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2024-07-09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精选11篇)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1篇

(一) 经济飞速增长决定了硬币需求的增长

1. 地方经济增长与硬币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

苏州地方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 由于经济总量的突飞猛进, 硬币投放总额一直呈现大幅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年硬币投放21, 627.5万元, 比2005年5, 445.8万元增长了297%, 2012年苏州GDP达到12011亿元, 比2005年GDP4026亿元增长了198%, 2012年后苏州GDP增速明显放缓, 2013年增速为9.8%, 首次跌破二位数, 与之对应的2013年硬币投放量同比下降了22.37%。这也佐证了硬币需求量与GDP增速变化方向大体一致, 大致呈现正比例关系。

2.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硬币需求存在对应关系。

商品经济的快速增长, 导致硬币需求量相应增加。由于地方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苏州市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 以超市、餐饮业、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硬币的供求关系。

(二) 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应用和推广

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和各商业银行大力加强金融业务创新和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建设, 非现金支付手段飞速发展, 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市民卡使用人数快速增长。中国银联最新交易数据显示, 2014年银行卡跨行交易额达41.1万亿元, 同比增长27.3%。目前, 全国可以使用银联卡的商户、POS (刷卡机) 和ATM (取款机) 数量分别同比增长58%、50%和21%, 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既不会引起钱款上的误差, 杜绝了假币, 又提高了结算效率, 对居民硬币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我们调查, 从苏州市民卡的消费次数和消费金额来看, 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2014年的消费次数同比增长12.92%, 消费金额增长8.96%, 按2014的刷卡额计算就大约减少了硬币需求8亿元。

二、导致硬币结构性供求失衡的原因

(一) 回笼渠道不畅, 硬币大量沉淀

硬币虽有铸造成本低廉、流通时间长等优点, 但因其笨重不易携带、清分难等缺点, 造成其流通不畅。从近几年苏州市全辖硬币投放回笼情况看, 2013、2014年硬币只有投放而无回笼。零售业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大多出于留存硬币备日常周转的考虑, 对于收入的硬币基本留存, 不缴存商业银行, 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硬币沉淀。此外, 近年来兴起了硬币收藏热, 也造成了硬币回笼难。硬币收藏对于人们增加关于货币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但随着收藏人群的不断壮大, 收藏数量的增长, 也对硬币的流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 投放不均衡, 导致供需失衡

调查发现,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或稳定大客户和优质客户, 往往优先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 硬币投放也向他们倾斜, 而广大小商户、居民个人的硬币兑换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造成硬币供应不均衡, 小商户和居民个人的硬币需求难以得到保障。此外, 金融机构从人民银行发行库领到硬币后, 内部调拨、分配时常倾向于市区人流量密集的大网点, 而郊区、农村等偏远地区的网点常常难以及时充足供应, 造成硬币供应区域的不平衡。

(三) 商业银行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硬币的流通

硬币品种繁多, 清分强度较大, 硬币清分机具的价格和日常维修保养费用昂贵, 金融机构出于成本考虑, 普遍缺乏硬币清点及包装机具, 金融机构网点人员手工清点硬币耗时耗力并影响其他业务的办理。而且金融机构未将硬币的回笼及兑换业务列为业绩考核内容, 在金融机构注重考核的前提下, 经办人员对硬币缴兑业务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硬币的回笼受到限制。此外, 由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影响硬币原封新券投放数量。目前金融机构基本采取社会化运钞方式, 由运钞公司负责现金押运。硬币由于金额小, 且重量大、体积大, 车辆要求高, 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调运成本, 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根据流通需要调运充足的硬币。

(四) 公众对硬币的法定地位、硬币职能认识不够

社会公众对使用爱护硬币知识了解不够, 加上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导致一些居民对硬币的处置随意性加大, 一个家庭少则有几十枚硬币, 多则有几百枚硬币, 并且由于嫌麻烦, 基本不愿意去银行业金融机构兑换。居民的存兑意识也不强, 认为硬币面值小, 金额不大, 到银行存兑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另外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硬币的兑换, 存在着推诿的现象, 对前来办理硬币兑换、存款的客户态度冷淡甚至拒绝办理, 也造成公众不愿主动去银行缴兑。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 加强调查研究, 分析和掌握硬币流通规律, 以需定投

当硬币回笼与投放基本持平的时候, 人民银行投放的硬币量只需填补残损硬币回笼产生的缺口及满足市场发展所需增量即可。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搞好调查分析工作, 密切关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社会投资变化以及金融运行状况, 充分考虑物价波动、人口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残损币的回收比率, 确定回笼与投放的平衡点, 合理测算出人民银行硬币的投放量, 达到硬币流通顺畅、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另外还要定期对市场硬币流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掌握辖区硬币投放、回笼新情况以及硬币流通的新变化, 注重对硬币流入和流出的分析, 摸清硬币流向, 掌握硬币流通的变化规律, 提高硬币投放回笼的预测能力, 合理调整硬币供应量, 以需定投。在满足市场实时需求的基础上, 防止投放过多造成沉淀与积压。

(二) 加大硬币机具配置, 调节硬币供求

一是金融机构要加大相关设施的投入, 配置硬币清分、整点、包装和鉴伪机具, 减少因怕清点麻烦而拒收硬币的现象, 提高硬币循环利用率, 缓解硬币供需矛盾。二是金融机构要增加硬币兑换机等硬币自动兑换设备的使用。通过硬币兑换机的大量使用, 有效提高硬币回笼量, 使居民日常生活中沉淀的硬币重新进入正常的流通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硬币的供求。结合公众的兑换习惯将纸硬币双向兑换机布置在商业银行各网点、各超市上, 提供免费的纸硬币双向兑换服务, 调动公众自助兑换硬币的积极性, 这样可达到硬币投放、回笼双赢的效果。

(三) 努力拓展硬币流通渠道

目前, 我市硬币的使用大户主要有超市、农贸市场、公交公司等。其中超市与农贸市场是硬币的投放大户, 公交公司是回笼大户, 硬币投放与回笼呈现明显的单向特征, 缺乏有效的调剂中介。因此央行要积极引导、组织金融机构做好硬币供需双方的调剂工作, 指导金融机构建立小面额硬币信息交流平台, 让硬币紧缺企业与富余企业互通有无, 有效解决硬币积压和紧缺的双重矛盾, 解决硬币供求不平衡的难题。

(四) 优化金融服务, 加快硬币回笼速度

一是转变金融机构经营理念。针对目前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柜员兑换硬币等小面额货币残损券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建议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 将残损币、硬币的兑换服务作为提升自身形象、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特色服务的契机, 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加强柜面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柜面人员牢记金融机构承担着为公众无偿兑换零钱的义务, 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在工作中推行“首兑负责制”, 杜绝金融机构不予兑换硬币或相互推诿的情况。

二是设立硬币调剂中心和兑换点, 方便公众兑换硬币,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具体实际和客户群特点, 设立区域性硬币调剂中心。同时, 各营业网点也可以在节假日如春节、元旦前夕硬币需求量大的特定时点, 在人流量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设置硬币兑换点, 集中办理硬币兑换业务, 满足人民群众小额支付的需要。

