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拼音论文

2024-07-10

让学生爱上拼音论文(精选6篇)

让学生爱上拼音论文 第1篇

一、趣味儿歌, 声声入“耳”

儿歌, 工整压韵, 朗朗上口, 浅显易懂。一年级学生对于这种形式, 尤为喜欢。因此, 教师在拼音教学中, 可引入一首首儿歌, 让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识记, 学起来更容易、更生动活泼。如:

娃娃念书ɑɑɑ, 嘴巴虽小声音大, 爸爸妈妈认真听, 拍手笑着把他夸。

公鸡一叫ooo, 太阳爬上小山坡。我学公鸡早早起, 锻炼身体报祖国。

一只白鹅eee, 慢慢悠悠下了河, 伸长脖子大声叫, 水中玩耍多快乐!

一支铅笔iii, 头顶一块小橡皮, 行行汉字写整齐, 妈妈看了笑眯眯。

一间小屋uuu, 墙上种了爬山虎, 藤儿爬呀向高处, 叶子挡住小窗户。

小鱼小鱼üüü, 长着两只黑眼珠, 小朋友们仔细看, 不要把ü当成u。

……

这些节奏简单、易读易记的儿歌, 可以是教师编写, 也可以师生一起根据字母的发音、教材插图和字母的书写等来共同完成, 共同体验“学中唱、唱中学”的乐趣, 在愉悦中学会汉语拼音。

二、动手操作, 妙手生“花”

刚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 好动、乐动是他们的天性。为此, 教师可以在拼音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1. 动手做一做。

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认为教具、学具应当由教师来制作, 其实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学具,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每学完一课汉语拼音,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制作汉语拼音小卡片。这个动手作业, 学生兴致极高, 找纸板、量尺寸、裁剪、书写, 在裁剪中记住字母的形, 在书写中记住字母的音。课堂上, 学生们得意地拼读自己动手制作的卡片, 无不流露着成功、自豪的喜悦。

2. 动手摆一摆。

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制作的拼音卡片,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如:学习“b、p、m、f”一课声母后, 让“b、p、m、f”与“ɑ”相拼, 同桌一人当老师, 一人依次拼读, 再互换。学生在摆玩中, 既感新奇, 又易记住。

3. 动手画一画。

在教学中还可以先出示所学的拼音, 然后让学生为之配图。如学习“e”时,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e”, 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字母, 你们能为e配上一幅画吗?”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画一只花篮, 有的画一只大白鹅, 还有的画了一个弯着腰的老头、一卷大大卷、头盔……通过学生的描述, 这个字母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

4. 动手贴一贴。

如学习an、en、in、un、ün一课后, 在看图拼音节时, 教师事先用电脑打出了天安门、白云、树林、语文课本这样四幅画和相应的拼音卡片。课上以前后桌四人为单位拼读、贴卡片。在拼贴过程中, 不仅有个人的学习, 还有小组同学的帮助, 使每个学生个体充分得到了发展。

三、快乐游戏, 乐中求“成”

拼音游戏教学法, 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把游戏引进拼音教学课堂, 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简单、易操作的拼音游戏。

1.“点名字”。

根据教师给每个字母编出的名字, 如小撅辫 (ɑ) 、小拐棍儿 (f) 、小伞把儿 (t) 、小椅子 (h) 等, 请一个学生到前面点名字, 一个学生去分发卡片。这样, 每点到一个名字, 就有一个学生站到前面举起卡片说出这个字母的形体和读音。23个声母全部点完名后, 请一个学生当队长, 其他同学按照声母顺序排好队, 大家一起唱字母歌。

2.“找朋友”。

教师手持字母卡片u、ü, 问学生:“谁愿和我交朋友?”这时手持j、q、x、l、n字母卡片的学生走到前面, 站成两队。教师再问学生:“你们说, 我手中的u和ü, 跟哪一队相拼呢?”学生站起来说:“ü和两队都能相拼。”“ü和j、q、x一队相拼, 要去掉上面两点儿。”“u只能和n、l一队相拼。”然后全班同学读ju、qu、xu、nü、lü、nu、lu。这种练习是有意识地帮助同学掌握拼音规则。

其实, 像这样类似的拼音游戏, 数不胜数。“火车过山洞”“当当小医生”“欢乐对对碰”……只要教者有心, 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拼音游戏, 把游戏和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童话故事, 平生趣“味”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特别爱听故事, 可以说故事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延长注意力的保持时间,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充分发挥故事在拼音教学中的作用。

