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环内酯类抗生素

2024-07-27

太环内酯类抗生素(精选7篇)

太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辽宁省铁岭市各社区内医疗站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23例, 年龄0~18岁176例, 19~60岁135例, 60岁以上112例;其中男性261例, 女性162例。

1.2 方法

根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已知不良反应的类别自编量表, 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详细询问包括年龄、性别、用药使及生活习惯等内容进行询问。各项内容, 具体询问的每一项内容要求回答详细并认真做笔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分析与结果

2.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被访者56%出现了不同程度为胃肠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种类的不同产生的胃肠道反应程度不同, 其中口服非肠溶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高, 一部分患者为静脉滴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的。

2.2 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注射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本次调查发现除红霉素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很少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发生率较低仅为被调查者的3%。

2.3 肝毒性

红霉素丙酸酯十二烷基硫酸盐可引起肝损害, 其他大环内酯类发生率较小, 损伤以胆汁淤积性损伤为主, 有时为混合性损伤, 门静脉区出现炎症, 多发生在用药后2~21d。

2.4 耳毒性

耳聋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 逐渐加重, 半年后逐渐稳定。耳聋多双侧对称, 以高频听力损失开始, 渐向低频扩展, 少数人会继续恶化至全聋。耳鸣多经久不息。调查患者中有2%出现耳鸣现象, 0.5%出现耳聋。

2.5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轻微, 可见荨麻疹、药物热等, 发生率低。调查发现过敏发生率为1%, 但是病理内有1名儿童因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休克、死亡。

2.6 耐药性

细菌对其耐药性逐渐上升。在红霉素临床应用后的数年即出现了耐红霉素的葡萄球菌, 之后出现了链球菌 (包括肺炎链球菌) 等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 且耐药性逐年上升。本次调查虽然没能准确统计患者耐药性, 还是有个别患者反映同类药物因效果不如从前, 而换其他类抗菌药治疗。

2.7 其他

根据文献记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有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 但本次调查没有发现。个别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等[1]。国外文献还有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导致精神症状的报道[2]。

3 讨论

3.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机体因素的关系

3.1.1 性别与年龄因素

在被调查的病例中不良反应发生有两个显著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老年人。原因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多, 精神压力大, 并且长期饮酒有关;而小儿免疫力低, 呼吸道感染较多, 部分医师及家长偏好给儿童选用如阿奇霉素等所致。

3.1.2 特殊体征因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 但在今年来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以往过敏率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所以个别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病死率极高, 提示患者和医师应给予重视。

3.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给药方法的关系

3.2.1 给药途径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 这说明静脉给药相对其他途径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尤其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给药速度过快,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 无首过效应, 故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另外, 由于药物直接进入人体, 所以对制剂的质量要求比其他制剂要高许多, 而某些注射药品质量不高, 杂质过多, 这也是引起各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一方面因素, 应予以关注。

3.2.2 联合用药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该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众所周知,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 可与其他药发生相互作用。最常报告的相互作用药物为华法林、他汀类药物、西沙必利、抗惊厥药和麦角衍生物。导致这些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考虑是与细胞色素P4503A和P糖蛋白有关。鉴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许多其他药物都发生相互作用, 提醒临床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3.2.3 给药剂量与速度

从使用剂量上看, 发生如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多剂量过大。这说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所以临床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 应根据患者情况掌握用药剂量, 以防由于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另外滴速过快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如对用药部位造成的损害有13例, 表现为用药部位瘙痒、红肿、疼痛等, 严重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

4 讨论

4.1 明确禁忌证

本类药物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 尤以肝、胆汁、脾中的浓度为高, 肝功能不良者半衰期明显延长, 肝功不正常者及孕妇慎用。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禁用等。为了避免大环内酯类心脏毒性原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避免使用;电解质紊乱患者慎用;正在服用可能延长QT间期药物者慎用。

4.2 掌握正确剂量

此类抗生素后效应较明显, 且浓度越大, 效应时间越长, 抑菌作用时间维持也就较长, 故给药方案适宜次数少, 给药时间间隔适当延长, 否则易致各类毒性反应。还应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缺乏一定医学知识, 自行服药, 造成了不良后果。所以应该呼吁全社会, 应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服药。

4.3 注意配伍禁忌

本品与茶碱合用时, 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茶碱是临床常用的平喘药, 呼吸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 的治疗经常会将平喘药与抗感染药物伍用, 又如当哮喘患者合并感染时也会将平喘药与抗感染药物伍用。所以茶碱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的概率还是较大的。茶碱治疗窗窄, 易出现毒性反应, 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影响茶碱的代谢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 使得常规剂量的茶碱易出现中毒反应, 所以二者的相互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吡二丙胺合用时, 会使后者血中游离量增加, 从而增加吡二丙胺的不良反应, 所以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