(五) 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督力度, 促使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职责

一是人民银行根据市场硬币流通状况, 建立硬币券别搭配机制, 合理搭配投放硬币原封新券。针对目前金融机构偏好提取大面额人民币的现状, 在金融机构提取大面额人民币时, 搭配一定比例的硬币, 通过强制搭配的方式, 使市场中流通的人民币在保证总量供应的同时, 也能保证券别合理。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硬币兑换服务的引导和检查。人民银行要制定商业银行硬币兑换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办法, 规范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兑换硬币行为, 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

(六) 加快面向企业和居民的支付工具创新, 完善非现金支付体系

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第2篇

职场扫描--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一、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囚徒困境”

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的现实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分析存在着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一定的博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因此,把大学生择业的问题置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来考虑分析“人业互择”,这样的选择在实现就业的供求关系中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向行为,而是一种互动关系,而对弈的双方都在对选择的决策做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从微观上看,在博弈过程中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互动方的选择,而最优选择在于互动双方的均衡。从宏观上看,市场对称性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产生构成了均衡的市场容量。而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求关系中,即毕业生择业就业主体和就业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都普遍存在“双高”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真正意识到本专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才标准上存在“人才高消费”,一再提高用人标准,就业市场中人才的高层次需求和低层次使用造成的人才浪费,不能才尽其用而造成知识浪费的同时对就业状况产生了负面效应,从而导致博弈关系中的不合作性的“囚徒困境”。

二、如何走出“囚徒困境”的实证分析

如何走出就业难的“供求关系”上的囚徒困境,同样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目前人才招聘已经市场化,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决策就必须符合成本—收益分析,一味追求高消费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从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效用和边际收益递减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角度分析,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效用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最新增加一个人才而增加的效用,亦即最新增加一个人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因此,用人单位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尽快转变人才观念,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用人环境,大力吸纳各种人才。简要而言,在用人择人上,真正做到“择优录取”,“人才与岗位相匹配”。另一方面个人求职择业观念上也在追求实际效用的最大化原则,在经济学上,假设每一个理性人的行为都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但预期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并且也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利益最大化。但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毕业生的供过于求,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改善,就业难和薪资低迷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对于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必然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对那些已经获得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讲,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要求,有可能被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造成了一部分可以避免的“非自愿性失业”。另外,从大学毕业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薪酬低或区位单位性质等综合因素,可能导致迟缓就业,产生普遍的“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农村医疗;“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69-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环境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在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与日益上升的公共需求相对应的却是公共产品的严重短缺和公共服务的不到位,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失灵”。特别是农村地区,虽然现在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的民生建设,但目前农村的公共服务提供和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暑期调研时对沁源县李元镇的医疗服务情况的观察出发,来看这种矛盾。

一、公共服务供求分析的理论依据

按照保罗·A·萨缪尔森的说法,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个成员获益的物品。”与其相反,私人物品是那些“可以分割,可以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成本的物品”。由此可以得出,公共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也就决定了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是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但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团体官办和半官办性质,以及社会团体活动基金的短缺,公共产品的供给,落在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级公共部门身上。

公共部门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其行为模式和偏好倾向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如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类别、数量结构、优先次序等等。与政府公共部门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相对的是,广大的社会成员构成了公共产品的需求主体,社会成员的选择性偏好决定了公共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当以政府公共部门为供给主体提供的公共产品,无论是在种类、数量结构、优先次序上都能与以社会成员为需求主体的需求都吻合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供求平衡,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公共产品供求缺口。公共产品的供求缺口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供给总量不足,另一种是供求结构不匹配,即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不需要的公共产品却出现供给过剩。可以看出,政府公共部门的决策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实现,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转换程度。

二、沁源县李元镇医疗情况介绍

沁源县李元镇的医疗服务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李元镇中心卫生医院和各个乡村的卫生室。这一主体力量小,医疗条件差,加之国家财政和人才扶持的力度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主体是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职工医院。这一主体只为该集团的职工服务,也存在着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职工的需求。为适应李元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和挖掘当地卫生资源潜力,更好地为园区工农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李元中心卫生医院与沁新集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重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医疗合作。

合作方式以李元中心卫生医院和沁新集团职工医院现有全部医疗设备,技术人员和资金为基础,沁新集团增加投资资金,促进医院的发展。双方在李元中心卫生医院的现址上合作办院,开展医疗合作。合作后李元中心卫生医院隶属县卫生局全方位管理的行政关系不变,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全面承担各项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工作任务的职能不变,职工个人身份不变;合作的原则是“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利益共享、风险同当”,共同承担双方原有工作职责。

通过合作李元镇的医疗情况大为改观:合作前李元中心卫生医院有职工13人,职工工资财政补差60%,固定资产64.2万元;沁新集团职工医院有职工16人,工资由沁新集团发放,固定资产32万元,两院主要医疗设备都是三大件(X光机、B超、心电图机)。合作后的李元中心卫生医院医疗技术明显进步,医疗服务质量有了较快增长:2002年度门诊人次7302人次,住院人次为38人,各类检查为487人次,共计收入20余万元;合作后2009年,医院全年门诊人次21000人次,急诊人次652人次,接收住院病人 456 例,门诊手术病人92人次,住院手术病人173例,全年医疗总收入309.5万元。

从上述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李元镇的医疗服务属于混合产品,当这一产品仅通过政府提供时,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但若完全由市场提供,由于市场的选择性和排他性,会使这种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消失。所以这一服务的提供必须由政府和市场合作,才能达到最优状态。由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转换程度,可以看出,合作前李元镇的医疗服务正是加速了这种转化程度并降低了成本,才会造成后来的效率和社会效果的明显改善。从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的方式,特别从“政府失灵”的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的原因。

三、转型期公共服务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

1.政府公共部门目标“错位”是造成“政府失灵”的根源

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在私人产品领域的良好表现在面向公共产品领域时就会大打折扣,即会出现“市场失灵”。如果我们寄希望市场经济能够解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结果必然是过度市场化。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克服“市场失灵”、实现公平和正义也是其重要目标。但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浪潮中,一些公共部门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已经严重超过了原先的公益性目标,从而造成了公共部门的目标“错位”,这是造成“政府失灵”的重要根源。

2.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导向机制难以反映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公共产品也不例外。但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长官意志决定的而不是广大社会成员决定的,这种决策机制带有严重的行政色彩,也必然地带来了很多弊端。首先,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低下。其次,政府部门与社会成员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部门对各级干部的评价考核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是官员的政绩,政府部门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成员急需的公共需求上不会增进官员福利。第三,社会成员的利益表达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组织保障。加之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公共利益表达的高昂交易成本,多数社会成员都不愿表达自己的公共产品需求,而是寄希望于别人,希望通过别人的对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使自己获益。

