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2024-08-30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精选9篇)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1篇

一、在朗读中体会意象

意象蕴含于诗歌字里行间, 不读诗不懂其意, 更不要说懂得内涵, 明白道理了。因此, 读是学诗的第一步。

首先, 要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准是指读准字音, 能正确地对诗词中的字进行解读, 特别是一些多音字。读懂并不是指对整篇诗词而言, 而是指其中的字词。只有在此基础上, 读才能成为理解的前提。以《蜀道难》中的“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为例, 这两句统摄全诗, 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 但感情是豪放的, 要读得很有声势。用散文化的句子, 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 脱口而出, 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 同义重出, 极言蜀道之高;“乎”“哉”, 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 可读得平缓, 略作停顿后, 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 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其次, 要在读中体会意象。意象并非能直接在眼前呈现, 相反, 它是借助文字来构成的, 在对文字进行解读时, 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多个零散的客观物象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意象。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诗作给人展示的是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作者是借助春江、江天、江流、江水、江畔、江潭、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等形与景、光与色的物象, 将春、夜、花、人有机结合起来的。也只有抓住了这些物象, 感受到了春江夜月图这一意象, 才能感受在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孤独的游子的静静思乡之情。

二、在情境中感受意象

意象并非实有, 而是空虚的, 要抓住意象, 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整合能力, 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情境进行引导。

首先,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 光是让学生通过字面阅读来理解大江东去, 淘空一切, 惊涛拍岸的赤壁奇险雄伟景观是较困难的, 教师不妨以幻灯片或视频的方式来展示赤壁的景观, 引导学生从“乱”看险怪, 从“穿”看高峭, 从“惊”看汹涌, 从“拍”看水石相搏, 从“卷”看浪花四溅, 一个由悬崖、陡壁、惊涛、波浪构成的赤壁奇险雄伟景象就变得更加直观了。

其次, 注重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文中所表达的意蕴形成对比。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词的理解不同, 而各自所理解的和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意蕴又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对比、交流, 能更好地接近诗词本身所具有的意蕴。如教学《鹊桥仙》, 对学生爱情观的发展就有积极作用, 以“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 人间无数”和自我的理解对比, 从而让学生从一定意义上理解所谓的“爱情”。

三、在拓展中丰富意象

对意象的把握并非一蹴而就, 而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同时,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不是单纯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的过程。教学中, 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中拓展, 让意象在拓展中得到不断丰富。

首先, 注重引导学生在积累中对意象加以归纳, 对不同的意象所代表的含义要做到心中有底。如常见的菊花象征坚贞高洁, 在唐人元稹《菊花》中就有“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梅花为傲霜斗雪的战士, 宋人陈亮《梅花》中有“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鸿雁是思乡怀亲的标志, 杜甫《天末怀李白》中就有“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此外如兰花、竹子、松树、莲花、梧桐、杜鹃等也是古诗词中常采用的物象。

其次,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谐音来丰富诗词意象。古诗词常通过谐音字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情, 如“柳”与“留”谐音, 常借“柳”来表达挽留之意, 故有折柳送友的习惯, 如《折杨柳》和《雨霖铃》就是例证。“莲”与“怜”谐音, 和爱情有关, 南朝乐府的《西洲曲》中就是借“莲”来表达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高中古诗词典型意象鉴赏技巧 第2篇

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诗人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诗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友情。

这里,笔者把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意象例举一下:

古诗中的月是一个最典型的意象。望月怀远是古诗中的永恒主题。用月烘托青丝是常用的手法。月这个意象表现的情感,常有下面一些。第一是思乡。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是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联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是情爱或相思。比如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四感伤岁月的流逝。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古诗中的水这个意象,常用来喻时光飞逝。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水还可以用来喻愁情。比如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古诗中的菊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品格。如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还象征伤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菊。

古诗中的梅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情操。如陆游的《咏梅》。梅还可喻纯洁。如王安石的《梅花》。