4.4 根据患者生理状态选药

口服用药可在饭后或睡前, 饮酒后禁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注意观察等。

综上所述,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涉及面较广, 有些在说明书中未曾提及, 而且个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较快、病情较重, 一些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用药剂量过大。这些都提醒我们, 要加强用药的观察与监测, 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导致的严重后果。不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其共性和特殊性, 只有深刻了解和掌握其不良反应的特点, 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救治措施, 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该类药物。

摘要:目的 分析统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总结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作参考。方法 通过对铁岭市42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统计分析。结果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过敏反应、血栓性静脉炎、耳聋等, 多数不良反应可治愈, 对原患者疾病无影响, 个别不良反应造成较严重后果。结论 胃肠道反应多发;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静脉滴注时应注意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高度警惕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辉, 张永东, 肖云彬等.阿奇霉素致血尿和蛋白尿2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 (5) :369-370.

酮内酯类抗生素噻霉素研究进展 第2篇

1 作用机制

噻霉素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的23s核糖体Ⅱ区结构的核苷酸结合,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并阻止其翻译和装配。细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主动外排为次要的耐药机制) , 即产生一种由erm基因编码的RNA甲基化酶, 这种酶能对细菌核糖体50S亚基23Sr RNA进行特定核苷酸残基甲基化。酮内酯类就是为了克服大环内酯类耐药而设计的一类新型抗生素。酮内酯类缺乏红霉支糖, 取而代之的是3-酮基, 使之对某些细菌核糖体的结合力较红霉素强20倍, 这种强的结合力导致与核糖体解离缓慢, 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PAE[1,2]。

2 抗菌活性及疗效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等呼吸道感染的头号病原菌, 特别是近年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比例急剧上升, 临床治疗困难, 其已经成为困扰内科医师在经验用药方面的一大问题。在噻霉素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活性研究中, 噻霉素对肺炎链球菌MIC50为0.008mg/m L, MIC90为0.06mg/m L, 对于达福普汀耐药菌株, 噻霉素MIC为0.25~16mg/m L[3]。在噻霉素对肺炎链球菌体内活性研究中, 以肺炎链球菌致肺部感染的小鼠, 无论红霉素敏感株还是耐药菌株, 噻霉素在治疗后存活率、细菌清除率等指标上上均远高于红霉素[4]。

对流感嗜血杆菌, 核蛋白体结合测定显示噻霉素的亲和力是红霉素的20多倍, 结合动力学实验显示, 紧密的结合可使其与核蛋白体的解离缓慢20倍左右, 这可能也是其显示出延长的PAE的原因[5]。

在噻霉素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小鼠微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影响研究中, 噻霉素治疗组在炎症反应减轻上明显好于对照组, 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显示噻霉素在治疗的第4、7天有明显好转[6]。

在对肺炎衣原体的体外活性研究中, 噻霉素的MIC90和MBC90均为0.016mg/L, 该实验也显示噻霉素对肺炎衣原体的抗菌活性较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强[6]。噻霉素对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显示, 在10日疗程的噻霉素治疗中, 口服150mg qd和150mg bid, 鼻咽部细菌清除率均为100%, MIC90和MBC90为0.015mg/L[9]。此外, 也有研究显示噻霉素对肠球菌具有一定的作用[7]。

3 药代动力学

其主要代谢途径是N-脱甲基作用, 产物是N-脱甲基噻霉素。口服150mg噻霉素后主要经粪便排出, 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血浆半衰期分T1/2别是194ng/m L、6h、1724 ng/h/m L、4.2h[1]。噻霉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12.5mg/kg和25mg/kg时分别是94.8%和88.5%[6]。

4 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最近的一项实验研究了噻霉素在轻度和中度慢性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 结果显示噻霉素耐受性良好, 在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中应用时不需要调整剂量[1]。就目前而言, 关于噻霉素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报道很少, 但考虑到泰利霉素上市后出现的严重肝毒性, 对此, 我们应当密切关注, 这对于今后的使用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尽管目前还没有噻霉素导致肝毒性的报道。

食物对口服噻霉素药动学没有显著的影响。噻霉素与茶碱相互作用不明显[1];在与雷尼替丁、硫糖铝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 同时服用雷尼替丁可使噻霉素Cmax下降25%, AUC下降15.8%, 说明噻霉素在酸性环境吸收好于碱性环境[8]。酮康唑作为CYP3A4强的抑制剂, 可以显著升高噻霉素的Cmax (2.5倍) 和AUC (5倍) , 而利福平则可以使噻霉素AUC下降95%[1]。

5 结语

任何一个新药从临床前开发到最终应用, 都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也只有通过广泛的使用才能更加深入的认识该药物。从现有研究来看, 噻霉素的疗效还是令人满意的, 其不良反应也比较轻微, 但鉴于泰利霉素的肝毒性, 在其上市后的应用中仍应当谨慎。

关键词:噻霉素,酮内酯类,抗生素

参考文献

[1]Hammerschlag MR.Use of cethromycin, a new ketolide, for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infections[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08, 17 (3) :387-400.

