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范文

2024-05-14

高中体育课范文(精选12篇)

高中体育课 第1篇

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 现场访谈, 结合高中女生生理, 心理的发展程度, 以及她们对中学体育课所持的态度和体育锻炼思想的文化理论认识进行分析研究, 以便进一步了解女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观, 为上好高中女生体育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而让女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态度,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为未来幸福的生活和健康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结果与分析

(一) 高中女生生理, 心理特点

女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已经进入青春期, 其身体形态和结构功能都已经成熟和完善, 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 能够很快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充当一个稳定的社会角色。首先, 中学校园内的女中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在生理上, 此时期女中学生身体形态不断发展完善, 但是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 运动量不断减少是造成脂肪增厚变多的主要原因, 而且第1和第2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 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以及其它能力都明显的提高, 同时新陈代谢加强, 神经细胞物质分解机能旺盛, 从而造成神经兴奋性提高。其次, 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迅速发展, 从而使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提高。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不同, 女中学生的内分泌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 性腺活动加强, 因此制约着女中学生体育课的开展。在心理方面, 女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出于不稳定, 不成熟时期, 她们的外在表现比较差, 特别是对体育课的开展, 而大多数则情感比较内向, 含蓄, 敏感, 自尊心比较强, 其意志表现为畏难, 害羞, 恐惧, 经不起失败的考验, 而对体育课更表现为情感内倾, 不愿做动作, 对疲劳的耐力差, 怕脏, 怕累, 胆小, 怕别人嘲笑等等一系列症状, 从而导致对体育课厌学的态度。

鉴于以上特点, 并通过走访调查, 我们发现女中学生体育课的开展应根据其喜好, 合理的安排一些刺激小, 难度小, 运动量和频率都能自我调节的项目, 以培养她们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组织教学方法上也应该采用多变, 多样, 多层次, 多渠道, 多煤体的进行教学,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可以充分地提高她们的智能, 消除她们的惰性, 培养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要发挥女中学生的独立性, 积极性, 从而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加强新陈代谢功能, 还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这样对女中学生发展体力, 提高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帮助。在体育锻炼中要加强提高女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评价能力, 以达到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锻炼意志, 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正确的掌握和了解女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开展女中学生体育课的重要依据。

(二) 女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感知行为分析

由于高中女生正处在青春发育年龄时期和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 她们的朝气和激情都是处于最旺盛的阶段。所以她们对体育的感知能力也比较强。从对女中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方面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她们就其自身的思想认识上, 反映出了当代知识女性对体育锻炼文化知识方面的水准, 与前人相比有了明显的时代进步。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不能轻易的被忽略, 因此, 就其体育锻炼的手段,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体育课是体现女中学生自我价值存在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的迅速传播, 对女中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女中学生因受生理的差异, 心理的不同影响给她们的学习带来的困难较男生更为突出。对此不注意加以正确引导, 很容易造成和导致女生在心理上的自卑感。因此女中学生从思想上更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环境, 去克服学业的压力。我们从调查访谈中可以知道为克服这些无形的压力, 大多数女生希望能通过体育课的一些锻炼来克服这些生理和心理差异所带来的学习困难。许多人则想作为女性能通过努力成为一名高级中学学生, 这本身就是智能价值的直接体现。而且中学阶段是自己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段, 在接受中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不能是“学业有成”而体质病弱, 因此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是可以看作是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 对体育课中的锻炼要求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女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能力和自我需求能力, 所以说如何正确地开展体育课, 合理的安排其内容是重要的方面。

2、女中学生在体育课中喜欢从事的活动项目。

现在高级中学的女中学生, 有时为了摆脱繁重的学习压力, 在体育锻炼手段方面的选择, 要求比较高, 期望值也比较大, 这就导致了在体育课中的项目安排和选取应该科学化、合理化。我们对重庆市梁平中学和梁平县红旗中学高中二年级500名女生作了题为“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问卷调查, 回收率100%, 然后进行抽样调查, 其结果见下表:项目:网球、羽毛球、健美操、游泳、乒乓球、艺术体操、排球, 人数68、61、66、99、51、62、57, 由表发现, 女中学生选择项目比较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乐趣比较大, 技巧性较低的项目选择的人比较多, 这充分说明在一定的程度上高级中学女中学生在锻炼手段有总的选择倾向。同时也反映出女中学生爱美, 喜欢有节奏感的运动, 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自己身材健美, 而又注重健身娱乐与休闲为一体等条件是她们对体育活动选项倾向的基本态度和立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是可以充分满足女中学生探求新知识, 追求完美的强烈愿望的项目, 并且, 还与她们生理解剖特点有关, 一些柔韧性较强, 娱乐性较高的项目更是成为她们的最爱, 因为这些项目是可以陶冶她们的情操, 健美她们的身材, 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 所以现在女中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是更贴近与自身的需要, 故建议有条件的高级中学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女中学生体育课的指导老师, 以便加强这一特殊的群体的体育文化有一个新的发展。