古诗中还经常用到鸿雁这种鸟作意象。来象征孤独、思乡、念亲;还可喻书信和消息。比如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死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又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在古诗中的.燕,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象征离愁、相思、感伤等。比如刘禹锡的《朱衣巷》中的燕,晏殊的《浣溪沙》中的燕。燕还可表现美好的意象。如《诗经.谷风》中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就象征爱情的美好。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3篇

1.朗读古诗词过程中找出意象

意象藏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读懂它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读准和读懂,读准是对字音来说的,对古诗词句子中的字词,特别是那些多音字、通假字要读正确它们的读音,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解读。读懂不是对整篇古诗词来说的,是指句子中的字词,只有朗读出这种效果,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例如《蜀道难》有一句:噫吁晞!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统领全诗,使全诗充满着咏叹的色彩和诗人那豪放的感情,读的时候要读得有声势些。这些词句有散文语句的特点,表达出诗人在仰望蜀道时的惊叹之情,这种惊叹之情是很强烈的。“噫吁晞”就表示惊叹的意思;“危”和“高”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蜀道让人看着高的非比寻常;“乎”、“哉”是延长音的意思,也能表达出感叹之情;“蜀道之难”这句适合用平缓的语调来读,稍微停顿一下,“难于上青天”这句用升调来读,用这种读法比较容易读出全诗的主旨。在读诗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意象的领会,诗的意象不会直接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它是通过词句来构成和表现的,所以在读和分析词句时,要教会学生让他们用思考的方式把散乱的客观物象,整理成一个整体就形成诗的意象。例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作者描绘了一幅江面上色美情浓的月夜图,他用春江、江水、红潭、明月、落月等形和景、光和色,这些物象并不是孤立的,通过春、夜、花、人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读这首诗就要读出来这些物象和春江月夜图的意象,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在夜景中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结合诗词创作背景进一步理解意象负载的情感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的背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使文学常识在高考中不重要,在读古诗词之前,熟悉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其生平经历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对读出古诗词的意象也有很大帮助,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在读古诗词时如果抛开写作背景不谈,只是读诗和分析诗这对读懂诗词意蕴是很难的,作者经历和成长环境在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有所体现,这对读出古诗词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身处作者的时代,去体验作者拥有的情感。例如《虞美人》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自己的愁思融于向东流去的春水这个物象上,使读者睹景伤情,因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成为名句。作者李煜是南唐一国之君,不擅长处理朝政,而是喜欢绘画、音律,在写词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亡国后李煜因为这首词而触怒宋太宗被毒死,李煜当时被囚禁在开封,对故国充满着怀念之情,学生熟悉了作者的这段经历就会对作者的愁苦有更深入、清晰的理解。还有杜甫被人们誉为诗圣,不只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中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充满着对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并且他晚年生活也是很穷困的,所以他对劳苦人民的困苦有更深入的体会,它的三吏、三别都是在目睹百姓悲惨生活后写的,所以让人读起来有很强烈的现实感。学生在了解了杜甫的背景和经历后,对读懂他的诗词有很大的帮助。

在古诗词中往往有多种意象,作者利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作者创作古诗词时,它把客观物象和自己的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的艺术形象,意象也让客观物象来体现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大多数诗人都有他们喜欢的意象,而且在他们创作诗词过程中经常用到,用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注重读懂古诗词的意象对理解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教师不把意象深入地讲解给学生,学生对于古诗词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上,他们无法理解古诗词蕴含的意蕴,更无法理解其意象。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4篇

一、意象教学法对高中诗词教学的意义

意象教学法作为高中诗词教学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而且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诗词在创作过程中十分讲究内在的含蓄和凝练,因此,诗人在抒发感情的方式上也并不是简单地直接流露,而是通过借物言志的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在感情。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物” 与“象”其实就是客观事物的“象”与主观抒发的“意”之间的完美结合,这种物象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通过对物象的审美创作所表现的情感载体。在高中诗词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诗词,不仅对意象的寓意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在诗词内容的把握以及内涵的领会上都有了增强和提高,学生能不断地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去感知诗人的情感状态,从中可以凸显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二、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创设意境体会诗词意象