3.基层政府职能部门财力不足加速了“政府失灵”的发生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县级财政的“财力”有限,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除日常的开支以外,能够分配到公共服务事业上的投入少之又少。尤其“乡财县管”以后,与农民接触最多的乡镇政府财力被削弱,常常导致乡镇干部有“公共服务之心而无公共服务之力”。李元镇中心医院合作前,缺钱少人,正是由于镇财政没钱投入,致使其不能改进技术,吸引人才,这是造成合作前医疗服务提高最大的障碍。

四、建议和思考

1.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两翼齐飞”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体两翼”,在当前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前提与压力下,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是最根本的途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想要把蛋糕做大做好,不仅要加大市场化改革,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面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区域差距等“市场失灵”的重大民生问题,需要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体制来对其进行克服。而对于公共部门行政性垄断、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等“政府失灵”问题,就需要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来加以克服。由此看来,只有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的“两翼齐飞”,才能有效缓解公共产品面临的供求矛盾。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助力政府转型

长期以来,开展经济建设,实现GDP的稳定增长一直是衡量我国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对于公共服务的提供长久以来被政府部门忽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的转型,政府公共部门已逐渐意识到公共服务的健全和完善对满足民众需求、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在面对当下广大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形成的现实压力,政府公共部门如何化解这些压力是能否平稳度过转型期的关键因素。与以往注重经济建设,单方面追求GDP的做法不同,转型期应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强化政府在建立公共服务体制过程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第一,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以市场化名义来“甩包袱”、卸责任。第二,破除公共部门行政性垄断。构建政府、市场和第三种力量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型期公共服务供求均衡,减少因“政府失灵”而引起的公共服务供求矛盾。

参考文献:

[1]童星.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匡贤明,夏锋,何冬妮.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中国: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与政府转型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J].转轨通讯,2006(3).

[4]徐杰.是积极的改革还是无奈的选择—对拍卖农村卫生院的思考决策咨询[J].决策,2001(9).

[5]赖伟.基本医疗服务与公立医院改革探讨[J].现代医院·现代化纵论,2010(10).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4篇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它对经济中微观主体的融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中小企业作为一类微观主体, 其融资行为必然受到货币政策的制约。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特殊经济环境, 与大企业相比, 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存在特殊之处。

货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特殊性根源于中小企业自身状况和外部融资环境。从中小企业自身状况看, 它具有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能力低、财务资料不完善等特点;从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看, 由于民间融资渠道不畅通、资本市场基本上没有对其开放、财政性资金基本上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金融机构仍然是其主要的融资渠道。此外, 部分中小企业财务资料不完善、不详实导致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无法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 致使一些金融机构离开了中小企业市场。这导致中小企业在需要外源融资时不得不求助租赁公司、投资公司、典当公司, 支付较高的成本以获得资金。中小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其在融资方面形成了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风险高等特点。

二、前提假设

为分析方便, 笔者作出如下假设:第一, 企业是资金的需求方, 包括两种类型,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是资金的供给方, 也包括两种类型, 银行类和投资类。第二, 银行类机构只服务于大企业, 无论货币政策如何都不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其资金供给的价格较低;投资类机构既服务于大企业也服务于中小企业, 但在服务顺序上大企业优先于中小企业, 其资金供给价格较高。第三, 融资成本越低, 企业的融资需求越高, 融资成本越高, 企业的融资需求越低, 所以企业的资金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同时, 在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的条件下, 外源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 而中小企业的扩张欲望强烈, 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缺乏弹性, 即融资价格的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变动影响不大。第四, 由于投资收益越高, 资金的供给量越多, 投资收益越低, 资金的供给量越少, 所以资金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 投资类机构提供资金所要求的回报更高, 投资类机构的资金供给曲线在银行类机构资金供给曲线的上方。第五, 银行类机构的资金供给受到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 而投资类机构由于不吸收存款而不受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考虑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的影响。依据假定, 银行类机构吸收存款, 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银行类机构的资金供给产生影响;投资类机构不吸收存款, 不必缴纳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投资类机构的资金供给没有影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类机构资金的供给增加, 从银行类机构获得资金更加容易。但是, 银行类机构只服务于大企业, 所以在大企业融资需求不变下, 大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同时, 因为投资类机构的资金供给不受存款准备金率变化的影响, 所以投资类机构的资金供给不变。

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考虑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导致银行类机构资金供给的减少, 投资类机构资金供给不变。根据假定, 银行类机构只服务于大企业, 投资类机构既服务于大企业也服务于中小企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 银行类机构资金供给的减少导致企业从银行类机构获得资金变得困难, 一些无法从银行类机构获得资金的大企业转向投资类机构。在投资类机构资金供给不变的条件下, 按照大企业优先的原则分配资金, 导致对大企业资金供给的增加, 这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存在“挤出效应”, 导致原本能够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资金。此外, 对于能够获得资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 其融资成本也十分高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货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是非对称的,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 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好处, 融资的数量和成本不变;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 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存在挤出效应, 中小企业融资的数量减少, 成本上升。

摘要:本文分析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 如果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存在限制, 那么, 中小企业无法完全获得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益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 存在大企业融资对于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 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更加困难。所以, 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具有不对称的特点。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区伟权.“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5个主要因素”.2008年APEC中小企业对话世界500强财富论坛.新浪财经, 2008年05月31日

[2]王铁军.《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2006年3月第2次印刷.33页——64页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5篇

本文统计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第一季度自治区本级和全区14个城级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采集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第一季度有效数。数据经汇总分析,反映了广西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二、供求总体状况

2011年第一季度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共提供就业岗位527254个,与上季度相比增加就业岗位120092个,环比增长29.49%;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338682人,与上季度相比求职人员增加38549人,环比增长12.84%;求人倍率为1.56,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增长了0.2,求人倍率的增长说明今年第一季度的就业压力略低于上季度。市场总体呈现需求增长速度大于供给增长速度,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的状况。

从各城市的供求情况来看,需求量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河池市、南宁市和玉林市,这三个城市需求人数合计占第一季度人力资源总需求量的49.59%;求职人员则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河池市,这三个城市求职人数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56.11%。

在供求对比方面,第一季度只有柳州市和桂林市这两个城市求人倍率小于1,说明这两个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岗位压力较区内其他城市偏大,而自治区本级、贺州市和百色市求人倍率偏高,分别为12.59、11.04和4.31,说明这三个地方出现需求大于供给情况相对比较突出,岗位等人的情况明显。其余十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在1.32至3.18之间,同样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人力资源供需矛盾趋于平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城市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增长,说明相比以前,求职者会有比较多的选择岗位的机会。

三、产业、行业需求状况

从需求总量看,第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7.93%、29.62%、62.45%。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需求比重上升了3.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需求上升了6.35个百分点。虽然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下降了10.02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很高的需求比重,仍旧是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产业。应继续保持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从各行业需求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的用人需求量较大,三者合计占总需求人数的52.42%。其中,制造业是第二产业中用人需求的支柱行业,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比重上升了6.7个百分点,但与年同期相比,却下降了8.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四、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第一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9.31%,用人需求总体格局变化不明显,内资企业的需求占总量的89.02%。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的需求量仍然占据着前三位,说明这三种类型的用人单位成为2011年第一季度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

