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测量范文

2024-05-20

边坡测量范文(精选3篇)

边坡测量 第1篇

路基土石方施工是公路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无论是填方路基形成的路堤边坡还是挖方路基形成的路堑边坡, 都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或绿化防护, 以达到行车安全或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平原微丘地带, 公路的填挖工程量小, 且路基坡面规则, 这种地形条件下的边坡防护面积测量工作易于开展。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重丘区, 竣工边坡的实际情况与施工图设计差异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起讫桩号、坡面面积、防护形式等方面, 一般需进行设计变更。对于山区高速公路, 路基防护工程线长面广, 需专业单位完成现场测量工程, 为设计单位变更提供数据;同时, 业主需要客观准确的测量数据作为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因此, 边坡防护工程面积测量工作日益受到高速公路参建各方的重视。测量方法如果选择不当, 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造成争议。本文以湖北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测量项目为依托, 分别使用皮尺、全站仪和GPS-RTK等三种相对成熟的方法对同一边坡施测, 并对测量过程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找到各方认可的推荐测量方案。

1 三种测量方法在边坡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本次测量选取了蕲春段的一处四级路堑边坡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桩号K104+769~K105+019, 现场照片见图1。该段边坡除有客土喷播植物防护外, 还设有锚杆框架梁工程防护, 具有广泛代表性。其对面斜向有一处三级路堑边坡, 坡顶能架设测量仪器, 便于本次试验研究。

1.1 皮尺丈量

皮尺是最常见也最便于携带的一种长度测量工具, 边坡测量工作中需多人配合。具体的做法和步骤是:首先参考设计图纸、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特征点。坡面线形变化点、不同防护类型坡面的分界点均可设为特征点, 在第一级边坡坡底测量定好起讫桩号。然后, 测量人员分工协作由下往上逐级测量坡面的斜面高度。一人持尺头站在第一级坡的坡底, 另一人持尺站在上一级坡底平台, 两人同向行走, 在特征点处测量报读该处坡高值。第三个人负责观察纠正前两人的站位, 并在原始记录表上绘出草图, 记录测点位置和坡高等测量数据。各级坡面照此方法进行测量。若采用多级坡同时丈量的方法, 则需要更多测量人员。当地形起伏较大或者两点距离较远时, 需用花杆进行直线定线, 确保跑点人员的测线垂直。

外业完成后, 整理测量数据, 绘制边坡立面示意图见图2, 根据图2中记录的数据计算该边坡防护工程的面积。由图2可见, 该边坡通过平台分界由下往上划分为一级边坡、二级边坡、三级边坡、四级边坡。其中一级边坡、二级边坡因中段有锚杆框架梁, 故分三块进行了统计。各级坡面可以按梯形、矩形和三角形分块;第四级边坡的边坡点比较多, 需将其进一步细分。将各个部分面积求和得到各级边坡的面积, 最终的计算成果汇总在表1中。经与施工单位之前皮尺丈量的测算结果比对, 总面积相差率为1.4%, 有很高的可信度。

1.2 全站仪测量

本次试验利用全站仪进行边坡面积测量时, 采用了免棱镜法采集坡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具体步骤是:首先确定一级边坡的特征点, 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 放置支架, 贴上反光片。在对面的三级路堑边坡顶面架立全站仪, 假定该测站坐标已知, 先测出某一个点的坐标作为后视定向点;进入全站仪的测量菜单, 将全站仪的望远镜依次瞄准各个边坡点处的反光片, 从而测得各个边坡点相对于测站的坐标。其他坡级的测量依次进行。为减小工作量, 一级、二级坡面没有分块测量。最后将测得的各点坐标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计算机, 用数据后处理软件完成面积计算。