意境能够较好地表现诗词的情感和内涵特征,在具体的意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诗词的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意境,这对于整个意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两段诗,描写了诗人漂泊在外的自由情境,当漂泊在外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形式时,又从中表现出诗人流落江湖,内心的远大理想和报复不能施展,有才而不被重用的心理状态。李白的这首诗虽然是首游仙诗,但全篇内容却充满了曲折,在具体意象上给人一种压抑、抽象而又壮阔、挺拔的内心情境。

2.通过扩展思维感受诗词意象

在高中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词的作者信息、所处的政治背景、经济情况、思想状况以及创作风格等,让学生对作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创作背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扩展思维, 更好地领会作者在诗词创作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信息。

比如,在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有这样几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学生根据教师对词作者的介绍,知道了词人柳永出身官宦世家,早年生活放浪,在官场中长期没有得到重用,多次考取进士又没中举。在这种背景及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柳永创作的词多为描写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这首词是词人在表达离愁之情时抒发了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都城汴京城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表达了词人不得志的感慨以及对所处政治环境的不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其内在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词作者所处的环境状态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角色扮演领悟诗词意象

在具体的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需要扮演角色而进行朗读的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诗词中相关角色的扮演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具体角色的扮演中领悟诗词的意象特征。

比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萧萧班马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本诗的大概意思进行了解,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将其具体内容进行扩展,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中的李白以及他的友人们,根据诗的具体内容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状态,体会诗人不忍离别的内心感受。通过对相关角色的扮演,让学生始终以角色的身份来感受其中意象的具体表达,从而准确地把握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意象

诵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象以及作者创作诗词时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诵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学生在字音的把控上要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将诗词中所蕴含的意象比较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第二,注重学生反复诵读诗词的次数,诗词诵读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会感受到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反复诵读, 才能熟记诗词,才能提升学生对诗词内涵和特征的理解。 第三,在诵读时要充满情感,带着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诵读,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并在意象的领会中去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古诗词中具有很多意象表示,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把客观物象和自身情感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一定条件下也能通过客观的物象来表现作者所要传递的感情,由于所处自然和政治环境不同,诗人在意象的利用上也不尽相同,有欢喜也有忧愁,但都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诗词的学习中善于发现其蕴藏的意象,还要善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体会情感真谛,增强学生诗词学习的兴趣,提高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水平。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诗词虽然看上去比较难理解,但其存在的意象特征却表现得比较明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善于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各种意象进行有效关联,然后再将诗词的整体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在意象的感受上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运用意象教学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在诗词学习中善于发挥想象力,用活跃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诗词内容和意象, 有条不紊地、由表及里地感受作者创作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力和鉴赏力,从而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摘要:意象作为一种描述诗人情感的手段,通过对诗词当中客观景象的描述来寻找发生在诗人身上的情感状态。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意象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创设意境、角色扮演、反复朗读等意象教学法使学生深刻领悟诗词意象,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力,推动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5篇

王 宁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西安 710026)

【摘 要】古往今来,月亮与无数的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没有清朗的月光,中国文学史上将会减少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唐诗宋词的意境也将会大打折扣。在中国文人骨子里有着浓浓的恋月情结,对月光的描写讴歌,往往是唐宋诗人词人笔下重要的意象。【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诗词 赏析

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诗词,从营造意境和传达感情两个方面对高中教材中出现的“月亮意象”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营造意境