在声调教学中, 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借助编说童话来学习四声, 如:秋天到了, 地里的萝卜成熟了, 小兔帮妈妈一起收萝卜。小兔背了整整一大袋萝卜, 心里可高兴了。小兔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 一边高兴地哼着歌“āāā”, 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这时, 走到了一个斜坡, 小兔有点累了, 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 嘴里“áá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 刚过了第一个斜坡, 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 小兔为难了, “ǎǎǎ”直挠头。这时, 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 看见小兔背着大袋东西在发愁, 就帮小兔推着口袋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àà, 谢谢熊伯伯!再见, 熊伯伯!”就这样, 可以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会四声的读法。

在拼音教学上, 笔者编了很多这样的故事, 帮助学生识记。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让学生爱上作文 第2篇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钱盈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工程”,一直以来倍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煞费苦心,一遍遍讲作文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各种技巧,不辞劳苦地加大作文批改量,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无太大的提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做法。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重习作,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提出明确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是新课程对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习作生活化,构建向生活开放的模式,克服为作文而教作文的弊端,给学生的表达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让学生在有充分感受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套的,缺少学生的真实感情。

张文德先生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再用笔记录下来,要告诉学生,事情不在小,而在于抓住小事,并真实记录下来,我手写我心。学生明白只有

用真实的情感去抒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的文章才能感染他人,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起来其味就如同嚼蜡。

2、重程式,轻创造。

创新是个性的发展和动力的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

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例案。他说,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自己去班主任办公室的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但后来语文老师批改时把这段话完全删去了,理由是这位老师认为这一段话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无关。晓苏认为这就是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这一段话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它不仅与主题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二、解决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果学生愿写、乐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要遵循教材的写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写。学生的素质有区别,对于写作的要求也要给予区别对待,这样才不会使有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可以在每次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没有了形式上的束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2.提高生活认识水平,丰富作文内涵

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丰富了学生作文的内涵。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要素材,让习作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

3.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途径,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培养学生养成摘抄习惯,摘抄不仅仅是积累一些优美词句,更要多积累经典名句、名人格言、俗语、谚语等,而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古诗宋词等经典的书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在习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名人名言、俗语、经典故事等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习作的内涵。

4.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

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5、鼓励修改,激励写作

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没有进行自改自评这项语文实践之前,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不知从何下手,只等老师批改评判,老师评判学生的作文是什么等级,学生只能认可什么等级。学生对什么是优秀作文,什么是有毛病的作文不会欣赏判断,学生的作文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语文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他们把自己的作文放在同桌、前后桌、小组当中横向去比较,就能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经过老师的表扬鼓励,让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举办班级优秀作文展等形式,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更加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主动积累好词佳句的劲头高了,学生之间相互聘请批改作文的现象多了,为作文评判的矛盾而引起争论主动找老师评判作文优缺点的同学多了,由此激起习作的热情。

让孩子爱上拼音 第3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拼音

在新教材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a、o、e”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便是一幅色彩鲜艳,具有农家气息的一个美丽的清晨。如何利用课本资源,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一开始我让学生看着这幅美丽的图画,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有青青的小草,绿绿的大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清澈见底。清早,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听她在唱:“a a a a,a a a 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了“o o o o,o o o o”。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多美呀,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e e e e,e e e e”(学生也兴趣盎然地跟着我唱起来了),这时我便开心地对孩子们说道:“这么多小鹅都跟来了呀!你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呀!”学生开开心心地听故事,快快乐乐地学拼音。对于下面的拼音教学孩子们也兴趣十足,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自编歌诀,增加学生求知乐趣

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学生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把儿歌放到拼音教学,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即纠正了错误的读音,还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单韵母时,教师可以先自己把一些简单的歌诀教给学生说一说,记一记: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张大嘴巴a a a ,大公鸡起得早,清晨唱歌o o o ,大白鹅水中游,清清倒影e e e等等,慢慢地让学生试着自己看图创编简单的儿歌,经过启发、观察,孩子们的思维一经打开,往往有许多精彩的歌诀不经意就产生了:“乌鸦做窝u u u ,小鱼吹泡泡ü ü ü ,伞柄朝上f f f ,伞柄朝下t t t 。像个6字b b b ,6字反写d d d ,像个9字q q q ,9字反写p p p 。9字加勾g g g 一把椅子hhh等等。

三、采用多种教法,让学生喜爱拼音

刚入学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单靠图片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也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我说你猜。看口型猜猜老师要读什么音,如a o e;还可以是老师说字母的形状,学生说字母。如师说:两个门洞,生说:m m m 一个门洞──n n n。

2.摆字母。摆字母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而后快速地从卡片中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找复韵母、再练习摆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拼音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

