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2024-05-13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精选12篇)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第1篇

一、构建知识结构, 把握内在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纲举目张, 抓住主要的带动次要的, 形成知识体系和整体结构。在阅读历史课文时, 有的学生不重视课题对课内子目的统领作用, 只是孤立地看待各子目内容, 记忆时, 东一榔头西一棒, 支离破碎, 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 在学习新课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与子目、子目与子目的关系, 领会整课内容。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师首先指出:三个子目和课文题目关系密切, 三个子目都是为了说明课文题目的:第一个子目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实施的, 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做准备的;第二个子目是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三个子目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按此结构学完新课, 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就会一目了然。

二、运用多种方法, 加强学生记忆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 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初中生善于感性知识识记和机械识记, 对于意义记忆和抽象识记比较薄弱。因此, 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 尝试多种方法, 使学生学会理解记忆, 避免不动脑筋的死记硬背。

1. 前后知识联系记忆。

历史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的, 过去、现在, 甚至未来发生的事件都是相联系的。因此要求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方式记忆历史。如记忆秦朝的统一, 教师可要求学生联系秦能够统一的原因———商鞅变法。联系记忆把知识点理成线、串成串, 记忆明确, 线索清晰。

2. 进行直观教学。

历史的不可重现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 尽可能地再现历史画面, 让学生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记忆。如教学《卓越的工程》———《都江堰》, 可运用多媒体放映科普性专题片《都江堰》, 这些真实的直观资料, 模拟性的重现,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3. 运用方位示意图。

历史地图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的重要教具, 学生通过读图, 发现特点, 再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落实在空白图上, 就能方便、快捷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如教学隋朝的大运河时, 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述, 而不使用历史地图, 即便讲述生动清楚, 但学生对于大运河的路线仍会感到抽象而模糊。我把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指导学生看图并根据教材相关内容, 了解大运河的中心、从南到北所分的四段、连接的五大河流。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隋朝的大运河‘罪在当代, 功在千秋’”?再运用空白图让学生讲述有关大运河的知识, 从整体上把握。不少学生讲得绘声绘色, 有的还能添加自己的见解, 效果很好。

4. 采用史论结合法。

近代史中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 都与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不平等的条约产生的影响与相对应的条约的内容, 让学生明白课本的结论 (影响、意义、作用等) 来源于相应的史实, 即“论从史出”。以后学生再记忆历史“影响、意义、作用”时, 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事件的相关“内容”, 不会史论分家。教师采用史论结合法, 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从知史、识史到辨史, 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纵横比较, 加深理解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初中生通过纵向或横向比较, 能精确、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如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教师可联系已学过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从原因、规模、时间、后果进行比较, 来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通过比较, 学生不仅能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基础知识, 对“继续和扩大”的含义有更深的体会, 而且能使比较思维得到训练。

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初中生心理尚未成熟, 世界观还不稳定, 往往以偏概全, 人云亦云。“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这告诉我们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全面客观, 如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切记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大舞台, 人物同样的活动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 就要作出不同的评估。如康有为, 他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在当时是进步的, 可是民国时期他成为保皇派, 又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五、联系现实, 发挥史鉴功能

学史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 方知兴替。只有历史贴近生活, 才能发挥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 这就要求历史教育必须联系现实。从夏商到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三国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到两宋时, 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由此可通过联系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促进学生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举措的认识。教师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 回归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世界, 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 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 在体验中看规律, 在生活中悟理想, 喻理寓论于史, 孕德激情于史, 奋进萌志于史, 既能开拓学生视野, 又能达到思想教育和巩固历史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适合自身、行之有效的方法, 才是好方法。只有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之, 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 活学活用, 历史课才能上得实用有趣。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2.

[2]蒯超英.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英]哈里.麦多克斯著.王步云译.学习方略.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

[4]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初中历史的指导方法及教学反思 第2篇

历史教学中我们尝试如下几种途径进行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课前反思

大多数学生上课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目标意识,就很难形成有意注意。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自我提问:本节课我准备好了吗?(笔记、学习用具、预习、情绪)有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好了吗?如果没有就迅速准备。

二、引导学生课间反思

1.教材为何这样安排?

学生学习时大多存在着只看内容不看目录的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和积累。上课时,应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知晓该如何分析本节与前面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从而做到融汇贯通,把教材吃透学活。进而启发学生自我提问:我是如何看书的?我是不是存在这种现象?以后该如何改进?

如: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一章时,提问学生:前面一章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本章内容有何关系?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抗争史。前面叙述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危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局面)本章分成几节?(四节)各节之间有何联系?(第一节和第二节是革命的准备,第三节是革命的爆发,第四节是革命的结果。)

这个问题的提出就促使学生对教材体系、结构进行反思,揣磨编者的意图,掌握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2.教材讲了什么问题?如何整理这些知识?

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该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每上一章节新内容之前提问学生:本章节有哪些知识点?该如何分析归纳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何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反思:老师是怎样整理的?(每一重大事件主要了解前因后果、性质、影响)据此先摩仿老师的方法进行整理,再仔细听课,找出自己遗漏、出错的地方,进而反思: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错误的?(是看书不仔细?方法不正确?)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知,发现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整理教材,解决重点问题

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节,本节围绕国民革命兴起的展开叙述的。讲了哪些知识点呢?(兴起的原因;重大事件如:冯玉祥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影响)如何分析原因(要注意内外因结合)、影响?(一般是指对后来的局势产生的作用)

3.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是什么?我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完整?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东拉西扯,想到哪,讲到哪,概念模糊,鸡零狗碎。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从哪些方面入手?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这场战争涉及哪些国家?(英、中)这些国家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呢?分析一个国家的状况从哪些方面分析?(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这些方面分析得出什么结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来到落后的封建国家中国展开侵略。)这是什么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禁烟运动)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答题思路及过程,提出:怎样才能保证准确、完整?(必须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既要考虑国际因素又要考虑国内因素;既要想到根本原因,又要想到直接原因;既要分析政治状况,更要分析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情况。)

再如:比较题如何回答?如比较两次革命的异同点。让学生回忆每场革命的知识点(背景、原因、对象、性质、领导阶级、主力、纲领、特点、结果、影响)。指出: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归类,即可使答案尽量完整。

4.这么多内容,我怎么能记住?

历史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要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分层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如: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书上用了几小节来谈,很难理解和记忆。应帮助学生分层次分析:第一层是性质(反帝反封);第二层是特点(先锋、主力、领导者);第三层是与以前辛亥革命比(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第四层是对后来产生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第五层是国际影响(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第六层是中国革命的转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就要求学生反省自己的记忆形式:是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理解记忆如何进行?