3、影响女中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原因分析。

社会的飞速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类越来越懒惰, 安逸享乐的思想泛滥, 不但使许多成年人失去了迎难而上的勇气, 也让许多年轻一代失去了锐气, 这也是导致很多女中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怕苦, 怕累, 怕晒, 缺乏身体锻炼的主动性, 自觉性, 自制性和顽强性, 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我们对重庆市梁平中学和梁平县红旗中学高中二年级女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调查人熟的49%, 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女学生占总人数的22%。她们除了生理, 心理上的因素之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对体育的态度不端正, 审美观念不正确。而体育态度问题它是有关体育心理学的问题, 其中包括对体育的认识和感知, 以及伴随的情感和意识等三要素构成的, 而三要素又是相互协调, 相辅相成的。学生认识到上体育课的重要性, 说明在态度上已经有了转变, 然后也是在情感上她们已经接受了体育活动。然而如果学校体育活动所提供的客观条件不能满足女中学生的主观愿望, 那么女中学生们的主观思想倾向便可能转入消极状态, 因此会出现在体育态度上的分歧, 从而导致在体育课中可以锻炼也可以不锻炼的情况, 最终影响并导致女中学生主观思想倾向的行为转移, 而其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她们厌恶上体育课, 这一点应该提出更新的思考。现在, 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选修项目, 改变了一些这一现象, 但针对全国大多数普通高中学校,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很难。毕竟学生的诉求与学校的师资力量, 体育设施、设备等的矛盾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

4、体育教师的素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高中体育课教案 第2篇

1.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掌握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4.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是“篮球”。教学内容包括篮球基本技术、篮球规则、篮球比赛的基本要素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

3.练习法:通过练习和比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

1.导入环节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篮球基本技术

教师讲解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

3.示范篮球基本技术

教师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

4.练习篮球基本技术

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5.讲解篮球规则

教师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包括比赛时间、得分规则、犯规规则等。

6.比赛

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7.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2.通过练习和比赛的形式,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高中体育之终身体育 第3篇

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不断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求锻炼身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如何理解高中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高中学生大多处在16 岁到20岁的年龄阶段,正是进入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高中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充分利用高中体育的资源来不断提高锻炼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也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及从事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习惯、能力和技能的主要阶段,为终身体育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要珍惜高中阶段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好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主动完成规定指标要求;要利用现代丰富的锻炼手段和健身方法,加速锻炼个体化进程,切实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体育教育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我认为,中学必须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重组教材,改变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等问题进行教学。

一、更新观念,明确指导思想

以终生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组织的指导下,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

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

二、钻研大纲,把握实质,大胆创新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定的中学生体育教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但在许多方面留有很大的灵活性。中学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在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基点,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对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进行取舍、加工组合,也可引用一些实用性强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材,大胆地创新,改变以往僵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兴趣爱好。

三、体育教学过程要改革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知识的同时,突出启发学生怎样学、如何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运动健身挂钩,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模式上,应提倡“自学互教教学模式”、“自主单元教学模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从追求短期的生理适应转向学生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

四、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查评价外,应加强对学生的纵向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更突出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比重,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五、高中体育阶段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内在的驱动力。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首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快速跑步时,学生们一开始还想跑步没有什么难的,很简单。针对此,我先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快速跑步,快速跑步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想想动物是怎样跑的。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非常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因此在这一阶段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重点应是增进锻炼兴趣,尽量做到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動越想动。要把高中阶段的体育贯彻下去,为终身体育奠基,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紧紧围绕增进锻炼动机、提高锻炼能力上作必需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终身体育观念的引导下尽情地享受体育,努力学好知识,为继续学习、走上新的岗位而努力奋斗!