(一)宁静、美好之境。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营造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特别的明净、清幽,在这样的月光下,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是劳动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所以浣女洗衣归来,渔夫下河捕鱼,具有诗情画意,此所谓“人在画中游”,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这样的宁静、美好之境,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已。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二)冷寂、伤感之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清冷的月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又被秋风吹碎,反射向无尽的苍穹,两岸的枫叶荻花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满目凄凉,此情此景,主客“惨将别”,友人近在眼前却又即将远在天边,怎能不让人伤感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一曲终了,所有的一切都陶醉了,所有的一切都停止了,月亮也仿佛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静静地把月光洒在江面上,泛出点点白光,随着波纹闪闪而动,与曲调余韵相互应和着,一同营造出曲终之后的冷寂之境。

(三)阔大、磅礴之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原野广阔;舟前月涌,大江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星垂”、“月涌”是以细腻写阔大,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二、传达感情

(一)思乡怀人之情。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

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等。

(二)孤苦感伤之情。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争艳,秋月高悬,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然而在词人的眼中,这些却

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其苦之深,其愁之重,让人不禁掩卷而泣。

(三)怀古伤今之情。人生转瞬百年,短暂无常,而江山万古长青,明月永恒不变,面对它,唐代诗人张若虚发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明月啊!你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人,目睹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于是,月亮在古诗文中又有了吊古伤今的含义。

这一类月亮出现在刘禹锡的《石头城》里“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 ” 见证了这里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 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 ”,依恋不舍地西落,真是多情!这里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沉,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深寓着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四)狂放愤激之情。以月象征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古代诗人大多有济苍生、安社稷、忧黎民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如曹操的“明明之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写明亮的月儿高高的挂在天上,不知何时才能摘下来,表达诗人为

了统一天下执著地寻求人才而不得的求贤若渴的心理。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对统治者极度的蔑视和决绝,对现实世界极度的失望,并坚持寻找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即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热切追求。其千古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更是诗人远大抱负的生动写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撙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则体现了一种洒脱、狂放的人生态度。得意须尽饮,尽饮须对月,这样才有氛围,才有情调。月亮是诗人的知己,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醉眼望月,如此,狂放之态飘然而出。然而,狂放之中却又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极大不满和愤激之情,月是唯一的听众,也是最好的见证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月亮作为一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的喜爱,是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它的介入参与,塑造了许多纯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凄美的意境,给了中国文人无数的感伤、无数的慰藉,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无限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钟嵘、诗品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商务印书、2007 [3] 陈良运、中国文学史略(上)[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陈良运、中国诗文批译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6篇

一、在情境中探索意象

在进行语文诗词教学活动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探索意象,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利用作者创作诗词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到诗词的情境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授《秋声赋》这一课时,就要考虑到辞赋的创作时间距离学生较远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介绍欧阳修所处的政治环境,当时改革混乱艰难,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位居高位,但由于时局的不稳定,世事复杂,所以作者内心极其苦闷。除了介绍辞赋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外,也可以根据创作的时间秋季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创设情境时,也可以将词中的意象由文字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他们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图画符号的能力。

二、在朗读中体会意象

诗词的字数一般都较少,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的,具有其特殊韵律感的音乐魅力。在进行诗词教学的时候,品味其语言的精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要在反复吟诵之中,通过语感、节奏、韵律来感受诗词的意蕴,学生也能通过朗读来获得诗人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及对诗词的初步感知,进而想象加工,将孤立于诗词中的单个物象重新组合成完整的审美意象,达到对诗歌的理解目的。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登高》为例:这首诗的颔联从整体上对景物进行描写,山因风急,故而落木,水因风急而波涛滚滚,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诗人沉郁悲怆之感。因此,在朗诵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这一句时,“无”语音字要拉长,“边”字则要读得短促,“落木”发音稍微低沉,“萧萧”语音短而有力,“下”则要重音。通过朗读,学生能根据已有的认知,来体会诗中所展现的苍凉、凄清、肃杀的气氛,领悟诗人烘托出的悲怆、愁苦的情怀。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意象来掌握诗歌的含义,朗诵也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三、在触类旁通中领悟意象

