导和引领各行各业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高校亦不例外。在此背景之下,“和谐校园”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对于高校后勤而言,必须坚持和谐校园这个具体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来充分发挥自身在高校发展甚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使命。笔者以为,不应该把和谐理解为外在的目标,更不能将之当成短期的运动,而应从内在的要求和长期的工程角度来理解此问题。这就需要在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后勤具体方针指导下,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后勤改革的特殊性,探索新时期高校后勤发展之路,提升高校后勤的价值,充分发挥后勤的“服务、育人”功能。

一、以改革精神理解和谐校园与后勤之间的关系

根据既往的经验,在适应社会总体变化和高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点,高校后勤改革往往表现出滞后的特点,而这又决定了它在追随一些重大时代主题时往往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从而表现出被动的一面。因此,在后勤的改革与建设中,若仅将和谐校园建设当作一个短期的工程,那后勤将很难有突出的作为。尽管建设和谐校园有着独特阶段性的背景,但其基本思想却紧扣长期的需要。所以,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时,情况将会大不一样,原因在于从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内涵所延伸的优质基础设施的建设、教学科研保障之间关系的协调、资源集约型的运用、人群关系的改善、良好的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工程,不仅可以进一步改革后勤体制,提升后勤内部管理,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后勤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环境,提升后勤外部地位,从而为各院校的发展(特别是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做出独特的贡献,也为高校的长期发展探索出一条后勤建设的新思路。

从长期的角度理解和谐校园建设,意味着必须把这一建设与后勤的长期发展及当前的突出要求紧密联系,其联结点便是后勤改革。这是因为后勤改革正是高校诸多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对后勤提出的要求。把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精神和目标纳入到后勤改革道路中,以此作为后勤改革目标的具体化道路之一,以及落实改革的具体举措之一,这就意味着既为后勤改革指明方向,亦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落点。对于后勤,和谐校园建设不是一个临时的目标,而是其自身发展以及为高校整体发展做出长期贡献的落脚点。后勤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主要方向和作为是加快自身的改革,通过改革的成效来体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果,这就是“以改革精神来理解和谐校园与后勤之间的关系”命题的基本含义。

以改革精神来理解和谐校园与后勤之间的关系,需要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给后勤提出的基本目标、后勤长期发展的动态以及后勤改革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对和谐后勤的完整内容进行研究,这涉及到新时期后勤功能的再定位、后勤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道路、后勤工作的评价体系等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其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最根本问题是和谐校园建设对后勤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也是对后勤本身性质和功能的基本定位。从长期实践看,这一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五个一”,即一个高效率的发展保障机构(为教学、科研以及其他事业的发展提供最佳保障);一套高质量的环境支持体系(水电、饮食、物业等);一支高水平的服务育人队伍;一面高声誉的对外展示窗口(社会效益);一个高产出的持续发展渠道(经济效益以及后勤实体自身的和谐)。这五个“一”实际上正是高校后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基本功能,和谐校园建设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定位这些功能和理解实现这些功能的具体目标和途径。

二、以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后勤改革

以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后勤改革,就是要以“五个一”为长期指针,积极稳步快速地克服影响后勤发展的难题,积极地在体制、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出一套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实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勤之路,为学校事业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对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通过深化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整个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如果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后勤体制,即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后勤本身,那后勤在根本上就不能对和谐校园建设发挥巨大作用。这正是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与和谐校园建设之间关系的焦点所在。后勤作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发展状况本身就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后勤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也是提升后勤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功能、改进职能的必由之路。以和谐校园建设来统领后勤改革,充分发挥后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首先必须要深化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这个基本问题,夯实后勤的基础、突出后勤的功能、增强后勤的活力、扩大后勤的渠道,形成后勤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育人理念,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后勤承担着多种特殊的功能,育人功能是其中最突出的方面。“三服务二育人”是后勤的基本目标,是后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实现自身使命的关键之一,和谐校园建设应该提升这个问题。由于后勤服务的基本性质在整个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实现了从“公共福利型”(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社会福利)向“个人商品型”(按照货币标准为不同的人提供有差别的服务)的转变,使得后勤更容易受到社会因素(地区性物价等经济条件变化、个人要求等)和后勤体制、队伍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后勤在育人问题上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加强队伍建设是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挑战的最核心问题,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加大行为规范建设和各种培训力度提升整个后勤的团队文化等举措,可以改善后勤精神状态、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以优质的服务感动师生、以高尚的情操触动师生、以真诚的关怀打动师生的后勤工作目标,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服务中实现育人功能。

(三)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校整体环境的改善

和谐校园的外在表现是整体环境的和谐,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其中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后

勤的基本任务之一。宿舍、食堂、教学科研和办公场所的整洁优美都依赖于后勤高质量的服务。后勤庞大的员工队伍作为学校员工的一部分,其精神面貌、行为举止等在学校优质的人文氛围培育方面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后勤通过具体细致的工作可以使这两个方面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得到不断的改善,直接体现后勤工作的效绩。

(四)探索社会服务的渠道,为学校持续和谐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从基本功能看,一个强大的后勤必然是学校和谐的重要支柱。而从高校发展的普遍趋势看,由于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各高校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呈现出扩大的势态。这就需要后勤突破保障功能,提高其资源的效率,从而在高校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实际上,后勤具有产业的特征,在扩大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积极地开拓社会服务渠道,提升后勤本身的职能,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题中之义。