5.教材为什么这样说?

有的学生对课本上的概念一知半解,甚至不理解。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要引导学生及时反问: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如:书上提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理解?(革命对象、领导阶级、主力、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为什么说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这样,学生对新民主主义这个概念有了了解,也对书上的这段话有了充分的认识,记忆也更加深刻。

再如:课本上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是这样叙述的: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实行的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形式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这样学生也就掌握了对宪法性质的分析方法。

经常提出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促使自己的思维由问题水平转移到加工过程的水平,激发元认知加工的过程,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以指导未来的学习。

三、要求学生课后反思

1.知识、技能反思

每上完一节内容后,要回头整理,本节内容共讲了哪些问题?我掌握了哪些?达到了预期目标了吗?学到了哪些方法?哪些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2.情感反思

检查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上课是否注意力集中?我对此节内容感兴趣吗?为何会开小差?以后如何克服?该怎样使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四、指导学生阶段反思

初中历史考试技巧的指导 第3篇

关键词:历史考试:指导:方法

俗话说:“考场如战场!”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我们时常抱怨自己讲过、做过、练过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做,甚至学生也这样认为,明明自己背诵好的知识,到考试时还是不会做题,这是为什么?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也就是应试技巧吧!对于初中的历史考试,我个人认为,能够背诵的学生,只是掌握了其中一半的知识,不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还有一半是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下面就谈谈我所总结的历史考试技巧。

一、考前心理要镇定,有压力但压力不应该太大

《两位秀才进京赶考遇到棺材》的故事告诫我们,不同的心态能决定一个事件的未来!说明在遇到糟糕的事情时一定要朝着好的方面去想!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宠辱不惊,学生考前要紧张,但是当我们过多的紧张要有方法去放松心态,这样才有利于考试的发挥!

二、考试时间的设计是考试能够取胜的重要因素

期末考试和中考,考试时间都比较充足,教育学生应该仔细读题,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细读,找出关键字词,适当放慢做题速度。如,遇书写要点多的题,可先在草稿纸上思考,再书写工整地誊写在试卷上。

三、掌握各类历史题型的解题技巧是考试能够取胜的决定因素

历史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比较、阐释的能力,强调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识记、解读,主要题型涉及选择题、历史材料分析题、图表题和简答题等。

1.做选择题要仔细读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找到问题,然后对四个选项进行逐项观察、比较、判断、取舍。实在难以取舍,可告诉学生用排除法等。在解题时特别注意选“不正确的”“最主要的”“最准确的”等这类选项字词。另外,像“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这类字词也很容易迷惑学生对选项的决定。

2.做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记住: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去解题。材料分析题要能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材料的出处等。“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分析题的重要特征,往往每个问题都对应一个知识点。遇到陌生材料不惊慌,在完成分析材料后,提取有用信息,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衔接,然后再回忆教材中有关知识,最后总结出答案。如果学生有不能确定的答案可多答,切记在试卷上不要留空白。如果遇到做过的材料,教育学生做题不要太粗心大意,往往不会做原题了。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往往都会对不仔细读题的学生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容易做错题,从而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3.做图片、表格题时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认真阅读图、表上反映的文字、数据变化以及它周围的文字、时间说明、数据出处等,认真观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上反映的内容进行紧密联系,再回忆会考书本上的哪些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最终做出答案。

4.做问答题时要仔细审题,理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审出“题眼”,即原因、标志及意义之类的关键词语,答题紧扣题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5.对启示类的主观题一定不要放过,一定要尽量书写一些。这类题型一般提问都是:“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谈谈你的感想?从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所以,这些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但是它又不能脱离一个主题。学生往往答题都是干瘪瘪的两个词语,很显然没有理会题目的意思。由于这类题的评分标准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所以解这类题一定要根据大题或专题的意思去充分交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题时根据分值多少书写要点,鼓励学生尽量多写一些要点,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于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主观题,要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去客观、公正地评价。初中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指导他们对历史人物积极评价、多肯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要肯定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

6.学会从整体出发去分析历史主观题。历史考试往往是一个大题会设计一个专题的复习归纳,学生要有相应知识的线条去梳理学习过的内容。如,八年级上册历史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命题,就要把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等会议的材料集中起来,学生就要掌握相应的辨别能力。

四、在考试中,一定要训练和规范学生的答题技巧

学生书写格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考试的分数,要教会学生改正审题不认真、字迹潦草、要点不准、知识凌乱、有错别字等特点,引导学生书写规范。问什么答什么,简要作答。即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语言不冗长,清晰作答。书写时以序号、段落等形式来回答问题的个数,认真书写,字迹工整,理清思路,做到不少做问题,且答题要呈现出先后顺序的回答。如有暂时不会做的,也要留好答题的序号和位置,待考试要交卷时再思考,把答案写上去。

总之,考试是一个全方位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测试,也考查学生会学习的综合素质。学生做完试题后,还应该认真检查一遍,做到不漏做没做的题目,不漏选还没有选的选项。如遇考试简单不要太轻敌,要知道一个小小的粗心失误就拉开了与别人的差距。如遇考试比较难也不要太紧张,要知道你的沉着应战就是战胜别人的法宝,坚信难题也有好方法,答案不在材料中,就在平时所学的书本中。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第4篇

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 是一根“链条”, 抓住这根“链条”就能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读课文:阅读教科书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在阅读课文时, 一是要让学生注意课文内的历史名词和概念、历史时间, 二是要学生把课文中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 三是进一步指导学生编写读书题目的提纲、某个题目的提纲、整篇课文的提纲。另外, 还可利用教科书的天头地角、字里行间写些批注。

读地图、插图:新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地图和插图。地图是通过简明的符号, 显示历史显现发生的空间位置, 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插图包括人物画像、人物活动、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 它们生动地、具体地补充和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内容。读图, 首先要识图, 即识别地图的类别, 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还要把课文和地图有机结合起来、联系起来, 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应做到有图必读, 有图必识, 有图必析, 以加强形象感。

读年表:历史年表是形成时间观念的重要工具, 它的特点是系统连贯, 概括全面, 简洁明了, 要点突出。认真阅读历史年表有助于历史知识的全面化和系统化, 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上记忆历史年代, 掌握历史知识。本人结合自己课题研究的历史教学经验, 谈谈对历史插图积累起来的一些认识方法, 以供参考。