五、职业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第一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生产运输操作工成为用人需求的主体,两者合计占全部用人需求的50.95%。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8.38%和15.45%。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两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46.12%;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运输操作工求职比重分别为19.68%和17.59%。

从供需状况看,生产运输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83、1.7和1.45。第一季度,按职业大类分组的各个职业求人倍率均略高于1。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职业分类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上升,说明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等人的现象,求职人员有一定选择岗位的机会。

第一季度,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中,商业和服务业的工种占了6个,制造业的工种占了4个。其中,推销展销人员已经多次占据着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第一位。由于工作时间长、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用人单位已经对饭店服务人员、餐厅服务员等餐饮服务类的工种形成了长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治安保卫人员和保育、家庭服务员基本都是临时性质的,使从事此类工种的求职者工作时间都不会很长。此外,第一季度制造业的需求量上升,使愿意从事电子器件制造工、电气电子设备装配工等生产运输操作类工种的求职者成为了用人单位急需招聘的人员。

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说明这些职业就业容量较大,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由于供求匹配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上述职业的缺口数较大。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为秘书、打字员,行政事务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供需最不平衡的职业(求人倍率最小的职业)分别是机动车驾驶员,秘书、打字员和保管人员,表明此类职业在就业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状态,求职者在选择这些职业时将面对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和改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根据就业市场的趋势变化适时转换自己的求职策略。

六、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从求职人员构成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5.25%。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2.48%,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82.33%;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9.87%;其他失业人员占9.64%。与上季度相比,除新成长的失业青年和就业转失业人员分别下降了10.68和10.77个百分点外,其他类别的求职人数均有小幅上升,其中外埠人员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10.65%。

七、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一)性别

从对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看,绝大部分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为50.43%,对女性的需求为46.47%;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无要求的仅占3.10%。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和女性的岗位求人倍率分别为1.56和1.55,男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女性的求人倍率,说明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性别的不同对求职者就业时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少。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的求人倍率相比,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均有小幅上升,男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上升了0.2和0.08,女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上升了0.2和0.17。

(二)年龄

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年龄要求看,99.5%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要求。分年龄组看,16-34岁的人力资源构成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的76.33%,其中对16-24岁、25-34岁人力资源的用人单位需求比重分别为45.36%和30.97%。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同样以16-34岁者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2.46%;其中16-24岁的求职者占42.6%,25-34岁的求职者占29.86%。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从求人倍率对比看,16-24岁、35-44岁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67和1.62,就业压力小于其他年龄组。与上季度相比,各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有小幅上升。

(三)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都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单位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9.67%,其中职高、技校、中专的用人需求占87.32%;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单位需求占总体需求的45.9%;要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用人单位需求比重为13.25%。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源是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58.58%,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33.72%,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24.86%。

从求人倍率对比看,第一季度各文化程度分组求人倍率均处于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但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远远小于其他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与上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上升。

(四)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人数的83.7%,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五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为63.83%;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看,80.24%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五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重合计为63.66%;从供求状况对比看,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45、1.75、2.34和2.98。

调控住宅市场供求的税收政策取向 第6篇

税收政策是政府调控住宅市场供求的一种有效手段。政府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税种、税率, 调整房地产税制结构, 通过附加、减免或加强征管等方式介入住宅收益的分配, 以影响住宅开发者和购房者各自的决策, 进而实现政府对住宅市场供需总量和结构的调控, 这种调控作用的结果最终可以通过预期公共目标的实现程度得以反映。

1. 税收政策对住宅市场供给的作用

税收政策作用于住宅市场供给, 主要体现在供给者开发销售住宅阶段。政府调整房地产开发商和销售企业征收的税 (如企业所得税、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城市建设维护税等) , 会改变开发商的开发和销售成本, 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最后引起开发商供给决策的变化, 对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产生影响。按照投资的档次和价格, 住宅可分为中低档普通住宅和高档豪华住宅等。通过设定差别性税率, 可以适当限制高档住宅的开发而加大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给比重, 达到缓解住宅市场结构性矛盾和平抑房价的政策意图。

2. 税收政策对住宅市场需求的作用

税收政策作用于住宅市场需求, 主要体现在消费者购置和保有住宅阶段。一般说来, 直接或间接地对购置或持有住宅课税, 实际上会增加持有成本, 使住宅自用需求者倾向于购置较小面积的住宅, 并会抑制住宅投资和投机需求, 从而使住宅需求减少。税收政策对各需求类型的调节途径, 见图1。

二、鼓励保障性住房供给, 优化住宅供给结构的税收政策取向

1. 对开发商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实施补贴

为了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保障性住房, 政府应对其实施财税支持政策。一方面, 可以对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给予财政补贴, 也可以用政府收取来的土地出让金对这些开发商实施补贴。另一方面, 可以对保障性住房土地出让金进行减免。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建造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2. 对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实施税收优惠

为鼓励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保障性住房, 可以对其实施税收优惠。比如在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25%的基础上, 按20%征收;对其销售不动产收入缴纳的营业税实施减半征收;对开发商建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可以免征其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房源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 免征土地增值税;对建设高档住房、别墅的开发商在相关税收方面提高税率, 减少其利润空间。通过税收手段, 使生产高价房与低价房的房地产商获得同样的利润, 让房地产开发商心甘情愿提供经济适用房和低价房。

三、抑制住宅投机需求, 引导住宅合理消费的税收政策取向

1. 对低收入者和老年人购房或租房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

对低收入者购房或无自有住房而租房住的低收入者或老年人实施税收优惠, 允许将其购房贷款利息或每月租房的租金在个人所得税中进行适当抵扣, 从而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理念, 调节收入分配, 更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的居住需求。

2. 对购买住宅采取差别性税收调控政策

一是对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的, 适用契税优惠税率, 减半征收。二是对高档住宅、别墅开征消费税以体现政策的导向性, 引导住宅合理消费。建议对建筑面积大于150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别墅征收消费税。三是对空置房征税。对个人购买后一定时期仍然空置的房屋, 加大其持有成本, 减少投机收益, 是解决房屋空置的一条重要渠道。

3. 对住宅转让收益课以重税, 调节个人房产收益

一是开征“房地产转让收益个人所得税”。对购买房产1年内的转让所得征收25%的所得税, 3年内的转让所得征收15%的所得税, 3年以上的免征。二是对购入未满3年的商品住房转让征收5%营业税, 以及营业税税额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 3年以上减半征收。这项政策需要与开征“房地产转让收益个人所得税”相配合, 采用“组合拳”的方式, 这样可以避免房地产投机需求将税负向后转嫁。三是尽快取消住宅二级 (二手房) 交易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经测算, 目前二手房交易实际征收税收不到总房价的2%, 如果取消优惠税率, 从严征收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则炒房者收益的50%以上需要缴税。