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在触类旁通中引导学生领悟诗词中的意象。因此,有学生有一定的诗词意象基础,这样才能通过联想举一隅而反三,以点带面,充分品味诗词的语言、韵律、情感。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才能提高他们的诗词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把诗词中的意象分类整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学生在领悟原有诗词意象的基础上对诗词意象寓意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进入诗词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诱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在理解李清照《声声慢》中“黄花”这个意象时,“花”在中国古代诗词意象中是很常见的,在《声声慢》这首词中它寓意词人孤单飘零,感伤落寞之情。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很多关于花这个意象的古诗词,比如晏殊《蝶恋花》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关于花的意象它也表达了诗人孤单落寞之感。由此我们对《声声慢》中的“黄花”这一意象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刻了,对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更深的领悟。这样的融会贯通可以让学生不断地积累诗词知识,从而也提高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在角色扮演中把握意象

在新课标大纲的要求下,语文教学中学生由原来的参与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被动性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不大,因而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情景,这样学生通过自身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对诗词情感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入的进展,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琵琶行》这篇诗时,我们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扮演诗歌中白居易、琵琶女这两个角色,让学生体会封建社会制度之下琵琶女的悲惨遭遇与诗人被贬的悲凉境遇。学生通过这样的表演活动,让自己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地理解作品中的意象。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7篇

一、诗词意象概述

诗词中饱含作者的生活阅历和个人情感, 它是一个伟大而丰富的精神建筑物, 且情感主要积聚在意象之中。意象作为诗词的基本组成单位, “意”是指作者的个人情感;“象”是指客观事物。由此可知, 意象是情感和客观事物的混合体。我们只有在体会诗词意象后, 才能领会作者情感, 进而产生共鸣。通常杨柳、鸿雁、杜鹃等是较为常见的意象, 它们十分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并具有独特的指代。另外, 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所指代的也有所不同。

二、实施意象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认真、多次朗读

意象常常隐藏在诗词中,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因此, 我们应认真、多次朗读, 但不可盲目朗读。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正确朗读, 保证读准, 并且正确解读诗词中的文字, 尤其要注意多音字, 学生只有读懂了每一个文字后, 才能准确理解诗词内涵。例如, 在李白的《蜀道难》中, 首句气势昂扬, 感情豪放, 我们在读这句诗词时, 应情感饱满, 声音洪亮, 语调缓急分明, 停顿有序。另外, 还应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词意象, 我们需要加以想象才能形成在脑海中。

(二) 从情境中挖掘意象

旨在通过诗词课堂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文学修养, 并让高中生切实领会作者情感, 进而有效把握诗词主旨。意象中融入了作者浓浓的情感, 它反映着作者的内心世界, 为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意象, 教师应指导学生准确找到诗词中蕴藏的意象, 掌握诗词背后的内涵。学生应该明白意象不可见, 它是一种情感形象。而情境是找到意象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尽量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 学生在无形之中便可领会作者的情感。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营造诗词情境, 进而让学生深入体会意象。教师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营造情境。例如, 在《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中, 诗人向我们呈现了一幅色彩艳丽、情感浓郁的春江夜月图, 涉及春江、月亮、花朵等众多事物,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各个事物, 拖拽鼠标播放幻灯片, 指导学生将这些事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进而欣赏春江美景, 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 加强知识拓展

1. 课外拓展。

若想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内涵, 体会诗词意象, 领会作者情感, 则应注重知识的积累, 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意象, 才能流利、准确地鉴赏各种诗词。因此, 在学好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后, 还应结合课时, 适当地拓展一些课外诗词, 教师可从网络上搜集优秀诗词供学生体味, 进而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诗词。

2. 总结意象。

通过课外拓展, 待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意象素材后, 教师应带领学生总结归纳较为常见的一些意象, 掌握它们的不同指代。学生对意象的认识越全面, 则在诗词解读中便会越应对自如。一般意象的指代具有普遍意义, 如明月一般指代思念;菊花一般指代坚贞;梅花一般指代坚定、无所畏惧, 等等。待学生掌握了这些普遍的意义后, 便能准确地分析诗词意象。