一、特点辨别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 有一些历史插图, 根据课文的要求, 重点是在掌握其特点。比如,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就属于这一类。对于这类插图, 一要确定与其对比物, 二要探明差异, 三要找到特点形成的原因或者经过, 四要判定其所具有的意义。现以“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为例予以说明。1.二者区别:北京人的前额很低, 眉骨粗大, 鼻子扁平, 嘴巴突出, 头部微微前倾;山顶洞人从前额、鼻子、嘴巴各方面来看, 与现代人差别不大。2.说明形成过程:因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距今遥远, 所以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 离今稍近, 所以与现代人有着相近的地方。3.参看图下的文字内容。4.判定意义: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 仅从面貌上看, 已显示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

二、分析结构

根据课文的要求, 有一些历史插图, 则应通过结构的分析, 来弄清其功能或用途。如:“四羊方尊”“翻车”“隋赵州桥”等。认识这类插图, 分析结构是其中心, 分析时应说清:1.插图可分哪几部分。2.各部分有什么关系。3.是怎样形成或产生的。4.具有什么功能或作用。5.说明什么问题。

三、拓展介绍

历史课本的许多文物插图, 仅从画面观察是无法达到课文记述要求的, 这就需要扩展介绍一些有关知识, 增强观察的深刻性、理解性。如:“崇圣寺三塔”“印度佛塔”“龟船”等可作代表。在认识这类插图时, 要围绕画面的内容, 说明其出其不意的背景、产生的经过、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现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1.随着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都城东京的建筑已不再是唐都长安那种封闭式坊里制的格局, 而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的格局, 商业区分布到全城各个角落;2.张择端的画卷, 描绘了都城汴河两岸的风光;3.全画总长5米多, 共绘人物550多个, 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 车辆约20辆, 大小船只20余艘, 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4.课本插图仅选了“十字街头”部分, 反映了当时东京城的繁华景象, 表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四、人物形象描绘

历史人物插图是历史课本中较多的一种。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的一种。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来说, 这些插图起着加深印象的作用。我的作法是:借助人物插图的肖像和神态, 补充介绍一些精神境界方面的内容, 以加深印象。如“彼得一世”一图, 先说画面人物仪表严肃、目光炯炯, 穿的是短装, 没有胡子, 再说这同他从小酷爱军事游戏, 经常与外国侨民往来, 受到西欧人的影响有关系。他羡慕西欧技术, 曾前往英、荷等国家考察学习, 对待反对他的人残酷无情。皇太子阿列克塞反对他的改革, 他毫不留情地把皇太子交给特别法庭, 判处死刑。他提倡“文明开化”, 生活方式西欧化, 所以他率先垂范, 穿起了短装, 剪掉自己的长胡子。所有这一切说明, 彼得一世是一位具有改革创新、远见卓识、做事果断的著名俄国沙皇。

五、情节分述

在历史教材中, 还有一定数量的重大事件情节插图。像中国历史“大泽乡起义”“黄巾起义”等, 认识这类插图按照“整体———局部———整体”原则拟出“观察提纲”, 用“问题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如“黄巾起义”一图可用以下系列问题来引导认知。1.“图题”是什么?2.此事件发生于何时?3.图上的人物装束有什么共同点?4.他们正在干什么?手里拿的什么武器?5.图上的旗帜写了些什么?6.它反映了什么?7.此图说明该起义有什么作用?事实表明, 运用这种观察提纲来指导学生认知插图, 既能帮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 又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由于历史插图的着重点是课本的文字记述部分, 所以在进行教学中一定要以说明其有关内容为准, 不能喧宾夺主和超越教材的主题。要按照“知觉、思维、语言统一规律”的要求, 边引导学生看图, 边引导他们的思维, 边作出语言的描述说明。

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第5篇

初中研训部王慧娟 为了进一步落实《抚顺市中小学关于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指导意见》([抚教院发(2006)42号]),提高我们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供全市历史教师参考。

一、校本教研的目标

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和健全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教研组织,探索以示范校为龙头的“联片教研”形式,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校本教研评估办法和管理机制。因此,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放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自我提升上。

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各学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历史学科的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参考内容如下:第一,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的研究;第三,教材教法的研究;第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第五,关于活动课的方式方法的研究;第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七,正确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将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展开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三、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承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创建合作交流的共同体

集体备课是集教师群体的智慧和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满足同伴之间互助、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需要,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形式。

目前集体备课制度在我市各学校都已经建立起来。各备课组在学校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备课组计划,每次集体备课前,要确定主持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认真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并对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教法、学法等方面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充分参与讨论和研究、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形成统一统一教案,供大家使用,主持人要做好研讨记录;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备课,结合个人的理解、经验、语言特色等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行动,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2.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

各学校听评课制度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名目繁多的课例。在听课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并随时对课堂某一环节以及全部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析;听课后,大家共同对此课进行研讨,先由上课教师介绍本课设计思路,评价课堂中的成功做法、存在不足和困惑以及要努力方向,然后由听课教师针对情境创设、教学亮点、课堂评价、学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探讨其成功做法和存在不足,使教师在听评课中,反思教学的成败,从中获得启示。

但我们必须注意,反思后的行为跟进。在反思中,发现了自己或他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办法,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付诸实施,然后再反思,再改进,如此反复,这样才能起到教学反思的作用,真正积累起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教学,开展“问题”研究

课堂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场所,也是教学实践的基地,教师立足课堂教学,抓住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展开研讨。这些问题不怕小,切忌大而空,如,体验式教学法如何应用?哪些课、哪些内容适合使用体验式教学法?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类

似的问题都可作为研究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树立一种“问题”意识,随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列入教研组的研讨计划。在每次教研活动前,教研组长根据学期初的计划,提出一个教研主题,教师事前做好准备、人人参与、共同研讨,使问题最终得到共同解决,使校本教研能够持续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与解决。

4.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构建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在学科教研组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以他们为龙头,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织集体攻关,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它可以是省市级的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教学中存在的、短期内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经整理分析,作为教研组活动的研究专题,去寻找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在研究中大家共同参与,并将研究结果、实验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教师在参予与合作中,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5.建立学科教研网,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一些较小的或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独立的教研组的情况,可通过两种途径来缓解:一是开展校际间的联合。以片区为单位将这些学校连成教研网,教师可通过参加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相互提高;二是充分利用学院和各县区师校的教学网络上的资源,也可将教师自己的教学论文、优秀教案、课件上传到教研网上,使教师都能享有网络上的教学、教研资源。

6.借助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有的放矢地开展校本教研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各级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来学校讲座、参与校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帮助学校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跟进式指导,以便合理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

三、历史学科在实施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校本培训,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支撑

