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举措范文

2024-07-01

战略性举措范文(精选12篇)

战略性举措 第1篇

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略性。战略性是指全局性和长期性, 包括重大前沿技术领域、对多数行业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领域等。二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新技术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 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已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领域和重点方向, 在推进和落实上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

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长期战略, 切忌短期行为。应根据技术和市场成熟度, 发展一批、培育一批和储备一批。在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前景明朗的领域, 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技术路线尚未稳定, 处于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领域, 需鼓励创新创业企业, 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 培育新兴产业;此外, 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产业化和市场需求前景的技术或者重点支持培育可商业化的技术, 为发展未来的新兴产业做准备。

二是以掌握核心技术与培育市场为突破口。一方面, 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 建设投资增长较快, 研发投入不足, 不掌握核心技术, 许多还是低端制造。因此, 应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工夫。

三是提高市场的可接受性。技术突破和工程化不等于发展产业。前者是解决技术可行性等问题, 而发展产业则要求经济可行和被市场接受。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 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但应是阶段性的。要看到, 仅靠政府补贴政策的行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唯有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开拓市场, 才能提高竞争力, 真正为市场所接受。

四是注意发展质量, 防止片面追求数量。要因地制宜, 根据地区比较优势、技术和产业基础, 选择与本地产业关联作用较大的新兴领域, 集中力量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群, 带动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真正带动区域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不确定性

目前, 世界范围内许多重点新兴技术还处于产业化初期, 技术和市场尚不成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经验可循, 我们不能再依靠模仿和跟踪发达国家的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一是技术发展路线的不确定性。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创新活跃, 技术更新快。如, 液晶显示技术在短短的几年内从5代线升到8.5代乃至更高, 一项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投资项目可能很快过时。二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小、商业模式不确定, 还可能与现有的产品和技术竞争, 市场成长慢。因此, 初期大规模投资效益不一定好。三是产业成长过程中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配套条件不成熟, 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健全。政策、标准等制度变化, 可能对产业发展形成不稳定因素。面对这些不确定性,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重点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相结合。一方面, 应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建设和完善与创新有关的各种要素市场,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 政府要做好战略规划, 培育生产要素市场, 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政策, 支持和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产业发展需要转方式调结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应从全局入手, 统筹规划, 科学引导, 有效监管, 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 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具体到操作层面, 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 要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规划, 配套发展。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 在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下统筹规划, 形成合力, 发挥整体效益。加强相关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各环节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标准、制度和政策的统筹规划。如, 发展风电与配套电源和电网建设统筹规划;发展电动汽车与充电系统、电池技术和汽车技术统筹规划;装备制造国产化要与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标准、检测体系统筹规划等。

第二, 要持续支持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 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和各类科技计划的衔接, 建立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从需求出发倒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 加大示范工程的投入。鼓励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联合体, 建立国家支持和企业分担的投入模式, 通过合理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 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长效机制。

第三, 建立以真实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投资决策机制。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建立全寿命期内能源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 根据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确定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先顺序和优惠政策。

第四,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鼓励需求的政策, 为新兴产业开拓市场创造良好条件。切实落实消费型增值税, 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政策, 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新技术的利用和推广。通过税收、金融等政策, 鼓励采购首台套或首批次重大技术装备。

第五, 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首先, 政府要公平支持各种不同的技术路线, 政府通过制定能耗、安全、环保等标准, 建立市场准入门槛, 由市场选择新兴产业的技术方向。其次, 要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建立反映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和税收体系, 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

第六, 要发挥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的作用, 增加创新活力。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不能过早以规模标准为门槛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要优化创业环境, 孵化和培育创新创业企业, 培育新兴产业。

战略性举措 第2篇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

大战略举措

《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的印发,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主席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要论述、加强军队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开启法治军队建设、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主席亲自决策起草《决定》,亲自审定《决定》,并对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决定》深入贯彻习主席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深刻阐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回应全军官兵呼声和关切,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标志着我军法治建设站上新起点。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党建军治军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用严格的法规、严明的纪律建军治军,积累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鲜明提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并就军事法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上升为党的意志,纳入法治中国建设总体布局,军队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必须清醒看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在部队中还比较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法规制度反映规律不够、结合实际不紧、实用性操作性不强,立法部门化、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军事法规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对违法违纪行为追究不力、惩处不严;一些官兵法治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官兵对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和特权现象反映强烈,等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决定》提出了有效破解的思路、举措和办法。

《决定》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着眼大局、勇于创新,重点突出、举措有力,必须全面学习领会、切实把握精髓要义。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阅读,逐行逐段研读,克服菜单式、跳跃式、片断式学习,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要结合起来学,把学习《决定》与学习习主席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查找自身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存在的差距,坚持边学边思、边学边改、立说立行。

学习贯彻《决定》,关键是党委领导带头。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做起,抓住这个“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精神、法治观念,以此推动全军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必须把法治素养作为领导干部的必备素养,把法治学习纳入党委中心组和理论轮训,把培育法治精神作为强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依法治军的带头人。各级党委、领导要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切实履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主体

战略性举措 第3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继续举办第二届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论坛、聚焦中国特色、推进世界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种世界眼光,是一种大胆探索,是一个战略决策。

第一,建设世界城市在内涵上要立足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主要节点城市。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的做法。我们不是要再造一个纽约、东京或者是伦敦,而是要再造一个北京。要成为全球性国际城市,形成一种能够影响世界的主导力和调控力,需要各种要素的整合集聚,需要遵循一般规律和客观标准。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当遵循规律,坚持标准,同时又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征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要充分地表达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展示北京的独特魅力和创造能力。科学地阐释和创造中国特色的新内涵确实需要下更大的力量进行综合研究,换句话说,要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这是一个带有双重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实践应当也能够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建设世界城市,在路径上要实现超越。今天,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重心“东移”的新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都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业已明朗的大背景。

与此同时,受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的约束,我国目前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阶段、目标等现实状况,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如何建设城市这个大题目上有所突破、有所超越,创造出有自身特色、符合自身需求的各种城市形态。我们要立足世情、国情重新审视和定义一座城市,同时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研究建设好一座城市的思路和对策。

北京选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一奋斗目标是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把握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举措。建设世界城市要学习,更要超越。我认为这种“超越”不是跨越发展阶段,而是体现在战略设计上的谋划和路径选择上的优化。要突破既有的模式和体系,形成新的内涵和要素,创造新的理念和路径。