三、通过深化改革和办实事充分发挥后勤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为后勤的总体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基本要求。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加扎实的工作和良好的工作思路。根据以往经验,由于事务杂、头绪多和工作细,后勤工作往往流于琐碎而缺乏整体性。笔者认为,和谐校园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和办实事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后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而且也为后勤本身的突破和提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因此必须结合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着眼于踏实的工作。在此,根据笔者所在南京大学的实际情况对后勤工作的基本思路进行探讨。

按照国家的规划和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南京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近年来,学校的后勤工作围绕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和提高工作水平。特别是为适应长远的发展,南京大学启动了仙林国际化校区项目,这给后勤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又带来巨大的挑战。围绕这一点,南京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提出了“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后勤价值、保障整体发展、促进学校和谐”的工作理念,并进行有益的积极探索。

(一)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后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作用

其一,学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明确了后勤集团是学校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后勤改革以坚持服务育人、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为宗旨,以后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为衡量标准,实行渐进式改革,防止矛盾积累与激化。

其二,学校的后勤服务以零租赁的方法统一归口到后勤集团。这项措施,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多个单位在校内从事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所造成的分散化甚至混乱局面,从而为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也能够集中力量改善基础设施(例如浦口校区的学生公寓建设),提高了后勤的整体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其三,后勤集团在社会化改革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规范了人事、用工等基本制度。在建设一支稳定高效队伍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成效。例如集团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在外聘用工的劳务合同、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保险金等问题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了不和谐因素。

其四,后勤集团始终把建设“师生满意的和谐平安的节约型后勤”作为工作目标。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后勤集团研究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调整了绩效考核体系),为提升后勤的总体服务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加强内部培训,大力开展岗位技能竞赛

自后勤集团成立以来,始终把对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后勤集团每月都有针对性地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主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积极提倡“先做人,后做事”,既培训理论知识,还培训现场操作。集团对员工进行的认同度、忠诚度培养,促进了员工与集团之间的和谐。

此外,集团通过每学期开展的“岗位技能竞赛月”活动来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水平。员工在劳动技能竞赛中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个人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竞赛科目,以此满足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劳动技能竞赛不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而且促进了集团的有效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三)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提高师生满意度和信任度

其一。后勤集团确立了“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集团真正将“微笑、精通、准备、重视、细腻、创造、真诚”等优质服务七要素及ISO9000标准作为行为规范,在具体工作中处处为师生着想,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降低成本和价格,切实维护师生利益,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矛盾的土壤。

其二,建立后勤信息发布、交流平台。集团充分尊重师生对后勤服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做到消费信息公开,联系渠道畅通,从而及时化解矛盾,消除误会。有效地防止了矛盾的积累。

其三,建立有效可靠的应急事故处理预案。集团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防止造成意外矛盾冲突。

其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集团每学期开展“便民服务月活动”、“师生共建和谐后勤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员工主动提高服务质量,增进了师生与集团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实现师生与集团之间的和谐。

通过多年的有效探索,南京大学后勤集团不仅为仙林国际化校区的正式启动做好了物质上的充分准备,而且也形成了适应新校区建设的新理念、新手段和新体制,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的同时,为南京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4篇

人的心理和谐, 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 并对外界事务持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这种社会心态, 是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 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 在看待整个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 是心理和谐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工作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加剧,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 家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 大学生更是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在此情况下, 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 心浮气躁的心态。保持心理和谐, 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 也是他们今后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 对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相处, 形成人人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 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 校园的和谐程度就越高。

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 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 但归根到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 学生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高校弱势群体的几种类型

第一, 经济贫困、生话窘迫者。

高校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 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 按其贫困程度分为特困生和困难生。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常常陷入自卑之中。可以说, 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认为, 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 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一般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 觉得低人一等;第二, 学习环境的改变, 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 使他们因自身的窘困而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 并由此产生自卑;第三, 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 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2、过度的敏感

强烈的自卑, 使这些贫困学生神经极度敏感多疑, 老师、同学正常的举动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对他们产生压力, 甚至使他们彻夜难眠。班上同学丢了东西, 老师或同学偶然看他一眼, 他就会觉得他们在怀疑自己;同学的小声说话, 他会觉得他们在议论他;即便是同学善意的帮助, 他也可能觉得是对他的嘲讽、怜悯。过度的心理敏感, 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 长此以往, 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3、焦虑与抑郁

背负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贫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 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 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 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 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 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重重重压之下, 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 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极端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

第二, 心理健康不佳、有心理疾病者。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顺利简单的成长经历使他们缺乏挫折和失败的磨练, 缺少独立生活经验, 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一方面随着学业、就业、情感压力的加剧, 面对市场经济和各种矛盾, 不少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 大学生处在生长发展最关键时期, 生理、心理的需要特别多却又得不到完全满足, 会加剧心理负荷, 诱发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存在障碍型心理, 日常交际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弱势学生由于种种不幸和遭遇, 生理、心理与常人不同, 拥有特殊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导致在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和隔阂, 缺乏直接的沟通, 甚至遭到同学的误解, 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他们陷入自我隔绝或半封闭的心理状态, 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被其他同学接受, 交际范围狭窄, 个性被压抑、心灵被扭曲。