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准备不足,缺乏新课程理

念的支撑,出现仅凭经验和肤浅的认识做校本教研的现象,使校本教研停留在浅层次的听课、评课、经验总结上,缺乏对某个问题研究的持续关注和思考。

因此在各级教研部门培训的基础上,历史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计划,定期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学习、钻研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开展如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本教研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和协作性的原则

校本教研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活动,但在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成为个别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缺少合作研究的意识;有的教师将校本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缺乏积极性;还有的脱离教学实际大搞形式主义。所以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倾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认真地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的具体而真实的问题,从实际的教学问题着手,形成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群体性的合作研究氛围。

3.校本教研要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校本教研体现的是以校为本的理念,各学校要把教研重心放到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境中,立足课堂教学,把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切实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条件。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8-01

新课程理念强调素质发展,重视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开放学习环境,以让学生尽量减小学习压力,学出兴趣,学出独特的感知体验。传统的历史教学总是固守课本,以背记为主,难免让学生越学越僵化,感受不到历史的特色与乐趣。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学习氛围、学习思路、学习感受等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快乐、充实地投入学习课堂。

一、增进多向交流,建立民主课堂

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避免不了教师掌握绝对权利,一味地“生听师讲”单向对话的局面。历史教学因教学材料固定、教学元素单一而更加如此。教师因此要积极改善这种局面,活化课堂氛围,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自由地学习感受,在轻松、积极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仅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还要让学生互相之间形成沟通,体验民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后,开启了一个新颖的话题“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那中国的发展史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教师让学生都参与到自由讨论中,放松的课堂氛围,自由的对话权利,让学生们兴致颇高,不仅运用了书本知识,还大胆展开想象,激发出不少个性观点。多向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倾听,才能让课堂充实活跃。

二、注重趣味发掘,优化兴趣体验

新课程理念着重关注兴趣教学,倡导学生在自觉、自愿、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然而,真正到位的兴趣教学却少之又少,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发掘书本所不能展示的趣味资源,绽放历史学科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创设情境,丰富感知

情境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目的是让学生跳出课本的束缚,感受到更多、更广的学习元素,从而更加关注课堂、投入课堂。对历史教学来说,学生所面对的多是死板的数据和冗长的史实材料,如果能够通过创设情境,重组学习材料,让知识点丰富展开,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提升,学习感受将更加直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方法,如故事、表演、多媒体展示等,要让学生在符合心理认知需求,充分激发了解欲望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文化的杰作》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巧妙地将教材内容直观、丰富地展示出来,学生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激昂、雄浑的旋律声中,同时由多媒体细致展示的不同角度中欣赏了梵高的名画《向日葵》。生动、全方位的感官冲击,让学生快速投入浓厚的文化情境感知中,并主动希望得到更多的世界文化资讯。情境创设,让沉闷的历史课堂展开了新的印象,让趣味和活力越加满溢。

2.展开活动,开放实践

课堂活动犹如教学课堂的点睛之笔,独特、新颖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让学习实践更具吸引力,还能让学生从自主体验中感受到有别于传统的轻松、个性,因而延伸出更充足的学习兴趣。穿插着活动的历史课堂能够进一步发掘出历史学科的多样元素,让单一的学习模式变得自由开放,充满探究趣味。教学实施的重点是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围绕学生的兴趣关注点选取活动主题?为此,教师要紧抓新、奇、趣元素,让课堂活动跳出俗套,跳出形式,充满独有特色。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伐无道,诛暴秦》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看地图说成语”的活动,让学生观察秦朝地图,按照教师标注的地理位置和关键词提示,猜出相关的成语,并分组进行比赛。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全面调动起来,各小组密切配合,收获颇丰,“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一一被学生正确回答出。课堂活动有方向、有趣味地展开,为学生带来了学习动力,为课堂带来了精彩生命力。

三、开启问题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所关注的学生能力培养多从学习思维入手,拥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而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陷于被动,缺乏创新意识,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导入方式不够灵活。教师可以优化问题引导,让这个现代教学课堂常用的教学引导法变得启发性十足,毫不普通,不仅要让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牵引作用,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敢于质疑,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在实施中,教师要注意开阔问题思路,多制造主动提问环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学中,教师用问题“科举制的开创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回顾科举制的发展,并将学习思维引向古今对照,很快有学生主动提出了“现代社会的官员考核制度是不是在科举制的基础上延伸来的?”问题,有独特视角和深度探究性的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在开放的问题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创新灵活的思维层面。

学历史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导正三观,沉淀人格,要想让学生有效率地学习历史,就不能让历史教学课堂变成一潭死水,而应当以素质、能力、个性的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指导,让学生轻松知历史,深度思历史。

参考文献:

[1]李萍英. 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科教文汇刊,2013(20).

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 第7篇

1. 作笔记的细节。

历史中考虽然采用开卷的形式,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并不能在批改试卷时像政治那样按点给分,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抄书,形成对开卷考试的正确认识,即开卷考试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常常有学生知道答案在书本的哪儿,但是不知道写哪句话,经常因为找对地方却写错话,甚至有些学生整段整段的抄书,但同样得不了分。比如关于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学生在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时往往会一起抄上去。再比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键文件《权利法案》,它的历史意义是“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这句话在一段的末尾,而下一段正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学生在回答时,常常混在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教材的具体位置根据老师的授课标注清楚“某某目的”、“某某内容”、“某某意义”、“某某影响”即可,考试时问什么答什么,也就不会出问题了。

2.《历史课程标准》的应用细节。

不管使用哪种版本作为教科书,《课程标准》都是历史中考复习和命题的指导用书。这本书不仅是学生考试的指导用书,也是出卷老师的指导用书。这本书实际上为我们划出了考试范围、题型以及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凡指导书中没有的,复习时就可以删去;凡书中要求识记的,基本上在书中能够直接找到;书中要求理解、应用的,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

二、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1. 检索的细节问题。

在中考中要学生熟记所有的知识点是不太现实的,由于是开卷,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考查知识点的位置,不仅能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能提高答题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目录和大事年表,一些指示不明显的课题,在其中适当的做上笔记,把要考查的知识点直接记录在书本上,既可以减少携带的资料,又可以一目了然,方便查阅。比如九年纪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中考的知识点在课题中就看不出来,我们可以在目录中补充记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指示就明确多了。