[2]Hamilton JM.Activity of ketolide (cethromycin) against erythro-myc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correlation with extendedMLSK phenotypes[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50 (6) :907-913.

[3]Jorgensen JH, Crawford SA, McElmeel ML, et al.Activities of cethromycin and telithromycin against recent North American isolat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4, 48 (2) :605-607.

[4]Azoulay DE.Efficacy of cethromycin, a new ketolide, agains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usceptible or resistant to erythromycin in a murine pneumonia model[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 50 (9) :3033-3038.

[5]Cao Z, Zhong P, Ruan X, et al.Ribosome affinity and the prolonged molecular postantibiotic effect of cethromycin (ABT-773) in Haemophilus influenzae[J].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4, 24 (4) :362-368.

[6]Miyashita N.In vitro activity of cethromycin, a novel antibacterial ketolide, against Chlamydia pneumoniae[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3, 52 (3) :497-499.

[7]Hammerschlag MR.Microbiological efficacy of ABT-773 (cethr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due to Chlamydia pneumoniae[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3, 51 (4) :1025-102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患者中, 共有3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 男20例, 女16例;年龄5~74岁, 平均 (36.2±5.3) 岁。1.2方法自行编制调查问卷, 对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并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查阅, 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同时, 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划分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品种, 以螺旋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老品种[2]。通过统计分析, 比较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别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所有检测数据以 (±s) 表示, 检验方法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 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 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本组36例患者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肝损害、血栓性静脉炎。表明,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中, 皮肤过敏反应及肠胃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2.2 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78%, 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2.22%。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新品种。新老品种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同时, 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血栓性静脉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新品种 (P<0.01) , 但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则高于老品种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由链霉菌产生的具有大内酯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该抗生素的大环内酯类能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进行不可逆的结合, 从而对转肽作用及m RNA位移进行阻断, 选择性的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3]。尤其是对明显增多的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感染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4]。然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 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日益上升, 成为临床医学工作组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中, 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 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肝损害、血栓性静脉炎。本组患者中, 各类型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别表现为: (1) 皮肤过敏反应。本组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18例患者中, 以急性荨麻疹表现为主, 同时也可见血管性水肿、疱疹及固定性药疹, 导致患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发痒、脱皮症状。在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 临床医师应立即停止交沙霉素的使用, 并指导患者口服抗过敏药物, 给予患者10%葡萄糖酸钙10ml和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于2天的治疗后, 患者的皮肤过敏反应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皮疹逐渐消退[5]。 (2) 肠胃系统反应。本组10例发生肠胃系统反应的患者因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食欲下降等反应而停药。改用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后, 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或胃肠道局部, 最易发生不良反应[6]。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 药物可粘附于食管壁而致溃疡、出血, 引起药源性食管损害等。 (3) 过敏性休克。本组4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的主要症状为头晕、胸闷、心慌、出冷汗、呼吸急促等。立即停止给药, 指导患者取平卧位, 先行吸氧, 再行肾上腺素0.5mg及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 后行5%葡萄糖250ml加多巴胺20mg混合液静脉滴注[7]。患者的过敏性休克症状得到及时改善。 (4) 肝损害。肝脏是人体内进行解毒及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 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本组共2例患者出现肝损害不良反应, 多发于患者用药后的2~10d。其中, 1例患者为胆汁淤积性损伤, 另1例患者为混合性损伤。 (5) 血栓性静脉炎。本组2例发生血栓性静脉压的患者均为静脉注射引起, 且均为红霉素用药引起的。因此, 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红霉素用药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

同时, 本研究结果显示, 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78%, 老品种为72.22%。新老品种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同时, 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血栓性静脉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新品种 (P<0.01) , 但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则高于老品种 (P<0.05) 。

因此,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类型中, 皮肤过敏反应及肠胃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且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老品种。

摘要: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检索的36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报告的病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别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 发生不良反应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过敏反应50.0%, 肠胃系统反应27.78%、过敏性休克11.11%、肝损害5.56%、血栓性静脉炎5.56%。同时, 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78%, 老品种为72.22%。新老品种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血栓性静脉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新品种 (P<0.01) , 但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则高于老品种 (P<0.05) 。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中, 皮肤过敏反应及肠胃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且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老品种。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新老品种

参考文献

[1]刘栋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28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4, 17 (5) :372-373.

[2]席云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2) :36-37.

[3]陈结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1) :97-98.

[4]隋玲娟.浅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9) :223-224.

[5]郭桂芳, 徐建秀, 张青.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7) :273-274.

[6]李巧, 王怀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反应[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2, 9 (11) :895.