1.3 GPS-RTK测量

GPS-RTK具体的观测步骤和观测方法是:首先将基准站架设于公路空旷无遮挡处, 开机并将仪器设置为基准站工作模式。然后将另一台接收机用手薄设置为移动站工作模式, 并新建一个工程项目以便于保存测量数目, 最后测量人员手持移动站的对中杆立于已经标定好的边坡点处, 点击测量或记录命令, 获取各个边坡点的三维坐标。这些点的坐标以.dat格式存储在手薄中, 测量完成后可以利用蓝牙或者是数据线从手薄中传输到计算机中。最后在计算机上打开CASS软件, 将野外获取的边坡点的坐标展到CASS软件中, 利用CASS的面积计算菜单完成边坡面积的计算工作。因CASS软件计算出的面积是水平面积, 采用设计坡率换算出坡面面积。

由于所选边坡地形起伏不大、边界及坡度规整, 所以皮尺所测得的结果精度较高。以皮尺测量数据为参照, 三种测量方法所测边坡数据汇总见表2。

2 三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我们设定准确性、可操作性、可验证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指标对三种测量方法进行分析。

2.1 准确性

由于坡面边界是人为确定的, 所以准确性并不等同于测量工具仪器本身的精度。排除人为疏漏原因, 皮尺测量的长度误差一般约几厘米, 准确性很高。从表2数据看出, 相对于皮尺法, 全站仪法所得面积有大有小、数据离散, 但总体差异不大, 准确性尚可。误差可能是由于部分反光片被附近植被遮挡或干扰所产生。GPS-RTK法所得面积普遍偏大, 总体差异在5%左右。该法需根据设计坡率折算得边坡面积, 而试验段实际坡度比设计更陡, 因而产生了系统误差。要消除系统误差, 需额外测量各测区边坡实际坡率。

2.2 可操作性

边坡测量任务一般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及绘图两阶段。皮尺法外业可操作性较高, 非测量专业人员也可在较短时间培训后进行熟练掌握, 但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在坡度大、局部垮塌、植被茂密的工程现场存在拉尺困难。全站仪运用免棱镜法更加便利, 但要求仪器架设在对面坡面, 且要高于待测坡面, 否则上级坡脚受平台遮挡无法测到。内业方面, 皮尺法的面积计算简单直接, 但需人工处理。全站仪和GPS-RTK自动化程度高, 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更高。

2.3 可验证性

采用皮尺方式采集的是长度数据, 可以在某坡面测量完成时直观的看到标有所测数据草图, 内业手工计算, 全过程可追溯。如果出现面积数据争议, 可以通过检查区分计算错误和测量错误, 只有出现长度值争议时, 才需要返回现场进行有针对性的验证测量。全站仪与GPS-RTK法测到极坐标、直角坐标数据, 通过仪器软件转换计算面积, 不能很直观的与边坡实体相对应, 一旦面积出现差错, 不易找出问题原因。即使是个别数据错误导致面积出现争议, 也必须返回现场对整个坡面重新进行测量, 测量验证代价极高。

2.4 经济性

外业测量工作成本占很大比重。因人工费逐年上涨, 要降低测量费用, 应尽可能减少外业用工量。皮尺虽价格低廉, 但边坡测量方式过于繁琐, 速度较慢, 多级坡面测量过程中一般需4人~6人配合, 且极易受到如防护植被障碍、天气等因素影响测量的进度, 人力成本很高。全站仪和GPS-RTK仪器虽价格高, 但操作速度快, 任何坡面1人~3人就能完成外业测量工作。从整条高速公路边坡测量任务来看, 皮尺法外业用工量约5倍于全站仪和GPS-RTK法。

就内业工作而言, 皮尺方式全过程手工计算为主, 最费工时。全站仪法自行计算结果, 其内业处理最为简单。而GPS-RTK法的内业计算过程相当于半自动, 其效率相对全站仪稍低一些。

2.5 安全性

测量人员的安全威胁主要源自交通和高处坠落。前者对各种测量方法同等存在, 但后者发生的概率与在坡面作业的人数和时间相关。皮尺法在每级边坡测量中需要上下两人拉长皮尺在边坡上行走、测量, 地势陡峻、植被阻挡以及天雨地滑等因素均易导致滑倒。而全站仪法只需将贴上反光片的支架放置在待测点处, 人员在坡面工作时间最短。而使用GPS-RTK法时, 测量人员需手持移动站的对中杆立于已经标定好的特征点处, 点击测量或记录命令, 较皮尺测量相对安全。对比分析情况汇总见表3。