第三,把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要坚持文化引领。北京拟定了建设世界城市的“三步走”战略,提出了打造“五都”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内涵丰富。按照我的理解,这当中应当包含着文化引领。

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有许多共同的要素,其中文化的作用都十分突出。人类的文明史告诉我们,无论个体还是集体,无论城市还是国家,在高级阶段的竞争,或者说竞争的高级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等实力竞争的背后是理念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中国自身的发展历程同样告诉我们:未来中国的发展文化应当也必将发挥巨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我认为,在高层次、高端形态的世界城市建设和竞争中,文化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本文由新华网提供,略有删减)

浅议制造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举措 第4篇

(一)低质量增长仍是普遍现象

低质量增长是我国制造业真正的挑战。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尽管经历GDP快速增长,但至今仍没有建立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系统,从而造成能源浪费及资源的分配不合理, 造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制造业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市场经济原则下,这三个要素应根据市场原则配置资源,当特定企业或行业因效益不好而面临困境时,市场的选择是迫使该企业破产,而非人为过度干预而被配置在效率不高的企业和行业,其后果是企业和行业的低效率,综合后果就是经济增速在不断下滑。

(二)创新意识淡薄及人才匮乏

我国制造业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技术落后,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加大,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却产出不高,效率低下;其次是人力资源短缺,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的是国际化、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自主创新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却往往受到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创新环境。

二、制造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一)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我国制造业的突出优势,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在不断流失。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闲置土地、劳动力密集、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提升,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逆转,直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同时,又面临着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把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因此,实际上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压力。

(二)企业自主创新仍显不足

大部分产业发展还处于无序集聚阶段。企业还在一窝蜂地竞相搞贴牌生产,生产规模和品牌还受制于跨国公司,生产环节基本处于产品价值链低端,靠作为跨国公司全球加工基地获得发展动力的特点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企业在技术进步上还是以跟踪模仿为主。由于大多数企业热衷于搞贴牌生产,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技术进步依然依赖国外,产品科技含量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相对缺乏。大多数企业只愿意搞一些简单的技术开发或工艺改进,真心实意想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的企业还不多。

科教实力与产业技术发展尚未形成合力。我国现有的科教活动与产业之间在创新活动上缺乏紧密的联系,还未形成创新合力,产业创新活动因此很难得到前沿基础研究的支持。

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滞后。我国尚未有效建立起为产业创新服务的公共平台,特别是广大中小创新型企业急需的共性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工艺配套等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相当缺乏,因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升级与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加快

主导产业突出,初步形成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2000年,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产品产值达2516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4.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居于首位,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5%。同时,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自主品牌。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加强,日益向国际化迈进。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逐步增强,2000年投入研究开发经费达61亿元,企业投入占70%; 依托企业共组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8家,占广东省已建工程中心的80%。

从技术来源分析,42.5%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是企业自行研究开发实现的; 技术来源于国外及港澳台的产品产值比例由67%下降到44.15%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趋向国际化,产品出日保持较大增幅。

三、制造业实现战略转型应采取的相关举措

虽然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国,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增长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步伐沉重而艰难。推动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努力培育“第三次工业革命”环境下源自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竞争优势,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实施好以下几方面战略举措。

(一)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当前,制造业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同样重要。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以全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整合全球资源和运作的能力。

1.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供应链全球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贸易使得供应链全球化发展成为必然。处于全球化的企业只有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也要立足于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

2.形成生产的全球化。要把生产厂房建在生产成本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形成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网络化体系,向全世界提供商品。

3.实现研发的全球化。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呈上升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一是海外研发的比重逐渐上升;二是海外研发在东道国研发体系中的作用日渐上升。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也应当趋于全球化。有实力的企业要把更多的研发工作转移到国外。为了抢占技术与市场的制高点,应当把一部分核心创新工作首先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4. 实现公司治理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逐渐扩展为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公司战略、组织架构、商业模式、风险管控和人力资源等治理方面的全球化。有志于实现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应当以此为借鉴。

(二)加快管理创新,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当前,为了给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宝贵时间,加强管理就必然成为企业控制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加强管理更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1.扎实地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基。 没有扎实有效的基础管理,企业各项管理不仅难以规范也容易流于形式。当然,企业只做好基础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胆实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应当建立在基础管理的根基之上,管理创新和发展又能深化基础管理。基础管理要求管理创新必须符合基本业务规范,管理创新则要求基础管理不断更新。没有管理创新,基础管理就没有新的依托; 没有基础管理,管理创新和发展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 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关系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是既牵制、又促进的关系。要处理好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必须把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总体设计目标下同步运行,必须按高度协调的要求去解决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中的矛盾和问题。

2. 把实业管理与虚拟经营相结合。作为适应多变的需求与竞争环境的动态企业经营观的产物,虚拟经营能够提高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加快产品的扩张速度。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菲利普、索尼等正是通过虚拟经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虚拟经营必须以实体经营为基础,应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关键性资源的掌握。企业不能全部借助外部力量,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控制住关键性资源,如产品设计、销售网络等,以免受制于人。二是不要片面追求规模大,而要努力追求实力强。 企业家应当把关注的焦点从扩大规模转向增强实力。规模的扩张必须适度,应当以竞争能力强、市场形象好、效益高作为企业长期成长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三是对组织结构不必强调完整齐全,而要强调精干高效。通过市场选择和交易,让社会上的优质资源为企业服务,既降低成本,又减少内部摩擦,使各种优质资源更加有效地发挥效能,提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功能。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成为一种以往其他方式和技术手段都无法比拟的最优资源配置方式。信息化可以加速重构我国制造业生产组织体系,加快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步伐, 并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毫无疑问,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打造国际竞争力的不二选择。新时期实施信息化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技术选择与信息标准化。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的选择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首选问题。全面来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因而,信息化投入应当更趋理性化、合理化, 信息化一定要适应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并非最昂贵、最高级的设备就一定是最好的。当然,技术选择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追求先进性,不断升级技术水平,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切实注重系统的集成和开放。从技术角度看,信息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不同标准的信息及单个的设备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信息孤岛”,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造成产能的浪费。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这一点对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2.防止唯技术论的倾向。当前,国内企业的硬件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并不多,但许多时候却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原因就在于信息能力首先是非技术的。根据专家的观点,决定信息能力的七要素是:人员技能、程序、组织结构、文化、领导艺术、技术和信息本身。技术只是决定信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凭经验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技术上,以求取信息应用能力,而技术实际上仅占企业信息能力的10%。这正是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一些企业只追求技术本身,只建设了支撑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而忽视了信息化的其他要素。信息化硬件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硬件在技术上的先进,还依赖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支持。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当前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丧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实现战略转型。文章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加快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战略性举措 第5篇

