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教学观念

2024-06-29

影响力教学观念(精选12篇)

影响力教学观念 第1篇

1.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当然这和采用的教材、教学模式以及语文教师的阅读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总结概括为:

1文化积累浅薄, 对传统文化持有距离感, 对民族文化产生抵抗, 进而导致学生对文化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使大众文化将其取而代之, 以致语文教学的懒散、具有功利性。

2学生缺乏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只注重校园活动, 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 使得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的从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思维意识上转变观念, 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阻碍。

3苍白的情感价值观:高中阶段的学生价值观已逐渐趋于成熟稳定,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严重的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 家长对学生的宠爱, 以致学生娇生惯养, 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爱心、同情心, 进而导致学生在写作时, 对问题不能认真分析, 构造虚假情感, 无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高中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目前, 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要求, 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的问题, 使得教师字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考虑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中语文教学如果只是单纯的从影视的角度处理教学的问题, 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据相关调查表明: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是比较散漫, 没有规律纪律而言。

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方面, 写作课堂显得松散而随意, 如在命题作文的教学中, 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个写作的题目, 写作内容、写作形式以及写作思路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以及引导, 在学生完成之后, 给予目标性的评价, 进而导致高中语文写作方面得不到突破。所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以教育改革的本质问基础,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 以教育文化的理想性以及精神鞭策自己引进新的教学资源, 以现代化的教育离你那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进而实现学生自觉主动的接受和认可教师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这样才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内容, 感受文本知识, 正确思考分析问题。不断扭转学生对语文知识被动学习的局面, 使学生能够正面、积极感受文本知识内容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精神。

3.高中语文教师树立价值观念

高中语文教师的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 且这种影响的形式是深远而持久的。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以及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价值观念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 这就表明在现阶段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引进新教学资源,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之人翁, 以关爱学生为基础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生, 对语文知识以及语言逻辑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把握, 课堂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欣赏水平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反面。从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基础要点, 转变传统书面测试成绩为主导的教学价值取向。从为人师表的角度出发, 不断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文本知识, 在文人师表的角度下,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参与者, 而且是教学的探究者、开发者以及建设者。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风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文本内容的理解、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以及对文学的欣赏角度, 进一步推进观念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4.高中语文教师正确对待知识观念

教育改革的前提下, 新的教学知识观, 不仅强调了教师本身是知识发展的受益者, 而且还提出教会应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入新的血液, 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 应该注入新的知识观念, 其主要的内容可以总结为:1清楚认识教师不是全部知识的拥有者, 对于某些学科不权威的知识, 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不断挖掘新的教学资源, 进而拉近师生间的关系;2教师不能传授所有的知识, 只传授获取知识的经验途径。教学中, 教师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 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应该积极学习跨专业知识, 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发展。高中教师应该逐渐向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哲学等方面发展, 掌握所有学科的精华部分,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 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观念性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以及作用, 忽略观念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使其成为高中教学中的瓶颈。唯有根据文中提到内容, 树立正确的教学意念、价值观念以及扩展知识观念,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春燕.观念性隐性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J].中学语文 (下旬·大语文论坛) , 2014 (06) :5-6.

影响力教学观念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古希腊;自然观念;模仿;艺术观念

论文摘要:古希腊人独特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观念形成了其独有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念,他们认为自然当中存在着万物的本原,艺术则是对自然本原的模仿。古希腊的艺术,正是在这种自然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崇尚一种模仿自然与理想化相结合的美学风尚,创造了一个后人奉为典范的艺术高峰。

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对温克尔曼关于希腊绘画和雕刻的论述作如下总结:“温科尔曼先生认为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优异的特征一般在于无论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它们都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尽管莱辛对温克尔曼的观点的理论依据有相左的看法,却十分赞赏他把握古希腊艺术单纯特征的准确性。几乎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惊叹古希腊文化艺术的伟大深邃与精妙,它离我们的现代文明越久远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希腊艺术之所以体现出这种独有的特质,与希腊人所具有的自然观念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这种自然观念决定了古希腊艺术观念的形成。

一、古希腊人的生活环境、制度、风俗

在探讨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时,首先要了解古希腊人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观念,囚为正是这些社会基础决定了建立于其上的自然观念的形成

大约300年前,爱琴海上那似群星璀灿的岛屿和海岸上出现了3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独立,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公民享有直接参与或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公民有人服侍,最穷的也有一个管家的奴隶。按阿里斯托芬喜剧中所描绘的,公民的生活非常简单:平日里,三棵橄榄,一头洋葱,一个鱼头,就能度日;全部衣着只有一双凉鞋,一件短袖褂和一件宽大的长袍,一举手就可脱掉,连苏格拉底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也只有赴宴会才穿鞋子,平时大家都赤脚光头走来走去。这就是古希腊人的生活,一切随遇而安。朴素习俗带来思想观念的单纯,捐弃了物欲之求和生活之累的古希腊人,把他们的精力和才能用于思考文化和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从而造就出一大批思想家、艺术家和诗人,苏格拉底、荷马、柏拉图等人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历史的丰碑上占希腊人活泼爽快、心情开朗、从不灰心,似乎永远只有20岁。他们认为宇宙是一种秩序、一种和谐,这使得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依据自然法则,自由自在地驰骋想象,从未有任何清规戒律可以束缚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他们的自由意志在那种宽松自然、无拘无束的天地间得到张扬,单纯的天性得到发展。

古希腊社会风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战争。公民的职责除担任公共职务外,就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那时城邦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战败意味着自由人甚至那些贵族体面人,一夜之间将变成奴隶,将失去他们的妻子儿女和一切家产。这种特有的时代产生了特殊的观念,在他们的眼中,理想的人物并不单是有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还要是血统好、发育好、身体比例匀称、身手矫健、勇敢而坚韧的战士。正因为这样,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在希腊的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举行体育比赛,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开始于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在当时,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练就强健的体魄,是最受人尊敬的。按照当时的社会风尚,在体育比赛中获胜的公民,可以享有最高的荣誉:得奖一次给他立一尊雕像作纪念,得奖三次的不但给他立雕像,并把他的雕像放在作为公共活动场所的神庙内外因此,古希腊的公民都要经过练身场的训练〕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早年就是运动家;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据说得过拳击奖;戏剧家欧里庇得斯在运动会上也得过锦标;著名雕刻家米隆能肩扛一头公牛;西希翁尼的霸主克来斯西尼斯招待向他女儿求婚的人时,给他们一个运动场,以便考查他们的出身和教育。而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当时不论在练身场,还是体育比赛或者敬神的舞蹈中,古希腊人都是赤身裸体的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的身体为荣光,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探讨研究美艺术家们创造美。希腊占典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斯就曾充满自豪感的说过:我们是爱美的人。风气所致,古希腊人高度崇尚美,这种普遍爱美的风气,几乎渗透到一切领域。也正是这种崇尚美的精神,促进了古希腊艺术的高度繁荣。

二、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

影响力教学观念 第3篇

【关键词】观念性;隐性;高中语文;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是学生的教育关键,是学生的重要转折点。高中语文学习更为重要,它为接下来更难度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以后的进阶学习和走进社会都有很好地帮助。通过观念性隐性课程对高中语文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回馈社会运用知识更好的生活,而达到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所以进行了以下的影响分析。

一、观念性隐性课程教学的构建

(一)观念性课程的构建

通过构建老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等等,从环境上满足一切要求,让学生在这种观念性强的课程下,达到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而建立观念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我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老师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构建一个良好的观念性课程,让学生对高中语文更深入了解它的魅力。通过一些综合实践课来更好地让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形成一定的自己的观念性。而这也促使学生有了自己一定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自主能力,满足学生的一切要求,却也会有选择性让学生接受相应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积极配合观念性课程的教学构建活动。