改进高中室内体育课教学 第4篇

一、高中室内体育课的现状

高中学生每学期每周有两节体育课,天气晴好一般在室外上,如遇雨雪天气则在室内上。当前,体育教师是如何在室内上体育课的呢?笔者对江山市的两所农村高中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教师无非就是让学生简单记录网上下载的一些教学内容,或是组织学生下下棋、看看电影,甚至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这样组织一些随意性的活动,脱离体育课程的精神。此外,当前许多学校都优化了办学条件,改(扩)建了各种室内简易体育馆、乒乓球室、舞蹈室等。这些专用教室或场馆一般都有严格的使用制度,但针对雨天室内课的教学,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没有充分、合理地使用。

二、室内体育课的改进策略

室内体育课虽然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但教师要敢于破旧立新、打破传统桎梏,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一)重视渗透基本理论知识

《体育教学参考书》规定,高中体育教学要因时因地严格制订教学计划,确保每学期至少有6课时的理论教学内容,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示范、挂图展示、电教设施、网络视频等)实施有效教学,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学用。在室内体育课中,我们可以渗透一些体育比赛规则类的内容,如通过选放一些体育录像片段如《奥运会的起源》《体育世界》《实况录像》等,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知晓重大体育赛事的演变和竞赛规则等,让学生学会文明欣赏体育比赛,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体育室内课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可以渗透体育健康及安全自救教育,如设计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危险情境,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自救技能或知识脱离险境。

(二)定格讲解动作技术要领

在室内课中,可对某些学生不易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教学,如运用多媒体,通过“定格”的方法,把连贯复杂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看得清楚,从而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三)有机穿插室内体育游戏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室内体育课可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对抗性游戏,如“数字对色”“传口令”“桌上拔河”“打电报”“乒乓球颠球接力赛”“看谁反应快”等。

(四)补充适量的身体素质项目

雨天,为了满足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室(专业教室、场馆)里,充分利用课桌、凳子和桌凳之间的空隙进行体育教学,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提踵练习、双人靠背下蹲起立、双人负重练习、负重搬运练习、立卧撑等;速度素质练习中的摆臂、仰卧蹬车轮、原地支撑小步跑等。

三、室内体育课教学的“30+15”模式和“15+30”模式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在平时的实践中建构了室内体育课教学的两种模式。

(一)“30+15”模式

概括地说,“30+15模式”就是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和小组讨论交流安排30分钟,室内小游戏和竞赛活动安排15分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有沙龙式和课件展示式两种形式。

1.沙龙式

组织体育沙龙,是室内体育课教学的一种新尝试。在体育沙龙中,学生可以介绍自己收集的体育信息和资料,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沙龙的主题一般应事先确定,以便学生收集资料、讨论研究。沙龙的召集人可以先由教师担任,以后逐渐过渡到学生自荐或民主推荐。在沙龙中,教师扮演指导者或伙伴角色,并对活动作总体分析和小结,最后还要组织学生做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小游戏或开展趣味竞赛。

2.课件展示式

教师制作课件,展示某一体育动作,或通过课件使某些体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以此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理论水平。如在教学“肩肘倒立”时,就可利用课件把这一动作进行分解,并在每一分解部位注明动作要求,使之直观形象,让学生一目了然,以便在相互练习时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为以后的实体练习打下基础。与沙龙式一样,最后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做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小游戏或开展趣味竞赛。

(二)“15+30”模式

概括地说,“15+30”模式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内场馆或教室,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进行简要讲解和要求提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练习30分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有“超市”式和《开心辞典》式两种形式。

1.“超市”式

在室内课教学中,教师可努力建构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设置“游戏超市”(或曰“菜单式游戏”),让学生进行选择性游戏活动。在“游戏超市”中,学生可自选游戏内容(也可让学生自编游戏)、自选游戏方式、自选游戏方法、自选游戏伙伴等。如“创编绳子游戏”:教师提供活动器具———绳子,要求学生自编绳子游戏的名称、方法、规则、要求等(由于场地关系可把学生分成4~6组),然后学生小组按要求操作,综合各小组的情况评出最佳游戏,最后实践最佳游戏并完善规则要求。

2.《开心辞典》式

教师可借鉴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的节目形式组织室内体育课。节目主持人一般以2人为好,轮流主持。“问题”可用卡片、多媒体屏幕展示,题目及答案(必须是一个或一组体育动作)可由学生提供,也可由师生共同编制,“游戏规则”可由教师制定后让学生讨论通过。由于答案是体育动作,所以如学生回答正确可要求大家集体做动作,如回答错误可由师生共同讨论“惩罚”的方式。这样的教学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对某些体育动作由厌烦到喜欢。

四、实践成效

经过两年的实践,笔者发现,自改进室内体育课的教学之后,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升。

(一)理论知识日臻丰富

在学校举行的学生期末体育知识竞赛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平均分跟往年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在观看体育比赛等节目时,学生也逐渐变得内行。