4. 加大住宅保有环节的税收调控力度, 减少投机性需求

第一, 短期策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修改国务院1986年发布的《房产税暂行条例》, 取消房产税中对个人住房的税收优惠, 或者规定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第一套住房可以免税, 对第二、三套住房则实行累进税率征税。二是完善土地使用税, 按占用土地面积设置多档税额。对城市别墅房屋和平房实际占用土地规定较高税额, 对高层楼房规定较低税额, 对“小产权房屋”单独设计较高的土地使用税。

第二, 长期策略。我国应开征统一规范的“不动产税”, 就是将现行住宅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合并, 对土地、房产开征统一的不动产税。在新的不动产税税法中, 应明确将个人住宅纳入征税范围。征收办法是:由政府对居民住房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以家庭为单位, 对人均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 (如30平方米) 内购买的房产实施免税, 对购买超额房产面积的征收一定额度的税金, 这个税收同样采取累进税的形式, 超过标准面积越多, 所征的税就越高, 以此增加投机性购房者的成本和拥有房产者的支出, 起到抑制非真实市场需求 (主要是投机需求) 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红日.我国住宅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中国税务报.2007.3.7

[2].唐明.不动产税收调控的运行机理及对我国的考察.财贸研究.2008.5

[3].姚稼强.改革我国房地产税制的政策建议.税务研究.2008.4

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下财政供求研究 第7篇

全球公共产品与全球俱乐部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需要多个国家的协助与配合, 受到多种因素特别是各国投入能力、投入意愿、利益分配、政治社会因素、国际关系、跨国制度安排与规则体系等的影响和制约, 在有限范围内很难做到等比例或者同方向增减投入要素。因此, 全球公共产品与全球俱乐部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更多地表现为短期生产与供给的成本特征。当然, 在产品生产与供给的技术水平保持稳定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程度较高、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更为密切, 在共同扩大生产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俱乐部产品时能够根据跨国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投入生产要素和配置资源, 则全球公共产品与全球俱乐部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会表现出长期生产与供给的特点, 即在生产和供给全球公共品与全球俱乐部产品过程中各国能够相互配合、等比例或者同方向增加投入的生产要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 很显然这些公共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用表1归纳:

所以, 国家自用产品主要由本国生产和提供, 全球公共产品需要由世界各国联合提供, 全球俱乐部产品则要由多国合作供给。

二、全球公共产品供求均衡:两国模型

由于全球公共产品的特殊性, 提供它的是利益并不一致的各个国家。什么是它的最优供给是难以准确计量的, 这涉及判断最优供给的标准是什么, 标准不一致, 判断结论会大相径庭。为了分析的需要, 我们利用帕累托最优标准进行近似的判断。

如图1所示, D A与D B线分别是A、B两国对某种全球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这是与它们消费全球公共产品所得到的满足 (即边际效用) 是相一致的。由于各国消费的全球公共产品的数量相同, 因此, 全世界对一定数量的全球公共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 应由各国不同的意愿支付的价格加总得到。这样全球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 D就应是各国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 即DD=D A+D B。DD线之所以会在G点出现拐折, 是因为当供给量在

Q1以上时, A不愿意付出任何价钱, 只有B愿意出价, 在Q1供给量以上, DD=DB。

如果与全球公共产品边际成本相一致的供给曲线为SS, 则DD与SS的交点决定了全球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即最优供给量Q0, 这是任何国家都必须接受的消费量。全球公共产品的均衡价格P0是所有国家愿意为单位Q0的全球公共产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总和, 其中PA为A国的出价, PB为B国的出价, PA+PB=P0。

因为各国的出价是与其消费全球公共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一致的, 所以所有的国家出价的总和等于其边际效用的总和, 即社会边际收益。这样在E点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以上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得出了全球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标准, 由该两国模型可以得出, 如果各国都按获得的边际收益承担全球公共产品成本, 如上图所示, A国承担PA的成本, B国承担PB的成本, 那么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就会达到帕累托最优。

三、国际合作是各国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博弈的最优策略

全球性公共品具有“自愿、谈判、契约、俱乐部品”等特性, 所以在提供与筹款机制的形成过程中, 各国政府与一些国际组织 (如IMF与世界银行) 类似于个体的决策者, 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类似于一国内公共品场合中的个体利益, 各种参与者 (政府、社团、企业与个人) 都在追求私人的或民族利己的利益。在许多场合, 是这种利益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之间力的平行四边形, 才决定了各种有关全球性公共品的决策。因此, 全球公共品的供给更多地是一种博弈的过程。

主权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势, 在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时采取合作或非合作博弈策略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有些西方学者甚至指出, 至少有78种不同支付结构的博弈图式适用于国际合作当中。笔者认为, 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可能遇到6种基本博弈图式, 其中, 有合作性和非合作性博弈两大类。合作性博弈包括:捕鹿博弈 (也叫保证型博弈) 和性别战博弈 (也叫协调型博弈) ;非合作性博弈包括:囚徒困境博弈 (也叫协作型博弈) 、智猪博弈、斗鸡博弈和盟主博弈 (也叫劝说型博弈) 。且在现实中, 非合作博弈的情况占绝大多数。

参考文献

[1]、赵丙奇;论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创新[J];农村经济;2002年11期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8篇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 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萨缪尔森在1954年和1955年的两篇论文 (《公共支出纯论》和《公共支出论图解》) 中, 给公共物品下的定义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他人也对于该产品的消费”。国内有学者认为, 公共产品就是具有完全或部分的消费非排他性和收益非竞争性、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有形和无形产品的总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 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私人消费品供给能力大幅增长,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私人消费品和私人需求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从衣食住行向更高层次的公共需求转移, 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成为人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个人需求后, 对个人成长、成才, 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之一。

高校作为开展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充当着中介人的角色, 一方面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扶持等公共品的供应, 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又代表政府向公众提供高等教育公共品, 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增强政府提供公共品的实力和能力, 最终相互作用, 形成良性循环。胡锦涛同志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不断提高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特性, 充分显示了高校在公共品供求体制中应该肩负的神圣角色。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共品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其体制及运行机制取决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安排。根据从事“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陆德明教授提出的政府第一推动力理论, 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必须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权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框架内, 我国实行了国家化的教育管理体制, 公立学校是办学的主要形式。半个多世纪以来, 尽管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形式在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化时代和改革开放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 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动, 但无论是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 还是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抑或是两者并行, 总体上都是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快速蓬勃发展, 短时间内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是我国政府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并为高校发展提供大量公共品的结果, 也显示出政府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巨大优越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 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1. 高等教育公共品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业,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 高等教育产品的能动性。高等教育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主要提供精神和知识服务, 它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是以学生为载体的, 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 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人。 (2) 高等教育产业成果的非实物形态性。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 它是以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学校的科研成果、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及科技咨询等方式体现出来的。 (3) 高等教育产业效益的滞后性及产品使用价值的增值性。高等教育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一般为四年或更长) , 其效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但高等教育产品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 一经投放市场, 能够反复使用, 实现其价值, 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值。