一、中央

1、“四个全面”: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体现了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大思路。

2、“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发展、新要求,是习总书记对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与完善。

二、浙江省

3、“八八战略”:

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4、“工作十法”:

“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兼顾法: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讲究工作的先行后续,找准节奏、分配力度,避免抓点丢面、抓小丢大、抓枝节丢大局、抓小势丢大势。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重点突破法: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强大声势,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攻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抓住牛鼻子。

“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法: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因地制宜法:根据各地不同的优势劣势,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创造性地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的典型引路法:调查研究研究典型,推动工作运用典型,改革试点复制典型,努力形成“一花开后百花香”的可喜局面。

“一锤一锤钉钉子”的一抓到底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对认准了的事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蹄疾步稳、急而不躁”的循序渐进法:善于掌握形势和气势,善于把握节奏和步骤,善于分配力量和力度,尊重规律、讲究章法,把握节奏、走稳步子。

“跟着群众跳火坑”的群众工作法:群众工作要有的放矢、要做在平时、要实实在在,切实体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抓具体、具体抓”的亲力亲为法:悟透抓具体的“理”,掌握抓具体的“法”,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落实到具体事情上。

“干着指挥、带头冲锋”的以上率下法:领导干部要敢担当、勇奋斗,善于带头、善于率下。

三、温州市

5、“十大举措”:

中共温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十大举措”,主要包括:

“两大回归”即推动实体经济回归和温商回归,夯实经济基础,打造民营经济“升级版”。“两大平台”即打造省级产业集聚区和小微企业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两大空间”即开辟海涂围垦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空间,破解发展用地制约,创造新一轮发展空间新优势。

“两大突破口”即治水和“三改一拆”,尽快改善发展硬环境,打造“美丽浙南水乡”。

“两大统筹”即统筹城与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生态型、组团型、智慧型大都市区。

“两大机遇”即抓住改革试点和对台合作的机遇,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对台开放战略,为赶超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两大载体”即依托创新平台和招才引智载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启赶超发展的强大引擎。

“两大抓手”即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两大舆论场”即网络舆论和对外宣传,管好这两个舆论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凝聚赶超发展正能量。

“两大机制”即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和群众评议,强化制度建设,着力改善发展软环境。

6、“五化战略”:

国外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与举措 第6篇

随着产业范围的扩大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重要性不断上升。近年来,欧洲以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通过深入研究信息服务业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能级、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等领域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新战略,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对我国发展信息服务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欧洲:建立信息服务统一市场

欧洲地区信息服务业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互联网普及率较高,服务形态丰富,网络搜索、即时通信等传统数字应用依然保持较高市场收入,移动视频、社交网络、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

欧盟各国十分注重信息服务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洲数字竞争力报告》显示,自1995年以来,欧盟约50%的经济增长归功于信息通信技术。如今,欧洲数字经济的规模和范围持续增长,60%的欧盟人口使用互联网。根据Internet World Stats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3月,德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突破6510万人,俄罗斯、英国等紧随其后,用户规模达到5970万人和5140万人。

欧盟委员会将发展信息服务业视为构建“数字单一市场”的重中之重,包括开发数字内容市场、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建立和维护消费者对数字化统一市场的信任、构建电信服务统一市场等。为加强消费者对数字化统一市场的信任度,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对跨国实物商品交易、数字化内容及其服务的交易提供法律保护。

欧洲各国的信息服务业发展各有所长。法国信息服务业围绕固定和移动宽带、推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扶持电子信息企业展开。2013年年初,法国在“2012年欧洲数字化战略”所定目标框架内,提出“法国数字化路线图”,计划在15座城市创建“地方性数字化城区”,以此提高法国在数字化领域的创造性和多样性;为鼓励中小型企业加大数字化投资建设力度,法国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3亿欧元贴息贷款。计划到2013年年底,法国数字经济部建立一个“数字化计划实验室”,通过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推动数字化工具的研发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本国在欧洲地区的产业优势地位,2011年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颁布《数字德国2015》,明确信息通信和新媒体领域发展目标,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支持相关研发技术成果转化,重点推动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成长、加快教育培训网络化与数字化进程,强化德国经济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日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日本是全球信息服务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30%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热点业务集中在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会网络、移动支付和近距离识别应用、移动电视、位置服务和移动广告。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0万亿日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7%。日本的互联网公司通常采取集中用户、结合本土特点的方法来开创市场,日本移动运营商KDDI、NTT DOCOMO将移动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互通融合,丰富移动互联网业务种类,让用户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接入与服务体验。

为加强包括互联网服务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总务省推进制定新版“信息技术维新愿景”,组建全球联盟,创建新一代网络通信试验平台,面向全球推进研发与标准化活动,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韩国:抢占下一代网络服务先机

韩国移动互联网无论是业务类型还是服务质量已登上新台阶,从早期的铃声下载、新闻服务等向移动多媒体、移动社会网络、移动用户创造内容等转移。韩国政府将信息服务业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全力推动,从两大政策体系推进本国信息服务业发展。

一是解决当前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促进计划”,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确立在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等新型网络环境下启用IPv6,为未来不同类型智能网络服务提供示范。二是发布《面向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计划》,促使韩国十年内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头羊。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计划五年内在互联网领域投入38.1万亿韩元,该笔资金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承担。其中,政府出资5389亿韩元,主要用于技术开发、示范工程、建设测试床等;其余由民间企业负责投入,主要用于新型无线网络建设。

回顾近年来国外信息服务业发展策略,欧洲地区从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在尊重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同时,政府发挥积极作用,重视为企业提供基础公共服务,紧密围绕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制定鼓励性扶持政策,推动信息服务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日、韩等国家则是产业发展思路超前,技术与服务标准的统一、运营商的主导作用、一系列特色应用以及政府制定实施的先发于他国的产业战略,保证了这两个国家的信息服务业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战略性举措 第7篇