(二)运动技能大幅提升

在室内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技术动作和易犯的错误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在此基础上上体育实践课,学生的动作错误明显减少,运动技能逐渐提高,身体素质普遍增强。学校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会分别举办趣味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学生的运动成绩有明显提高,破校纪录的学生有所增加。另外,在2013年的江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摘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的桂冠。

(三)身体素质普遍提高

通过丰富室内体育课的内容,改进室内体育课的模式,再加上体育实践课的锻炼,学生清晰地了解了身体素质的内容和重要性,各方面素质如速度、力量、柔韧性等,都有明显提高。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从数据上看,我校学生的合格率2012年为97%,到2013年已提高到了100%,优秀率更是从15%提高到了25%。

(四)安全意识逐渐增强

在学校的紧急疏散演练中,我校学生2012年的用时为6~7分钟,而现在只要3~5分钟即可。另外,在学校每年的年度考核中,“学校安全事故”这一项的调查统计显示,我校的意外事故率均为0。

高中体育课理论教案 第5篇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说出自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确立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人类了解自己健康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四、教学内容:

人是自然之子,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环境能够统一,人就健康;反之,人就会失去健康。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对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自然环境是指空气、水、士壤等的总和。自然环境由化学性与物理性因素构成。化学性因素是指空气、水、士壤中的化学组成,这些化学组成通常是稳定的,它是保证人类生存与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物理性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温度、气流、气压、温度、电磁辐等,它对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空气

正面影响:

是人的机体获得足够氧气的惟一天然来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空气中含氧量正常时,能保持人的正常活动;空气中阴离子含量高的人体具有镇静、振奋精神等作用

负面影响: 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0%时,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的现象;过分缺氧会危及生命水

正面影响: 是构成人的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调节体温的重要条件

负面影响: 人类的使用水,尤其是饮用水化学成分异常时,影响人的机体正常活动,将导致疾病发生和神经慢性中毒土壤

正面影响: 其中所含的各种人类所需的元素是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可缺少的条件

负面影响: 其中所含的人类所必需的元素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造成人类疾病,土壤中的传染病原体和寄生虫虫体是导致人类生病的重要原因

太阳辐射

正面影响: 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因素之一,正常的太阳国辐射对机体有杀菌、促进皮下组织的维生素D生成的作用

如何教好高中体育课 第6篇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传统的体育课已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2001年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为我们高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一、室外体育课教学方式

要摆脱传统的上课形式,就要有一套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崭新上课形式才行,于是选择了“半开放式”的上课形式。教学大纲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学年都要通过五项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考核,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按人数分成两组,一组由教师带领练习达标项目,一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练习或根据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小组进行游戏性质的比赛,教师根据时间鸣哨进行两组轮换。

以前我们体育教师唯恐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不到东西,在体育课上拼命地向学生传授技术,自己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丝毫不感兴趣。我认为在体育课上,我们教师不应该总是以向学生传授技术为主,而应该教会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并经常组织一些竞赛来检验自己的体育课成效。过多的强调技术无疑是我们体育教学的误区,技术对体育真的那么重要吗?学生对技术学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学生喜欢研究,不喜欢“你应该这样做”的体育课。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不是去参加体育比赛,要把体育学习的选择权交给他们。我认为老师应是导演,运动场上的发挥还得靠学生自己。平时无论是课上或课下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比赛,因为体育比赛给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会使陷入困境的体育课焕发生机。学生为了准备比赛绝不会在体育活动中消极怠工,反而会更细心的研究动作技术,更多的了解体育。在比赛成功中他们真正体验到了体育的愉悦感,即使不成功也会在老师的鼓励、指导下继续坚持锻炼,争取以后的胜利,而且通过比赛也检验了学生的实力,充实了他们的体育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经过一年的“半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存在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可回避。第一,这种形式的上课对体育器材和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学年整个一年下来我们在体育器材方面的花费超过前三年所用体育器材费用的总和,如果有三个班同时上课,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第二,开放时间内学生进行篮球或足球比赛时,教师不在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差一点的同学受伤的情况明显增多。第三,个别自觉性差一点、对各个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的同学,特别是女生,在开放时间内无所事事。以上这三点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去解决。