太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4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4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例中, 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6例, 其中男性17例, 女性29例, 患者年龄3~71岁, 其中3~18岁18例, 19~60岁15例, 60岁以上患者13例。

1.2 分析方法

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知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 进行类别编制的量表, 对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详细询问, 统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用药史、生活习惯等。各项具体内容的询问要详细回答并同时认真进行记录。以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胃肠道反应

口服红霉素偶致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包括新大环内酯类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虽较红霉素低, 但仍为最常见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共有25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了胃肠反应, 包括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瘙痒及黄疸, 但也可能开始为严重的急性上腹部疼痛或右季肋下压痛, 很似急腹症或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这种反应一般在开始治疗后10~24d出现;如第二次再用则出现较早, 并可伴有皮疹, 末梢血液中嗜酸细胞增多。血清中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氨基转移酶升高。组织学检查为典型的肝内胆汁淤滞及门脉周围炎症浸润, 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不呈比例的嗜酸细胞增多。如立即停用, 临床症状可迅速改善。

2.2 肝损害

红霉素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炎, 常见发热、黄疸、转氨酶升高等。红霉素的酯化物更易引起, 发生率可高达40%。肝功能不良患者禁用红霉素。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肝损害的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中发现肝损害共发生27例, 均为红霉素应用的不良反应。

2.3 耳毒性

大剂量给药或有肝、肾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用药后可引起耳毒性, 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 前庭功能亦可受损, 一般在用药1~2周时出现, 停药后多可恢复正常。本次研究中有6例患者出现耳鸣现象, 2例患者表现为耳聋。红霉素的大剂量应用, 偶可引起耳鸣和听觉障碍 (暂时性) , 一般发生于静脉给药或伴有肾功能减退和肝脏损害者以及与耳毒性药物合用之时。婴儿口服依托红霉素后, 可出现增生性幽门狭窄, 口服红霉素后, 也有出现假膜性肠炎者。应用期间尿中儿茶酚胺、17-羟固醇和血清氨基转移酶有增高现象, 血清叶酸和尿雌性醇有降低情况[2]。

2.4 过敏反应

偶可出现药热、皮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罕见, 临床报告不足0.5%, 主要为斑丘疹、瘙痒、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本次研究中仅出现3例, 有1例儿童过敏症状较为严重。

2.5 二重感染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二重感染 (菌群交替症) , 出现舌炎、口角炎、伪膜性肠炎等。本次研究中没有发现二重感染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大环内酯类具有内酯环的基本结构, 环上不同位置的羟基与去氧氨基糖或6-去氧糖缩合成碱性苷。大环内酯类具有共同的化学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一般为无色碱性化合物, 可与各类酸形成盐, 其盐通常易溶于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有三大类, 即红霉素类、麦迪霉素类和螺旋霉素类。按其内酯结构母核上含碳数目不同, 可分为十四、十五和十六元环大环内酯。属于十四元大环内酯的有红霉素及其衍生物, 而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交沙霉素等属于十六元大环内酯。1952年发现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是红霉素 (erythromycin) , 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苷键的水解, 碱性条件下易产生内酯环的水解开环反应[3]。以erythromycin为先导物开发了其他的大环内酯类,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又发现erythromycin及衍生物对β-内酰胺抗生素无效的支原体、衣原体、弯曲菌、变形杆菌及对一些棘手的新致病源如躬形体、螺旋体有特殊的治疗效果。除抗菌作用外, 还发现了许多其他的新药理活性, 如抗寄生虫、抗病毒、抗肿瘤、酶抑制剂等作用, 故大环内酯类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 半合成的罗红霉素 (roxithromycin)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地红霉素 (dirithromycin) 等陆续上市, 被称为第二代红霉素。抗菌谱与erythromycin相似, 对酸稳定, 半衰期长, 而且毒性下降, 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大环内酯类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其作用靶位在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的23S核糖体RNA (23rRNA) 上, 与这些蛋白及某种核糖体蛋白质特定的部位结合。随大环的原子数目不同, 作用方式有区别。一些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红霉素, 可阻断肽酰基tRNA的移位, 而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则能抑制肽酰基转移反应, 在核糖体水平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参考文献

[1]隋玲娟.浅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J].中国热带医学, 2011, 09 (09) :223-224.

[2]郭桂芳, 徐建秀, 张青.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07) :273-274.

太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5篇

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炎性介质的分泌、炎症细胞浸润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的炎症细胞为T辅助 (Th2)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炎症反应的产生和持续过程中, 气道上皮细胞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分泌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活化调节因子 (RANTES)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气道聚集。急性炎症反应可导致细胞增殖、平滑肌增生肥大、胶原细胞在基底膜沉积, 此过程称为气道重塑。急性炎症连锁反应与气道重塑的确切关系以及宿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正在研究中。14、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从多种水平影响上述过程, 从而发挥其抗炎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作用。