2. 历史的整体感当中要有细节意识。

历史中考内容,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是按照时间线索编排了上下册,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点时,能够弄清楚什么历史知识在哪一册教材的什么地方,要达到这种要求,除了上文所说在检索目录和大事年表的问题上补充细节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历史基础知识要能熟记,确保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所谓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对现实社会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是历史发展的关节点,能够起到划分时期和阶段的作用。比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预示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等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对此类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的记忆,有助于学生通过关键的细节把握整体历史,从而有效的对考点和教材进行划分,更好的应对中考。

3. 历史事件体现的彼此联系,这种细节要多加留意。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题知识是指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国家制度、思想文化、社会更迭等多方面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而这种知识,往往隐藏在课文所讲述的浅显文字之后,需要在复习提炼中,把打破教材的顺序,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把局部、分散、零碎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的、系统的知识,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提高概括、综合的能力。

4. 联系现实的细节问题尤其要重视。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科学的评价历史,正确的认识现实、关注现实、服务社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历史就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注意将历史知识和重大时政、本地区历史结合起来。比如2011年涉及到的周年问题就有辛亥革命等。

三、考试过程中的细节

1. 审题时的细节。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第一要审问题,看清楚题目是就什么问题提问的、中间又包含了几个小问题。“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不能从书本中照搬“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这回答的是历史意义的一部分,应该从中概括出“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再比如,“中国同盟会哪一年在哪里成立,选举谁为总统?”一题中有三个小问题,尤其前两个问题连在一起,不注意审题就会失分。审题第二要审关键词,审清关键词才能正确理解题意和要求,将试题信息有效的反馈到课本中,在阅读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的把握尤其重要,甚至有些关键词和知识点能直接挂钩。比如有“议会”一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自由、平等”是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有的内容,区分的关键词就在有无“私有财产”上。关键词有时还能起到提示答案的作用,比如,看到“哪些”时就要注意,答案不止一个。

2. 答题的细节要规范。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第8篇

一、解读新课标, 准确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标准 (2011)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即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 这主要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 按照时间的顺序, 精选最基本的史实, 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上提出依次递进的更明确的要求。概括地说:

初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识读历史图表, 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 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初二: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阅读、分析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初三:主要培养学生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 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 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我们需将每个年级不同的能力目标要求分解到本册教材中的每一课中, 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这样每一节课都紧紧围绕新课标中的目标要求进行, 目的性强, 方法有效, 课堂教学自然高效。

二、围绕新课标, 加强教学环节的打磨

一节课就犹如一篇文章, 好文章的标准之一是凤头、猪肚、豹尾。其实每节课教学环节的安排设计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所以必须要精心打磨, 做最巧妙安排。在教学中我注重在三大教学环节上多花心思, 努力打造每节课的凤头、猪肚、豹尾。

1. 开凤头———精心设导入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堂好的历史课必然要有个引人入胜的凤头。因此若要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精心设计导入。常见的导入方式, 如情境设置、演讲或朗诵、讲历史故事, 看跟历史相关的音视频、讲述历史上的今天等。

2、重猪肚———细节藏玄机

一节课的重头自然是教学中间环节, 如一篇好文章要有“猪肚”的大容量外, 还应注意其细节, 做到细节藏玄机, 这样的课才不仅有宽度更有深度。

在教学中我常常敏锐地抓住某一个细节或典型材料, 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并能形成问题链。以问题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 当然在提问的同时更要注意问后的点拨, 及学生答后的评价。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持久高涨, 也只有这样才能引着学生曲径探幽, 将问题深入地挖掘下去。

例如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我围绕核心问题:《独立宣言》———“独立”还是“人权”?进行了如下的问题链式追问。

问题1:你认为美国《独立宣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这是从一般常识性认识)

问题2:从民族独立的角度考虑是独立, 但为什么马克思说:“《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呢? (这是从内容的角度思考) 。

问题3:某同学已经注意到了《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时间先后。 (从时间角度考虑)

问题4:某同学已经注意到了《独立宣言》的内容, 由此判断出《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考虑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问题5:杰斐逊、富兰克林等人为何在民族独立的宣言中提出人权的问题?

结论:就是因为其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接受了启蒙思想。从政治角度, 第一个提出人权的问题。

通过上述问题链式的追问, 学生在不断的追问下自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究。这也这是新课标对九年级学生的目标要求, 即培养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收豹尾———课终韵犹在

完整的课要有收束有力而意韵深长的豹尾, 这样的结尾不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 更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方法等延伸到课外, 甚至终生。

三、深化新课标, 注重历史教学情感培养与渗透

2011年版课程标准, 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 注重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线教师要重视新版课标对于情感目标要求的变化,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落实这一目标, 注重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渗透。

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 我将该课的情感目标之一确立为“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导入该课, 开篇就定下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的感情基调, 这样学生在学习到台湾的有关事实 (结合古代史部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 而今台湾尚未能回到祖国怀抱的无奈之愁自然郁结于胸, 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统一之情自然更加强烈, 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谈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策略指导 第9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 是主动的学习者, 是意义的建构者, 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资源,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从而提高学生智力和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模式是建立在这一最新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型学习模式, 其建构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致的。历史课的自主学习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记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和运用的能力, 未来的“文盲”和“傻瓜”很可能是那些不会通过自学而不断更新知识的人, 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机会, 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 不断丰富知识, 增强能力。

一、指导自学教材

首先要抓住预习历史教材这个关键环节。我们要向学生讲明预习的好处和意义, 及时布置预习任务和思考的问题。指导自学教材要面向全体, 巡回辅导, 要经常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允许学生就近和同学小声讨论自学中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指导阅读, 处理好通读和精读的关系。对那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 要诱导学生把精力花在理解上。如工业革命不能称工业改革, 因为革命强调根本性的变革, 比改革更为彻底。教师的重点指导, 会让已经按要求进行预习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 而没有预习的学生则会有失落感,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及时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二、指导自学解难

对教材上较难的部分, 学生在预习中难以理解的, 如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可以在课堂45分钟内安排一定的时间, 在教师指导下, 集体自学、点拨、解难。首先, 教师点出有关内容, 让学生理解和发表看法。同时,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和补充, 逐步完善、弄懂弄通、变难为易。

三、诱导自学归纳

对重点章节要启发学生归纳概括, 否则, 知识零乱, 容易混淆。学会归纳概括, 可以将历史教材由厚变薄。比如, 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可归纳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再比如, 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制度、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归纳原因。这样的归纳概括, 条理清晰, 使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比较系统, 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四、组织自学运用