二、室内体育课教学方式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利用每学期的第一节诱导课和下雨天体育课,在教室内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近年我校的所有课室都安装了电教平台和先进的投影仪,并且为每位教师还配备了手提电脑,大大方便了教师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一年当中本人先后利用电脑上了二十节理论课,经过本人的精心制作和选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体育保健知识、体育比赛精彩集锦、世界杯简介、学打乒乓球、学打羽毛球、学打篮球、全国运动会简介。声情并茂的理论课,大大提高了学生上理论课的兴趣,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会了科学健身的方法,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机会,原本对体育一窍不通的同学也逐渐喜爱上体育课了。

浅析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 第7篇

1 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积极参的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是学生个体的心理过程,是学生有目的的一种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性,只有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参与某一种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欲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自觉不可”。所以,要使学生愿意投入到课堂上来就要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体育课的真正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先分析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可以采取问卷式调查找出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再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通过某一次活动开始感受到参与活动中来有一种成就感或感到有意义有想再次参与的欲望等等方法,因人而宜。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课堂学习目的,其次要把文化学习、身体锻炼和与人类生产、生存等生活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会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指数与对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等各各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2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健康第一”是高中体育课堂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一改往日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运动中找到收获,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想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作为当今时下青年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这种很强业务素质才能很好驾驭课堂,才能让教师想教的能很好的得以实施,学生想学的能愉快的学到。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能产生与平时感觉不一样的另类感受,进而促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子”。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教师的语言如果很有亲和力、很有感召力那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可能性会更高,相反教师语言很平庸,枯燥无味缺乏感召力让学生感到象在听催眠曲,那样学生本来想参与活动的也没有兴趣了。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利用网络游戏抢滩登陆、CS等等情境形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参与到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游戏,达到了既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又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较好地实施教学计划,学生在快乐之中不知不觉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去了,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不但可以敦促学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达到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的目的与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受益终身。

3 认真钻研课本教材,设计可行教学方法

如果说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那么在内容的鼓舞下就会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尝试、体验、去学习。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教的正是他们想要学的,正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才会主动的参与其中来。因而,体育教学要依据学校场地、季节特点及器材的具体情况,给学生灵活地选取一些不但有趣味性、而且还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的教材。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现成的教材,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来参与其中,使整个课堂氛围感到很和协,学生没有压力的感觉。在备课时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最大程度发掘它的娱乐性,掌握核心,吸引学生的视线,使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其中,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得到培养。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时间稍长、兴奋过程与无意注意占优势、好竞争、要强、爱表现等等。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情绪、意志和心理活动变化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因素再组织进行教学,最主要的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都在集中课堂的前半部分,而意志力集中在课的中后部分,情绪则在课堂的后半部达到高峰。由此看来,教师应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来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掌握与吸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从中学到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课的后半部分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使学生尽量减少注意力的转移,这样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特别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还可以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性质的或者时下学生最最关注的与教材联系密切的内容让课堂“火”起来,在结束部分可以让表现力很强的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充分在同学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有成功感有炫耀的机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让这些产生产浓厚兴趣的学生感染其他的学生,从而带动整个课堂,最终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生才想学、肯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合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很好的目的性的功能,它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能找到愿意参与某一活动的动因。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能引导学生练习。反之课堂过于沉闷、没有新异感的教学氛围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最终还是在于能否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只要教师及时地加强鼓励,对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能给予表扬或鼓励,就能让学生感到参与体育活动乐趣。同时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的。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只有教师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能力的可取性,教师在学生当中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学生才能跟你学习,才会参与你所指挥的活动中来;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喜欢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及理解学生,最好能和学生以朋友的方式交往,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很容易接近,没有架子学生主动想和你对话。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过程,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教育,更应当在课外进行教育,校内校外教师与家长配合,一起来实现这个目标。

4 教学过程的优化具体实施

教课的开始部分,可以选择一些“集体性”的游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创新练习,并在情景式导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基本教学部分,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以及音像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新动作,让学生不再去怕做动作,让学生很愿意去做动作,只有敢于做动作才能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体验到所做的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因情诱导巡回观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我管理、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主动活动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得到了愉悦的感觉。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只提出要求与目的,通过小组讨论的思考练习方式,进行小组比赛,教师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通过一些跳跃与奔跑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束部分,让学生自我进行评价,教师再做总结性评价,指出努力方向。这样整个堂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师的评价中结束,从而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目的。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 技术不断的创新, 企事业用工要求的不断提高, 如何通过体育课使高中的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真正人才, 是摆在我们面前及需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得到了一些认为可取的经验。本文重点讲述本人是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安排体育课堂教学, 从而使体育课充满生机、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

关键词:引导,教材,教法,兴趣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谈.