第三, 学业一般、就业信心不足者。中学时学习优势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已不复存在, 新环境中人才荟萃, 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中学又大相径庭, 部分学生在学习乃至多方面的优势会削弱甚至丧失, 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 对他们来说各种评优、评奖、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 这就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同时求职艰难是每个学生充分体会到的, 由于职业事关重大, 它给人的压力也格外沉重, 这种压力对学业一般的同学来说尤为突出。对就业的强烈欲望、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不确定、对就业市场竞争的无能为力, 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主要表现在:存在消极型心理, 常常会自怨自艾、报怨生不逢时, 加之毕业就业的一些不正之风, 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失去信心, 出现悲观、消极心理, 表现为苦闷、抑郁、落落寡欢, 许多人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能自拔。

第四, 思想行为不良、曾受违纪处理者。一部分学生因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违纪、不良行为受到校纪校规处理, 从此对前途失去信心而精神不振, 表现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同学关系冷漠。主要表现在:存在躁动、分裂心理, 自主和自制能力较弱。心理的失衡往往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 个别学生一方面不愿正视自己、不愿接受师生的援助, 另一方面又强烈感受到来自家庭沉重的责任和家长强烈的期待, 由此产生一种着急、烦躁、忧虑的情绪, 从而导致一种焦躁的心理;个别学生敏感多疑, 自卫心理强, 表现出强烈的失落、茫然、郁闷, 言语、行为举止极端。

三、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也无法成为世外桃源, 大学生处于社会信息前沿和知识前沿, 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 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 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冷漠, 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 导致心理失衡。而特殊群体的学生们有着与一般大学生同样的心理, 但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或者其他困难, 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 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 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 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一些学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 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 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 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 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 这些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环境是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一些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弱势群体学生一些来自贫困家庭, 一些来自单亲家庭, 父母因没能给孩子应有的家庭温暖, 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 也缺乏给孩子良好的教养, 教育失当, 进人大学后, 经济压力加大, 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 使弱势群体学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 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突显出来。转贴于中国

3、自我意识偏差。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健康人格的塑造深受生存成长环境等外因的作用, 但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 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弱势群体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 认为自己“穷”是一种耻辱, 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 从而进行自我封闭, 并为贫寒的出身而自卑、痛苦, 甚至绝望。整天怨天尤人, 怨社会、怨家庭, 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 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 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欠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欠缺主要表现在:目前大学的心理辅导机构设置不规范, 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 机构的名称、管理、人员编制、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咨询人员多为兼职, 从业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人员;即使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却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才更少;心理咨询室也多为兼职教师轮流值班, 其时间、精力根本无法保证。

四、促进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和谐的措施

(一) 营造和谐氛围

对弱势群体学生而言, 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 如果弱势群体学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 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弱势群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反映出弱势群体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更反映出我们现存的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 使弱势群体学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 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为弱势群体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让弱势群体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 变消极为积极, 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二)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所谓心病尚需心来医。针对弱势群体学生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 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思想上解决心理贫困的根源。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证。通过专业化的团体辅导、个案分析, 提供心理上科学的援助, 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切实帮助他们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 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最终使一切心理疾病都消失在萌芽之中, 真正使他们的心理脱贫。

第一, 倾斜情感, 培养积极信念。在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的同时, 要尽可能的把情感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和帮助的学生倾斜, 多接触他们, 多给他们一点微笑、鼓励、信任, 多一些关怀, 以唤醒他们被压抑的人性, 激起被埋藏的自尊, 给他们相对宽容的环境, 才能帮助弱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 加强自立、自强、自信教育。

第二, 人格教育。人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所在, 对弱势大学生进行教育时, 不要带有任何偏见, 要根据他们的特点, 在生活上给予他们资助和关心, 在学习上多鼓励和帮助, 扶贫先扶志。除了物质上的, 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弱势大学生的隐私, 注意采取适当的工作方式做好弱势大学生的工作, 使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 全面健康地发展。

第三, 宣泄心理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应给予弱势大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 通过交谈讨论, 提供建议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 帮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郁, 以便把心里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出来;要刻意指导、帮助他们通过建立友谊, 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吐内心的苦衷, 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 有助于他们良好心理的形成, 健康心理的发展。

第四, 耐挫折训练。必须加强对弱势大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 培养起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刚毅品质, 塑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坚毅意志。