认真组织自学运用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教学工作旨在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 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有所了解, 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把众多的历史现象逐渐上升到历史体验、历史感悟, 并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理解、分析、归纳才能完成。我们应严格要求学生做练习时认真审题, 根据要求, 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 用历史学科语言归纳概括。对错解的问题, 必要时还可以要学生讲出错解的思路, 让大家在纠错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充实自己, 提升能力。对通过自学运用尝到甜头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推广他们的经验, 使自学变得更主动, 更有收获。

五、启迪自学拓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拓展和深化知识, 适时提出一些拓展知识的问题。如学了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可以思考我们从这些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学了希腊的民主政治, 可以思考古代中国形成专制集权的原因。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后抢先回答, 对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让生生、师生之间课后讨论, 甚至争辩, 以形成一个自学成风, 知识不断拓展, 能力不断提升的良好学习群体。

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而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 有信心, 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 利用表扬、奖励等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由“扶”到“放”, 循序渐进, 这样, 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龚艳冬.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与培养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第10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兴趣,激发

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 往往是以教师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 方式以教师的教授为主, 而学生以被动的学习为主, 这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历史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 让学生静静的听,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显然, 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 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学习愿望的激发

学生必须对学习有强烈地愿望,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习有三种驱力, 其中之一认知内驱力就体现了学习愿望的重要性。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 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 而成功的学习经验, 又会使学习学习期望在随后的历史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如果学生连学习的愿望都没有则谈不上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习愿望是一切技能和知识的开始。你真想攻克某种艺术吗?如果不想, 那么, 地球上所有教授, 图书馆都无法帮助你。求知的愿望必须源于你内心。”“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水跟前, 却无法让它饮水。你可以将一个人带到教材前, 但不能逼他思考。”

学习愿望的激发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为满足好奇心学生会有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由此产生的矛盾, 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校兴趣, 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例如, 在讲到晚清民国史时我问同学知道宋氏三姐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吗?学生会由不了解到好奇, 然后认真学习, 在课堂上听老师讲, 课后还会上网搜集资料。这样学生学到了知识, 教师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除此之外学生的自信与否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学生普遍都觉得记忆历史很难, 尤其是历史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是所有的确切时间都必须记忆精确, 历史中可以使用模糊概念。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 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历史的, 历史是人文科学, 需要理解、归纳、总结、概括。如果学生在历史课内外为历史学习付出了努力, 老师应该充分地给予肯定, 给予鼓励, 比如我的学生在我上课时拿了一本《蒋经国传》在看, 看似好像他对上课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事实上这位同学知识面广博、善于思考, 尤其擅长文科, 我没有干涉和阻止, 而是课后和他探讨了关于蒋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的渊源。

有些同学在一两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就会慢慢放弃学习, 有些同学存在明显的偏科, 成绩差的科目就不学。这些学生最需要鼓励, 最需要引导。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未来, 植物分类学奠基人林内乌斯上高中时, 校长曾私下里建议他父亲把他培养成补鞋匠, 当时他那么灰心丧气。“他完全不适合在任何学术领域发展。”老师这样说。查尔斯.达尔文自己也曾说他“尤其学不会任何语言”。这些历史人物的经历都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二、让你自己和你的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

你———你的个性特点和课堂行为———可以成为你最强有力的动机工具。为此, 你需要培养并展示模范个体或有效组织者的特点。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有这四方面的内容:第一, 老师要有亲和力。学生一见老师就喜欢, 那么这个老师的亲和力就很强。要做到有亲和力必须, 老师的语言要温和, 不能褒贬色彩过重;要多理解学生;老师的生活态度要积极健康向上;老师要真诚、善良;不能有太功利的思想;第二、老师要富有学识。专业基本功要扎实, 知识面广, 各个学科都有涉猎, 老师的授课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人生。第三、融入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有的老师认为只有年轻老师才能做到这点, 其实不然。要认识学生, 了解学生, 理解学生, 和学生彼此分享各自的经历和兴趣爱好。毕竟老师是长者, 适当的保持距离是必要的, 这完全可以做到。第四、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学生的生活。老师的主动关心会给学生力量, 会给学生信心。学生会因为亲近老师进而尊敬、感激老师, 会为此努力学习, 不让老师失望。

三、让你的评价激励学生改进

对老师来说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了解教学效率, 可以及时改进教学, 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完善教学。教学评价对师生都有积极的影响。“所谓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 是指教育评价的正确运用, 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 调动他们的潜能增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与传统教学的“选拔”评价不同, 新课程倡导的是“发展”的评价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论把智力分为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加德纳认为“标准化考试只能测出智能的一小部分, 过分注重考试及其成绩, 不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尤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因此老师应充分发现每位同学的优点及特长, 并让其表现出来。比如:对文学感兴趣的发挥其语言智能, 给全班同学讲历史故事;空间智能强的同学可以分析历史图片, 让他展示他在旅游历史文化景点时的照片或者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对其分析讲解。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对其以后得学习有长远的影响, 也使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此外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多种评价方式, “建构主义强调认识主体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所以建构主义认为, 教学评价应该在活动中进行, 在任务中进行、在协商中进行, 在合作中进行。”

动物的学习都是在活动中进行, 如小狗互相之间的游戏, 如小猫咬自己的尾巴, 活动是认识主体主动建构的重要形式。历史学习在活动中进行, 比如以西安事变一课为例, 这一课可以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扮演蒋介石、周恩来、宋美龄、张学良等人, 可以展示同学的个性, 体现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同学还能随时给表演者评价, 同学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在任务重评价, 老师可以布置课后任务, 如在网上搜集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东移的原因, 过程, 影响。同学可以分工合作完成, 通过这个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

在表现中评价, 可以充分利用晚自习。比如我的大多数历史晚自习都会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他们讲他们喜欢的知识、人物、书籍。结果整个高一一学年学生都非常活跃, 他们有讲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绿毛怪;有讲飞碟、飞棍的;有讲林彪九一三事件的;有讲李嘉诚的;还有讲相对论的。自始至终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晚自习的活动, 积极阅读和思考,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起到了辅助历史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作用。

四、结论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问题香来时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师, 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了解、培养与激发。毫不夸张地说, 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 能否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2]沃尔特·B·皮特金﹒学习的艺术:如何学习和学什么[G]﹒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5.35

[3] (美) J·布罗菲著.激发学习动机[G].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8

[4]赵克礼主编.历史教学论[G].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07

[5]吴维宁主编.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G].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21

[6]吴维宁主编.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G].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9

历史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 学科素养 探究性学习教学 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特别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探究和切身体悟,对提升不同学生层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科素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经济类为例,就历史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和实践层面提出一些思考。