高中体育课的“选项+分层”教学 第8篇

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 达到身体健康地发展。因此,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要求在高中体育课中要实施选项教学,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项或两项技术,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课改实践中, 只采用平行结构的教学模式, 即一个班级, 一个标准, 一种教法, 一套练习, 一个考试标准。这样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顾及全体, 另外,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 在某一项技能中, 运动技能水平相差甚远, 往往是高水平的学生“吃不饱”而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因此, 如何在新课程选项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体育选项中显得更为重要。

二、什么是“选项+分层”教学

在选项的基础上, 分层编班, 进行教学。也就是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后, 师生共同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 如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人数、教师等合理分层, 编成不同的教学班, 教师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进行体育教学。

三、“选项+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 符合学生客观实际, 便于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

2.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 塑造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符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得到应有发展的要求。符合体育新课程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 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受益的要求。

4. 充分发挥教师专长, 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四、“选项+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课“选项+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 给予不同的指导, 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 使各类学生在各自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速度。它的根本就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尊重学生, 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运动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体育课学习内容, 可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学进度的制订和讨论。教师将尊重采纳他们的意见, 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使体育课堂真正达到自觉体育的目的。

五、如何实施“选项+分层”教学

首先是摸清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根据多数学生所选项目, 结合教师人数、场地、器材等情况确定选项项目。

其次是统计各选项人数, 合理分成若干大组, 每一大组由若干班级组成, 同时排课, 学生到各自选项教学班上课。

例如:某校高中有18个班, 每年级6个班, 4名体育教师。按上述方法操作, 高一年级的选项项目确定为篮球、排球。经统计1、3、5班与2、4、6班选择篮球、排球的人数基本相等, 于是将1、3、5班分为一个大组, 同时排课;2、4、6班分为另一个大组, 同时排课。接下来是分层, 两大组篮球、排球各分A、B两个教学班, 有8个选项分层班, 教学便可开展。高中三个年级教师周授课节数为12节。

“教玩结合”上好高中体育课 第9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 教无定法, 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中学生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 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 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寓教于玩,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 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中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其骨骼硬度小, 韧性大, 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 耐力差;心率快, 肺活量小, 负氧能力差, 易疲劳。这些都表明高中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 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 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把“教”与“玩”有机结合, 使高中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 无疑是必要的。

中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的中学生,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 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 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 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做到潜移默化。

体育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 增强实践能力, 同时, 通过有目的的“玩”, 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 发展其个性, 增强其创造能力。总之, 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 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课安全教学浅探 第10篇

一、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向 导,教师要时 刻系紧学 生的安全带,规则意识是关键,要按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青少年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鲁莽行事、动作随性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养成学生事事讲规则的习惯,把规则意识内化为日常体育活动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学的常规要关注学生的安全,要特别重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性安全问题,如扭伤、拉伤、碰伤、撞伤等运动损伤现象。这些看上去偶尔发生的一些小伤害,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时候还可能造成学生残疾,对学生、学生家庭及学校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我们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还要对学生开展安全重要性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二、备课时要渗透安全教育的教学设置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目标就要有明确的安全要求,如对学生体育课服饰安全的要求,宽松的裤子、上衣,衣服袋子里不能装有钥匙、小刀、笔等坚 硬的东西,更不要佩戴首饰等金属、玻璃装饰物,女生不要带各种金属发卡,篮球课时最好不要戴眼镜,要穿球鞋等。这些要求在备课时就要明确。一般来说,学生吃饭以后一小时才适宜做剧烈活动,如上午第一节是体育课,教学内容就要做相应的调整,不宜开展活动量太大的教学内容。学生剧烈运动结束以后半个多小时才可以吃饭。如上午第四节是体育课,下课前要留一定的时间做放松整理活动。进入五六月份、九十月份上体育课,还要提醒学生适量饮水,喝水要注意量少次数多,不能一次喝水过多,最好喝淡盐水。遇到天气不好,最好上室 内体育课,不宜室外活动等等。

作为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教 材的性质,分析上课的内容对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影响,如学生的用力肌群、用力关节等,备课时就要设计好专门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渐增强,提高肌群运动的兴奋性。标枪课,就要注意学生的最大用力肌群是腰背肌、肩关节,安全防范 重点就在 这两个部 分的韧带。设置模拟动作,对学生进行诱导练习,两人一组徒手拉弹性物等,通过轻负荷的练习做好准备,然后进入运动状态。