(四) 找寻共鸣

1. 准确理解字面含义。

诗词语言简洁、凝练, 每一个文字都值得仔细推敲, 因而为准确分析诗词意象, 更加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教师应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字面含义。例如, 在《送友人》中, “孤蓬万里征”这句清晰地映射出作者对友人的殷切关怀, 担心友人离家后的生活。此外, “孤”字充分诠释了作者友人离家生活的无依无靠, 此处可见作者的怜惜。通过对字面含义的准确解析, 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进而产生共鸣。

2. 分角色饰演。

分角色饰演是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形式, 它有助于情感体会, 因而也适用于诗词教学。待学生掌握诗词大意后, 教师可带领学生分角色饰演, 将学生放在特定的意境中, 进而切身领会诗词内涵。例如, 《送友人》中, 在风景亮丽的城外, 友人即将启程, 二人缓缓行进, 依依不舍。学生设想自己在诗词所描述的场景中送别友人, 依依不舍, 看着友人越走越远, 心情万分悲伤, 为渲染氛围, 也可播放伤感音频, 学生深陷此种情境, 定会感同身受, 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还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意象教学的重要性, 从多重层面出发, 以此来引导学生从意象角度鉴赏诗词, 使其切身体会诗词意象, 和诗人达成情感共鸣。为实现这一目标, 学生应认真、多次朗读诗词, 细细体味其中意象, 掌握诗词内涵, 领会诗词情感, 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摘要:诗词教学作为高中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然而,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 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考核标准不合理, 终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对诗词背后隐藏的内涵和意境认识不足。对此, 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 围绕意象来浅谈高中诗词教学。

关键词:高中,诗词教学,意象

参考文献

[1]刘发辉, 邓腾燕.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特点及解题技巧[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 2010 (3) :155-158.

[2]周荣萍.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4 (3) :6.

高中第三册诗词中“舟”的意象分析 第8篇

首先是柳永的《雨霖铃》。这是触怒了仁宗皇帝的“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柳永,离开汴京辞别恋人南下之作。离别之际,正是最能牵动愁绪的秋天。举目四顾,秋景萧瑟,暮色阴沉,滂沱的骤雨刚刚停止;侧耳倾听,寒蝉一声声叫得凄切。在这送别的长亭,纵有美酒佳肴,红袖殷勤,但是有什么心绪饮酒呢?虽然可以借酒浇愁,但只怕愁更愁。他本是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飘零天涯的游客,虽自命不凡以“白衣卿相”自许,但终为士君子不齿,平生相交相知的大约也只有这些青楼女子。而此刻,他就要抛别意中人,一程程远去,一去经年,后会难期。词人只希望时间停留,让这一刻成为永恒。但不解风情的兰舟已经不耐烦等候,“催发”,生生地将二人拉回现实,让他们面对残酷的分别。一边留恋情浓,一边频频相催;一边欲走不舍,一边欲留不得。万语千言,只能化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千般不舍,万般留恋,尽在这“催发”的兰舟上。

其次是李清照的《一剪梅》。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或说词人与丈夫新婚燕尔,丈夫即“负笈远游”;或说赵明诚外出为官;甚至有人认为是词人受父亲牵连而被迫与丈夫别居时作。不过,无论哪一种说法,都确定的是,此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志同道合,琴瑟和谐。伉俪情深,在李清照的词中多有流露。一旦暂别,词人的怅惘可以想见。此时正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荷花已谢,玉簟生凉,不知不觉已是初秋。这样的清秋,这样的零落,最能唤起幽愁别绪。妖娆年华就这样在寂寞中流走,鸿雁还未捎来丈夫的书信。如何排遣这种苦闷?那就“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驾一叶小舟摇荡在荷花丛中,或许可以忘记这种忧伤。不是曾经“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吗?然而,触目所见,却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惊心。红颜暗老,韶华易逝,“锦瑟年华谁与共”?“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泛舟,只是徒然强化了相思之苦。