第五, 心理咨询。弱势大学生一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卑, 因而显得敏感悲观、心理脆弱, 不愿触及自身的弱势一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成绩问题等。因此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是必要的, 这种“扶贫”是全方位的, 心理老师应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问题, 听其倾诉, 帮其开导, 使他们走出因为经济贫困所带来的阴影, 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其在交往与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保障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权益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理失衡, 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能力的欠缺, 却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出现种种错乱而出现无穷烦恼。弱势群体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健康的生活观与科学的生存技能有关。抵御心理贫困的关键在于积极调整认知, 以理性治疗非理性, 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 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 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 以理性引导偏执, 让冷静战胜浮躁, 以恬淡取代痴迷。对待自己, 坚持自省之心, 保持清醒,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盲目自信;对待家庭, 常怀感恩之心, 克勤克俭, 自觉克服和抵制享乐主义及攀比心理;对待他人, 常抱友善之心, 见贤思齐, 乐于交际, 善于交际;对待困难, 坚韧不拔, 知难而进, 决不言败。从贫困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 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德、强烈的进取心, 要肯定并赞赏这些曾经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良好品质。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切入点, 积极引导他们并强化这些优秀品质, 树立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信心。经济的贫穷, 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改变。特别要利用贫困生中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优秀典型, 加强宣传和引导, 使更多的贫困生产生仿效的愿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 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等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 善于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或咨询, 建立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体系, 为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充分运用高等学校的各种媒体,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强化学生参与意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使弱势群体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表现自我, 提高能力, 愉悦身心, 以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促进弱势群体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 消除防卫心态, 保持心理健康。同时, 要在校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 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结合教学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过程, 主动关心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想他们之所想, 急他们之所急, 解他们之所困, 帮他们之所需, 让弱势群体学生时刻体会到校园的温暖和师长的关爱, 要教育全体学生学会理解他人, 宽容他人, 尊重弱势群体学生人格。正确看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 以诚待人, 与人为善, 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和谐理念, 培养和谐精神, 使弱势群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社会发展中人才的心理素质在激烈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 重视和加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和谐, 使他们走出心理贫困的怪圈, 真正实现校园和谐。

参考文献

[1]马皑乐, 国安。弱势群体与社会失衡[J].政法论坛, 2004, (03) .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5篇

[摘要]当前,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基层党建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组织保证,在整个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核心作用。深入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和谐校园;创新

[作者简介]梁桂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6-0163-0003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高校基层党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支撑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和谐校园也将直接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软环境。

(三)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高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即软实力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促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的发展,这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

二、高校基层党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势头良好与深层次矛盾并存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和谐发展问题,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匹配等问题,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强高校基层党建,才能使高校在应对现实发展的挑战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只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巩固,才能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创新工作思路,做出新的成绩,实现新的跨越。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必将促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关系趋于协调,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统筹、协调、全面的社会发展体系中来;并且根据社会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之成为高校工作进入新轨道、打开新局面的重要战斗堡垒。

(一)高校基层党建在应对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浪潮全球范围内的推动下,作为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智力资源载体――高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高校作为最前沿的思想阵地,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必将对高校整个特定范围的思想阵地造成重大影响。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多元经济不断涌现,多元的经济推动多元的思想,尤其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思想冲击。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关系着党在高校这一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层级领域内的执政能力的完善,关系着党在高校领域内的执政基础的不断巩固和提高。如何在诸多外来思想的冲击中加强思想统一,形成思想合力,把高校师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通过党的建设加强不断粘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推动高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具有重大影响。

(二)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保证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先锋队”[1]。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业务组织和管理能力及驾驭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最终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整个高校工作能否良性推进。领导班子作为一个学校或单位的领头羊和火车头,必须对高校领导班子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请专家辅导与深入研究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计划性、时效性与针对性。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形成集中精力干事业的领导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

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在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肩负使命,责任重大。为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2]。党员遍布学校的各个岗位,有的是行政领导,有的是业务骨干。他们的作用决定了各级党组织的状况,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党员要以党的事业为重,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党员形象,认真解决好自身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问题。

要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尤其是学生党员工作。做好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的需要,对于提高党员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党员遍布于各系部、各班级学生当中,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组织性、纪律性,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对于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指导和导控,具有重大现实功用。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刘云山在2006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曾强调,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努力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巩固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不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发展[1]。

(一)加强发展院系党员工作,发挥建设和谐校园的骨干作用

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学校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在发展学生党员方面,学校党委应充分利用二级党校这个教育培训阵地,对所有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实行分级教育培训机制,即入党启蒙教育、入党前的重点教育以及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切实将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为例,应当不断完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与系部之间的有机对接,发挥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与系支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尤其以学生辅导员作为此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争取把学生工作做足做实。

(二)巩固和完善学生党支部,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源自基层,因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要落实到基层,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最终也体现在基层[2]。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牢固的组织保障作用。

(三)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1.依托学生党支部,不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大力倡导学生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学习党的重要理论等活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方面,形成360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覆盖,不断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原动力。组织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机体系,教职员工要做学生的知心人、领路人和贴心人。创新形式、开拓多种渠道,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把学生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通过学生党支部的覆盖不断地加以发扬。

2.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用QQ群的形式,把学生积聚到一起,把定期班会和“QQ班会”结合起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正确指导。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同时,给予和谐校园建设新的活力和思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是高校和谐发展,营造师爱生、生尊师的良好氛围的重要基石。

现代社会,网络发展风起云涌,网络具有跨时空、低成本的特点,在当今大学生这类年轻群体应用更加广泛,事实上已经成为高校思想状况重要的交互平台。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建立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和“三个代表”理论学习网站,对于学生的网络教育由“围堵”变“疏导”,也应该成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途径。通过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自己的邮箱及其QQ号码,及时回答学生问题,解决生活、学习上的疑难,在网上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也可随时预约谈话,不断交流思想,用互联网在学生和党员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网络教育成为随时向学生敞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教育的重要辅助课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地处偏僻,虽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定上网条件,但仍无法百分百满足学生的网络需要。所以,利用互联网的组织形式,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对于减少学生外出上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3.拓展大学生党建网络阵地,建立“网络党组织”