(二)隐性课程的构建

根据校风、学风的课程建设是语文隐性课程的构建。语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课程学科,它能培养人的性情发展,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而我们过去只在乎学生对知识的重要性,却不注重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运用知识更好的生活等原因,隐性课程的构建通过老师的暗示性教学,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加深印象,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形成自己的良好品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促进隐性课程的构建。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积极配合隐性课程的教学构建活动。

二、老师是教学的动力

教学的主要动力是老师,老师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影响等等因素对学生形成推动力,所以老师是教学的动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对学生有着示范性的作用,老师这个教学动力如果不能恰到好处的运用,会让教学变的索然无味,而学生也不能够好好地学习,老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规范他们的学习,帮助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在教学时积极根据随机情况有应变方法。给学生建立学习目标,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在以后好好生活,也使老师自己达到自己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上老师是主要动力,这是不能忽视的,所以,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学生学习的命脉钥匙,我们要让老师的积极性活跃起来,才能带动学生学。

三、观念性隐性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以下观念性隐性课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高中语文更好地学习。而这些都是不需要太过明显地表现出目的,只要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于是采取以下方法:

(一)无意识的学习

在无意识地学习情况下,更能加深观念性隐性的课程的教学效果,他可以间接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可以自主地接受知识进行消化,不需要刻意而为,而无意识的学习,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一种记忆规律,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像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帮我们积累知识,可以消化以后更难的知识。而老师就更要对学生的教学进到教学方法的责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并有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生对高中语文更好地理解,并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发展扩大,也不会让学生感到高中语文学习的枯燥,不会区域形势的学习,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自己较为活跃的区域,促进课程对教学的掌握性。而无意识的学习就是观念性隐性课程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有意识的学习

在有意识地学习情况下,仔细查看其他人的学习方法,老师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让学生通过观念性隐性课程有意识地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自律性。

通过有意识学习让学生改正自己的毛病,观察其他学生让学生之间有力促进学习习惯的改善,改正自身的不足,消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利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严谨的态度,有意识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从多方面去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而老师也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坐进学生的群体中,也能明白学生的主要需求。也影响着学生的主体活动,有意识地学习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均匀发展,而有意识的学习就是观念性隐性课程的另一个教学方法。

四、总结

通过对观念性隐性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学影响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无论运用什么课程方法来影响教学效果,一切取决于知识传授者的灵活运用和知识接受者的谦虚刻苦的学习这两个必要条件。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知识接受者,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观念性隐性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晓姿,刘丽梅.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J].邯郸学院学报,2007(4).

[2]胡红杏,陈琳.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影响探析——基于甘肃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4).

[3]余志芳.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影响力教学观念 第4篇

1 相关研究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于2000年批准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在该《标准》中,信息素养的定义包括六个方面:确定信息需求的本质和范围、优质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客观评价信息和信息源、将所选取信息纳入其知识库、有效使用信息完成指定任务以及理解与信息使用和获取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议题,并合理合法地使用信息。

许多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信息素养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了信息素养构成。如余勇认为信息素养包括四个部分:日常获取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能够感知个人的信息需求、主动寻求信息与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漆德宁等人认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构成。笔者综上构成,认为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优质高效获取信息、综合使用信息完成指定任务、客观评价信息和信息源、合理合法地使用信息。

研究大多通过对目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提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途径和方法等。如李淑平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方面对吉林省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外语教师信息意识较强,已意识到信息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外语教师对信息知识的掌握仅局限于和本学科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其它的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Word和Power Point进行文字编辑、图片整理等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对于搜索到的资源能够熟练地筛选、加工,但是别的制作课件软件知之甚少;外语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

针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不良现象,研究者提出了诸多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例如,漆德宁等人提出要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加强教育技术培训,抓好集中学习;改善高校信息环境,注重日常提高;和建立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新体系,确保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

虽然研究者们提出诸多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和方法,但是大多是从外因为出发点,较少考虑到信息素养对他们学习进修和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少从内因出发,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的信息素养。本文选取34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日常观察的方法,围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素养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信息素养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情景中,这群进修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水平有多高?(2)信息素养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教学观念?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来源

这34名学员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高校英语教师进修项目的全日制学生(总共是35名,笔者是其中一位)。这群学员分别来自中国16所不同大学的英语教师,年龄从24至35岁不等,教龄从2年至14年不等,且超过一半的学员具有硕士学位。该样本较好地覆盖全国各地高校的年轻教师。

2.2 问卷

在完成9个月的英语学习后,学员们在课堂上花15分钟完成一份问卷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个人信息如姓名、省份、教龄和学位;(2)使用信息技能,共15道选择题,考察信息素养的四个方面:有效获取;综合利用;评估信息;和合理合法使用信息。选项从“总是”到“从不”分五等。由此,问卷分值越高,表明学员的信息素养越高。规定平均值从4至5为高水平,平均值从3至3.9为中水平,平均值低于3为低水平。有效问卷34份。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

2.3 访谈

收集问卷调查的资料后,从34位学员中选出2位分值最高者和2位分值最低者,共4位学员进行访谈。访谈的核心问题问及他们与网络信息素养相关的学习体验,以及信息素养对他们的语言学习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每一访谈持续25分钟,同步录音,用于定性分析。

3 调查结果

(1)研究问题一: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情景中,这群进修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水平有多高?

纵观图表信息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效获取的平均分(4.22)最高,且最大值达到5.0,最小值也有3.5,说明该组学员能够熟练地使用不同搜索引擎,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而且,受益于南洋理工大学丰富的网上资源和人手一本笔记本电脑,这组学员的有效获取技能是非常娴熟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息合法使用(2.96),它是四者中分值最低的,说明该组学员对信息的合法合理使用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一结果跟李淑平的调查结果一致,“外语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786的标准差说明个体差异很大。

信息综合使用的平均值(3.79)和评估信息的平均值(3.74)相差不大,属于中等水平。说明他们只是有时会综合利用和评估网上资源,这点也在访谈中得到证实。因为要完成诸多学业任务,如论文写作,网络作业和制作幻灯片,他们常常要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但是,他们承认例如谷歌搜索引擎的结果常常出来大量的信息,有时很难找到需要的信息,或是难于评价它们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因此,如果试了几个搜索引擎和关键词还是找不到所需资料的话,他们可能就放弃了。

综上所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情景中,这组学员的信息素养平均值为3.67,所以信息素养水平只是中等。

(2)研究问题二:信息素养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教学观念?

根据访谈,访谈者一致同意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既新颖有趣,知识性又强,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例如,网络资源有助于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有助于课程学习如查阅相关学术论文,背景知识,用于制作幻灯片所需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和激发学习兴趣。受其影响,访谈者纷纷表示回国后会加倍引导和鼓励中国学生充分使用网络资源来辅助英语学习,给他们介绍更多海外免费的、设计优良的学习网站。

访谈者都非常肯定每门课一周的网络学习模式,认为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教师设计的任务既有操作性又有挑战性,运作也很灵活,有些要求个人完成,有些要求小组完成。但是,也有访谈者指出个别网络任务设计不好,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而且希望所有的课程教师都积极参与讨论和给出详细的反馈。

当问及在中国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网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问题时(不考虑设备问题),多位访谈者认为网络学习模式在中国近期是不可能实行的,所以暂时不考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也不会对网络学习模式感兴趣;学生可能不习惯也不情愿参与这种学习模式,因为要花时间来适应。

访谈者对大学英语课程是否补充信息素养内容也是各持己见。大部分认为没必要,因为必修课计算机课程已经包括了网络信息素养的内容,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只有一位访谈者赞同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她认为虽然很多学生可以查到网上信息,但是他们常常找不到课程特定要求的或是有关于学术论文方面的、准确的、权威的资料,因此很有必要开设相关学科的信息素养课程。