2. 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公共品供应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 高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这就实际赋予了高校代表政府行使教育执行的职权, 使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多年的大规模扩招, 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而社会需求却很难实现同步增长。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作为买方, 支付学费用于购买高等教育产品, 而高校作为卖方, 应按照招生时承诺的内容, 兑现在教育质量、师资水平、管理制度、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约定, 否则就属于违约。高校为了能够长期保持在招生方面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就应该主动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公共品。

3. 高校与社会的公共品供应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 国家鼓励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 实行优势互补, 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这为高校开展社会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从合作的基础来看, 高校聚集着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 拥有着高水平的多学科教学和科研机构, 一方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承担科技前沿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还利用其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为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应用。企业有资金、市场、生产、管理等优势, 可以快速将技术成果引入产业链, 最终形成产业竞争力, 并且可以吸纳人数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因此, 二者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我国整体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 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另外,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环境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结构优化, 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培养层次, 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会促进高等教育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因此,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二者具有双赢的合作前景。

三、高校加强公共品供求机制的方法与途径

高校应秉承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理念, 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以更好的服务求得更大的支持, 以更大的贡献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 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支撑, 就不会有一流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毕业生, 就无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 高校要规范科学的人才管理模式, 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机制, 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要把高校的人才资源、科研资源作为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 建立健全以对社会的影响与贡献作为评估导向的科学机制, 充分调动起高校师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功能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历史上都是大学的本体功能。要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既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使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等内容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 又要遵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避免一味迎合市场需求的短视行为和急功近利取向, 切实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2. 注重发挥办学特色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与学校的规模、层次、学科是否齐全等并不是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反映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育方法与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当前很多高校定位趋同, 发展目标趋同, 招生专业趋同, 办学特色不明显, 重教学、科研, 轻社会服务, 很少也很难与企业开展合作。因此, 高校不能一味追求学科专业设置上的大而全, 要对自身的特色优势有一个准确而恰当的认识和定位, 要根据高校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发展速度和规模、学科建设以及专业结构与层次等情况来开展社会服务。高校只有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 构建学科平台, 调整学科布局, 发展新兴学科, 巩固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才能找准为社会服务的入口, 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引导科学研究, 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以成果转化、人才输出服务经济发展。

3. 引领社会发展

高校在适应市场、服务经济、顺应社会发展的同时, 还应该发挥着眼未来的精神, 引领社会发展, 前瞻性地规划未来。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思想的发源地, 应引领社会理性地对现实进行批判, 以科学精神设计未来。高校的社会引领职能, 主要依托大学的知识创新、文化积淀和精神辐射。不仅要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上建言献策, 还要在建立信念、认识真理上代表社会的先进性, 并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导社会前进。高校不但要成为先进文化的制造地和传播地, 还要成为高雅文化的体现地, 追求卓越、创造新文化, 引领大众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说到底, 高校在完善公共品供求机制的过程中, 应努力成为党和政府完善公共品供求机制的积极参与者, 成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成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实践者, 使高等教育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供应高层次、高质量的公共品。

参考文献:

责编:一萧

参考文献

[1]张序.与“公共服务”相关概念的辨析[J].管理学刊, 2010, (4) .

[2]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3]鲍传友.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公共品供给问题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 2008, (2) .

[4]胡欣.高等教育行业的特殊性[J].科教文汇, 2007, (7) .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9篇

1 我国农业经济和政策发展中的前沿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在未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和政策发展进程中,将逐渐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下面笔者将对其中的重要前沿问题进行浅析:

1.1 农业经济学科的前沿问题

对于农业经济的前沿问题,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讨论:农业科技经济和政策问题。在农业经济中,主要涉及到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如何通过生物技术将农产品变为能够提供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能源问题;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保障的根本。然后是农业发展本身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开发生物能源所造成的新污染。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则是全球气候变暖则会对农业产品进行选择;农业生产的要素和市场制度创新。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需要不断对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趋势,我国需要不断对农产品的销售和供给等市场进行全面的监管,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使得我国农产品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上抢占商机。

1.2 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对公共物品的供应;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管理,通过建立农民组织和基层民主制度,为农民正常进行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外界条件。此外,还需要加大农民的教育力度,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

2 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展望

2.1 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促进农业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的经济将逐渐向着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对可再生能源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全球资源紧张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我国将逐渐承担生态环境改善和能源提供等任务,因我国农业创新水平较低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导致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将遭受巨大的挑战。

2.3 农产品供给下,我国农业政策新写照

2015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制定了新一年的农业工作计划。随后出台的中央1号工作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着重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新理念”2大热词。优化农产品供给产业链,引导“第三方机制”发挥作用,形成“一主多辅”的多元化信息体系。

2.4 深化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只有不断革除阻碍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才可以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多种经营方式创新与壮大。鼓励“第一、二、三产业”融合,落实国家“精准扶贫”、“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

3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其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以下几点:我国将在世界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农业地位,这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而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在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产品需求国之一;农业生产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其也将会遭遇到其他国家所经历的几个重大挑战。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峻的农业生产安全问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中,土地资源将成为限制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原因;我国农业发展受到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

4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对于当前农业发展的多方向问题,我国也需要加强相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农业将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也就是意味着农业将不再单纯的只是为人类提供食物,还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各种再生性能源,与此同时环境改善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强。伴随这一发展形式的变化,我国的农业将逐步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本文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供求视角,农业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 第10篇

第二季度,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共提供就业岗位487636个,与上季度相比减少39618个,环比减少7.51%;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348414人,与上季度相比增加9732人,环比增长2.87%;市场供求总体呈现需求略微下降,供给缓慢增长的状况;第二季度的求人倍率(即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40,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下降了0.16,求人倍率的下降说明第二季度广西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压力略高于上季度。

从各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来看,需求量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河池市、南宁市和玉林市,这三个城市需求人数合计占第二季度人力资源需求量的48.73%;求职人员则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河池市,这三个城市求职人数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42.70%。

在供求对比方面,柳州市和桂林市的人力资源竞争岗位压力较区内其他城市偏大,求人倍率小于1,而自治区本级、贺州市和百色市则需求大于供给情况比较突出,求人倍率分别为11.55、5.04和3.90。其余10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在1.08至2.52之间,同样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人力资源供需矛盾趋于平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与上季度相比,大部分城市的求人倍率都是小幅度下降,说明相对上季度,第二季度求职者就业压力会大一些。

二、产业、行业需求状况

从需求总量看,第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9.17%、23.98%、66.85%。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需求比重上升了1.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需求下降了5.64个百分点。虽然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仅仅上升4.40个百分点,但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旧是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产业。继续保持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可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从各行业需求看,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量较大,三者合计占总需求人数的51.89%。而第二产业则以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为主,占总需求人数的12.38%,但与上季度相比,需求比重小幅下降,下降了4.71个百分点。

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第二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9.18%,用人需求总体格局变化不明显,内资企业的需求占总量的93.26%。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的需求量仍然占据着前三位,三者需求合计占总需求的73.06%。