1.1 细胞膜保护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与机体细胞膜磷脂产生相互作用, 引起炎症细胞膜生物物理性质的改变, 从而影响与炎症反应有关的转录和代谢途径, 如NADPH氧化酶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和中性粒细胞释放髓过氧化物酶及弹性酶等。这种膜稳定作用可以部分解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炎活性。Beigelman等[1]研究发现经阿奇霉素预处理的气道上皮细胞能减弱铜绿假单胞菌的分泌物对气道上皮跨膜电位及细胞紧密连接部的破坏作用, 并且能够促进上皮细胞的恢复。实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期间阿奇霉素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非依赖于它的抗菌活性。Leiva[2]研究比较泰利霉素和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对由HNP-1 (中性粒细胞防御素) 和脂多糖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诱导产生MUC5AC (主要的气道黏液素) 产生的直接影响。HNP-1及脂多糖增加了MUC5AC mRNA和蛋白质的产生, 并且测量这两种物质共刺激的叠加作用。结果发现, 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对由HNP-1 或 LPS刺激诱导的MUC5AC过量分泌有一种抑制作用;而泰利霉素对LPS诱导产生的MUC5AC也有抑制作用, 但对HNP-1诱导产生的MUC5AC没有作用。MUC5AC产生过程中ERK1/2的磷酸化是由HNP-1 或LPS诱导产生的, 而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泰利霉素对由LPS诱导的此过程有抑制效应, 而对HNP-1诱导的ERK1/2磷酸化则无作用。上述研究说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气道上皮细胞有膜稳定作用。

1.2 抗炎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影响多种炎症细胞的代谢以及炎性介质的产生, 能抑制IL-5、IL-8产生,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集聚。此类药物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通过减少炎症分子组胺的释放达到抗炎的目的。Fonseca-Aten等[3]对经常性喘息或者患有哮喘的儿童进行随机双盲对比临床试验, 测定克拉霉素和安慰剂治疗前、中、后鼻咽部黏膜和血清中的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浓度。结果发现克拉霉素治疗组鼻咽黏膜分泌物TNF-α、IL-1β和IL-10显著而且持续地低于安慰剂组, 在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的患者中差异更明显。Beigelman等[1]通过比较阿奇霉素和PBS治疗病毒后性毛细支气管炎小鼠的差异, 发现阿奇霉素能够降低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堆积,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中性粒细胞浓度的降低最明显, 而且这种变化和病毒量无关, 另外, 阿奇霉素显著地降低了肺泡组织灌洗液炎症介质的浓度, 加快了气道慢性炎症的恢复。虽然很难确定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哮喘治疗过程究竟是发挥了其特殊的抗炎作用还是抗菌效应。很多学者还是做出了大量的努力。Beigelman等[4]在非感染性卵白蛋白诱发的BALB/cJ哮喘小鼠模型上验证这一假设。卵白蛋白致敏的小鼠分别使用阿奇霉素或磷酸缓冲盐溶液处理。在第17天的时候, 测定小鼠气道白细胞数量、肺泡灌洗液中的多种炎症介质的表达以及黏液细胞的化生。结果发现阿奇霉素处理组减弱了细胞因子 (如IL-13和IL-5) 和炎症趋化因子 (CCL2、CCL3和CCL4) 在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并且消除了黏液细胞化生的蔓延。这些发现表明阿奇霉素确实具有抗菌效应外的抗炎作用, 并且提示阿奇霉素可能在治疗非感染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如哮喘中有效。Cheung等[5]使用免疫荧光法测量了阿奇霉素、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对A549细胞抑制NF-κB的剂量反应曲线、半数抑制量来比较它们的抗炎作用。结果发现这三种药物都抑制了TNF-α刺激的剂量依赖性NF-κB的活性。但阿奇霉素的IC (50) 值是56nm, 而氢化可的松的是2.6nm, 地塞米松的是0.18nm。比较起来, 阿奇霉素的抗炎作用要比氢化可的松弱4个数量级。

He等[6]研究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炎作用的机制, 通过观察16组含不同红霉素浓度的培养液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 培养不同的时间, 之后暴露于氧化剂过氧化氢。测量细胞的IL-8水平、谷胱甘肽 (GSH) 和γ-GCS:γ-GCS-HS蛋白, 以及连接在IL-8和γ-GCS-HS的5'侧链上的AP-1和NF-κB。结果发现, 由过氧化氢诱导的IL-8增高和AP-1活化被红霉素 (5mg/ml) 预培养36h所抑制。由红霉素预培养48h的气道上皮细胞由氧化氢诱导的GSH水平、γ-GCS的活化、和γ-GCS-HS的表达被抑制, AP-1和γ-GCS-HS侧链的结合也大大减少。这些氧化活化酶的被抑制说明红霉素能够破坏氧化-抗氧化平衡, 抗炎作用确切。Simpson[7]研究克拉霉素对重症难治性哮喘特别是非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效果。结果发现克拉霉素治疗组的痰IL-8浓度、气道嗜中性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比安慰剂治疗组大大减少。这些炎症介质的减少在那些难治性非嗜酸性哮喘患者中最明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减少非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 可作为嗜中性气道炎症的附加疗法。