4 结论和启示

4.1 网络辅助英语学习

虽然这组学员没有明确地表达他们的学习风格已经被科技重塑,但是根据笔者的日常观察,他们在课堂上呈现幻灯片的时候,已经显示出学习结果出现积极的转变。为了更全面地呈现一篇学术论文,这组学员不遗余力地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背景知识、图片和视频,然后加入整洁的布局和动画效果,巧妙地将这些多媒体元素融入文章的主题。这新的学习风格不仅给展示者创新、全面的思考机会,而且有助于听众的理解。

4.2 构建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环境的必要性

奇怪的是,虽然访谈者都欣赏国立教育学院的网络学习模式,但是多数访谈者质疑该模式在中国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可行性,担心中国特定的教育教学情景、现实问题和学生态度等使之不能顺利进行。

如何消除教师这种质疑和担忧呢?首要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教师个人教学博客,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素养,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建设个人教学博客的过程也就是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

(1)管理个人教学。教师上传教学计划,让学生知晓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每次上完课就上传详细的课件。针对大学英语课堂大班教学、课时少、要求高、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等现象,详细的教案能起到补充、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分类,听、说、读、写和译,介绍优秀、实用的英语学习网站,提供网站链接。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应安排与课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教与学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2)展示个人风采。教师上传个人科研和教学成果,资源共享,让学生了解其研究领域,使榜样的力量发挥作用,使言传身教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种专业成长记录也能让其他教师浏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撰写心情故事。教师撰写的教学心得、教学反思和生活心情的博文就是架起一座和谐的师生桥梁。常听到大学生抱怨与大学老师没感情,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交流和沟通。这类心情博文可以通过跟帖回帖拉近师生距离,产生融洽关系,和提高教学效能。

总之,本研究的启示凸显教师进修与发展的问题。教师进修项目不仅要加强专业信息素养的培训,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为基点,不断地在本专业的信息素养方面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校本要建立配套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注重日常提高,确保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

在本研究中,样本仅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34名英语教师,能否代表普通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尚有待考察。在进一步研究工作中,会以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以便更深入地探索信息素养对英语教师的学习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摘要:信息素养决定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是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在国外进修的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日常观察的方法,探索信息素养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和教学观念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这组学员的学习和教学观念已发生变化。研究凸显教师专业进修与发展问题,并从内因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素养,进修,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DB/OL].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cfm.

[2]于勇.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与途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3(4):21-23.

[3]漆德宁,童利标等.高校教师培养信息素养初探[J].民办教育研究,2009(3):1-5.

[4]李淑平.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J].情报科学,2009(6):851-853.

[5]刘革等.高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创新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2):61-63.

[6]吴高岭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效能研究—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0(2):101-103.

血型和年龄会影响到胎教观念 第5篇

调查结果显示,有69%的孕妈咪,在怀孕时进行胎教,其中以O型的孕妈咪人数最多,占了29%;其次是A型孕妈咪占了20%,B型占17%,而AB型妈咪进行胎教的比例则只有3%。

再从有做胎教的孕妈咪怀孕年龄比例来看,26~30岁的孕妇,占31%最多,其次31~35岁占23%,20~25岁占11%,36~40岁3.4%,20岁以下0.4%,40岁以上则只有0.2%。

至于为何O型孕妈咪较积极进行胎教?这与她们的个性特质有关吗?以下是本刊针对O型与A型孕妈咪的特质所做的说明。

O型孕妈咪特质

O型孕妈咪,求知欲 强、行动力 十足,是个十足的理论派,因此当怀孕时,会很积极的收集胎教的相关信息,而且根据血型分析,O型女性在健康管理方面,比起其他血型会花更多心思,一旦怀孕当了妈咪,O型女性更会以专家自视,希望能够让宝宝 有好的胎教,属于「努力的使劲做」的类型,也难怪这次调查中,的确是O型的孕妈咪,对于胎教问题最为积极。

A型孕妈咪特质

A型孕妈咪,心思细密、完美主义 ,而且对新鲜事物既敏感、又感兴趣。所以当了妈咪之后,总是能站在时代尖端上,掌握最新的信息。而且A型女性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婚后认为生儿育女 ,是人生中最重要 的课题,且能以当专业的家庭主妇为满足的类型。由于A型孕妈咪属于慎重派,因此在胎教方面会花相当多时间和精神,属于「谨慎多方求证」的类型,因此在这次调查中排名第二位。

不同年龄 妈咪vs.胎教的进行

观念流变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剪纸 观念流变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0年度榆林市科技重大专项“民间艺术生态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榆林学院科研项目“陕北民间剪纸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1YK12)阶段性成果之一。

剪纸在魏晋时出现。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所谓华胜就是妇女头上的装饰品,以金银箔或者彩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上。刘茹的《通鉴外记》里也有华胜的记载:“晋惠帝正月赏宴,百花未开,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唐诗人李商隐在《人日》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可见剪纸艺术起源魏晋时期。[1]

剪纸二字顾名思义,无非是以剪刀去铰纸片。“民间剪纸艺术”是指农民对生活、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剪纸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可以说农民通过一定的操作活动使自己的意志(目的、意向、意愿)在剪纸过程中获得体现。而这些剪纸者是非专门从事艺术之人,剪纸创作是自觉意识行为;剪纸内容与农村农耕文明、民间习俗密切相关,剪纸是农民反映自身生活的物化体现。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间异常活跃,极大地丰富着民间的生活,对民间的社会稳定和传统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民的生存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民间观念的流变全面地、彻底地瓦解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现实需求和思想支撑,对民间剪纸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迷信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处在历史维度中的民间文化观念,其内涵的统一性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统一,即内涵成分变化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民间剪纸艺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拥有最旺盛的生命力,它总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漫长的时间推移过程中,不断容纳和丰富。由此显示民间剪纸艺术观念的活泼生机。

中国有着两千年长的封建社会,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根本依存就是封建农耕文明之传统观念及其文化规制。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建立在巫术、迷信和原始崇拜基础上的。以现代视角来看,这种民间文化观念基于底层并多少带有反文化规范,反社会改造意识的观念形态。这种特性在封建社会因为有其同质、同源的基础,并未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在发展上出现障碍。但是我国的艺术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之后一下子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许多传统观念遭到巨大的冲击。[3]而当民间的“思想田野”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便迅速地遭到溶解,根植在农耕文明之上的民间剪纸艺术一下子成了“无源之水”。

民间剪纸艺术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巫术、迷信可能是剪纸艺术繁盛的最主要原因。在陕西迷信巫术中,有一种“送病娃娃”的剪纸。在当地,如儿童患病,用黄表纸剪一骑马扎髻的纸人。作法时将剪纸小人燃烧后,在病人头前、身上绕两遍,口中念念有词:“送到头,头上轻;送到身,身上轻;送散了,不见了,百病再不来犯了”。念毕,剪纸已成灰,然后同时洒在碗中,泼到十字路口。以为儿病已经随恶鬼逐除,魂已回到儿童身上。民间此类活动甚多,所以与之对应的剪纸也多。如:“招魂娃娃”、“逐灾童自”、“五道娃娃”、“倒吊驴”、“丫头簸簸箕”等。这类剪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民间常认为有灵气,对其毕恭毕敬,不敢高声语,期望它能驱魔降鬼、治病救人。