3.帮拼音找家。当学生学完所有的拼音字母时,我让他们给拼音字母造个家,可以住在小屋里,可以住在云宝宝的肚子里,可以在大树里安家,还可以在小鸟的身上……,分别给声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造个家,同时提醒孩子们可不要让拼音宝宝住错了地方。这时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画起来,一边还在动脑想想这个拼音是属于哪个家里的,这样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拼音字母的分类了。

四、联系生活,拓展学习渠道

在设计拼音练习时,我经常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在学完所有的字母时,我让学生拼出自己的名字,并写下来。如果不会写就去翻查字母表。每个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去完成这个作业,做对的学生个个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每天我都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拼音卡片,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求助父母,可以是你周围经常看到的事物,如:diàn dēng yá shuā等,第二天早上领着全班学生读。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拼读能力,又扩大了学生认识事物,识记事物的范围。

五、用表扬、鼓励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要使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保持下来却相当困难,除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老师所给他们的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拼音教学中,读准音是重点,也是难点,有的学生掌握起来比较慢,这就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肯定,用表扬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学好拼音的信心。各种不经意的表扬:“你的声音真好听,让老师和同学们再听一次吧。”“你可真行,进步真大呀。”“你就是一个小老师了!”“你的眼睛真亮,看着老师的嘴巴再读一次吧。”面对天真的孩子,这样适当的表扬必然会胜于严厉的批评,让他有信心去学、乐学!伸出你的大拇指送给学生,用手轻轻地摸摸他的头,和他亲切地握握手……,用目光去鼓励他,微微地倾斜身子听一听,用微笑原谅他的小小的错误,这些细微的动作,学生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行动中。

让学生爱上识字 第4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任小满

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会读、会讲、会写、会用汉字的教学活动。通过识字教学,形成识字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阅读和写作,促进书面语言水平的提高。所以,成功的识字教学对培养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而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量之大,要求之高,对当前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生字,又能使他们乐于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呢?笔者目前正是任教低年级语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喜欢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 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实践证明,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积极表扬与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 “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热烈地鼓掌,于是学生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二、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应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本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融入到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

1、在情境中识字:

在课堂上,把一个字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混淆的字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当你洗完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识字的过程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而且识字的效率特别高。

2、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 2 到的效果。像“找朋友”、“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游戏,孩子们特别喜欢,百做不厌。如“找朋友”让几个孩子手拿生字卡片,站在讲台前,老师问:如,“犬”的朋友在哪里?孩子就会拿出相应的卡片回答:“犬”的朋友在这里。接着,就让他带领其它孩子来认读。“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的游戏,就是设置道道关卡,每过一道需认识生字,顺利通过道道关卡,就能夺取最后的小红花。在教学《识字3》时,因为书中是以古代的象形字来引出现代汉字。于是老师就让孩子来玩“兑门票”的游戏。老师手中持“象形字”门票,孩子们手中持生字门票,老师一出示门票,孩子们就马上要拿出生字门票,对号入座。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不正是孩子们所期盼的吗?

3、猜字谜、编儿歌巧识字:

刚开始,教师可以编些字谜让学生来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尝试来编编儿歌,自创谜语来认识生字。在教学“午”字,学生可以编出: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 “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 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这一类的游戏激活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在故事中识字

把生字编成一个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识字的热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5、在比较中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可以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容易记住了。

6、利用熟字带生字来识字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加三点水是“海”,“住”去掉单人旁就是“主”„„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教学生字的方法,如通过画画教学生字,借助实物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笔画添加等。在教学中各种方法可结合使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识字能力。

三、挖掘生活源泉,为学生拓展识字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摆脱课堂的束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阅读中开动脑筋识字,这样一来识字自然就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和学习中去,孩子们自然兴趣大增。

1、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不仅我们的语文书,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就有许多事物都是识字的好机会、好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比如,小学生刚入学,对同学的名字特别感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叫出全班同学的名字。这时,可以趁热打铁,每天请一个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增加了七八十个课外识字量。另外,家庭、街道、商店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去认识路标及牌匾或街头广告上的生字。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上的汉字,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只要我们适时的引导,就能让孩子们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主动识字的习惯。

2、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引导孩子在课余进行诗文经典诵读,既提高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又提高了记忆贮存。孩子经常在课外诵读儿歌、背古诗,一个学期下来,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二十多首古诗。经典的智慧不断输入孩子纯净的心灵,日后必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积累语言,而目前最显著的作用就是通过古文诵读,能大大促进孩子识字。课外阅读宝贵的识字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竭,源远流长。而学生在有了相应的识字量之后,又会更加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识字,识字的欲望更强烈。