一、日本企业物流系统的形成与成因分析

日本企业真正开始构建自身的物流系统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田信哉(1999)[2]认为,日本企业物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的物流功能分散化管理阶段,这一时期企业没有物流意识;60年代的物流功能一体化阶段,企业致力于提高物流能力和成本管理水平;70年代的物流管理阶段,企业追求物流生产率和物流效率;80年代的战略物流阶段,企业开始确立物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发展现代物流;90年代后的和谐物流发展阶段,企业追求物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五个阶段的划分是基于企业物流系统的演进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得出的结论。可见,日本企业物流系统的形成并不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战略的需要。虽然物流对社会基础设施和技术等条件依赖性较强,但是这些只是物流赖以发展的外部条件,日本零售业的大型化、业态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企业流通系列化战略的实施才是日本企业物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根源。

二、日本企业高效物流系统构建的战略举措

1. 不断提升先进的物流理念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日本企业物流理念的提升和物流功能的整合进程很快。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把物流理解为运输、保管、包装各种活动的综合体。60年代,日本通产省的《关于流通活动系统化》一文,提出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来把握流通活动和物流的基本功能。70年代,运输省发表了《走向物流系统化的道路》,认为物流系统是经济社会的子系统,提出构建理想的物流系统思路[3]。在先进的物流理念指导下,日本企业不仅把物流视作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而且把物流系统的构建看作是一个集物流组织、物流网络、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作业系统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治理过程。

2. 制定明确的物流发展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就在物流系统构建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物流发展规划,确立了具体的阶段性的物流发展目标。1970年,花王公司制定了“物流合理化、现代化五年计划”,旨在推动物流的自动化、标准化以及信息化建设。80年代初期,花王公司又制定了旨在构筑高效物流配送网络的“配送据点一体化计划”。1986年,资生堂公司推出了旨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库存的“物流体制整备计划”[4]。这些物流规划的制定都是在充分查找企业物流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做出的,因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效果也较明显。

3. 高层领军、全员参与

物流改革与创新牵涉到组织的变动和人员重组,只有在得到企业高层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日本札幌啤酒公司在公司高层的领导下,自1997年开始进行全公司的物流系统重构。构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把工厂物流的相关组织转交给分公司,实现分公司层面对物流的整合;二个是把分公司物流部门归并到总公司物流部门,实现了全国库存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同时整合物流子公司,成立札幌流通系统株式会社,负责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运营;三是把公司物流部整合到供应链管理部门,由该部门对公司物流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物流系统重构使该公司的物流成本降至同行业最低。札幌集团董事长认为,企业物流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的身先士卒和企业各部门员工的积极参与[5]。

4. 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日本企业在物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十分注重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夏普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基于库存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在各销售公司逐步导入计算机;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打造完成了连接商品中心、流通中心、销售分公司与总公司的OS(On Line System)网;80年代末至90年代后半期,重点开发导入了物流支持信息系统;90年代以后,把隶属于不同部门、分公司的订单接收系统全部纳入中心计算机管理,实现了物流信息的集约化,并设立两个订单接收中心,扩大通过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的订货业务;实现物流信息的数据库化,为需求预测提供服务[6]。日本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大力投入和建设为构建完善的物流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5. 倾力打造静脉物流网络

日本企业在构建自身物流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动脉物流体系的建设,而且在发展循环型经济的理念下致力于静脉物流体系的构建,打造动脉物流与静脉物流一体化的循环型物流网络。富士通公司把分布在国内的5个回收中心与全国规模的物流网络有机地连接起来,构筑起连接客户、集货地点与回收中心的全国性静脉物流网络,确保回收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该公司在欧洲、北美、中国和东南亚等世界范围内构筑起了全球化静脉物流网络,为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循环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几点启示

1. 提高物流认识,确立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

树立正确的现代物流理念是企业物流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在构建物流系统过程中的行动指针。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已得到确立,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有些企业还把物流看作是企业的成本中心。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 制定明确的物流发展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物流系统建设

企业物流系统的构建应该在对企业自身的物流问题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的,绝不能一蹴而就。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市场需求、企业自身实力与能力等都是企业进行物流系统决策应该考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物流发展目标和物流系统构建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物流系统建设。

3. 大胆进行组织机构改革,提高物流部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确立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必然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兼顾效率与效果的物流改革其实就是一个对企业组织进行创造性破坏并再加以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势必会加剧企业内部矛盾,影响企业正常的运营。企业高层的支持和参与是物流改革环境下企业组织机构调整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企业高层的积极推动之下,提高企业各部门对物流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以企业利益为先,企业组织机构调整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4. 加快物流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完善物流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是推动制造业物流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庞大的销售网络与物流网络的构建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作保障,就无法支撑庞大的销售与物流网络的正常运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和企业物流管理的需求,盲目投资和一味地追求其技术上的先进性都是不可取的。

5. 努力打造静脉物流体系,推动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物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之一。物流是一个系统,它强调物流功能的集成与统一。绿色物流的追求目标是物流与自然环境的共生,静脉物流体系的构建更是企业在环保、能源、资源等领域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物流举措。我国企业在发展正向物流系统的同时,应对静脉物流体系的构建倾注一定的热情。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我国企业构建完善的物流系统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文章提出,借鉴日本企业物流系统构筑经验,我国企业在构建物流系统时,应提高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制定明确的物流发展规划;大胆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加快物流信息化发展进程;努力打造静脉物流体系。

关键词:日本,企业物流,物流系统,静脉物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战略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7-39.

[2]中田信哉.物流战略の审际[M].东京:日本能率协会マネジメントセンタ一,1999.107-113.

[3]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5-16.

[4]、[5]李瑞雪.日本企业の物流システムの形成と开展[J]国际关系研究フォ一ラム,2002,(22).179-196.