用不同的指标衡量, 三种测量方法各有优劣, 在全线测量中更适宜采用何种方法一时难以决定。可根据委托方的侧重选择测量方法。

本例中全站仪与GPS-RTK的综合评价相对较低, 并不说明技术本身落后, 而是因为现阶段的应用水平较低, 在建设各方非常重视的准确性及可验证性方面没有优势。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全站仪与GPS-RTK技术将形成完整系统的边坡面积测量方法, 逐渐获得认可。

3 结语

本文就边坡面积测量技术展开研究, 以实际坡面应用三种测量方法测得数据, 通过准确性、可操作性、可验证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指标衡量优缺点, 结果表明, 以现有的应用水平, 皮尺法为最优方案, 推荐在全线边坡防护工程面积测量中采用。

测量技术日新月异, 除全站仪与GPS-RTK技术外, 三维激光扫描实景复制、无人机航测等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路工程实践中。但是无论何种测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要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设计测量方案, 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精度和效率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波清, 黄朝禧.用全站仪测量土地面积的方法和精度分析[J].地矿测绘, 2003 (3) :26-27, 33.

[2]张兵强, 罗生虎, 曹海波, 等.GPS在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监测中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4 (6) :107-111.

[3]王晓, 高伟, 张帅.GPS-RTK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实验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 2010 (4) :30-34.

边坡测量 第2篇

随着数码相机在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基于传统的单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任务中。利用正直摄影或交向摄影拍摄的两张立体影像,人工目视判读同名点,并通过直接线性变换算法(Direct lineal Translation ,DLT ) 求解出待定点的坐标。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测绘学科中深入的应用,基于人工目视判读影像同名点方法效率极低,难以满足现代大型工程中的应用要求,且DLT算法要求每个像对至少6 个像控点,极大增加了外业的工作量。

为了降低人工双目匹配的难度,计算机界很早就开始了三目立体视觉系统、三目机器人视觉系统、多目立体匹配等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1]。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就是利用计算机多目视觉代替人眼的双目视觉测定影像的同名点,通过影像间匹配的同名点进行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影像拼接,并利用外业少量像控点进行航带绝对定向,在多度重叠影像间通过前方交会求解待定点的坐标。

数字摄影测量中引入计算机多目视觉技术有利于提高解算的精度和可靠性,从传统双目视觉中物点由两条光束交会扩展到多条光束交会,增加多余观测数,消除了单基线立体像对重建三维空间的“病态”问题[2]。短基线、大重叠度影像相邻光束所构成的交会角小有利于提高自动匹配的精度,同时,首尾光束所构成的交会角大有利于提高物点的解算精度,特别在摄影方向精度会有较大的提高,如图1、2 所示。

图1 中,当在右片匹配同名点有差异时将分别交会于A1、A点,又深度方向中误差mh= mx/tanθ,tanθ = B / H,θ 为交会角,故mh= Hmx/ B,可见,深度方向精度与基线成反比关系,基线越长,深度方向精度相应将会得到改善。图2 中空间点A由4 条光束交会,相邻光束构成交会角V较小,有利于计算机的自动匹配,首尾光束构成的交会角U较大,则有利于提高点位深度方向精度。

1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前方交会的精度分析

短基线、大重叠度序列影像使得一个物点同时有多于2 条同名光束对对相交,这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中2 条光束交会一个物点进行摄影制图有较大的区别。因而需要从理论上研究序列影像的同名像点同时参与平差时的精度评定,以便为如边坡变形监测、建筑基坑监测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3]。