三、课前要对上课用到的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学校和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体育运动安全保障。课前体育设施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防范,如果体育设施本身不安全,会发生安全事故。体育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如果排除不了,这类器材就坚决不使用,就要改其他内容,不可以疏忽大意。如跑道是否平整、是否有小 石块;沙坑是否有砖头、石块等埋没在沙子下面,沙子是否平整、是否过少等等。体育器材摆放的位置也很重要,球最好不用作跑的项目的标志物,特别注意往返跑和蛇形跑更不能使用。爬竿、爬绳、单双杠等,因日晒雨 淋,容易生锈、腐烂,需要及时保养、修理、更换,防止学生使用时有断裂等现象的发生。如果让学生课前搬运器材,还要教育他们搬运过程中不准打闹,防止器材跌落。体育课结束以后,要及时将铅球、铁饼、标枪等危险器材整理好并送进体育器材室。

四、上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安全运动指导

体育教师以身作则,自己规范自己的服装、行为、语言等,严禁学生嬉戏打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自己按照规定教学程序操作,再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按照规则运动,不准擅自离开队伍。体育课准备活动要充分,正式进入教学环节前,要带领学生认真做预热活动,预防易伤部位受伤。投掷类、接力跑等教学,按照程序进行教学,严格限制学生所在位置,要求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学生对掷,严禁学生同组还没有掷完就捡回器材等,及时制止有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现象。

教师在体育课运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某些动作 要领、用力程度、动作跨度等,以防止动作跨度或用力过大带来危险,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等。努力指导体育委员等学生干部掌握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成为自己体育课安全工作的助手,指导学生自己保护自己、同伴互助保护。

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如何;备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备好课就要了解场地器材,深入学生了解实际情况,还要研究教材,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效率低,和体育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根本不备课有极大关系,以至造成常规体育课学生无事可干,自由散漫的现象,体育课变成了放羊课、课外活动课。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二、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

三、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走,前脚掌着地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有的同学学了跳远,还想试做三级跳远,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备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1)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2)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体育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梁小涛.企业IT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3(18).

[2]翟秀珍.阳光: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

[3]张路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才智,2010(24).

高中体育课 第12篇

1 强化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体育教学的责任意识

工作作风是成就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它是教师事业心、责任感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尺。

从本区调研可知,目前,部分体育教师事业心不强:有69.8%的体育教师备课字迹潦草、内容简单、设计粗糙,与教学实际相悖;部分教师所谓电子备课,其实就是下载的教案,实际教学根本就没有按照教案操作,纯属应付学校检查;有59%的教师除了开展各级规定的教研活动外,平时没有主动听、评过课;有的教师听课笔记写了不少东西,其实也是赶急抄编的“作品”。从“你热衷本职工作吗?”一项匿名问卷调查得知,有37.9%的体育教师填写的“不”,有31.3%的体育教师填写的“一般”;有18.5%的体育教师填写的“比较”,只有10.2%的人很热衷本职工作,有2.1%的体育教师放弃回答此问题。在“为什么不喜欢本职工作”一栏中,答案主要有四个:一是不是升学科目,学校不重视,没有激励机制;二是在学校相对地位较低,待遇较差;三是学校教学环境和条件不好;四是从内心讲就不想当体育教师,从事体育工作是无奈的选择,只图有个固定的职业,能有基本的保障生活。

1.1 加强学习,传递正能量

采取集中学、自主学,校内外考察交流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修炼,以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精彩讲座等感召体育教师,提高他们的工作信心和责任感。

1.2 规范职责,明晰新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及各校要制定学科教学规范,明晰体育教师职责,细化备课、上课、辅导等要求,做到各学科并重,考核落实,奖惩逗硬,构建起区(县)——学校——教务处——教研组——教师,教学管理与激励评价体系,要让教师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否则就难以“过关”,强化工作之紧迫感和责任意识。

1.3 强化公平, 增强职业自信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把升学考试学科“要得紧”,把考试学科的任课教师“看得重”,在课时安排、待遇、评职晋级考核等方面给予了优待。例如,语文、数学等学科按照1.0作为课时工作量系数,“音、体、美”等非考试学科只算0.6个工作量;统考学科业绩分最高每年可记50分,而非考试学科业绩分每年最高只记20分,如此,评职晋级的机会就可想而知了。要改变此现象,最根本的是变革升学考试制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从上至下,特别是学校领导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要有“公平”意识与行为,让体育教师及广大的教师都能心悦诚服的工作,让体育教师能感受到体育教学有乐趣,有地位、有希望,有成就感,让体育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2 深化体育教学管理,增强体育教师的质量意识