巫术、迷信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原因,数千年中国民间的社会生产力始终没有能够为老百姓提供足够的日常生活需要的现实条件,如面临胎婴存活率低,生活资料匮乏,天灾蝗害不断,疾病瘟疫横行的现实境遇,寻求精神上的支持无疑比任憑自然摆布的态度更有积极意义。加之,巫术、迷信在科技、医疗不发达的年代,都能给人类客观世界和某些现象给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亦或曾起到一些“有效”的救赎功效。原因在于建立在“信奉”心理基础上的巫术和迷信活动确实能激发民众信心、勇气、热情、和斗志等情感功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医疗等知识的普及,科学观念深入人心,巫术和迷信观念迅速失去信仰基础,建立在其上的民间剪纸艺术立刻失去现实需要的支撑,遭遇突然死亡。与巫术、迷信相关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缺阵,使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遭到极大的损害。从这一现象上来说,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是科学逐渐战胜愚昧和迷信的过程。[4]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以逆转的。造成民间剪纸艺术的衰落的趋势。

民俗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中国民间自古就重习俗,这些习俗与农耕文明的节气、时令、气候、水土有关;另与民间的祭祀、祝寿、纪念、迎送等乡间活动有关。习俗实际上是民间“集体意识”的体现,也是民间文化观念的体现。它有着制约大众心理、伦理、行为的作用,是一套保证“民间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定”。同时,民间剪纸艺术体现着习俗的“记忆”和“继承”的功能,展现人们的美好祝愿和祈盼。

在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五日,民间剪“老鼠嫁女”的作品。其故事大概为有一对老鼠夫妇,商量把女孩嫁给世界上最强大的丈夫,离开鼠洞过上亮堂的生活,他们历尽艰险,最后选择自认为最强的猫作为姑爷。当他们声势浩大地把女孩送到猫前,猫毫不犹豫将她吃掉了。在正月和腊月正值老鼠的繁殖高峰,在这一时间剪“老鼠嫁女”的故事,反映了民间想根除鼠患的愿望。

立春这天民间有剪“鞭春牛”的活动。古时,民间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俗称“打春”。其中“鞭春”就是百姓称的“鞭春牛”。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劝农”的行为,告诫农民别忘了时令,记得及时务农。与民俗相关的剪纸非常多。如:农历四月,剪“五毒”;七月剪“牛郎织女”;八月剪“玉兔捣药”、“五谷丰登”;十二月剪“连年有余”等等。

民间文化观念是建立在功利性需要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这种观念也是遵循现实的自然规律,特别是相关的民俗观念。民俗科学地“记录”和“指导”着民间农业劳动的方方面面。在农民阶层缺乏“写读”基础的时代,剪纸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然而当农业生产跨入现代文明社会,情况则大不一样。品种的改良,化肥的应用,科学的指导,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得人们摆脱对民俗的依赖,开始淡漠民俗活动。至今天民间的各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少,活动过程越来越简单,大多数民俗节日只是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娱乐”日子。当然与它相关的民间剪纸艺术也不复存在了。

“恒常主题”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民间剪纸还有一类重要的表现内容,那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各种祈盼,它们构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恒常主题”,包括祈子延寿、纳福招财、加官进禄等。在陕北有“抓髻娃娃”的剪纸。抓髻即是女孩子都上梳辫的发型,有的地方叫羊角辫。但陕北剪纸中抓髻娃娃不仅指发型,髻取鸡之谐音,有求偶之意。陕北人把男孩生殖器叫“鸡鸡”,陕北民歌中有“十七八女娃门上站,公鸡倒把草鸡断(赶走)”、“当院飞过两只鸡,人家好比配夫妻”。抓髻娃娃有多种纹样:一种是女孩两手抓鸡,上衣起摆处、围裙上、鞋上配以对鸡;一种是女孩两手抓髻,腰部用莲花装饰,花中套以石榴花,有性爱之意;一种是女娃两手抓鸡,腰部装饰以云纹,暗喻怀孕;还有一种是腹中孕子为娃娃头、石榴,暗喻生子。[5]类似这样的剪纸还有很多,如“麒麟送子”、“莲生贵子”、“五世同昌”、“招财童子”、“摇钱树”、“鱼跃龙门”、“五子登科”等。这一类剪纸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民间婚嫁、生子、祝寿、搬迁、开业等事件中都是离不开剪纸的装扮以及以此为美好祝愿的表达。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严重地冲击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在今天,农村婚嫁仪式已经“城市化”了。用轿车迎娶;中西并用的仪式;现代风格的新房布置等成为主流的模式。而“多子多孙”、“连中三元”等与中国现实的思想观念不容的,这些观念早被人们抛弃。另外即使民间还有着发财致富、生活美满的愿望,但是也不再以“招财进宝”、“摇钱树”等直接的、肤浅剪纸形式来表达。如此民间对剪纸艺术现实需求更为降低,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生态环境遭遇进一步的破坏。

结 论

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的没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关系。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民间观念的流变全面地、彻底地瓦解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现实需求和思想支撑。农民不再把生活重心放在鬼神上,也不守着古训只为传承剪纸所附的规制;不再讲究在现代社会中失去意义的传统礼数和空洞祈愿。科学观念的普及,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无不时刻挤占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最终导致民间剪纸艺术的衰落。

实际上这一过程是科学战胜迷信的过程,是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民间剪纸艺术的这一变化也许正是它时代性特征,是客观世界对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宫楚涵.剪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24.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146.

[3]冯健亲.略谈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模糊性特征[A].艺术学研究[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4]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艺术出版社, 2007:63.

[5]袁占钊.陕北文化概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298.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观念转变及其影响 第7篇

一、由“女子无才便是德”到“新贤妻良母”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国门,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帝国主义施以残酷的武力侵略,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通过传教、办报、办教育等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但也正是因为少数外国传教士中女权主义者及福音的忠实布道者真诚希望中国女子获得解放,教会女学才应运而生。在教会女学创办伊始,尽管不收取学费,有的还提供学生膳宿等生活补给,又有教会所办报刊的大力鼓吹,发展仍极其缓慢。一方面是由于传教士借助宗教或办学名义进行侵略的行径令民众十分痛恨;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在当时仍然根深蒂固。但是从1844年英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女学开始,中国才有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它结束了中国女子无法接受学校教育的落后状态,使中国妇女有机会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教育,这为后来中国女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而教会女学最大的影响在于刺激了国人自办女学。

在维新运动期间,中国民间人士就开始兴办女学。率先公开主张女子应该受教育的就是梁启超先生。他在1896年发表了《论女学》,“强调中国已国难当头,要富国强兵,抵抗外来侵略,必须兴办女学,强国强种”[1]37。两年后的5月,国人办的第一所女学———上海女学堂(又称经正女塾)开办。而此时在该女校中所学内容除了西学之外,中文主要讲习《女孝经》《女四书》《幼学须知句解》《内则衍义》、唐诗、古文等内容。尽管女子在学校中学习的还是“三从四德”等传统内容,但是,此时的社会观念已由“女子无才便是德”转变为女子应该接受“贤妻良母”的教育,以此来辅助丈夫、教育孩子。梁启超先生将当时的贤妻良母教育称为新贤妻良母教育。因为这种贤妻良母教育是从国家主义出发,从“保国、保种、保教”的目的出发。这种贤妻良母教育的受益者并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更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与强盛。不久戊戌变法失败,维新事业重归沉寂,女学堂被迫停办。到了1901年新政时期,由于开创了全国兴学之风,女学便重新兴盛起来。

二、从“女国民”到“男女平等”