现在,各种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舆论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舆情导控也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进行导控。因此,高校党建要从这个时代特征出发,适应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开拓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这不仅是工作载体和手段上的创新,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程度,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虚拟的网络党支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网络虚拟情感需要,维系了学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又可以使党支部的工作发挥得充分;既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又满足了和谐校园的情感基础,可谓双赢。

[参考文献]

高校组织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组织工作 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离不开组织工作,因此,组织工作应该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任务进行认识,并承担其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从而加快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

一.找准组织工作服务和谐校园建设的着力点

组织工作服务和谐校园建设,首先要弄清楚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然后找准着力点,这样才能切实发挥作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笔者认为,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让校园中的人与人、环境与人之间协调发展,从而促使校园的各项资源被合理应用,实现协调发展。在充分理解了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组织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等工作标准和高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组织工作,以此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组织工作部门还应坚持党的领导,对师生以及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发挥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党员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高校组织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吸引更多的党员加入到和谐校园建设中。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应该吸收高素质、坚持党的领导的新党员积极投身组织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此外,组织部门还应该和党外学术带头人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党员公示制度以及预审制度等来吸收新党员,并保证党员的质量,以此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促进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组织工作人员都是党员,这些党员是执行组织工作的主体,对组织工作开展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组织部门想要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就应该切实履行党员岗位职责,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各党员应该在自身所处的岗位中努力工作,坚持不懈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累积经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另外,组织部门还应该提高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视程度,可在高校中设置党员示范岗,实行学生党员挂牌制,将党员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组织工作部门还应该促使党员团结合作,在工作中言传身教,为学生党员更好地发展树立榜样目标,以此来激发学生党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带领全体学生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3.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教育是组织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组织部门在进行党员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改变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率。在实际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和先进性长效机制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以及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从而对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使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1.构建完善的基层组织设置。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组织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构建完善的基层组织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设置基层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对当前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然后找出教学科研所具有的特点,对毕业生就业的趋势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上述内容,探索出新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基层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学术团队党组织或者是宿舍党支部等方法来开展打造全面的组织网络,拓宽组织工作的覆盖面积,从而全方位的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发展。

2.创新工作理念。组织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创新工作理念,采用先进的工作方法。因此,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的发展形势,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创新的工作方法,从而实现党组织向服务型方面的转变,在尊重各项差异的同时对多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化解其中存在的矛盾,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组织工作的作用,而组织工作部门也应该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在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建设的发展,为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城,逯遥,张勇等.浅议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J].学理论,2010(20):43-44,188.

[2]邓炼,熊英.论高校组织工作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J].教育观察(上旬),2013,2(4):4-6.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对策刍论 第7篇

“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 协调和睦。从这个意义上讲, 和谐校园实际上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的校园。这就需要“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来实现。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是自然的安排, 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改变的, 而“人和”则是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主的。要实现“人和”, 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整个校园比作一幅拼图, 那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块, 每一块又都凹凸不平, 只有凸起和凹进合在一起, 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怎样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呢?如果说利益整合是它的前提条件, 制度法治是它的根本保障, 那么道德建设则是它的精神基石。现阶段许多大学校园基本上实现了利益的整合, 各种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已使贫困学生保证了学业的顺利完成, 各大高校的规章制度也已基本完善, 唯独欠缺的就是道德建设。虽然关于这方面的课程没少开设, 可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确很少见, “教书重在育人”, 学会做人是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准则。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相互关系规范的总和, 其基本功能就是调节功能, 它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导向性和内在性的特征。所谓广泛性, 即道德是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去调节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这就使得道德调节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所不具有的广泛性。所谓导向性, 就是道德的要求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它从现实的道德水平出发, 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 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入到一个更加和谐的秩序水平。所谓内在性, 是指道德的调节依赖的主要力量是来自人们心灵的良知, 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和教育感化等, 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和善恶判断能力。

大学是文化的传播场所, 是文化的发源地, 是文化的辐射源, 成功和谐的校园文化自身就代表了学校的风格和水平, 同时,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党中央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康幸福勾勒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建设好和谐校园意义重大而深远。怎样建设和谐校园呢?笔者认为, 建设和谐校园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重点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使高校各级党组织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首先, 要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院 (系) 级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 坚持民主集中制, 有效形成院、系党政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 形成健全严密的组织网络;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和活动方式, 增强活动效果, 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加大发展优秀人才入党的力度, 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 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其次, 要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要通过参与决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保证监督等工作环节, 把党组织的作用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有机渗透和融合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功能, 促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拓展途径, 丰富内容, 畅通渠道, 构建网络, 促使党员在联系群众中团结和凝聚群众, 在服务群众中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生存和发展摆在核心地位。这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关注人的生存权, 精心打造平安校园, 切实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二要关注师生的日常生活, 要从师生的衣、食、住、行入手, 从身边的琐事抓起,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三要关注师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校要为师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给他们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 使他们感到在学校大有用武之地, 满足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促进和谐校园局面的形成。