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管理到位,老师们的质量意识就会增强,教学质量也必然会提高。当前,本区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管理满意率仅为51.2%,可见,深化教学管理,构建科学、适切的系列规范十分必要。

2.1 教学准备“五要”

一要制订“体育教学实施方案”;二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健康、体质、爱好、特长、学习等基本情况;三要做好体育骨干的培训;四要布置好场地、器材,做好安全卫生检查;五要建立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常规。

2 . 2 课堂教学“六必六重”

“六必”:一是必须准时集合上课;二是必须安排好见习生;三是必须遵守上课礼节;四是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五是必须按时下课并简单小结和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六是必须检查课后器材移交情况。“六重”:一是重视基本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重视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怀、爱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三是重视队形练习与体能训练及开展趣味性活动;四是重视加强安全教育。

2 .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检查

体育课后的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要与“终身体育”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有体育实践性的内容、也要安排一定的体育文化类的内容。体育课后作业应定期进行检查,以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活动及辅导

(1)体育实践:提倡体育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合,加强课外活动训练的指导,认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努力扩大学生体育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体育时事和相关资讯,提高学生体育的综合素养。(2)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提出辅导措施,做好跟踪记载。要广泛动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巩固与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促进学生身体良好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5 教学评价

(1)平时检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地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检查。(2)定期考核:根据学期或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所制订的考核项目,在该项内容的教学告一段落时,对全体学生进行二至三次检测或自测,以了解教学情况。(3)成绩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评定,应在学期结束时进行,评定的内容应包括本学期全部考核内容的成绩,结合平时积累的资料,结合生评与师评,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出学生学期的总成绩,除了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外,还应结合评语一并给予评定。(4)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学习成绩评定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综评。(5)学习成绩评定的方法: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方法应有所差异。(6)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2.6 教学总结

每期结束,要在考查与考试的基础上,写出自己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总结(专题总结、经验论文、调查报告等)。要注意积累学生考核与体质方面的资料,并认真分析对比,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各校根据实际,可制订切实的管理细则,其目的就是强化体育教师的质量意识,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加强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激发师生的健身意识

体育场地器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也是师生全员参与体育锻炼,自觉形成健身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条件。各校要按照教育部“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严格清理和添置体育器材,及时修建体育场地,完善体育设施,添置体育器材,确保体育教学硬件建设“达标”,师生建身“有条件”。

3.1 摸清现状,及时规划

各校要成立体育建设组织机构,定人、定时对本校体育场馆、器材现状进行调查登记,并针对本校班额,学生人数,校园环境等实际,按照国家“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因校制宜地制订出可行的场地器材建设规划。同时,学校要根据自生条件,制订适切的师生健身计划,培养师生的体育爱好与兴趣。

3.2 拓展渠道,创造条件

根据本区域实际,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划拨体育场馆土地及体育专项经费;二是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纳入体育场馆建设规划,配备教学器材,划拨专项经费;三是多形式争取企业及个体赞助;四是动员师生自备学校传统项目、自己特长项目、喜爱项目的器材,以弥补学校器材的不足。通过改善体育运动环境,激发师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运动健身习惯。

3.3 优化管理,有效使用

体育场馆及器材的管理是目前中小学校的一大缺失,“只买不管、只用不护”的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2013年本区普通中学运动场馆、器材配备达标率不足60.0%。在学校体育经费十分短缺的状况下,有75.0%的学校在管理上仍有疏漏,场地器材不正常的消耗和流失十分为严重。对此,可采取以下举措:

(1)构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机制。区(县)教委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进行调研统计并分步配备,教委体卫科负责各校场地器材的督查管理;各校要成立组织机构,分块管理,落实责任,制定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方案及细则,做到“规划”、“购置”、“使用”、“损坏”等有记录,定期有报告。

(2)坚持考核评价。区(县)教委要把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管理纳入学校的年度综合考核;各校把体育器材设施管理使用与有关教师业务考核挂钩。

各校体育器材设施安规配置,管理规范,不正常的流失与损坏现象得以制止,体育教学就有了物质保障。通过运动竞赛、体育特色创建等举措,师生的体育意识与健身习惯就会逐渐形成,这为有效教学创造了条件。

摘要: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教师是关键,学校管理与教学条件是保障。调研表明,不少体育教师的工作作风还需要改进,学校管理与硬件建设等也还需要不断完善。为了深化体育课堂教学变革,增强教学有效性,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深入研究,明晰症结,抓住关键,寻求对策,势在必行。

上一篇:网络用户行为挖掘下一篇:钢琴教学与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