到了1907年,学部颁布了《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折》,女子学校才有正式的章程可循。《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女子初高等小学堂修身科“要旨在涵养女子德性,使高其品味,固其志操。在教课程度,在女子初等小学堂,初则授以孝悌慈爱,端敬贞淑,信实勤俭诸美德,并就平常切近事项,指导其实践躬行,渐进则授以对于伦类及国家之责任;在女子高等小学堂,则扩充前项之旨趣,而益加陶冶之功,使之志行更为坚实”[2]802。体现出女子学校课程在传统女德的主题上,又增加了女国民义务,同样在女子师范学堂中也规定要“次教以修己治家及对于伦类国家当尽之责任”[2]813。但是课本还是以传统的《女四书》、家训为主,同时结合外国女子修身教材中符合中国文化编纂而成。在五四运动前,大多数人尽管已经超越了传统封建的贤妻良母观念的限制,但是还难以摆脱男子中心主义的影响。积极提倡女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减轻男性的家室之累,辅助男子事业有成,兼顾强种保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昌盛。根据妇女自身的特性和女子对于社会应尽的责任,主张对女子实行特殊教育,以培养女国民为主要目的。而五四运动后兴起的男女平等教育思想视兴女学为男女平等的基础。这时,部分知识女性已经认识到求学对于男女平等的意义,进而从改变妇女地位的角度论述了女子求学的必要性。五四时期,大学开放女禁,中学男女同校,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接受西方的个人主义和男女平等思想,冲破传统旧礼教的束缚,进入学校学习新知。1922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学制系统改革令》,建立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单轨制教育体制,女性享受平等的学校教育机会增多。此时的知识女性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男女同校,而开始争取男女教育条件完全平等。

三、女子教育观念转变产生的影响

首先,广大中国女性不再缠足。缠足不仅是对女性身体上的束缚,也是伦理纲常套在女性身上的精神枷锁,更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尊卑贵贱等级制度的体现。缠足意味着“男女有别”和“男尊女卑”,强调了女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及男子。女子接受缠足也表现出在心理上对男子的服从。而在女子接受教育之后,开始意识到缠足束缚了女子的自由,从而引发了不缠足运动,通过禁缠足进一步解放妇女。

其次,女性开始主张婚姻自由。长期守贞的女子勇敢地冲破旧礼教的束缚,反对传统婚姻。没有旧婚姻羁绊的女学生,更是追赶社会潮流,破除习俗偏见,自由择偶。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在法律层面上使传统婚姻失去了政治基础和法律保障,在法律上确立一夫一妻、男女经济地位平等、离婚自由制度。知识女性们不仅追求婚姻自由,还更加注重婚姻本身,不再追求其形式,开始以简单的西式婚礼取代繁琐的传统婚礼。最早实行文明结婚的就是知识分子,男女双方大多是自由恋爱,新娘多是新式学堂的学生。在传统社会,男子有“七出”等大量理由可以休妻,但是女子却几乎没有离婚的权利。婚后即使对婚姻生活不满意也只能默默忍受,到清末以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婚姻自我认知水平提高,率先成为离婚自由的实践者。随着知识女性的增加,认知水平的提高,一些知识女性也开始选择独身。

再次,女性开始思考职业问题。清末就有一些进步女性认识到从业的必要性。在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首先提出,为了使中国富强,应该将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由分利之人变为生利之人,“妇女无业,实为最初之起点”[1]43。进入20世纪,知识女性关注的已不再仅仅是妇女是否应该就业,还试图解答如何就业的问题,并且开始探索妇女就业的有效途径。部分知识女性还意识到不能片面肯定女性就业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否定女性在育儿和无偿家务劳动方面的贡献。

最后,女性开始积极参政。在清末以前,女性的世界中只有丈夫、家庭,很少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敢想象同男人们一样通过知识的学习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清末,一些知识女性受西方天赋人权学说的影响,逐渐萌生参政意识。民国建立之初,有关妇女参政的问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当时社会的主导意识认为妇女参政并不可能实现甚至不应该提出该观点。五四运动后,知识女性的国民意识增强,继续从社会政治生活改善和道德建设方面阐述女子参政的必要性,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论述也就更加系统化。同时意识到当时女性的知识水平还达不到参政程度,要参政需要广兴女学,所以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开始强调“女国民”的养成以及之后的男女平等观念问题。由于各种现实原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参政才成为现实。

女子的学校教育虽然兴起较晚,但是在很多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日趋完善。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新贤妻良母”,再到“女国民”到“男女平等”的改变,实际上是一种女子从附属品到“人”的进化。尽管在创办女学之初,人们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但最终还是对广大女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使女子教育不断进行下去。这些女子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当时的知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从五四时期就开始提及的“男女平等”观念,发展到今天,在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还仍然存在,有关女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仍需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M].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

[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4]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

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问题探析 第8篇

一、以校为本还是以生为本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校为本。但对于“以校为本”的理解,不同学校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其核心问题还是由其课程价值观、课程实践习惯的不同导致的。

1.在“以校为本”概念下的惯性思维

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以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教师本位为主要标志的学科课程,是主流的、习惯的课程类型。新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主要动机,在于弥补由于学科课程一统天下而带来的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照顾不足。因此,校本课程的课程类型设置,应立足于个体本位、能力与观念本位、学生本位,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学科本位课程的惯性影响下,以校为本的理念,极易产生以学校管理为本,以教师兴趣、特长为本,以现成的、成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体系为本的思想方法。在课程管理上,为求方便,很多学校便自然而然地将传统学科课程的设计和管理思路嫁接到新开发的校本课程中。

校本教研的深度不足,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设质量的又一惯性因素。通常学校习惯的工作思路是:学校提出开课要求———教师按要求设计课程———学校根据教师的课程设计考核、评价课程。虽然各门课程都被冠以“基于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等标签,但课程由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由教师主导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这并非校本课程要实现的核心价值。

2.在不同思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及其影响

(1)以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教师资源的结构特点、学校的管理风格等因素为基础进行开发

在这种方式下,学校、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似乎比较方便。无论是学校对课程的管理,还是教师对课程的设计、研究,都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思路,操作中易于同教学习惯对接,学生似乎也比较轻松,只需在排定的时间参加课程学习即可,专心听讲、完成作业等学习过程中的好品质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其本质特点仅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不同内容的新的学习任务。

(2)将传统的兴趣小组活动视为校本课程

由于兴趣小组形成的关键在于学生兴趣,因此从表象上看,将现有的兴趣小组活动直接冠以校本课程的标签,似乎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但在操作中,有两种隐患容易被忽略,从而最终影响课程质量。

一是课程变为在教师带领下的某种技能、特长的训练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确能练出一技之长。但这种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实施的训练。它更强调遵循某个训练领域内技能形成的自身规律,并非以学生的学习意愿为主导。

二是以某项技能的训练为主线,不免导致只有少数同学对此感兴趣。这样,课程对学生的覆盖面将比较狭窄。作为校本课程,对最大限度地照顾全体同学的自主性、能动性的特点重视不够,是较明显的缺陷。

这两种都是中小学较为常见的形式,从校本课程设计的价值追求上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

(3)以学生的潜能为基础促进学生生成课程

以开发学生潜能为主旨,通过课程来促进学生生成新的学习内容、学习历程的方式,是最符合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观的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中,其表现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决定了同传统的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课程形式不一样。在这种方式下,个体本位、能力和观念本位、学生本位的价值观能够得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地生成新的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学习内容。

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学科教学传统和管理习惯,学校、教师,乃至学生都极不适应这种看似“漫无边际”的课程。由于学生可以自定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就给教师的指导、学校的考核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新要求。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一改过去统一、标准化的特点,变为开放的、多元的、情景的。学生能否如愿表现出其主动性,教师是否善于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进入主动状态,是其中的关键。

二、教师开发还是学生开发

校本课程不能只视为一门或几门,而应该是层出不穷的多门。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地推出新的、适合当下学生学习需求的校本课程。从校本课程价值追求上看,对个体本位、能力和观念本位、学生本位的追求,也决定了开发主体必然应以学生为主。

1.开发主体的不同导致参与课程心态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对于校本课程而言,课程开发的主体有学校、教师、学生这三种基本方式。由于开发主体不同,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态、体验是不同的。

(1)学校为主体

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被动的执行者地位,所谓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一项新的教学任务。教师尽力体会学校的意图并执行,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规定的学习,没有发自内心的、渴望探求新知的欲望。