战略性举措 第8篇

当企业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这些变化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前景,要求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战略做出大幅度的调整,这就叫战略调整,也叫“战略转折点”。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特尔公司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战略调整,当时计算机存储芯片是其主要业务,但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公司的芯片价格比英特尔公司的价格低10%,而且价格战愈演愈烈。英特尔公司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决定放弃存储芯片业务,全力以赴进入薇处理器业务,结果大获成功。

当前,珠三角的中小企业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内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市场订单减少,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审时度势进行常规的、有限的、甚至是彻底的、企业转向的战略调整,这对于纠正珠三角中小企业的战略偏差,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趋向吻合很有必要。

二、珠三角中小企业战略调整的动因分析

1. 珠三角中小企业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广东是我国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地区,这里改革开放前 (闭关锁国) 是我国的后门,基本没有什么工业,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由于与香港和澳门的关系,加上国家的政策扶持,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最早的形式是“三来一补”的代工工厂,主要包括:港台企业投资的“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工厂;海外华人华侨企业投资的大陆工厂;本地人成立的企业,当然也是外贸加工企业;上世纪90年代尤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海外华人华侨归国创业,成立的企业,大多也是加工型中小规模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融合的不断深入,珠三角中小企业开始独立发展。佛山尤其顺德的中小企业,开始走自主品牌的发展路子。与此同时,珠三角的代工企业继续发展代工贸易与展会经济。总体来看,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多为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企业,主要承接外来订单,出口加工等,市场基本在国外,近30年来,基本是和外部市场打交道,企业熟悉国际市场,原料、客户、产品和销售渠道以外部为主,很少在国内市场开拓;以代工和贴牌为主,很少拥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创立自己的品牌的企业。所以这次起源于美国的以有效需求不足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一爆发,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首先受到重创,因为外销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下降,企业订单减少,这直接影响到以出口为主企业的业务,所以这些企业轻则裁员,重则倒闭。

2. 珠三角企业处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珠三角的产业群基本上由早期引入的港澳台企业带动发展起来,90年代日本企业转移而来的劳动密集、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产业群,如:深圳宝安龙华、龙岗的初级电子产品、电子配件、电机配件;龙岗观澜与东莞石井的休闲产业产品;东莞樟木头、长安、常平和龙岗横岗镇的鞋业;东莞清溪、塘夏、凤岗的电子产业;长安、高步镇等地的玩具;常平、虎门、大朗的服装、棉纺产业;厚街、大岭山的家具业等等;另外还有:深圳关外的塑胶产业、技术密集型电子产业、广东潮汕地区也大部分在做代工外贸。整个深圳关外和东莞市所属各镇均是连绵不断的代工企业产业集群,这些产业企业几乎走的都是代工贸易,是国外各国品牌的加工厂,靠着规模和廉价劳动力赚取的均是微薄的代工费;在国际分工中属于最脆弱的一个环节,命运掌握在品牌所有者手中;一旦国外品牌所有者在市场、资金等有点波动,或者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代工产业将受到致命的打击。而珠三角的深圳关内、广州各区、佛山各区、中山各镇、珠海各区、惠州各区县的企业主流基本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发展转型,拥有自主品牌,当然也同时兼顾OEM;因为有自己独立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所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

从以上而知,没有自己的品牌,不做国内市场,单一为国外企业加工的企业,受外部环境冲击大,反之受冲击较小,当然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辩证看待。

3. 珠三角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短视。东莞、深圳关外企业大多为三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加工工厂,部分外资企业的管理或市场总部则在香港、台湾、欧美等地,这里只是这些企业发挥比较优势的世界工厂之一,所以没有长远战略规划和长期打算,只为暂时的赚钱之地。随着资源比较优势的丧失,随时可能搬迁。所有没有长期计划、长期目标、长期战略。

4. 珠三角中小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这通常从净出口的角度来估计过剩生产能力的,指当国内出口 (生产能力) 超过国际消费 (主要是欧美日进口市场) 能力。广东过剩生产能力是GDP的25%,而全国平均是GDP的8%,广东过剩生产能力是全国最高的,不难想象经济危机后为什么广东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回落。为什么经济危机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最先受冲击。

5.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四阶段论”,珠三角大部分中小企业尚处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转变阶段,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影响较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总之,珠三角中小企业战略调整的动因主要是内部原因-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发展战略短视;受资源约束。外部经济危机也是主要原因,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三、珠三角中小企业战略调整的主要举措

一般来说,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继续实施以前战略,将会偏离原先的目标,或者很难实现原先的目标,这就需要进行战略调整,目前,珠三角中小企业可采用战略调整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从“向外”转为“向内”战略,这是一种有限的战略变化。这种战略有三种形式:一是从做国际市场,转向做国内市场,要求产品的整体概念、价格、包装、品牌、广告、渠道要全新构建;二是从重视外部经营,转为对内重视管理,即从粗放经营走向精益管理,这也是一种从外到内的转变。如丰田的精益生产就是因为发生了经济危机以后,被逼出来的,加上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已超过丰田很多年,丰田只有靠节约、靠降低成本,靠加强管理来跟美国竞争。所以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面对危机,要下决心在生产管理上下功夫,要把自己打造成能工巧匠,多出精品,做到“小而精、小而巧”;三是企业团队从原来的求外向求内发展。以前的团队是招聘,或去挖去请,目前的危机下需要改变思维,要慢慢地从内部培养开始。有自己的队伍,企业才能成为常青树,百年老店。

2. 从单一作战转向联合作战战略。珠三角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单兵作战,在开拓国内市场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间则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联合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两种。松散型联合指企业之间仅局限于生产协作或专业化分工的联合,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基本不合作。这种方式企业之间比较自由,竞争力不强。紧密型联合是除生产协作外,还进行资金、人力、销售方面的联合,如相互持股、融资、联合销售等,这种方式企业相互关系密切,容易形成凝聚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珠三角中小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的时候应该学习江浙的企业,江浙的企业为了开拓市场,一般若干企业组成联盟,共用品牌,合力开发市场,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3. 从贴牌转向品牌战略。贴牌一般是企业按照品牌厂家的设计和要求生产产品,产品完工后,按照事先签订的合同标准交货,收取加工费用。这种模式制造厂家一般只获取很少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都属于品牌厂家。例如芭比娃娃的生产厂在珠三角,卖一个芭比娃娃,生产厂家赚一美元,而品牌厂家赚九美元,可见品牌的魅力。所谓品牌,就是产品的商业名称,可以想一想,一个厂家在市场上生产、销售产品,但产品的名字用的别人的,对于生产厂家来讲这是什么感受呢,所以,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一定要有自己的牌子,要制定品牌战略。当然这是要花钱的,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长远来看,实施品牌战略是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4. 从盲目跟风转向寻找市场空隙战略。珠三角企业多为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多为生产批量小、花色品种多、价格灵活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不被大企业青睐,珠三角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时候,同样要发挥这一优势,“大厂遗漏的我们拣,大厂缺乏的我们补,大厂不做的我们做。”拾遗补缺,错位经营。

5. 从现有的经营领域转向别的经营领域,即放弃自己原先的业务,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向。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向企业比较熟悉的行业转向,放弃或减少国外市场经营,增加国内市场经营;二是从一个行业中脱离出来,转到一个全新的行业,这种情况在企业面临环境巨变,企业难以招架的情况下采用。

总之,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特别是自身的长期核心能力来进行战略调整。

摘要:当前, 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出现了市场订单减少, 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究其原因, 主要是珠三角企业处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发展战略短视;受资源约束。因此, 企业必须审时度势进行常规的、有限的、彻底的企业转向的战略调整, 从“向外”转为“向内”战略;从单一作战转向联合作战战略;从贴牌转向品牌战略;从盲目跟风转向寻找市场空隙战略, 以积极的思维和行动化解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战略调整

参考文献

[1][美]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战略管理:概念和案例 (第10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美]卡尔·W·斯特恩.公司战略透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3]徐向艺.企业战略管理[M].济南:黄河出版社, 2002.