第三是杜甫的《旅夜书怀》和《登岳阳楼》。公元765年4月,杜甫在四川唯一的依靠剑南节度使严武暴卒,诗人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生活顿时没了着落,五十四岁的诗人于是决定顺江东下、“转作潇湘游”。大约是途径忠县这一带,有了这首《旅夜书怀》。杜甫年轻时有过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直在为此努力奔走,从不愿放弃。而残酷的现实使他怀才不遇,陷入困境,孤苦无依,辗转于江湖,飘泊天涯。此时,不仅壮气蒿莱,理想、抱负成灰,连生活都成了问题。陪伴他的只有“危樯独夜舟”,细草微风,更显人之渺小;“独夜舟”,徒增孤寂。虽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景,但天水茫茫,一叶孤舟,越发比照出诗人的渺小,诗人的孤苦伶仃和颠连无告的凄怆。

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登岳阳楼》。“漂泊西南天地之间”的作者从夔州出峡后,一直以舟为家,年老多病;准备投靠的亲朋好友或死或因为战乱而失去音信,正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境地。他曾在诗歌中把自己比作过失群的孤雁,命薄而心高;也把自己比作过老马,虽老而壮心犹存。即使在最孤苦的处境中,他也心忧国家,不忘社稷。所以,登上岳阳楼,眼望万里江山,想到天下还处于兵荒马乱中,禁不住悲从中来,倚定栏杆,北望长安,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一叶孤舟,寄托着诗人对身世的感慨,国家的忧虑。

细细考查,“舟”这一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但唐宋诗歌中尤多,这大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还有国力有关。从唐开始,国家版图扩大,疆域辽阔,诗人们活动范围广,舟船的使用更加广泛普遍,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很多诗歌中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或以舟来写漂泊之苦,或以舟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或以舟叙写离愁别绪。

那么,“舟”这一意象为何能被赋予如此特殊的内涵呢?

一是舟自身的特点。谓之“舟”的一般是小船,跟庞大的楼船有别。空间狭窄,活动范围小,容易萌生压抑之感;所载人数少(一般大约是诗人孤身一人或有奴仆却不能共鸣),途中无法交朋结友,易生孤寂之愁。茫茫水面,一叶扁舟,自然容易让人想到孤独漂泊的意象,特别是在诗人离家或无助失意的时候,舟便成了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的物象。如“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诗人作客他乡、旅途孤寂,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 表现自身漂泊之感。

二是舟总是和渡口联系在一起。渡口往往是送别之地,舟作为渡水工具,故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离愁别绪。于是舟在诗中便成为一种离愁的载体,无论是辞亲远别的行人,还是居家守地的送行者,往往一见到舟船便离愁顿起,忧思难禁。特别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常常借舟抒情,进而来寄寓自己浓浓的愁绪。王之涣《宴词》“莫听声声催去棹,桃花浅处不胜舟”,在诗人心中,“棹声”是添愁助恨之物,满船离愁别恨,只恐桃花溪太浅,唯恐载不下这满船离愁!

三是舟行特点。水路不比陆路,前行是较慢的,又常遇风浪阻隔而耽搁。在船上消耗的时间往往是“经冬复逾春”,兼之无法传书,与故乡亲人朋友的分离更能触动愁怀。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往来吴楚间,离家日远,乡情日深。见他乡青山绿水,更觉离别之苦,睹异地物换星移,倍感羁旅之愁。寄书无路,日望归程。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四是舟行环境。一叶小舟,行驶水上,四顾江水茫茫,本就愁绪满怀;抬望眼,天高地迥,顿觉人生渺小;而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与故乡迥然不同,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如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写自己身在楚地孤舟,心念秦地故人;“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此诗是李商隐因睹木兰舟日日浮于洞庭湖上,而联想到自身如孤舟一般漂泊天涯的命运,诗中木兰舟与诗人共同的漂泊命运无疑感人至深;杜甫《旅夜书怀》中更是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景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孤苦;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则是诗人源于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听到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而感到孤寂,从而引发了对朋友的思念