(2)教师为主体

这种方式通常能直接反映教师在某领域的独到见解或能力特长,在实施中往往能给学生带来较为直接的知识、能力特长、体验等领域的帮助。如学生认真参与其中,的确能获得较大收获。与习惯的学科课程相比,不同之处仅是:由学校教学计划规定,或是根据某教师设计实施。学生学习状态仍以被动、服从为主,是该方式的最大弱点。

(3)学生为主体

这种方式能真正体现校本课程对个体本位、能力和观念本位、学生本位的关注。在这种方式下,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延伸、学习质量的掌控、学习成绩的评价等环节的主动权均由学生掌握,教师在其中起到发动、点拨、调控、支持等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体验到对未知领域的兴奋、好奇,且由于未限定任何学科领域,学生可沿着自己的兴趣点,将学习、探索活动延伸到任何领域,十分利于学生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因而十分符合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2.由不同课程预期带来的课程质量简析

由于校本课程不是现行评价体系下的统考“主科”课程,因而靠习惯的外在、量化的评价,并不能体现其本质意义,应以体验性的质性评价为主。而且,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对课程质量也将带来极大的不同:以学校为开发主体的方式,师生双方均处于被动的执行状态,教学极易流于形式,仅仅是在课程设置时很方便,学校认为可行,就能设置。以教师为开发主体的方式,教师能够保证课程设置内容、流程的合理性,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且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空间有限,长此以往,将有导致教师负担过重的可能性。以学生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方式,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必放在学习内容的研究上,主要强调对学生探究、关注点的感知、引导和鼓励,也就是说,从关注学习内容转变为关注学习策略。

三、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

在教学管理中,通常将涉及教师、教材、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常规要求、考核方式等显性的具体问题。在此,将主要探讨相对隐性的观念问题。

1.课程中的质量观

由于倡导学生自主生成,决定了校本课程无法使用统一的教科书,各班(或各小组)的学习内容、学习领域、学习经历均由自己探索的兴趣决定,因此无法用统一的考试进行衡量。因此,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统一考试的分数,而是在学习、探究中的体验和收获,体验自述、协作水平、学习状态、成果呈现等,都是评价的依据。

2.课程中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在体现学生本位精神的校本课程中,教师应该成为真正意义的引导者、协调者、激励者,是辅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与学生平等发展中的首席”。在学习中建构真正自己想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体验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历程是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应有的核心体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更多地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调整、体现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新地位、新作用。

3.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此唯一需要强调的,是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一切手段、方式的运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课程价值观的实现。要素应包括课程目标、流程、师生地位、学生状态、成就形态、人格成长等。总之,应体现出注重学生体验、亲历,注重成长的过程,注重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历程,注重教师在其中的点拨、激励作用。

四、影响校本课程的校外因素

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看,校本课程更像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要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领域。从影响课程的校外因素看,主要有社区资源和家长态度。

1.社区资源的利用

任何一所学校都处于某个社区范围,同时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等,又构成了学校发展的外部影响源。学生基于个人生活、成长过程中的观察、体验在教师引导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必然离不开对社区资源的利用。无论是自然的、生态的因素,还是社区文化、社会公益,甚至是经济格局等,都是学生产生探究兴趣的不竭源泉。

2.家长预期与校本课程实践

在当前的教育现实影响下,家长们往往存在着极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都希望子女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怕学生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获得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学生才能真心地投入其中,才能保证课程发挥其应有作用。任何一刀切、行政命令式的要求,都必将无法获得实际成效。依靠卓有成效的课程实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进步,是吸引学生参与、获取家长支持的最重要的因素。

摘要: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理论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最难整体实现的课程类型。基于校本课程基本理论,结合对中小学实施校本课程得失的分析,认为影响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对课程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

关键词:校本课程,生成性,学生本位

参考文献

[1]朱宁波,齐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专业引领的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2008(6).

[2]傅维利,刘磊.个体实践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3]徐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

[4]熊梅,脱中菲,王廷波.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8(2).

[5]靳玉乐,赵永勤.校本课程发展背景下的课程领导:理念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6]曹石珠,张传燧.多元一体美美与共——论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影响力教学观念 第9篇

关键词:体育,体育文化,社会观念

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到相应的水平上的一种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生不断发展、科技进步, 体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而且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 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起居, 通过不同渠道的传播, 使人们逐渐的了解了体育, 看到了体育的魅力, 逐渐接受了体育运动的存在。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并且融入了社会的文化当中。体育的文化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人们生活的特殊形态存在, 它具有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等性质。体育从古至今, 历经社会的变迁, 同样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体育文化在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同时, 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体育的变迁与发展对人们的社会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观念的改变

体育, 发展至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比赛项目。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当今人们已然认识到, 体育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具调查了解, 每年参加超越健身、宝力健身, 社区体育器材利用率, 以及通过各种其它形式的健身人数逐年增长。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魄, 还能使人们在运动中放松心情, 娱乐身心, 缓解不良情绪。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 人们的身体大部分均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疲劳、紧张, 心理压力增加等各种不适的身体信号已经给人们敲醒了警钟。人们逐渐意识到用身体的健康作为代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起初, 人们企盼通过各种营养品、保健品来恢复自身身体带来的各种不适, 这种思想一度风靡了整个社会。但是, 逐渐人们也意识到, 单单依靠这些营养品, 药材来改善身体健康只是重拾健康道路中的一部分。这些药材在改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是药三分毒。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的强烈渴望, 激发了人们对体育锻炼, 各种体育活动的热情。体育运动不仅能在专业的运动场所进行, 也可以在社区、单位、甚至家里都可以进行。只要想锻炼, 可以不受任何场地的限制。同时, 人们也看到适度的体育运动不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还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所以, 现代的人们不仅仅再追求与在享受物质生活, 对精神生活、身体健康的追求也达到了一定地步。比如, 在节假日, 人们不再选择去饭店吃饭喝酒等活动, 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同事或者家人约在一起去爬山、去健身、去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动。体育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毋庸置疑, 体育在改善人们健康水平, 提高心理素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拓展了新的境界。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 也要选择合适自己的活动, 并且加之适当的运动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功效。

二、经济观念的转变

毋庸置疑, 体育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进行一项体育运动的花费也是很大的。更不用说进行一种体育产业的经营。当今的体育产业几乎能和社会的各行各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的本体产业、体育外围产业、体育中介产业以及体育产业消费。在这些之中, 体育本体产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 它包括体育竞技业和大众健身业;而体育外围产业链则包括体育用品、器材、服装、体育旅游、体育博彩等;体育的中介产业链则包括体育广告、体育保险等。而社会大众则是这些“体育产品”的消费者, 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随着人们对健康追求的渴望, 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 体育运动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不仅仅是人们为了获得健康的必要“产品”, 同时也成为了人们一种特殊的可供人们娱乐的“消费品”。所以, 为了适应人们对体育的各种需求, 从事体育产业、体育服务等行业的人越来越多。

三、体育对社交功能的影响

体育以其特有的文化特征, 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人性化的方式。体育运动, 做为人与人之间, 以及通过大型赛事这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体育文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文化界限, 使全世界的人能在一个平等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体育运动, 使国家之间通过正当的竞争增添了彼此的了解, 各个民族之间增进了友谊, 更加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开阔。在运动中, 不但是技术的比赛竞争, 不但是身体的锻炼, 它是一种手段和途径, 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增进感情, 增进友谊。它可以使一个团队更加团结, 它可以使一个民族更加凝聚, 它可以使一个国家的人们紧紧包围在一起。所以, 体育为人们的交往搭建了一个平等的平台, 使大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加深交流, 加深理解, 共同进步。

四、人的综合素质的改变

体育, 不仅仅要求人们在比赛中有竞争意识, 不单单是为了战胜对手。同时, 体育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素质上的正能量。比如:体育赋予人们的正能量一方面是要人们学会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精神。这是在长期的锻炼中, 潜移默化教会给人们的。勇敢的超越自我, 就是自我的一种突破。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一种素质的提升, 一种精神的超越。在运动过程中, 人们可以切实的体会到为了达到某种目标, 克服自身的困难, 克服心里的障碍, 最终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成功的不易, 感受到坚持不懈最终能够胜利的真谛。所以, 体育在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影响着人们。

总之, 体育经过长期的发展, 社会的变迁, 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社会观念的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观念的影响正逐步引导着人们向着团结奋进的方向发展, 希望在未来体育文化能够赋予我们更多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计, 2001:266.