[4]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 (第3版)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战略性举措 第9篇

在5月17日举办的“2016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 工信部表示将实行三大举措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

如今, 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 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为此, 工信部推出了三大举措,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证:一、深入实施“宽带中国”专项行动;二、扎实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持续降低创业、创新成本;三、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 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落实。

战略性举措 第10篇

1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农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 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必然要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依托进行应用推广, 广大农民也迫切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减小劳动强度。当前,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加快传统农业转型, 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1.2 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解放农村劳动力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 1台联合收割机几乎可以取代200个劳动力, 1台大型挖掘机甚至可以取代多达600个劳动力。农机技术推广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 传统由劳动力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 农村富余劳动力会向第2、3产业和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跨地区作业, 更加突显了农机的使用效益, 免去了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时节返乡的后顾之忧。

1.3 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习惯, 推动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 农机技术推广不单只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过去, 农民习惯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 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 农民逐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 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些农民更是“解放”自己, 外出到城镇或大城市务工, 进一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农民渐渐可以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战略举措

2.1 加大农机技术宣传力度

农民作为人的因素影响着农机技术的推广成效。因此, 农机技术要大力推广, 关键还在于解放农民思想, 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经济比较落后, 道路交通不便, 信息相对闭塞, 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科技意识匮乏, 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 思想观念偏向保守, 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这就需要大力借助广播、板报、标语、农技人员培训、派发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 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力度, 使农民意识到农机技术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转变他们固有的传统思想。

2.2 完善农机技术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农民服务, 因此, 在帮助农民购买农机的过程中, 要注重专业信息的服务, 将正确的驾驶、维护知识传授给农民, 定期做好农机操作培训、示范,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农机技术指导手册并向农民发放,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农机设备损坏报废。同时, 对于农机的“三包”, 要保持与制造厂商和销售部门的联系, 切实履行“三包”承诺, 并且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 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发布, 引导广大农民使用最新的农机技术。

2.3 通过补贴优化农机装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国家对购置农机的补贴种类有所增加, 目前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 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机购机补贴等农机具购置补贴。要加快新农村建设, 惠及更多农民, 就要不断加大农机补贴的力度, 以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为依据优化农机装备, 使农机化向着结构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目标发展。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 要把握推广的主动性, 落实指导性生产, 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2.4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如何, 与推广队伍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 现代化农机技术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来推广。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需要有稳定的、高水平的推广队伍来实施。推广队伍要积极参加农业部或省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进修学习, 通过到外地考察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推广经验, 或邀请农技专家开课, 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坚持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并重, 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观念, 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 锻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农机推广队伍。

2.5 设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要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 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地理环境, 设立多种类型的推广示范基地, 为各式先进的农机技术提供使用的场所, 使更多农民认识农机, 了解农机, 关注农机, 从而积极利用农机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国家和政府在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力度的同时, 农机推广部门、农民合作社、各种民间组织、种植大户乃至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可以形成合力, 构建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比如依靠种植大户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在乡镇范围内有针对性地选取10个种植大户, 利用项目推广资金给予其适当的补贴设立若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形成对农民群众的带头作用。

3 结语

立足我国新农村建设, 农机推广工作牵涉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果断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予以落实, 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

摘要:农业机械可以提升农村生产力, 实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转移。本文首先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性, 继而提出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战略举措, 旨在充分发挥农机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技推广,农机,重要性,战略

参考文献

战略性举措 第11篇

[关键词]食品工业;产业链;品牌带动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4.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2.013

在当前转结构、调方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越来越注重质量提升。而根据产业发展的周期规律,当一个产业完成了发展初始阶段的规模扩大、速度提升、集聚提高与环境营造后,就会更加注重效益提高、结构优化、价值增加与潜力挖掘,即要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

食品工业是指主要以农、林、牧、渔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的工业体系。食品工业是河南省的第一支柱产业。据测算,2013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资产总值占全部工业资产总值的11%,利润占全部工业利润的17.6%,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13.2%,河南省食品工业已经实现了“量”的积累。[1]但河南省食品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率)较低,仅为3.5%,低于一些行业10%以上的水平。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省食品工业还必须向“质”的方面提升迈进。当前河南省食品工业为什么必须提升迈进?提升迈进的基础与条件又是什么?如何提升迈进?本文拟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以供业内参考。

在统计上,我国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与烟草制品四大类产业。本文所说的产业发展质量是指区域特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蕴含或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可以用规模与效率、结构与体系、功能与价值、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评价指标来衡量[2]。

一、河南省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的必要性食品工业固有的特征、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着河南省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十分必要。

1.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需要

食品工业具有产品非标准化、品种多样化、产品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永不衰落的基础性产业。食品安全始终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而食品非标准化与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又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近年来,常有因为某一个食品安全事件而致整个产业发展受阻的情况发生,如“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等,都给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个发展质量良好的产业必定是极少发生安全事故的产业。河南省作为食品工业大省,固然需要注意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但提升发展质量才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根本之策。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食品工业是行业跨度大、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环节繁多且相互影响的产业。基于这一特点,河南省食品工业提升发展质量不仅可以优化自身产业结构,而且可以辐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食品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从而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从河南省食品工业内部构成看,河南省农副食品大多是粗加工的,深加工食品较少,仅占10%,相比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中70%为食品深加工,亟需提高深加工程度,优化产品结构;同样,河南省肉类食品加工量只占全部肉类食品产量的5%,蔬菜加工量只占蔬菜总产量的30%,远低于发达国家分别为25%和90%的比例,且存在产品结构优化问题[3]。从河南省的整体产业结构看,由于食品工业关联度高、行业跨度大,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必然会促进相关产业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3.应对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的重要时期,社会有效需求不断释放,居民食品消费需求进入结构不断升级的新阶段,表现为农村食品的多样化、城市食品的丰富化、家庭膳食的社会化、食物结构的健康化。发达国家加工食品已占到食品消费总量的70%~80%,我国目前只占到20%[4],相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加工食品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食品工业作为居民消费的基础行业,作为最典型的消费品产业,将从这些变化中直接受益。当然,这需要食品工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质量,及时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因此,作为食品工业大省,河南省必须根据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不断提升其食品工业发展质量。