三、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

1. 开发高校学生档案信息资源, 发挥档案的教育引导功能。

(1) 对学生档案中的奖惩档案, 进行专题汇编、分类、统计、分析, 定期进行网上公布。这样既监督了学生也监督了管理者, 对学生经常敲响警钟, 同时让管理者时常知道自己学院的学生情况, 有助于更用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 正面反面兼用, 树立楷模, 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2) 建立学生信息库, 包括学生的基本简介、家庭情况、历史情况、在校成绩、平时表现、奖惩情况等。这样, 教师就能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2. 开发高校学术档案, 营造校园学术气氛。

高校的学术档案是指高校师生历年的学术成果、学术性文章和著作, 它是高校学术水平的真实记录。开发高校学术档案首先体现了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同时也让教师感到自身的劳动成果被重视, 有成就感, 体现了自我价值, 从而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其次, 它是倡导师生具有进取意识, 树正气, 兴学风, 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力措施。通过开发学术档案, 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师的考核和评定工作。最后, 通过学术档案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帮助广大科技人员, 充分掌握和吸取前人的智慧成果, 减少科技创新过程中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

3. 开发声像档案, 发挥档案的潜移默化功能。

声像档案以其直观的优势展现在档案的舞台上, 其中的照片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和当时的场景, 是纸质档案所无法比拟的。如校史馆的布置基本上应以图片的形式展示, 形象地再现出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奋斗过程, 激发师生爱校爱国情操并坚定为之奋斗的决心。又如在校园内播放校歌等积极向上的歌曲, 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高雅、奋进的音乐环境。再如利用光盘制作学校的简介、教学、科研、外事等发展情况, 随时更新, 并可以用一个大的投影放置在显眼的地方, 定时播放, 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 (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 所共同拥有的校园文化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 即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师生的工作、科研、学习、生活、文娱、体育活动之中, 利用校园文化的特点, 创造优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使教师能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能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让师生都能自我教育、自我创造, 从而塑造和发展自己, 这要把握以下两点:

1. 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是现代学校文化的主要外显方面, 也体现了学校风范的一个主要侧面。

校园环境建设要整体规划, 使校园布局既体现办学特色, 又美观大方。 (1) 从师生日常生活的细小方面做到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整洁, 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 完善教育设施, 开发教育资源, 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 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2) 创办文学社、爱心社、英语角、校报、光荣榜、作业展、黑板报等;举办外语节、大学生艺术节、体育运动月、科技活动月、寝室文化节、计算机文化节及各类比赛;开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校园网站等。 (3) 组织学生进社区、入工厂、下农村、蹲基地等进行社会实践和考察, 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努力打造现代学校文化。

一个现代化的高校, 就是要创建一种能够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和管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学校持续提高、能够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现代学校文化。

总之,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民心工程, 只有标本兼治、内外兼修, 才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摘要: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使高校各级党组织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坚持以人为本;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作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让师生都能自我教育、自我创造, 从而塑造和发展自己。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G]//2003—2004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齐存田.大学管理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

[3]王小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

[4]童芍素.面向21世纪高校德育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9.

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第8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按这种划分方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也有这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的物质方面是指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以及校园环境美化等方面的硬件设施, 它是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校园文化的制度方面是指高校的各种教学、科研规章制度、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等管理方面的总和, 它反映了高校的管理特点, 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精神方面是指高校的优良历史传统、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方面, 它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反映的是高校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也是学校在社会树立形象的主要因素。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所起的作用

(一)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物质条件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高校丰富的物质资源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性保障,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师生为主导的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文化做基础。他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教学办公设施、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场所和校园的绿化等等。良好的高校校园物质环境, 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高质量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可以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良好的教学设施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优美的校园美化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

(二)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结构, 他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 主要是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风范、精神信念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内容。不同的校园精神文化反映着一所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品质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努力拼搏, 会时刻提醒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师生员工会在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有着正确的价值追求, 学习生活充满活力和信心。教师之间和谐相处, 真诚相待;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互相帮助;可以说精神文化一直在引领着构建和谐校园。

(三)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保障

制度文化是规范高校教育教学行为, 维系工作生活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 就必须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度文化包括文明公约、大学生守则、师德公约、学籍管理规定等。校规、校法等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一所高校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校园制度文化, 就会被师生与员工所接受和认可, 学校所倡导的, 大家就会自觉的参与, 学校反对禁止的事情, 大家就会自觉抵制。在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的约束下, 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学习会进一步规范化、民主化、合理化, 为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保障作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一) 建设、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创造高品位、高质量、和谐的育人环境

发展是和谐的基础, 在“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就更为重要了。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管理好学校的有形资产, 继续规划好合理的生态化校园, 构建集绿化、美化、园林化为一体, 融公园、家园、文化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 实现以师生为主体的全体师生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比如在教学楼、宿舍等公共场所悬挂一些名人的画像和名言, 或是树立一些名人的塑像, 这些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利用校园内的无形资产的作用, 在学院内书写、张贴意义深刻的校训或积极上进的标语。设置宣传栏、校园文化墙, 要做到科学协调、美观大方,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反映出一所大学独有的文化底蕴, 要富有鲜明的教育特征。

(二) 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 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气氛