观念流变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第10篇

剪纸二字顾名思义, 无非是以剪刀去铰纸片。“民间剪纸艺术”是指农民对生活、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剪纸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可以说农民通过一定的操作活动使自己的意志 (目的、意向、意愿) 在剪纸过程中获得体现。而这些剪纸者是非专门从事艺术之人, 剪纸创作是自觉意识行为;剪纸内容与农村农耕文明、民间习俗密切相关, 剪纸是农民反映自身生活的物化体现。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间异常活跃, 极大地丰富着民间的生活, 对民间的社会稳定和传统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 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民的生存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民间观念的流变全面地、彻底地瓦解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现实需求和思想支撑, 对民间剪纸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迷信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处在历史维度中的民间文化观念, 其内涵的统一性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统一, 即内涵成分变化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民间剪纸艺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一直拥有最旺盛的生命力, 它总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在漫长的时间推移过程中, 不断容纳和丰富。由此显示民间剪纸艺术观念的活泼生机。

中国有着两千年长的封建社会,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根本依存就是封建农耕文明之传统观念及其文化规制。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建立在巫术、迷信和原始崇拜基础上的。以现代视角来看, 这种民间文化观念基于底层并多少带有反文化规范, 反社会改造意识的观念形态。这种特性在封建社会因为有其同质、同源的基础, 并未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在发展上出现障碍。但是我国的艺术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之后一下子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许多传统观念遭到巨大的冲击。[3]而当民间的“思想田野”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 便迅速地遭到溶解, 根植在农耕文明之上的民间剪纸艺术一下子成了“无源之水”。

民间剪纸艺术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毫不夸张地说, 巫术、迷信可能是剪纸艺术繁盛的最主要原因。在陕西迷信巫术中, 有一种“送病娃娃”的剪纸。在当地, 如儿童患病, 用黄表纸剪一骑马扎髻的纸人。作法时将剪纸小人燃烧后, 在病人头前、身上绕两遍, 口中念念有词:“送到头, 头上轻;送到身, 身上轻;送散了, 不见了, 百病再不来犯了”。念毕, 剪纸已成灰, 然后同时洒在碗中, 泼到十字路口。以为儿病已经随恶鬼逐除, 魂已回到儿童身上。民间此类活动甚多, 所以与之对应的剪纸也多。如:“招魂娃娃”、“逐灾童自”、“五道娃娃”、“倒吊驴”、“丫头簸簸箕”等。这类剪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民间常认为有灵气, 对其毕恭毕敬, 不敢高声语, 期望它能驱魔降鬼、治病救人。

巫术、迷信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原因, 数千年中国民间的社会生产力始终没有能够为老百姓提供足够的日常生活需要的现实条件, 如面临胎婴存活率低, 生活资料匮乏, 天灾蝗害不断, 疾病瘟疫横行的现实境遇, 寻求精神上的支持无疑比任凭自然摆布的态度更有积极意义。加之, 巫术、迷信在科技、医疗不发达的年代, 都能给人类客观世界和某些现象给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亦或曾起到一些“有效”的救赎功效。原因在于建立在“信奉”心理基础上的巫术和迷信活动确实能激发民众信心、勇气、热情、和斗志等情感功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在文明的发展, 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医疗等知识的普及, 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巫术和迷信观念迅速失去信仰基础, 建立在其上的民间剪纸艺术立刻失去现实需要的支撑, 遭遇突然死亡。与巫术、迷信相关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缺阵, 使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遭到极大的损害。从这一现象上来说,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是科学逐渐战胜愚昧和迷信的过程。[4]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以逆转的。造成民间剪纸艺术的衰落的趋势。

民俗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中国民间自古就重习俗, 这些习俗与农耕文明的节气、时令、气候、水土有关;另与民间的祭祀、祝寿、纪念、迎送等乡间活动有关。习俗实际上是民间“集体意识”的体现, 也是民间文化观念的体现。它有着制约大众心理、伦理、行为的作用, 是一套保证“民间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定”。同时, 民间剪纸艺术体现着习俗的“记忆”和“继承”的功能, 展现人们的美好祝愿和祈盼。

在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五日, 民间剪“老鼠嫁女”的作品。其故事大概为有一对老鼠夫妇, 商量把女孩嫁给世界上最强大的丈夫, 离开鼠洞过上亮堂的生活, 他们历尽艰险, 最后选择自认为最强的猫作为姑爷。当他们声势浩大地把女孩送到猫前, 猫毫不犹豫将她吃掉了。在正月和腊月正值老鼠的繁殖高峰, 在这一时间剪“老鼠嫁女”的故事, 反映了民间想根除鼠患的愿望。

立春这天民间有剪“鞭春牛”的活动。古时, 民间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 俗称“打春”。其中“鞭春”就是百姓称的“鞭春牛”。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劝农”的行为, 告诫农民别忘了时令, 记得及时务农。与民俗相关的剪纸非常多。如:农历四月, 剪“五毒”;七月剪“牛郎织女”;八月剪“玉兔捣药”、“五谷丰登”;十二月剪“连年有余”等等。

民间文化观念是建立在功利性需要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这种观念也是遵循现实的自然规律, 特别是相关的民俗观念。民俗科学地“记录”和“指导”着民间农业劳动的方方面面。在农民阶层缺乏“写读”基础的时代, 剪纸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然而当农业生产跨入现代文明社会, 情况则大不一样。品种的改良, 化肥的应用, 科学的指导, 水利设施的兴建, 使得人们摆脱对民俗的依赖, 开始淡漠民俗活动。至今天民间的各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少, 活动过程越来越简单, 大多数民俗节日只是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娱乐”日子。当然与它相关的民间剪纸艺术也不复存在了。

“恒常主题”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民间剪纸还有一类重要的表现内容, 那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各种祈盼, 它们构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恒常主题”, 包括祈子延寿、纳福招财、加官进禄等。在陕北有“抓髻娃娃”的剪纸。抓髻即是女孩子都上梳辫的发型, 有的地方叫羊角辫。但陕北剪纸中抓髻娃娃不仅指发型, 髻取鸡之谐音, 有求偶之意。陕北人把男孩生殖器叫“鸡鸡”, 陕北民歌中有“十七八女娃门上站, 公鸡倒把草鸡断 (赶走) ”、“当院飞过两只鸡, 人家好比配夫妻”。抓髻娃娃有多种纹样:一种是女孩两手抓鸡, 上衣起摆处、围裙上、鞋上配以对鸡;一种是女孩两手抓髻, 腰部用莲花装饰, 花中套以石榴花, 有性爱之意;一种是女娃两手抓鸡, 腰部装饰以云纹, 暗喻怀孕;还有一种是腹中孕子为娃娃头、石榴, 暗喻生子。[5]类似这样的剪纸还有很多, 如“麒麟送子”、“莲生贵子”、“五世同昌”、“招财童子”、“摇钱树”、“鱼跃龙门”、“五子登科”等。这一类剪纸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民间婚嫁、生子、祝寿、搬迁、开业等事件中都是离不开剪纸的装扮以及以此为美好祝愿的表达。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 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严重地冲击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在今天, 农村婚嫁仪式已经“城市化”了。用轿车迎娶;中西并用的仪式;现代风格的新房布置等成为主流的模式。而“多子多孙”、“连中三元”等与中国现实的思想观念不容的, 这些观念早被人们抛弃。另外即使民间还有着发财致富、生活美满的愿望, 但是也不再以“招财进宝”、“摇钱树”等直接的、肤浅剪纸形式来表达。如此民间对剪纸艺术现实需求更为降低, 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生态环境遭遇进一步的破坏。