4.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

目前,河南省正在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这三大战略既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又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三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均有赖于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其原因在于:一是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需要通过多种战略举措实现农业现代化,以使粮食产量稳定、质量提升,而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食品工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二是中原经济区“两不三新”建设目标需要食品工业通过提升发展质量来引领新型工业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之一是把河南省建成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基地,实现这一功能定位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三是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定位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高地与现代产业中心,这一定位有助于吸引聚集更多高端生产要素,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反过来,河南省食品工业也只有更快地提升其发展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港区的发展定位。

二、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在产业规模、企业集聚、产值贡献、环境营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从效率改进、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潜力挖掘等方面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规模较大但效率不高

规模与效率可以反映产业发展的综合实效,是产业发展质量评价的基础性指标。以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来度量食品工业产业规模,河南省食品工业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2。据计算,2011年,在全国31个省市中,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产业规模排名第2,饮料制造业产业规模排名第3,烟草制品业排名第6[5]。同时,苏静[6]的研究也表明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因子排名全国第2位,仅落后于山东省。

但是,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效率并不高,仅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年均从业人员)、资本产出率(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三个指标来度量发展效率,2011年河南省食品工业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资产利润率位于全国第15名,其中烟草制品业的效率更是处于全国中下水平,位居第20名。同时,苏静[6]的研究还表明河南省食品工业效率因子排名全国第15位。可见,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虽较大但效率不高。

2.集聚初显但结构不优

产业集聚与结构状况是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产业集聚反映产业空间发展强度状况,而产业结构则反映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构成状况。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日益呈现集聚态势。郑州、漯河、鹤壁、周口、商丘、许昌6个地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61.2%以上;同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汤阴食品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遂平县产业聚集区、新郑薛店食品工业园区、郑州马寨食品产业集聚区、永城面粉产业集群、淇县禽肉加工基地等享誉省内外,临颍县、淇县、新郑市等县(市、区)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食品工业集聚效应在这些地区日益凸显。

但河南省食品工业结构有待优化。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据计算,2013年,河南省食品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在全省食品工业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8%、20.3%、14.6%、17.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较大,而代表精深加工的食品制造业、高附加值的饮料制造业和高税收的烟草制品业占比偏低,相比于上海(占比为18291241),内部结构不优。从主要产品构成看,河南省生产的小麦粉、速冻米面、方便面、饼干等食品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7%、72%、27%和31%,居国内首位;味精、饮料酒等食品产量居全国第2位;鲜冷藏冻肉、白酒等食品产量居全国第3位[7];但这些产品均属于粗加工食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从企业结构上看,2011年,河南省食品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仅有5家、超50亿元的仅有10家,其他90%以上的企业为小型企业,企业规模整体上处于小而散的状态。从企业品牌数量看,河南省食品工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家、中国名牌产品15个[8],而山东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8家、中国名牌产品62个[9]。相较于山东省,河南省食品工业的品牌结构不合理。

3.贡献较大但开放度不够

产业贡献与产业开放程度也是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产业贡献主要体现在就业带动与税收方面,而产业开放度主要体现在产业对区域外的影响。就产业贡献而言,河南省食品工业贡献巨大。据统计,201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73.7亿元,上缴税金428.8亿元(烟草制品业占其中的55.2%),食品工业用占全部工业140%的销售收入创造出17.3%的利润和21.8%的税金。不仅如此,食品工业带动能力日趋增强,直接安置就业人数达70多万人,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达300万人,2 000万农民从事原料生产,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10]

但河南省食品工业的开放度不够,对区域外的影响较小。一是主要产品走出去的少,2011年,河南省食品工业出口交货值为66.4亿元,仅占工业销售值的1.0%,远低于山东省的1 101.5亿元(占工业销售值的9.4%);其中,具有规模优势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的出口占比分别是0.6%、1.8%、1.7%,远低于山东省的10.1%、10.4%、4%。二是产业利用港澳台与外商资本的较少,2011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资本构成中港澳台资本与外商资本合计为67.7亿元(占实收资本的比例为9.7%),远低于山东省的222亿元(占实收资本的比例为21.4%)。其中,具有规模优势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的利用外资占比分别是139%、5.6%、6.4%,远低于山东省的19.4%、297%、24.8%。由此可见,河南省食品工业的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

4.环境良好但创新不足

产业发展环境与创新程度是反映产业发展质量的潜力指标,环境良好与创新能力强表明产业发展质量高。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环境良好。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作为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省发展食品工业具有原料与劳动力成本优势。二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食品工业发展一直比较重视。从“十五”以来,连续三个五年规划对食品工业进行重点培育,食品工业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出台的《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未来十年河南食品工业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实现路径。三是对产业发展予以资金支持,通过设立食品工业升级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和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每年安排近1亿元资金支持食品工业发展。

但是,河南省食品工业创新能力不强。首先,从创新投入上看,2011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科技研发强度为0.28%,远低于山东省的0.49%,尤其是代表精深加工的食品制造业,研发强度仅为0.31%,仅是山东省的1/3;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的研发强度分别为024%、0.50%、013%,均低于山东省(其分别为036%、0.95%、041%)。其次,从创新产出看,2011年,河南省食品工业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之比)为4.12%,低于山东省5.7%的水平,尤其是河南省具有优势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新产品销售率分别为1.99%、3.75%,远低于山东省的419%、7.48%的水平。此外,2011年河南省食品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仅为430个,仅接近山东省843个的 1/2;具有优势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更少,仅为163个,远低于山东省386个的数量。创新驱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而创新能力弱,使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缺乏后劲,潜力不足。

三、河南省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的建议措施尽管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在产业规模、产业集聚、产业贡献、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仍存在效益不高、结构不优、开放不够、创新不足等问题,未来提升河南省食品工业质量必须在产业链、品牌、开放、创新等方面采取大战略、大举措。