共线方程是摄影测量学中的基础方程,它描述物点、像点和摄影中心三点之间严格的数学关系[4,5],如式(1) 所示。

其中: x,y为像点的像平面坐标; x0,y0,f为影像的内方位元素; XS,YS,ZS为影像的三个线元素; X,Y,Z为物点在地摄坐标系中的坐标。

考虑到摄影时倾角较大,φ,ω,κ 不为0,令

因此,需要将式(1) 严格按照泰勒级数线性化,略去二阶以上系数,得到光束法严密解法的误差方程,如式(2) 所示。

式(2) 为空间摄影测量交会的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的一般公式,为讨论方便,假设已知摄影时的外方位元素(实际在近景摄影测量未知),则可得出前方交会的误差方程式,如式(3) 所示。

其中:

物点的精度指标可以用未知参量的协因数阵来描述,即法方程系数阵的逆阵表示,由于左片、右片满足x + x' = 0;y = y' = C,不妨设C = 0,则如式(4) 所示。

由传统摄影测量中Z方向的精度最低可知,式(4) 表示平行于摄影方向的精度取决于,交会角 β = (x - x') /f,因而首尾影像基线长,x2+ x'2越大,相应的 β 就越大,高程或深度方向的精度就越高。

2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影像获取与精度控制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作业分为外业影像的获取和内业数据处理。外业影像的获取是利用较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通过旋转摄影方式或者平行摄影方式获取被研究区域的影像数据,为保证相邻影像同名点匹配,一般要求同一条带内的相邻影像具有90%以上的重叠,相邻条带具有60% 以上的重叠[6]。其中,旋转多基线摄影方式如图3 所示,为量取像控点坐标,需在实地比较明显的特征点处粘贴观测标志,如图4 所示。

根据被摄物体的宽度和相机的地面覆盖范围,将被摄物体按水平方向划分为若干条带。划分条带时,保证条带间的重叠度大于60% ,以确保条带间有足够多的连接点。其次,根据摄影距离确定摄影基线的长度和摄站个数。相邻摄站间的基线长度应小于摄影距离的10% ,以保证相邻摄站影像间的交会角小于10°,易于自动化匹配; 同时,首尾摄站间的基线长度应大于摄影距离的50% ,以保证测区内影像间的最大交会角大于25°,从而保证交会精度。在每个摄站上架立脚架,通过旋转摄影的方式,对准每一条带中心进行连续摄影。在旋转多基线交向摄影中,条带内的相邻影像可以构成立体像对,并且重叠度大于90% ,能够进行相对定向和模型连接; 条带间的重叠度大于60% ,条带间有足够多的连接点可以用来进行条带间的拼接。

影响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位置精度的因素可总结为像控点的数量与分布、摄距、摄影基线长度与方向以及植被[7]。当像控点数量较少时(如布设4个像控点),由于多余观测量较少,解算精度较低,但随着像控点数量的增加,解算的精度在不断提高,但当研究区域内像控点数量增加至8 个以上时,其解算精度提高较小。一般外业作业中,像控点满足一定数量,分布于整个摄区,且摄区周围均有布设,并尽量选择较短摄距则会取得较好的结果。为保证相邻摄站影像间的交会角小于10°,易于自动匹配,作业时会使相邻摄站基线长度小于摄距的10% ,同时为保证影像间首尾最大交会角大于25°,提高点位交会精度,会使首尾摄站间基线总长度大于摄距的50% 。

3 深圳市二线公路边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及验证

深圳市二线公路边坡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边坡采用人工切方形成,近东西走向,长度约为120m,平面呈 “V” 形,最大高差达80m,坡度28° ~80°,坡脚为公路,坡顶为覆盖有植被的自然山体。

采用旋转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进行边坡位移监测的技术路线为: 在边坡外稳定的场地浇筑有便于长期保存的4 个基准点; 主要为每次外业全站仪测量像控点提供统一的坐标系统,因此,在外业摄影时摄站位置、拍摄基线都并不要求严格一致。首先使用全站仪(TCA2003) 利用上述4 个基准点采集所有像控点坐标,如表1 所示。

由于采用28mm短焦广角非量测数码相机,且被测边坡无植被干扰,故选择摄距为45m左右的旋转多基线摄影方式。工程中应用6 个摄站,基线距为4m左右,使得相邻像对间同名点的交会角满足5° ~ 10° 要求,有利于提高影像的自动化匹配精度和速度,总基线长24m左右,从而使得对同一目标点的最大交会角满足20°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点位测量的精度。