精神文化是学校形成学校品牌和社会形象的核心内容。对于高校来说, 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着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家园认同感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让每一个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后都能以校为荣, 以学为荣。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把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互联网植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例如, 我们可以把高校的校歌制作成视频文件在网络上进行播放, 在学校的校园网站上大力宣传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 积极报道学校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代表。多多奖励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师生员工。以此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把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师生员工, 使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营造出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 促建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 我们要实施人性化管理, 促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始终要贯彻落实“平等、民主、合作、尊重”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理服人, 但同时也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来影响学生, 着眼于培养师生员工良好的职业工作操守和职业意识。校园的规章制度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品格。在进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 要注意以下方面: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的制定者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分析, 不能“闭门造车”, 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 体现平等民主性;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建立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 才能创造出和谐民主、平等的育人管理机制。

只有科学发展, 才能实现高校校园的真正和谐, 学校要以育人为己任,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建立客观、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校管理者应该提高文化意识, 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和谐校园,互动关系

1 前言

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也是高校重点工作之一, 高校体育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健康、团结、正义以及规则等元素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潜性的文化与课程, 对于培养优秀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 和谐校园也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

2.1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亚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 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表象内容, 还包括体育风尚、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和价值等深层内涵, 它是在高校校园这一特殊环境中, 为校园群体共有共享的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1]。它涵盖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基本文化形态, 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第一要义, 不仅要反映校园体育器材设施、学生体质健康等物质层面成果, 还反映知识、技术、规则和制度等非物质层面成果, 更要反映智慧与精神层面成果[2]。

2.2 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应该是以校园为载体, 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3]。和谐校园是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4]。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 将有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从而完成历史所赋予教育的崇高使命。

2.3 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互动关系

2.3.1 校园体育文化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气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进的高校体育文化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 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 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 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及和谐的学校文化环境。

2.3.2 和谐校园建设为校园体育文化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

(1) 和谐校园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而这些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师生对校园的热爱与关心程度。在和谐优美校园环境下, 广大师生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关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并形成各尽所能、和谐相处的局面, 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

(2) 和谐校园有助于协调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谐校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崇高的、有益于社会的价值观和安定有序的氛围能使各学科教师产生共同意识, 使各科教师间的行为互动, 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协调并处于紧密合作的状态[6]。学校各项体育活动能够获得学校的有效组织并得到师生支持而扩大, 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也因此而加快。

3 高校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现状

3.1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过渡至大众化教育, 在校学生的人数日益剧增, 高校原有的体育场馆、基础设施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教学与锻炼的需要, 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还很差, 体育场馆方面无论在数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法规从数量上看, 已有了一定的规模, 但从内容上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 原则性表述较多, 可操作性不强。而且, 不少学校体育法规没有明确法律责任, 即使有明确法律责任的, 对违法行为制约不够。由此可见,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3.3 高校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还没有形成主动运动的习惯, 大学校园还没有形成理想的体育风气;目前各学校的体育宣传设施少, 宣传方式单一, 宣传力度薄弱, 宣传效果不佳。

3.4 高校体育价值文化建设现状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 同时也看到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面上, 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影响, 大多数学生还难以领会。学生的基础体育理念是可塑的, 但仍需进一步的正确引导。如果只停留在原有基础上,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只能维持在传统体育观的层面上, 严重制约了其繁荣与发展。

4 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发展的基本对策

4.1 加大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重视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 通过科学布局, 美化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精心设计体育人文景观, 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品位等措施, 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不仅能烘托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而且让学生一踏入校园就受到体育环境的熏陶,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冲击和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应逐步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 从物质方面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层次和质量, 以满足师生们日益增长的锻炼需求, 使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需要的和谐统一。

4.2 加强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规章制度;力求高校体育制度人性化;责任到人, 切实发挥高校体育文化部门职能等措施, 整合现行各项体育工作。首先要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做出总体发展设计, 据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 分别指导与落实。

4.3 提升高校体育精神文明建设

应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不仅是一种时尚, 而且是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课堂内外向学生介绍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卫生保健及体育欣赏等知识, 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健身原理、科学的锻炼方法等, 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

总之,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的和谐无疑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 要科学地实施和谐教育, 以和为本, 把和谐融入快乐放松之中, 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程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大任.也定义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3) :28.

[2]刘伟, 王殿国.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1) :90.

[3]董林.体育文化在学校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7 (4) .

[4]刘永祥.和谐社会与学校和谐校园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12) .

[5]秦香.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09 (9) :177-178.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10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 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 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它是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 是校园内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 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 它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 表现为师生的价值观念、课外文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根本, 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制度文化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 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 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校园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 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 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 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 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 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 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但却产生认识偏差, 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 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 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 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 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不足以吸引学生, 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 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 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 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 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 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 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内在动力, 用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 教育和引导学生,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而发奋学习, 努力成才;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熏陶、凝聚广大师生员工, 激发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热情。

2.坚持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 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一旦形成, 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 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3.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 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又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 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 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 是繁荣校园文化, 永葆校园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4.积极探索高校定位,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

探索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科研定位、培养人才定位等, 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目标, 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既可以从高校历史轨迹中归纳, 又可以从未来的发展方面中能动地营造。既可以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得到启发, 又可以以高校已经成功塑造出的社会形象作为蓝本。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四、结论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 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 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 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 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在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内涵,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史悦.高校校园文化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 (1) :97-99.

[2]时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对策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9 (1) :18-0.

[3]卢景辉, 高云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探索, 2007, (6) :92-93.