1.3 抑制黏液分泌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减轻气道黏液过多分泌, Ou等[8]给由LPS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小鼠分别使用罗红霉素 (1~10mg/kg) 、 交沙霉素 (10mg/kg) 或者阿莫西林 (40mg/kg) 治疗。结果发现罗红霉素 (5 mg/kg和10mg/kg) 组成功地减弱了由LPS所引起气道MUC5AC的表达和NF-κB 核转运, 还减少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黏液和细胞因子的量。罗红霉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8和TNF-α等的释放而对气道黏液过高的分泌产生抑制。Morinaga等[9]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发现衣原体刺激气道上皮细胞MUC5AC的产生和基因表达, 克拉霉素和泰利霉素被认为能够干扰ERK和NF-κB通道的信号传导, 而阿奇霉素对NF-κB的活化抑制作用较弱。 Araki等[10]对人气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研究发现阿奇霉素能够抑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诱导的MUC5AC 粘蛋白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 此过程并非通过抑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诱导的NF-κB 亚基p50/65活化, 而是抑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诱导的AP-1亚基 c-Jun的活化。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哮喘治疗实践

2.1 抗哮喘作用

长期低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起着“节约类固醇”的抗哮喘作用, 而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肺部慢性炎症状态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Piacentini等[11]研究对16个哮喘儿童随机使用阿奇霉素或者安慰剂治疗8周后, 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诱导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2组患者的肺功能差异不大, 但阿奇霉素组治疗前、后患者高渗盐水DRS (剂量反应曲线斜率) 显著降低, 而且阿奇霉素治疗组中性粒细胞下降比安慰剂治疗组显著。这说明, 阿奇霉素短期治疗能减低气道反应性和气道中性粒细胞浸润。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克拉霉素, 有体外实验中被证实有抗IL-8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作用, 这两种介质被发现是难治性哮喘的关键介质。Simpson[7]等对克拉霉素治疗难治性哮喘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 难治性哮喘患者 (n=45) 随机接受克拉霉素或者安慰剂治疗8周, 结果发现克拉霉素治疗组气道IL-8的浓度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都降低了, 还能观测到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浓度以及基体金属蛋白酶 (MMP) -9的减少, 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Hrvacic[12]测量克拉霉素预处理 (卵蛋白刺激前2h) 的小鼠在经卵蛋白刺激建模后气道的反应性和气道炎症。克拉霉素预处理 (200mg/kg腹膜内注射) 降低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L-5、IL-13、 CXCL2和CCL2的浓度并且显著地降低了炎症细胞的聚集。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也大大减少。此外, 克拉霉素诱导的炎症减弱效应伴随着高反应性的降低。研究发现克拉霉素能够抑制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而且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样, 在克拉霉素在哮喘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可能是因为其抗炎/免疫调理性质, 而不仅仅是因为其抗微生物活性或者激素节省效应。

2.2 抗感染作用

为了检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气道的干预作用, Asada等[13]研究巴弗洛霉素A1和克拉霉素预处理后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 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呼吸道合胞病毒RNA及上清液中包括IL-6的细胞因子的浓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高。巴弗洛霉素A1和克拉霉素可减轻上述过程。这些发现提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可以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 部分通过减少F蛋白受体的表达和RhoA的活化, 并且抑制其诱发的气道上皮细胞Rho酶的活化。巴弗洛霉素A1和克拉霉素减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导的IL-1、IL-6、IL-8产生甚至能够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基础生成量。巴弗洛霉素A1和克拉霉素对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可能和这些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有关。总之, 这是第1例报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并且减少人气道上皮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 部分地通过减少活化RhoA, 一种RS病毒F蛋白的表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减少RS病毒感染诱导释放的IL-1、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甚至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基础生成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调节COPD和支气管哮喘RS病毒感染后的炎症反应。Tahan等[14]为了研究克拉霉素在协助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炎的效果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 21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炎的患儿分别使用克拉霉素和安慰剂治疗3周。测量治疗前、后克拉霉素组血浆IL-4、IL-8和嗜酸性活化趋化因子的水平显著减少, 而且总住院天数、依赖氧疗天数和β2激动剂治疗天数减少有统计学的意义。半年再次住院率大大降低。

3 结论

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特异的细胞膜保护作用、抗炎抗感染、抑制黏液分泌及免疫调节作用协助发挥抗哮喘的作用, 其根除气道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感染亦有利于哮喘治疗。为明确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哮喘作用, 还有必要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其抗哮喘用途的最佳品种、剂量与疗程亦需进一步验证。因需要长期用药, 相关的耐药问题、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干扰和抑制作用、诱发二重感染的潜在危险均不容忽视。

太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6篇

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概况

20世纪50年代初, Lilly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红霉素A并应用于临床。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发现,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不仅对某些日益流行的致病原有效, 而且对一些棘手的新致病原也有活性, 但这些药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点。