图5 为利用旋转多基线拍摄的一组序列影像,图6 为一组影像自动匹配同名点和像控点分布图。

通过对序列影像自动匹配同名点进行航带内影像相对定向和拼接,利用采集的像控点(K1 ~ K8)完成影像的绝对定向。利用三度以上影像空间内的同名点前方交会出其余检查点(K9 ~ K12) 坐标,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见,采用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能够达到建筑变形测量等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8,9]。由于采集有变形体的实物影像数据,不同于传统变形观测利用少量的变形观测点来发现、预测变形,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可以获取整个变形体完整的变形信息,也就是从点到体的发现、预测变形情况,为建筑基坑、边坡等工作提供高精度、完整信息的安全保证。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基坑、防护边坡等安全监测工程越来越多,传统的基于全站仪等数字采集位移监测数据不但工作量大,而且获得的变形体信息量也比较少,而采用测量机器人进行位移变形观测,所花费的工程成本比较大,在实际中、小工程应用中并不建议采用。本文主要围绕着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两个核心内容进行分析,不同于单基线近景摄影测量解算物点的DLT算法,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中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多光束自检校区域网平差等方法引入到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在边坡位移监测中具有较好的精度,满足工程的需要。

摘要:多基线、大重叠度影像增强了同名点匹配的可靠性,提高点位解算的精度,在近些年工程测量中得到很大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形测图、建筑立面测绘、三维重建等工程领域。然而,在变形体的监测中,传统单基线大多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算法进行点位的解算和精度的评定,难以达到变形观测所要求的精度。本文将探讨利用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分析,验证在边坡位移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边坡位移监测是可行的。

边坡测量 第3篇

在工程测量中, 内业资料的计算占有很大的比重, 内业资料计算的准确无误与速度直接决定了测量工作是否能够快速准确顺利地完成, 内业资料的计算方法及其所达到的精度, 则又取决于外业所使用的仪器及内业计算所用的办公软件和计算方法。

免棱镜全站仪是通俗的说法, 相对普通型全站仪而言是指可免棱镜全站仪, 即全站仪不照准反射棱镜、反射片等专用反射工具即可测距的全站仪。适合不宜放置反射棱镜或者反射片的地方的测距。例如, 观测悬崖、石壁等的滑坡、变形测量, 隧道施工等。

南方CASS成图软件是基于AutoCAD技术平台开发出来的测量专用的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增加了许多的专业工具和符号, 为数字化测量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其实质是根据全站仪等选用先进设备经过野外数据采集, 解析法测定地形点位的三维坐标, 通过数据传输进而转换成里程高程等文件形式, 从而比较完善的绘制, 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横断面等。

下面我以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的一些实例说明二者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工程及测区概况

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重庆主市区东北方向60公里左右, 距重庆合川20公里左右。该枢纽工程主要包括, 厂房, 安装间, 冲沙闸, 船闸, 上下游围堰等分项工程。测量控制区域高程在海拔130米-260米左右, 由于重庆地区多雾天气比较多, 能见度比较低, 所以有时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南方CASS成图软件内业计算与管理

3.1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进场之际我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点进行了点位校验, 由于南方CASS成图软件具有Auto CAD软件的功能, 点位校验后我们将各施工控制点以及工程施工平面图展绘到南方CASS成图软件平台上, 如图1所示。

随着工程的进行, 陆续加密控制点将坐标成果录入, 这样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坐标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也方便了以后的坐标管理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与应用。具体实施就是依据不同的结构关系在图中设立不同的施工坐标系, 应用时我们只需打开对应的坐标系利用三点UCS命令则其对应的坐标也就显示出来。为了船闸施工简捷方便, 设定假定坐标系, 如图2所示。

TCR1202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外业采集数据后, 利用它们各自的数据传输软件录入到电脑平台上, 把它们采集到的坐标数据文件转换成DAT文件 (南方CASS成图软件的基本数据格式为DAT文件) 。南方CASS成图软件基于Auto CAD软件的平台上广泛应用地形成图, 工程量计算等功能。它不但具有Auto CAD软件所具有的功能, 它本身也具有强大的数据成图功能, 如数据的回采, 数据的分副和合并等, 以及对数据的编辑整理。