四、职业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第二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用人需求的主体,两者合计占全部用人需求的53.73%。此外,生产运输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4.07%和11.68%。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两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比重的47.84%;而生产运输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求职比重分别为16.12%和12.28%。

从供需状况看,第二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求人倍率相对较高。按职业大类分组的各个职业求人倍率均略高于1,说明第二季度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等人的现象,求职人员有一定的选择岗位的机会。

与上季度相同,第二季度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中,商业和服务业的工种占了6个,制造业的工种占了4个。其中,推销展销人员已经多次占据着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第一位。饭店服务人员、餐厅服务员等餐饮服务类的工种工作时间长、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用人单位已经对这类工种形成了长期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治安保卫人员和保育、家庭服务员基本都是临时性质的,使从事此类工种的人工作时间都不会很长。此外,第二季度虽然制造业的需求量小幅下降,但愿意从事电子器件制造工、电气元件及设备装配工等生产运输操作类工种的求职者仍然成为了用人单位急需招聘的劳动者。

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说明这些职业就业容量较大,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由于供求匹配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上述职业的缺口数较大。

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排在前三位的职业为秘书、打字员,机动车驾驶员和行政事务人员,供需最不平衡的三个职业(求人倍率最小的职业)分别是机动车驾驶员,行政事务人员和秘书、打字员,表明此类职业在就业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的状态。

五、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从求职人员构成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7.29%。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30.47%,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75.06%。就业转失业人员占37.45%,其他失业人员占9.37%。与上季度相比,除新成长的失业青年和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分别上升了7.99和7.55个百分点外,其他类别的求职人数均有小幅下降,其中外埠人员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9.56个百分点。

六、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一)性别

从对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看,绝大部分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为50.23%,对女性的需求为48.67%;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无要求的仅占1.10%。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和女性的岗位求人倍率分别为1.42和1.38,男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女性的求人倍率,说明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性别的不同对求职者就业时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减小。与上季度的求人倍率相比,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均有小幅度下降,男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下降了0.14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下降了0.17个百分点,说明本季度,男性和女性的就业压力均略高于上季度。

(二)年龄

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年龄要求看,97.4%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要求。分年龄组看,16-34岁的人力资源构成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的67.68%,其中对16-24岁、25-34岁人力资源的用人单位需求比重分别为30.87%和36.81%。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以16-34岁者为主体,约占总求职人数的65.87%;其中16-24岁的求职者占29.46%,25-34岁的求职者占36.41%。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从求人倍率对比看,16-24岁、35-44岁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5和1.45,就业压力低于其他年龄组。与上季度相比,除了45岁以上这个年龄段,其余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有小幅下降,说明在按年龄分组方面,各年龄组的求职压力均略高于上季度。

(三)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92.42%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2.81%,其中职高、技校、中专的用人需求占76.7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比重的50.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为5.98%。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源是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66.19%,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35.57%,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30.62%。

从求人倍率对比看,本季度各文化程度分组求人倍率均处于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但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远远小于其他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与上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按文化程度分组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的变化。

(四)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人数的73.77%,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五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9.19%;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看,79.1%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五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重为66.51%;从供求状况对比看,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52、1.56、1.64和1.9。

物流枢纽城市构建的供求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物流枢纽,供求分析,政策

一、物流枢纽城市及其形成

物流枢纽城市在四方往来交通中处于关键地位的具有物流枢纽作用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带动能力以及表现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辐射的物流服务辐射覆盖能力,承担区域间主要物流的中转、交换和衔接功能,集聚巨大的物流需求量和交换量,成为不同区域间流通的窗口。

物流枢纽城市的形成是自然与人为的结果。其有赖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优越的经济区位,存在四方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往来交汇。其中的经济区位因素,不仅包括良好的地理区位,而且要有经济较发达的广阔腹地。二是城市本身具有快速处理这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能力和效率,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城市具有高效的政府体制、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完善的产业结构和组织关系,能够依靠市场、政府与法治的协同,实现上述能力和效率。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可以细分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前者主要包括优越的经济区位、畅通的运输条件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主导,后者主要包括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强有力的政府支持。

二、物流枢纽城市形成的主要需求因素

物流枢纽城市的巨大需求主要是通过优越的经济区位、畅通的运输条件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实现的。

(一)优越的经济区位

历史上,物流枢纽城市通常是凭借发达的经济腹地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伴随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在物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形成的。

物流枢纽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比如,航空枢纽城市往往处于国内或国际航线网络的区域中心地位,自然适航条件好,绕航系数较低。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首先有利于航空公司采用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布局模式;其次在地域上便于航线衔接,使中转航程绕航系数不大于1.25(朱新华,2009)。正因为如此,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Anchorage)成为亚洲和北美地区航空货运中转的最佳枢纽。

经济腹地幅员大小、经济实力强弱决定了区域内城市能否成为物流枢纽城市以及成为何种等级的物流枢纽城市。德国法兰克福、荷兰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作为全球主要航空枢纽或航运枢纽城市,都离不开以德国为火车头的欧洲经济发展。伦敦枢纽地位下降,也是英国经济衰落的反映。香港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地位不断加强,不仅因为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更因拥有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内地作为经济腹地。

在与周边类似城市的竞争中,经济发展水平又是物流枢纽城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发达的本地经济,不仅能够产生充沛的本地客货市场需求,而且能形成较强经济辐射能力和集聚效应,奠定物流枢纽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石。正是相对充足的原发性市场需求,使得物流枢纽城市能在与具有相似区位特点、具有可替代性的城市竞争中胜出。

(二)畅通的运输条件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是物流枢纽城市的基础。物流枢纽城市首先是地区或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在广阔腹地中通过便捷快速的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航空设施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在其中处于中心地位,实现四方物流迅速中转与传递,并在物流吞吐量、频率和辐射广度等方面达到一定规模。为此,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还应具备开放、达到国际水平、能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现代化口岸。

物流枢纽城市是区域物流组织中枢,扮演区域物流中心角色,是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推进器与连接器。与周边地区相比,物流枢纽城市在区位、交通、政策、资源等拥有更多优势,一方面吸引大量物流要素涌入,实现物流规模效益和增殖作用;另一方面在物流要素聚集到一定规模后,向周边地区扩散,产生聚集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因此,市内交通和物流系统的通畅便捷必不可少。无论是戴高乐机场,还是法兰克福机场,都具备高度发达的高速铁路网与机场连接,便于乘客换乘。

现代物流运输包括陆上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海上的轮船运输及空中的飞机运输。由于辐射区范围取决于物流速度和效率,较大物流枢纽的主要载体必然是铁路、轮船或飞机。有些区域性的物流枢纽城市以铁路主导,比如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国际性或者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必然或以港口主导,比如荷兰鹿特丹,或以机场主导,比如德国法兰克福、美国亚特兰大、美国纽约、迪拜、中国北京,或以港口和机场双头并进,比如中国上海、香港、荷兰阿姆斯特丹。充分发挥空运、海运优势,才能建设全球性、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