针对红霉素A酸性失活的化学修饰产生了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和氟红霉素。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有所扩大, 抗菌活性增强, 抗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的活性也明显增强, 口服吸收好, 体内分布广, 组织浓度高, 半衰期长, 不良反应少, 因而临床应用广泛。

近10年来又对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结构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第三代对耐药菌有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酮内酯类的泰利霉素等, 具有突破性意义。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23SRNA的V结构域结合, 促进转录阶段肽的早熟性解离。2000年NissenP等证实, 只有23SRNA的V结构域存在肽转移酶结合位点, 就可以认为A 2 451位点与催化有关。SchiinzenF等研究发现, 几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位于肽转移酶中心肽释放通道的入口处, 并且与23SRNA的V结构域相连。Schiinzen与合作者构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键合模型, 在此模型中德糖胺2′-羟基通过3个氢键与A 2 058、A 2 059位点结合, 内酯环6-羟基或6-甲氧基、11-羟基和12-羟基各自键合A 2 062、U 2 609、U 2 609位点, 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依赖此结合位点阻断肽释放通道, 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抑制肽酸基的转移反应。将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到核糖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 其结合位点位于23SrRNA的2 058, 2 059, 2 062, 2 609位点, 而不包括任何蛋白质。15, 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14元环大环酯类抗生素的结合位点大致相同, 为23SrRNA的2 057, 2 058, 2 059, 2 062, 2 611位点。最近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比较可信的假说, 即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与核糖体50S亚单位的L27及L22蛋白质结合, 在肽链延长阶段能促使肽酰基-rRNA从核糖体解离, 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3.1 靶位的改变

这是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位于质粒或染色体上的甲基化酶结构基因在药物诱导下被活化合成甲基化酶, 使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的23S核糖体RNA的2 058位腺嘌呤甲基化为N 6, N 6-二甲基氨基嘌呤, 这样可使50S亚单位与药物的亲和力下降, 产生耐药。因为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及链阳性菌素类抗生素的作用部位相仿, 所以耐药菌对这3类抗生素常可同时发生耐药, 称为MLS (macrolide-lincosam ide-streptogramins) 耐药。这类耐药菌对链阳性菌素类抗生素中的奎奴普丁耐药, 但对达福普汀仍敏感。由靶位改变所致的MLS耐药又分为原发性 (cMLS) 耐药及诱导性 (iMLS) 耐药, 原发性耐药或诱导性耐药是由甲基化酶结构基因上游的调节区序列所决定的。

3.2 细菌产生各种灭活酶

这类酶包括酯酶、磷酸化酶和糖苷酶。质粒介导的红霉素酯酶和大环内酯2′-磷酰转移酶 (M PH 2′) 对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 对16元环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 嘌呤核苷酸可能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失活过程的有效辅基。肠杆菌科细胞如大肠埃希菌可产生红霉素酯酶和大环内酯2′-磷酰转移酶, 这2种酶能破坏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内酯环, 但不能破坏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WondrackL等首次发现了2株能分解、灭活14, 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葡球菌, 此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酯酶, 这种酯酶可分解14, 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 尚可产生达福普汀乙酰转移酶、奎奴普丁水解酶或林可酰胺核苷酸转移酶, 进而破坏链阳性菌素类或林可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

3.3 主动外排系统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有研究发现含耐药质粒pNE 24的MS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与能量依赖的外排系统有关。还有研究发现含耐药基因的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敏感菌细胞内的浓度, 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氯间氯苯腙 (CCCP) 后, 耐药菌细胞内药物浓度上升至与敏感菌相当的水平。Matsuoka等在质粒介导的MS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上发现了1个63ku的蛋白质, 疑为与主动外排系统相关的膜蛋白。

RossJI等从MS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中克隆并测序了耐药基因msrA (macrolidestreptograminsresistanceA) , 分析发现耐药基因msrA编码的含48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能量依赖的转运蛋白同源。

主动外排系统在酿脓性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能是由于耐药基因编码了具有能量依赖性主动外排功能的蛋白质, 将大环内酯外排, 使耐药菌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敏感菌细胞内的浓度。另外还有研究发现,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也与主动外排系统参与有关。

4 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对策

4.1 临床控制

4.1.1 对症治疗, 适当用药, 保证疗程

要求临床工作者仔细诊断, 找准病因, 筛选最适宜的药物, 适当增减剂量, 切忌过早停药, 同时认真观察病畜的反应, 及时修改治疗方案。

4.1.2 联合用药

多种药物合用可以获得协同的抗菌性, 但要注意药物间的颉颃作用与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治疗特殊的耐药菌株还可以防止由于其他细菌产生的酶而使抗生素失活。

4.1.3 正确使用以前从未用过的药物

选择从未用过的药物或新一代药品是临床治疗必不可少的选药方式之一, 由于畜群对以前从未用过的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极小, 使用效果一般都比较理想。