4 TCR1202全站仪高边坡测量与CASS成图软件的应用

我们知道测绘仪器本身主要性能就是测绘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但测绘仪器本身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施工控制时选择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来保证施工控制精度及效率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GPS (RTK) 再平面施工控制中以普遍使用, 但GPS多路径效应的产生势必影响数据传输不畅甚至无数据传输等现象, 常规全站仪测绘地面点也受通视条件以及测绘地点测量人员无法到达等影响, 不能保证正常的施工控制。如我们参加施工的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船闸工程, 开挖高边坡为阶梯形垂直边坡, 高差大于50米, 由于高边坡影响GPS多路径效应的产生以及测量人员根本无法按常规边坡测量定位, 为边坡开挖控制增加难度, 同时监理的边坡验收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为了工程需要我们引进了瑞士徕卡TCR1202全站仪, 该全站仪具有无棱镜实测的功能, 可对地面任意构造物目标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 很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特别对测量人员无法到达的目标点的实测具有很大优势。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南方CASS成图软件的功能, 将外业采集的坐标数据通过整理、转换, 绘制出高边坡立面图, 断面图, 便捷开挖工程量计算。

4.1 结合本工程加以具体说明

首先对实测部位进行坐标系设定 (假定坐标系) , 闸室轴线C-D为坐标纵轴线 (X轴) , 垂直于闸室的方向线为坐标横轴 (Y轴) 。测量控制点转换为假定坐标系数据 (见附图二) , 按常规测量模式进行设站定位, 比照设计图纸给定的垂直边坡台阶高程与闸室轴线距离进行目标点的三维坐标测量, 现场可根据开挖高程直接查看垂直边坡与闸室轴线距离, 以此控制开挖边线精度。

4.2 绘制立面图、断面图及开挖量计算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采集, 首先对采集的坐标数据进行编辑, 常规坐标数据 (DAT) 文件的格式第1行为点号, 第2行为Y坐标 (距闸室轴线距离, 控制开挖边线依据) , 第3为X坐标 (里程桩号) , 第4为目标地高程, 如图3所示。

如果利用该数据格式用CASS成图软件生成平面图为点位密集、地貌形状呈粗线型线条, 无法生成一目了然的高边坡平面图, 需对该数据文件重新编辑, 形式如下:第1行点号 (不变) , 第2行原有的Y坐标改为高程 (Cass成图后表示距闸室轴线距离, 控制开挖边线) , 第3行原有的X坐标改为Y坐标 (变为控制里程桩号) , 第4原有高程改为Y坐标 (如图4所示) , 根据自建假定坐标系统, 原点坐标的录入, 绘制出高边坡平面图 (如图5所示) 。利用图解法非常直观, 整个高边坡开挖情况一目了然, 非常实用。

在通过CASS成图软件特有的断面成图性能, 利用上述数据, 也可绘制各位置断面图对高边坡开挖位置的控制及开挖量计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针对多变的施工环境及错综复杂的结构, 如果按照常规控制模式来实施上述论证, 耗时耗利耗人工, 体现不了科学发展, 员工综合素质提高思想, 能够熟练的运用先进的仪器以及南方CASS成图软件后处理, 就能够更好的提高测量作业的效率和作业精度, 同时也提高了测量人员更高的综合应变能力。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的不断更新、升级, 施工测量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做为施工测量人员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通过在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中采用TCR1202免棱镜全站仪对高边坡开挖测量控制并结合南方CASS成图软件绘制成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边坡测量】相关文章:

边坡监测06-08

边坡勘察06-12

土质边坡06-15

边坡锚杆06-22

边坡稳定06-30

边坡挡墙07-23

边坡治理07-25

边坡防护论文06-06

边坡验收总结07-11

边坡分析软件05-17

上一篇:计算机实验中心下一篇:甲状腺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