1.实施产业链带动战略,提高发展效率

产业发展效率受结构、开放程度、创新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食品工业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提高发展效率首先应加强产业链整合。河南省食品工业可在发挥规模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效率,重点打造面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和白酒产业四条产业链,培育和发展食品装备制造链。

一要完善面制品产业链。应通过加速对现有部分骨干面粉厂的技术改造,提高面粉单厂生产规模,重点发展各类小麦专用粉;依托郑州金苑面粉、郑州海嘉面粉等企业,积极开发麦胚制品、小麦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要完善肉制品产业链。应依托双汇、大用、众品等知名企业,巩固扩大猪禽肉优势,积极发展牛羊肉及其他特色肉类品种;着力肉制品深加工,通过发展熟肉制品、调理肉制品与冷鲜分割肉制品,延长产业链;着力中高端肉制品开发,通过发展酱卤、熏烤、腌腊等肉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要完善速冻食品产业链。应依托三全、思念、科迪、胖哥等知名企业,着力提升速冻汤圆、水饺、粽子等产品的品质和档次;通过提高速冻加工技术,探索开发馒头、菜肴、面条、炒饭等多规格、多口味的新型速冻产品和微波套餐食品;积极构筑以郑州为核心的速冻食品物流节点网络,强力推进冷链物流系统建设。

四要完善白酒产业链。以豫酒六朵金花(仰韶彩陶坊、宋河粮液国字、杜康国花、宝丰国色清香、张弓度之度、赊店青花瓷)为重点,扩大中高端白酒生产规模;依托杜康、仰韶等知名酒厂,提高原酒生产能力;加强啤酒行业整合,着力提升金星啤酒的品牌影响力;鼓励葡萄酒、保健酒、黄酒等企业扩大发展规模。

五要培育食品装备制造产业链。考虑到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托河南省食品工业庞大的市场需求,应重视培育、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重点研制可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智能化食品加工与包装设备,包括食品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包装新材料、数码印刷和数码标签、发酵设备等。

2.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有多种措施,包括品牌建设、产业链整合、名企引进、创新推动等。但就河南省食品工业而言,宜依托现有优势,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与产品链延伸相呼应,集中培育发展一大批食品工业名牌产品,以品牌效应开拓市场、推动结构升级,增强产业发展质量。

一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应依托现有知名品牌,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巩固提高一批知名品牌;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一批知名食品企业,嫁接拓展一批知名品牌;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创建提升一批知名品牌;鼓励同类中小企业合并重组,加大营销组合与市场创新,优化整合一批知名品牌。

二要以品牌效应驱动转型升级。应鼓励知名企业品牌延伸,开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引导高端需求,抢占中高端市场;鼓励企业加速研制功能化食品,研制开发针对“三高”群体、抗衰老抗疲劳群体、美容需求群体、提高智力需求群体的保健食品;鼓励开发时尚化、娱乐化食品,开发一些可以吃着玩、吃着炫的时尚化家庭休闲食品;探索开发具有中原特色的概念性食品。

3.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提升产业价值

食品企业“走出去”可以扩大对外影响,而“引进来”则可以增加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应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生产要素,在提高开放度的同时,提升产业价值。

一要大力引进高端生产要素。应充分发挥河南省成本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以现有食品工业体系为基础,重点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要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积极承接高端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要结合产业链带动战略,重点引进食品装备制造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对现有产业链缺失环节的“补链”;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金融与营销等高级专业人才,实现对现有产业链科技、管理、金融、信息等方面的“强链”。要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奖励政策,促进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

二要进一步开拓销售市场。应借助航空港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结合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鼓励省内食品企业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宽食品销售渠道。要大力扶持一批行业地位领先、规模优势明显、经济效益突出、综合实力强的骨干企业到省外投资建厂或建立生产基地,扩大产品或品牌影响力。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加强与各地大型卖场、行业组织的合作,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蓄发展潜力

产业发展潜力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保障。应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创新型企业培育为手段,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为载体,加快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和改造,积蓄产业发展潜力。

一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应结合河南省科技厅实施的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督促大中型食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骨干企业全部建成研发中心;结合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鼓励一批食品企业积极申报省级或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大中型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到其销售额的1.5%以上、食品类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达到销售额的5%以上。要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以形成更多的发明专利或行业标准。要鼓励食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快食品企业生产环节向低碳化、环保化、绿色化转型;鼓励中小微企业利用创新平台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创新过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二要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依托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等专于食品开发的高校与研究机构,构建食品工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联盟定期交流沟通机制,鼓励联盟成员开放实验室、共享资源,攻克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技术难题,切实建成河南省食品工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应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整合作用,建立食品信息网上服务平台,以方便居民随时查询食品相关生产信息、食品相关技术信息等。

三要重点攻关一批技术难题。应围绕食品工业发展的保鲜、生产检测、质量和安全控制、速冻、包装等共性技术或核心技术,设立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这些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鼓励食品企业围绕自身发展技术难题,广泛开展合作创新,掌握相关技术;鼓励食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在业务流程再造、精准化管理、先进工艺应用等方面获取辅助服务,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刘义成.高端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兰州学刊,2009(6):78.

[3]吕政.增强企业竞争力与食品工业发展[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12-17(A2).

[4]胡国恒.河南食品工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1.

[5]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苏静.河南食品工业国内竞争力的比较[J].管理工程师,2011(3):1.

[7]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EB/OL].[2009-09-09](2014-12-10).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09/09/09/010155885.shtml.

[8]蒋科峰.河南食品工业举足轻重[J].中国商界,2011(5):50.

战略性举措 第12篇

2016年9月11日, 第二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论坛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东盟各国政府派代表参加。

林念修副主任发表了《共筑中国-东盟信息港让海上信息丝绸之路建设造福各国人民》的主题演讲。林念修副主任指出, 建立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促进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 增强信息普遍服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繁荣发展十分重要, 有利于加快形成“三个新格局”。一是有利于促进设施互通, 加快形成中国-东盟全方位、立体化、大联通的新格局;二是有利于促进贸易畅通, 加快形成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心相通, 加快形成中国-东盟睦邻友好、稳定发展的区域新格局。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一年来, 硕果涌现, 呈现出基础设施互联加速、经贸合作日益加速、技术合作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

上一篇:推广规律下一篇:轮廓系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