一、把握课堂教学四个环节指导策略

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可见,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培养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学引入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解读和分析历史现象,探求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历史思维品质,提高学科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历史探究性学习教学真正发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效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好四个教学指导环节。

1.备课环节: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探究性学习贵在提出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和发现问题。传统模式下教师备课强调备教材、吃透教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探究性学习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发现问题。为此,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应高度关注学生提出的带有某些研究倾向的问题,体现在备课环节中,就是要依据所提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问题的设计既要新奇,也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经过一番真正的探究才能解决。笔者在讲授“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时,结合学生课前“导学”发现的问题,对原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新的设计:(1)传统经济结构与近代化的含义各指什么?(2)与传统经济结构相比,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突出的变动?(3)如何理解近代民族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4)买办商人在民族工业初创中有贡献吗?表现在哪些方面?(5)结合民族工业初创情况概括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通过分层次的探究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探究,获取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学生层面看,也是一种激励和挑战。

2.授课环节:创设师生互动开放的创新思维空间

创新与开放是探究性学习遵循的重要原则。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相关教学内容实施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形成开放、互动、交叉的学习空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离不开利用史料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意识”圆,这也是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史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处理,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完成对历史问题的证据探究。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如评述“互联网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发言比较零碎,交流学习效果不甚明显。如果改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选角度,撰写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互动,效果可能会更好。郭同学的习作《互联网之叩响时代大门》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新时代的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正以一种不可预知的神秘力量有力地叩响21世纪时代的大门。它功能多样,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想念异乡老友的时候,只需在键盘上敲几下,便实现了与老友之间的交流;闲暇之时,在网上搜索视频、游戏冲浪,平淡的日子不再感到乏味;工作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互联网更是我们的好助手,查找资料、答疑解惑,实现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互联网的确是个可爱而伟大的发明,贡献巨大。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不经意间设下不少陷阱,色情、暴力的图片和视频腐蚀着青少年的心……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你我,应当用之有度,明辨是非,擦亮我们的双眼,不被网上的不明信息所蒙蔽。互联网再好,也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永远不可能代替我们的生活,也永远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3.巩固环节:关注课后知识的整理与构建

巩固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及时关注对课后知识的整理、再现、再认和重组,对厘清知识体系、解释历史现象间的联系、探求学习方法有重要的意义。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为例,通过巩固性学习的思考,将“冶炼、纺织、陶瓷”为代表的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提炼成“三张名片”(三千年前的青铜器,二千年前的丝绸,一千年前的瓷器),再联系500年前中国的名片——茶叶,形成了完整的历史时空知识链。在此基础上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就相对容易了:技术先进,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国外,广受赞誉。教师还可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运用,比如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走向的探寻,先明确一个大致的规律:科技发展与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大体接近。宋元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城市繁荣,造就了领先世界的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術的发明;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阻碍,科学技术由前期领先转为停滞。

4.测试环节:注重新材料、新问题、新情境试题探究

综观近年各类考试,均十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命题设置大量新材料、新问题、新情境的试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又达到了考查学生对史料理解、分析、运用的目的。此类题目往往带有很强的探究“示范”性,无论用于平时学生训练或是测试都是十分有益的。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新颖的试题,让学生积极探究思考,为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加强主体性和集体性探究学习的策略

1.开展主体性个性探究,拓展学习新视角。提升学科素养

所谓主体性探究,是一种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研究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确定学习内容,自行选择研究的问题,亲身经历学习活动,通过搜集归纳整理资料,触摸历史事件,感受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理,升华历史认识,完善自我人格。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学生基于学习价值主动投身于探究活动本身,通过开展主体性探究活动,学到新的学习方法,有效拓展学习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的思维品质。

开展主体性研究,应遵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研究是比较恰当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研究。通过探究,“能够培养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以“如何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地位”探究学习为例,一位同学巧借“米商”风雨漂泊二十载的经历,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穿插其中进行论述,较好地诠释了近代资本主义经历的曲折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还学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拓展了学习新视角,有效提升了历史素养。

我是京城一位普通的米商,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不小的米铺。听买米的人说,咱们大清朝和日本的甲午战争,大清朝又打败了,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唉,中国人在中国的地盘上都不能行走,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八国联军走后,我继续开我的米铺,听说广东出了个叫孙文的中年人,成立了一个同盟会的组织,我非常支持这一爱国的行为。武昌起义不久,清政府实施对南方封锁政策,京城的米价翻了一倍多,我无法去南方进货,这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我真羡慕那些在南方开工厂的朋友,他们赚了不少的钱。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宣统帝下诏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老百姓终于不用再受皇帝的统治了。说实话,没了皇帝我开始还真有些不习惯,不过过久了也就没什么了,不管他们怎么改朝换代,我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过。

2.开展集体性课题研究,集合学生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集自主、实践、开放、过程和创新学习于一体的立体式学习。笔者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提供的素材为题,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性课题研究,集合学生群体智慧,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课题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业余生活和社会习俗为主线,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自选组长,自行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走入社区采访社区居民,形成初步调查报告。而后通过采访相关部门,补充资料,润色课题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展示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学习,同学们零距离接触了社会,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社交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研究,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树立热爱家乡的感情,也能更加理性地看待传统和乡土文化。

饮食课题组通过现场采访糕点师傅、品尝富有特色的小吃(“文子”“花饼”“糯糍”“脚掌糕”“泡粉”“酸汤”“芋饺”等),感受县域小吃的风韵魅力和独特的小吃文化。通过亲手试制小吃,学习一种手艺,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课题组针对当地美食缺乏整体规划的不足,提出推广传统特色小吃,建立美食一条街的倡议,反响极大。

居住建筑课题组的同学通过考察明清古街建筑和现代建筑,了解到建筑文化的发展史和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及城市建设的看法,道出百姓的呼声:保留有影响的古建筑,营造特色居室文化。

传统风俗文化课题组从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婚嫁风俗入手,让我们领略到当地特色的婚俗文化。传统的婚嫁习俗——合八字、订亲、发帖、送节、选黄道吉日依旧保留,现实中的婚礼更趋向中西结合,婚嫁礼车一路前行,身着西式婚纱的新娘新郎热情地恭迎嘉宾,摄影师忙着记录下婚礼全程……一幅幅生活化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从中折射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

三、历史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的思考

作为学科素养培养的一项重要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也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最新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在一些学校的开展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开始时轰轰烈烈,热闹一阵后便很快沉寂下来。作为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勇于挑战困难,做探究性学习坚定的促进者。