让学生爱上上学 第5篇

一、让学生爱上学校

学校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地方。在学校,学生学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可以说学校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让学生爱上上学,恐怕仅靠教师课堂上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法是不够的。首先要让学校充满魅力,让学生爱上学校。

从背上小书包那天,他就对学校充满了好奇。渐渐地他们认识了学校,了解了学校的生活,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故事,便不对学校感兴趣了。当然学校的硬件建设不可能为了吸引学生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然而,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到校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意外的惊喜。

二、让学生爱上学习

(一)让学生爱上学习,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以慈母般的爱去关怀每一名学生。教育是爱的体现,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作为教师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细心呵护,用宽容与爱心来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一句赏识的话,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地走向成功;而我们一时气愤的话,会抹煞孩子仅有的自信,让他停住前进的步伐。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我们要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们,去宽容他们的过错。我们要树立“孩子是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这样的思想。给孩子真正想要的尊重、理解与爱。达到老师爱孩子,孩子爱老师。孩子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學水平。高素质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主动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能力的自信。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对他们终身受益的学习。

(二)让学生爱上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减轻学的课业负担,根源便是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广大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教师的建议,调整教材内容,降低课程难度。

2减少考试次数。

不要拿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淡化考试分数的作用,学生的作业量也会随之减少。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三、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这正适应了发展性教育中学生主体的方面。

让学生爱上阅读 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习自主 个性化阅读 学习兴趣

一、阅读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听故事,掌握一定的识字量之后,他就会主动地去读书。可以说,阅读是是人在精神上汲取营养的方式,是人的内在需求。语文教学,说的简单点,就是师生共同欣赏一篇篇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文学带给人们多少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熏陶啊。孔子也起弟子席地而坐畅所欲言,妙语连珠,终成儒家经典《论语》;陶渊明辞官归隐,白天田间辛苦劳作,晚上与朋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共同探讨文学的真谛;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书上。”说的都是读书的乐趣。

语文学习,这本来应该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学生不喜欢不愿意不能够坐下来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有些学生说:“有很多名家的文章的确写得很精彩,自己原本很喜欢。但是自从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一篇之后,我就对它没有了先前的感觉了。觉得它不过是一篇要考试的文章而已。”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评价体系的不尽合理,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从应试的“牢笼”中解脱出来。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看到,有太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捧着“答案”进行一丝不苟的灌输,有太多的中小学生仍在苦苦背诵课后练习答案。

结果呢,老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学得苦不堪言,教师也教得索然无味。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提高,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越教,人的创造性思维愈是萎缩,终于沦为不敢说、不敢想的呆子。

这样的语文教学必定没有活路,语文教学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语文教学必须走一条崭新之路。

二、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彻底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十条具体目标分别从感受文化、培养情感、提高能力、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等方面给予了明确规定。比如:“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我一直在思考: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语文水平、语文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答案可以有很多个,但语文教学肯定不是培养注解家、阐释家、探幽家,而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批判精神和沟通能力的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抛开急功近利之心,不拘泥于眼前的某次考试,放眼学生的未来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仅仅为了眼前的考试而倒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扼杀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事。

三、交还学习自主权,提供学生阅读时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

在确定课文教学目标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强。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要给他们思考与表达的机会;教师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四、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民主合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应未来社会的要求,正是因为他们强调了自身与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相象力丰富,且处事能力强,交际能力强,善于表达,敢讲、想讲、善讲、能讲,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个性化阅读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鼓励和允许他们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方式、方法及学习的伙伴,让不同的学生在阅读文本、走近文本的过程中体现个人的特性,呈现其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式、思维、体验、感悟、见解、朗读等,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的都是个性化阅读。每个人人生经历不一样,思考问题角度不一样,阅读感受也会有区别。

个性化阅读中的学生是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如中学教材中《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由于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教参就把主题定位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而要教导要热爱社会主义。而有学生提出,这种自私冷漠的心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也是存在的,也是一种正常的人性表现。倒不如理解为批判人的这种劣根性,呼吁大家要珍惜亲情,奉献爱心,进而教育我们做一个有爱心、重亲情的人。这种见解不是更贴近文章的真意吗?

五、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科学始于好奇,兴趣是成才的萌芽。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才会踏上标新之路,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美国匹兹堡大学语言学家斯特娜夫人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对他着迷的事,会掌握极快。”所以,语文教师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尽力用新颖的教法去感召学生,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课内课文教学除了正统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辩论、表演、演讲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将学生的阅读范围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扩大课外阅读量,既阅读文学作品,也鼓励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哲学、时事等多方面的阅读。可以每周进行美文赏析,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身为人师,为了完成这一幸福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共同努力。

上一篇:初高中化学如何衔接下一篇:竞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