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 第9篇

关键词:意象;意境;情感

从古至今,月亮是中国人钟情的意象。在古典诗文中,月亮更是能构建不同的意境,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古人借“月”咏叹出了别样的情怀,就如我们在读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月对于我们是团圆,是美好,是寄托。这里我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月”的意象内涵,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道不完那轮高悬的“明月”——谈意境

(一)恬静、朦胧之境

月是朦胧的,是可以安定人心的。在月夜之下,万物都是宁静而美好的。透过中国古人的审美,我们在高中语文中读到了这样的诗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以及“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透过这轮明月我们读到了古人的浪漫情怀,在恬静、朦胧的意境中,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从此出发,我们发现高中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都是如此。月亮的朦胧之美正是中国古人审美特征的反映,“月下看美人”,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效果。

(二)孤寂、伤感之境

那抹清光包含着太多的伤感,它独自高悬天空,就如同在旅途之中的人,浪迹天涯,漂泊无定,只有天上的那轮明月相伴,透过它,传达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的惦念、牵挂。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亦可以读到:“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还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还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甚至还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当月亮与离别、羁旅、仕宦、贬谪、战争等相连时,就会构建孤寂、伤感的情境,月亮惨惨淡淡,悲悲切切,空空荡荡,亦如路上的那个人一样,借物传情,物皆着我之色,就是这个道理。

(三)亘久、永恒之境

从古至今,天上的那轮明月永远的高悬,以此来宣示它的永恒。古人抓住了月亮的这一特点,用它构建了旷达、亘久、永恒的意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原野一望无际,天宇上群星闪耀,淡淡的月色随着江波一起涌向天边,诗人视野非常开阔,诗歌境界阔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者犹如一个哲人,对生命进行了深沉的思索,当天上那轮明月照进他心里时,他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其渺小。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这样的哲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从古至今,我们共守这轮明月,这轮明月却穿越了古今。

二、说不尽那轮多情的“月亮”——谈情感

“月”所蕴含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是中国人情感的外延,是我们走进古人草木心灵的一个媒介。具体阐述如下:

(一)伤感离别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的相聚与分别正好对应。于是,我们诗意的古人借月来抒发伤感离别之情。柳永《雨霖铃》中为我们留下了“晓风残月”的故事,于是我们迎着晨风,仰望残月时,便也生发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的诗句也总是触动游子的心弦。总之,我们用月亮寄托思念之情的时候,也借助月亮抒发我们的离别愁思。

(二)无奈悲苦之情

当众人都远离我们之时,唯有天上的明月或残月还在陪伴我左右,或者倍增了诗人的悲苦之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橋霜”(辛弃疾《西江月》)这句表达的就是独自踏上旅途,晨行时的孤寂、悲苦之情;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赤壁怀古》)中,则说出了诗人在大起大落之后的苦闷,月亮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三)怀古伤今之情

借助月亮的永恒之境,诗人可以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刘禹锡《石头城》中写道:“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对于金陵古城的眷顾,唯有那轮旧时明月,可见此地繁华已去,荒凉之至;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的繁华;姜夔的《扬州慢》则变为“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战乱之后的萧条。在对比中,我们看到了抒情主人公在不同的时间面对同一事物发出的不同感慨,也就可以感受到人世沧桑了。

总之,月这个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典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解读月的意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参透古人,更好地鉴赏诗歌。

参考文献:

[1]黄雪英.唐诗“月”之意象浅析[J].文教资料,2011(11):7-8.

[2]陆精康.多情的月亮:高中语文中唐诗宋词“月亮”意象的解读[J].语文讲堂,2003(2):60-62.

上一篇: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下一篇: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