探究学习课题的选择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防止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学生在进行课题选题时,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喜欢追逐时尚、新颖的题目,往往不着边际,无法研究,最终不了了之;另一种是放任自流,从网络上随便挑一个内容,根本不用自己思考,也不需要做真正的研究,结题时东拼西凑,使探究性学习失去其意义。笔者认为,课题的選择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现状出发,结合学科知识选择学生感兴趣、能研究、有一定开放度的题目,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中,教师对学生的选题、方案设计、研究方法、结题等每个环节都应加以悉心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体研究,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注重集体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合作探究的优势,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第12篇

一、自觉预习, 做好笔记

预习, 从能力看是训练自学能力, 从上课看是为上课做准备, 而从学习看是发挥自身潜力, 自我思维训练、生疑, 为上课自行产生定向探索和作出探索反射,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笔者要求学生自觉预习, 做好笔记。笔记十分重要, 它既是预习成果的书面形式, 又为教师检查提供了量的标准和质的暗示。笔记的内容与要求, 对初学者来说, 主要是按部就班。步骤是:1.初读题目, 体会并写出其含义。2.体会题目是用“物”或“事”或“人”或“观点”做的, 初步体会文体, 揣测假如自己写, 将写什么, 怎样写。在笔记上写明自己的看法及揣测。3.根据有关介绍或注释, 写出文章作者概况, 选自何处。4.写出新词意思 (可查字词典) , 抄下生字、多音字注意并自行拼读。5.初读课文, 写出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记叙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 写人的主要写谁干什么、怎么样、其人如何, 说明文是介绍什么、其事物或事理有何特点功用, 等等, 议论文主要是作者发表了什么看法, 有什么主张, 等等) , 并写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6.写出你有哪些词、句不懂, 你对哪些段落或句子有疑问, 有什么疑问。7.你觉得本文在写法上、语言上有哪些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请写出来。8.初步完成练习题。9.课前演讲, 展示预习成果、见解。各步做完, 就算基本完成了预习任务, 初步达到了目的。

二、积极听课, 口手心到

积极听课, 笔者认为即主动听课, 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否则, 即使通堂静若鸦雀效果也不佳。如何主动听课呢?笔者要求学生:1.老师板书的动手动心, 记下来, 同时思想上要参与板书活动, 思考要板书什么, 怎样板书, 为什么这样板书, 还可怎样板书, 整个思考过程时间很短, 像“过电影”似的完成。2.对于老师的提问, 动心动口。想一想这个问题自己在预习时想到过或思考过没有?该怎么回答?该怎样联系课文内论?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结论?自己有什么别的看法?还有什么不懂?要积极参与思考, 自行发言或听取别人发言, 并对别人的发言, 好的表示赞同, 有意见的提出异议, 从而巩固思维成果。重要的要记下来, 也可在课文上作眉注旁批, 勾画圈点。3.老师反复讲的、慢速讲的、高声讲的, 动心动手, 记下来。4.老师范读的, 动口动心动手。哪些读得重、读得轻, 哪些读得慢、读得快, 哪些是句间连读, 哪些是句内断读, 哪些读得喜悦、读得悲伤, 哪些读得平实或滑稽, 等等。

三、及时复习, 整理笔记

复习时, 笔者要求学生:1.听完课后, 一定要抽时间重读课文, 整理笔记。整理的方法有补充, 修正, 重新编写。2.复习时, 还可自编课文检测题, 供同桌之间、好友之间交换练习。3.及时记忆, 可用填空法、选择法、判断法、尝试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

四、迁移阅读, 模仿写作

学完一两篇课文, 最好模仿写作:1.将所学课文与自读教材相应课文对照, 比较二文的异同。2.摘抄文章极其生动形象的描写、警策的议论, 过渡巧妙的句子, 全文中心句, 重点段落中心句, 等等, 思考它们与全文的关系, 并模仿写法写文章, 写段落。3.模仿文章的题目或人物或选材或篇章结构或中心思想, 写一篇作文。

五、编写提纲, 系统复习

学完一个单元或全书, 必须自觉地进行全面的有重点的系统性复习。笔者要求学生:1.分类列出提纲。汉字、词语、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作文题目及写法、重点段落分析, 可分章分节编写。2.列表填表, 即卡片式复习法。包括生字、多音字卡片, 词语卡片、文学常识卡片 (列出作家姓名、原名、字、号、籍贯、生卒年月、文学地位、文学作品及其贡献, 所选课文等) 、课文内容卡片 (列出文章题目、出处、时代背景、文章体裁、主要内容、主题或观点或特征与用途、写作特点, 等等) , 知识短文卡片、引用典故或句子之含义与出处卡片, 等等。3.设计试题, 反馈复习成果。自行设计考卷, 除熟悉题型外, 还将所学知识变成问题, 进行逆向思维, 同时查询资料, 探求信息, 训练知识的辐射、集中与加工的能力。4.同学间口头互测。将知识变成问题, 互问互答, 巩固记忆, 且通过论辩使知识精确化。

六、掌握构思技巧, 训练构思能力

学生构思作文的关键, 是老师要教给构思操作方法及标准与程序。

1.通过电影排列材料, 选择材料, 决定顺序与详略。

2.记叙文坐标构思法。通过坐标, 可选出适合自己写作的记叙内容, 其要素、其顺序明白可见, 调整顺序也简捷易行, 起草迅速。

3.记叙文填表构思法。如在表格顶部横向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详略等项目, 纵向设起因、时间、地点等项目, 根据写作要求的复杂程度, 可改设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发生”之前还可加“前奏”“序幕”之类, “发展”可加“继续发展”或“一起、一伏、二起、二伏、三起、三伏”之类, “结局”可加“尾声”之类。构思时在表中对应填写即可。

4.说明文提纲构思法、列表构思法。可将“说明对象、特征、性能、用途、发展、说明方法”等依序横向设在表格里, 构思时填写内容即可。根据训练要求说明对象还可加以变更。

5.议论文提纲构思法、列表构思法等。教师通过画表示范, 学生易学, 易操作, 它不仅使学生进行了简便易行、胸有成竹的构思, 而且增强了文体意识。

综上, 要使初中学生学好语文, 关键要搞好常规教学, 注重常规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之形成习惯。有了这些习惯,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授人以渔”, 能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获得语文能力, 为此, 老师要加强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习惯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要自觉预习, 做好笔记;积极听课, 口手心到;及时复习, 整理笔记;编写提纲, 系统复习。引导学生练习作文时要迁移阅读, 模仿写作;掌握构思技巧, 训练构思能力;互改自改作文, 讲评做好笔记。

上一篇:业务体制下一篇: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