正是基于广阔腹地基础上通畅的运输条件,物流枢纽城市的巨大物流需求不仅来自本地需求,而且来自中转需求。中转客货需求是物流枢纽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较高的中转比例与中转效率和较大运营规模、较多运输线路一样,是物流枢纽城市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从全球看,在物流枢纽城市拥有的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制造业往往较为发达,进而产生强大物流需求,催生物流发展,而物流发展,尤其是从运输延伸到原料、加工、仓储、交易等多个环节的供应链升级,必然促进物流枢纽作为经济中心整合腹地范围内资源,直接带动制造业及相关贸易、运输产业发展。物流枢纽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物流网络、高效的中转流程,以及周边地区可获物流需求渠道的较发达的二级物流市场,使得较大的中转客货需求成为可能并得以满足。比如,亚特兰大位于美国东部,城市面积35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多万,但其哈兹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却是世界最大、旅客转乘量最大的机场。根据国际机场协会的数据,2010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客运量增长13%跃居第二,但仍比亚特兰大少1500万人次。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网络贡献,它拥有众多国内航线及多条州际公路,乘客可选择乘机(占所有乘客比重高达57%)或乘车抵此转乘,因此客流量极大。

(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主导

全球性、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必须要有辐射面广阔的客货吞吐量,这些吞吐量是政府、小公司所无法完成的,而主要依托能获大量物流需求的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大量聚集的物流需求也主要通过大企业实现。因此,全球性、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必然由大企业主导。

全球性、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都离不开航空枢纽或者航运枢纽。多数航空枢纽拥有一二个世界一流的拥有网络型、在本机场的年旅客量达到2 000万人次的基地航空公司。这些基地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庞大,客货运量一般都超过机场业务总量的50%以上。比如,三角航空以亚特兰大机场为基地与78个直达通航点相连,每天组织高达10个航班集群,每个集群波峰量达到80架次以上,由此完成1 700个航班合成(朱新华,2009)。

航运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深圳港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是与具有和黄国际背景的盐田国际、招商局国际等大型码头营运商以及大型船运公司的贡献分不开的。据法国海运咨询公司AXS-Alphaliner公布的最新报告,以2010年货柜处理量计算,和黄港口是全球最大的货柜码头营运商,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跌至第二位。

除了大型基地航空、海运公司,大型物流公司也是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的主导力量。凭借联邦快递公司总部的优势,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由一个不起眼机场发展成为全球货运量最大的机场,直至2010年被香港国际机场超越。法兰克福机场作为欧洲最繁忙货运枢纽和空中货运的杰出代表,则离不开汉莎货运的功劳。在国内,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在2009年2月投入运行后,白云国际机场因此每周有16条联邦快递的国际货运航线136班货机起降,往返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叶平生,2009)。深圳宝安国际机场UPS运转中心在2010年投入使用后,为深圳机场贡献了超过10万吨的货量,接近深圳机场国际货量的2/3(沈勇、丁校书,2011)。

三、物流枢纽城市形成的主要供给因素

有了巨大物流需求,就需要有巨大的物流供给加以满足。为此,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一)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

发达的现代服务体系是形成物流枢纽城市的保障。物流传送伴随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传送,因此物流枢纽城市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险、信息、代理、公证、仲裁法律、人力资源等服务业的相互促进。而这是以完善的产业体系、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为基础的。

发达的金融服务是物流枢纽城市成功的关键要素。巨量物流传递同时也是信贷发生和资金流转的过程,金融业发展不仅解决了物流企业的资金困境,而且充分发挥了它在航运投资、融资、结算和海上保险中的作用。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法兰克福、香港,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的同时,也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优良的信息服务是现代物流服务竞争的关键因素。完善的物流资源信息网络可以沟通各地间的货源、运力、交通、仓储、报关等信息,优化物流运输过程,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高效化。因此,上海在浦东国际机场日益成熟的同时,将物流发展重心放在虹桥机场并以此为中心建设航空、铁路、轨道、快速路网四网交会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过程中,极为重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建立了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智能化的路况信息管理(丁姝、张金罡,2010)。

服务化作为产业发展大趋势,在物流枢纽城市方面也日益明显,由此导致国际航运中心由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演变(茅伯科,2009)。在多个航运中心并存且为必然的情况下,服务化趋势并无改变,船舶融资、海事保险、航运价格衍生品定价交易等高端物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

物流枢纽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现象,而且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强大的航空市场等条件外,离不开政府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政府主导的与国际惯例衔接的法律规则,更是形成国际性物流中心的必要条件。

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很多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投入,光凭某些行业和企业无法完成。因此需要政府财政在整体规划和管理、快速便捷的综合性立体运输系统、综合性的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进行投资。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政府为实现超级贸易枢纽(super trade hub)目标,将新加坡国际贸易信息化计划(Trade Net系统)作为国家信息通信策略的一部分,在全球率先推行政府信息化并取得显著效果(李堃,2009)。

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可通过放松行业管制、简化办事程序(比如过境免签)、优惠政策等方式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保障。历史经验表明,从城市对向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结构转变,必然伴随航权开放。因此,作为航空业诞生地的美国,航空业快速发展却始于1978年航空放松管制。这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放松管制法》,废除民用航空署,在市场准入、航线设置、运价制定三个主要方面实行放任主义,促成了中枢结构营运模式形成和航空运量的惊人增长(朱新华,2009)。2010年货运吞吐量全球第四的韩国仁川机场则是政府优惠政策的典型受益者,它凭借韩国政府有力支持尤其是综合保税政策吸引中国北方很多货运大单。数据显示,2006年,首都机场因此丧失40%以上的“潜在”国际货运量。

四、结论及政策意义

综上所述,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设有赖于三个方面,这些方面可进一步概括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是通过优越的经济区位、畅通的运输条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以及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因此,对希望建设物流枢纽城市的城市而言,有关的政策措施应从供求两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在需求管理方面,就是要通过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收费体系,完善畅通的交通信息网络,增强城市经济区位优势,积极扶持和吸引具有主导性的大企业,增强、汇集物流需求;在供给管理方面,就是要通过完善现代服务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完善客货中转设施和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提高处理物流需求的物流供给实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潭瑜.深圳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问题探讨[J].管理世界,2008,(8).

[2]国际机场协会:2010年首都机场全球排名第二[EB/OL].http://news.ifeng.com/mil/air/hkxw/detail_2011_03/16/5184330_0.shtml.

[3]李蕊.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1,(3).

[4]朱新华.世界航空枢纽成功因素及对中国的启示[J].综合运输,2009,(5).

[5]李堃.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建设长三角电子口岸[J].上海信息化,2009,(12):112-115.

[6]丁姝,张金罡.上海虹桥综合交通信息枢纽的研究与运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34-36.

[7]张丽.伦敦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08,(9).

[8]茅伯科.关于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思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从“港本位”转向“航本位”[J].水运管理,2009,(4).

[9]叶平生.联邦快递新的亚太转运中心在广州正式运营[N].广州日报,2009-02-07.

上一篇:绿色旅游资源下一篇:国际碳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