[4]方美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导刊, 2007, (20) :12-13.

[5]吴明永.高校校园文化与学生社团的时代使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 (10) :127-128.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 和谐 校园文化

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在80年代中后期以独立的文化形态跻身于社区文化,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含义百科)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从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指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崇尚的最高追求目标、价值标准、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它既包含物质文化,又包含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在学校的特定范围、特殊环境中产生的,从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二、当代校园文化中凸显的不和谐现象

(一)过分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邓小平曾经说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如果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比作一个人的话,物质文化建设是人的骨骼,精神文化建设就是人的血肉,所以缺一个都不完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给予高校的是经费的支持,而高校利用这些经费在硬件设施方面投入很多,比如:修建了许多的教学楼,行政楼,餐厅等等。校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但大多数建筑物不能体现大学精神追求,比如一些建筑设计没有显现自身学校特点,不能结合学校发展和学校精神追求,不能体现其育人性。虽然这些建筑外观宏伟但是缺乏人文底蕴。

(二)校园精神文化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垃圾”文化借助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的大肆宣传,涌入了高校校园。表现为攀比,盲目崇拜国外的文化,欣赏一些低俗化、功利化、物质化的东西,无意识中排斥了主流的校园文化。在“消费主义”、“快餐文化”等思潮的影响下,“快乐男声”、“超级女声”选秀风潮兴起,“月光族”、“啃老族”群体增多,正在慢慢地渗透着校园文化。目前,多数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节大多是缺乏一定教育意义的娱乐型活动,“搞怪”、“无厘头”、“山寨文化”等活动形式占据上风,摧残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上散布的一些暴力、粗俗、虚假、色情信息使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校园文化出现了低俗、媚俗、庸俗的“三俗”势头,降低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

(三)制度文化内容陈旧

现在高校发展处于转型期,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在不断提升,扩大的招生规模与紧缩的教学管理资源出现了矛盾,外延式的快速发展与高校的内涵建设出现了脱节。许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模糊,制度建设上不能与时俱进,一方面造成很多高校提不出新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规章制度、条条框框不仅约束着学生个性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制度文化建设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和谐理念,致使制度文化建设的管理功能、教育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构建高校校园和谐文化的路径

(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所谓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指既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同时凸显精神文化内涵。曾经有位著名的教育实践家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校园物质文化是通过在校园内建设标志性视觉物,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建设蓝图,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校园主体建筑物如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和谐文化的继承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环境,为教学和社会公正做了贡献,让广大的学子从中汲取营养,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学术氛围,陶冶广大师生员工高尚品质和思想道德情操。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不仅要举办传统的知识型和娱乐型的演讲、征文、歌咏、体育比赛活动,而且要举行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些学术前沿讲座,多邀请一些学术界泰斗或其它领域有巨大成就的精英来校开展各种类型的讲座,这样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浸润在一片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海洋中。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并非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有差别的统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要弘扬古代的民族精神,还要弘扬学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中的民族精神,举办传统教育座谈会、演讲会、红歌赛;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课、校会、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专题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习惯,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艰苦奋斗,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是校园和谐的良好保障,好的制度则会引领校园走向和谐的理想状态,反之,则会使原本的和谐变得不和谐。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以科学、民主的制度作保障,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沐浴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含人文气息的氛围中。在这个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正当需求,保障师生的各项民主权利,使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融洽相处。当然学校制度文化在强调将以人为本思想的同时,需要完善科学的管理手段。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让全体成员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其充分的创造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张苏峰.试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2008.

[3]徐玉明.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对策 第12篇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具体延伸到学校, 延伸到和谐校园, 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

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 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 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 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严峻形势和现实需要

高校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我们要清醒看到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高校总体情况看, 虽然大局稳定, 但是也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 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不少。主要有“五个不容忽视”:国外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不容忽视;“四个多样化”对师生道德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挑战不容忽视;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 维护稳定工作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维护校园稳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注重采取措施, 切实把维护稳定工作落到实处, 这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保证。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应该看到, 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 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 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构建和谐校园, 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 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 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 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 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 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 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 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平气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

1.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和关系协调的辩证统一。

高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他们观念新颖、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以人为本”就要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 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关键是协调好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当前, 在高校普遍实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学科研成果评审等, 对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又要化解各种矛盾, 协调各方面利益, 理顺师生员工的思想情绪, 形成全体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专心专业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 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 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 作为新型教师, 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 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 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 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 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 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3. 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 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 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 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 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 做到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 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 实现自我的机会, 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 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 示范作用。再其次相互沟通, 增强了解, 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好政治学习,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执行好师德规范, 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 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 改进工作方法, 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 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 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 做到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

4. 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育工作中, 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 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 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 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 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 领导要善于引导, 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 看待别人, 尊重他人的劳动, 不要自命清高, 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 对自己要严格, 待人要宽容、谅解, 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 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 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 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 育人的效果就好。

5. 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学生是建设的主体又是建设的目标。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 经济能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 就得要不断完善学生的服务体系, 全心全意为了学生个人着想, 从而达到服务育人的效果。一方面要在高校建立一种专门为学生服务的“绿色”通道, 方便学生, 快速地帮助和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服务学生体系的长效机制, 确保高校学生的权益有效的保障。

上一篇:盐酸非索非那定下一篇: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