结论

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的没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关系。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改变了农民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民间观念的流变全面地、彻底地瓦解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现实需求和思想支撑。农民不再把生活重心放在鬼神上, 也不守着古训只为传承剪纸所附的规制;不再讲究在现代社会中失去意义的传统礼数和空洞祈愿。科学观念的普及,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 无不时刻挤占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 最终导致民间剪纸艺术的衰落。

实际上这一过程是科学战胜迷信的过程, 是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民间剪纸艺术的这一变化也许正是它时代性特征, 是客观世界对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宫楚涵.剪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24.[1]宫楚涵.剪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24.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146.[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146.

[3]冯健亲.略谈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模糊性特征[A].艺术学研究[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1.[3]冯健亲.略谈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模糊性特征[A].艺术学研究[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1.

[4]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艺术出版社, 2007:63.[4]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艺术出版社, 2007:63.

影响力教学观念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腐败;大学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31-01

一、社会腐败现象对大学生思想理念的影响

社会腐败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沦落和腐化。社会腐败对大学生的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无视公平公正的社会准则的“投机心理”的渗透。使大学生遇到任何事情,不是“安分守己”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而是更多地寻求的是一种规则外的捷径,以一种私下的交易来代替公开的规则。表现在大学生中就是,一些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建立“关系网”;生活中攀比消费、讲究排场、浪费粮食;在学习中,考试作弊等等。

习近平在于北大师生座谈时,曾提出“扣子论”,“如果第一个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及时的引导和纠正,长期在社会腐败的影响下生活学习,将歪曲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其健康发展。

二、社会腐败现象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腐败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自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斗争。虽然反腐斗争在近几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不能忽视腐败文化的影响,其比任何腐败行为的危害都大。

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主流价值体系逐渐消失,新的主流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在是非判断上缺乏一个有力的、被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标准的支撑,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再加上西方一些腐朽思想的影响,当出现问题时,现有的道德显得脆弱无力。现实生活中主流文化对腐败的评价虽然被认可,但因道德约束力的弱化,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常常会放弃主流价值。再加之,在对于腐败问题时,人们会存在“双重标准”,这也间接的消弱了社会监督的作用,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文化”。

而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腐败行为,开始一些大学生会对其产生抵触,但经过长段时间后,司空见惯,并发现其可以带来好处时,腐败思想也就悄无声息的进入这些大学生的思想中。

(二)大学生对于腐败的社会心态存在问题。所谓的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漫在全社会或某些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行为意向的总和。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也变得复杂,虽然当代大学生心态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各种压力时,其社会心态也存在问题。

(三)高校廉洁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所谓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就是指用廉洁文化的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大学生廉洁、诚信、公正的品质。

大学生是否具有廉洁品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是国家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高校都陆续开展廉洁教育,但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是对廉洁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首先忽视廉洁教育其真实的意义,使得教师和学生认为廉洁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无用的。其次高校廉洁教育多停留在表面。二是对廉洁教育的投入不足。高校对廉洁教育的教育内容研究的投入不足,且缺乏专业教师。三是廉洁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廉洁教育的内容多口号性的东西,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脱节,难以形成共鸣。四是廉洁教育的方式落后。各高校廉洁教育多以灌输式为主,且大多是大课堂教学,教育缺乏针对性。

三、防止社会腐败现象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措施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反腐体系。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标准,以维护社会协调与稳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这一不足的最有效弥补。所以为了防止大学生受腐败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除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明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思想通过转换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大学生健康的社会心态。要端正大学生对腐败行为的认识,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而由于内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培育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做起,做到学会自我调解。而要实现自我调解,一是培育积极的自我认知力。鼓励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对其心理辅导,正确的认识自己。二是主动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增强自己积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还应积极的投身于实践活动。在应对各种压力时,大学生还应不断的提升自己,从而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端正对重腐败的认识。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廉洁教育。高校的廉洁教育是预防腐败思想对大学生影响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廉洁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培育廉洁的品质。

第一,对于对廉洁教育认识存在误区,可以利用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和理解“什么是廉洁教育?”。利用校园内各种宣传途径,来宣传大学生身边存在的一些常见的腐败行为,以便其理解。

第二,高校的管理者应改变自己僵化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廉洁教育对大学生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廉洁教育的资金投入,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三,廉洁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内容上,深化对廉洁教育研究,使其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育方式上,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廉洁教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且要注重教育的渗透性和隐性。

参考文献:

[1]彭文英.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50.

[2]夏秀芹,曲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2):100.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 第12篇

通过现阶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我觉得, 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学生的学习具有了自主性

以前学生都是被动地让老师把问题提出, 然后教给他们怎么去解决。从学生的状态来说, 学习是被动的、等待着老师去“喂养”。而现在教师只是给出一个“方框”, 当然“方框”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但仍需要学生通过努力做一些工作才能实现。学生从查阅资料选题、开题、实施研究, 到给出研究结论或研究报告及选择合作伙伴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在研究的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 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而不是只听命于教师。教师只是引导, 帮助学生, 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相机指导学生的学习。

活动总结时, 张亮同学认为:通过学习, 他变得做任何事都会很仔细, 连走在路上也会不断观察事物;在课堂上, 我们小组的人都会积极讨论事物。开设这门课非常好, 有助于我们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 和老师的师生互动, 促进了我们班级的融洽。

李婷婷说:活动过程中, 我高兴的是大家之间能有更多沟通, 促进友谊。不愉快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人愿意做, 都推来推去, 我觉得这一点很不好。在活动中, 发现团结的力量, 遇到问题, 大家一起去探讨, 气氛很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让我感觉到了自主学习的压力。老师所教的内容只是进行点拨, 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动手。

二、研究内容的开放性,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 它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立足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 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涉及几门学科的知识, 也可能偏重于实践, 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因此, 学生学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还可以根据学习需要, 学习时间机动灵活, 活动空间可以从课堂到课外并向校外延伸, 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庄鑫同学说:通过研究许多的不同课题, 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了平常学习生活中不常接触到的一些新鲜事物, 这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 是很有必要的, 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让我们的学习变得轻松, 增加了我们的课外知识, 同时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培养了我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活动中, 我们还自己动脑制作了许多仪器装置替代品, 真是“学中用, 用中学”啊。

三、有利于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性,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研究性学习不但注重研究的结果, 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 不仅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而且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交往与合作中, 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 了解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夏学利说:我充当组长的角色, 有领头的作用。有时讨论问题, 有的成员争论, 这让我不高兴。但我要化解这些矛盾, 争取选出好的建议来讨论。这是我的责任, 因而锻炼了我的协作能力。

刘长兵的感悟:原来, 每件事都能那样详细地分析、了解、总结。在活动过程中, 我观察到:一件很普通的事都能讨论得那样仔细。观察每件事都会有正反两面, 我受益很大。

四、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 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机会。在实践中体验学习, 在实践中学会交往, 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即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问题解决的学习, 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比较而言, 研究性学习在学习形式上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并无本质的不同, 但其更偏重于问题解决, 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李明星的体会:我学会了观察和查阅文件, 这对我的学科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感悟到, 只有自己亲身体会, 才能学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上一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下一篇:市场法则