4.1.4 正确的用药途径

适宜的给药途径可以保证药物及时在感染部位达到适当的治疗浓度, 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以减少或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4.1.5 加强辅助治疗和饲养管理

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要采取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要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摄入, 尤其是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同时还要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手段,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保证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4.2 根本对策

4.2.1 寻找和研制高效的新抗菌药物

面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 采用纳米技术等新技术提高药物的靶向作用及缓释性等特性, 来加强新型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的研究。抗菌肽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抗细菌、抗病毒、抗癌的药物, 而且如能将其基因转入动植物体内则可提高动植物的抗病能力。

4.2.2 加强中药抗炎药物的研发

太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观察组中, 男27例, 女15例, 年龄1~3岁, 平均年龄 (1.51±0.45) 岁, 病程为5~12 d, 平均病程为 (8.24±0.76) d, 经中医辨证诊断, 其中痰热雍肺型25例, 阴虚肺热型17例;对照组中, 男26例, 女16例, 年龄1~4岁。平均年龄 (1.65±0.51) 岁, 病程为6~13 d, 平均病程为 (8.55±0.49) d, 其中痰热雍肺型26例, 阴虚肺热型1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两组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5], 患儿具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所有患儿均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均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无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

两个研究组的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综合治疗, 主要包括止咳、退热、化痰等。

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按照20~25 mg/kg的剂量静脉滴注红霉素注射液 (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027) , 同时按照10 mg/kg的剂量服用红霉素肠溶胶囊 (厂家:安徽瑞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0970206) , 1次/d, 半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 对于痰热雍肺型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清金化痰汤, 方剂中有芦根10 g, 甘草5 g, 陈皮10 g, 鱼腥草8 g, 炒葶苈子6 g, 炙麻黄4 g, 浙贝母8 g, 瓜蒌子8 g;对于阴虚肺热型患儿应用泻白散联合沙参麦冬汤治疗, 方剂主要包括:桑白皮6 g, 川贝母6 g, 甘草3 g, 黄芪6 g, 知母6 g, 苦杏仁3 g, 沙参10 g, 麦冬10g, 枇杷叶6 g。上述方剂均加500 m L水浸泡1 h, 然后用中火煎煮, 1剂/d, 煎水300 m L, 早晚各服用150 m L, 半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6]

以治愈、显效、无效3个指标来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完全消失, X线胸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 结果显示正常判断为治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均有改善, X线胸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 结果显示好转, 判断为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X线胸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均未好转, 判断为无效。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儿退热、啰音消失、咳嗽减轻及住院的平均时间;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减轻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 低于对照组的23.81% (P<0.05, 表3) 。

3 讨论

小儿肺炎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 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通过退热、抗感染、镇咳及祛痰等方式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常见药物, 临床常用的是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其能够与支原体的细胞核中的核糖体50s亚基进行结合, 从而能够抑制细菌中转肽酶的合成, 并进一步抑制细菌的RNA蛋白质的合成, 起到抗菌的作用[7]。同时,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广谱抗菌药, 其通过静脉或者口服的给药方式进行给药后可迅速地集中到多形核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中, 且在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后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进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大量的研究表明, 若是单独地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会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胃肠道反应, 所以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中, 降低其不良反应也是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8]。

小儿支原体肺炎从中医学角度来说, 属于肺炎喘嗽的范畴[9]。因此, 用辛温解表的药物, 达到通过清肺止咳的效果。针对痰热壅肺运用麻杏石甘汤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 方剂中麻黄具有止咳、宣肺、平喘等功效;芦根、瓜蒌具有化痰、清热、止咳等功效;茯苓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全方药病相符, 效果较好。针对阴虚肺热型患者应用泻白散联合沙参麦冬汤剂治疗, 方剂中所含麦冬、沙参可止咳、润肺;川贝母可清热化痰, 全方辩证论治效果较好。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减轻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中药辩证化裁配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良好, 其能够迅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 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减轻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良好, 能够迅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 且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药汤剂,支原体肺炎

参考文献

[1]席日升, 刘海, 张晓俞, 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J].中国药业, 2015, 24 (24) :245-246.

[2]徐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10) :166-168.

[3]孟珊珊, 张海邻.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及发病机制[J].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3, 40 (1) :14-19.

[4]鲍芳, 曲久鑫, 刘振嘉, 等.儿童大环内脂耐药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 (10) :756-761.

[5]于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 7 (6) :162-164.

[6]龚睿.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 (5) :571-573.

[7]肖喜庆, 刘记, 脱鸣富.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系统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14, 20 (8) :4-10.

[8]林鲁飞, 卢维城, 吴艳洪.大环内脂类、二甲胺四环素、妥舒沙星对大环内脂类抗药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与抗菌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23 (3) :84-87.

上一篇:整合导向下一篇:全球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